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源流史

7、苏联的压制
在苏联时代利沃尼亚人被来自莫斯科的镇压措施沉重地打击了。首先,他们不允许航行至“远方”,这个“远方”比从岸边到他们的渔场的距离还小。另外,和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与立陶宛人一样,从1945年至1952年,他们大部分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并于1949年波罗的海地区农业集体化期间达到高峰。而且,在1955年一个苏联军事基地设立在利沃尼亚海岸中间。为完成这个任务,一些利沃尼亚人被强制性地半岛离海岸更远的地方。后来,在苏联让它的波罗的海岸线(它的西部边界)变为不允许一个人居住的“封闭边界区域”时,利沃尼亚海岸西部的村庄不得不完全撤走。
在苏联时代,利沃尼亚文化被压制。比方说,利沃尼亚社会被取缔,利沃尼亚社区教育中心被征用做其它用途。在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利沃尼亚人不被识别为独立民族。
8、现在状况
直到1970年代初,在西拉脱维亚城市文茨皮尔斯,利沃尼亚歌手才被允许成立称为"Līvlist"(“利沃尼亚人”)的唱诗班。在1980年代,通过戈尔巴乔夫的公开化和经济改革打开铁幕,带来改变。在1986年,利沃尼亚文化社会建立,后来重命名为利沃尼亚联盟(利沃尼亚语:Līvõd īt)。
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拉脱维亚再次成为独立国家。在这个新国家中,利沃尼亚人最终记为语言和文化必须保护和前进的原住民。所有在苏联时代被剥夺的权力和个人财产又还给了他们。例如,在马基尔布(Irē)的旧利沃尼亚社区教育中心被恢复,而且变为了一座历史博物馆,称为利沃尼亚人之屋。同样,利沃尼亚语再次引入到利沃尼亚海岸乡村的小学中,而且这时该语言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
此外,在1992年2月4日,拉脱维亚政府设立了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称为Līvõd rānda ——利沃尼亚海岸——该区包括全部12个利沃尼亚村庄:鲁兹那(Lūž),米科尔托尼斯(Pizā),列里尔布(īra ),贾希姆斯(ūžkilā),斯科拉格斯(Sīkrõg ),马基尔布(Irē),科斯拉格斯(Kuoštrõg ),萨乌那格斯(Sǟnag),崴德(Vaid),科尔卡(Kūolka),皮查格斯(Pitrõg)和梅恩希尔斯(Mustānum)。拉脱维亚政府劝阻拉脱维亚人和其他非利沃尼亚人到这个地区,而且禁止改变具有历史意义的村庄的位置。而且,它禁止任何人兴建宾馆,餐馆或也许也许影响利沃尼亚文化或吸引外人进入该地区的其他公共机构。
今天,很多拉脱维亚人拥有一些利沃尼亚血统。不管怎样,只有2000人识为利沃尼亚人,他们中的1700人居住于利沃尼亚海岸的12各村庄,其他300人居住于拉脱维亚的各地,大部分居住于首都里加,但是也有一些居住于西拉脱维亚的城市,例如文茨皮尔斯,塔尔西和登达加。根据1995年的资料,利沃尼亚语只有不多于35个中年以上的人使用,而只有15至20人能流畅的说。一篇由为濒危语言设立的基金会在2007年发布的报告说只有182个登记过的利沃尼亚人,其中只有6位说本族语的人。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03 08:30:48 +0800 CST  
汉特人

汉特人(Khanty and Mansi),亦称奥斯加克人(Ostyak)。 西西伯利亚西部民族。主要居住在俄罗斯中部鄂毕河流域,语言是乌拉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支中的一种鄂毕-乌戈尔语。20世纪晚期人口约30,000人。他们是西元第一千纪中期从南乌拉草原迁入该区的民族後裔。奥斯加克一词虽也用来指别的民族,但准确用法仅指汉特人。
他们现在居住在乌拉山以东,沿著鄂毕河及其诸支流,从乌拉山脉和狭窄的山麓丘陵地带,直到地势渐向鄂毕湾倾斜的广阔中央低地。高地和低地某些地方有大片长满苔藓、泥炭、菅茅和沼生矮松树的沼泽。气候恶劣︰冬季持续6个月,有2公尺(6.5呎)厚的积雪;夏季洪水氾滥,诸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及其诸支流)形成一片汪洋。
汉特人在居住、经济、社会组织和传统诸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主要生活来源是狩猎(传统使用弓箭和矛,後来用枪),设陷阱捕兽和捕鱼(使用渔网、鱼梁、拖拉大围网和下箔);驯鹿放牧通常为副业,大概是在15世纪从邻近的涅涅茨(Nenets)人那里学来的。鄂毕-乌戈尔人传统上或过游牧生活,或过定居生活,视生计模式而定。在夏季猎场一般住帐篷,其永久性的冬季房舍则是木屋。小船、雪橇、马橇或驯鹿橇为其运输工具。
汉特人以前分为许多部落,每个部落又由若干地方部族组成。不论是哪个部落中的人都必定属于一个宗族分支,并且应该与其所属宗族分支以外的人结婚。每个部落分支由若干部族组成,每个部族各有一个祖先或数个祖先英雄的名字,一个标示部族所有权的标志或标记、内部组织,对一个祖先的崇拜和一个圣地。
在北西伯利亚各民族中只有汉特人和曼西人有弦乐器︰一种为五弦的齐特琴(zither),只一种为单弦或双弦的弓拉乐器(琴弓像小型弓箭的弓,以马尾毛作弓弦)。两种乐器的琴弦均用麋筋制成。
在苏联政府执政期间,汉特人被定居於集体农场。除发展原住民经济外还引进了畜牧业、毛皮兽饲养业和农业等新的经济活动。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04 08:46:04 +0800 CST  
卡累利阿人

卡累利阿人(Karelians),俄罗斯少数民族,他们自称“卡里亚拉人”,约有14.5万人(2005),其中8.5万聚集在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其余分布在加里宁、诺夫哥罗德、列宁格勒、雅罗斯拉夫等地,属欧罗巴人种白海类型。使用卡累利阿语,分卡累利阿、利维科夫和柳迪科夫3种方言,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许多人通用俄罗斯语文,信东正教。
卡累利阿人的民族起源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多数人认为,其祖先科列尔人约于9世纪居住在拉多加湖西北沿岸,11~12世纪占据今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地区,然后北上(白海沿岸)和向东(拉多加湖与奥涅加湖之间地区)迁移,与这里的维普斯人结合。此时,由于斯拉夫人亦已移居到白海沿岸,故又吸收了斯拉夫人的民族成分。从12世纪起,卡累利阿人原始公社开始瓦解并向封建社会过渡。13世纪时,其住地为瑞典所占,1478年被沙俄兼并,后又几经易手,于18世纪上半叶又并入俄国版图。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遭受外国武装入侵,1920年重建苏维埃政权,并成立卡累利阿自治州,1923 年改为自治共和国。1940年改为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1956年遂又改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
卡累利阿人自古从事农业,种植小麦、燕麦、马铃薯等;白海和大湖沿岸地区的居民多从事渔业。过去,耕作技术落后,盛行三区轮作制,有的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十月革命后,工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主要工业部门有木材、造纸、食品;农业以生产饲料为主,副业有伐木和狩猎。手工业以铁器加工和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小工艺品(提包、文具盒等)最负盛名。物质文化和生活习惯与周围的俄罗斯人近似,住二层楼壁桁式木屋,用烤炉取暖、烤制面包和烹调食物。卡累利阿人的民间创作丰富多彩。[2]
另有部分卡累利阿人分布在北欧的芬兰共和国。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05 07:42:39 +0800 CST  
科米人

科米人(Komi)在苏联时期有34.5万,居住在科米共和国27.96万,其余几万科米人分布在俄罗斯其他地区。科米人的祖先是芬兰-乌戈尔民族,科米语属芬兰-乌戈尔语族彼尔姆语支。
科米人(Komi)是俄罗斯少数民族。又称齐良人。“科米”一词系科米人和科米-彼尔米亚克人两个兄弟民族的自称 。主要分布在中乌拉尔山西部科米自治共和国,部分分布在摩尔曼斯克州的科拉半岛以及乌拉尔山东部的亚马尔-涅涅茨、汉特-曼西民族州。属蒙古人种乌拉尔类型。操科米语,分科辛(北部地区)和英温(南部地区)两种方言,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从14世纪起有自己的古文字,十月革命后,经改革制定了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信东正教,同时还保留祖先崇拜、万物有灵信仰。南方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小麦、马铃薯、蔬菜等;北方的居民以畜牧业为生,饲养绵羊、牛和马,19世纪中叶起,发展了养鹿业,兼事狩猎和捕鱼。
科米人是讲彼尔姆语(Permic)的民族,主要住在俄罗斯的北欧地区白海东南方的白绍拉河和维切格达(Vychegda)河之间,语言属乌拉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科米人包括3个主要居民集团︰科米共和国的科米-基连人(Komi-Zyryan);共和国南面的科米-彼尔米亚克(Komi-Permyak)自治州的科米-彼尔米亚克人;自治州以东和科米共和国以南的科米-亚孜瓦人(Komi-Yazua)。科米人的经济从北方的养鹿、渔猎、伐木一直到南方的农业、工业和矿业、各有不同。自14世纪起,科米人名义上是俄罗斯东正教信徒。
科米人及其近亲科米-彼尔米亚克人的远祖可追溯为公元前 10世纪左右已居住在卡马河中上游一带的古老居民。当时,在其西边维亚特卡河流域居住的是乌德穆尔特人的祖先。他们曾使用共同的语言。后来,乌德穆尔特人分裂成为单一民族,科米人和科米-彼尔米亚克人的祖先仍留居卡马河流域一带。6~10世纪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从卡马河上游迁到维切格达河流域,9世纪前后,在维切格达河中游及卡马河流域各自形成了两个部落联盟。在俄国文献中称科米人的祖先为维切格达-彼尔米人,称科米-彼尔米亚克人的祖先为大彼尔米人。12世纪前后,科米人原始公社制解体,向封建制过渡,分化出拥有土地的小封建主。16~18世纪,他们继续向北迁移到维切格达河和伯朝拉河上游地区,并同当地居民融合。15世纪末16世纪初,科米地区被沙俄兼并。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19年被白军占领,1920年恢复苏维埃政权1921年成立自治州,1936年底改为自治共和国。十月革命后,科米地区已发展为苏联燃料和木材工业基地。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06 08:50:16 +0800 CST  
马里人

马里人(Mari),俄罗斯伏尔加河上游的居民。又称切列米斯人。20世纪末约有670,000人,主要分布在马里自治共和国境内,部分分布在巴什基尔、乌德穆尔特、鞑靼自治共和国以及基洛夫、高尔基、彼尔姆和斯维尔德洛夫等地。属欧罗巴人种与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马里语,按住地分成东部、西北部、山区和草原4种方言,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有文字。16世纪起改信东正教,但直到20世纪初还保留着原始信仰(尤其是祖先崇拜)。
马里人自古从事农业,种植黑麦、荞麦、粮食用豆类作物、小麦、长纤维亚麻等。十月革命后,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大约自西元700年以迄于今,马里人同楚瓦什人(Chuvash)一直处於一种假共生关系之中,不过1236年因与鞑靼人的接触日趋紧迫,故该种共生状态的最强阶段已告终结。鞑靼人的势力延续至1552年,当地又越来越明显地被置於莫斯科势力范围中。17世纪时,马里人受到俄罗斯文明的同化进程有所加速,社会变化和经济变化的症候有增无已,这可见于许多现象之中,包括一些强烈的原住民保护运动的出现,其中最著者是大烛教(Kuga Sorta)。
马里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农业(谷物、亚麻)和乳酪生产及牲畜饲养。马里伊尔首府约什卡尔-奥拉(Yoshkar-Ola),以拥有各种职业培训学校而自豪,如畜牧、造林、光学仪器制造、造纸等。马里人的手工艺品则以其木、石雕刻及刺绣闻名。

