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领域古诗词曲散论(一)


文艺领域古诗词曲散论(一)

综观文学史,凡人生事业成功者,特别是帝王将相,往往写不出什么杰出的传世之作,例外的寥寥无几,曹操算得上是一个。李煜虽做过皇帝,但后来亡国,属于失意者,而他的传世名作也都写于失意之后。其他还有谁?凡能写出伟大的文学作品来的,绝大多数是人生不如意者,如司马迁、屈原、李白、杜甫、李贺、王勃、柳宗元、李煜、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等,真是不胜枚举。文学艺术有一个普遍现象: 文艺上的成就不可能与财富地位成正比。或许有人会说,那乾隆皇帝不是写了四万多首诗吗? 这可能是事实,在当时肯定也有捧屁啜臀者大肆吹捧曰:“千古第一佳作也!”但乾隆皇帝却没有什么诗词作品流传下来, 水平不高, 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文学艺术还有一个规律: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颠峰,相互不可能超越和替代。如把李白去与司马迁相比,这就无法比,你说他们谁比谁强?恐怕很难统一说法,因为他们各自代表了自己所属时代的文学艺术颠峰,而且各有所长。放眼世界,如果拿巴尔扎克去与莎±比亚相比,也无法比出个高下,因为他们各代表了自己所属时代的颠峰,相互无法超越。明白了这个规律,也就明白了如果真要列出“全中国最佳20首诗词”甚至“全中国最佳100首诗词”来,而且还要排名次,都是在搅笑而已。须知中国古典诗词, 浩如瀚海, 阔如长空, 星若银河。就拿《唐诗三百诗》来说,也仅仅是记录了全唐诗的一个零头,有很多佳作根本没收进去, 何况是整个古代。

现在很见有人欢喜谈气势,谈大气,霸气,帝王之气……似乎诗词唯能以“气功”见胜。殊不知,诗词的优劣并不仅仅以气势为唯一标准。还得看意境、音韵、节律、用词……等等,还得看起承转合、含蓄空灵等等。特别是词,在古代是可以配曲用来歌唱的。何况,所谓气势也有不同,有所谓的霸气,有为国捐躯的浩气,有忧国忧民的悲气,有欣赏大好河山的奋气。既然欢喜谈气势,那么,我下面就录几首宋词,也都是很有气势的,来与某些人津津乐道的一些“气势十足”的诗词相比较,看看到底什么是气势。其实,古诗中就拿李白的“将进酒”来说,开首气势就劈空而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返!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何等气魄?不能与排名前列的任何―诗相比较么? 从气势上说,你如排名次,我感到这首诗才可排第一。现在再列一些富含气势的宋词于下: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1 19:43:25 +0800 CST  

(续上)
宋词一 一首

六州歌头 张孝祥(1132一1169)
长淮望断, 关塞莽然平。征尘暗, 霜风劲; 悄边声。黯消凝, 追想当年事, 殆天数, 非人力; 洙泗上, 弦歌地, 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 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 骑火一川明,茄鼓悲鸣, 遣人惊。 念腰间箭, 匣中剑, 空埃蠹, 竟何成! 时易失, 心徒壮, 岁将零, 渺神京。干羽方怀远, 静烽燧, 且休兵。冠盖使, 纷驰鹜, 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 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 忠愤气填膺, 有泪如倾。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银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1140一1207)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 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啼处, 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 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 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 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 满座衣冠似雪。正壮±、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 醉明月?

永遇乐(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邪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 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 驚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 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 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 神州毕竟, 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 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军中宵舞,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 补天裂。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
野塘花落 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划地东风欺客梦, 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 垂杨系马, 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 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 行人曾见, 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 新恨云山千又叠。料得明朝, 尊前重见, 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 近来多少华发?

