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消亡首罪宁——贾府抄家探微

@蔡涓 2012-08-07 18:58:24
写得真不错!逻辑性很强,有条理。关于贾家败落原因和人物结局的推理,大部分都非常赞同,但是有些推测不能接受,比如林黛玉被许北靖王,薛宝琴终嫁柳湘莲……
脂评《一捧雪》伏贾府之败,个人觉得,可能只是一个暗示得恩于贾家的某个人不思回报、狼心狗肺,这个人很可能是贾雨村。《红》中的判词我们可以完全地人物、事件上套,但是《一捧雪》先于《红楼梦》问世,不是专门为了《红》而创作,曹雪芹也不会为了契合《一捧...........
-----------------------------
谢谢关注,特别愿意和朋友们讨论《红楼梦》。(先发第一部分)
第一,贾琮不应该是贾赦庶出的儿子,虽然他和贾宝玉、贾环的有几次出场。
中国古代对嫡子和庶子的区别非常严格,爵位继承严格实行“立嫡以长”,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嫡长子继承制还有一些补充。
一个是“嫡子无嫡孙”,也就是嫡长子如果死在父亲之前,那么嫡长子的儿子没有代位继承权,应当由嫡次子或者其他儿子继承。荣国府贾政的嫡长子贾珠去世,贾珠的嫡子贾兰没有继承贾政爵位的权力,应当由嫡次子贾宝玉继承,所以贾兰学 很努力,因为不努力没有未来。《封神演义》中周文王的嫡长子伯邑考死在文王之前,所以嫡次子姬发继位为武王。明太祖朱元璋在嫡长子朱标去世后将皇位传给孙子建文帝朱允炆是不符合封建法统的,这是引发“靖难之役”的重要原因。
另一个是“无嫡立长”。如果没有嫡子,那么一般的规矩是在庶子中立长。
在这两个以外还有一个“嫡妻收养”制度,也就是正妻(皇帝是皇后或者皇贵妃)在所有庶子中过继一个当儿子,那么这个儿子就享受嫡子的身份。历史上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没有嫡子,他所宠爱的华阳夫人过继了一个儿子,就是秦始皇的父亲子楚,结果子楚就以嫡子的身份继位为秦庄襄王。
综合而言,即使庶生儿子也有相当地位,虽然地位弱于嫡子。在《红楼梦》中贾政的庶子贾环虽然不得志,但他参与了荣国府很多活动。第75回八月十五日荣国府夜宴赏月,“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这是标准家宴,宁荣二府所有男性主子全部列席,如果贾琮是贾赦的庶子,没有理由不参加。
第55回王熙凤和平儿谈论探春时,凤姐儿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从这一段可知庶生儿子的地位远在庶生儿子的地位之下,贾迎春、贾探春这两个庶生女儿能够和嫡生的惜春参与所有家族活动,如果贾琮是贾赦的庶子,他应该享有自己的权力。
贾琮在《红楼梦》家族活动中有两次重要出场。
一次是13回秦可卿发丧,当时贾氏家族所有男丁全部到位(只有贾琏送黛玉去了扬州),排序严格按照班辈和年龄,所以贾政按照年龄排列“文字辈”最后,贾琮是“玉字辈”第一。那么他应该是贾氏家族“玉字辈”中年龄比较大的,加上没有参与排序的贾珍和贾琏,他最小也是老三。
另一次是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
这次活动明显是以政治地位为序排列,但也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排序。
年龄不大的贾宝玉能够捧香,应该是代替出京工作的父亲贾政参与祭祖。贾琮排在贾琏之后参与祭祖,说明他担任比贾琏平安州同知低一些的官员,或者因为年龄较大代表贾氏家族某一支祭祖。
综合而言,贾琮应该是贾氏家族中某一支派的代表,他一定年龄最大(贾珍、贾琏以外),还可能担任低级官员,也可能有了功名,比如考中举人什么的。
第二,贾珍翁媳的乱伦是导致宁国府败落的主要原因。
封建时代,帝王为减缓社会矛盾,显示皇恩浩荡,不定期大赦天下,比如皇帝有了儿子,比如皇太后六十大寿。
但是,有十种罪犯不在赦免之列,号称“十恶不赦”。我在网上收了一下,列在下面,并稍做解释:
1、谋反,“谓谋危社稷”,这个大约相当于近现代的反革命。
2、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这个大约相当今天的破坏国家象征的罪过,属于反革命罪的分支。
3、谋叛,“谓谋背国从伪”,也就是我们特别熟悉的汉奸和叛徒,也就是把情报卖给美国或者台湾什么的。这一款是今天的重罪。
4、恶逆,就是“殴及谋杀”主要的家属成员和亲戚。“谋杀”家属和“谋杀”别人一样是伤害生命,是今天的重罪。“殴打”家庭成员在今天归入家庭暴力,处理较轻,古代“恶逆”主要指“殴打”长辈。这一点古今区别极大,古代孩子是私有品,父母有买卖的权力,所以晚辈如果殴打长辈就是重罪。
5、不道,“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支解人,造畜蛊毒、厌魅”。这个还是杀人罪。
6、大不敬,就是对皇帝不尊敬。这个今天不存在,但在古代如果老百姓随便穿上“龙袍”什么的,就是大不敬。
7、不孝,这个在性质上与恶逆罪一样,都是对长辈的侵害,但程度较轻。其中一条是给偷娶尤二姐的贾琏准备的,就是“为父母服丧期间,谈婚论嫁、寻欢作乐、不穿孝服”。
8、不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谋杀自己的旁系亲属,二是殴打状告丈夫或者旁系长辈。第一类谋杀不需讨论,第二类有些搞笑,今天大部分女性都和丈夫动过手,放在古代,嘿嘿。
9、不义,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谋杀政府官员,另一个是要求女性为死去的丈夫守孝。第一个不讨论。古代也允许女子改嫁,但必须守过孝期,否则就是犯罪,这个现代早就没有了。
10、内乱,主要指家庭内部性犯罪,包括强奸祖父和父亲的小老婆,还有和她们通奸。
这十项罪过主要是三大类:一是威胁皇帝政权安全;二是对政府官员和家属的谋杀;三是家庭内部性犯罪。
从条款看,维护家庭内部秩序所占比重最大。
这十大重罪中,贾琏偷娶尤二姐犯了其中的第6款(皇帝小妈死了,政府官员不能婚嫁)和第7款(贾敬死了)。
贾珍协助贾琏偷娶尤二姐,当然也有罪过,相对较轻。但他和秦可卿“翁媳通奸”那就是严重侵犯伦理纲常了。古代“十恶不赦”中的“内乱”都是指男性和家族的妾发生关系,而且都是下一代男性和上一代女性。官宦人家的妾往往年龄较小,和下一代男性年龄相当,放在内心来讲,不能原谅可以理解。贾珍通奸的是儿媳妇,正妻的身份高,而老牛吃内草更不能让人原谅。
新中国成立后的《婚姻法》特别强调婚姻自主权和优生,除了三代以内直系和旁系血亲不能结婚外,从法律是任何一对男女在不违背特殊规定的情况下都可以结婚。在这种婚姻法之下,林黛玉不能嫁给贾宝玉(实际生活中仍有表亲结婚的,不过数量极少),贾珍和秦可卿可以解除原有婚姻而组织家庭。
但是,这个规定有个社会麻烦,如果放在现在,秦可卿给贾蓉生孩子后再离异转嫁贾珍后继续生孩子(计划生育之前可以多生,计划生育后特殊情况可以生二胎),那么按照现在社会常识,这一家子的称为太乱了,如果在一个户口簿,估计能把户籍员气死。
我的家乡曾经出现过亲婶娘嫁给丈夫的亲侄子的情况,女人和第一个丈夫生育的所有孩子都远走异乡。
好像修改过的《婚姻法》在规定三代以内直系和旁系血亲不能结婚的同时,也规定了牵扯重大伦理关系的也不能结婚。对法律我研究不深,在此就不多妄言了。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08 14:54:44 +0800 CST  
@蔡涓 2012-08-07 18:58:24
写得真不错!逻辑性很强,有条理。关于贾家败落原因和人物结局的推理,大部分都非常赞同,但是有些推测不能接受,比如林黛玉被许北靖王,薛宝琴终嫁柳湘莲……
脂评《一捧雪》伏贾府之败,个人觉得,可能只是一个暗示得恩于贾家的某个人不思回报、狼心狗肺,这个人很可能是贾雨村。《红》中的判词我们可以完全地人物、事件上套,但是《一捧雪》先于《红楼梦》问世,不是专门为了《红》而创作,曹雪芹也不会为了契合《一捧...........
