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三国新解——三国谜团趣味解读(一)

《三国新解》第十五章 文化关羽(一)


Δ中国之关帝,东亚之关帝
西太后慈禧这一统治中国半个世纪的老女人生前专断无情、奢侈保守,除了对洋人忌惮几分外,国人皆被视为碌碌而生杀予夺。但慈禧并不是任何人都不敬畏。民国年间齐如山《京剧之变迁》记载:宫里演关公戏时,每逢关公一上场,皇上与西太后都要离座起身,走上几步再坐下。可见关公死后的威慑能一定程度上挟持西太后的跋扈!另据数据统计,北京城与郊的关帝庙数量甚至比肩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庙宇,并大有出乎其上之势。在民间,几乎所有的三国游戏都是日本光荣等游戏公司制作,并大红大紫。越南的关帝庙也数不胜数。而且据说越南关索的庙宇已经远超过其父之庙。在东亚与东南亚,关羽信仰无处无之。在中国民间,商人求发财,病人希康健,老人冀长生,妇人望子嗣等等都可以到关帝庙进香。《聊斋志异》首篇《考城隍》中,关公成了阴间的主考官。可见关帝信仰古今中外,阴间阳间,各行各业的影响之深之远。
Δ武圣关羽是怎样炼成的
翻看《三国志》,关羽是蜀国的第一勇士。但在灿若群星的中国武将群里,关羽的事迹就乏善可陈,泯然众人了。也就是说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是不具备成仙成佛功绩的,他是由外力的包装与渲染才成就了今天的全能神!这一决定性的力量就是名著《三国演义》的刻画与塑造。
历史上的关羽是一员骁勇善战的武将,所以关羽获得的第一个身份是“武圣”。关羽之前中国的武圣是辅佐武王讨伐商纣一统天下的姜尚,也就是民间称呼的姜子牙。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宋真宗时,又封姜子牙为昭烈武成王。姜子牙的兵法著作《六韬》,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并吸收之。
关羽信仰于北宋年间逐渐显赫起来。宋徽宗崇宁二年,山西谢州盐池有水妖为害,于是笃信道教的徽宗皇帝派遣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召将缚之。张继先在盐池中投符,妖遂除。徽宗皇帝问张天师所召何将?张继先答曰关公。于是徽宗皇帝加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这是关羽第一次受封。不久,又追封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又加封为武安王。关公的地位逐渐提高。其实关羽受人爱戴主要是因为宋代民间三国戏的流行,关羽英雄形象的确立,再加上道教的推波助澜,关羽的声望与日俱增,并逐渐赶超姜子牙。
到了元代,尚武的蒙古统治者崇尚骁勇善战的勇士。而元代大量三国题材的杂剧(比如关汉卿的《单刀会》《西蜀梦》)使蒙古人认识武将关羽并崇拜之。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加封汉将军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并派遣使者祠其庙。
元末明初,《三国志通俗演义》民间大热,关羽英明神武、忠肝义胆的形象深入人心。关羽的地位达到顶点。明神宗万历帝封关羽“协天护国忠义帝”。关羽由“王”登“帝”,对之崇拜进一步升级。万历四十二年,神宗皇帝再一次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并崇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相称,从此有了关帝之名。关羽的地位达到了巅峰,与孔子相对为文武二圣,武圣的地位也最终得到确立。
更有趣的是,关羽信仰的普遍还催生了关羽财神身份的确立。最早,民间的财神分别为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由于各行各业对关羽的崇拜,于是商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把关羽捧为财神。关羽在商业方面没啥过人之处。《三国演义》中,关羽刚出场在涿州集市以贩卖绿豆为生,估计生意亦不会太好。可能是因为关羽的重义气、讲信誉的品质深深吸引了商人,同时关羽武艺高强,还能起到保平安的作用吧!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08-13 20:35:05 +0800 CST  
Δ往古今来第一良将
《三国演义》讲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西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由乱到治的波诡云谲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其主要刻画了君主、谋臣、武将在斗争中的胆略、智慧、勇武。毛宗岗评《三国》中三绝:往古今来奸雄第一奇人曹操、往古来今贤相第一奇人诸葛亮、往古来今良将第一奇人关羽。下面笔者用表格的形式展现主要武将的刻画角度,以兹对比:


通过以上几个项目对比,可以发现谁才是《三国》中第一主角:从各方面看,关羽是刻画最为详尽的武将。
每个人都有字,只有关羽稍微复杂,本名长生,后改为云长。身高上,关羽与勇力冠绝天下的吕布一般高,两米挂零,此二人是《三国》中主要武将里身高最高的。外形上映衬了二人的武艺超群。长相上,吕布可以说长得一表人才,“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闻名天下。吕布,岂一个帅字了得!但“帅”在众多演艺类文学作品中是最不具备个性的,因为每部作品中长得帅武力强的人物都不稀缺。比如《隋唐演义》中的罗成、《杨家将》中的六郎杨延昭、《封神演义》中的黄天化等等。张飞长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长相应来源于燕颔虎颈的东汉安西都护、定远侯班超,张翼德天生一副英雄相。赵云的长相《三国》里并未提及,只是在他人之口转述“极其雄壮”。可能是赵云忠诚谨慎,有勇有谋,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再加上赵云的坐骑为白马,那白马长枪一定是帅哥喽!所以后来都把赵云归为帅哥行列。而关老爷的形象绝对超凡脱俗,独树一帜:面如重枣,髯长二尺。由于关羽忠义无双的形象深入人心,后来红脸成为忠义的代表,典型人物首推关公。而胡须二尺长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也凤毛麟角。所以关羽的长相在文学名著中最具个性。再看他们所使用的兵器:吕布用的是方天画戟,好像武将使的戟都是方天画戟。张飞的武器是丈八蛇矛。历史小说中武将使用刀和枪的最多。张飞的丈八蛇矛主要提供了两个线索:丈八:长,蛇矛,前方弯曲。张飞的武器颇具个性。赵云白马长枪,太大众化了。只有关羽的武器与众不同并个性鲜明。青龙偃月刀,不仅描述了刀的形状似偃月,而且刀上镌青龙,杀气十足,难怪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另外关羽的兵器是所有兵器里唯一有重量的,八十二斤。
可见关羽力猛刀沉,勇武无敌!再看服装,吕布穿啥色战袍书中并未提及。张飞一般都画成黑色。赵云白袍白马是其标志。好像古代帅哥都这个打扮。只有关羽与众不同,一袭绿袍罩身,古今无双!别称方面,吕布在董卓手下,都称他温侯。后来吕布辗转各势力,人们都瞧不起他,都称之为三姓家奴!吕布最有名的称呼是对他的辱骂,是对其人格的蔑视。张飞因为长相凶恶,吕布骂他为环眼贼。这一辱骂只能说长相欠佳,不涉及人品。赵云无别称,只以常山赵子龙闻名,真是打出的威名啊!而关羽则不同。因为髯长,皇帝称之为美髯公。因为胡子是男人的特征之一,二尺长髯不仅美观,而且显着一副长者风度,儒将风采。万人敌更是对他武艺的认可。
《演义》中第一名马非赤兔莫属,所以“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正衬出吕布的风采。三英战吕布时期提到了张飞之马为乌骓。乌骓最早是楚霸王项羽的坐骑,后代把所有黑色的马都称为乌骓。所以乌骓马不具有啥特点,在《演义》中也无任何表现。赵云白马只表明了马的颜色,后人附会赵云坐骑为照夜玉狮子,应该是后人杜撰的。另外赵云白马在书中也无精彩表现。关羽的坐骑是继承了吕布的第一名马赤兔。赤兔在吕布胯下只是衬托了吕布的帅,而在关羽胯下,赤兔的赤心与关羽的赤心灵犀相通,产生了化学反应。后来关羽遇害,赤兔也不食而死,以报主人。随从方面,吕布独来独往,赤兔马方天画戟纵横天下,没有对手,所以也无随从。张飞后来在西川作战,蜀将雷同为其副将,不久被张郃所杀。赵云晚年与邓芝搭档,邓芝也无精彩故事。唯有关羽有关平周仓两个随从,不离左右。后代关公塑像总是关公居中而坐,手捋长髯。其后关平捧印,周仓擎刀。
最后看子嗣与后人影响。吕布《演义》中只有一女,未提名字。张飞两个儿子:张苞、张绍。张苞随诸葛亮转战南北,功绩未超过其父。张绍可忽略不计。赵云的两个儿子赵统赵广同为边缘人物。只有关羽后代值得细说。关羽在《演义》中有三子:关平、关兴、关索。三子还各有不同:关平为义子,随关羽转战南北,最后与关羽一同就义。关兴随诸葛亮北伐,功勋卓著,但仍然笼罩在其父光环之下。关索在《演义》中并不出彩,但在民间却声名大振。在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关索之名甚至超过其父!
对后世影响方面,在《水浒》中,有一个小温侯吕方,为吕布缩影,但不是核心人物。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使一杆丈八蛇矛,典型的张飞化身!而关羽则有两个人物与其相关:大刀关胜、美髯公朱仝。还有一个与其子相关:病关索杨雄。而赵云并未提及。
综上所述,关羽是《演义》中刻画着墨最多的武将,也是最真入人心的英雄。所以说关羽是《演义》中第一武将不为过。相对来说,赵云则是相对次要的人物。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08-20 21:08:03 +0800 CST  
Δ马快刀沉
要说关羽的武艺,可以概括为“马快刀沉”。


