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领域古诗词曲散论(一)


二0、郭沫若说:“诗人说他所住的茅屋, 屋顶的茅草有三重……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 有时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使人吃惊的是他骂贫穷的孩子们为‘盗贼’。……贫穷人的孩子被骂为‘盗贼’,自己的孩子却是·‘娇儿’……。异想天开的‘广厦千万间’的美梦……其实诗中所说的分明是‘寒士’,是在为还没有功名富贵的或者有功名而无富贵的读书人打算, 怎么能扩大为‘民’或‘人民'呢?……”(引自《李白与杜甫》一书第138页)

这样的评论居然出自郭沫若之口, 真令人稀奇。杜甫前面诗中明明写了“南村群童”,指出了抢拾他屋顶茅草的是些什么人, 后面的“盗贼”一说当然是指群童的不顾呼叫仍抢拾茅草而去的行为, 而不是骂群童本身。这从全诗的文字结构与环境渲染中就可识别出来。老杜所写的重点一是茅屋为秋风所破, 二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他所指的“盗贼”,郭沫若在译文中却译成了“强盗”,这就使得泛指成了专指, 老杜又背上了骂人的罪名。更可笑的是:“寒士”一词不能理解为“民”,也不能理解为“人民”,郭沫若给予的定义为“还没有功名富贵的或者有功名而无富贵的读书人”,所以老杜并没有为“人民”呼吁。但我不禁要问: 即使“寒士”只指穷读书人, 那么穷读书人算不算人民呢? 如不算人民又算什么?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5 17:48:49 +0800 CST  

二一、唐代柳宗元的一首七律, 写得极好, 现录于下: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使(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
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人柳宗元在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被朝廷贬到地处边缘的柳州当刺使,与他一同被贬的另有四人。这首诗即是柳宗元写给他的同命运的同道的。全诗感慨万千,愁深似海,忧广若天。作者借景抒情, 善作比喻, 如“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又托物寄情, 情景交融, 如“岭树重 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6 17:45:00 +0800 CST  

二二、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购得《李太白集-杜工部集》全册. 其中李白存诗一千零70首, 杜甫存诗一千四百多首, 长沙“岳麓书社”出版。此乃余珍藏书之一也。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7 19:27:04 +0800 CST  

二三、辛弃疾有一首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先将全词录于下:

“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 毕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有不少人对“西北望长安”这一句有些不解。辛弃疾不仅是北宋名将, 而且是著名的爱国词家, 对中原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但是当年北宋的京都是汴京(今河南开封), 那么, 为何是“西北望长安”, 而不是“北望汴京”呢?

是不是辛弃疾写错了? 辛弃疾没有写错。问题出在对“长安”这个词如何理解。长安曾是汉、晋、隋、唐等朝的国都, 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盛极一时, 空前繁荣……。大致由于以上种种原因, 后人遂多取长安的“京城”之义而用之。所以,“长安”一词, 在诗人笔下, 常常作借代或讽喻之用。辛弃疾的这首词为忆念之作, 1129年金兵南下追捕隆佑太后, 兵至造口, 情况至为凄惨。47年后, 辛弃疾路过造口, 触景生情, 题词抒怀, 以长安借指汴京, 是为不忍直言汴京也……。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8 14:51:36 +0800 CST  

二四、王安石写过一首名为《葛溪驿》的七律诗:

缺月昏昏漏未央, 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 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 起感天地色凄凉; 蝉鸣更乱行人耳, 正抱疏桐叶半黄。

王安石不仅是位政治家, 而且也算得上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但是, 他写的上面这首诗,却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拙作。什么原因? 就因为诗中写了月夜蝉鸣。而人们认为深夜里是不可能有蝉鸣声的。

后来南宋的辛弃疾也写过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开头就有这样两句:“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蝉鸣。”这首“西江月”却被公认为名篇, 是足可以为王安石的“葛溪驿”平反的。但事情并未如此简单。

过了几百年, 到了二十世纪, 我国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写了一篇《荷塘月色》,文章里有这样的描述:“……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有人对此提出疑问: 深夜怎么会有蝉声鸣? 朱自清为此不仅自己多次实地体验, 还特地请教著名昆虫学家, 最终得出结论: 蝉的夜鸣是存在的, 但北方与南方由于气候关系有差别, 在北方较少, 而在南方则较多。为此朱自清还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月夜蝉声”》,收在《朱自清文集》中。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9 15:14:37 +0800 CST  

二五、自古以来, 最善于写“愁"的词人有两位: 一是南唐李后主(李煜),一是宋朝李清照。说来也巧, 两人都姓李, 而且都是历史上著名词家。

李煜作词自成一家, 艺术造诣极深。尤其在他从皇帝的位置上沦为被软禁的“囚徒”以后, 他的作品更见深沉,, 凄沧, 实为千古名作。有人说“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光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而且是历来诗人词家抒写愁怀的最好最好的绝唱”。此言似乎有点过头,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录李煜词两首:

