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集。。。。。唐以前古诗歌优秀诗文歌赋选集

好了,开始诗经,然后是离骚,接下来就是春秋战国,然后是汉风魏韵。。。。。
《诗经》按照传统的风、雅、颂进行分类。选取的角度不同,有的没什么特别意思的,自己去百度或者买本书看看即可。
简单介绍一下吧。网上扒的多,我又给揉了揉。。。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6 16:27:09 +0800 CST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据说春秋时流传下来的诗,有三千首之多,后来只剩下三百一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后来为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孔门弟子中,子夏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他传诗。到汉初,鲁、齐、韩、毛四家传诗,反映汉学内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斗争。以毛诗为本,兼采三家的郑玄的《毛诗传笺》,实现今文、古文合流,是《诗经》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毛诗”虽然晚出,西汉也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现代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传本。重要的注本有《毛诗正义》、宋朱熹的《诗集传》、清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清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今人程俊英的《诗经释注》、今人余冠英的《诗经选译》等。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500年。
《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关于《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周公、成王之世诗。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但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六义”是《诗大序》(《毛诗序》)最先提出,这个提法又是以《周礼》“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的旧说为根据,对《诗经》中作品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曾多次向其弟子及儿子训诫要学《诗》。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这是孔子对《诗经》所作出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兴、观、群、怨”说,也是他认为《诗经》之所以会产生较大社会功用的原因所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阐明了《诗经》的社会功用,既点出了《诗经》的文学特征——以形象感染人,引发读者的想像与联想,又切合了社会与人生,达到了实用功效。
《毛诗序》在继承孔孟的说教基础上,特别强调了《诗》的自上而下的教化作用,其中尤其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强调了统治者应通过《诗》来向百姓作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使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从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毛诗序》的这一有关《诗经》教化的理论,无疑大大强化了《诗经》的社会功用,也大大提高了《诗经》的地位,使之成了统治者行使统治的必备工具,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诗经》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屈原所继承和发扬,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杜甫更是“别裁伪体亲风雅”,白居易称张籍“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以及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的陆游延伸到清末的黄遵宪。

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荀子:“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司马迁:“《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当然,朱熹就以为《郑风》全是淫诗。全然忘了自己一身骚了。。。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6 17:12:56 +0800 CST  
11、关雎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关雎,篇名,取第一句”关关雎鸠”中的两个字。
关关:雌雄二鸡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尔雅•释鸟》:“雎鸠,王鴡(鴡=雎)。”《尔雅正义》谓鱼鹰。郭璞注:“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禽经》:“王雎,雎鸠,鱼鹰也。”河:黄河。洲:水中央的陆地。小者,亦称之为 “渚”。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方言》:“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善,品德贤良。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君子:《诗经》中贵族男子的通称。好:男女相悦。逑:同“仇”,配偶。《毛传》:“逑,匹也”。
参差荇菜:cēncīxìngcài。参差,不齐。荇菜,《尔雅》作“莕”,《说文》作“葕”,《本草纲目》指金莲子。即“莕菜”。孔颖达疏:“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一说水生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一说菱角草、白花菜、金莲花。流:通“摎(究jiū)”,就是求或者捋取。一说转动眼球寻视,即口语中的“旋(xuě)目”,山东方言中仍有此说法,如 “我流了她一眼,长得很俊。”
寤寐:醒和睡,指日夜。睡醒为“寤”,睡着为“寐”。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思服:思念。服(古读如愎bì):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感思。《毛传》“悠,思也”。《集转》“悠,长也”。辗:古字作展,就是转。反:覆身而卧。侧,:侧身而卧。
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亲爱。“友”字古读如“以”,和上文“采(古音cǐ)”相韵。
芼:“覒(mào)”的借字,就是择、拔。芼,择取,挑选。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6 17:15:30 +0800 CST  
来源:
选自《诗经•国风•周南》。《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
《国风》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为周朝时期采集的诗篇,因在周王都城的南面而得名,同时“南”又是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见《小雅·四月》、《大雅·嵩高》)等,所以诗的采集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许多小国的歌词,连同受“南音”影响的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歌词,命名为“周南”,以与其他十四国风在编排的形式上整齐划一。