扬州慢 姜夔(1155一1221)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忧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 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蕩、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浣溪沙 晏殊(991一1055)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玉蝴蝶 柳永(?一约1053)
望处雨收云断, 凭栏悄悄, 目送秋光。晚景萧疏, 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 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 故人何在? 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酒会, 几孤风月, 屡变星霜。海阔山遥, 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音信; 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 断鸿声里, 立尽斜阳。

桂枝香 王安石(1021一1086)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似簇。归帆去棹斜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千古凭高, 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似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西河(金陵怀古) 周邦彦(1056一1121)
佳丽地, 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 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 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 犹倒椅, 莫愁艇子谁系? 空余旧迹郁苍苍, 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 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 向寻常, 巷陌人家, 相对如说兴亡, 斜阳里。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1 20:04:32 +0800 CST  

评论

1、开头张孝祥的两首词, 写得多好。且不说词中充满爱国思想, 就其抒情写景来说,也是挥洒自如,气势蒙放,词风凌厉。乃为境界阔大之一流词作也。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2 20:41:26 +0800 CST  

2、被称为“词王”的辛弃疾,他的词作感情洋溢,慷慨奔放,悲壮雄阔,词彙深厚。他的艺术风格可谓多样化,留下的作品也不少,代表作有《稼轩长短句》。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3 16:08:46 +0800 CST  

3、姜夔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著名词家, 作品以空灵含蓄著称。如这首《扬州慢》,写亲眼目睹经 战火冼劫后的杨州, 城内外一片凄凉潇条, 诗人滿怀怆然, 逐写下这个名篇. 特点是含蓄蕴籍, 托物寄情, 韵味无穷。当写到战前的扬州时, 用的则是虚笔。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4 14:09:59 +0800 CST  
4、晏殊的词情调洋溢,又满怀惆怅,对时光的流逝慨叹无穷。如这首词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句,不仅对仗工巧,而且内容量大,概括力强,表达了自然界的规律,成了千古名句。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5 14:35:13 +0800 CST  

5、柳永是北宋著名词家, 又名三变, 字景庄。他是景佑年间进士, 官至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 终生潦倒。但他在词作上收获颇多, 用词造语能达到情景交融, 通俗流畅, 音律谐婉, 当时在民间广泛流传, 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代表作有《乐章集》。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6 13:44:12 +0800 CST  

6、王安石是宋神宗时的宰相,著名的革新派,在政治上提倡新法,改革旧制。曾因此被免职。他又是一位优秀的诗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这首词里,可以看出作者造句的艺术性极高,如:“……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无比较却能进层。又托景寄情,借歌颂美景而抒发爱国之情。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6 18:55:56 +0800 CST  

7、周邦彦,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浙江杭州人, 北宋著名词人. 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等职, 精通音律. 创作不少新词条。他的词格律严谨, 语言典雅, 长调更是专长,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的开山人。历史上评家称他为“词家之冠”。代表作有《清正居士集》, 已佚。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7 18:23:00 +0800 CST  
8、李白的诗写得好,可以说没有一首不好。但本人最最喜爱的李白诗是两首:《将进酒》和《月下独酌》。《将进酒》前面已经评论过,不再重復,这里就讲讲《月下独酌》:

“花间一壺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月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国人把李白称之为“诗仙”,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读读上面这首诗吧,不是李白是写不出来的。本来只有一个人一壶酒,但天性富于幻想的诗人却把“我、影、月”三者比喻成三人。开头四句中的“花间”两字用得极妙,一开始就交待了环境是在花间月下。接下来四句描写“我、影、月”饮酒的情形。“我歌”四句则是全诗的高潮。最后以诗人的响往入天作为结尾,全诗浑然一体,用词造句绝佳之至也。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8 19:28:55 +0800 CST  

9、唐朝正是出诗人的时代,被人称为“诗圣”的杜甫也出生在唐朝,只是比李白小几岁。杜甫对李白很尊重,这兩位大诗人相互敬仰。杜甫有诗一首《天末怀李白》:

“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应共怨魂语, 投诗赠汨罗。”

