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湘江

毛泽东是于1934年10月18日傍晚,从瑞金附近的于都出发参加长征的。他为长征准备的行李是一袋书、一把破伞、两条毯子、一件旧外套、一块旧油布。他被安排与洛甫(张闻天)、王稼祥等人,与第二野战纵队随行。作为中央苏区的创建者,毛泽东在1932年8月的宁都会议上被剥夺了实际权力,只保留了一些没有实权的虚职,后来又因病在医院疗养,过着“三年来连个鬼也不上门” 的凄凉生活。长征开始时,毛泽东的疟疾刚刚治好,身体还处在半恢复状态,因此他是躺在担架上开始长征的。此后,毛泽东一直坐着担架赶路。担架由两根坚韧的长竹竿和绳网组成,既轻便,又有弹性,毛泽东深深地陷在担架里,在睡觉时不会被晃出来。两名年轻力壮的战士抬着担架,把竹竿扛在肩上。遇到雨天,担架上盖着油布,毛泽东可以在雨中睡觉,而且常常如此。长征初期,毛泽东的精神状态并不好。有女红军回忆说,在途中休息时,她不止一次看见,毛泽东独自一人坐在担架上,把褂子脱下来,低着头捉虱子。长长的头发几乎披到肩上,满脸憔悴显出落魄的样子,使人见了心里难受。他却悠然自得,旁若无人,也不理会别人的目光,别人也不敢上前去打招呼。不过,依我之见,并不能将毛泽东这个样子当成落魄,那是大气洒脱的伟人风范。后来毛泽东在陕北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照样一边说话一边将手伸进裤腰里捉虱子,基诺为他“扪虱而谈”的潇洒风度所倾倒,把这个场景写进了他的《西行漫记》里。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3 21:51:46 +0800 CST  
毛泽东毕竟是伟人,在捉虱子之余也没有忘记关心国家大事,他密切地关注红军面临的形势,不断地向“三人团”提出自己的建议,还积极地做部队指挥员的思想工作。李德在《中国纪事》里攻击毛泽东说:“他不顾行军的纪律,一会儿呆在这个军团,一会儿呆在那个军团,目的无非是劝诱军团和师的指挥员和政委接受他的思想。”
毛泽东北上湖南腹地的主张有可能得到了彭德怀的支持,至少彭德怀曾持有与毛泽东类似的观点。彭德怀在率红三军团进抵湖南郴江、宜章时致信中央:“以三军团迅速向湘潭、宁乡、益阳挺进,威胁长沙,在灵活机动中抓住战机消灭敌军小股,迫使蒋军改变部署,阻击、牵制敌人;同时我中央率领其他兵团,进占溆浦、辰溪、沅陵一带,迅速发动群众创造战场,创造根据地,粉碎敌军进攻。否则,将被迫经过湘桂边之西延山脉,同桂军作战,其后果是不利的。”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3 21:57:29 +0800 CST  
毛泽东的主张还经常得到张闻天和王稼祥的支持。例如,长征开始时,当毛泽东知道最高“三人团”决定只带少数机关人员,把非带不可的人员分散到各军团去时,马上坚决反对。他认为行军途中领导同志在—起,可以相互沟通思想,彼此交换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从而形成集体智慧,以利在艰难的突围中少犯错误,减少牺牲。他主张把机关集中,编成战斗单位。这一主张得到了张闻天的支持,这才有了后来的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及各梯队。
又比如,红军过第二道封锁线时,南路的红一军团在广东仁化县地形不熟的大山里,被迫在羊肠小道和狭长的山谷中行进,未能占领前面设有坚固堡垒的隘口,侧面受到粤军增援部队的威胁,而又不能展开兵力对付他们,被迫掉头暂时拐入中路的行军路线,以便绕过障碍,避开敌人的侧击。这使得红军失去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导致红五、九军团一连好几天陷入损失较大的后卫战斗之中。李德在《中国纪事》中说:“毛泽东、洛甫和王稼祥,马上抓住了这个时机,激烈攻击博古、周恩来,当然首先是我。我们承认,在确定第一军团行军方向时,我们犯了错误,但这个错误,正像周恩来所说的那样,并‘不是一贯性的’,过失在于情报侦察的不准确。虽然,毛泽东出于种种理由不让朱德参与此事,但朱德是站在我们一边的。因此毛准备重新在党和军队的领导中挑起宗派斗争的企图,从一开始就破灭了。但是,从这时起,他把这个斗争公开地继续下去了。他对每个作战方案都加以非难,特别是我提出来的建议,他都表示反对。”
张闻天、王稼祥在遵义会议前便经常支持毛泽东的事实也得到了张闻天的证明。张闻天在延安整风时写道:“长征出发后,我同毛泽东、王稼祥二同志住一起。毛泽东 同志开始对我们解释反五次‘围剿’中央过去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我很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并且在政治局内开始了反对李德、博古的斗争,一直到遵义会议。”
