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本义》


过了几天,下邳城有几处被水泡倒,曹兵蜂拥而入,杀进城来。吕布见形势危急,率领一部分近侍士兵,登上了白门楼。曹兵把白门楼团团围住。这时吕布已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面临着穷途末路了。他命令左右的亲兵,赶紧取下自己的首级,送到曹操那里去。但左右没有一个人忍心下手。他只好自己走下白门楼,被曹兵活捉,五花大绑,押着去见曹操。吕布进了曹操的大帐,看见陈宫和高顺也被捆绑着,站在一旁。他见了曹操,第一句话便说:
“明公比过去瘦了。”
曹操说:
“我现在比过去瘦,是劳心过度所致。”
吕布问:
“明公有什么劳心的?”
曹操说:
“只因恨不能与你早日成为知己啊!”
吕布见曹操的脸色并不严厉,说话的语气也很随便,恐惧之心不由得松驰了不少,对曹操说:
“从此以后,天下可定了。”
曹操问:
“为什么这样说?”
吕布说:
“明公之所患在我吕布,如今我已经败北,明公便可以无忧了。不过,我还有肺腑之言进献,明公可要听吗?”
曹操说:
“愿闻其详。”
吕布稍稍向前凑近一些,说道:
“昔日齐桓公不记管仲射钩的一箭之仇,化敌为友,任用管仲为相,终于成就了霸业。吕布虽然不才,颇习弓马。明公如能让我尽股肱之力,明公统率步兵,我统率骑兵,天下是不难平定的。”
吕布的这番话,果然使曹操动了心,他为了平定天下,确实需要网罗许多人才,吕布的骁勇盖世无双,是很难得的人才。到这时,曹操的态度更加温和了,又问吕布说: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吗?”
吕布说:
“是因为众将和我不是一条心,在紧要的关头背叛了我。”
曹操问:
“他们为什么要背叛你?”
吕布说:
“我对诸将是恩深义重的,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背叛我?”
曹操笑着说:
“你背着自己的妻子,去爱诸将的妻子,这算是对诸将恩深义重吗?”
吕布一听这话,便低下了头,无言以对。沉寂片刻,吕布对曹操说:
“绑得太紧了,请给我松一下。”
曹操说:
“捆绑老虎不能不紧一些。”
但曹操还是命人给吕布松了松绑绳。主簿王必发现曹操有宽宥吕布的意思,走到曹操的面前说:
“吕布是一个强敌,他的部众还有很多人逃亡在外面,切不可宽恕了他。”
曹操对吕布说:
“本来想要宽恕你,无奈我的主簿不答应,怎么办?”
这时刘备也在座上,吕布就转过脸去对刘备说:
“玄德:现在你是座上之客,我是阶下之囚,你不能替我求求情吗?”
刘备没有什么表示,曹操用目光示意,是让他发表一点意见。刘备对曹操说:
“明公难道忘了吕布是怎样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
在这关键时刻,此言一出,曹操的脸色马上变了。吕布觉得绝望了,指着刘备骂道:
“大耳儿,你是最没有信义的!”
曹操不再理吕布,又对陈宫说:
“公台:你平日自称智计有余,怎么也有今天?”
陈宫指着吕布说:
“只因这人很少听我的话,以至于如此。若是能听我的话,今天也未必被明公擒获。”
曹操问陈宫说:
“今天的事,应该怎么办呢?”
陈宫慷慨地说:
“为臣不忠,为子不孝,理当一死!”
曹操说:
“你决心一死,你的老母怎么办呢?”
陈宫说:
“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不害人之亲。老母存活与否,在于明公,不在于我陈宫。”
曹操又问:
“你的妻儿怎么办呢?”
陈宫说:
“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的,不绝人之祀②。妻儿存活与否,也在于明公,不在于我陈宫。”
曹操本来不想杀死陈宫,才用老母和妻儿打动他的心,希望他能说一些服软的话,就势下个台阶,饶恕了他。而陈宫却视死如归,毫不服软,只听他斩钉截铁地说:
“请出去就戮,以正军法!”
说着,就昂首挺胸向外走去,大有谁也挡不住的势头。曹操心里非常难过,涕泣相送,而陈宫却连头也不回。曹操用衣袖擦了擦眼泪,回到座位上。下令把吕布和高顺押了下去,和陈宫一同绞死。然后割下他们的首级,传送到许都,悬挂在市上示众。曹操把陈宫的老母接到府中,厚加奉养,一直到送终。陈宫的妻子儿女,也经常受到曹操的抚恤。
曹操平定了吕布,取得了徐州,对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样就把兖、豫、徐三州连在一起,无论是北拒袁绍,还是南拒袁术和刘表,都处于有利的形势。曹操觉得徐州和吕布军中有很多人才,为了图谋大事,急需把各种有用之才收集到自己身边。他在这个时期收用了不少人才,最重要的有陈群、臧霸、张辽等。
陈群,字长文,颍川郡许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僚世家。学识渊博,富有谋略。刘备为豫州刺史,屯兵小沛时,陈群被聘为豫州别驾。后来刘备被吕布打败,陈群被胁迫作了吕布的僚属,曹操诛灭了吕布,以陈群为司空西曹掾,主管选用官吏之事。
臧霸是泰山诸将的首领,在下邳被围之前,归附了吕布。吕布失败后,臧霸等泰山诸将都隐藏起来。曹操久闻臧霸英勇绝伦,又因为这些泰山将领在东部滨海地区很有威望,便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找了出来。曹操从琅玡、东海二郡中,分割出城阳(治莒县,今山东莒县)、利城(治利城,今山东临沂东)、昌虑(治昌虑,今山东滕州东南)三郡,都以泰山诸将为郡守或王国相:以臧霸为琅玡相,吴敦为利城太守,尹礼为东莞(管,guǎn)太守,孙观为北海太守,孙观的哥哥孙康为城阳太守。曹操起用臧霸等人,对于稳定东部滨海地区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张辽,字文远,雁门郡马邑县(今山西朔州市)人。先事丁原,后事董卓,董卓死后,又成为吕布的将领。吕布失败,率兵向曹操投降,被曹操任为中郎将,封关内侯。后来屡立战功,成为曹操手下的一员名将。
且说吕布的掾属秦宜禄,出使寿春未归,而且在寿春娶了妻子。他的前妻杜氏,住在下邳城中,生得甚为标致。诸将的妻子,凡是有些姿色的,吕布常常不会放过,杜氏当然也不能逃脱吕布的纠缠。在曹兵包围下邳城时,刘备营中的关羽,听说杜氏是一个尤物,心中羡艳不已。他几次向曹操提出要求,希望在攻下下邳城以后,能把杜氏赐与自己为妾。不料曹操也久闻这杜氏的芳名,也在打着她的主意,所以对关羽的要求只是支吾搪塞,并没有明确表态。及至攻破下邳之后,吕布和他手下将领的妻子、婢妾等,都被曹操俘获。关羽迫不及待地去见曹操,要求更为恳切,而曹操的态度更加暧昧,把关羽支走后,赶紧把杜氏接来,一见之下,叹为观止,神魂为之颠倒,已难以自制,便马上纳入后帐,为自己享用了。关羽听说曹操先下了手,禁不住捋着他那秀美的胡须长吁短叹起来,心里很不是滋味,多日来的风流美梦,算是彻底破灭了。不久秦宜禄回来投降曹操,被任为铚县(今安徽宿州市西南)长。他的儿子秦朗年幼,跟随杜氏被抚养在曹操的府中,后来成为魏国的将领。曹操对待秦朗和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区别,常对别人说:
“世上的人有对待养子像我这样的吗?”
传说中被称作“貂蝉”的那个美人,她的下落如何,在史书上没有什么记载,一直是一个历史之谜。但根据常理来推论,吕布的妻妾都被曹操俘获,“貂蝉”自然也应包括在内,应该和杜氏一样,成为曹操的婢妾了。后来曹操造铜雀台③,虽然未能把江东的二乔置于其中,“貂蝉”却应该包罗在内的。笔者读史至此,有诗叹曰:
泗水呜咽沂水寒,
龙争虎斗忆当年。
下邳倾颓映晓月,
白楼斑驳浴夕烟。
陈公刚烈甘赴死,
温侯骁勇竟乞怜。
二乔靓丽成画饼,
他年铜雀锁“貂蝉”。

在曹操围攻吕布的日子里,献帝派孔融到下邳一带劳军,孔融听说祢衡已经在荆州遇害,便把这消息告诉了曹操。原来祢衡在去年到襄阳后,刘表和荆州的士大夫们久闻他的大名,对他非常敬重,以贵宾之礼待之,凡是奏章、文告、书信之类的文笔工作,都由他最后定稿,而祢衡的文笔,也确实为刘表和士大夫所折服。因为刘表很尊重祢衡,祢衡对刘表还是比较满意的,总是对刘表赞不绝口。但祢衡却很看不起刘表的左右之人,常说他们“不废绳墨。”(做事循规蹈矩,不能打破框框),都是一些庸庸碌碌之人,对他们百般讥讽。因此这些人便逐渐嫉恨起祢衡来,在刘表面前说了不少坏话,挑拨了不少是非,祢衡在荆州的日子便不好过了。正是:荆州亦非安居地,干犯众怒起风波。欲知祢衡怎样在荆州被害,请接看下回。

①袁术已经称帝,所以称为明上。
②祀:祭祀,绝祀是断绝后嗣,无人致祭的意思。
③铜雀台建于12年之后,即建安15年(公元210)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07 09:09:41 +0800 CST  
答穿越天山:
“吕布连手下部将的妻子也不放过。”此话的根据是:
《三国志、魏书、吕布臧洪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三国、魏、王粲著,是比较原始的资料):
“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曹操)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08 20:39:22 +0800 CST  



第二六回 祢正平埋骨荒洲
公孙瓒焚身高台

话说刘表的左右之人对他说:
“祢衡盛赞使君的仁德不在西伯文王之下,但他又说将军优柔寡断,将来终究会由此而失败。”
优柔寡断是刘表的短处,左右之人对此都很清楚。这些话并不是出自祢衡之口,而是这些人强加于他的。刘表不明真相,听了这话非常生气,从此便和祢衡逐渐疏远了。
有一次,刘表给孙策写了一封信,写完后拿给祢衡看。他看完之后,很不客气地说:
“这封信只能给孙策帐下的小儿们来读,若是让张子布看到了,你不怕他见笑吗?”
刘表听祢衡这样一说,顿觉羞愧难当,无地自容。由于祢衡愈来愈狂妄,刘表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到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对左右说:
“曹孟德把祢衡推荐给我,原来是个借刀杀人之计。他不想落个杀害英才之名,我为什么要落这个恶名呢!”
恰好这时江夏太守黄祖给刘表送来一封信,说他手下没有像样的文人,书写奏章、文书、书信之类的文笔工作总是不尽人意,希望刘表能给他推荐一位文采可观的人前来。刘表看过了信,心中暗想:“黄祖是一个粗暴性急的人,我正好把祢衡推荐给他,还是让他杀了这个狂士吧!”于是刘表就派出车骑,把祢衡送到江夏郡治沙羡(今湖北武汉市西南),去见黄祖。
黄祖久闻祢衡的大名,对他的到来甚表欢迎,就以他为书记,负责文笔工作。祢衡才思敏捷,文笔可观,无论写什么东西,轻重疏密都很得体。黄祖非常满意,有一次拉着祢衡的手说:
“祢处士,你写的和我的意思完全符合,我肚子里想要说的话,你都替我说出来了。可惜我有满肚子的话,却倒不出来。”
黄祖的长子黄射,和祢衡很友好,二人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狩猎出游。他们在出游时曾发现一块墓碑,上面镌刻着蔡邕所写的碑文,二人共同看了一遍,交口称赞碑文写得苍劲流畅,读起来铿锵有声,回来之后,黄射仍然在回忆着这篇碑文,而碑文中的字句,却记不得几句了。黄射后悔当时没有把碑文抄写下来。
祢衡说:
“我看过一遍,已经完全记在心里了。”
黄射不大相信,急忙拿来纸笔,祢衡马上便把整篇碑文都默写下来,还指点着一个地方说:
“这里缺了两个字,是因为这两个字在石碑上已经模糊不清了。”
黄射这时仍然是半信半疑,马上派人到碑前去拓印,回来一对照,和祢衡所默写的果然是一字不差。黄射惊讶地对左右说:
“人言祢正平过目成诵,看起来并非虚言。”
从此以后,对祢衡更加折服了。
又有一次,黄祖在江中的船上大会宾客。有人送来一只鹦鹉,黄射举卮(支,zhi)①对祢衡说:
“希望先生以此为赋,以娱宾客。”
祢衡便写了一篇《鹦鹉赋》,挥笔立就,文无加点②,辞藻秀丽,文势雄浑,众人传看之后,无不叹服,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
“先生真奇才也!”
后来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祢衡也参加了。侍者端上粘米肉饭,祢衡接过一份便自己先吃起来,不顾左右之人。吃完之后,碗里还剩了一点,便拿在手里抟弄成小球,向邻席的熟人掷去,引起满座大哗。坐在他附近的江夏人张伯云很看不惯,责问他说:
“你懂得进餐的规矩吗?”
祢衡好像没有听见,继续掷粘米球。黄祖见到这种情形,禁不住发了火。严厉地对祢衡说:
“祢处士:人家问你话,你应该认真地回答。”
祢衡说:
“君子不听车前的马后屁!”
1. 黄祖见祢衡骂起人来,怒气更大了。他离开座位,走到祢衡的面前,气喘吁吁地对祢衡怒目而视,目光炯炯逼人。而祢衡竟毫不畏惧,也向黄祖怒目相迎,骂了一句:
“死公③!,有话就说!”
黄祖登时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忙命伍伯④把祢衡拉出去重重地打!而祢衡毫不服软,仍然对黄祖骂不绝口。黄祖拍案喝道:
“马上给我绞死!”
顷刻之间,祢衡便在甲板上被绞死了。黄射当时没在船上,听到消息赶紧跑来营救,但已经来不及了。席散之后,黄射对父亲说:
“祢衡是个奇才,曹孟德和刘景升都没有杀他,大人为什么竟杀了他?”
黄祖气犹未平,愤愤地说:
“他骂你父亲是‘死公’,为什么不该杀他?”
但事后,黄祖也有些后悔了,便厚加敛葬。祢衡死于曹操诛灭吕布这一年,即建安三年(公元198)十月,年26。曹操攻入下邳城时,祢衡已经死去两个月了。祢衡被葬在他写《鹦鹉赋》的那个岛子上,该岛就因此得名为鹦鹉洲。站在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的黄鹤楼上,可以眺望大江中的鹦鹉洲。唐朝诗人崔颢(号,hao)在题黄鹤楼诗中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名句,指的就是这个鹦鹉洲。
《三国演义》把祢衡写成反对曹操欺君篡国的英雄人物,其实是不合适的。祢衡并没有什么政治原则,骂曹操不过是个人的意气用事而已。他高傲狂妄,目空一切,惟我独尊,锋芒外露,对自己的行为毫无约束,只是一味地任性撒野,搞恶作剧,终于招致了杀身之祸。这样的士人,无论在古代或是在现代,都是不足取法的,难怪有人把祢衡说成是“文化小丑”了⑤。 笔者对于祢衡之死,有诗叹曰:
许都昔日曾骂曹,祢生意气冲凌霄。
鼓声铿锵惊四座,文势磅礴盖群僚。
清高何必附权贵,明智自应戒狂骄。
长卧荒洲宁无恨,秋风岁岁伴江涛。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09 08:26:45 +0800 CST  
穿越天山、谷草、yongjiegs、公寓1743、环肥1758、西胡浪子、我都看1240、pp8吕宗宁08u、24k云母白、胳膊拧不过大腿啊、易水愚公、天开海岳1976、雪漫惊鸿:感谢顶帖!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09 16:36:01 +0800 CST  

