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取皇冠上的珍珠——“全唐诗全名句全盘点”

行旅其十四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天涯 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天涯,就是在天的边缘处,是极远之地,人在天涯,往往意味着别离、漂泊、思念和孤单。因此,这注定是个打上了感伤烙印的词语,古往今来,凡是带有“天涯”二字的诗句,多触及伤情,譬如张九龄的“天涯共此时”、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晏殊的“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晏几道的“相思一夜天涯远”等,莫不如是。晚唐的李商隐,也有一首《天涯》,其调性之悲,相较上述几位仁兄的上述作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春日在天涯”,这五个字貌似不显山露水,实则潜流暗涌。春日的特点是什么?绿草发芽,桃花盛开,百鸟齐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种天气里,最适合干啥呢?带家人去踏青,约朋友来品茶。但诗人明显没有这种福分,他在哪里?孤独的“天涯”——也就是他外出入幕之地。显然,明媚的春光,他无心欣赏。

“天涯日又斜。”在春日里远走天涯,已经够让诗人不爽的了,偏偏在这鸟不拉粪的天涯,太阳又要西沉了。诗人曾有名句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以想象得到,当李商隐面对眼前“日又斜”的景象,他一定会惯性想起自己如“小鸟一去不回来”的青春,想起日薄西山的国家,于是更是伤上加伤。

“莺啼如有泪”,春日莺声本来很婉转,奈何诗人心中早已充满了惆怅,于是,婉转的莺声也被他听出了悲啼的味道,他甚至进一步想象,这黄莺会不会因为悲伤而落泪呢?

“为湿最高花。”如果它落泪,就请替我落在树梢最高处的那朵花上吧。

为什么诗人要借用黄莺之泪?因为悲伤过度的他,早已欲哭无泪。为什么要湿“最高花”?因为他有所专指。在大唐帝国,谁才有资格称为“最高花”?显然只有高高在上的皇帝。李商隐所谓的“为湿最高花”,就是为国君、为国运感到担忧和痛心。曾经强盛得不可一世的大唐帝国,如今却像那朵树上“最高花”一样,表面上还在灿烂绽放,却改变不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必然命运。每念至此,宁不泪干殆尽乎?

《天涯》这首诗,就像一出构思复杂的悲伤奏鸣曲,“天涯”—“日又斜”—“莺啼泪”—“最高花”,这四重悲情意象就像四重浪,一浪高过一浪汹涌而来,直到将人彻底吞没。它不愧是感伤大师李商隐的感伤杰作。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1 16:44:24 +0800 CST  
@午夜的天台 2016-10-10 10:29:06
好!!
-----------------------------
谢谢鼓励。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2 15:58:34 +0800 CST  
行旅其十五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此真绝好章法,宜为千古绝唱”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晚唐的赵嘏(gǔ),有个很雅致的外号,叫“赵倚楼”。这外号是怎么来的呢?是文坛巨擘杜牧同志给取的。什么情况?我们不妨来看本诗《长安秋望》,这是一首被《唐诗贯珠》评为“调高气畅”的杰作。

长安秋望,一个“望”字,不经意泄露了诗人所处的位置——高处,所谓“登高望远”也。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秋高气爽的时节,正是拂晓时分,天上流动着凄寒的云雾;长安的宫殿楼阁,似乎也随之浮动。

云物,就是云雾。拂曙,相当于佛晓、清晨。汉家,代唐家。“动”,因云雾在动,云雾中的宫阙似乎也在动。高秋,秋高气爽的季节。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天上闪烁着残星点点,不时有飞越关塞的雁群经过;忽然一阵悠长的笛声传来,我循声望去,只见那吹笛人落寞在倚靠在高楼栏杆上。

残星几点,是“拂曙”特有的景象。雁横塞,相当于“横塞雁”,就是飞越过重重关塞的大雁。大雁迁徙,也是背井离乡,在某种程度上,游子跟大雁何异?“长笛一声人倚楼”,清晨不眠,独自吹笛,显然这是一个有心事的人,他(她)在做什么呢?在思念谁吗?赵嘏没有明说,但通过“雁横塞”和“人倚楼”的意象,我们明显感觉到羁旅和思盼的味道。