-----------------------------
第四,《红楼梦》确实和《一捧雪》有极大的关联性。
曹家有欣赏戏曲的传统,曹雪芹祖父曹寅是非常著名的剧作家,从《红楼梦》文本看曹雪芹特别喜爱戏曲并有很深研究。
明清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高潮,文革是中国戏曲的第二个高潮(文化沙漠时代的八个样板戏),这种高潮是指全民族参与戏曲的欣赏。
看戏是明清时期人们主要的娱乐活动,《红楼梦》中所有喜庆聚会例有戏曲表演,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府专门培训家庭戏班。在较大的城市中有专门的戏院,人们可以很方便的欣赏戏曲,广大的农村在农闲季节也往往筹资请戏班演出。鲁迅先生《社戏》一文就反映了广大农民农闲看戏的情境。戏曲对明清人们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广大的没有文化的下层民众就是通过欣赏戏曲而提高了文化素质。金庸《鹿鼎记》的主人公韦小宝是扬州的一个小混混,他所知道的历史知识、人情世故和谋略手段统统是欣赏戏曲得来,虽然因为不识字理解的有些半瓶醋,虽然他把“尧舜禹汤”听成“鸟生鱼汤”,但他毕竟知道这是专门奉承皇帝的一句话。没有戏曲欣赏,就没有韦小宝的一切。戏曲不同于诗歌,诗歌是阳春白雪,一般人欣赏不了,但戏曲可以雅俗共赏,他是中国古代唯一广为传播的大众文化娱乐。
20世纪西方电影传入中国,在大城市出现了电影院,同时由于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大城市也出现了歌舞厅,开始侵占戏曲的舞台。但放电影需要电,歌舞厅需要钱,戏曲受到的威胁并不大,广大农村依然是戏曲的天下,而留声机的传入也为民众听戏提供了很大便利。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得到极大发展,在广大农村开始播映。政府为了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也大力发展戏曲事业。由于空间的广阔,电影和戏曲都取得长足发展。文革时期,随着样板戏的推广,广大人民在精神生活匮乏的前提下投入到戏曲表演中去。
文革结束,中国的社会经济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跃进,人民的娱乐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但电视的出现不但挤占了戏曲的市场而且挤占了电影的市场,基本垄断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大约是1980年的冬天的一个夜晚,我们几个小朋友去邻村听瞎腔。回村后发现供销社门口黑压压的人群,大家都在看电视。怀着对新生事物的敬畏,全场鸦雀无声,因为大家不懂操作,电视业没有声音。
之后,每天晚上,全村民众和邻村一些民众都聚集在大队院内看电视,因为好几个村才一个电视。
八十年代影响力最大的电视剧是《排球女将》《聪明的一休》《血疑》和《霍元甲》。
前三个都是日本剧,这三部作品影响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他让我们知道并从心里上接受了外部世界。这三部作品拍摄的都不张扬,很容易进入人们的内心世界。
高潮是《霍元甲》和《翁美玲的《射雕英雄传》。
那一天夜晚没电,聚集在我村的几百口民众无可奈何去供销社门口听瞎腔,演员们因观众的异乎寻常的捧场而特别卖力。
云淡风轻、月光皎洁,黑乎乎的村庄中依依呀呀的歌唱,好一派古朴风光。
突然来电了,惊喜的人们如同潮水般涌向大队院。
“1984年,农历甲子年”,霍元甲的秘宗拳和赵倩男的美貌一起折服广大人民,一起打败所有传统的娱乐项目。
从此,我们村庄再也不演戏曲,从此再也不演瞎腔,电影幕前冷冷清清。
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们,基本没有露天看戏的经历,小朋友读鲁迅先生的《社戏》也就没有切身感受。
今天,人们远离了戏曲,大部分的戏曲知识是一张白纸。
我长篇大套来这么一段是说,我们今天的人们的语言欣赏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于明清时期,那是一个戏曲的时代,那个时代所有的人都有一些戏曲知识,我们今天民众的集体戏曲欣赏能力远远低于明清时代,因为大部分人们根本就没有完整听过一场戏,包括一些音乐系的学生。
明清时期,特别是大都市,人们有很高的戏曲欣赏能力。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既描写了人们对戏曲的欣赏,又用戏曲对整个故事情节进行暗示。
由于语言欣赏环境的不同,我们和古人对《红楼梦》一些描写的理解截然不同。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08 18:54:43 +0800 CST  
@蔡涓 2012-08-07 18:58:24
写得真不错!逻辑性很强,有条理。关于贾家败落原因和人物结局的推理,大部分都非常赞同,但是有些推测不能接受,比如林黛玉被许北靖王,薛宝琴终嫁柳湘莲……
脂评《一捧雪》伏贾府之败,个人觉得,可能只是一个暗示得恩于贾家的某个人不思回报、狼心狗肺,这个人很可能是贾雨村。《红》中的判词我们可以完全地人物、事件上套,但是《一捧雪》先于《红楼梦》问世,不是专门为了《红》而创作,曹雪芹也不会为了契合《一捧...........
-----------------------------
1987年我获得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朦朦胧胧感觉到《红楼梦》的语言暗示特点,但因为没有脂批的引导看的半通不通。
第29回贾母在清虚观拈戏卜问家族前途,得到了三本,依次是《白蛇记》《满床笏》和《南柯梦》。
对于《白蛇记》,作者担心读者误解为爱恋许仙的那条白蛇,所以借贾珍的口告知读者,《白蛇记》是汉高祖斩蛇起义。
这三本戏概括了贾家的历程:
《白蛇记》是说宁荣二公铁马冰河飘血疆场立下赫赫功勋,是开国元勋,是贾氏家族富贵的根源。
《满床笏》就简单,他隐指贾氏巅峰时期的富贵。估计一般读者都明白。
《南柯梦》当然指贾氏家族最终的没落,繁华是南柯一梦,是过眼烟云。
就今天的大部分读者来讲,仅仅根据这三部戏就能感觉出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的不契合,至于“兰桂齐芳”那是鬼话。
但是18回元春所点四出戏,对于今天的读者就太难理解了。
2005年我未读脂批。对于四出戏的理解完全错误。当时,我认为这四出戏应该是概括元春的一生:《豪宴》是指她出身贵族世家,《乞巧》是指她盼望美好婚姻,《仙缘》是指她得进贤德妃,《离魂》是指她死的凄凉(这个是结合第5回【恨无常】得出)。
到今天为止,我认为不看脂批,不懂戏曲,仅仅从《戏曲》的字面意义歪解《红楼梦》暗示意义,这种理解就非常难得了。
我认为,极难有人理解这样深刻,虽然全部错误。这种错误是语言环境不同造成的。
对于经常看戏的清朝人,满大街的人们都知道《豪宴》出自《一捧雪》,《乞巧》出自《长生殿》,《仙缘》出自《邯郸梦》,《离魂》出自《牡丹亭》。而且满大街的清朝人都知道这些戏的大体情节,他们看到《豪宴》就能够联想到莫家败亡与“一捧雪”的关系,而且他们知道“一捧雪”是个玉杯,而且很容易联想到贾宝玉的通灵宝玉。长生殿是清朝人洪昇的作品,是清朝戏曲史上和《桃花扇》并称的作品,而且《长生殿》的演出在北京城引起一场冤狱。北京人不可能不知道《长生殿》,他们看到《乞巧》就知道贾元春和杨贵妃有相似之处,也就知道贾元春死的凄凉。
如果没有高鹗的续补,人们探究故事情节的悟性和这几出戏曲的暗示,可以让人们自己大体正确构建《红楼梦》中贾府和主要人物的结局。
高鹗对《红楼梦》的续补实际是另外的文学创作,他虽然让后人得到一个完整的大团圆的故事,但由于他和程伟元干干净净清除了脂批并且给了《红楼梦》人物一个大体合理的结局,造成广大读者轻松愉快读完全书后不再认真探究曹雪芹的暗示意义。所以,程伟元和高鹗虽然对于《红楼梦》的传播起到极大作用,但对人们误解《红楼梦》也起到极其恶劣的作用。
对于曹雪芹通过脂批和《红楼梦》正文结合的目的,我大体有所理解,在我现在正写的《红楼解梦秦可卿》(暂定名)中一体答复,在此不作展开,敬请关注。
关于语言环境的问题我想再举个例子。《水浒传》中有个“一丈青扈三娘”,一直到2009年我也搞不懂什么意思。模糊理解大美女小扈穿一身青衣、骑一匹青马。但总觉有些不妥,那么一个美女,“不爱红妆爱青装”,太严肃了。2009年我乱翻《红楼梦》,冷不防在52回看到一段文字:
“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
妈的!“一丈青”竟然还能戳人?这是一个什么东东?