“马快”主要是关羽胯下为《演义》中第一名马“赤兔”。“赤兔”之“赤”指出马之颜色。“兔”即形容马之脚力。古人经常用兔子来形容速度快,比如《孙子兵法》中有“动如脱兔”之说。“赤兔”就是红色的速度堪比兔子的马。
赤兔马是一匹宝马,在三国时确实存在,而且很有名。《三国志·吕布传》中说:“布有良马曰赤兔。”后来,随着“说三分”民间话本的发展,赤兔马形象不断具体化夸张化。《三国志平话》:“浑身上下血点也似鲜红,鬃毛如火,旱地而行,如见兔子,不曾走了;如遇江河,如登平地,涉水而过,若至水中,不吃草料,食鱼鳖。能日行一千里,负重八百斤。”赤兔马不仅通体似火,负重八百一日千里,而且还水路两栖,赤兔马已非凡马!《演义》把夸张过头的部分去掉,并把赤兔马人格化,成为关羽转战南北并同生共死的“知己”。随着关羽殒命,赤兔马也不食而死,用忠义报答赤胆忠心的主人!从此赤兔马摆脱了民间的粗糙加工形象,被罗氏赋予人格内涵,形象得到极大提升,成为文学史中经典形象之一。
有趣的是赤兔马的年龄问题。从董卓赠赤兔马给吕布到关羽走麦城,历三十年。而马的寿命也就三十年。所以说关羽镇守荆州,水淹七军之时,其胯下的赤兔马已经垂垂老矣!关羽胯下的是一匹老年赤兔马!《三国志玉玺传》:“(关羽)南天门上为神将,威名赫赫至今存。赤兔马儿收上去,周仓王甫后头跟……”后来随着关羽的成王称帝,赤兔马也得到了相应的飞升:成为镇守南天门的神马!
一人得道,仙及鸡犬,信夫!
总之,赤兔马确实存在,并且也确实丰神俊逸。只不过,赤兔马没有到关羽手里。从年龄上考虑,赤兔马也不可能跟随关羽戎马一生。


“刀沉”说的是关羽的兵器——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十分沉重。青龙偃月刀是《演义》中唯一表明重量的武器。汉代一斤=223克,关羽的82斤青龙偃月刀折合成现在单位的话,应该是41斤左右。可见关老爷膂力惊人啊!
再看大刀的外形:青龙,即刀上的镌刻的图案。偃月,即下弦月,即刀的形状。再加上这把刀82斤的重量,可见这把刀寒气逼人,充满杀气,威力极大。这把刀的主人一定是勇武过人的猛将!
其实后人考证偃月刀这种武器,三国时还没有出现,是唐宋时才出现。它的刀刃部分是偃月形,即下弦月。这种刀是用来操练的,并非实用武器。可见青龙偃月刀是传说的,并非真实。那关羽究竟使何兵器呢?《三国志·关羽传》中并没有记录。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判断。
关羽的功绩中有“斩颜良,诛文丑”之功。话说关羽土山约三事,在曹操麾下效力。为报答曹操,在官渡大战前关羽在两场战役中分别斩杀了袁绍的两员大将颜良文丑。“斩”即刀从项后入,古代斩首即是如此,而斩首都是用刀的。“诛”即杀。“诛”为讨伐之意,所以“诛”是杀有罪之人。考虑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关羽为曹操斩杀文丑有为民除害之意。所以“斩颜良”可以看出关羽的武器是刀。但是《三国志·关羽传》中却是这样记录斩杀颜良的:“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关羽杀颜良陈寿用了一个“剌”字。
许多研究者说《三国志·关羽传》用了个“刺”字。而东汉郑玄注《周礼·考工记》:“刺兵,矛属。”所以得出结论关羽用的是矛。我们再仔细看看,《三国志·关羽传》用的是“剌”字,而不是“刺”字。而“剌”就是用刀切的意思。所以关羽用刀应该是没问题的,至于青龙偃月刀那可能就是杜撰了。天神一般的关老爷怎么能用普通的刀呢?也是重82斤的青龙偃月刀就这样诞生了。
梁朝陶宏景《刀剑录》:“关某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败,投之水中。”一打就两把,应该是佩刀。关老爷的武器应该是一大俩小,战场上用大刀,平时用双佩刀防身,可以说多不离身啊!
赤兔马与青龙刀是关羽的随身“二宝”,难怪关帝庙的著名楹联这样写: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08-27 20:55:18 +0800 CST  


