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铺子】——香辣唐诗,清蒸宋词,凉拌元曲 字里行间全是味(连载)

“人前装逼 背后苦逼”的风流才子 | 诗词铺子025

《桃花庵歌》 - 唐伯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1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是唐伯虎同志的代表作,世代传唱,人人皆知,肥而不腻,老少咸宜。

唐伯虎同志有三个代表:《桃花庵歌》、《花下酌酒歌》、《把酒对月歌》。打开之后你会发现,篇篇离不开花,离不开酒,离不开吐糟人生,完全符合文学青年们的普世价值观。后世的曹雪芹童鞋把它们稍加“借鉴”就成了《红楼梦》中随着林妹妹一把锄头一把泪而感动“红粉儿”们的《葬花吟》、《桃花行》和《秋窗风雨夕》。这个调调,文青们爱呀!

“小人本住在苏州的城边,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自从在荧屏上周星驰代言了唐伯虎之后,再读他的很多歌行体时,都仿佛强迫症似的情不自禁一手端碗,一手拿筷子,吧嗒吧嗒地铿锵摇摆。再苦逼的诗歌背景也都变得逗逼起来,生活充满节奏感,根本停不下来。

2

唐伯虎如果放到今天应该是个很牛逼的策划文案。他在当年那个传统文人们崇尚“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低调年代,高调地自封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作品往往不按套路出牌,这走的就是现代产品经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互联网思维的路子。

这一反常的打法,让世人记住了他的第一,当然也记住了他的“风流”。先是冯梦龙在他的《警世通言》中收入了《唐解元一笑姻缘》,后来人们也许觉得“一笑”还不足以体现这位才子的风流段位,于是“一笑”变成了“三笑”,“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从此在大江南北传播开去。

流传了四百年的绯闻故事让人拍案叫绝,但他的真实性也实在让人怀疑。秋香这位女一号虽然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不过她并非什么无锡华府的丫鬟,而是与唐伯虎同拜沈周为师学画的师姐,而且(看我的口型):她整整比唐伯虎大了二!十!四!岁!

这一段“惊天地泣鬼神” 的忘年姐弟恋恐怕也只是人们不负责任的一厢情愿罢了。世人乱点鸳鸯谱,管它靠谱不靠谱,看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永远离不开粉红色的八卦。(此处再次插播公益广告:杨掌柜不生产八卦,也不做八卦的搬运工!)

3

唐伯虎在世人眼中无限光鲜,顶着江南第一才子风流不羁的名声,但是历史上的他身世却是凋零不堪。

唐伯虎也曾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在苏州城内开一个小酒馆,也算是一个小康之家。妻子徐氏温存体贴,夫妻恩爱,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一家和睦。

然而在他二十五岁的那一年,父亲突然中风而亡,母亲因为悲伤过度也与世长辞,妻子生子时落下产病离开了人世,而刚出生的儿子仅仅在人间流连了三天,便追随着母亲而去,而几乎同时,还传来了唐伯虎最疼爱的妹妹在夫家病故的消息……

一年之内五位至亲先后离世,身为乡试第一参加科举却又遭遇莫须有的作弊案被判刑,出狱之后面对的是弟弟弟妹与他分家划清关系。

他的功名无望,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他没有那么多传说中的艳福,八个老婆凑两桌麻将,反而是家中唯一的续弦妻子忍受不了困苦的生活,最后弃他而去了,唐家打麻将经常是一缺三的状态。

后来唐伯虎被远在南昌的宁王邀为幕僚,他屁颠屁颠地去了之后却发现自己只是充当造反前增加名望值的拉票工具而已,于是历尽艰险,装疯卖傻跑路回了苏州…经历过这些,唐伯虎一头扎进他的桃园,再也不肯出来。

4

人总要经历些事情之后才会把执念变淡,就像辛弃疾说的那样,年轻时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装逼装得不成样子,等上了年纪可以有资历说些什么的时候,出口的却只是天凉好个秋了。

唐伯虎的后半生穷困潦倒,混迹在苏州市井,“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没有银子了,便懒洋洋“闲来写幅青山卖”,而且还要自己挑买主,“不使人间造孽钱!”