我费劲心血收集材料(网络的好处,过去无法想象),大体弄明白了什么叫“一丈青”。
河北常山(赵子龙的故乡)有一种青蛇,极毒且喜主动攻击人畜,当地人特别畏惧,称之为“一丈青”。《水浒传》梁山泊有三个女将:第一个是母大虫顾大嫂,第二个是母夜叉孙二娘,第三个是一丈青扈三娘。如果将“一丈青”白话一下就是“母青蛇”,那么三个女将就非常整齐,都不是什么好动物。其实呢,作者的意思“天然美貌压海棠”的小扈是一条“美女蛇”。许多读者,和我一样对小扈充满了幻想,幻想和她一起骑马打仗,不过“美女”是人所欲得的,“蛇”是我所害怕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人们将女人头上的一种饰物也称为“一丈青”,上端形美可握,下端极尖,可以用来绾结头发。但这个玩意有个很风雅也很恐惧的别称:香闺私刑。
女性要管理家庭,特别是大家族女当家要管理女仆,难免要动刑具,深宅大院娇滴滴的风韵少妇拿着板凳腿殴打女仆,那个太不雅了,何况打伤了还耽误劳动。《红楼梦》中晴雯一把抓住坠儿用一丈青乱戳,疼的坠儿乱叫。这玩意的疼痛感远远超过板凳腿,不信可以买一个锥子戳戳自己。《白毛女》和《甲方乙方》均有类似镜头。
因此,我认为,当初把“香闺私刑”起名“一丈青”就是让人们感到极端恐惧。
如果,我们把“一丈青”和“一捧雪”进行一次问卷,估计一万人也没有几个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但施耐庵时代的人们和曹雪芹时代的人们可能比我们理解的要深,这就是语言环境差异的影响。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08 18:55:37 +0800 CST  
@yc雨花石 2012-7-25 10:04:00
一、前八十回关于抄家的暗示
《红楼梦》第五回暗示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方向和结局,在全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文中警幻仙姑转述宁、荣二公之灵关于家族命运的预言:
“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世,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
贾府最终“树倒猢狲散”的结局是无可争议的不可挽回的,而且被抄家。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探春道: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 你们今...........
-----------------------------
第五,荣国府的不肖是坐吃山空不思进取。
“不肖”出自《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说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所谓“不肖”并非“不孝”,他是指“子不似父”。
在“玉字辈”之前,贾府的男性都富有进取精神,都能给家族带来荣耀。第一代“水字辈”宁荣二公因军功而封国公。“人字辈”的情况我们不知,但从贾母的形象可以推知她的丈夫贾代善不会太差。“文字辈”三人贾敬虽然出家但也考取了进士出身。贾赦继承了荣国府爵位。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因为贾代善临终上本,所以皇帝恩外施恩,赏了贾政一个工部主事。
贾府功名水准最高是“文字辈”,以贾敬最优,进士出身。
古代的科举比今天的高考难得多。
《儒林外史?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先是进了学,就是当了秀才,有了功名,一般人就尊称他为“相公”。当了秀才,就不用纳税、免除劳役和兵役,但不能当官,大部分秀才的未来是私塾先生。贾宝玉的哥哥贾珠就考取秀才,可以英年早逝。秀才参加省级乡试,选中的就是举人。这个就很难得,所以范进差些疯掉。举人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如果不愿意继续考试,可以直接到吏部备案,候补做官,虽然他们的前程不远大,但苦熬下去是可以混到县令的,全中国才两千多个县。大部分举人的前途是给高级官员当幕僚,也有丰厚的收入。每隔三年,所有愿意参加考试的举人参加礼部主持的全国大考——会试。
会试的录取率极低,元明清三朝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录取96名。三年就这么些。
会试后立即举行皇帝举行的殿试,实际是对会试结果的复核和排列名次。经过考试,把所有通过复核的考生分成三等。第一等就是前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的功名总称“进士及第”。第二等赐“进士出身”,一般占考生的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就是第三等,功名是赐“同进士出身”。
明清两朝对科举非常严格,一旦发现作弊,处理异常残酷,主考官往往是很残酷的死刑。
贾敬能够考取“进士出身”是极大的成就,如果不袭爵,就以科举功名也可以干到侍郎、巡抚等高官,甚至更高。
但是,贾府到了“玉字辈”就麻烦了,除了贾珠和他的“草字辈”儿子贾兰,两个国公府都不喜读儒家书籍,贾宝玉虽然喜欢文学作品,但属于今天的喜读课外书籍。
宁国府贾珍、贾蓉父子的缺点是好色无厌,但开支明显小于荣国府。从第53回看,他们父子还是有一定管理家务的能力。宁国府的优点是开支没有硬性压力。
贾珍道:“我这边都可,已没有什么外项大事,不过是一年的费用费些。我受些委屈就省些。再者年例送人请人,我把脸皮厚些,可省些也就完了。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
自从秦可卿和贾敬去世后,贾珍这边就是日常开支,唯一的任务就是惜春出嫁,而她还小呢。贾珍能够将过年的物品拿出一些周济贫穷族人,说明宁国府财政还有结余。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09 16:19:28 +0800 CST  
@蔡涓 2012-08-07 18:58:24
写得真不错!逻辑性很强,有条理。关于贾家败落原因和人物结局的推理,大部分都非常赞同,但是有些推测不能接受,比如林黛玉被许北靖王,薛宝琴终嫁柳湘莲……
脂评《一捧雪》伏贾府之败,个人觉得,可能只是一个暗示得恩于贾家的某个人不思回报、狼心狗肺,这个人很可能是贾雨村。《红》中的判词我们可以完全地人物、事件上套,但是《一捧雪》先于《红楼梦》问世,不是专门为了《红》而创作,曹雪芹也不会为了契合《一捧...........