曼西人

曼西人(俄文:Манси),旧称“沃古尔人”(俄文:Вогуличи),是西伯利亚西部,鄂毕河流域的先住民族。曼西人分布在乌拉尔山以东的鄂毕河流域,即俄罗斯联邦秋明州的汉特-曼西自治区及其周边地区。根据俄联邦2002年的人口统计,总人口数量为11432。曼西语和汉特语相近,也与匈牙利语有关,这些语言共同组成乌拉尔语系的乌戈尔语支。曼西语、汉特语和俄语都是汉特-曼西自治区的官方语言。
曼西人和汉特人在族源、语言、历史和文化等方面有诸多共同点。其族源可追溯到1世纪中叶的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草原乌戈尔部落。后来一些部落迁至鄂毕河下游,逐渐形成新的民族,以捕鱼和狩猎为生,生活方式为半定居半游牧。
16世纪末期,曼西人被沙俄哥萨克征服。与汉特人相比,曼西人受俄罗斯同化程度更深。 1930年,前苏联建立奥斯恰克-沃古尔民族区,1940年改称汉特-曼西民族区。 1960年代以来,该地区成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
居住地方气候恶劣︰冬季持续6个月,有2公尺(6.5呎)厚的积雪;夏季洪水氾滥,诸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及其诸支流)形成一片汪洋。
曼西人在居住、经济、社会组织和传统诸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主要生活来源是狩猎(传统使用弓箭和矛,後来用枪),设陷阱捕兽和捕鱼(使用渔网、鱼梁、拖拉大围网和下箔);驯鹿放牧通常为副业,大概是在15世纪从邻近的涅涅茨(Nenets)人那里学来的。鄂毕-乌戈尔人传统上或过游牧生活,或过定居生活,视生计模式而定。在夏季猎场一般住帐篷,其永久性的冬季房舍则是木屋。小船、雪橇、马橇或驯鹿橇为其运输工具。
曼西人以前分为许多部落,每个部落又由若干地方部族组成。不论是哪个部落中的人都必定属于一个宗族分支,并且应该与其所属宗族分支以外的人结婚。每个部落分支由若干部族组成,每个部族各有一个祖先或数个祖先英雄的名字,一个标示部族所有权的标志或标记、内部组织,对一个祖先的崇拜和一个圣地。
在北西伯利亚各民族中只有汉特人和曼西人有弦乐器︰一种为五弦的齐特琴(zither),只一种为单弦或双弦的弓拉乐器(琴弓像小型弓箭的弓,以马尾毛作弓弦)。两种乐器的琴弦均用麋筋制成。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07 07:38:39 +0800 CST  
莫尔多瓦人

莫尔多瓦人,俄罗斯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莫尔多瓦自治共和国,部分分布在萨拉托夫、奔萨、乌利扬诺夫斯克、高尔基、奥伦堡及鞑靼、巴什基尔、楚瓦什共和国等地 。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莫克沙语和埃尔齐亚语,分多种方言,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两种语言各有自己的文字。多数人通用俄语。信东正教,但还保留有传统信仰。
莫尔多瓦人分为两个支系:莫克沙和埃尔齐亚。各自都保留着原先的称呼和文化生活特点。
莫尔多瓦人自古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小麦、黑麦、马铃薯,以及亚麻、马合烟、甜菜等,饲养绵羊和大牲畜。过去,农民受地主和寺院剥削,不少人被迫在苏拉河、莫克沙河当纤夫。十月革命后,经济有了很大变化。
操乌拉诸语言芬兰-乌戈尔语族语言的一个民族,主要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窝瓦河中游地区。在苏联政府统治下,1928年莫尔多瓦人获得某些自治权,1934年成立莫尔多瓦自治共和国,迄於1991年,其首府设於萨兰斯克(Saransk)。20世纪末,莫尔多瓦人人口超过96万,其中约有1/3居住在莫尔多维亚地区,其馀则生活在他们传统的家园之外。莫尔多瓦人有两个方言群体,一是使用莫克沙(Moksha)方言的群体,另一是埃尔齐亚(Erzya)方言使用者的群体。
莫尔多瓦人传统上以农业为主,但以养蜂闻名。旧时的民族服装仍然流行,尤其在妇女当中,随处可见。妇女穿著绣饰浓重的衣裙,佩戴大耳环,戴许多项鍊,俨然与俄罗斯妇女有别。尽管现代的莫尔多瓦人不会讲原来的语言,但有相当数量的用西里耳字母书写的莫尔多瓦人诗歌和传说保存下来,不少传说是叙述其王图什蒂安(Tushtyan)的武功的,此人与恐怖的伊凡(Ivan IV the Terrible)为同时代人。莫尔多瓦人的宗教信仰是以基督教为外表的各式传统信仰。据报导资料说,莫尔多瓦人仍保留著「抢亲」的习俗。

涅涅茨人

涅涅茨人(Nenets)是俄罗斯原住民族群,人口有41302人(2002年之前)。多数居住在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和涅涅茨自治区,有本民族语言涅涅茨语。传统的涅涅茨人以驯养驯鹿为生,他们的驯鹿与马一样大。但他们现在面临着气候变暖和生态开发的威胁。
1、历史追溯
涅涅茨(Nenets,意为“人”)人,旧称萨莫迪人(Samoyeds,实为萨莫迪人一支)、尤拉克人(Yuraks)。
有历史揣测,涅涅茨人的族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的“丁零”人。中国汉代时丁零人游牧于萨彦岭地区。因战乱一批丁零人沿叶尼塞河向北迁移,到达北冰洋沿岸,其中一部分越过了乌拉尔山。他们吸收一部分当地居民的语言和文化成分,逐渐形成新的民族—萨莫迪人。
涅涅茨人祖先住西伯利亚西南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涅涅茨人居住的地区全被俄国征服。
2、居住分布
涅涅茨人是俄罗斯西北方居民。居地西自白海,东至泰梅尔(Taymyr)半岛基部,南自萨彦岭,北至北冰洋。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西北部西伯利亚的亚马尔半岛,是俄罗斯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
他们主要分布的行政区是涅涅茨民族区([1] 1929年7月15日,属俄罗斯联邦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州)、亚马尔—涅涅民族区(1930年12月10日,属秋明州)、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民族区(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其余居住在汉特—曼西民族区、科米自治共和国等地区。
3、语言宗教
涅涅茨人讲涅涅茨语,属乌拉尔语系的萨莫迪语族,使用俄文字母的文字。目前,涅涅茨人是讲萨莫迪语支语言的最大集团,但有些地区已由突厥诸语言和俄语取代萨莫迪各种方言。
涅涅茨人多数信奉萨满教,近代部分人改信东正教。
4、生计习惯
涅涅茨人自古以养鹿、捕鱼、狩猎为生。
涅涅茨人是生活在西伯利亚的土著居民,一年有260天生活于冰雪之中,是北极冻土带驯鹿牧民,他们每年进行游牧之旅的长度几乎为世界之最,具体的长度则要看驯鹿的最佳食物补给点的位置。他们追寻着维持他们所有一切的动物——驯鹿的踪迹迁徙,这种动物为他们提供了一切文化的基础:服装、住房、食品、运输和身份标识——他们是驯鹿者。
当地,也有几个小型森林居民集团,以渔猎为本。主要使用驯鹿作运输工具。
5、氏族习俗
传代以父系为宗,凡同祖氏族各有其住地,并有共同墓地、祭祀场以及氏族标记;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妇女处于附属地位。巫医分为若干等级,各司专职。
在处于北极圈内的俄罗斯亚马尔半岛上,古老游牧民族涅涅茨人在风雪中放养着驯鹿。涅涅茨人祖祖辈辈靠驯养驯鹿为生,但是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现在的涅涅茨人已经很难再沿着父辈的足迹放牧了。
6、饮食习惯
涅茨人信奉萨满教,后部分人改信东正教。涅涅茨人,旧称萨莫迪人、尤拉克人。传统的涅涅茨人以驯养驯鹿为生,他们的驯鹿与马一样大。但他们现在面临着气候变暖和生态开发的威胁。因为长期游牧吃不到新鲜蔬菜,涅涅茨人会在宰杀牲畜时进食少量鲜肉补给所需维生素。
7、生存危机
涅涅茨人的文化和生存环境都非常脆弱,因为他们只是靠一种动物生存,就是迁徙的驯鹿。而在如今这 个全球变暖、能源过度消耗的时代,假如政府不极力保护北极圈的自然循环系统,驯鹿的迁徙可能被改变甚至就此停止。
上世纪,涅涅茨人的生活深藏在前苏联的铁幕之后,他们在斯大林的统治下侥幸保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然而如今,全球化让涅涅茨人的家园又再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俄罗斯需要开发的最大天然气资源就埋在他们常年的迁徙路线之下。能源开发计划必然会极大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破坏驯鹿群的栖居。
俄罗斯政府正积极推动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牧民们担心这些设备会对土地、牧草造成污染和改变,那将会使得驯鹿的行动和健康受到影响,那样他们就无法跟随它们进行每年两次的南北迁徙了。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08 07:34:32 +0800 CST  
塞尔库普人

塞尔库普人(Selkup),俄罗斯西伯利亚土著民族。以放牧驯鹿为生,人口只有3600人。操塞尔库普语(以前称奥斯恰克-萨莫耶德语),属乌拉尔语系萨莫耶德语族南萨莫耶德语支。分布于西西伯利亚塔兹河两岸。
塞尔库普人(1930年代前称奥斯加克-萨莫耶德人)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族群,居住在托木斯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和涅涅茨自治区北部,他们以塞尔库普语沟通,主要从事打猎、捕鱼和饲养驯鹿为生。
2002年人口普查显示俄罗斯有4,249个塞尔库普人,而2001年人口普查显示乌克兰有62个塞尔库普人。

维普斯人

维普斯人,俄罗斯少数民族。自称“维普萨人”、“别普萨人”、“卢季尼卡德人”。分布在3个不相毗连的地区。8500人(2002年统计)。北部的维普斯人居住在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奥涅加湖西南岸;南部维普斯人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州叶菲莫夫斯基区的北部;中部维普斯人居住在俄罗斯联邦沃洛格达州西部和圣彼得堡州东部地区。属欧罗巴人种白海-波罗的海类型。讲维普斯语和俄语。维普斯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波罗的海芬兰语支。分北、南、中部三种方言,与上述三个地区相一致。无文字,现通用俄罗斯语文。信奉东正教。维普斯人是古代芬兰部落维普斯人的后裔。
古时人口众多,分布甚广。但自11-12世纪起,编年史中已不再提及他们。显然,由于诺夫哥罗德公国在此推行殖民化,许多维普斯人则成为卡累利阿民族的一部分。经济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和狩猎次之。此外,捕鱼和采集也具有重要作用。伐木、制陶、制毡、木器加工等亦很发达。物质文化与卡累利阿人和北俄罗斯人相近。传统女服除无袖长衫套装外。也穿短裙和短上衣。传统食物为酸面包、鱼肉馅饼;饮料为啤酒、克瓦斯。

乌德穆尔特人

乌德穆尔特人(Udmurts),俄罗斯联邦少数民族。又称奥佳克人、沃佳克人。主要分布在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境内,部分分布在巴什基尔、鞑靼、马里共和国以及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基洛夫等地。属蒙古人种与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乌德穆尔特语,分南北两种方言,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现有斯拉夫字母的拼音文字。信东正教,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保留着祖先崇拜和各种巫术等原始信仰。
20世纪初,乌德穆尔特人还保留有氏族公社制残余,如氏族划分、氏族名称、公社共同劳动、长老会议共管氏族等。乌德穆尔特人自古以来从事农业,主要种植黑麦、燕麦、大麦、荞麦、马铃薯、亚麻等,兼事畜牧业。十月革命后,工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工业以机器制造、金属加工为主。
乌德穆尔特人有71.4万(1979年),占全苏人口的0.3%。乌德穆尔特人旧称沃佳克人,主要居住在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47.97万人),其余散居在马里、喀山鞑靼和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以及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和基洛夫州。乌德穆尔特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使用俄文字母的文字。乌德穆尔特人信奉东正教。乌德穆尔特部落的形成始于公元3—4世纪。10—12世纪乌德穆尔特人受伏尔加——卡马河保加里亚国的经济、文化影响。13世纪后处于蒙古人的统治之下。1552年喀山汗国衰落后并入俄国。1920年11月4日建立沃特自治州,1932年1月1日改称乌德穆尔特自治州,1934年12月28日改组为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乌德穆尔特人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业、养蜂业。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09 07:31:03 +0800 CST  
第二十一篇 高加索语系民族

