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源流史

马拉雅兰人

马拉雅兰人(Malayalams),南亚印度民族之一。约2134.7万人(1980),分布在喀拉拉邦境内。绝大部分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使用马拉雅兰语或泰米尔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方语族。有独特的圆形体字母。信仰印度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普遍敬奉蛇神。
历史上雅利安人进入喀拉拉地区后,与当地达罗毗荼人发生混合,形成马拉雅兰人中的婆罗门种姓及部分中间种姓(既非婆罗门,又非首陀罗)。中间种姓在寺庙里做服务性工作,靠婆罗门施舍度日。其余的人都属首陀罗种姓。首陀罗中地位最低的是各种工匠、农民和渔民。此外还有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之中又有高低贵贱之分。约在8世纪末,阿拉伯商人来到喀拉拉定居,同当地妇女婚配,其后裔就是现在姓茂布莱的穆斯林。其中有些人经营商业或从事政治活动,有钱有势。公元初年前后,马拉雅兰人曾建喀拉拉国,后不断被切割成土邦。1947年,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赢得国家独立。1956年建语言邦。马拉雅兰人至今仍保持母系社会和大家族制。绝大部分男女受过教育。喜欢穿洁白的衣服。男缠围裤,披布单;女穿纱丽。一般以大米为主食,用竹筒蒸大米椰子饭,或用椰子汁煮大米、干果、豆饭;穷苦人家以鱼类和薯类为主食。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24 09:11:52 +0800 CST  
奥昂人(库鲁克人)

奥昂人(Oraon),自称库鲁克人(Kurukh)。 属于北达罗毗荼分支,分布于印度及孟加拉国,是孟加拉国内唯一的达罗毗荼民族。印度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中央邦以及马哈拉施特拉邦,以乔塔纳格普尔高原地区尤为集中。大约142.5万(1978),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讲库鲁克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东北语族。信奉印度教,保留万物有灵信仰和祖先崇拜。主要从事农业。

巴达加人

巴达加人(Badaga)是印度南部坦米尔纳德(Tamil Nadu)邦尼尔吉里(Nilgiri)丘陵地带的民族。人口成长速度很快,1871年不足20,000人,到20世纪末约达140,000人。语言是达罗毗荼方言(Dravidian)。与其北邻卡纳塔克(Karnataka)邦使用的坎纳达语(Kannada)非常相似。
巴达加人分为6个根据宗教仪式画分的族内婚群体。上层两个群体是素食者,最低一层为其他5个群体提供仆人。已开始普遍受教育,社区已取得显著进步。除谷物,还种植马铃薯和蔬菜。多数人已改变了传统的宗教信仰及社会习俗。

布拉灰人

布拉灰人(Brahui),中亚和南亚的跨界民族。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少数分布在信德省。此外在阿富汗斯坦、伊朗以及土库曼斯坦也有分布。据估计,布拉灰人口约156万,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Sunni)。使用布拉灰语,属达罗毗荼语系西北语族。文字采用阿拉伯字母。
一般认为,他们是古代自古印度西北进入印度南部的原始达罗毗荼人的滞留部分。但由于长期处在邻近各族的包围之中,他们同化他族或被他族同化的过程较快,今布拉灰人已难以辨出原来的人种特征。他们至今保留着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组织。实行部落内婚,喜结堂、表亲。因居住地区自然条件不同 ,有的以务农为业,种植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物;有的以畜牧为业;少部分人当农业工人或从事运输。
巴基斯坦俾路支人(Baluchistan)的部落联盟。多数以游牧为生。布拉灰语是达罗毗荼语系(Dravidian)最西北部的一支,该语系其他语言则在印度半岛流行。布拉灰语中有很多信德语(Sindhi)借词,但在印度、伊朗语言包围之中,仍保持孤立状态,彼此并无亲属关系,其原因不详。据估计,布拉灰人口约156万,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Sunni)。妇女并不严格地与外界隔离。29个部落听命于卡拉特(Kalat)地区的布拉灰汗,长期以来,此地与联盟的命运息息相关。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25 09:28:39 +0800 CST  
昌德拉人

昌德拉人(Chandela,亦作Candella),源出贡德人(Gond)的拉杰普特族(Rajput)。他们曾经统治印度中部本德尔汗德(Bundelkhand)几百年,参加过抗击穆斯林入侵者的战争。
9世纪初,昌德拉人的疆域北起朱木拿(Jumna)河至萨格尔(Sagar)地区,西起达山(Dhasan)河至温迪亚(Vindhya)山脉。国王难陀(Nanda, 或称甘达〔Ganda〕)由于帮助拉合尔(Lahore)的伽帕尔(Jaipal)对土耳其人作战,1001年在白夏瓦(白沙瓦)附近同遭败北。1023年丧失加林杰尔(Kalinjar),1082年成为阿杰梅尔(Ajmer)的附庸。最后,昌德拉人的统治为本德拉人(Bundela)所取代。

贡德人

贡德人(Gonds),南亚印度少数民族。又称冈德人。分布在印度南起戈达瓦里河,北至文迪亚山的广大地区;中央邦、奥里萨邦、安得拉邦、比哈尔邦以及相邻各邦亦有分布。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使用贡德语,属达罗比荼语系贡德语族,很多人使用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信仰印度教及古代神灵,供奉祖先灵位。
14世纪左右曾在科尔拉、贝杜尔、代奥克尔、钦德互拉、加尔哈、曼德拉以及昌德等地建立王国。18世纪上半叶受英国殖民统治。1857年参加反英大起义。1947年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国家的独立。直到印度独立前还保留许多土邦。分拉杰贡德、科伊特尔、马里亚、穆里亚等46个部落。社会上分贵族、佃户和雇工3个等级。大家族和小家庭并存。主要从事农业,栽培玉米、稷类、黑绿豆、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20世纪尚行刀耕火种,兼事狩猎和采集。手工业较发达,不少人到矿场和种植园做工,生活贫困。有悠久的口头文学传统。盛行服役婚、交换婚和私奔婚;交表亲也较普遍。
印度中部的原住民民族集团,人口约427万(2000),居住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Maharashtra)邦、安得拉(Andhra)邦、比哈尔(Bihar)邦和奥里萨(Orissa)邦。多数人讲各种不同的贡德方言,其中一部分彼此不易听懂;贡德方言是达罗毗荼语(Dravidian)系的无文字语言。另一些贡德人已经失掉了自己的语言,讲当地占统治地位的语言,如印地语、马拉塔(Marathi)语或泰卢固(Telugu)语。贡德人没有统一的文化。最为开化的是拉杰(Raj)贡德人,曾有过严密的封建制度。地方的统治者因在血统上或婚姻上同王室有联系,可对一组村社行使管辖权。
中央邦的巴斯塔尔(Bastar)高地住著3个重要贡德部落,穆里亚人(Muria)、野牛角穆里亚人(Bisonhorn Muria)和山地穆里亚人(Hill Maria)。山地穆里亚人住在崎岖的阿布杰马尔(Abujhmar)山区,是最原始的部落,其传统农业是在山坡上刀耕火种,使用锄头和掘地棍,很少用犁。村民定期搬迁,通常每个氏族拥有几个村庄,轮换居住。野牛角穆里亚人以他们的舞蹈头饰得名,住在丘陵较少的农村,有较多的永久性耕地,使用阉牛和犁耕作。穆里亚人以他们的青年集体宿舍制度著称,住宿的未婚男女过著高度有组织性的社会生活,接受公民义务和性行为的训练。所有贡德部落的宗教都崇拜氏族神和村神以及祖先。

卡达尔人

卡达尔人(Kadar),印度南部的小部落。似乎是大洋洲的原住民人种,也许是尼格利陀人(Negrito)。
他们住在森林里,不从事农业。长期以来都是采集蜂蜜、蜂蜡、西米、小豆蔻、姜和伞把的能手,并用这些物品与平原上的商人进行贸易。估计卡达尔人口有几百,操达罗毗荼语(Dravidian)系的坦米尔语和坎纳达(Kannada)语。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26 07:48:34 +0800 CST  
坎纳拉人

坎纳拉人,南亚印度民族之一。亦称“坎纳达人”。 约3000万人(1980)。主要居住在卡纳塔克邦,与之相邻各邦亦有分布。属达罗毗荼人种。使用坎纳达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方语族。其文字系由梵文天城体演化而来。信仰印度教和耆那教,也有人信仰伊斯兰教或基督教。
保留母权制残余。分婆罗门、沃克林、林加耶德和首陀罗4大种姓。 婆罗门属社会上层。沃克林人数多,有影响,自称是刹帝利的后裔。林加耶德意为敬奉湿婆林加的人,原是一个宗教派别,后来才形成一个种姓,他们有文化,善于经商。首陀罗人数最多,原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后来成了婆罗门和沃克林的奴仆。首陀罗分许多支,其中不少至今仍生活在深山老林里。
坎纳拉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一般都缠围裤,上身披一布单。在正式场合穿黑色长外套,包带金边白色头布。工人多戴皮帽。农民喜在腰间插一把匕首。妇女穿紧身胸衣,缠彩色纱丽,脖颈、胳臂、腰部裸露,全身用蕃红花和姜黄涂成黄色,牙齿染成黑色,头发一半盘成圆形发髻,一半散在发髻四周,再插以各种鲜花;全身戴满各种首饰。

科塔人

科塔人(Kota),印度南部尼尔吉里(Nilgiri)丘陵中操达罗毗荼语(Dravidian)的原住民,1970年代住在7个村落里,人口约2,300.这些人分散在其他尼尔吉里民族即巴达加人(Badaga)和托达人(Toda)的村落里。多数成年人也说坦米尔语(Tamil),坦米尔语是另一种达罗毗荼语。他们是传统的乐师和手艺人。因为科塔人触摸牲畜屍体,并从事其他卑下的工作,邻人认为他们地位低下。科塔人的生活现在主要靠种植谷物和马铃薯。

克霰族

日益缩小的克霰族据说目前只有大约700多人,主要聚居在尼泊尔贾帕县的杜拉巴里(Dhulabari)和达伊兼(Dhaijan)村。他们的语言属达罗毗荼语族,使用乌劳(Uraun)恩体书写。
这个民族在传统上被称为“昆塔姆”(Kuntam).现在,他们有许多名称,诸如库达(Kuda),考拉(Kora),米尔达(Mirdha),库拉(Kola),毛尔巴(Morbha),比尔浩尔(Birhor)和纳格斯阿(Nagesia)等。男人有娶其舅舅女儿为妻的传统,寡妇可以再嫁给其亡夫的堂兄弟。克霰人曾经有自己的国王,其祖神是“萨马来马哈普鲁巴”(Samalai Mahaprobha)。人死后实行土葬或火葬。作为万物有灵论的崇拜者,克霰人曾因杀害他们被指责为“妖精”的妇女而声名狼藉。人们倾向将他们比做印度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的乌劳恩农民(Uraun farmers)。然而,尼泊尔克霰人生活方式在许多方面与前者并不相同。克霰人主要务农。据2001年统计,该族共有2876人,占尼泊尔全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一。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27 07:56:24 +0800 CST  
孔德人

孔德人(Kond、Kandh或Kondh),印度奥里萨(Orissa)邦山区和丛林中的民族,人口估计超过800,000,成为奥里萨邦中最大的部落。他们所操的库伊语(Kui)及其南部方言库威语(Kuwi)属于达罗毗荼语系。多数孔德人现在都种植稻谷,但有些群体,如包特-孔德默尔斯(Baudh Khondmals)地区的库提亚孔德人(Kuttia Khond),仍在树林里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

