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出版更名《办公室里读历史》)

二十五、筹码
你付出的,应是别人最在乎的


张汤是舞诈高手,诈是用来害人的,不过诈也会害死自己,所以君子不喜欢用诈。君子是参透福祸的人,他们外在的表现形势类似大智若愚。越看起来做事精明的人,未必是精明人。
就拿张大爷来说,他精明了一辈子,甚至连一只偷肉的老鼠都不放过,但结局却相当悲惨。
庄青翟是丞相,张汤是御史大夫,内阁两个最大的官相互残杀,同时还有其他高官参战,这帮人的鲜血洒满了官场,同事们看得胆战心惊。
官场这个圈子不亚于角斗场,做官需谨慎,做人需小心,千万别让自己的鲜血喷出来。这是旁观者对自己的告诫。
有人在官场里恐惧,还有人正拼命往官场里挤,大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无畏精神。
丞相死了,御史大夫死了,内阁的几个部长也死了,这为后面的官迷腾出了位置。想当官的大有人在,不怕死的也大有人在。
汉武帝提拔了不少高官,也杀了不少高官,这个圈子成了他最伤心的地方。
所有人都跟老子耍心眼,玩阴的,他们里面没几个好东西。这是汉武帝对内阁高官的评价。
他决定提拔老实人做内阁的老大,在官员堆里选来选去,终于选中了石庆。
我们前面提到过“万石君”,这位老大爷超级的会做官。石庆就是他的儿子。
因为有祖传的做官绝学,石庆也很会做官。他取悦领导的原则很简单,那就是老老实实的做官,本本分分的做人,一片忠心献给领导,一团和气献给同事。
石庆和张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张汤是四处挑起事端的人,有他在谁都别想安宁;石庆是个和事老,他能把内阁搞得风平浪静,大家一起畅快的做官。
在汉武帝的栽培下,石庆很快当上了丞相,一个叫卜式的官员爬上了御史大夫的位子。
石庆是大老实人,卜式比他还老实,汉武帝彻底改变了官场的风气,他跟张汤等人周旋的太累了,想静下心来歇一歇。
论工作能力,石庆和卜式都很龌龊,两人是夹在汉武帝和群臣之间的摆设;论德行,石庆和卜式都是大师,两人上不得罪领导,下不得罪群众,整天好好好是是是的摆平各种矛盾。
石庆是靠老爷子一步步起来的,他有深厚的背景;卜式则是靠个人奋斗飞进中央的,他的求官之路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另类”。
说卜式老实,是跟张汤做比,其实他一点儿都不老实,老实只是他做官的手段。
在若干年前,卜大人还是个在深山里放羊的羊倌呢!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卜式的求官之路。
公孙弘在得势之前是个猪倌,他一边放猪一边读孔子,虽然放猪没放出成就,但是读孔子却读到了封侯做相。
卜式跟公孙弘不一样,他比较敬业,他做羊倌只钻研放羊的业务,后来通过放羊成了当地的有钱人。
人没钱时总渴望有钱,关键在于有了钱之后还渴望什么,这个很重要。如果有了钱之后,仅仅躺在被窝里数钱,只能说明这人是钱的奴隶。
一般的规律是,人常常被钱玩转,没有几个人能玩转钱。玩转钱需要魄力,更需要眼光。钱除了能买来虚荣之外,还能做许多事情。假设您舍得把兜里的钱掏出去,肯定会有所收获,至少能掏空自己的钱袋。
敢掏空自己钱袋的人,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超人,都说生命可贵,其实钱比生命还可贵。所以就有了句真理:人为财死。这就意味着,往外掏钱如同掏命。
卜式有钱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钱换义。他把田宅财物都分给了小弟,自己只要了上百头羊,随后带着羊群去深山放牧,这一去就十年,他的羊群由上百头壮大到了数千头。
卜式通过十年奋斗第二次有了钱,他从深山出来之后,又买田宅又娶老婆,忙得不亦乐乎。
再看看他的小弟,因为躺在被窝里数钱已经破产了。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05 15:15:03 +0800 CST  
卜式再次分一半财富给小弟,让小弟好好过日子。
现代社会流行哥俩因为分家产掐架,很少出现把财产让给兄弟的傻子。或许是因为现在的钱越来越不好赚了吧。
卜式绝对不俗,肯定也不是傻子。他视金钱如粪土周济小弟的表现很特殊,因此成了当地的名人,而且他的名声不断地向周边扩散。
卜大人如今不仅仅是成功的羊倌,还是社会上称颂的君子。
一个人出名很不容易,出好名更不容易,卜式用钱换来名声,值了。
卜式出了名之后继续放羊,继续靠牧羊来攒银子。只要羊群不灭,他兜里会重新装满钱。
当这位爷的钱袋子又鼓起来的时候,他把视野放到了全国,他想用钱换取更大的名声。
汉武帝此时正在对匈奴用兵,而且国库里的银子几乎用光了。汉武帝也善于玩钱,他玩钱的水平不在卜式之下,毕竟汉武帝的钱袋子比卜式的钱袋子大多了。
为了支持汉武帝打击匈奴,卜式上书朝廷,愿意拿出一半家产搞赞助。天下玩钱的老大终于认识了民间玩钱的高手。
从此,卜式的大名震响了官场。
汉武帝对卜式主动捐款的行为很不解,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个民间的土财主为国家主动捐钱。
汉武帝认为卜式捐款的背后有图谋。派使者问卜式:“你捐款是想当官吗?”
卜式回答:“我从小放羊,不懂官道,更不想当官。”
使者又问:“莫非家里有什么冤屈,要让皇帝主持公道?”