不过,在北上还是西进这个问题上,没有证据表明毛泽东得到了张闻天和王稼祥的支持,很可能是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 如果得不到张闻天、王稼祥的支持,毛泽东的建议是不可能获得通过的。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3 22:06:22 +0800 CST  
作者:明无炫 回复日期:2010-08-04 12:30:17

唉,现在大部分的读者都是看通俗调侃型历史的吧,像楼主这样深度专业的文章反而曲高和寡,大伙儿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帖。

=============================================================================================要写得通俗生动那也是很难的,我现在就缺乏这个本事。不过通俗生动的往往深度不够,这是也是通病。若是有人能写得既有深度又通俗生动,那就堪称经典之作了。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4 12:45:18 +0800 CST  
“不过,在北上还是西进这个问题上,没有证据表明毛泽东得到了张闻天和王稼祥的支持,很可能是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 如果得不到张闻天、王稼祥的支持,毛泽东的建议是不可能获得通过的。”这两句话有问题,去掉!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4 12:46:27 +0800 CST  
不清楚红军高层对转移路线的争议是否影响了决策的速度,也不知道毛泽东的北上主张是否得到了张闻天和王稼祥的支持,但可以肯定他的主张遭到了“三人团”的否决。
至于“三人团”为什么要否决毛泽东的北上建议,我们也不得而知,也许国民党中央军和湘军重兵防堵红军北上是原因之一。
11月17日24时,“三人团”以野战军司令部的名义,将敌情致电各军团如下:
“一、三、五、八、九军团、一、二纵队:
何敌以我军主力在宜章以南沿五岭山脉向西急进,该路歼灭我军于湘、潇水以东地区之目的,于十三日决定部署如下:
(一)着十八师即日开黄沙河以西地区集中,限十八日到达。
(二)着李觉(19师)率补充四团及沿湘江各保安团附机枪十二连,固守冲、祁、零、黄之线,主力控制零陵地区。
(三)着六十三师(陈光中-编注)即开东安待命,以一部构筑涤埠头、大庙口之碉堡封锁线。
(四)着八十二师经新田取捷向黄沙河以北,廿三师(李云杰,第4路)经新田取捷向黄沙河以南各地区集中,均限廿日以前到达。
(五)着李抱冰率五十三师(第五路)经新田取捷向黄沙河以东地区集中,限廿一日前到达。
(六)着王东原率十五师(第四路)由良田跟剿。
(七)以上各部均归刘建绪指挥。
(八)着周浑元纵队(第三路)由郴县、桂阳、嘉禾、宁远、道县之线,向南觅我军侧击,薛岳所率部取捷兼程西进,限廿四日前集中零陵附近,六十三师十三日全部到达耒阳。”
以上敌情通报着重强调了红军北面、东北面敌情,也讲到了红军东面的敌情。当时的红军决策层有可能是根据这一情况,否决了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建议,也放弃了向东北方向前进,从黄沙河一带进入湘西,再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的打算。当时红军决策层的计划可能是打算或者向西进军,从全灌兴间渡过湘江;或者向东南方向进军,从恭城、富川、贺县一带进入广西腹地。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5 17:02:46 +0800 CST  
11月18日16时30分,“三人团”向各军团纵队下达了向道县、永明、江华地域转移的部署:“军委决定,为取得更有利的作战及前进的条件,立即由现地转移到道县、江华、永明地域。”从江华、永明向南可以进入广西恭城、富川、贺县。从道县向西可以进入广西全州、灌阳、兴安一带,向北可以进入湖南零陵带。占领道县、江华、永明,可以使红军处于可以根据情况,向三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转移的有利位置。从后来红军的动向来看,当时的决策层将重点放在了向南和向西两个方向。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5 17:21:37 +0800 CST  