在曹操平定徐州(治郯县,今山东郯城)3个月以后,袁绍也平定了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大兴)。这是北方军阀混战中的又一件大事。且说公孙瓒,他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和袁绍和解之后,杀了幽州牧刘虞,独霸了幽州之地,从此更加骄纵,为所欲为。对百姓不知抚恤,横征暴敛,日甚一日,致使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对下属和宾客则是记过忘善,睚眦(牙字,yázì)必报(谁瞪了他一眼,也必然要报复)。凡是声望超过他的人,必然要加以抑制而使之处于低下的地位。有人对公孙瓒这种用人政策不理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公孙瓒回答说:
“这些人自以为有才干,有声望,理应居于显要的地位,对我毫无感恩戴德之意,我为什么非重用他们不可?”
他所宠信的,都是一些善于投机取巧,阿谀奉承的市井无赖之徒,公孙瓒和他们结为兄弟,或互相通婚。这些人倚仗权势,欺压同僚,侵暴百姓,弄得内外不和。兴平二年(公元195)十二月,刘虞的从事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人鲜于辅等要为刘虞报仇,招募胡、汉之兵数万人,再加上一些州兵,在潞河(北京通州以下白河)之北进攻公孙瓒所委派的渔阳太守邹丹,杀了邹丹,斩首4000余级。紧接着,乌桓峭王,刘虞的儿子刘和,袁绍的大将麴义等也都率兵前来,几方面的兵力加在一起共有10余万人,大败公孙瓒于渔阳之东的鲍丘河,斩首2万余级。幽州各地纷纷叛离公孙瓒,代郡(治高柳,今山西阳高西南)、广阳(治蓟县,今北京大兴西南)、上谷(治沮阳县,今河北怀来东南),右北平(治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等郡的军民,都杀了公孙瓒所委派的太守、县令等长吏,与鲜于辅、麴义等合兵,进攻公孙瓒。
公孙瓒在各方面强大兵力的进攻下频频失利,损失甚为惨重。在一筹莫展时,忽然想起了从前流行的一个童谣:
“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磨刀石),惟有此中可避世。”
古人往往把童谣看成是一种代表天意的预言。公孙瓒认为:惟有易县(今河北雄县西北)可以和童谣中所说的避世之地相合,它恰恰是在燕南赵北。公孙瓒在蓟县站不住脚了,便迁移到易县之西筑城而居,称为易京。在那里堆起许多五、六丈高的土丘,土丘上盖高楼,下面都围着深沟。公孙瓒的将领们都带着家属住在高楼上。中央的大土丘有10丈高(约合今7丈),下面围着几条深沟,这上面的高楼,是公孙瓒所居住的地方,楼上的大铁门经常上着锁。公孙瓒斥去了左右之人,男人7岁以上者都不许入内,他专和姬妾们住在里面。一切需要处理的文件,都用绳子和筐篮从下面汲上来。他要求妇女们练习大声喊话,使声音能传出几百步远,通过喊话传达命令。公孙瓒疏远了一切官属和宾客,对任何人都不敢相信,他手下的谋臣武将,有不少人便逐渐离去了。从此以后,公孙瓒蛰居高楼,再也不出来作战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出来作战,他回答说:
“当年我驱叛胡于塞表,扫黄巾于孟津,以为天下指麾可定。而时至今日,兵革仍然是愈演愈烈,群雄角逐有加无已,看来天下之事,不是我能解决的了,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兵法上说:‘百楼不攻’,现在我的楼房有数十重,何止百楼;积谷300万斛,把这些粮食吃完,也足以等待天下的变化了。”
以后袁绍不断出兵进攻易京,无奈沟深楼高,始终没有攻进去。到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十二月,袁绍致书公孙瓒,要求和他停战言和,而公孙瓒却对此置之不理,认为袁绍奈何他不得。袁绍见公孙瓒无意言和,便出动大军急攻。公孙瓒有一个习惯的做法,凡是守卫在易京附近的别将,无论是谁被围,一律不派兵援救。他说:
“救一个人,会使其他守将都有依靠救援之心,而不肯尽力去作战。”
这次袁绍进攻易京南面的各个营寨,驻守在那里的别将,都觉得与袁军众寡悬殊,无力防守,而又肯定得不到救援,便只好投降或弃寨逃走,袁军便像摧枯拉朽一般,一直打到易京的城下。公孙瓒见形势危急,便派遣儿子公孙续,出城向黑山军首领张飞燕等求救。
到了建安四年(公元199)三月,袁绍攻城的规模愈来愈大,易京的城门被攻破,然后袁军便逐个地进攻公孙瓒的各将领所据守的高楼,形势更加危急,却仍然不见黑山军前来救援。公孙瓒给外出求救兵的儿子写了一封告急信,命行人㈥文则带上书信潜行出城,去寻找公孙续。信中说:
“袁氏的进攻,好像鬼神的出现。云梯在我的楼下舞动,鼓角在地下轰鸣。我每天都是无计可施,万分焦急。你要向张飞燕多多叩头,直到把脑袋叩碎了,请他急速派兵来救。”
信中约定:救兵到来时,在城北的低洼地点火为号,公孙瓒从城中出来接应,两面夹攻,进行一次决战。公孙瓒在信中向儿子哀叹说:
“父子之爱出于天性,未曾说话我就感到非常悲痛。赶紧请张飞燕发兵,不然的话,我死之后,你也没有立足之地了。”
不料文则在路上被袁绍的斥侯(侦察兵)发现,搜出了书信,呈交给袁绍。袁绍将计就计,派出一支部队开到易京北部的低洼地,又在中途设置了伏兵。易京北部的袁军在夜里点起了火,公孙瓒以为是张飞燕的救兵到了,立刻带兵出城,正好中了袁绍的埋伏,被杀得溃不成军,死伤惨重,赶紧退回来冲进城去,躲进自己那座最高的楼房中。袁绍率军包围了土丘,在下面挖掘地道,挖过之后便顶上柱子支撑。挖到了超过一半的距离时,便放火点着柱子,撤了出来。地道一坍塌,楼房也随着倒塌了,很多人被砸死。公孙瓒见大势已去,便把没有被砸死的姊妹,妻妾等完全绞死。然后自己投火自焚而死。袁绍的士兵随即一拥而上,在废墟中找到了公孙瓒被烧焦的尸体,割下了他的首级,呈交给袁绍。
易京失陷后,黑山军大帅张飞燕才亲率10万大军,在公孙续的向导下,分三路来救易京,结果是被袁绍打败,又退回去了。公孙续逃到屠各胡的营寨中去,后来被屠各胡的首领所杀。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楷,也死在战场之上。
袁绍消灭了公孙瓒,夺取了幽州,据有幽、冀、青、并四州之地,使他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强大起来,对曹操造成了更大的威胁,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关系也就更加紧张了。
再说周瑜。在兴平二年(公元195)返回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州市)后,被袁术召回寿春,想以他为大将。但周瑜料到袁术不会有什么作为,不想为他领兵,便请求出任居巢县长,想从那里找机会假道去江东。袁术答应了,他就去上任。周瑜在居巢(今安徽桐城南)期间,结识了鲁肃。
鲁肃,字子敬,下邳国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东南)人。生在一个很富有的大地主家庭,生而丧父,由祖母和母亲抚养成人。生得体貌魁伟,少年时喜欢练习击剑骑射,计谋过人,有很大的抱负。看到天下大乱,不喜欢治家置产,而喜欢招聚一些勇壮的少年,供给他们衣食,经常和他们出没在南山中射猎,实际上是通过这个方式,把他们组织起来,讲武习战,作为自己的私人武装。鲁肃性情慷慨大方,常常标卖田地,施舍家财,赈济处于困境中的乡亲和士人。父老们议论说:
“鲁家生下了这么一个狂儿,家业要衰败了。”
周瑜在居巢(今安徽桐城南)缺粮,率领士兵几百人出来筹措,走到东城县,听说鲁肃家中有存粮,便前来拜访,向他求粮。鲁肃家中有两仓米,各有3000斛(约合今60吨),他便指了一个粮仓给周瑜。周瑜对鲁肃的慷慨很惊奇,从此两个人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件事便是“以囷(qun,圆形谷仓)相赠”这个典故的由来。
袁术听说鲁肃在家乡很有威望,便任命他为东城县长。
建安三年(公元198)冬,鲁肃听说吕布被曹操围困,曹操即将据有徐州,料到不久袁术也必然要失败,便对部曲和追随自己的少年们说:
“汉朝已经失去了权威,各地贼寇纵横,袁术即将覆灭,淮、泗之间不是我们传留后裔的地方。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前往逃避灾祸。不知诸君愿意随我到那里去,以观时变吗?”
大家都表示愿意带领家属和鲁肃同行,他们便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出发了。一行共有男女老少300余人,老弱者走在前面,强壮者在后面保护。
袁术听到鲁肃率众出走的消息,派出骑兵前来追赶。鲁肃听说后面有追兵,便让老弱者急速先行,组织少壮的勇士们在后面慢慢地走,持弓搭箭,准备应付将要出现的麻烦。当追骑近前时,鲁肃迎了上去,拱了拱手,对他们说:
“你们都是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认清大局。如今天下大乱,人们各行其是。你们有功得不到赏赐,把我们放走也不能受到什么处罚,何苦相逼不放呢!”
鲁肃一边说着,一边在路旁竖立起一个盾牌,站在几十步之外射击,箭箭射中中心,而且还能把盾牌穿透。追来的骑士们见此人箭法高明,他身旁那些持弓搭箭的勇士们个个精神抖擞,自料制服不了这伙人,而且听鲁肃说的一番话也颇有同感,便都连道“珍重”,掉转马头回去了。
鲁肃一行人首先来到居巢,见了周瑜。周瑜也早有去江东的想法,对于鲁肃前来会合,觉得非常高兴。鲁肃先把祖母、母亲、妻子以及同行的老弱妇孺送到曲阿(今江苏丹阳市),然后带领部曲、宗族以及追随者随周瑜共同去江东投靠孙策。这时孙策驻兵在吴县(今苏州市),听说周瑜前来,亲自出帐迎接,把手问候,喜不自胜。周瑜向孙策介绍了鲁肃,孙策表示热烈欢迎。他当即任命周瑜为建威中郎将,拨给士兵2000人,马50匹,又赐给鼓吹(军乐队),给他修治馆舍,赠赐非常优厚,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孙策发布教令⑦说:
“周公瑾英俊异才,与我有总角之好⑧,情同骨肉。前者在丹阳,发兵和船粮接济我成就大事,论德酬功,这还不足以报答他哩。”
鲁肃暂时在周瑜营中为僚属,孙策和鲁肃谈论天下大事,觉得他很有谋略,对他很重视。这年鲁肃27岁,周瑜24岁。周瑜青年英俊,江东人都呼为“周郎”。时隔不久,鲁肃的祖母在曲阿逝世,鲁肃便回去奔丧,把祖母的灵柩归葬于家乡东城。孙策考虑到周瑜在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很有威信,便命他带兵驻扎在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西北长江边上),又让他兼任春谷县(今安徽繁昌西北)长。
这时孙策已经平定了吴郡和会稽郡,丹阳郡的大部分地区也在他的控制之下,惟有泾县(今安徽泾县西)以西六县未服,主要由祖郎和太史慈两支武装势力控制着。三年以前,扬州刺史刘繇奔往豫章时,太史慈带领一部分士兵逃遁在芜湖的山中,自称丹阳太守。另外,孙策和袁术决裂后,袁术派人携带印绶前往丹阳郡,授予丹阳宗帅祖郎,命他屯兵陵阳(今安徽青阳西南),联结山越⑨,共同对付孙策。祖郎的兵力以宗族为骨干,所以称为“宗帅”,官方和敌对势力则称之为“宗贼”。孙策为了西并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以及出兵荆州声讨黄祖,必须首先击破祖郎和太史慈,打开西征的通道。
孙策的西征,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十二月拉开了序幕,正是曹操攻入下邳,诛灭吕布的时候。孙策首先率兵攻破了陵阳(今安徽青阳西南),活捉了祖郎。战事结束后,孙策坐在大帐中,命人把祖郎押了上来,对他说:
“四年以前,我刚刚起兵,召募了几百人,遭到你的袭击,兵力损失殆尽。在作战当中,你还砍坏了我的马鞍。这些事你还记得吗?”
祖郎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说:
“记得,我实在是罪该万死!”
孙策安详地说:
“如今我创军立业,要除去宿怨,起用有能力的人。不仅对你如此,对天下人都是如此。你不必害怕。”
祖郎连连叩头谢罪,表示今后愿意为孙策效命。孙策命人给他除去刑械,当即把他任命为门下贼曹。
接下来,孙策又带兵到泾县的勇里(今安徽泾县西北),去讨伐太史慈。太史慈兵力薄弱,众寡悬殊,军队被击溃,他本人也被活捉了。当太史慈被押进大帐时。孙策想起了当年神亭之事,不禁感叹不已。正是:君夺头盔我夺戟,当年豪气两相思。欲知孙策怎样处置太史慈,请接看下回。

