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我的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对于周、秦汉的历史,我是外行。当然了,外行往往是看热闹。
《尚书》大传记载:“周成王时,越裳氏重九译而贡白雉”。
《册府元龟》外臣部记载:“周公居摄三年,越裳以三象胥重译而献白雉”
西汉时《越裳献白雉赋》(以“周德方兴,远夷入贡”为韵)
憬彼越裳,南之一方。感皇化於蛮貊,献白雉於周王。原夫获皎洁之姿,奉鸿私之德。闭灵质于雕玉,驰星使於绝域。夕辞南土,形迷夜月之光;晓向北风,影混朝霜之色。嗟乎!跋涉空阔,江山阻修。途程万里,星岁几周。过吴门而练影光透,染曹风而麻衣色浮。然後达成周之大廷,陈本国之所执。……
汉武帝曾诏告天下:“朕闻……周之成、康……教通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徕服。”
可惜汉武帝至死,肃慎也未向汉朝纳贡。
曹丕信任的心腹、深受部下爱戴的王雄担任幽州刺史护乌丸校尉某号将军守边19年,肃慎自西周以来第一次向中原纳贡。

王雄,在国家统一的过程中贡献突出、功不可没。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30 20:46:12 +0800 CST  
呵呵,能常来逛逛就心满意足了。很高兴在天涯社区认识了一帮朋友。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30 21:44:06 +0800 CST  
首先诚挚地向应侯道歉,昨天看到你发了很多帖子,由于太多,自己又要给学生上课备课,因此才说懒得回复的,还请原谅。海阔天空朋友,呵呵,就算是“不打不相识”吧,欢迎你们哥几个常来。以后一定心平气和地回复。
各位都喜欢读武侠小说,想必肯定都是侠肝义胆。我也喜欢读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小说一本不漏地都读过,有些还不止几十遍,令狐冲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大家都喜欢三国,我相信学术上的小小纷争不会影响我们成为好朋友的。
另外感谢所有留言的朋友,尤其是楼上的into朋友。
田豫被调离幽州的原因自然与王雄的“支党”有关,应即是《上《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五《武功部三•将帅四》《上武略士表》的王武等人 。看其内容,

幽州刺史王雄,□□气□,长涉道艺,天性仁勇,刚毅有略,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也。
正与王雄兼任护乌丸校尉吻合。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31 21:34:21 +0800 CST  
大家狼朋友,王祥和后母没出现任何问题。就像前文中的破绽一二三四一样,背后都隐藏着我们历史真相。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3-31 22:24:07 +0800 CST  
破绽五、王祥真的曾经扶母携弟,避地庐江吗?
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杂语》,王祥隐居三十多年,并未说隐居的地点。《晋书》中把地点写为庐江,《水经注》未见记载,《元和郡县志》“临沂”条只有王导旧宅,《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王祥卧冰求鲤的地点在庐江六安。
然而王祥应不会避地庐江。因为自从兴平二年(195),王祥16岁时起,一直到西晋灭吴(280),庐江一直是主战场——各方争夺最激烈的区域。且自建安十八年起,江淮(包括庐江)成为战争的前沿阵地,其间数百里,无复人居。
初平元年(190)至三年(192),由于董卓,李郭之乱,关东诸侯战乱不休,黄巾黑山烽火四起。关中、荆州、冀州、并州、青州、幽州、兖州、豫州都是战火连绵。唯独徐州却是太平无事,因此四方流民移依徐州日益增多。对那些自相兼并的诸侯来说,“百姓殷盛,谷米封赡”的徐州无疑是一块大肥肉。
初平四年(193)春,袁术联合黑山、匈奴引军入陈留,屯封丘,和曹操争夺兖州,袁术虽气势汹汹,又怎经袁曹联手,三战俱北,流离迸走,几至灭亡。袁术只得南逃九江。袁术就像瘟神一般,给扬州尤其是庐江的人民带来灭顶之灾。
兴平元年(194),袁术觊觎徐州的富庶,于是向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作为粮草,结果遭到拒绝。于是袁术向孙策承诺,一旦攻下庐江就任命孙策为庐江太守。孙策围庐江城二年,城内死伤过半。
兴平二年(195),袁术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横征暴敛下,士卒冻馁,扬州江淮间空尽,郡内人相食。198年,孙策和周瑜率兵两万进袭庐江太守刘勋的大本营皖城,一举攻克,俘虏三万多人。
建安五年(200),孙策薨,李术不听从孙权命令,孙权举兵攻打李术。枭李术首,屠城,徙其部曲三万多人。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唯恐江滨诸郡县被孙权劫掠到江南,下令民众内移,结果民众恐惧,庐江、九江、蕲春、广陵十余万户东渡,江西空虚,合肥以南只有皖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
江淮从此成为战争的前沿阵地,其间数百里,无复人居。
而王祥家乡所在的临沂呢?