-----------------------------
第五,荣国府的不肖是坐吃山空不思进取。
“不肖”出自《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说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所谓“不肖”并非“不孝”,他是指“子不似父”。
在“玉字辈”之前,贾府的男性都富有进取精神,都能给家族带来荣耀。第一代“水字辈”宁荣二公因军功而封国公。“人字辈”的情况我们不知,但从贾母的形象可以推知她的丈夫贾代善不会太差。“文字辈”三人贾敬虽然出家但也考取了进士出身。贾赦继承了荣国府爵位。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因为贾代善临终上本,所以皇帝恩外施恩,赏了贾政一个工部主事。
贾府功名水准最高是“文字辈”,以贾敬最优,进士出身。
古代的科举比今天的高考难得多。
《儒林外史?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先是进了学,就是当了秀才,有了功名,一般人就尊称他为“相公”。当了秀才,就不用纳税、免除劳役和兵役,但不能当官,大部分秀才的未来是私塾先生。贾宝玉的哥哥贾珠就考取秀才,可以英年早逝。秀才参加省级乡试,选中的就是举人。这个就很难得,所以范进差些疯掉。举人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如果不愿意继续考试,可以直接到吏部备案,候补做官,虽然他们的前程不远大,但苦熬下去是可以混到县令的,全中国才两千多个县。大部分举人的前途是给高级官员当幕僚,也有丰厚的收入。每隔三年,所有愿意参加考试的举人参加礼部主持的全国大考——会试。
会试的录取率极低,元明清三朝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录取96名。三年就这么些。
会试后立即举行皇帝举行的殿试,实际是对会试结果的复核和排列名次。经过考试,把所有通过复核的考生分成三等。第一等就是前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的功名总称“进士及第”。第二等赐“进士出身”,一般占考生的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就是第三等,功名是赐“同进士出身”。
明清两朝对科举非常严格,一旦发现作弊,处理异常残酷,主考官往往是很残酷的死刑。
贾敬能够考取“进士出身”是极大的成就,如果不袭爵,就以科举功名也可以干到侍郎、巡抚等高官,甚至更高。
但是,贾府到了“玉字辈”就麻烦了,除了贾珠和他的“草字辈”儿子贾兰,两个国公府都不喜读儒家书籍,贾宝玉虽然喜欢文学作品,但属于今天的喜读课外书籍。
宁国府贾珍、贾蓉父子的缺点是好色无厌,但开支明显小于荣国府。从第53回看,他们父子还是有一定管理家务的能力。宁国府的优点是开支没有硬性压力。
贾珍道:“我这边都可,已没有什么外项大事,不过是一年的费用费些。我受些委屈就省些。再者年例送人请人,我把脸皮厚些,可省些也就完了。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
自从秦可卿和贾敬去世后,贾珍这边就是日常开支,唯一的任务就是惜春出嫁,而她还小呢。贾珍能够将过年的物品拿出一些周济贫穷族人,说明宁国府财政还有结余。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09 16:20:21 +0800 CST  
@蔡涓 2012-08-07 18:58:24
写得真不错!逻辑性很强,有条理。关于贾家败落原因和人物结局的推理,大部分都非常赞同,但是有些推测不能接受,比如林黛玉被许北靖王,薛宝琴终嫁柳湘莲……
脂评《一捧雪》伏贾府之败,个人觉得,可能只是一个暗示得恩于贾家的某个人不思回报、狼心狗肺,这个人很可能是贾雨村。《红》中的判词我们可以完全地人物、事件上套,但是《一捧雪》先于《红楼梦》问世,不是专门为了《红》而创作,曹雪芹也不会为了契合《一捧...........
-----------------------------
荣国府的财政收入实际比宁国府要多。首先荣国府多出贾政一份收入,其次他的田庄比宁国府多一些(乌进孝语)。
但是,荣国府的开支比宁国府多的没边没沿。
1、是供应宫廷的开支。这是贾府经济的绞索。
每年都要供应来者宫廷的宦官们的勒索。每年都要供应元春的需要,比如上供“慧纹”。
元春的封贤德妃,不但是元春本人的大喜事,她也成为贾府的政治保护伞并且为贾府政治进步提供了保障。
但是,贾府男主人不喜读书,实际没有政治进步的空间。贾赦和贾珍都已袭爵,他们的身份是军功贵族世家,他们进步的途径是上战场再立军功。不喜读书的贾琏捐了个同知,同样不喜读书的贾蓉捐了个龙禁尉。贾政“酷好读书”,但皇帝“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这是极大的恩典。前面我已经说过考取一个进士非常之难,不但要考能力,有时还要考命运。比如恰巧会试那一年父母有一个去世,那么必须回家守孝,三年之内不能科举。万一头疼感冒什么的,一耽误就是三年。贾赦袭爵之外,恩赐贾政当官是殊遇。“文本”中贾政的官是员外郎,就是中央部委下属的司局级领导,放在地方就是地厅级领导。古代官员少,这种官员就比较显赫了。但是,即使元春帮忙,贾政也没有进步的空间。
明清时期的行政官僚大体包括三部分:科班出身、恩班出身和捐班出身。贾雨村是标准科班,贾政是标准的恩班,贾蓉是标准的捐班。捐班极少有进步的可能。恩班因为有背景,所以往往有复杂的关系网,所以科班出身的贾雨村很是巴结贾政。但是,明清两朝,特别明朝,特别重视科举,非科举官僚几乎没有在行政系统内进步的可能。一个状元,只要不犯大错,即使再平庸,按部就班也能干到尚书、侍郎。
有清一朝,非进士出身而宰相则只有二人,一个是左宗棠,一个是袁世凯,这两个人都有军功。
1911年袁世凯就任内阁总理大臣一方面是平定辛亥革命的客观需要,一方面是世界列强的举荐。
左宗棠是清王朝第一个非进士的宰相,他内有平定太平天国、捻军和陕甘回乱的巨勋,外有收复新疆的伟功,已经担任陕甘总督,距离大学士也就一个名号,但清政府特授左宗棠为大学士,仍然引起朝野震动,被称为“破天荒相公”。就这还有一个野史。左宗棠指挥军队在前线打仗,仍为自己未得进士功名感到遗憾,知道这一年会试大考,他上奏章要求辞职进京考试。你说这不扯淡吗?陕甘两省军政委员会 、大军区司令员兼野战军司令员辞职参加科举,这不瞎乱吗?可见,非进士出身对左宗棠心理的影响之深。慈禧太后知道左宗棠在耍驴脾气,立即特旨恩赐左宗棠“进士出身”,并与1873年授予左宗棠协办大学士,1874年升东阁大学士。这是野史。
但是,另一个晚晴重臣曾国藩也有类似故事。曾国藩比左宗棠幸运,他是“同进士出身”,就是殿试第三等,但这个第三等的“同”字非常厉害,大体就是今天的“候补”,所以在官场是被轻视的。曾国藩曾经担任两江总督,就是今天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的军政委员会 这么一个职务。
但也有一个与他相关的趣谈。某一日,总督衙门两个幕僚对对联:
一个:如夫人,
一个:同进士,
一个:替如夫人出头,
一个:赐同进士出身。
突然,另一屋内曾国藩一生暴怒气愤愤的离去。
两个幕僚一打听才知总督大人有科考第三等的尴尬心结。
古代科考的组织非常严格,虽然有作弊事件,但并不像今天想的那样严重,影视剧在这方面起到非常恶劣的作用。三年考一次,一次几百人,如果作弊,名额根本就不够用的。
科考的艰难,贾政被恩赐做官是难得的恩典。但,在重视科班的时代精神下,恩班的贾政仕途肯定尴尬。贾政帮助贾雨村起复,委任应天府知府,在行政级别上二人基本相当。由于贾政不断的协调,贾雨村最后担任兵部大司马协理军机,放在今天就是协助处理日常事务的中央军委副 ,正儿八经的政治局了。
贾雨村是进士出身,殿试第二等。
明清两朝特别看重军功,明朝更有无军功不得封爵的规定,所以,贾雨村虽然位高权重,但不能封爵。不过,就他那个兵部大司马协理军机的职权,就是开国功臣宁荣二公也比不上,因为他们肯定也不是科举出身。
就贾府来讲,如果贾敬不袭爵,以他“进士出身”,以他性格恬淡,以他家族势力,稳稳当当二十年,想不宰相也艰难(宰相并不是一个)。
这就是军功出身的宁荣二公重视引导下一代读书的时代背景。
元春进位贤德妃后,对宁国府帮助不大,因为已经捐班龙禁尉的贾蓉的未来是袭爵。当然,如果贾蓉能够科考出身,也可以将贾珍的爵位让给荣国府承袭。
元春进位贤德妃后,对荣国府帮助也不大。贾琏还是一个不用上班的捐班同知,贾宝玉和贾环都坚定不移的不喜读书,喜欢读书的贾兰还是一个小屁孩。贾府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前途,但还必须供养自己的政治保护伞,经济支出和收益严重倒挂。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09 16:21:56 +0800 CST  
@蔡涓 2012-08-07 18:58:24
写得真不错!逻辑性很强,有条理。关于贾家败落原因和人物结局的推理,大部分都非常赞同,但是有些推测不能接受,比如林黛玉被许北靖王,薛宝琴终嫁柳湘莲……
脂评《一捧雪》伏贾府之败,个人觉得,可能只是一个暗示得恩于贾家的某个人不思回报、狼心狗肺,这个人很可能是贾雨村。《红》中的判词我们可以完全地人物、事件上套,但是《一捧雪》先于《红楼梦》问世,不是专门为了《红》而创作,曹雪芹也不会为了契合《一捧...........
