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出版更名《办公室里读历史》)

在轰轰烈烈的宫廷决战中,江充表现出了极高的整人智商。
事件的开端要从公孙敬声说起。
公孙敬声是丞相公孙贺的少爷,他是典型的纨绔子弟,眼里只有一个字“钱”,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耍牛”。
他老爸是丞相,他姨夫是汉武帝,他是中央委员兼后勤部部长,这小子超级得势,走路时都不知道迈哪条腿了。
人在得势的时候最好收敛一点,否则就像吹气球一样早晚会吹爆。收敛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制欲,止住自己的欲望,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
万事皆有度,超过度一准儿会出危险。
公孙敬声这头没脑子的猪就不懂把握“度”,要说他绝对不缺钱,却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九千万。
要说这位爷肯定不缺女人,却跟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通奸。
这就好比一头猪闯进了粮仓,百分之百的会被撑死。
猪死于放纵,公孙敬声将死于不能制欲。
在贪污九千万公款之前,公孙敬声就已经很放肆了;贪污九千万公款之后,汉武帝把他抓进了大牢,论罪当处死。
公孙贺恳求汉武帝,愿意通过捕获阳陵大侠朱安世来赎儿子的罪。汉武帝点头允许。
朱安世属于山野草莽,汉武帝是天下的真龙,朱大侠总破坏汉武帝立的规矩,换句话说就是违法,因此汉武帝决心整死这条草莽。
通缉令下了很久,朱大侠杳无音信。
公孙贺为了救儿子开始四处搜捕朱安世。
公孙敬声的小情人阳石公主也在设法营救“钟点老公”,她营救公孙敬声的方式很新潮,也很无情。
她往通向甘泉宫的驰道上埋了许多巫蛊,诅咒老爸汉武帝,希望老爸赶快死,从而使公孙敬声免受老爸的惩处。
甘泉宫是汉武帝休假的地方,最近他正准备去那里疗养。
阳石公主的大脑还没发育成熟,她理不清老爸和情人到底哪个重要。
在前面的章节里不止一次提到巫蛊,这种诅咒方式在汉武帝时期很流行,连精明的汉武帝都迷信巫蛊诅咒的威力。
女儿诅咒父亲,这很伤感情。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7 09:33:52 +0800 CST  
汉武帝是优秀的老大,却不是优秀的老爸,他的子女是在缺失父爱中长大的。
女儿对老爸开战了,老爸还蒙在鼓里。这支暗箭的威力绝对让汉武帝撕心裂肺。
公孙贺很快捉到了朱安世,并把他移交给了办案机关。
在公孙贺得意洋洋离去时,朱安世笑着对他说:“仁兄,你让我死,我让你灭门!”
公孙贺以为朱大侠在放屁,他彻底低估了朱大侠的威力。汉武帝点名要办的人,绝对是非凡的人。
朱安世在狱中上书汉武帝,状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在驰道上埋偶人诅咒皇帝,扬言让皇帝去死。
汉武帝看过朱大侠的状子气昏了头,命人将公孙贺、阳石公主、以及另外两位同案犯诸邑公主、卫伉(卫青的少爷)全部投入监狱。
经过调查核实,这帮人确实在合伙算计汉武帝。
当所有人证、物证、供词摆在汉武帝面前,这位爷差点吐了血。他风风雨雨见多了,却无法承受两个女儿诅咒自己的事实。
连亲生骨肉都盼着老子死,老子还能相信谁!这群人的富贵都是老子给的,老子宠着你们,而你们却反过来要老子的命!天理何在,情意何在!
伟大的汉武帝真想痛哭一场,他活得很委屈,很累!真的很累!
处在半疯状态的汉武帝下圣旨灭了公孙贺全家,并将两个女儿连同卫伉全部诛杀。
汉武帝杀了不少人,这次杀人犹如杀自己的心。
这位爷走到暮年终于参透了最后一个结,官场没有“情义”二字。
让汉武帝心碎的不止两个女儿,还有后宫那帮大大小小的老婆。
为了争宠、比身价、踩对手的脑袋,后宫里的美女都在搞巫蛊。这不是迷信活动,而是一场另类的战争,是女人之间的战争。
巫蛊把人性丑恶的一面暴露无遗,把后宫这个人间地狱彰显给了读者。
几乎每个宫人的心里都充满了仇恨,充满了残忍,谁都想杀人,而且要杀的不止一个人。而她们杀人的方式就是靠巫蛊来诅咒。
为了整死对手,后宫里的女人相互告发,指责对方在用巫蛊诅咒汉武帝。
男人偶尔会幻想拥有无数个老婆,而实现这一夙愿的汉武帝终于尝到了老婆多的恶果。
面对大小老婆的相互陷害,汉武帝破口大骂:“没一个好东西,都他娘的去死吧!”
