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步维艰—慕容垂评传(连载)

曾经是一千多年前建康城中的高级住宅区:乌衣巷。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1-28 13:08:51 +0800 CST  
今天尚存的寿县古城墙,据说始建于赵宋。当年苻坚、苻融兄弟用来遥望八公山,创造成语“草木皆兵”的寿阳古城墙今已无存。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1-28 13:14:50 +0800 CST  
淝水崩溃上

洛涧大捷,谢石、谢玄等立即率领晋军主力渡过洛涧,进逼淝水。此时,在洛涧与淝水间,秦军还有一支军队,主将是在前秦与邓羌齐名,号称“万人敌”的猛将张蚝。(在下猜想他可能是在苻坚发现晋军攻击梁成时,派他来救援的,不过已经晚了一步。)张蚝,原姓弓,是山西军阀张平的义子,苻坚讨张平时,他奋力迎战,曾在秦军阵中杀了个五进四出,最后寡不敌众,被秦将吕光、邓羌擒获。之后得到苻坚的厚待,置于左右,张蚝感其恩,从此忠于前秦,屡建大功。晋军主帅谢石的大军西进,正好与张蚝部迎头相撞,张蚝不愧猛将,立时将谢石大军击退。但紧接着,谢玄、谢琰指挥数万晋军赶到,张蚝不敢再战,率军缓缓撤过淝水,晋军继续前进,与秦军隔淝水东西对峙。

苻坚听到洛涧大败的消息,大为吃惊,便和阳平公苻融一同登上寿阳的城楼,向东远远眺望淝水对岸的晋军。只见晋军军容严整,旗帜鲜明,有一股凛然不可犯的气势,再看远一点的八公山(今寿县西北,地处淝水以东,洛涧以西,汉武帝时的汉淮南王刘安,自称见到八个活神仙,在此立庙祭祀,故得名八公山)上,草木繁茂,看起来隐隐约约也象是晋军,不由得怅然若失,面露惧色,对苻融说:“这是强敌啊!你怎么能说他们人数不多,容易对付呢?”苻坚这句话也从反面证明:苻融原先所说的“贼少易擒”,指的应该是谢石、谢玄的北府军主力。

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苻坚、苻融兄弟的实战经验都是很不丰富的。苻坚此前曾参与过打败姚襄、平定张平和击灭前燕的战争,但击姚襄时的主帅不是他,击张平、灭前燕时都有王猛可以依靠,他指挥作战的能力其实并没有得到过好好锻炼。苻融虽然号称“力敌百夫,善骑射击刺”,但实战经验比苻坚还少,除了这次担任前锋统帅伐晋外,之前没有指挥过一次大的战役。在发生洛涧之战前这么多天,他们竟没有好好观察过一下极有可能成为战场淝水东岸,看看那边的地形地物,不然也不至于为华夏传统文化创造一条“草木皆兵”的新成语。

于是,前秦大军在淝水西岸严阵以待,晋军则在淝水东岸摆开了阵形,此时淝水两岸的兵力对比又如何呢?

前秦方面:苻融原有二十五万大军,在洛涧之战中损失了二至五万人,苻坚从项城赶到寿阳时,带来了八千骑兵,这样算应该有20.8-23.8万人,但实际数可能比这个多一些,因为从苻坚到达寿阳到淝水战前,前秦可能还有数目不详的援军从项城开到寿阳。证据是淝水战后,晋军缴获了苻坚所乘的云母车。苻坚为了快速,是率少数骑兵奔往寿阳,应该不会带着这种笨重的车辆同行,所以这辆云母车可能是后续部队带来的。不过因为时间不长,后续部队也不会到的太多,秦军此时在淝水西岸的军队应该在二十一万到三十万人以内。

东晋方面:东线北府军投入的总兵力是八万,不清楚困守硖石的胡彬部,此时是否已解围,但即便利解围,也是饥疲已久,应无可能参与。刘牢之部是否参与了淝水主战场的对抗,史书也没有明文记载,所以晋军此时在淝水东岸的军队应在七万到七万五千人之间。晋、秦双方的兵力对比在1:4.3到1:2.8之间。

此时,东晋军的前锋都督谢玄,派人晋见阳平公苻融,对他说:“君率大军深入,却紧贴河岸列阵,难道是想打持久战,不想速战速决?不如贵军稍稍向后撤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一死战,我与诸君骑马缓辔观战,不也是一大快事!”苻坚麾下众将大多反对后撤,说:“我众敌寡,只要守住淝水不要让他们渡过,我军就是绝对安全的。”(在己方兵力比对方多好几倍的情况下,秦军众将竟无人敢提出打过河去,只想着如何能保证安全,洛涧之战后,秦军的士气之低,可见一斑。)

但苻坚有不同看法:“我军稍稍后撤一点,让晋军渡河,等晋军渡过一半时,我军再以铁骑冲击,哪有不得胜的道理?”苻融也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于是下令秦军开始后撤。击敌于半渡,是古代战争的一项基本军事原则,历代以此取胜的战例不胜枚举。如果苻坚能够有效的指挥他的军队,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问题就在于“有效指挥”这个前提条件并不能满足。很多讲述淝水之战的文章都提到了敌前撤军的复杂性和难度,其实这种战术机动在之前历代战争中已经被多次成功运用,并不是什么高深绝学,远的不提,前不久张蚝面对谢玄、谢琰的几万晋军还成功地从淝水东岸撤回了西岸。当然,随着军队数量的增加,其组织协调的难度会大幅度增加,但导致秦军混乱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苻坚、苻融兄弟缺少实战经验,如果在这里指挥的是慕容垂,秦军不会失败。
----------------------------------------------------------
从卫星上看淝水古战场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1-29 07:45:27 +0800 CST  
我觉得这个时候关键在于整个战略调度。
淝水那里坚持,然后慕容垂那里增兵,利用恒谢之间矛盾,能够在荆州这个偏战场一举击破恒之荆州,再对谢形成战略夹击,迫谢退守!
淝水大战,符氏兄弟还不如当年官渡大战的袁绍。
------------------------------------------------------------
如果苻坚只打算取淮南,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此次进攻苻坚的意图是一举灭晋,正怕晋军主力退守长江以南,在秦军没有建成强大水军以前,应尽量将晋军歼灭于江北。
而且,假如让几十万大军的战果还不如那三万人的话,让苻家兄弟的脸往哪搁?
所以,jlflyfox兄的方案似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1-29 12:15:59 +0800 CST  
淝水崩溃下

苻坚、苻融完全没做好协调准备,就草草地下令后撤了,此时秦军又没有受到攻击,一切都可以等从容部署之后再行动,又没有人拿着秒表告时间,真不知道苻氏兄弟急什么?这个匆匆下达的后撤令加上糟糕的组织协调,很快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因为后撤的命令是两位最高领导临时作出的,下面的绝大多数士兵甚至中、低级军官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因为秦军数量太多,排在后面的大部份人完全看不见对面晋军的行动,只能听到嘈杂的人声,看到前面已方的人正在后退。几天前洛涧惨败的消息已弥漫全军,虽然长官可能下达了严禁议论的禁令,但越是不准公开谈论,这种消息在私下里就会传的越凶,特别对掺杂着大量新兵的前秦军尤其具有杀伤力。小道消息是面放大镜,洛涧本来已经败得够惨了,再经过谣言的放大,把对岸的晋军都说成天兵天将也是可能的!秦军士卒们,一个个心里都在惴惴不安: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我们为什么后撤?怎么不按原计划防守阵地了?难道是可怕的晋国人已经杀过来了?而那个身在秦营心在晋的朱序发现,机会来了。

于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大声喊了一嗓子:“不好了!打败了!”象在汽油桶里擦出了一点火星,恐惧的情绪一瞬间被点燃了,而且在密集人群的拥挤下,即使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也难以再保持队形,惊恐的噪音很快压制了长官的命令声,本来只应该是短暂后撤的秦军,却把命令执行成了逃跑。苻融发觉情况不对头,早就该停下来的秦军却还在后退,而且是越跑越快了!他为制止秦军继续后退,不得不逆着人流而上,力图阻止骚乱。但逃兵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日高高在上的阳平公的威势此时也已毫无用处,苻融不但未能阻止混乱,反而被汹涌的兵流挤落马下,估计当时就被踩得七荦八素。与此同时,晋军在谢玄、谢琰、桓伊等将领指挥下,也渡过了淝水,眼前的喜人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甚至超出了之前最乐观的想像:秦军竟然在几乎没受到什么打击的情况下正在四散奔逃!没有一点迟疑,谢玄等人立即对混乱的秦军展开攻击,没费什么力气就斩杀了躺在地上只剩一口气在的苻融,然后纵兵追击,一直追到青冈(今安徽凤台西北)。秦军的败势再不能扼制,几十万大军瞬时瓦解冰消,相互践踏而死的尸体布满了一路。朱序、张天锡(最后一代前凉王)、徐元喜(前不久被秦军俘虏的寿阳守将)乘机回归东晋,晋军夺回寿阳,俘虏前秦刚刚上任的太守郭褒,还缴获了苻坚乘坐的云母车。

溃逃中的秦军,已经被吓出了集体性的神经质,一路上稍有风吹草动,或是鹤唳鸟鸣,都以为是晋军的追兵到了,于是不分昼夜地奔逃,原本就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后勤系统完全瓦解,因此而带来的饥饿和寒冷给秦军的溃兵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大批大批地倒毙在回去的路上,最后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逃回自己的家乡。

