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记录的史前超级文明

在中原文明 兴起之前,古老的华夏文明在长江更早兴起,证据出土就在今三星堆和金沙,文献就是山海经,整个华夏文明分支一个黄帝在若水,一个炎帝在江水,整体中华文明明显是由南向北向东传播的。

为什么山海经被打压成不可信的巫书,就是因为山海经里揭露的华夏文明颠覆了国家官方一切历史论断成果,将他们全盘的否定,什么中原文明,明明就是南方华夏文明的盗窃者,居然还把华胥国安到陕西,把蚩尤安到中原,可惜的是无论怎么考,黄河文明上限就是五千年,而长江文明则存在七千年左右的上限,官科到现代,把高于中原文明的就一概都不承认了事,但是不承认就能掩盖历史了吗?

比如古彝文,目前发现就是八千至一万年,与山海经里海经到荒经时代一致,而三星堆出土文字与古彝文,各位自行对比有百分之八十相似,当彝文专家进三星堆看,当下就能认出五十多个字,还能说三星堆是在商晚期吗?

彝族本身就是炎帝族后裔,早在中原文明之前,炎帝族在长江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随着黄帝逐步吞并蚩尤和炎帝,不仅得到了冶炼技术,还白白捡了文字,其实夏代的文字就是古彝文的继承者,不信可以参考一下禹书。

由于我们可爱的官科们大多数认不出禹书,所以直接就说禹书是伪造的,但终究纸包不住火,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公开研究禹书。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1-27 09:54:57 +0800 CST  
14, 为什么史书上先有夏后有商?

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大【白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这个咸鸟其实就是玄鸟,这一族不仅在巴国生了乘厘,而且一路迁徙过程中,还与几个正在洗澡的异族女子发生了一次野和,于是生下了商的先祖契。

“ 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其实真的存在能食象的巴蛇。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但是大禹是在哪里治水呢?黄河?呸!你去黄河周边去民间转转,口耳相传的大禹和启的事有多少?
大禹是在今四川黄龙那里取得正式认命,““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传说就是鲧死后化为黄龙,笔者为什么会认为是今四川黄龙呢?
海内经中讲“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
四川黄龙离若水是很近的,按海内经记载,鲧和韩流是表兄,那么鲧也不可能离若水很远。看我们可爱的官科是如何考证的“鲧不但善于治水,而且还是城郭的创始人。根据专家考证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就是夏鲧的封地古崇国。”
什么张冠李戴,什么叫强词夺理,不管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时洪水涛天,四川都被淹没了大部,至于海拔更低的黄河是什么情况就可以自行脑补了。难道鲧和大禹是开着船去治水?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1-27 22:39:42 +0800 CST  

禹生启时,启母变石头,启由石头里蹦出来,这个传说在长江嘉陵江一带的四川民间,就一直口耳有此传说,而且变成了当地人的骂人语言,比如启妈子,就是指野生的没有父亲的孩子,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然后他妻子是怎么有的启,大家自行脑补吧,不信大家可以去四川中部北部西部问一些老人,启妈子是什么意思,他们会用异样的眼光,似笑非笑的看着你,因为那代表启的老妈偷人后怀的野种。

在黄河边上有这种语言活化石吗?陕西南部有吗?

所以夏朝的地盘,应该以四川黄龙为起始点,由四川西部,北部到,贵州,湖南一带。禹治水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长江三峡,那里就是开凿,引水入海的重要节点。

因为夏的文化,科技,包括影响力都大大超过了中原的商国,夏和商是两个独立的国家,相互之间往来并不多,但是到了陈汤的时候,真是的革命吗?那是商人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根据后来发现的记录是,陈汤骗了夏王,趁机抢占了夏的地盘,而历史上的夏桀并没有死,而是逃了,逃出去后还四处宣传陈汤是如何骗他的。

在商的历史上为什么陈汤是一个里程碑的人物,因为他抢占了夏的文化,科技,和影响力,所以说商并不是夏的臣下,而是夏文明的继承者。就像白人战胜了苏美尔人后建立了巴比伦文明一样。


没错,夏朝就是巴人建立的,与四川古蜀国并肩而立。所以古史之中,先有夏后有商,商继承了夏,所以商排在夏后面。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1-28 10:17:06 +0800 CST  
15白人到底是什么

