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真相揭密!-----从狄青之死揭示出岳飞死因!


晚上聊天,有网友说,秦桧人品好坏不说,他也是靠自己真本事,挣得二榜进士出身,以他的文采,找岳飞点错还不容易吗?何必用“莫须有”的罪名治岳飞死罪,这太了。这说明要杀岳飞的不是秦桧,秦桧也不想背锅,所以才搞了这么个可笑的罪名,秦桧是想摆脱杀岳飞的嫌疑。而真想杀岳飞的是高宗。

这位朋友说对了一小半,事实上,要让岳飞死的人有很多,绝不止秦桧一个。
我们昨天也说了,岳飞用事实表达了对宋高宗的无限支持,宋高宗多次诏见岳飞,商议军事。并对岳飞的建议非常支持。报之以高官厚禄(枢密副使)。为什么转眼间就君臣反目了呢?

宋朝还有另一个人的经历、战功、官位、死因都和岳飞极其相似。这就是北宋名将狄青。我们从狄青之死,就可以揭示出岳飞必死的根源。
狄青和岳飞即非科举士子出身,也非名流门阀子弟,都是从低层小兵开始做起,是通过在战场上的拼命搏杀而建功立业,都曾受到帝王信任,也都曾官居枢密副使的高位。结果也基本相同,狄青受疑忌而死,岳飞因“莫须有”而亡。
按《宋史·狄青传》记载,狄青虽然战功卓著,但狄青为人低调,谨慎到令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平日里善于结交名臣,受范仲淹知遇,且有师生之谊。也曾受当时文臣欧阳修、庞籍、文彦博等人的赏识。即使是这样,狄青受命为枢密副使时,受到满朝文官的反对与攻击。枢密使在宋朝是绝对的高官,除了开国功臣曹彬以武将的身份担任过此职之外,其他时候都是文官担任。狄青非科举出身,以武将的身份担任此职,动了文官集团的奶酪。

宋朝的确是文官集团的黄金时代,贪污、受贿没有死刑,官不高也有厚禄,文官集团的生活很是安逸。有享乐的,就必须有买单的。所以对平民就非常苛刻,以致北宋的农民起义很频繁,又频受西夏、金、辽的侵略。战争频发。北宋开以文统武的先例,文官镇压农民起义还行,在对外战争中基本是失败告终。反正宋朝不杀士大夫,失城陷地也不会有死罪,只要活着回来,照样把持朝政、升官发财。为了能保住文官集团的特权,掩盖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丑行,司马光甚至不惜篡改汉武帝的《轮台诏》以证明文官集团对外战败统治也是合法的。
正因为文官集团不擅长打仗,文官集团一是篡改历史以证明战败合法,二是特别注意、防范武将夺权。所以狄青以武将身份担任枢密副使,让文官集团非常惊慌。基本是整个文官集团都站起来反对,即使是平日交好的宠籍、欧阳修也纷纷反对。
有一次狄青穿了件黄色的上衣,被人发现。欧阳修连连上表,要求外放狄青。文彦博也趁机劝宋仁宗免除狄青的枢密副使职务。在文官集团的狂轰滥炸之下,宋仁宗还是对狄青不能割舍,常言狄青是有能力的忠臣,国不可缺。文彦博反问:本朝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宋仁宗竟无言以对。最终宋仁宗默许了对狄青明升暗降外放陈州的安排。

在朝廷讨论如何安排狄青时,狄青找到宰相文彦博表明心迹,询问朝廷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文彦博冷冷的说:“没有什么原因,就是朝廷怀疑你罢了。”这非常伤狄青之心,在流放陈州出行前,就屡屡流露出必死陈州之意。流放陈州之后,朝廷一月二次派遣中使“抚问”。实际上就是时时、处处的监视他。以致狄青到陈州的第二年就忧郁而死。是谁杀了狄青?
再看岳飞与高宗。在岳飞与宋高宗的蜜月期,宋高宗对岳飞也是无限信任。宋徽宗1135年死后,岳飞1137年3月上书北伐。宋高宗看完后非常高兴,批示中大意说“有了你这样的臣子,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君臣言明,军事战略全由你决策,我不干预,但是让你手下的兵别滥杀无辜。”并下令把淮西地区的兵权也交给岳飞统一指挥。如此,岳飞实际就掌握了南宋约60%的军队。除了韩世忠的军队加宰相张浚管理的军队之外,基本都归岳飞指挥。由此可见宋高宗对岳飞的信任及厚望。宋高宗积极北伐,可见高宗也并不顾忌钦宗会夺权。
得知这一消息后,宰相张浚及枢密副使秦桧马上表示反对,并引用祖宗家法来说明武将不能拥有太多的军队,武将擅权会危害朝堂、国家。假如岳飞北伐成功,必会功高震主,如果反叛,将无以应对。在二个重要权臣的反复劝说之下,高宗有些犹豫。但是已经把淮西各军的指挥权以圣旨的方式交给岳飞了,不能马上收回这道圣旨吧?此时张浚向高宗请命,要立劝岳飞放弃淮西军权。
张浚见到岳飞后,相互问候、握手言欢。步入大帐坐定,张浚就象淮西军归岳飞统领的圣旨没有发出一样。装模作样的询问岳飞,说“淮西军非常彪悍难管,但是这支军队很听淮西军将领王德的话,我现在想让王德以总管的身份管理这支军队,让淮西军将领郦琼给他当副手,再派吕祉(文官,张浚亲信)直接统领(以文统武),你看可以吗?”
实际这就是说,原来的圣旨作废了。现在我想掌握这支军队。你答应不答应?
张浚希望以宰相的身份,通过聊天的方式就作废圣旨,把朝令夕改的责任推出去,还要求岳飞配合他演戏,然后顺理成章的把这支军队掌握到自己手里。这纯属当表子立牌坊。
按张浚在路上设想的套路是岳飞很识相的表示服从宰相大人安排。如此一切OK。张浚带着军队指挥权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岳飞肯定知道这个套路,但是为了国家大计,还是实话实说:“王德和郦琼历来不和,互不服气。这种安排势必会引发内斗。吕祉虽然才能出众,但不熟悉军事,难免压服不住。”
张浚的脸色就非常难看了,就又提了几个将领的名字。岳飞认真的一一回复了这些人为什么不能统领淮西军的理由。
最后张浚非常愤怒的说“你的意思是非你不可了?”
岳飞也理直气壮的回复“国家大计,你有问,我据实以答。我这是在图谋这支军队?”
最终是谈崩了,事后,岳飞上书请辞。未等到批复就把军务交给助手张宪代管,回庐山给母亲守孝去了。