王祥的家乡——沂蒙山区,由沂山、蒙山、北大山等高山携带无数丘陵组成。沂山、蒙山、鲁山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险岭峻,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文峰山、浮来山、羽山、马髻山以及七十二崮,雄奇秀幽,风光旖旎。
王祥不在沂蒙山区隐居,偏偏带着母亲和弟弟辗转千里、穿越一马平川的平原跑到荒无人烟的前线阵地隐居?
另王祥的伯父王睿在孙坚的逼迫下自杀,王祥应避开孙家的势力范围庐江才对。
(王祥避地庐江一事,《资治通鉴》并未采纳)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1 12:39:52 +0800 CST  
破绽六、王祥真是年垂耳顺之年(60岁)才出来做官吗?
王祥生于180年,年垂耳顺之年,时间应该是235年左右。吕虔担任徐州刺史后任命王祥为别驾,其后王祥曾讨黄初六年(225)的利城叛乱有功,史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如此推算,王祥出仕时应在45岁左右,怎么会已经年垂耳顺呢?又怎么会隐居30多年才出来做官呢?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1 13:14:44 +0800 CST  
辩论,心里堵;不辩论,心里也堵。
王戎282年担任侍中居然还没进入晋武帝的权力中枢,真是无语。
《齐职仪》及《五代史·志》云:自晋宋齐梁魏陈,侍中并与三公参国政,直侍左右,应对献替。
宋文帝初,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後以江湛、王僧绰俱为侍中,任以机密。後又以殷景仁为侍中、左卫将军,与侍中、右卫将军王华,侍中、左卫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四人俱居门下,皆以风力局干,冠冕一时,同升之美,近代莫及。
初,王弘为江州刺史,加侍中,後徵辅政,以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
而弘弟昙首为文帝所任,与华相埒。华常谓己力用不尽,每叹息云:“宰相顿有数人,天下何由得理?”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1 14:13:16 +0800 CST  
张金龙《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晋书·王济传》:晋武帝太康年间为侍中,时其父王浑为尚书仆射。“主者或处事不当,济性峻厉,明法绳之。素与从兄佑不平,佑党颇谓济不能顾其父,由是长同异之言。出为河南尹。”
按王济作为侍中,其职能是平尚书奏事,即通过检查尚书省所送文书,发现不法行为,加以弹劾。他并非与乃父有隙,而是忠实地履行了侍中的职责,所谓“明法绳之”是也。若不从文书审核这一角度考察,则此条史料很难得到确解。
百度:侍中条
【侍中】官名。秦侍中为丞相之“史”(属员),以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名。汉为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侍中任务很杂,须分掌乘舆服物(包抱“虎子”即溺器在内)。但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武帝时因侍中莽何罗图谋行刺,始令侍中出居宫外。王莽执政时复入,东汉章帝时复出外。秦、汉侍中员额无定。魏、晋定为四人,加官者不在限额内,职责与秦、汉侍中不同,虽仍在近侧,而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遂成为清要之官。魏国时已经成为加衔,司马懿、曹爽执政都加衔侍中,晋朝建立,侍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不仅开始成为三公、执政的加衔,而且直接参与朝政,晋怀帝就是侍中华混拥立的。侍中的百官排位在尚书令、诸大将军之下,中书监之上。晋朝开始把侍中作为三公的加衔,并且参与执政。曹魏时期侍中的百官朝位根据群臣上郭太后表记载排在九卿之下,在尚书仆射和中书监、中书令之上,大将军执政时的尚书仆射和中书监、令是没有实权,可是曹魏还没有一位专职侍中能对朝政产生影响。晋朝的侍中比中书监、中书令的地位高,成为朝廷要职,曹魏掌权的中书监、令刘放、孙资甚至可以决定三公任免,晋朝的中书监荀勖也曾参与司徒任命,当时他也加衔侍中。泰始二年,诏曰:“古者百官,官箴王阙。然保氏特以谏诤为职,今之侍中、常侍实处此位。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由侍中侯史光等巡视天下,侍中已经从曹魏时期的加衔、内廷顾问成为有实权的职务,侍中任恺与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的矛盾就表明了侍中的权限和影响力。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1 14:31:40 +0800 CST  