托达人

托达人(Toda),印度南部尼尔吉里(Nilgiri)山区的游牧民族。1960年代初人数只有800左右,由于健康条件的改善,人数增加很快。托达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但其中畸变最大。托达人一贯向其他尼尔吉里民族销售牛奶产品和籐竹品,换取巴达加人(Badaga)的谷物和布,科塔人(Kota)的工具和陶器。托达人专门崇拜水牛,认为这是重要的宗教信仰。一妻多夫制普遍。兄弟数人可共有一妻。
1、人口
根据十年一次的印度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托达人的人口数量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下半叶分别是:1871年(693人),1881年(675人),1891年(739人),1901年(807人),1911年(676人),1951年(879人),1961年(758人),1971年(812人)。有学者认为,托达人的人口通常维持在700人至800人左右,人口的变化通常由两个原因造成,一个原因是疫情灾害和之后的人口缓慢恢复(如1921年640人,1931年597人,1941年630人),另一个原因则是在进行人口普查时过量的重复统计(如1901年和1911年,1951年亦存在此可能)。关于人口统计的另一个不确定之处,则在于一些统计声明或未声明是否包括克里斯蒂安多达人。因此,700人至800人可能是比较贴近实际的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的进步,人们曾经预测其人口增长率会得到提高,早期关于人口会下降的预测显得过于悲观,可能永远不会实现。
2、基因
有学者认为,托达人和科塔人拥有共同的基因,并以此将其与尼里格利丘陵的其他部落区别开来,同时,他们与希族塞人的基因非常相近。
3、社会文化
托达人的服饰是由单独的一块布组成,类似于苏格兰高地彩色格子式服饰。
托达人唯一的工作就是牧牛和做乳制品。
托达人曾经实行一妻多夫制,但现在已不再实行此婚姻制度。托达人的一妻多夫制是非常典型的一妻多夫制,一个女子嫁给一个男子后,那么此男子的所有兄弟或者一半的兄弟会共同享有这名女子。一妻多夫制的习俗在托达人中已经存在数百年之外,女子结婚时,她就会自动嫁给丈夫的兄弟。1869年,肖特博士曾经如此描述托达人的一妻多夫制:“一个家庭中如果有四五个兄弟,那么其中一人长大结婚后,他的妻子就会把他的兄弟视为自己的丈夫,等他们长大成人后,便会依次与他们圆房。如果这名女子还有几个妹妹,那么她们如果到达结婚年龄,就会自动成为姐夫的妻子……不过,因为该部落女性非常稀少,更多的情况是一女同嫁数男,甚至最多的可以同时嫁给六名男子。”
托达人认为家务劳动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因此妇女无权过问。
托达人的房子被称为“多格来斯”(英语:dogles)。
托达人属于素食主义者,不吃肉类、能孵化的鸡蛋、鱼,但也有部分托达人可以吃鱼。他们的食物通常包括水牛奶、黄油、酸奶、奶酪和纯牛奶,而大米则属于主食,并经常与乳制品、咖喱同时吃。
4、宗教
根据当地的传说,女神忒基尔莎(英语:Teikirshy)和她的兄弟最早创造了神圣的水牛,之后又创造出最早的托达男子,而托达女子则是由托达男子的右侧肋骨所创造。按宗教规定,在渡过一条河流时,禁止从桥上走过,只能步行涉水或游泳通过。
托达寺庙建立在圆形凹处,并用石头垒成,外观与托达木屋非常相似。
在弗雷泽于1922年写成的《金枝》一说中,有以下记载:
在印度南部的托达人中,神圣的挤奶工担任着神圣奶场的僧侣,在其任职期间,必须要遵从让人感觉厌烦的复杂的限制,如:只能住在神圣奶场而不能回家,不能访问任何凡人的村庄,必须保持独身状态,哪怕已经结婚了,也必须要与妻子分开,任何凡人均不得接触这名僧侣和他的神圣奶场,否则,就会亵渎了他的权威,他将不能再担任神圣奶场的僧侣。一般的凡人通常只有在星期一和星期四才能接近他,其他时候,如果有事情需要找这名僧侣,那么必须站在远处(有人说要站在250米以外的地方)向他喊话。另外,僧侣在职期间,也不能理发、修剪头发,不能从桥上过河,只能步行涉水或游泳通过,如果他的部落中有人死去,他也不能参加任何葬礼,除非他肯辞去神圣奶场的僧侣这一神圣职位。事实上,在过去的时候,只要部落内有人死去,那么他就必须辞去该神职。然而,上面的这些复杂的禁制,只是适用于最高级别的神圣挤奶工。
5、语言
托达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结构畸变较大,发音等比较复杂。现在的共识是,托达语(及其附近的科塔语)均属于达罗毗荼语系在印度南部的一个分支,其分离于达罗毗荼语系的时间,晚于卡纳达语和泰卢固语,而早于马拉雅拉姆语。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托达语有着其他达罗毗荼语系所没有的大量的语法和时态结构。
6、住宅与生活方式
托达人住在非常小的村落里,并将其命名为“蒙德斯”(英语:munds)。托达人的木屋是椭圆形的,通常有3米高,5.5米长,2.7米宽,建造方式则用藤条和竹子固定住茅草,并且每一间木屋,而前墙和后墙则是用石头(通常为花岗岩)建成。木屋的门口非常小,只有0.9米宽,0.9米高,之所以将门口建造的如此小,通常认为是为了防止野生动物的进入。在木屋的前墙,会用岩石壁画等艺术形式来装饰,拱形的顶部则主要用较粗的竹杆来支撑,用平行的细竹杆彼此捆绑来维持框架,顶部的其他部分则是由茅草构成。
托达人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托达人只有从事牧业,而现在却开始从事农业和其他职业;过去托达人属于素食主义,但现在部分托达人开始吃非素食的食物;现在的许多托达人也放弃了过去一直居住的小木屋,而改建混凝土建筑。现在在当地有致力于打造传统的半桶状木屋的运动,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建成了40座木屋,并且许多神圣牧场也被重新装修。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28 07:06:33 +0800 CST  
第二十三篇 南亚语系民族

南亚语系概述

南亚语系又称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世界主要语系之一。南亚语系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局部地区,越南、老挝、缅甸、 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南部还有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和比哈尔邦等地区,包括柬埔寨语、越南语(此种语言的系属还在争议中)、孟语、佤语、德昂语、布朗语等语言。很多学者认为南亚语系与壮侗语系有关系,而其他学者则提出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同源。
1、分类
(1)孟-高棉语族
孟-高棉语族是 4个语族中包括语言最多(约100种)、使用人数最多(约3500万)、地理分布最广的语族,分布于从印度东北部到柬埔寨和越南等东南亚许多地区。主要语言有高棉语、孟语、巴拿语、帕科语、克木语、佤语、德昂语(原称崩龙)、塞当语、奇劳语、比尔语、布朗语等。
(2)蒙达语族
蒙达语族是南亚语系中的第二大语族,主要分布于印度中部和东北部。包括10余种语言,主要有桑塔利语、蒙达里语、库尔库语、喀里亚语。
(3)马六甲语族
马六甲语族分布于马来西亚的大陆地区和泰国的最南端,从地理上讲,该语族的语言跟南亚语系其他语言是隔绝的。包括10余种语言,主要有塞芒语、萨凯语、雅昆语、塞诺语。
(4)尼科巴语族
以前有学者认为尼科巴语族只有一种语言——尼科巴语,现在有的语言学家则认为它包括近10种语言,但使用人口都很少,总共不过1万人左右。分布于安达曼群岛南部的尼科巴群岛和苏门答腊西南部。语言有卡尔语、乔拉语、特雷萨语等。
2、语音
语音方面,南亚语系诸语言的主要特点是辅音系统比较整齐。塞音清浊的对立比较普遍,有独立的清音送气系列。在孟-高棉语族的不少语言中,有内爆发音作为前声门化鼻音和流音的情况。词尾塞音常常是不除阻的。元音系统比较丰富,元音常区分为高、前、中、后4级。长元音很普遍,但鼻元音不常见。南亚语系诸语言通常都不是声调语言。
3、语法
语法方面,句子的一般语序为主语—动词—宾语,但蒙达诸语言却是主语—宾语—动词;形容词通常跟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后面;句法中也使用唯被动结构,常用前置词而不用后置词;等等。
4、词汇
词汇方面,词的结构通常是一个主要音节,有时前面可再加上一个次要音节。主要音节的组成是“(辅音)—辅音—元音—辅音”;次要音节是“辅音—元音”或一个音节辅音。大多数词根都是单音节的。前缀和中缀较普遍,但后缀不普遍,蒙达诸语言和尼科巴诸语言例外。蒙达诸语言的形态变化比较复杂。南亚语系诸语言常常从邻近的或有影响的大语种借词,如孟语和高棉语向梵语和巴利语借词,同时失去许多原先固有的词。动物名称往往是禁忌词语,因而多使用别称。通常以某个亲属词,如“大叔”、“爷爷”之类来称呼它们,后接描述该动物的双关语。经过若干时间,别称变成标准称呼,正规名称反而逐渐消失。
5、文字
文字方面,孟语和高棉语的文字传统最古老。字母形状和书写原则都来自印度文字。尚存的最古老的铭文、碑文是古孟语(6世纪)的文字,其次是7世纪前后古高棉语的文字。南亚语系其他大多数语言只是近百年来才有文字。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29 09:03:30 +0800 CST  
塞芒人

塞芒人(Semangs),亚洲马来半岛民族。人数不多,主要分布在泰国南部及马来西亚北部山区和西部沼泽地带,多在吉兰丹、彭亨、霹雳、吉打等州境内。包括梅尼人、贾海人、门里人、门戈斯人、莫尼克人、卡雷人等支系。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利陀类型。男子平均身高150厘米,女子高142厘米。肤色褐黑,毛发略带鬈曲。使用塞芒语,属南亚语系马六甲语族,与塞诺语相近。现逐渐改说马来语。
信仰万物有灵、多神和巫术,相信上天有一称为卡里的最高神,为伦理立法者和因果报应者。人死后埋于其住所,家人迁往新地居住。由五、六个家庭组成一个群体,过游动生活。行一夫一妻制,按父系计算亲属。住所多为用树枝搭成的简陋窝棚,顶部用树叶覆盖。衣着不多,系用树皮布制成。男子缠腰,妇女围裙。有文身习俗,头上常戴花朵、树叶为饰。有竹制乐器鼻笛和唇笛。男子使用长矛、吹箭筒和毒矢狩猎,妇女用木棒挖掘和采集。现已部分转向定居,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很少与外族交往,只用树脂等森林物产与马来人交换食盐和小刀等。
马来半岛上的尼格利陀(Negrito)民族,操一种澳斯特罗-亚细亚语,1970年代人口据估计不到4,000人,在泰国的也只有100人左右,被称为俄克人。他们传统上以游猎和采集野根、野菜为生,现在多数从事农业。社会的基层结构是自治的地方性宗族,由族长及其妻、子、媳和孙辈组成。宗教信仰复杂,包括多种神祇。