苻坚本人也被流箭射中,骑着匹马逃到了淮北,又累又饿之际,有乡民认出他是大秦天王苻坚,于是送来了一壶泡饭和一盘猪蹄。苻坚吃过后大为感激,赏赐这个乡民帛十匹,绵十斤(估计是打的白条,不然此时苻坚身边哪来的帛十匹,绵十斤?)。这个乡民拒绝说:“陛下自己不喜欢安逸,甘愿劳苦,结果弄到今天的结局。我们如同陛下的赤子,陛下就如我们的父亲,哪有儿子孝敬父亲还要回报的?”(是个政治觉悟很高的乡民啊!)苻坚听到,对着他的宠妃张夫人泪如雨下:“我现在还有何面目去治理天下啊!”其实,就在刘牢之攻击洛涧的那个晚上,就标志着苻坚一辈子的好运被用光了,接下来他将霉运不断,直到被姚苌缢杀于五将山。

当时崩溃的秦军并不只是苻坚、苻融指挥的淮西方面秦军主力。相隔几百以至上千公里外的其他各路秦军,在得知苻坚本人大败,生死未卜的消息后,原本联系就不很紧密的前秦各路大军纷纷自动溃散或被当面的晋军击溃。当然,还是出了一个例外:已达长江北岸的慕容垂在得知苻坚战败后,收拢所部三万军队,缓缓北撤,桓冲不敢追,使得这三万人成为前秦各路参战军队中,唯一成建制全师安全退回的。

对另一个慕容家的将军,平南将军慕容暐,桓冲就没那么客气了。桓冲派随郡太守夏侯澄反攻,斩慕容暐部将姜成,慕容暐大惊之下,弃军独自逃跑,所部全军覆没。

小评:关于淝水之战中苻坚的失败,常常有文章说是因为他骄傲、轻敌所以致败,例如他在大战开始前就预先在长安为司马昌明、谢安、桓冲等人修了宅第。其实当年进攻前燕时,他也是事先为前燕降人准备生活设施,这似乎更应当被看作一种统战措施。苻坚骄傲是有的,轻敌则不见得,如果说准备这么长的时间,征集这么多的部队还叫轻敌,那之前发动征燕、征凉、征代的战争时该叫什么?

更多的文章从另外的方面入手,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如前秦表面强大,但内部民族矛盾重重,难以调和,慕容垂、姚苌等人怀有异心等。以在下看来,这些用来解释淝水战后前秦为何迅速解体是恰当的,用来解释淝水秦军战败的原因则并不适用。就以后来最重要的两个人为例:慕容垂是此战中秦军表现最好的将领,前秦所取得的胜利他占了一半,秦军的失败却与他绝缘,仅就淝水之战中的表现来说,他对前秦有功无过,怎能给秦军的失败背黑锅?姚苌在此战中虽然没什么卓著表现,但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有意放水,出卖过前秦。

所以,以在下来看,虽然前秦的解体有一定必然性,但淝水之战的结果却是偶然的。前秦的灭亡是偶然因素引爆了必然,即使没发生淝水之战,只要前秦内部矛盾没有解决,也会有其他的事件引发危机,但不能认为前秦一定会在这里打这么一场大败仗。淝水的失败还是因苻坚、苻融犯了很多战术错误,而这些错误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第一、不应该大规模扩军,且不说大征发带来的巨大浪费,仅因为后勤等原因,使得大扩军带来的数量优势难以充分发挥,而因此导致的军队质量下降却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到战场上。第二、不该亲征,即使亲征也不该亲临前线,苻坚本人并无过人的军事才华,尤其临战指挥能力不佳,击敌半渡的想法没错,但在实际操作中错漏百出,表现出他只善于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不在前线,即使淝水主战场依旧是这个结局,败得也只会苻融一部,其他各路秦军当不致崩溃。第三、是用人不当,不该让没有实战经验的苻融承担主攻的大任,苻融无疑是忠诚可靠的,但能力不足,就象李鸿章用丁汝昌担任北洋水师提督一样,是会误事的。第四、是不该在关键时刻重用不可靠的东晋降人,尤其是朱序。

东晋方面,打的最好的无疑首推刘牢之,他指挥的洛涧之战不但经典,更是晋军淝水取胜的关键;其次,谢玄、谢琰的表现也不错,作风果敢,眼光敏锐;至于谢石,虽为晋军主帅,但其人没多少武略,起初听说苻坚到了寿阳,就胆怯不敢决战,后在谢琰坚持下才放弃坚守不出的想法,淝水战前又被张蚝打败,属于因人成事的类型。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1-30 07:56:34 +0800 CST  
其实,就在刘牢之攻击洛涧的那个晚上,就标志着苻坚一辈子的好运被用光了,接下来他将霉运不断,直到被姚苌缢杀于五将山。
-------------------------------------------------------
真是对不起大家,这一句写错了,苻坚应该是被姚苌缢杀于新平佛寺,非五将山,特此更正!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1-30 23:13:51 +0800 CST  
义之过

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十一月,在这个很冷的冬天,前秦的天王苻坚带着饥疲交加的约一千散骑投到了正在向北撤退的慕容垂部军中。此时跟在慕容垂身边的,有不少慕容家族的兄弟子侄辈人物,得知此事,无不大感兴奋,纷纷向慕容垂进言。就象除了苻坚以外,氐人的贵族大多仇视慕容部一样,除了慕容垂,慕容家族的多数人对氐人也压抑着很深的怨恨,来而不往非礼也嘛,所以他们的建议也都充满了杀气。

世子慕容宝说:“自从家破国亡以来,大燕的天命人心,都归向父亲,过去只是时机不到,不得不把这个念头强行压制在心头。而今秦主大败,把他的身家性命交给我们,这是上天所赐,要让父亲恢复燕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建大功的人不能在乎小节,行大仁的人不能念及小惠,而且秦人亡我国家,这是最大的仇恨。千万不要因为他过去待我们不错,就心慈手软,忘记了社稷的大业!”慕容垂答:“你说得虽然有理,但秦主以一片诚心,坦坦荡荡地将身家性命交付于我,我怎么能害他?如果秦国果然天命已终,不怕他不亡,我将保护他回去,以报答他对我们的恩情。复国的计划,可以另找机会,我不做忘恩负义的事,将以义取天下!”

慕容垂最小的弟弟,一向和他关系不错的奋威将军慕容德一看五哥突然鬼迷心窍,忙提醒他说:“当初秦国强盛,吞并了我们燕国,现在秦国衰微,我们乘机谋算它,这叫作报仇雪恨,不是忘恩负义。兄长怎么可以放弃到手的良机,把数万精兵白白地交给别人!如此逆天意而行,乃取祸之道,不是什么好计谋!”参军赵秋更是急不可待:“明公兴复故国,重兴燕祚,这是图谶上已注定的事,乘着现在这个机会,杀掉苻坚,北上抢占邺城为根本,然后挥师西进,不但可以恢复燕国,就连关中也不会再是苻家的领土了!”但慕容垂依然不为所动:“当年我为太傅(慕容评)所不容,没有立身之地,被迫逃亡到秦国。秦主以国士之礼待我,恩遇备至。后来又被王猛陷害,无法辩明清白,只有秦主相信我无反意,这一件件大恩,怎么可以忘记?如果氐人的运数果然将近,我当前往关东,恢复祖先的基业,而秦国原有的关中旧地,我不会去夺取。”

于是,不管身边的子弟和亲信们怎么说,慕容垂完全不予采纳,反而将所部三万军队的指挥权交还给苻坚,并护送他回到洛阳。到达洛阳后,前秦各路溃散的败兵陆陆续续赶到洛阳汇集,聚集起十余万人,前秦的声势,稍稍振作。

时下讲述这段历史的文章中,对慕容垂为何不在此时杀苻坚,往往有大段的论述:如此时杀了苻坚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各支势力的联合封杀;做大事需要一个好名声;《苻坚小传》还认为:前秦帝国此时所有战略要点都非常巩固,豫州刺史毛当尚镇许昌,荆州刺史都贵踞襄阳,苻晖镇洛阳,苻丕镇邺,慕容垂感到造反无把握,所以想再等一等。

这些看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仔细一琢磨,都是漏洞百出:姚苌后来杀了苻坚,也没成众矢之的,各支势力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姚苌与赫连勃勃都是恶名昭彰,也没妨碍他们成就一方霸业,而且,如果能够成就大事,还怕弄不来个好名吗?大河剧《新幕府大将军》中,石田三成为拉拢盟友对抗家康时,强调本方是正义的,正义必胜。上杉景胜马上纠正他:“说错了,并不是正义决定谁胜利,而是胜利决定谁正义!”

至于说前秦的战略要点巩固,那就有点搞笑了,就象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声称自已身强体壮一样,胆识、才干、实力均远不及慕容垂的乞伏国仁、翟斌都在慕容垂之前造了反,前秦均无力镇压,难道慕容垂还不如他们?

