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万里—刘裕评传(连载)

网友叶落双树之间制作的部份头像:
桓玄,阴险的感觉是出来了,可惜瘦了一点,真实的桓玄应该是个胖子。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14 12:04:00 +0800 CST  
司马元显,神似,很有花花公子的感觉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14 12:05:36 +0800 CST  
即将成为杯具猪脚的一代名将:刘牢之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14 12:08:00 +0800 CST  
个中原因,是不是类似阿瞒不杀大耳贼?
------------------------------------------------------------
关于原因,在下下文中会分析。个人认为,桓玄对刘裕的能力认识清醒,但对刘裕的野心认识不足。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14 12:19:58 +0800 CST  
希望这样的时代永远别再出现
------------------------------------------------------------
需要英雄的的时代,是不幸的时代。

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位帝王的军事水平能和刘裕并驾齐驱?额...我来想想看,李世民,拓跋焘,慕容垂,应该和他有的一拼的。此外,曹操,宇文泰,高欢,柴荣,刘秀,赵匡胤虽然也都不错,但感觉相比刘裕而言吧,还是要略逊一筹。还有项羽...虽然大业未成,但其军事能力,绝对可以跻身前列。楼主以为如何呢
------------------------------------------------------------
这属于那种见仁见智的事,难有定论,依在下个人的看法,拓跋焘是进不了第一级的,刘秀可以进第一级。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14 22:58:57 +0800 CST  
北府倒戈

镇北将军刘牢之此时正率数万大军驻防在潥洲(又名洌洲,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的江宁区以西,为长江中的一个小岛,距离历阳不到二十公里)。正在军中的刘裕看得出来,这几天这位老帅一直是一付心事重重、患得患失的样子,劝他迅速出击桓玄,他也是置若罔闻。刘裕可能不知道的是:就在前不久,刘牢之的一个堂舅何穆,悄悄从西边来到潥洲。

何穆是带着桓玄的口信来的,他对刘牢之说:“自古以来,人臣握震主之威,建不赏之功者,谁有过好下场?如当年越国的文种、秦国的白起、汉朝的韩信,他们侍奉的都是英明之主,也都尽忠竭力,但大功告成之日,尚且全都不免一死,何况你现在那个顶头上司,只是个既凶暴愚味又骄傲自大的小毛孩子。所以你今天处境,已经是进退失据,如与桓公交战,胜了,司马元显要杀你!败了,桓公要杀你!能不慎重选择么?如想长保荣华富贵,不如彻底改变立场,倒向桓公!桓公是大度之人,必不追究。古时管仲曾射中齐桓公的带钩,寺人披曾斩断晋文公的衣袖,后来照样成为了国家的重臣,何况桓公和你本来就无仇无怨呢?”

尽管这段说词漏洞颇多,但却令一代名将刘牢之动摇了,他想起不久前的事:朝廷下达了讨伐桓玄的命令后,他作为前锋都督自然要去见主帅司马元显商议军务,谁料这种时候司马元显还对他拿架子,没有预约就拒绝接见!可司马元显天天酒宴不断,竟一直没法预约上,直到在西池的饯行宴会上,他才与司马元显在大庭广众间见了一面,自然是什么正事也没办成。这哪里还象一个即将出征的大军统帅?

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当年侍奉的谢帅多英明啊,后来换上王恭,就觉得他目中无人,不体恤下情,自己才叛了他。谁知道新换上的这个轻佻少年司马元显,还不如王恭。王恭至少不会在将士都忍饥挨饿的时候独自花天酒地;在大敌当前时,王恭甚至能与自己结义兄弟,而司马元显还宛若无事,继续无视自已!刘牢之感到自尊心很受伤,这样的人还值得追随吗?

在司马元显睡不着觉的这几个晚上,刘牢之也渡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各种成败得失的计算纠缠在心中,结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大疙瘩……

直到司马尚之被消灭后的第二天,满眼血丝的刘牢之召集众将,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全军倒戈,投降桓玄!此言一出,众将哗然,未经一战,便投降叛军,这是北府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啊!刘裕和刘牢之的外甥东海中尉何无忌都竭力劝阻,但刘牢之就是不听。刘敬宣也反对说:“如今,天下大势就取决于桓玄和父亲两人,桓玄倚仗其父(桓温)、叔(桓冲)留下的资望,窃据荆楚,占有晋室天下的三分之二,所缺的只是未能挟天子罢了。一旦放纵他入京,就没人能够控制,董卓之祸,必将重见于今日!”刘牢之突然歇斯底里,对着儿子大发雷霆:“你们说得那点儿常识,我还能不懂吗?今天要击败桓玄,易如反掌!但击败桓玄之后,司马元显必不容我,叫我怎么对付!”