汉武帝因此在后宫大开杀戒,甚至牵连上了红墙外面的大臣,这位爷总计杀了数百人。
汉武帝一边杀人,一边滴血,是从他心里渗出的血。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8 09:52:20 +0800 CST  
女儿、老婆,这都是家里人,她们全疯了。汉武帝贵为天子,却没有家,没有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家人。
家人的背叛是对汉武帝心灵的重创,他梦见数千木人来索命,以至于从梦里惊醒。从此精神恍惚,并患上了健忘症。
江充一直在冷眼静观巫蛊制造出来的好戏,他发现巫蛊这玩意大有文章可做。因为巫蛊,汉武帝杀了女儿和老婆,按这个逻辑推断,汉武帝也可以因为巫蛊杀儿子。
江大爷深知太子刘据不会放过自己,汉武帝一死,他的死期也就不远了。必须在汉武帝临死之前抢先除掉太子,而除掉太子最高明的手法,就是利用巫蛊进行栽赃陷害。
江充很聪明,他能从时局中洞悉自己最应该做什么,可惜他把聪明用错了地方。他的人生就是错误的一辈子,用一句谚语来概括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上书汉武帝,说:“陛下得病是因为巫蛊在作祟,不除掉利用巫蛊诅咒陛下的人,陛下的病就好不了。”
汉武帝赞同江充的这一论断,他任命江大爷为特使,专门负责惩治搞巫蛊诅咒的奸人。
西汉王朝最大的“巫蛊之祸”拉开了序幕,制造这场社会运动的罪魁祸首就是江充,他才是汉武帝身边最大的奸人。他发起“巫蛊之祸”的目的只想整死太子刘据,不过他却绕了一个很大弯,让十几万人丢了性命,同时包括他自己。
大凡社会运动、巨大事件都有幕后推手,这些人都是为了个人私利兴风作浪,他们会让许多没头脑的爷成为运动的牺牲品,从而达到个人目的。
这些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设骗局,以至于许多无辜者都不知道自己缘何而死。
江充终于能释放能量了,他带领巫师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他表演的过程,就是一步步接近目标的过程。
他先在皇宫之外做法,命令治蛊团队在都城乃至于全国搜索巫蛊,大大小小的奸人参与了这场革命,他们靠制造冤假错案整死了数万无辜者。
汉武帝已经昏聩到不要证据只要结果的程度,不管老百姓如何喊冤,只要江大爷上报“黑名单”,汉武帝一律法办。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0 09:20:31 +0800 CST  
江充在用别人的性命试探汉武帝的脑袋里进了多少水,当他发现汉武帝可以蒙骗时,便唆使巫师上书,说:“皇宫里有蛊气,如果不解除,陛下的病还是不能痊愈。”
汉武帝已经沦为江大爷任意摆布的棋子,他命令江大爷进入皇宫治蛊。
江大爷不敢贸然进入汉武帝众多老婆的势力范围,他带人在汉武帝的办公地打眼眶子。为了摸透汉武帝惩治巫蛊的决心有多大,他打着搜索巫蛊的幌子,捣毁了汉武帝的御座。
这样做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江充就想看看汉武帝的反应。如果汉武帝连一把破椅子都豁不出去,那收拾汉武帝老婆、儿子的难度就大了。
结果让江充很满意,汉武帝非但没生气,还派苏文来协助他治蛊。前面说过苏文,他也想整死太子刘据。
江、苏二奸是同道中人。
江充有了重量级的帮手,气焰愈加嚣张,他带队挺进了后宫。
要办皇帝的老婆儿子不是小事,何况江大爷要办的人是太子呢!因此每上一个台阶都要稳一稳,即便离猎物已经很近了,也不能表现的露骨。
江充先从失宠的那些皇帝夫人入手,等收拾掉汉武帝的几个小老婆,江大爷果断进入了皇后、太子的地盘。
他指使手下在皇后、太子刘据的寝室里大肆挖掘巫蛊,结果可想而之,江充在这里肯定找不到他想要的罪证。
江大爷是有备而来的,找不到罪证没关系,他可以栽赃。不管真的假的,江大爷从皇后、太子的居住地挖出了许多巫蛊,同时还有太子诅咒老爸的文字。
见到这些罪证,太子刘据一下子就傻了,怎么会这样呢?不过他很快顿悟,江充是冲自己来的,他想要自己的命。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1 09:22:21 +0800 CST  
作者:德国小猎犬 回复日期:2012-08-21 17:20:07  回复

再则:《奋斗的仕途》哪儿有卖?京东?卓越?没找到。
-------------------------------
由长江文艺八月底推出,九月底各书城可见。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2 09:34:47 +0800 CST  
关于同志们的意见,春秋虚心接受,办公室系列快传完了。奋斗系列风格有所变化,更贴近官场。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2 09:37:29 +0800 CST  