塞诺人

塞诺人(Senoi),东南亚马来西亚民族。又称萨凯人。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霹雳州东南部和彭亨州西北部等地的密林地带。包括塞迈人、特米亚尔人、普来人等支系。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为尼格利陀人和原始马来人的混血后裔。身材矮小,男子平均身高150厘米,女子高142厘米。皮肤为褐色,毛发呈波状。使用塞诺语,属南亚语系马六甲语族,分为4种方言,多借用马来语词汇。信仰万物有灵,祭祀多种神灵;后受马来人影响,少数人改信伊斯兰教。
仍保留母系氏族残余,大家族共同居住在长房中。除由数户组成的流动群体外,没有其他集团组织,亦无首领,彼此互不争斗。人死后即烧毁其住所,家人迁至他处。主要从事采集、狩猎和刀耕火种农业。种植旱稻、玉米、薯类、甘蔗、香蕉和烟草。使用吹箭筒、毒矢和挖掘棒。居住在用树枝搭成的简陋窝棚内,每隔二、三年即迁居一次。衣着甚少,男用兜裆布,女着围腰,均用树皮布制成。近年来,多与贾昆人通婚,并开始用森林物产与马来人交换编织品和金属制品。另有少数塞诺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使用米南卡保语。

塞诺伊人

塞诺伊人(Senoi),亦称“沙盖人”,马来半岛的类维达人(Veddoid),分为小群,散居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西亚克(Siak)沿海平原。1980年代晚期约18,000人。印度尼西亚东部各岛屿也有塞诺伊人存在。他们有时被称为萨凯人(Sakai),是马来人对他们的贬称。住在马来半岛上的塞诺伊人,使用一种显然同孟-高棉语族有关或受其影响的语言,但住在苏门答腊的塞诺伊人却采用了米南卡保人(Menangkabau)的语言及其母系制度。塞诺伊人种植木薯和水稻,也积极从事渔猎和采集。另有2100人居住在泰国。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30 12:04:48 +0800 CST  
蒙达人

蒙达人,或称蒙达诸民族,南亚印度中部使用南亚语系蒙达语族诸语言的民族集团。又称扪达人 。除蒙达人本支以外 ,还包括桑塔尔人 、霍人、卡里亚人、科尔库人、比罗尔人、布米吉人、朱昂人、萨瓦拉人和加达巴人等。蒙达语族又称科拉里亚语族。故蒙达人有时也称科拉里亚人或科尔人。一般认为,蒙达人是印度最古老的居民,后被达罗毗荼人和雅利安人排挤到中部深山密林之中。蒙达语言均无文字。
蒙达人本支主要分布在印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 。保留万物有灵信仰,崇拜太阳,迷信兆头。据考证,蒙达人原住北方邦阿泽姆格尔地区,后经曲折迁移,定居现地。绝大部分蒙达人仍处在父系氏族阶段。财产待幼子成年后,诸子均分,女儿无继承权。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豆类和蔬菜 ;辅以采集和射猎。手工业比较发达 ,擅长制陶、编织和木工;部分人在冶金等工矿企业做工。
居住在印度中部和东部广阔地带的约10个不同的部落群,操澳斯特罗-亚细亚诸语言的各种蒙达语。20世纪晚期人口约9,000,000.直到最近,他们的住地仍远离印度文明中心。该地区山脉连绵,丛林密集,土地贫瘠,不利於农业。
据说蒙达人曾广泛地分布各地,由于文化上较先进的诸民族不断扩展、进逼,他们後来又退回现在地区。虽然如此,他们并未完全生活在孤立状态中,而是分享了印度其他民族许多文化特点,只是带有某些蒙达部落的变异成分而已。多数蒙达民族务农,其中只有住在焦达那格浦尔(Chota Nagpur)高原的比罗尔人从事狩猎和采集,他们人数很少,以卖林间产物补助生活。
蒙达人残留抢婚习俗。人死装棺,连同生前用品一并火化,余烬由人携带周游各家亲友及其生前常去场所后安葬,树巨石碑纪念。


霍人

霍人(Hos),南亚印度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比哈尔邦的辛格布姆、塞赖克拉和卡尔温萨,以及奥里萨邦部分地区。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使用霍语,属南亚语系蒙达语族。无文字。迷信万物有灵,盛行祖先崇拜,每当收获季节后便树巨型石碑于祖坟。
相传霍人原从乔塔纳格普尔迁来,历史上曾征服布扬人,建立过王国。莫卧儿时期始终保持独立。19世纪20年代开始与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20世纪末仍处在父系氏族阶段。长子和幼子继承财产稍厚。长子为家长,家族感和氏族感极强。霍人实行等级制度,分头人、普通人和贱民3个等级。主要从事农业,栽培水稻、玉米、稷类和豆类,兼事狩猎和采集。婚姻有自由结合、父母包办和女子单方闯入等形式。一般允许姑舅表亲,但视姨表亲为乱伦。妻死,可续娶其妹,但不得续娶其姐。人死后行土葬。

卡里亚人

卡里亚人(Kharia),山区民族,住在印度东北奥里萨(Orissa)邦和比哈尔(Bihar)邦的焦达那格浦尔(Chota Nagpur)地区,20世纪末期人口超过280,000人,是蒙达(Munda)部落之一,说南亚语系蒙达语的一种方言。族源不明确,可能是蒙古人种,或南亚人种。
卡里亚人有3个支系︰山地卡里亚人、德尔基人(Dhelki)和杜德人(Dudh)。全部采用父系制,部落政府由祭司、首领及村长组成。杜德人最多,也最先进。德尔基人和杜德人都定居在村庄,结成村际联盟。山地卡里亚人聚居的群体不大,实行轮作制种植稻、黍,但一向面临缺地问题。山地卡里亚人也采蚕茧、蜂蜜和蜂蜡供贸易之用。

科尔库人

科尔库人(Korku),集中在印度中部马哈拉施特拉(Maharashtra)邦和中央邦的部落民族。许多人拥有殷实的农场,19世纪後期有些人由刀耕火种的丛林耕作转而从事林业和田地劳动。他们操蒙达(Munda)语系的一种语言,信奉印度教。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01 09:54:35 +0800 CST  
萨瓦拉人

萨瓦拉人(Savara),亦称索拉人(Saora、Sora或Saura)。印度东部的部落,主要分布在奥里萨(Orissa)、中央、安得拉(Andhra)、比哈尔(Bihar)诸邦,人口约310,000,其中大部分在奥里萨邦。多数萨瓦拉人已印度化,普遍地说奥里雅语(Oriya)。他们习惯上使用的一种蒙达语(Munda)方言仍在山区的萨瓦拉人中保留。萨瓦拉人的传统社会单位是大家庭,男女双方都源於一男性共同祖先。

桑塔尔人

桑塔尔人(Santalis),南亚印度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和奥里萨邦,另有部分分布在孟加拉国。)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杂有欧罗巴人种血统。使用桑塔尔语,属南亚语系蒙达语族。不少人亦讲相邻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信奉印度教。属湿婆教派。盛行祖先崇拜和精灵崇拜,每家均供有祖先灵位。
社会处在父系氏族阶段,共分7个图腾氏族。村长世袭,负责收税、管理土地、调解纠纷、核准婚姻。大家族和小家族并存。男子行成年礼。盛行服役婚和女子单方闯入婚,常见从妻居现象。死者一般火化。分卡斯库哈德(王族)、穆龙哈德(祭司)、沙兰哈德(兵士)和马鲁迪哈德(农民)4个种姓。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稷类和豆类,辅以射猎和采集。不少人在茶园和工矿企业做工。
亦称曼吉人(Manjhi)。印度东部的部落民族,20世纪後期,人数约5,380,000.他们最大的聚居区是比哈尔(Bihar)、西孟加拉及奥里萨(Orissa)诸邦。另有65,000人住在孟加拉国,10,000人住在尼泊尔。所用桑塔尔语是蒙达(Munda)诸语言赫尔瓦里语(Kherwari)的一种方言。
许多桑塔尔人在阿散索尔(Asansol)附近的煤矿或贾姆谢德布尔(Jamshedpur)的钢铁厂工作,有些人则每年在一段时间内充当农业雇工。在农村里,他们仍旧过著部落生活,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种植稻米。每个村子都由世袭的头目领导,由长老议事会辅佐;头目还有宗教上和仪式上的职能。若干村联成一个较大的地区单位叫做伯尔格纳(pargana),也由一世袭头目领导。
桑塔尔人共有12个氏族,每个氏族再分为若干氏族分支,均按父系传代。同一氏族成员间不通婚。每一氏族或分支均有自己在装饰式样、食物、住房及宗教仪式方面的某些禁令和禁忌,其成员必须遵守。多行一夫一妻制,虽允许多妻,但罕见。传统宗教以神灵崇拜为中心,头目的祖灵为重要的崇拜对象。
桑塔尔人住在印度东边的几个州.在他们中间的说书人和画家记录着桑塔尔的故事和宗教信仰.桑塔尔的创世故事包含了三个主要的桑塔尔神,Maran Buru, Jaher Era,和Sin Cando. 水和水生物水和水生物被创造者,Thakur("神"),最先创造.第一对人类夫妇是由两只鹅生出来的,他们的七个儿女相互结婚并且产下后代,分成不同的家族使他们的后代不用再近亲通婚.。
桑塔利文化吸引了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和人类学家。 檀香文化的研究,做一些由基督教传教士。他们中最有名的是挪威出生的牧师保罗奥拉夫Bodding 。与许多其他的部落群体印度次大陆 ,是有保留的Santals入侵,例如他们的母语,尽管波迁徙和雅利安人 , 匈奴 , 莫卧儿 , 欧洲人 ,等等。
桑塔利文化是描绘在画和艺术品在他们的住宅的墙壁。当地神话包含了檀香祖先的故事Pilchu圣地和Pilchu Bhudi。
在檀香人民热爱音乐和舞蹈。印度其他民族一样,他们的文化影响了印度的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但传统的音乐和舞蹈仍然存在。 檀香音乐从不同印度斯坦古典音乐的重要途径。Onkar普拉萨德的所作所为对檀香音乐最近的工作,但别人之前他的工作。伴随着传统的三檀:许多二鼓的舞蹈与塔马克'和Tumdah' 。长笛(tiriao)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檀香传统乐器,仍认为最重要的。 檀香舞蹈和音乐的传统庆祝活动围绕檀香宗教。这仍然是一个真实的程度,虽然传统的宗教观念有了显着作为一个印度教和基督教传教士影响的结果改变。然而,三檀音乐和舞蹈都保留连接到传统的庆祝活动。 许多檀香曲调的名称是来自于传统的仪式,他们曾经与相关。 Sohrai曲调,例如,他们在Sohrai节唱的。 任何社会的檀香缺乏的种姓制度 ,也没有歧视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Santals 相信鬼神和祖灵。 桑塔利仪式主要包括祭祀供品与bongas调用的精神,或。它是由一些学者认为,这意味着巴嘎万朋一样跋伽(或)。檀香的治理制度,Paragana称为曼奇-,可以比作什么通常被称为地方自治治理。 这个机构是负责制定有关村庄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负责。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02 08:28:38 +0800 CST  
巴拿族

