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电脑没法用,用手机改了一节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1 12:18:27 +0800 CST  
点击量涨上去了,再手动修改一节~

第27章征服西域诸国

如果要问隋炀帝对此次北巡的感受,我可以代替他回答一下:不虚此行!倍有面儿!还想再来!
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行程,隋炀帝应该启程回洛阳了!如果继续在大草原耀武扬威,没事拉着数十万军队搞演习,这帮小弟迟早得吓出病来!
就在大队收拾行装的时候,东突厥启民可汗找了过来:“陛下!臣的王庭有一位高句丽的使者,您或许有兴趣见他一面?”
这可是新鲜事儿!开千人宴会的时候怎么没听说还有这号人物?是国王高元派来朝拜的使者?还是启民可汗的私人贵宾?
隋炀帝看着启民可汗,并没有把话直接挑明……
不过以我的猜测,此人应该是高元派来找启民可汗商议联盟,打算共同对付大隋的。
不过,隋炀帝的军演给启民可汗上了生动的一课,再加上隋炀帝一直都很支持和信任他,启民可汗担心和高句丽暗中勾结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这才在最后关头将高句丽使者交了出来。
大隋的臣子都很理智,没有将矛头对准后知后觉的启民可汗,不过眼神中透露的杀气很凌厉,让高句丽使者深感绝望……
黄门侍郎裴矩一马当先的咆哮道:“陛下!高句丽本来就是商朝被灭之后,箕子率领五千余人逃到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从汉朝以来,高句丽就只是中原政权的郡县而已,如今咱们大隋立了国,高句丽不称臣也就罢了,居然还敢和大隋平起平坐!先帝在的时候就想教训他们,只不过汉王杨谅太不给力,才把平定高句丽的事情给耽搁下来。现在陛下做了皇帝,怎么能够不好好的教训一顿呢?”
话说的很满,丝毫不给高句丽使者面子……
不过,裴矩的话并没有让隋炀帝兴奋起来,因为教训高句丽一事已经被他列入了帝王生涯的议程,只不过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提出来!
隋炀帝盯着使者,义正言辞的说道:“你听好了,话只说一遍!朕今天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东突厥启民可汗愿意尊奉大隋,愿意尊奉朕!回去告诉你们的大王,只要真心归降,朕也会这样待你们,如果依旧不来朝见,朕明年就会带人去拜访你们!”
隋炀帝一番霸气侧漏的话,顿时就让高句丽的使者尿了裤子。
遗憾的是,隋炀帝虽然在草原上举办了声势滔天的军事演习,可高句丽国王高元却没有亲眼得见,因此只不过将隋炀帝放出的豪言当做空言恫吓而已。
此后的数年时间,高句丽都未曾派遣使者前来中原朝拜,这也直接导致隋炀帝在611年的时候,下达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动员令!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1 16:56:00 +0800 CST  
607年9月23日,隋炀帝一行抵达东都洛阳,北巡活动圆满落幕。
大隋需要一统江山,需要万国来朝,需要诸夷臣服,东突厥和北疆各部落的归顺只是宏伟战略下的一步棋而已,隋炀帝刚刚回到洛阳,就将目光转向了西域。
早在北巡之前,隋炀帝就已经吩咐裴矩(北巡之前还是吏部侍郎)前去管理西域胡人(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国归顺的良民)比较集中的张掖地区(今甘肃省张掖市)。
裴矩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似乎已经猜到了隋炀帝会对西域各国动手,因此到了张掖之后,裴矩将管理工作全部交给了下属,自己天天跑到外面去游历,寻找西域各部落的胡人八卦闲扯,将各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服饰礼仪,包括国王的爱好,民间的习俗弄得一清二楚......
裴矩最后的成果就是一本涉及西域44国,多达三卷的《西域图记》,还有一张绘制了西域所有国家和重要交通节点的地图。
裴矩在书里总结了西域为何一直都是一盘散沙的原因:
第一,自秦朝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他们觉得西域诸国是不服王化的胡虏,不可能将他们彻底征服!
第二,朝廷虽然设置了管理的官署,但是管理结果却令人不甚满意,而且这些国家经常发生叛乱,管理的难度非常高。
第三,西域政权分分合合,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国家,有多少人口。朝廷对于他们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的分布一无所知,所以即便是想打,也不知道怎么打。
这三个结论非常重要。
第一个结论:历朝历代都搞不定西域,皇帝陛下,你自己看着办吧!
第二个结论:要想统治他们,设置官署是保底的策略,军事威慑才是王道(隋炀帝在伊吾国开始实施军事管理,真正的集大成者应该是大唐王朝兼具管理和军事职能的西域大都护府)!
第三个结论:哥们的《西域图记》已经帮你搞定了,绝对不收版权费!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1 21:10:09 +0800 CST  


