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走麦城:关羽最后的日子里,发生了些什么?

第二个奇怪的事情在于,史书里到处都有写到是马忠生擒的关羽,可这个马忠在立下如此大功后却没有获得一丝奖励,随后便消失不见了,这岂不怪哉?
我们常说军功军功,军功是怎么算的?一般人很容易将其联系到指挥战争这个层次,认为只有那些运筹帷幄的人才有军功,可若如此的话,一般人如何才能加官进爵?历朝历代设置那么多等级爵位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般军功就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常规的,算人头(后来改成耳朵或者手指),二是非常规的。
非常规的又分为两种,一是执行特殊任务,比如黄盖诈降,可能一个人都没砍,但也要算功劳——《三国志-黄盖传》里说他在赤壁之战后立刻就“拜武锋中郎将”,而黄盖是最早跟随孙坚的人之一,混了二十年才混到中郎将的职务,也算是够衰的。
另一种是击毙或生擒敌方重要将领,比如黄忠击毙了夏侯渊,立刻就成为了与关羽并驾齐驱的人。有时候运气好的话捡的人头甚至是屁股都能立功,比如项羽自杀的时候就有五个人瓜分了他的尸体,结果这五人都封侯了。
生擒比之于击毙更加需要技巧性(废话),何况还是抓关羽这种级别的人(别的不说,光关羽的武力值至少就在90以上吧,你让全言我去追关羽,不被砍死就不错了)。可马忠立下如此功劳,居然连根毛都没有获得,倒是潘璋因功拜固陵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朱然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这一点都不清真。
马忠之前就潘璋的司马了,算是中级军官中的佼佼者(比如沛公左司马曹无伤属于知道刘邦核心机密然后出卖给项羽级别的人),生擒关羽不说和潘璋对半分军功,怎么着也得三七嘛!可是随后马忠便在历史上不见了踪影,这又是为何?
我前面说了,反对彻底的厚黑读史,但是并不是否认厚黑的存在。要我看,这马忠估计就真当了孙权一方的弃子,可能已经被杀了,也可能被闲置不用,随时准备被献祭给刘备。但是最终刘备没有和孙权和好,而马忠便已经病逝了,孙权觉得这厮实在烦心,于是便绝口不提他的存在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0 14:56:56 +0800 CST  
关于厚黑方面我的逻辑是这样的:纯粹的脑补,不足为信;但历史上如果有类似的事情,则可以借鉴参考。就在关羽去世仅仅四十年后,司马昭在杀死自己的主君曹髦后便将执行者成济给卖了。当时陈泰说必须杀贾充,可是贾充是司马昭亲信中的亲信,他怎么舍得下手?至于成济,一匹夫耳,不足为惜!
我们现在把司马昭替换为孙权,贾充替换为潘璋(史载孙权对潘璋是“奇爱之”),成济替换为马忠,不是很和谐吗?
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满世界都知道是马忠抓的关羽了——孙权方面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呃我是说马忠也,那么冤有头债有主,说不定刘备一沉住气,杀个马忠就可以消弭仇恨呢?你办事我放心,有事情,找马忠,与我孙权无关,也与我的爱将潘璋无关。
至于后来马忠是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呢,还是真的被杀了,似乎就不重要了。
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可能,因为这样的话可以相对比较完美一切:马忠杀了关羽后孙权怪罪下来,所以不给他加官进爵,甚至想杀他。但是孙权要是真的杀了,一方面史书应有记载,另一方面这时候杀他又可能得罪曹魏一方,所以暂时留条命。后来刘备最终还是发动夷陵之战了,那么马忠就没必要杀了。这时候按理说可以给马忠恢复政治名誉,再后来,孙刘重新结盟,此时刘备已死,关羽的后人也在蜀汉混得一般,诸葛亮和孙权当然也就无所谓那个杀死关羽的人了——此时马忠可能已经去世(这么提心吊胆地活着,难免不郁郁而终)。
不过就算孙权没有真的杀他,那个年代中国人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脑袋造假——当年刘邦为了骗陈余就砍了个长得像张耳的人然后把这个人的脑袋送了过去,结果陈余还真相信了。那个年代又没有DNA测试什么的,马忠还远不如张耳有名,或许孙大帝一“慈悲”,就改杀了另一个人呢?
