谈初到煮酒感受及泪痕春雨文章观感兼批驳其错误的历史观点

“在安史之乱前,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就被唐玄宗猜忌而死了。因为有传言,皇甫惟明和太子关系比较不清不白。[注1]:”

这个是典型的泪痕式历史观,或者说是选择性历史观,即先定调子我认为怎么样,然后断章取义的来论证自己认为的是正确的。
泪痕春雨的注1是全唐书中的卷五十九宇文韦杨王,其选用的为“惟明故为忠王友,王时为皇太子矣。正月望夜,惟明与坚宴集,林甫奏坚外戚与边将私,且谋立太子。....。岁中,遣监察御史罗希奭就杀之,杀惟明于黔中....。”
而在该卷同段落,泪痕引用部分之前几句是“坚妻,姜皎女,李林甫舅子也。初甚昵比,既见其宠,恶之。坚亦自以得天子意,锐于进,又与左相李适之善,故林甫授坚刑部尚书,夺诸使,以杨慎矜代之。坚失职,稍怨望。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数于帝前短林甫,称坚才,林甫知之。”
由此可见,韦坚(李亨的大舅哥)和李林甫搞斗争,结果失败了,这是皇甫惟明回朝,结党韦坚搞李林甫,结果让李林甫给一锅端了。明显的唐朝式政争下黑手,泪痕春雨为了自己的目的断章取义,蒙骗新人。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28 21:27:28 +0800 CST  
陇右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也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差点死于非命,后来哥舒翰极力求情,才算躲过一劫,但是也被降职,然后郁郁而终了。也是因为有传言,王忠嗣与太子的关系不清不白。[注2]

这个是泪痕春雨照方抓药,和上一个如出一辙。
泪痕引用的是旧唐书·王忠嗣传,其选用的“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称往任朔州刺史,忠嗣为河东节度,云“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会哥舒翰代忠嗣为陇右节度,特承恩顾,因奏忠嗣之枉,词甚恳切,请以己官爵赎罪。玄宗怒稍解。十一月,贬汉阳太守。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卒,年四十五。”
同样在该卷同段落,泪痕引用部分之前几句是““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六载,会董延光献策请下石堡城,诏忠嗣分兵应接之。忠嗣僶俯而从,延光不悦。及延光过期不克,诉忠嗣缓师,故师出无功。”
说的很明白李林甫确实妒忌王忠嗣,但是李隆基对王忠嗣不支持自己也很不满。再看看下面这段,不知大家作何感想。
李光弼“向者大夫以士卒为心,有拒董延光之色,虽曰受诏,实夺其谋。何者?大夫以数万众付之,而不悬重赏,则何以贾三军之勇乎?大夫财帛盈库,何惜数万段之赏以杜其谗口乎!彼如不捷,归罪于大夫矣。”“忠嗣曰:‘李将军,忠嗣计已决矣。平生始望,岂及贵乎?今争一城,得之未制于敌,不得之未害于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假如明主见责,岂失一金吾羽林将军,归朝宿卫乎!其次,岂失一黔中上佐乎?此所甘心也。虽然,公实爱我。’光弼谢曰:‘向者恐累大夫,敢以衷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遂趋而出。及延光过期不克,诉忠嗣缓师,故师出无功。”
像这种四镇节度,无需提拥立太子一事,你是李隆基你能留着王忠嗣?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28 22:21:38 +0800 CST  
“简单的看,长安失守,就是唐玄宗一再昏招百出的结果。而实际上,主要原因就是唐玄宗从骨子里,就对西部军区大佬毫无信任感所致。”