白人的起源到现在都是一个迷,从白人的体质上来看,是一种较耐寒的品种,按山海经里的描述来看,一万年前的大洪水过后,几大高原以外的人和动物基本都死光了,那个时代没有白人。

唯一留有线索的是在今土耳其高山上的挪亚方舟,时间并不长,距今只有四千多年,相当于海内经最晚的大禹时代,难怪山海经里没有白人的过多记载,而挪亚方舟应该而且肯定不止挪亚这一家子,因为历史告诉我们,牛B不能乱吹,也就是在距今四千年左右,有几股游牧的白人,几乎同一时段进入到两个地区,一支是进入到两河流域的苏美尔的阿卡德人,一支是进入到伽南地区的希伯来人。

这两股白人都干了同样的事,就是以怨报德,抢占了收容他们的原居民的地盘,然后将别人的文化和文明据为己有,然后自以为是的建立一个国家,不过很快就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巴比伦国如此,古犹太国如此,后面的古罗马也是如此。

这似乎是白种人的天性,其所谓文明观的核心就是抢掠,享受,然后崩溃。无论其生活状态是游牧还是农耕,还是工业化,都脱离不了那样的思想观念,就算是可以自给自足,却总认为抢掠才是王道。

笔者大胆的猜测,白种人的出现,其实是一个阴谋,在山海经记录的神的最后一战之后,神也许离开了,但是有些神民却并没有离开。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1-28 22:44:16 +0800 CST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前苏联,在二战之后一直都有海底人和地底人的发现记录,笔者猜测在海底和地底生活的就是神的第一代人类残余,他们有着神的知识和建造能力,他们仍然在观察着地表人类社会的动向。

比如苏联时代在海边抓获的海底男孩,他就是混入人群里当探子的,而且是亲口承认。比如说当时美国某王牌飞行员,误入地底世界,那里面的人让他警告世人,不要制造核武器带来毁灭。

这些不要当传说和神话,都是真实案例,到如今也没有人能否定,这些一代神民,仍然在履行着神给他们的职责,就是具有神基因的杂交的人类,到底能在这个世界发展到什么样子,什么程度,什么规模。也许这样的实验已经经历了几十次,就算在中国也发现了十几万年前的人工制品。

由此推测,压根挪亚方舟那么大的物体,就不可能是那一家人能完成的,里面装的应该也是满满的白人,当第二次大洪水过后,这些白人从方舟里出来,开始各自游牧,怀疑这都是有目标的,进入伽南的那支很可能是奔着埃及去的,只是半路上把伽南当成了埃及。

白种人走到哪里,古文明就都受到破坏,如果圣经里记载的这段都是证实的,那么挪亚方舟也是神要求,甚至提供帮助了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对还在世面上活着的基因杂交的佼佼者们的一次测试。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1-29 09:55:46 +0800 CST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神真的要干掉基因品,分分钟的事,完全没必要搞大洪水,如果神只是遗弃了人类,那么还废力搞什么挪亚方舟呢?同样也无法解释如果神最终要遗弃人类,当时为什么搞那么多基因实验?

所以笔者猜测,从海外经到大荒经到海内经可能出现了这样的事,神和神的一代民在海外经就搞了大片基因实验场,最终选择性的培育了两支,一支投放在四川中西部,一支在伊朗东部。

一代民不干了,发起过两次叛乱,但都平息了,人神杂交古华夏人在荒经时期开始繁衍,而且逐步淘汰了其他基因品包括原土著民。

海内经时代,人神杂交品种建立起两支文明 ,一是两河的寿麻,一是中国的夏朝,可以说人神杂交品种在大禹时期已经在蓝星的智慧生命里取得了天下共主的第一把交椅。

那么尧之时的大洪水就是一次有意的测试,而大洪水过后,紧接着的就是从挪亚方舟里走出来的带有强化破坏基因的白人团体,形成第二次测试,寿麻(苏美尔)就是第一个受害者,原本想祸害古埃及的误入了伽南,古埃及人逃过一劫。

这之后才开始有印欧人,随着三千年前的小冰河期,一支印欧人祸害了古印度,另一支印欧人准备祸害华夏,结果被商朝妇好打败,成了白奴。

看看白人们顶礼膜拜的抄袭经典圣经里怎么体现的吧,从伊甸园里的蛇,其实就是人首蛇身的代表,到撒旦,红龙,古蛇,从精神层面就是敌视华夏上古大神以及有大神基因的华夏和两河黄种人的。