在下想来,之所以形成这些观点,大概都出于如下的推理:慕容垂是个老奸巨猾的人物,其水平比他的兄弟子侄们要高不少,做出的决定必然也要比兄弟子侄们高明,要做的只是分析出高明在什么地方。不过,以在下看来,这些看法很可能是错的,慕容垂的水平高于慕容德、慕容宝等人不假,但他是一个执着于道义(不是忠义,也不是仁义,慕容垂谈不上忠,也谈不上仁)的人,感性的思维经常压倒理性的判断,如果我们不要只探究慕容垂的动机,而是来分析一下慕容德等人为何主张杀掉苻坚,不难看出:不杀苻坚对慕容家可能带来的危害远大于杀掉苻坚可能带来的危害!

如在下以前所述,苻坚对慕容垂从来都不是很信任,从不让他独当一面,不是将他置于自己的心腹管制下,就是在其他人的牵制下,给他的权力一直都非常有限。淝水战后,前秦国本动摇,四方皆有反意,这是连瞎子都能够闻出来的。如果苻坚收回权柄之后,稍有理智,就应该将慕容垂这个高危人物以很高的礼遇软禁起来,或者为防万一将他处死(以苻坚的为人来说,不可能这么做,但不代表他的下属不会这么考虑,实际上权翼就瞒着苻坚派人刺杀慕容垂,只是未能成功),而主动放弃兵权,授人以柄的慕容垂将毫无还手之力!之所以没造成这种满盘皆输的局面,仅仅是因为苻坚也不理智。但一项决策是不能建立在对手犯错误的基础上的,必须要对手犯下大错才能成功的策略,怎么可能是高明的策略?

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说法:慕容垂在淝水之战中有意保存实力,战役中苻坚的氐族军队损失掉了,而慕容垂的鲜卑军队则保存了下来,借机重建燕国。然而,只要对此段历史细节稍有了解,就知道这种说法完全是想当然。首先,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三万军队是鲜卑人;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三万人慕容垂全部还给了苻坚,并没带一兵一卒前往关东,如果说慕容垂的确有意保存实力的话,那也是为苻坚保存的。

在洛阳略做整顿之后,苻坚率部回返长安,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农劝父亲离开苻坚,前往关东起事,慕容垂估计也是这么想的,他等了这么久,并不是为了作前秦的忠臣良将。于是,走到渑池(今属河南,战国时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举行国际会议的地方)时,慕容垂进见苻坚说:“东北方面的民众,听说朝廷军队失利,谣言纷纷,有作乱的可能性。臣请求奉陛下的诏书,前往镇抚,顺便拜谒祖陵。”可能真是天要亡秦,苻坚以往对慕容垂的信任都是非常有保留的,偏偏在这一次最不能轻信的时候轻信了,再出昏招:准许。

苻坚的首席谋士权翼得知,立即密谏苻坚:“国家刚刚遭遇到惨败,四方都有叛离的倾向,现在这个时候,应该把所有的精兵良将先集中到京城,先巩固根本,以震慑四方。慕容垂勇略过人,其家族世代称雄于东夏,当年是因为避祸而来,其雄心岂是一个冠军将军就能满足的?就如同养鹰,饥饿的时候还能依附于人,一旦风云聚会,就有凌云万里的志向!正是该绑紧拴它的绳子,加固关它的笼子时,怎么能反而把它放跑?任其所为!”

苻坚回答:“你说的虽然不错,但我已经答应了他,一介匹夫尚要讲求诚信,何况是一国的天子。如果天命要让他兴起,也不是我们以人力所能改变的。”真是没话可说,慕容垂以天命为理由,不杀苻坚,并将兵权交还。苻坚也以天命为理由,放慕容垂回关东,两个人在这方面同样的迂腐,或者说同样的守义,真是一对奇异的知己啊。权翼面对如此不理性的主君,只得埋怨叹息说:“陛下重视小信而轻视国家社稷,可以预见,慕容垂这一去,再不会回来,关东的大乱,就要开始了!”就这样,原先苻坚投入慕容垂军营时,上天把拔动时局关键的主动权赐予了慕容垂,慕容垂没有珍惜,拱手还给了苻坚,而苻坚现在又把它送回到慕容垂手中。

公元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灭后梁,各地藩镇震恐,后梁的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因畏惧唐军南下,亲自跑到洛阳朝见庄宗,一面重贿李存勖左右,一面大拍李存勖马屁。李存勖被拍得通体舒畅,于是认为他忠诚可靠,就放他回荆南。高季兴一得脱立即奔回,对同行的部下说:“这一趟犯了两个错误:我去见他,是第一个错误,他把我放回来,是第二个错误。”在高季兴说这句话之前五百四十年的这个冬天,同样也有两个错误发生了:慕容垂不杀苻坚,是第一个错误,苻坚放慕容垂回关东,是第二个错误。但这两个人也因为这样的错误而显出了人性的光彩:在这个充斥着尔虞我诈与忘恩负义的乱世中,依然有坚守信义的英雄存在...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1 07:45:09 +0800 CST  
风骤起

十一月底,苻坚派将军李蛮、闵亮、尹固等率三千人送慕容垂前往邺城,此后两人再未谋面。就象成龙大哥的电影《神话》中,一位可能是夫余的将军对成龙扮演的秦将蒙毅所说的那样:“就让我们去完成各自的使命吧!”慕容垂与苻坚,这对奇异的朋友,相识十四年之后,沿着各自的宿命,分道扬镳,此时,慕容垂57岁,苻坚45岁(如果按虚岁算则是58岁和46岁,只是在下不喜欢用虚岁)。为防止关东生变,苻坚又派了三员嫡系名将前往关东各要点:骁骑将军石越率三千人援镇邺城,骠骑将军张蚝率五千人援镇晋阳,镇军将军毛当,率四千人援镇洛阳。

权翼知道已不可能改变苻坚的决定,不过他还不死心,就秘密派出刺客,埋伏在黄河河桥南岸等待着慕容垂。但慕容垂也料到,自己得以脱身,苻坚部下中很可能有人不甘心,就弄了一个“影武者”,让心腹程同穿上自已的衣服,骑着自已的马,乔装成自己的样子率领着仆从侍卫前往河桥。而慕容垂本人则化装成平民,绕道从凉马台(今河南孟津北)编了个竹筏北渡黄河。程同到达河桥时,权翼伏下的刺客发动,程同纵马狂奔,可能是因为他马快,或者是刺客认出他并不是慕容垂,终于得免一死。

十二月,慕容垂到达安阳,派参军田山送书信给此时镇守邺城的最高军政长官,苻坚的长子长乐公苻丕。苻丕听到慕容垂将到邺城的消息,担心他可能造反,但仍决定亲自出城迎接,在邺城郊外为慕容垂接风。那个曾劝慕容垂杀苻坚的参军赵秋建议:乘与苻丕会见之机,抓住苻丕,就可立即接管邺城,但又为慕容垂拒绝。而正好苻丕也有与赵秋同样的打算,借机袭击慕容垂,但为部下姜让劝阻。结果这次紧张程度堪比鸿门的宴会,什么也没有发生,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过去了。之后,苻丕把慕容垂一行人安置到邺城西郊的驿站。

慕容垂暂时还没有动手,但前秦的动乱已经开始了。第一个动手的,是陇西的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国仁。陇西乞伏部是河西鲜卑中的一支,在371年被前秦征服,首领乞伏司繁投降,苻坚任他为南单于,留置长安。后以讨勃寒有功,加授使持节、都督讨西胡诸军事、镇西将军,座镇勇士川。乞伏司繁死后,爵位由儿子乞伏国仁继承,代镇勇士川。苻坚大举攻晋时,征召乞伏国仁为前将军,指挥前锋骑兵。但战还没有开打,乞伏部就发生了变乱,乞伏司繁的老弟,也就是乞伏国仁的叔父乞伏步颓在陇西造反,苻坚得知,便让乞伏国仁回军讨伐(又是一个让人头大的命令!这个苻坚啊,在这里就知道用人不疑,难道不会考虑疑人不用?)。这道命令的结果,是发动叛乱的叔父兴高采烈地欢迎镇压叛乱的侄儿回来,乞伏部脱离前秦控制。不久前秦淝水大败的消息传来,乞伏国仁便放心大胆地四处出兵胁迫周边各小部族归附,不服就打。尽管陇西距离秦都长安并不太远,乞伏国仁的实力也不强,但大败后的前秦仍无力讨伐,十六国中的西秦开始形成。

接着造反的,是丁零首领翟斌。翟斌的先辈,是世代居住在康居(今天哈萨克斯坦南部)的一支丁零部落,(不是慕容垂在前燕时曾经讨伐过的漠北丁零),可能在西晋时举族迁入中国。晋咸和五年(公元330年),翟斌作为这支丁零人的首领,前往襄国朝见了后赵王石勒,石勒封了他一个“句町王”的空头爵位(句町为今云南广南,后赵并不管辖),这是翟氏丁零在历史上的首次露脸。后赵灭亡后,翟氏丁零又臣服于前燕,370年,前秦灭前燕,翟氏丁零又向前秦臣服,次年,苻坚将这支丁零人安置在今天的河南新安、渑池一带。