找了张西突厥的版图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1 21:28:11 +0800 CST  
早上起来精神好,来一发

裴矩的书中一共记录了44个有名号的国家,除了伊吾、高昌、焉耆这样的大国,还有一些举国上下只有千户的小国家。
这些国家与隋朝共有三条交往通道:
北道:从伊吾(治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开始,经过蒲类海铁勒部的王庭(今新疆巴里坤湖附近),至拂菻国(东罗马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达于西海。
中道: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又经钹汗、苏对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小安国、穆国,向西抵达波斯(今伊朗),达于西海。
南道:从鄯善、于阗、硃俱波、喝槃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挹怛、忛延、漕国(今阿富汗境内),至北婆罗门(今印度境内),达于西海。
在报告中,裴矩重点提到了三个国家:伊吾、高昌、鄯善!
裴炬认为,这三个国家离甘肃敦煌最近,也是西域诸国通往中原的门户,不幸的是,伊吾、高昌、鄯善却掌握在西突厥和吐谷浑的手里,想要让西域诸国朝拜大隋王朝,就必须解决西突厥和吐谷浑!
当时,裴矩带回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给隋炀帝组织了一次闭门汇报!
裴矩:“凭借大隋的军威,想要翻越昆仑山、渡过汜水并到达西域简直是易如反掌。然而,西突厥和吐谷浑是横插在大隋和西域番邦之间的障碍,西域诸国听说皇帝的威德之后都想前来朝拜,各国的商人也都带来了他们国王的表书。咱们大隋想要收复西域,首先要使西域的小国归心,然后再剪除西突厥和吐谷浑两个超级政权!”
这番论述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正和隋炀帝的胃口。
隋炀帝兴高采烈:“裴矩,下去之后,自己去找府库领五百段布帛,算是朕奖赏给你的!”
随后的几天,隋炀帝没日没夜地听裴矩给他讲述西域的风俗和人文地理,并下诏封他为黄门侍郎,让他全权负责西域的事情。
事实证明,君臣的这番彻夜长谈,为大隋王朝征伐西域诸国定下了基调!
608年1月,隋炀帝派遣使者崔君肃前往西突厥王庭面见处罗可汗,表达了隋朝想要拉拢他们的意思。
然而,处罗可汗态度非常倨傲,拒不接受隋炀帝的诏书……
崔君肃当场就拿出了大国外交官的强势,不无威胁的说道:“自从突厥一分为二,一直都在打仗,但却谁也不能灭了谁,处罗可汗可知是为什么?”
处罗可汗:“……”
崔君肃:“哼!东突厥和西突厥的地盘和实力都差不多,但是启民可汗却比您英明多了,他率领手下百万之众依附大隋,正是想借助我们的力量消灭西突厥!”
处罗可汗惊慌了:“大隋陛下是什么意思?”
崔君肃:“大隋上上下下都愿意帮助启民可汗消灭你,陛下自然也默许了。”
处罗可汗:“……”
崔君肃趁热打铁:“可汗陛下!有个消息您可能不知道,您的母亲(据说是汉人向氏)日夜胆战心惊,害怕西突厥有一天会灭亡,因此向皇帝下了保证,说您会随使者进京给皇上朝拜……如今,您的态度如此倨傲,压根就没有朝拜的意思,我担心您的母亲会以欺君之罪被处死啊!”
母亲被杀?对处罗可汗来说,这似乎引起不了他的重视。
不过,隋炀帝年前在漠北举办了一场民族大狂欢活动,据说声势震天,还发布了许多战力超强的新式武器,处罗可汗倒是有所耳闻。
鉴于东突厥和西突厥有历史旧怨,再加上和大隋方面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蜜月期,两国还真有可能达成军事联盟......想到此处,处罗可汗的裆下就有一种隐隐的湿气......
处罗可汗:“来人啊!到我的马厩里选几匹上好的汗血宝马,跟随大唐使者前往洛阳,就说是我孝敬大肆皇帝陛下的!”
汗血宝马!这可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神马啊!
想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遣侯君集等人攻打吐谷浑,说是征服异族,其实也是打着汗血宝马的主意(原因当然不止这一个)......
事实上,汗血宝马似乎已经突破了马的一般属性,对马的主人来说,汗血宝马就是尊严、地位,甚至是性命的象征,历史上少数民族进贡汗血宝马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被敌人打趴下,以马换命,要么是真心敬畏,免费奉送......
咱们完全可以理解,这是处罗可汗战略性认怂的行为!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2 08:04:11 +0800 CST  
第28章鼎盛的大隋朝