巴拿族是生活在东南亚国家越南西部高原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至今,母系社会遗留的传统依然影响着巴拿族的家庭、宗族和婚姻关系。
1、生活
巴拿族是生活在越南西部高原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
巴拿族居住在越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当地每个村寨都有一个“隆屋”,是一种高大漂亮的吊脚屋,一般都建在全村最中心的位置,主要由两扇宽大的茅草墙搭成,下面用柱子支起腾空,远处望去似一把巨斧悬挂空中。隆屋是全村的行政和文化中心。
在一些巴拿村寨里,15岁到25岁的男子在结婚前都要睡在隆屋里,目的是让年轻人增进了解、更加团结。
2、语言
巴拿族当地人的语言和高棉语一样,同属“孟-高棉语族”。
3、服饰
巴拿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主,配以红色条纹。女子爱穿长裙,男子喜欢着带穗的短裙。
4、婚姻习俗
巴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以自由选择意中人。
(1)择偶标准
由于母系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巴拿族女人当家作主的情况很常见。她们的择偶标准是“三有青年”,不过这个“三有”可不是什么“有房、有车、有存款”,而是“忠实、健康、会种地”。而对于女方来说,娴熟的编织技术是能否胜任一家之主的重要标准。
青年男女互相表达好感之后,会相约到山上、河边对唱情歌。朦胧月色、潺潺流水,男子在歌声中揣测着女子的心思,女孩则腼腆地传递着爱慕之情。几个来回下来,两人才正式确认恋爱关系。
(2)“媒公”牵线
别看巴拿族人恪守传统,他们对待婚姻却相当民主,绝没有迫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的事。有趣的是,媒婆在巴拿族并不多见,牵线搭桥的基本都是“媒公”。这些男人不但精通本民族风俗和村寨习俗,而且长着三寸不烂之舌,依靠伶牙俐齿在双方家庭之间周旋。
待到选好良辰吉日后,“媒公”会带着女方家里人到男方家中交换项圈,这相当于巴拿族的订婚仪式。交换项圈后,男孩女孩不能再移情别恋,否则,提出毁婚的一方要给“媒公”送一只鸡作为反悔的代价,此外还要赔偿对方一口铜锅和一头猪。在“媒公”的四处奔走之下,一代代巴拿族人成家立业、繁衍子孙。
(3)婚礼
巴拿族的婚礼一般在下午举行。结婚当天,要将一坛树叶酿造的酒、一碟活鸡血、一只煮熟的带着鸡肝的整鸡摆在隆屋里祭祀神灵。在双方亲属及乡亲们的见证下,村里的老族长代表全村向神灵祷告,并将碟子里的活鸡血涂抹在新郎、新娘的头上。在当地人的观念里,只有鲜血才能见证爱情的坚贞。接下来,“媒公”会将男女两个项圈套在一起,命新人吞下鸡腿和鸡肝,并同饮一杯树叶酒。最后,老族长再代表全村祝福新人白头偕老。
在女性处于强势的巴拿族,小两口结婚后,新郎要到女方家里“倒插门”一些时日。待到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夫妻俩才能离开长辈,搬出去开始经营自己的幸福小家。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03 09:35:14 +0800 CST  
布朗族

布朗族(Blang ethnic group)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的土著少数民族。
布朗族属南亚语系,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布朗族总人口为9.19万人。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
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人口数为91882。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会汉文、傣文。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的布朗族兼通傣语。
布朗族大部分人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崇拜祖先。节日期间有许多佛事活动。人们除了要举行迎接太阳的仪式,还要集体到佛寺举行“开门节”、“关门节”、“赕佛”、“堆沙”、“浴佛”、“泼水”等活动。
1、民族历史
布朗族是云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先民最早居住在澜沧江西岸的保山一带,因不服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统治,逐步向南迁徙到镇康、凤庆、临仓一带的深山中。
布朗族先民曾被中原王朝称为“濮子蛮”、“濮子”、“濮子”、“濮”、“濮蛮”、“濮人”等名称,其分布更为广阔。唐宋时期,“濮人”受南诏、大理政权统治;明朝设顺宁府,以蒲人头人充任土知府。后来原居于云南南部的部分濮人发展为如今的布朗族。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布朗族。解放前生活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还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在平坝地区生活的布朗族人,由于受经济文化发展比较快的汉族、傣族人的影响,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植茶树,是著名的普洱茶的产地。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实行母子连名制。小孩出生3天拴线命名,将母亲的名字连在孩子的名字之后。
2、文化艺术
布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题材广泛。歌舞颇受傣族歌舞影响,跳舞时伴以象脚鼓、钹和小三弦等乐器。布朗山一带的布朗人擅长跳“刀舞”,舞姿矫健有力。少男少女爱跳“圆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过节或婚娶佳期,盛行“跳歌”。
布朗族的歌舞颇受傣族歌舞影响。其民歌分为“拽”、“宰”、“素”三种:“拽”为近似说唱的叙事歌,多在婚礼中于室内演唱;“宰”是近似山歌的传统民歌;“索”是即兴编词的旋律性较强的抒情对唱歌曲。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民歌则分为“甩”、“宰”、“索”、“缀”四类,曲调几乎不变,内容即兴编唱。
3、民族饮食
(1)食俗
布朗族的饮食别具民族特色,是布朗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要,特别喜欢吃酸性食品,还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笋、酸肉、酸鱼等,制作方法同当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体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时最上面放一层米饭。西双版纳的布朗人还喜食生肉。
布朗人有嚼烟的嗜好。嚼烟的方法是将槟榔叶包上少许的草烟丝,再加入沙基、芦子、槟榔果、红石灰等一块放进口中慢嚼,每次可嚼20多分钟,吐出的烟渣呈紫红色,布朗人嚼烟日久,连牙齿都被染成黑色。
布朗族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居住在西双版纳布朗山的布朗族妇女,尤其是怀孕妇女嗜食当地红土,据说此红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布朗族人有食鼠和蚁卵的习惯。布朗族人喜欢食鼠,无论田鼠、家鼠、竹鼠均为所食佳肴。将捕获的鼠烧光毛,去皮和内脏,洗干净后煮食。布朗山有一种黑蚁,每窝有一只蚁王,能产卵数千,布朗人常挖食蚁卵。
布朗族人善于种茶制茶,也很喜欢饮茶。姑娘们采下春茶后,制成散茶,又叫“大叶子茶”。她们还能制作一种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竹筒子茶”。就是先把粗竹子砍成一个个竹节筒,将新采摘下来的茶叶炒熟,趁热装进竹筒塞紧,用芦叶密封好,并用藤条扎紧,放在火塘边烘烤,去掉它的水气,等到竹节表皮烤焦的时候,就制成了竹筒茶,储存数年也不会变味。这种茶喝起来香味极浓,布朗族人常用做送礼佳品。
布朗人喜吃酸茶,将茶叶按酸菜制法制成酸茶,放在口中嚼后咽下,能帮助消化。
布朗族人品茶有烤茶和泡茶两种。泡茶就是用开水冲泡,而烤茶则是在一个特制的小茶罐里放些茶叶,放在火塘边烘烤,等冒出香味时再倒入开水,水开之后倒进小茶盅,称为“浓茶”。
(2)饮食
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杂粮。饮食喜酸辣,并嗜好烟酒。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并以牙齿被染成黑色为美。喜用锣锅或土锅把稻米焖成米饭。尤擅煮竹筒饭,煮时选一段鲜竹,装好米和适量的水,用火烧熟,剖开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当碗用。米饭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经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类以牛、羊、猪、鸡肉最为常见,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虫。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凉拌居多。对许多野味、鱼、虾、蟹、蝉、虫等食物一般还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蝉酱等。
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
4、风俗习惯
布朗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后,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鬼,三日内出殡。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并以家族或姓氏划分开来。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施行火葬。
布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用歌舞来欢度隆重的节日。并用各种乐器伴奏,同时还有武术、杂耍来助兴。
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唱各种曲调,弹奏各种乐器。布朗族的乐曲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种。其特点是甩调激扬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适合唱习俗歌曲,以小三弦伴奏;缀调颂扬民族英雄人物,以及蓬勃向上的新生活,用于盛大歌会中的对唱。领唱者常根据场面即兴编增歌词内容。
布朗族舞蹈有喜庆舞蹈和佛礼舞蹈。舞蹈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称“跳摆”,施甸、镇康称“打歌”,云县、景东、墨江称“跳歌”。“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之意。由于布朗族男子多喜好武术,因此,武术又常常和歌、舞融为一体。如长刀舞、甩棍舞、拳术舞等等,动作利索,刚劲健美。西双版纳布朗族的《象脚鼓舞》、《拍手舞》、《猴舞》、《采茶舞》等多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舞姿优美、欢快,生动逼真。
布朗族的舞蹈是全民性的,白发老者、少年儿童只要闻听竹笛响,便会翩翩起舞。而年轻人特别喜欢跳“圆圈舞”。先由能歌善舞的小伙子领舞,伴随着铓锣、象脚鼓的节奏,姑娘们、小伙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双膝微微起伏。柔软的双手在肩两侧或前或后轻盈翻舞,边舞边向反时针方向移动脚步。同时,一群小伙子在圈内有节奏的作虎步跳跃。时而分散到姑娘面前与姑娘轻声对歌,时而又聚拢,作虎跳状。如此循环反复,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
5、民族建筑
布朗族的住房建筑为干栏式竹楼,分上下两层,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三、五个至数十个同一血缘的家族聚居,住房干栏式竹木结构的二层瓦房,上层有正堂、卧室、晒台等,下层一般作为仓库、圈养牲畜的地方。屋内中央设置火塘,火塘边是家人吃饭、待客的地方,夜晚则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铺。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04 08:58:01 +0800 CST  
德昂族