淝水之战后,安分守己了这么多年的翟斌突然精神焕发,人老心不老地起兵造了反(翟斌的生年不可考,但假如他作为丁零首领朝见石勒时有15岁,那么这一年也该有68岁了!),一呼百应,很快聚集起数千人,兵锋直指豫州刺史、平原公苻晖镇守的洛阳。不久,前燕宜都王慕容桓的儿子慕容凤、前燕旧臣的儿子王腾、段延等人纷纷拉杆子起事,聚集兵马投入翟斌的麾下(不排除翟斌造反,就是这些人秘密鼓动的结果),翟斌实力大大加强。因为翟斌与乞伏国仁不同,起兵的地点就在中原腹地,让前秦感到了更大威胁。平原公苻晖立即命苻坚倚重的沙场老将,镇军将军武平侯毛当,出兵伐翟斌,那料大败,一战就被慕容凤斩杀,秦军损兵达万余人!(说来前秦真是有了亡国之象了,原先那些身经百战的名将,竟轻而易举地一个个战死,梁成是第一个,第二个是毛当,之后还有一个石越。)

为了对付中原出现的严峻局面,苻坚特下诏,命慕容垂讨伐翟斌,如果慕容垂肯忠于他的话,无疑是他现在最大的王牌了。圣旨传到邺城,受命辅佐苻丕座镇邺城的骁骑将军石越有不同看法,他警告苻丕说:“朝廷大军刚刚受到重挫,民心极不稳定,逃亡在外的散兵、逃犯,人数众多。所以丁零人登高一呼,立刻应者云集,这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了。慕容垂是燕国德高望重的元老,素有兴复故国的念头,把他放回关东,已经是放虎归山,再要让他带兵,更是为虎添翼,还能控制得了吗?” 但苻丕觉得还是遵诏执行地好,他说:“慕容垂留在邺城,让我时时感觉如卧猛虎、蛟龙之侧,生怕什么时候,便祸生肘腋。现在能把他打发得远远的,不也是件好事吗?而且翟斌为人,凶恶狂妄,一定不会臣服慕容垂,他们二人必有一战!我让两虎相斗,待其两败俱伤之时再一起除掉,这是当年卞庄刺虎的成功经验啊!”

于是,苻丕召见慕容垂说:“翟斌兄弟因为王师遭到了一点小小的失利,就产生忤逆的念头,兴不义之师,公然谋反,除冠军将军的英武雄略,谁能把他们一举荡平?所以想劳烦将军走一趟,可以吗?”慕容垂答:“下官就是殿下的鹰犬,殿下但有吩咐,敢不从命?”这样,让慕容垂讨伐翟斌的事就定下来了。

不过苻丕虽然说慕容垂对付翟斌将是两虎相斗,可也知道这两只老虎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于是,精心挑选了最老弱病残的疲兵二千,配上差不多可以直接送进废品收购站的武器,交给了慕容垂指挥。另外,再派亲信广武将军苻飞龙,率全部由氐族人组成的一千骑兵做慕容垂的副手。并且特地吩咐:“慕容垂是三军的统帅,而你则是谋算他的大将!这个重任就委托给你了,好好干,等着你的好消息!”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慕容垂请求在出征前进入邺城以便祭拜祖庙,苻丕不准。慕容垂便化装成平民,想偷偷进入,却又被看守岗哨的小官给认了出来。这个尽忠职守的小官要把他轰走,使得双方发生了冲突,盛怒之下,慕容垂杀了这个小官,并一把火烧了岗亭,强行进入祖庙祭拜,之后退出。这件事究竟是慕容垂有意而为,以试探邺城百姓和苻丕的反应,同时借机向燕国遗民表明自已复国立场?还是他又一次情绪冲动,使得感性再一次压倒理智所做错事?以在下看,恐怕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还有另一种可能,下述),因为此时慕容垂尚未完全摆脱苻丕的控制。

果然,骁骑将军石越立即向苻丕报告了此事,并说:“慕容垂竟敢无视国家方面大员,杀吏烧亭,这是谋反的铁证啊!正好借此事除掉他。”苻丕却在此时莫名其妙地掉琏子:“淮南大败的时候,慕容垂保护天王有大功,怎能轻易忘记。”好象吩咐苻飞龙设法干掉慕容垂的人不是他似的,可能他还指望借助慕容垂之力铲除翟斌之后再动手吧。石越急了:“慕容垂对燕国都不忠心,怎么可能忠心于我们?今天不杀掉他,以后必然是大患!”苻丕依然不从,石越只好退出来,对旁人说:“老子如此,儿子也这样,都只在乎小仁小义,不顾国家大事,我们这些人就等着当俘虏吧!”

慕容垂出征了,他把儿子慕容农,侄儿慕容楷、慕容绍留在邺城为人质,率着那三千人南下。行至汤池时,原先苻坚派来护送慕容垂到关东的将军闵亮从邺城偷偷跑了出来,把苻丕吩咐苻飞龙的话告诉了慕容垂。慕容垂于是对身边部属说:“我没有对不起他们苻家(至少到现在为止,这句话还不能算错),可他苻丕却一心要谋害我们父子,我纵想忍气吞声,也没有可能了!”

慕容垂便对外宣称,因为兵马太少,停驻河内(今河南沁阳),招兵买马,十几天后,部属扩充到八千多人。此时困守洛阳的平原公苻晖,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连连派遣使节,催促慕容垂尽快进兵救援。慕容垂便找副帅苻飞龙来假意商量说:“现在,我军距离叛军已经很近,应该白天隐蔽,乘夜晚行军以便奇袭。”苻飞龙认为很合理,就傻呼呼地同意了,听从慕容垂指挥。

十二月二十七日夜,慕容垂以世子慕容宝为先头,慕容隆跟着自己统御中军进军。苻飞龙的一千氐骑,则被慕容垂命令以五人组成一个小组,分散安插到大军的队列中。行军开始后不久,慕容垂下令击响战鼓,早已准备好的慕容垂部众对分散成小股的氐人兵士突然袭击。苻飞龙和一千氐骑,还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轻而易举的全被杀死。但氐人中的文职人员及随军家属,慕容垂则一个没杀,将他们放回邺城,同时上书苻坚,表白自己的作为乃不得已。袭杀苻飞龙,标志着慕容垂正式造了前秦的反,开始了自已的复国历程。

以上是史书所载的慕容垂起兵前的大致经过,以在下看,其中还有两个疑点存在:

第一、是苻丕是否确实吩咐苻飞龙谋害慕容垂?这件事出自闵亮的告密,闵亮的背景不清楚,也不知道他是氐人?汉人?或鲜卑人?(鲜卑人可能性似乎不大,鲜卑似无“闵”姓),苻坚为何让他送慕容垂,此事他如何得知,他又为何要向慕容垂告密,这些都有疑问。如果这件事确有的话,在苻丕有借口杀慕容垂时他为何放弃?而且苻飞龙如果接受这样的命令,应该对慕容垂加倍防范,为何如此轻易上当被杀(当然,如果他的确是人头猪脑,那也没办法)?所以,不排除这是慕容垂弄出来的假消息,以取得起兵口实的可能性。

第二、慕容垂是否在祭拜祖庙时杀吏烧亭?慕容垂低调处事的时间已久,早就修炼到了唾面自干的程度,怎么会在这最关键的时候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而且此事出自力主杀慕容垂的石越的报告,所以恐怕不能排除石越为了杀慕容垂而故意栽赃陷害。

以上两个猜想,都只是出自推理,无史料可以证明,我们可以明确的是:慕容垂造反了,关东大地,狂飙骤起!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2 07:45:22 +0800 CST  
父亲的亲信金熙----楼主老师这个叛徒这个时候被收拾没有啊!
--------------------------------------------------------
关于金熙的下落,在下找不到史书上的相应记载。按常理来推断,他干了出卖故主的事之后,应该不可能回到慕容垂的麾下,多半是带着王猛给他的钱躲到某个角落,隐姓埋名当富家翁去了。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2 21:33:16 +0800 CST  
列人之战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按公历应在384年初)十二月二十八日,也就是袭杀苻飞龙的第二天,慕容垂率部南渡黄河,另留部将可足浑潭守河内沙城,同时派参军田山秘密赶回邺城,通知儿子慕容农和侄儿慕容楷、慕容绍起兵的消息,让他们尽快离开的邺城。这天傍晚,由慕容绍先到蒲池(邺城郊外的风景区,前秦在此设有养马场),盗取了前秦的几百匹战马(苻丕手下的戒备之松懈,让人吃惊)。十二月二十九日,慕容农、慕容楷率数十名随从,化装成平民,逃出邺城,与慕容绍会合,然后骑上偷来的马,慕容农向北奔往列人(今河北肥乡县东北),慕容楷、慕容绍则奔往辟阳。不知道慕容农等人做人质的这几天,是住在邺城城内,还是仍住在西郊驿站,从出逃如此容易来看,可能还住在西郊驿站吧。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苻丕的严重失职。

第二天,也就是晋太元九年的元月初一,长乐公苻丕在邺城庆祝春节,大宴宾客,派人请慕容农等人赴宴,左等右等不见人来,才发现有点不对头,忙派人四处寻找。(难道前天大批马匹被盗的事没人向苻丕报告?又或者他迟钝到认为这是普通偶然的刑事案件?)直到三天后才知道慕容农等人已到列人,而且已经起兵。