卜式笑道:“我和别人没什么可争的,村里谁家揭不开锅,我会送去粮食;村里有闹事的,我会去说服他。地方上的人都比较服我,我还能有什么冤屈呢?”
使者不解的问:“既然你无所欲,那主动捐款又是为了什么?”
卜式答:“皇帝伐匈奴是为老百姓解除边患,作为皇帝的臣民应该帮皇帝一把,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这样匈奴可灭。”
使者将卜式的话转告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询问当时的内阁丞相公孙弘,该不该接受卜式的捐款。
公孙弘不屑的说:“卜式太虚伪,他捐款的意图就是为了做官,这类人一旦得势,肯定是不轨之臣。”
汉武帝比较赞同公孙弘对卜式的阅读,他下令有关部门不要接受卜式的捐款,让卜大人继续去放羊。
卜大人满腔的忠心换来了汉武帝的冷屁股,他发现官场确实比羊群复杂,跟官场的人打交道能迅速提高智商。
卜式虽然捐款未遂,却在汉武帝心里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他超乎寻常的举动就是活广告,许多人的耳朵里都灌进了卜式的大名。
干事业没有一帆风顺的,贵在坚持。卜式下定决心要把捐款进行到底。他用捐钱的方式跟汉武帝进行了第一次“对话”,这就是成绩。
一年之后,朝廷的政治格局突变,压制卜式的公孙弘死了。由于汉武帝对匈奴人打击的力度太大,再加上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许多老百姓变成了饥饿的“蝗虫”,他们成群结队的四处乞讨,以至于政府部门都无力接济这帮叫花子了。
卜式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不仅闷着头放羊,还在观察天下形势,他发现捐款的机会又来了。
都说钱能通神,卜式要把手里的小钱发挥到神的境界。他类似于赌徒,他在用有限的筹码跟汉武帝的政治圈子博弈。
从前有个“奇货可居”的吕不韦,如今出现了用钱赌政治的卜式。他俩的对手都有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神(皇帝)。
卜式拿出二十万钱交给了当地的政府,恳求政府用这些钱去赈济灾民。当时许多富商大贾把钱财藏到了地窖里,害怕社会发生动荡,自己的钱财会被别人抢光。
跟富商大贾比,卜式算不上有钱人,但卜式有富商大贾无法比拟的心胸。卜大人敢把有限的钱扔出去玩一玩,其他巨富却没这个胆子。
成大事的人必有超常规的智商,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才能成就别人成就不了的。
经商之道就在于: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弃,人弃我取。
随波逐流的人,倒霉蛋居多。
在有钱人的圈子里,卜式的做法绝对是特殊的,他把自己的钱从有钱人的圈子扔进了政治圈子。
如果有钱人是一群羊,那么政治圈子里的人就是一群狼,卜式大有拿着钱去喂狼的味道。
这是一场高智商的赌博。
当地政府把卜式的捐款上报到了朝廷,汉武帝一直记得卜式这个名字,听说这小子又在捐款,汉武帝立刻改变了对卜式的看法,他断定卜大人是长者。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好事碰壁之后还做好事。
汉武帝把钱玩光了,这位爷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卜式的捐款无异于雪中送炭,汉武帝比较感动。
人在落难的时候被别人拉一把,会把这种恩情放大无数倍。
患难见真情,患难也会见真人。
汉武帝要重赏对自己有恩的人,那是必须的。虽然卜式的捐款在汉武帝手里只能算几枚硬币,但这钱里面饱含着卜式的忠心,人心是花钱买不来的。
卜式,一个深山里的牧羊人,靠玩钱终于踏进了汉武帝的家门。这将是一条全新的征程──官场。
对于踏入政治圈子,卜式是有准备的,或许准备了许多年。他深知政治圈子就是治人的地方,这跟牧羊有点类似,必须把头养制住,而他面对的“头羊”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封卜式为中郎,也就是中央里的小职员。
不管卜式心里多想当官,但嘴上必须推辞,否则他捐款的意图就会完全暴露出来,这会遭到汉武帝的鄙视。
再说,政治圈子不是什么好地方,这里处处有地雷,时时有陷阱,卜大人打算先退一步摸透官场规则。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06 10:38:14 +0800 CST  
见卜式不想当官,汉武帝说:“我的上林苑里有群羊,你去那里管理我的羊群吧。”
如果再拒绝汉武帝的任命,卜大人就是给脸不要了。放羊是卜式的老本行,他擅长此道,有把握干出政绩,因此接受了汉武帝的任命。
卜式当上了皇帝的羊倌,虽然工种不是太好,但却步入了汉武帝的圈子,这对卜大人来说,酷似土鸡飞到了凤凰窝里,做人的档次提高了。
几个月下来,卜式把皇帝的羊放得又肥又壮,当汉武帝来上林苑散心时,一眼就望见了卜式的工作成果。他对卜大人狠狠的夸奖了一番。
卜式知道这是自己晋升的机会,错过了今天,或许会在上林苑放一辈子羊。他把熟记在心的台词搬了出来,说:“放羊跟治民差不多,把闹事的羊弄出羊群,其它羊就会老老实实的吃草。”
汉武帝认为卜式出语不凡,此人把放羊上升到了治民的高度,很不简单。既然放羊跟治民差不多,你小子就去治民吧。
汉武帝让卜式去附近的一个县当县令。