一、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0 18:47:02 +0800 CST  

二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一深沉悲怆, 语词哀婉, 与“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1 14:04:58 +0800 CST  

二七、张继的诗流传下来的极少, 但他的《枫桥夜泊》一诗, 则是一首脍灸人口的名篇,可说迄今已名满天下。全诗四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人们一般多能理解此诗的诗情画意。但是,问題就在于弟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至今仍有不少人对这句诗存在着误解,他们认为这句诗应理解成“姑苏城外寒山上的寺庙。”这样的理解其实是错误的。

事实上所谓的“寒山寺”在姑苏城(今苏州市)西的枫桥镇, 此地周围都没有山。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 建于南朝梁。唐贞观时和尚“寒山”主持该院又名寒山子, 有文名, 后来也因此又名寒山寺。但寺之闻名海内, 却是与张继的诗句有关, 故张继的诗《枫桥夜泊》也刻碑于寺内。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2 19:52:05 +0800 CST  

二八、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培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情深意长, 其中“每逢佳节陪思亲“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名句。而“遥知”一词又烘托出兄弟的分离两地。

但是, 有的古代文选把“登高处”注释为“登上高处”,即把“登”当成了动词, 而把“高处”当作了“登”的宾语, 这同原诗的意境是悖逆的, 失去了原有的情趣。应该把“登高处”读成“登高的地方”,因为王维的原意是“我同你相隔很远, 但是过去我们一起去登高的地方我仍然没有忘记, 遗憾的是今年登高的人却少了我一个。”这样理解才附合诗意, 真正表达了诗人的离情别意。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3 15:04:33 +0800 CST  

二九、北宋词人潘阆写过一首词《酒泉子》:

“长忆观潮, 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沦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这首词是写钱塘江秋潮的壮观, 是这类诗词中的名篇。但其中“弄潮儿”一词, 却存在多种解释, 如有的解释为是一些在潮水中玩耍的少年, 有的认为是潮水中游泳的健儿,其实这样的解释都不正确。

宋自牧《梦梁录》对“观潮”有描述。称“弄潮之戏, 或有手脚执五小旗, 浮潮头而戏弄。”唐宋时钱塘观潮很盛行。新版《词源》参阅了《梦梁录》,对“弄潮儿”有比较明确的解释:“善泅少年, 往往以大陆旗、红绿小傘……系竹杆上, 伺潮出海门, 即百十为群, 执旗泅于水上, 称为弄潮之戏, 以此博取观潮者的赏赐, 这一类少年称为弄潮儿”。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4 14:25:28 +0800 CST  

三0、杜甫有诗曰:“两个黄鹂呜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一首对仗工整严谨的好诗。但是, 往往有人把“门泊东吴万里船”理解成“门前万里桥边停泊着下东吴的船”,这与诗人的本意是不合的。

杜甫的“门泊东吴万里船”,源出三国时蜀国费纬出使东吴, 诸葛亮就在现在万里桥处设宴饯行,,席上费纬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所以,“东吴万里船”自是下东吴去的万里航程的船, 桥亦因此得名, 意思很清楚。

从诗的格律看, 对仗完美, 又可称为“绝句对仗诗”。前句的千秋,是数量词组, 用来修饰名词“雪”。后句的万里, 也应是数量词, 用来修饰名词“船”,自然不能是万里桥边的船, 意思是门前停泊着下东吴的万里行程的航船。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4 18:36:24 +0800 CST  

三一、谈谈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作品。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 在山东济南历城西南的柳絮泉居住的李氏家族,一个女婴呱呱堕地。这个女婴就是后来名震北宋词壇、能与第一流作家相抗衡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氏家族是一个书香之家。至少从李清照祖父那一代起, 就是由读书而进入仕途、科举及第的。这个家族在齐鲁一带颇有盛名。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 字文叔, 是一个能文的官吏。他坚持自己的志向, 不随波遂流。李格非一心钻研经学, 写下几十万字的《礼记说》,并由此考中了进士。他的文章很受苏轼的赏识, 被聘任为太学博士。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5 15:06:59 +0800 CST  

三二、宋徽宗时, 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 算得上是北宋中央政权的一个重要官职了。他一生著作不少, 有文集45卷,《礼记精义》16卷,《史传辨志》5卷, 可惜都已失传。独有《洛阳名园记》一书流传至今。李格非不但散文写得好, 就是在诗词方面, 其造诣也不低。《宋史-李格非传》有以下记载:“苦心工于词章, 陵轹直前, 无难易可否, 笔力不梢滞。”