德昂族(Deang ethnicity),也称为“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德昂族主要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区,中国一侧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缅甸一侧在掸邦、克钦邦等地,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错而居。
历史上,德昂族曾被称为“扑子”、“茫人”、“蒲人”等称呼,自清代起,史籍乾隆《东华录》,光绪《永昌府志》等书根据傣族对他们的称呼并记载为“崩龙”,当地汉族又根据他们妇女服饰的特点,分别把“别列”支系称为“红崩龙”,“汝买”支系称为“黑崩龙”,“汝波”支系称为“花崩龙”。解放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来根据本民族意愿,并报国务院批准,自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起正式称为”德昂族”。
德昂族有汝旺、汝果、汝峨、汝进、汝本、汝波、汝别牙、汝买阿、汝昂、汝腊、汝王、汝科、汝别列、干得别列、汝不峨、汝布冬、汝孟丁、汝孟得丁、汝格若等多种支系。而中国德宏的德昂族则自称“德昂”,临沧的德昂族自称“尼昂”或“纳昂”。“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的意思。“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中国境内约有1.6万(1990年)德昂族;缅甸境内有30万左右的德昂族,并拥有3000千人左右的武装部队“德昂民族解放军”。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老一辈的德昂族都通晓傣语,年轻人一辈都会汉语。
1、民族宗教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到处都是佛寺和佛塔,佛塔造型与傣族佛塔略有不同。也有把小男孩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的和尚的传统。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2、民族历史
德昂族是云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先民最早居住在怒江东岸、澜沧江西岸的保山一带,因不服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统治,逐步向西南方向的缅甸西北部迁徙,定居在缅甸西北部及与中国交界一带的深山中。
德昂族曾被中原王朝称为“朴子”、“茫人”等称呼,因其分布在古代濮人西南方向,被中原王朝草率地归类到“百濮”一类的民族中。
德昂族先民在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他们先后臣服于汉、晋及南诏、大理国,元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德昂族绝大多数与景颇、汉、傈僳、傣等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清代史书称之为“崩龙”,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这个名称。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1985年9月21日起更名为“德昂族”。
3、民族习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和外族通婚。男女青年恋爱自由,女子在选择对象上有一定自主权。本民族内部没有严格的等级婚,只要对方愿意,贫富人家可以联姻。男青年到十四五岁时开始串姑娘,晚上他们到女青年家门外吹芦笙,引出姑娘来谈恋爱。双方建立感情后,互赠手镯、腰箍、项圈、篾箩、织锦接包等生活用品,然后再请寨中老人往女家说媒。只要女方同意了,家长一般是不反对的,他们认为姑娘爱着人了,不同意是不好的,至于女婿是不是称心如意,那是女儿命定的,父母无能为力。倘若女方父母反对,姑娘可自行到男家同居。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4、民族食俗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正式改名为德昂族。是中国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
德昂族饮食比较考究,用料较为广泛。擅长煮、炖、拌、舂等技法,口味酸辣中带甜。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
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 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 的小菜。主要特色菜有:凉拌番木瓜、凉拌挑手鱼、竹筒捣菜、脆皮冬瓜、勒浪等。
饮浓茶,这是德昂族成年男子和老年妇女的嗜好。传说从古老的时候起就有这种习俗。因此,德昂族各家各户都习惯在自己住宅周围或村寨附近栽培一些茶树,采摘的茶叶系士法加工,主要供自己消费,有剩余时携人市场与其他民族交易。
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在日常生活中,德昂族离不开茶,婚丧嫁娶。探亲访友,都以茶作为礼品,“茶到意到”。
如参加婚礼时,要送一包扎有十字红线的茶叶;参加葬礼则送一包用竹蔑或竹麻拦腰捆扎的茶叶。到德昂族人家做客,好客的主人将客人迎上竹楼后,会捧出一杯杯烤得焦香的浓茶递到客人手中。
德昂人嗜茶成瘾,他们说一天不喝茶,混身都没劲。只有喝下一杯浓浓的热茶,才能提起精神,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这种茶是用刚摘下的新鲜茶叶密封在竹筒里发酵后制成。
酸茶叶也可直接嚼食,味微酸,微苦而回味甘甜。德昂人认为这种茶可以解热散毒。干茶和酸茶在当地集市上都可买到,通常由年长的德昂妇女出售,它们被为“蔑宁”,在德昂语中,这是“茶妈妈”的意思。
腌茶一般在雨季,鲜叶采下后立即放入灰泥缸内,压满为止,然后用很重的盖子压紧。数月后将茶取出,与其它香料相拌后食用。
也有用陶缸腌茶的,采回的鲜嫩茶叶洗净,加上辣椒,盐巴拌和后,放入陶缸内压紧盖严,存放几个月后,即成为“腌茶”,取出当菜食用。也有用作零食嚼用。
5、民族礼仪
德昂族的人口不多,村落也不大,但都比较重视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愿互相发生纠纷,特别是镇康地区的德昂族,常出现一幢竹楼里住着几户经济独立的小家庭,他们可以是亲兄弟姐妹的家庭、也可以是非亲非故,性格相投的好友。这里的德昂族,在他们的意识里至今还保留着一种观念,那就是许多个人家庭住在一幢大屋里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不吵不闹是一种美德,这也是每个德昂人十分珍视的。由于德昂族信仰佛教,而佛教教义是严禁杀生的,因此过去德昂族人较少吃肉。德昂族人尊敬老人,在临沧地区的镇康县至今还保存着一种为老人献饭的习俗,每当水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把做好的上等饭菜,每一样一份,一起送到寨中年岁最高的老人家中,表达青年人尊老敬老的心愿。对于村里丧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当他们无力耕种田地时,亲戚们要无代价地替他下种和收割。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05 09:44:03 +0800 CST  
高棉人

高棉人(Khmers),东南亚中南半岛民族。又称吉蔑人。主要分布在柬埔寨,是柬埔寨的主体民族,其余分布在越南南方、泰国东南部及老挝下寮地区。属南方蒙古人种。使用高棉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亦称柬埔寨人(Cambodian或Kampuchean)。柬埔寨人口中数量最多的一个民族,少数高棉人也生活在泰国的东南部地区和越南南方湄公河三角洲一带。高棉语属于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高棉人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建于西元12世纪的吴哥窟寺庙群就是一处伟大的历史纪录。
有7世纪在巴利文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在很久以前,他们就建立了强大的王朝。他们所创造的古代文明对泰人、越南人等民族进入中南半岛以前的历史有很深的影响,当时是那里最先进的文明。今天的高棉人系由外来移民与土著居民长期融合繁衍而成。佛教在其古老文化的发展中起过巨大作用。佛寺、佛塔至今仍是该族建筑物的主要部分。12世纪修建的吴哥城和吴哥寺举世闻名。信仰的小乘佛教,分摩罕尼凯派和塔玛育派。前者与平民关系密切,寺庙众多,但规模较小;后者得到贵族势力的支持,寺院规模宏大,但数量较少。僧侣在社会上很受尊重。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教育场所。男孩长到一定年龄便剃发入寺为僧,修行期限一般为3个月。高棉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谷和棉花,兼事渔业和手工业,如纺纱织布、生产陶器、加工金属。一般喜欢居住用木竹建造的高脚屋 。男女传统服装都是轻而薄的各色沙笼。过去行火葬,骨灰送存庙宇,后改行土葬。用佛历,以释迦牟尼的降生为纪元 。高棉人十分重视新年、迎水节及送水节,喜爱在节日期间举行赛龙船等传统活动。越南高棉人多受京族影响,一部分人会讲越语,穿京族服装。除柬、越边境地区和常遇水涝地区的居民住宅盖高脚屋外,一般盖土房。
高棉人主要以农为业,食有鱼米,聚为村落,每村约有数百人。其他经济活动有纺织、制陶、金属工等。住房都是木结构或水泥构成,有山形屋顶。以核心家庭为主,有其他近亲同住的情形则属偶见。
高棉人信奉上座部佛教,其中又是塔马约特派(Thammayut)和莫罕尼基派(Mohanikay)两支。这两个宗派共同与前佛教时期的万物有灵论信仰并存,也和巫术驱邪的习俗互相融和。从历史上看,高棉艺术、文学以及群众的科学概念曾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正如其语言中表达这些领域的词汇多是源于印度的一样。

柬埔寨全名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 ,通称柬埔寨,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罗湾。柬埔寨领土为碟状盆地,三面被丘陵与山脉环绕,中部为广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国面积四分之三以上。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称金边湖),首都金边。
柬埔寨建国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时期。9世纪—14世纪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3世纪中叶起—1434年由于泰国的素可泰王朝入侵而衰落。
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2] 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再次被法国殖民者占领。
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王国宣布独立。1954年7月,法国被迫同意撤军。
1970年3月18日,朗诺在美国策动下发动政变,23日西哈努克亲王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5月5日成立以宾努亲王为首相的柬埔寨国民族团结政府,柬共领导人乔森潘担任副首相。
1975年4月17日,全国解放。在1975年至1979年间,红色高棉获得柬埔寨执政权。1976年1月颁布新宪法,改名为民主柬埔寨。4月,西哈努克亲王、宾努亲王宣布退休。乔森潘任国家主席团主席,柬共(红色高棉)总书记波尔布特任总理。红色高棉执政期间,多达200万人因饥饿、过劳、被折磨而死亡或遭到处决[3] 。
1978年底越南出兵侵占柬埔寨,扶植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政权。1979年12月,民柬决定终止宪法,改组政府。1982年7月9日,西哈努克亲王、宋双、乔森潘三派抵抗力量实现联合,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1990年9月,柬埔寨抵抗力量三方同金边方面的代表在雅加达会晤后宣布组成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
1991年7月,西哈努克被推举为柬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10月23日,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通称《巴黎协定》)。11月,西哈努克亲王返回祖国,全国最高委员会在金边设立总部。1993年5月23日—28日,柬埔寨在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利机构的组织和监督下举行大选,选举产生制宪会议。9月21日。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决定恢复君主立宪制。9月24日,西哈努克亲王签署新宪法,制宪会议转为国民议会。9月26日,联柬机构宣布结束在柬的使命。11月2日,柬王国政府正式成立。11月15日,联合国驻柬埔寨维持和平部队全部撤离,柬王国进入和平重建历史新时期。
1993年5月,柬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首次全国大选。9月,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重登王位。11月,柬王国政府成立,拉纳烈和洪森分别任第一、二首相。1994年柬国会通过立法宣布民柬为非法组织。1997年7月,联合执政的人民党(以下简称“人党”)和奉辛比克党(以下简称“奉党”)爆发军事冲突,拉纳烈被废黜第一首相,流亡国外。1998年7月26日,柬举行第二次全国大选,人党获胜成为第一大党,11月30日成立以洪森为首相的第二届联合政府,奉党国会议席居次,拉纳烈出任国会主席。12月,前民柬领导人乔森潘、农谢归顺政府,柬民族和解取得重大进展,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
2003年7月,柬举行第三届全国大选,人党获胜。人、奉、森三党在权利分配上分歧严重,组阁陷入僵局。2004年7月15日,组阁僵局被打破,人党和奉党就联合执政达成协议,拉那烈和洪森分别任国会主席和政府首相,第三届王国政府正式成立。
2004年10月6日,西哈努克国王在北京宣布退位。14日,柬王位委员会9名成员一致推选西哈莫尼为新国王。29日,西哈莫尼在王宫登基即位。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06 07:56:24 +0800 CST  
京族(越族)