①卮:古代盛酒的的器具,酒杯的一种。
②文无加点:文字没有一点修改的地方。
③死公:污辱的称呼。
④伍伯:行刑的士卒,也作“伍百”。
⑤见台湾作家柏杨的《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
⑥行人:官名,掌管外交和传达命令等事务。
⑦教令:古代王公大臣和地方长官向下属发布的命令。
⑧总角:是古代儿童所梳的发髻,今称“抓髻”。总角之好,指儿童时代的朋友。
⑨山越:江南地区的越族人,多居于深山中,被称为山越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11 09:55:17 +0800 CST  




第二七回 刘备脱身走徐州
袁术呕血丧江亭

话说太史慈被押解进帐时,孙策从座位上走了下来,亲自为他松绑,握着他的手说。
“还记得神亭一战吗?你的手戟我始终携带着哩!”
太史慈说:
“将军的头盔我也始终摆在帐中。”
孙策问:
“如果那时你捉到我,会怎么办呢?”
太史慈说:
“那就很难说了。”
孙策大笑,然后对太史慈说:
“但今天我捉住了你,却要和你共图大事。你素有刚义之名,是天下难得的志士,不过是所托非人而已,刘繇哪有明辨贤愚的胆识呢!我是你的知己,今后就不必担忧不能如意了。”
孙策当即任命太史慈为门下督,回吴以后,又任命为折冲中郎将。由于收服了祖郎和太史慈,泾县以西的6个县,也就纳入孙策的统治范围了。
孙策班师不久,就积极地谋划出兵豫章郡,进攻扬州刺史刘繇。正在这时,忽然有消息传来:刘繇病死于豫章(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豫章郡群龙无首,局势混乱。孙策为了探明豫章郡的情况,便把太史慈传唤到帐中,命他到豫章走一趟。太史慈说:
“我有不赦之罪,将军的器量如同桓、文①,对我的待遇超过了我的期望。我将不惜性命以报答将军的大德,此去一定不会辜负使命。”
孙策问道:
“你此去需要带多少兵,尽管提出来,我要如数拨给你。”
太史慈说:
“带兵不宜过多,数十人也就够了。”
太史慈出帐后,左右对孙策说:
“太史子义此去必然不会回来了。”
孙策说:
“不,他一定会回来的。如果子义不跟随我,还会跟随什么人呢?”
第二天,孙策给太史慈拨了几十名骑兵,亲自在吴县的西郭门——昌门设酒食为太史慈饯行。孙策拉着太史慈的手腕问:
“子义:什么时候能回来?”
太史慈说:
“来去不过六十日。”
太史慈去江西之后,人们仍然在议论纷纷,不少人认为太史慈回来的希望不大。有人说:
“太史慈和豫章太守华歆都是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恐怕要被华歆留下做谋士。”
又有人说:
“他或许要西托黄祖,然后假道北归。”
孙策说:
“诸君的话都不对。我已经周密地考虑过了,太史子义侠肝义胆,不是个反复无常之人。他重视诺言,一旦对知己以心相许,虽死不会相负,大家就不必忧虑了。”
过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太史慈果然如期回来了。孙策非常高兴,怀疑的人也都无话可说了,大家都很佩服孙策用人的胆识。太史慈把在豫章所了解的情况,向孙策报告说:
“豫章太守华子鱼(华歆)是个德高望重之人,但没有什么实力,不过是自守而已。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州市)人僮(童,tong)芝在庐陵(郡治石阳,今江西吉水东北)拥兵割据,诈称已经接到朝廷的诏书,任命他作了庐陵太守。鄱阳郡治鄱阳(今江西波阳)的豪民首领也霸占一方,拥兵守界,不接受华子鱼所派去的长吏。甚至离南昌不远的海昏(敏,mǐn、今江西永修东)、上缭(今江西永修东鄱阳湖边)一带,华子鱼也不能控制。那一带有居民五、六千家,共推豪民为宗帅,坚壁自守。他们仅仅给郡里纳点赋税,郡里却不能征发他们一个人。”
孙策听了这些话,不禁拍掌大笑说:
“看来豫章郡四分五裂,政令难行,是很容易兼并的。”
孙策对于太史慈此次西行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感到非常满意,便给他优厚的赏赐。
再说袁术。自从称帝以后,更加荒淫奢靡,后官有姬妾数百人,无不穿绫罗,食粱②肉。当时天旱岁荒,士兵和百姓都在挨饿,江淮间饿殍遍地,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强壮者逃散到四方,老弱者相食殆尽。袁术军中严重缺粮,仓储非常空虚,再加上受到吕布、杨奉、曹操等军几次袭击,兵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很难维持下去了。吕布和公孙瓒相继败亡之后,他料到下一步便要轮到自己,心中非常恐惧。这年(建安四年)四月,袁术焚烧了寿春的宫室,率领妻妾,百官和士兵、侍者等,到潜山(今江西潜山西北)去投靠他的部将陈简和雷薄。但这两个人并不接受他们这些人,紧闭城门,不放他们进去。袁术无奈,只好暂时驻屯在潜山附近。军中没有粮食吃,百官和士兵们纷纷逃散,各奔前程。袁术忧愤交加,老病复发,病情日见沉重。他料到自己要不久于人世了,这时想起了自己的哥哥袁绍,想到了弟兄们多年来反目为仇,心中很难过,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忽然复苏了骨肉之情,童年时青梅竹马的种种情景,又历历在目了。于是便想把自己的帝号让给袁绍,觉得现在唯有袁绍才能把这帝号保持下去,并且传之久远,上可以光宗耀祖,下可以流泽子孙。他给袁绍写信说:
“汉朝丧失天下已经很久了,天子在权臣的提携之下生存,政在家门,群雄角逐,分裂疆土,这和周朝末年的七国分争没有什么区别,唯有兵力强大的人可以最后兼并天下。我袁氏秉受天命,应该君临天下,符瑞所显示的非常明白。如今你拥有四州,民户百万,以兵势强大而论,谁也不能和你抗衡;以德行高超而论,谁也不能和你相比拟。曹操想要挟持弱主以兼并天下,怎能与我袁氏争锋呢!谨以帝号相让,望你能够接受。”
袁术派人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去下书,袁绍接到书信后,心中暗暗高兴。但他觉得现在还没有消灭曹操,自己称帝的时机还没有成熟,所以还不敢把这件事声张出去。
袁术打算北去青州(郡治山东临淄)投靠袁谭,便派人和袁谭联系。袁术想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的北边通过,袁谭便派兵在青州边界接应。不料事机不密,曹操探得了这个消息,便派遣刘备和将军朱灵在下邳附近阻击。
原来刘备在协助曹操消灭吕布之后,和被吕布掠去的妻子团聚,同曹操回到许都。曹操表荐刘备为左将军,关羽、张飞为中郎将。对刘备礼遇甚隆,出则同车,坐则同席。其实,曹操这样作,是有他的打算的。他认为刘备是人中之杰,有雄才大略,将来会成为与自己争夺天下的对手,因而想把他控制在自己的身边,消磨他的锐气,使他无所作为,老老实实地作自己的幕宾,为自己所用。刘备也看透了曹操的用心,但寄人篱下,也只好采用韬晦之计③,不露声色,伺机图谋再起。为了麻痹曹操,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地,闭门谢客,每天只是和手下人担水浇菜,表面看来是胸无大志,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很失望。有一天,和刘备共同担水,关羽对刘备说:
“我们随主公起兵,出生入死,难道就是为了在这里种菜吗?”
张飞接着话茬儿说:
“是啊,我们太窝囊了!”
刘备放下了肩上的扁担,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对他二人说:
“我们岂是种菜之人?要知道:我们住在这里,如同置身于虎穴之中。如果曹操知道我胸怀大志,岂能轻易地放过我!种菜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二人听了这话,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曹操经常询问左右之人:
“刘玄德每天在干一些什么?”
左右回答说:
“刘玄德每天闭门谢客,只是种菜浇园自娱。”
曹操听了,只是笑了一笑。
曹操请刘备到许都附近去狩猎,关羽和张飞也跟随前往。到了密林之中,曹操带领士兵打马跑在前面追赶猎物,刘备和关羽、张飞持弓搭箭在后面策马徐行。关羽见四周无人,对刘备说:
“不如借此机会,把曹操射死。”
为了曹操夺去秦宜禄之妻杜氏,关羽仍然忌恨在心,因此起下了杀死曹操的念头。刘备说:
“不可。曹公的心腹甚多,此事不可造次而行。如果事情不能成功,我们必不能免祸。”
关羽听了这话,虽然不好再说什么,但心中仍是愤愤不已。
有一次,曹操请刘备饮酒进食,谈论起天下的英雄。刘备提出了一些人,如袁绍、刘表、孙策等等,曹操只是摇头,然后从容地对刘备说:
“使君说的这些人都算不了英雄,依我看来,如今天下的英雄,惟有使君与我曹操而已!”
刘备听了这话,不禁大吃了一惊,手中的汤匙和筷子都失落了。这时外面正在下雨,恰巧打了一个霹雳,刘备乘机为自己解释说:
“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看来一点也不假。一震之威,竟至于这样!”
“迅雷风烈必变”,出自《论语》,是孔子的话。原意是:君子遇到迅雷和暴风,必然要惊慌变色。因为按照古代的观念,这是表示上天发怒了,君子要思考一下天发怒的原因,在政治上改弦更张。刘备是借此说明:自己失掉汤匙和筷子,并没有其它原因,不过是被打雷震了一下所致。曹操听了刘备的话,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两个人各怀心腹事,不过是心照不宣而已。事后刘备的心里很不平静,他想:曹操是骗不过的,果然把自己看作是和他争夺天下的对手了。看来这里不能久居,必须早作脱身之计。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13 08:34:41 +0800 CST  
愚儒2015:
《三国演义》的不真实之处,一言难尽。
1、 本文多处提及,仔细读可也。
2、 我出过一本《正品三国》(2006、花山文艺出版社),专谈此事,可找来一读。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14 20:17:05 +0800 CST  