Δ素颜关羽
关羽虽然勇猛善战,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却并不那么突出。之所以能称王称帝,是民间“说三分”特别是罗氏《演义》给关羽补了太多的“妆”的缘故。接下来笔者一点点卸下关羽的“妆”,还原一个素颜的关羽。
关羽也曾色胆包天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关羽也不列外。《蜀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献帝传》也记录过此事。曰:“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 ,求以杜氏(秦宜禄之妻)为妻, 疑其有色,及城陷, 见之,及自纳之。”两则材料都记录了一件事:曹操围吕布于下邳,关羽曾向曹操求娶下邳秦宜禄之妻杜氏,曹操答应。城破在即,关羽不放心,再次提醒曹操求娶秦宜禄妻杜氏之事。结果曹操反生好奇,等城破之时亲见杜氏,发现杜氏果然倾国倾城,于是自己留下享用。
《演义》中,没涉及关羽的感情生活,更没有设计美人计来考量关羽,但关羽还是娶妻生子了,关兴关索即是明证,只不过关羽娶妻一事加以淡化。民间流传关羽斩貂蝉的故事,则更为奇葩。并且于元代被排演成杂剧,成为经典杂剧《关大王月夜斩貂蝉》。该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吕布败亡,张飞俘获貂蝉,将她送给关公。关公夜读《春秋》,看到书中都是妖女误国,于是便决意杀了貂蝉。这个故事只是循着民间红颜祸水,英雄不近女色的思路杜撰出来的。杜撰者想通过斩杀貂蝉来进一步衬托关羽大高大形象。这一做法不仅严重失实,反而令人顿觉荒谬!
关羽在《演义》中的形象主要有三个个性特征:智勇、忠义、骄傲。
智勇双全的儒将?
1.威震乾坤第一功——温酒斩华雄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董卓手下大将华雄击败孙坚部。他先后斩杀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孙坚部将祖茂。随后华雄杀到十八路诸侯大帐外,连斩袁术部将俞涉和韩馥手下潘凤两员大将。正在盟主袁绍与各路诸侯一筹莫展之际,关羽挺身而出,并在热酒尚温之时斩杀华雄,扬名天下!
历史上华雄地位并不是很高,也不是被关羽斩杀的。华雄是胡轸的副将,而《演义》把华雄地位抬高了,胡轸成了华雄的副将。另外让华雄先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渲染华雄的武艺超群,最后被关羽酒尚温时斩杀。这一系列的艺术创造都是为了塑造关羽的勇武,否则关羽杀一名无名小卒无益于其勇猛绝伦的形象塑造。
华雄也不是死于关羽之手。《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看来华雄多半死于孙坚之手。
著名选段《温酒斩华雄》为杜撰之作。
2.赚城斩车胄
《演义》中剧情如此:刘备讨伐袁术后驻守徐州。曹操密派使者令徐州刺史车胄除掉刘备。谋士陈登献计趁刘备安民回城击杀之,车胄以为然。陈登把车胄欲害刘备的消息告诉了先回城的关张二人。关羽将计就计,一行人假冒曹操援兵张辽的部队,诓骗车胄出城来迎,杀掉车胄。赚城斩车胄展现了关羽随机应变的智慧。另外车胄并非无名小卒,车胄官至车骑将军、徐州刺史。武将最高军衔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次之。另外车胄还兼任徐州刺史,为徐州军区司令。可见车胄绝非鼠辈。而此公阴谋击杀刘备的图谋被关羽轻描淡写的破解了,关羽智勇双全的形象深入人心。
历史上车胄并未为关羽所杀。《三国志·关羽传》未提及此事,反而《先主传》有言:“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可见车胄死于刘备之手。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09-10 19:52:31 +0800 CST  
3.斩颜良、诛文丑
《演义》中最能展现关羽武艺超群的非斩颜良、诛文丑莫属。
颜良文丑为当时河北名将。华雄在十八路诸侯辕门外耀武扬威之时,袁绍曾云:“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未到,若有二人在,何惧华雄!”可见华雄在河北军中的威名。
官渡大战前夕,袁绍上将颜良进攻白马,曹操迎敌。颜良先后于几回合内斩杀吕布手下猛将宋宪魏续,二十回合战败大将徐晃,曹军一军皆惊!最后只能请出关羽迎敌。《演义》中如下描述:操引关公上土山观看。操与关公坐,诸将环立。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未战先自信满满。出战颜良又一番景象: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关羽不仅斩了颜良,神威赫赫,而且真如探囊取物一般!关羽彼时天神附体。
文丑与颜良齐名,《演义》中比颜良上镜早。袁绍大战公孙瓒,文丑一马当先杀入公孙瓒阵中,要不是半路杀出赵云,公孙瓒非毙命即被俘。而且常山赵子龙与文丑酣战五十余合未分胜负,最后因公孙瓒军回援而撤退。颜良战败后,文丑带兵进攻延津,连败张辽、徐晃。关羽半路杀出,措手不及的文丑战不三合,被关羽诛杀。
斩颜良、诛文丑是关羽武艺的颠峰表现。关羽不仅杀此二人,而且不费吹灰之力。于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信手拈来,探囊取物般容易。
《三国志·关羽传》:“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斩杀颜良为真。诛文丑则非关羽所为。《三国志·关羽传》中并未提及,而其他传记中虽提及此事,并未言及关羽。《三国志·河北名将列传》:“五年,袁绍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与刘备挑战,曹操以辎重就道饵敌,文丑兵乱,遂被操击破而死。”可见文丑战死主要是中了曹操的计谋的缘故,而非死于关羽之手。《演义》中关羽斩颜良是借了赤兔马的力,杀颜良一个措手不及。而诛文丑是因中曹操之计,军心大乱,文丑想撤退,结果半路杀出关公,无心恋战的文丑而被关羽杀死。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09-16 19:32:16 +0800 CST  
4.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另一为人传诵的英雄事迹是过五关斩六将。《演义》中的故事是这样的:关羽斩杀颜良文丑报答曹丞相厚恩后,听说皇叔刘备在袁绍处决定带着二位嫂嫂千里追兄。出发前关羽挂印封金,把曹操一切赏赐留下,然后一路斩杀了东岭关孔秀,洛阳关韩福、孟坦,汜水关卞喜,荥阳关王植,滑州界秦琪,最终在古城兄弟再聚义。
历史上过五关斩六将没有发生过。《三国志·关羽传》:“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可见,关羽挂印封金是真。曹操没有拦截关羽,体现了大政治家的风度,其手下也不会违背曹操命令阻拦关羽的。另外从地理角度看也不可能。


关羽过五关先是向西北闯过东岭关、洛阳关,然后再折向东闯过汜水关、荥阳关、滑州界,最后北渡黄河。去河北寻刘备不应兜了一大圈,关羽的地理确实难以令人恭维,难道只为了多闯几座关,多斩几员将?所以过五关斩六将纯属子虚乌有。另外,关羽所斩杀的六员将领在《三国志》中都未曾出现,很可能是杜撰的人物。
《演义》过五关斩六将,塑造了勇将关羽的忠肝义胆,放弃了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与远大前途,去追寻尚颠沛流离但于己有恩的异姓兄长。关羽的形象又高大几分!由于《演义》中过关斩将的刻画过于传神,还深深影响了后代作品。比如《封神演义》中武成王黄飞虎反五关归西岐的故事:话说大商朝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因纣王无道,摔死自己的亲妹妹黄贵妃而反出朝歌,投奔西岐。黄飞虎也是保护家眷,千里寻主。先后闯过了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而且也是先后诛杀了六员主将(汜水关韩荣、余化两员将领)。闯关情节也颇多相似:穿云关守将陈梧是潼关守将陈桐的兄弟。为兄弟报仇,陈梧设毒计假意欢迎黄飞虎,暗中堆积柴薪准备烧死武成王一行人。临潼关守将张凤派副将萧银带弓箭手射死武成王一家,副将萧银给黄飞虎通风报信,黄飞虎这才逃过此劫。其中副将萧银仿佛《演义》中胡班的影子,堆积柴薪为亲报仇的陈梧又恰似王植附体。甚至连黄飞虎的相貌都与关公几分相似:五柳长髯扬脑后,丹凤眼,卧蚕眉!
5.斩蔡阳释疑
桃园三结义是《演义》中三兄弟创业的起点,当时只有刘关张三人。古城会则是第二次聚义,这次规模要大得多。不仅有刘关张三人,还多了赵云、关平、周仓、孙乾、糜竺等人,创业队伍进一步扩大。可是当关羽不远千里,克服重重障碍来古城相会时,张飞怀疑关羽奉了曹操命令来捉拿他。恰巧曹操手下老将军蔡阳为给外甥秦琪报仇来捉拿关羽,于是关羽借蔡阳之头来证明清白。
历史上蔡阳也并非死于关羽之手。《三国志·先主传》:“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看来关羽又一次夺了大哥的功劳。老蔡阳之苍头如礼物般送来送去。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09-23 09:12:44 +0800 CST  