京族(中国标准罗马字母:Gin,越南语:người Kinh/ʛ京,或称京人),也称为越族(越南语:người Việt/ʛ越),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占越南总人口的86%,是狭义上的越南人。在中国境内,京族被视为少数民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58年将中国境内的这个民族定名为京族,在越南官方也使用“京族”这一名称来区别于越南境内其它民族。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京族的母语京语通常被认为属于南亚语系,故京族一般被视为南亚语系民族。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京族是百越后裔的壮侗语系民族之雒越为主体,加入南岛语系民族之占人、南亚语系民族之高棉人及汉藏语系民族之汉人而重新融合而成的民族。而由于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京族文化更接近于东亚而非东南亚。
1、人口分布
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1958年定名为京族[4] ,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5] 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以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广东省的茂名市、湛江市也有分布。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人口数为22517人,2007年人口为2.1万人 。
京族在越南有广泛的分布,占越南总人口的86%。
2、语言文字
京族使用京语,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京族文字为国语字( Chữ Quốc Ngữ/??国语即现行的越南文)及喃字(Chữ Nôm/??喃即自古流传至今的越南文),京族通用广东方言和汉文 。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京族的母语京语通常被认为属于南亚语系,故京族一般被视为南亚语系民族。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京族是古骆越人后裔,之后才融合中南半岛的土著占人、高棉人形成今日之京族。而由于受长期汉化,京族文化更接近于中国而非东南亚。
京族自16世纪初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最先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万尾岛、山心岛、潭吉等地发展。清政府曾在江平地区设立“江平巡检司”,清朝末年,划属防城县管辖。京族和当地各族人民一道,披荆斩棘,筑海堤,垦荒坡,劳动生产,共同开发了祖国南方的沿海边疆。
3、宗教信仰
京族崇拜祖先,多神崇拜,特别是与海有关的神尤为敬仰。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4、民族历史
京族是由南下的中原汉族和古骆越人融合发展而来。
京族先民大约在16世纪初陆续从越南的涂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等地迁来中国的,最早迁来我国的京族先民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当时“京族三岛”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族、壮族等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这三个岛屿。
京族地区与越南毗邻,19世纪法国侵占越南后,多次侵入中国京族地区,京族人民和当地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2] ,京族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5、族称族源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京族曾称为“越南族”。巫头、内心、澫尾三岛曾分别建立越南族自治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78年12月25日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今又改称防城港市,并升格为地市级)时,根据其历史、语言、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民族。追本溯源,她的先民在秦汉时代属南越国,后归交趾郡,与骆越有某种亲缘关系。而就现今居住在中国的京族来说,其祖先乃是十六世纪初开始陆续从越南北部的涂山(今海防市附近)等地迁徙而来的,至今不到500年的历史。
6、形成发展
1951年中央访问团联络组曾深入京族地区调查访问,并写出《防城二区巫头、澫尾、山心越南族概况》,文中写道:“据老辈传说,越南人(即京族——引者)原先住在越南的桃山(即涂山——引者)做海为生,大概10多代前,刘、阮两姓在海上打鱼,赶着一群大鱼来岛上,当时岛上没人住,荒草树木,虎兽很多,越人见此人少,打鱼做海容易,即住下来。其后刘、阮两姓又回桃山邀来黎、李等姓同来做海,此后子孙繁衍,有了这么多人。”1953年中南民委及广西民委又曾对京族的社会历史进行联合调查,记述的材料更为翔实:在巫头、山心、澫尾三岛,京族共有25个姓氏,各姓群众都公认刘、阮两姓迁来得最早。1958年,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调查材料(当时防城划归广东)也说:防城境内京族共30个姓氏,其中刘姓最多,占20%,阮、黄、吴、苏、武五姓次之,共占41%,来得最早的刘、阮二姓已有16—17代,来最晚的裴、曾、丁三姓只有2—3代,一般为9代左右。诸姓京族分别从越南涂山、清花、宜安、花丰、瑞溪、芒街、万柱、角白等地迁来。
中法战争期间,京族聚居的福安村(包括今沥尾)里长杜光辉率领京族、汉族群众数十人,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
1886~1887年间,法军侵占江平地区时,当地京、汉族人民联合组成义军,坚决抗击法国侵略者。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沥尾、山心等地京族30余人参加东兴总工会领导的船工工会。山心京族地区曾成立农民协会。总工会及农民协会允后在沥尾、山心组织动员京族群众数百人举行游行示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斗争。
1944年初,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入京族地区,京族人民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组建江平地区抗日游击小组,开展武装斗争。
解放战争中,京族人民积极参加游击队活动,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7、民族饮食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过去被称为越族,1958年正式改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从事沿海渔业。京族三岛又发展了农业、鱼类加工业和人工珍珠养殖场。
京族主要从事海洋渔业,同时又受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表现在饮食习俗上就是从大米为主食,红薯、芋头为杂食、喜食鱼、虾、蟹、鱼汁及糯米制品。妇女爱嚼槟榔。京族普遍爱吃糖食,特别喜欢用糯米糖粥来招待客人。无论在哪一家作客,主人总要把客人视为良朋贵宾光临而喜气洋溢。在茶余饭后之际,给客人捧出甜润润、香喷喷的糯米糖粥;要不就是绿豆糖水、糖汤粉丝或红薯糖汤等等。
为什么京家人这么喜欢糖食,而且特别喜欢以糯米糖粥或其他甜品来招待客人呢?
"糖"是甜蜜的,京家人以此隐喻着对幸福的向往和寄托。京族有句古老的谚语:"家积万金,不如高朋满座"。由此可以窥见,京家人在传统习俗上对友谊的珍视和崇尚。而糯米糖粥的甜润胶蜜,正是寄寓着"友谊常在和如胶如漆"的美好愿望以及虔诚的民族心态。
京家人认为,家中有客常来,是人生很幸福的一种殊荣。正因为如此,所以必须以自己最崇尚的"甜蜜"之情来敬奉客人。这种以"甜蜜"寄寓着"幸福"、"美好"的习俗事例颇多,在生活社交中几乎随处可见。
例如,在婚娶的习俗仪式中,男方向女方送定婚礼时,其中就少不了"糖"和"糯米"。在节日习俗中亦如此,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的早餐,家家户户都要吃糯米糖粥;八月十五中秋节吃"团圆饭"首先吃的也是"糯米糖粥";哈节祭神首先就要有糖糯米饭。此外,在民间歌谣中以"甜"来寄寓"美好"的现象也很普遍。
8、婚姻习俗
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大多自由恋爱,用对歌物色对象。对歌后,如果男方钟情于姑娘,就慢慢靠近女方,并用脚尖将沙撩向姑娘,如女方也心中有意,就会照样将沙踢回对方。通过这种踢沙方式或互相对掷树叶的活动,建立感情,再请“兰梅”(媒人)传递爱歌,双方还要互赠彩色木屐一只,如果正好是左右足配对,就被认为天生成双,可以缔结婚约(称作“对屐”),然后男方带着礼品,请些歌手去女方对歌认亲。举行婚礼时,女方紧闭大门,在屋前大路和树林里设三道悬灯挂彩的榕门。要想通过三道门,必须对歌,直到女方歌手满意才可通过关卡。晚宴以后,去往男方家拜堂,对歌,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幸福愉悦的歌声伴着天作地合的一对新人。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
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07 11:06:35 +0800 CST  
克木人

克木人(Khmus),亚洲中南半岛的一个民族。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克木人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都有分布,但在老挝的人数最多。克木人在中国于06年从哈尼族中独立出来,单列为一族,现约有3000人,国家现有克木人扶持计划。在越南等国为单一的民族。克木人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全民族讲克木语,部分人掌握了傣文和汉语。
克木内部又分为"克木泐"(西双版纳土著)、克木老(老挝迁入)、克木交(越南迁入)三个群体。相传历史上也曾建立过王国,但最终被傣族征服而沦为奴隶。
克木人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文化群体,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他们分布的区域分别属于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克木人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就是图腾崇拜,在克木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同一图腾姓氏的人不能结婚。克木人的宗教可以称为一种原始宗教,他们信仰鬼神,信仰自己的祖先。每个村寨都祭“官鬼”,一般是在大树下摆一块画有人像的石头,每年一、二月开发坡地之前,搭一棚子举行祭祀仪式。每个家庭供有祖先灵位,一般在夜间祭祖。祭祖时 ,人们要模仿本族图腾(如虎或鸟)的动作。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夫兄弟婚、妻姊妹婚相当普遍。保存母系氏族残余,招婿之风盛行,舅父在家中具有重要地位。个别地区还有群婚现象。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克木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在中国也有少量克木人,但是为未识别民族。
克木人是中国一个人口较少的族体,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和景洪市郊区,属于“百濮”群体之一,中国克木人分“达迈老”,“达迈交”和“达迈泐”三支,“达迈老”迁自老挝,“达迈交”迁自越南,“达迈泐”为土著。
克木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与布朗语、佤语、崩龙语以及柬埔寨的高棉语关系密切,属孟高棉语族。 克木人主要从事旱地农业,过去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图腾制度的存在,对规范克木人的通婚范围有很重要的作用,采用外婚制,因图腾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通婚集团,通过婚姻的连结,形成了更大的社会互动网络。
1、分布
在中国,克木人主要集中于云南省勐腊县南腊河、南亮河、南满河、南俄河两岸,以及景洪市嘎洒乡曼迈村公所的老、中、新寨,总人口现仅 2000 余人.
克木人信鬼神,祭供祖先,崇拜图腾。多住山坡,村寨稀疏。长期过着游耕生活,以玉米、薯类和豆类为主食。主要农具为打塘点种的尖棒,长达5米,一端包铁尖,另一端装响器,播种时,在“乐声”中边跳舞边掘塘。运输工具主要是用大型背篓。
2、婚俗
克木人是一个尚未确定族称的少数民族,现有二千余人,居住在云南省景洪、金平县和我国老挝接壤的勐腊县边境一带。由于历史的原因,克木人与外界的交往较晚,至今仍保留着氏族社会的痕迹。其中,原始的婚姻习俗十分惹人注目。
克木人的婚姻是自由的。男女双方在节日活动和生产劳动中认识和了解后,女方可将意中人领回家。如果父母热情款待,就意味着婚事可成;如果父母质问男方:“你来家里干什么?”男方自知婚事告吹,便悄然离去。
克木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男到女家的情况很普遍,婚礼大多女方家举行。举行婚礼前,男方要杀猪设宴。但是,杀好的猪必须由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看守好,若被女家抢去,就要出钱去赎,赎不来,婚事就办不成了。因此,寨里常常发生“抢肉战”,女家“抢”过去,男方又“抢”回来,追得鸡飞狗跳,叫声笑声不绝。
入宴前,新郎新娘隔门对唱,唱好了婚礼继续进行,唱不好婚礼到此止步。因此,这是决定婚礼能否继续举行的关键。待客人入席坐定后,新娘便将屋门关起,新郎手端肉锅,站在门外与新娘对歌,一问一答,十分精练。如新娘听新郎唱得合拍,答的有理,才开门放新郎进屋,宾客才开宴;如新娘不满意,新郎只好吃闭门羹,隔门听音,不能进屋见新娘。
宴席上,大家用吸管吃水酒。水酒是用糯米酿成的,做好后放在一个大坛里封口保存,遇到喜庆或节日,就往坛里灌清水抬到桌上。吃酒时,每人持一根用金竹做成的吸管,大家围着酒坛吸。吸到一定程度又掺水,再吸,再掺水,直到酒味全尽方离席回家。谁中途退席,主人会不高兴。
克木人严禁近亲结婚,若有违反,男女均被视为“猪狗”,要举行特殊的仪式,以示惩戒。仪式的内容有两项:一项是在寨外的林子里杀羊祭神,乞求消灾免难。届时,全寨的已婚者去吃,吃不完的就地倒掉,不准带回寨子;一项是通婚男女四肢着地,学猪爬,到猪槽里吃糠。吃糠时,由老人口念咒语,用斧头劈两人卧地空档,将槽内的糠分成两半,以示通婚者已经分离。这种仪式带有迷信色彩,说明克木人认识自然的能力还落后。但是,他们严格禁止近亲婚配,无疑是人类优生学的一大进步,对本民族的繁衍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3、服饰
男女都穿蓝布衣服。男服肥大,束腰带,缠头巾。妇女都有一件节日穿的蓝色紧身短衫,胸襟刺绣,配有银质钮扣以及绣花腰带和头巾。喜欢讲述古代故事和民间传说。
4、历史
克木人很早就生活在西双版纳以至老挝北部边境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西双版纳边境最早的土着居民之一。据在勐腊县的调查,该县从今尚勇的辖区的到勐满一带,曾经是克木人早期的集中聚居区域,方园近百华里,建立过一百多个村寨,有类似部落联盟的大酋长,有兵员“决、闷贺先干”(即一万个矛兵、十万个弩箭手),当时,克木人在这一带辛勤开荒种地,在磨歇凿井熬盐。鼎盛时期,克木人生活富庶、安居乐业。同时,由于麻歇盐的品质优良,远销四方,当时的勐交(今越南)、勐老(今老挝)、景东(今缅甸景栋)、景先、景海(泰国今景迈府一带)的商人,纷纷前来贩运,一队队驮盐的马帮云集麻歇。麻歇曾一度成为远近有名的交易大集市。
另据传说,南来的交人( 勐交)过去曾经派攻打过勐腊克木人的中心区——“拱补法”( 即天峰山)。在抗击交人入中,克木人居高临下,用擂石和弩箭阻击交人。交人屡攻不下,企图用火攻,他们用壮羊三千只,羊角上绑上蜡烛,入夜时点燃羊角上的蜡烛以后,再驱赶羊群狂奔开路,向天峰山发起勐攻。见此情况,机智勇敢于的克木人沉着应战,他们及时将擂石分成两层,用第一层阻击羊群。当带火的羊群被第一层擂石砸死、交人蜂拥而上时,克木人的第二层擂石顿时倾泻而下,加之弩箭发齐,交人死伤惨重,幸存者落荒而逃。克木人取得了胜利,保卫了家园。
后来,克木人被傣族土司征服而沦落为奴隶。他们每年要定期轮流下山为傣族土司服各种劳役,如搭晒台养象、割马草、舂米、扫马厩等等,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在这漫长的受压迫、受奴役的岁月里,克木人无力抗争,纷纷背井离乡,到老挝等地寻找谋生的道路。其中有的生来又迁回故土,有的长期在外定居,以致造成人口锐减。据调查,现今克木人的村寨,也并不是往日村寨的直线延续,而是历尽沧桑,在多次辗转迁徙中分分合合,在从妻居的婚姻制下,有进有出所以每个村寨的成员,他们的血统都具有多元性。比如,景洪县曼播寨的克木人就说他们的祖先是勐宋(今越南)土司赔嫁公主的四对男女青年的后裔,以及后来外民族成员迁到这里与克木人融合,发展为21世纪初的500多人。勐腊县曼种寨的克木人也自称他们的祖先来自老挝。据当地克木人作为赔偿,给勐捧土司养象,后来因死亡、逃跑以及迁徙,只剩下21世纪初的二十户人家。
当然,这些都不足于作为史实来论证克木人的先民。但从克木人的颁现状看,大多是跨境而居。另外,西双版纳的克木人与老挝、泰国境内的克姆族以及越南北部的高目族(克木、克姆、高目都是汉文翻译时的异写)在语言、休质形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相似。再加上中老边境的克木(或克姆)人长期在经济上互相依存,文化上互相交流、以及互相通婚、自由迁徙,多方面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今日的跨境面居的状况。
据汉文史籍记载,早期颁在西双版纳以至老挝北部边境地区的克木人,属于“百濮”群体之一。譬如,有关创世纪和人类起源问题的传说故事,就有许多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传说相似。其中有这样一段。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08 11:35:37 +0800 CST  
老听人