张浚马上也上书弹劾岳飞,说岳飞是一心想兼并他人军队,这次闹辞职是要挟皇帝,获取更大的权利。这种捕风捉影的诬告非常有杀伤力,严重影响了高宗对岳飞的信任。
张浚派亲信吕祉管理淮西军,果然王德与郦琼内斗,吕祉没有军事管理经验,根本管不了,要求朝廷派军队来。郦琼等武将认为这是要武力镇压,马上发动兵变,杀吕祉带四万多人马投降金国。张浚用人唯亲,导致严重后果。这样一折腾,高宗越发对岳飞及武将集团不信任。这也改变了他对武将集团的支持。
事实上,宋高宗曾经雄心勃勃,说过汉高祖打天下时,手下的将领都带有几十万的兵,因为高祖并不怀疑他们,所以汉高祖成功了。他曾经想仿效汉高祖,把淮西军的指挥权交给岳飞,并批示岳飞上书时说给岳飞充分信任,不干预军务。
但是张浚、秦桧这种文官的领袖人物,以文人小集团利益为重,不关心国家大计。怕武将以战功坐大,威胁到文官集团的权利,当他们看到君臣一心,团结北伐时,不是高兴而是恐慌,按和平时期的思路,坚定的破坏帝王与武将的关系,最终文官集团胜利了。
在以秦桧为首的文官集团密谋与诬告之下,为了议和成功,先解除岳飞兵权,后下狱审理,最终以可笑的“莫须有”罪名处死。
可见,岳飞与狄青之死,并不是皇帝猜忌,最核心的是二宋腐败的文官集团为小团体利益,一贯特别注意、防范、打击武将的结果。即使皇帝信任武将,文官集团必须挑拨离间到猜忌为止。没有条件,充分的制造条件也要上。必须把武将夺权消灭在萌芽之中。
北宋的狄青,南宋的岳飞,明末的毛文龙,都成了文官集团猎取权利的牺牲品。
狄青是疑忌而死,死的还算体面。岳飞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至少也走了程序。毛文龙持尚方宝剑的一品左都督,连程序也省了,直接就斩了。可见文官官僚制度越成熟,就越是排斥异己,就会变得更无底线的无耻。

楼主 早茶香  发布于 2018-02-27 21:18:12 +0800 CST  
@jjqcom 2018-02-28 23:32:22
中国式的文人最可笑。
勇于内斗,嫉贤妒能。而不敢担当。
只会嘴炮。
集体化人格的代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少数英雄,被懦弱的群狼围攻。
宋明文人无耻到极致。
-----------------------------

的确,中国的文官最擅长内斗,儒家占优之后,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党争史。
楼主 早茶香  发布于 2018-03-01 17:54:03 +0800 CST  
@冻云迷雾 2018-03-01 18:52:14
权臣在内,大将能建功于外者自古未有;
本科生在内,研究生能建功于外者自古未有;
大专生在内,本科生能建功于外者自古未有;
中专生在内,非中专生能建功于外者自古未有....
-----------------------------
总结的经典
楼主 早茶香  发布于 2018-03-02 11:31:50 +0800 CST  
@小蚂蚁9526 2018-03-01 00:36:12
岳飞是主战派代表……
-----------------------------

主战就可能有战功,武将就有可能掌握实权,武将有权,就意味着文官集团权利的缩小。这是文官集团不能容忍的。
楼主 早茶香  发布于 2018-03-03 09:53:53 +0800 CST  
@王向阳2018 2018-02-28 17:58:06
现在岳飞是既得利益集团的牺牲品
-----------------------------
的确如此
楼主 早茶香  发布于 2018-03-11 18:07:48 +0800 CST  

楼主:早茶香

字数:3401

发表时间:2018-02-28 05:18:1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12 15:31:26 +0800 CST

评论数: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