在南面,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的红一军团和红九军团组成的左路纵队,向临武、蓝山进军。1934年11月18日 红一、红九军团的先头部队在贺县白芒营,恭城龙虎关分别和桂军交战。11月19日,红一军团一师三团攻占蓝山县城。11月20日,林彪、聂荣臻指挥的左路纵队奉命改成右路纵队(也即是由南路改为北路)。11月19日,八、九军团主力从宁远天鹅抱蛋进入道县,直赴江华、永明,并迂回于3县之间。先头部队在广西富川,永明大远、三峰山等地频频同桂军接火,主力则先后抢占江华、永明县城。除八、九军团外,红五军团一部也曾进入江华、永明。红八、红九军团占领江华永明后,曾在湘桂边境与桂军激战,想必期间也向恭城、富川、贺县等地派出了侦察员,侦察前进道路情况,只是后来发现情况不允许便放弃了从南面进入广西腹地的打算。
在北面,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的红三军团和红八军团组成右路纵队,向嘉禾一带进军。20日,林彪、聂荣臻指挥的左路纵队奉命改成右路纵队(也即是由南路改为北路),分别从临武、蓝山直插道县、宁远,抢占潇水渡口。11月20日,红一军团二师受领了长途奔袭占领道县,并阻止零陵之敌向道县前进的任务。率领部队攻占道县的红四团政治委员杨成武回忆说:“我们刚到达祠堂圩不久,就接到师部的命令:‘薛(岳)敌率五师之众在我野战军后尾追,湘、桂两敌向道县、蒋家岭前进,企图配合薛敌截我于天堂圩、道县间,道县无大敌。我野战军为达到迅速先敌占领道县,渡过潇水,转入机动地域,打击敌人的目的,着你部立即由此地出发,经天堂圩,限明日相机占领道县,并拒止由零陵向道县前进之湘敌。’”从这道命令来看,当时红一军团占领道县的目的之一是阻击从零陵南下道县的湘军,则红军应该没有从道县北上进入湖南腹地的打算。红一军团二师师长陈光和政委刘亚楼决定,将抢占道县的任务交给四团、五团,四团攻正面,五团迂回。红四团、红五团以日行一百余里的速度强行军,于21日傍晚抵达道县近郊。22日拂晓,红四团、红五团分别从西门、北门攻入道县城,占领了潇水河上第一大渡口。 红一军团占领道县城,为后来中央红军西进桂北抢渡湘江打开了通道。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5 20:12:58 +0800 CST  
桂军主力于11月22日从全灌兴向南撤往恭城一带,恭城一带桂军实力增强,红军可能已经感觉到南下进入广西腹地的难度很大,开始寻找西进通道。23日“三人团”,一方面命令八、九军团继续向江华、永明进攻,一方面命令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分别侦察从从永明前往灌阳、道县前往全州的道路情况。
11月23日14时 “三人团”以总司令朱德的名义电令彭德怀、杨尚昆的红三军团由右路纵队改为左路纵队,侦察永安关以南的道路:
“彭、杨并告林、聂、陈、刘:
A 三军团应于今廿三日派出一个师带电台密本走四眼桥以北道路,开至葫芦岩、九井渡、新车渡地域控制渡河点及道县通江华、永明两条大道在我手中,并进行下列侦察:
1 永明方向敌情。
2 由新车渡经小坪走永安关以南的平行路。
3 由新车渡经永明以北程义家到灌阳的道路。
4 道县、永明之间向全县、灌县之间不经大道的其他山道及其里程人家。
B 上述一个师的开动时间由彭、杨依宁远方向战况自定之,该师到达指定地域,应转令六团及一军团的工兵部队即开道城归还二师主力。
C 执行情形电告。
朱德
廿三号十四时”

11月23日,“三人团”命令红一军团二师占领位于道县西面湘桂边境的永安关。林彪命令红二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参谋长李棠萼,率红四团、红五团占领永安关,同时命令李棠萼直接与先期到达全州一带侦察的军团侦察科科长刘忠取得联系。11月23日黄昏,红五团团长钟学高、政委易荡平率领红五团将驻守永安关的桂军一个排和民团击溃,占领了永安关,并向关内派出了警戒。11月24日黄昏,红一军团司令部进驻了与永安关近在咫尺的蒋家岭。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5 23:48:54 +0800 CST  
早在红军攻占道县之前,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就授意军团参谋长左权,派遣军团侦察科长刘忠,率军团便衣队和红五团侦察排,化装成算命先生、小货郎、补锅匠,沿着萧克红六军团西进的道路进入桂北侦察。11月18日,侦察小分队到达黄沙河一带,不料被防守的民团识破,遭到桂军的包围。刘忠率部突出重围,于11月22日绕道全州南面的界首渡过湘江,进入全州城,发现全州城没有正规军,只有一些民团把守。