关于刘牢之投降桓玄的动机,有一种传统的解释:他想借桓玄之手铲除司马元显,然后再干掉桓玄,最后由自己掌握大权。不过据在下看,这种解释在某些方面把刘牢之估高了,某些方面又把他估低了:

刘牢之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吗?他杀掉王恭之后,已握有晋朝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和不小的地盘,要找个机会入据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本是易如反掌的事,而且上天之前已经给他提供过机会:如在三年前,因司马元显处置不当,孙恩之乱爆发,朝廷的直辖区大半沦陷。此时刘牢之不论是乘机入京,借司马元显名望扫地时取而代之,或借镇压孙恩的机会将三吴郡县据为已有都不会太难办到。结果他两者都不为,却像土匪一样,为了劫掠一点财物让自己在民众间身名狼藉,有大志的人能干这样的蠢事?

而且想要夺权的话,这种方法也实在是傻到家了。打个比方:就象赤壁之战前,孙权决定先投降曹操,借曹操之手除掉刘备,然后再反悔与曹操单挑一样,怎一个笨字了得?刘牢之在政治上也许很蠢,但在军事上绝对不是白痴,如果连强弱都掂量不出,行此下策,哪里还象精通兵法,“沈毅多计画”的刘道坚?

其实,他在烦躁中责骂刘敬宣的话,很可能才是他最真实的想法:他担心司马元显不能容他,或者说,他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避祸,而非为夺权。他已经被何穆的那一番话说服了,为了不成为下一个文种、白起,只有投降桓玄。

不过以我们今天来看,他这种理由也是荒唐可笑的。文种、白起、韩信三人之所以被杀,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勾践、秦昭襄王、汉高祖三人均是大权在握的强势君主。离了这个基础,像曹操与刘协、司马昭与曹髦,才是威震天下的人臣与君主间的常见关系。而司马元显有什么,他连君主的都不是,只是一个控制中央的权臣罢了,而中央的实力在孙恩之乱中差不多已经耗光了,还能有何作为?假如刘牢之真的消灭了桓玄,那晋朝天下还有谁能居于其上?那时候他该操心的,就不是司马元显不容他怎么办了,而是他用不用继续包容那位会稽王世子!这么简单的道理,刘牢之竟一直没能想清楚,不能不让人叹息:只要离开了军事谋略,在政治方面,这位北府名将的水平还停留在幼稚园!

让我们细看关于刘牢之的记载,可发现他非常在乎上司的器重,他的行为是被动的,由上级怎么待他来决定。所以谢玄重视他,他就出生入死,屡立奇功;王恭视他为普通部将,他就叛了王恭;而司马元显慢待了他,他便心生疑虑,再叛司马元显。从心理学上说,自尊与自卑是一体的两面,这种急于得到别人肯定的心理,恰恰说明了他自身的不自信。他的不自信当然是有原因的:东晋是一个强调门阀出身,重视形象风度,盛行清谈的时代,身处其中,刘牢之不可能不受影响。偏偏这几项他都提不起来,他有的只是当时并不很被重视的军功。

刘牢之早年的经历,我们不太清楚,但可以想见,一个出身低下又不符合时尚口味的北方流民,他一定碰过很多壁,一定见惯了世族高门的白眼,他们处处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优越感提醒着刘牢之:你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刘牢之自己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这个身份定位:自己只是给人打工的!即使他后来战功卓著,即使他后来荣升高位。虽然他也曾对此感到愤愤不平,但他的做法只是换一个老板,从没想到自己也是可以当老板的!

据说印度的驯象师在驯象时,会将刚出生不久的小象绑在小木桩上,活泼的小象自然不乐意,会极力想挣开,但因为身体还弱小,怎么也挣不脱。一次次的挫败就会深深印进小象的脑海,让它感到小木桩是不可战胜的。等到它长成身强体壮的成年象,驯象人再将它绑到小木桩上时,尽管此时它已经能轻易拨掉木桩,但小时的印象已成为它的心理障碍,使得它再不敢尝试挣脱,不知道自己已经足够强大,仍只能被绑在小木桩上。

刘牢之的误区就在于:他已经到了非当老板不可的位置,却仍然把自己当成打工仔,并天真的以为,离开了司马元显,还可以给桓老板打工,不知道已经没有老板敢要他这样的员工了!不管怎样挣扎,他终究还是挣不脱自己心灵深处的那根小木桩。悲哉,刘牢之!

三月一日,刘敬宣奉刘牢之的命令,前往进见桓玄,威震天下北府军,不战而降…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15 07:18:40 +0800 CST  
桓玄东进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15 07:20:13 +0800 CST  
多谢朋友们的鼓励!