如此这般,年复一年,又怎么能不“笔砚生涯苦食艰”呢?但他毕竟是个诗人,能把自己的窘境描写得浪漫一些,聊以自慰,也粉饰了后人。就如同当下的我们,每天在朋友圈里晒自拍晒孩子晒旅行晒梦想晒鸡汤,晒出经过美图秀秀滤镜之后的“美好人生”。

唐伯虎在五十四岁的这一年上贫寒而终,葬在了苏州横塘不远的地方。明末书商毛晋说过这样一句话“千载下读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这话说得多好,读了你的诗文,便就是你的朋友了,又何必与你生在同时呢!

这话肯定对唐伯虎的胃口,要是让他听到了,一定得起来再跟你喝二两。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2 15:16:16 +0800 CST  
@感情过剩 2016-08-02 23:30:29
好文
-----------------------------
谢谢客官鼓励~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3 09:27:13 +0800 CST  
@chycym 2016-08-03 00:01:23
好内容,先mark
-----------------------------
客官常来坐坐~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3 12:25:04 +0800 CST  
@年华过客 2016-08-03 11:22:49
难得一见的好贴,坐等楼主更新。
-----------------------------
边写边更,努力中… 谢谢客官的支持嘞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3 14:31:23 +0800 CST  
化友为敌的小能手 | 诗词铺子026

《登飞来峰》 –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感谢历史老师的填鸭式教育,让我们在聊到变法话题时,似杨掌柜这样智商一般的童鞋,头脑中跳出商鞅的名字之后,紧接着蹦出来和我们say hello的,便是这首诗的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27岁开始在浙江鄞县当知县,开启他政治实验狂人的生涯。短短几年间,就将贫穷落后的小县城治理的井井有条,一跃成了全国特区。

他的突出才能引起了朝廷的关注,宋仁宗很想召他入朝为官,可是王安石几次三番坚辞不受,想尽了办法说no,宁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个地方小吏。

如此怪癖的行为让朝野哗然。中国自古以来,做官的人都渴望着节节高升,甚至不惜用一些不堪的手段来打通关节。那为什么王安石要在大好青春的时候对庙堂的召唤充耳不闻,而且表现得如此决绝,仅仅是装逼地在进行“饥饿营销”吗?

2

我想,在那个时代的王安石就已经具备了现代白领的择业观,一个老板要寻找好员工,同样的,一个优质的员工也要寻找“调性匹配”的好老板。

仁宗皇帝的朝廷刚刚经历了一场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在王安石看来,仁宗皇帝现在一谈到改革就头疼,肯定难以共事,绝不是个好BOSS。

王安石在等待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机会,而这机会,他三十岁的时候没有等到,四十岁的时候也没有。仁宗皇帝不行,英宗皇帝也不行。但他依然沉心静气地在等,不知道他是不是找瞎子算过命,怎么这么沉得住气!

这机会,终于在他即将知天命的那一年等到了!

坐在龙椅上面的是一张年轻的面孔——20岁的神宗皇帝。他要面对的是一个积弊太多,渐入膏肓的大宋江山,他决心要除旧布新,要有一番大的作为。他雄心万丈地站在朝堂之上向天下疾呼:“什么时候能有一位像魏征辅佐唐太宗那样的人才来辅佐我呢?”

此时远在金陵的王安石,听到这一句隔着千山万水的呼唤,犹如白云大妈对门那位得了脑血栓的王老二一样激动得浑身颤抖。他连夜赶写了一份《贺皇帝登基表》,顺丰加急快递到汴京,献给神宗皇帝。

神宗读后,兴奋不已,这马屁拍得清爽!立即投桃报李,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王安石一改往日推委拖沓的姿态,I do! 即刻上任了。

此刻,朝廷内部拥护王安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做过太子文书的韩维率先推举了他;紧接着,老宰相文彦博提出要破格提拔他进京来任职;文坛泰斗欧阳修也向皇上保举他来做官;当初在扬州做过他上司的韩琦也对他表示了赞赏;他的好友——当时已很有威望的司马光,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亲笔信寄给王安石,信写得直截了当:“你王安石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能力远远在我之上。但你已经白白浪费了三十年的光景。现在新帝即位,你不能再后退,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起做官吧!”

一时间,王安石名声大噪,成了妇孺皆知的人物。人们对这位神秘人物充满了热切的期待。短短三年,王安石完成了由一名知府到宰相的三级跳。

3

政治实验狂人变法的措施按计划一项一项地出台了。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在于“理财”,所依循的宗旨是“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这一想法在当时的那个封建社会提出来,是相当了不起的!

