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煌说《通鉴》

不过在此之前,先要把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清扫干净,所以在平定西羌后,当年又派出公孙贺出九原二千余里、从票侯赵破奴出令居数千里搜讨匈奴。此时的匈奴,那位一直和汉朝刚正面的伊稚斜单于已死,掌权的是其子乌维单于。现在的匈奴已经不敢直面汉军,因此公孙贺、赵破奴两人连个匈奴人的毛都没发现。随后,武帝分武威、酒泉郡之地新置张掖、敦煌郡,继续移民。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便是后世所谓的“河西四郡”。

话说这几年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武帝的自我感觉那是相当良好。前几年司马相如病死,遗书中不忘拍武帝马屁,还劝武帝封禅泰山。能够cos一把祖爷爷的偶像秦始皇,自然甚合武帝之意。后来又有宝鼎现世,那更不得了,此乃上天降兆,不封禅都不成了!

不过距离上次封禅已过百年,具体怎么操作也没人晓得了。武帝开始时还是征求大家的意见,结果臣子们的反应和百年前惊人的一致——各说各话、争论不休。当然,百年前的知识分子们大多是不想配合秦始皇,此时的儒生们大概是真地整不明白……吵吵了好几年,也没定出个章程出来,武帝越来越不耐烦。还是左内史兒宽聪明,他直接对武帝说,封禅乃是帝王之盛节,其礼仪自然应由圣主自裁!武帝深以为然,就干脆撇开那些喋喋不休的儒生们,自己亲自撸起袖子上阵,竟然也搞出一套像模像样的仪式出来。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1-22 21:51:49 +0800 CST  
另外,如果封禅的时候,四方边境要是有不老实的跳出来,那就太煞风景了——别到处乱瞅了匈奴,说的就是你!于是在元封元年冬十月,武帝御驾出征,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千余里,其兵威之盛,自秦以来未有之!武帝派出使者郭吉,向乌维单于传话:“如今南越王之头已悬于汉宫北阙。单于若要战,便来战;若不能战,趁早称臣投降!”

这话可是相当霸气!乌维单于听后,登时怒从心头起,立马跳了起来——然后又悻悻地坐了回去。还能怎样?形势比人强,难道真地去对刚不成?所以最后,匈奴对此只能一言不发。当然他们也小小报复了一把,把倒霉的郭吉扣了下来,扔到北海放羊去了——就是后来“苏武牧羊”的那个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

眼见匈奴已怂,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武帝满意而归。途中路过桥山,便去祭拜此地的黄帝冢。祭拜完后,武帝突然觉得不对劲,问随驾的公孙卿:“你不是说黄帝已经乘龙升仙,怎么还有坟呢?”公孙卿吓出一身冷汗——怎么在这还有坑?幸亏这位神棍颇为机智,说这是群臣思慕黄帝,所以搞了个“衣冠冢”留个念想,武帝听后“恍然大悟”。

后世所谓的“衣冠冢”,就来源于公孙卿这位神棍的信口胡诌。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1-23 21:51:58 +0800 CST  
一百七十四、封禅泰山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该登泰山了吧?——且慢,封禅这么高大上的运动,你不能叫我上山我就上山,这样就很假,首先你就得要有些程序。上回说了,这些程序都是武帝刘彻自己琢磨出来的,那就让我们看看汉武帝版的封禅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首先,你不能直奔主题——也得先让上帝有个心理准备不是?元封元年春正月,武帝先跑到缑氏,礼祭中岳太室山(嵩山之东峰,对面就是后世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武帝下山后,侍从们言之凿凿,都说皇帝陛下祭山神时,大家在山下都听到山上有三呼“万岁”之声,武帝听后龙颜大悦。

看来武帝的臣子们也摸清皇帝陛下的脾气了啊!