隋炀帝搞定了西突厥之后,便将目光转向了当时西域的超级帝国吐谷浑。
据史料记载,吐谷浑的都城在青海湖西的伏俟城(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铁卡加村附近),其国土自临羌城(今青海西宁市湟源县)以西,且末(今新疆且末县)以东,祁连山以南,雪山(今昆仑山和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以北,非常的广袤。
不过,土地广袤不代表国力强盛,也不代表军队战斗值高,更不代表民族的凝聚力强……
608年7月,裴矩出使突厥国内的铁勒部族,成功地说服他们向吐谷浑用兵,在隋军和突厥骑兵的夹击下,吐谷浑开始抵御不住。
两国联军一直打到了吐谷浑的首都伏俟城,伏允可汗犹如丧家之犬,一路向东狂奔到西平郡(今青海海东市乐都区),并派遣使者前往洛阳投降。
隋炀帝乐了,他没想到伏允可汗会如此轻易地投降,不过为了防备有诈,隋炀帝还是派了两路人马前去迎接:
安德王杨雄前往浇河郡(今青海海南州贵德县)。
宇文述前往西平郡,由他迎接伏允可汗。
事实上,伏允可汗压根就没有投降的心思,当宇文述到达临羌城的时候,伏允谎称自己担心遭到隋朝大军的屠杀,因此放了宇文述的鸽子……
宇文述跋山涉水,如今却遭到伏允的戏耍,顿时怒火中烧,下令全军追击。
隋军接连攻下了曼头、赤水二城,砍了三千名吐谷浑士兵的脑袋,俘虏了两百多名吐谷浑贵族,外加四千多名百姓,随后耀武扬威地返回中原交旨去了……
伏允可汗呢?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此次战役之后,吐谷浑的统治基础彻底被瓦解,伏允可汗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隋朝顺势接管了吐谷浑全境。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2 12:21:40 +0800 CST  
就在第二年,西域传来了消息:伏允可汗想回来重振旗鼓!
其情可缅!其志可嘉!就是太有点痴心妄想了!
吐谷浑已经成为了隋炀帝口中的肥肉,岂有再吐出去的道理?失败者就应该有失败者该有的觉悟,找个地方先修炼几年,再出山一决雌雄,让你在这个节骨眼重新夺回吐谷浑,隋炀帝的圣颜何在?
隋炀帝决定了,御驾亲征,看一看西域的风光是否如裴矩书里面描述的那么雄伟壮观!
609年5月,在隋炀帝的亲自指挥下,大隋的铁骑直接荡平了吐谷浑的残余势力,并且按照隋朝的州县制度,将吐谷浑全境拆分为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将中原地区的罪犯迁入吐谷浑境内开荒,正式宣布了对吐谷浑的占领。
隋炀帝一言不合就灭了吐谷浑,这让西域诸国非常忌惮。
很快,裴矩书中所写的数十个政权的首领们,纷纷派遣使者前往洛阳,向隋炀帝递上了称臣的国书。
隋朝对吐谷浑的战争,不仅打通了中原和西域沉寂已久的丝绸之路,还使得隋朝的疆域瞬间暴增数千里地,隋炀帝功在大汉民族!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2 15:43:56 +0800 CST  
与此同时,隋炀帝派遣的另外两支人马也传来了捷报:
大隋以前,中原王朝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叫赤土国的政权(位于泰国曼谷以北,是非常古老的一个政权)。
605年,隋炀帝派遣大将刘方出兵讨伐林邑(今越南中部),却意外的发现大隋的西南方向竟然还有这样的一个小国家。
刘方回朝之后,就将此事向隋炀帝做了详细的汇报,并声称赤土国王很仰慕中原王朝的繁盛,随后就会派人前来朝见。
608年3月,赤土国王的使者到达洛阳城,并带来了东南亚地区的土特产(比如龙脑香、金莲花,可能还有些热带的动物?)。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为了显示大隋和赤土国的友好合作关系,隋炀帝传下了诏令,命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人带着上好的丝织品,从南海郡(治所在广州市番禺县)乘舟一路南下,准备对赤土国进行国事访问。
屯田主事和虞部主事隶属于尚书省工部,前者掌农垦、军垦,后者掌山泽、苑囿、供顿等事,隋炀帝并非让他们去进行简单的国事访问,也不是让他们带薪休假旅游,隋炀帝的终极目的是想让他们勘测赤土国的大小,顺便摸清楚周围还有那些小国家,希望将它们一块并入大隋的版图!