这时,丁零叛军的首领翟斌,正被部下逼宫。慕容凤、王腾、段延这些人都劝翟斌投向慕容垂,拥慕容垂当盟主,共同反秦。翟斌此时的兵力强于慕容垂,要他低下头当别人的部属心里自然不会太痛快,但一来慕容垂不是好惹的,二来自己最能干的这几个部下全是前燕旧人,一旦他们离开,自已手下也就剩不下多少了,到那时是很容易被人吃掉的。于是翟斌权衡了一下利弊后,同意了众人的要求。(苻丕完全失算了:不但苻飞龙没有能力对付慕容垂,而翟斌也没有按他的想法与慕容垂来次两虎相争。)

正月二日,慕容垂抵达洛阳城外,平原公苻晖已得知苻飞龙被杀的事,紧闭城门,不许慕容垂入城。同时,翟斌派来的长史郭通到达慕容垂军营,经其游说,慕容垂接受翟斌的投靠,两军于洛阳郊外会师。翟斌为赢个头彩,见慕容垂后,立即劝他登极称帝。慕容垂捥拒说:“新兴侯(慕容暐在前秦的封号)是我们的主人,应该迎接他重归大位。”一个虚情进劝,一个假意回绝,大家例行了一番历史上司空见惯的公事。

因为洛阳四面易受攻击,且前燕在这里的统治时间不长,根基不厚,慕容垂决定暂时放弃洛阳不攻,北上取旧都邺城以为根本,便率军回攻邺城。兵锋所指,前秦的荥阳太守扶余人扶余蔚、昌黎太守鲜卑人卫驹,都率部献城投降慕容垂。说到这位荥阳太守扶余蔚,也是位老朋友了,十四前,背叛前燕,打开的邺城北门,放王猛大军入城的,正是这位仁兄,那时可是为前秦灭燕立下了大功。如今时过境迁,又背叛了前秦,投到慕容垂麾下。

慕容垂顺势抵达荥阳,部属再次请求他自上尊号,以便号令天下,慕容垂便援引晋元帝司马睿的先例,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承制行事,一切礼仪制度,与帝王相同。同时加封功臣:翟斌为建义大将军、河南王;翟斌的弟弟翟檀为柱国大将军、弘农王;慕容垂自己的弟弟慕容德为车骑大将军、范阳王;侄儿慕容楷为征西大将军、太原王(继承四哥慕容恪的封号);扶余蔚为征东将军、左司马、扶余王;卫驹为鹰扬将军;慕容凤为建策将军等。此时慕容垂拥有的部众,即他原来的人加上翟斌、扶余蔚、卫驹的人马,号称有二十万人(可能水份很大,因为后燕此时还不存在完整的国家机构,没有固定领土与户籍,多半是把士兵的妻儿老小都算进去了。如在《明史》中,那些“流寇”们动不动就有几十万人,除了虚报之外,这种计算方式恐怕也是个重要因素)。

差不多在慕容垂到达荥阳的同时,他的第三子,从邺城出奔到列人的慕容农又在河北建立了后燕的另一个力量中心。慕容农初到列人时,投到乌桓人鲁利家,鲁利很可能原先曾是慕容垂的下属,对慕容农极为恭敬,口称“郎君”,立即摆上菜饭招待。见慕容农笑而不食,冲着妻子发火:“郎君可是贵人,你就不会弄点象样的东西出来?”他的妻子比他有见识:“郎君是有大志向的人,来这里一定有大事,不会是为了吃你一顿饭。”慕容农确信鲁利可靠后,告诉他慕容垂已经起兵复国,自己打算也在列人起兵呼应的事,鲁利立即表示:不论生死,唯命是从。慕容农又去找到当地另一个豪族,同样做过慕容垂部下的乌桓人张骧,张骧连连叩拜,激动不已:“能够再侍奉主公,岂敢不尽死力!”于是,在鲁利与张骧的帮助下,慕容农征集列人百姓为兵,砍下大树的树枝当武器,把旧衣服裁开,做成军旗,就在列人起兵了。

由于不久前,秦军在淝水大败,大量溃败的逃兵散落民间,一时回不了或不敢回家乡,集结成大量的小股武装,遍地皆是草头王。参军赵秋,这个曾劝说慕容垂杀苻坚、苻丕都被拒绝的谋士,此时鼓动如簧之舌,替慕容农游说列人附近的这些山大王。在他劝说下,屠各人毕聪、卜胜、张延、李白(肯定不是那位大诗人)、郭超,东余人余和、敕勃,乌桓人刘大等都率领各自的人马投奔慕容农。一支万余人的乌合之众就这样建立起来。

接着,慕容农攻克前秦的重要据点馆陶(今属山东),让舅爷兰汗、参军赵秋攻下康台(今河北曲周东南)、顿丘(今河南浚县北),夺取了大量辎重和战马数千匹,慕容农部声势变得浩大。因为距离慕容垂所在的地方较远,一时没有取得联系,慕容农一时不敢擅自封爵拜官。赵秋于是建议慕容农说:“今天来投奔的这些人,没有几个是出于对大燕的忠肝义胆,大部份都只是想乘势立下功劳,好博取荣华富贵,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士气很容易下降。非常时期不可拘泥于常规,殿下应该代替主公,行使赏罚大权,才能广大国家中兴的基础。”慕容农认为有理,予以采纳,于是前来投效后燕的人,前后不断。后来慕容垂知道此事,大为赞许。

不久,又有不少前燕的旧人纷纷起事响应慕容农,有上党的库傉官伟,东阿的乞特归,燕京的光烈将军平睿、平睿的兄弟平幼、平规等。慕容农带兵据说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很得燕地百姓的好感。

处处起火的局面,让邺城中的长乐公苻丕有点手足无措了,他匆忙派出了骁骑将军石越率一万余精兵,讨伐慕容农。慕容农得知后对左右说:“石越向来以智勇闻名,今天出兵不去南边迎击大军,却跑来对付我,分明害怕我父亲,以为我好欺负。他这样认为,戒备就不会很严密,我们就有办法以计取胜。”正月七日,石越抵达列人城西,慕容农命赵秋和参军綦毋滕迎战,小败石越前锋。

石越曾与慕容垂共事多年,一同打过襄阳,也一同参与打退桓冲反攻的行动,对慕容垂的份量掂量得很清楚,深知自己不是对手,还是不要轻试锋芒为妙。和那个可怕的慕容垂比起来,他的儿子慕容农自然是软柿子,先把这个捏烂了,也有助提升淝水之后又屡屡受挫的秦军士气。可不料刚到列人,就被这小子来了个下马威,原来连这个柿子也不是这么好捏的。石越便命立栅设营,打算固守,其心虚的一面,让对手看了个清清楚楚。

慕容农对部下笑谈:“石越所带的号称精锐,兵力上又有优势,不在初到时趁着锐气对我攻击,却来修筑防御工事,把进攻战打成了防御战,可见他军心不振,士卒丧胆,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慕容农部将,参军赵谦建议:“石越的军队虽然装备精良,但士气低落,不难打败,应该马上攻击。”慕容农不同意,对他说:“他们的铠甲穿在身上,我军的铠甲穿在心上。如果在白天交战,我军士卒看到敌军装备精良,阵容堂堂,可能会心存畏惧。不如等到入夜攻击,可一战而胜。”

太阳落山时,慕容农发动了攻击,以牙门刘木为先锋,率四百名猛士袭击秦营。秦军一直没有从淝水大败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轻而易举就被刘木扰乱了阵列,慕容农乘机带着他那批虽然装备拙劣,却士气高昂的杂牌军随势猛攻,秦军大败,石越于阵中被燕军斩杀,比他自己预言的还要糟糕,连俘虏都没当得上。之后慕容农将他的人头上呈给慕容垂。就这样,原先苻坚派驻关东地区的三员嫡系名将,才两个月不到,已有两人被斩杀,只有坐镇晋阳的骠骑将军张蚝暂时幸存。前秦在关东的威信,几乎降至谷底。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3 07:43:48 +0800 CST  
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慕容垂背叛的是汉人,而不是氐人,历史会怎么评价他!
-----------------------------------------------------------
应该会比现在糟吧,不过慕容垂只能算一个非著名历史人物,即使是骂名,知道的人也应该不会很多。可勉强参考阿史那骨咄禄。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3 23:37:02 +0800 CST  
见责姜让

正月二十六日,北上的慕容垂到达邺城郊外,废前秦建元年号,改称燕元年,历史上一般把这一天视作后燕的开端。随后,南下的慕容农也到达邺城,与慕容垂会师,他代理任命的官职,慕容垂全部原样加授。同时慕容垂正式封世子慕容宝为太子,封慕容拔等十七人及外甥宇文翰、表弟兰审为王,另封三十七人为公。数天后,可足浑谭率二万人,平幼、平睿、平规兄弟率数万人也赶到邺城郊外与慕容垂会合。

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燕军,长乐公苻丕估计连肠子都悔青了,只得病急乱投医,派部下侍郎姜让出城,企图劝说慕容垂回心转意。说起这位苻丕,他本是天王苻坚的庶长子,字永叔,自幼号称“聪彗好学,博综经史”,曾向名将邓羌学习兵法,提起将略来头头是道,而且善抚士卒,曾充任主帅指挥秦军攻克襄阳,被认为文武才干,在苻家子弟中仅次于苻融。不过从慕容垂到邺城以来的这一个多月的情形来看,苻丕决策错误连连不说,在形势如此紧要的关头,仍然麻痹大意,疏于戒备,表现很不称职,其才恐怕还是空谈多于实际。在如今慕容垂大军已经围城的时候,竟然还幻想用言词来平息叛乱,这就象在甲午大败后,还要李鸿章去和伊藤博文谈出一个平等条约一样不可能。综合上述,我们这位可敬的长乐公大人可以用某位女明星的一句名言来评价:“很傻,很天真。”

到达城外燕军大营,姜让传达了苻丕的口信:“去年陛下遭遇大难,正是靠将军保卫銮舆,才得以化险为夷,那时将军的忠烈义举,虽古时的贤臣,又有谁及得上?奈何突然放弃所有的功勋与忠贞,做出今天这种事来?过贵能改,是古圣先贤嘉许的义举。今天的事,还望将军好好思量,只要番然悔悟,改过自新,现在仍不算晚!”