由牧羊人到汉武帝的圈子,由汉武帝的圈子下放到地方当官,卜式也算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天下的大小官吏,能和皇帝单独面谈的人不多,见到皇帝不尿裤子的小官也不多,卜大爷经历了大场面的历练,对于做个小小的县令有十足的信心。
到今天,卜大人的二十万捐款开始有了效益,他现在具有三重身份,皇帝手里的红人;天下的名人;某县的一把手。
卜式借助皇帝为自己造就了很大声势,也算是天下的焦点之一。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顺风顺水的挤进了内阁,经过不太漫长的官场博弈,卜式登上了御史大夫的位子。
从牧羊人到官场的二号人物,卜式用人生书写了一段传奇。



二十六、谋心
这个游戏类似猜谜,揭开谜底者胜出。

能在汉武帝身边露一小脸的人,不论男女,都有过人的本领。
卜式的升官之路是传奇,后宫里那帮女人的受宠之路也是传奇。别以为后宫是个好地方,别以为和皇帝睡觉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后宫女人之间的争斗,甚至比官场争斗还惨烈。
能爬到皇帝怀里的女人,要有绝色的美貌,兼有绝顶的心计。否则受宠之后,即下地狱。
汉武帝一生宠爱过无数女人,他有这个能力。
做汉武帝的老婆如同在浪尖上戏耍,一个巨浪把女人推上去,下一个巨浪又把女人拍下去。
汉武帝的首席夫人是陈皇后,她嫁给汉武帝如同嫁给了魔鬼,汉武帝毁了这个女人的一辈子。
前面提到过陈皇后,因为用巫蛊诅咒,被汉武帝废到了冷宫,受到牵连的男男女女达三百多人。
陈皇后在诅咒谁?肯定是她怨恨的人,包括她的情敌,还有毁掉她满腔纯情的丈夫。
死于巫蛊之祸的达三百多人,这说明不仅陈皇后心里有恨,后宫里许多女人心里面都有恨,而且是痛彻心扉的恨。
这帮女人内心的仇恨都源自于一处,那就是争宠,是汉武帝把这帮天性善良的女人扭曲成了恶魔。
后宫是最尊贵的地方,也是最变态的地方。这个充满脂粉浓香的宫殿群里,到处是嫉妒、倾轧、罪恶、杀心。这里是女性职场最难混的地方。
汉武帝迷恋的第一个女人就是卫子夫。
卫子夫是汉武帝姐姐家的歌姬,和汉武帝发生一夜情之后,被汉武帝纳入后宫。
陈皇后变态到极点,跟卫子夫受宠有直接的关系。
不过卫子夫的好日子也没过长久,汉武帝很快“吃腻了”这个出身卑微的女孩。卫子夫被其他女孩挤到了床下,挤出了汉武帝的视线。
卫子夫在美女云集的后宫沉沦了很长时间,吃尽了失宠之后的苦头,她的处境甚至比宫女还要悲惨。也就仗着她出身卑微,抗打击能力比较强,否则这女孩早被折磨疯了。
出身卑微的女孩善于在逆境中忍耐,卫子夫一面苦等东山再起的机会,一面修炼心性,她清楚做皇帝的情人必须用心计武装大脑,她深刻总结了自己失宠的教训。
汉武帝嫌后宫的药渣(被他用过的女孩)太多,下令清宫。也就是把没用的女孩轰出宫去。卫子夫果断抓住了这个机会,她面见汉武帝,祈求汉武帝放她出宫。
这女孩把事先准备好的泪水和缠绵的话,全部倾泻了出来。她在用情打动汉武帝,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真情。
汉武帝身边拥有无数女孩,但无数女孩只是和汉武帝逢场作戏,她们像防范老虎一样防着汉武帝,没有谁愿意拿出真情。
卫子夫的最后一搏赢得了汉武帝的在乎,两人开始重温昔日的旧梦。卫子夫用情牢牢缠住了汉武帝,成为汉武帝长宠不衰的女人。
卫子夫在后宫的地位节节攀升,她先后给汉武帝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丰硕的成果足见卫夫子得到的宠幸之多。
借助裙带关系,卫子夫的小弟卫青也成了汉武帝手下得力的干将,他在抗击匈奴的征程中多次立功,被汉武帝封侯封官,权势超过了所有文臣武将。
借助小弟的威力,借助自己为汉武帝生了第一个儿子,卫子夫最终坐上了皇后的位子,她儿子刘据也被册封为太子。
一个公主家的奴婢,几经沉浮之后,终于母仪天下了。此时,卫子夫仅仅二十几岁。
卫子夫绝对是善解人意的女人,她在惨烈的后宫争斗中,能够保持一颗睿智且平静的心。她唯一不能左右的就是自己的容颜,伴随脸蛋渐渐失去靓丽,汉武帝也对她失去了兴趣。
卫子夫不得不面对再次失宠的现实,而且是永远失宠。
如果人生是份答卷,满分一百,那么六十分是忍出来的,忍也是智慧。
卫夫子必须驾驭失宠之后的孤独、失落、遭人排挤,必须忍出大智慧来,否则就会重蹈陈皇后被废的覆辙。
这个女人受了近十年的宠,随后忍受了近三十年的失宠,其中的苦辣酸甜不亚于炼狱。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07 09:30:14 +0800 CST  
皇帝宠你,你就在天堂;皇帝宠别人,你就在地狱。这就是后宫的规则。
汉武帝身边拥有的才女不知卫子夫一个,有些女孩甚至比卫子夫还杰出,所以汉武帝移情别恋是卫子夫必然的宿命。
下属跟领导的关系,类似群妃跟皇帝的关系,下属最根本的工作就是争宠。
卫夫子靠边站,自然有其他女孩冲上来。汉武帝先后宠爱的女孩有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勾弋夫人。这几位女孩,各个是人中的精灵。
她们不但有绝美的容颜,还有绝顶的智慧。
不过这几个女孩只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她们身后还拥挤着无数争宠者。
王夫人、李夫人先后英年早逝,她们战死在了汉武帝的“床上”。如果要寻找这两个女孩早死的原因,那就是竞争压力太大。
为什么说能爬上汉武帝龙床的女孩都很不俗,我们可以拿李夫人来证明。
李夫人出身倡妓,也就是靠表演歌舞混饭吃的女孩。