解析:
大意:
河中沙洲上,雎鸠在和鸣,
哥们的好伴侣啊,那定是窈窕淑女。
看她摆弄荇菜的样子,哥们晚上都睡不好了啊。
怎么才能追到她呢,真是睡不好啊。
女神还在摆弄荇菜,我要怎么办呢?
钟鼓敲起来,琴瑟奏起来。美人啊,我的心意请收下。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6 17:16:18 +0800 CST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仁义陵迟,《鹿鸣》刺焉。
《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毛诗传笺》郑玄:后妃觉寐则常求此贤女,欲与之共己职也。

《毛诗正义》孔颖达:此诗之作,主美后妃进贤。思贤才,谓思贤才之善女。

《诗集传》朱熹: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愚谓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
《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着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

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
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
《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
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为对方的形体(人的外形美)(窕)所吸引,而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继而了解对方的心灵(心灵美)(窈),所以说爱情就是人的美的审美过程。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性感受。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注意的是女子的形体美,但是越到后来,越消失了对她的单纯形体美的感觉(此过程在文本中需要一个过渡),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重干扰,体现在诗中便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态度的不确定引发了男子的无尽相思。“心有灵犀一点通”,待到两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后,爱情就产生了。诗到这里,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自然统一这对关系揭示出来了。
《关雎》是周朝的民歌。周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时期,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浸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早期的儒家学说以“和”为美,视主体的功德圆满为终极追求,在一定的程度上尊重了人的自然性。《论语•先进》中孔子独倾心于曾子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子要求把社会的“礼治”和理性的规范变为人们出自天性的自觉要求,——早期的儒家学说不是泯灭人的自然性的。反映在爱情审美价值观上,就是《关雎》闪耀的那种“和”美与人性美的特点,在肯定了人的自然性的同时,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的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唯其如此,《关雎》才得以列诗三百之冠,并倍受后人推崇。另外,民间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为这种爱情审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生长土壤和温度。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6 17:16:40 +0800 CST  
11、关雎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关雎,篇名,取第一句”关关雎鸠”中的两个字。
关关:雌雄二鸡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居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尔雅•释鸟》:“雎鸠,王鴡(鴡=雎)。”《尔雅正义》谓鱼鹰。郭璞注:“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禽经》:“王雎,雎鸠,鱼鹰也。”河:黄河。洲:水中央的陆地。小者,亦称之为 “渚”。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方言》:“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善,品德贤良。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君子:《诗经》中贵族男子的通称。好:男女相悦。逑:同“仇”,配偶。《毛传》:“逑,匹也”。
参差荇菜,cēncīxìngcài。参差:不齐。荇菜,《尔雅》作“莕”,《说文》作“葕”,《本草纲目》指金莲子。即“莕菜”。孔颖达疏:“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一说水生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一说菱角草、白花菜、金莲花。流:通“摎(究jiū)”,就是求或者捋取。一说转动眼球寻视,即口语中的“旋(xuě)目”,山东方言中仍有此说法,如 “我流了她一眼,长得很俊。”
寤寐:醒和睡,指日夜。睡醒为“寤”,睡着为“寐”。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思服:思念。服(古读如愎bì):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感思。《毛传》“悠,思也”。《集转》“悠,长也”。辗:古字作展,就是转。反:覆身而卧。侧,:侧身而卧。
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亲爱。“友”字古读如“以”,和上文“采(古音cǐ)”相韵。
芼:“覒(mào)”的借字,就是择、拔。芼,择取,挑选。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09:50:13 +0800 CST  
来源:
选自《诗经•国风•周南》。《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
《国风》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为周朝时期采集的诗篇,因在周王都城的南面而得名,同时“南”又是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见《小雅·四月》、《大雅·嵩高》)等,所以诗的采集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许多小国的歌词,连同受“南音”影响的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歌词,命名为“周南”,以与其他十四国风在编排的形式上整齐划一。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09:50:35 +0800 CST  
解析:
大意:河中沙洲上,雎鸠在和鸣,哥们的好伴侣啊,那定是窈窕淑女。
看她摆弄荇菜的样子,哥们晚上都睡不好了啊。
怎么才能追到她呢,真是睡不好啊。
女神还在摆弄荇菜,我要怎么办呢?
钟鼓敲起来,琴瑟奏起来。美人啊,我的心意请收下。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09:51:29 +0800 CST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仁义陵迟,《鹿鸣》刺焉。
《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毛诗传笺》郑玄:后妃觉寐则常求此贤女,欲与之共己职也。