慕容垂当然不可能同意“改过自新”,当初保护苻坚也只是出于义气,而不是出于忠心,兴复燕国,是他宿命中的义务,不可能退让,便回答姜让说:“我深受主上的厚恩,并无忘怀,所以才想保全长乐公,让他和他的所有部属,全部平安地返回长安。然后待我复兴国家,与秦国永远结为邻好。长乐公岂可不识天意,不把邺城交还?如果再执迷不悟,我只好全力进攻,到那个时候,你们就是想逃出一人一马,恐怕也不容易了。”

姜让听罢,一股激愤之情涌上心头。前不久慕容垂初到邺城时,苻丕曾想在接风宴席上擒杀慕容垂,正是这个姜让反复劝阻,认为慕容垂没有造反的事实,有功无罪,不可擅杀,苻丕才停止了这个计划(不过即使实施,恐怕也不一定能成功)。现在慕容垂果然造反了,而且毫无悔意,姜让一定对自己当初的劝阻感到悔恨交集吧?在一种舍生取义的念头支持下,他再也没有了忌讳,义正词严的责骂慕容垂:“当年,将军不能被自己的国家容纳,投奔我圣朝求生,那时燕国的土地,可有一尺一寸属于将军?主上与将军,民族不同,风俗相异,却对将军一见如故,推心置腹,仿佛至亲。对将军的宠信,超过了多少元勋老臣,自古以来,君臣相知之厚,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吗?可谁知,只因为王师一次小败,你便生出叛逆之心!长乐公是主上的长子,承担着关东的重任,怎么可能拱手献城?如果将军利令智昏,什么都不顾,自然可以出动全力,又何必多说废话!只可惜将军以七十高龄(慕容垂本年五十八岁,说七十只是形容年老,并非实指),将要悬首白旗,曾是人人景仰的盖世忠贞,却突然变成了个个唾弃叛逆之鬼!”

慕容垂默默地听完,一句话也没有说。尽管自前燕亡国后,慕容垂生存的意义,就只是为了慕容氏的重兴,但不管有什么理由,他有愧于苻坚,这是无疑的。虽然他决不可能放弃自已复国的事业,但对于良心未泯的慕容垂来说,这种愧疚也无疑时时拷问着自己的灵魂(要是姚苌、赫连勃勃之流就没有这种痛苦了),现在让姜让直言道出,慕容垂感到惭愧而无言以对。但慕容垂左右的人都大怒,请求诛杀姜让,慕容垂终于发了话:“人臣各为其主,他有什么罪?”然后把姜让很恭敬地送回邺城,同时写信给苻丕以及上书给苻坚,向他们分析时势,挑明利害,希望苻丕退出邺城,并承诺保护苻丕回返长安。当然,这和苻丕劝降一样没什么用处,不久苻坚、苻丕都回信责骂,对慕容垂的论点痛加驳斥。

正月二十八日,慕容垂正式开始进攻邺城,仅用了一天工夫,就攻克了外城。苻丕率部退守内城,继续抵抗,形势上似乎就要架不住了。但燕军的攻势好象就此停顿了下来,无复第一天的威猛,而且这种情形一直维持了下去,邺城久攻不克,直到第二年八月,苻丕西逃入山西,才为后燕所攻取,历时长达二十个月,是慕容垂一生指挥的战役中耗时最长的。

慕容垂为何如此之久攻不下邺城,有观点认为是燕军草创,缺少攻城器械,攻坚能力差,而且在火器大规模应用于战争前,攻取坚城是一个令几乎所有军事家头痛的难题。不过以在下看,这种看法虽有一定道理,但最关键的原因,恐怕还是慕容垂想保全苻丕的性命,以便尽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从慕容垂攻陷邺城外城仅用一天来看,其攻坚能力并不算很弱,后来几次猛攻,更象是吓唬性质的,因为每次猛攻持续时间都很短,好象还有意留出给守军恢复的时间,其目的应该还是希望苻丕主动屈服,让出邺城。在几轮猛攻无效后,慕容垂把策略改成长期围困,但在大多数时候又故意不围死,留出给苻丕西撤的道路。这种不围死的长期围困其实没多大用处,慕容垂犯这种军事上的低级错误,其原因自然不可能是水平不够。

邺城攻击战的经过表明,慕容垂一直在追求复国与追求道义之间摇摆,以寻求一个心理上的平衡。但两者之间相距是如此之远,以至于无法调和。结果,他既不得不以叛臣的面目被书写在史书上,又不得不做出很多妨碍他复国事业的错误决策,如果慕容垂是一个更加理智和冷血的人物,他取得的成就当不仅仅是恢复前燕旧疆。从个性上说,慕容垂其实是不适合做一个政治人物的,但命运却终于把他推上这条道路的颠峰,这也是一种个性的悲剧吧?

此时按史书的一般说法,慕容垂在邺城城下的兵力多达二十万人,不过城内苻丕的困境一目了然,城外燕军的情况也不象看起来那么良好。这些燕军如何从无到有过程来看,不难发现,这是一支标准的杂牌军,装备低劣,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没什么作战经验,民族庞杂,大部份不是鲜卑人,只是在慕容垂这杆大旗的号召下,松散地汇在一起。正如赵秋所说,这些人多数是来求取荣华富贵的,至于复不复燕关他们鸟事?聚起来很快,但如果一旦期望值得不到满足,要散开来甚至倒打一耙也是易如反掌的事(例如过不了多久,原先的“第一功臣”翟斌就又造反了)。要驾驭这样一支庞大的乌合之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带来的麻烦甚至不比对手少,要把他们改造成一支真正合格的军队,道路还很漫长。

所以,慕容垂起兵还不到两个月,就滥施赏爵,封了一大堆的王公,讨好这些人的意味十分明显。这也不可能是一支仁义之师,虽然史书上说慕容农军纪良好,但在缺少后方基地供应的情况下,要求一支如此庞大而且松散的军队长期保持军纪,不打家劫舍,是无法做到的,除了极少数例外,在发生饥荒时,先饿死的肯定不是军队。因此,不管慕容垂是否有主观故意,他发起的征战,给河北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首民谣,开始在关东渐渐流传开来:“幽州(垂夬),生当灭。若不灭,百姓绝!”

慕容垂将大部兵力聚集在邺城城下的时间并不太长,到了二月,几次猛攻未凑效后,留部份人围住邺城,将主力分散到各处略地,以求发展。具体来说,有这么主要几路:以侄儿太原王慕容楷、陈留王慕容绍安抚山东;弟弟范阳王慕容德进攻枋头;乐浪王慕容温、抚军大将军慕容麟进攻信都(今河北冀县)、常山(今河北镇定)、中山(今河北定县);以平规进攻蓟城。实际上,在目前后燕还没有一块稳固国土的情况下,要把二十万人长期聚在邺城附近,也是根本办不到的。
-----------------------------------------------------------
邺城地图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4 07:45:18 +0800 CST  
哈哈,楼上与在下心有戚戚焉。
在下在读史初识慕容垂的时候,也感觉他仿佛是一个武侠世界中的英雄,而非现实世界中的政治领袖。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4 13:05:01 +0800 CST  
遍地狼烟

苻坚虽然在回书中对慕容垂进行了痛斥,但他实际上已经打算将关东放弃,让给慕容垂了,因为此时在关中也着了好几把火,前秦中央根本无力增援关东。三月,慕容暐的弟弟,任前秦北地长史的慕容泓,得知叔父慕容垂起兵的消息后,弃官逃走,逃到函谷关附近时,集结了也在逃难的数千鲜卑人,组成一支军队,回师关中。在华阴打败秦将强永,声势大振,便自称都督陕西诸军事、大将军、雍州剌史、济北王(西燕开始形成)。同时遥推慕容垂为都督陕东诸军事、丞相、大司马、冀州刺史、吴王。在秦都长安东西不过百里的地方,钉了一根钉子。不久之后,慕容暐的另一个弟弟,担任平阳太守的著名美少年慕容冲,也聚众二万起兵,进攻蒲阪(今山西永济)。

前秦的天王苻坚不无懊悔地对谋士权翼说:“当初没有听从你的建议,让鲜卑人到处作乱,以至落到今天的境地!关东的地方,我不再和那个人争了,但慕容泓这小子,竟然打到门上来,该对他怎么办?”权翼认为,慕容垂忙着攻略关东,暂时不会出兵关中,应乘着这个时机,重拳出击,打掉慕容泓,否则慕容鲜卑如今布满关中,一旦发生变化,后果就更严重了。这个想法并不错,但苻坚又一次用人不当,命巨鹿公苻睿为主帅,统左将军窦冲、龙骧将军姚苌,集中五万军队,讨伐慕容泓、慕容冲。