但他的新法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使中、上级官员和皇室减少了特权。想让中国股市遵循经济规律?想让各级官员放弃特供,和老百姓一样享用地沟油瘦肉精毒大米皮鞋胶囊和大头奶粉?这不是要了亲命吗!仿佛一夜之间,先前那些支持他的官员们几乎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那一面…

当初那么热情邀请王安石出山的司马光不知心中是不是有些后悔了,连续发了三封私信劝王安石是不是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

而王安石此时已经在变法的道路上迈开了大步,走得正嗨,又怎么会就此立正稍息呢。他很委婉又很坚决地拒绝了司马光的建议。两个人由此开始从书信的辩论升级为在朝堂上的公然撕逼!

曾经深厚的友情彻底破裂了,司马光一气之下,发誓不再与王安石共事,跑到西都洛阳专心致志去写他的《资治通鉴》了…

王安石自此彻底升级到了“拗相公”的模式,为了维护他的新法,为了实现他的理想社会,他不惜师生反目,不惜朋友断义,甚至不惜六亲不认。他清洗御史台、将范仲淹的儿子范纯阳流放、将支持过自己的老宰相富弼贬为太守、撤了苏辙的职、罢黜了曾举荐过自己的挚友韩维、逼迫自己的恩师欧阳修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将总和他PK的苏轼外放杭州…

因为王安石的缘故,自动请辞的还有老臣曾公亮、曾做过他上司的韩琦、元老重臣范镇、在文坛上与王安石齐名的“美髯公”吕公著等等…

这一长串名单当中,有很多都曾是王安石的朋友,甚至为他拜相出过不少力气,但是仅仅短短数月间,就纷纷落得分道扬镳,不共戴天,难怪林语堂先生在著作里写道,不得不佩服我们这位“拗相公”化友为敌的超能力…

现在回过头再来读这首《登飞来峰》,我们依然不得不承认王安石天生具有政治家的气质,这首诗作于他初登官场之时,那个时候,他一个小小的县长已经吟出了中央政治局的腔调,也就不难理解后来他能给神宗皇帝洗脑“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了。

这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被后世多少的政坛人物反复吟咏,包括那谁,那谁和那谁…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远远不及王安石的高度。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3 22:55:46 +0800 CST  
@好好好都是我的错 2016-08-04 00:38:06
请看在半夜追贴的真心点赞的份上,掌柜的,我要点播二次元宅男李贺!
-----------------------------
哈哈哈哈,客官要早睡早起才好哦!~~~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4 09:08:03 +0800 CST  
@道法自然乎 2016-08-04 14:26:42
wonderful, marvelous,excellent:)
-----------------------------
偶遇英格丽是高手,very sex meet! :)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4 15:21:09 +0800 CST  
@懒猫myka 2016-08-04 15:43:59
楼主,哪里可以买到你的书呀?还是你只是在网上写?
-----------------------------
楼主木有书,网上写着玩。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4 16:00:32 +0800 CST  
熊孩子的盖世绝唱 | 诗词铺子027

《滕王阁诗》 -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在轻靡绮艳的宫体诗当道的初唐文坛,王勃这个混不吝的桀骜小子简直就是一朵奇葩。

王勃出身名门之后,他是隋末两位大儒——王通的孙子和王绩的侄孙,继承了祖上的DNA,六岁能诗能文,被业内专家誉为神童。王勃持才傲物,行文往往独辟蹊径,不人云亦云,他十六岁考取功名时,唐高宗看了他的卷子之后直呼surprise!真是奇才啊奇才!