别看她年纪轻轻,却是一位有经历的女孩。跟她打交道的人都是富家大少,最终天下最大的少爷汉武帝占有了她。
一个在男人群里长大的女孩,而且这帮男人没几个好东东,必然会造就这个女孩超级的油滑。
油滑加上美色,那简直就是尤物。
汉武帝深深迷恋上了李夫人,迷恋的程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女孩。
可惜好人不长寿,就在汉武帝对李夫人极度痴迷时,这位女孩却病入膏肓,而且急速向鬼门关奔去。
李夫人垂死之际,汉武帝前来探望,这女孩蒙着被子说:“我病了很久,容颜已变得丑陋不堪,不能面见陛下。恳请陛下照顾好咱的儿子,并把我的兄弟托付给陛下。”
汉武帝说:“你露出脸来让朕看看,我立刻封你兄弟做大官。”
李夫人说:“封官全在陛下,不在我们一见。”
汉武帝强烈要求见面,李夫人就是不答应,蒙在被子里哭泣不止。
汉武帝败兴而去。
伺候李夫人的宫女问:“为啥不肯见皇帝一面呢?”
李夫人说:“依靠美色获得宠爱,颜色逝去爱就没了,爱逝去情意就没了。皇帝来看我,留恋的是我的美貌,而我现在一副病态,皇帝见了一准会呕吐。如果皇帝不再思念我,也就不会照顾我的亲人。”
李夫人要把最美的形象留在汉武帝心里,这个女孩的思想很有深度,也充分印证了她的睿智。完全依靠容貌,是赢得不了汉武帝的宠爱的。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对她倍加思念,甚至到了刻骨的程度。为了寄托对李夫人的哀思,汉武帝封李夫人的大哥为西海侯,封李夫人的二哥为协律都尉。
一个女人临死之前还在玩心计,而且玩得很成功。
后宫集聚了这么多不凡的女孩,卫子夫再高明也会被挤到一边去。
那些受宠的女人为汉武帝生了一大堆儿子,这对卫子夫母子不是好兆头。虽然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已被立为太子,但是伴随刘据渐渐长大,汉武帝对他越来越不喜欢。
刘据性格温顺,做人厚道,不像汉武帝那么有魄力有才气。用句白话来形容,就是太窝囊,傻了吧唧的不会来事。
汉武帝不欣赏像刘据这样偏于懦弱的爷们,两人的性格极度不和。
再加上其他少爷对刘据太子地位的冲击,卫子夫母子大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母子双双失宠已成定局。
后宫险恶,许多狼都在疯狂的掠食,卫子夫母子诚惶诚恐,内心很不安宁。
汉武帝具有超级帝王的法眼,他很快洞穿了卫子夫母子的不安。
卫子夫母子极度焦躁和压抑的情结对汉武帝来说是危险信号,这里面深藏着不可预料的变数。
汉武帝已经步入了晚年,接班人的问题如同一枚炸弹放在屁股底下,稍有不慎就可能把汉武帝的屁股炸裂。
卫子夫的小弟卫青握有兵权,如果自己把卫子夫母子逼急了,这娘俩有联合卫青铤而走险的可能。
如果一个人的生存都成了问题,这个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汉武帝必须深入思考接班人的问题,要让刘据接班,就必须捧他,要不让刘据接班,就必须打掉他。
汉武帝不喜欢刘据,但这不能表明他不希望刘据接班。相反他认为刘据接自己的班最合适不过了。
汉武帝因为大手大脚玩光了兜里的钱,如果再上来一位大手大脚的爷,刘氏江山肯定会被玩进去。凭刘据的性格,他属于守财奴式的人,光攒银子不花银子,已经极度虚弱的大汉国需要守财奴。
因此,汉武帝让刘据继位的想法是坚不可摧的,他现在必须化解刘据的失宠恐惧症。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08 09:38:41 +0800 CST  
感谢各位捧场。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09 09:45:25 +0800 CST  
@你的好友能给他开传送门^_^,如:@天涯论坛卫青是卫子夫母子的靠山,汉武帝只要点中卫青的穴位就足够了。
他对卫青说:“汉朝的死敌是匈奴,不整垮那群狼,汉朝的江山就不会太平。整垮匈奴肯定要劳民伤财。如果后面的皇帝还像我这么好斗,汉朝一准儿会完蛋。太子稳重好静,必能安抚天下。这个皇位传给他,我最放心。”
卫青从汉武帝的话里听出了五层意思:其一,汉武帝对汉朝未来的政局做出了明确判断,再继续穷兵黩武就会亡国;其二,汉武帝指出了汉朝政局的未来走向,必须搞文治;其三,汉武帝给了太子最高的评价;其四,汉武帝在警告太子刘据,一定要老老实实的等着接班,别有其他想法;其五,让卫青去安抚太子那颗不安定的心,同时也在警告卫青放老实点。
卫青原本就惧怕汉武帝,他知道汉武帝拥有如来佛祖的法眼,谁跟他玩花花肠子,谁最终会倒霉。
卫青不敢玩花花肠子,他只能卖力夹紧尾巴。因此,他第一时间把汉武帝的话转达给了卫子夫母子,让娘俩把胡思乱想丢掉。
为了表达对汉武帝的忠诚,卫子夫带着刘据去汉武帝那里赔罪。
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宫廷里的三位顶级人物终于敞开心扉对话了,他们原本就是一家人,只是因为权力的缘故,使一家亲人有了各自的心事。打破这层坚冰的,正是伟大的汉武帝,他读人、读事、读未来的功力,没人能够企及。
既然老爸这么看重自己,说自己是未来的文治之主,就必须跳出来表现一番。太子刘据开始积极参与朝政,这也是极力向汉武帝靠拢的表演。
刘据数次劝谏汉武帝停止对匈奴的讨伐,汉武帝笑道:“老子撅着屁股把匈奴搞掉,你小子将来躺在床上享受安宁,这对你是件好事。”
汉武帝在无限包容刘据,如果换了别人唱反调,汉武帝没准会砍了那人的脑袋。
汉武帝每次外出巡行,都让太子刘据代行皇帝的职权,任由刘据按自己的想法处理政事,这是对刘据的信任,也是在放手锻炼刘据独断大事的能力。