可笑的是居然现世有那么多去对圣经顶礼膜拜的华夏后裔。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1-29 21:56:45 +0800 CST  
老实说从近代史上看,白人的崛起其实真的有很多偶然性,要知道明朝时期的科技和经济也是领先全球的,就算是到了清代八国联军入侵,也不是必输之局,在白人眼里,似乎是有上帝之手在帮助他们,就连西方科学家也大多承认,很多科技是受到神的指示。

但就在华夏人开始濒临灭种的情况下,却又神奇的得到一次喘息的机会,欧洲暴发了大战,其实中国人要感谢希特勒,没有他发动二战,中国人就没有喘息的机会,而根据希特勒牙医的供词,希特勒告诉他是有一晚在梦中惊醒,然后自称得到神的旨意,在没有计划没有预案就突然发动的闪电战。

各位看懂了吗?神的旨意,另外一点就是传说中第一代人的寿命非常长,达一千岁,而到了华夏人时代,寿命却很短,过百岁的都极少,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防止其文明发展得太快,但是人类天性中的贪婪和争斗却因战争将科技速度提升了数倍。

可以看看二战过后到今天 ,也不过几十年时间,其科技水平远远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笔者担心这样的速度应该是超出神的控制的,特别又是近十年华夏文明重新崛起,整个白人世界的科技速度都比不上中国,也许再这样有十来年,神可能会再度出手,也许已经出手。

比如现在官方对外星人已经不像几十年前那样保持沉默了。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1-30 10:17:38 +0800 CST  
15, 关于几次神战的疑点

1, 神战起因不明,也许真如苏美尔记载的那样,神一开始的初衷是创造一批人类代替工作,是后来慢慢有想法进行人神混血的基因实验。但问题是就算神之间因此事出现分歧,进而发生战争的地步,那为什么人类还能奇迹一样的生存下来呢?

唯一 只有一种可能,反对人类的那帮神被打败了。

2, 第二场第三场,叛乱起因是什么,仅仅是圣经里写的那样天使的傲娇吗?当然不是,笔者猜测当人神混血的基因人类包牺创造出来后,就成了神的副手,而且管理得很好,有可能神打算用新人类完全换掉的第一代人类,从而引发的叛乱。

3, 第四场,除十日的神战疑点最多,如果真的是在尧时代出现,那么现代考古为什么没有发现巨大的三足乌的残骸,而且这场神战的目的是什么,结局是什么,难道是神的内部发生了第二次分裂?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1-30 20:33:50 +0800 CST  
16, 山海经之所以神秘难解,不在于文字,而在于加入错乱的时空。

由于后来人的补注,被乱入了各种名人,所以让山海经的时代变得诡异起来,比如山经里的黄帝杀鼓,比如海经里的禹杀相柳,都是由于人名的乱入形成了错乱,导致时代感出错。

比如海经里出现的夏后启,夏后开,如果以这些人名定历史,海经就成了夏代的,那么商在哪里?中原都还泡在海里。所以要定山海经的时代,一定抛开人名,当补注山海经的人只知祖上有禹时,禹就穿越到黄帝时代去杀相柳,当祖上只知有黄帝的时候黄帝就穿越到包牺之前去造台。

说起各种台,可参考特奥提华坎古城,笔者怀疑山海经里的台,可能是专门为飞行器降落的地方,四面都有阶梯,神就从那里下来,到后来就只成为祭祀的作用。

而钟山是人造出来的工厂或办公机构,成为后来人类模仿成神庙,而八千多年前的人类用品都能保存至今,当年的台和钟山现在还在吗?

看海内经“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百仞无枝,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白皋】爰过,黄帝所为。”

这九丘应该是存在的,九丘还是本失传的古书之名,不同的神有不同的丘,也就是不同的规格的停机坪。
笔者一直想不明白特奥提华坎里那密集的阶梯坛,参照山海经才推测出它的作用。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1-31 10:07:57 +0800 CST  
17,山海经里的神秘记载

