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道藏》里的玄学和科学

2.炁的一般性变化规律。

炁的一般性变化规律,道藏 称之 为 炁运。

炁运的规律是由 九炁 来决定的。 九炁犹如九节电池,用完了就重新被充电。

炁运的一般性变化规律,即炁运的规律是,

1.由极至零;
2.以减为主;
3.减中有增;
4.用完重来。
5.观天地人可知某天的炁运的具体的运行到的位置。

1.由极至零:九炁初运,世界(天)氤氲混沌,后天开地辟,九炁始运,天地充沛;后来,炁不断削减,直到没有炁。
2.以减为主:从开始到后来,主旋律是减少。
3.减中有增:炁运并非一直线性减少,而是像减50之后会反弹30的样子。当然,反弹之后还是继续减少。
4.炁运终了,则天地化销,要等漫长的恢复才能重来。
5.观天地人可知某天的炁运的具体的运行到的位置:炁运足,天满地隆;炁运中等,天中地中,不明显;炁运衰弱,天虚地裂,大地破碎,到处漂移;炁运再衰,天破地沉,大量的地坑出现,低海拔陆地被海水淹没。炁运接近终了,天暗地没,大陆完全沉入海底。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08 21:43:46 +0800 CST  
上图时间:

一、炁运图。

道藏 里有至少有两个版本的炁运走势图,本图依其中之一做出。

炁初出,数为九,称为炁数初运;炁终结,数为零,称为炁数已尽。

据文献在MATLAB里做出模拟:

0:0.1:2.8648*pi;
a1=(9-x).^2;a2=sin(x*9);a3=sin(x*81);y=a1+1.2*a2+1.5*a3;plot(x,y)

得到如下图: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09 08:11:50 +0800 CST  
很明显的,从图中看出,东方思想认为,世界是不断衰退变差的,我们可以称之为“退化论”。这与西方的“进化论”针锋相对。

“退化论”中认为,只有世界初开的时候是最好的状态,天地炁运充沛,人与众灵长寿;越到后面,天地炁运不足,人的身高、寿命也大为削减,道德状态一直滑坡。

“进化论”则起初认为生物一直为适应环境而进化,后来演变成社会进化论。其核心观念除了人是由低等动物进化来的,直系祖先是猩猩类。这种思想其实是一种假设,后来被科普成真理。这种假设在西方也是被打脸的,不少人对此加以批判,据说其最大的问题是化石证据不足,以及猩猩类的骨骼系统与人类相当有区别,等等。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09 19:30:38 +0800 CST  
关于人类的起源,道藏的说法也不太统一,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

“炁合论”:1.人由阴阳二炁和合而成;2.人由阴、阳、中 三炁合成;这种人又被叫做“人S”。
“S造论”:由黄帝大S(非轩辕黄帝)仿自己形象造人,材料为土炁,即提取不同土地里的土炁,融合而成,黄土地里的土炁为黄炁,故生黄色人;红土地里的土炁为红色,故生红色人,等等;这些土炁并非纯色炁,夹杂了黄炁,所以总体略偏黄。

据推导,地球上很可能有很长时间存在“杂源杂居”的现象,既有“炁合”之人S存在,同时也有被造的 新人 存在。二个种群杂而居之。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09 19:39:47 +0800 CST  
继续。

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少数民族 包括海外玛雅民族,至今流传着其是伏羲后裔的说法。

在中国,伏羲、女娲造人早已流传,但是有点奇怪,道藏 一类文献 里却似乎没有支持这样的说法,反而,据 开天经 等 文献,伏羲 女娲更接近 “人S”,大致上等同于 “炁合”之存在。而且,伏羲 女娲 在 一大堆 最高统治者序列中,也非最前。

注释一下:中国 的说法,按 道藏 的说法,乃是根据 大陆 的几何形状来定义的,大陆大致分为九个宫格,其中最中间的宫格,就叫中国。

这是关于地象的,楼主马上详细展开,分析大陆的前世今生,并预判其今后的走势。

当今,西方对地象的研究,主归地理学科,其中很多理论,与东方思想格格不入。若依东方思想,松掉已有的理论桎梏,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事实是事实,理论是理论。

明白这个人的不多,能把它说清楚的更少,如今一个牛人,他叫汉森,提出“观察渗透理论”或者 “观察负载理论”,是少有的明白人。

举例说明:关于大陆沉降的,西方地理科学几乎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来解释,基本上跟着事实吆喝,算不上系统的理论,这也是归纳系的宿命。