对于这段,如果我不说一声“放屁”,我觉得我确实无法释怀了。
按照泪痕春雨的理解,就是李隆基宁愿丢掉关中跑路,也要逼着“西部军区大佬”去死?越俎代庖,遥控指挥,常凯申可以说一向如此,但是李隆基可没有先例。明明就是安禄山一反,彻底变得不自信了,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老年痴呆”,所以想快速取胜,结果“老年痴呆”,昏招百出。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29 11:52:21 +0800 CST  
@deathlight 2019-09-29 09:31:23
楼主 挑了半天错 也没见楼主把观点说出来,不觉得楼主把泪痕的文章 读懂了。 因为史书是 由结果 而写 过程有时候 未免太主观,泪痕 是 想用 客观手法还原历史,有自己想法 必然 也有 主观, 但是 思路是对的。如果 什么都 写正确 那就是 神仙了。。。楼主 要批不妨把自己观点和 史书论(证)据拿出来批驳,不要一味喊口号。另外 史书 证据 未必是真,就算 一部史书 里面 内容相互矛盾的 有的是,特别是 五代,宋编写的 旧唐......
-----------------------------
泪痕春雨观点错了的,有史书论据的,我则用史书论据怼之,无史书论据的,我则以其人之道治其人身,你最好统一标准。
关于我的观点,我说的很明白,只不过因为在批驳泪痕春雨的过程中穿插,所以显得不系统而已。
泪痕春雨的观点有对有错,但是他的史观有问题,先定调子,然后对史书断章取义,用来证明他的观点,由于很多新人并不是很了解历史,看到泪痕春雨写出来,想想敢这么公然写出来,应该是对的,所以往往并不查证就信了,这个对于新人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关于其在漫评晚唐史中说的安禄山能够兼任三节度使的原因,就是为了哗众取宠,博眼球的手段,我的看法和观点在相关段落已经在论述,请自行查找,且随着后续对泪痕春雨的批驳,仍会不断呈现,敬请期待。
至于史书有误,确实如此,但是也不能说史书存在错误,就天马行空的编造历史吧,个人的猜测就是猜测,还用一堆废话来证明自己的论调比史书正确。就算如此,自娱自乐,也是与我无关,但是在论坛发表了,我只写了几句,居然就被拉黑不让评论了,如此容不得不同意见,为了避免新人受害,不得不挺身而出了。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29 12:12:53 +0800 CST  
“面对这种最基本的事实,如果有人真觉得皇权有什么神圣可言,那也未免真是把历史当童话故事看了。”

废话的一屁,看帖子的能有封建社会的孝子贤孙吗?都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会产生皇权天授的概念。你在一群大学生面前说1+1=2很有成就感吗?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29 13:20:08 +0800 CST  
“因为他们即使有机会用政变的方式,让唐玄宗提前退休,但是当安禄山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西进时,他们拿什么抵挡呢?“

李亨是不是让唐玄宗提前退休了?他挡住安禄山了吗?净说些自相矛盾的东西。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29 17:57:10 +0800 CST  
今天不错,直接搞完了第四节,丫的废话太多,所以第四节里没啥干货,所以驳斥起来省事,开搞第五节 造反到底有多难。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29 19:09:44 +0800 CST  
还是再啰嗦两句吧。
在第四节,泪痕春雨持续灌输一个概念,就是政权更替后新政权对前政权的皇族进行大屠杀,其实历史上并不都是这样的。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爱新觉罗了,其实还有很多。
齐南康侯子恪及弟祁阳侯子范尝因事入见,上从容谓曰:“天下公器,非可力取,苟无期运,虽项籍之力终亦败亡。宋孝武性猜忌,兄弟粗有令名者皆鸩之,朝臣以疑似枉死者相继。然或疑而不能去,或不疑而卒为患,如卿祖以材略见疑,而无如之何,湘东以庸愚不疑,而子孙皆死其手。我于时已生,彼岂知我应有今日!固知有天命者非人所害。我初平建康,人皆劝我除去卿辈以壹物心,我于时依而行之,谁谓不可!正以江左以来,代谢之际,必相屠灭,感伤和气,所以国祚不长。又,齐、梁虽云革命,事异前世,我与卿兄弟虽复绝服,宗属未远,齐业之初亦共甘苦,情同一家,岂可遽如行路之人!卿兄弟果有天命,非我所杀;若无天命,何忽行此!适足示无度量耳。且建武涂炭卿门,我起义兵,非惟自雪门耻,亦为卿兄弟报仇。卿若能在建武、永元之世拔乱反正,我岂得不释戈推奉邪!我自取天下于明帝家,非取之于卿家也。昔刘子舆自称成帝子,光武言:‘假使成帝更生,天下亦不复可得,况子舆乎!’曹志,魏武帝之孙,为晋忠臣。况卿今日犹是宗室,我方坦然相期,卿无复情自外之意!小待,自当知我寸心。”子恪兄弟凡十六人,皆仕梁,子恪、子范、子质、子显、子云、子晖并以才能知名,历官清显,各以寿终。
其实萧衍如果不是活的那么久,导致后来老年痴呆(懒政昏聩),只看前半段真真是一代明君啊!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29 20:26:27 +0800 CST  
“从理论上,安禄山就没有造反的实力,但是安禄山并不这样认为。““因为皇权代表的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几千万人口的集合“

李隆基那么想是因为他活在距今1000多年以前,泪痕春雨那么想是因为…算了,我也嘴下留德了。
要是算这个有用,北宋早灭了大辽了;
要是算这个有用,元朝就该千秋万代;
要是算这个有用,朱棣直接就跪了;
要是算这个有用,汉人就不用留辫子了。
多说一句,崇祯未调吴三桂,李隆基父子可是生生把西域、河西、陇右扔给了吐蕃。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29 21:54:37 +0800 CST  
“安禄山起兵造反后,一路高歌猛进,好像牛X到了天下。但是折腾来折腾去,也就控制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部分地区,记住,只是这些省的部分地区,就再也无力向前推进了。”