高加索语系概述

高加索语言泛指来源于高加索地区的语言,其归属及分类均存争议,一般来说,高加索语言分为2-3种独立语系,包括东北高加索语系、西北高加索语系和南高加索语系,也有的把东北和西北高加索语系合并为北高加索语系。
1、分布地区
指分布于高加索山脉南北、黑海和里海之间高加索山区的许多语言。所包括的语言众说不一,从30~40种不等。
2、使用人口
使用人口约500万。分南、北两个语族。格鲁吉亚语是高加索语言的一种,是格鲁吉亚的官方语言,在格鲁吉亚有3.9百万人 (总人口83%) 作为第一语言,另外在伊朗、土耳其、俄罗斯和美国等地有20万人使用。格鲁吉亚语是南高加索语族中最重要的语言。
3、格鲁吉亚语方言
格鲁吉亚语方言包括:"伊美利田(Imeretian)"、"拉夏雷昆(Rach -Lechkhum)"、古利昂"(Gurian)"、阿扎尔"(Ajarian)"、"伊美克也夫(Imerkhev)(在土耳其 "、"卡特里安(Kartlian)"、"卡克黑提安(Ka hetian)"、"印记罗(Ingilo)"、"土栩(Tush)"、 克黑苏(Khevsur)"、"莫克黑夫(Mokhev)"、"晠夏夫(Pshav)"、"恩提乌勒(Mtiul)"、"非吉喠(Ferjeidan)(在伊朗)"、"美斯可黑田(Meskhet an)"。
4、特点
高加索语言的共同特点是,动词往往取辑合形式,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使用作格结构(又称唯被动结构);基本词序为主语一宾语一动词。
5、争议
高加索语言泛指来源于高加索地区的语言,共同结合为高加索语系,其归属及分类均存争议。一般来说,高加索语系分为2或3种语族,包括东北高加索语族、西北高加索语族和南高加索语族,也有的把东北和西北高加索语族合并为北高加索语族。高加索语系主要的语言都采用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6、分支
分布于高加索山脉南北(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山区)的一群语言。分南、北两个语族,共包括30~40种语言。使用人口约500万。南部语族有格鲁吉亚语、明格雷利亚语、拉兹语和斯凡语。这些语言的语音比较一致,只是元音系统有些不同。除了斯凡语以外,元音没有长短的区别。辅音连缀很常见。语法屈折形式很多,动词有人称、数(单、复数)、时、体、语气、语态、使役和确定主宾关系的特殊格式。名词性的词有格的变化(格有6~11个)。
南部语族诸语言有共同的词汇,包括亲属词、动植物名称、人体各部位名称、表示人类各种活动的词,等等。北部语族分西北和东北两个语支。西北语支的主要语言是卡巴尔达语。西北语支诸语言的特点是:元音少,辅音多而且种类复杂;名词系统非常简单,动词变化比较复杂。东北语支包含的语言很多,主要语言是车臣语、印古什语。元音除基本元音外还有鼻化、喉化、唇化元音。多数语言有强势辅音和非强势辅音的对立。名词格变繁多,而且按语义分为几类。
北部语族分西北和东北两个语支。西北语支的主要语言是卡巴尔达语,通行于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使用人数约32万;此外,还有阿布哈兹语、阿迪格语、阿巴齐尼亚语等。东北语支约有30种语言,主要语言是车臣语和印古什语,前者使用人数约60万,后者约15万,二者通行于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此外,还有阿瓦尔语、莱兹金语、拉克语、达尔金语、列兹吉语和塔巴萨兰语等。西北语支诸语言的特点是:元音少,辅音多,有些语言达七八十个。除了有南高加索诸语言的所有辅音之外,还有唇化辅音、硬辅音、半嘘辅音和软颚化辅音。名词系统非常简单,动词变位比较复杂。有些语言没有语法上的格,有些语言有两个格。名词的领属关系用代词性前缀表示。动词的特点是:多为多式综合词,即不同的词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作为一个完整的陈述。前缀表示最重要的动词范畴。在人称标记之后的前缀表示状语。句中词序多为主语—宾语—动词。简单句有3种结构:不定、主格和唯被动结构,分别用不定格、主格、动者格表示这3种句子的主语。东北语支诸语言的特点:语音系统的成分丰富。基本元音有5个:a、e、i、o、u。
此外,在一些语言中还有鼻化长元音,喉化、唇化元音。在车臣语中,元音系统复杂,区别性元音达30个之多(包括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多数语言有强势辅音和非强势辅音的对立。词法的共同特征是按类别划分名词,例如“物”类和“人”类,“人”类又细分为“男人”类和“女人”类。名词格的变化繁多。句中词序多为主语—宾语—动词,特点是有唯被动结构的句子,复杂句通常由分词-形容词和分词-状语结构构成。北部语族诸语言保存许多本族词,但也有相当数量来自阿拉伯语、突厥语、波斯语的借词。在近代和现代,俄语是借词的主要来源。
7、语音
就发音这一点而言,高加索语系的辅音结构如下所列:清音(无声)/ ??音(有声)/无声喷音。 1 即不是"非喷音",也不是其"对应的浊音"。 在格鲁吉亚语有一点必须要注意是一些辅音是由双音来组成。比如:
- ც, (齿音及塞擦音,无声送气音)
- ძ, (齿音及塞擦音,浊音)
- წ, (齿音及塞擦音,无声喷音) 再加以比 ??这些相似发音:
- ქ, k (送气音) 与 კ, (喷音)
- თ, t (送气音) 与 ტ, (喷音)
- ფ, p (送气音) 与 პ, (喷音)
- ჩ, (送气音) 与 ჭ , (喷音)
在喷音结构中,要在辅音之後能形成一个强重音。 在格鲁吉亚语两个辅音相似于英语-h-音:- ჰ, h (擦音与喉音) 及 ხ, kh (擦音及软颚音)。然而第一个发音相当于h在hotel(国际音标)上的发音,第二个发音kh在英文上却没有等值的音素,不过与蛊语的k及g在节音地方有相同的发音位置。亦发相同于苏格兰语的loch,或是作曲家 Bach (IPA )的名字。在格鲁吉亚语里如果第一格的名词以元音结尾,会产生许多辅音集。于格鲁吉亚语中也有许多名词以个辅音来开头。(请看范例一节)
8、综合
南部语族有格鲁吉亚语、明格雷利亚语、拉兹语和斯凡语。这些语言的语音比较一致,只是元音系统有些不同。除了斯凡语以外,元音没有长短的区别。塞音和塞擦音有清、浊和喉塞3类。辅音丛很常见,有多达6~8个辅音的辅音丛,如格鲁吉亚语prckvna(剥皮)。语法屈折形式很多,动词分人称、数(单、复数)、时、体、语气、语态、使役和确定主宾关系的特殊格式。这些范畴主要用前缀、后缀表示,也用动词词干内部屈折表示。动词变化复杂,在动词上加特定的前缀,就能表示动词的主语和直接、间接宾语,如格鲁吉亚语:m-嶎er-s(他写给我),m-xaav-s(他画我),其中m表示作为宾语的“我”,s表示作为主语的“他”。名词性的词有格的变化,其数目从6~11个不等。名词性的词不分性别,也没有特别的冠词。句法的基本结构是主语-宾语-动词,但主语-动词-宾语的句型也很常见。特点是有唯被动结构,其中及物动词的主语用动者格表示,而真正的直接宾语用不及物动词的主语(传统上叫主格)表示。
南部语族诸语言有共同的词汇,包括亲属词、动、植物名称、人体各部位名称、表示人类各种活动的词,等等。基本元音有5个:a、e、i、o、u。此外,在一些语言中还有鼻化长元音,喉化、唇化元音。在车臣语中,元音系统复杂,区别性元音达30个之多(包括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多数语言有强势辅音和非强势辅音的对立。
句中词序多为主语―宾语―动词,特点是有唯被动结构的句子,复杂句通常由分词-形容词和分词-状语结构构成。词法的共同特征是按类别划分名词,例如“物”类和“人”类,“人”类又细分为“男人”类和“女人”类。名词格的变化繁多。北部语族诸语言保存许多本族词,但也有相当数量来自阿拉伯语、突厥语、波斯语的借词。在近代和现代,俄语是借词的主要来源。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10 08:01:43 +0800 CST  
格鲁吉亚人

格鲁吉亚人,南高加索西北地区的居民之一。自称“卡尔特维尔人”,旧译“乔治亚人”。约357.1万人(1979),其中343万人分布在格鲁吉亚共和国,其余分布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地。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使用格鲁吉亚语,分卡尔特里、卡赫京、图申等方言,属高加索语系卡尔特维尔语族。
5~12世纪曾创制古文字,现有经改进的新格鲁吉亚文。信东正教,部分信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少数属什叶派。
格鲁吉亚人的祖先自古就居住在南高加索山区,公元前后由卡尔特人、斯万人和麦格列尔人 3个近亲集团结合形成格鲁吉亚民族。4~6世纪建立封建国家,但长期保留父系氏族制残余,后因长期封建割据,逐渐形成在文化、生活、语言等方面各具特点的地方性团体:基齐克人、图申人、斯万人、麦格列尔人、拉兹人、阿扎尔人、古里人等。11~13世纪,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13~14世纪,遭受鞑靼人和帖木儿帝国侵袭,16~18世纪,为波斯和土耳其占领,至19世纪,整个格鲁吉亚为沙俄兼并。1921年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作为南高加索联邦成员加入苏联。格鲁吉亚人自古从事农业,种植小麦、大麦、稻谷、甜菜、烟叶等;园艺业以栽培葡萄、柑橘、茶叶为主。十月革命后,采矿、黑色冶金、机器制造等工业得到发展。擅长金属冶炼和制革等手工业,铜铁浇铸和金银首饰制品尤为精致。过去,西部地区多住木结构四方形两层楼房,东部地区住石块砌成的方形建筑,山区保留有3~5层的塔式堡垒。男子传统服装是敞襟长上衣、大裤裆灯笼裤、长统皮靴、毡帽或毛皮帽;妇女喜穿宽大的长连衣裙、绣花衬衫,系宽腰带,戴三角巾,外罩绣花帽圈,穿皮靴。民间创作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都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许多古老的大教堂和彩画具有世界意义。 4世纪的宗教音乐、12世纪的诗歌有深远影响。
另有100多万格鲁吉亚人分布在土耳其和伊朗。
格鲁吉亚(英语:Georgia,格鲁吉亚语: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罗马化:Sakartvelo)位于亚洲西南部高加索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
格鲁吉亚面积69,700平方公里(包括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多数信仰东正教,少数信仰伊斯兰教。首都是第比利斯。
格鲁吉亚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可追溯到4万年前。青铜时代出现了先进的农业文明。[4]
格鲁吉亚是一个有特殊文化的古国,位于欧亚两洲交界之高加索山地区,在黑海沿岸,古代希腊称之为哥哲斯及伊比利亚两王国之地,是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寻得金羊毛之地,古时该地多产黄金。
公元前6世纪,在现格鲁吉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科尔希达王国,公元前4世纪,格鲁吉亚东部建立了封建王朝卡尔特利王国。两个王朝分别为亚历山大大帝和罗马帝国征服。
罗马帝国势力伸展入小亚细亚时,统一为一国,与罗马联盟共抗波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公元330年接受基督教(东部支派)为国教,遂定国名为格鲁吉亚(乔治亚)。长期与拜占庭帝国联盟抵抗伊斯兰教势力的军事扩张。公元4~6世纪出现封建制国家。
公元6—10世纪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统治之下,格鲁吉亚民族形成于这一时期。
8—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统治结束后,形成了卡赫季亚、埃列季亚、陶-克拉尔杰特三个封建公国以及阿布哈兹王国。[4] 11世纪,成为塞尔柱土耳其帝国附属国。
12--13世纪,格鲁吉亚进入强盛时期,经济繁荣,产生伟大的艺术与哲学文化,成为欧亚文化共创的奇葩。
13—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5] 蒙古的入侵和统治给格鲁吉亚带来了严重后果:人民流离失所,城市被毁,农业、种植业和商业贸易大受打击。
15—17世纪初,格鲁吉亚分裂成四个独立的公国和王国。
16—18世纪格鲁吉亚为伊朗和奥斯曼帝国两国的争夺对象。18世纪求助于新兴强国俄罗斯,1801年—1864年格鲁吉亚各公国先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改为梯弗里斯省和库塔伊西省。
1917年俄国革命,格国即宣布独立。1918年德国、奥斯曼帝国和英国军队侵入格鲁吉亚。1921年2月25日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格鲁吉亚。1922年3月12日,格鲁吉亚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于同年12月作为该联邦成员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俄国—苏联时期许多党政领导人出身于格鲁吉亚,包括1812年卫国战争的猛将巴格拉季昂亲王、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贝利亚元帅等一大批人。在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中,共有30万格鲁吉亚军人阵亡,90名格鲁吉亚军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1989年人民示威要求独立,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亲自带兵镇压下去。1991年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正式独立,第一任总统街头政治家加姆萨胡尔季阿很快被政变推翻,进入内战,后来请出隐居的前苏联外长“银狐”谢瓦尔德纳泽出山才得实现全国和解。
美国与欧洲推动“玫瑰革命”,在格鲁吉亚支持群众示威,将谢瓦尔德纳泽推翻,建立亲西方政府。然后部署加入北约组织,构成对俄国的半包围。俄国对此甚不满,于是幕后支持格国的少数族裔分裂,如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格鲁吉亚也在美国撑腰下,处处与俄为敌。
2008年8月7日,格鲁吉亚军队进攻与俄罗斯接邻的南奥塞梯自治区,试图将该地重纳入其政府军管辖之下。南奥塞梯战争由此爆发。2008年8月8日起,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爆发了战争。[6] 据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表示,在非冲突区亦有平民目标遭受空袭,并一度表示考虑退出奥运,俄罗斯官方则否认发动空袭。欧洲联盟闻讯旋提出和平方案,俄罗斯方面当即表明“不赞成欧美国家介入”。2008年8月28日,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作为回应,格鲁吉亚于次日决定与俄罗斯断交。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11 08:12:25 +0800 CST  
车臣人