这年献帝19岁,已经有了一些政治见解,对于曹操专擅朝政非常不满,不甘心永远过着傀儡皇帝的生活。有一次,献帝对曹操说:
“你若是能辅佐我,就对我忠厚一些,不然就请垂恩相舍,另立新君,还我一个自由之身吧!”
献帝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使曹操很惊讶,但他不想搞废立的把戏,觉得那样作会使人心浮动,影响到政局的稳定,他要继续把这个傀儡皇帝控制在自己的掌心之中。按照汉朝的制度,大臣带兵朝见天子,侍卫在殿内外的禁军要夹道交叉矛戟,朝见者要从兵刃下穿过。这个制度已经废弃多年,最近由于孔融、杨彪等大臣的提议又恢复了。曹操领兵去朝见献帝,从兵刃下穿过,吓出了一身冷汗。从此以后,曹操就很少去朝见天子,有事常常是由手下的官员代转代奏。看来随着献帝年龄的增长,他和曹操之间的矛盾也有所增长了。而这时朝廷内外多是曹操的党羽,献帝实在不敢信任任何人,有话不敢对任何人说。车骑将军董承,是献帝的祖母董太后之侄,他的女儿又入宫作了贵人,是和献帝关系较近的外戚,还是比较可靠的。这年4月,董承自称得到献帝颁赐的衣带,内藏诛除曹操的密诏,便暗中联系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密谋发动一场诛除曹操的政变④。参与这个密谋的,有长水校尉种辑、偏将军王服、议郎吴硕等人,接着刘备也参与了这个集团。正在这时,曹操得到了袁术要通过下邳北走青州的消息,便派遣刘备和将军朱灵领兵到徐州去阻击袁术。刘备离开许都不久,郭嘉和程昱知道了这件事,赶紧入帐拜见曹操说:
“不能放刘备带兵出去,他在外边必有异心。”
曹操后悔了,但刘备已经走远,追不回来了。
再说袁术。由于刘备和朱灵在下邳附近阻击,他无法通过,只好再返回寿春。走到江亭,离寿春还有80里,袁术的病急性发作,感到身体难以支持。当时天气很热,想喝点蜂蜜水,但一时找不到蜂蜜。他坐在箦(责,zé)床⑤上,叹息了一阵子,忽然站了起来,狂喊:
“袁术竟会到了这个地步吗?”
他站立不稳,从床上滚了下来,躺在地上呕血不止,呕出的血足有一斗多(约合2000多毫升),便断气而亡了。时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六月。
袁术死后,他的堂弟袁胤因为畏惧曹操,不敢再住在寿春,便率领余兵,护送着袁术的灵柩和家属,到皖县(今安徽潜山)去投靠庐江太守刘勋。刘勋突然接受了3万多人的军队,粮食供应顿呈紧张之势。便派遣堂弟刘偕,去见豫章太守华歆,要向他买粮。南昌一带本来就缺粮,华歆拿不出粮食来出卖,属吏带领刘偕到上缭、海昏一带(皆在今江西永修附近),要求各宗帅共出3万斛米卖给刘偕。而各宗帅都想囤积粮食备用,并不积极予以办理,只是敷衍了事。刘偕非常不满,要求刘勋出兵袭取上缭、海昏。孙策知道了这些情况,想出了一个调虎离山之计,怂恿刘勋进攻上缭、海昏,自己好乘机攻取皖县。他派出使者,携带着珠宝,葛布等礼物,到皖城去拜见刘勋。刘勋得到礼物非常高兴,打开了书信,只见那上面写着:
“上缭、海昏的宗帅,屡次欺凌鄙郡,鄙郡久欲进击之,无奈路途不便,未能实现。这一带粮足财饶,素称富实,如果明府君出兵讨伐,我将要增兵以为外援。”
刘勋对海昏、上缭的富庶早已垂涎三尺,同时对各宗帅的囤粮不售正怀恨在心,再加上孙策又答应出兵为外援,他就准备要出兵征讨。文武官员都对刘勋和孙策的联合表示祝贺,只有刘勋的宾客,扬州名士刘晔(夜,yè)表示反对。他对刘勋说:
“海昏、上缭虽然小,但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不是十天半月能够攻破的,那就会使士兵在外面疲惫不堪,而皖城却空虚了。如果孙策乘机进攻皖城,我们就难以守住城池,那时府君既在前方不能得志,后退也没有归路了。我军如果出兵,灾祸就会近在眼前了。”
但刘勋并没有听刘晔的话,还是率军离开了皖城。军队到了海昏,宗帅们已经事先知道了消息,早已把居民迁走,粮食和物资都坚壁起来,士兵也转移了。刘勋扑了个空,一无所得,觉得很懊丧。这时孙策以周瑜为中护军,兼领江夏太守。孙策和周瑜已经率大军离开吴县西进,目标是袭取皖城和西征黄祖。走到石城(今安徽贵池西),孙策听说刘勋已经率主力去征伐海昏、上缭,皖城空虚,知道刘勋已经上了自己的圈套,心中大喜,便派遣堂兄孙贲,孙辅统帅8000人屯兵彭泽(今江西湖口东),扼住刘勋的归路,自己和周瑜率领两万人去袭击皖城。
皖城的守将事先并没有什么戒备,防守非常松弛。而且主力部队已经被刘勋带走,城里剩下的只是郡里的老弱残兵以及士气沮丧的袁术的余兵,合起来虽然数量不算少,但战斗力很差,根本就不堪一击,所以孙策和周瑜很容易地便攻下皖城,俘获了郡里和袁术的将吏、官属及其家属,以及袁术的百工、鼓吹手等共3万余人,其中包括袁术和刘勋的妻子。孙策对袁术和刘勋的妻子非常尊重,以优礼相待,妥善地进行安抚,供应甚为优厚。袁术的遗兵和郡里的部队,都被孙策兼并改编了。
孙策和周瑜在俘获的女人群中,发现了两个绝妙的美人,是皖城桥公⑥的两个女儿,一称大桥,一称小桥,真是天香国色,美貌超群。孙策纳了大桥,周瑜纳了小桥。他们得到了二桥,觉得非常心满意足。而孙郎和周郎,不仅是世上少有的美男子,也都是盖世无双的英雄,英雄配美人,二桥也是如鱼得水。孙策打趣地对周瑜说:
“桥公二女可谓光彩焕发,但得到我们两个人为婿,也算是很开心了。”
这两个美女的父亲桥公,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子,生平事迹也不详。演义和戏曲中说他就是桥玄,是毫无根据的。桥玄是东汉末年的太尉,死于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享年75岁,算起来这时已是90多岁了,他的女儿不可能年轻。桥玄是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东)人,在今河南境内,死后也葬在睢阳,他们的家庭也不大可能生活在江淮一带。
刘勋在海昏听到皖城失守的消息,不禁大惊失色,悔不该事先没有听从刘晔的劝告,以致铸成大错。他赶紧从海昏撤兵,想回去夺回皖城。但走到彭泽(今江西湖口东),遭到孙贲、孙辅的阻击,被杀得大败,只好走保流沂(今湖北武汉市东北),向黄祖求救。黄祖派遣儿子黄射,从沙羡(今湖北武汉市西南)率领五千水兵前来救援,孙策又来进攻流沂,大破刘勋,黄射的联军。刘勋率余兵北逃,去投靠曹操。黄射也率败兵逃回沙羡。孙策在这个战役中,共俘获士兵两千多人,船舰千艘。
十二月,孙策又西攻黄祖,出兵沙羡。刘表派侄儿刘虎和大将韩日希(希,xī)率领手持长矛的健壮士兵五千人前来援助黄祖,结果黄祖的军队和援军都被孙策打得大败。孙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报告了他进攻黄祖的情况,内称:
“……我亲自跨马督阵,亲手击鼓,以整齐军阵。吏士们无不踊跃向前,每人都竟相效命。越过层层沟堑,迅猛如飞。有人在上风放火,士兵们顶着浓烟前进,弓弩齐发,流矢如雨。战到辰时,黄祖被击溃。敌军有的死于锋刃,有的葬身烈火,前面没有活着的敌人,唯有黄祖逃走。抓获他的妻儿七人,斩首刘虎,韩日希以下二万余级,落水溺死者一万余人,俘获船只六千余艘,财物多如山积。……刘表的嚣张,是凭恃黄祖的兵势,如今黄祖的家属、部曲,已经扫地无余,刘表这个孤独的敌人,便成为行尸走肉了。这实在是圣朝神威远振,使臣征讨有罪之人,得以报效其微薄的力量。”
孙策击破黄祖以后,率兵东下,驻兵于椒丘,距豫章郡治南昌只有数十里,要乘胜攻取南昌,兼并豫章郡。孙策首先西击荆州黄祖,回过头来再取豫章,是一种隔离战术,因为黄祖被击溃以后,豫章也就孤立无援,成为瓮中之鳖了。正是:荆州兵败如山倒,不由江西不销魂。欲知孙策怎样取得豫章,请接看下回。

①桓、文:春秋时代的霸主齐桓公和晋文公。
②粱:优质小米。
③韬晦:即韬光养晦,意思是:把光芒隐藏起来,不使其外露。指人在逆境时,不要显露锋芒,暂且隐退,以待时机。
④据史书记载:董承自称接受了献帝的衣带密诏,利用这个说法酝酿一场旨在洙除曹操的政变。但献帝是否确实颁赐了衣带诏,史书上并没有肯定的说法。
⑤箦床:没有茵席的床。
⑥姓桥:不是乔。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15 09:56:24 +0800 CST  
今天发的一段,有关桥玄问题,是其一例。京剧《龙凤呈祥》(《甘露寺》)看过吗?那个乔玄就是根据演义,而非史实。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15 14:31:16 +0800 CST  
烤红薯987、天开海岳1976、穿越天山、谷草168、瓦尔道格、易水愚公:愚儒2015、翟爱华nw、独自倚花c、pt曹伟华、24k云母白、alwtefit、姬良df刀、moneyonly、午夜的阳c、yongjiegs:感谢顶帖!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16 15:49:09 +0800 CST  



第二八回 华歆拱手让豫章
袁绍决计图许都

话说孙策驻兵椒丘(今江西新建东北),离南昌(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市)不远,他估计华歆势单力孤,难以抵御,便派功曹虞翻到南昌,劝说华歆让出豫章。虞翻对华歆分析了双方力量的对比,晓以利害,最后说:
“如今大军已经到了椒丘,何去何从,速作决断。我现在就回去,如果到明日中午不见府君迎接大军的檄(席,xí)文,府君就算与我永辞了。“
华歆说:
“我久在江南,常想北归。①孙会稽一来,我便要让城而去。”
华歆连夜草拟了迎军的檄文,第二天黎明,派属吏骑上快马驰往椒丘,送到孙策营中。孙策见了檄文,便下令向南昌进军。到了南昌城外,只见华歆头裹葛巾前来迎接。孙策急忙下马说:
“府君德高望重,为远近所仰慕。策年轻无知,当修子弟之礼。”
说着,便向华歆深深地下拜,华歆急忙回礼答拜。孙策带兵入城,兵不血刃,取得了豫章郡。(辖境相当于今江西省)
这时刘繇的灵柩还没有下葬,孙策就亲自主祭,举行了隆重的祭奠。然后派出车骑,把灵柩护送到刘繇的故乡——东莱郡牟平县(今山东烟台西北)。孙策还善待了刘繇的家属,刘繇的儿子刘基,这年14岁,孙策对他竭尽了抚养教育之责,以后刘基在吴官至光禄勋。孙策攻克皖城之后,抚恤袁术的妻小;进入南昌后,又为刘繇安葬,优待刘繇的家属;这些作法得到了士大夫们的交口称赞,都认为孙策是一个气度恢弘的人,实在是不可多得。原会稽太守王朗这时已由江东回到许都,被曹操任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他听到了孙策的这些消息,也感叹不已,给孙策写信说:
“敦以励薄(用敦厚的行为来激励菲薄的世风),以德报怨,收遗骨,育孤儿,哀怜死者,怜悯生者,实在是恩深义重,这敦厚的美名,可以流播天下啊!”
孙策回到吴郡,对华歆非常尊重。这时四方贤士到江东来避难的很多,所受到的礼遇没有人能超过他。每到孙策大会群僚的时候,只要有华歆在座,没有敢先发言的。等到华歆出去更衣(上厕所)时,座上之人才议论纷纷,暂时活跃一下,等他回来时,人们又不敢发言了。由于华歆的地位特殊,江东人称之为“华独坐”。不久华歆北返,任职于朝廷,后来成为曹操的重臣。
孙策把豫章郡的西部分出去,作为庐陵郡(原治石阳,今江西吉水东北。吴移治高昌,今江西泰和西北)。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命周瑜留镇巴丘(今江西峡江北)。这时丹阳人僮芝自称庐陵太守,拥兵割据一方,孙辅不能到庐陵郡治高昌县去上任,只能留驻在南昌。不久,听说僮芝病了,孙辅率兵进攻高昌,周瑜从巴丘出兵配合,一举攻克了高昌。至此,江南的丹阳,吴郡、会稽、庐江、豫章、庐陵六郡便基本上被孙策所控制了。孙策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十二月,仅以数千人之兵力,开始渡江击刘繇,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十二月兼并了豫章,攻取了庐陵,前后不过用了4年的时间,便奠定了东吴立国的基础。其开国之迅速,远远地超过了曹操和刘备二人。曹操听说孙策平定了江南,心里很不舒服,但也无可奈何。他曾经问王朗说:
“孙策原来兵力有限,不过是一个狗盗而已,为什么今天能有这么大的成功?”
王朗说:
“孙策勇冠一世,有雄才大略;张子布为人民所仰慕,在他的手下为相;周公瑾是江淮间的俊杰,在他的手下为将。因而他能够战无不胜,终于成为天下之大贼,不仅仅是狗盗而已。”
曹操听了这话,不禁连连点头。他常常喊叫说:
“猘(zhì,治)儿(小疯狗)难与争锋也!”
曹操为了安抚孙策,以便自己能够安心地在北方与袁绍争雄,便表荐孙策为讨逆大将军,由乌程侯改封为吴侯。曹操还主动地与孙策联姻:把弟弟的女儿嫁给孙策的弟弟孙匡为妻,又为儿子曹彰娶了孙策的堂兄孙贲的女儿。
孙策虽然基本上控制了江南六郡,但境内还有一些异己的割据势力,并没有完全宾服,他又着手进行铲除这些异己势力的斗争。
孙策首先平定了乌程(今浙江湖州南)的邹佗,钱铜和嘉兴(今浙江嘉兴南)的前合浦太守王晟(盛,shèng),然后到吴郡南部去征讨严白虎。首先杀了以议和为名,想要劫杀孙策的严白虎的弟弟严舆,然后便攻破了严白虎的营寨。严白虎逃走,前吴郡太守许贡在严白虎处避难,在此次战役中被活捉了。
孙策和许贡有宿怨。四年以前,孙策渡江作战时,许贡曾给朝廷上表说:
“孙策很骁勇,和项羽相似,应该把他调回京师,用高官厚禄加以笼络。如果继续把他放在外边,必然会成为后患。”
不料许贡所派出的使者,在路上被孙策的候吏(侦察员)截获,表章落在孙策手中,孙策非常气愤。这次捉住许贡,便历数他过去“向朝廷进奸佞之言”的罪过,命人把他绞死了。
平定严白虎之后,孙策率军回到了吴县。有一次,孙策在吴县的城门楼上大会百官,宾客,恰值道士于吉在城门楼上走过。他童颜鹤发,穿着道士的盛装,拄着手杖,手杖上挂着一个小匣子,表面涂以五色漆画,内盛朱砂,纸笔等物,名为“仙人铧”。城门楼上的人看见于吉向这里走来,有不少人不约而同地跑下城楼向他迎拜。负责维持会场秩序的官员,大声喊叫阻止,但无济于事,座上之人立刻便减少了三分之二。孙策见到这种情况,感到非常气愤。
原来这于吉是琅玡郡人。在顺帝(公元115-144)年间,自称在曲阳山神溪水得神书170卷,都写在青白色的绢上,称为《太平清领书》,就是道教的《太平经》。他的弟子宫崇,把这部书献给了朝廷,这时距宫崇献书已有五、六十年,于吉少说也有八、九十岁了。于吉往来于江东吴、会之间,到处以符水治病,还大量招收门徒。江东之人入道的很多,孙策的文武官员及其家属,也有不少人是于吉的弟子。孙策早就知道于吉的活动情况,认为于吉以左道惑人,和过去的张角大同小异,如不予以取缔,过去黄巾造反的那段历史还可能在江南重演,孙氏的江山基业,岂不要落入于吉之手!今日看到自己手下竟有这么多人崇拜于吉,就使他更加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于是孙策马上命人把于吉拘扑入狱,准备把他处死。信奉于吉的文武官员们,都派自己的妻子出面,去拜见孙策之母吴夫人,想要通过她救出于吉。吴夫人赶紧把孙策唤入自己的房中,对他说:
“于先生作福助军,医疗将士,作的都是好事,不要杀了他。”
孙策说:
“于吉以作福疗疾为名,用妖妄之术迷惑人心。诸将和百官受他的迷惑,委身为弟子,不顾君臣之义,纷纷下楼去拜见。长此以往,我家所创立的江南基业,必将落入他的手中。儿的主意已定,母亲就不必再过问了。”
诸将和百官又联名上书,要求释放于吉。孙策对他们说:
“舍弃先圣的典训,信奉妖妄的左道,是法度所难容的。于吉已名列鬼箓,诸君就不必再费笔墨了。”
孙策当机立断,马上命人把于吉斩首,把他的首级悬挂在市上示众。但崇信于吉的人,却认为他还没有死,说他“尸解”,就是遗弃肉体而成仙。人们仍然画像或立木主(木牌位),对他顶礼膜拜。后来在民间流传着一些有关于吉的神话故事,把他看作法力无边的仙人。当然,神话归神话,并非史实。至于《三国演义》说孙策之死是因为于吉前来催命,更是没有史实根据了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17 08:22:19 +0800 CST  