很多东西辩论起来是无穷无尽且极为无聊的。因此我以后尽量不作任何评价。
例如:我列举曹操功劳:第一、曹操统一北方。
一些反对者绝对会说把统一北方的功劳完全归结到曹操的身上是有失公允的。
因为抹杀了夏侯渊、夏侯惇及曹仁、曹真、五子良将的功劳。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1 15:10:25 +0800 CST  
破绽七、王祥薨后,会第二年才谥号“元“吗?
根据礼仪,王祥在临葬前就会被谥号“元”。
古时帝王、诸侯、大臣去世后,礼官们会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谥号的好坏,将其后代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谁都不愿意祖先顶着屎盆子而令后辈蒙羞。因此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
《晋书》说,王祥第二年谥号“元”( 《晋书•王祥传》)。根据《谥法》:
能思辩觽曰元; 行义说民曰元;始建国都曰元 ;主义行德曰元 。
《尔雅•释诂》注疏“谥”字说的那样:“人死将葬,诔列其行而作之也”呢?如果“人死将葬”,也就是即将下葬的时候就可得到谥号。同卷何曾传:咸宁四年(278),太宰何曾去世,临下葬时,皇上下礼官议论谥号。当时博士秦秀谥为“缪丑”,皇帝司马炎帝不同意,策谥曰“孝”。太康末年,儿子何劭自表改谥为“元”。 (同卷《晋书•何曾传》),
《晋书•何曾传》所说临葬前赐予谥号是否属实呢?
我们可以从与王祥同卷的另外两人找到答案:太傅郑冲薨后当年谥为“成”;( 安民立政曰成 )司徒石苞薨后谥为“武”。 (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 )
根据谥法及何曾儿子何劭的举动,谥号“元”是至高无上的荣耀。王祥魏国时任最后一任太尉、西晋时任太保,被封为国公,是完全有资格得到谥号的;再说既然谥号为太宰何曾儿子都梦寐以求的“元”,照例不该迟至一年后才给谥号。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1 19:25:00 +0800 CST  
理不辨不明,话不说不清。
前面应侯质疑王戎在晋武帝朝担任尚书令一事,非见于《北堂书钞》而见于《通典•职官志》。特此更正并对误导朋友致歉。
太熙元年,诏曰:夫总百揆之得失,管王政之开塞者,端右之职也。是以自汉代以来,慎选其人。议郎王戎可为尚书令。
太熙(290)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四个年号。四月,晋武帝驾崩。
应侯认为《晋书•惠帝纪》中说:“武帝崩。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以中书监何劭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戎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杨济为太子太保。”
然而,《晋书本纪》并不完全可信。见后文“征北大将军卫瓘”事。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2 07:01:18 +0800 CST  
应侯认为我避实就虚,故意视而不见。只对第1、2点进行了反驳,却对第3、4点选择性失明。
说实话,由于先入为主,我看了你第一条 、第二条之后,认为你只是瞎起哄的,所以并未完全放在心上、不想过多纠缠。
我的回答:王雄就是曹魏最后一任太尉王祥。青龙四年(236)王雄下落不明,但并未去世,而是在嘉平元年(249)接替桓范担任大司农,集军权(预备役)、财政大权于一身。此后升任司隶校尉,辖京师五郡,监察文武百官、(后母去世后守孝并致仕)三老、接替王经重新担任司隶校尉、司空、太尉、太保。
至于十三年间王祥究竟有何功勋?日后详叙。不知满意否?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2 07:04:53 +0800 CST  
我确定胡遵必定有传,是受缪钺先生及清朝一批学者的启发。