江充满脸得意的说:“太子大人,您为啥要诅咒陛下呢?想做皇帝也别这么急呀!臣在为陛下干事,您的这些罪证只能上报给陛下。”
刘据沉默不语,他了解江充是个什么货色,跟这类人无话可说。
等江充离开,刘据叫来老师石德问计。
石德清楚,如果刘据因此被办,他这个老师也会受到株连,如今已是生死关头了。
他对刘据说:“江充想要你的命,而皇帝因为巫蛊杀了你的两个姐姐。照此推理,皇帝也不会对你手软。趁皇帝还在甘泉宫养病,赶紧拘捕江充等恶贼,他栽赃陷害你,你也可以栽赃陷害他。”
刘据权衡了一会儿,说:“江充是陛下的特使,轻易动不得。如果办了江充,陛下反而会猜疑我。不如去甘泉宫找陛下,把这件事说清楚。”
刘据动身去甘泉宫,在皇宫外遭到了江充的阻拦,江大爷要把他送入司法机关。
刘据急了,他退回皇宫对石德说:“江充欺人太甚,我看他要造反。”
石德说:“陛下在甘泉宫那边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他老人家身体原本就不好,假设陛下已经归天,江充等人就是来抢班夺权的。你忘了扶苏是怎么死的了吗?宁可制人,不能被人制。”
刘据听从石德的建议,命人假扮汉武帝的使者抓捕了江充。在双方的博弈中,刘据占到了先手。
江充万万没想到刘据下手既快又狠,他在骗局的收关阶段翻了船。
刘据太想整死江大爷了,即便老爸还活着,他也要先干掉江充而后快。
刘据亲自监斩江充,他骂道:“江贼,当初你祸害赵王父子,如今又来祸害我们父子!你早该死。”
江充笑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可惜咱俩将同归于尽!在人间没分胜负,去地狱再斗吧。”
刘据听得有点悚然,他喝令执行官砍掉了江大爷的脑袋。
江充死了,刘据还活着,他将面对更强的对手,这人就是老爸汉武帝。江充用死的代价,把一对父子推上了角斗场。
刘据杀了江充之后,反倒心乱如麻。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假设老爸没死,或许自己就得死。
石德说:“不管陛下是否活着,你必须调动军队,还是那句话,宁可制人,不能被人制。”
刘据说:“这这这不是造反吗?”
石德说:“箭已经射出去了,不可能再回到弦上。你身为太子,有义务维护都城的稳定。即便是造反,你可以去做,但不能说出来。”
刘据在老爸巨大的阴影下隐忍了许多年,现在这巨大阴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或许,只有阴影倒下去,他才能见到阳光。
形势紧迫,容不得刘据犹豫多久,必须咬牙干到底。不管是亲爹还是亲娘,谁掌握优势谁是胜利者,在这个赌局里,亲情必须靠边站。
刘据集结了都城乃至附近所有的军队,他要把军权抓在手里。登上西汉帝国老大的位子,只能用刀枪说话。
他把群臣召集到未央宫开会,说:“皇帝在甘泉宫病情加重,奸臣妄图趁机作乱,都城进入战时状态,所有人必须听我号令。”
群臣跪在地上应诺,他们知道山雨欲来,每个人必须紧闭嘴巴,然后把腿部肌肉练结实,说错了话,跑得慢,都可能死。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2 09:38:43 +0800 CST  
作者:德国小猎犬 回复日期:2012-08-22 10:46:32  回复

@闲侃春秋 2012-08-22 09:37:29
关于同志们的意见,春秋虚心接受,办公室系列快传完了。奋斗系列风格有所变化,更贴近官场。
-----------------------------
记得春秋说过,会一直写下去,现在才到汉朝,你就不写啦。小妹上天涯就为了追你,追了两年,别让我失望,好吗?
--0-------
《奋斗的仕途》就是此贴的继续。煮酒里面的帖子叫《两千年官场文化第一书》。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3 09:30:20 +0800 CST  
跑得最快的当属苏文,当刘据死整江充时,这个活奸臣已经逃出了都城。他跟江充是一伙的,但是他的脑瓜子比江大爷灵活。见事不好,撒腿就跑,蹲在原地拉硬屎,等于自找挨办。
苏大爷一口气跑到了甘泉宫,见到主子汉武帝后痛哭流涕,说太子反了。
汉武帝笑道:“太子是被江充逼急了。狗急都跳墙,何况堂堂太子呢。”
汉武帝看着刘据从小长大,他断定刘据是个老实孩子。于是派使者去都城招刘据来甘泉宫觐见。
使者有自己的小心眼,他来到都城,见城墙上黑压压全是兵,他知道太子如果真反了,自己进城等于找死,还是溜回去扯谎吧。
他回来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果真反了,要杀臣,臣扯了个慌才得以脱身。”
汉武帝大怒,骂道:“老实孩子蔫淘气,这小子想闹腾点大事给老子看。”
第二腿快的人就是刘屈牦,他刚当了几个月丞相,位置还没坐热就遇到了这个大乱子。他不像其他官员傻了吧唧的听太子的话,风云突变,一定要把赌注押对。他不能把身家性命压在毛头小子刘据身上,他要坚定地追随老主子汉武帝。
当汉武帝见到狼狈不堪的刘屈牦后,发问道:“丞相来这儿干什么?”