车臣人(Chechens ,Чечины),俄罗斯少数民族。北高加索地区的居民。又称切钦人,自称纳赫乔人。
约75.6万人(1979),主要分布在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中部和东部(约占共和国居民的一半),以及达格斯坦的哈萨维尤尔特地区。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
使用车臣语,分普洛斯科斯特、阿克金、切别尔洛耶夫等7种方言,属高加索语系达格斯坦语族。
1927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1938年改用斯拉夫字母。
信仰伊斯兰教,为逊尼派教徒。
过去,平原地区的车臣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山区居民以畜牧为生,饲养细毛绵羊、山羊等。家庭手工业发达,擅长制作毡毛斗篷、皮革制品、陶器等。
十月革命后,工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和石油加工,农业以生产谷物和水果为主。
车臣人的住屋是用石块砌成的多层平顶楼房,依山坡建筑,呈阶梯式。主食有玉米粥、饺子、面食等,喜吃烤羊肉串、羊乳酪。
车臣人与近亲印古什人都是北高加索当地古代居民的后裔。
7世纪的亚美尼亚史书就有关于他们的记载,称其为“纳赫恰马强”。
中世纪早期,车臣人住地属阿兰人建立的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蒙古人侵入。
15~16世纪开始移居到捷列克河及其支流松日河、额尔古纳河流域。
早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俄罗斯对车臣/北高加索的殖民影响就开始了,但是那一时期主要是非军事性的;到18世纪彼得一世和叶卡捷林娜时期,俄罗斯人代之以军事远征。
18世纪80年代,车臣人在伊斯兰教的曼苏尔教长领导下发起针对沙俄侵略者的斗争,揭开车臣人长达200余年反抗俄罗斯侵略战争的第一个篇章。曼苏尔是争取在包括车臣在内的北高加索建立伊斯兰国家的第一人,他的名字至今在车臣家喻户晓。高地人的斗争蔓延到整个北高加索,曼苏尔指挥起义者战斗6年,1791年被捕,三年后牺牲在侵略者的监狱之中;但是北高加索人民没有停止战斗。
进入19世纪,耶尔马骡夫于1816~1827年担任俄国进犯高加索地区的军事长官,在他的任期内,俄军更加深入侵略车臣。沙俄对这一地区的侵略激起车臣及北高加索人的反抗。1818年耶尔马骡夫在给沙皇的奏折中说:“如果还有一个车臣人活着,这里就不可能有安定,因为车臣人所表现的反抗精神和渴望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在整个俄罗斯帝国版图中超过任何臣服的民众。”一般来说,1817年算作是“大高加索战争”的开始;到1828年,大高加索战争已经扩展至整个高加索,人们纷纷参加打击沙俄势力的圣战……1834年,穆斯林首领哈姆扎特殉难,沙米尔联合起北高加索部分地区的高地人,建立起一个伊斯兰国家。随着1839年沙俄对高加索侵犯的升级,北高加索人民与强大的对手进行英勇不屈的战争……
1859年,车臣最后一个村庄威代诺沦陷,沙米尔被俘并随后承认战争结束,不过车臣人的斗争直至1864年。于是车臣进入俄罗斯军事殖民统治时期。
沙俄统治者将车臣人从平地驱赶到丘陵与山地地区,随后又驱逐到奥斯曼土耳其境内;但是其间车臣人仍然时有反抗。俄罗斯帝国的种族镇压、种族灭绝与种族驱逐无所不用其极,结果是车臣人口大幅度减少。1877年,车臣人与临近的印古什人发动反俄起义,经过两年的时间,沙俄又将大量车臣(与印古什)人从自己的家园中驱逐出去。此后,车臣与印古什人转入游击战,直到1917~1918年布尔什维克上台。
在对车臣实行殖民化统治的过程中,沙俄统治者还在文化上“同化”,在车臣开办俄语学校推广俄语,并拉拢与吸收一些愿意依附殖民统治者的车臣“精英”阶层,参与当地的政治生活,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消灭车臣故有的宗教文化,加强对车臣的控制,使其驯服地接受沙俄的统治。
布尔什维克推翻沙俄后,初期由于苏联忙于内乱,车臣也陷入无政府状态,其间车臣和印古什还经历过红、白匪军(即苏联红军、反政府的白军)的双重种族屠杀。尽管在乌尊•哈吉教长的带领下进行了独立斗争,但是苏联还是在1919~1920年占领北高加索,不久又扩张到整个高加索。[1]
1922年,苏联将车臣地区划成“车臣自治州”,此后车臣迎来一个强权铁幕时代。1929年苏联在北高加索增收财产税,车臣人在伊斯拉姆布罗夫的带领下奋起造反,次年苏联政府做出少量让步,答应尊重车臣/印古什人民的权利;但是1931年,苏联克格勃还是将伊斯拉姆布罗夫等人杀害……1934年,苏联将车臣与印古什合并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改称“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到1937年,所有公开反对冠以“苏维埃社会主义”名头的车臣人都遭到无情打击,短短一年之内就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进斯大林的监狱,而且几乎没有活着走出来的。
1941年,苏联遭到德军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一度无暇顾及车臣。随着苏-德战争转入反攻阶段,车臣重新又被苏军控制。对车臣人奉行清洗政策的斯大林,在1944年以所谓的车臣人通敌(德国)为借口,下令将全体车臣人驱逐、流放到中亚哈萨克斯坦的环境恶劣之地。那个所谓的自治共和国也从俄罗斯的行政区划上消失了。流放前车臣人有近50万,在流放期间,有不计其数的车臣人死于饥饿、疾病以及俄国人的子弹,车臣人因此丧失了40%的人口。整个车臣民族成为苏联国家恐怖主义、民族歧视与种族清洗的牺牲品。
1956~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政府对车臣人的迫害有所松动,自治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得以恢复(同时把很多捷列克河以北的俄罗斯人划入车臣,以减少车臣人所占比例),经历13年流放的车臣幸存者陆续返回车臣,继续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与“再教育”……然而回归到祖先的土地上的车臣人,始终遭到政府的无端猜忌,在政治上处于二等人的地位。车臣(与印古什)人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也被禁止,学校教学只能采用俄语,车臣语仅限于家庭内部使用。这样,继斯大林的种族灭绝之后,苏联政府对车臣人的文化灭绝,直到苏联解体。而30余年的文化灭绝,则催生起车臣人强烈的反俄罗斯情结,车臣民族主义便觉醒在苏联土崩瓦解的废墟之上。[2]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时的俄联邦虽然仍坚持维护车臣主权的原则,但其具体实施则是非常软弱的,甚至可以说是在抱薪救火。在与分裂势力的谈判中,联邦政府一味的妥协:承认了杜达耶夫的总统地位;对车臣银行的账户解除冻结,以便拨去退休金;车臣还得到了给自己的公民颁发护照的权利;在1992年5月格拉乔夫甚至命令将北高加索军区一半(实际则是95%)的武器移交给了车臣武装,其中甚至包括最先进的T-80坦克。
1992年5月25日,杜达耶夫与俄联邦代表斯特罗戈夫中将签署了《关于撤军和车臣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分配财产条约》,据此,联邦一切行政机构全部撤出车臣。俄罗斯除了在名义上没有认可,实际上已经完全承认了车臣独立。而车臣,也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国家性质。
但是,由于车臣民族原始的社会体系,这里并未真正建立起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体系,更遑论“现代民主国家”,宗教和民族极端主义的统治使这里看上去更像是塔利班制下的阿富汗,种族清洗迫使多数非车臣族裔选择出逃。比北京市面积还小的土地上竟然是军阀割据、派别林立。而由于车臣民族不事生产又崇尚武力,其对周边地区的犯罪活动始终未停止过:伪造汇款单、以半官方性质造假币、盗窃石油产品、抢劫过往列车以及劫持人质,勒索赎金,这些竟是车臣资金的主要来源。或者说,车臣事实上的独立并未使俄罗斯的利益不再遭受损失。而另一方面,俄罗斯国内政局在1992年后逐渐趋于稳定,同时,为了恢复国家经济,石油出口问题变得异常重要,而车臣既是石油产区又是通道,同时车臣分裂势力还威胁着整个高加索地区的能源战略布局。在这种背景下,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开进车臣境内。
时任国防部长格拉乔夫曾自信地说:“只需一个空降营,几天就可拿下格罗兹尼。”这种自信最终被证明是荒谬的。数年的政治动荡极大的折损了俄军的战斗力,从高层到基层一系列的战术错误导致俄军损失惨重,12个月内数千官兵以及2万多平民在战火中丧生。
而另一方面,车臣问题始终笼罩在西方国家的阴影之下——美国出于巩固全球霸权考虑,而西欧则在历史传统上对俄国就一直心存忌惮。具体来说,除了暗中资助车臣非法武装、在外交场合向俄政府施压外,由美国主导的始于冷战时期的低油价政策也仍然在继续,从前正是长期的低油价,破坏了苏联的国际收支平衡,加剧了其国内市场的通货膨胀,最终使得联盟走向解体。同样,本已被“休克疗法”折腾的奄奄一息的俄罗斯经济,在低油价的打压下开始走向崩溃,而车臣战争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造血机能正在枯竭,那么让一个伤口持续流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最终,虽然车臣非法武装遭到重创,杜达耶夫本人也被炸死,但是俄军仍在苦战一年之后无功而返。
而第二次车臣战争,从宏观角度看仍然决定于能源这一因素:一是俄罗斯围绕石油生产、出口的安全诉求没有改变;二则是由于上世纪末,美国为打击欧元开始频频插手中东和中亚事务,导致上述地区动荡,国家油价迅速上涨,在这个背景下,以能源为主要出口商品的俄罗斯得以恢复元气,而自科索沃战争后,美欧之间逐渐出现裂痕,同时中东的动荡局势使得西欧在能源问题上开始有求于俄罗斯,于是俄罗斯的外交活动空间开始增大。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12 07:26:52 +0800 CST  
阿瓦尔人