看着剩下的地方熟不熟?如果跑去后来让吐蕃占了的陇右、河西和西域,剩下的地方叫南宋。想想女真和南宋,安禄山还不够牛逼吗?而且不是无力推进,是命中注定,这个时候安禄山瞎了,所以李唐迎来了喘息的机会。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30 16:26:51 +0800 CST  
“郭子仪如果起兵造反,是不是会比安禄山打得更远呢?”

郭子仪的根据地在哪?当流寇吗?曾国藩有税收之地,看看左宗棠和李鸿章,都不敢。因为这么白痴的问题,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去想。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30 21:28:20 +0800 CST  
“这就好像,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成功了。所以在史书上也是一副英雄形象,如果当年被大明帝国剿灭了,他们写在史书上,估计不会比安禄山的形象强到哪里去。”

成王败寇,如果靠解释成语出牛逼,你丫搞不过语文老师!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09-30 22:11:24 +0800 CST  
“若干年后,李怀光在皇帝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把皇帝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一时真称得名动天下。”“问题是,在这种背景下,李怀光有点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于是就开始背叛皇帝。”

泪痕春雨这么说没水平。
李怀光开始忠心耿耿,唐德宗从长安逃到奉天,让朱泚给围了,从魏县连滚带爬赶回救援,怕皇帝不知道,安排了个偏将张韶冒充叛军一起攻城,在城下反水,高呼“高呼我是朔方使者,朔方军到”攀绳而上,身中数箭,在城头取出藏于蜡丸内的李怀光奏章,奉天从而转危为安。
李怀光在鲁店打败了朱泚,使其解奉天之围,撤回长安。此时李怀光与德宗近在咫尺,但是就因为回军路上说了德宗身边人的坏话,结果德宗不见,复命攻取长安。李怀光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打下长安之时,就是兔死狗烹之刻。 虽然如此,仍领军前往长安,但又不攻打,怀疑犹豫已无疑,再看看德宗干了什么。
首先是私下里邀请吐蕃做援军,谁都知道朔方军除了对抗燕军就是打吐蕃,德宗请吐蕃还瞒着李怀光,最后还是吐蕃担心李怀光会袭击他们,兵在半路要李怀光签字画押不打他们,他们才来帮大唐。结果可想而知,李怀光肯定是不同意。
第二是李怀光上奏说谁谁谁是大奸臣,谁谁谁应该杀,结果德宗就贬了卢杞、赵赞、白志贞,杀了宦官翟文秀,这TMD当李怀光是傻子吗?对自己人可能这样吗?这不就是摆明了先诛晁错再算账吗。
第三就是明着逼李怀光反了,德宗赐给李怀光铁券。我勒个去,SB大概忘了,仆固怀恩和李怀光可都是出自朔方军,且都不是汉人,他能不记得当初“上因赐铁券,手诏以遣之”吗?他能不记得拿了铁券的仆固怀恩吗?这不就是逼他造反吗?
再看看李怀光后来去的哪?河中啊!众所周知朔方军与河东军不和,可是因为李怀光是临时被逼反的,没有做提前的准备,所以没有军粮储备,不得不放弃回朔方,而是就食于河中。
这能是“李怀光有点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于是就开始背叛皇帝”吗?泪痕春雨骗起新人来,嘿嘿…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10-01 11:58:48 +0800 CST  
“关键是,仆固怀恩的女儿,是回纥可汗的大老婆。[注13]这种关系,让仆固怀恩在与皇帝分庭抗礼时,更多了一层国际关系。“

看看旧唐书 卷七十一,泪痕春雨不会提到的仆固怀恩的上书,虽然长了点,但是字字血泪啊!