6.单刀赴会
《单刀会》选段久已成为经典。早在《演义》之前之元代,关汉卿就有《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杂剧。关羽单刀赴会情节在《演义》中进一步丰满,关羽智勇双全的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
《演义》情节如下:东吴向关羽索要荆州不得。无奈下,东吴都督鲁肃邀请关羽赴宴,打算席间扣押关羽,换取荆州。关羽英勇无畏,只身赴虎穴。不仅大义凛然的斥责鲁肃,而且挟持鲁肃以保安全,最终全身而退。
单刀赴会刻画了关羽的胆识过人:关羽一接到鲁肃的书信就识破诡计,但还是决定前往:“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关公威风凛凛、孤胆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但关公不是莽夫,去赴会前做了周密的安排:“只教吾儿选快船十只,藏善水军五百,于江上等候。看吾红旗起处,便过江来。”出发前便安排好退路。在宴席间“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巧妙地绑架了鲁肃,确保自身安全。也就是说单刀赴会看似鲁莽,实则精细。这一情节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胆量过人的公关形象,成为关公的典型故事。
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占据益州后拒绝归还荆州。孙权一面命令吕蒙强行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一面命令鲁肃守巴丘(今湖南岳阳),防备关羽增援。吕蒙陷三郡后,关羽果然南下,被鲁肃堵住。鲁肃以大局为重,为了说服关羽以维持联盟,邀请关羽到约定地点会谈。会谈时,双方各把兵马安排在百步以外,与会者包括关羽与鲁肃,都只佩挂了一把单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单刀赴会”。在宴席间鲁肃大义凛然的斥责了关羽。单刀赴会的主角的是鲁肃。鲁肃斥责了关羽又维护了孙刘联盟,《演义》中主角成了关羽,鲁肃继《赤壁大战》中为诸葛亮周瑜的陪衬,在《单刀赴会》里再一次成为关羽的陪衬,可怜的鲁子敬!
7.威震荆襄
关羽《演义》中功业巅峰非水淹七军,威震荆襄莫属。当其盛时,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可见当时关公气势骇人!这一战,关公先是轻松击败曹仁,夺取襄阳,曹仁被迫退守樊城。随后,关公又用计放水淹了七支青州援军,斩将军庞德,生擒主帅于禁,不可一世。再对比前番周瑜与曹仁大战于南郡、襄阳,不仅自己功业未遂,而且还身负重伤。关老爷的襄樊之战确实战果辉煌。孰知关公的巅峰之战却成了一生戎马的回光返照!随后吕蒙白衣渡江,偷袭了老家荆州。接着徐晃率军正面进攻,关公部队屡屡受挫。最终败走麦城,被吴军生擒,身首异处。不仅前期战果毁于一旦,而且把蜀汉根据地荆州拱手让人,蜀汉复兴大业遭遇重大损失。
历史上,水淹七军确实发生过,但过程却不像《演义》中那样彰显了关公的智慧。《三国志·关羽传》:“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可见,于禁的七支青州军是被秋雨所淹,而不是关公用计水淹七军,淹七军的是天公而非关公!那有人不禁要问,与于禁对峙的关公部队为何安然无恙并且能借机大胜于禁?我们再来看一则记录:《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也就是说,荆州军中水军是归关羽统领的,而刘备和诸葛亮两次入川不能带水军,水军仍在荆州。2016年武汉水灾让我们见识了湖北地区暴雨的恐怖,而建安二十四年秋,于禁十分不幸,遭遇了空前的暴雨。于禁出征前特意提到了于禁的部队:七支青州军。暗含的意义是七支老班底精锐部队。其实它还传递了另一个信息:不习水战。由于秋季的暴雨,于是荆襄大战变成了一场水战。于禁曹仁不仅不习水战,而且也没准备战船。关羽水军却恰好如鱼得水,大胜于禁青州军。随后,大水退却,关羽部队对阵徐晃部队时就毫不占优了。
另外,关羽进攻荆襄是一次自作主张的行为,而不是《演义》中诸葛亮用于分化曹操联吴攻蜀的计谋。关羽对曹仁的突然袭击更是对刘备诸葛亮的突然袭击,它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三国志·关羽传》:“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从始至终都没提出兵荆襄是奉刘备之命,《先主传》也如此。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0-02 20:32:52 +0800 CST  


《演义》中也有些耐人品味之处。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关羽所部进攻镇守荆襄的曹仁部。关羽大胜,曹仁退守樊城,向曹操求援。于是曹操派遣于禁率领七支青州军来救援曹仁。结果于禁青州军被大水所淹,于禁投降,庞德战死。无可奈何的曹操只能再派徐晃部抵挡关羽的荆州军。也就是说从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关羽发兵进攻曹仁到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关羽被俘殒命这三个月中,曹操两度派兵增援前线,而关羽一直在孤军奋战。当听闻东吴都督吕蒙病重,年轻无名的陆逊接班后,关羽抽调大部兵力支援前线,却没有向成都请求支援,而成都也未派一兵一卒协助关羽扩大战果,其中原委确实耐人寻味。关羽荆州之败固然有自身战略的失误,但根本之败因在于关羽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曹魏集团与孙吴集团的联合绞杀,焉能不败!难道真是关羽擅自行动而致使刘备不爽,所以不予支援的缘故?历来就有荆州之败是刘备借刀杀人之说。《三国志·廖立传》:“(刘备)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羽怙恃威名,作军无法,(刘备)直以意突耳”。“直以意突耳”应该是指关羽。前后疏导一下逻辑就是关羽“怙恃威名”,但“作军无法”,刘备故意让他镇守荆州,好使关羽“身死无孑遗”。章太炎先生说过“假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只不过凶手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刘备为何如此?其实这是一个王朝普遍存在的问题:继承人年龄尚小,资历尚浅,而有重臣手握重兵,不听号令。关羽手握重兵,镇守荆州,割据一方,不但易代(即刘备死后)之后将难于控制,即使刘备活着也有些力不从心。关羽手下有两位安插在关羽身边刘备的亲信以监视关羽,即傅士仁、糜芳。糜芳是刘备妻子糜氏夫人的兄弟,而傅士仁是刘备的同乡。所以这二位才能一般却身居高位,掌管要津:傅士仁为将军,屯驻公安;糜芳为南郡太守,镇守江陵。关羽素来看不起他们却没有将他们撤换掉主要是因为傅士仁糜芳是刘备亲信,所以再看不起也只能斥责,不能撤换。最终傅士仁、糜芳与关羽的矛盾激化,荆州丢失,关羽殒命。随后刘备借口为弟报仇出兵荆州,只是借关羽之名夺回荆州,因为关羽可以死,但荆州不能丢。当然,以上只是猜测。
关羽冲锋陷阵是把好手,但在战略上确实个是菜鸟。孔明入川时对关羽曰:“倘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云长曰:“以力拒之。”孔明又曰:“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云长曰:“分兵拒之。”这段对话可看出关羽对于保守荆州并无良策,难怪诸葛亮说:“若如此,荆州危矣”并给关羽确定守荆州方略:“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关羽回答:“军师之言,当铭肺腑。”通过之后的一系列举动可知关羽根本没把诸葛亮之言放在心上,这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荆州。诸葛亮八字荆州方略主要在“东和孙权”上。当时东吴方面对孙刘联合来说有个不利因素:力主孙刘联合的都督鲁肃已死。但关羽面前却出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孙权给儿子求娶关羽之女。结果傲慢的关羽不但拒绝而且倍加羞辱:“吾虎女安能配汝犬子!”东和孙权战略化为泡影,更糟的是孙权由援变为了敌,而关羽却浑然不知!
关羽的狂妄在荆襄大战前后也达到了顶点。当听说名将马超来降,关羽居然提出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后在诸葛亮委婉的表达了马超与张飞、赵云并驾齐驱,而与他稍逊风骚后才作罢。但关公把书信遍示宾客,不知马孟起知晓后作何感想。好在荆襄大战中关羽足足与马超手下大将庞德针锋相对。可惜关羽丝毫未占到便宜,而且还左臂中箭,险些大败。当知晓老将黄忠与自己比列为五虎将时拒绝受封,多亏前部司马费诗巧言化解。关羽确实狂妄至极,也确实有不受成都节制之嫌。关羽其实在荆襄共中箭两次,一次是在与庞德大战时,左臂中箭,另一次是在进攻樊城时。“曹仁在敌楼上见关公身上止披掩心甲,斜袒着绿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公急勒马回时,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马。”可见关公是何等大意!
关羽的失利不仅自己殒命,而且丢失了荆州,从此蜀汉政权只能龟缩在四川一隅。更为重大的影响是关羽的军事行动彻底打乱了诸葛亮《隆中对》对蜀汉事业的战略部署。《隆中对》战略规划首先是占据荆益两州,这一步已经实现。“待天下有变”即曹操死亡或魏国大乱,刘备带领蜀军北出川进攻关中,一上将率领荆州军直攻宛洛。关羽出兵荆襄是自作主张的擅自行动,当时刘备刚攻占汉中,无力北上,所以关羽虽然采取攻势,确实以弱攻强的孤军,焉能不败!此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只能一路进兵,并且路途险远,不易对曹魏统治中心造成威胁。诸葛亮虽然大胜,曹魏也没提出过“迁都以避其锋”。反观关羽,由于可以直接进攻曹魏中心河南,所以一旦战而胜之则极大威胁曹魏政权。荆州丢失不仅丢失的是一块土地,而且丢失了使蜀汉直接造成威胁的战略基地。还有,荆州丢失使吴蜀联盟破裂,随后刘备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东吴。虽然最终吴国与蜀国再一次结盟,但是夷陵之战蜀军损失了大量精锐,伤了元气。夷陵之战无论谁败都是联盟实力的削弱。关羽失荆州恶果累累!
关羽之死在《演义》中是最为轰轰烈烈的死亡!关羽死后首先是《演义》第一名马赤兔感主人忠义绝食殒命相随。接着关羽于玉泉山显圣护民,开始了神化之旅。东吴庆功宴,关羽魂魄追魂索命,吕蒙暴毙。曹操观关羽首级受到惊吓,无药可医而死。华佗因治疗方案惊险而被曹操下狱而死。张飞为兄报仇,日日饮酒,鞭打士卒最终被手下谋害。刘备东征孙权报仇雪恨大败,含恨而终。关羽的死造成了一些列的死亡:赤兔马、吕蒙、曹操、华佗、张飞、刘备等等。《演义》中任何人死亡也不会有如此之大的连锁反应!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0-08 20:14:10 +0800 CST  