11月25日中午,刘忠向率领红五团驻守永安关的二师参谋长李棠萼汇报了他在全州看到的情况。刘忠说,全州是一座空城,界首至全州数十公里湘江河段的桂军也已撤走,只有少数民团把守,红五团可以即刻渡过湘江,抢占全州县城,控制各渡口,确保红军主力过江。李棠萼不敢作主,便通过电台向军团部作了汇报。军团长林彪接到报告后,又发电报向军委请示。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6 07:47:42 +0800 CST  
红一军团的请求可能促使“三人团”最终定下了从全州与兴安间抢渡湘江的决心。
11月25日17时,林彪在道县蒋家岭村红一军团司令部接到了两封电报,一封是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下达的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命令,一封是以党中央、总政治部下达的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政治动员令。
其中,第一封电报是《我野战军前出至全州、兴安西北之黄山地域的作战部署》,原文如下:
“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叶(剑英)、罗(迈)、邓(发):
甲、根据敌人最后的部署,其企图是在湘江阻击我们,并从两翼突击我们。北面为敌之第一、第二路军;南西面则为广西的主力;而敌之第三、第四、第五路军则直接尾追我们。
乙、我野战军为到达前出至全州、兴安西北之黄山地域(湘桂边境)的目的,应该:
(一)我进攻部队(一军团主力及三、八军团)应迅速连续地占领营山山脉之各关口隘路,并于全州、兴安之间渡过湘江。在这种决心下,应迅速坚决消灭敌之第一、第二及与我接触之桂军部队。
(二)掩护部队(一军团一个师及五、九军团)应连续于潇水及营山诸隘口阻止敌第三、第四、第五路军前进。当其急进时,则应坚决消灭其先头部队。
(三)作战的第一步是前出到湘江地域。在这个阶段中,野战军分四个纵队前进。
1 一军团主力为第一纵队,沿道县、蒋家岭、文市圩向全州以南前进。
2 一军团一个师、军委第一纵队及五军团缺一个师为第二纵队,经雷口关或永安关及文市以南前进。以后则依侦察结果决定前进路线。
3 三军团、军委二纵队及五军团一个师为第三纵队,经小坪、邓家源向灌阳山道前进,相机占领该城,以后则向兴安前进。
4 八、九军团为第四路纵队,经永明(如不能占领永明则从北绕过之)三峰山向灌阳、兴安县道前进。
(四)二十六日诸兵团的行动如下:
1 一军团主力于文市圩地域停止,向全州派出得力的侦察队,并侦察全州、兴安间的前进道路、渡河点及沿岸的工事情形,特别要注意麻子渡、咸水圩等水田地域,第六团则进到永安关地域。
2 (三军团)第四师占领邓家源以后,则向灌阳方向侦察前进,三军团主力于二十六日晨应进到小坪地域,以后则随四师后跟进。
3 八军团应协同九军团之第九团占领永明城,如不能占领永明城时,则从北绕过,进至武村、程义家地域。其先头部队应防守三峰山隘口。第九团则仍留永明附近,以保证九军团主力继续通过永明地域。
4 第一师、五军团及九军团的主力则照今廿五日十时的电令(行动)。
5 军委一纵队于廿六日晨进到高明桥地域。军委二纵队今日仍在原地休息,并准备从廿六日午刻随三军团后进至钟坪地域。
6 各军团执行情形电告军委。此电令不得下达。
朱德
廿五日十七时”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6 11:38:13 +0800 CST  
如果不分析具体情况,而仅仅看桂军南撤时间和中革军委作出从全州至兴安间渡江决定的时间,我们会轻率地得出结论说,中革军委的决策太慢,桂军22日南撤,中革军委25日下午才作出决定,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三天时间。可是,如果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我们会发现,中革军委的决策并不算慢。
中革军委是在11月25日中午才接到红一军团关于全州至兴安间无兵防守的报告的。接到报告后的当天17时,中革军委便向各军团下达了从全州、兴安间渡过湘江的命令。这中间顶多有5个小时的时间。这5个小时的时间要进行形势判断,作出决定,制订计划,下达命令。可以说,中革军委的决策效率并不算不低。就算把中革军委的工作效率推到极限,从接到报告到下达命令,至少也需要1个小时吧?5个小时候减去1个小时,中革军委最多浪费了4个小时的时间,而决没有浪费三天时间。那这三天时间是谁浪费的?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6 16:45:09 +0800 CST  