善哉善哉,众生平等,张耳是人,那貌似者非人邪?
扯远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0 14:57:22 +0800 CST  
明天继续关羽北伐原因考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0 14:58:14 +0800 CST  
下面网友毘沙罗卫门的观点,我虽然不赞成,但是也可以一起讨论,反正谁也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笑谈历史罢了。
---------------------------------------
我觉得临场砍头的说法有些许牵强。我选择大魏阴谋论,就是说,东吴要用关羽的人头去换荆州,事实也是,大魏在关羽败退的时候并没有乘胜追击,侵占州郡,所以,我认为,那应该是孙权的外交筹码,毕竟关羽跟东吴并没什么军事冲突。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1 00:02:47 +0800 CST  
三、关羽为什么要出征北伐?

是的,关羽为什么要出征北伐?
这是探讨关羽之死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如果关羽不北伐,那他就不会因为与曹魏的二虎相斗而遭孙吴偷袭,自然也不会因此死在逃亡的路上。但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意义了,那么关羽为什么要北伐呢?
普遍观点认为关羽是为了贯彻实施诸葛亮对刘备的制定的两路出击夹攻两都(长安、洛阳)的计划,但这里就有个疑问了:其一,刘备在当年只进攻了汉中,其二,之后关羽在襄樊搅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他也没有对长安发动袭击。按诸葛亮的计划,蜀汉方面必须两路夹击才能完成最后大业,而关羽既不是在刘备攻打长安的时候北伐中原,而刘备也没有因为关羽的北伐而攻打长安,这显然跟隆中对是相违背的。
我们采用反证法推理一下。
首先假设关羽确实是想实现隆中对的计策,但刘备却没这个打算,可关羽却因为通讯不便而做出了误判,于是擅自行动出兵北伐,这,是否可能?
仔细推敲过后我们可以说此观点是不现实的,因为刘备册封关羽前将军的时候是派了大量人马过来,如果他真的要关羽出兵北伐,一定会借费诗或者别人之口告诉关羽——这么大一个决策,不可能闷着不说。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1 13:58:04 +0800 CST  
那么我们再假设刘备确实有此计划,而且是想要关羽先打洛阳,然后他再出兵打长安,这是否有可能呢?
也很难成立。
且不说刘备军刚拿下汉中,士卒疲惫,不存在进一步北上的能力,而且史书记载了刘备在汉中之战后便亲自返回了成都,留魏延镇守此地(《三国志-先主传》:“于是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可见他至少是没有立刻北上的意向。所以就算此时关羽北伐,刘备也不大可能立即呼应。而既然刘备不立即呼应,那就谈不上是什么“两路出兵”了。
以之前最后当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之时刘备的答复是“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三国志-吴主传》),以及后来诸葛亮北伐的情况看,蜀汉集团是深知此时进攻长安没太多胜算的,原因有三:
一是当时的北方还很稳定,不符合诸葛亮所说的“天下有变”——刘邦韩信能成功,是因为黄河流域被项羽搅和成了一锅粥,另外章邯等人又因为坑死了关中人民数十万而汉王有约法三章在先,所以秦朝遗民们都巴不得刘邦去救他们于水火。这种情况在219年的中国并没有出现。
二则诸葛亮也不是完人,隆中对的时候他去都没去过益州,估计没预料到秦岭那么难翻,之后汉中之战刘备和诸葛亮都发现北伐远比想象的难,光是走路就累个半死,自然也就发现了当年隆中实在有些太理想化。
三则是因为长安乃两汉重镇,等闲也确实拿不下来。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军于建安二十四年兵败汉中,夏五月“还长安”,可见长安此时是有重兵把守的。关中地区不比汉中,平原广布,正适合曹魏骑兵行动,此时的刘备就算要北上,顶多打凉州,步步蚕食曹魏的边境,扫清长安西面屏障,然后徐徐推进,而不是直接打长安。
关羽是久经沙场几十年的老将,刘备不会打长安这件事应该不会不明白。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1 14:10:36 +0800 CST  
如果承认关羽的北伐是遵循隆中对的计策,那么有一个问题是怎么也绕不开的,那就是他出兵的时间,不前不后。
早一点吧,你可以说关羽是为了响应刘备对汉中的征伐;晚一点吧,你可以说他是在等待刘备休整好了然后一起出动。可是他恰好卡在那节骨眼上,明摆着刘备没休整好,他偏偏出兵了,这该作何解释?