缪钺《读〈三国志〉的几个方法问题》:《三国志》掌握是纪传体史籍,纪是全书的大纲,用编年的方式排出一代的大事。先读纪,初步掌握这段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再去读传记,有助于了解各类人物活动的相对时间及其历史背景、地位和作用,而传记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事迹较详,又可丰富、充实纪的内容。同时在阅读传记中,回头再查阅纪的相关部分,两者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更有利于史实的掌握和理解。

当我们读曹操的重要谋臣《郭嘉传》时,全篇近一千字,但没有一个纪年,读后因缺乏具体的时间概念,印象模糊,线索不清。如果先读了《武帝纪》,对照相关部分,便可以排出郭嘉主要的活动时间表:公元196年,郭嘉经荀彧推荐,加入曹操集团,时年二十七;198年,从征吕布,与荀攸共同分析形势,坚定了曹操的信心,最后攻克下邳,生擒吕布;199年,与程昱一起劝阻曹操不宜遣刘备出征,曹操醒悟,可以已经追刘备不及;200年,又力排众议,支持曹操先刘备后袁绍的战略部署,避免了后来与袁绍作战时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处境;同年,官渡之战的紧要关头,分析孙策不可能偷袭后方基地许都,稳定了军心;202年,从征袁谭、袁尚,建策待袁氏兄弟相争而后进击,被曹操采纳,收到一举而定冀州的实效;207年,力主曹操北征乌丸,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巩固北方,解除南下时的后顾之忧;同年九月,郭嘉病死于北征乌丸的凯旋途中,年仅三十八岁;208年,曹操赤壁败北,犹追思赞叹郭嘉不已。从以上所述,郭嘉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前后仅十一年,但是,一个洞察局势、善于决断的年轻谋士形象,便活跃在眼前,从而加深了对郭嘉的印象。

又如曹操的宠信将领张辽,在《武帝纪》中只有四处提到他的事迹,总共不过七八十字,记载十分简略。而《张辽传》则有一千四百六十余字,从归降曹操算起,便记有大小二十三事,多数为《纪》所无。公元207年,著名的合肥攻守战役,《纪》仅一句话,十二字,但《传》却用了近三百四十字描述张辽等以七千之众击退孙权十万之众,激烈的战斗场面,跃然纸上,大大丰富了《纪》的内容。(待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2 07:12:27 +0800 CST  
我的理解是:纪就像新闻联播的内容提要,简洁精悍,而传就像里面的新闻,丰满、充实。既然在纪中反复出现胡遵,胡遵死亡的具体时间出现于纪中,传中应该有详尽的描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胡遵去世的准确时间都已出现于纪中,其他级别的将领、大臣的去世时间该不该出现在纪中?(清朝的一些学者屡次质疑此类记载)
窃认为,陈寿还曾在《孙皓传》中提到过伐吴副统帅杨济。
《三国志》原文:冬,晋命镇东大将军司马伷向涂中,安东将军王浑、扬州刺史周浚向牛渚,建威将军王戎向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向夏口,镇南将军杜预向江陵,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浮江东下,太尉贾充为大都督,量宜处要,尽军势之中。
《晋书》:十一月,大举伐吴,遣镇军将军、琅邪王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东西凡二十余万。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行冠军将军杨济为副,总统众军。
只是杨济在290年遇害,陈寿本人或者贾谧等人或其他人删去了杨济作为副统帅的史实。
胡遵传记被删,窃以为其后代参与赵王司马伦政变而屡次大破齐王司马囧的军队有关。
晋诸公赞曰:胡烈兒名渊,字世元,遵之孙也。遵,安定人,以才兼文武,累居籓镇,至车骑将军。子奋,字玄威,亦历方任。女为晋武帝贵人,有宠。太康中,以奋为尚书仆射,加镇军大将军、开府。弟广,字宣祖,少府。次烈,字玄武,秦州刺史。次岐,宇玄嶷,并州刺史。广子喜,凉州刺史。渊小字鹞鸱,时年十八,既杀会救父,名震远近。后赵王伦篡位,三王兴义,伦使渊与张泓将兵御齐王,屡破齐军。会成都战克,渊乃归降伏法。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2 07:38:59 +0800 CST  
给胡遵立传,绝对贬低不了陈寿的学术良心。
如果当朝权贵大臣的先祖无功可述,陈寿当然没有为他们立传的义务?