谢谢金牛兄捧场!我会继续的,不过我是一边写一边帖,速度不会太快。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6 21:29:11 +0800 CST  
红一军团有没有浪费时间?红一军团二师参谋长李棠萼接到侦察队报告的时间是11月25日中午,李棠萼也是于当天中午将情况报告军团长林彪,林彪又于当天中午向中革军委报告了这一情报。可以说,刘忠的情报在红一军团也没有受到延压,红一军团没有浪费时间。
桂军22日南撤,红一军团的便衣侦察队也于22日便发现了全州是座空城。这说明,红军发现桂军南撤这一事实的时间也并不晚,甚至可以说是发现得非常及时。那刘忠的侦察队为什么25日中午才向红一军团报告?是不是他们浪费了两天多的时间?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6 23:56:32 +0800 CST  
“否决了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建议,也放弃了向东北方向前进,从黄沙河一带进入湘西”中的“东北方向”应该为“西北方向”。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7 08:50:42 +0800 CST  
“他被安排与洛甫(张闻天)、王稼祥等人,与第二野战纵队随行”,这个可能有误。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7 08:58:39 +0800 CST  
刘忠的便衣侦察队恐怕也没有过错。这个便衣侦察队化装成算命先生、小货郎、补锅匠,自然不会有会有马匹一类的交通工具,只能步行。他们在全州发现桂军撤退后,还要步行侦察全州以南60余公里的湘江情况,然后再步行回到湘桂边境的永安关,向红二师参谋长李棠萼报告。从全州到永安关有63公里,从界首到永安关有70公里。刘忠的便衣侦察队在步行侦察完60公里湘江情况后,再步行几十公里返回永安关报告情况,花个两天多的时间也并不算慢。刘忠侦察队向红一军团报告情况的速度确实很慢,但这并不是他们的主观过错造成的,而是侦察队缺少先进的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造成的。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7 09:03:28 +0800 CST  
既然谁都没有过错,那是不是红军在桂军南撤后浪费的三天时间是不可避免的?那也不尽然。11月23日黄昏,红一军团的先头部队便占领了永安关。为什么在占领永安关后,红一军团便停止不前?为什么红一军团没有向西派出骑兵侦察小分队进行侦察?如果有骑兵侦察小分队进行侦察,便能迅速地发现和报告桂军南撤的情况,便不至于中革军委直到25日中午才知道全州至兴安关无兵把守。至于为什么没有骑兵侦察队,我不清楚,但组建一个骑兵侦察小分队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7 11:25:48 +0800 CST  
在决定突围方向时的迟缓其实也并不是一个致命的失误。因为当时各路国民党军的行动似乎是由中央红军的行动来决定的。
在东面追击的湘军和国民党中央军行动消极,他们只是与红军保持接触,而不愿追上去与红军决战,红军走他们也走,红军停他们也停。红军行动的迟缓不会造成红军被迫与追击的国民党军决战的局面,因为国民党负责追击的第三、四、五纵队的行军速度其实是由中央红军的行军速度决定的。
在红军的西南面,桂军主力南撤后集中于恭城一带。桂军把主力集中于恭城的目的,便是要让桂军主力处于一个有利的机动位置,根据情况,可以随时向龙虎关、富川、贺县机动,也可以随时向灌阳、兴安机动。当红军的突围方向不明确时,桂军主力便会待在恭城不动。只有当红军的突围方向明确之后,桂军主力才会动起来。也就是说,桂军主力的机动方向和时间,是由中央红军的突围方向和时间决定的。这一点是得到了事实证明的。中革军委于1934年11月25日下午下达从全州、兴安间渡过湘江的命令。一天之后,也即是1934年11月26日,桂军主力开始从恭城向北机动,目的是返回灌阳、兴安,一方面防止中央红军南下桂林,一方面防止国民党中央军尾随红军进入广西。