关于刘牢之背叛司马元显这件事,在下以往就觉得它荒谬得不合逻辑,要合情合理地解释此事,是本文的难点之一。之前也查了不少资料,进行了反复地推敲,也和一些朋友探讨过,最终得出文中的解释。现在看来还是得到多数朋友的认可,甚感欣慰。

我们不可能还原历史,但我们有可能接近历史...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15 21:33:19 +0800 CST  
晋廷易主

见到前来请降的刘敬宣,桓玄非常高兴,任何人捡到这样的大馅饼,都没法不兴奋,这标志着,进京的道路已经畅通无阻了。为了麻痹刘牢之,桓玄举办盛大的酒宴,款待刘敬宣,还特意搬出自已珍藏的名家书画,与刘敬宣一同观看,那情形,着实是亲密无比。刘敬宣乃实诚人,对这套把戏信以为真,而桓玄的左右都在一旁偷笑。

朝廷的讨伐军统帅司马元显,在听说刘牢之倒戈,桓玄军陆路已到新亭(今江苏南京市南,临江依山所筑的军事要塞)时,连忙离开他住了半个月的“船上宾馆”,逃回建康城。三月三日,司马元显壮起胆子,集合守军,出城布阵于宣阳门外,筑垒防御。此时,中央军军心已乱,还没有见桓玄军队,就出现传言说:桓玄已经到朱雀桥(在今南京市南秦淮河上,刘禹锡有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说得就是此处),士兵开始出现逃亡。过了片刻,桓玄军的前锋小队出现,只喊了一声:放仗(就是缴枪不杀的意思)!中央军便完全崩溃,四散逃命!

司马元显几乎是孤身骑着一匹马,仓皇又逃进城中。平日里“捧月”的“众星”们,此时差不多跑了个精光,只剩下张法顺一个人还在跟着他。巨大灾祸终于降临,打掉了司马元显身上的最后一点自信,洗去了他身上所有的华彩,让他重新回复成一个无助的孩子。恍恍惚惚间,他逃进司马道子的宅第“东府”,向父亲问计。司马道子那两下子还不如儿子呢,能有什么好主意?父子俩只得相对痛哭。

稍后,曾是司马元显身边马屁军团骨干之一的从事中郎毛泰,带着人闯进东府,逮捕司马元显,押解到新亭码头,绑在拴船的石栏上,当着众人的面一条条数落他的罪状!曾经不可一世的会稽王世子此时似乎已神智不清,只是喃喃自语:“我让张法顺害了,我让王诞(王导的曾孙,曾劝司马元显不可杀桓修、桓谦兄弟)害了!”直到此时,仍然只看见他诿过于人,没有对自己的反省。

毛泰同志的事迹说明: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会缺少墙头草,越是在官场,这种植物生长得越发茂盛。三月四日,朝中高官们声称奉皇帝的旨意,出城迎接慰劳桓玄大军。桓玄便在众多高官谄媚地簇拥下,得意洋洋地进入建康,持续了多年的昌明党与道子党之争,至此完全画上句号,东晋进入了桓玄时代。为了显示拨乱反正,当天废止了刚刚使用不久的“元兴”年号(你司马“元”显再也别想“兴”了!),恢复旧年号为隆安六年。

桓玄当政后的首要大事,当然是给自己和自己人加官进爵,于是让司马德宗下诏:一、任命桓玄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总理朝政,加黄钺;二、任命桓玄的哥哥桓伟为荆州刺史;三、任命桓谦为尚书左仆射;四、任命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顶替刘牢之掌管北府;五、任命桓石生为江州刺史;六、任命此次立下大功的谋士卞范之为丹阳尹(相当于建康市长)。

除了这几个自家人,为了显示新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桓玄也提拔了一批有名望非嫡系人士,其中头一个,便是王谧。王谧,是王导的孙子,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位仁兄,他就是当初慷慨解囊,替刘裕还赌债的那位王长史。他在桓玄临起兵之前,奉朝廷旨意前往荆州传诏,桓玄认为他家世高贵,又素有清誉,非常适合给自己装点门面,便把他留下来,殷勤款待,极为礼遇。到此时桓玄掌权,王谧被任命为中书令,也成为新政权中的核心人物。

王谧之外,新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还有殷仲文、刘迈、刁逵等。殷仲文,是殷仲堪的堂弟,但同时也是桓玄的姐夫,原任新安(今浙江淳安)太守。他在得知桓玄起兵时,弃官前往投奔,坚决站在小舅子一边,与堂哥和司马元显划清界线,因此得到桓玄的赏识。刘迈,曾是殷仲堪帐下参军,曾得罪过桓玄,等桓玄打进建康,他专程跑来进见。桓玄板下面孔训斥说:“你还敢来见我!不怕死啊?”刘迈回答:“射小白带钩的管仲,斩重耳衣袖的寺人披,再加上我刘迈,正好凑够三个人,所以自知不死。”桓玄此时心情正好,刘迈这个马屁拍得又很上档次,再加上提拨一个无害的旧怨很能收买人心,因此他也得到收用。还有前广州刺史刁逵,原先进京述职,被桓玄强留收用,现任命为豫州刺史,接替司马尚之。