汉武帝算个好父亲,他给了刘据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据终于明白了老爸的良苦用心,在老爸心里,刘氏江山的长治久安远远超过了父子亲情,作为汉武帝的儿子,要把国家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汉武帝用法严酷,他重用的官员也是执法严酷的“暴徒”。太子刘据宽厚,在他代行皇权期间,往往会否掉大臣们的做法,这惹得执法大臣很不高兴。
皇后卫子夫发现刘据做事棱角太分明,得罪汉武帝重用的人,就是在挑战汉武帝的权威,这样下去不会有好果子吃。因此告诫刘据要顺着汉武帝的喜好去做事,不能用自己的作法去强暴汉武帝的执政理念。
卫子夫告诫刘据的话很快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汉武帝对刘据坦荡的做事风格给予了肯定,并批评卫子夫在教育刘据舞诈。
汉武帝在极力提高刘据的威信,允许刘据这个反对派在自己的圈子里戏耍,充分印证了汉武帝超级的变通能力。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09 09:47:24 +0800 CST  
感谢支持!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0 09:52:41 +0800 CST  
办公室里读历史一、二,也就是这个帖子即将结束,所以电子稿之类的也无需给众位了。如果强烈的想要,请先加qq375348200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0 09:56:00 +0800 CST  
汉武帝知道重用酷吏的危险性,长此以往肯定会搞乱天下,而现在这位爷必须重用酷吏,他在用清洗的方式消除不安定因素,为刘据将来执政扫清隐患。
朝里的许多权贵都不老实,汉武帝在完蛋之前,先让不老实的人完蛋。
刘据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在掌控局势之前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好恶。
他打击酷吏的做法等于为自己树敌,要知道这帮酷吏都是当权派,他们的能量和狼子野心永远都不能低估。这帮人甚至能玩转汉武帝,他们拥有整死刘据的超级胆量和智诈。
刘据打击酷吏的做法赢得了忠厚大臣的支持,汉朝的权力中心渐渐形成了两派,以太子为首的宽厚派;以邪臣酷吏为首的反太子派。
而这两大派别,正是太子刘据过早张扬自己的好恶制造出来的。
你讨厌别人,别人也会讨要你;你打击别人,别人也会打击你。这叫力的相互作用。
刘据是未来的领导,作为一个优秀的后备干部,在上台之前,应该把各种力量集团拉拢到自己的门下,应该把尽可能多的敌人改造成死党。只有争取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才能平平安安的登上领导的岗位。
即便当上领导,也要做到圆而神。把方方面面的人脉都打通,把犄角旮旯的敌人都同化掉,才不至于闹出乱子。
被双规的干部,因贪污腐败锒铛入狱的领导,都是被政敌搞垮的。不是因为贪污而被法办,而是因为得罪人而被整倒。
刘据太过鲜明的立场,使他得罪了一大群不该得罪的小人。
刘据真正的靠山不是汉武帝,而是卫青。有卫青这位超级权贵罩着,没人敢对刘据下嘴。
伴随卫青死去,刘据的靠山轰然倒掉了,他不仅失去了拥有兵权的舅舅,还失去了能牵制汉武帝的帮手。
邪臣团队搞掉刘据的方式,就是挑拨汉武帝和刘据的父子关系,挑拨的手段就是在汉武帝面前诋毁刘据。
刘局虽然是汉武帝的儿子,但是他陪在汉武帝身边的机会很少。
到了汉武帝临死的那几年,这位爷跟儿子们的关系日渐疏远,整天陪在汉武帝身边的是那帮侍臣。这就为邪臣团队诋毁刘据创造了充足的空间。
首先向刘据发力的邪臣有两个,一个叫苏文,另一个叫常融。这两个小人是邪臣团队推举出来的枪,他俩整天陪伴汉武帝,是汉武帝最信赖的侍臣。
小老鼠整死大象,蚊子整死狮子,这绝对不是谣传。大人物往往会被小人物整死,这是职场千古不变的规则。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0 09:57:27 +0800 CST  
o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0 15:02:31 +0800 CST  
刘据去后宫问候老娘卫子夫,在老娘的后宫足足呆了一个下午。要说这件事没什么文章可做,苏文、常融却从中嗅到了诋毁刘据的证据,他俩向汉武帝打小报告说:“太子刘据和宫人淫乱,在后宫折腾了一个下午。”
汉武帝整人有条原则,在证据不充足的情况下,喜欢坐在一边看戏,直到狐狸尾巴完全暴露出来,他才会出手。汉武帝一旦翻脸,绝对六亲不认,即便亲娘老子也敢杀。
太子淫乱后宫!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不是真的,苏文、常融就该杀。汉武帝没露声色。
他说:“既然太子想玩女人,朕赐给他二百宫女,让他玩腻了为止。”
汉武帝赐给刘据如云的美女,对刘据而言是最有力的警告。
后来刘据经过多方调查才搞清楚,原来是苏文、常融在背后使坏。这两老小子已经不止一次诋毁刘据了,类似于明刀明抢的跟刘据对拼,看来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
皇后卫子夫让刘据去汉武帝那里告苏文、常融的状,整死这俩老东西。