有权威的肯定,有高层的赞美,年纪轻轻的王勃被分配进入了沛王府工作。在我们看来,这简直就是走在“人生赢家”的既定路线上啊,前途不可限量。然而谁的青春不迷茫,谁在青春期不骚狂,疏狂不羁的王勃却因为一件小事几乎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在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psp的时代,缺少娱乐项目但是从不缺少娱乐精神,总有乐子可以找出来。沛王李贤和英王李哲这两块货就酷爱斗鸡,以此为乐。作为文字工作者的王勃也是闲的蛋疼,为了给领导助兴,竟然还煞有其事地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炒作气氛。

这事被唐高宗知道了,当初对王勃充满了surprise的皇帝这次充满了angry!你们这帮熊孩子到底还有没有点正经事干了?!他当然不会惩罚自己的两个皇子,这个锅也只好由不知轻重的王勃来背了,他就此被驱逐出府。

后来好不容易托朋友补了个虢州参军的职,结果恣意妄为的性格还是没有改变,在任上因为擅杀官奴捅出了命案。这一下新账旧账一起清算,两黄变一红被罚出局,幸亏后来遇赦才免除死罪保住了性命,不过他的父亲因为这件事受他的牵连而被贬谪到南荒之外的交趾去做县令了。

2

26岁那年,“坑爹”的王勃去探望远在交趾的老爸,路过南昌,正好赶上一场盛会。

中国的官员们都热衷于找出一个由头就组织一场盛大的Party,邀上一些名流或者砖家,各自说上一堆四六不着的废话,总结出无数重大的意义,然后觥筹交错,喝个皆大欢喜。

洪州都督阎伯屿大概也是这样的人,位高权重的他在自己的任上重修了江南名楼滕王阁,正好趁着重阳节的名头,广邀宾客,举行一个庆祝典礼,或许还能抢上当天《大唐日报》的头条。

盛宴从上午一直到了黄昏,阎伯屿突然提出要大家以文助兴,写一篇楼记。这不过是个小噱头罢了,阎都督早在几天前就让他的女婿吴子章写好了一篇《滕王阁记》,反反复复的修改,就是为了让他在今天的宴会上扬名立万。众人都明白其中的奥秘,纷纷含笑推辞掉送到面前的纸笔,唯有到了王勃面前,毫不客气的接了过来,铺在几案上,研磨蘸笔,准备一展身手。

以王勃的聪明,他不会不洞晓阎都督的意图,但作为一个有傲骨的文人,他也绝不会放弃宣泄自己才情的机会,这就像蒙古勇士遇到骏马,孙悟空遇到妖精,范伟遇到林志玲,不可能不上的。

阎都督显然对王勃的举动很不满意,甚至有点拂袖而去的意思,一个人走到阁外去了。主人很生气,后果怎么样呢?王勃毫不在意,如若无人地饮尽了杯中酒,开始泼墨挥笔。《唐才子书》中在记载这一段的情景时说:“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王勃的一字一句早已通过下人传到站在阁外的阎伯屿的耳朵里。从最初扶着栏杆不屑一顾到继而低头沉默不语到最后的冲回阁中的拍案称赞,阎都督终究还算是一个有气度的人,爱才并且惜才。而吴子章的那篇改了又改,修了又修的楼记在王勃的面前最终没有好意思再拿出手。

3

公元675年重阳的那个黄昏,落霞与孤鹜齐飞,新修成的滕王阁成为了王勃一个人的舞台,被永远铭刻在那一片秋水长天之中。

而就在不久以后,按照原计划翻山越岭去交趾探望父亲的王勃在渡海的时候堕水而亡。当地的村民在海水涨潮时发现了这位已经失去了呼吸的名声显赫的中土诗人,把他厚葬于当地。而这个当地——在今天已经属于了越南北部的义安省。

王勃生前是个持才傲物的“熊孩子”,正是由于他的这一性情,招惹了无数的憎恶和嫉妒,让他短暂的一生充满坎坷。他的血液里流淌着诗情、张狂和叛逆,而他的死依然是那么地桀骜不驯,隔着千山万水把我们远远地晒在一边,只余下冷冷的注视。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4 16:50:51 +0800 CST  
@情在不能醒2015 2016-08-04 16:56:32
楼主,请问你为什么不用时间为顺序呢?
-----------------------------
因为是想到哪写到哪,没有计划,写着玩。确实有点东一下,西一下的。。。。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4 17:46:35 +0800 CST  
@777阿猫 129楼 2016-08-05 10:21:00