论功行赏之后,接下来的事,就是“惩办战争罪犯”了。三月五日,建康的市民有机会大开眼界了,一大批平日养尊处优的王公贵族被押赴菜市口,砍掉了他们高贵的脑袋。具体的入围名单有:前骠骑大将军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东海王司马彦璋(司马元显的儿子,元显也只有二十岁,他自然还是个幼童),前豫州刺史谯王司马尚之,前武昌太守庾楷(赌博害死人啊),前庐江太守张法顺,前从事中郎毛泰(毛大人白忙活了,折腾了半天,还是得陪着司马元显一起死)。稍后,司马元显的另外五个儿子,可能也全部被诛杀。骠骑长史王诞虽然也是司马元显的亲信,但因为他曾营救过桓修、桓谦兄弟,被免死流放岭南(和毛泰作一比较,可见救人还是要强过害人)。

作为当今皇帝的叔父,会稽王司马道子得到一点优待,暂时得以免死。他先是被人检举:犯有酗酒、不孝的过失,理应斩首(司马道子酗酒是有名的,不孝不知从何说起。而且这两项“罪行”在《晋律》中的量刑是死刑吗?)。桓玄佯作宽大,将他迁往安成郡(今江西省安福县东南)安置,数月后,悄悄遣人将其毒杀。

执掌了晋朝中央政府六年大权的司马道子父子至此双双毙命,道子党势力彻底瓦解,用文革时代话说:已被“批倒批臭,再踏上一万只脚!”这一年,司马元显二十岁,司马道子三十八岁。客观的说,司马道子父子的失败实属自作自受,两个并不适合执掌国柄的纨绔子弟因为出身而成为了国家实际领导人,不论对他们自己,还是对万千的民众,都制造了巨大的灾难。可悲的是,类似的灾难,在今后的中国历史上,仍将屡见不鲜。

关于他们的故事也没有完全结束,两年后,桓玄倒台,已经死去的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摇身又变成了国家的正面楷模、先进典型,朝廷下诏褒扬说::“故太傅公(司马道子)如伊尹在世,契阔皇家,论亲论贤,世间都无第二人可比。故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则在内总领朝纲,在外宣扬威略,志在荡平世间的灾难,以保护国家社稷。”特追赠司马道子为丞相,追赠司马元显为太尉,并加谥号“忠”。备加哀荣,给他们补办了非常高规格的追悼会。

又过了几年,一个少年突然出现在建康,他自称是司马元显的儿子司马秀熙,当年避难蛮中,逃过了桓玄的屠杀。司马道子的妻子,会稽太妃王氏与他见面,认定是自己的孙子,便请求朝廷让司马秀熙继承会稽王的爵位。

此时,在晋朝中央实际掌权的人已是刘裕。表彰司马道子父子,那是做给别人看的,毕竟死人是无害的。但鉴于司马元显在司马皇族中曾有过的特殊影响力,刘裕并不希望他真有后人活在世上。于是,一个“真相调查委员会”很快成立了,并且很快拿出了刘裕最希望得到的调查结果:这个司马秀熙乃是一个叫勺药的奴仆冒充的!这个少年随即被斩首,王太妃痛哭不已,但再不敢多说一句话!

关于司马秀熙案的真相,今天已经难于确知,但有一点是可出肯定的:司马道子一系,断子绝孙了!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16 07:21:52 +0800 CST  
因有事外出,今后几天暂停更新。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16 07:23:59 +0800 CST  
白衣还乡

在二百零四年前,曹操攻克下邳,生擒了骁勇过人的徐州刺史吕布。曹操有意将其纳为属下,但因其反复,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便征询左右意见。旁边的刘备提醒他说:“曹公记不得丁原、董卓的事了吗?”结果,吕布就被拖下去“咔嚓”了。如今桓玄不用人提醒,王恭和司马元显的往事,他记得都是很清楚的。因此,差不多就在司马元显等人头落地的同时,刘牢之也接到了自已的新委任状:解除军职,调任会稽内史。

一眨眼功夫,自己就变成了军队转业干部,好个“大度”的桓公啊,才过河就拆桥!刘牢之就算政治嗅觉再迟钝,也闻出不对了:“桓玄刚上台就夺去我的兵权,大祸将至了!”正好,他留在桓玄身边作人质的儿子刘敬宣,向桓玄提出,愿意回去做老父的思想工作,一心一意服从大局,永远听中央的安排。面对这样“诚恳”的提议,桓玄竟然同意了,放刘敬宣去见刘牢之。说不清这究竟是桓玄的失算还是他的谋算,也许他认为刘牢之此时造反必败,有意引诱他一下。

果不其然,刘敬宣一见到刘牢之,立刻把宣传和谐主旋律的承诺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建议父亲立即举兵袭击桓玄,不可以坐以待毙!迟疑了一阵子之后,刘牢之决定再次造反,此时距离他背叛司马元显,投降桓玄才过去几天时间。

造反毕竟是一种超高风险投资,从历史经验来看,其血本无归的概率远远超过炒作纳斯达克的高科技股票。而且这也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反复的反叛更是对自身人格的彻底否定!不论成败,他刘牢之在这世间都将名望扫地。所以,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啊!