这两句诗历来得到好评,《唐诗鼓吹笺注》称为“此真绝好章法,宜为千古绝唱”,杜牧也对之非常欣赏,并给赵嘏封了个外号——“赵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鲜艳的紫色菊花,静静半开着;红色花瓣落尽后,水边枯荷显现出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菊花开,荷花枯,都是典型的秋天之景也。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语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用这两个字传递出对隐逸的思慕之意。渚(zhǔ)莲,水边荷花。“红衣落尽渚莲愁”,也是滞留长安的诗人在发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我没有学那个因思念家乡美味鲈鱼而弃官归去的张翰;偏偏选择留在这长安城中,就像囚徒一样。

“鲈鱼正美不归去”,用的是西晋文学家张翰的典故,据《晋书》记载,某日张翰见到秋风起,思念家乡吴地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于是感叹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活得自我,怎么能够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当官呢?”从此大彻大悟,断然弃官回乡。

而“空戴南冠学楚囚”,用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官员兼宫廷乐师钟仪的典故。钟仪随军攻打郑国,不幸战败被擒,郑国人为了挑拨晋楚矛盾,又把他作为俘虏献给晋国。钟仪是个有节之士,他在牢房里每天正冠沐面、朝南而坐,以示对楚国的思念。晋景公见到后,就问:“这个带着南方头冠的人是谁?”下属回答道:“是郑人所献的楚国囚徒。”晋景公让人放了他,并与他进行了深谈。晋景公被他的气节和见识打动,就让他作为和平使者回归楚国。在钟仪的推动下,晋楚两国终于休战和好。由此,“南冠”“楚囚”都成了囚徒的代称。

应该说,诗人在长安“秋望”时,铺陈的各种意象都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云雾显“凄清”,大雁喻离愁,倚楼吹笛人见落寞,“篱菊”和“鲈鱼”暗示对归隐的向往。诗人为何有这般情绪呢?这跟他的经历有关。

据《唐才子传》记载,赵嘏此人“名士大夫极称道之”,但可惜“卑宦颇不如意”,也就是说,才气过人但仕途不顺。不过,他也并非毫无机会,唐宣宗闻其大名,曾动过提拔他的念头,就让人找来其作品,想对他进一步了解。这不看犹自可,一看就出事了,赵嘏诗集里有两句是这样写的:“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意思是秦始皇只知道用斧头征服六国,却不知道用儒家之术来裁定是非。唐宣宗看了后什么反应呢?“上不悦,事寝。”很不高兴,提拔之事就彻底黄了。《唐才子传》没说唐宣宗为何不悦,估计是看他非议同为皇帝的秦始皇,觉得他充满负能量吧。

试想,才高却卑微,换了谁,心里都难免郁闷难平。看似充满机会的长安城,对赵嘏来说却是个伤心地,他写出《长安秋望》这种格调消极的作品,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意外。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3 15:42:13 +0800 CST  
@苏北老汉he 2016-10-24 15:12:12
赞叹之!
-----------------------------
多谢!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4 17:15:03 +0800 CST  
行旅其十六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
杂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 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

在唐朝,有不少存世好诗是无人认领的,于是只能署于“无名氏”之下。好不容易下了只金蛋,这劳苦功高的母鸡却被遗忘了,人生悲剧莫过于此!这些无鸡金蛋,我们不妨来看看有哪些:

有七岁无名女孩所写的、思想成熟度不逊于大人的送别诗《送兄》——“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有被误记入歌姬杜秋娘名下的励志诗《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有令人唏嘘的宫怨诗《长信宫》——“细草侵阶乱碧鲜,宫门深锁绿杨天。珠帘欲卷抬秋水,罗幌微开动冷烟。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独挑残烛魂堪断,却恨青蛾误少年。”
有失意落寞的感怀诗《题水心寺水轩》——“分飞南渡春风晚,却返家林事业空。无限离情似杨柳,万条垂向楚江东。”

当然,也包括本首催人肠断的羁旅诗《杂诗》。

“旧山虽在不关身, 且向长安过暮春。”老家的青山还是那座青山,但可惜已经跟我无关;我这个游子,今年的暮春三月只能在长安度过了。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春天时节,家乡的梨树上开满灿烂的梨花,家乡的小溪里荡漾着溶溶的月色;只是这般美好的夜晚,不知属于何人所有呢?