在全州北面,是湘军刘建绪的第一纵队。该纵队包括4个师、4个补充团、3个保安团。该纵队任务的变化,我们在前面已经交待过了。该纵队最后接到的任务是南下全州,并将防线从全州向南延伸,以填补桂军夏威部主力南撤后留下的空白。可是当时湘军头目何键的意图,首先是防止中央红军北上湖南腹地或湘西,其次是促使中央红军尽快离开湖南,而对在正面拦截中央红军并不积极。所以湘军刘建绪部的行动也要由中央红军来决定。当中央红军尚未进入广西时,湘军刘建绪部便要部署于全州以北,防止红军北上进入湖南腹地;当中央红军决心从全州、兴安间西渡湘江时,湘军刘建绪部便会南下全州,防止中央红军从桂北北上进入湘西。可是,湘军到了全州后,也不会继续南下封闭湘江通道,因为这么来,或者会迫使中央红军改变突围方向,或者会迫使中央红军与防守湘江的湘军决一死战,给湘军造成巨大损失。从湘军后来的行动来看,湘军不仅要“看”红军的颜色行事,也要“看”桂军的颜色行事:桂军主力不北返,湘军刘建绪部便不南下。桂军主力11月26日开始从恭城向北调动,湘军11月27日进入全州城。桂军不先对红军发起进攻,湘军也按兵不动。湘军11月27日进入全州城后,但一连两天全州城里的湘军都没有对在全州以南建立阻击阵地的红军发起进攻。11月28日凌晨,桂军在新圩对红三军团发起进攻。一天之后,11月29日早晨,湘军向全州南面的红军一军团发起进攻。
简单地说,就是中央红军不决定西进桂北,桂军主力便不会北调;桂军主力不北调,湘军便不会南下。中央红军决定西进桂北,桂军主力便会北调;桂军主力北调,湘军才会南下。中央红军早一天西进,桂军主力便会早一天北调;桂军主力早一天北调,湘军便会早一天南下。中央红军迟一天西进,桂军主力便会迟一天北调;桂军主力迟一天北调,湘军便会迟一天南下。既然如此,则中革军委西渡湘江的命令是早一两天下达,还是晚一两天下达,其实对大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7 11:31:30 +0800 CST  
七、搬家式行军。
如果西进决策的早晚对大局并无大的影响,那么影响大局的关键是什么?是速度,是行军的速度。其实,中央红军之所以在湘江战役中遭到比较大的损失,问题全出在行军速度上。
中央红军的行动速度慢,首先反映的红一军团未能及时占领全州这一件事上。红一军团一向是以快速行军著称的,可是在占领全州这件事上,说句实在话,不能说是快。1934年月11月25日中午,红一军团侦察科科长刘忠向军团报告了全州空虚的情况,并建议马上派出部队占领全州。可是红一军团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他们在等,等中革军委的命令。25日下午17时,中革军委下达了关于从全州、兴安间渡过湘江的命令,红一军团仍然没有采取行动。其实,红中革军委25日17时下达的命令中,虽然没有命令红一军团占领全州,但是命令中规定:“一军团主力为第一纵队,沿道县、蒋家岭、文市圩向全州以南前进。”红一军团完全可以马上派出部队向全州挺进,等部队到达全州时,中革军委关于占领全州的命令也就到了。可是,红一军团也并没有这么做,他们还在等,等待更具体的命令。
1934年11月25日23时30分,中革军委命令红一军团占领全州的命令终于到了:
“林、聂:
1 据最近所得情报,全州仅有桂敌之两营干训队及民团二联队防守,兴安亦无大股敌军。
2 全州为战略要地,占领全州可保证野战军迅速渡过湘江,并使湘敌一、二路失去侧击我军的机会。
3 你们必须立即详细侦察占领全州之可能性。你们最后的估计应于明廿六日午前电告。
4 如据你们估计,以现有力量能占领全州,即应准备廿七日晨占领之。否则,仍按廿五日十七时作战命令执行之。
朱德
廿五日廿三时半”

刘忠早就报告了全州空虚的情况,而中革军委到了这时还要求红一军团侦察占领全州的可能性,并且于26日中午上报。可是,不管怎么说,红一军团这时可以放手采取行动了。红一军团的先头部队早就占领永安关了。从永安关到全州共63公里,快速行军一天便可以到达。中革军委要求红一军团于27日晨占领全州,这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事。可是,红一军团并未能于27日晨占领全州。1934年11月27日,当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到达全州城外时,湘军刘建绪的部队已经占领了全州。我无法查到湘军与红一军团到达全州的具体时间,但红一军团到达全州的时间应该不是早晨。不过,红一军团未能抢在湘军之前占领全州其实对战局影响也不大。因为红一军团抢占了全州以南、界首以北的所有湘江渡口,中央红军西进的通道仍然畅通无阻。

楼主 秦日月  发布于 2010-08-08 21:23:34 +0800 CST  

楼主:秦日月

字数:175243

发表时间:2010-07-08 03: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09 23:13:44 +0800 CST

评论数:44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