随后,武帝巡行至东海。这东海边的齐地可是神棍们的大本营,这下见到皇帝陛下亲临,那些方士之流岂不是趋之若鹜?武帝对此是照单全收,谁说知道海中蓬莱仙山在哪,就派船让他们出海去找。老伙计公孙卿作为目前的御用神棍,自然也得出力喽!不过这家伙早就吸取了前辈的教训,知道不能真地整出“神物”出来,否则只要造假,迟早露馅。所以“机智”的他,就会编造一些你根本没法查实的“神迹”出来。

比如前两年他就说在缑氏见到了“神之脚印”,这回故技重施,说他到东莱时,见到身长数尺的巨人——还是有脚印为证。脚印这玩意造起假来不要太容易!而且以当时的科技水平,除非你当场抓个现行,否则也没法证明是造假。不过武帝也不是傻子,上回就只见到脚印,这回还是只有脚印,连个仙人的毛都没见到,你莫不是在消遣洒家?但此时底下群臣七嘴八舌,都说看到一个老头牵着条大狗,嘴里还念叨“吾欲见巨公”,说完嗖的一下就没人影了。这帮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也由不得武帝不信。

也不知道这所谓的“群臣”都是些什么人,大概也是被公孙卿同学收买了吧……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1-25 21:54:29 +0800 CST  
武帝在东海盘桓了一个春天,也没碰到神仙,夏四月,他终于想起来此行的主题本来是封禅。当年秦始皇是“封泰山而禅梁父”,在泰山上是“封”,也就是祭天;在梁父山上是“禅”,也就是祭地。武帝略微改变了下程序——也得显示咱的与众不同嘛!乙卯,先在泰山下东方行封礼,与秦始皇一样,将一枚玉牒埋入封坛之下,当然也没人知道上面写了些什么。礼毕,武帝独与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两人登上顶峰——至于上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世上也只有武帝和霍子侯两个人才晓得了。丙辰,则在肃然山行禅礼。

臣子们为了哄皇上开心,都赞道,哎呀陛下好了不起啊,祭祀的时候祭坛上晚上有光耶,白天还有云气冲天哦!武帝也觉得自己这事干得太漂亮了,那得纪念纪念,就改年号为“元封”,还说以后每五年都得来这么一回,所以诸侯们干脆在泰山脚下修宅子得了,到时候陪朕玩!

武帝总觉得自己封禅老牛逼了,定能名垂青史!然而,真正让后世记住他的,乃是他的抗击外敌、开疆拓土;若无这些实打实的功绩,就是年年封禅,又有谁能记住他呢?

话说这霍子侯是谁,为什么能这么得武帝信任?——原来他是冠军武桓侯霍去病之子,难怪受宠。说起来,武帝结束这次寻仙之旅,也和他有关。原来皇帝陛下拜神拜上了瘾,封禅完后,又想亲自出海找仙山;这下臣子们可炸了锅,之前哄陛下哄得太用力了,哪能真让他跑海上?万一遇到风暴什么的,那可不是玩的!还是东方朔有主意,说求仙求仙,应该求之自然,不可急躁——越急神仙越不来。此时霍子侯突发疾病,死了,武帝登时也没了兴致。于是他又跑到碣石,从辽西到九原巡视了一番边境,五月,终于回到甘泉。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1-26 22:17:23 +0800 CST  
此次出行,历程一万八千里,除了祭祀的开销,皇帝陛下路过的郡县均有赏赐,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然而奇的是,百姓却并未加赋——这还是要拜桑弘羊所赐。他又发明出“平准”之法。之前不是有均输吗?现在在京城设置“平准”,总管这些“均输”到京城的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以平准物价,使商人无大利可图。这实际上是把商业活动产生的利润从商人身上转移到国家,所以才能实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因为“赋”单纯是农业税,和商业是没什么关系的。

平准法不会损害农业,某种程度上还有利,但对商人可就不友好了;当然,在小农经济时代,本就应以农业为主。不过这种理念还是比较超前的,当时很多人无法理解——按照他们朴素的经济观,天下的财富是一定的,不在民就在官,所以桑弘羊就是在与民争利,是一种“零和游戏”罢了。当时天旱,卜式就发牢骚说,这都是因为桑弘羊的搞法有违天和,烹了他,就下雨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1-27 21:49:53 +0800 CST  
卷第二十 汉纪十二 大事记

世宗孝武皇帝元狩五年(前118)
春,三月,甲午,丞相乐安侯李蔡有罪,自杀。
罢三铢钱,改铸五铢钱。
汲黯为淮阳郡太守,十年后,卒。
夏,四月,乙卯,以武强侯庄青翟为丞相。
武帝拜“神君”。

六年(前117)
冬,李敢因其父李广之死怨恨长平侯卫青,将其击伤;冠军侯霍去病因此在校猎时谋杀李敢,武帝遮掩其罪。
夏,四月,乙巳,立皇子刘闳为齐王,刘旦为燕王,刘胥为广陵王,首次作封王诰策。
秋,九月,冠军景桓侯霍去病薨。
霍去病异母弟霍光被任用。
颜异因“腹诽”之罪被诛。