刘据说:“我没犯错,何必惧怕苏文呢!父皇聪明,不信邪臣。如果父皇相信他们,我的脑袋早搬家了。”
刘据这步棋走的相当高,不言者自明。苏文、常融告刘据的阴状,刘据反过来再告二贼的阴状,这等于在汉武帝面前掐架,汉武帝最烦这个。
汉武帝的身体越来越虚,已经到了疾病缠身的程度。
一次,汉武帝被病魔放倒在床上,他命常融去请太子刘据,大有托付后事的味道。
常融到太子府转了一圈,回来向汉武帝进谗说:“太子听闻陛下病重,面露喜色。”
汉武帝沉默不语,他从常大人嘴里听到有关太子的恶行太多了,他迟迟不肯做个了结,就是在等待水落石出,作恶者现身。
刘据也在动脑筋,他一看见常融阴蛋的表情浑身就不舒服,从而联想到了常融那张臭嘴。
或许常融会在父皇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是刘据联想出的结果。
因此,当常融来请刘据去看望汉武帝时,刘据给了常融最甜的微笑,这微笑恰似一把锋利的刀。
等常融走了,刘据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了一场,他在极力宣扬面对老爸病重的悲伤。
随后,刘据急匆匆赶到老爸的病榻前,并勉强挤出几丝笑容。
汉武帝开始动用法眼观察刘据,见儿子的脸上有泪痕,他一下全明白了,是常融在撒谎。
去死吧你!汉武帝命人将常融拿下,推出午门斩首。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常大爷的脑袋在地上滚,还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杀。
刘据终于用诈玩死了常融,这一招比用嘴厉害多了。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1 09:54:52 +0800 CST  
二十七、借力
大凡社会骚乱,都有幕后推手,他们借搞乱别人来实现个人企图。




权力中心的列位爷都预感到汉武帝离死不远了,他的身体状况就是强烈的信号。所有的官场老手都在盘算自己的未来。
汉武帝重用酷吏,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就是江充。汉武帝极其赏识江充,授予江大爷的权力相当大,江大爷可以打着汉武帝的旗号,在权贵圈里乱杀乱砍。
刘据旗帜鲜明的厌恶酷吏,导致了他和江充的相互不融洽。双方表面上井水不犯河水,实质上都在等待时机整死对手。
我们必须了解一下江充的人生履历,这位爷类似大闹天空的孙悟空,自从登上官场,便搞得宫廷内外昏天黑地,鸡犬不宁。
他绝对是那个时代最具能量的精英,甚至可以把汉武帝玩在手里转圈。他一个人的破坏力胜过千军万马。
江充,赵国邯郸人。凭借小妹嫁给赵太子这层关系,踏进了赵国的高层。
他深得赵王的赏识,拍赵王马屁的行为非常露骨,跟赵太子的关系却越来越僵。估计他夹在赵王父子之间没少挑拨是非。
因为江充的诋毁,赵太子和老爸的矛盾迅速激化。赵太子终于忍无可忍了,带人围了江充的府第。在找不到江大爷的情况下,赵太子杀光了他的家人。
通过赵太子残忍的表现可以看出,江充肯定超坏;通过赵太子没逮住江充的结果也可以看出,江大爷绝对贼滑。
听说一家老小全部被杀,江充隐姓埋名逃到了都城。
要换了普通人,也许会苟延残喘度过余生,也许会被痛失家人的巨大悲伤压垮,甚至挺不住赵太子的强势挤压而崩溃。
江充是超人,他不畏惧赵太子顶级的权势,他喜欢被灭门的超爽境界,他有能力整死赵太子,他要复仇,这是必须的。
一个人能闯多大的祸,就有多大的能量。玩政治是调皮男人的游戏,老实巴交、循规蹈矩的男人只能搞科研。
江充躲在都成的某个角落里冥思苦想复仇大计。他知道,能帮自己整死赵太子的人只有一个,这人就是汉武帝。
赵王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大哥,赵太子是汉武帝的亲侄子,这帮人是一家子。按常理讲,汉武帝只能帮赵太子杀江充,不可能胳膊肘往外撇,帮江充这个小贱人整自家人。
江充不是常人,也不会按常人的逻辑思考问题。如果按常人的逻辑想问题,江大爷只有自杀的份了。
江充超强的大脑会把人际关系读得很深,他能洞穿汉武帝和藩王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赵王虽然是汉武帝的大哥,但也是威胁朝廷的藩王,他占有了汉武帝部分“家产”,在自己的地盘上恣意享乐,无视汉武帝的存在。
藩王同皇帝之间的较量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前两任皇帝为了削弱藩王力量没少杀自家兄弟,汉武帝也曾对藩王大开杀戒。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2 10:49:13 +0800 CST  
因此,只要手里有赵太子的犯罪证据,就能借汉武帝这尊大炮轰炸赵王父子。
这是江充开动脑筋得出的结论。
汉武帝不知道江充是谁,但江充绝对知道汉武帝是谁。
野兽世界有害群之马,人类世界有害群之人。害群之人没事就爱算计人,因此能把所有认识的人读的滚瓜烂熟。
江充早就读透了汉武帝,他深知汉武帝是一位集权、专制、办事苛刻的爷。汉武帝最恨的人不是老百姓,而是自家圈子里的权臣、贵族、各路藩王,这帮人太不听汉武帝的话了,他们骄奢淫逸、违法乱纪、勾心斗角、阳奉阴违,所有的坏名词放在他们身上都不为过。
汉武帝是个要面子的人,他希望自家人都规规矩矩听话,本本分分的做事,然而贵族闹事的局面却愈演愈烈。
汉武帝一方面恨窝里的人,一方面又要用窝里的人,他能动用的王牌就是依靠酷吏打击违法。
汉武帝跟权贵之间表面和气,实质上矛盾极深。