除开山海经里那些描述得奇形怪状,从未见过,或者现存的一些动物之外,除了一些像机械的怪物之外,然则人类后面常见的,虎豹熊罴,在那个年代,居然是稀有品种。
在山经里记录了,鸟,马,牛,羊,鱼,猪等,有的甚至是吃了后有什么反应都记录得非常详细,笔者觉得在神农尝百草之前,应该还有一个诸神尝百兽的传奇。
笔者推测,在山经时代,外星人也就是上古大神自己的食品是足够的,但是实验出人类的时候食品就不够了,一方面让“黄帝”在伊朗研究种植精粟,一方面让人类自己去野外猎野生动物食用,运气好的就食了很多种动物,运气不好的遇见狠的就是食人的。
山经之中,上古大神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了,但是大洪水一过,到了海经时代起,就扎堆的出现“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丘鸟】久、视肉、虖交”
这些山经就没影的动物突然出现了,而且还是群居,集中出现某山上。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为了基因实验场的安全,把这些威胁性的动物驱离到山地,但是这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山经里没有这些,另一种就是这些动物是将山经里一些动物进行基因改良的,改良成容易驯化的品种。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1-31 22:19:56 +0800 CST  
第二种可能性最大,因为这几种动物最初只出现在西藏到四川的海外经某山中,而伊朗的海内四经里却并没出现,所以虎豹熊罴就是和人类基因实验场几乎同时出现的。

到了大荒经时代,又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基因实验场不见了,变成了人类聚居部落,而这四兽也从聚居的山里下来,开始平均分布,而且是与人混合,同时又受人操控。

看大荒东经:“有蒍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囗食,使四鸟。
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
大荒南经:“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有人名曰张宏,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

等等等等,整个大荒经里,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人类部落里,都在使这四鸟,其实就是四兽。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1 09:50:33 +0800 CST  
大家也许很奇怪,华夏文明初始阶段是如何使这四兽的?用什么办法?
笔者推测,这四兽就是给基因杂交人类配套改良设计的,因为这些能使四兽的国或部落,几乎都是食黍的,而当时的环境里还有很多凶兽,也有其他凶猛的基因实验品,而这些食黍的应该是上古大神们挑选出来的,传授了种植知识和驯养知识的族群,因为食黍有稳定的食物源,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生殖体系,并发展壮大。
而其他没有能力食黍的基因实验品就只有食动物或食人为生,上古大神让其自生自灭,自然淘汰。
所以配套改良设计的这四种兽,就是为了保护这些族群不被其他淘汰的族群吃掉,不被其他凶兽所害。
到了海内经时代,又发生奇怪的事,在大荒经里出现的使四鸟,都不见了,笔者推测,随着华夏部族的壮大,外部的威胁都渐渐消除,那些凶猛的淘汰部落已被征服或自行消亡,那些凶猛的野兽也被人类用智慧去猎杀,而四兽这种成本很高的战争防御手段也就飞鸟尽,良弓藏了。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炎帝族最先壮大,而早就不使这四兽了,放归山林了,特别是蚩尤用金属武器开始,然而游牧的黄帝族仍然保有这种传统,因为他们生存环境恶劣所以文明进步缓慢,历史上真正的黄帝和蚩尤战争时,黄帝族仍然还在驱使这四兽,而打败蚩尤之后,得到金属武器,这四兽也同样被放归山林了,因为不需要了,到了海内经的尧和禹的时代就再没见过什么使四鸟有四兽了。

由于各族都将四兽放归,所以这四兽遍布全国,而且成为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2 09:21:40 +0800 CST  
18, 山海经,盘古,神话

神话不是有些人认为的乱编乱造的,任何一个流传的神话都是当地民族过于久远而渐为模糊的历史,历史的记忆出现偏差就成了传说,传说出现了加工就成了神话。

当笔者看到如今网上,节目里,什么老梁之类的无学无术的,一提到神话就张口西游闭口封神的,感叹真正研究的人越来越少,附会吹牛的一片大好。

中国上古四大神话,是中国神话的元祖,全部来自山海经,或者都与山海经里的记载有关,一,女娲补天,二,嫦娥奔月,三,后羿射日,四,精卫填海。没有张口西游闭口封神嘛,是因为对这四个元祖讲不出来才讲西游封神的。

西游和封神不过是小说,小说是可以东拉西扯,因为是过去几百年前写的小说就认为是神话?这智商真是高得不要不要的。

要说起来,聊斋的前期作品包括子不语,等,都比小说靠谱得多,所以大家只要看见聊神话,一开口就是小说设定和体系的,基本可以扔臭鸡蛋了。

接下来就说说盘古,张口中国神话的源头就是盘古大神的,也是不学无术的,但又比开口讲小说的要略好一些。

盘古的设定是什么样的呢?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身上的毛变成森林,身上的跳蚤变成了人或动物,这特么和元神神话体系是完全冲突的好不好。

后羿所射十日,羲和所生,还有十二个月亮,人是由女娲创造的,不是盘古身上变来的,这么巨大的冲突下大家是倾向元祖山海经,还是没有出处的盘古大神呢?