老听人,亚洲中南半岛老挝3大族系之一。 亦称“富听人”。有100多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老挝各地的半山地区。在北部与老龙人、老松人交错杂居;在中部和南部分布比较集中。
20世纪60年代初,寮国战斗部队把老挝数十种民族成分按其居住地势高低,分别划分为“老龙”、“老听”和“老松”3大族系。“老听人” 意即居住在半山腰地区的民族,包括卡人、阿拉克人、克当人、爱尼人、木人、拉瓦人、普农人、达维人、听波人等民族成分,以卡人为主。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卡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无本民族文字。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卡人属孟高棉族系,渊源于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濮人”。孟高棉人曾于公元初在中南半岛南部建立扶南国,7世纪建立真腊国。现在分布于老挝境内的卡人即为古代孟高棉人一支的后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事刀耕火种农业,保存氏族部落制度,许多支系正受老龙人同化。

芒人

芒人是一个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和中国。芒人则属越芒语族,是百越族群的后裔。芒语(越南语:Ti渞最 M渞最/柘)为越南少数民族芒族的母语,亦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越芒语支。
1、越南芒人
越南少数民族。自称莫尔,意为人,不同地区还有不同名称。主要分布在河山平、清化、永富、黄连山、山萝、河南宁等省,其中以河山平省最为集中。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信仰多神。崇拜图腾。使用芒语,系属未定,和越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十分相近。一般认为芒人和越人同一族源,都是骆越人的后裔,约自10世纪起开始分化成两个民族。芒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生产糯稻为主,并种植棉花、竹子、桐油树、茶油树;普遍养牛、养蜂,织布、染布。妇女是主要劳动力。过去盛行酋长 制度,后被废除。
芒人是越南少数民族中第二个最大的文化语言集团,住在河内西南的山区,尤以清化、山梦、义静(中部)、永富(西南部)、黄连山(东南部)及河山平等省为多。芒人被认为是早期越南人仅存的后裔,和北方洼地的越南人不同,几乎没有受中国人的影响。1822、1833年和1880年代他们因反对法国统治下的越南人,曾发动数次叛乱,均未成功。芒人所操芒语,属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孟-高棉语支。1960年人口约415,000.社会结构是父系制,大家庭,只有男子拥有产权。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种植水稻、旱稻。饲养猪、牛、水牛、鸡,也狩猎以提供节日肉食。采集木材和锡兰肉桂进行贸易。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和超自然的精灵。
2、中国芒人
在中国也有芒人分布,芒人还是中国至今尚未确定族系的民族。1985年统计中国有芒人82户,568人,集中居住在云南金平县勐拉的南课新寨、平河中寨、下寨、雷公打牛四个村子的高山箐林地带。芒人自称“芒”、他称“阿比”、“孟嘎”、“巴格然”、“芒地夺”等,“芒”(或“木”、“孟”)有“人”或“人民”的含义。“岔满”是当地傣族和汉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高山上的人”。芒人个子都很矮,1.60米就算高个子。
(1)语言特色
芒人语言属何语系至今未能确定,但从一般日常用语看,带有明显的弹舌音,又因与傣族交往较久而掺有一些傣语词汇。芒人没有文字,刻木、结绳记事,以玉米子计算的现象随处可见。
芒人家庭中,父母的地位不相上下,对外父亲是全权代表,母亲则是主持家务的决策者。男女都有财产继承权。子女成家后,一般在舅父主持下分家自立门户,父母大多与幼子同住,但无论分居或同住的子女,都有共同赡养老人的责任。非婚子女和已婚子女具有同等地位。
(2)芒人米碓
米碓不能坐,旧米碓只能任其腐烂,不能当柴烧或移作他用,不同氏族的人不能共用一个米碓。绿色植物不能带入正堂屋内。早稻由妇女先收并吃过三餐后,才能正式收割,男子也才能吃。猪、鸡、狗等不能在屋前杀。妇女不准坐或睡家长的床,媳妇不能与公公和夫兄同桌吃饭。祭祀祖先的火塘不能煮肉。祖先死的地方和为碓上,不能置放红、白布和生的猪、鸡肉及其他杂物。猎获的麂子只能在屋外煮吃,而且妇女不能吃。每人氏族都忌吃、忌用图腾物。
(3)节日、宗教信仰
芒人把一年分成13个月,1至12月每月30天,13月是喜庆丰收和“号地”、整地的时间,5至7天。以汉族的十二属相计算日子。第十三个月,除“号地”外,避开属猪日过年,除本氏族成员外还要宴请宾友,边吃边说,边唱边跳,通宵不息。送客时,主人家随赠一块重一二公斤的猪肉给客人。也过春节泼水节、六月节、十月年,但只是做一点好吃的饭菜,合家团聚一下而已。
芒人认为“灵魂不灭”,而且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有“灵魂”。“灵魂”主宰着世间的一切事物,因此,特别崇敬祖先和各种自然精灵。
(4)婚姻、丧葬习俗
芒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前社交自由,每到夜晚,小伙子们就在屋外吹一种用短竹筒作的“瑟”向姑娘传情,若是姑娘中意,即把小伙子接入家中,边说边唱。通过数次交往,如双方情投意合,男方就请媒人背15公斤米和松鼠干巴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同意就收下礼物,不同意就叫媒人带回原物。礼物收下后,商定婚期和从夫或从妻居的成婚方式。从妻居勿需聘礼,从夫居则要一定数量的米、肉、酒、银元作彩礼。婚日,男家宴请宾客(从妻居者女方备筵),新郎由媒人陪伴到女方家迎亲,进家时不得走正门,女方家以酒宴相待,双方媒人互唱喜歌。根据子女分别随父母姓并各为一个氏族的原则,兄弟之女与姐妹之子可以通婚,至今不家部分如此。因婚前双方已很了解,故一般无离异。寡妇可再嫁,但不仅不能带走夫家的财产,还要送一份“赔礼”给原夫家。如有违反同氏族不得通婚规定的,会被人视为猪狗,必须双双跪在猪食槽前吃猪食,向雷神和列祖列宗悔过,然后离开村寨到无人居住的老林中去隐居。
人死要用红线系扎双脚,以白布覆盖全身,然后用整块木料镂空的圆木棺材装殓,棺材木料不能用新砍伐的,年代越久越好。家中停柩两天后,由后门出殡。每个家族在村寨附近都有一块公共坟地。葬后九天内,每隔三天的头晚上,家人都要在墓前献祭祈祷。凶死者不能埋入公共墓地。墓地周围广植林木,谓之祖先树。墓地内不准堆土挖土,不准炸石和砍伐树木。送葬归来,人人要洗澡净身,家属要剪去脑门上的一绺头发。
(5)服饰、民居
芒人服饰与傣族相近。男子旧时穿耳戴环,今已少见。男女上衣均短瘦,袖窄紧贴肌肤,无领,对襟银扣。男子穿纽裆大管裤,妇女着筒裙,衣裙之间围系一块叫“泉”的布,类似其他民族的围腰。劳动时,男女都缠裹小腿。妇女留长发,梳高髻,以兽骨作簪,扎红头绳,再以海贝、兽骨及各色料珠装饰,红布红线镶缝衣边。男子亦留长发,在脑后打结,今多已剪短发。旧时,男女均有在口部周围纹面之习,现在少数老人中仍依稀可见。妇女喜嚼槟榔染齿。
芒人住房一般是土、木、竹建盖的草顶楼房。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柴草杂物和养牲口。住房大小依人口多少而定。正中一间是堂屋,置有若干个用途不同的“火塘”,有专门祭祀祖先的,有家长议事待客的,有妇女叙谈做针线的,有作饭用的。左右两侧为家人的卧室和仓库。卧室内不铺床,人直接睡在竹篱笆楼上。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09 07:58:13 +0800 CST  
孟族