这是江充得出的第二个结论。因此,越是权势熏天的贵族,越容易打倒。
汉武帝对官僚、贵族的不检点行为很是头痛,江充就要在这方面大做文章,而整死赵太子就是他要做的第一篇文章。
江大爷吃透了汉武帝的心思,也吃透了汉家的政局,他要靠收拾贵族复仇,他要靠收拾贵族崛起。
我们不得不承认,江大爷具有强烈的攻击欲,兼具超长的破坏力。
他制定好奋斗纲领后,上书汉武帝,状告赵太子淫乱王宫,勾结豪强横行不法。
淫乱、不法,是汉武帝最厌恶的两个词,他因此已经杀了不少人,怎么还有人敢顶风作案呢?
汉武帝看过江充的状子后大怒,命官兵将赵太子缉拿归案,经过高等法院审理,赵太子应判死罪。
赵王听闻儿子要被处死,慌忙上书求情,他说:“江充,奸诈小人。他用激怒陛下的手段公报私仇。这类人即便烹了也是恶鬼。臣愿意率领赵国的勇士北击匈奴,来赎孽子的罪过。”
汉武帝没给赵王一点面子,依照法律程序砍了赵太子的脑袋。
在弱势对强势的复仇之战中,江充完胜。
汉武帝召见江充,他想看看跟赵太子叫板的爷到底是什么货色。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3 09:35:57 +0800 CST  
江大爷容貌甚壮,气宇非凡,他的神韵盖过汉武帝所见过的所有好汉。
按面相学来推断,江充绝对是枭雄,是有胆量挑战任何强势的人物。
汉武帝对江大爷一见倾心,两人开始面对面的交谈。汉武帝发现江充出语更是不凡,谈论起政局来头头是道。
江充不但长相威武,而且肚子里有东西,是难得的人才。这是汉武帝对江大爷的评价。
江充牢牢抱住了汉武帝这棵大树,他随即提出了自己的核心主张:“贵族高官生活腐化,老百姓对他们很不满意,这样下去刘氏江山会很危险,应该严惩权贵群体的猖狂违法。”
江大爷的主张点中了汉朝统治集团的命门,汉武帝任命江充为“直指秀衣使者”,督察都城地区的违法乱纪事件。
秀衣使者虽然官职不大,但权力却能通天,关键他受皇帝直管,等于汉武帝握在手里的抢。
敢于在天子脚下违法乱纪的人是谁?绝对不是夹着尾巴缩着身子走路的老百姓,而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
都城是个能人窝,这里云集了高官、王公贵族、豪强恶霸,随便拿出一个来就是有分量的人。这个督察违法乱纪的差事,也就是江充能干,换了别人,愁也得愁死。
江充是因挑拨是非败家的,随即又靠整倒赵太子冲进了汉武帝的怀抱。他有在刀刃上狂舞的能力,他有咬人的强烈欲望。
江大爷就是为咬人而生的,他类似于狼与藏獒的杂交品种。
江大爷用灭门的代价换来了狼子野心的实现,接下来就是疯狂的工作了。
都城这个地面上最难办的,就是权贵们的那帮少爷。仗着老爸是朝里的官,老娘是皇帝的亲戚,那帮小爷干尽了坏事。
江充有胆量跳出来收拾列位小爷,而且是一网打尽,滴水不漏。他把所有违法乱纪分子都关到了拘留所里,然后把黑名单呈报给了皇上。
豪横的贵族子弟们全蔫了,汉武帝下令,让这帮小爷去前线打击匈奴。你们不是有能量吗?去匈奴人面前释放吧。
贵族子弟集体向汉武帝哀嚎,恳求用捐银子的方式赎罪。
汉武帝清楚这帮爷都是外强中干的软货,去抗击匈奴的前线也是拖后腿,所以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经过江充的强势治理,都城一下子清静多了,江大爷的名字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江充痴迷于挑战,他一生出来就像出堂的炮弹一样,见什么打什么。
挑战完权贵,接下来他要挑战的人就是汉武帝。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4 11:06:26 +0800 CST  
《办公室里读历史一、二》;《奋斗的仕途》。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5 10:27:44 +0800 CST  
“欲罢不能”是人类最软弱的一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倒在了“欲罢不能”上,如果“欲罢而能罢”,一个人会少栽很多跟头。
江充是一门心思往前冲的人,他不知道“罢”,更不会有“欲罢不能”的感受。所以这种人冲到最后,只能冲到阎王家里。
汉武帝的女儿馆陶公主违反宫廷禁令,带着家丁在驰道上行走,江充发现后喝令她们停下来。馆陶公主很生气,说:“我这里有太后的懿旨,看谁敢阻拦。”
江充面无惧色,说:“公主可以放行,其他人必须法办。”
随后指挥手下抓捕馆陶公主的随从,根本不把皇帝的女儿放在眼里。
有句俗话叫“打狗还要看主人”,得罪公主需要太多的勇气,弄不好会栽跟头。要换了其他执法官,肯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馆陶公主一马,江充铁面无私。
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江大爷的做事风格,他眼里不揉沙子,他善于挑起事端。
驰道,是专供皇帝车马行走的大道,别人在驰道上行走就是犯上。江充虽然维护了皇帝的尊严,却“刺伤”了皇帝的女儿。
没过几天,太子刘据的家臣又在驰道上狂奔,江大爷撞见后照样拿下,并移交执法部门论罪。
刘据知道江充属于工作狂加变态狂,怕江大爷把这件事上报给皇帝,如果这样自己在老爸心中的形象就会受损。因此,他派人向江充告饶说:“请江大人放太子一马。”
江充没甩给刘据任何面子,还把刘据托人说情的事上报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夸奖江充说:“做大臣的就应该这样啊!”