广德元年八月二十三日,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朔方节度副 大使、河北副元帅、上柱国、大宁郡王臣怀恩,刺肝沥血,谨顿首顿首上书宝应圣 文神武皇帝陛下:臣家本蕃夷,代居边塞,爰自祖父,早沐国恩。臣年未弱冠,即 蒙上皇驱策,出入死生,竭力疆场,叨承先帝报功,时年已授特进。洎乎禄山作乱, 大振王师,臣累任偏裨,决死靖难,上以安社稷,下以拯生灵,仗皇天之威神,灭 狂胡之丑类。无何,思明继逆,又据东周,宸极不安,海内腾沸。臣谬承大行皇帝 委任,授以兵权,誓雪国仇,以匡时难。阖门忠烈,咸愿杀身,野战攻城,皆先士 卒。兄弟死于阵敌,子侄没于军前,九族之亲,十不存一,纵有在者,疮痍遍身。 况陛下潜龙之时,亲统师旅,臣忝事麾下,陛下悉臣愚诚。大行皇帝未捐宫馆之时, 臣频立微效,累沾官赏,遂被辅国等谗害,几至破家,便夺兵权,逾年宿卫。臣虽 内省无疚,终惧谗佞倾危,以日继时,命悬秋叶,至将归骨泉壤,永谢明时。幸遇 陛下龙跃天衢,继缵鸿业,知臣负谤,察臣丹心,遂开独见之明,杜绝众多之口, 特拔臣于汧、陇,再任臣于朔方。诚谓游魂返骸,枯骨再肉,使臣得竭驽蹇之力, 效锥刀之功,上答陛下再造之恩,下展微臣犬马之志。

去年秋末,回纥伏义而来,士庶不知,悉皆惊骇。陛下以臣与其姻娅,令至太 原祗迎,一切事宜,许臣逐便处置。遂与可汗计议,分道用兵,克复洛阳,平荡幽、 蓟,惟有神策兵马,顿军独住陈留。可汗时在洛阳,即被朝恩猜阻,要为流议,已 失蕃情。臣自平贼却回,天恩又令饯送,臣遂罄竭家产,为国周旋,发遣外蕃,贵 图上道。行至山北,被奉先、云京共生异见,妄作加诸,闭城不出祗迎,仍令潜行 窃盗。蕃夷怨怒,早欲相仇,臣遂弥缝,方得出界。及其祖饯事了,回至太原,臣 忝迹鼎司,又承重寄,奉先、云京曾无礼数,闭关不出相看。臣遂过汾州,休息士 马,凡经数日,不遣一介知闻。自以行事乘疏,恐臣先有论奏,遂乃构其谤黩,妄 起异端,扇动军城,以为设备。又臣从潞府过日,见抱玉只迎回纥,庶事用心,恳 称家资罄于公用,又与臣马兼银器四事,臣于回纥处得绢,便与抱玉二千匹以充答 赠。今被抱玉共相组织,将此往来之贶,便为结托之私,贵在厚诬,务相倾夺。陛 下不垂明察,采听流言,欲令忠直之臣,枉陷谗邪之党。臣实不欺天地,不负神明, 夙夜三思,臣罪有六:

往年同罗背叛,河曲骚然,经略数军,兵围不解。臣不顾老母,走投灵州,先 帝嘉臣忠诚,遂遣征兵讨叛,使得河曲清泰,贼徒奔亡。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一也。 臣男玢尝被同罗虏将,盖亦制不由己,旋即弃逆归顺,却来投臣,臣斩之以令士众。 且臣不爱骨肉之重,而徇忠义之诚,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二也。臣有二女,俱聘远 蕃,为国和亲,合从讨难,致使贼徒殄灭。寰宇清平。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三也。 臣及男瑒,不顾危亡,身先行阵,父子效命,志宁邦家。是臣不忠于国,其罪四也。 陛下委臣副元帅之权,令臣指麾河北。其新附节度使,皆握强兵,臣之抚绥,悉安 反侧,州县既定,赋税以时。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五也。臣叶和回纥,戡定凶徒, 天下削平,蕃夷归国,使其永为邻好。义著急难,万姓安宁,干戈止息,二圣山陵 事毕,陛下忠孝两全。是臣不忠于国,其罪六也。臣既负六罪,诚合万诛,延颈辕 门,以待斧钅质。过此以往,更无他违。陛下若以此诛臣,何异伍子胥存吴,卒浮 尸于江上,大夫种霸越,终赐剑于稽山。唯当吞恨九泉,衔冤千古,复何诉哉!复 何诉哉!

且葵藿尚解仰阳,犬马犹能恋主,臣忝恩至重,委任非轻,夙夜思奉天颜,岂 暂心离魏阙,诚恐以忠获罪,龟镜不遥。顷者来瑱受诛,朝廷不示其罪,天下忠义, 从此生疑。况来瑱功业素高,人多所忌,不审圣衷独断,复为奸臣弄权?臣欲入朝, 恐罹斯祸,诸道节度使皆惧,非臣独敢如此。近闻追诏数人,并皆不至,实畏中官 谗口,又惧陛下损伤,岂唯是臣不忠,只为回邪在侧。且臣前后所奏骆奉先词情, 非不摭实,陛下竟无处置,宠用弥深。皆由同类相从,致蒙蔽圣聪,人皆惧死,谁 复敢言!臣义切君臣,志忧社稷,若无极谏,有负圣朝,敢肆愚忠,以干鼎镬。况 今西有犬戎背乱,东有吴、越不庭,均、房群盗纵横,鄜、坊稽胡草扰。陛下不思 外御,而乃内忌忠良,何以混一车书,而使梯航纳赆?天下至大,岂可暂轻。