COME ON ,楼主,眼巴巴等着你的帖子开胃养颜呢~(*^__^*) ~
—————————————————
咔咔,今天人在外地,回去努力码字~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5 12:53:52 +0800 CST  
@不知道密码了1983 2016-08-05 07:30:26
楼主慢慢写,我慢慢看
-----------------------------
谢谢客官支持,我努力努力再努力~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5 19:16:24 +0800 CST  
@501388838 2016-08-07 10:04:06
楼主看我.....
王这么写了一本<<大好河山可骑驴>>,和楼主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楼主可以尝试用一根线串起来..那样就更好看了!
最后寄语楼主:少去灯晃多码字!!!
-----------------------------
@年华过客 2016-08-07 11:07:43
不灯晃哪来灵感[d:呲牙]
-----------------------------
灯晃~~嘿,今天和二位又学到了新词:)
掌柜的没灯晃,今天一天宅在家里折腾公众号呢,头都大了。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7 14:47:02 +0800 CST  
北宋词坛的“老顽童” | 诗词铺子028

《天仙子》 -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境,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
在热闹的北宋词坛,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位大佬级人物的存在,他就像是一位隐藏在江湖纷争之外的武林高手,无视名利争夺,只管自顾自的游戏人间,享受生活,他就是词坛老顽童张先。

张先是江南才子,放荡不羁,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抽烟、喝酒、烫头,外加一夜情,是当世著名的“花心文人”。

年轻的时候,他和尼姑谈恋爱;当了官,和官妓们做笔友,书信往来,谈理想谈人生谈两性情感。

他的词作多是描写男欢女爱和诗酒人生。因为在《行香子》中有一句词:“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所以江湖中人给他起个诨名叫“张三中”,但是张先觉得这个名字太土太不拉风了,影响他个人品牌的树立,自作主张改名叫“张三影”,因为他平生创作最得意的三句词 “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堕轻絮无影”,都有个“影”字。打这以后,他没事便举着个葫芦逢人就问:呔!你喊我一声“张三影”,你看我敢答应吗?!

2.
张先生活在北宋最好的时光,别人负责忧国忧民,他负责说学逗唱,单从他的才华来讲,张先在宋词从小令到慢词的发展过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手拉着晏殊,欧阳修,一手牵着柳永,苏东坡,但是他逗逼的性格注定让他坐不了文坛领袖的位置,不过他和几任词坛一把手的交情都十分的和谐。

北宋初期的文坛领袖是晏殊,他算是张先的座师,但两个人的年龄相仿,张先还大他一岁,算是亦师亦友。

六十多岁的张先曾经到晏府上蹭饭,晏殊很开心地招待他。晏殊是著名的太平宰相,富贵词人,生活非常讲究。他在席上看到张先狼吞虎咽,便开始给他讲养生之道:子野啊,你可知饭食要讲究荤素搭配,细嚼慢咽,少食多餐。睡眠要讲究时辰,要清心寡欲。子野啊,你听说过穴位养生吗?你看,这是承山穴、这是足三里,来来来,看看我的涌泉穴……

张先一边啃着羊腿,一边满嘴流油地应付着:相公,相公!快吃,快吃!这是上脑、这是里脊、这是颈肉,这是后腱子,羊肉凉了就不好吃了……晏殊一脸朽木不可雕也的哭笑不得。

可谁会想到,没过几年,讲究养生的晏殊就先去世了,比混不吝的张先早了三十多年。

晏殊之后的文坛领袖是欧阳修,张先和他是同年进士。张先有一次也上门去蹭他家的饭,一向低调处事的欧阳修一听是大学长来了,连鞋都没有穿好就跑出来迎接,还把家人和府里所有人全叫出来列队欢迎,检验欧阳府三军仪仗队,可见对张先的尊重。

3.
欧阳修淡出文坛之后苏轼成了文坛新领袖,苏轼比张先小了46岁,两人相差半百,但并不影响二人的交情。张先80岁后两次邀请(两次啊!)苏轼来参加他的纳妾大典,苏轼开始接到请柬的时候还以为是张先的儿孙办喜事,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老前(se)辈(gui)亲自出马,感慨他老当益壮之余也不忘写首诗揶揄他一下:“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偶买噶!原来“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老牛吃嫩草老流氓的意思,古代文青们真会玩,妄被后世自恋的小青年还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帅呢,没文化,多可怕啊~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7 18:31:34 +0800 CST  
可爱可恨凤凰男 | 诗词铺子029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
古代没有这个新名词,但是以今天的眼光看,元稹是个标准的凤凰男。