而依照东方 思想 ,大陆沉降是有规律的,天地初开后,天地分而凝固,再先出海水,此时无陆地,再过一段时间后,大陆先从海底升起,然后一直是保持慢慢沉入海底,最终没入海底。这是主旋律,其中也有反复,有部分沉降入海的会再度升起海面,其中奥秘,请参考九炁炁运图,即知,大陆变动的 主规律是:最初升起,然后主沉,沉中有升,最终全沉;次规律是:最初完整,然后破裂,天翻地覆,叠加漂移,继而更碎,沦为诸岛。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1 07:34:19 +0800 CST  
最近的NEWS。。。

继续说地象。古大陆升出海面后,据说有段时间无山,平板一块。后来山脉隆起,是为雏形。古大陆的几何形状为正方形,以高山为界,划分为九大州。每大州之内,又以中山为界,划为九中州。每中州之内,又以小山为界,划为九小州。于是,古大陆共分为九大州,八十一中州,七百二十九小州。这些分割不同宫格的山又叫分界山。

山又分为分界山、星宿山、五岳山、灵化山等等。刚才提到的分界山的几何形状是正方形,呈“田”字状。因此很好辨别,辨别的特征就是其走势呈正方形的横竖形状。除了刚才提到的高、中、小山之外,整个大陆临近海水处还有一条粗大的正方形山脉,称为陆海分界山。分界山是第一种山,也是古大陆上的最主要的山脉群。

第二种山,星宿山。主要的星宿在古大陆也有映射,引发隆起,是为星宿山。各个星宿山之间的关系与星宿本尊之间的关系较为接近:两个星宿本尊接近,则下面两座星宿山也接近。

第三种,是一种推测,叫灵化山。各种天地初分时出现的各种精气态的灵物先后都浊化化为各种山峰甚至山群。

第四种山,古大陆的旋转、碎裂和漂移,引起了板块的叠加成高原,以及一些造山运动。这是第四种山。

九宫的最中间,是为土宫,北水宫,南火宫,西白宫,东木宫,除了土宫,其他八个宫格都可以用八卦来指称,如水宫又可叫坎宫等等。各个宫格的土壤颜色就是其主导之炁的颜色。如土宫,正黄色;火宫,正红色;白宫,正白色;水宫,正黑色;木宫,正苍色。其他四宫,为杂合色,如西北乾宫,为西白加北黑,是为灰色;西南坤宫,西白加南红,是为粉红;东北艮宫,为北黑加东苍,是为苍黑色;东南巽宫,东苍加南红,为苍红色。(八卦的玩法很多,这里采取的是其中的一种。)

土宫和其他宫格的交接处,颜色一样是杂合的,如:土宫和水宫交界处,为黄色加黑色,是为褐色;土宫和火宫交界处,为黄色加红色,是为橙红色;黄加白,米黄;黄加苍,苍黄色。

土宫又分为九中格,正中的叫土/黄中州,涵括了绝大部分现代中国的领土。黄中州里面残余的分界山,尽管都有一定扭曲,但是相当部分仍然能看出其最初方方正正、一横一竖的古大陆风貌。黄中州内横的较大的分界山大概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秦岭、大别山、南岭、燕山、阴山、五指山。竖的较大的分界山大概有-武夷山,太行山、雪峰山,甚至包括台湾的山脉。东北三省大部分在土宫黄中州上方,可能是水宫黑中州的底部。但是,即是位于黄中州之外,也是如此。东北境内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呈扭曲的矩形,是其正方形小州受力变形的结果。

以上几乎都是古大陆的大大小小的分界山,全都是横竖分明,呈"田"字形状,其实,这些就是古大陆九宫图式构造的微型结构。打开中国山脉图,一看即明。


不仅人体有经络,天也有,地也有。地脉主要在分界山下,这里的地脉最粗大,是为经脉;各个宫格里面也有管道,但较小,是为络脉。地脉在分界山下分叉出数条大脉往上冲,在山体上有多个出口,一出地界则即可上接天炁,天地之炁交合,立即化为汩汩泉水,是为灵泉。五岳山脉之间,各星宿山之间也都有秘密的脉道流通。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1 21:23:37 +0800 CST  
对大陆原始形状的复原工作,在西方是魏格纳。德国人,1880年出生于柏林,天文学博士。可正是这个人,同圈(科学圈)不同行(非地质学家),按现在的说法,一个高级民科,却有力地撼动了传统地质学基础。

他最初在观看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似乎可以拼凑成一个整体。1911年秋,从一个论文集中看到,有古生物的证据表明巴西与非洲间可能曾经有过陆地相连结。1912年魏格纳对大陆板块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胆的拼凑,即大陆板块复原工作。