-----------------------------
2,为迎接元春下一次省亲的经济耗费。
我们看到元春省亲的巨大开支,但这种开支是大力压缩的结果。贾珍和贾琏这两个贾府实际过日子的爷们坚决不肯另外购买地皮建省亲别墅,他们坚持把宁荣二府的花园连接后建立了大观园。
元春省亲回宫。贾府却始终处在预备接驾的境地,那么大的大观园必须养护,戏班子、道士、尼姑都要养着。这种长期的开支是很沉重的。
3,荣国府有不可减少的硬性开支。贾宝玉、林黛玉、贾环、迎春、探春五个迫在眉睫的婚嫁开支是一个沉重的硬性开支,虽然王熙凤也有预案,但连她也害怕出现额外的大额开支,那么荣国府实在不能支撑。
对于荣国府的经济状况,连林黛玉都表示担心。但贾宝玉压根就不在乎。对于贾宝玉的糊涂,林黛玉也扭头不答。
贾宝玉之所以喜爱林黛玉,主要是林黛玉不附和规劝贾宝玉读书。对此,林黛玉一清二楚,但林黛玉私下盘算贾府的开支,是感觉到不但贾府未来艰难,而且担心贾宝玉的经济生活。按照当时的轨迹发展下去,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没有任何收入只强调人格独立的贾宝玉用什么养家?
贾敬去世后,贾赦也胡子花白,贾政也冷淡了仕途。如果不能读书做官,那么整个荣国府未来的收入只有贾赦一个世职和贾琏一个同知(贾政的职务不能继承),如果贾琏袭爵,那么贾府除了田庄就一个世职。其实,不用抄家,贾府也成为朽透的枯木,没有什么前途。
如果从精神世界评价,我们羡慕贾宝玉的人格独立,如果从真实的人格独立评价,那么一无所能只能依托长辈物质供养的贾宝玉其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寄生虫。
如果我有这么一个儿子,能被他气死了。自《红楼梦》问世以后,有钱阶级的家长们往往禁止子女读《红楼梦》,因为青春萌动的年龄特别容易以贾宝玉为学 榜样。我在上初中的时候阅读《红楼梦》,特别羡慕贾宝玉,想想老师布置的作业题气就不打一处来,当老师惩罚我补作业的时候,我眼中的老师就是可恨的贾政。但我家太穷,只好放弃人格独立,好好学 谋求一碗饭吃,而且如果没有工作,能不能娶一个普通女子也有些危险,没事了幻想林黛玉,那才是太虚幻境里做梦——梦中梦。
新中国评论《红楼梦》,往往过于关注思想性,而不在意教育性,一个天天幻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孩子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四书五经”多有糟粕,那么我们一次又一次修改课本的原因是什么?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亘古不变的课本,也没有绝对完美的考试制度。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古代的小朋友逃学,现在也有小朋友逃课,估计将来也有。反正,如果我有儿子我盼望他是贾兰,最起码是贾环(这家伙爱钱而且有谋求未来的手段,就是太狠)。如果我有女儿,哈哈,我真有女儿,我宁愿让女儿是任何一个角色,都不愿让她是林黛玉。如果,非要我在贾府选择一个女儿,那么是小红(林红玉),这个小姑娘聪明,有具体工作能力,有上进的事业心,能抓住命运给予的一切机会。
“不肖”就是不读书
至于门客胡作非为根本不是问题。领导的秘书有几个干干净净的。开玩笑。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09 16:22:37 +0800 CST  
@yc雨花石 2012-7-25 10:04:00
一、前八十回关于抄家的暗示
《红楼梦》第五回暗示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方向和结局,在全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文中警幻仙姑转述宁、荣二公之灵关于家族命运的预言:
“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世,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
贾府最终“树倒猢狲散”的结局是无可争议的不可挽回的,而且被抄家。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探春道: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 你们今...........
-----------------------------
各位朋友,我在煮酒论史发一新帖《被赚上梁山的倒霉蛋——无敌天罡卢俊义的错位人生》,是解读《水浒传》的一个长篇,内容是北宋王朝的国防体制变迁、大名府的重要性、宋江赚取卢俊义上梁山的原因、卢俊义为什么轻易上钩、卢俊义的武艺和战功以及卢俊义被谋杀的原因。我认为读不懂卢俊义就读不懂《水浒传》,所以,不辞愚陋,以献方家。恭请各位朋友指正。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09 16:31:28 +0800 CST  
@怡想天Kai 2012-08-09 16:31:28
楼主继续,我也越来越迷红楼了,感觉你的分析很靠谱。刘心武老先生的解密我看着距离红楼本意越来越远了。而且他所说的黛玉会和贾环扯上就让我更郁闷了。
-----------------------------
多谢关注。我正在写《红楼解密秦可卿》,因为需要最后修正,故不敢采取更新模式。我正在发《被赚上梁山的倒霉蛋》敬请指教。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09 19:41:14 +0800 CST  
@si_si_si 2012-08-12 15:17:29
就爱看说红楼的帖子
卤煮说的好 比刘心武在理多了
还更不更啦
-----------------------------
谢谢关注。我正在写一篇秦可卿的文章,已经有六万字左右,完稿还需时日。我的文采不好,不能采取每日更新的方式,必须全部写完修改后才敢让朋友们指正。谢谢关注。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12 18:54:36 +0800 CST  
@yc雨花石 2012-08-07 10:58:46
@祖国处在危急中 2012-08-06 23:41:00
楼主写的不错,很多地方言之有理。
不过有一点,假如说贾雨村确实垂涎于贾府某个美女的话,我觉得更可能是薛宝钗。前文有诗:“钗在奁内待时飞”。“钗”无疑是薛宝钗,而“时飞”正是贾雨村的字。薛宝钗和贾雨村其实蛮般配的~~
-----------------------------
谢谢朋友捧场和不吝指教。......
-----------------------------
谢谢朋友。这两日翻《红楼梦》,对于理解第一回贾雨村的对联有一点想法。关于“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一联甲戌本有一条脂批。“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前用二玉合传,后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按照这条脂批,匣中的玉应该指林黛玉,奁内钗应该指薛宝钗。按照这条脂批,《红楼梦》这部书的前半部故事主线是“二玉”爱情,结果以悲剧收场,后半部故事主线是“二宝”婚姻,结果也以悲剧收场。《红楼梦》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女主角是两个。贾雨村在《红楼梦》的作用应该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人物。敬请指教。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12 19:08:58 +0800 CST  
多谢指教。
朋友的这种思考也是一种可能。
鉴于残酷的文字狱,作者只好把自己的愤懑以“开后门”的方式写入书中。近来看了谍战片《告密者》和《悬崖》,我有一种想法,看《红楼梦》其实就是看谍战大片,书中确实有无数的谜团。
刘心武老师的最大贡献就是告诉读者,《红楼梦》有暗故事。刘心武老师最大的缺点就是解读“暗故事”的方法不靠谱。我们今天有网络,可以查阅一些资料,古人绝无可能。所以,以刘心武老师的解读方式,普通的古人根本就没有解读的可能,绝大部分现代人也没有解读的可能。
我认为《红楼梦》就是一部书,他的明线故事完全可以给人享受,同时有悟性的读者也可解密。我的意思《红楼梦》可以适合各种口味的读者。
举个例子,我家特喜欢用蘑菇包水饺。蘑菇用水烫过、挤水、剁碎,然后和肉馅一掺。由于蘑菇和肉容易交融的特性,所以不易区别。这样的水饺煮熟,就好比《红楼梦》发表。来了一个饥肠滚滚的朋友,三下五去二,狼吞虎咽干了一碗,慌慌的干活去了。
你问他:水饺好吃吗?