《三国志》就不该给当朝立下功勋的权贵的先祖立传吗?如此说来,现在要是有人给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立传,就是巴结他们的子孙后代?
问题是给平民子弟立传,权贵们会认可而立为国史吗?
西晋承魏,《三国志》中魏国的人物,究竟有几人的子孙不是当朝权贵呢?
张华虽为晋臣,可有值得写入《三国志》之处。提一下名字行不行?
裴秀是不是晋臣?陈骞、羊琇、贾充、石苞等等等等等等是不是晋臣?
以裴秀为例:
《三国志》:甘露二年甲子,乃令散骑常侍裴秀、给事黄门侍郎锺会咸与大将军俱行。
《太平御览》引《张华别传》曰:“驾西征钟会,次长安。华兼中书侍郎,从行。”
《张华别传》可能不准确,但张华在魏末担任相国长史兼中书侍郎却为不争的事实。近水楼台先得月,张华总有和司马昭一起的史实吧。
陈寿顺水推舟,给自己的“恩人”送份人情行不行?(待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2 08:00:00 +0800 CST  
虽然有跳跃,可请放心,最近几天能忙中偷闲,我绝不会遗漏应侯对我的任何一个质疑。
应侯引《晋书》,认为我一次次地夸大了王戎的作用,我想请应侯先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王戎究竟担任的是司马昭的大将军掾属,还是相国掾属?二者时间绝对不同,究竟有何蹊跷?裴松之注说裴楷、王戎一起被钟会举荐为大将军掾,而晋书则说是相国掾。二者时间绝对不同。窃以为是大将军掾属。这条信息透漏三国时期诸多有价值的线索。绝不可等闲视之。
我先说明我的另外一个意图:当然这也是老生常谈。《晋书》不可靠,需要考证。
第二、《晋书》故意忽略王雄、王乂的问题。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2 09:24:28 +0800 CST  
《三国志•东夷传序》:“自虞暨周,西戎有白环之献,东夷有肃慎之贡,皆旷世而至。”
司马昭在给孙吴的文书中称:“自兹以降,九野清泰,东夷献其乐器,肃慎贡其梏矢,旷世不羁,应化而至,巍巍荡荡,想所具闻也。”
钟会在《檄蜀文》中也宣称:曹魏“布政垂惠而万邦协和,施德百蛮而肃慎致贡”。都把肃慎朝贡作为彰显曹魏强大的依据。
晋•孙楚《为石苞与孙皓书》:“东夷献其乐器,肃慎贡其楛矢,旷世不羁,应化而至。”
《晋书•四夷传》:周武王时,献其楛矢、石砮。逮于周公辅成王,复遣使入贺,尔后千余年,虽秦汉之盛,莫之致也。及文帝作相,魏景元末,来贡楛矢、石砮、弓甲、貂
皮之属。魏帝诏归于相府,赐其王傉鸡锦罽、绵帛。至武帝元康初,复来贡献。
元帝中兴,又诣江左贡其石砮。
呵呵,注意《晋书》的措辞,认为文帝司马昭时,肃慎才第一次向中原纳贡,而对青龙四年肃慎向中原纳贡之事只字不提。
由此肃慎纳贡这一旷世功勋与镇守幽州十余年的幽州刺史、护乌丸校尉、某号将军王雄无直接关系。
《册府神龟》同样忽视王雄与肃慎纳贡有直接关系。反倒是肃慎的后代满清在修《四库全书》时把肃慎纳贡的时间提前到青龙四年。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2 09:29:01 +0800 CST  
至于王乂,
第一处:《晋书•祖纳传》:纳字士言,最有操行,能清言,文义可观。性至孝,少孤贫,常自炊衅以养母,平北将军王敦闻之,遗其二婢,辟为从事中郎。有戏之曰:“奴价倍婢。”
纳曰:“百里奚何必轻于五羖皮邪!”。
《世说新语》: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
【笺疏】李详云::“案《晋书•祖纳传》作平北将军王敦闻之,遗其二婢.。敦乃乂字之讹。王敦未尝为平北将军。乂督幽州,纳 ,范阳人,为其部民,故得饷云。