李清照的母亲王氏, 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 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善于作诗写文章。在父母亲都具有这样高的文化素质的熏陶下. 李清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词家, 是否可说是顺理成章呢? 当然, 李格非生前可能做梦也没想到: 自己的女儿长大后会比自己的名气更大, 自己(李格非)只能算宋朝的名人, 而李清照则成了古今中国的名人。

当然, 李清照之所以成为李清照, 她能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一个著名词家的地位,与她的家庭熏陶与教育是分不开的。但是, 时代的变迁, 对她的影响同样是重要的。她的后期诗词的思想和艺术, 都超越了前期, 就证明了这一点。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6 14:41:32 +0800 CST  

作者:陋室春茶暖Lv 9 时间:2019-08-16 21:31:12
@蒙恩夏生 2019-07-22 20:41:26
评论
1、开头张孝祥的两首词, 写得多好。且不说词中充满爱国思想, 就其抒情写景来说,也是挥洒自如,气势蒙放,词风凌厉。乃为境界阔大之一流词作也。
-----------------------------
想不到张孝祥还有此词,有点贺铸的意思。
—————————————————————
—————————————————————
是张孝祥的作品, 不是贺铸的。请参阅“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的《宋词三百首》一书第103页至104页。承蒙关注, 谢谢!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7 14:01:26 +0800 CST  

三三、少女时期的李清照胸怀开朗, 天真活泼, 她不甘于闺房生活的单一, 常常走出闺门, 欣赏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她的早期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 就是她早年旅游生活的片断回忆。女词人说忘了归路, 正是迷恋自然风光之心在词中的隐笔。说奋力划船正是青春朝气在词中的显露。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 生活是美好幸福的, 何况她的父母都是文化素养极高的人。等待着她的, 将是一段同样美好的新生活, 那就是她与赵明诚的美滿姻缘。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7 14:57:36 +0800 CST  

三四、李清照早期词一首: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1:“沉醉”一词指为自然景色所陶醉。注2: 藕花即荷花。)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7 15:17:35 +0800 CST  

三五、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 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明诚。出嫁后, 她自称“易安居士”, 所以后人也称她为“李易安”。

赵明诚的家也是书香门第。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 进士及笫, 官拜吏部侍郎, 后来又位至尚书右仆射(即宰相), 死后谥号“清宪”。赵明诚的母亲郭氏, 也出生于一个大官僚的家庭。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结合, 可以说是君主专制社会中难得的美满姻缘。这个美满姻缘突出表现在他们的爱好和志趣上的一致。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8 15:49:21 +0800 CST  

三三、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 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明诚。赵家也是书香门第。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 进士及第, 官拜吏部侍郎, 后来位至尚书右仆射(即宰相)。赵明诚的母亲郭氏, 也是一个大官的女儿。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结合, 应该说是君主专制社会中难得的美滿姻缘。为何这样说,? 因'为这充分表现在他们的爱好和志趣的一致上。赵明诚和李清照一样, 也是一个有志于文学研究的勤奋好学的青年。他们的美好姻缘, 使他们的共同事业结出了丰滿的果实, 这就是巨著《金石录》。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9 15:12:49 +0800 CST  

三六、他们的感情是在共同的理想、学习和创作、研究的基础上日益加深的。赵明诚和李清照一样, 也是一个有志于文学研究的勤奋好学的青年。他们的美好姻缘, 使他们的共同事业结出了丰滿的果实, 这就是巨著《金石录》。

《金石录》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合著的研究金石学的著作。它收集了从夏、商、周到五代十国的二千多件金石碑帖版本, 并对其中的五百多件进行了考订和评论。这部巨著对考古学有一定的贡献。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19 17:45:58 +0800 CST  

三七、赵明诚喜欢收藏金石书画。结婚第二年, 明诚由太学出任仕官,一开始就有节衣缩食, 走遍各地, 广泛收集天下古文奇字、名人画幅的志愿。李清照不仅极力支持丈夫, 而且本人也积极投入其中。可以说, 他们的所有家财都用在收藏金石书画上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 他们手中的资料已颇具规模。就在这个时候,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死了。由于赵挺之在任时与权臣蔡京结下夙怨, 赵死后, 赵家蒙受一场大难: 蔡京借故把赵家所有在京的人全部关入牢中, 赵明诚当然也不能幸免。后来虽然被释放出狱, 但罢了官职, 赵明诚就带着李清照回到青州乡下。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20 18:25:01 +0800 CST  

楼主:蒙恩夏生

字数:17283

发表时间:2019-07-22 03:43: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16 23:02:25 +0800 CST

评论数:1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