魏格纳的做法有没有问题?地球大陆的原始形状究竟如何?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2 10:36:48 +0800 CST  
我们来试试道藏里推论出来的假设好了。这个假设,在前楼已经说过,现在我们按照这些假设来一个一个的按图索骥来寻找和拼凑。

1.大陆的最初几何形状是正方形
2.正方形分九大块,各块之间有高分界山山;九块中间又可分为九中块,各块之间有中分界山;中块中间又可分为九小块,各块之间有小分界山。
3.正方形四面临海,海陆之间有一圈高大的陆海分界山。

先来找陆海分界山。它的特点:
1.位于陆海交界之处;
2.最初,整体上看是正方形。
3.破碎后,如果没有包括正方形的角,那么这些陆海分界山应该大致保持直线的几何形状。
4.破碎后,如果包括了正方形的角,那么能看到陆海分界山出现90度直角的拐弯。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2 10:42:59 +0800 CST  
注释一下: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三部曲。

我们不按地质学家的思路来看问题,所以也没必要遵循他们的理论架构。当然,事实是要尊重的。

区分出来事实与理论,不容易。汉森,是少有的一个明白人。

所以,我们在后面的划分,也不依据板块构造说的做法来分。我们按新的思路来拼凑大陆板块。为了区分与板块构造的之间的差异,我们用“大陆碎片”一词。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2 11:03:09 +0800 CST  
继续。

寻找陆海分界山。依据它的特点,容易找到。

先说最明显的,依楼主观察,


1.北美西海岸的山脉,很可能就是陆海分界山。主要是洛基山脉。
2.南美西海岸的山脉,很可能就是陆海分界山。主要是安第斯山脉。

这些山脉,应该是正方形陆海分界山的两个边。

3.格陵兰岛。

可能是一个角。

这是最明显的,其他的陆海分界山不明显,打散了,在北美西北部,欧洲西北部都有散落的陆海分界山。还有一部分陆海分界山可能入海了。南极的山脉很有可能也是分界山。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2 11:25:07 +0800 CST  
找到陆海分界山,就可以做拼图了,犹如拼图游戏一样。

知道初始状态,给玩家一堆乱七八糟的碎片,然后拼起来即可。

楼主拼了几把,不算很满意,也不是很有信心,毕竟里面涉及东西太多,不敢轻言。

先说简单的,对国内山脉进行复原拼图。

首先,我们对国内山脉进行一定的了解,依据《中国主要的山峰和山脉》,得到相关的数据。

不过这里的数据要小心。

为何要如此?观察负载理论!

举例:测量山脉高度,可以用绝对高度,如海拔高度,也可以用相对高度,从地面算起。现在流行海拔高度。这里可能就有问题。

在世界各地,用海拔高度问题不大,但是就唯独大中华不行。楼主倾向于认为,在大中华,执行从地面算起的相对高度更为合理。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2 12:33:25 +0800 CST  
其中的原因是,远古大陆正方形板块破碎后,有两个破碎的碎块(大的碎片还是叫碎块的好,碎片感觉太小了)叠加了,这两个,在上面的是大中华碎块的左侧的一部分,即新疆西藏等地区,叠加在另一个碎块之上了。这个碎块安静的躺在新疆西藏大陆之下,不知道已经过了多久。二者重叠的区域大致上是从大中华西北、西部到西南边境,基本上是沿着国界线,是一个碎片边缘。蒙古境内及周围也可能是一个重叠区域。

大中华碎块,还有一个问题。东部的沉降问题。

沉降的原因很多,地质学家也有自己的说辞。楼主倾向于认为这是由于大陆板块同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所造成的:
1.流体性。
2.高粘性。
综合1.2,大陆具有像牛皮糖一样的性质,所以第一,可以被扭曲、旋转;第二,破碎后碎块依然高度保持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3.刚体性。大陆具有像砖头一样的性质,一侧被翘起,另一侧则下降。

综合以上三个特点,所以新疆西藏被另一个碎块铲起来后,由于大陆板块的第三个特点,刚性,所以导致大中华东部的倾斜入海。

总而言之,个人认为,
1。新疆西藏等地的山脉高度被高估,即它们的本来高度没想象中的高,不适合使用海拔高度;
2.大中华东部尤其东南部的山脉高度被低估,即它们的高度比想象的要高,也不适合用海拔高度。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2 12:51:42 +0800 CST  
当然,从地面算起,也有自己的困难。

沧海桑田,地面早不知被填了多少东西了。

那么,这困局,如何破?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2 12:55:21 +0800 CST  
先上图,前面说了一堆土壤颜色和各宫格之间的关系,但是没有图,图在这里:

这里只是简单的做出了九宫格的土壤颜色,还没有做的特别精细,之前提到的土宫和水宫之间交界也有过渡颜色,暂时没做。先给个大概印象吧,免得都被楼主说糊涂了。

如下: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2 23:08:22 +0800 CST  
可能立马有朋友反问,楼主,有嫩绿色的土壤?苍青色土壤?此外,难道,还有苍青色皮肤的人?