元鼎元年(前116)
夏,济东王刘彭离杀人抢劫,被废。

二年(前115)
冬,十一月,张汤有罪自杀。
构陷张汤者朱买臣、王朝、边通被诛。
十二月,壬辰,庄青翟因陷害张汤下狱,自杀。
春,起柏梁台。作承露盘,上有仙人掌。
二月,以赵周为丞相。
三月,辛亥,以石庆为御史大夫。
夏,大水,关东饿死者数千。
孔僅为大农令,桑弘羊为大农中丞,置均输。
博望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始通。
于匈奴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后又分置武威郡。

三年(前114)
夏,关东郡、国四十余饥荒,人相食。
常山宪王刘舜薨,嗣王刘勃居丧无礼,被废。月余,改立刘舜子刘平为真定王,以常山国为郡,五岳皆在天子之邦。
匈奴伊稚斜单于死,其子乌维单于继立。

四年(前113)
冬,十月,诏立后土祠。武帝始巡郡国。
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封周朝之后姬嘉为周子南君。
春,二月,中山靖王刘胜薨。
夏,四月,乙巳,封方士栾大为乐通侯。
六月,于魏脽后土营旁得大鼎。
秋,立刘舜子刘商为泗水王。
南越明王赵婴齐薨,其子赵兴继位,赵兴之母樛氏为王太后。樛太后本为邯郸人,少时与霸陵人安国少季有染。武帝派安国少季出使南越国,讽喻赵兴、樛太后入朝内附。
武帝因公孙卿之说,准备祭祀泰一。

五年(前112)
冬,十月,辛巳,冬至,武帝祭拜泰一。
樛太后与安国少季旧情复燃,力劝南越臣民内附;其丞相吕嘉等不肯,樛太后刺杀吕嘉,未遂。
武帝派韩千秋等率兵入南越,吕嘉听闻遂反,杀赵兴、樛太后、安国少季等,立赵婴齐长子赵建德为王;又击杀韩千秋,严阵以待汉军。
秋,武帝兵发五路,征讨南越。
九月,酎金夺爵风波,被夺去侯爵者一百六十人;辛巳,赵周因此下狱自杀;丙申,以石庆为丞相,封牧丘侯。
栾大因欺君被诛。
西羌十万人反。

六年(前111)
冬,遣李息、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杨仆与邳离侯路博德合围南越首都番禺。一日夜后,番禺城降,数日后赵建德与吕嘉被擒,南越平。
沿牂牁江进军征讨南越之汉军,未到目的地,南越已降,遂灭掉附近的西南夷。
东越王馀善反,自称武帝,将梁侯杨仆等分兵五路伐东越。
使公孙贺、从票侯赵破奴出北境数千里,未遇匈奴而还。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
以卜式为御史大夫。
武帝准备封禅泰山。

元封元年(前110)
冬,十月,武帝御驾亲征,于北境震慑匈奴,匈奴不敢回应。
以兒宽代卜式为御史大夫。
东越国投降,馀善被杀,东越平。
夏,四月,乙卯,封泰山;丙辰,禅肃然山。因封禅改年号为“元封”。
桑弘羊置平准于长安。
秋,齐怀王刘闳薨,无子,国除。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1-28 22:05:18 +0800 CST  
一百七十五、卫满朝鲜

卷第二十一 汉纪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元封二年(前109)~天汉二年(前99)

二十三年前,黄河在瓠子决口,当时的丞相武安侯田蚡为了一己私利,忽悠武帝刘彻,说河流改道乃是天意,人力不可强求,所以这么些年来,朝廷也就由着河水漫溢。因此在瓠子下游,尤其是梁、楚之地,就形成了一片“黄泛区”,昔日的产粮地,如今却搞得民不聊生。到了元封二年,武帝终于不再相信什么“顺其自然”之类的鬼话,命汲仁、郭昌征发数万民工堵口子。

但毕竟二十多年放着没管,这项工程进展艰难。搞了小半年后,当年夏天,武帝亲自跑到大堤现场,用白马、玉璧祭拜河神后,命令随行的群臣、官兵,不论地位高低,统统赤膊上阵,亲自挑土填河——估计要是还不行,武帝就要撸起袖子自己上阵了。