阿瓦尔人(Avars)自称“马阿鲁拉尔人”,即中国古代部分游牧民族柔然人的后裔,是北高加索达格斯坦人的一部分,约48.3万人(1979),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达吉斯坦自治共和国中西部山区和布伊纳克斯克、哈萨维尤尔特平原,部分分布在阿塞拜疆北部及北奥塞梯。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使用阿瓦尔语,分多种方言,属高加索语系达吉斯坦语族。原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1927年改用拉丁字母,1938年起又改用斯拉夫字母。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阿瓦尔人(Avars)的早期民族史与柔然人,东高加索、里海沿岸地区的古代部落,以及后来的阿尔班人有密切联系。曾划分成各个支系(称作“自由社团”),其遗迹至今犹存。4世纪,匈奴曾侵入达格斯坦地区,7世纪中叶受阿拉伯人统治,9~10世纪被并入基辅罗斯,约于12世纪末建立阿瓦尔汗国,从17世纪起被沙俄兼并。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后曾两次被白军占领,1920年重建苏维埃政权,1921年初成立达吉斯坦自治共和国。
阿瓦尔人是古代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之一。他们约在6世纪时迁徙到欧洲中部和东部。到9世纪初以前,一直统治潘诺尼亚平原。
其来源和语言还都未能确定的一个民族,6~9世纪在东欧起过重要作用。原居高加索,后来介入日耳曼人的部落战争。6世纪下半叶以匈牙利平原为中心建立帝国,6世纪末达到极盛时期。7世纪初参加反拜占庭战争,626年几乎占领君士坦丁堡。7世纪后半叶发生内讧,约9000名反对派被赶出帝国。后来又发生起义,使帝国更加衰落。805年被查理曼大帝征服。
现代阿瓦尔人是俄罗斯联邦的少数民族。达吉斯坦人的一支。自称马阿鲁阿尔人。主要居住在达格斯坦自治共和国中西部山区和布伊纳克斯克、哈萨维尤尔特平原,部分分布在阿塞拜疆北部及北奥塞梯。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使用阿瓦尔语,分多种方言,属高加索语系达格斯坦语族。原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1927年改用拉丁字母,1938年起又改用斯拉夫字母。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现代阿瓦尔人由安季各族即安季人、阿赫瓦赫人、鲍特利赫人、巴古拉尔人、戈多别林人、卡拉京人、京达尔人、恰马拉尔人,以及季多伊各族即别日京人、季多伊人、赫瓦尔申人、贡泽勃人、阿尔钦人等10多个支系组成。经营多种经济,有畜牧业、农业和园艺业。家庭手工业生产,有纺织、织毯、皮革加工、制作铁器和铜器、木器家具、木雕和石刻等。
1、历史
据西史记载,先期西迁之乌古尔(Oghur)诸部主要是为间接或直接地逃避东方大族Avar之压迫,此Avar即是中国史籍中北朝北魏之北方宿敌柔然。因乌古尔(Oghur)中有不少部落曾加入阿提拉之匈奴人(Hun)部落联盟,故在阿提拉去世、联盟瓦解后这些部落虽退回黑海、高加索、伏尔加之故地,仍泛称为匈奴人。他们有的保持了原有部落,有的则重新组合,如保加尔人(Bulgar)便吸收了阿提拉之余部,并且包含了相当一部分十姓回纥(Onoghur)成分。在这一时期中(五、六世纪,突厥兴起之前),位于其南之拜占庭帝国也常常将他们统称为匈奴人(Hun)。
在匈奴人(Hun)部落联盟瓦解后,匈奴人(Hun)四分五裂,一部分加入拜占庭帝国作雇佣军,一部分则加入北边之新兴部落,并时时对帝国进行骚扰。最先在北方威胁拜占庭帝国的Hun人部落是Bulgar人,当查士丁尼上台后,在出身阿提拉后人的蛮族将领蒙多(Mundo)的领导下,对保加尔人(Bulgar)的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危机一度缓和,但随即又有多瑙河下游以北之九姓回纥(Kutrighur)部落转为拜占庭新的威胁,查士丁尼遂用“以夷制夷”之计,收买其东北之另一匈奴人(Hun)部落三十姓回纥(Utighur),使两者自相残杀,以坐收渔利。在这些争斗中,陆续有为数不少之十姓回纥(Onoghur)部落西迁至潘诺尼亚平原即从前阿提拉匈奴人(Hun)之故地定居下来。正当拜占庭与其北方强邻苦斗不已之时,六世纪中叶,东方迁来了更强大之游牧民族Avar人。
实际上,这一族只是冒用了Avar之威名,而并非真正的Avar人。不过他们很可能是曾经役属于柔然的高车或嚈哒余部,因此借用从前主人之名称也不为过(真正之Avar即柔然人已在此时之东方被新兴之突厥击灭)。Avar之西迁主要便是为逃避突厥之征讨,而作为柔然与嚈哒征服者之突厥的确也从东方对Avar诸部紧追不舍。Avar入欧洲之初,可谓一路顺风,先后征服了Sabir和十姓回纥(Onoghur)诸部,保加尔人(Bulgar)也被迫加入其联盟,就连刚刚在欧洲历史上开始觉醒之斯拉夫部落也大部臣服于Avar;然而,慑于东方日益逼近之突厥之威胁,Avar不得不进一步西迁。当时,多瑙河中游主要由日耳曼部落之格皮德人(Gepid)统治——自匈奴(Hun)帝国崩溃后他们占据这块心脏地带已逾百年,Avar人便联合其北之伦巴德(Lombard)人共破格皮德人(Gepid),之后独占其地,伦巴人(Lombard)则南下波河流域,占领了查士丁尼历经近三十年之征战才从东哥特人处收复之意大利本土之北半部分,从而粉碎了查士丁尼恢复帝国旧域之迷梦,极大地改变了欧洲历史。Avar人主体遂迁至潘诺尼亚,并带去了相当数量之九姓回纥人(Kutrighur);另一方面,由于Avar人征服了大量的斯拉夫部落,将其带至具有先进文明的拜占庭帝国内外,这就为日后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化埋下了伏笔。此后Avar多次进犯拜占庭帝国,值突厥内乱无暇西顾之际其势更盛,常与波斯联合夹击拜国。然而至七世纪二十年代,Avar渐呈衰落之态,公元626年更成为一大转折。在这一年的东方,即将登上皇位的大唐帝国的实际奠基人李世民靠着他的沉着、机智与勇敢,在长安城下的渭水边上慑退了来犯的突厥大军,并与其可汗颉利结下盟誓,不经意间已悄悄地启开了征服东西突厥的帷幕;而就在同一时期的西方的君士坦丁堡城下,与波斯结盟并裹胁保加尔人(Bulgar)与斯拉夫人联合进攻拜占庭的Avar人也遭到惨败,从此Avar一蹶不振, 盟迅即瓦解,本部局促于中欧,苟延残喘至九世纪初,终被查理曼之法兰克人与多瑙河之保加尔人(Bulgar)击灭,余众遂融入当地,后同化于马扎尔人及邻近之斯拉夫人。又当Avar强盛时,曾统治高加索等地,因山高地僻,受外界影响较小,故留下一支后裔,这便是今日俄联邦北高加索东部达吉斯坦地区的阿瓦尔人。
2、在中亚
560年柔然人、厌哒人被突厥追击逃亡到欧洲,被称为阿瓦尔人。阿瓦尔人打败了阿提拉匈奴人的后裔库特利格尔、乌特格尔匈奴人,并把他们纳入自己部落之中。阿瓦尔的版图从伏尔加河延伸到多瑙河河口,阿瓦尔汗的篷车驻扎在多瑙河北岸。他向北攻打斯拉夫各部(安特人、斯洛文尼亚人、文德人);向西进入日耳曼地区,562年在图林的一次大战中被克洛维的孙子奥地利王希格贝特打败。阿瓦尔人遂向黑海撤退。565年,可汗巴颜登上了阿瓦尔王位。567年,他与伦巴德人(居住在班诺尼亚的一支日耳曼人)联合,消灭了定居在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的吉别达伊人(日耳曼哥特人)。阿瓦尔人占领了匈牙利,巴颜在古代阿提拉的都城附近建起了他的王庭。阿瓦尔人的统治是从伏尔加河一直延伸到奥地利。阿瓦尔的意外成功使胜利者突厥人不快,突厥于是就查士丁尼与阿瓦尔人之间签订的条约而抱怨拜占庭人。为惩罚拜占庭人,突厥人于576年派波汗进入俄罗斯草原,与该地的乌特格尔匈奴人的末代首领阿纳盖一起,进攻拜占庭的博斯普鲁斯城。
在阿瓦尔人的压力之下,一些保加尔人(库特利格尔匈奴人的后裔,属于突厥族群)在比萨拉比亚和瓦拉几亚定居下来,后来马扎尔人的到来,又迫使他们由此迁往麦西亚(保加角洲)。在多瑙河的新驻地内,匈牙利人继续是可萨突厥国的臣民。可萨可汗,以匈牙利人的宗主身份,任命卡巴尔部名叫阿尔帕德的贵族作匈牙利人的大公。当时,日耳曼尼亚的国王阿尔努尔弗在与大摩拉维亚国(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西部)的斯拉夫王斯维雅托波尔克打仗,他向匈牙利人求援。阿尔帕德匆忙赶来打败了斯维雅托波尔克,895年大摩拉维亚国在战争中崩溃,匈牙利人占领和一直居住在匈牙利。匈牙利入侵意大利,910年他们在德国打败了最后一位加洛林王朝的国王路易斯,924年他们越过阿尔卑斯山劫掠法兰克王国。最后,日耳曼王奥托一世于955年在奥格斯堡战役中打败他们,这一次日耳曼社会拯救了欧洲。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13 08:31:04 +0800 CST  
阿巴扎人

阿巴扎人(俄语:Абази́ны)又译“阿巴札人”、“阿巴兹人”,是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联邦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和阿迪格共和国境内的一个民族,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根据2002年人口统计,俄联邦境内的阿巴扎人共37942人。国外分布在埃及,叙利亚,约旦。
其语言是阿巴扎语,属于高加索语系,与阿布哈兹语相近。

阿布哈兹人

阿布哈兹人(Abkhazians),格鲁吉亚少数民族,南高加索地区的居民。旧称“阿巴兹格人”,自称“阿普苏阿人”。约9.1万人(1979),主要分布在格鲁吉亚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部分分布在阿扎尔等地,另外还有些分布在土耳其。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使用阿布哈兹语,分南北两大方言,属高加索语系阿迪盖-阿布哈兹语族。 有以格鲁吉亚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多信东正教,部分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据亚述史书和其他古代文献记载,阿布哈兹人是高加索西部黑海沿岸古老居民的后裔。
按古代部落分布地区划分为3个支系:布兹布人(北部)、阿布瑞人(南部)和萨穆尔扎坎人。1世纪受罗马人统治,4~6世纪被拜占庭帝国占领。8世纪阿布哈兹民族基本形成,建立阿布哈兹王国,975年并入格鲁吉亚。13世纪后受蒙古人、土耳其人统治。1810年阿布哈兹并入俄国。1921年3月4日成立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31年改为自治共和国,成为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时立刻宣布独立,甚至独立于格鲁吉亚,但一直没有其他国家承认。阿布哈兹人一直在与中央政府零星交火。
阿布哈兹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共和国,与俄罗斯南部接壤,它在苏联解体后自行宣布独立,但未得到任何国家的承认。多年来,阿布哈兹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长期处于对抗状态,这种“独立”状态源于15年前格阿那场持续了14个月的大规模战争。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苏联出现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与格鲁吉亚存在诸多宗教、文化差异的阿布哈兹地区出现分离运动,他们获得部分俄罗斯领导人的支持,后者希望以此牵制要求脱离苏联的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1989年,阿政党公开要求脱离格鲁吉亚,要么加入俄罗斯共和国,要么独立,这直接导致格鲁吉亚与苏联中央政府关系恶化。
1990年10月底,在格最高苏维埃选举中,绰号为“街头政治家”的独立派人士加姆萨胡尔季阿出任格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宣布独立,不久后加姆萨胡尔季阿当选为格鲁吉亚首任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是一个大格鲁吉亚主义者”,“格鲁吉亚是格鲁吉亚人的格鲁吉亚”的口号遍及全国。阿布哈兹的“独立行径”显然是不能容忍的。格政府指责阿布哈兹建立非法武装,并谴责驻当地的苏联军队向其倒卖武器。1992年1月,格阿冲突全面爆发。
1991年间,格鲁吉亚人自发抢劫苏联红军设在格境内的军火库,得到至少350辆坦克和步兵战车、400门大炮、50门迫击炮、4.7万件轻武器以及一些作战飞机,俄罗斯后来指责格鲁吉亚从苏军“劫收”了价值6亿美元的军火,却“根本没有掏腰包”。然而,加姆萨胡尔季阿仅仅是个“街头政治家”,对打仗却全不在行。他破格录用了许多从苏军开小差回来的格鲁吉亚中下级军官,这种部队显然没有战斗力。无能的加姆萨胡尔季阿政府令格民族主义者异常愤怒,加上他被指控在格国内实行专制统治,1992年1月22日,以基古阿为首的反对派在首都第比利斯发动政变,还在指挥对阿作战的加姆萨胡尔季阿仓皇间只带了几名随从,逃到俄罗斯境内闹独立的车臣地区,受到当时的车臣总统杜达耶夫的庇护。
1992年8月,高加索地区最激烈的族际冲突之一--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冲突发展成一场持续了14个月的大规模战争。
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军事对抗造成的主要后果是:
--双方共死亡8000人;
--经济损失达113亿美元;
--阿布哈兹的民族人口状况发生变化,原来占多数的格鲁吉亚族变为少数民族(从各种评估资料来看,移居的格鲁吉亚人有15万至20万,而格鲁吉亚方面提供的数字是30万。
--阿布哈兹人在1992至1993年遭受的民族人口损失可与1860至1870年将阿布哈兹人强制迁往土耳其造成的损失相提并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被承认的阿布哈兹共和国目前对高加索地区大型地缘政治游戏的进程有着最大的影响力。"阿布哈兹问题"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争执不休的主要原因。俄罗斯军界和政界部分上层人物亲阿布哈兹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格鲁吉亚亲西方的方针,这对俄罗斯在大高加索地区的主要盟友亚美尼亚也产生了影响。
阿布哈兹在表面上和法律上是格鲁吉亚的一部分。而实际上,格鲁吉亚的主权并没有延伸到从普索乌河到因古里河这片区域。阿布哈兹领导人未能控制的只是科多里河上游的一小块地方。第比利斯方面在2006年7月以前也没能控制这个地方。现在格鲁吉亚领导人企图在阿布哈兹这个难以通行的地区安营扎寨,将其变为战略基地。
格鲁吉亚1993年在与阿布哈兹的冲突中遭受了军事上的失败。这不仅造成地缘政治后果(格鲁吉亚失去了12.5%的领土和200公里的黑海沿岸),而且还导致格鲁吉亚族居民大规模离开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不同的是,阿布哈兹族际冲突的军事阶段以驱逐"失败的"民族而告终。从各种资料来看,大约有20万格鲁吉亚人离开了阿布哈兹。阿布哈兹领导人曾经准备研究格鲁吉亚方面最棘手的"难民"问题。他们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对格鲁吉亚"难民"进行审查,以"筛出"参加过1992至1993年军事行动的人。阿布哈兹方面多次表示,担心"难民"返回和民族人口构成出现有利于格鲁吉亚人的变化会导致新的种族清洗,这次是格鲁吉亚人搞的清洗。阿布哈兹领导人作为"特例"研究了让格鲁吉亚"难民"返回格鲁吉亚人最多的加利地区的问题。从1989年的资料来看,这个地区的格鲁吉亚人占93%。阿布哈兹领导人多次否决了在格鲁吉亚享受"最广泛的自治"的设想。在1992年以前,阿布哈兹在法律上拥有自治体的全部特征。阿布哈兹认为,关于恢复自治地位的言论都是空话。
与解决南奥塞梯问题一样,格鲁吉亚现任总统的班子在解决阿布哈兹问题时力图改变族际冲突的规模,即把这一冲突变为俄格冲突。这种做法的最终目的是将问题"国际化",使俄罗斯失去阿布哈兹民族和政治稳定唯一保障者的地位。萨卡什维利把美国、乌克兰和土耳其作为和平进程可能的共同保障国。
阿布哈兹人主要从事农业和园艺,种植玉米、向日葵、茶叶、烟草、柑橘、葡萄等,是苏联烟草和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兼事畜牧业,饲养绵羊、山羊、猪、马、牛等。近年来,疗养和旅游业发展迅速,不少人从事季节性的导游和服务行业。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14 08:02:11 +0800 CST  
阿迪格人(阿迪盖人)