我们当然可以有无数种解释,但是上帝喜欢最简单的答案。与其想破脑袋地证明一个怎么都说不通的命题,不如直接这么写上答案:对不起老师,这个命题错了。
这就好比上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科学家们都发现牛顿经典力学在许多新领域行不通,于是大家想破了脑袋都想修正牛顿体系的漏洞,结果爱因斯坦说:不是牛顿的有漏洞,是因为在更广大的领域里,他的理论是错误的。
现在我们也只能说这么一句话,那就是:关羽的北伐,绝不是为了隆中对里的那什么“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而是别有所图。
图什么呢?
让我们转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
谁给关羽下达的北伐指令?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1 18:58:36 +0800 CST  
四、谁给关羽下达的进军令?

是的,这个问题,难道大家都忽略了吗?
关羽是刘备方面镇守荆州的地方大员,北伐这样一次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岂能是随随便便寥寥草草就能进行的吗?那么问题就来了:是谁,给关羽下达了进军北伐的命令?
近些年来莫名其妙的历史学脑残层出不穷,其中之一部分便提出了雷死人不偿命的“诸葛亮杀害关羽”观点,说关羽之死是诸葛亮为了扫清自己通往蜀汉政权巅峰而采取的措施,刻意让关羽北伐,然后让他死在外面。
对此我看着也是醉了,且不说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前的职务大概就是一个首长秘书,在军队中也没有什么实力,官衔上也比关羽差了十万八千里,杀了关羽,他就能上位?更重要的是,为了坑死关羽而丢掉荆州,这该脑残到什么地步才会做出如此决定?
所以诸葛亮谋害关羽一说真没什么好说的,一派胡言。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2 16:27:47 +0800 CST  
诸葛亮要是一口气把关羽张飞法正都杀了,我就信是他给关羽下的军令,不然我们只能说除了刘备,没有人能给关羽下达指令。问题是,关羽北伐是刘备下达的指令吗?
前面我们也已分析,以当时的形势,刘备不大可能下达这样一个冒进的指令,因为他本来就只有两个州的地盘,益州出去打汉中还靠谱点,江陵上去北伐就有点爆冷了——曹魏的政治中心虽然在河北邺城,但南方的许昌仍然是其重要的据点,所以在于禁军队被消灭前关羽是不可能吓得曹操讨论迁都的。
而且在于禁被打败之前关羽对襄樊的攻略也没有尽全力,因为吕蒙在称病后关羽才“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再联系到他抓了于禁的俘虏却粮食不够而要去抢孙权的粮食,可见在此之前关羽是绝没有预料到自己能取得初次辉煌胜利的。换而言之,就是他一开始就没有做好打大仗准备的。
本来襄樊之战就充满了各种偶然性,至少我们知道关羽不是诸葛亮,不懂什么借东风之类的把戏,古代也没有天气预报,谁能知道汉水会突发暴雨发洪灾呢?汉水不涨,何来水淹七军?不水淹七军,关羽有把握降于禁斩庞德?
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事实,那就是:关羽的北伐,原本就是一次有限度的小规模行动而已。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2 16:34:36 +0800 CST  
五 真相

真相可能就是这样的:刘备出兵汉中的同时或者之后捎了口信给关羽,说大哥我就要出兵了,你也别闲着,在荆州吓唬一下曹操,意思意思一下。至于这个“意思一下”是意思到什么程度,我想曹操的行动告诉了我们。
当刘备大举出兵汉中时,曹操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赶来与之对抗,为什么?