田蚡的话有一点倒是没有瞎扯——即使拥有了天下、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面对大自然的愤怒时,人类还是太渺小了。在面对滔滔洪水时,纵使贵为皇帝,也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

当然,武帝这次尽到了他最高领袖的责任——老大亲临治水现场,上一次还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决口二十三年的瓠子大堤,这次终于重新堵上了。为此,武帝亲作《瓠子歌》二章,被司马迁全文记录在《河渠书》中;又在决口处立了一座宣防宫,以兹纪念,同时这也是个水文监测站,所以后世也往往用“宣防”来指代防洪工程。

这次工程不光是“堵”,也有“疏”,瓠子以下,黄河被分为平行的两路,其中北路为大禹旧道,被称为“屯氏河”。此后七十年间,梁楚之间再无水患。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1-29 21:47:00 +0800 CST  
武帝长舒一口气,回到长安,然而屁股还没坐热,又收到八百里急报——辽东东部都尉涉何被朝鲜人袭杀!

写到现在,这还是头一次出现“朝鲜”,那么这里就先说说,居住在这片挨着咱们的半岛之上居民们的来历。时间回到商末周初,传说商纣王被周武王干趴下后,商纣王的叔叔箕子不愿作周民,带着一票小弟跑到了朝鲜半岛。当时那里的人们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箕子教会了他们种地养蚕,还有制造青铜、建立律法之类高大上的东西,于是土著们就奉箕子为老大,史称“箕子朝鲜”。

至于“朝鲜”一词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取“朝日鲜明”之意(明就认同这个观点),也有说是因为朝鲜境内有汕水,“汕”音仙,所以才有“朝鲜”一说。

整个周朝,与朝鲜挨着的乃是燕国。燕人向南、向西发展阻力太大,曾尝试向东发展,占了真番、朝鲜的不少地盘。后来秦国灭了燕国,也接收了这片领地。汉朝建立后,国力不足,且这种“化外之地”也没什么赚头,就又退回辽东,以浿水为界。

我们知道汉朝也是有诸侯国的,当时辽东这片地就划给了燕国。我们也知道,第二任燕王乃是卢绾,此君在高帝末年造反未遂,流亡匈奴;他的手下中有个叫卫满的,带着千把人越过浿水。说起来这“箕子朝鲜”估计当时还处于半部落联盟的状态,所以政权就被来自先进文明的卫满轻易拱掉,建立起了一个“卫满朝鲜”,以王险城,也就是如今的平壤为国都。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1-30 21:51:12 +0800 CST  
惠帝、高后时期,奉行清静无为,只要这些前叛乱者们乖乖呆在境外,也懒得去管。辽东郡太守就与卫满约定,卫满向汉朝称臣,以前的事情就一笔勾销;只要约束住手下的“蛮夷”们不要扰边,以及有蛮夷首领想朝见天子不要阻挠即可,其它的由着他折腾。卫满自然满口答应。而且,现在他名义上已经是汉朝的臣子,卫满就打起朝廷的旗号,四处征服附近蛮夷,招引逃亡的汉人,数十年下来,也打下了数千里的江山。

到了武帝元封年间,此时朝鲜的老大已经是卫满的孙子卫右渠,而此时的朝鲜,已经变成一个以流亡汉人为精英阶级、土著蛮夷为下层阶级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大概是和东越国、南越国一样的水平。所以嘛,与汉朝之间的边境冲突就在所难免。

于是元封二年,朝廷派涉何出使朝鲜,讽喻卫右渠入朝觐见,卫右渠自然不愿。没想到这涉何是个不老成的,回程渡过浿水时,突然刺杀了送行的朝鲜裨王长,然后提着人头大肆宣扬:快看,咱斩杀了朝鲜大将!

武帝虽说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因为涉何的这个宣言很长威风,所以不光没有处罚,还让他当了辽东东部都尉。当然朝鲜人就不爽了——我们派人好好送你,结果你却把人给杀了,你什么意思!于是派兵摸过来,把涉何砍了,报仇雪恨。

按说这事涉何理亏在先,但大汉乃是天朝上国,怎么可能向区区蛮夷认错——再说武帝可是个好生事的主。于是刚打完南边,汉帝国的军锋,又指向了东北。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01 22:08:49 +0800 CST  
一百七十六、征朝鲜

