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海经》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壑市。指的是狭义的西海,这段话是从原文中过来的,在我们今天的卫星地图上可以看见壑市大约在今天格尔木市的山壑中。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0 05:53:47 +0800 CST  
把卫星地图打开,比例尺放小,你就能非常明显地看见唐古拉山脉南麓的流沙痕迹,虽然过去了近万年,但我们依然能看见远古的痕迹,为何现在人们宁可相信有些人的胡说八道,而不愿意去看一下卫星地图。我认为中华民族起源于万多年前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先民,现在是我们要搞清楚他们为何生活在那么高的地方?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7 11:47:34 +0800 CST  
有人会问:西海在哪里?
我们既然知道流沙在格尔木,那西海就在那里。
有人会问我为何这样说?
先设想一下,在三万年前到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高原或者高山上?他们为何在哪里生活,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除了山脉就是河海,所以他们住在山顶山(山顶洞人)。为何会产生这种情况?就是气候发生了急剧变化,冰雪融化或者大雨连绵,使得洪水来不及排到海洋。如果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必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当时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二是高原上存在一个非常大的湖泊(西海)。我们知道水的比热大,能有效地减小昼夜温差。正是有这两个因素,何许在一万年前,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和今天有着天壤之别,可能植被茂盛,动物繁多,是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8 16:36:18 +0800 CST  
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泛叶。
这说明在流沙的西面,有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这地方为水所包围,其陆地像一片树叶一样,所以生活在上面的们称之为泛叶。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8 16:39:24 +0800 CST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黄金,壬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鸟山应当位于今天新疆若羌北的山。明天在说,下班了!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8 16:47:17 +0800 CST  
鸟山应当是今天的阿尔金山脉,阿尔金山盛产黄金,水银,玉石,铁矿石等,在洪水的冲刷下,流于其间的河流中,发源于阿尔金山的有众多河流,我们今天还能看见向北流的有十四条。当然还有向南流的。又有淮山,好水出焉。说明阿尔金山的河流大多携带矿物玉石,但其附近有植被良好的淮山,那里山清水秀,流出的溪水清澈明亮,可以饮用。我没去过新疆和西藏,什么时候我去那里,一定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但大概的方位不会错。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08:49:24 +0800 CST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黑水应指今天岷江上游,在远古时,水流水位应比今天大得多,黑水就是今天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水县。所以流沙之东黑水之西应当相当于今天的果若,海南,黄南藏族自治区的广大区域,今天那里荒无人烟,可在上古时可能是个草木茂盛的地方,有朝云之国,在今天的格尔木能看到瀚海日出。我们看日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东海之滨看日出,如福建霞浦日出;还有一种是高山看日出,日出云海之上,如黄山观日等。所以在格尔木看到的瀚海日出是不是云海观日?也就是说在格尔木的东面有朝云之国,所以在早上格尔木能瀚海观日。司彘之国,司可能通饲,彘者猪也,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词是人彘,也就是吕后发明的,吕后名吕稚,她就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了,可见妇人之毒。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1:13:55 +0800 CST  
司彘之国,也就代表最早人类顺化野猪的部落,看‘彘’这个字的象形字还是与猪有区别的,‘彘’其实是野猪的形状,从这个字中可以看见野猪的嘴巴和獠牙,以及身上长满了像箭一样的刺。这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在远古时代,在今天的羌塘地区野猪横行(如果我们在那里考古,应当能发现野猪的獠牙),而是猪的顺化应当是中国的祖先首先在羌塘地区实现的。要顺化猪,你必须要有食物,这种食物是什么?是谷物吗?我们今天养猪也不直接用谷物,最多用糠,最常用的是用猪草(小时候我也常去打猪草,甚至有戏剧在表演打猪草),这就说明了最早的农业文明是从采集块茎植物和采集食用野菜开始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祖先还未到达梁山时就已经顺化了猪,这时候就有早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和农业文明的萌芽。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1:29:01 +0800 CST  
上面的那句内容太过丰富,我可能会多讲一会。