刘屈牦说:“太子反了,臣是来投奔陛下的。”
汉武帝说:“你是丞相,太子反了大兵讨伐,否则老子要你何用。”
刘屈牦跪在地上哭笑不得,心想:你丫的简直在放屁。老子算个啥!你儿子闹事,我敢出手吗?我前脚灭了他,你后脚就会办我。便宜话谁不会说。
刘屈牦这个丞相当得很委屈,也很憋屈。一头是儿子,一头是老爸,他夹在中间不好搞动作。
面对汉武帝的批评,刘屈牦有屁只能憋着,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向汉武帝叩头赔罪。
汉武帝把皇帝的玉玺交给刘屈牦,命他组织军队去平定叛乱,这表明汉武帝杀儿子的心已无比坚定。
不管你刘据是否真的造反,你擅自动用军队必须死。汉武帝把父子亲情丢到了一边,赌场无父子,权力场照样无父子。
刘屈牦充当的是汉武帝的杀手,他调动附近郡县的部队火速支援中央。
在此期间,刘据也集结了所有能集结的军队,甚至释放长安监狱的囚徒来壮大实力。
西汉王朝最大的父子火拼事件拉开了序幕。而制造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江充。
我们必须佩服江充的巨大能量,简直就是翻江倒海。
其实负责都城防务的北军距离都城很近,这支部队是关中地区最大的军事武装。领导北军的司令员名叫任安,刘据授予任安兵符,命任安来效忠自己。
任安接受了太子的兵符,却紧闭大营按兵不动。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3 09:31:12 +0800 CST  
皇帝和太子各自调动人马打架,军区司令员却躲在巢穴里闭着眼装蒜,任安的态度很可怕,很要命,也很低智商。他在自废“武功”。
虽然汉武帝没调动任安的部队,但是面对子与父的争权大战,任安必须表明立场。或者去汉武帝那儿听命,或者去太子那儿帮忙,选择骑在墙头上观望两边的风景,跟选择死没什么区别。
不管任安承认与否,他也是赌局里的一员,他可以把赌注押在太子身上,也可以押在汉武帝身上,但必须下注。坐在赌桌旁不下注的结果只能有一个,被坐庄的人清理出赌场。
有时候即便你什么事都不敢,一个态度也足以要命。
任安的脑子转的太慢,他应该想想领导让他当司令员到底为了什么,绝对不是让他危急时刻躲在家里装蛋。
江大爷制造出来的赌局会决定许多人的输赢,或者飞黄腾达,或者满门抄斩。
你入了职场这个圈子,必须随时准备下注。
太子刘据和丞相刘屈牦在长乐宫西面展开激战,双方苦斗了整整五天五夜,有数万人倒在了地上,血从地面流入了沟里。
这就是争斗的惨烈,有生有死。
刘据这小子干事很彻底,只是最后输掉了所有筹码。
他败得也很彻底,是值得赞扬的失败。男人嘛!就应该这样。
见大势已去,刘据带着两个儿子向都城外逃去。
一个要屁掉老爸的人,却在极力保护自己的儿子,谁说他无情。
负责把守城门的官员名叫田仁部,当太子逃到城门时,田仁部也被推上了赌桌。他对刘据的态度既能决定刘据的生死,也能决定自己的生死。
田仁部面临两个选择,或放太子刘据出城,或将刘据逮捕移交给汉武帝。
按规则讲,他是汉武帝的下属,应该向汉武帝尽忠,所以逮捕刘据是最聪明的选择。至少他无权放刘据出城。
但是刘据毕竟是汉武帝的儿子,而且是太子,将来有可能做皇帝。从未来角度考虑,刘据又得罪不起。
爷俩打架是常有的事,不过父子终究是父子。
基于这样的考虑,田仁部竟放跑了刘据。
田仁部的一念之差,将让他付出灭门的代价。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4 09:22:59 +0800 CST  
看来田大爷的智商还是不够用啊。给领导看门,要始终站在领导那边。
刘屈牦追到城门,听说田仁部放跑了刘据,生气的骂道:“老子苦斗了五天,就是要缉拿刘据,这是皇帝的命令。你小子拍刘据马屁也不看看风向。去死吧你!”