时至今日,中国南海南薇滩西北部还有一个叫常骏暗沙的地方,见证着当年大隋王朝的使者出使南洋的伟大历史......
608年10月,常骏等人到达赤土国的边境,赤土国王派遣使者婆罗门鸠摩罗带着30艘豪华大船(也有说三百艘的),吹着贝壳,打着响鼓,热热闹闹地迎接大隋来的使者。
即便是这样,常骏一行又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赤土国的首都。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2 16:34:44 +0800 CST  
@37度男人2013 2018-05-22 18:21:16
111
-----------------------------
谢谢仁兄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2 19:22:36 +0800 CST  
大将刘方来访的时候,赤土国王就已经见识到了大隋的国力,此番面对大隋皇帝的使者,国王显得小心翼翼,好吃的好玩的,毫不吝啬,这让常骏、王君政等不入流的小官受宠若惊,乐不思蜀!
常骏虽然享了不少福,却没有忘记隋炀帝给他交代的使命,他以赤土国为中心,派出了数名使者前去联系南洋地区未曾与中原建交的政权,并代表大隋王朝和他们正式建立了文化交流关系。
完成了这一切,常骏和王君政二人乐呵呵地带着赤土王子那邪迦回洛阳交旨。
自此,隋朝的国威正式宣扬到了东南亚地区。
试问,隋炀帝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份荣耀又该怎么算?
另一路更加霸气,霸气的一塌糊涂……
先前,隋炀帝听裴矩说过,西域有三个重要的国家,伊吾、高昌和焉耆,它们都在西突厥的控制下,挡住了西域各国朝拜中原的神圣之路......就在不久前,隋炀帝派遣崔君肃搞定了西突厥的处罗可汗,又让西域诸国的首领派遣使者前来递交了认怂的国书,至少在面子上达到了万国来朝的目的。
问题是,天朝上国,尊敬的大隋皇帝陛下,英明神武这样的敷衍之词已经不太能满足隋炀帝的心理追求,既然已经得到了别人口头上的尊敬,怎么也得搞出点实际行动来宣示主权啊,比如霸占某个小国的领土?
隋炀帝大手一挥,就拿伊吾开刀吧!
伊吾国,治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是中部通道的起点国家。
隋炀帝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直接下诏任命右翊卫将军薛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让他前去修建一座新的伊吾城,打算直接接管伊吾政权……
太草率了!直接跑到你的国家,然后宣布这里以后就归我管辖了,没有任何官方解释,也没有任何交换条件,不知道应该理解为霸气,还是嚣张?
临行之前,薛世雄和东突厥启民可汗约好了,先在玉门关集合,然后结伴前往伊吾,共同领略一下西部的沙漠风光。
有趣的是,启民可汗居然声称自己没兴趣,放了薛世雄的鸽子。
怎么办?回去交旨还是继续行军?
在薛世雄的眼里,大隋铁骑还不知道退缩两个字是怎么写的,收到启民可汗的婉拒信之后,薛世雄直接下令大军全速开进,不拿下伊吾誓不罢休!
彼时,正值隆冬季节,黄沙漫天,天寒地冻,伊吾国王压根就没想到大隋军队会来此地收编他们的国家。薛世雄率领大军昼夜行军,终于在天暖之前耀武扬威地陈列在伊吾城下,兵不血刃地拿下城池。
伊吾国王想要投降,薛世雄没空搭理,也没心思搭理......因为大隋皇帝陛下是让我来干活的(修建伊吾新城),不是来和你谈条件的!
按照老规矩,大隋旧的伊吾城旁边修建了一座新的城池,并设置了伊吾郡和柔远镇,作为大隋控制东西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军事据点,并留下银青光禄大夫王威和一千大隋士卒在此守城。
大军主帅薛世雄则潇洒转身,深藏功与名!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2 20:52:42 +0800 CST  
写到这里,我觉得隋炀帝当年干出的事确实值得每个人都骄傲起来,心潮澎湃下必须得怒赞一波,然后再写问题.....