阿迪格人(阿迪盖人)有10.9万(1979年),阿迪格人主要聚居在北高加索阿迪格自治州(8.64万人)。
阿迪格语属高加索语系阿布哈兹—阿迪格语族,亦称下切尔克斯语、卡赫语,使用俄文字母的文字。阿迪格曾是北高加索一些部落的总称,他们分成许多部落,彼此有血统关系。欧洲和东方的文献自中世纪起称他们为切尔克斯人。现代阿迪格人、卡巴尔达人和切尔克斯人的先民就是古代阿迪格部落的人。十月革命后在阿迪格人的土地上建立了切尔克斯(阿迪格)自治州(1922年7月27日),1922年8月24日改称阿迪格(切尔克斯)自治州,1928年8月13日又改称阿迪格自治州,属俄罗斯联邦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阿迪格人主要从事农业和牧业。

阿古尔人

阿古尔人(阿古尔语:Агулар,俄语:Агулы)是北高加索地区的小民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根据2002年的普查,人口为28297。
阿古尔人居住在达吉斯坦共和国东南部,高加索山脉的四个峡谷中,并按峡谷分为四个支系。这里海拔较高,与世隔绝,使阿古尔人得以维持更多的民族传统。
阿古尔语属北高加索语系列兹斤语支,仍被大部分阿古尔人使用。按民族支系,共有四种方言。是达吉斯坦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之一。
绝大部分阿古尔人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

查胡尔人

查胡尔人:操高加索语系列兹斤语族查胡尔语,主要分布在俄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少部分分布在阿塞拜疆共和国北部,约有1.6万人。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15 07:31:03 +0800 CST  
达尔金人

达尔金人(达尔金语:Дарганти,俄语:Даргинцы)是东北高加索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根据2002年的普查,人口约51万。本民族语言达尔金语属于高加索语系。
达尔金人几乎全民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

达格斯坦人

达格斯坦人,俄罗斯达格斯坦自治共和国各民族的统称。包括大小近30个民族共同体。共约166万人(1979),其中人数较多的有:阿瓦尔人(约48.3万人)、列兹金人(38.3万人)、达尔金人(28.7万人)、拉克人(10万人)、塔巴萨兰人(7.5万人)、鲁图尔人(1.5万人)、 查胡尔人(1.4万人)、阿古尔人(1.2万人)等。 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使用达格斯坦语,分阿瓦尔-安多-采兹、拉克、达尔金和列兹金4大方言, 属高加索语系达格斯坦语族。其中多数有自己的文字。信伊斯兰教,绝大多数属逊尼派,同时保留着原始信仰。
主要由当地的古代居民同外来的突厥部落(7世纪)和蒙古部落(13世纪)长期结合而成。 公元前1000年,达格斯坦地区各部落组成若干部落联盟。4世纪被匈奴侵占,7世纪中叶遭阿拉伯人侵袭,9~10世纪并入基辅罗斯。约在12世纪末,在达格斯坦曾建立阿瓦尔汗国等。13~14世纪,先后遭受鞑靼人、乌兹别克汗国、金帐汗国的入侵。从17世纪起逐步被沙俄兼并。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被白军占领,1920年恢复苏维埃政权,1921年成立自治共和国。
19世纪中叶,宗法封建关系尚占统治地位,结成“自由会社”(即所谓自治村落集团)保持着许多父系氏族残余,如集体互助、血族复仇、多妻制、抢亲等。
平原地区的达格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小麦、玉米、 向日葵、瓜类及各种蔬菜, 擅长栽培葡萄、杏、梨及烟草等。山区居民从事畜牧业、饲养绵羊、牛和马。手工业发达, 毡毯、彩陶、 金属首饰等制品远近驰名。库巴契村的能工巧匠制作的金银镶嵌和挖花细工、彩色珐琅、各种雕刻等誉满高加索和西亚地区。
达格斯坦人的住屋系多层楼房,多依山坡建筑,大都用石块砌成。爱吃羊乳酪、烤羊肉串和各种凉拌菜。男子穿束腰长袍,外披宽肩毡制斗篷,戴羔皮帽,穿山羊皮靴,腰间常佩带长刀;妇女穿紧身束腰衬衫,外罩对襟古罗马式长袍,戴小帽和宽大披巾,穿软山羊皮靴,喜戴银质胸饰、背饰等。达格斯坦各族的民间创作丰富,流传有各种民间传说和抒情歌曲,以歌颂抵御外敌和反对当地封建主的英雄事迹为题材的故事和演出最受欢迎。他们还善于舞蹈,列兹金的勇士舞蜚声国内外。[2]

卡巴尔达人

卡巴尔达人主要分布在苏联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部分分布在卡拉恰伊-切尔克斯自治州境内。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使用卡巴尔达语,分大卡巴尔达、莫兹多克、别斯列涅耶夫、库班4种方言,属高加索语系阿布哈兹-阿迪盖语族。1923~1924年创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1936年改用斯拉夫字母。18世纪前信奉基督教和多神教,后改信伊斯兰教。
卡巴尔达人的祖先原是阿迪盖人的一部分,居住在库班河流域和里海东部沿岸一带。13~14世纪由西向东迁移,定居在现今住地,排挤、同化了部分当地居民。16世纪中叶,卡巴尔达被沙俄兼并,1739年俄土战争后宣布为中立区,1827年再次被并入俄国版图。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19年被白军占领,1920年恢复苏维埃政权。19世纪时,宗法封建关系占主导地位,同时还保留许多原始公社和奴隶制残余(如寄养制、血亲复仇、同胞结义等)。十月革命前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小麦、大麦、玉米等,部分从事半游牧业,畜养绵羊、猪、马等。手工业有木工、铁器制作、纺织呢绒等,擅长制作兵器和金银首饰。 十月革命后, 工农业生产获得较快发展。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农业以生产谷物为主,是苏联玉米的主要产地之一。另有少数卡巴尔达人分布在西亚地区。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16 07:31:32 +0800 CST  
拉克人

拉克人,又称“加济穆赫人”。高加索少数民族之一。为“达吉斯坦人”的一支。绝大多数居住在达吉斯坦中南部卡济库穆赫河沿岸;少数于1944年迁至达吉斯坦西北部的诺沃拉克区。人口156545人。(2002年统计)。
属欧罗巴人种巴尔干-高加索类型。操拉克语,属高加索语系达吉斯坦语族拉克语支,以库穆赫方言为标准语基础。除本族语外,多数人能说库梅克语、俄语,许多人还会说阿塞拜疆语、阿瓦尔语、达尔金语,是达吉斯坦使用语种最多的民族。有本族文字,以前曾用阿拉伯字母和拉丁字母,现用俄文字母。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为本地古老居民。
1842年拉克人曾参加伊斯兰穆里德教派领袖沙米尔领导下的高加索山民反抗俄罗斯入侵的圣战。山区主要从事畜牧业,饲养最多的是绵羊,此外还有牛、马、驴、骡等。平原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发达,各村均有专长,如库穆赫镇的首饰匠和铜匠,卡雅村的商人,翁楚卡村的马具匠,乌布拉村的石匠和锡匠,卓弗克拉村的杂技艺人,特别是巴尔克村的陶器匠(主要是妇女)享有盛名。革命前每年出外谋生的多达总人口的1/5.革命后大批人从事工业生产。

列兹金人

列兹金人(列兹金语:Лезгияр,阿塞拜疆语:ləzgilər,俄语:лезгины),又译“列兹根人”,是南高加索地区的一个民族。列兹金人主要生活在俄罗斯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和阿塞拜疆东北部。人口约60万,其中俄罗斯境内41.2万(2002年),阿塞拜疆境内约17.8万(1999年)。列兹金语属于高加索语系。列兹金人主要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

塔巴萨兰人

塔巴萨兰人(俄语:Табасараны)是俄罗斯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的一个民族,2002年人口约13.2万。其语言塔巴萨兰语属于北高加索语系东高加索语族。主要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17 08:20:14 +0800 CST  
切尔克斯人