8.捧刀周仓
关帝庙中与关圣同享祭祀的还有司印关平,捧刀周仓。二人一黑一白,陪侍左右,同享香火。随着关羽的称王称帝,二人也显圣民间,兴利除害。
周仓原是山大王,在卧牛山落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途经卧牛山,邂逅周仓。周仓“两臂有千斤之力,黑面虬髯,形容甚伟”,一副草莽英雄形象。此人很早就仰慕关羽,是关羽的粉丝,得知自己得遇真神之后决定金盆洗手,从此随侍关羽左右。于是周仓即与关羽出生入死,一直到麦城自刎。
关羽单刀赴会,身边只有手捧大刀的周仓和八九个关西大汉。在筵席中,周仓与关羽一唱一和,配合默契,最终虎口脱险,有惊无险。可以说单刀赴会,周仓是有一份功劳的。关羽大战荆襄,战场上遇强敌庞德,关羽久战不下还左臂中箭,险些大败。随后,关羽放水淹了于禁的青州军,又是周仓凭着自己水性兼力大无穷生擒悍将庞德,再立大功。关羽战败走麦城,周仓坚守麦城,给关羽突围分担压力,最终拔剑自刎。周仓自从追随关羽后就与关羽的命运捆绑,直到死去。好在周仓有个好主人,最终与主人同享香火,受人敬仰。
民间也有周仓显圣之说。话说明末崇祯年间的徽州,有一王姓人家的不孝之子,父亲早亡,只有母亲健在。哪知这小子自从娶媳妇儿后就把母亲当佣人使。老太太不仅家务活全包,而且还带自己的小孙子,十分辛苦。有一天老太太早起做饭,一手抱着孩子。哪知锅盖掀开后一股蒸汽扑面,老太太手一滑,把小孙孙掉入了锅里。孙儿一号,老太赶忙救起。此时王姓小子正搂着媳妇儿睡懒觉呢,甫一听到儿子的嚎叫立马从床上跳起,抄起一把菜刀就直奔母亲。老太太知道儿子六亲不认,慌忙逃向外面。正值清晨,只有一座关帝庙门开着,老太太只能向里跑去。哪知一不小心老太太被门槛绊倒。说时迟那时快,王姓小子赶到眼前,手起一刀,挥向自己的母亲。忽然一把大刀架住了王姓小子的刀,王姓小子抬头一看,一位威风凛凛的黑脸大汉站在自己面前,此大汉即是庙里供奉的周仓。王姓小子撒腿就跑,结果被周仓赶上砍死。住持听到响动赶忙来到前厅,被眼前之景惊呆了:王姓小子倒在血泊中,周仓塑像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站着。老太太向住持讲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
这则传说可以看出百姓对周仓的喜爱,可能是爱屋及乌吧。真所谓一人得道,仙及鸡犬啊!其实周仓是小说中杜撰的人物,《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正史从没有出现过周仓。
关平在《演义》中是关羽的义子,随侍关羽左右,冲锋陷阵,成为关羽的得力助手。最终与关羽一道被擒,英勇就义。而《三国志》中记载关平为关羽的长子。关兴在《演义》中为关羽的正牌儿子。关羽遇害后,关兴追随刘备东征孙权,杀了杀父仇人潘璋、马忠,报仇雪恨。诸葛亮北伐时又转战西北战场,立功无数。六出祁山前,关兴病死。《三国志》:“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可见关兴十分出色,而且得到诸葛亮的器重。只是此儿应该没上过战场,《演义》中关兴战场上的拼杀是为了增加故事性,间接表明关羽后继有人罢了。
最富传奇性的应属关索。罗贯中《演义》最初并无此人,后来毛宗岗把关索故事加入《演义》。诸葛亮南征孟获出发在即,关索前来投奔。原来荆州失陷后关索逃到鲍家庄养伤,伤愈后前来效命。于是关索随诸葛亮南征,只是没有多精彩的故事。等到诸葛亮北伐之时,关索不知不觉的消失了。
其实关索的故事主要是在民间盛行。成书于元末的《花关索传》讲述了关索的传奇一生。话说刘关张桃园结义时,为了不累赘,三人互杀家小。当张飞来杀关羽家小时,发现关羽妻子胡氏已经怀有身孕,于是便放走了她。胡氏生下一儿,即是关索。关索九岁拜师,武艺惊人。十八岁时与母亲一同寻亲。一路上屡遇强人,最终在荆州父子团聚。后来在刘备手下大显神通,他击败曹操,帮助刘备夺下西川。关羽失荆州后,关索又随刘备击败东吴众将,为父报仇。最后刘备病死,诸葛亮回卧龙岗,关索气病而死。关索在《三国志》中并无传记,是完全的杜撰人物。但关索之名在西南一带却如雷贯耳,以关索命名的地名就不胜枚举:关索桥、关索城、关索寨、关索饮马寨等等,关索庙更是不计其数。英雄的事迹受人敬仰,于是英雄的后代也成为了人民附会的对象!
英雄不死!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0-16 21:35:29 +0800 CST  


张飞是武将如林的《演义》中独树一帜的一个。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不畏强权,嫉恶如仇。张飞给人印象最深刻不仅是单挑吕布、马超等强敌的经典对决,更是大骂吕布“三姓家奴”,怒鞭督邮等嫉恶如仇的经典选段。知悉关羽遇害,张飞旦夕号泣,血湿衣襟,每天向南切齿睁目怒恨。由于急于报仇,最终遭来杀身之祸。张飞的兄弟之情,感人肺腑。所以百姓爱他,不仅爱他高超的武艺,更爱他快人快语、嫉恶如仇、有情有义的个性。下面笔者从几个角度解读张飞方方面面。
1.张飞的长相
《三国志·张飞传》中没有提及张飞的长相。《演义》中却对张飞有经典的描写。《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皇叔刘备看到榜文深感汉室倾颓,民不聊生,不觉一声长叹。这声叹息引出了一位英雄:“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张飞身高八尺,按汉尺0.231米算,张飞身高1.84米。“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是张飞的典型相貌。其实这一相貌来源于东汉定远侯班超。《后汉书·班超传》:“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燕颔,下巴丰满。因为燕子能飞翔,象征远方,所以功业在远方。虎颈,说的是脖子比较粗。老虎是百兽之王,古人用食肉者来指代官员。比如《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所以班超应该立盖世奇功,功名满身。万里侯相即是在边境立大功之意。后来班超出使西域鄯善国,即著名的楼兰古国。当时汉与匈奴正在紧张对峙,鄯善国首鼠两端。此行即是为了争取鄯善国,共同抗击匈奴。鄯善国王起先对班超等人礼遇有加,后忽然转冷。班超揣测是匈奴使者也来到鄯善国,鄯善国王开始倾向于匈奴。于是诈鄯善国侍者,套出匈奴使者的住处。是夜,班超率领三十六名汉朝使者,趁着月色,主动出击。其中十名使者擂鼓呐喊,虚张声势;班超顺风放火;其余人等守在匈奴营帐门口,斩杀逃出的匈奴使者。最终,班超等三十六人全歼匈奴使者百余人,自己无一人伤亡,班超还亲手杀死匈奴使者数人。翌日,班超带着匈奴使者的首级去见鄯善王广,鄯善王广无奈,只能向汉朝称臣纳贡。后来班超被皇帝任命为西域都护,爵位定远侯,在西域建立勋功伟业,名扬千古!
班超英雄虎胆,立不世之功,建非凡之业,成为渴望建功立业之人心中的偶像。张飞这一人物在相貌上不自觉借鉴了班超的相貌特征,即“燕颔虎须”。可能是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张飞主要功业是在入川后建立的,也就是西南边陲,与班超的西北绝域相似。其次张飞人称猛张飞,勇猛善战,这点与班超也十分相近。“燕颔虎须”外貌特征与虎胆英雄十分相称。另外,张飞名飞,与班超“飞而食肉”相关。张飞为河北燕人,与“燕颔虎颈”也颇有联系。豹头是勇猛大汉形象,环眼说明脾气大,经常瞪眼睛,吕布就骂张飞为“环眼贼”。张飞嗓门大,为未来长板桥喝死夏侯杰张本。势如奔马即身形矫健,一看就是练家子!