“一树梨花一溪月”,这句诗额意境迷人,就像一个误落凡尘的仙子,美得让人心碎。

“不知今夜属何人?”看似不经心的一问,问出了天涯游子痛彻心扉的乡愁。

中唐王建有俩名句是这样写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个秋思落入千家万家,也同样会落入王建家。而无名氏呢,他比王建惨多了,今夜的梨花溪月属于百人千人,但绝对不会属于那个滞留长安的羁旅人。

不知是有意借鉴还是无心巧合,后世的诸多作品中,先后复现了无名氏曾经勾画过的意象,譬如孙原湘(清)的“水晶帘子风微卷,一树梨花一朵云”、陈渊(宋)的“唯有一溪明月在,夜寒偏向断垣多”、冯取洽(明)的“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疏棂八面风”、张萱(明)的“若问生涯君亦得,一溪明月一溪烟”……这些林林总总的“一树梨花”“一溪月”,是文坛对无名氏的诚意致敬,也是无情的岁月在把他的名字吞没之后,对他的一种变相补偿。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4 17:27:58 +0800 CST  
@苏北老汉he 2016-10-25 12:32:11
老夫是天涯秋望
-----------------------------
老汉是江苏人?在异地发展?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5 13:23:19 +0800 CST  
行旅其十七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就像他的老祖宗唐玄宗一样,仓皇逃至蜀地。随后几年,大唐的政治中心实质上等于西移到了成都。顺理成章,科举考试也就在成都举行了。为了求取功名,诗人崔涂不得不从他的家乡浙江出发,不远万里来到四川应试。

巴山,指的是今重庆和四川东部一代的山区。诗人由浙江出发,先坐船沿水路到重庆,再由重庆经山路到成都,本诗应是诗人在除夕夜途径巴蜀山道时所作,所以他说“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通往巴蜀地区的路途遥远,我从万里之外动身而来,在这个危险之地开始了漂泊之旅。

迢递,遥远的样子。三巴,原意是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这里指代巴蜀地区。羁,在外寄居停留。危,巴蜀山地素来以险著称。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一作孤烛异乡春)。”向窗外望去,但见夜晚的群山重叠起伏,峰峦上残留着白雪点点;回到屋里,只有孤独的蜡烛,陪着我这个异乡漂泊客。

乱山,不是说山形杂乱的意思,而是形容峰峦叠嶂的样子。

崔涂这两句诗,被历代评论家拿来与中唐戴叔伦的“一夜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或者晚唐马戴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相提并论,认为是各有意境、不逊戴马的名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我与家乡亲人渐行渐远,反而与随行书僮越来越亲。

盛唐王维曾写过这样的句子——“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宿郑州》),作为晚辈,崔涂很可能是对王维有所效仿,不过也算是仿有所成,自具其妙,写出了接地气的人情态。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我却还在异乡漂泊,想想真是情何以堪。

除夜春节,别人都在喜庆团圆中,唯自己飘零天涯外,的确是人生难以承受之伤!

崔涂的本诗,字句工致整齐,情感真挚深沉,不愧是唐末的出类拔萃之作。明人周珽有个很有意思的点评,四个“孤”字——“首联见入蜀孤行,二联见除夜孤景,三联见逆旅孤情,结联见天涯孤感。”这样的一首羁旅诗,以孤独为心,串起了全篇的苦情苦境语,难怪清人贺裳感叹道:“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6 01:23:52 +0800 CST  
@hfgschyi 2016-10-26 23:07:13
切入点新颖,解读深刻,好贴,推荐!
-----------------------------
谢谢鼓励:)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7 02:16:17 +0800 CST  
行旅篇暂告一段落,进入第五板块——思乡篇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7 03:25:01 +0800 CST  
行旅篇暂告一段落,进入第五版块——思乡篇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7 03:25:28 +0800 CST  
思乡.其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如不经意,而得之自然,故群服其神妙”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假如要推选华语诗坛最具流行度诗歌,李白的《静夜思》应该是最热门候选之一,甚至连这个之一都可以去掉。在这个维度上,估计能跟它一争高下的,也就骆宾王那首七岁之作《咏鹅》了。

多少中国人,自出娘胎甚至还没出娘胎开始,就被望子成龙的父母,每天不厌其烦地念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由于这首五绝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又是如此的情真意切,所以千百年来广为传颂,长盛不衰,并逐渐被推上“首席育儿神曲”的宝座。

所谓“静夜思”,就是宁静夜晚的思乡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人伫立床头望窗外,只见皎洁的月光遍洒庭院,恍惚之间,竟以为地上满满铺着的,不是月光而是夜霜。