书接上回,武帝元封二年,朝鲜人攻杀辽东东部都尉涉何。区区蛮夷,竟敢冒犯大汉天威,不忿的武帝刘彻决意教训教训朝鲜,遂于当年秋天,派将梁侯杨仆率舰队自齐地(也就是山东半岛)渡过渤海,左将军荀彘率陆军从辽东郡出发,征讨朝鲜。

杨仆自从在番禺之战中大显身手后,就被武帝当成了水战专家,一需要水军上场,首先就想到杨仆。不过,其实杨仆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和队友配合不好。而和友军不对付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杨仆此人对功利心太重。按说带兵打仗的渴望建功立业,没毛病,但问题是凡事过犹不及。其实上回番禺之战时,杨仆的这个毛病已有所现——当时邳离侯路博德的陆军还没来得及展开,杨仆为了抢人头,抢先发起了总攻,结果逼得南越军全冲向了路博德那边。幸亏南越人根本毫无斗志,否则路博德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而若路博德败退,光靠杨仆的水军无法围城,则番禺之战真是胜负难料。

南越军的弱鸡,掩盖了杨仆的问题;而这一次征朝鲜,杨仆的这个毛病,可就要让他栽个大跟头了!

三年春,汉军侵入朝鲜。杨仆率七千齐地水军先至,他又故态复萌,不等荀彘部,独自进攻王险城。结果这次,他严重低估了朝鲜军的战力,被朝鲜王卫右渠打了个落花流水。杨仆败逃至附近山地,收拢败兵。那么此时荀彘呢?——他仍被朝鲜军挡在浿水(也就是现在的青川江和大同江)西岸呢!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02 22:05:25 +0800 CST  
武帝见初战不利,就想再来个文的,文武双管齐下。于是使者卫山被派去吓唬卫右渠。卫右渠虽然前几仗赢了,但其实也被汉军的阵仗吓着了,赶紧对卫山说,自己早就想投降,但就是怕被杨、荀二将给骗了,万一刚一投降就被这两位砍了脑袋邀功,那不就冤死了吗?——毕竟有涉何这个前科在,朝鲜人并不怎么相信汉人。不过这卫山拿着武帝的亲笔诏书,卫右渠信了七八分,就派自己的太子先带上五千匹马,以及粮草若干,去荀彘营中劳军,以表诚意。

不过这么多东西也得有人运,朝鲜太子又带了万把人,而且既然是护卫,自然个个也持枪挟刀的。他们正渡过浿水时,卫山和荀彘见这帮朝鲜人身怀利器,惊疑不定,示意朝鲜太子先放下兵器再过河;朝鲜人这边也疑神疑鬼着呢,要是放下武器,不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吗?于是干脆,他们也不打招呼,呼啦啦又都跑回去了。

卫山这差事办得太糊涂了,武帝心道这办的什么垃圾?就把回报的卫山砍了……

那就接着打呗!荀彘不久后终于突破浿水防线,开到王险城下,围其西北;杨仆见状终于敢从山里跑出来了,军于城南。荀彘麾下都是燕、代劲卒,打得很紧;杨仆这边的齐兵之前已经败过一次,就不怎么想打,干脆天天在城下招降。卫右渠坚守数月,虽然未败,但也打不出去,他的有些臣子们就开始打自己的小九九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03 21:59:02 +0800 CST  
因为杨仆一直在招降,这些朝鲜的投降派就想投降杨仆;但背叛主君,也得卖个好价钱,所以两边一直在谈条件。荀彘这边,一开始还约杨仆同时进攻;但杨仆就指着招降,一直推脱——这样不但省力气,而且到时功劳都是自己的。几次下来,荀彘也回过味来了,咱也来招降!不过,因为荀彘之前太凶悍,朝鲜人对他又怕又恨,不愿理他。

荀彘见老子这里累死累活的,你杨仆倒是轻松愉快,恨得牙痒痒;杨仆也暗怪这老荀吓得朝鲜人不敢投降,所以两人关系越发紧张。荀彘心眼多一些,他觉得杨仆一直和朝鲜人眉来眼去,莫不是要叛变?——万一如此,事情可就不是争功这么简单了,自己可就有生命危险了!