他说:好吃。
你问他:什么馅?
他说:肉馅。
你问他:里面有蔬菜吗?
他说:管它呢,反正好吃。
我们绝大部分读者,读《红楼梦》就是这么一个态度,肉馅饺子好吃而已。比如,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文字,全国人民都能看懂,都觉好玩。《红楼梦》如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低层次欣赏,估计早就灭亡了。专家学者能有几个?
还是水饺。几个嗜好美食的朋友小聚,小酒微醉,已经八分饱,夹一个水饺轻轻一咬,轻轻一品,这是什么馅的?主人含笑不语。这帮朋友闲着也是闲着,统统尝一尝,然后开猜。乱七八糟中一个朋友说:胡扯。于是继续乱猜,于是干脆剥出馅来细细研究。蘑菇剁的再碎也有纤维,有个朋友挑了一丝纤维,细细一品,说:真是蘑菇。
像我们这些品《红楼梦》的读者,就是已经对《红楼梦》文字非常熟悉的读者,就是没事研究密语的人。
那么,研究《红楼梦》暗故事,也就是研究密语需要什么材料?答:极简单,一本版本正确的《红楼梦》而已。品尝水饺需要什么条件,很简单:有手把水饺剥开看过后再用手放在嘴里。作者写《红楼梦》的目的是传播,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看懂,他不会写一广告:请研究完清史再读本书。
可是,如果不留线索,谁能解读密语?作者就故意在书中露一些低级破绽,引导读者思考,这就好比我包了水饺,老想显摆,老担心别人不细细品尝,我这馅里有蘑菇,怎么办?好办,每十个水饺我弄一个露馅的。结果,水饺出锅,饺子皮上就有一些蘑菇纤维,细心的朋友一琢磨,这水饺里肯定有蘑菇。所以,《红楼梦》正文中有很多不合情理的破绽。这其实就是作者留下的线索。
但是,也可能有粗心读者不在意,作者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己挑几个重要的地方把饺子剥开,让你非看看蘑菇不可。作者剥饺子馅的办法就是脂砚斋的点评。原著和批语同时出现,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唯一。现在发现的所有《红楼梦》抄本,统统有脂砚斋批语,也就是说,脂砚斋的批语是《红楼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情理看,抄书者不应抄写点评,因为太麻烦。我们现在看天涯文章,大多数喜欢看脱水版,原因不解释。如果我们生活在曹雪芹时代,抄写《红楼梦》按照常理也不会一并抄写脂砚斋的批语,太麻烦。然而,所有抄本系统都有脂砚斋点评,就是因为当时的人一看脂砚斋点评很容易就明白《红楼梦》的暗故事。
一眼看出《红楼梦》的暗故事并不容易,但有脂砚斋批语引导,应该很容易看懂《红楼梦》的故事。我们今天读的困难是两个原因。
一个是语言社会环境的变化。比如第七回有“爬灰”和“养小叔子”两词,有些年轻朋友就不知道含义,只是简单理解“乱伦”,其实“爬灰”是特指贾珍和秦可卿通奸,而斥责秦可卿的话是“养小叔子”。“养小叔子”不是抚养,而是生养,也就是秦可卿让贾珍弄大了肚子,儿媳妇生下老公公的儿子,从儿媳妇的角度是生儿子,从老公公的角度,就是儿媳妇生出“小叔子”。如果弄不懂这个也就看不懂第5回宁国府赏梅家宴和尤氏女单请王熙凤的含义。第五回开篇就是“宁国府梅花盛开”,尤氏请荣国府几位女主人赏花。“是日,(尤氏)先携了贾蓉夫妻二人来面请”。一个赏梅家宴,隆重异常。为什么?宁国府梅花盛开的时候,恰巧秦可卿未来月经(张有士论病时我们才能读到),古人迷信,两下一联系,秦可卿可能怀孕,这是宁国府的大喜事,所以请荣国府的女主人来赏梅,也有让各位女主人一起参详一下的意思,所以让贾蓉夫妇来请,所以这么隆重的宴会没有贾珍这个男主人在场,否则贾母亲临,贾珍不亲迎是不合情理的。古代社会有一些独特的风俗,古人一看就明白,今天的人就很难明白,今天儿媳妇怀孕几天,老公公就全知道,而且满世界宣扬。
另一个原因就是让专家学者误导了。《红楼梦》最早的抄本时代,由于社会环境和脂批的引导,很多人看懂了故事,所以他们知道脂批的重要性,所以所有抄本都有脂批。程伟元和高鹗肯定看过脂批本《红楼梦》,他们知道禁不住《红楼梦》的传播,就采取了误导办法,一个是刻印没有脂批的《红楼梦》,一个是给他续一个后四十回,并且改动一下前八十回。这样一来,作者的大部分暗示都给排除了。一个是“兰桂齐芳”,满足中国历来“大团圆”的审美心态,一个是宝玉出家接受皇封,回应了宝玉出家的线索(这个实在不好改),最厉害的是高鹗续书极端渲染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把读者直接导入“情书”岔道。
自从刻印程高本出现,抄本系统因抄写麻烦和故事的不完整,抵不过刻本,所以脂砚斋之后,所有《红楼梦》研究都是研究程高本。进入近代以后,各种思想潮流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无意解歪、或者故意歪解《红楼梦》,结果把《红楼梦》弄得一塌糊涂。
《红楼梦》第5回【好事终】有一条脂批。“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个不可更,一字不可改。”
意思就是这部书一个字都不能改动,意思是这部书所有不合情理、不合文理的地方就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线索。
我的意思是说,《红楼梦》这部书中没有误改、误留的东西,不合逻辑处恰为重要的地方。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15 10:49:07 +0800 CST  
@红尘幻影2012 2012-08-27 20:00:10
冒昧地问一句,楼主可是红学会成员?如果不是,那还真是埋沒了人才!