慕容泓听说前秦大军前来,也很害怕,打算退往关东,但秦军的主帅苻睿,是个勇猛、粗暴、易冲动的人物,对慕容一族的背叛恨得牙根痒痒,决计切断慕容泓的东归道路,迎头痛击,一定要把这些可恶的鲜卑人一网打尽。龙骧将军姚苌很理性的劝告他说:“这些鲜卑人思乡欲归,所以才相聚作乱,最好是跟在后面把他们赶出函谷关,不可强行阻拦。你就是纠住一只小老鼠的尾巴,它都还能回过头来咬你一口,何况是这些思乡心切的鲜卑人,一旦他们发现无路可逃,就会不顾一切地与我军拼命,胜负就难说了,我军万一失利,后悔就来不及了。”苻睿不理睬,一心要把这些鲜卑叛军赶尽杀绝,姚苌无奈,只能听任外行领导内行,不过还是留了个心眼,悄悄躲在了后面。不久,苻睿与慕容泓大战于华泽,果然不出姚苌所料,前秦军大败,苻睿被慕容泓斩杀。

躲过一劫的姚苌不敢回长安,便派部属赵都、姜协去向苻坚报告战况并请罪。苻坚可能是被一连串的坏消息弄得情绪大变,一改平日的宽容大度,极为失常地将赵都、姜协二人处死!姚苌得知后大惊,料想自已回去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便率部属逃到渭北马场,集合羌人中的强宗豪门,如天水尹纬、尹详,南安庞演等人,一起造反。各羌人豪族公推姚苌为盟主,姚苌便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并大赦改元(十六国中的后秦开始形成)。不久,苻坚亲率二万大军(真是今非昔比啊,不到一年前,能够征发百万大军的前秦,现在出动二万人也是“大军”了)讨伐姚苌,姚苌如有天助一般,先败后胜,击败了前秦军队的进攻。之后,前秦丧失了对后秦的优势,再无力控制后秦的发展,关中变成前秦、后秦、西燕三大势力角逐的战场。

慕容泓在华泽打了胜仗,慕容冲却在河东被前秦左将军窦冲打败,率余众八千人投奔兄长慕容泓,慕容泓军声势浩大,便暂时不东归了,反而西进迫近长安,要挟苻坚放还慕容暐。几个月前,从淝水战场上败逃而回的慕容暐在途经荥阳时,慕容德曾劝这个侄儿皇帝留下来起兵,不要回去,但慕容暐缺乏胆略,不敢听从,仍旧回到了长安。现在,大怒若狂的苻坚召见了他,怒斥说:“这就是慕容泓的信,你如果想走就说!朕自会送你路费!你们这一家人,真是人面兽心,不可以国士相期许!”慕容暐忙跪下连连叩头,直叩得额头流血,并泪流满面地表白自己决无二心。过了很久之后,苻坚情绪稍稍舒缓,说:“这是那三个竖子所为,和你不相干。”又饶过了慕容暐,并命他写信给慕容泓、慕容冲、慕容垂三人劝降。

慕容暐表面同意,暗地里却派人去见慕容泓,嘱咐说:“我早已是笼中之人,没有生还的可能性。而且也是燕室的罪人,不值得你们顾念。你要勉励自己,复兴大业,可让吴王(慕容垂)做相国,中山王(慕容冲)做太宰兼大司马,你可任大将军兼司徒,代行天子职权。只要听到我的死讯,你便称帝。”人之将死,慕容暐终于也有了骨气。不过,他让慕容泓即位的旨意并没得到执行,因为仅仅两个月后,慕容泓就因为待下苛刻,被部下高盖等人所杀。宰了老大之后,高盖等人另拥戴慕容冲为主,一天皇位没坐上的慕容泓比慕容暐还早死了半年。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前秦受到的打击,还不仅仅来自四处蜂起的叛乱,淝水会战中的胜者—东晋,在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后,也开始了又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北伐。

先动手的是在会战中出力不大的荆州军,384年正月,就在慕容垂会攻邺城时,桓冲命上庸太守郭宝攻取魏兴、上庸、新城三郡,竟陵太守赵统进攻襄阳,四月,晋军大败前秦荆州刺史都贵,收复襄阳。同月,晋将杨佺期击败秦将潘猛、窦冲,五月,秦丰阳(今陕西山阳)守将献城降晋。七月,平原公苻晖弃洛阳、陕城,西逃长安,故都洛阳再次为东晋军收复。同时,晋梁州刺史杨亮反攻巴蜀,因蜀地的秦军大多北调平叛,晋军进展顺利,连败前秦军,到次年二月,晋军完全收复巴蜀、汉中,前秦势力被逼回秦岭以北。东线的反攻从384年八月开始,以谢玄、桓石虔、刘牢之等统军北上,当月即收复下邳、彭城,兵进兖州、青州。九月,刘牢之收复鄄城,谢玄收复琅琊,淮河以北,黄河以南,基本为东晋收复。总之,这次北伐虽然很不出名,但成果丰硕,收复的失地之多,为东晋历次北伐之冠,对前秦来说,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在原来前秦广大的土地上,基本上已不存在平安之地,处处狼烟四起!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5 07:44:35 +0800 CST  
384年东晋北伐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5 18:39:07 +0800 CST  
另外,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淝水之战又叫肥水之战啊!
--------------------------------------------------
什么地方这么叫啊?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5 23:25:47 +0800 CST  
丁零反目

漫长的邺城攻防战从384年的年初打到了年中,苻丕奋力死守,慕容垂仍然没有攻下邺城,尽管他接受右司马封衡的建议,筑坝引漳河水灌邺城,加大城中的困境,但苻丕也没有丝毫服软的表现,反而瞅了个空子,袭击慕容垂。虽说没对战局产生什么影响,可也让慕容垂很没面子,苻丕能力虽然不怎么强,骨头还是挺硬的!

在这种情势下,后燕的建义大将军、河南王翟斌渐渐有了二心。

矛盾的种子早从合作的第一天起就埋下了:以翟斌方面而言,一下子从吆五喝六的老大变成了一人之下的老二,这位丁零人的大首领原本就老大不乐意,他之所以认慕容垂这个年纪也没自己大、兵马也没自己多的人当首领,完全是对方名头太响,自己又被部下逼宫的缘故。现在好了,在慕容垂手下混了这么段时间后,可发现问题了,这个慕容垂,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花了这么长时间,连个小小的邺城都拿不下来,说他有什么军事才能,真是笑死人了;再说了,他虽然给我跟弟弟翟檀都封了王爵,可也只是给张空头支票而已,既没有相应的财富,也没有相应的权势,饥不能食寒不能衣,有啥用啊?

想到这些,翟斌不由得对自己当初的举动感到深深后悔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在翟斌对慕容家族渐渐生出怨言的同时,慕容家族的人对他也越来越感到不满:这个翟斌吧,算个什么东西啊,老以为自己功劳大资格老,对慕容家的人端出一副“恩公”的嘴脸,平日里傲慢放纵不说,还贪得无厌地一次又一次开口索要这个封赏那个封赏的,咱们大燕国目前的状况明明就是穷得响当当的,哪有能力应付你一次又一次无止境的勒索啊?

于是,慕容家的人聚集一起,由太子慕容宝出面,秘密请求除掉翟斌,慕容垂回答说:“当初我们在黄河南岸立下的盟誓,怎么可以违背?如果他先做出对不起我们的事,则违约在他。现在他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反状,我却把他诛杀,世人将说我妒其功,惧其能。我正要招揽天下英雄,共创大业,不可以让人认为我心胸狭隘,失天下之所望!就算他已有谋反的计划,还能算计过我?只要我防着他,他不可能什么作为。”

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骠骑大将军慕容农遂一齐劝说:“翟斌兄弟依仗当初有拥戴的大功,蛮横自大,一定会成为国家的灾难,不可不除。”慕容垂笑道:“蛮横自大,只会使他失败得更快,怎能成为我们的灾难?他确有大功,如果做出什么不轨举动,待其自毙就行了。”所以,慕容垂非但不听从众人的劝告,反而对翟斌越加推崇礼遇。

不久翟斌悄悄指使自已的心腹推荐自己出任尚书令,这个职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慕容垂很客气地回答:“翟王功大,是应该担任尚书令,只是国家还没有设置国务院(尚书台),怎么好任命总理呢(尚书令)?”软软地回绝了。翟斌见自己当“翟总理”的希望落空了,大怒,寻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跟着你慕容垂混的好处不大,我们转换门庭与苻丕合作,说不定油水更多。

于是,到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七月,翟斌偷偷派人与城内的长乐公苻丕接上关系,要率自己的丁零部众与前秦军里应外合,决开漳水河堤,对付燕军。慕容垂早就防着他一手,岂会不察觉,一旦拿到了确凿证据,立即将翟斌与其弟翟檀、翟敏逮捕并斩首,对除这三人外的其余参与者一概赦免。

不过慕容垂对此事的处理也不能说很好,对翟斌兄弟以外的其它人宽大有余,戒备不足,结果,翟斌的侄子翟真,连夜率领丁零部众脱离后燕阵营,往北向邯郸方向逃去,后燕阵营中,最大的一支杂牌部队叛逃,使燕军声势遭受重挫。也可能受这件事的刺激,再加上苻坚宽仁致败的教训,此后慕容垂改变了原本相对的宽大作风,开始倾向于杀一儆百。