http://img3.laibafile.cn/p/m/285329762.jpg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0-22 21:20:53 +0800 CST  


2.元之张飞
张飞的武器为丈八蛇矛,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交相辉映。张飞武器如蛇形,关羽武器偃月形。关羽武器特点为重,重达82斤,而张飞的武器特点为长,长曰丈八。其中矛杆长一丈,矛尖长八寸,共2.5米左右。刃开双锋,作游蛇形状,故而名之。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丈八蛇矛的使用者一定是一位武功盖世的英雄!
《演义》是一部描写东汉末年的政治军事的书,所以许多武将经典对决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演义》中到底谁更厉害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民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武将排行。据说民间的排名最初有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之说。一次毛主席到河北正定,提到了三国英雄赵云,他认为赵云应该排行第二,于是有了现在流行的版本。虽然各种版本不尽相同,但是吕布第一没有争议。三英战吕布即是吕布武艺的正名之战。
其实吕布的天下无敌是在《演义》中确立的。在《演义》形成之前的元朝,武艺天下第一的却是张飞。成书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三英战吕布后,张飞和吕布还有一场单挑。“次日,吕布下关,叫曰:‘大眼汉出马’。张飞大怒,出马,手持丈八蛇矛……又战三十回合,杀吕布并旗掩面。张飞如神,吕布心怯,拨马上关,坚闭不出。”看来吕布是斗不过张飞的,三英战吕布确实多此一举,老张一人足矣。
元杂剧有一出叫《张翼德三出小沛》,说的是吕布围困小沛,张飞闯营向曹操搬救兵,两进三出,在吕布阵中纵横驰骋,还一箭穿透重铠射伤吕布,吕布只得命令“小将校将征旗遮住我面皮,俺往左手下过去,让他右手出阵去罢。”杀得吕布不敢正面而视,要将“征旗遮住面皮”,老张这是何等的威风!
另一出元杂剧《张翼德单战吕布》:张翼德与吕布单打独斗,一杆枪杀的吕布手忙脚乱,招架不住。张飞大喝三声,掣出钢鞭打中吕布的三叉紫金冠,又一把揪住吕布的衣带,吕布拼死挣脱才逃得性命。吕布手下八健将围攻张飞,张飞岿然不动,刘备关羽上来帮忙,杀死八健将,夺得虎牢关。曹操、刘备合击吕布,吕布兵败逃往下邳。张飞出马活捉吕布,交给曹操杀死。这才结束了张飞、吕布一对冤家的恩恩怨怨。
除了吕布,张飞还与赵云恶战过。
赵云是《三国志平话》的第二条好汉,手使一条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书中除了张飞,赵云是另一条好汉。《三国志平话》中,刘备从袁绍处脱身后,听说古城有一大王(张飞),于是带军马来探看。“两阵相对,张飞曰:‘甚人搦战?’赵云出马持枪。张飞大怒,使丈八钢矛,直取赵云。两马相交,两条枪往来如蟒,硬战三十合。张飞怒曰:‘曾见使枪的,这汉真个强。’又战三十合,赵云气力不加,败回马本阵里来。”看起来,赵云和吕布一个水平线,60回合败走,但好歹得了张飞一句夸奖:这汉真个强。
还有一出元杂剧叫《莽张飞大闹石榴园》。该杂剧说的是曹操在石榴园宴请刘备,想于席间杀掉他。张飞闻讯赶来,被夏侯惇拦住。张飞于是挥起老拳击打夏侯惇,打得夏侯惇直叫,被迫让开。张飞还揪住曹操一顿臭骂,最后保着刘备打道回府。看来曹操大将夏侯惇的武艺与老张不可同日而语。
在元代,张飞是三国时期第一条好汉。后来随着小说创作的需要,《三国》武将塑造由张飞转向了关羽,但张飞仍旧是个性鲜明的一个!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0-27 19:57:14 +0800 CST  
@小虫等456 2017-10-23 12:17:55
现在通行本《三国演义》是经过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大量修改与润色的。经过毛氏父子的加工与改造,《三国演义》的艺术水平大幅度提高。
====
这两个坐地穷儒根本就读不懂三国演义,凡其所改,无有不劣。也不知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艺术水平大幅度提高”?恐怕是人云亦云吧。
-----------------------------
毛宗岗为四大评书家之一,现在通行的《三国演义》是毛宗岗润色过的。毛宗岗修改过的现行本《三国演义》与罗贯中原著《三国志通俗演义》笔者没有一一对比过。但是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毛宗岗加入,已成《三国》经典名句。文章开头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也是家喻户晓。而且毛宗岗还修改了原著的一些小错误。比如长板桥张飞一声大喝喝死夏侯杰。而罗氏原著写的是夏侯霸。可是夏侯霸后文中又出现,亲后矛盾。毛宗岗修改过来。至于您说“这两个坐地穷儒根本就读不懂三国演义,凡其所改,无有不劣。”笔者确实孤陋寡闻。能否具体说说差在哪,或指出哪篇文章论证过?赐教一二,受益匪浅。谢谢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0-27 20:08:16 +0800 CST  
@五陵游侠儿 2016-12-18 14:04:56
《三国新解》第七章 魏武大帝(上)
Δ魏武大帝

要说《三国演义》中哪个人物塑造最好?答案是诸葛亮、关羽、曹操。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诸葛亮为“智绝”,智力超群,智慧化身;关云长为“义绝”,忠肝义胆,义薄云天;曹操为“奸绝”,狡黠多诈,诡计多端。
但是三人......
-----------------------------
@愚儒2015 2017-10-26 10:25:43
鲁迅曾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也就是诸葛亮太无所不能,有些近于妖魔鬼怪---
鲁迅写杂文有名,未见他评论有名,既然是“近妖”,也该说出妖的地方?
-----------------------------
鲁迅先生杂文冠绝天下。《中国小说史略》也是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啊。笔者古代文学研究生毕业。记得读研时候,上《中国古代小说史》课程时,老师首先让读《中国古代小说史略》。而且以这本书为教材讲各个时期的小说。其中该书有两处亮点还记忆犹新:首先是鲁迅先生取得了近代学术研究很少的命名权,比如鲁迅先生给《西游记》《封神演义》类小说命名为神魔小说。这一命名现在仍公认并使用。还有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评价。他虽然没有深入研究,但看出了后40回问题所在,并且一语中的的指出了《红楼梦》创作的根本:“自从红楼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与写法都打破了”。也就是说《红楼梦》的创作指导思想与写法是全新的。所以后40回的思想与写法违背了作者创作原则。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0-27 20:17:02 +0800 CST  
诸葛亮在《三国》中确实不是最成功的一个。最成功的应该是关羽。看看各地的关帝庙与关公崇拜就是到了。曹操塑造的也很成功,只不过他是反面典型,所以崇拜立庙的少。小时候读《三国》,总是有个疑问,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三国》中诸葛亮能借东风,确实不是人力所及。在五丈原还禳星延寿,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受魏延的无意破坏而失败。可见诸葛亮许多能力确实不是在人能力范围内。而且曹操聪明,周瑜聪明,都有失误,胜败兵家之常。诸葛亮几乎没有败绩,确实有些失真。笔者愚见,若错莫怪。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0-27 20:25:11 +0800 CST  
@五陵游侠儿 2017-04-09 12:12:52
Δ智士杨修

杨修是当时的又一名士。他学问渊博,极其聪慧,但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死于非命。
杨修聪慧,反应奇快,世所叹服。《世说新语·捷悟》记载了几则杨修反应机敏的故事: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杨德祖任主簿,当时......
-----------------------------
@愚儒2015 2017-10-26 20:21:45
曹操奸雄,总是有些不让人知之事。而杨修不仅能读出曹操内心之所想,而且经常于人前道破,岂不自寻死路哉!-----
曹操虽然奸诈,但曹操求贤,人才要为我所用,(为曹操所用),杨修自持有才,给曹操难看,一盒酥是曹操怕忘记,标明,杨修借故分吃,不合曹操意,
-----------------------------
多谢赐教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0-27 20:26:13 +0800 CST  