孟族(Mon people)是缅甸的第五大民族,人口约145万(2004年估数),占缅甸总人口的2.8%。孟族是缅甸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孟邦、克伦邦、丹那沙林省、勃固省、仰光省。属于亚美人种,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孟语支。
孟族多居住在平原地区,从事水稻种植。历史上孟族曾建造过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是东南亚水稻种植的先驱。孟族地区出产的水稻品种多、质量好,孟族也擅长庭院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有水果、橡胶等,制盐业、家庭手工业也是较为重要的经济行业。
孟族是最先从中国内地进入缅甸境内的孟高棉语族中的主要民族。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进入缅甸境内,最后定居在下缅甸的东南部一带。他们曾在下缅甸建立过强大的孟王朝。
孟族人信仰佛教。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据考,早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孟族就使用波罗婆字母刻碑铭。公元3世纪末4世纪初,孟族吸收了属于梵文的南印度文字创造了孟文,而缅族又用孟文字母创造了缅文。
孟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民族。孟族文化对缅族和掸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缅族文化就是在吸收孟族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孟族文化是缅族文化的两大基础之一。
孟族的建筑、 绘画、雕刻、音乐和舞蹈对缅族的影响很大。目前,孟族居住区内仍然使用孟族本民族语言和文字,仍然保留着孟族本民族的传统和习俗。但是由于孟族王朝多次被缅族所灭,因此居 住在平原和城市的孟族大多被缅族同化,其风俗习惯已与缅族基本上没有差异。
孟族人的祖先是从事农耕的民族。他们进入缅甸以后也将种植水稻和灌溉技术带到了缅甸境 内。孟族人不仅善于种植水稻,还擅长果园的园艺。制盐、捕鱼和手工业也很发达。在平原的孟族居住地区,水利条件好,适合种植水稻。主要农作物有稻谷、花生、豆类、橡 胶、甘蔗、芝麻、黄麻、烟草等。
孟人来源于先秦时期活动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百濮民族集团。据前苏联考古学家证实,早在公元前20世纪就有大批原居住在华南、西南地区的孟高棉部落南迁,他们以湄南河流域为中心,在中南半岛上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这支讲孟高棉语的民族在当时有着较其它民族更为先进的文化。
新石器时代后期,古孟高棉人为了部落的发展,开始在中南半岛上扩张。他们中的一支沿湄公河抵达今老挝、柬埔寨境内,成为古吉蔑人的先民。另一支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进入萨尔温江地区,后来发展成为孟族。历史上孟族曾有过白己的国家。据孟文碑铭推断,孟族在今泰国境内曾建立过堕罗钵底、南奔等孟人国家,在今缅甸境内曾建立过直通、郎迦戍、白古、勃生等孟人国家。缅族进入今缅甸境内之前,孟族曾占有缅甸中部、南部的广大地区,后因缅族、掸族的进入以及速可泰的迅速崛起,其国土面积日益缩小,最后只得退居到以直通为中心的狭小地区了。如今孟族大部分与缅族杂居,且逐步为缅族所同化。
孟族擅长音乐舞蹈。孟族乐器有五种,即铜、弦、革、管和板。有7音,即鹤、羊、牛 、马、象、孔雀与杜鹃。音阶分7声,每声再分大、中、小3种,共21声。此外,孟族还有许多独特的乐器,如月牙琴、鳄鱼琴、孟族唢呐等。
1、语言文字
孟族有自己的语言,孟语属于南亚语系盂高棉语族孟语支。孟语一度在缅甸影响很大。缅文字母便是依据孟文字母刨制的。孟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各地孟族有方言分歧。
孟文是一种拼音文字,由35个基本辅音与元音的上下加字或前后加字相拼而成。孟文字母产生的时间较早。据文字学家考证,孟文由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时期的南印度帕瓦那字母演变而成,4世纪后孟文被大量地应用于碑铭。
2、历史沿革
孟族是缅甸古老民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孟语支。公元前后,由中国分两支沿湄公河南下,一支占据了今柬埔寨和老挝(即今天的高棉人),另一支进入泰国和缅甸,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锡当江与萨尔温江流域以及泰国马来西亚相接壤的“孔雀尾巴”狭长边区。他们先后建立了克利斯国,林杨国,杜温那补米直通国(黄金国Thuwunnabumi Thaton)等。公园573年,直通国的两位王子Thamala、Wimala,兴建了勃固(Bago)城。此后400多年间,孟族在缅甸南部建立了直通、堕和罗、弥臣、昆仑、土瓦、丹老等国,其中最著名的是“汉达瓦底”勃固王朝(825-1757)。孟族人民在六世纪就开始使用孟文字母(后为缅文所采用),公元600年出现孟文碑铭,609年出现古柬埔寨碑铭。1044年,缅族蒲甘王朝(Pagan Dynasty,缅甸第一统一政权)国王阿努律陀(Anawratha,1044-1077)统一了缅甸全国。他以直通国拒借上座部“三藏佛经”并出言侮辱为由,1057年消灭了直通国,活捉孟国王“马努哈”(Manuha)为蒲甘佛塔奴。1287年,缅族蒲甘王朝为蒙古忽必烈所灭。当时孟族就以勃固城为中心(离仰光约80公里),复兴了“汉达瓦底”勃固王朝。至1557年,“汉达瓦底”勃固王朝再次被缅族的东吁王朝(Toungoo Dynasty,1551-1581,缅甸第二统一政权)莽应龙大帝(1515-1581)征服。随后只要有机会,“汉达瓦底”勃固王朝又东山再起。正如丹瑞大将所说:1757年,“汉达瓦底”勃固王朝终于一了百了,被雍籍牙大帝永远消灭了——从此孟族就成了亡国奴。
在众土族中,孟族被缅化得最彻底。在缅甸三角洲地区,孟族混血男女最多。毫无疑问,孟族文化对缅族文化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影响十分深远。
3、服饰
孟族人的服饰基本与缅族相同。孟族妇女很注意打扮自己,用香料熏衣,往身上搽抹花香粉 。男人则习惯文身。
孟族崇尚美。古代孟族男子喜欢穿长摆纱笼、对襟衣服,爱扎发髻、用丝巾扎包头,女子喜欢在发髻上插一把梳子。孟族人对发型颇有讲究,小孩不论男女都留宝塔头,即外边留一圈短发,中间留长发并扎成宝塔状。男孩子剃度后开始用白布扎头巾,有些人也爱将长发在头顶上打结包头。少女则喜欢将宝塔发型的外圈留成长发。孟族男童的饰物有耳坠、戒指,女子喜好佩带金耳钉、耳坠、项链、项珠、发夹、发簪、梳子、手镯、戒指、脚圈。
现代孟族服饰方面,男子主要有头巾、纱笼、上衣、拖鞋,女子服饰有斜襟上衣、纱笼、拖鞋。纱笼图案多为红白相交的格子、质地以棉布为主。早期,孟族男子喜欢纹身,认为不纹身的男子不称其为汉子,也不会被女性青睐,故孟族男童常在12岁时就开始纹身了。孟族人纹身的图案依据人体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在腿上纹身的图案常有动物如孔雀、象、虎、狮子猫、乌龟以及花卉、神仙图等;腰间常纹的图案有鸟、鹭鸶、尖顶阁楼:腹部一般纹对称的鸟,两只鸟之间常置一宝塔。孟族人纹身时喜欢用红色或黑色,纹身后孟族人常用煮铁力木水擦洗,据说这样可以使伤口早日愈合。
4、饮食文化
孟族地区盛产大米,米饭是孟族人的主食。同缅族一样,孟族人也喜爱吃酸辣食品。菜肴中喜欢放一些辛辣或酸辣的佐料,油很重。海产品、鱼虾酱是孟族人家的家常菜。孟族名吃主要有汀江饭。汀江饭是一种年节食品,常在新年泼水节时吃,做汀江饭时要先将熟米饭在水中冲洗3-4次,然后放入饭筐内。再备一蜡烛,在蜡烛上放上涂有蜂蜡的白檀香粉,用一空锅反扣后置于火上熏燎10分钟。之后,翻转空锅并倒入清水少许,得到有蜂蜡清香的清水。再用此水拌入米饭中,加上干鱼、辣椒、拌芒果丝后便成,汀江饭清香可口,深受孟族和其它民族的喜爱,成为下缅甸地区的新年必备食品。孟族的其它名吃还有椰子饭、汤圆、椰汁凉粉等。
5、节日
孟族的许多传统文化节会被缅甸许多民族吸收,成为各民族共同的传统节会。孟族的传统节日与缅族基本相同。具有孟族民族色彩的传统节日是“布瓮节”和“放火船节 ”。
布瓮节是在9月间举行。届时,每家每户都要布施一个小土瓮,内装象征性的物品,如放入一团线、一个铜片、一包针,针象征人们的学识像针一样出类拔萃,线象征团结,铜片象征财源茂盛。再如放入稻谷、大米、糯米、辣椒、洋葱头等,象征五谷丰登。然后,人们 敲锣打鼓,送往寺庙,敬献给佛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放火船节是在每年10月间举 行。这时,孟族人用竹篦和纸张做“火船”,并在火船上安放油灯、火炬和各种布施物品, 载歌载舞,送到寺庙,点燃油灯,挂在寺庙内外。寓意迎接出海到斯里兰卡取经的高僧凯旋归来。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10 08:46:16 +0800 CST  
佤族

佤族(Wa ethnicity),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族、拉祜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缅甸的主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和缅甸边境两侧的群山之中,中国一侧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缅甸一侧在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及周边地区。
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阿卧”、“阿佤莱”、“勒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佤族文化(语言、经济、衣食):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分“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旧时的佤文是英国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的,比较粗糙。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为其创造了新文字。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住房以两层竹楼为主。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
佤族信仰:以原始宗教为主。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新米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竹文化独具特色。沧源崖画享誉海内外。
佤族民间舞蹈:“木鼓舞”、“甩发舞”都是佤族的民间舞蹈,“木鼓舞”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比赛中获奖。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
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11 08:31:12 +0800 CST  
扎雷人

扎雷人(Cham-Re),亚洲中南半岛越南少数民族。又称扎人。摩伊人的一支。分布在越南南方广义和平定省北部 。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扎雷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无本民族文字。信多种鬼神。
从事农业,主要种植水稻,采用“牛踏田”的耕作方法。受京人影响的地区,已出现土地买卖,并分化出地主和富农。家庭婚姻实行从夫居。财产按男系继承。分家时儿子所得多于女儿。平行从表婚、姑舅表婚、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已日益减少。鳏夫可续娶妻妹,但不能续娶妻姐;寡妇可续嫁夫弟,但不能续嫁夫兄。1945年8月革命后,旧有生产关系和风俗习惯已发生变化。

卡西人

卡西人,南亚印度少数民族。有62.5万人(1978),分布在印度梅加拉亚邦和阿萨姆邦。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兼有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的特征。使用卡西语,属南亚语系卡西语族。信奉多神,主要崇拜亦母亦父的造物主和祖先;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原住印度东部肥沃平原,后受雅利安人排挤,迁至卡西-贾因提亚山区。分7大支系:博伊人(住卡西山区)、米基尔人(住贾因提亚山区)、瓦尔人(住南部)、林甘人(住西部)、哈丹姆人(住东部)、卡西人(住卡西台地)和普纳尔人(住贾因提亚山区)。此外还有名为贾伊德-德卡尔人的一支,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各支系又分若干外婚氏族,以动物为名。
社会处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阶段。土地分公地和氏族私地两种。公地包括头人用地、祭司用地和村地。氏族私地需经氏族会议允许方可转卖。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工具简陋。长期狩猎。从前炼铁业极盛。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后从妻居。除瓦尔人外,均由最小女儿管理家务,主持祭祀,继承大部财产。其余女儿婚后另居,非婚生者无继承权。过继之风普遍,主要过继女孩继承家业。人死后火化。能歌善舞,有丰富的口头文学。
印度梅加拉亚(Meghalaya)邦卡西丘陵和贾因蒂亚(Jaintia)丘陵的民族。卡西人有独特的文化。财产继承和部落头目的继位都沿母系,由母亲传给最小的女儿。然而办事机构和财产管理都由这些妇女认可的男子掌握,而不由妇女本身掌握。卡西人操南亚语系孟-高棉语,分为若干氏族。水稻提供主要的口粮,种植在山谷底层和山坡上的梯田里。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12 07:59:31 +0800 CST  
尼科巴人

尼科巴人,南亚印度民族之一。自称“肖姆人”。约有 2万人(1978),主要分布于尼科巴群岛。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尼科巴语,属南亚语系尼科巴语族。无文字。
尼科巴人系马来人与缅甸得楞人的混血后裔。身材矮小强壮,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60米,肤色较黑,颧骨高,鼻小而平,头发稍呈波状或卷曲,体毛较少,人多长寿。80%信奉基督教,但仍保存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每家都供有怪诞雕刻,用以“驱邪避灾”。
尼科巴人的历史悠久,古称“裸体国”,古代希腊、阿拉伯和中国文献均有记载。其居住地于1050年被南印度的朱罗帝国占领。18世纪以来先后遭受丹麦、英国、日本的入侵和统治。尼科巴人实行村社制度,土地公有,村长世袭。以大家族为单位,居住干栏(高脚屋)。表亲和远亲常聚一处,成员可达百人。
保留母权制残余,妇女地位较高,有财产继承权。男女自由择偶,婚姻关系松散。行一夫多妻,但仅限于富人。婚后从妻居,残留产翁俗。主要从事农业,刀耕火种,栽培椰子、薯类、蔬菜及烟草。善以弓箭射鸟,用梭标猎取野猪,用叉、网、坑、毒药捕鱼。常乘带有弦外支架的独木舟出海。有时仍用竹片摩擦取火。衣着极为简单,男穿兜裆布,妇女仅围用植物纤维做的短裙。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7-13 08:07:01 +0800 CST  

楼主:麟剑

字数:1267649

发表时间:2016-03-16 00: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20 13:46:16 +0800 CST

评论数:6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