出走不久,翟真又潜回邺城北郊,打算与苻丕内外夹击燕军。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宝、冠军将军慕容隆迎击,打败翟真军,翟真只得再次北退到邯郸。慕容垂派太原王慕容楷、骠骑大将军慕容农讨伐。八月初,翟真放弃邯郸北逃,燕军随后追赶,八月三日,在下邑追到,慕容楷随即下令攻击。慕容农提醒他说:“我军士卒急行军这么长时间,已经很疲惫,而观察敌军军营,只见老弱,不见精锐,恐怕有埋伏。”慕容楷不以为然,仍然发起攻击,结果果然中伏,后燕军大败,只得南撤,而翟真则在中山(今河北定县)一带站稳了脚跟。

由于慕容垂最器重的侄儿慕容楷的失误,燕军在下邑之战失利,使后燕错过了将丁零叛军扼杀于萌芽的机会,此后丁零翟氏成了后燕的死敌,与后燕反复争战长达八年之久。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6 07:38:11 +0800 CST  
南明的衮衮诸公,除了李定国等少数几人外,才真正是一群废柴。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7 07:41:56 +0800 CST  
秦晋联兵

就在太元九年七月,翟斌谋反前不久,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王猛的儿子)与平州刺史苻冲联兵南下,攻击后燕。慕容垂命宁朔将军平规迎击,两军战于范阳(今河北涿县),前秦军大败,平规乘胜进逼蓟城。王永失利后,求救于振威将军,控制代地的匈奴酋长刘库仁。刘库仁便派妻兄公孙希为主将,率三千精锐骑兵支援王永。八月,刘库仁、王永、苻冲三镇联军大败后燕平规于蓟城南郊,然后乘胜南下,抵达唐城(今河北唐县)。翟真乘机与联军联系,相互呼应,组成更广泛的反燕统一战线。

由于丁零的叛离,再加上蓟城与下邑的两次战败,后燕的处境又恶化了,原先不少已臣服于后燕的州郡,又重新倒向前秦,或态度暧昧,坐观成败。此时,邺城里的苻丕处境也越发困难了,原有的存粮基本已经吃尽,窘迫的只好把松木削成碎屑用来喂马。眼看再努一把力就可拿下邺城时,城外的慕容垂对部下众将说:“苻丕穷困已极,仍然作战,他定然不会投降。不如解围,让苻丕平安西走,以报答当初天王的大恩。同时,可以集中力量,先对付翟真。”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燕军解除对邺城的包围,向东北方的新兴城(即原来的列人附近,本年二月时由慕容垂下令修筑,作为燕军屯粮之地,今河北肥乡)集结。新兴城以及附近的清河、平原等地,这一段时间在慕容农治理下,法令公平,纪律严整,成为当时战乱中难得的一小方净土,已成为后燕可靠的基地。

因慕容垂手软,苻丕暂时转危为安,但苻丕恨死了慕容垂,当然不可能领这份情。他压根没有退出邺城的打算,一旦缓过这口气,立即派宦官光祚前往中山,与翟真结成同盟,同时派阳平太守邵兴率数千骑兵出击,联合重新倒向前秦的冀州各郡县兵力,打算与光祚招揽的翟真部南北夹击后燕,计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会师。前秦在关东的声势重新振作,赵郡人赵粟等人在柏乡聚众起兵,响应前秦。

慕容垂从容应对,先集中力量对付南面的敌人,以慕容隆、张崇正面迎击邵兴,同时以慕容农出清河,绕到邵兴之后。邵兴对局势过于乐观,早早推进到襄国,形成孤军深入的态势,结果被慕容隆打败,只得退往广阿(今河北隆尧东),正好与慕容农遭遇,再败,被燕军擒获。北面的光祚由于进军迟缓,没能与邵兴会师,在得知邵兴全军覆没后,不敢再按原计划行事,遂向西避开燕军,沿太行山东麓南下,逃回邺城。打败邵兴后,慕容隆移兵攻击赵粟等部,连连取胜,基本将这些武装消灭。河北各郡县见到风向又转了,纷纷再改旗帜,归附后燕。

此时,北面由王永、苻冲、刘库仁、翟真组成的反燕联军内部又发生的重大变故。振威将军刘库仁在派出公孙希救援王永之后,又强征雁门(今山西代县)、上谷(今河北怀来)、代郡(今河北蔚县)三郡民兵,集中起一支大军,打算亲自率领南下救邺城。由于准备仓促,征发急迫,使得三郡民兵怨声载道。当刘库仁大军推进到繁畤(今山西浑源西南)时,刘库仁的部将,原前燕太子太保慕舆句的儿子慕舆文(《魏书》中叫慕容文,但魏书对慕容部人名的记录,错误颇多,故不从。)、原零陵公慕舆虔的儿子慕舆常,乘机煽动民兵兵变,于夜间突击刘库仁本营,将刘库仁斩首,然后南投后燕。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在刘库仁的阵营中,寄居着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名字叫拓跋珪。

刘库仁原先派出的公孙希部,得知刘库仁被杀,霎时崩溃,公孙希成了光根司令,只得就近投奔了翟真。联军遭此大变,也跟着瓦解,各保本镇。

苻丕眼见邵兴兵败,北方联军又已瓦解指望不上,只得派光祚和参军封孚前往晋阳,征召并州刺史王腾、骠骑将军张蚝前来救援。张蚝与王腾合计了一下,认定东救邺城是死路一条,于是宣称:他们兵力太弱,不能从命!苻丕进退失据,不知慕容垂若再攻邺城,当如何招架?而此时,另一个大威胁,东晋的北伐大军也已迫近。猛将刘牢之所率的北府精锐已挺进到黄河南岸的碻磝(今山东茌平西南),郭满已占领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将军颜肱、刘袭甚至已从滑台渡河,东晋大军第一次抵达黄河北岸。

苻丕只得派将军桑据,前往黎阳(今河南浚县)抵抗晋军。刘袭夜袭桑据,打败秦军,攻陷黎阳。苻丕得知黎阳再败,惊惧交加,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只得决定,派族弟苻就与参军焦逵前往晋营向东晋求和同时求救。在递交给晋军主帅谢玄的书信上,苻丕用高姿态写道:“希望贵军能提供粮草及通道,让我军西撤以赴国难。如此只要贵军到达,我将让出邺城。如果西去的道路不通,或长安已经陷落,则请贵军协防邺城。(那意思好象是说:如果回不了长安,邺城我还要回来的。)”

焦逵看到这份书信,感到领导安排的这份工作难度实在太大,便与另一参军姜让(就是面责慕容垂的那位),还有苻丕的大舅子司马杨膺等人商量说:“今天的情况,我们输得都快要当裤子了,长安也久不通音讯,谁知是存是亡?如今屈膝叩头,也不一定得到东晋的援助。可我们的长乐公大人仍然豪气干云,还想以平等姿态与东晋交涉,结果必然失败!”于是,这几个人擅自改动了苻丕的书信,把信件改称奏章,并承诺:晋军一到达,秦军便投降接受整编,交出邺城后,苻丕将随晋军前往南方朝见。并商定,到时候,如果苻丕不干,就把他抓起来交给晋军。

十一月底,慕容垂基本稳住后方的局势后,见苻丕不肯离开邺城,便留慕容农、慕容麟对付翟真,慕容佐、平规北击王永,自率大军再次进逼邺城。十二月,燕军将城三面围住,留出西面的通路让苻丕退走。苻丕急命焦逵向晋军求救,焦逵面见晋军主帅谢玄,谢玄提出,苻丕须送自己的儿子当人质,晋军才能出兵相救。焦逵只好再三表示苻丕绝对是诚心归降!并秘密转达了他和杨膺的密谋,不由苻丕不从。谢玄于是决定出兵救邺,命威名远扬的猛将刘牢之率二万北府精锐出枋头,逼近邺城郊外的燕军。同时急调米二千斛支援秦军。这样,就在淝水之战发生一年零一个月之后,东晋和前秦,这对原来不共戴天的死敌,在河北战场又阴差阳错的成了同盟军,可见那句名言实在说的没错: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7 07:45:26 +0800 CST  
郭满已占领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将军颜肱、刘袭甚至已从滑台渡河,东晋大军第一次抵达黄河北岸
----------------------
楼主老师,这里是不是有点小失误?恒温三次北伐应该也到过黄河北岸吧,尤其是那次被前燕吴王慕容垂打败的枋头之战,应该也到过黄河北岸吧
-----------------------------------------------------------
jlflyfox兄的看法有一定道理。桓温与慕容垂在枋头渡口相峙时,在下所查找到的史书记载中并没有说明是:南岸对峙、隔河对峙或北岸对峙。鉴于晋军享有水军优势,南岸对峙应不可能,否则燕军背靠黄河,极易遭晋军水陆夹攻。在下倾向于认为是隔河对峙,这样燕军有险可守,但也不排除北岸对峙的可能性,桓温确有可能到达过黄河北岸。
天涯高手众多,如有朋友知道详情,不妨指点一二。
楼主 总老师麦加  发布于 2009-12-07 21:48:08 +0800 CST  

楼主:总老师麦加

字数:189930

发表时间:2009-10-27 04: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7 22:28:23 +0800 CST

评论数:8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