切尔克斯人(Cherkesses)西亚民族。又称契尔卡斯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原住高加索黑海沿岸至库尔德斯坦地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切尔克斯语,属高加索语系阿布哈兹-阿迪盖语族。原信基督教,16~18 世纪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许多切尔克斯人居住于毗邻高加索北部之平原,其他则居于山麓地带,少数居于高地与山区中。其传统经济型态以农牧结合为基础,辅以果树栽培。在传统社会组织中,王公与贵族控有牲畜及土地,其人民则依复杂之从属体系组织起来。据传切尔克斯人之少女及少妇经常有自愿被土耳其人口贩子收购,售予中东君王为後宫嫔妃。奴隶制度废除;在切尔克斯人社会中妇女地位低落。
名义上切尔克斯人属于逊尼派穆斯林,然而拜雷电、祝丰收、崇圣林等古老宗教仪式,迄今仍时有所闻。
远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即有关于切尔克斯人的记载,史称切尔西塔人。
1864年,沙俄吞并高加索,该族中的阿迪盖人大批迁往土耳其东部。
1877年俄土战争后,又有切尔克斯人流入叙利亚北部及约旦境内。文化上受波斯人影响。经济以农业为主,少数经营园艺。手工业以织毛毯和其他毛织品著称。部落制和农村公社残余浓厚,尚有酋长统治。
切尔克斯一地大致涵盖高加索西北部地区,以地处两对峙帝国间必争之地,故自古即饶富外来影响。切尔克斯人早期历史极其含糊,虽然在切尔克斯地域内未曾建立过希腊殖民地,但已知希腊人确曾于切尔克斯临黑海沿岸地区建立殖民地,并展开广泛的贸易活动,其影响至为明显。其后续历经有︰罗马人、哈札尔人(Khazar)、蒙古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土耳其人以及俄罗斯人之影响或完全的统治。是以19世纪史学家看到切尔克斯人除好战与勇猛之外亦对外人颇殷勤亲切。
本地区在12及13世纪之前保有相当程度之自治,其后被格鲁吉亚亲王兼并,沦为其省分之一。1234年高加索地区遭蒙古游牧民族侵略,旋即落入克里米亚鞑靼人统治之下。
在16世纪中期及17世纪时,高加索地区统治者曾数度被迫向俄国求援,俾对抗波斯人与土耳其人的入侵。在彼得大帝一世之前,俄国本身对征服此一地区并不热衷;1785年时北高加索已被区画为俄国之一省。
在俄国、波斯与土耳其间爆发的大规模领土战争中,高加索地区均为争夺之焦点。切尔克斯人曾对俄国的统治展开极激烈而漫长之抵抗,其后终于1864年失败,沙皇派兵派兵发动长达4年的战争,对付约2,000,000切尔克斯人,结果将近一半的人死亡,约120,000至150,000人被赶到俄罗斯境内其他地方安身,大约700,000逃往奥斯曼帝国,留在山区家乡的人不到200,000人。信奉东正教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随即迁入,补上当地暴减的人口,并且稳住俄罗斯对领土的掌控。
切尔克斯人主要民族集团有二︰一是阿迪格人(Adyghian),即切尔克斯本地人或下切尔克斯人,20世纪后期时人口数约为165,000人,大部分居住于俄罗斯境内的阿迪格与喀拉恰耶夫-切尔克斯(Karachay Cherkessia)自治共和国中;其二是卡巴尔达人(或称上切尔克斯人),为数约345,000人,主要居于俄罗斯之卡巴尔达-巴尔卡里亚(Kabardino-Balkaria)自治共和国。切尔克斯人另外有族群存在于土耳其(150,000人)和叙利亚(35,000人),另于约旦、伊拉克与伊朗亦有小规模集团存在。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19 07:46:39 +0800 CST  
印古什人

印古什人(Ingush,Ингуши)为北高加索地区的一个民族。自称“加尔盖人”。“印古什”一词起源于印古什人最早居住的村落名。约18.6万人(1979),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西部的山前地带以及大高加索山脉中部山区。
印古什人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使用印古什语,属高加索语系达格斯坦语族。十月革命后创制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语言中有很多借自波斯语、突厥语和俄语的外来词。信伊斯兰教,多为逊尼派教徒。
平原地区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瓜类、蔬菜等;山区居民从事畜牧业和园艺业,主要饲养绵羊、牛和马,栽培葡萄、挥发性油料作物和烟草。十月革命后,工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和石油加工,农业以生产谷物和水果为主。印古什人住屋是用石块砌成的多层平顶楼房,依山傍水,呈阶梯式。主食有玉米粥、肉馅或乳渣馅的煎饼及各种面食,菜肴有烤羊肉串和凉拌菜。男子穿宽肩长绒毛斗篷,戴羔皮帽,穿羊皮靴;妇女穿紧身束腰衬衫和对襟的连衣裙。喜佩戴银质胸饰和腰带。
印古什人与其近亲车臣人都是当地古代居民的后裔。同一氏族的成员聚居一个村落,至今在山区地带还能见到其先民古代村落的遗址。中世纪早期,其住地属阿兰人建立的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蒙古人入侵。16~17世纪开始从山区迁居平原,到19世纪中叶多数已在平原定居。19世纪上半叶被沙俄兼并。 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 此后曾两度被白军占领,于1920年重建苏维埃,1922年成立自治州,1936年改为自治共和国。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20 08:51:21 +0800 CST  
第二十二篇 达罗毗荼语系民族

达罗毗荼语系(达罗毗荼人)概述

达罗毗荼语系(Dravidian family)又译德拉维达语系。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和中部,其次在斯里兰卡北部和巴基斯坦等地。达罗毗荼诸语言跟印度其他语言没有亲属关系。达罗毗荼语系通常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语族。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主要是南印度的语言,其包括泰米尔语、泰卢固语、马拉雅拉姆语和坎纳达语等。
达罗毗荼语系通常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语族。早在1816年,语言学家就已证实达罗毗荼诸语言跟印度其他语言没有亲属关系,它们之间的一些相似点是语言接触和相互借用的结果。一般认为,达罗毗荼语系包括约20种语言。但之后又新发现了分布在山区的一些使用人口较少的语言,确数有待调查。该语系中最重要的是泰米尔语、马拉雅拉姆语、坎纳达语(又称卡纳里斯语)和泰卢固语。这 4种语言分别为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安得拉邦的官方语言。它们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传统,其中泰米尔语的文化传统最悠久。
1、特征
元音有长短之分,包括eo、ēē。鼻化音不是固有的特点,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元音和谐比较弱,亦无规律可循。辅音按发音部位排列,由内及外,由喉音至唇音,与印欧语系相同,前者可能受后者的影响。特有的辅音是顶音摩擦音喷和齿龈卷舌音r,重复时,与其他辅音联在一起,产生寎。南部达罗毗荼语中的字,以元音收尾。重音微弱,一般都落在第一个音节上。
2、语法构成
达罗毗荼语言元音有长短之分。元音和谐比较弱。辅音按发音部位排列,由内及外,和印度其他语言相似。论类型,该系语言基本上属于粘着型。名词性的词类分两种:名词和形容词。名词,包括代名名词,分为两类:人类名词(有理性的)和非人类名词(无理性的)。人类名词常有特殊的词缀,与动词相适应。名词变化有两个基本的格:①直接格(主语);②间接格,一般具有所有格的含义。加上人称词缀形成的派生名词是达罗毗荼语言的特征。动词有3个基本形式:① 现在不定时;② 过去时;③ 将来时。构成方法是词根加特殊词缀。句子语序是主语一宾语一谓语。谓语总是放在最后面。定语放在被定者前面。
3、形态变化
总的说,属于黏着语。名词性的词类分两种:名词和形容词。除了一小部分真正的形容词外,还包括分词、名词间接格、代名形容词。这些都没有形态变化。名词,包括代名名词,分为两类:①人类名词(有理性的):人(神等)的名字;②非人类名词(无理性的)。其余的名词在人类这一类中,南部语言有阳性与阴性之别;但是在泰卢固语和中部语言中,阴性实际上不存在,单数与中性同,复数与阳性同。人类名词常有特殊的词缀,与动词相适应。构成复数利用词缀粘着的形式;在构成过程中,人类名词可以改变单数的词尾。名词变化有两个基本的格:①直接格(主格);②间接格,一般具有所有格的含义,加上粘着的词缀或后置词,以表示不同的含义。加上人称词缀形成的派生名词(所谓人称名词或者代名词化的名词),是达罗毗荼语的特征。代名词复数第一人称有两个形式:一个包括说话的对方在内,另一个不包括。这与北京话的"咱们"和"我们"相似。前者包括说话的对方在内。
代名词第三人称和指示代名词有阳性、阴性、中性之分。没有关系代名词。动词有 3个基本形式:①现在不定时,②过去时,③将来时。构成方法是字根加特殊词缀。代名词后缀就是人称语尾。
达罗毗荼语的一个特点是分开的否定的动词变位变化。被动语气用这种说法来表达。
句子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谓语总是放在最后面。定语放在被定者前面。
外来语中主要是梵语和俗语。泰卢固语和马拉雅拉姆语中外来语最多,其次是坎纳达语。泰米尔语几乎没有。19~20世纪,英语借词进入达罗毗荼诸语言。
字母共有 3种:泰米尔语使用一种;马拉雅拉姆语使用一种;泰卢固语和坎纳达语使用一种。

达罗毗荼人(Dravidian peoples),南亚操达罗毗荼语系诸语言各民族的统称。又称德拉维达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
1、属不同人种类型:
①欧罗巴人种与尼格罗 -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即达罗毗荼人种,包括泰卢固人、泰米尔人、马拉雅兰人以及坎纳拉人等。多信印度教,其中以湿婆派为主,经济、文化均较发达。
②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包括托达人、科塔人、奥朗人、坎德人、贡德人等。
③尼格利陀人种类型, 包括伊鲁拉尔人、帕尼安人、卡达尔人等,其经济、文化均很落后,许多人仍以采集和射猎为主要生计,有的依靠掘土棍生产,称为掘棍文化,许多方面都保留着氏族部落结构,其中有些仍处在原始公社后期,生活在深山密林中 ,保留万物有灵信仰。
属尼格罗 - 澳大利亚人种各民族,是南亚现存最古老的居民 。 欧罗巴人种南欧类型的人于公元前4000~前3000年到达印度,与当地人混合形成达罗毗荼人种,一部分滞留在次大陆西北部,保留较多欧罗巴人种的体质特征,成为现存的布拉灰人。欧罗巴人种的人来到后,部分土著被赶到山区林地,习惯上又称前达罗毗荼人。
一般认为达罗毗荼人与哈拉巴文明有关。雅利安人来到后,达罗毗荼人被赶到次大陆南部,建立安度罗、潘地亚、朱罗、哲罗等王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
17~18世纪英国殖民者入侵后,将达罗毗荼人切割开来,进行掠夺、压迫,破坏了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
印度独立后的1956年根据各民族要求建立泰米尔纳德邦(原马德拉斯邦,以泰米尔人为主)、安得拉邦(以泰卢固人为主)、迈索尔邦(今卡纳塔克邦,以坎纳拉人为主)和喀拉拉邦(以马拉亚兰人为主)。
2、民族起源
对其起源,学术界意见不一。一般研究者认为他们是从地中海沿岸或小亚细亚进入印度的,使用达罗毗荼语言的布拉灰人是其滞留部分。
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本来就是印度的土著民族,发源于今泰米尔纳德地区。游牧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迫使达罗毗荼人南迁或逃往其他地区。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均较为发达。
另有一些较为原始的民族虽在不同程度上受上述民族的影响,而且使用达罗毗荼语言,但主要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中的维达类型(如托达人、科塔人、奥朗人、坎德人及贡德人等)和尼格利陀类型(如马勒尔人、潘尼安人、卡达尔人等)。
他们都是落后民族,许多尚处在母系或父系氏族社会阶段,靠采集和射猎为生,保留万物有灵(见原始宗教)信仰。民族学家有时称他们为“前达罗毗荼人”,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荼种人来到前就生活在印度的土著居民。
3、名称
达罗毗荼(Dravidian)一词最早是罗伯特•考德威尔在他的达罗毗荼文法比较的书中借用梵文drāvida一词创造的,而drāvida一词是公元7世纪的梵文文献中用来指代南印度的泰米尔语的。
4、组成分布
达罗毗荼人由许多民族组成,其中包括:
布拉灰人:属于北达罗毗荼分支,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
库鲁克人:属于北达罗毗荼分支,分布于印度及孟加拉国,是孟加拉国内唯一的达罗毗荼民族。
孔德人:分布于印度奥里萨邦和安得拉邦的部落。
冈德人:分布于中印度。
卡纳达人:属于南达罗毗荼分支,主要分布于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北部。
科达瓦人:属于南达罗毗荼分支,主要分布于卡纳塔克邦的果达古县。
马拉雅拉姆人:属于南达罗毗荼分支,主要分布于喀拉拉邦。
泰米尔人:属于南达罗毗荼分支,主要分布于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喀拉拉邦、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的部分地区,新加坡、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南非的部分地区。
泰卢固人:属于南达罗毗荼分支(过去曾被列为中达罗毗荼分支),主要分布于安得拉邦,也有在奥里萨邦、泰米尔纳德邦和卡纳塔克邦。
图鲁人:属于南达罗毗荼分支,主要分布于卡纳塔克邦南部和喀拉拉邦北部,这一地区也叫做图鲁纳德。
5、特征
长脸型,中等身材,卷发呈黑色,唇薄,皮肤为浅褐色。操达罗毗荼系语言,使用南印度系的字母文字。
6、文明成就
在印度河流域陆续发现的古代城市文化遗 址,分布在东西约1500 公里,南北约1100 公里的广袤地区,历史学家将它们称之为哈拉帕文化。这些古城中又以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两城规模最为宏大。从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两地的考古发掘中,已得到证明,达毗荼人从事灌溉农业,以大麦、小麦为主要作物。同时也驯养牛、羊、猪、骆驼和象等畜类。他们处在石器、金属并用时代,已经有了青铜器。达罗毗荼人的城市建设和手工艺品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房屋是用烧成的砖砌的,有的好几层,城市有完整的下水道设备,这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21 08:29:39 +0800 CST  
泰米尔人