但刘牢之仍只能如此,因为他前两次反叛都还是他自己的选择,这回则真是被逼上梁山了!刘牢之完全没有了背叛王恭时的从容镇定,也没有了背叛司马元显时的武断与专横,只能放下架子,用尽乎于哀求的口气,向刘裕,自己这位最能干的下属寻求支持,象一个溺水的人在拼命寻找可供攀附的稻草。

他对刘裕说:“我打算北退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与高雅之(刘牢之的女婿,时任广陵相)会合,然后举兵讨伐桓玄,你可以和我一起去吗?”

不知刘裕看着老帅憔悴的样子,心里可曾涌起万端感慨。曾几何时,刘牢之是晋朝寒门人士的一面旗帜,他的存在,给所有出身不高的人带来了希望:即使你没有显赫的祖先,依然有可能凭借才干和努力出人头地!刘牢之自然也曾是过刘裕的偶像和前进的标杆,而且刘寄奴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刘牢之的提携之恩,他刘裕并不是无情的人啊!

然而,刘裕还是冷静地拒绝了老帅的乞求:“几天前,将军手握数万劲旅,不能一战,望风而降,使得桓玄得志,威震天下!如今正是他声望最高的时候,三军的人情,朝野的人望,都已倒向他,还有谁肯跟着你造反?将军如今莫说起兵,就是广陵恐怕也到不了!恕我不能陪将军了,只能脱下军服回京口去。”

望着刘牢之失望地离开,他的外甥东海中尉何无忌拿不定主意,问计于刘裕:“我该怎么办?”刘裕的回答展示了他对时势的敏锐洞察力:“我看这一次,镇北将军(刘牢之)是免不了一死了!你不妨和我一起放弃军职,回京口避开此祸。等这次事件过去后,桓玄为了收买人心,必然会任用我们。将来桓玄如果能保守晋臣的节操,我可以和你一起为他做事;如果他生异心,我们再设法算计他!”

听此一番话,何无忌认定,刘裕便是他此生值得追随的人。两人遂结成生死至交,离开危机四伏的刘牢之,抛弃了军中的职务,返回京口老家,白衣还乡。

一般情况下,刘裕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对他有恩的人,如刘敬宣、王谧以及从母家人等,他后来都照顾有加;而欺凌过他的人,他也会加倍报复。但不管报恩还是报仇,都是有前提的,只有在不涉及重大政治得失的情况下,才是如此。一旦事关大局,刘裕绝不会被感情左右,总能根据自己的理智做出尽乎冷酷的决定(尽管这些决定也并不全是正确的),这便是他与慕容垂最大的不同吧。

严格来说,刘裕仍然算不上一位合格的政治家,但早在此时,他已经是一名高水平的政客了。他对此后时局演变的预测,准确入微,远不是在政治上后知后觉的刘牢之所能相比。大概正因为这种政客的特质,让刘裕少了几分人格魅力,却使他能够在政治成就和对历史的影响力上,大大超过能力与其大致相当的慕容垂。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22 07:01:27 +0800 CST  
假如石勒这样说:“朕若逢光武,当北面而事之。若遇汉高祖,当与其并驱中原,鹿死谁手,亦未可知。”让人感觉就合理多了。不管怎么看,光武的本事都比高祖强多了。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22 19:57:58 +0800 CST  
慕容垂没能和刘裕过招,诚然有点遗憾,此二人,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军事能力最强的两个人。慕容垂能够洞察人性的弱点,在战场上,总能抓住对方的蛛丝马迹,给予致命一击。其作战之风,就像孙子所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所以看慕容垂打起仗来,永远那么放心,因为他总是能够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却不给对手任何机会。难怪当年如王猛这类强人,因为慕容垂的存在,迟迟都不敢对前燕用兵。因为他知道,只要慕容垂在,前燕就可以在瞬间凝成一股力量。而刘裕呢?草根出身,常年混在军旅中,常年的征战,使其魄力和胆气,绝对无人能比。刘裕常常可以在极其弱势的情况下,扭转战局,反败为胜。在战场上,刘裕绝不会因为情感道义等元素,而影响到自己的战略观。也就是说,刘裕为了达到胜利,可以摒除一切。其野心,要比慕容垂高的多。慕容垂打仗,更多的是以智取胜,而刘裕则以势而胜。刘裕手底下,有天下最精锐之师---北府兵。一般尚未开战,就能在气势上先让对手胆寒三分。而且同时他又是一个非常懂得创新的军事人才,绝非一味的拿兵死磕。如却月阵的使用,就曾创造了步兵战胜北魏精骑的战绩,堪称战术史上经典的一幕。正是因为刘裕的出现,使得人们脑海里那个柔弱的南朝,多了些尚武之风。其影响就连千年以后的大词人辛弃疾,都曾发出过: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感慨...
------------------------------------------------------------
slipei兄总结得很精辟啊!刘裕用兵,谋略逊慕容垂,而勇过之。两人挨得这么近,却未能一决高下,确让后世的读史者浮想连篇。难怪如今会有不少小说安排他们打一仗。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22 20:03:31 +0800 CST  
光武帝本来就更牛,能和他比的,也就天可汗、老赵、老朱而已
------------------------------------------------------------
哈哈,猫兄的看法怎么与在下完全一样啊?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24 07:00:28 +0800 CST  
道坚自缢