再说北方的情况。在曹操攻灭吕布,袁绍攻灭公孙瓒之后,随着他们各自地盘的扩大,在北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袁绍跨有幽、冀、并、青四州,自以为没有人能和他抗衡,便更加骄傲起来,对朝廷的进贡也就愈来愈稀少了。袁术在临死前把帝号让给了他,他也就暗暗地产生了称帝的想法。主簿耿包猜透了他的心思,在背地里对他说:
“赤德(汉朝)衰尽,袁氏乃大舜之后,是黄德、黄应该代赤。现在公路(袁术)已薨,主公应该顺天意,从民心,早日称帝。”
耿包的话,正合袁绍的心意,便把这件事交给官属们讨论,不料官僚们鉴于袁术失败的教训,都纷纷表示反对。有人说:
“如今群雄角逐,大事未定,僭称尊号必然要激起众怒,也会给曹操造成口实,这是自取其祸啊!”
很多人认为:
“耿包妖妄之言,陷主公于不义,应该斩首示众!”
袁绍见大家纷纷反对,不便和大家唱反调;又怕因为称帝号会引起许多麻烦,便暂时打消了称帝的念头。他为了掩人耳目,下令杀了耿包。耿包提出这个建议,本来是为了讨袁绍的欢心,不料竟招致了杀身之祸!
建安四年(公元199)6月,这时,袁术刚刚死去,袁绍选拔了精兵10万,骑万匹,准备出兵进攻许都。以审配、逢纪统管军事;田丰、荀谌(臣,chén)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但对进攻许都,在袁绍的官属中,意见并不一致。袁绍召集官属们举行一次会议,让大家讨论。监军沮授说:
“近来讨伐公孙瓒,出师历年,百姓疲惫,仓储空虚,赋役很繁重,这都是值得深深忧虑的。应当先派出使者向天子献捷,把攻破公孙瓒所缴获的战利品向天子进贡,劝农息民,安定后方。如果上通天子受到曹操的阻拦,就参奏他,说他阻塞了我的勤王之路。然后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逐渐经营河南,增造舟船,缮修器械,分别派出轻骑,骚扰曹操的边境地区,使他不得安宁,我则以逸待劳。三年之中,曹操可以不劳而平定。”
而审配和郭图则极力反对这种慎重稳健的战略,审配说:
“按照兵书上的说法:兵力十倍于敌则围之,五倍于敌则攻之,必然取胜。如今以明公之神武,连河朔(河北)之强兵,以伐曹操,实在是易如反掌,现在不抓紧时机去攻取,以后就难以攻取了。”
沮授说:
“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兵无敌,骄兵先灭。如今曹操奉迎天子,安居许都,我举兵南向去征伐他,师出无名,就不算是义兵。况且决策于庙堂之上,而取胜于千里之外,也不完全在于兵的强弱。曹操法令严明,士卒精练,并不像公孙瓒那样只是坐而受围。如今舍弃了万安之策,而兴无名之师,我不能不为明公担忧啊!”
郭图说:
“武王伐纣,不算是不义,何况是加兵于奸臣曹操,怎能算是师出无名!而且今日明公如此强大,将士都想奋发立功,却不及时早定大业,那就是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上天赐给你而不取,反过来就要自己倒霉)。过去越国之所以称霸,吴国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吴没有及时灭越的缘故。监军的主张虽然稳妥,却不是见时知机的变通之策啊!”
袁绍自恃兵强,恨不得一举攻灭曹操,他自己的意见和审配、郭图是相同的,而对于沮授的话却一句也听不进去。事后审配和郭图又乘机在袁绍面前诬陷沮授说:
“沮授监管内外,威震三军。如果他的权势日益增强,明公怎样控制他?臣子的权势与主公不同,主公就会昌盛;与主公相同,主公就要灭亡;这是黄石公的兵书上所忌讳的。而且统兵在外的人,不应该让他知道内部的机要之事。”
袁绍听信了他们的话,对沮授产生了疑心。便把监军之职取消,设立了三个都督,分别由沮授,郭图和淳于琼担任,三人各监管一个军。原来沮授是监管三军的,这样一来,便把他的军权削弱了。
骑都尉崔琰听说袁绍要进攻曹操,也进谏说:
“天子在许都,进攻许都是不合民心的,百姓都支持顺从朝廷的一方。不如暂且保守边境,向天子述职②,以便安定一方。”
但袁绍进攻曹操的主意已定,对崔琰的话仍然不以为然。
许下诸将听说袁绍要率大军前来进攻,都非常恐慌。曹操为了稳定军心,使大家统一认识,但把诸将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
“听说袁绍要进攻许都,诸君以为我们能够抵挡吗?”
诸将多数认为:袁绍已经兼并了公孙瓒,据有四州之地,拥兵10多万,是难以抵挡的。曹操见诸将多有畏敌情绪,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
“我知道袁绍的为人,此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嫉妒)而少威,兵多而分划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他的土地虽然广阔,粮食虽然多,却都不过是奉献给我的礼物而已。”
曹操说完以后,诸将都没有说什么,但大家的心情仍然是很沉重的。事后孔融在私下里对荀彧说:
“袁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是智士,而为之出谋画策;审配、逢纪是忠臣,而为之管理政事;颜良、文丑是勇将,而为之统兵;曹公岂非难以取胜吗?”
荀彧说:
“袁绍兵虽多而法纪不整,田丰刚直而犯上,许攸贪婪而不自制,审配专断而无谋;逢纪刚愎自用;这几个人势不相容,必生内变;至于颜良、文丑,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可以一战而擒获。”
荀彧的话,基本上和曹操口径一致,似乎都没把袁绍放在眼里,但这主要是为了安抚内部,稳定军心,实际上他们的内心里都是很沉重的,因为从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袁绍的实力是远胜于曹操的。袁绍据有冀州的全部,幽、并二州的大部,青州和兖州的一部,曹操据有畿辅、徐州、豫州和兖州的大部,青、扬、荆三州各一部,从地盘的大小来看,袁绍超过了曹操。而曹操所控制的地区,受战争的破坏较为严重,人口和经济实力都和袁绍相差悬殊,从而在兵力和军粮方面,都不能和袁绍相抗衡。所以这次战争,对于曹操来说,注定是一次以少抗多,以弱敌强的战争,风险是很大的。
袁绍是一个“多谋少决”的人,他虽然已经摆出了剑拔弩张的架势,而行动却非常迟缓,迟迟没有出兵。曹操为了事先抢占战略据点,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八月,率军进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黎阳属于冀州的魏郡,在黄河的东南,是冀州和兖州的交界处,也就是袁绍和曹操各自辖区的交界处。黎阳有渡口曰黎阳津,在这以南20里有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再往南40里有延津(今河南延津北)。白马津和延津都属于兖州。这三个渡口是三个很重要的战略要点,沮授劝袁绍先据黎阳,就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三个渡口以南100里处,有官渡河,也称汴水,北岸有官渡台,南岸有中牟台,都归中牟县(今河南中牟东)管辖。官渡和中牟两个渡口,也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从袁绍的根据地邺城到许都,相距约500里,其中的黎阳、白马、延津,官渡一线是最近的道路,为袁、曹双方所必争。官渡是许都的门户,如果官渡一失,通往许都的大门便被打开了。曹操在进驻黎阳的同时,又派于禁率步骑两千屯守延津,与扼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相呼应。9月,曹操回许都,分兵驻守官渡,在这里修筑营垒,以备固守。
南面的刘表和张绣,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袁、曹双方都在争取他们。袁绍派出使者到穰城(今河南邓州市)招诱张绣,张绣看到袁绍力量强大,同时又因为和曹操有仇怨,就在和使者的谈话中表露出要归附袁绍的意思。贾诩在一旁赶紧对使者说:
“回去替我辞谢袁本初,就说我们很感谢他的盛情,但张将军是不会归附他的,他连自己的兄弟尚且不能相容,怎能容得了天下的国士呢!”
张绣见贾诩谢绝了使者,感到很尴尬,急忙说:
“袁将军何至于此。贵使旅途劳累,请先到传舍休息。所谈之事,尚容仔细斟酌。”
使者走后,张绣很不高兴地对贾诩说:
“贾公坏了我的大事!如今我不归附袁本初,还能归附谁呢?”
贾诩说:
“不如归附曹公。”
张绣摇摇头说:
“不可。如今袁强曹弱,何况我降而又叛,与曹操结怨甚深,怎么可以归附他呢?”
贾诩说:
“正因为这样,才应该归附曹公。其理由有三: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必能成就大事,这是一。袁绍兵强,我以少量的兵力去归附他,必不以我为重;曹公兵弱,必然以我为重,这是二。有霸王之志的人,必然要释去私怨,以明德于四海,示信于天下,这是三。愿将军不必犹豫了。”
张绣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听从了贾诩的话,拒绝了袁绍的使臣,带兵去归附曹操。曹操一见张绣到来,大喜过望,当即摆下酒宴,为张绣、贾诩和各将领接风洗尘。在宴席上,曹操听说张绣前来归附是贾诩的主意,便亲自向贾诩敬酒,拉着他的手说:

“使我显示信义于天下的,乃是足下啊!”
曹操表荐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为执金吾,后来又调任冀州牧。当然这只是一个虚衔,冀州在袁绍手里,他不能去上任,曹操把他留在司空府中作参军。由于张绣的归附,使曹操减少了南线的压力,在战略上甚为有利。但张绣的再次归附曹操,他以后的命运却很不好。正是:世事多变谁能料,灾祥祸福亦有因。欲知张绣命运如何,请接看下回。

①华歆是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禹城西南)人。
②地方诸侯或官员向天子报告工作称为述职。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19 09:18:16 +0800 CST  