《毛诗正义》孔颖达:此诗之作,主美后妃进贤。思贤才,谓思贤才之善女。

《诗集传》朱熹: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愚谓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
《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着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

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
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
《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

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为对方的形体(人的外形美)(窕)所吸引,而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继而了解对方的心灵(心灵美)(窈),所以说爱情就是人的美的审美过程。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性感受。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注意的是女子的形体美,但是越到后来,越消失了对她的单纯形体美的感觉(此过程在文本中需要一个过渡),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重干扰,体现在诗中便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态度的不确定引发了男子的无尽相思。“心有灵犀一点通”,待到两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后,爱情就产生了。诗到这里,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自然统一这对关系揭示出来了。

《关雎》是周朝的民歌。周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时期,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浸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早期的儒家学说以“和”为美,视主体的功德圆满为终极追求,在一定的程度上尊重了人的自然性。《论语•先进》中孔子独倾心于曾子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子要求把社会的“礼治”和理性的规范变为人们出自天性的自觉要求,——早期的儒家学说不是泯灭人的自然性的。反映在爱情审美价值观上,就是《关雎》闪耀的那种“和”美与人性美的特点,在肯定了人的自然性的同时,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的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唯其如此,《关雎》才得以列诗三百之冠,并倍受后人推崇。另外,民间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为这种爱情审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生长土壤和温度。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09:52:02 +0800 CST  
卧槽,竟然发重了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09:53:21 +0800 CST  
12、卷耳
原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10:49:33 +0800 CST  
注释:
采采:采了又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蜉蝣传》:“采采众多也”,与盛同义。闻一多《风诗类钞》注《芣苢》:采采犹粲粲。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卷耳:野菜名,今名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盈:满。顷筐:斜口浅筐,前低后高,如今之畚箕。
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怀:怀想。
寘:zhì,同“置”,放,搁置。《广韵》:“寘,止也”。周行:há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陟:zhì,登高。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éi高而不平的土石山。《说文》:“崔,大高也。嵬,高不平也”。
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虺隤:huǐtuí,腿软足疲之病。虺为“瘣”的假借;隤与“颓”相通。《正义》引孙炎《尔雅注》云:“虺隤,马罢不能升之病”。(右边简化为:贵,可惜打不出来。)
姑:姑且。酌:斟酒。金罍:léi,金罍,青铜做的罍。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集传》:“罍,酒器,刻为云雷之象,以黄金饰之”。
维:发语词,无实义。永怀:长久思念。
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闻一多《诗经通义》:“玄黄者额,诗人所拟想马视觉中之变态现象。凡人或因疲极,或由惊怖,每致暝眩,后世谓之眼花。眼花者视物不审,但见玄黄纷错,五色交驰,此即所谓玄黄者。玄黄为眼花时所见之现象,因之眼花亦谓之玄黄。声之转,则曰眩眃”。
兕觥:sìgōng,形似伏着的犀牛的饮酒器,一说是野牛角制的酒杯。
永伤:长久思念。
砠:jū,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毛传》:“石山戴土曰砠”。
瘏:tú,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集传》:“瘏,马病不能进也”。
痡:pū,因劳致病,人过度疲劳而不能走路。《集传》:“痡,人病不能行也”。
云何:奈何,如之何。云,语助词,无实义。吁:xū,忧伤而叹。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11:17:29 +0800 CST  
来源:
《诗经》

解析:
大意:
【余冠英今译】
东采西采采卷耳,卷耳不满斜口筐。一心想我出门人,搁下筐儿大路旁。
行人上山高又险,“我的马儿腿发软!且把酒壶来斟满,好让心儿宽一宽。”
行人过冈高难爬,“我的马儿眼发花!牛角杯儿斟满它,喝一杯儿莫想家。”
行人上山石头峭,“我的马儿晃摇摇,我的伙计快累倒,这份儿忧愁怎得了!”