但不管怎么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心中对曹雪芹却有另外一种见解。
-----------------------------
谢谢朋友抬爱。我的最大爱好就是读中国古代典籍,虽然有点见解,始终未能得到表达的机会。这个类型的读书笔记还有一些,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在天涯发帖,竟然有人喜欢,非常感动。我不是任何成员,也不知道怎样成为成员,我多次想投一些稿,始终有些羞涩。如果朋友们能够帮助,我将致以感谢。另外,我写的一个关于秦可卿的即将完工,但因为发了一个《卢俊义》的帖子,很多朋友讨论,不敢不尽力回答,故迁延至今,尚未收尾。如果朋友给予出书或者投稿的帮助,谢谢。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28 17:16:08 +0800 CST  
@宋兵大败 2012-08-29 13:03:46
不错不错,煮酒难得的好贴
楼主是写了真功夫的
只是偌大贾府,怎么抄家只抄出二万多两银子呢,这点现金不够给贾府的仆人们发工资吧
-----------------------------
多谢关注。关于贾府的收入和分配是比较复杂的,我思考多日,感觉过于复杂,不敢轻易说话,敬请谅解。长久思考后愿与老师共勉。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8-31 22:51:40 +0800 CST  
直接输入图片链接即可插入图片,限5个链接gewei
各位朋友,我前一阶段发了一个《被赚上梁山的倒霉蛋——无敌天罡卢俊义的错位人生》的帖子。本来在发帖的时候着手写了《红楼解密秦可卿》,但因为和朋友们写回复文字,结果连缀成了即将完稿的《魏延的悲苦人生》,我在发完《魏延》后立即续写《秦可卿》。至于贾府的收入,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又有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缺点,不能快复,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敬请谅解。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09-18 19:41:47 +0800 CST  
@qwe123aqi 2012-09-24 16:44:49
后40回的垃圾也拿出来讨论?看了第一段就看不下去了

-----------------------------
我也认为后40回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我写这个文章就是证明后40回不符合曹雪芹的意图。但是,后40回绝不是垃圾。自《红楼梦》问世几百年来,续写《红楼梦》的人不知有多少,坦白说没一个达到高鹗的水平。平心静气的讲,高鹗的宝黛爱情悲剧写的还是很感人的。我们今天拍了关于《红楼梦》的许多影视剧,有很多剧本,但这些剧本没有一个能够广为流传,无论他们安排的人物结局多么符合曹雪芹原意,但文学味道不是清朝的笔法。刘心武老师的文笔虽然比不上鲁迅、矛盾、巴金和老舍这些人,就建国后这些作家中也是极为突出的。但是,他续写的《红楼梦》就没几个人看。老实说,现在任何人续写《红楼梦》也达不到高鹗的水平,因为不是那个时代的味道。时代感是一个作家的时代特色。高鹗的文章远远不及曹雪芹,但绝对不是垃圾。公平说,就是再差劲的文章也不是垃圾,毕竟要付出很大的心血。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1 08:43:09 +0800 CST  
@15134136021 2012-10-07 11:32:51
天下读书人很多 但是写出的作品文化思想境界就大相径庭 这跟作者本人的艺术境界 审美高度与内涵密不可分的 不然人人都能写红楼梦啦 高鹗怎么说呢 对红楼梦的出版也是有功的 但是曹雪芹毕竟只有一个 后人再模特多多少少有点东施笑颦的意思 当然高鹗对红楼梦也是有功的

-----------------------------
我们看《红楼梦》中贾宝玉喜欢喝荷叶粥,而《金瓶梅》中经常吃猪头肉,贾宝玉家未必比西门庆家有钱,但贵族之家的生活情调不是爆发后能够学 的。所谓,三辈子才出一个贵族,意思就是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可能养成那种气质。我们今天中国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充满了爆发后的恶俗。我们现在很多人非常自大,自大的本钱是有钱,但有钱未必就文明。进入香港,人们自觉排队,回到大陆就乱加塞,这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民众素养问题。我们今天有许多贪官,不是国家不处理,而是家庭和社会崇拜贪官,人们之所以骂贪官是因为自己不是贪官。请问:中国的贪官有几个能瞒过自己的亲友?有几个亲友从中没有得到好处?扯的太远了。高鹗是个进士,未必没有钱,但喝荷叶粥这种享受他连想也想不出来。刘心武老师很有才,但他连一顿清朝时期贵族之家的饭都没尝过,竟然也敢续写《红楼梦》,确实很有胆子。我看刘心武老师写的《红楼梦》不是国公府而是巴金《家》中的高家,虽然名门,但规格就太小了。虽然高鹗见过的世面远远不及曹雪芹,但生活在清朝的人物,毕竟见过抄家。高鹗写不出乌进孝的礼品单子,但我们今天没有人能写出高鹗的抄家单子。今天的贪官都是贪现金或者购物卡或者房屋什么的,抄家的单子也简单。时代感是永远无法模仿的。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7 13:24:25 +0800 CST  
@漫步狮子座 2012-10-07 19:30:35
其实四大名著[红楼梦除外] 一直是我最大的软肋,我也想写一篇关于梁山的帖子,最主要的就是想知道梁山的财政收支到底是怎样的 。他们的经济来源我到现在都特别模糊,要知道梁山大概也得有十万军队吧 有陆军和水军,还有那108个头领,他们的吃穿用度一定是极其大的!而且宋江还要交际办事,比如去李师师那打通关节,出手极其大方,我没发现梁山有谁种地,那么多人的生活费和军费到底哪来的呢?我知道的只是片面的收入,......
-----------------------------
答漫步狮子座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9 07:52:35 +0800 CST  
@漫步狮子座 2012-10-07 19:30:35
其实四大名著[红楼梦除外] 一直是我最大的软肋,我也想写一篇关于梁山的帖子,最主要的就是想知道梁山的财政收支到底是怎样的 。他们的经济来源我到现在都特别模糊,要知道梁山大概也得有十万军队吧 有陆军和水军,还有那108个头领,他们的吃穿用度一定是极其大的!而且宋江还要交际办事,比如去李师师那打通关节,出手极其大方,我没发现梁山有谁种地,那么多人的生活费和军费到底哪来的呢?我知道的只是片面的收入,......
-----------------------------
答漫步狮子座谈梁山的财务问题(一)
因为近来发《魏延的悲苦人生》,所以暂时停止了关于《红楼梦》和《水浒传》的一些评论。《红楼梦》中的贾府的财务收入比较实际,因为曹雪芹在描写贾府骄奢淫欲违法乱纪造成抄家这种灭顶之灾,但也有细致的白描让我们看到贾府已经经济拮据到不能维持的缓慢败落。所以,对于《红楼梦》的经济研究应该极细才可以。《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梁山集团的军事斗争史,财务只是他重要的支撑,所以《水浒传》中的财务可以线条粗一些。我不揣愚陋,大着胆子写写,如有浅薄的地方尽情指正。我曾经认认真真读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一些哲学著作,虽然不敢说能理解,但毕竟囫囵吞枣的读一遍。但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无论怎样也不能读一遍,研究经济是我的弱项。我从十几岁就对做学问很谨慎,就是让这些大部头压住了,我确实承认伟人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偶然,他们确实是人类思想史的高峰。当然,《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几部饱经岁月考验的名著也是人类文学史的高峰。
梁山集团的财务情况大体分三个阶段:王伦时代,晁盖前期,晁盖—宋江时期。
王伦时期的梁山力量非常之小,也就是李忠、周通管理下的桃花山和朱武、陈达、杨春管理下的少华山(不是史进上山后的时代)。王伦时代一共就几百人,占领了一个人口稀少地形险要的地区,根本就不敢进攻县城,就朱仝和雷横肯定能够打得过梁山。王伦这样的“草寇”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当时土地广阔人口稀少,政府管理总有一些空缺和死角,加上宋徽宗时代政府管理不力,一般的地方政府懒得向上级汇报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也就懒得去主动剿灭这些“草寇”。所有的人落草为寇都有个体的原因,往往牵扯到统治阶级,甚至于地方官本人,比如雷横就是打死了知县的相好,武松是因为张都监的陷害。如果知县汇报王伦当了草寇,就要汇报王伦为什么成了草寇,如果是因为朝廷的用人制度不当,那么自己就是攻击根本国策,如果是因为地方原因,那么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自己向皇帝汇报自己这儿有土匪,皇帝第一种选择是命令自己去消灭土匪,第二种选择是安排其他地方的军队来剿匪。知县是文官,大多不会打仗。如果其他地方的军官前来剿匪,成功了战功是人家的,自己倒要筹措经费犒劳。所以,一般地方官不愿意向皇帝汇报这种草寇,混个任期安全也就罢了。