第二九回 曹操徐州驱刘备
关羽白马斩颜良


话说张绣再降曹操后,曹操对他甚好,曹丕却不能相容,因为哥哥曹昂是在和张绣作战中战死的,对张绣非常嫉恨,几次发怒对张绣说:
“你杀了我的哥哥,还有什么脸见我呢?”
张绣因此而心不自安。曹操逝世、曹丕继承父业后,张绣终于自杀了。这是后话。
再说荆州牧刘表,自从东方诸侯起兵讨伐董卓以来,他一直和袁绍联合。这次如果刘表仍然帮助袁绍,曹操将面临着被南北夹攻的局面。对他甚为不利。袁绍派出使者去见刘表,要求他出兵共击曹操。但刘表既不出兵帮助袁绍,也不和曹操进行什么接触,实际上是保持着中立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在袁、曹之间难以断定何去何从;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本身也遇到了麻烦。去年12月,长沙太守张羡叛变了他,控制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表示以三郡归附曹操。刘表和张羡连年交战,已经没有力量顾及北方之事了。尽管刘表没有归附曹操,而对于曹操来说,只要他能够保持中立,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这就可以免去南顾之忧,在战略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月,曹操亲自到官渡,指挥士卒增修堡垒,深挖沟堑,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带的防务,阻截袁军可能发动的进攻。但这时发生了一件对曹操非常不利的事件,就是刘备的背叛。这年6月,曹操派刘备和朱灵到徐州去阻截袁术,袁术死后,朱灵率所部返回许都,刘备却率军据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没有回去。现在刘备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公开背叛了曹操,留关羽守下邳,行使太守的职权,自己则还屯小沛(今江苏沛县东)。因为曹操过去在徐州杀人过多,徐州的父老都怨恨他,徐州各郡县纷纷脱离了曹操而归附刘备。东海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的黄巾军,也在昌霸的率领下,归附了刘备。刘备实力大增,兵力发展到数万人。刘备知道在袁、曹两雄对峙的情况下,自己是难以在徐州自存的,便派孙乾出使邺城,要和袁绍联合。孙乾到了邺城,受到袁绍的热烈欢迎,听说刘备以徐州之众要和他联合,喜不自胜,表示一定要同心协力,共破曹操。
曹操听说刘备杀了车胄,得了徐州,又惊又恼,赶紧派司空长史刘岱和中郎将王忠。率兵进入徐州。首先进攻小沛,刘备率军迎击。刘备在战阵中遥遥地看到了刘岱,对他喊道:
“长史,别来无恙!像你这样的人,就是来上一百个,也无奈我何!若是曹公自己前来,胜败就不可知了。”
这时曹操正在陈兵官渡,刘备预料他不敢离开官渡前来,所以用这话来刺激他。刘岱大怒,下令急攻,但未能取胜,一连打了几天,仍然不能击破刘备的军队,只好坚守营垒,和刘备形成对峙之势。
建安五年(公元200)正月,衣带诏之事泄露了。曹操大怒,杀了董承、种辑、王服、吴硕等人,他们都被灭了三族。
曹操对刘备的背叛,非常忧虑,因为徐州一失,许都的侧翼受到了威胁,曹操将要面临着两面作战的不利形势。听说刘岱和王忠打了败仗,便想亲自东征刘备。诸将说:
“与明公争天下的是袁绍,如今袁绍即将前来进攻,明公却要离开官渡去东征,如果袁绍来了,怎么办呢?”
曹操说:
“刘备是人中之杰,现在不去进击,必然成为后患。袁绍虽然有大志,但他行动迟缓,未必能动。”
郭嘉说:
“是的。袁绍性迟而多疑,必然不会来得太快;刘备新回徐州,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附;急速去袭击,定可将其击破。”
于是曹操当机立断,马上亲自率军到徐州去进攻刘备。消息传到邺城,袁绍的谋士田丰赶紧去见袁绍说:
“如今曹操东击刘备,若是乘机出动大军在背后袭击他的后方,可以一战而定。突破官渡,进入许都的日子到了。出兵在于掌握时机,现在的良机不可失去。”
但袁绍因为少子袁尚正在患病,他离不开家,不想马上出征。田丰怏怏而退,用手杖击地,叹息着说:
“唉,大事去矣!有这样难得的好机会,却因为儿子有病而失去它,真是太可惜了!”
这话传到袁绍的耳中,他非常生气,从此就和田丰疏远了。
曹操率军到了徐州,首先去进攻小沛。刘备原以为曹操不会亲自前来,听侯骑(侦察骑兵)报告说曹操来了,他很恐慌,但还没有完全相信,自己便带领数十骑出城观望,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来了大队人马,逐渐能够模糊地看到大旗上有一个“曹”字,这才相信是曹操来了。赶紧回去调动人马,仓促应战,结果是被曹操杀了个大败,小沛被攻下,大将夏侯博被擒,手下的士兵死伤惨重,还有很多人逃散了。刘备的妻子麋夫人也被曹操掠去。刘备率残兵逃往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袁绍的儿子青州刺史袁谭听说刘备来了,亲自率步骑出来迎接。住了一些日子,刘备要去邺城,袁谭就率步骑护送。走到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袁谭先派人飞骑驰往邺城,向袁绍报告,袁绍亲自派出大将率兵在道路上奉迎,而且袁绍还亲自在距离邺城200里的地方迎候。到邺城后,袁绍父子对刘备非常敬重,把他当做上宾来招待。过了一些日子,在战场上逃散的刘备的将领和士兵,也陆续到了邺城,和刘备会合。不久刘备又听到了一个坏消息:曹操取得小沛后,又去进攻下邳,关羽的军队被击败,他本人也做了俘虏。刘备既失去了麋夫人,又失去了亲如手足的大将关羽,两个重大的打击同时降临在头上,使他日夜忧思,茶饭难进,袁绍虽然对他百般安慰,经常摆设盛宴招待,席上少不了要有北国佳人轻歌曼舞助兴,但这又怎能排遣他的忧思呢!
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了徐州,派别将分头镇守,然后率主力迅速回师官渡。曹操把关羽带回官渡,亲自为他解缚,任命他为偏将军。曹操知道关羽是一员英勇绝伦的将领,对他非常重视,以优礼相侍,赏赐金银珍宝甚多,而关羽却总是愁眉不展,似乎没有久留之意。原先关羽随刘备住在许都时,裨将军张辽和关羽情投意合,来往密切,二人结下了很浓厚的友谊。如今曹操见关羽心神不安,便派张辽试探一下关羽的心意。张辽在营中设酒食招待关羽,在酒酣之际对关羽说:
“古人云:‘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曹公待足下恩深义重,不知足下终将作何打算?”
关羽叹了口气说:
“你我情同手足,不妨以肺腑之言相告。曹公待我之厚,我是非常明白的。但我受到刘将军的厚恩,誓同生死,我不能背弃他,所以不能在这里久留。我为曹公立功之后,便要离开这里。”
张辽在事后非常为难,心想:如果把关羽的话如实地报告给曹操,关羽很可能被杀死,自己就很不够朋友;如果不如实报告,就是对主公不忠,违背了事君之道。他左思右想,还是作出了决定,叹息着说:
“曹公是君父,关羽不过是兄弟罢了,岂能为了兄弟之情,而失去君臣之义呢!”
于是便把关羽的一番话,如实地禀报给曹操。不料曹操非但没有发怒,反而叹息着说:
“关羽这个人,事君不忘其本,真是天下的义士啊!”
曹操从徐州回师官渡以后,袁绍才决定南下进攻曹操。他在出兵之前,命陈琳写了一篇声讨曹操的檄文,除了上报朝廷外,还向各州郡广为散发,以加强政治攻势。这篇长达千字的檄文,从文章来看,称得起是一篇大手笔,读起来真是铿锵有声。檄文先从曹操的祖宗三代骂起,说“他的祖父曹腾,身为宦官,任中常侍,与左悺(贯,guàn)、徐璜等都是国家的妖孽,伤风败俗,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作了曹腾的养子,用贿赂的手段,得了个太尉的官职。曹操是阉官的余孽,本来没有什么好的德行,轻佻、狡猾、尖刻、放荡、喜好作乱、幸灾乐祸。”接着便陈述了曹操的罪行,如屠戮徐州,杀边让等等,指责他“专制朝政,爵赏出于自己的私心,刑戮随口而出,所爱的人光耀五服,所憎恶的夷灭三族……道路上的人只能以目光示意,群臣都不敢开口讲话。尚书只能给朝会做记录,公卿只是充员品而已。”
檄文中还说:曹操为了挖坟掘墓,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所过之处,坟墓都被穿通,尸骸没有不暴露出来的。”檄文夸耀自己的大军“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出兵如同雷电轰鸣,迈着猛虎的步伐,齐集在敌寇的营前。好像放起大火焚烧蒿草,倾覆沧海之水浇灌火炭,有什么不能消灭的呢!”
檄文的最后说:“现在是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的机会,能不勉励自己吗!”
古代的声讨檄文,多是罗列几大罪状,一般是拼凑成十大罪状。这篇檄文则没有罗列条目,而是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其中所列举的罪名,有的确有其事,有的则流于偏颇或夸大其词。至于说曹操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专门做挖掘坟墓、盗取金宝的勾当,则在其他书上找不到印证,是否实有其事,就很难说了。
曹操读到这篇檄文后,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震动,只是微微一笑而已。他问左右:
“这篇檄文是谁写的?”
有人回答说:
“听说是陈孔璋的手笔。”
曹操点点头说:
“这人还是很有才华的,文章还是写得不错嘛!”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21 08:00:35 +0800 CST  

且说田丰,听说袁绍要出动大军南下,急忙阻止说:
“现在切不可出兵!”
袁绍很不耐烦地说:
“头些日子我不出兵,你力主出兵;现在我要出兵,你又反对出兵了;你为什么总是和我唱反调?”
田丰说:
“头些日子和现在的形势不同。那时曹操带兵东进徐州,许都空虚,所以我力主出兵。现在曹操已经击破刘备归来,许都已不再空虚了。况且曹操善于用兵,变化莫测,他的兵虽然少,却不可轻视。如今不如做持久的打算。将军据有山河的险固,拥有四州的民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选择精锐的士卒,编成几支奇兵,乘敌人的空隙轮流出动,以扰乱河南。曹操救右则攻其左,救左则攻其右,使他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于生业,我并没有疲劳,而敌人已经困乏。不到二年,就可以安坐而平定曹操。如今不做稳妥的打算,却要决成败于一战,如果不能取胜,便要后悔莫及了。”
这时袁绍意气正盛,田丰的话他岂能听下去?田丰不肯罢休,仍然苦谏不止。在大军出发之前,田丰拉住袁绍的马头,涕泪横流,又声嘶力竭地苦苦相谏。袁绍大怒,认为田丰阻止出兵,是在扰乱军心,便命人把田丰囚禁起来,狠狠地说:
“但等大军凯旋,再和你算帐!”
沮授也意识到这次出兵凶多吉少,在随军出发之前大会宗族,把家产都分给了大家,对他们说:
“有权势存在则有无限的威风,失去权势则一身难保。袁氏的权势就要失去了,实在是可悲啊!”
他的弟弟沮宗说:
“曹操的兵马是敌不过袁将军的,你为什么这样忧伤和恐惧呢?”
沮授说:
“以曹兖州之明智,再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袁将军是难以取胜的。他虽然攻灭了公孙伯珪(公孙瓒),但伯珪只知坐以待毙,怎能比得了曹兖州!况且袁将军与伯珪连年交战,士卒已经疲惫,而将骄主傲,内外离心,看来全军之破败,就在于这一战了。杨雄说过:‘六国蚩蚩,为嬴弱姬。’(六国愚昧无知,他们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势,结果为秦所乘,是帮了秦的忙。)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啊!(意思是:现在群雄互相削弱,最终要为曹操所兼并,就像秦兼并六国一样)。”
2月,袁绍率10万大军,进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派大将颜良过黄河去围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北),以夺取黄河南岸的战略要地。沮授向袁绍进谏说:
“颜良见识短浅,性情急躁,虽然非常骁勇,却不可独任,应该再派一个将领和他共同前去。”
但袁绍没有听沮授的话。颜良率军过河后,把白马城团团围住。4月,曹操亲自率军北上,到白马去救刘延。这时曹操方面总共有人马3-4万人,不及袁绍兵力的一半。荀攸对曹操说:
“如今我方兵少,难与袁绍的大军相敌。只有分散他的兵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可以取胜。明公可以引军到延津(渡口名,今河南延津北),佯装过河攻他的后方,袁绍必然要把主力西调迎战。然后我军轻兵东进,突袭白马,必可一举而击败颜良。”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声东击西”(实际上是声西击东)之计,率兵到延津,派一部分士兵过河。袁绍听说曹操的军队在延津过河,果然分兵西向,率主力向延津进发。曹操乘机引军东向,急驰到白马。颜良还以为曹操的主力在西线,东线的防务非常松驰。直到曹操的军队离白马10余里时,颜良才知道了消息,急忙整顿军队,仓促应战。曹操以张辽、关羽为先锋,迎击颜良。关羽为了能给曹操立一个大功,决心亲手杀死颜良。他远远望见颜良的旌旗和车盖,便带领一部分骑兵打马向那里飞驰而去,一路之上,袁军的将士谁也没有抵挡得住,关羽在万马军中飞驰到颜良戎车旁,乘颜良不备,一矛刺死了他,取其首级而还。关羽斩颜良,可说是关羽历史上非常威风的一件事,一向是脍炙人口的。他斩颜良用的是什么武器?小说和戏曲中说是用的“青龙偃月刀”,但在史书上却毫无根据。史书上说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既然说是“刺”,用的应该是矛、戟之类的武器。当时已有长柄的大刀,但在战场上并没有多少人用,军中普遍使用的武器是矛和戟。
颜良一死,袁军军中无主,过河的这支军队,便被曹军击溃了。曹操解了白马之围,救了刘延和城中居民,沿黄河西撤。袁绍丧失了大将颜良和许多士卒,心中非常气愤,要过河追击曹操,沮授进谏说:
“胜负变化之势,不可不详察,不能总是让敌人调动我们。现在应该留屯延津,分兵官渡,如果在官渡打胜了,再接应延津之大军过河也不迟。若是盲目过河,一旦受到挫折,大军便退不回来了。”
袁绍不听,沮授临河而叹曰:
“主上志骄意满,臣下盲目图功,悠悠黄河,我将一去不复返了。”
于是沮授便以有病为借口,要求辞职。袁绍本来就讨厌他,便把他手中的军队拨给郭图节制。
袁绍率大军过了河,进至延津(渡口名,今河南延津北)之南,派大将文丑和刘备迎击曹军。曹军在白马之南安营驻守,曹操听说敌人杀过来了,便命人登在高处瞭望,瞭望的人报告说:
“有五六百骑。”
曹操从容地按兵不动。过了一会儿,又报告说
“骑兵又多了一些。步兵很多,难以计数。”
曹操说:
“不必再报告了。”
不仅不下令迎击,还命骑兵在营前解鞍放马。又派辎重车在道上行走。诸将见敌兵愈来愈多,都有些害怕了,建议把兵马和辎重退入营中,荀攸说:
“这是饵兵之计,为什么要退回?”
因为荀攸道出了曹操的奥秘,曹操便对荀攸笑了一笑。又过了一会儿,文丑和刘备率五六千人到来,诸将又说:
“可以上马了吧?”
曹操说:
“还没到时候。”
袁绍的骑兵愈来愈多了,由于袁军纪律松驰,他们看到辎重车上的物资,都争先恐后地去抢,登时乱成了一团。曹操说:
“可以了。”
于是命令骑兵们全部上马,纵兵攻击已经乱成一团的敌人,曹操的骑兵不满六百,但由于采用了饵兵之计,动摇了袁军的军心,打乱了他们的部署,一举击溃了10倍以上的敌人,并且在阵前斩了大将文丑。在《三国演义》中,斩颜良、诛文丑,是关羽为曹操所立的两大战功,但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斩颜良是关羽干的,诛文丑则与关羽无关。
白马、延津之战是袁、曹双方的大决战——官渡之战的序幕。袁绍出军不利,在初战中就损失了颜良、文丑两员大将。三军以气为主,袁军一开始便丧失了锐气。
关羽斩了颜良,曹操大喜,表奏献帝,封他为汉寿亭侯。汉寿县故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的空笼城。汉朝的地方行政单位分郡(国)、县、乡、亭、里,列侯大者以县为封地,小者以乡、亭为封地,关羽被封汉寿县的一个亭侯,所以称为汉寿亭侯,是地盘最小的列侯。除了封侯之外,曹操还对关羽厚加赏赐。但关羽早就说过:“为曹操立功之后,便要离开这里,去投归刘备。”关羽知道刘备在袁绍军中,在白马斩颜良之后,便计划要走。曹操料到关羽就要走了,考虑到关羽是个义士,他的心在刘备那里,自己留也留不住,而杀了他又不合道义,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去留只好听凭于他,也就不加什么戒备了。一天,关羽把曹操所赏赐的东西完全封存起来,留给曹操,并且留下了一封信,向曹操告辞,骑上快马,带领几名随从,奔向袁绍营中,又回到了刘备那里,见了刘备和张飞等人,大家见面恍如隔世,喜叹交加,这几个铁打的汉子,也不禁热泪横流。关羽还看到赵云也在这里,更是无限欢喜。原来赵云离开公孙瓒,回真定(今河北正定西南)办完了哥哥的丧事,在家住了几年,听说刘备在袁绍处,便从真定来到邺城,从此就一直追随刘备了。
且说曹操的左右之人,听说关羽走了,建议曹操马上派人去追,曹操感叹地说:
“这是各为其主,由他去吧!”
对于关羽辞曹归刘这件事,古代的史家除了非常赞许关羽对刘备的忠义之外,还对曹操的宽宏大度的做法大为称赞。正是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23 12:10:42 +0800 CST  
正是:云长忠义流千古,孟德气度亦可风。欲知古代史家如何评论,请接看下回。
(以上20多字发漏了。)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23 16:28:04 +0800 CST  
yongjiegs、穿越天山、天开海岳1976、易水愚公、兰欲潇itv、谷草168、中致汇标志老李、西胡浪子、vo宋文超y、钢铁膜、张家大哥wrx、雨夜欢歌FJQ:欢迎回复,感谢顶帖!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23 16:44:15 +0800 CST  