忙着处理自己在朝廷的政治斗争肯定是一方面的(曹操这几年很忙),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正是关羽的存在,掣肘了曹操的行动。
在当时孙刘两家之中,只有关羽所镇守的荆州是唯一具备直接威胁黄河流域的重镇:刘备益州打黄河流域首先要爬山,其次爬了山后打的也是关中地区,并非北方的经济中心(关中早就不是了);而孙权的扬州要想北伐,吕蒙也说了,陆战不给力,拿下很困难,就算拿下了,那也不一定能守住。
唯有荆州地区,往北就直接插入曹操的心脏地带,关羽本人又有出色的陆战经验,曾经还在曹操手下公干过,这些优势都让曹操不得不防,不做好周全准备曹操是不可能向西方进发的。
所以关羽在建安二十三年末和二十四年初的任务就是牵制曹魏,为刘备在汉中的行动获得战机。接着刘备拿下了汉中,关羽于是趁机北伐想要敲一竹杠,让曹操往返于东西之间疲于奔命——这种计策正如当年田丰建议袁绍时所说的“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北方不是天下没变吗?那就没完没了地恶心曹操,玩多了,我就不信他们能每次都镇压得住叛乱,起码曹操六七十岁的人了,多跑跑,死得也快些嘛(大家都比曹操年轻)!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2 17:06:26 +0800 CST  
然而突发的大水打乱了关羽的所有计划,原本就很优秀的他准了战机,一把水淹了七军,威震了华夏,此时他的骚扰任务早就已经完成了,是继续留下扩大战果,还是见好就收,率兵回师呢?
以前我认为关羽想做军阀,想为他的子孙留下一片更广阔的天空,所以为了利益,而继续留在了北方前线。现在看来,也是受厚黑分析历史影响太深了。在又读了很多历史传记之后,我现在所下的结论就是:关羽这么做,就是因为他想这么做而已。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因为他与众不同。而且英雄中的大部分,都不谦虚。
关羽和很多人一样,就是骄傲自满,而且放在他那个时代,他也完全有骄傲的资本:
①个人武艺方面,关羽属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传说级武将,杀的还是河北赫赫有名的颜良,这战绩,足够他吹一辈子了。
②军事统帅方面,关羽常年担任刘备集团二把手,刘备不分兵则已,一分兵则只给关羽以重任,说白了关羽就是长时期做领导做习惯了,自负心当然也日渐加重。
③道德情怀方面,关羽在当时便已是全国的道德楷模,对故主不离不弃——我们平时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也会有那么一丝“自豪感”,关羽做了一件这么伟大的事情,内心能不自豪?这自豪自豪着惯了,变得极度自负不是很正常的?
④作为一个武将,关羽能读《左传》,这是非常难得的。虽说算不上文武全才,但是我们翻开《三国志》,里面有几个将军会读书?大字不识几个的倒是有提到一个王平,其他我没特别留意,但应该还有。古代文化普及率本来就低,一个城楼前贴个告示就那么一两个人能看懂,其余都要听他念是什么内容。打仗的人原本就没空读书,要有空读书也早就投身行政圈子去了,干嘛要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
关羽文化水平未必很高,但是作为一个武将,能知晓春秋大义就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放今天完全可以到某大学挂个教授名额,你说他能不自负?
襄樊之战将关羽的声望一下子推到了另一个巅峰,如此成功面前,他失去了冷静的判断,或许,他觉得光靠自己就能拿下河南呢?你无法想象一个失去理性的成功人士会想什么,他们的思维本就不同于一般人,发疯的时候就更为尤甚了。
此外,当时的刘备诸葛亮等都远在益州地区,他们一个是遥控不了襄樊的局势,再一个,听说关羽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是否也想着干脆默许他去算了,或许,隆中的对策真能这么稀里糊涂的成功呢?