刘屈牦要砍田大爷的脑袋。
御史大夫暴胜之劝道:“田仁部是朝里的高官,要杀他需请示陛下,还是把刀收起来吧。”
刘屈牦一想有道理,他差点忘自己吃几碗干饭。
暴胜之纯属多嘴,别人挨宰关你屁事。要知道田仁部放走的是造反派,你暴胜之怎么能为这类人开脱呢!
有时多嘴多舌是要命的缺点。
刘据败了,汉武帝凯旋而归,这位老大重新掌控了都城的局势。刘据搞造反,牵连许多人登上了表演的舞台。
汉武帝坐在一边看了半天戏,他要给各种角色定个性。是好人留下,是坏蛋砍掉。
北军司令员任安太狡诈,面对刘据造反,这个鸟人却拥兵自重,坐观成败,推出去砍了。城门总管田仁部吃里爬外,私自放走反贼刘据,推出去砍了。御史大夫暴胜之干涉丞相执法,出去自杀。
处理完三个坏蛋,汉武帝命人去后宫收了皇后卫子夫的印章,这等于废掉了卫子夫的皇后身份。
曾经被汉武帝宠爱了十年,随后又被汉武帝冷落了近三十年的不幸女人卫子夫自杀身亡。
汉武帝下令:“太子府内的大小孩崽全部诛杀,与太子交往的宾客全部诛杀,跟随太子闹事的人全部诛杀,被太子劫持的各级官吏全部发配到敦煌劳改,终生不得录用。”
杀完诸色人等,汉武帝仍是满肚子的怒气,文武百官见主子脸色难看,个个胆战心惊,担心脑袋会不知不觉的滚下来。
就在汉武帝命人全力缉拿刘据时,一位乡下老者为刘据鸣不平,书信开头写道:《诗经》曰‘营营青蝇,止于藩。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江充用谗言毁了赵王父子,如今又在用谗言毁陛下父子。谗言胜过魔鬼。这场动乱是江充制造的,假设江充不威逼太子,太子依旧是陛下的好孩子。请陛下放太子一马吧。
汉武帝看完信潸然泪下,积蓄了许久的怒气一下子就泄掉了。是“好孩子”三个字打动了他。
汉武帝二十九岁才得子,而这个姗姗来迟的儿子就是刘据,当年汉武帝为儿子的降生兴奋不已。虽然他后来陆续有了很多儿子,但是对刘据的感情是最深的,就好比女孩的初恋一样刻骨。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7 11:19:44 +0800 CST  
三十多年过去了,自己的骨血竟成了自己追杀的逃犯。这孩子如今在哪儿,过得怎样!汉武帝尘封多年的慈爱终于喷涌而出。
汉武帝由极度恼怒转变成了重度悲伤,一个冷血的政治家,终于尝到了情感的利刃,而且不止一次,每次都在滴血。
孩子!老爸也救不了你呀!造反的结局只能是死,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这是规则。如果你不死,会有更多的孩子阴谋造反。

二十八、修德
富贵可以挣来,幸福只能修来。


当汉武帝流尽最后一滴泪时,刘据的死讯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长子刘据、次子齐王、三子燕王、四子广陵王、五子昌邑王、六子刘弗陵。
伴随太子刘据死去,由谁来接汉武帝的班迅速摆上了政治餐桌。
汉武帝必须从亡子的伤痛中解脱,不解脱也要解脱。作为帝王,要面对的挑战永远不会停息,除非闭上眼倒下去。
无休止的争斗铸就了汉武帝既坚强又睿智的心,他是踏着满地尸体向生命终点奋进的人。
丞相刘屈牦自从平定刘据叛乱之后表现的很嚣张,常常以大功臣的姿态,在汉武帝眼皮底下上蹿下跳。
在汉武帝的圈子里必须装孙子,谁直起腰来称爷谁就会倒霉。
刚从地方调入中央不久的刘屈牦有点嫩,他拼命和大将军李广利穿一条裤子,两人的关系比较私密。
刘屈牦是百官之首,李广利是继卫青、霍去病之后第三位得势的军队领袖,最大的官和最高的司令员粘到一起很让汉武帝不安。
还有让汉武帝更担忧的因素,李广利是昌邑王的大舅,而昌邑王作为汉武帝的儿子有继承皇位的理由。
昌邑王、李广利、刘屈牦三人苟合在一起足以建立新的中央政权,这对汉武帝是潜在的威胁。
汉武帝很快洞察到了这股暗流。他没轻浮的出手,像猎人一样等待杀戮的时机。
李广利也有思想深度,他想让刘屈牦充当枪的角色,因此在即将上路北伐匈奴时,他对刘屈牦说:“您在皇帝眼里最红,说话也最有分量,可以向皇帝推荐昌邑王做太子。将来昌邑王得帝,您老人家的地位就会更加牢固。”
说完,李广利拍拍屁股上路了,他要去匈奴的领土上等待刘屈牦的好消息,假如将来得到的是坏消息,这位爷可以投靠匈奴。
刘屈牦傻就傻在不去深入研究利害关系。你是汉武帝的下属,应该竭尽赤诚为汉武帝卖命,确立太子不是你这个丞相操心的事。你露骨的捧昌邑王做太子,分明是在为自己阴谋后路,也是对汉武帝的不忠。
当刘屈牦在汉武帝面前热捧昌邑王为太子时,汉武帝没言语,眼光冷得吓人,刘屈牦立即打了个寒战。
事后不久,有人上告刘屈牦和李广利谋逆,妄图拥立昌邑王为帝。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8 09:49:22 +0800 CST  
其实这都是汉武帝一手导演的闹剧,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消除安全隐患。