尽管没能得到刘裕的支持,刘牢之仍召集其他的属下,宣布了自己打算据守江北,讨伐桓玄的决定。如果说他在几天前背叛司马元显的决定已经让众将跌破了眼镜,现在的声明则更遭到了部下几乎一致地强烈反弹。

早在洛涧之战时就追随刘牢之的参军刘袭,不顾多年同事交情,当面斥责自己的上司:“这个世上最不能做的事就是造反!将军在几年前背叛了王兖州(王恭),近日背叛了司马郎君(司马元显),现在又要背叛桓公!一个人三次背叛,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说完之后,完全不给老帅面子,起身离开大营,很多将佐也跟着四散离开,人一下子就走了差不多一半。刘牢之傻了眼,这回真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难带还得带,惶惶不安的新任会稽内史,让他的儿子刘敬宣潜回京口,把家属接出来。同时带着他剩下的部属往东北走,向广陵方向退却。刘牢之此时在北府军中的威信已经丧尽,他的部下一路走,一路散,人越来越少。到了和刘敬宣约定会合的地方,刘敬宣却因为那天下大雾,城门延迟数小时才开的缘故,误期未到。一时之间,不明原由的刘牢之以为事情败露,儿子可能已经被杀了!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牢之五内如焚,伤痛莫名,精神已近崩溃!

浑浑噩噩间,刘牢之带着余众继续走,最后几个属下看他这付恍恍惚忽的样子,倍感寒心,知道老帅这次真是没救了,还能跟着他寻死么?待到达新洲(建康北面长江中,今天叫八卦洲)时,剩下的人差不多也跑光了!

四顾茫然,刘牢之突然清醒过来: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了!刘裕果然说得没错,我连广陵都到不了啊!哈…哈…哈…啊!我刘牢之竟也有今天!……

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春风又绿江南岸,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芬芳,但在刘牢之已经闻不到了,他的心中,已到肃杀的寒冬。百战老将悲从中来,走到一棵大树旁,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曾经的光荣与梦想,所有罪过与悔恨,化作过往的烟云,万事皆休……

过了一阵子,迟到的刘敬宣赶到新洲,才发现老父已成亡魂,他已顾不得哀悼,也不及给父亲收尸,便匆匆忙忙渡江,逃往广陵。亏得刘牢之的部份故吏,念及往日的情意,便一起买了棺木,将他的灵柩送回丹徒安葬。

几天后,桓玄听说刘牢之已死,大喜之余,下令挖开坟墓,将刘牢之的尸体拖出斩首,然后曝尸于市!接着,桓玄乘胜追击,开始对群龙无首的北府旧将们进行大清洗:吴兴太守高素(有可能是高雅之的父亲,刘牢之的亲家)、将军竺谦之、竺谦之的堂兄竺朗之、面斥过刘牢之的参军刘袭、刘袭的弟弟刘季武、还有刘裕的老上级孙无终等人,相继被杀害!从这一系列过份的举动,可知桓玄对刘牢之和北府军的嫉讳之深,更彰显刘牢之不久前投降桓玄的做法是何等的愚蠢。洋洋得意的桓玄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亨”。(因此这一年,在晋朝三个年号,分别是元兴元年、隆安六年、大亨元年)

面对这种情况,暂时不在桓玄控制中的北府将领及道子党的残余们,根本不相信大赦天下能赦到他们,只有联手反抗了。刘袭的兄长冀州刺史刘轨、司马尚之的弟弟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还有将军袁虔之、刘寿、高常庆、郭恭等人,先到广陵,再逃到山阳(今江苏淮安县),同时派遣使者向后秦求援,企图讨伐桓玄。但人心已散,加上后秦姚兴正好在柴壁之战中大败于北魏拓跋珪,根本无力支援,面对桓玄军队北上,众人无计可施,只得各自逃亡。其中刘轨、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逃奔南燕;袁虔之、刘寿、高常庆、郭恭逃奔后秦。由谢玄创建的北府军政集团暂时瓦解。

至此,在原北府的高级将领中,只有刘裕、何无忌等少数几人,因为早早辞去军职回乡,既和刘牢之划清了界线,又显得没有拥兵自重的野心,从而大得桓玄欢心。桓玄很清楚:要实现稳定的统治,光靠挥舞大棒显然是不行了,胡萝卜也得适时出手。一方面打击反对派,一方面也得树立榜样,而刘裕各方面的表现都使他成为了此时桓玄最需要的正面典型:他既是常胜名将,又有爱民的好名声,又没有野心(这点最重要,虽然桓玄其实是看走眼了),虽出身北府却不是刘牢之等人的党羽,奖励他正好安抚忐忑不安的北府余部。总之,这样合适的人还能不大用么?