第三0回 丧元勋江东易主
争霸业官渡鏖兵


话说关于关羽辞曹归刘一事,南朝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裴松之评论说:
“曹公知道关羽不能留下来,而在心里嘉许他的志向,他走了不派兵去追,以成全他的忠义。如果没有王者和霸主的气度,谁能做到这样呢!这实在是曹公的美德。”
至于《三国演义》中所渲染的灞陵挑袍、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与张飞古城相会等情节,则都是没有史实根据的。这时刘备就在袁绍军中,两军相持于黎阳至官渡之间,路途并不远,是不需要跋涉万水千山、过关斩将的;而且曹操是任其出走,并没有在路上给他设置什么障碍。《演义》中还特别渲染了关羽在曹营保护二位皇嫂——甘夫人和麋夫人,又保护她们归来的情节,也是没有史实根据的。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掠去的妻子是麋夫人,从此就没入曹营,下落不明。甘夫人似乎并没有和刘备失散,后来在荆州生下了阿斗(刘禅)。
白马、延津之战结束不久,曹操在官渡前线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江东的孙策遇刺身亡了。
原来孙策与广陵太守陈登有仇怨,陈登是陈瑀的侄儿,原先陈瑀自称吴郡太守,屯兵海西(今讧苏灌南南),在建安二年(公元197)被孙策击破,逃到袁绍处。陈登因此非常嫉恨孙策,在孙策西击黄祖时,招诱严白虎在后方捣乱。现在严白虎已平,孙策率兵去进击屯守在射阳(今江苏宝应东北)的陈登。走到丹徒(今江苏镇江东南),因为军粮没有运到,就先在这里驻兵,等候军粮。在丹徒期间,孙策常常出去射猎。一天,孙策所骑的马跑得非常快,把随从人员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忽然从森林中走出来三个士兵打扮的人,每个人都持弓搭箭,向孙策的坐骑走来。原来这三个人是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宾客,许贡被孙策杀死以后,他们隐藏在民间,一心要为许贡报仇。这次孙策从吴郡出兵,他们暗中一路跟随。到丹徒后,摸清了孙策射猎的路线,特地在这里等待他的到来。孙策觉得这三个人来历不明,对他们产生了怀疑,向他们喊道:
“你们是什么人?”
其中的一个人说:
“我们是韩当将军的兵,在这里射鹿。”
三人人走得稍近一些,孙策看他们神态不对,更加起了疑心,一箭射去,便射倒了其中的一个人。其余二人赶紧弯弓向孙策射来,一箭射中了孙策的面颊,孙策便应声落马了。正在这时,孙策的随从士兵从后面赶到,把许贡的宾客都用矛刺死。把孙策救回营去。孙策的面颊被箭穿了一个大洞,伤势很严重。随军的医生说:
“还是可以治好的。敷药以后要安静地休养,百日之内不能动弹。”
孙策躺在床上养了几天伤,心情非常愤懑和烦躁。他拿起镜子照了一下,见自己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狰狞可怕,怆然地对左右说:
“我变成这个样子,还怎么建功立业!”
说着,便把镜子摔在地上,忽然从床上跳下了地,一面用拳头捶打着几案,一面发狂地大喊大叫起来:他的箭伤本来已经长成硬痂,经过这么一折腾,硬痂完全迸裂,顿时血流不止,疼痛难忍。从此伤势恶化,一天比一天严重起来。他料到自己的死期将近,便把张昭等人和二弟孙权召唤到身边,嘱以后事。孙策对张昭说:
“中原正在大乱,以我们吴、越的人马和三江的险固,就可以坐观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如果仲谋不能胜任,张公可自取之(自己作东吴之主)。即使仲谋不能成就大事,缓步西归故乡,也可以无忧无虑了。”
张昭痛哭流涕地说:
“主公只管放心,我等就是肝脑涂地,也要全心全意辅佐仲谋,克成大业。”
孙策从身上摘下印绶,给孙权佩带上,然后对他说:
“率领江东的人马,决战于两阵之间,与天下英雄争衡,你不如我;举贤任能,让他们各尽其心,以保卫江东,我不如你。”
这天晚上,孙策便与世长辞了,年仅26岁。孙策是东吴的开国之君,东吴的基业是由他奠定的,后来孙权身边的将相,多是孙策的旧人。
且说孙权,字仲谋.15岁时,出任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南)长,后被郡里举孝廉,州里举茂才,又代行奉义校尉之职。史书上说他年轻时“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已经和父兄齐名了。他常常跟随孙策出征,还参与谋画军政大事,见解很高超,孙策常常以为自己不如他。在宴会上,孙策有时指着在座之人对他说:
“这些人都是你的将校啊!”
孙策死时,孙权只有19岁。这时孙策的儿子孙绍还很小,继承江东的统治权,便很自然地落在孙权的头上了。在张昭等人的主持下,给孙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张昭又以孙权的名义,上表于朝廷和移书于各州郡,通报了孙策逝世和孙权接受印绶之事,还号召东吴的文武官员,要尽心奉公,各守职位。
孙权对哥哥的逝世非常悲痛,每日哭泣不止,茶饭不进,形容憔悴,而对于军政大事,则无心过问,东吴出现了群龙无首,人心涣散的局面。张昭很焦急地对孙权说:
“孝廉①,难道这是哭的时候吗?作为一个继承大业的人,贵在实现先人的遗志,以成就勋业。如今天下鼎沸,豺狼当道,孝廉不能局限于匹夫之情,沉溺于悲痛之中。如果这时只知哀悼亲人,顾全礼制,那就犹如开门揖盗一样,不能算是大仁大义啊!”
在张昭的激励之下,孙权马上擦干眼泪,脱去孝服,穿上戎装,张昭亲自扶他上了马,他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到各营去巡视。从此以后,一切秩序都恢复了正常,人心也就安定下来了。
这时候孙氏虽然基本上控制了江南的六个郡,但各郡的一些边远地区和山林深险之地,并没有完全归附。山越人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多不服从统治。各郡县还有不少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以及从各地来到江南避难的寄寓之士,多数存在着动摇观望,患得患失的心理,轻于去就,和孙氏之间并没有牢固的君臣观念。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多亏了张昭、周瑜、程普、吕范等一批功臣的忠心辅佐,才使孙权的统治逐渐稳定起来。其中周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是从巴丘带兵回来奔丧的,然后就留在吴郡,以中护军的职务和长史张昭共同掌握军政大权。
曹操听到了孙策逝世的消息,开始是惊讶,继而又感到很轻松,因为孙策的骁勇和机智以及他在江南所缔造的巨大的基业,一直是自己的心腹之患。他觉得乘东吴大丧之时前去征伐,是个难得的时机,但因为正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一场大决战即将爆发,已经没有能力把手伸得那么远了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25 08:46:09 +0800 CST  

这时豫州的局势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使曹操大伤脑筋。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人,原来已经归附了曹操,这时见袁、曹相持,袁绍的兵力强于曹操,便又背弃了曹操,归附了袁绍。袁绍大喜,派遣刘备领兵到汝南(郡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去支援刘辟,豫州各郡县纷纷响应,投归刘备,只有个别的郡县没有背叛曹操。这等于袁绍在许都之南开辟了第二条战线,对曹操是一个严重威胁。曹操的堂弟、督管骑兵的将领曹仁对曹操说:
“刘备骚扰我们的南方,而南方各地因为我大军正和袁绍相持于官渡,不能分出兵力去救援,便纷纷背叛。现在刘备新领袁绍之兵,军心还不服,指挥还不顺手,马上去进攻他,是容易将他击破的。若是时间一长,便不好解决了。”
曹仁的话正合曹操的心意,便立刻命曹仁到汝、颍之间去进攻刘备。刘备所率领的多是袁绍之兵,指挥有些不灵,被曹仁一举击溃,只好率残兵狼狈地逃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从此以后,袁绍就再也不敢分兵而出了。
刘备在黎阳,料到这次袁绍在和曹操的决战中多半要失败,所以就决心离开这里,以免玉石俱焚,而且他也早有自谋发展的意思,觉得寄人篱下,终非长久之计,便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对袁绍说:
“刘表拥兵十万,坐镇于江、汉之间,如能南连刘表,对曹操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击破曹操便易如反掌了。”
袁绍说:
“我早已派人去过荆州,希望和刘表联合破曹,刘表已经答应了我,但到现在仍然没有发兵前来。”
刘备说:
“我愿意去荆州,说服刘表,督促他早日发兵。”
袁绍说:
“那太好了,就劳玄德一行。”
但这时袁绍对刘备也有所戒备,只让他带领自己的兵前往,而没有另外给他拨兵。刘备败走徐州来投袁绍时,手下的兵已经所剩无几,赵云来邺城后,刘备和赵云同榻而眠,在夜里定了一计,让赵云暗暗地在邺城一带募兵,得到了数百名士兵,再加上原来的士兵,共有兵不足千人,现在刘备就率领这支小小的队伍,和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离开了袁绍。刘备这时还不想去荆州,只是找个借口脱离了袁绍,独自发展去了。他率军再到汝南(今河南平舆北),和汝南黄巾军首领龚都等人联合,又有兵数千人了。
曹操听说刘备又到了汝南,非常伤脑筋,便赶紧派大将蔡阳率军去进击。刘备率军迎战,在阵前看到蔡阳立马于大旗之下,便向他喊道:
“蔡将军,我现在的处境虽然不佳,但像你这样的人,就是带雄师百万前来,也是无济于事的。只要曹孟德单车前来,我便主动退走。你还是赶紧退兵吧,不要伤了和气。”
蔡阳闻言大怒,麾兵发起冲锋,只听金鼓齐鸣,两军便厮杀起来。蔡阳的军队被击溃,蔡阳率军夺路逃走,被刘备斩于马下。在《三国演义》中,为了渲染关羽的英勇,常把别人所斩的大将,记在关羽的名下,到现在为止,就有斩华雄,诛文丑和斩蔡阳三件事与关羽无关了。蔡阳被斩后,军中无主,其残兵由别将率领,狼狈地逃回。
7月,袁绍进军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阳武在官渡水之北,和屯兵官渡的曹军隔水遥遥相对。沮授分析了双方的情况,对袁绍说:
“北军虽然人数众多,而士气不如南军;南军缺粮,后勤的物资供应不如北军。所以南军利于速战,北军则利于缓兵。应该作缓攻持久之计,尽量拖延时间,拖得南军把粮食吃光,便不战而自溃了。”
袁绍听了沮授的话,只是笑了一笑,没有说什么,他是不屑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特别是对沮授有偏见,更不听他的话了。
8月,袁绍率军从阳武过河,进至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前线,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只好把士兵分散在这数十里的前沿阵地上立营,与袁军相对峙。由于他的兵少,这样一分散,形势对他非常被动。曹操因为粮少,要速战速决,便向袁军发动了一次猛攻,结果却失利了,只好坚守阵地,以等待战机。
袁绍在阵地上堆起土山,构筑高橹(望楼),居高临下,用箭俯射曹营,每天都是箭下如雨,曹兵在营中中箭的很多,谁也不敢轻易地出来,出来时只能拿着盾牌挡住自己。曹操每天心烦意乱,无计可施。后来找来了博士马钧,制造了发石车,能够接连不断地飞出石头,把袁军的高橹摧毁了。发石车也称抛车,因为发石时声响如雷鸣,当时军中称为“霹雳车”。袁军的高橹被摧毁之后,袁绍又下令挖掘地道进攻曹军,曹操便命人在营内挖掘深而长的沟堑来抵御。
双方相持了三个月,曹军人数少,又缺粮,士卒们都疲惫不堪,百姓们因为赋税和徭役太重,纷纷叛离曹操,投归袁绍。曹军的内部,军心也不稳,有些将吏感到前途渺茫,暗中给袁绍方面的人写信,和敌方互通声气,以便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曹操每天唉声叹气,感到有些支持不住了,便给留守许都的荀彧写了一封信,想要撤兵回许都。荀彧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撤回许都是非常不利的,赶紧给曹操写了一封回信,命人火速送到前线。信中说:
“袁绍的大军都聚集在官渡,想要和明公决一胜负。明公以最弱抵挡最强,若是不能制服他,就必然被他乘机摧毁,这一战乃是和袁绍争夺天下的重要关键啊!而且袁绍不过是一个很平庸的首领,能够收集人才却不会使用。凭明公的威武和明智,又加上以天子的名义讨伐叛臣,乃是大顺人心之事,会无往而不胜。如今虽然缺乏军粮,还不像楚、汉在荥阳、成皋相持的时候。那时刘、项的军粮都已吃尽,但谁也不肯先退兵,因为先退兵的一方必然要处于被动的地位。明公仅仅以十分之一的兵力②,在官渡画地而守,扼住了袁绍的咽喉,使他不能前进,这局面已经坚持半年了。眼见袁绍已经势穷力竭,局面必然会有所变化,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好机会,不可失去啊!”
曹操读到这封信,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又坚定了克服困难,固守官渡的信心。
袁绍由于后方的运输线太长,十万大军的粮食补给出现了困难;而曹军更为缺粮。曹操看到自己的运粮车到来,非常高兴,亲自去慰劳运粮的士兵和民工,对他们说:
“你们辛苦了。再过半个月,我要击破袁绍,以后就不再劳动你们了。”
9月,袁绍从后方运来军粮几千车,由大将韩猛押运。荀攸听到了这消息,便对曹操说:
“袁绍的粮车旦暮可到前线,押运粮车的韩猛勇猛而轻敌,派人前去截击,必然会得手。”
曹操采纳了荀攸之计,便派偏将军徐晃和中领军史涣率兵前往,他们在故市(今河南荥阳东北)阻击袁绍的粮车,韩猛战败,丢下粮车逃走,几千辆粮车都被徐晃和史涣就地烧毁,给正在缺粮的袁军造成很大的困难。
到了10月,袁绍又从河北运来一万多车军粮,由大将淳于琼率兵一万多人护送,停放在袁绍军营之北40里的乌巢(水泽名,在今河南封丘西北),沮授向袁绍建议说:
“上次军粮被毁,实在是一个严重的教训。应该再派军队在外围防守,以防曹兵再来袭击。”
袁绍不耐烦地说:
“这事我早已想到了,你不必再操心了。有淳于琼的一万大军保护,是万无一失的。”
许攸又向袁绍建议说:
“曹操的兵力薄弱,大部分调到官渡,留守许都的兵力一定很少,若是派出一支轻兵,星夜驰往许都,必然可以一举而下。许都一失,曹军军心动摇,曹操一定要失败。既或曹军没有被击溃,也可以使他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境,让他首尾难顾,疲于奔命,最后也必然会被我击破。”
许攸这一招很厉害,但袁绍并没有采纳,许攸为此很不高兴。
许攸家里的人犯了法,留守邺城的审配毫不留情地把这人治了罪。许攸本来就因为袁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憋了一肚子气,又听到家里人被治罪的消息,更好像火上浇油,便在一怒之下去归附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真是喜出望外,没有顾得穿上鞋,光着脚出来迎接。见了许攸,拍着手大笑说:
“子远:你这一来,我的大事算是成功了。”
入座之后,许攸问曹操说:
“袁本初兵力甚盛,明公要怎样对付他?粮食还能支持多久?”
曹操说:
“还可以支持一年。”
许攸说:
“不对。你再说说看。”
曹操说:
“可以支持半年。”
许攸有些不高兴地说:
“明公难道不想破袁氏吗?为什么不对我说实话?”
曹操眨巴一下他那机灵的眼睛说:
“方才说的都是戏言,说实在的,军中的粮食不过只能维持一个月而已。”
其实曹操仍然没有说实话,实际上他的军粮只能维持几天了。曹操问许攸:
“你以为我该怎么办?”
许攸机警地环视了一下四周,见四周无人,便说:
“明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军粮将尽,这实在是到了很危急的时候。如今袁氏的粮车共有一万多辆,停放在乌巢一带,警卫的军队戒备不严。只要出其不意,派轻兵前去袭击,焚烧了他的粮车,那么不出三日,袁氏的军队便要自溃了。”
曹操问:
“押运粮车的将领是谁?”
许攸说:
“是淳于琼。此人性情骄傲,酗酒误事,治军又不严,将骄卒惰,正宜前去邀击。”
这时军粮问题是双方胜负的关键,许攸所提供的消息对曹操非常有利,曹操就准备照他说的去办。但左右之人却多有疑虑之心,他们说:
“如果许攸有诈,袁绍在乌巢一带设下伏兵,我方派出的军队就有覆灭的危险。所以这件事必须谨慎从事。”
曹操和荀攸、贾诩商量,他二人的意见与曹操不约而同,都同意去奇袭乌巢。在曹操和荀攸等人看来,奇袭乌巢确实要冒很大的风险,但不这样做,这场战争便一定要打败仗,若是成功了,就可以扭转整个的战局。现在形势非常危急,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只有甘冒风险干一下了。
曹操留曹洪、荀攸坚守官渡,亲自率领精锐步骑五千,打着袁军的旗帜,人衔枚③,马缚口,乘夜色顺着小路出发,每个士兵都抱着一捆柴草。路上遇到袁绍的军队询问,便回答说:
“袁公恐怕曹操抄掠后军,特增兵去守备。”
又问:
“为什么要抱着柴草?”
回答说:
“扎营的地方低湿,垫在营中防潮。”
问者见他们的神态泰然自若,便信以为真、不加戒备了。正是:只因军中少戒备,万车军粮化灰尘。欲知曹军怎样焚烧袁绍的军粮,请接看下回。