床,有解释认为非指现代意义上的卧榻,而是一种坐具。霜和月光有何相同处?都是一样的洁白,都是一样的清冷。月色如霜,这并非李白的首创,早在梁朝(南北朝之一),简文帝就写过“夜月似秋霜”的句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看着天上明月,低头想到远方家乡。明人蒋仲舒说:“举头、低头,写出踌躇踯躅之态”。

我们可以注意得到,在这短短四句诗中,居然两次出现了“明月”两个字。诗家语本忌重复,但这样的束缚,在高手面前都不存在。

作为诗坛不世出的天才,李白写诗常不按套路出牌,但往往收到奇效。对他而言,仿佛这世间的种种规则,都是用来打破的。就好像他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十言开篇,如滔天巨浪蜂拥而来,声势夺人;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诗句夹杂,游刃有余转换,如风般自由穿梭;他的《乌栖曲》,改变传统诗句为偶数的规律,独创七句成诗的奇特形式,以单句“东方渐高奈乐何”嘎然收尾,引领不尽之妙;他的《赠汪伦》一反诗中忌讳直呼名字的传统,先在首句出现李白之名,又在结句出现汪伦之名。这首《静夜思》中两轮反复升起的“明月”,无非是倍加照出“诗仙”的不同凡响而已。

明月自古惹乡思,这是文人骚客的固有情怀。此般情怀,即便在唐诗中也比比皆是,君不闻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涯的“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乎?诸多明月乡情诗,都各有其妙,而李白的《静夜思》,胜在浑然天成,用清人王尧衢之语,“如不经意,而得之自然,故群服其神妙”。

《静夜思》,一首看似简单实则不凡的作品。清人宋宗元赞它“得天趣”,明人胡应麟更是推崇之为“妙绝千古”。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7 03:30:50 +0800 CST  
思乡.其二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宣城见杜鹃花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宣城见杜鹃花》这首诗,一般认为是李白暮年所作。彼时李白的境况可以用八个字形容:绝境逢生,老病交加。绝境逢生,就是诗人因卷入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后遇政治特赦,重获自由。老病交加,就是遇赦后的李白,早已不复当年那种豪气冲天之精神,他疾病缠身,且年近六十,进入了人生的倒计时阶段(李白活了六十二岁)。这段时间,李白再一次来到了他先前曾经多次游览的安徽宣城,并写下了本诗。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这两句诗是倒装句,诗人先是在宣城看到了暮春盛开的杜鹃花,此“杜鹃”让他想起了彼“杜鹃”——故乡四川的杜鹃鸟(子规),诗人年轻时曾无数次听过它的悲啼。

杜鹃鸟,还有很多别名——杜宇、子规、布谷鸟、催归鸟等等。传说它是古蜀国王杜宇(号望帝)死后所化而成。望帝在位时,蜀地发生水灾,宰相鳖灵奉命治水并取得成功,于是望帝将皇位让给鳖灵,自己退隐山林。本来这是一个几乎可以媲美尧舜禹的禅让故事,但在某些典籍记载中,却有另一个洒狗血般的结尾:鳖灵上位后,趁机霸占了望帝的妻子,望帝感到十分屈辱,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含恨而终。望帝的精魄最终化作杜鹃,日夜悲鸣,直到泪尽咯血。杜鹃花,又名映山红,相传是杜鹃鸟日夜哀鸣,咯血而将之染红,所以叫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杜鹃鸟每悲啼一声,它就断肠一回;而我这个游子,在暮春三月想起我的家乡,何尝不也如此呢?

三春,春季的第三个月,也就是暮春。三巴,古地名(今四川重庆一带),原意是巴郡、 巴东、巴西三地合称,在本诗中泛指四川,也就是诗人故乡所在地。

李白所谓的“肠断”,表面是写杜鹃鸟,其实在写自己。

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二十四岁的李白离开家乡四川,雄心勃勃地踏上远游路途。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此后的三十多年,一直到他六十二岁病死在安徽当涂,他都没有机会重返故土。可想而知,这个资深游子心中积聚的乡情,应该是浓到了连十级台风也吹不散的地步。

本诗《宣城见杜鹃花》,可以说是一首引爆他馥郁乡愁的作品。当他看到宣城灿烂的杜鹃花,于是想起了故乡的杜鹃鸟,而杜鹃鸟又叫催归鸟,其叫声就像有人在叫唤:“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对诗人而言,这不分明就是故乡对游子的召唤吗?于是,数十年无法排遣的乡愁,从诗人心底霍然涌起,并像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将老迈无依的诗人,卷进了无法遏制的思念洪流中。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29 14:35:39 +0800 CST  
@kobe652 2016-10-30 01:38:33
静夜思,老诗新解.
-----------------------------
试图加入一点新元素:)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31 02:40:05 +0800 CST  
思乡其三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读之真有挥斥八极、凌属九霄意”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自从这两句诗出现以后,中国古人们忽然发现:咦,这折柳作别的习俗挺风雅的嘛,于是纷纷学之。