再者,说到盘古的出处,始于汉代,也就是说汉代之前不知有什么盘古,而盘古的记载也在任何汉代以前古籍中无法找到,但山海经里有些记载在其他记载也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3 11:37:52 +0800 CST  
笔者推测,盘古并不是历史也不是传说,而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人为创造的,先秦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祭祀中央神和分别祭祀地方神这样的形态,就类似于军阀割据,而秦统一之后并未对信仰体系进行整合,反而始皇帝想自己当神成为祖龙,到了汉代国家需要一个精神上的统一,于是人为的创始神的创造开始了,这里在盘瓠那里找点故事,在雷神那里找点形象,再把这世间一切日月星辰,山川森林,人物动物,一一安上去,就形成了开天劈地的盘古神。

扯蛋吧,还有一个也是人为创造的就是东皇公,原因是汉武觉得西王母一母居大不合适,命东方朔硬生生的配了一个东皇公,看来汉代是一个热衷于造神的时代,因为是人为创造的原因,历史底子几乎没有,所以到了宋代的时候盘古就滚下了神坛,由道家体系为基础的玉帝昊天上帝成了天上共主。

所以神和神话是两个概念,不要混为一谈了,神是可以人为编造的,根据自身需求不同而编造不同的神,而神话却是先民们口耳相传的记忆的记录而成,而且还有其他记载相互印证。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就没有什么创始神,没有什么唯一真神创造一切,有的只是先民里记忆里的不可思议,比如十日并出,比如,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比如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比如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等等。

这些也是盘古身上长出来的?这些也是什么西游封神之类的小说里可能想象出来的?
对不起,史前高科技文明,才是华夏的神,才是神话的核心。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3 23:17:17 +0800 CST  
19, 山海经推翻了现有的历史观

山海经为什么会定义成一本巫书,无非是里面记载了祭祀的用具和特点,记载了十巫之类,这些内容都非常少,如果抛开这些内容,基本就和巫一点关系都扯不上,真正的巫书有时间,有祭品,有神名,有咒语。

比如说玉匣记就是巫书的代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年汉代的时候就按山经去考察过中原地形,完全不附,于是束之高阁。所以以至于后人一直没有将山海经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考证。

在中国考古学出现之前,历史记载就成了中国的历史观,五千年前就是刀耕火种的原始人,不过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世界考古学惊人成就给中国那些大脑昏沉的历史学者们打了几个兴奋剂,于是中国田园考古开始大面积铺开。

通过挖掘整理,一大批历史上无记载的古城,遗址,文明,文化,都冒了出来,多次打破历史学固有的认知,而到三星堆和金沙出现后,官科们完全傻眼了。他们从来认为,黄河才孕育文明,长江都是原始人,而当早于黄河文明 ,高于中原文明 的三星堆文明出现时,他们不敢承认了,如果一但承认,那么中国历史就需要全面的改写,他们的工作恐怕也就保不住了,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否定,否定一个文明 最直接就是否定文字。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4 10:58:06 +0800 CST  
三星堆出土的玉器青铜器上都刻有一种类似文字的符号,由于所谓的“专家”们并不认识这种古文字,于是又害怕别人认出来了,于是就大大方方的根据各方向 的利益而向世人宣称,三星堆没有文字,因此不是文明,只能是文化。

可惜纸永远包不住火,慌言说得再多再久也还是慌言,当古彝文拿出来和这些符号有惊人的相似的时候,“专家”们傻眼了,于是只能圆慌说那不具备文字特点只能是巴蜀图语,把古彝文拿出来一对比,百分之九十几的相同相近,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官科们到现在还死不承认,假装无视,甚至打压,反而是民间积极的展开对三星堆文字的破译。

随着对三星堆的关注,国内外其他学者,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重新回到山海经上,因为三星堆和金沙在古书里是没有记载的,但却神奇的复活了山海经,因为只有山海经里两次提到大木和十日。

当官科们开始准备解读山海经时,就更傻眼了,山经里那详细的里程数,那丰富的地理情况,而且是整个世界的测量数据,真是的五千年前的刀耕火种的原始人一步一个脚印的测量出来的吗?