做大臣的应该怎样呢?应该只拍汉武帝一个人的马屁,应该具有奋不顾身的效忠精神。
江大爷为了取宠不惜得罪太子,这等于给自己断了后路,然而此举却能感动汉武帝的心。
汉武帝现在是老大,太子刘据将来是老大,按常理讲这两个人都不能得罪,江大爷却不按常理出牌。
这张牌扔出来等于喝下去了慢性毒药,早晚有一天,太子刘据会找他算账。
大丈夫做事要前有进路,后有退路。江充却堵住了自己的退路。
江充肯定不缺心眼,他这样做确实令人费解。如果给他找个理由,那就是马屁拍得太狠。
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太子刘据不敢找江充的麻烦,实质上两人已经成了生死敌人。这层利害关系藏的并不深。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5 10:33:51 +0800 CST  
江充法办太子家臣的表现很抢眼,旁观者为之咂舌。他威震都城,越是有头有脸的官员,越会躲得江大爷远远地,生怕被江大爷咬一口。
江大爷的嘴不是嘴,而是魔鬼。
从前的搅屎棍子是张汤,但张汤害人是有选择性的;现在江充这根搅屎棍子更要命,别人放错了屁,都可能被法办。
为了表彰江充很有味道的忠心,汉武帝提拔江大爷为公安部的高官,他办人的权力更大了。
汉武帝重用江充,只是重用江大爷干工作的狠度,至于江大爷极力表现来的忠心,汉武帝品味了很久,总觉得江大爷的忠心既凶猛又可怕。
当权贵们都夹紧了尾巴时,汉武帝决定让江充这头疯狂拉磨的驴靠边歇一歇,于是找借口免了江充的官职。
江充蔫了,他发现汉武帝果真不是凡人。他原以为摸透了汉武帝的心思,其实他并没有吃透汉武帝的心思,要想重新崛起,必须在揣摩汉武帝的心思上下硬功夫。
江充从此闭门思过,苦练洞穿汉武帝心脏的神功。
官场是一个永远都不会风平浪静的地方,做领导的必须是冲浪高手。登上官场的人都有能量,谁的能量都不可小觑。
汉武帝跟官场众生相斗了多半辈子能量,他深知斗能量不能掺杂一丝感情,否则会有走火入魔,筋脉皆断,五脏俱焚的危险。
斗能量只需要四个字“智慧冷酷”。
汉武帝杀了不少人,已经到了六亲不认的境界。规则很简单,你认六亲,六亲未必认你。
在权力面前,所有的世间杂物都要靠边站。能挤到权力岸边的人,不知道踩倒了多少人,你不踩倒别人,别人就会踩倒你。总之位子是有限的,利益是有限的。
譬如皇帝吧!天下只能有一个。
皇帝到底是个啥玩意?他的功能类似绞肉机,谁踏入他的禁区,谁就会被搅成肉馅。(这个评价只适合政治博弈)
汉武帝最近又杀了几个人,其中有他两个女儿、一个内侄(老婆的娘家侄子)、一个妹夫。
谁也不会想到,汉武帝杀人的举动会被一个人利用,这个人就是江充。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6 09:38:54 +0800 CST  
作者:hearst2121 回复日期:2012-08-16 16:31:55  回复

作者写得真心好,我才看不久,但做了不少笔记,个人认为项羽杀赵奎不是他的错误,楼主有点将往后项羽的残暴套进去了,要是我带兵,我也会杀,因为这是战争,刚出来的八千子弟必须要见血,至于往后的残暴,那是往后,一个牛逼的将领必须要有一支不怕血也不怕死的队伍
---------------------------------
争斗是残酷的,不过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最后的成功属于得民心,和善于经营人脉者。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7 09:29:26 +0800 CST  
作者:hearst2121 回复日期:2012-08-16 16:33:23  回复

对了忘了问了,楼主你的书叫什么

------------------------------
这个帖子出版后的书名是《办公室里读历史》,煮酒里面还有新上传的帖子,名字是 中国两千年官场文化第一书 本月底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名《奋斗的仕途》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7 09:32:15 +0800 CST  
谢谢各位支持留言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7 09:32:35 +0800 CST  

楼主:闲侃春秋

字数:478616

发表时间:2010-10-26 17:2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03 18:40:39 +0800 CST

评论数:81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