后来有乐师谱成《折杨柳》之横吹曲,文人们就更爱以此曲入诗,抒发离愁别绪。其中最著名的,首推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可以说是“折柳诗”中的压卷之作。而诗仙李白的这首《春夜洛城闻笛》,也堪称是“折柳诗”中另一首的神曲。

洛城,河南的洛阳城。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游经洛阳,并写下本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幽暗的夜色中,不知从谁家飞来了笛子的声音;它随春风吹散,飘满了洛阳城。

“暗”,既是眼中所见的夜色之黑,也是耳朵所闻的笛声之低。“飞”,写尽笛声的轻盈飘逸。散,春风吹送也。满,仿佛四面八方都是挥不去的笛声。这四个字都有诗眼气质。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个夜晚,听着《折杨柳》曲子,谁的心中能不升起思乡之情呢?

由《折杨柳》想起离别,由离别想起家乡,这是人之正常情绪。何人,意思说人人,当然也包括李白自己,他在二十多岁就离开四川老家,一直在外漂泊,是个不折不扣的“资深游子”所以,他的乡愁比谁都浓。清人朱之荆说,“何人不起”四个字,写出了“万户同感,百倍自伤”的感觉。故园情,相当于故乡情。

李白的这首《春夜洛城闻笛》,明人胡应麟说,“读之真有挥斥八极、凌属九霄意”。清人宋顾乐则评价道:“下句、下字炉锤工妙,却如信笔直写。后来闻笛诗,谁复出此?真绝调也。”也就是说,在宋先生眼中,李白算是把闻笛诗写到了无法超越的地步了。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0-31 03:04:39 +0800 CST  
@dashusheying 2016-11-01 11:58:53
拜读~陈兄文笔看着很舒服!
-----------------------------
谢谢蔡兄支持。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1-01 13:16:39 +0800 CST  
@长安城南 2016-11-02 03:17:54
最近更得很快,我终于追上进度了:)
-----------------------------
还好:)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1-03 03:33:25 +0800 CST  
思乡其四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气格音调,千载独步”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湖北武汉的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传说古有仙人在此驾鹤升天。

中国历代文人,都爱在黄鹤楼题诗。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还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贾岛的“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白居易的“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范成大的“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还有蓝河很欣赏的一幅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一方小天地当中, 汇聚多少大师高手,诞生多少好文巨作!

然而,在献墨黄鹤的诸子中,数风流人物,还得看一位老兄的脸色——他就是盛唐的崔颢。崔同志的《黄鹤楼》,可谓写到了神服鬼赞的程度、令人绝望的境界,连不可一世的诗仙李白,读了之后都得仰天长叹:“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你看,恨不得对黄鹤楼鹦鹉洲拳打脚踢,可见诗仙懊恼到何种程度,换句话说,崔颢的诗作牛叉到何种程度!

李白同学对《黄鹤楼》一直不能释怀,心里憋着一股劲,于是专门跑去南京,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律诗写得好不好?非常好,但其身上摆不脱崔颢的影子。就好比绝顶高手西门吹雪和叶孤城比剑,西门吹雪非要创出一招“世外飞仙”来,和叶孤城的“天外飞仙”较劲,这种行为,从气势上讲,本身已经落了下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昔日的仙人早已驾着黄鹤远去,这里只剩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走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天上白云在此晃晃悠悠。