3.唐宋张飞
毛宗岗云:“或疑关、张并是英雄,而云长显圣,不闻翼德显圣,何也?曰:翼德何尝不显圣?相传有在唐留姓,在宋留名之说。今张睢阳、岳武穆,声灵赫然,庙祀甚肃,岂非翼德之未尝死乎?”
唐留姓指的是唐朝睢阳守将张巡。大唐至德二年,安史乱军十数万进攻睢阳。睢阳守将张巡以数千之众屡破强敌,在无一兵一卒援兵的情况下把守睢阳近一年,成为江南的有力屏障。后来睢阳断粮,张巡与手下全部罹难。张巡在守睢阳时智勇双全,忠勇可嘉,受到历朝历代的推崇。
草人借箭
张巡守城弓箭告罄。张巡计上心头,让手下扎了很多草人,在天半明半暗时候沿城墙往下顺。安史乱军发现,以为唐军要缒城偷袭,于是放箭不止。天明才知上当,草人上已插满数十万之箭。
削蒿为箭
张巡守城时想杀掉敌人主帅尹子奇,可惜不知主将是具体的哪一个。尹子奇也十分狡猾,他上阵经常有两个和他穿着打扮一摸一样的人出现。张巡于是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士兵把蒿草当作箭只射向安史乱军。安史乱军士兵发现后,以后城中弓箭已尽,于是拿着蒿草到主帅尹子奇那儿报喜。蒿草呈给谁谁就是主帅,报喜的士兵成了唐军的向导。张巡手下大将南霁云是个神箭手,他拈弓搭箭射向接蒿草的尹子奇。这支箭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安史乱军大败。
张巡还经常带兵冲锋。守睢阳期间,他经历大小四百余战,重创了敌军,直到城破被执,英勇就义。梁羽生先生《大唐游侠传》即讲述张巡及众英雄守睢阳的故事。张巡受到历代君民的推崇,于是百姓把张巡看成是张飞的唐代化身。
至于宋留名指的是岳武穆岳飞。岳飞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么人们是怎样把岳飞看成是张飞在宋代的化身呢?清代清凉道人的回忆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郡城城隍庙听到一段《三国演义》:葭萌关马超大战张飞,苦战三天三夜,不能取胜。马超心生一计,诈败,张飞紧追不舍。马超拿出了飞爪,击向张飞。飞爪神技是马家祖传,马超先祖伏波将军马援飞爪抓无虚发,马超情急之下使出看家本领。张飞一看飞爪迎面扑来,大喝一声,举矛拨打。马超只见张飞那里黑气冲天。黑气中一只大鹏金翅鸟伸爪打掉飞爪。马超大惊失色,拨马回营。后来经李恢的游说马超投降刘备,讲述了上述经历。于是,人们都传说张飞是大鹏金翅鸟转世。岳飞母亲梦大鹏而生岳飞,于是给岳飞起名岳飞,字鹏举。《说岳全传》中说岳飞是大鹏金翅雕转世。看来大鹏金翅雕先于汉末下凡为张飞,随后在宋代又化身为岳飞。此即张飞宋留名之原因所在。
看来英雄受人喜爱,于是创作了许多生动的传说寄托了人们对之的怀念。
英雄不死!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1-05 21:48:16 +0800 CST  



4.民间张飞
张飞是人民喜爱的英雄,于是乎民间各地关于张飞显圣造福一方的传说屡见不鲜。
清代袁枚《子不语》中讲过这样一则故事:朝中大学士嵇某,总督治理南河,准备在东岸筑一堤坝。一天晚上,嵇某做了一个梦。有一个戴着头盔留着短须的武夫提醒嵇某,堤坝应该修在某某处,如果修在东岸,会有大灾难。嵇某梦醒后没有当回事,因为不会相信一个武夫梦中之言。第二天,嵇某赶往工地,路过桓侯祠,一进里面嵇某大吃一惊。因为张桓侯张飞塑像与昨日梦中武夫一模一样,看来昨日之梦是张飞显圣警示于他。于是嵇某按照梦中张飞的建议修改了堤坝位置,逃过了一场大祸。
《子不语》还讲述了一个“蒲州盐枭”的故事:有人路过山西蒲州关帝庙,结果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庙里不仅供奉了关羽,而且张飞与其一同南面而坐,同享祭祀。更奇怪的是,周仓立于二人身侧,怒目圆睁,还拖着一条铁链,铁链锁着一段朽木。这人不解,便问缘由,当地人就讲了这样一则故事:话说北宋元祐年间,当地人打井取水煮盐,结果煮来煮去就是不出盐。于是人们来关帝庙祭祀,当晚当地人梦见关公来托梦,说煮不出盐是因为盐池被蚩尤霸占。关公能制服蚩尤,但对蚩尤的老婆“枭”无能为力。于是关公去西蜀请三弟张飞来帮忙。第二天早上,庙里就多了张飞塑像。当天晚上,乌云四合,飞沙走石,庙里多了周仓,锁着一段朽木,那段朽木就是蚩尤的老婆“枭”。以后当地人取水煮盐,不仅能出盐,而且数量是原来的十倍。这则传说不仅塑造了张飞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而且其法力超过了关羽,可见张飞在民间的地位。
至少在宋代,张飞已经成为与关羽一般的神力人物。宋代欧阳修文集中有一篇《祭桓侯文》,应该是欧阳修在地方任上所写。当年秋天庄稼將结果实,却天旱少雨,于是欧阳修写此文,希望张飞显灵,降雨保庄稼丰收。干旱出现,欧阳修不去向龙王求雨,却求到张飞,可见当时张飞的影响力!
在民间传说里,张飞还能助风。话说范疆张达杀掉张飞投奔东吴,路上把张飞的的首级扔到了江中。张飞的头随波逐流到了云阳地界,被一渔翁打捞上来。渔翁把张飞首级埋在了江边的飞凤山上,当地乡民还捐资修建庙宇,并四时祭拜!张飞魂灵感谢乡民,保佑过往船只往来顺风。后来有个遂宁府的张姓人当了宰相,衣锦还乡,路过云阳地界,船停在了铜锣渡口。当地官员提醒张姓宰相,应该上岸拜祭一下张飞。张姓宰相不屑一顾,认为张飞不过一介武夫,我乃堂堂宰相,岂能祭拜于他,于是下令继续行船。夜间,船在三坝溪靠岸抛锚。第二天天一亮,发现船竟然又回到了铜锣渡口!当天船又行到了三坝溪靠岸抛锚,第三天天亮船又回到了铜锣渡口。这回张姓宰相彻底傻眼了。原来,张姓宰相不仅不祭拜张飞,还作威作福,对待船夫、纤夫等百姓十分苛刻,手下人也是有苦难言。张姓宰相的行为惹恼了张飞的魂灵,于是出现这些怪异之事。张姓宰相不敢怠慢,马上善待船夫等一干百姓,然后沐浴更衣,焚香祭拜张飞,十分虔诚。翌日再行船,顺风顺水,不一会船就到了三坝溪。
可见,在百姓眼中,张飞不仅是能征惯战的将军,更是守护百姓的英雄!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1-12 21:17:34 +0800 CST  