楼主的反馈是,这是根据道藏古文献的演绎式推导,推出的结果的确有不如意的地方。理论与实际的矛盾或者偏差,其原因,或许,是楼主推导时不知哪里出了问题;或许,推导没有问题,历史发展中间的过程中,苍青色皮肤的人、土壤消失了。(根据楼主多次拼图尝试,青龙宫应该对应的是南极洲。不知道南极洲下面的土壤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啊,后续我会查一下。),再或者,全部都没有问题,是我们观察事物理解事物出现了问题,比如,何为苍色,我们理解的苍色究竟是否是古人所说的苍色?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2 23:16:16 +0800 CST  
前文提到:

“当然,从地面算起,也有自己的困难。

沧海桑田,地面早不知被填了多少东西了。

那么,这困局,如何破?”

怎么破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有几个准备工作要做。

第一,查看所有分界山的平均高度。

第二,从山高变化一般性规律 和现状-目前山脉高度 两头来推导分界山的原始高度。

第三,查看目前全球土壤颜色分布图,再依据九宫格与九色的关系对应图,来确定各个大陆碎块的对应关系。

第四,大陆碎块之间的几何性质在拼凑时也有必要仔细考虑。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3 14:13:26 +0800 CST  
再夹着说气象。

在前贴,楼主对甲子年的分析略有问题,心有更正的想法但是一直没有把握是否正确。近日看到王碧波《近35年南充大雾特征分析》,确认了楼主的一个想法-甲子、乙丑易出大雾。

《近35年南充大雾特征分析》中,(调查范围:1980-2014)
从年份看,1984,1985,1994,1995,2004,2005等年份为出雾高峰。(作者区分了三个强度,雾、浓雾,还有一个强浓雾。在雾和强浓雾里面年份的规律稍微不那么明显)
从月份看,12月,1月为出雾高峰。

以上结论,是作者按照西方科学思维进行分析后的结果。

楼主来按东方思维进行分析一下:
1984年什么年?甲子年;1985年什么年?乙丑年;
1994年什么年?甲戌年;1995年什么年?乙己年。
2004年什么年?甲申年;2005年什么年?乙酉年

年份规律何在? 年份规律是:甲乙。或者说,甲乙+(任一地支)的年份易出雾。

从月份看,12月,1月为出雾高峰。12月/1月是什么月?
84年01月,乙丑月,84年12月,丙子月;
85年01月,丁丑月,85年12月,戊子月;

94年01月,乙丑月,94年01月,丙子月;
95年01月,丁丑月,95年12月,戊子月;

04年01月,乙丑月,04年12月,丙子月;
05年01月,丁丑月,05年12月,戊子月。

月份规律何在?月份规律是:乙丑。或者说,(任一天干)+子丑的月份易出雾。

以上的结果,有点支持楼主以下的想法:
甲乙:阳炁初出,元阳也,微而不强。
子丑:阴炁初出,元阴也,微而不强。

故:从年份说,甲乙+(任一地支)的年份,天地之炁皆不明朗,易出大雾;从月份说,甲乙+(任一地支)易出雾;(任一天干)+子丑易出雾。

有点意思的是,理论推导的话,甲子、乙丑年一直大雾弥漫,出现的雾应该最浓(比其他天干地支组合的年份的雾要浓一些),出现的日子数目最多。而事实是,按照该文作者的划分,甲子,乙丑年的强浓雾日子数目的确很多,但是,普通的雾的日子,和浓雾的日子的数目却一般。这与理论推导不完全符合,可能是具体的天干地支,以及其他因素的各种综合计算结果吧。

总结一下:西方思维所认为的,一年和另一年没什么区别,从东方思维来看,每年的天干地支搭配、组合都不一样,每一年的区别不容忽视。同理,月,日,时也是如此。切莫以为今日和明日一样。

落实到操作层面:出门之前看黄历!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3 15:51:17 +0800 CST  
历史上有很多历法,现在西方儒略历居统治地位。

要想举例说明什么叫“观察负载理论”,历法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儒略历,从百度百科知,儒略历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为在当年二月底增加一闰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累积的误差随着时间越来越大,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推行了以儒略历为基础改善而来的格里历,即沿用至今的公历。

这里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不小。

我们现在自然科学里,尤其生命科学/医学里面,很多朋友做实验,都离不开“时间”这个自变量。比如研究一段时间内的某生物、物体的变化。那么,这里面就包含了一个默认的假设:除掉季节因素外,这一段时间内的每一天(相同时间点)基本是同质的。问题是,真的同质吗?