他本出身书香门第,但年幼时发生变故,父亲去世,他和母亲被家族赶出,只好到姥姥家寄人篱下,饱尝艰辛和贫寒。

这种特殊的环境让元稹在成长的升级打怪过程中几乎收集全了凤凰男所有腹黑级的成长技能:吃得了苦,也奋得了斗,装得了孙子,也耍得了流氓,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知识改变命运,相信只要抓住机会就可以时势造英雄。

2.
公元800年,在山西蒲州普济寺读书备考的元稹巧遇来此躲避战乱的远房姨妈。兵荒马乱之际,元稹一方面发扬高大上的男子气概,想方设法保护姨妈一家安危,一方面又尽展登徒浪子本色,翻墙入室勾搭小表妹。歹徒白天强弓硬弩没有办成的事,被元稹三更半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轻而易举就办成了。元稹以此为原型写出了一部自传体回忆录《莺莺传》,在版权保护期过了之后被王实甫拿去加工,成了明清文艺青年们疯狂追剧的神作《西厢记》。

元稹打着进京赶考的幌子离开了小表妹,刚刚取得一点功名,就马上抓住机会,放弃了等待他的旧爱而娶了当时西安市长韦夏卿的小女儿韦丛。钱没有花一分,抱得美人归还住进了岳父提供的婚房里。

元稹一下子有了大BOSS撑腰,开始了自己职场打拼的新生涯,不久之后就在公务员的国考中拿了第一名。就在职场上升期,韦丛去世了。他马上推出了一系列的主题悼念文章,什么“取次花丛懒回顾,半为修道半为君”啊、什么“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啊、什么“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啊…… 读了这样的字句,别说怀春少女、多情寡妇、单亲妈妈了,就像我这样的奔四十的老直男也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然而,可是,可但是!就在韦丛去世的那一年,就在发妻还卧病在床之时,元稹却早已经跑去川蜀和“非著名女校书”薛涛姐姐“one night in ChengDu,留下许多情了”。

薛涛比元稹大了11岁,是大唐最具传奇色彩的交际花之一。两个人时而相聚,时而分离,诗书相通。在为亡妻呕血写出几首悼亡诗之后的元稹也为薛涛写出了诸如“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这样撩妹的大神句子。

而薛涛为了给元稹更好的读信体验,不断完善升级自己的信纸,将芙蓉花瓣捣成泥加上浣花溪的清水,用毛刷涂在纸上,叠压阴干,经过反复实验,从DOME版到终极版,制出了拥有浪漫颜色的薛涛笺。然而这也并没有能留住元稹离去的脚步,这段姐弟恋由开始的惊天地泣鬼神到最后的无疾而终也仅仅经历了一年有余的时间。

元稹在四川的工作进程并不算顺利,在他看来,如果想在官场混下去,总得有个正式媳妇才行。于是在四川省长权德舆的撮合下,他马不停蹄地又迎娶了另一位才女——重庆市委书记裴郧的女儿裴柔之,成了元氏花名册上的又一位好妹妹。

3.
好一个“曾经沧海难为水”,好一个“取次花丛懒回顾”,当元稹工作应酬之余,在KTV包房搂着小姑娘高唱“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为何每个妹妹都那么憔悴”时不知道有没有脸上发烧,心中愧疚。

纵观他的情感路线,元稹堪称渣男中的极品渣。但是想想也真是没办法,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必有可爱之处。像这样一位才华横溢,风韵潇洒,学问好,成熟,人长得又帅,身材棒,马甲线,脸上还没痤疮,嘴里没口臭……哎,这种人,谁遇到了又会不爱呢?

算了,算了,不写了!写了这么多,对于这样一个人渣,突然发觉,我是不是有点羡慕嫉妒恨了呢?!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09 17:52:01 +0800 CST  
030 – 来自未来的诗人?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
云南有个无量山。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段誉小公举在一次探险活动中无意中掉落到了山底的“琅嬛福地”之中,在洞中蓦然遇到一座玉雕石像。

画外音:这石像本是王语嫣的外公无崖子照着王语嫣的外婆李秋水雕刻的王语嫣的姨姥姥李沧海(你懂的,有故事的人一看这里面的情节就知道特别复杂,容易跑偏)。

石像雕得栩栩如生,冰清玉洁,雪肌仙骨,连段誉这种平日里见惯了各民族美少女的主儿都如梦如痴,叹为观止,立刻扑到脚下如鸡啄碎米一般磕了一千个头,口中直呼“神仙姐姐”。

铺垫辣么多,我今天要讲的当然不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石刻雕塑艺术,而是要表达一种感觉,就是段誉初见到石像那一瞬电光火石之间产生的那种感觉,那个就叫做——惊为天人!