于是,刘裕的又一条预言应验了:“今方是玄矫情任算之日,必将用我辈也。”大亨元年(公元402年)五月,刘裕辞职回乡之后仅两个多月,就被桓玄征召起用,任命为抚军中兵参军,前往东阳(今浙江金华),讨伐孙恩的余党卢循。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25 06:59:30 +0800 CST  
刘牢之北退与自杀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25 07:04:26 +0800 CST  
回齐国之都:

一、关于高祖与光武谁更优秀?这是一种主观看法,并无非常客观的衡量尺度。对同一事件存在多种观点,在史学界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多少大史学家之间都可能存在争议。如果对方的论点并不存在史实上的硬伤,仅仅观点与你不同,就称之为“错得离谱”,恐怕不妥当吧?

二、“海阔天空等网友:请回答我前面提出的问题,考考你们的悟性:为什么刘邦开国之后的历代开国之主都是大军事家,而刘邦却不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现象?”
-------------------------------------------------------------------------------------------
你的这一设问并不准确,首先,刘邦也有不错的军事才华。如他避实击虚,抢先攻入咸阳,灭亡秦朝,就表现出相当的军事才干;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对垒项羽,攻虽不足,守则有余,只要项羽不在,则其手下诸将都不是刘邦对手;淮南王英布造反时认为:韩信、彭越已死,而刘邦已老,不会亲征,其他诸将就不是自己对手了,可见英布认为汉军中胜过自己的就有韩信、彭越、刘邦三人。

其次,刘邦开国之后的历代开国之主并不都是大军事家。如蜀汉昭烈帝刘备、吴大帝孙权、晋武帝司马炎(当然,你可以说晋朝实际开创者是司马懿,但司马懿在占有很大优势的情况下,与诸葛亮的交手仍吃亏多过占便宜,其将材要稍逊于诸葛亮,诸葛亮已经被现在很多文章认为不是军事家了)、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隋文帝杨坚、辽 耶律阿保机(两次指挥大军南下,让晋军打得落花流水,其将才超不过刘邦)等。

不管你打算怎么推导,但用一个不准确的论点推导出的结论,能是准确的吗?

三、“为什么秦末汉初牛人辈出、而东汉初期没有太多的牛人?”“光武的云台二十八将中,就是岑彭、冯异水平稍高一点,吴汉之辈则是一伙武夫而已,水平有限。”
-------------------------------------------------------------------------------------------
这个问题太过于主观,应该说秦末汉初那段历史的知名度远远大于东汉初期。但知名度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并无必然的联系。由于刘秀本人太过优秀,部下表现的机会没有刘邦手下的多,但认为云台二十八将一定不如刘邦的部下,恐怕说服力也不够。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耿弇克张步一役,实际就打得比韩信平齐地更好。

四、“刘秀有能力,但是太循规蹈矩,没有天才的火花出现,比刘亭长差了不是一个档次。”
-------------------------------------------------------------------------------------------
昆阳之役难道没有展现刘秀的战术天才?平灭赤眉难道没有展现刘秀的战略天才?柔道治国难道没有展现刘秀的政治天才?刘亭长在相应方面有多大作为?

刘邦能够一统华夏,开创新朝,当然有他的本事,没本事的人不可能做得到。但这里的朋友好象也没有认为高祖是饭桶的。问题是光武太优秀了,与他相比,高祖相形见拙。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26 19:29:14 +0800 CST  
孙死卢继

再说自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底,孙恩被刘裕打得大败逃回舟山群岛后,晋朝政府为防止他死灰复燃,下令封锁沿海,禁止船只出海,切断沿海居民与孙恩军队的联系(后来明、清两朝的海禁政策,大概就是受此事的启发)。这项制度一实施,孙恩的人补给几乎断绝,处境变得极为困难,而后岛上又发生瘟疫,很多人病死。万般无奈之下,孙恩不得不带着已不多的部下于隆安六年(公元402年)三月第五次登陆,进攻临海(今浙江临海)。

但这次他的声势和实力,都已远小于前四次,一上岸就让临海太守辛景打得大败。孙恩盛时曾有十几万人,现在只剩下几千,不由得心灰意冷,又怕成为晋军的俘虏,便心一横,投海自尽。

当初孙恩第一次登陆时,三吴地区下层的五斗米道信徒们,不分男女老幼,纷纷加入,其中有不少妇女带着自己的婴儿,时时要喂奶、清洗,影响了大队人马的行军速度。孙恩见此情况便下令:将这些婴儿装在竹篮子时投入水中!并作祷文说:“恭喜你们先登入仙界,我随后就会来找你们的!”孙天师果然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了!同时还有几百名狂热的信徒也陪着孙恩投海,一起当“水仙”去了。