第29章步子迈得太大
隋炀帝就是想向西域的番邦证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想犯中华者,那就乖乖的做大隋的臣子,尽你们应尽的义务!
东突厥启民可汗俯首称臣。
西突厥处罗可汗牵着汗血宝马前去洛阳认怂。
镇压吐谷浑,重新打通了隋朝和西域波斯湾的丝绸之路,使得高昌、焉耆、伊吾等数十个西域边陲的少数民族前来归降。
与南洋赤土国、迦罗舍等从未在地图上出现过的国家建立关系,跨出了大隋和南洋诸国友好往来的第一步,为中原政权谋夺东南亚地区的霸主奠定了基础。
辽东半岛除了高句丽之外,新罗、百济、倭等国纷纷派遣使者给皇帝进献奇珍异宝和当地的特产,表示愿意称臣纳贡。
看了这一切,还有人只对大唐帝国的天可汗五体投地吗?
看了这一切,还有人对隋炀帝指手画脚,说他庸碌无能吗?
直到此时,隋炀帝让万国来朝的目的差不多已经达到,建立一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超级帝国指日可待(至少唐朝以前,咱们可以这样说)……
公元608年—609年,大隋和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非常频繁,而这一切全都发生在南巡江都和北巡突厥之后,我们不得不佩服隋炀帝的远见和魄力。
隋炀帝的出巡虽然耗费了无数的人力和财力,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解决南北朝以来中原政权不受番邦胡虏待见的外交困境,为了解决隋文帝灭陈之后遗留下的少数民族人心归附的难题。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以利益为重,斗不过你的时候就低三下四,斗得过的时候就强行坚挺。隋文帝去世之后,这种国家之间的外交逻辑重新启动,他们就是想看看隋炀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大隋到底能不能做中原之主。
隋炀帝不拿出点实际行动出来,能让困守中原的大隋找到出路吗?
隋炀帝曾经和给事郎蔡征有过一段对话:
隋炀帝:“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南朝的各位皇帝都喜欢坐在深宫,饮酒作乐,左拥右抱,不愿意和老百姓相见,这是什么道理呢?”
蔡征:“这就是他们的王朝不能长久的原因。”
隋炀帝对南朝诸帝的亡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觉得那些皇帝整日呆在深宫,搞不清楚外面的状况,吏治和民生都没办法掌握,所以政权才不能长久下去。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3 07:52:42 +0800 CST  
从608年到610年,隋炀帝四处巡游,宣誓大隋帝国的威严,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表示臣服。在国内,隋炀帝屡次大赦天下,并让隋文帝以来流配的犯人(汉王杨谅属籍的人之外)悉数还乡,陇右诸郡免除徭役赋税一年,车驾所经之地免除徭役赋税两年。年七十以上者,官职七品以上者,都由国库出钱赡养他们。
无论是对待百姓,还是对待手下的官员,隋炀帝都要比隋文帝强太多,难道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暴君?然而,世人以结果为导向,用带有目的性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他,确实让隋炀帝承受了不少不实的骂名。
公元609年底,大隋王朝拥有190个郡,1255个县,890万户籍,4600万人口。
国土东西跨越9300里,南北跨越14815里。这个数据不太好理解,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隋朝霸占了整个青海,以及宁夏等地,新增了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土面积仅次于西汉(也有说已经超过西汉),国家政权的影响力到达中国历史的巅峰!
就连一向对隋炀帝苛责无比的司马光也不得不承认: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3 10:48:17 +0800 CST  
不过,自古以来老大就不是那么好做的。
在扛把子的第一把交椅上,你考虑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既得寻求自己的发展,也得兼顾大家的利益,有时候还得照顾小弟们的情绪,解决小弟们之间的矛盾,也要防备大家在背后捅你的刀子。
隋炀帝做了至高无上,人人敬仰的天子,就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
隋朝的疆域确实扩大了,还设置了那么多的郡县,你得派遣官员前去打理,还得派遣士兵前去驻守,为此,隋炀帝不得不在全国各地征调府兵前往边疆。
隋朝虽然从来不缺钱,不缺粮食,但是把军资运送到千里之外的边疆,路上需要耗费的粮食通常是军资的好几倍!
老百姓不得不常年在外奔波,再加上前往西域的道路艰险难测,老百姓服役过程中十有九伤,地方官员对他们又非常苛刻,以至于民怨极大。
万国来朝,隋朝作为东道主,自然要提供一路上的衣食住行,还不能让别人觉得你小气,受到了你的冷落。国家少了还好说,当四面八方的使者纷纷前来大隋朝拜的时候,这种道德的绑架让大隋的君臣苦不堪言,骑虎难下。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为了让外国人崇拜中原的强盛和繁华,专门在洛阳丰都市开辟了一块外国人往来的贸易集散地,规定所有的房屋必须在建筑风格、房屋用料上保持一致,即便是街上摆摊卖菜的,也得统一用龙须席(龙须草编制的席子)搁置货物。
大隋上上下下为了响应皇帝的号召,对外国人大献殷勤,有的商铺甚至搞起了免费大促销的活动,酒肆里也推出了免费喝酒的大酬宾活动,把外国使者都搞得受宠若惊,难以理解……
大隋纵然是国力强盛,也经不起如此大的耗费,长此以往,尤其是发生大面积的战争时,往往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3 14:54:51 +0800 CST  