伏承四方敷奏之人,引对之时,陛下皆云与骠骑商量,曾不委宰臣可否。或有 稽留数月,不放归还,远近之心,转加疑阻。且臣朔方将士,功效最高,为先帝中 兴主人,是陛下蒙尘故吏,曾不别加优奖,却信嫉妒谤词,子仪先已被猜,臣今又 遭毁黩。弓藏鸟尽,兔死犬烹,臣昔谓非,今方知实。且臣息军汾上,关键大开, 收马放羊,曾无守备,分兵数郡,贵免般粮,劝课农桑,务安黎庶,有何状迹,而 涉异端。陛下必信矫词,何殊指鹿为马?陛下倘斥逐邪佞,亲附忠良,蠲削狐疑, 敷陈政化,使君臣无二,天下归心,则窥边之戎,不足为患,梗命之寇,将复何忧, 偃武修文,其则不远。陛下若不纳愚恳,且贵因循,臣实不敢保家,陛下岂能安国! 忠言利行,良药愈病,伏惟陛下图之。

臣今戎事已安,粮储且继,深愿一至阙下,披露心肝,再睹圣颜,万死无恨。 臣欲公然进发,虑恐将士留连。臣今便托巡晋、绛等州,于彼迁延且住,谨遣押衙 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张休臧先进书兼口奏事。伏惟陛下览臣此书,知臣诚恳, 特垂圣断,勿议近臣,待臣如初,浮谤不入,臣当死节王命,誓酬国恩。仍请遣一介专使至绛州问臣,臣即便与同行,冀获蹈舞轩陛。鄙臣愚虑,不顾死亡,轻触天 威,战汗无地。

李豫结果就派宰相裴遵庆去了,但是辛云京、李抱玉、骆奉先、鱼朝恩四人无一受责。这个感觉就是派个人应付差事,可以说毫无诚意。然后看看仆固怀恩手下怎么说。“公以谗言交构,有功高不赏之惧, 嫌隙已成,奈何入不测之朝,独不见来瑱、李光弼乎? 二臣功高不赏,瑱已及诛。”

再看看颜真卿分析仆固怀恩和拒敌之策时说的话中的一句,对曰:"且明怀恩反者,独辛云京、李抱玉、骆奉先、鱼朝恩四人耳,自外朝臣,咸言其枉。“

仆固怀恩反了,他第一件事是干什么?和辛云京拼命,没错,没打长安,而是和诬陷他的河东辛云京拼命,

最后仆固怀恩死了,李豫说的什么“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

所以仆固怀恩造反不是泪痕春雨说的什么“要和皇帝分庭抗礼”,而是被逼反了!

仆固怀恩恶的后来是,李豫用颜真卿计策,郭子仪终归是老领导,于是汉将杀了仆固怀恩的儿子。这里多说一句仆固怀恩家的老太太,知道孙子死了,母曰:“我戒汝勿反,国家酬汝不浅,今众变,祸且及我,奈何?”怀恩再拜出,母提刀逐之曰:“吾为国杀此贼,取其心以谢军中。”怀恩走…诏辇其母归京师,厚恤之,以寿终。“

“怀恩走,乃与部曲三百北度河,走灵武,稍稍引亡命,军复振。”我觉得这个时候仆固怀恩是真心造反了。“遂诱吐蕃十万入塞,子仪拒退之。”
“永泰元年,帝集天下兵防秋。怀恩诱合诸蕃号二十万入寇…帝御六军屯苑中,下诏亲征。怀恩至鸣沙,病甚,还死灵武。”就像安禄山眼瞎了,史思明让儿子宰了,关键时刻仆固怀恩死了,否则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10-02 00:02:42 +0800 CST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他也居功至伟。但是安史之乱平定后,他竟然想和皇帝分庭抗礼了,所以当皇帝想调动他工作时,他竟然指使小弟用各种方式挽留自己,于是从此就所以很快走上了不归路,最后被皇帝弄死了。这个将领的名字叫来瑱。[注15]如果时光可以重回,来瑱会选择乖乖接受皇帝的调动吗?“

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那就是如果时光可以重回,来瑱绝不会接受皇帝的调动,因为他就是因为接受了工作调动,才被搞死的。看了来瑱的死因,估计新人们也会明白李光弼为什么就是不去长安了。