不过剩下的大部份“长生人”没有跳海,他们可能估计自己的“功力”还达不到成仙的境界,便公推孙恩的妹夫卢循为首,继续“修行”。

卢循,字于先,小名元龙,祖籍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州)。与他的大舅子孙天师相比,卢循的祖上要显赫得多,远祖可以推到汉末大儒卢植。卢植,字子干,其人学识渊博,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之心。在东汉曾官居侍中,作过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在黄巾起事时,他连败黄巾军首领张角,但因不肯向来前线视察的宦官左丰行贿,被装在囚车里拿送京城,按减死罪一等处罚(祖先是道爷们的对头,后人却变成道爷们的领袖,真是情何以堪呐)。

卢植之后,卢家一连数代都是政府中的高级官员:卢植之子卢毓,曹魏的司空;卢毓之子卢珽,西晋的卫尉卿;卢珽之子卢志,任中书监,后转尚书,是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的主要智囊,凡司马颖接受卢志建议办的事,一般都能成功,反之则屡屡失败。司马颖死时,部属四散逃亡,只有他一人为司马颖送葬,后北投刘琨,于途中被汉军刘粲所虏,与次子卢谧、三子卢诜一起在平阳遇害,唯有长子卢谌幸存。

卢谌,字子谅,清敏有理思,精通老庄,并写得一手好文章,因他有一个从母是刘琨之妻,算是刘琨的表侄,一生经历颇为坎坷。他在逃出匈奴人的虎口后投奔晋阳,刘琨任命他为主簿,后转从事中郎,极得信任。后来刘琨被石勒打败,卢谌跟随他一起投奔幽州刺史,鲜卑段部首领段匹磾。稍后,刘琨因部份属下与段部鲜卑冲突,被段匹磾拘禁,自知必死,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五言诗赠给他最信任的卢谌,这便是著名的《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是荆山球。惟彼太公望,昔是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凭五贤,小白相射钩。能隆二伯主,安问党与仇!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无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矣如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颂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卢谌感刘琨知遇之恩,在其死后逃奔段部另一首领段末柸(《晋书》作段末波,慕容垂发妻大段妃的父亲),上书晋廷为刘琨鸣冤。再后来,石虎吞并段氏鲜卑,卢谌被后赵军俘虏,因石虎颇为赏识他,强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国子祭酒、侍中、中书监。卢谌感到羞耻,却不敢不从,私下对儿子们说:“我死之后,你们给我墓前立碑,只要写‘晋司空从事中郎’就行了。”石赵末年,冉闵起事,卢谌也加入冉魏政权,随冉魏军出征。冉闵在襄国大败,他为后赵军所杀,子孙乘乱逃往南方。

虽然回到晋朝,但卢家的门第却一落千丈了。由于过江太晚,更由于卢谌曾出仕过“伪朝”,江表士族再不把卢家当名门看待,卢家一连两代人都默默无闻,朝廷的蛋糕虽大,却再也不会有一星半点落到卢家人手中了。而卢循,正是卢谌的曾孙,到他这一代,卢家只能屈尊降贵,娶门弟不显的孙恩之妹为妻了。卢循少年时就显得神彩不凡,多材多艺,他隶书与草书写得很好,棋艺高超。有一个叫慧远的和尚大概在算命时曾对他说:“你虽然外表儒雅不俗,但内心却不想走正道!”

慧远和尚没说错,但话又说回来,这能怪卢某人吗?不想走正道的原因,是正道不好走啊!卢循的情况与杨佺期颇为类似,都生于已落魄的昔日名门,对现实不满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的大环境下,他们的身份要靠官方正常的用人程序来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偏偏他们又都是不甘于平庸的人。所以,为了重振门楣,杨佺期选择了从军,而卢循选择了造反。

与孙恩相比,卢循的为人要温和得多,孙恩好多次滥杀无辜,幸得卢循的劝阻而停止,有不少人因此获救。大概也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孙恩军中很得人心,故在孙天师死后,顺利成为其余部的首领。作为书香世家的卢循,“道行”可能没有孙恩高,但比孙恩更有当领袖的能力,尽管受任于危难之际,他还是很快稳住了阵角,这支势力并没有因作战失利和孙恩“成仙”而消亡,实力反而大有回升。

此时桓玄刚刚在建康执政不久,需要操心麻烦事太多,暂时分不出工夫来对付卢循,于是顺水推舟,发了一道招安令,任命他为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卢循也需要时间来喘息,便恭恭敬敬地接受命令,带上部众前去上任,由黑道洗成了白道。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27 06:56:20 +0800 CST  
卢循的七世祖卢植(头像出自《三国志11》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27 07:04:11 +0800 CST  
比如有人就认为李世民大度像刘邦、军事才能像曹操
------------------------------------------------------------
和李世民比起来,曹操的军事才能太菜了,只因他出在三国,所以特别出名罢了。至于刘邦的“大度”,真让韩信、彭越等人内牛满面!李世民有这么不堪么?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10-04-29 06:59:22 +0800 CST  

楼主:总老师麦加

字数:369613

发表时间:2010-02-23 15: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14 18:21:29 +0800 CST

评论数:68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