①孙权被郡里举为孝廉,所以张昭这样称呼他。
②官渡之战中,袁、曹双方的兵力有多少?史书上记载说:袁绍有十万大军,而曹操“兵不满万”。史学家们认为:曹操的兵力不会这么少,估计应该有三、四万人。荀彧说双方相差十倍,属于言过其实。
③衔枚:古代军队偷袭敌人时,为防止出现声音,命令士兵都在口中衔着一个小棍,称为衔枚。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27 08:57:52 +0800 CST  
愚儒网友:
一个时期以来,你在本楼发了许多帖子,活跃了版面,谨在此表示感谢!
法律靠证据,史学靠史料。法官不重视证据,仅靠主观上的逻辑推理,必然产生冤假错案;史学家不重视史料,仅靠主观上的逻辑推理,必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荀子说:“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应该是研究历史的座右铭。早年胡适说过:“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你善于“大胆地假设”,欠缺地就是“小心地求证”,因此得出的结论,难免要强词夺理,贻笑大方。
欢迎你继续发帖,但谈问题一定要举出翔实的史料来,不要再在那里自以为是地说空话了。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28 09:25:45 +0800 CST  



第三一回 袁绍骄兵败官渡
刘备落魄投荆州


话说曹操领兵到了乌巢,迅速包围了屯粮扎营之地,向营帐放起火来,淳于琼的军营立刻便浴在一片火海之中,浓烟滚滚,烈焰冲天。曹操指挥士卒奋力掩杀,袁军损失惨重。到了天亮时,淳于琼见曹操的兵少,又在营门外重整军阵。曹操指挥士卒急攻,袁军士卒抵挡不住,纷纷撤走。
袁绍在官渡,听说曹操率兵去攻击淳于琼,对他的儿子袁谭说:
“应该乘曹操率兵去乌巢的时机,我们去进攻他的大本营,拔了他的营寨,曹操便无处可归了。”
袁谭也认为这个计策很好,袁绍便把大将张郃、高览召入帐中,命他们率兵去进攻曹操的大本营。张郃认为这并非良策。对袁绍说:
“曹操兵精,到乌巢一定能够攻破淳于琼。淳于琼一旦失败,则军粮便要难保,将军的大事休矣。目前保护军粮比什么都重要,应该全力去援救淳于琼。”
郭图在一旁反驳说:
“张将军之言差矣。如果去进攻曹操的大本营,曹操必然要回兵自救,淳于琼便会不救而自解,这是孙膑围魏救赵之计啊!”
张郃说:
“不然。曹操善于用兵,他的营盘牢固,肯定攻不下来。如果淳于琼失败,粮车被毁,我们便要做俘虏了。”
郭图和张郃争论不休,最后袁绍把两种意见调和了一下,做出决定,派出轻骑去救淳于琼,而由张郃和高览率领重兵去进攻曹操的大本营,还是郭图的主张占了上风,援救淳于琼并没有成为重要的筹码。张郃、高览对曹军的大本营发动了猛攻,但由于曹洪和荀攸做了充分的准备,对营寨防守严密,他们并没有攻下来。
袁绍派出的轻骑到了乌巢,和淳于琼合兵,共同进攻曹军,曹操整顿军队严阵以待。眼看袁军的骑兵从后面杀上来了,曹操却按兵不动。左右报告说:
“敌骑已经不远了,请分兵去迎击!”
曹操大怒说:
“慌什么!等敌骑到了背后再告诉我。”
等到袁军已到背后时,曹操才下令反击。因为敌人的兵马潮水般地冲了上来,曹军已处于非常危急的关头,人人只有拼死奋战,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这时曹军的士气反而非常高昂,作起战来无不以一当十,势不可当,一举便击溃了袁军,斩了淳于琼等将领,杀死袁军士兵1000多人。把袁绍的一万多车军粮完全烧毁,对于被杀死的袁军,都割下了鼻子,牛马都割下唇舌,举着这些东西给袁军看,袁军将士无不胆战心惊,纷纷夺路逃走。
郭图所献的计策错了,心中很不安,反而嫉恨起张郃来了,在袁绍面前中伤张郃说:
“张郃因为将军没有听他的话而战败,所以对我军的失败存在着幸灾乐祸的想法,还出言不逊,辱骂将军。”
袁绍听了,信以为真,大为恼火,对左右说:
“等张郃回来,决不能轻饶他!”
正在进攻曹营的张郃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恐慌,便和平素很知己的高览商议对策。高览也对袁绍不满,早就想归附曹操,于是二人便下令焚毁了进攻营垒的器具,率部投归了曹营,留守曹营的曹洪和荀攸接受了他们的投降。
袁绍的军粮完全被烧毁,谋士许攸和大将张郃、高览又投降了曹操,这两件事对袁军的震动都很大,特别是军粮一失,人心惶惶,军心大为动摇。所以袁军不战而自溃,曹操乘势指挥将士奋勇进攻,很容易地便大获全胜。袁绍、袁谭父子只带800余骑逃过黄河,辎重、珍宝、文书档案等都成了曹操的战利品。袁绍的余兵大批地投降了曹操,曹操对他们很不信任,认为留下来是一个祸患,便把他们都坑杀(活埋)了。曹操坑杀降卒,是他的残暴性的表现,这种做法是很不得人心的。总计在这次官渡之战中,曹操歼灭和坑杀了袁绍的士兵7万余人,使袁绍的元气大伤,从此就一蹶不振了。
官渡之战从建安五年(公元200)二月开始,十月结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袁绍兵力强大而败,曹操兵力寡弱而胜,究竟原因何在?这是历代史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都很感兴趣的问题。研究起来,主客观的原因自然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从袁绍方面来说,他多谋少决,志大才疏,骄傲忌才,刚愎自用,不听从僚属的正确意见,众叛亲离,屡失战机;两次军粮被烧,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而这是由于他骄傲轻敌,麻痹大意所致,应了“骄兵必败”的老话。反之,曹操却知人善任,有一批比较优秀的文臣武将,内部比较团结,决策正确,能把握战机。曹操的惊人的决断力和不怕风险、敢打敢拼的精神,善于把握战机的智谋和勇气,都是超乎录常的,充分显示了他的英雄本色!对于曹操来说,这次胜利是险胜,也有侥幸取胜的偶然因素,而胜利却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曹操统一北方和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笔者有诗咏官渡之战曰:
官渡河畔草萋萋,犹忆袁曹鏖战时。
少能胜多凭决断,强而转弱因迟疑。
荀君片笺关成败,许生一计见雄雌。
乌巢烟尘随风散,长留戒鉴百代思。

沮授在袁绍败退时,没有赶上渡河的船只,被曹军活捉了。他大喊道:
“沮授没有投降,不过是被你们捉住了!”
士兵们不用分说,押解着他去见曹操。沮授和曹操有旧交,曹操看到沮授进来了,急忙起立相迎,亲手为之解缚,让他坐下。然后对他说:
“我们本是故交,只因分野殊异①,才互相隔绝了。不料足下被擒,才得以相见。”
沮授说:
“袁冀州失策,他是自取覆败。现在我已经身心交困,早已料到会有今天了。”
曹操说:
“袁本初无谋,又不用足下之计,才落得这样的下场。足下来得很及时,如今天下动乱未定,我正想和足下共图大事哩!”
沮授说:
“我的叔父、母亲和弟弟都在本初处,他们的性命悬于本初之手,我是不能投降的。若是念及旧交,就赶快赐我一死,实为万幸。”
曹操叹息着说:
“如果我能早日与足下在一起,天下便不足为虑了。”
曹操还是赦免了他,以优礼相待。但沮授因为家属都在袁绍处,不能安心地呆在曹操这里,后来仍然图谋逃回袁绍处,被曹操发觉,把他杀了。
曹操攻破袁绍的营寨时,发现了一批自己的部下私通袁绍集团中人的信件,左右之人气愤地说:
“要把这些信件都带回去,一一认真查办。对于这些怀有二心的人,不能轻饶了他们!”
而曹操却把这些信件都烧了,他说:
“当袁绍强盛的时候,连我也不能自保,何况其他人呢!过去的事就算了,只要他们今后能忠于我就行了。”
曾向袁绍集团暗送秋波的人,这时怕事情暴露,正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听到了曹操焚烧信件的消息,便都安下心来了。
曹操回营寨后,对于张郃的来降甚表欢迎,对张郃说:
“昔日伍子胥没有早日觉悟,终于身死沉江,怎能比得了微子去殷、韩信归汉呢”
他对张郃很重用,任命为偏将军,封都亭侯。
袁绍逃到黎阳北岸,进入了将领蒋义渠的营中,拉着他的手说:
“我把脑袋交给你了。”
蒋义渠说“
“我要不惜性命,保护将军。”
他赶紧把大帐让给了袁绍,自己搬到别处去住,组织士兵们做好保卫大帐的工作。袁绍就在这里起草文件,发布命令。冀州的各城邑原以为袁绍已经死了,多数归降了曹操。及至接到袁绍的命令后,才知道袁绍还活着,有不少城邑又归附了袁绍,逃散的将士也逐渐回来了。
袁绍在官渡战败的消息传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有人对正在被囚禁的田丰说:
“你原来的意见是对的,这回你必然要受到重视了。”
田丰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说:
“不然。袁公外宽而内忌,他不相信我对他的忠诚,而我又屡次以直言触犯了他。如果他打了胜仗,心里高兴,还能放过我;如今打了败仗,内忌之心必发,我没有活下来的希望了。”
这时正值惨败之后,袁绍的士兵们很多人都拍着胸脯,流着眼泪说:
“如果田丰能够到前线来帮助谋划,必然不会败得这么惨。”
袁绍的左右把这些情况反映给他,他觉得很不是滋味。过了一些日子,袁绍回到了邺城,对逢纪说:
“冀州人听说我打了败仗,都很关心我。唯独田别驾以前曾阻止我出兵,而我没有听他的话。他的心情应该是与众不同的,我也感到有愧于他。”
在袁绍的话里,虽然暴露了他的内忌之心,但还有一些自责的意思,并没有杀田丰的想法,而逢纪平日和田丰不和,乘机在袁绍面前中伤田丰说:
“田丰听说将军打了败仗,拍手大笑,为他自己的话应验而幸灾乐祸。”
袁绍听了这话,立刻老羞成怒,对僚属们说:
“我不用田丰之言,果然为他所笑。”
便命狱吏把田丰杀了。
原先曹操听说田丰没有随军前来,高兴地说:
“袁绍不用田丰,我不怕了。”
及至袁绍战败北遁时,曹操又说:
“如果当初袁绍采用别驾田丰之计,胜败便不得而知了。”
楼主 天行健1927  发布于 2019-06-29 09:46:03 +0800 CST  

楼主:天行健1927

字数:644020

发表时间:2019-02-25 05:24:1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5 09:31:22 +0800 CST

评论数:36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