来瑱在抵御安史之乱中战功赫赫,被燕军称为“来嚼铁“。后因襄阳叛乱,他被调任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十州节度使、观察使和处置使。到任之后干的风风火火,于是他的邻居括荆南节度使吕諲、淮西节度使王仲昇,就开始羡慕妒忌恨,对肃总打来填的小报告。

上元三年,李亨招来填时,他确实给部下递了眼神,所以他走到邓州时,肃宗收到他手下的留表就同意他留任了,后来作为惩戒,将十州缩减至六州。

这之后,来填的两个邻居小报告打得更狠了,最狠的就是说来填是安禄山第二。来填可不是纯臣,这哥儿们是朝里有人的,他和李辅国有关系,于是吕諲和王仲昇的小动作他门清的很。后来王仲昇前出申州被围,来填坐视一个月才出兵,导致王仲昇城破被俘。

来填做的这些事要是说想和皇帝分庭抗礼就过了,但是说该不该杀,窃以为该杀。但是看看后面李亨、李豫父子俩的手段,尤其是李豫,嘿嘿,难怪后来朔方出身的三位李光弼、仆固怀恩、李怀光会如此行事了。

肃宗要对付来填,又没有真凭实据,所以开始和来填手下的行军司马裴茙对眼神,郎情妾意,于是准备动手除了来填自己上位。肃宗先是在三月升来填“检校户部尚书,兼任御史大夫、安州刺史,淮西、河南十五州节度、观察使“,然后授意裴茙动手。来填还是老套路,暗示部将挽留自己。结果四月李亨跪了,他儿子代宗李豫上位。

李豫刚上位,于是就留任了来填,但是担心养虎遗患,就在六月让他爹对上眼神的裴茙动手。结果没想到裴茙没玩阴谋,而是大鸣大放,带着自己的部队就去攻打来填。裴茙的口号就是来填赶紧去新岗位,不走就火并。来填赶紧拿了皇帝的任命给裴茙看,裴茙心里啥情况可想而知。他手底下不干了,走了这么远啥好处没捞到,那怎么成,于是两边开搞,最后裴茙大败,最后被来填追击至申口抓住了裴茙。

审了裴茙以后,来填知道这事搞大了,本来想玩点花招,过得舒服点,这下可就成了扯旗造反了,于是来填立马押着裴茙赴京请罪。

李豫的脸被打的啪啪响,八月来填入朝,立马赐死裴茙(赶紧灭口,太丢人了),九月任命来瑱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观察使,并代替左仆射裴冕担任皇陵使。这里多说一句,来填确实不会做人,这时死活不能再接山南东道节度使了,虽然对后果影响甚微,但是或许还是会造成影响的。

接下来再看看李豫的嘴脸,来年正月下诏免除来瑱的官职和爵位,贬为播州县尉,员外安置。第二天,来瑱走到鄠县时,唐代宗再次下诏将他赐死。来填被杀的前一年十月,史朝义被灭了,呵呵…

可以说李豫在来填入京前杀了他,扬名立万;入京再杀来填是个超级大昏招。后果就是“天下方镇皆解体“,到了当年十月,吐蕃入侵长安, “徵诸道兵,无一至者”。所以才有了李光弼自此不入京城,仆固怀恩才说出“来填受诛,朝廷不示其罪,诸道节度谁不疑瞑?”。

多说一句,来填死了,梁崇义在当年三月击败其他竞争者后,被李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这个哥儿们立刻为来填立祠并“抗疏哀请收葬”,就是要回尸体安葬,结果李豫怎么办的“优诏许之”,这TMD脸真疼啊!

所以说如果时光重回,来填直接就反了,即使不反而入京,李豫也必不敢杀来填!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10-02 11:19:39 +0800 CST  
看到泪痕春雨在第五节后面写的那些屁话,我都懒得怼他了。第五节泪痕春雨主要想表达的是安史之乱后的各节度使不具备造反能力。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表面看皇帝正确,在他们还没有积蓄好谋反的力量之前就逼反他们,将损失降到最小。实际上,皇帝的这一短视行为使得节度使完全认清了现实,在比道德下限的过程中,皇帝失去了很多潜在的盟友。所以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没有能养精蓄锐,继往开来,而是得过且过,苟延残喘,其根本就在代宗、德宗两朝的逼良为娼。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10-02 22:39:49 +0800 CST  
赶紧开第六节 安禄山有造反的实力吗,希望这节有点干货,废话少一点,虽然可能不大,但我还是祈祷一下。感觉这两天看的我又有呕吐的感觉了,如果这个感觉再强烈一点,我就接着到我开的窗户里透口气去。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10-04 21:00:31 +0800 CST  
“严格的说,唐玄宗设置的权力格局,并没有多大的毛病。因为从理论上,安禄山并不具备造反作乱的能力。” “我之所以说,安禄山管理的三大军区只有18万人,只占帝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主要是因为,西北靠近长安的三大军区(朔方、河西、陇右)总兵力就达21万。”