关于此诗的主旨背景,历代有不同说法。《毛诗注疏》曰:“《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余冠英《诗经选》云:“这是女子怀念征夫的诗。”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卷耳》,当是岐周大夫于役中原,其妻思念之而作。

宋代朱熹《诗集传》:“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赋此诗。托言方采卷耳,未满顷筐,而心适念其君子,故不能复采,而置之大道之旁也。”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故愚谓此诗当是妇人念夫行役而悯其劳苦之作。圣人编之《葛覃》之后,一以见女工之勤,一以见妇情之笃。”“(一章眉批)因采卷耳而动怀人念,故未盈筐而‘置彼周行’,已有一往情深之概。”“(二三四章眉批)下三章皆从对面着笔,历想其劳苦之状,强自宽而不能宽。未乃极意摹写,有急管繁弦之意。后世杜甫‘今夜鄜州月’一首脱胎于此。”

日本的青木正儿和中国的孙作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

公木先生以为此作为男词,征夫怀旧。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14:33:42 +0800 CST  
不论何种说法,怀人总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周南•卷耳》为中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广泽后世。徐陵《关山月》、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月夜》、张仲素《春归思》、元好问《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多多少少体现了与《周南•卷耳》一脉相承的意味。

此诗语言优美自然。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周南•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14:35:55 +0800 CST  
13、螽斯
原文: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14:36:34 +0800 CST  
注释:
螽斯:螽zhōng,有时也被称为蝈蝈,外表像蝗虫,但螽斯是直翅目螽斯总科,蝗虫是蝗总科。螽斯科为渐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成虫通常在7~9月为活跃期,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成虫植食性或肉食性,也有杂食种类。螽斯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是靠一对覆翅的相互摩擦形成的。能够发出声音的只是雄性螽斯,雌性是“哑巴”,但雌性有听器,可以听到雄虫的呼唤。《诗辑》:“螽斯生子最多,信宿即群飞”。
诜:shēn,古同“莘莘”,众多。《集传》:“诜诜,和集貌”。
宜:合适;适宜。宜,古文字指祭祀的牺牲(半个牛或者羊)放在几案上。即行祭祀,神必佑之,带来好处,所以宜有“有利于”之意。振振:兴旺,谓“众盛也”。
薨:hōng,象声词。《集传》“薨薨,群飞声”。《诗·大雅·緜》:“捄之陾陾,度之薨薨。”
绳:mǐn,形容接连不断,绵绵不绝貌。《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
揖:yī,群聚貌;众多貌。《毛传》:“揖揖,会聚也”。宋欧阳修《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我年虽少君,白发已揖揖。”
蛰:zhé,众多貌。唐李贺《感讽》诗之五:“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14:38:03 +0800 CST  
来源:
《国风·周南·螽斯》。是《国风·周南》中的第五篇。


解析:
大意:
螽斯的翅振,振的沙沙响,愿你的子孙,成群又兴旺。

螽斯的翅振,振的轰轰响,愿你的子孙,延绵万年长。

螽斯的翅振,聚得乱纷纷,愿你的子孙,多到数不清。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14:38:36 +0800 CST  
“子孙”,是生命的延续,晚年的慰藉,家族的希望。华夏先民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尧舜之世已深入民心。《庄子•天地》篇有“华封人三祝”的记载:尧去华地巡视,守疆人对这位“圣人”充满敬意,衷心地祝愿他“寿、富、多男子”。而再三颂祝“宜尔子孙”的《螽斯》,正是先民这一观念诗意地热烈抒发。孟子曾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舜不告而娶的行为做辩护(《孟子.离娄上》)。汉代赵歧对“无后”做了解释,叫做:“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亦即俗话说的“断了香火”。以蝗虫来比喻生殖力的强盛,是本诗的主题。
《毛诗序》云:“《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朱熹《诗集传》承毛氏之说。还作了“故众妾以螽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的发挥。
体会意象,细味诗语,先民颂祝多子多孙的诗旨,显豁而明朗。就意象而言,飞蝗产卵孵化的若虫极多,年生两代或三代,真可谓是宜子的动物。诗篇正以此作比,寄兴于物,即物寓情;“子孙众多,言若螽斯”,即此之谓。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14:39:51 +0800 CST  
14、桃夭
原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14:40:15 +0800 CST  
注释:
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公木先生、樊树云先生说作少壮而亡。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毛传》:“灼灼,华之盛也。”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公木先生、樊树云先生说桃子的灵魂。
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宜:和顺、亲善。室家:家庭。此指夫家,下文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孟子•滕文公》中有言,“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蕡:fén,果实硕大的样子。蕡蕡,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公木先生以为,通“斑”,红白相间的样子。
蓁:zhēn,树叶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毛传》:“蓁蓁,至盛貌”。
楼主 sonso  发布于 2017-04-07 14:40:45 +0800 CST  

楼主:sonso

字数:28769

发表时间:2017-03-10 22: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7-09 10:54:39 +0800 CST

评论数:10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