因为这种感觉我也曾经有过(闭嘴!当然不是见到姑娘。我媳妇也在看我的公众号,你们想让我死吗!)。讲真,那是我第一次读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惊艳和连绵不断的叹服,不止如此,读到深处,恨不得就像段誉那样情不自禁地想把书卷高高举起,顶礼膜拜。

2.
张若虚真是个神秘人物,人如其名,如虚如幻。直到今天,也没有一部典籍能说清楚他生于何年,卒于何年,这么有影响力的一位诗人竟然被政府当局的户籍管理部门给默默哒遗漏掉了。

后世的专家们推测他活跃于大唐神龙年间(难道是要表达他的神龙见首不见尾么),还煞有其事地将他和贺知章、张旭、包融一起列为“吴中四士”,并声称他和贺知章书信往来频繁,但是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见到留下的只言片语。

不仅是书信,即便是诗,张若虚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仅仅存世两首!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这一篇被后人称为“以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竟然在唐朝的出版物中没有任何记载!

最早收录张若虚这首诗的是宋朝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选入它是因为它的题目,这本集子里一共收录了7首《春江花月夜》,因为这题目本身是乐府曲牌。

除此之外,在唐宋600年间的官方也好,民间也罢,前前后后的20多部颇有影响的唐诗选本中都没有收录《春江花月夜》一个字。直到又过了200年后的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这首诗才开始老树开新花,隔代而爆红。这一切都让人觉得如此诡异:在那么两个以诗文为重的朝代里,难道所有文人的眼睛都瞎掉了吗?!

3.
800多年的时间黑洞让我们甚至怀疑张若虚这个人是不是在唐朝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史料上记载他做过兖州兵曹,除此之外,别无资料可寻。

兵曹,也就是当地武装部的一个文员,他的同事们可能不会知道,这个平日里看上去爱睡觉爱偷懒的隔壁老张,这个每天忙着撰写征兵广告和复员介绍信的寻常文人,体内竟然积蓄着如此强大的洪荒之力,一支惯写公文套话的笔下竟然流淌出了天人合一的旷世奇文。

没有诗人更多的背景可以代入,没有更多创作的信息可以代入,在那个追求词藻矫饰香艳,堆珠砌玉的宫体诗年代,虽然也有初唐四杰在大刀阔斧地拼杀,也有陈子昂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呐喊,甚至有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小清新萌芽出现,但是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地腾空问世,还是犹如平静的水面上突然立起一座高山,给人一种不真实的幻觉感。

这首诗里明明有着盛唐的气魄,有着中唐的风度,有着晚唐的余韵,还有着充斥南北两宋的义理和趣味,甚至还有佛道两家的偈语,这样一首既感性又性感的鸿篇巨制,当真是初唐那个时代可以完成的吗?

又或许张若虚是穿越自未来的人吧,就像张晓化身马尔泰•若曦穿回清宫一样,这样一个人化身在张若虚身上来到了初唐。他无法改变历史和文坛的走向,但是可以开一个小小的善意玩笑,他以一个平凡的公务员身份旱地拔葱完成一篇《春江花月夜》,让后世的宗师们诸如李白再吟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诸如苏东坡再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就显得稍稍有一丝尴尬了。

或许神龙年间某一天下班的时候,小职员张若虚放下刚刚写完《春江花月夜》的毛笔,满足地吁了一口气,起身依旧像往日那样懒洋洋地和同事们打着招呼,说明天见。然后推开任意门,一脚踏上回到未来的时光机。