王伦的力量小,不敢去进攻县城,估计就是祝家庄、曾头市这样的豪强地主庄园也不敢去招惹,所以打家劫舍的范围不太大。我从文本发现,王伦时代占领了梁山水泊,不允许当地人们打渔。梁山是土匪,土匪要打劫当然要有人,没人劫什么?如果梁山要当黑社会收取保护费,当然就要让三阮等渔民打渔,因为没有人们从事劳动,到哪里去收保护费呢?也就是说,王伦要霸占水泊自己进行湖区生产。梁山是岛,是陆地,估计有树木,有土地,梁山也可以进行生产活动。以梁山之大,养活几百人还是有可能的。
但既然梁山是土匪窝,当然就不可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高级领导,比如王伦什么的,可能有家属,大部分喽啰不可能都有老婆孩子,所以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在这儿不能实现。小喽啰在无法打劫的时候,可以捕鱼捞虾,但不可能从事全套的家庭副业,比如纺线织布什么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发起大生产运动,很多高级领导人都能防线织布。但是,那是中共,他们的军队是人类历史上最能吃苦的军队,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政治纲领和理想追求的军队,他们革命的目的不是打破一个旧世界,而是建设一个新世界,所以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中共的军队都要建设文工团、医疗队和识字班,虽然在穷山沟,但那眼光已经是筹建整个世界。王伦和当时的所有土匪一样,不过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已,他们没有崇高的理想。林冲要当土匪,王伦就要林冲去杀一个人纳投名状,这是绝对的破坏社会的恶暴力和恶土匪。现在,经常把所有的农民起义都进行称赞,过于强调他们对统治阶级的攻击性而忽略对民众的破坏性。我个人认为农民起义应该有纪律有建设,这样才有未来。中国历史所有成功的农民起义都一定是讲究纪律的农民起义,革命一定要破坏,但破坏也要有规矩,而且破坏的目的是为了重建,如果不能有新的建设就不能进行破坏,再破旧的茅草屋也比什么都没有好得多。
刘邦之所以最终打败了项羽,与刘邦相对讲究纪律珍爱生命有关系。
我的意思是说,王伦没有高尚的理想,他的目的既然是享受生活,当然不可能干那糙活。王伦没有本事和胆量冲州过府,但搞搞小规模的抢劫还是可以的。
根据以上的理解,我认为王伦时代的梁山的财务来源主要是自己生产,带有一定程度的自给性质,但梁山也必须进行抢劫,抢劫来的金银用来满足梁山自己不能生产的物质购买。由于王伦的规模小,而且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王伦可以用抢劫的钱财购买物质。
梁山周围多水,水产品肯定多,如果梁山不允许周围渔民进行生产而独霸的话,估计一定吃不了,从道理看应该把多余的水产品卖掉,但三阮没有答应帮助吴用筹备大鱼,不知是王伦的水域生产不进行过量生产呢还是三阮嫌丢人不肯去买鱼。
《水浒传》第20回也许没有多少英雄故事,但却是研究梁山经济的重要篇章。
晁盖当了梁山的主人后,梁山增加了许多头领,但并没有增加多少喽啰。晁盖刚刚上了梁山,梁山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领导层的力量有了质的飞跃,一个是晁盖带来了十万贯金珠。古代形容人的富裕,多用“万贯家私”。《错斩崔宁》是正儿八经的宋朝的话本,文中男主人开玩笑说自己把小老婆卖了15贯。那个年代小老婆是有正常价格的,肯定不如大姑娘高贵,但毕竟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大活人,才15贯呢。晁盖等人抢劫了10万贯,估计晁盖本人也有些细软家私,所以是很财大气粗的。
第20回晁盖当了寨主,“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纲——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罗。”
晁盖这家伙“作事宽洪,疏财仗义”,从来就不吝惜钱财,但当了山大王这种应该抢劫发财的职务,竟然还要大把花钱,确实有些搞笑。但也可以理解王伦时代的梁山比较寒酸,那些小头目和小喽啰并不富裕。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09 08:11:19 +0800 CST  
@bill140024 2012-10-09 22:01:47
1、贾赦不止贾琏一个儿子,冷子兴演说以及第六回邢夫人骂贾琮,至少还有个贾琮;
2、贾雨村帮贾赦夺石呆子的古扇时,并非兵部大司马。
-----------------------------
贾雨村是在16回进京,候补京缺,担任兵部大司马协理军机是在53回,贾赦谋夺石呆子的扇子并殴打贾琏是在48回。当时贾雨村捉拿石呆子到衙门的理由是“拖欠官银”,这种对普通百姓的行政司法管理应该是京城的行政官员。贾雨村未进京之前是应天府,所以估计可能是管理京城的顺天府。顺天府虽然品级不是极高,但因掌握首都的管辖权,所以位列“九卿”。贾雨村从应天府如果担任顺天府是重用提拔,而从顺天府提拔为协理军机的大臣级别跳跃很快,但因顺天府的实权很厉害,所以也算正常。应天府在各个朝代所指地方不同,明朝的应天府是南京,和顺天府北京的级别等同,虽然重要性差一些,但是应天府管理的是江南富庶之地,油水是极其丰厚的,比之一般的道府甚至贵州等穷省的巡抚也并不寒酸。
贾雨村谋夺石呆子古扇确实是担任兵部大司马之前,我引用材料有误,在此向朋友们致歉,更加感谢bill140024老师的指导。
如果贾雨村担任的是顺天府,按照今天的级别就是政治局了,那么实际权力确实很大,正常状态下比一个世袭的爵爷的威风大得多。第52回贾珍说:“除咱们这样一两家之外,那些世袭的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贾珍的意思就是当年和宁荣二公平起平坐的那些老革命们的后代已经穷困潦倒的很,他说“一两家”,意思就是“一家”。贾赦和贾珍是世袭的不负责实际工作的官员,贾政只是个员外郎。明清时期各部的下属各司,以郎中、员外郎、主事为三级司官,得以递升。员外郎是各司的副职,放在今天中央的“司”和地方的“厅”平级,员外郎就是今天的副司长或者副厅长。明清时期员外郎的品级一般是六品或者七品,而地方的知府的品级高得多,明朝的知府有从三品、正四品和从四品的不同类型,清朝就一律从四品,只有两个首都顺天府和奉天府都是正三品。顺天府虽然品级不是极高,但因为可以直接上殿面君,而且有承接全国所有的诉状的权力,所以权力极大。无论贾雨村担任应天府还是顺天府级别都高于贾政的工部员外郎,那么,工部的一般官员贾政为什么可以决定应天府的任命呢?无他,他的女儿是皇帝的小老婆,虽然当时他的女儿地位还不是很高,但不久就升了级,应该是正得宠呢。
从文本看,贾琏是琏二爷,如果有兄弟,那么应当比贾琏大,但整个文本找不到一个比贾琏大的哥哥,只有宁国府的贾珍。贾琮如果是贾赦的儿子,那么就应该是贾琏的哥哥,那么就应该有老婆,即使贾琮的老婆地位如何低,《红楼梦》中也应该有记载,但没有。第75回荣国府中秋家宴,宁荣二府近支所有男性一律参加,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贾蓉和贾兰统统在场,远支的贾芸、贾蔷、贾菌都不在场,所以贾琮应该归入远支。
贾琏的琏二爷称谓是《红楼梦》的一个谜团。我个人认为应该和贾府的继承关系有关。我写了一个贾府命名中的疑问的小文章,一直未发,因为是手写,现在也找不到了。我简单说一下大体思路。贾母和贾代善是亲表妹成亲,婚后一个时间未育。中国古代有“带子”的传统,也就是让自己本家的侄子来继入自己的儿子。我怀疑贾赦是贾敬的亲弟弟,过继给贾母,不久贾母又生育了贾政。所以,贾代善临终上本后皇帝虽然按照法统让贾赦继承荣国府爵位,但又额外赏赐贾政一个主事。按照中国古代“借子换孙”的惯例,贾赦的儿子应该重新归属宁国府系统,他的爵位应该由贾政系统继承,贾赦的“赦”就有“摄”的意思,也就是“代理”。贾府近支“玉字辈”的称呼是“珍大爷”“琏二爷”“珠大爷”“宝二爷”“环三爷”。贾政系统的弟兄三人不用考虑,贾琏的“琏二爷”是个谜团,那么贾珍的“珍大爷”怎么来的?贾珍的儿子都结婚了,宁荣二府称他一个“珍爷”或者“珍老爷”是正常的。贾府的“文字辈”的贾敬是“大老爷”,贾赦是“大老爷”,贾政是“二老爷”。如果没有兄弟,贾敬已经有孙子的人了,这个排行的“大”是如何来的?我理解是贾赦是荣国府的“大老爷”,这个是宗法规矩,贾赦是宁国府的“二老爷”是历史遗留。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时候,有一句话:“亲大爷的孝才五七,侄儿娶亲”,意思就是贾敬是贾琏的亲大爷。
楼主 yc雨花石  发布于 2012-10-10 17:17:04 +0800 CST  

楼主:yc雨花石

字数:90351

发表时间:2012-07-25 18:0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4-16 15:12:05 +0800 CST

评论数:2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