每一个英雄都是一个赌徒,历史本就充满了各种偶然,有时候(尤其是战时)还真不是看你下的决定有多么英明,而是看你下决定的速度是否快速。比如,曹仁要是真弃城而走了会怎样?或者汉江的水再高个那么几公分会怎样?或者,曹操早死几个月会怎样?那时候别说孙权敢不敢偷袭荆州了,就是偷袭了,关羽也不至于被驱逐到荒郊野岭去做野狗,不是吗?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2 17:14:40 +0800 CST  
六 尾声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长生者,活得长之意也。关羽若没有杀人做逃犯,能否在乱世活得长呢?当然,他去世时候年纪也不小了,但是被斩首显然不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完美长生。倘若关羽不杀人,他会有一段怎样的人生呢?
或许徐晃的经历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徐晃是关羽的同乡,年纪稍微大一点(《蜀记》说关羽要称呼徐晃为“大兄”)。他早年在郡里作小吏,因随杨奉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拜为骑都尉。因为有见识,所以他劝说杨奉护送汉献帝从李傕郭汜手下逃回洛阳,所以被封为了都亭侯(徐晃也是曹操集团中比较少见的罕见的带爵入股武将)。后来在曹操底下做事,几经沉浮,最终以高寿而病故(死于227年,比关羽还大,比关羽死得晚八年,那年纪应该是不小的)。
徐晃的经历,可能就是关羽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轨迹。以关羽的个人素质,最终应该还是去从军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他又识字,那么做一个郡吏大概也绰绰有余。之后东征西讨,应该也能建立一番功勋。所遇若非刘备之类的枭雄,大约也不会从一而终(关羽也不是没投降过曹操,可见他是真心服刘备,而非逮个主子就忠诚不二的)。估计,关羽最后还是可能混进曹操集团(毕竟是黄河第一),然后表现得比徐晃要好,成为五子良将之首完全有可能。
不过历史还是开了个玩笑,关羽是长生没做成,变成了云长——大约关羽以前也不叫关羽,因为羽和云长比较对应,跟长生不大对应(或许关羽以前叫关寿?)。改名字,应该是因为杀了人。长生,一听就是一个四平八稳的名字,云长,一看就不是寻常人的称号。关羽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不寻常的人,超越了同时代甚至是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人,成为了真神大帝,虽然最后是以自己的脑袋为代价的。
蜀汉方面给关羽的谥号也挺有意思的,“壮缪侯”,壮大家都懂的,缪这个字却耐人寻味。谥号里“缪”这个字一般和“穆”和“谬”二子联系起来,前一个字比较褒义,后一个字明显是贬义。大约,蜀汉集团对于这位曾经的二把手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所以才给了这么一个名号给他吧!
好吧,最后这一段就是随手写的,见笑了!
更多三国方面的原创,欢迎跳转这个帖子: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25954-1.shtml
一家之言,此帖终结。

全言
2016.6.22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2 17:40:40 +0800 CST  
@Lancer2 2016-06-22 19:32:03
关羽在襄樊取得大捷是什么时候?刘备为何不从川中派援军下来?顺流直下一两天就能到公安,粮食也可以这样往下运。虽然为了争夺汉中,蜀地军民已经相当疲惫。按说还是可以派些原来留守内地的部队下来啊?张飞就在巴东,其实并不远。
-----------------------------
@岑药师 2016-06-23 20:50:25
所以说关羽败亡的根子在《隆中对》
“跨拥荆益”和“东和孙权”是一对结构性矛盾,根本无解
刘备和诸葛亮早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
是的,一开始刘备和诸葛亮可能确实没想太多,更没有考虑到孙权的能力完全迈不过淮河
╮(╯_╰)╭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3 22:43:19 +0800 CST  
@q2962889
关羽出兵时间正好在刘备加封他为前将军后,这应该是有命令下达的。出兵规模只能说不大不小,估计就一两万的样子,水淹七军后才抽掉了大部分军队北上。我个人觉得就是侵扰曹操使其不能兼顾东西而已,这本就是一个好计策,当年刘备在袁绍处打工的时候更是亲眼目睹了袁绍不听田丰此计策而失败,现在重新拾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4 09:35:51 +0800 CST  
@q2962889 2016-06-24 10:36:32
田丰的战略是小股部队部队分头袭扰,后期刘备兵困汝南田丰要求出兵,也是袁绍没抓住机会。但是形势并不具备可比性。