诗的前四句表达了杜甫对友人(李白)的怀念和关切。后四句则是对李白怀才不遇又蒙怨曲的遭遇表示愤慨。而最后一句的“赠汨罗”则是把李白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从而使得这一(对李白)的怀念,升华到崇高的敬仰之情。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29 13:57:20 +0800 CST  

一0、陆游(1125一1210)是南宋诗人,偶而也创词品, 其中不乏闪烁爱国主义光芒的佳作。现把他的词作《卜算子》(咏梅)一词录于下: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该词上片是陆游借梅花的遭遇比喻自身的遭遇, 也就是被冷落受排挤的政治上的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 孤傲、独立、不争名夺利, 即使最终被碾作尘泥, 却依然保持着清香。这也是诗人陆游的品格。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30 15:12:10 +0800 CST  

一 一、陆游病重不起,作诗《示儿》一首:

“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至死爱国之心犹跃然纸上, 真是青山不改, 泉水长流。但他哪里知道, 他去世后不但没有收复故土, 反而连南宋都被灭掉, 成立了元朝。中国的历史……。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7-30 19:17:33 +0800 CST  

一二、李白创作的诗歌的特色是飘逸豪放,神态的扬眉吐气,形象的鲜明生动,语言的深入浅出,情调的流转自然,无不证实这一点。终之一句话,结合现实主义的浪漫精神,正是李白诗篇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盛唐气象”,是我们永远缅怀的典型性格。


一三、杜甫的诗作另有特色,沉郁顿挫、激情豪荡的风格与李白的飘逸豪放、清新俊朗恰恰形成鲜明的对照。但在语言艺术上,杜甫和李白一样, 达到“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的境界, 同样做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1 18:16:24 +0800 CST  


一四、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巔峰时代, 李白与杜甫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也就是说, 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站在古典诗歌艺术的最高峰。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2 14:52:11 +0800 CST  

一五、只要是中国人, 对李白与杜甫的评价, 基本上是一致的。古人也如此,有“李杜文章在, 光芒万丈长”之论。但到了现代二十世纪, 却有一位文人弹出一种扬李抑杜的论调。这位文人又是谁呢?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3 14:45:12 +0800 CST  

一六、这位文人便是郭沫若。郭沫若在他的大作《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一书中说:“……你究竟是站在哪一个阶级的立场, 为谁服务? 推论到这一层,杜甫的阶级立场便不能不突露出来了。他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 而为地主阶级、统治阶级服务的。”二十世纪的郭沫若责问中世纪(唐代)的杜甫的阶级立场, 杜甫又有何言?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3 19:19:02 +0800 CST  

一七、那么证据何在? 原来杜甫曾写过一首《喜雨》诗, 其中有二句是:“安得鞭雷公, 滂沱洗吴越!”这本是一首双义求雨诗, 但在郭沫若看来, 里面还有阴谋, 他指出诗的自注里有“时闻浙右多盗贼”,因此肯定杜甫是以求雨之名实为“反盗贼”。什么是“盗贼“?他又引经据典说“盗贼”就是“农民起义”,杜甫反农民起义, 就是“为地主阶级、统治阶级服务。”这顶铁帽子, 郭沫若是给杜甫戴定了。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4 14:16:28 +0800 CST  

一八、今人若以现代的思想观点去套古人,,那么古人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农民起义”这一词语, 在古代哪一本书里出现过? 我们今人如果要求唐代人知晓“农民起义”这一词语,或者正确理解“农民起义”这一行动, 岂不稀奇?!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4 14:36:40 +0800 CST  

一九、更稀奇的还有。先录一首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于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皋, 高者挂置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凍死亦足!”

就是这首诗, 是杜甫晚年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 又由己及人, 历来为论家好评。但郭沫若是如何批评的? 且看后面。


楼主 蒙恩夏生  发布于 2019-08-04 18:20:50 +0800 CST  

楼主:蒙恩夏生

字数:17283

发表时间:2019-07-22 03:43: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16 23:02:25 +0800 CST

评论数:1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