在社会科学里,比如经济学,喜欢用与去年同比,去上月环比等等。这里面也包含了一个默认的假设:除掉季节因素外,每一年每一天(相同时间点)应该是同质的。问题是,真的同质吗?

翻开万年历,按东方思维,以上默认假设,全部不成立:年与年不同质、月与月不同质(任一一年之内的月,以及不同年的月)、日与日不同质、时与时不同质。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4 07:58:33 +0800 CST  
“观察负载理论”:有观察,即事实观察、观测;理论,即人类对其自觉或不自觉的假设。

好,我们慢慢剥离儒略历里面的观察与理论,或者说事实与理论。大部分人是分不清的。
一,先说事实,这是观测到的数据。天文科学家经过观察,发现了日月运行的一些数据。注意,在此步骤时,这些观察到的是数据。问题不大。但是一定要小心,这些数据是数据,儒略历是儒略历。

二,然后理论就来了,渗透到了数据里面。

数据仅仅是数据,人类一定要对其进行解释的,好,就是这个时间点,理论渗透进来了。或者说,当人类开始解释数据的时候,理论就跑出来融合到数据里面了。那么具体点说,当天文学家解释数据的时候,就有一个潜在、默认的理论、思维方式偷偷的渗透到了数据里面。这个理论假设、思维方式就是:“时间是同质的。”

天文学家完全没有知觉到这个默认的假设渗透到了数据里面,从而使得做出来的东西,儒略历以及升级版的公历,已经不再是数据,而是数据和理论的杂合体。里面既有数据,这是事实,不容否定,也有理论,往往有问题。换句话说,使用另外一套思维方式,可以得到另外的解释,看到别样的风景。

当我们细细的把儒略历中的数据、观察和默认理论剥离开来,也就明白了汉森所说的,观察复杂理论,观察渗透理论。

天文科学家在解释观测到日月数据被渗透这个潜在理论假设,仅仅是人类被桎梏的一个又一个的理论假设、思维方式中的一个,也是绝大部分人的默认思维方式,所以自然而然的,渗透和影响到了天文学家在解释数据、制作历法时的行为。

此外,在人类研究中,同样也有一个潜伏的很深的默认的理论假设,它就是“人类是同质的”。尽管现在人类的差异性被大为重视和进行研究,但是此理论假设依然生命力很顽强,渗透到众多领域。

推广开来,很多人以为某些事实支持了某个理论,其实往往并非如此。

具体到应用,在上楼,楼主举例说明了同样一套数据,即南充大雾数据,用西方思维和东方思维,解释完全不同。该文作者是使用儒略历/公历的,即西方思维,对数据进行重新的整理,注意,就是这个节点,理论渗透进去了。而楼主使用干支历的,即东方思维,对数据,注意,还是同样的数据,进行了东方式的重新的整理,当然,也渗透进去了东方思维和理论。从结果来看,使用西方思维,儒略历,得到的结果纷繁杂冗,规律性不强;使用东方思维,即干支历法,得到的规律简单直接。简而言之,东方思维完胜西方思维,干支历法完胜儒略历/公历。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4 08:30:56 +0800 CST  
儒略历和升级版的公历还有其他的问题。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看 道藏 的 世界观。

1.宇宙有内外、粗细之区分。
2.粗宇宙,即我们常说的宇宙,有级别之分。
3.粗宇宙里有诸多世界。
4.有高等、大世界,有低等、小世界。
5.小世界是大世界的分舵、模仿。
6.世界有标准配置。
7.不同世界里时间流逝速度不同,天地崩坏速度不同,人寿不同。高等世界流逝的慢,低等世界流逝的快。

现在先说世界标准配置。两个说法,一说七曜,一说十一曜。
所谓世界的标准配置,就是一个世界,必然配有一日、一月、五星。是为七曜。
十一曜的说法尚不能定论,是否是说标准配置未知,暂不提。

再说世界天地初成之时,七曜-日月五星的运行规律。
楼主 tydulong  发布于 2016-06-14 10:08:31 +0800 CST  

楼主:tydulong

字数:184795

发表时间:2016-04-21 19: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12 19:43:25 +0800 CST

评论数:246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