可以说人类已知的文明 无论 是古埃及,古苏美尔,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且也不具备那样的需求,同时打破了国内一些“意淫猜测专家”们的专利,只要一看到有名号的神,那就一定是图腾,管你什么人面鸟身,人首龙身,人首蛇身,兽首人身,统统都一个图腾了事。很可惜,山海经打了他们的脸,所以他们有生之日,永远不敢正视山海经。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4 22:57:37 +0800 CST  
山海经把神的时代和人的时代切割得非常清晰,神的形象,神的恩怨,神的战争,那并不是想象,附会,而活生生的记录,比如一个东方句芒,大部分半截身子要入土的“意淫猜测专家”们一口咬定那就是春神,是某某族的图腾,那么乘两龙是什么意思?说不清楚,于是就说是原始人的附会,他们只要是说不清楚的就说古人乱讲。

可惜的是这个时代,不依所谓权威的意淫就可以成事的,那个时代一去不返了,一切都要以出土实物为依据,就像考证汤谷在湖南一样,十日出土了吗?对已出土的三星堆青铜树视而不见,可见挡在中华文明 考古面前的不是证据,不是实物,而是占据文化上层的利益阶层。只有当这些人都入土了,中华文明 考证才会进入真正的真相阶段。

山海经的记录存在上万年了,不在乎多等十几二十年。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5 11:09:32 +0800 CST  
20, 破译山海经将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为什么有三个黄帝三个颛顼呢,山经里有一个黄帝,没有提及后人只提及他种植和杀人,到了大荒北经里与蚩尤作战的黄帝,海内经里面就有了“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第一个黄帝出现在西山经里,据笔者推其距离在今伊朗西北部,另一个黄帝在大荒北经里八千到六千年,第三个黄帝在海内经里,六千到四千年之间,在今四川西部。

如果这三个黄帝是一个人,那么他则活了至少四千年,而且山经和荒经里的黄帝没有后人,海内经里的黄帝则有几个支系的繁衍。这只能说明,山经,海经,荒经和海内经,并不是出自一个统一的文献,而是若干个材料进行组合汇编而成。

所以这里记载一个黄帝和那里记载的一个黄帝,其实都是首领,但是合在一起却时代混淆了。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5 20:23:04 +0800 CST  
颛顼就更为神奇了,大荒东经记录今四川贵州一带,“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注意这个琴瑟,有可能指的就是一个乐器,有可能指的是人心,也有可能是指听取民心的办事机构。
大荒西经记录今伊朗阿富汉一带,“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海内经记录,地点不明:“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三个,一个颛顼是少昊的儿子,一个颛顼是韩流的儿子,还有一个伊朗的颛顼带着环狗和鸟氏,去了古埃及变成了奥西里斯。

在大荒南经今西藏南到云南北,里:“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这个记载证明少昊的颛顼离开四川到云南北部发展的历程。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6 09:28:34 +0800 CST  
山海经里的少昊也是一个神秘人物,并没记载他就是太皞的后代,也没记载他的后人谱系,只记载有少昊国,有少昊孺帝颛顼。山海经里并没有将少昊乱入成太皞体系,也没有乱入成黄帝体系,很可能太昊是有别于黄炎体系的另一支族系。

后有其他史书就把太昊和少昊写了一家人,现代考古证明,上古时期的首领并非都是一个系统出来的,但是华夏核心出自包牺是没有问题。

昆仑到底有几个呢,伊朗北部有一个昆仑之丘,为帝之下都,这个“下”字很重要,如果帝是像人一样走着的,就不可能是下都,唯一可能就是帝是从天上飞下的,才可能叫作下都,而且天涯也有人考证过,“帝”这个字的原始形态像极太空飞船。

到了海内西经里,成了昆仑之虚,但这两处是一个地方,只不过不周之山变成了不周和负子两山,昆仑之丘变成了昆仑之虚。

而后,又在大荒西经,今伊朗到古埃及。“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这个昆仑之丘也许并不是金字塔,而是颛顼那帮人去修了狮身人面像,和修了另一个祭坛,因为并没有提到这里是帝之下都,而在海内经里仍然把昆仑之虚提到是帝之下都。
楼主 向秋多吉  发布于 2018-02-06 22:44:52 +0800 CST  

楼主:向秋多吉

字数:68625

发表时间:2017-11-28 06:24: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19:27:18 +0800 CST

评论数:2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