从这之后,那个兖州兵曹张若虚再也没有了诗作,世间也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11 15:44:51 +0800 CST  
@u_113418882 2016-08-11 17:42:21
拜读杨掌柜解说了,风趣易懂。掌柜的能否解毒下屈原,古代文人千千万,就屈子为我们争取了一天假日。
-----------------------------
哈哈,客官视角太独特了!赞啊~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11 21:09:47 +0800 CST  
忘了是谁说过了,读到一首好诗,最直接的生理反应就是汗毛竖立,起鸡皮疙瘩。。。。。我读《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不知道各位客官一见倾心的是哪一首诗词,大家说说吧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12 07:43:50 +0800 CST  
@诗词铺子杨掌柜 2016-07-15 12:07:44
不一般的贺铸 | 诗词铺子010
《鹧鸪天》 –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
贺铸是个身份不一般的人。他算起来是北宋皇族的后裔,是当年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成分狠高。
他还拥有不一般的才华,在当世,他的诗词就被啧啧称道,到后世,更被后代文人......
-----------------------------
@田野麦风 2016-08-12 11:18:43
个人感觉贺铸这首词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有得一拼!
-----------------------------
确实,这两首悼亡词里算是最有感触的,另外就是清朝纳兰性德悼念亡妇的《金缕曲》(此恨何时已),也很感人。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12 22:16:46 +0800 CST  
031 – 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钓台》 - 李清照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1.
就如同我们日常言称总理,多指的是周恩来总理,言称先生,多指的是鲁迅先生,而唐诗宋词里提到的钓台,大多指的都是富春江上桐庐城西南二十多里外的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老同学,毕业之后一起创业打天下,在公司成功上市刘秀登基做了皇帝之后,他却选择了隐姓埋名,急流勇退。

刘秀做了东汉的CEO,每天面对着堆在办公桌前得各种报表和决策书,一个头有两个大。他很希望严子陵能出来做官继续辅佐自己,但是严子陵不愿出仕,并没有给皇上同学这个面子,而是携妻隐居富春江,渔樵耕读。

刘秀还亲自跑到富春江来请他,严子陵好吃好喝好招待,虹鳟鱼、柴鸡蛋、豆腐脑,小米粥,晚上和皇上同榻而眠,忆童年,致青春,一起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严子陵的农家乐一条龙服务很到位,但死活就是不肯出山。最终刘秀只好悻悻而去,严子陵得以终老林泉。

2.
严子陵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不慕富贵、不媚权势,这几乎囊括了所有中国式文人的理想气节,注定会引得后世的晚生们纷踏而来凭吊感怀。

这不,李白来了,孟浩然来了,苏东坡来了,陆放翁来了,朱熹来了,康有为也来了。那一年范仲淹正好被宋仁宗贬到桐庐县来做官,第一件大事就是跑到富春江畔修了一座严子陵祠堂,并题写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碑文。

这还了得!我们称范仲淹为范夫子,而我们的范夫子称严子陵为先生,这一下严子陵钓台更是声名远播了。后世一代一代的文人、官员、游客四面八方趋之若鹜,据不完全统计,有名有姓的文人、官员到这里点赞签到的就已经达到一千多位。不知道当初来到这富春江只想安安稳稳过上几天清净日子的严子陵,若是有知看到这种局面,他又该作何感想呢?

3.
在我看来,掺杂在这一千多位凭吊隐士的来者中,口是心非、道貌岸然的必不在少数。

中国的文人和官员是中国社会最虚伪的一个群体,嘴上口口声声说着淡泊名利,心里却在凿凿实实盘算着如何名利双收。文人想做官,做了官想捞钱,有了钱又想做更大的官,捞更多的钱……只有在失意的时候才会想到归隐遁世,而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有哪个像严子陵这般想过急流勇退?

这让我想起了苏州城里的拙政园、同里镇上的退思园,官做败了,这才想到回到家乡置个不小的产业过所谓的隐退生活。其实退思也好,拙政也罢,不过是以退为进,似拙实巧的手段罢了。

倒是身为女人的李清照更坦白,她在这首诗里写的就像歌坛老妖怪李宗盛大哥那样唱的直白:“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易安居士也是直抒胸臆,世上追逐的不过名利二字,自己也摆脱不了这两个字的羁绊,由于实在愧对淡泊宁静的严子陵,所以路过钓台的时候还是选择在夜里经过罢。

这个世上,爽真如易安居士者,实在是太少了!
楼主 诗词铺子杨掌柜  发布于 2016-08-13 09:05:27 +0800 CST  

楼主:诗词铺子杨掌柜

字数:59908

发表时间:2016-07-14 01: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09 21:47:04 +0800 CST

评论数:5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