5.真实的张飞
经过民间传说与历史演义的加工,张飞许多事迹神乎其神,难辨真伪。下面笔者简单勾勒一个真实的张飞像,赘余者删之,不足者补之。
张飞一生最传奇之事迹非长坂桥一声大喝,喝死夏侯杰,喝退百万曹兵一事莫属。还别说,这事并非完全虚构。《三国志·张飞传》:“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演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添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因果关系更合理。张飞大喝三声,喝死夏侯杰,可见张飞的勇猛威势!张飞一出场即描述之:“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可见张飞声音非一般可比。夏侯杰被喝死,就是衬托张飞的威猛气势。另外,关羽在曹营时,曾当着曹操面说过:“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曹操大惊,对左右说:“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又命人于衣袍襟底以记之。今儿个当面遇见真神自然不敢大意。何况虎牢关前张飞曾单挑吕布,他曾亲眼见过。曹操退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张飞令二十骑兵于马尾绑树枝往来驰骋,以扬起沙尘,虚张声势。所以说,曹操发现树林中烟尘漫天,以为诸葛亮在林中暗置伏兵。曹操之退,退于张飞之勇,更是退于诸葛亮之智。老张勇则勇矣,但长坂坡的老张有点狐假虎威之嫌。
张飞军事上最大成就为汉中大战的宕渠之战。《三国志·张飞传》:“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近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张飞大战魏国大将张郃,相聚五十余日,大获全胜。张郃弃马步行,只剩下十多个人,从山间小路逃命,可见张郃这一战败的十分惨。
《演义》中张飞的塑造主要集中于勇猛善战,嫉恶如仇。别看老张好像只会骑马打仗的粗人,其实张飞还时很有文艺范儿的。张飞是当时的书画家!明代卓尔昌编的《画髓元诠》:“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书画已经失传。元代吴镇《张翼德祠》:“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象恐难如。”关羽读《春秋》,尽人皆知。这里提到张飞擅长书法。而且由于张飞武将出身,腕力奇大,书法别具一格,成就超过了魏国的钟繇与吴国的著名书法家吴象。在八濛山,还有张飞立马铭。据说是张飞八濛山大破张郃,以矛刻石。上书:“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可惜碑裂字毁,无缘一睹真容。

6.《演义》张飞
张飞是《演义》中众武将个性鲜明的一个,但他的形象价值与艺术个性要小于关羽。塑造张飞的许多情节有关羽故事情节的简化版之嫌,比如说义释严颜与大战黄忠。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1)对手都是老当益壮。而且二人投降刘备后经常一起出战,比如天荡山定军山大战。(2)二者都是武艺超群,箭术出众。黄忠与关羽长沙大战,二人难分伯仲。黄忠为报答关羽不杀马失前蹄的自己之恩,一箭射中关羽盔缨,以示警告。张飞在攻打巴郡时,严颜也曾一箭射中张飞盔缨。不过义释严颜情节在知名度上要远小于长沙大战。长沙关羽黄忠大战,黄忠给自己正了名。通行的龙虎榜中黄忠排行第七,估计主要来源于此战。而严颜绝对是二三流人物。另外,张飞之死与关羽之死相似,都是有两个仇人。关羽是傅士仁、糜芳,张飞是范疆、张达。
张飞形象影响也比较深远。《演义》后期描写张飞之子张苞:张苞挺丈八矛纵马而出,大喝一声,直取夏恂。恂见苞声若巨雷,心中惊惧。张飞使丈八蛇矛,勇猛善战。而且接敌时一声大喝,也声若巨雷,活脱脱张飞二世!张苞没有特殊的个性,完全是老爹的翻版。
《水浒传》中的林冲继承了《演义》中张飞的长相。林冲绰号为豹子头,应该与豹头环眼的张飞长相相去不远。而且梁山五虎将林冲排第二,第一位为大刀关胜。可见林冲形象还是参考张飞的。
张飞勇猛善战,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了各演义小说的标配。比如《说岳全传》中的牛皋,《说唐全传》中的程咬金,《水浒传》中的李逵等等。他们都忠于各自主人,在作战中经常冲锋在前,勇猛善战。所以说张飞的人物形象在中国古代演义小说系列中并非独树一帜,这一点上相距关羽甚远。

7.真情张飞
张飞之所以受到百姓的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快人快语的个性,有情有义品质。
张飞的兄弟情尤为让人感动。《古城会》一节,当听说投敌的二哥关羽来到时,拼了命的要杀之以后快。当误会解除时,与关羽抱头痛哭!关羽被杀后,张飞“旦夕号泣,血湿衣襟”,“每日望南切齿睁目怒恨,放声痛哭不已。”并说:“吾安得独享富贵耶?”最终因为着急复仇,催逼手下范疆张达制备白旗白甲而殒命。张飞之死,死于复仇,死于浓浓的兄弟情!
另外,张飞为人直爽,快人快语。当听说督邮欲害自己的大哥并欺压百姓时,他径直闯进府衙,揪出督邮一顿鞭打痛骂,让人何等解气!当与吕布对阵时,大骂其“三姓家奴”,骂尽天下忘恩负义之人!何等痛快!
张飞真乃铁血柔情的真汉子!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1-19 17:34:03 +0800 CST  


刘备应该是罗贯中刻画的第一人物,作者想把刘备打造成有道明君的典范。下面笔者从多个侧面解读一下仁君刘备。
Δ刘备长相
《演义》中刘备出场即对其相貌、性格与出身进行描述:“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与《三国志·先主传》中的描述相似:“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演义》中刘备身高七尺五寸,与史实相符。按照汉尺一尺等于0.231米来算,刘备身高1.72米,属于中等身材。张飞身高八尺,关羽身高达到九尺,主要因为关张二人是作为武将刻画,所以身高变高,关张二人身高正史中并未提及。而刘备是有道明君的形象,不必刻意提高身高。“两耳垂肩”:民间说法耳朵大有福,所以说刘备一脸福相,暗指未来称帝。有研究者说刘备长相受佛教佛陀形象影响,可能佛祖普度众生,赋予刘备佛祖样貌以显其慈悲。“双手过膝”实际上在说刘备猿臂。《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提到李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也就是说李广双臂比较长,像猿一样,天生擅长射箭。刘备与李广相似。刘备在创业之初还经常冲锋陷阵,上阵杀敌。在平黄巾之乱战斗中,两次射中贼首立功:一次射伤地公将军张宝,另一次射翻贼首孙仲,可见刘备也箭术了得。“目能自顾其耳”说的是耳目相通,象征能够察言观色。《三国志平话》中蒯越一个手下见刘备:“面如满月,隆准龙颜”。“隆准”鼻梁高,与汉高祖刘邦相同,一副帝王相!
Δ刘备人格
个性上刘备“不甚好读书”与高祖刘邦一样。而且中国向来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之说。满腹经纶往往在小说中是军师的典型特征,比如诸葛亮。历史上真正才华满腹的曹操在《演义》中也不特意突出他的文学才能。“性宽和”说的是仁德的本质。“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说的是刘备颇有城府。“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说的是刘备有兴复汉室的志向,并且非常注重人脉。
Δ刘备出身
一提到刘备出身,人们会想到“刘皇叔”。《演义》中介绍刘备出身:“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也就是说刘备是如假包换的汉室宗亲。并且刘备在曹操手下时曾见过汉献帝。献帝查过宗谱,确认刘备为自己的叔叔。也就是刘备的皇叔身份得到过官方确认。所以说在《演义》中,魏蜀吴三国中魏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贼政权,并最终取而代之。吴国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自保有余,无心统一。只有蜀汉政权因为CEO刘备的皇叔身份,成为当时唯一的正统。
其实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并不是那么稀缺。因为历史上中山靖王刘胜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再考虑到每个儿子又有不止一个儿子,所以中山靖王刘胜后代在刘备那辈人数何止成千上万!就好比全球孔子的后代几百万一样。所以裴松之说:“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既绍汉祚,不知以何帝为元祖立亲庙。”其实汉献帝皇家认定刘备皇叔身份是民间文学“说三分”杜撰的,正史找不到。李白自称为陇西成纪李氏后代,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王室同宗同源。据说李白的辈分还是玄宗皇帝李隆基的爷爷辈儿!李白进京面圣,在京中任供奉翰林一职一年有余,皇帝没提此事,李白也没大肆张扬,二人心照不宣。估计玄宗皇帝没当回事,同宗同源的人太多,没啥稀奇的。李白也有难言之隐:既然没落,没准祖上犯过错误,所以不提也罢。估计刘备的皇室身份与李白大同小异。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1-26 20:41:33 +0800 CST  
@西楼看花v 2017-11-26 20:51:09
整部《演义》中,最喜欢的还是张飞,没有之一。
最讨厌的是关羽,说不出原因,莫名的讨厌。
-----------------------------
各有所爱,人之常情。张飞的快人快语,嫉恶如仇,再加上浓浓的兄弟情,也确实令人喜欢。关羽统领荆州之时,狂妄自大,确实让人不爽。理解!
楼主 五陵游侠儿  发布于 2017-11-28 09:29:05 +0800 CST  

楼主:五陵游侠儿

字数:89293

发表时间:2016-10-09 20:5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9 08:11:36 +0800 CST

评论数:1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