前四句诗围绕黄鹤楼的名字由来而着墨,其含义清浅如水,值得注意的是其不拘一格的形式。

照理说,作为一首七言律诗,《黄鹤楼》应该遵从格律要求,但它的前四句诗,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对律诗规则发起了正面挑战,它们既不讲究平仄,也不刻意对仗,前三句居然还接连三次使用了“黄鹤”俩字,这种写法放在整部《全唐诗》中都算凤毛麟角,堪称奇绝千古,明末清初金圣叹认为,非“浩浩大笔”不能为之。到了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只觉一股苍茫的时空感扑面而来,其意境之开阔,其气格之高远,均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清人冯班说它“有万钧之势”。为了驾驭这种高标入云的气韵,崔颢大胆突破了律诗的形式限制,采取了更加随心所欲的方式来落笔。对此,清人沈德潜评论道:“意得象先,纵笔所到,遂擅千古之奇。所谓‘章法之妙,不见句法;句法之妙,不见字法者’也。”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朗天气下,汉阳大地的树木历历在目,连芳草茂盛的鹦鹉洲也清晰可见。川,这里指平地。历历,清楚。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鹦鹉洲,黄鹤楼外的一片水中沙洲,汉代祢衡曾写《鹦鹉赋》,祢衡死后葬于洲上,因此名“鹦鹉洲”。在五六句中,诗人登上了黄鹤楼,看到了一派阳光灿烂、草木繁荣的景象。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此等欣欣向荣之景,唤醒了诗人的欣欣喜悦之情。

然而,诗人的欣喜并未持续多久,随着阳光消散,日色西斜,他的情绪开始发生变化——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暮色逐渐降临,到底何处才是我这个漂泊之人的家乡呢?江面上烟雾笼罩,望之更加让人发愁啊。

在最后两句中,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如同烟波漫江一样,将诗人彻底笼罩了。由喜到愁,这种转换突兀吗?一点也不。我们由第六句中的“芳草萋萋”四字,已经可以隐约触摸到诗人的情绪游走路线。“芳草萋萋”,出自《楚辞.招隐士》中的句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见到萋萋芳草而想起游人归乡,是完全符合逻辑的。更何况,烟波迷蒙的江面,很容易让人产生飘渺无定之感,跟游子的心态非常吻合。所以,崔颢在尾联发出“乡关何处,烟波人愁”的感叹,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在书写完开阔的自然景象之后,崔颢将收官之笔,落在细腻的思乡情感上。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处理方式,于是,诗在拥有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浩大意象之后,还同时拥有了感人至深的情绪力量,诗也就从天上回到人间,进入古今游子的内心深处,变成了永恒的经典。

崔颢的《黄鹤楼》,可谓雄霸天下,领尽风骚。明人桂天祥说它“气格音调,千载独步”,另一明人严羽将它排在唐人七言律诗中的第一位,清人吴昌祺则赞它“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1-03 03:40:19 +0800 CST  
结束秋游,回到布达佩斯了,明天继续更新:)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1-06 05:23:42 +0800 CST  
思乡其五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杂诗三首(其二)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的所谓“杂诗”三首,其实一点也不“杂”。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来看。第一首是这样的:“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写女子苦等丈夫的书信。第二首就是本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写游子向乡亲询问家乡事。第三首:“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写女子候夫不归的忧愁。从情绪上讲,三首诗完全就是一个整体,可以称之为王维的“相思三部曲”。在三部曲中,最脍炙人口是本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民间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但诗人笔下的这位游子,其情绪貌似平静如水,他只简单嘀咕了一句:噢,你是俺那嘎来的呀?俺家的事儿你知道吧?

那他关心的到底是啥事呢?——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来的那天,俺家雕花窗户前的那棵梅树,它开花了吗?

瞧这不咸不淡的样子,这哥们不是冷血动物吧?你一不问高堂精神佳不佳,二不问老婆身体好不好,三不问孩子乖不乖,你只问那棵该死的梅子树?有没搞错!

答案是没有搞错。这就叫“情到浓处情转薄”。你想想,一个大男人,为了生计常年飘荡在外,早已被粗砺的生活磨得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了。如果他见了老乡,就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呼小叫起来:“俺的老爹、婆娘和儿女怎么样啦?”那是“咆哮帝”马景涛才会干得出来的事。真正有阅历的人,都会云淡风轻,展示不动声色的力量。

就像才女张爱玲在散文《爱》中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当然,克制并不代表是绝情。蓝河相信,在一声“寒梅著花未”之后,接下来就是两两对饮了。千言万语,将在一醉方休中次第展开。

对于王维这般玲珑的构思,《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评论说“问得淡绝、妙绝。清人高步瀛则认为“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1-06 18:25:10 +0800 CST  
@帐号老是异常 2016-11-06 21:03:44
好文收藏了
-----------------------------
谢谢鼓励:)
楼主 蓝河逸客  发布于 2016-11-07 03:09:02 +0800 CST  

楼主:蓝河逸客

字数:130048

发表时间:2016-04-03 05: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14 14:30:15 +0800 CST

评论数:8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