我们今天看古版《竹书纪年》中确定的年好是从尧开始,为何前面的历史没办法确定年号?这与当时的体制有关,我们知道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时空交错,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是交错存在的,这种存在不仅表现在实际的社会组织结构,而且表现在各部落种族的思想行为方式上。所以我们就不能笼统地说在那个年代是母系氏族社会,那个时代是父系氏族社会,但我们总是要区别这个节点,所以要确定这个节点,就要先确定这个主体区域,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父系氏族社会起点的区域,这个区域就在今天黄土高原和山西的九个丘陵区域,当然这个范围是随着时间逐渐扩大的。所以我们把虞唐作为父系氏族的核心区域,把尧时代作为父系氏族社会的起点,从而确定了直到今天以父姓为种脉的传承体系。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1:47:37 +0800 CST  
从今天到尧时代有四千二百年,从尧到我们祖先在羌塘活动的年代我想应不少于五千年,在五千年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我们对这段历史究竟了解多少?《山海经》给我们开了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能看见我们先人迁徙活动的轨迹。我们的前辈告诉我们很多了,比如:五位一体,坂泉之战,还有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我觉得我们现在的解释都没能正确理解其中的意思。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1:56:42 +0800 CST  
要搞清楚远古的历史,或者说要读懂《山海经》,要先弄清楚五位一体的含义。
我这里先谈五位一体的一层含意(五位一体在古代就有三层含义,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后人有以此演绎出多种含义,包括我们今天的十九大也加以应用和发挥)。
五位一体指五帝合为一体。
五帝指那五帝,度娘说:五帝是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个部落的首领,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是大皓(伏羲),炎帝,黄帝,少皓,颛顼。第三种说法是少皓,颛顼,辛皓,尧,舜。
我认为是第二种说法,其他两种说法是错误的。同时度娘说五帝是上古中国传说中五个部落的首领,这句话也欠妥。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2:17:12 +0800 CST  
所谓帝者,有形而无形。有形者,男性也。无形者,天之魂也。
说其有形,故有炎帝,黄帝,颛顼等之分,说其无形,故为天帝,实为一体。你们明白乎?
修元史的说铁木真的十世祖孛端义儿,母曰阿兰果火。阿兰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从天窗中入,化为金人,来趋卧榻。阿兰惊觉,遂有孕,产下一子,即孛端义儿。孛端义儿是铁木真的十世祖,也是成吉思汗的祖先。这是明代的刘温说的,明代离我们才六百年。我不能说元代的草原民族是母系氏族社会,但草原民族的有些习俗却保留了我们先人的婚配特征,我们在历史上可以看出,游牧民族或者西域民族的部落里,女人的地位明显不同于中原民族,男人可以有很多女人,女人也可以改嫁祖孙三代,从这些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出游牧民族和早期农耕文明的交配特征,这种交配的特性是符合人性的发展的。我为何要说这些?这又回归我的重要发现----即动物(包括人类)的生存本能(包括生殖本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核心。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3:19:23 +0800 CST  
说过题外话,你们知道为何你和你老婆买东西或者对待性生活的态度不一样吗?
比如说男女性交时,男人激情一来就直奔主题,女人则要享受这个调情的过程,为什么会有差别呢?
还有,女人买东西时是看见好的东西就想买,不管需不需要;而男人是想好要买的东西直接去买好就结束,绝不会再买他不需要的东西?为何产生这种心理差别?
这与我们的进化有关,最起码与我们祖先的生活经历相关。
我们知道,在我们祖先的迁徙过程中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3:27:20 +0800 CST  
在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中,人类的婚配或者交配形式又是何种情形?
老子说:道法自然。
所以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先从动物世界开始,在动物界有诸多群居方式:比如狮子的群居方式;角馬的群居方式;狼群的群居方式还有蜜蜂的群居方式。在这些群居方式中,早期的人类会选择哪种方式?在智人的游牧时代,人类是强者,选择狮群的模式可能性较大。狮群是一夫多妻制,但又是以母狮为主体,雄狮只负责交配和维持领地任务,成年的雄狮会被赶出狮群成为流浪狮。在游牧年代或农耕时代的早期,何许人类就是这种形式,所以大量的成年男人没有交配权,他们被赶出部落后成为游猎个体,他们在游荡和迁徙过程中,不会带过多的物体,他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食物和性。他们要和部落的成年女性交配时是要冒风险的,所以他们一旦交配成功就要尽快离开。而不论在游牧部落和农耕部落中的女人,她们都有领地居住,所以她们的生存相对安全,对她们来说,占有更多的生活用品就显得更安全,她们对性的需求是持久的(如果部落只有一个首领,他是无法满足众多女性对生殖的需求,正是这种本能,使的部落中可能对外来年轻男性的一种默认的接纳),正是男性和女性在长期的发展中的不同角色,进而使得我们的心理进化出了不同的本能。这就是我对上面两个问题的解释。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6:15:01 +0800 CST  
从我上面的这段分析中,我得出一个结论,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女人是主体,部族的男性首领只是暂时的和象征性的,所以在群体中是以女性的姓氏为传承。所以在我们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不能确定男性的姓氏,所谓的姓氏只是表示该男性的某种特征,如不窟,少皓等
而部落却以女性的姓氏表示,如如,妇,好,妙,妫,姒,妲等等,因为这些部落并不以男性为主体,所以我们在记录中,我们只能把相关重要人物的出现冠之以一个不定的对象,这就是昌意,韩流等的来源。
有人会问:照你这么说,炎帝,黄帝不存在?