当时,曹操已经回大本营有所喘息,如果袭扰很可能引来曹操又一次下荆州,引来巨蟒不合算。
就算是两面出兵,可直到打完襄樊战役,关羽败死也没见汉中有所动作,这就匪夷所思了。
所以,我猜测刘备可能没下指令,因为他没准备好。
-----------------------------
关羽一开始出动的部队少是不少,但多也不会太多,不然吕蒙他们就没必要诈骗关公了。进攻的军队之所以多,主要是因为还有后勤人马,而防守则不需要。
我觉得刘备要是没下令关羽敢这么弄的可能性不大,他单挑确实很冒险,但是做统帅却比较保守,比如守徐州的时候就没能随机应变地跑路,赤壁之战的时候也是中规中矩地听刘备安排先走人,镇守荆州和孙权发生冲突也很耐心地等刘备前来支援,襄樊之战其实打得也很规矩,水淹七军后就演变成了阵地战,得知孙权偷袭自己的消息后也没有迅速下决心撤回——种种迹象表面他并不是一个冒险主义者,所以我不觉得他有可能擅自出兵北伐。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4 11:54:07 +0800 CST  
@q2962889 2016-06-24 12:41:57
所以我觉得,关羽北上很可能是自发行为。
问题也就出在“假节钺”上,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权力。
刘备可能在封赏之余想表示对关羽的信任和肯定,而关羽可能认为刘备暗示他时机已到,加上立功心切想证明自己优于于黄忠马超。
在下还是觉得,如果刘备真有心分进合击,肯定要调诸葛亮回去平衡各方,无论是辅助关羽还是稳住孙权,只有诸葛亮才能胜任。
关于袭扰的说法。。有待商榷吧。
-----------------------------
假节钺这种玩意儿有多大作用,我们现代人恐怕难以体会了,主要是没有它而擅自做主的将领太多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4 19:41:34 +0800 CST  
@q2962889 2016-06-24 21:03:21
我的理解反正就是,刘备没准备也没指示关羽北上,却给了“节钺”这种古代赋予象征性大于实权的东西。
关羽呢,春秋看多了,以为老大暗示他北上,结果孤军北上兵败身死。
这基本可以说通成都方面的反应。
-----------------------------
也有可能,反正大家都是脑补,也不说谁对谁错~
欢迎老兄也到《剑桥三国史》里作客哈!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25954-1.shtml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6-24 22:32:05 +0800 CST  
@ty_114623795
你说的很对,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大意”二字,非常恰当(只是不晓得你的回复怎么不见了,囧)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7-08 20:58:33 +0800 CST  
@u_99509457 2016-09-09 16:43:09
@全言 14楼 2016-06-19 14:44:00
现在人有个很不好的思维习惯,就是将所有 历史 人物都想象成完全理性的,然后开上帝视角,说谁谁谁在某时候应该怎么做,那么他就必须怎么做,如果没有,就强行解释为“他这么做一定是有深意的”,不然,“难道你比 历史 人物还牛”?你这么牛,you can you up啊!
可实际上呢?
且不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就算勉强有,那也是极少数。而翻开史书我们便会发现......
-----------------------------
抢女人这事都不是正史记载,可能是以讹传讹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9-09 16:55:54 +0800 CST  
@鸡肋不足安尊拳 2016-09-10 07:33:18
荆州四战之地,曹操插脚,孙权伸头,皆以此为首选,谁去守都是一死,以一隅抗两国,谁有这个能耐?
刘备不是不救,而是来不及,孙权杀关羽,是因为抢了荆州,已经撕破面皮,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还可以削弱敌人的力量。
难道孙权不杀关羽,刘备就能任由荆州被夺无动于衷?一样要起兵讨伐的。孙权若放关羽,说不定来夺荆州的主将,就是熟门熟路的关羽。
这种事怀疑是马忠私下做主,没有什么理由。
-----------------------------
为什么不是杀就是放呢?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9-10 08:05:34 +0800 CST  

楼主:全言

字数:35187

发表时间:2016-06-18 03: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1 18:27:10 +0800 CST

评论数:3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