结果刘屈牦被灭门,李广利的家属被整进监狱,昌邑王离奇死去。
李广利没想到会捅这么大的漏子,他低估了汉武的狠度。这鸟人投靠了匈奴。
还是那句话,无论在职场还是官场,哪怕是在小家庭里,悟透人际关系很重要,看懂人心更重要。绝不能闭着眼睛捉麻雀。
汉武帝办了刘屈牦和李广利,开始着手调查江充制造的“巫蛊之祸”,这是他迄今为止,唯一没参透的事情。
如果要问这个世界什么最难捉摸,那肯定是人心,这小玩意就如同迷宫,别说他人的心,就是自己的心用一辈子的时间也未必能看透。
汉武帝调查巫蛊之祸的真实性就是在参透人心,有江充的心、刘据的心,甚至还有他自己的心。
汉武帝观察人心的方法很少无聊的臆断,他要看行动,看事实。
经过调查核实,江充制造的巫蛊之祸几乎全是冤狱。
汉武帝终于看透了江充,可惜江大爷已经死了。他也确信刘据死的比较冤,而自己信任江充是最屎蛋的一笔。
汉武帝灭了江充的全家,把另外一个恶魔苏文焚烧致死。
汉武帝屈指算了算,江充制造的“巫蛊之祸”至少有十万人丧生,这是相当庞大的数字,甚至超过了北击匈奴阵亡将士的总和。
汉武帝开始忏悔往事,这是他一生中历时最长、程度最深的心灵煎熬。
汉武帝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被一个叫田千秋的人琢磨透了,这位爷为太子鸣冤说:“江充,小人,借巫蛊栽赃陷害太子。儿子被人欺负,做父亲的应该出手保护自己的孩子才对。”
汉武帝被田千秋的忠心所感动,召见田先生说:“父子之间的恩恩怨怨,别人很难插手。你却毫不隐晦的说了出来,我知道自己错了。你是厚道的官员,我必须升你的官。”
汉武帝当即任命田千秋为外交部长,位列九卿。
为了向天下昭示太子刘据的无辜以及自己所犯的过错,汉武帝为遭受巫蛊之祸的人平反,并修建了一座思子宫,来寄托对儿子的哀思。
汉武帝开始深刻反省自己的过去,所有的是是非非,所有的感情纠葛,一切的一切在他脑海里澎湃汹涌。
就像释迦牟尼成佛一样,他在某一天的某一刻突然顿悟。
他在供奉列祖列宗的神庙里对群臣说:“朕即位以来,干了许多错事,使天下的老百姓愁苦不堪。从今以后,有伤害老百姓耗费天下财力的事,全部叫停。朕要让老百姓过安生日子。”
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他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历史上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其实两位爷做人的差距很大,前者至死都没参透老百姓的心,所以亡了国灭了家;后者在临死之前终于修炼成“佛”,所以扭转了大汉王朝急速坠毁的轨迹。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一个人要想超越自我,就要时常反省自我。总以为自己对,就是最大的错。
孔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一个人受伤的前提是,或许已经伤害了别人。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9 09:10:37 +0800 CST  
作为挥斥欲望的万民之主,汉武帝敢于进行自我批评,这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俗人都很难做到的。
政治新秀田千秋在汉武帝极力悔过的恰当时机,发言说:“巫蛊之祸的兴起,根源在于那帮巫师、大仙、江湖术士,他们是群寄生虫,耗费国家钱财,蛊惑人心。恳请陛下把他们遣送回原籍,让他们靠辛勤劳动自食其力。”
从前,汉武帝相当迷信神仙,为了祈求长生不老,没少往外掏银子,其数额之大,简直难以想象。如今,他终于看清,这只是个弥天骗局而已。这位爷很惭愧,他被那些大仙们玩了一辈子。
汉武帝叹道:“千秋说的对呀!以前我很愚,被他们欺骗了,天底下哪里有神仙呢?让他们该回哪儿去,就回哪儿去吧。”
田千秋是第一个站出来揭汉武帝伤疤的官员。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田大人很聪明,具备超级的洞察力。他敢揭汉武帝的伤疤,敢委婉的指出汉武帝迷信神仙的错误,说明他吃透了汉武帝的心思。
汉武帝悔过,田千秋立刻站出来帮助他悔过,这就是忠臣,这就是讨汉武帝喜欢。假设换了从前,田千秋这番话一准会引来杀身之祸。
说话要讲究场合,要学会察言观色。所谓察言观色,就是洞察人的一种方法。
要深刻领会别人的意图,在别人最想听什么话时,说什么话。喜欢听好话时,你不能说坏话;喜欢听批评时,你不能虚假赞扬。
譬如现在的汉武帝,他就想听别人的批评,就想让别人指出他过去所犯的错误,此时如果说赞扬他的话,极有可能掉脑袋。