炎帝黄帝当然存在,但他们不是以真实的个体存在,因为女人只有男人存在才能传宗接代,所以西方搞出个亚当和夏娃,中国有伏羲和女娲。有人说,在西游记里还有女人国呢。女人国是有,而且不止一个,不光过去有,现在还有,就在泸沽湖,但不是西游记里的形式,其实女人国就是母系氏族社会。与母系氏族社会里女性交配当然是男性,但是作为母系氏族社会最开始的交配对象却变成了炎帝和黄帝,他们只是一种形象,或者说只是一种符号。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有时间概念的,就是他们出现有先后顺序和行为特征,比如炎帝可能就活了几千年,他也可能变成了帝俊或者颛顼,他是农耕文明的代表,黄帝似乎比炎帝晚,他却又代表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结合,他又以帝皓的面孔出现。在地理位置上,炎帝在南方,黄帝在中央,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五方大帝,即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少皓),北方玄帝(颛顼),东方青帝(伏羲)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6:53:50 +0800 CST  
上周我到武夷山去游玩,看到在一线天里有个伏羲洞,我猜一定是有人根据五帝的位置认为伏羲在东方所以就把那个洞叫着伏羲洞了,但要说伏羲去过武夷山我看是大有疑问,不过说武夷山是因为彭夷的后代武夷留在那里耕作,确实有史可证。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6:59:23 +0800 CST  
所以我们说五帝其实都是指天帝,就是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和部落女性首领婚配的对象虽是凡人,却不是固定的,所以他们只能以天帝代替,就像元史中那个阿兰果火一样,她的金人不就是天帝。所以我们要是五位一体。五帝在神灵上存在,并且跨年代,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区域的部落以不同的名称出现,用五帝来代表母系氏族社会的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的发展形式。所以五帝又是一体。
有人说,既然五帝一体,为何炎帝有何黄帝发生了板泉之战?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7:14:59 +0800 CST  
对于板泉之战,有人怀疑。但我确信是存在的。要了解战争的实质,却要牵涉好多内容。包括农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趋势,可能要讲三天三夜,今天下班了,明天再说。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29 17:19:07 +0800 CST  
我们说五帝一体,皆为天帝之化形也。然五帝又各有形象特征,比如炎帝为牛首,表面其为农耕文明之代表,而农耕的起源应早于牛的顺化,要顺化牛,必得有械,而械的出现在帝俊后的巧倕,但因为牛的出现,使的农耕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所以就把炎帝以牛首为形象,其实炎帝以早期农耕文明出现到使用牛的炎帝之间就可能已活了一千年,直到现在,炎帝还活着,应当有近万岁了!可是黄帝活得更久,黄帝是以游牧形象出现,又以游牧和农耕相结合的形象出现,所以黄帝是没有具体形象的,因为他的形象是变化的。所以这段话里出现的是黄帝,不是炎帝,因为这时农耕文明还没有出现。
在说伏羲,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30 10:18:03 +0800 CST  
蛇和龙的形象代表了水上部落的崇拜对象。在远古时代,中国的地理环境可能完全不是现在这样,现在所有的平原都是水域,山脉和水域的比例可能小于1:1,众多的水域中,水上部落的可能不会少于陆上部落,所以我们从祖先的神灵中看见众多水上部落的形象,如伏羲和女娲,蚩尤,共工,鲧,禹等。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东部和南部区域,山脉就是浮在水中,部落是生活在水上和山丘。所以伏羲作为东方帝王也就是当然的了。
楼主 古道风人  发布于 2017-11-30 10:51:31 +0800 CST  

楼主:古道风人

字数:919250

发表时间:2017-11-10 00:46:1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7 09:44:21 +0800 CST

评论数:451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