第二处:泰始元年以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封乐陵公,车骑将军陈骞为高平公,卫将军贾充为车骑将军、鲁公,尚书令裴秀为巨鹿公,侍中荀勖为济北公,太保郑冲为太傅、寿光公,太尉王祥为太保、睢陵公,丞相何曾为太尉、郎陵公,御史大夫王沈为骠骑将军、博陵公,司空荀顗为临淮公,镇北大将军卫瓘为菑阳公。
卫瓘并非担任镇北大将军,而是征东将军。
《卫瓘传》:泰始初,转征东将军,进爵为公,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加征东大将军、青州牧。所在皆有政绩。除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至镇,表立平州,后兼督之。
万斯同《晋方镇年表》泰始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幽州都督都为王乂。五年、六年空白。泰始七年,幽州都督为卫瓘。考《武帝纪》:此年征东大将军卫瓘为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待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2 09:43:36 +0800 CST  
说起邓艾,相信看这个帖子的朋友绝对不会陌生。可根据欧阳修《集古录》,三国时期并未有邓艾其人,而是有邓乂其人。
《集古录》:右《邓乂碑》,考其事迹终始,即魏邓艾碑也。艾尝为兖州刺史,据碑云“晋初尝发兖州兵讨叛羌,艾降巫者传言,授以用兵之法,因以破羌。兖人神之,遂为艾立庙建碑纪其事”。艾于三国时为名将,尝有大功,其姓名闻于世甚显,史与兖人皆不应误。而“艾”、“乂”二名不同如此,此君子所以慎于传疑也。
余谓古人“艾”、“乂”常通用,《汉书》曰“黎民艾安”,与“惩艾”、“创艾”,注皆读为“乂”。岂非邓侯名“艾”音“乂”,而书碑者从省欤?后人读史无音注,乃直以为蒿艾之艾,而流俗转失,久而讹缪,遂不复正。此理或然,览者详之。熙宁壬子正月晦日六一堂书。
是否秘书监掌国史贾谧在立《三国志》为国史时避他老丈人尚书令王衍的父亲——自己妻子的祖父王乂讳而改为邓艾呢?抑或是陈寿自己改为邓艾呢?我们不得而知。暂存,待有识者日后考证。(待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2 10:29:00 +0800 CST  
第三、宋朝以前的所有典籍对于王戎、王衍书法忽略的问题。
对于王戎、王衍兄弟的书法,宋朝以前只字不提。宋朝书法家之一米芾居然认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与王戎的书法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原文前已引。
王戎的书法为世之奇珍,有价无市;苏轼文集则记载王衍的书法值五十万文,而米芾的作品记载:王羲之的真迹只不过十五万文而已。而米芾作品记载,价值十五万文的王羲之真迹先与他人交换了怀素的字帖,然后又交换到王戎的画像。
当时我很诧异,米芾为何对王戎如此推崇呢?
如果觉得两位书法家对王戎、王衍的推崇还不够,我再去图书馆大量摘抄一些宋人关于王戎、王衍“二王”书法价值的笔记上来。
《魏国方镇年表》对王雄的儿子王浑担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某号将军视之不见。《三国职官表》对王雄、王戎担任魏国散骑常侍视之不见,对王浑、王乂担任尚书视若不见。古人对王雄(王祥)一家实在太不公平了。难道就因为王导、王敦兄弟杀害了王雄的孙子王澄此后一直掌权(直到民国)就该篡改历史吗?
前文我列举唐朝《五大臣注文选》就堂而皇之、厚颜无耻地认为淝水之战,东晋赖王导大破前秦。
(待续)
我休息休息。希望朋友们暂时不要发帖。感谢!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4-02 11:19:39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