泪痕春雨这个就是典型的秀才谈兵,找个账房拿个算盘就推算出了天下大势。
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以前,大唐有十大节度防御外部敌人。
安禄山兼任的三个
河东管兵五万五千人,负责突厥,
范阳管兵九万一千四百人,防御奚、契丹
平卢管兵三万七千五百人,负责室韦、靺鞨
安思顺
朔方管兵六万四千七百人,防御回纥
哥舒翰
河西管兵七万三千人,负责突厥和吐蕃;
陇右管兵七万五千人,备御吐蕃
封常清
安西管兵两万四千人,防御西突厥、吐蕃
北庭管兵两万人,防御突骑施、吐蕃
杨国忠
剑南管兵三万九百人,防御吐蕃、南诏
裴敦复
岭南管兵一万五千四百人,绥静夷僚

节度使和兵力任务都定义完了,我们在看看时间。安史之乱(755年)之前大唐的军事情况。
石堡城之战(749年),“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为了这个紫袍,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用河西、陇右十万精兵攻此城,看了很多分析,说围点打援,最后不只是俘虏了数百吐蕃,而是取得了辉煌战果,但是,都没有回避此战损失数万这一点。那么数万是多少呢?旧唐书说“死者大半”,新唐书是“死亡略尽”,不厚道的计算就是六万人左右,也就是没了六万河陇精兵。考虑高秀岩和张守瑜这两个差点被宰的先锋都是陇右实权派,所以陇右精兵估计所剩无几了。
怛罗斯之战(751年),这个太有名了,大唐和大食的双大之战,高仙芝把安西的两万多精锐全给赔进去了。
天宝两战(751年和754年),鲜于仲通丧兵6万,川中精锐尽失。李宓损兵七万,两京再无能战之士,可见封常清死得真TMD冤。

再看看这几个节度使:
安禄山造反前
安思顺,
安禄山的族兄,小时的玩伴。实话说,安思顺要是和安禄山一起反了,大唐就直接GAME OVER了。
朔方副使突厥阿布思率本部军归安禄山。
哥舒翰,
安禄山12月造反,这哥儿们二月洗澡时中风,半身不遂了。
封常清,
进京述职,不在岗位上。
安禄山造反后
安思顺,
安思顺没反,不过被赐死了。
朔方副使突厥阿布思率本部军归安禄山。
哥舒翰,
被逼出战,兵败被部下出卖,先降后被杀。
封常清,
到洛阳组织抵抗安禄山,失败被李隆基赐死。
杨国忠
被杀于马嵬坡。
群龙无首有没有?
就这些节度防御的目标来看,西北的河西、陇右是废的,被吐蕃黏住了。而西域的两处受限于吐蕃、吐谷浑、西突厥和鞑靼,每月均发生大小战。如果不是仆固怀恩说服回纥,朔方还有余兵进攻?剑南自顾不暇,岭南鞭长莫及。
安禄山呢?联合契丹、奚、室韦一同举兵,再加上胡化的河北,谁还觉得安禄山“不具备造反的能力“?如果安思顺一起反了,李隆基都不具备还手的能力!
多说一句,西域、河西、陇西精兵尽皆回师,乞回纥师以京人饲,嘿嘿,“宁与外寇,不与家贼“,想想李家父子是象崇祯还是象慈禧吧。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10-04 22:11:43 +0800 CST  
泪痕春雨在“第六节 安禄山有造反的实力吗”的第二大段就是一直在嘲讽周智光,啰里啰唆的表达周智光不知道天高地厚,实力不济还要造反。

其实看了这一大段,可以断言泪痕春雨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而且他引用的史料恰好揭开了周智光“同华路绝”的脉络。该揭开阴谋的时候表现得很天真,又在明显问题上搞阴谋论哗众取宠,不说他了,用事实怼他。

周智光,同华二州节度使、潼关防御使、检校工部尚书、御史大夫。大家就看他的官职,同州下辖潼关,所以挂着潼关防御使,华州就是华山下边,交通河东最大的渡口风陵渡。这基本就是关中的门户,怎么可能轻易给人呢?