泰米尔人是来自南亚次大陆的民族之一,有记录的历史几乎两千年。泰米尔人主要分布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以及斯里兰卡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在缅甸、马来西亚、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斐济、东非和南非的印度侨民中,亦有为数不少的泰米尔人。除一部分雅利安婆罗门外,都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身材矮小,肤色较黑,鼻子小而扁平,嘴唇厚,头发黑而浓密、卷曲。使用泰米尔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部语族,有独特字母。信仰印度教,属湿婆教派,种姓制度森严;少部分人信基督教。
泰米尔人长于建筑、青铜雕塑,以及表演古典舞蹈和民间戏剧,对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及东南亚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航海、数学、医学亦有很高成就。经济因地而异,有的狩猎,有的从事畜牧或渔业,有的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男人通常只缠一条两米长的围裤;有的还披一条小布单或穿一件无领长袖绸衫。妇女喜欢穿带金银花边的纱丽。以大米为主食,喜吃酸辣、椰油和荤食,饮咖啡。盛行姑舅表婚,山区仍有抢亲习俗。人死后行火葬。
1、分布
原来居住在印度南部的民族,操泰米尔语。泰米尔语是达罗毗荼语系主要语言之一。操泰米尔语的人数在20世纪晚期约达5,700万,其中包括生活在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的320万人在内。使用泰米尔语的人们构成泰米尔纳德邦居民的绝大多数,也有些人居住在喀拉拉邦(Karala)、卡纳塔克邦(Karnataka)、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这三个邦位置占有印度最南端1/3的地方。泰米尔人也有移居马拉加西共和国、马来半岛、缅甸、印度支那、泰国、东部非洲、南非、斐济和模里西斯诸岛、西印度群岛等地的。
2、宗教
印度的泰米尔地区为传统的印度教中心。泰米尔个人专奉一神的守贞专奉派(bhakti)在印度教内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此种拜神方式最早可见于公元6世纪文献中。在公元初年,佛教和耆那教曾在泰米尔居民中广泛流行,这些宗教的文献要早于泰米尔地区印度教守贞专奉派的文献。虽然泰米尔多数信奉印度教,他们中间也不乏基督教徒、穆斯林、耆那教徒。在不久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泰米尔地区也曾是达罗毗荼运动的策源地,运动的宗旨要求在泰米尔文化、语言及文学作品中清除梵语及婆罗门影响。
3、文化
泰米尔人历史悠久,成就显著。他们似乎很早就已发展起了海上交通、城市生活和商业活动。泰米尔人与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贸易来往,可用文学的、语言的及考古的各种资料予以证明。泰米尔人所使用的达罗毗荼语,是年代最早的典雅语言。他们的文学传统丰富,可追溯到公元早期。泰米尔地区曾有哲罗(Chera)、注辇(Chola)、潘地亚(Pandya)、帕拉瓦(Pallava)等王朝出现,到14世纪时,由于维查耶那加尔(Vijayanagar)帝国扩张其霸权於该地,使得上述这些王朝所建国家臣服于帝国。在那些王朝的统治期间,泰米尔人民修建了巨型神庙、灌溉沟渠、堤坝、道路,并在推动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注辇王朝即以其海上力量强大而著称,曾在1025年把马来人所建室利佛逝王国置于其霸权之下。尽管长期以来泰米尔地区在文化上同印度其余各地已无种族界限,然而在政治上大部时间仍保持其为一单独实体,直到英国人统治印度之时,才有所改观。
4、现代
现今居住在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虽然都是印度教徒,却是一些不同的群体和种姓。所谓锡兰泰米尔人,约占该族人口之半,聚居于岛的北部。他们相对来说都受过良好教育,许多人担任职员及从事专业工作。所谓斯里兰卡的印度泰米尔人,是19和20世纪时由英国人带进该岛的,都是茶园工人,他们被其他种族集团看作外国人。锡兰泰米尔人和印度泰米尔人,都按不同的种姓制度组成各自的社会,彼此几乎不相往来。
到1980年代,锡兰泰米尔人同斯里兰卡信奉佛教的僧伽罗人之间,关系日益紧张,这便加速了泰米尔激进分子进行游击战以反对由多数居民僧伽罗人组成的中央政府,期望在岛上北部及东北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坦米尔国家。泰米尔人的反政府组织“泰米尔民族解放之虎”(the 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m)进入90年代之后仍持续战斗。
5、文化艺术
泰米尔人个子较矮,肤色比较黑,头发卷曲、黑而浓密,鼻子小、扁平,嘴唇厚。男子服装一般是缠2米长的围裤,有的披小布单或穿没有领子的短袖绸衫,妇女大都穿纱丽。他们的主要的粮食是小麦。
泰米尔人是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所属的达罗毗荼人很可能是辉煌的印度河文明的主人,也就是南亚次大陆最早的居民。他们的发源地就是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是泰米尔语“泰米尔人的土地”之意。印度河文明是距今5000-4000年的发达文化,以卡利班干、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的城市为代表。当时的人们建设了规划科学、设施完备的供水排水系统,生产出大量精美的艺术品。说明他们既有富足的物质生活,又有充裕的精神生活。雅利安人来到印度后,泰米尔人被迫迁往南部,但泰米尔文化深深地融入了雅利安人的文化之中。泰米尔人擅长建筑、青铜雕塑、航海、数学,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6、分布地区
泰米尔族,主要聚居在东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部分居住在相邻的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此外,在印度以外的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斐济、毛里求斯、南非等国家,泰米尔人也为数不少。泰米尔人个子较小,结实有力,肤色较黑,鼻子扁平,嘴唇较厚,头发黑浓。他们擅长诗歌、建筑和青铜雕塑,古典舞蹈和民间戏剧发达。他们原来信奉耆那教,后改信印度教但与北印度教徒属于不同的教派。他们大部分从事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少部分从事畜牧业和渔业。
泰米尔纳德邦(泰米尔语:தமிழ்நாடு,印地语:तमिलनाडु,拉丁字母转写:Tamil Nadu)是印度南部的一个邦,南临印度洋,东隔孟加拉湾与斯里兰卡相望,西与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接壤,北接安得拉邦。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241多万,居民主要是泰米尔族,官方语言是泰米尔语,首府是金奈。
泰米尔纳德邦的最东端和最西端分别为卡利梅尔角和穆杜马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而最北端是普利卡特湖,最南端则是科摩林角或者坎尼亚库马里——印度国土的终端。
泰米尔纳德邦是印度第十一大邦,从东部的孟加拉湾一只延伸到西部的阿拉伯海。在西北部与卡那塔克邦交界,在北部与安得拉邦交界,西部与喀拉拉邦交界。这里占印度大陆总面积的4%。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22 07:49:04 +0800 CST  
泰卢固人(安得拉人)

泰卢固人(Telugus),南亚印度民族之一。又称“安得拉人”,约5450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相邻各邦亦有分布,亦有迁居欧美和东南亚的新马地区。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使用泰卢固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东南语族,受梵语影响很大,吸收大量梵语词汇。字母与坎纳拉文近似,系由梵文天城体演化而来。信仰湿婆教和毗湿奴教混合的印度教;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伊斯兰教。
有人认为泰卢固人是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后裔。公元前3~公元3世纪曾建立安度罗国,有发达的文学艺术。19世纪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备受严重剥削。印度独立后,于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
泰卢固人分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和首陀罗4个种姓,每一种姓又分数以百计的亚种姓。但种姓界线不如其他地区严格。实行种姓内婚,允许交表亲(见交错从表婚),寡妇不许再嫁。人死后在河边火化,余烬投河。多数人以务农为生,种植水稻、烟草、芒果等,部分人从事渔业。男人喜穿无领肥袖长衫,缠一宽大围裤,包头布,留翅胡;妇女穿纱丽,无论贫富,从头到脚戴满各种首饰,吊一大鼻环,用蕃红花或姜黄把全身染成黄色,有的文身。
安得拉人大都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当地人喜欢吃辣椒。如果没有辣椒,什么食物也是索然无味的。但是当地人不大习惯吃糖和甜食,却很喜欢喝茶。
关于安得拉人的来历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有些学者认为,属于雅利安人;另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在《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大史诗中,称为达罗毗荼人。在阿育王石柱铭文里,凡提到安得拉人的地方,也提到了“普林达人”,但没有肯定是哪个王国的人。在《梨俱吠陀》的《爱达罗梵书》里说,安得拉人是众友仙人的后代。据说受到父亲的诅咒后,迁居到温蒂亚(文底耶)山南部,在那里,同当地的达西安族妇女结了婚,子孙后代便是安得拉人,这就是说,安得拉人是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的混血种。看来,最早的安得拉人要么是一些脱离了雅利安族或者不得不放弃雅利安族而加入达罗毗荼族的原雅利安人;要么就是一些跟雅利安人混合后脱离了其他达罗毗荼族的达罗毗荼人。泰米尔语《往世书》称是达罗毗荼地区以外的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谈到7世纪的安得拉人时曾这样写道:“貌黧黑,性猛烈,好学艺”。
现在的安得拉人中,除一些土著人仍保留着原来的纯血统外,其余都是混血种,另一个特点是,外貌既不明显地像北方人,也不明显地像南方人,似乎既有雅利安、达罗毗荼人的特点,也有蒙古人种的特点。一般身材高大魁梧,臂膀粗壮结实,肤色多种多样,深黑色、棕色或浅灰色等都有。安得拉人大都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印度教徙特别注重婚事,认为结婚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结婚一般限于同种姓内进行。同外种姓结婚的寥寥无几。有些种姓禁止家族内通婚,特别是婆罗门种姓更是如此。以前盛行童婚,现已改变了这种陋习,童婚公认是非法的。
安得拉邦是印度第一个按语言划分出来的邦,由原来马德拉斯北部的泰卢固语地区所组成,它以前属马德拉斯的一部分。“安得拉”和“泰卢固”是同义语,但一般把该区的语言叫“泰卢固”,而把该邦的居民称为“安得拉”。
关于“安得拉”一词的来源,流传着几种说法。一种认为,因这些人定居在登德迦兰若的森林里,林木蔽日,终年不见阳光,所以居民被叫做“嗯蒂迦”(黑夜人)。这个词后来演变成“嗯得拉”,最后又叫“安得拉”。但在《薄伽梵歌》里是这样说:巴利有六个儿子,最小的叫安得拉。因为是后裔的缘故,这些人也就被叫成了“安得拉”。起初只是一个群体或氏族,并不是一个国家。
第二种说法是:据传这个国家有位双目失明的国王,以一种特别的语言向太阳神祈祷,因而恢复了视力,重见光明。所用的那种使他重见光明的语言,据说就叫“泰卢固”语。
第三种说法是:由于上述事情发生在戴里瓦合河岸,所以语言就称做“泰卢固”。《佛本生经》一书也提到当时的泰卢固人。说他们居住在从戴里瓦合到迪鲁巴迪一带,其京城叫嗯特格普尔。
第四种说法是,这个词的原意是“像蜂蜜一样甜”。泰卢固语都是以元音结尾,是一种优美动听的语言,所以后来就把操这种语言的人也称之为“泰卢固”,并且把这个地区称做“泰卢固”地区。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泰卢固”这个名字同古代的羯陵伽有关。说羯陵伽分为两部分时,北部叫乌特伽尔,南部叫蒂利羯陵伽。蒂利羯陵伽后来简化成羯陵。蒂利的意思是“三”,陵伽就是“林加”,意思是男生殖器。因为这个地区的三个角上矗立着三座湿婆林加庙,因而把这个地区称做蒂利羯陵伽。人们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更有道理。
楼主 麟剑  发布于 2017-06-23 07:54:08 +0800 CST  

楼主:麟剑

字数:1267649

发表时间:2016-03-16 00: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20 13:46:16 +0800 CST

评论数:6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