不久,田千秋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加封富民侯。短短几个月,田大人就由小职员窜到了相位上,其升官的速度之快,世间罕见。
田千秋一无才干,二无功劳,之所以大红大紫,封侯任相,纯属是因为说了两句别的官员不敢说的话,而这些话又极对汉武的胃口。
真是一言丧命,一言升官,话的威力太大了。
田千秋果真是聪明人啊!而且是过度聪明。
其实有些时候,聪明未必是件好事。
要论聪明,江充绝对在田千秋之上,他玩转了汉武帝很长时间,办的每件坏事都对汉武帝的心思,但最终的结果是,他玩死了自己。
田千秋跟江充恰恰相反,他说的都是好话,办的都是好事,所以一路升官发财,高奏凯歌。
因此聪明必须用对地方,应该用聪明去行善,而不能作恶。
作恶可以猖狂一时,行善可以受用一辈子,甚至恩及子孙。
田千秋的胜利不是他一个人的胜利,是所有行善者的胜利。巫蛊之祸闹得如此惨烈,最终怎样呢?正义战胜了邪恶,一切的一切早晚要大白于天下。
田千秋站在道义上,凭借三言两语为当时最大的冤案昭雪,他说出了天下善良人的心声,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纵观汉家官场,能笑到最后的,还是那些“修德”的人,比如张良、陈平、万石君、还有现在这个田千秋。
他们才是做人的楷模。绝对的楷模。
伴随汉武帝距离死亡越来越近,他终于做到了大彻大悟,他重用厚道的田千秋,就是大彻大悟的表现。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30 09:52:42 +0800 CST  
“宁可用无才的君子,也不用有才的小人。”这是汉武帝用一生悟出来的道。他接触的人太多了,他看的表演也太多了,他总结的关于人的评价,应该算权威。
关于“才”的问题,我认为君子不一定比小人差,只不过小人善于表现自己,善于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而已。
汉武帝在临死之前必须解决好一件事,让谁来接自己的班。
大儿子刘据、二儿子齐王、五儿子昌邑王都死了,如今只剩下了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和年仅八岁的刘弗陵。
对于竞争太子这个职位,燕王的优势比较明显。按年龄排,燕王是现存兄弟中的老大,这是先天优势。
老二广陵王有勇无谋,平时的言行很不检点,经常做一些违反规矩的事,属于问题男孩。汉武帝对这个儿子很不感兴趣。这说明广陵王实在没什么心眼,不能收敛自己讨老爸欢心。他表演的功力,取宠的聪明都不过关。实质上这位爷已经失去了竞争上岗的资格。
老三刘弗陵最致命的劣势就是年龄太小,一个八岁男孩当皇帝,很难逃脱傀儡的命运。
燕王极其精明,并且知识广博,善于言辞。从这一点看,他跟老爸汉武帝有相似之处。
过分精明的人做事容易轻浮,各种表现也比较露骨,不能把气沉到丹田。燕王就犯了这个毛病。
心急吃不上热豆腐,燕王偏要吃热豆腐。他上书老爸请求入宫宿卫。汉武帝此时病得很重,随时都有死的危险,而太子还没确立,燕王在这个时候请求入宫宿卫,其意图相当明显,绝对是为了抢班夺权。
汉武帝很生气,心道:“这小子在算计皇位。”
这不等于盼着老子死吗!居心叵测,用心不良!汉武帝破口大骂。
随后命人斩了燕王派来的使者。
你小子不顾我的死活算计皇位,老子就不让你当。汉武帝余怒未消,找借口削去了燕国三个县的领土,燕王彻底蔫了。
一念之差,痛失天下。燕王败得很彻底。
老子说,万事皆有“道”。
“道”应该是最厉害的东西。做儿子应该遵守孝道,面对老爸将死,燕王不表现悲伤,却摆出了抢夺“家产”的姿态,他违背了“道”,因此搏来的只能是失败。
燕王倒掉了,广陵王不吃香,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只剩下了小毛孩刘弗陵。
刘弗陵除了年龄小之外,其它方面都是优势。
他年轻的妈妈钩弋夫人,正在接受汉武帝的宠爱,一家三口相处融洽。
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刘弗陵,据说古代圣君“尧”也是十四个月降生的,这为刘弗陵罩上了天命的光环。
刘弗陵是个机灵鬼,其秉性很对汉武帝的胃口,他认为刘弗陵“类己”。
一个人的劣势要一分为二的看。正因为刘弗陵年龄小,所以其性格缺陷还没完全暴露出来。
“出头的椽子先烂”,太子刘据出头最早,也烂的早;燕王关键时刻挺不住冒了下头,结果迅速烂掉了。
刘弗陵天真无邪,即便有坏心眼,也需要长大了去发挥。
经过认真权衡,汉武帝决定立刘弗陵为太子,其实他已别无选择。在皇帝接班人的角逐中,刘弗陵捡了个大便宜。
刘弗陵的幸运印证了老子的“无为论”,由无为达到无所不为。
人在征途上的博弈,无需滴水不漏的去算计,把握住关键棋子胜过四面出击。
不管怎么说,刘弗陵以其年少聪慧赢得了汉武帝的赏识。