隋朝灭掉吐谷浑后的疆域图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3 16:15:29 +0800 CST  



唐初的疆域图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3 16:16:00 +0800 CST  



唐朝鼎盛的疆域图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3 16:17:17 +0800 CST  
@青梅煮酒1970 2018-05-23 16:51:58
@九皋寒叟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多谢青梅大神的降临和鼓励啊!太开心了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3 16:55:49 +0800 CST  
第30章流求莫名躺枪
收拾完西域诸国之后,隋炀帝又将目光转向了南方的流求政权。
关于流求,历史上众说纷纭,有说是中国的台湾省,有说是台湾到日本沿线的海上群岛,也就是后来熟知的琉球群岛。
在这里,我先尝试着厘清几个概念:
流虬:这是隋朝对台湾省的叫法。
流求:这是唐朝的叫法,虬是一种传说中的小龙,把龙给流了似乎不太吉利,所以后来改成了流求,不过地理位置和流虬一样。
琉球:台湾以北,日本以南的海上岛屿。
在我看来,流求是台湾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第一,隋朝海军(见下面的内容)可以隔着海隐隐约约的看到漂浮的岛屿,如果是距离较远的琉球群岛,仅仅靠人的视力似乎不大可能,但是碰到天气晴朗的时候,还是可以从鼓浪屿看到小金门岛的。

第二,《隋书》里面有一节专门介绍了流求国,和台湾原住民的习俗都很相似,因此历史学家们认为流求可能是台湾。

第三,隋炀帝派使者上过两次岛,可都没有摸清楚流求国的实际大小,在第三次攻打流求的时候,发现岛屿上有好几支分属不同部落的小政权。如果是琉球群岛,应该容纳不了那么多部落政权!隋炀帝的使者也不可能花这么长时间都摸不清楚岛屿的基本情况。

第四,公元12世纪,琉球群岛才从氏族社会进入到政权统治时代,也就是开始出现了国家。明朝的时候,正儿八经的琉球国(也就是琉球群岛的主政权)到中原朝拜,可他们还是延续了氏族社会传统,没有姓氏,最后还是明宣宗朱瞻基赐琉球王姓为尚氏。问题是,流求政权的王姓是欢斯,也不是什么氏族社会!
简而言之,如果隋朝出现的流求是琉球群岛,那明朝横空出世的琉球又是什么玩意儿?

第五,有人说军队是从浙江金华市东阳市出海,如果是去台湾,没必要从这里走,然后再逆时针转个大弯。问题是,南海和东海一直有强大的洋流效应,即便是到琉球群岛,也必须沿着东南海岸线行船,从台湾那里绕才能顺利到达,历朝历代出海大多是选择从舟山群岛出发,这不是什么太难解释的问题。
这是我的一些见解,开放式议题,大家可以尽情发挥......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3 17:24:02 +0800 CST  


琉球群岛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3 19:36:00 +0800 CST  


洋流图
楼主 九皋寒叟  发布于 2018-05-23 19:36:30 +0800 CST  

楼主:九皋寒叟

字数:510693

发表时间:2018-05-05 18:40:0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19:18:54 +0800 CST

评论数:75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