原因很简单,周智光大头兵出身,跟着鱼朝恩混,凭一刀一枪的搏杀积功为副将,是鱼朝恩的猛将。后来鱼朝恩一路提携,他不守着潼关,鱼朝恩怎么可能放心。

至于泪痕春雨引用史料,说周智光“粗暴的介入军区附近的行政、经济系统”基本就是放屁。

杜冕是谁?鄜坊节度副使。我一说鄜坊节度使是谁,大家就知道原因了,鄜坊节度使是郭子仪。有鱼朝恩和郭子仪在,所以周智光763年在澄城打败吐蕃、回纥联军后,追击到鄜州时,“遂杀鄜州刺史张麟,坑杜冕家属八十一人,焚坊州庐舍三千余家。”

这里再揭露泪痕春雨一次,丫引的史料多为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这次资治通鉴“甲申,周智光诣阙献捷,再宿归镇。智光负专杀之罪未治,上既遣而悔之。”这个货又假装看不见了。

为啥不治罪?鱼朝恩连郭子仪的祖坟挖了都没得屁事,自己手下杀他个手下算毛事,最后就是“更诏冕使梁州避雠”,就是让杜冕去梁州呆着,不许报仇。

至于泪痕春雨提到的第二个人“御史中丞庞充”,没啥名气,所以不好查。但是看他居丧前的职务“虢州刺史”,在联系一下地理,元至元八年虢州废入陕州。也就是说虢州紧挨着陕州,陕州节度使就是鱼朝恩的另一大亲信皇甫温。

资治通鉴说周智光与皇甫温不和,我觉得同一系争宠是有的,但是对外时,枪口还是一致的。或者说,在派系老大授意下,帮助政敌的事情也得干。所以“充方居缞绖,潜行,智光追而斩之”。

再看周智光杀的第三个人,陕州监军张志斌,他要干什么?入京奏事。陕州节度使前面说过了,鱼朝恩的亲信皇甫温。所以这个监军的太监被“叱下斩之,脔其肉以饲从者”,这和狗屁的“中央政府派去的政治委员约束他时”有个毛线关系。

看看周智光杀的这些人,都是在帮助鱼朝恩,而且神策军就在长安,陕州挨着潼关,如果鱼朝恩想办了周智光,内外夹击,分分钟的事情。所以周智光“此去长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长安城,至于挟天子令诸侯,惟周智光能之。”这句话是替谁说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说周智光“据州反”,他攻击哪里了呢?哪也没打,就是封锁了长安,让诏书不能出长安。结果李豫让郭子仪的女婿工部侍郎赵纵接受口头诏令,赵纵回家裁帛书写诏令放进蜡丸中,派遣家童抄小路送给的郭子仪。可以想一想,李豫为啥不用京城禁军,为啥不让挨着同州的陕州出头?

结果朔方军一到,周智光的属下李汉惠,就率部投郭子仪,为啥不投长安,不投神策军呢?因为有鱼朝恩,所以不投郭子仪就没命了。

也因为周智光并没有扯旗放炮,所以李豫仅仅是将周智光贬为澧州刺史,散官勋封如故,只不过后来周智光被墙倒众人推了。

多说一句,真正对同华这块儿实际上是鱼朝恩的地盘下黑手的是谁?不是郭子仪的人马,是李光弼原来的手下李忠臣,“以收华州为名,帅所部兵大掠,自关至赤水二百里间,财畜殆尽,官吏有衣纸或数日不食者”。

看到这么多兵马在动,咋就看不到史书上说和周智光关系不好的邻居皇甫温出一个兵呢?

泪痕春雨把问题想简单了,赵高指鹿为马,鱼朝恩又何尝不是用周智光来试探。安禄山起事之前又何尝没有仔细的推演,并且按部就班的实施呢?只有如李隆基般老年痴呆的才会认为,“从理论上,安禄山没有造反的能力。但是对于造反这种事,人们通常容易把它想得非常乐观。”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10-06 09:04:28 +0800 CST  
“不要说安禄山那种掌握关东三大军区的军方大佬了,就是后来田承嗣那种军方大佬,试图与皇帝和解时,皇帝也不敢随便拒绝。”

这有可比性吗?以当时唐朝的国力,李豫是怕九犬出獒,况且对魏博又是鞭长莫及,所以只是要一个名义而已。可是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以当时大唐的国力,做好准备,李亨会饶了安禄山?安禄山就再不入长安了?他如果要求父死子继,李亨能同意?如果大唐做好了准备,安禄山才是没有造反的能力呢。
所以说要反就趁着李隆基老年痴呆时,兵不为备,脱光的美女面前,宅男都控制不住,更何况还是个猛男!
楼主 能胡就行  发布于 2019-10-06 11:03:45 +0800 CST  

楼主:能胡就行

字数:28831

发表时间:2019-09-14 03:28:4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06 08:51:22 +0800 CST

评论数:27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