而刘弗陵的年少又是致命弱势,汉武帝在扶他踏上征程之前,必须解决掉这个问题。汉武帝要为他找几个信得过的帮手。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31 14:38:00 +0800 CST  
这是一场政治豪赌,输赢就看汉武帝读人的功力了。
汉武帝在能人堆里战斗了一生,品人心是他过硬的本领。
群臣里面,他最信赖的人就是霍光。他几乎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来阅读霍光,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霍光忠厚,能胜任大事。
他命画师画了一幅“周公背成王图”赐给霍光。
这是个典故。西周时期,周公竭尽忠心辅佐年少的周成王,他高尚的品格一直被后人传颂。
如今,汉武帝把霍光捧到了周公的高度,这对霍光既是信任又是激励。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汉武帝给予霍光的感情,会让霍光肝脑涂地,鞠躬尽瘁。这就是人心换人心,汉武帝把自己的心掏给了霍光,从而屠杀了霍大爷所有的私心杂念。
汉武帝在临死之前还要解决一个人,这人就是汉武帝正在宠爱的女人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是刘弗陵的老娘,其实她只有二十几岁,正是花开争艳的年龄。
汉武帝喜欢她,而且特别喜欢。
某一天,汉武帝把勾弋夫人找来大加斥责,表情冷峻且无情,这一般是汉武帝杀人的前奏。勾弋夫人被汉武帝的突然变脸吓坏了,跪在地上告饶。
汉武帝对侍卫说:“把她送到掖庭监狱。”
侍卫们很茫然,犹豫着没敢动手。汉武帝瞪着眼又嚷了一遍。侍卫们赶紧拖着勾弋夫人向外走。
勾弋夫人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回头深情的望着汉武帝。
汉武帝为之动容,说:“你去死吧!”
数日后,勾弋夫人被汉武帝杀了。
汉武帝因此沉默了好几天,没人知道这位爷在想什么。
后来他问身边的侍臣:“我杀了刘弗陵的娘,外面的人说些什么?”
侍臣回答:“外面的人说,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
汉武帝叹道:“你们不懂啊!刘弗陵年少,他母亲正值花季。我死了,弗陵的母亲会操控政局,到那时她可以为所欲为。人一旦得势,会放纵欲望。我担心弗陵的母亲淫乱后宫,如果那样,大汉王朝就完了。”
侍臣们跪在地上高呼:“陛下圣明!”
汉武帝可谓是用心良苦。
这位爷终于要死了,他把霍光、金日单叫到了床边。霍光哭着问:“陛下选好太子了吗?”
汉武帝答:“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让弗陵继承帝位,你像周公那样辅佐少主。”
霍光确实能装傻,其实他早就清楚汉武帝的用意。
霍光推让道:“臣的能力不如金日单。”
金日单也推让道:“臣的德行不如霍光。”
汉武帝说:“霍光总领军政,日单辅之。”
霍光确实够谦让的,我们不难看出他深厚的修行,简直就是谦谦君子。
汉武帝弥留之际,传唤霍光、金日单、上官桀、田千秋、桑弘羊等五位大臣进宫,正式把少主刘弗陵托付了他最信赖的人。
不久,伟大的汉武帝驾崩,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继承帝位。
从此,汉昭帝刘弗陵登上了汉家政坛。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31 14:38:12 +0800 CST  
本帖已连载完,后继《两千年官场文化第一书》正在上传,敬请光临。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31 14:39:31 +0800 CST  
人是有多面性的,有价值也有杀伤,所以当局者要权衡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9-02 14:50:32 +0800 CST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9-02 14:51:14 +0800 CST  
淘宝网有售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9-05 16:09:33 +0800 CST  

楼主:闲侃春秋

字数:478616

发表时间:2010-10-26 17:2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03 18:40:39 +0800 CST

评论数:81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