此时武帝也从战报中看出了个端倪,发现杨、荀两人出现龃龉,以致兵久不决,就又派济南郡太守公孙遂敲打敲打他们。公孙遂先去见荀彘,还没说几句话,荀彘赶紧拉着他,把自己的怀疑一说。公孙遂听了也吓了一跳——这情况和自己来之前以为的可不一样啊!他听信了荀彘的一面之词,就以钦差名义,将杨仆召唤到荀彘营中;杨仆一到,就被扣了下来,然后公孙遂就把杨仆押回长安。

到了长安,杨仆直向武帝喊冤,经过审讯,武帝知道杨仆并无反叛之意,确实被冤枉了。公孙遂擅抓大将,武帝说你办的什么垃圾差事!结果这倒霉孩子也步了卫山的后尘……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04 22:01:09 +0800 CST  
回到前线这边,杨仆被抓,其麾下自然由荀彘代领。现在汉军之间没有扯皮了,攻势自然变得犀利起来。朝鲜人这下撑不住了,到了夏天,一些大臣首领谋杀了卫右渠,向汉军投降,朝鲜平。之后,这片地就被设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所以也可以说,朝鲜也是我国自古以来……

这里多说一下,此时的朝鲜,并未涵盖整个朝鲜半岛,而此时的朝鲜人,和现在的朝鲜人其实关系也不大。现代朝鲜人的祖先其实是“三韩”——就是上面地图里最下面那三家。

“得胜回朝”的荀彘,迎接他的不是鲜花,而是铡刀——仅凭猜测就夺了平级将军的权,而且搞不好还是为了争功而故意构陷,这可是犯了帝王大忌,不杀你杀谁!至于杨仆,虽说也有各种问题,但毕竟没有犯下荀彘这样的原则性错误,虽也犯了死罪,但可以出钱赎命,最后被废为平民。

明明是狮子搏兔之势,结果打得如此乱七八糟,武帝很不愉快。所以这场“胜仗”,无一人得封赏不说,反而导致三个高级官员被诛,一员大将被废,真不知算是赢了还是输了……说实话,要不是因为两国实力悬殊,还真会酿成大祸。所以此战就成为了“将领不和”的经典反面案例,被写到了教科书上。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05 21:49:25 +0800 CST  
一百七十七、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我们知道,武帝刘彻是惯会多线操作的,所以这次打朝鲜时也不例外。

比如说,武帝元封二年秋,在汶上营建明堂。建明堂乃是武帝登基伊始就心心念念的事,现在总算没人管了,终于可以建起来了。这也是帝国时代的第一座明堂。

另外,元鼎六年时,武帝曾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平定西南夷。西南夷就是贵州省,旁边就是云南省,当时叫滇国。武帝得寸进尺,派使者王然于讽喻滇王入朝称臣。这招对南越国、朝鲜都用过,不过人嘛,不实际打一打,谁愿意投降?自然被滇王拒绝。于是武帝借口滇国的附属部落劳深、靡莫打劫使者团,令郭、卫二人灭了劳深、靡莫,兵临滇王城下。

滇王终于见识到了汉军的强大,只好乖乖投降;汉朝以其地为益州郡,赐给滇王王印,仍叫他当老大,所以这益州郡有点民族自治区的意思。

到此为止,如今中国的东南、西南边境,于此时确定——也就是距今两千多年前。这新征服的好大一片地盘,从两越到西南夷,再到滇国,被重新分为十七个郡。对于新征地,汉朝还是比较务实的,仍以其故俗治之,有点那么“一国两制”的味道——并且不收税。对西南夷、益州郡这种“穷山恶水”之地,更是干脆实行“夷人治夷”“滇人治滇”,可以说很特别行政区了。

当然,被征服者也是不会甘心的,所以时不时也会有叛乱发生,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次数频繁。既然当地不收税,那么新派官吏的办公经费就要由临近的南阳、汉中等郡来出,所以这几个郡负担已经很重,要是再打仗,是万付不起军费的,必须靠中央。幸亏朝廷有桑弘羊的均输、盐铁之利,这钱还是能出得起的——由此可见桑大人的手腕有多高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06 21:54:38 +0800 CST  
仍然是元鼎六年,那时初步定下了河西四郡,以此为据点开始大力经营西域——因为当时匈奴余威尚在,西域诸国还是比较亲匈奴的。比如汉使王恢,就经常被楼兰、车师等国半途打劫。王恢向武帝哭诉,于是在元封三年冬,将军赵破奴奉命出击车师国,王恢自告奋勇当向导。赵破奴出自冠军武桓侯霍去病麾下,颇有霍去病之风,率七百轻骑突袭楼兰,生俘楼兰王,再乘胜击破车师,耀兵于乌孙、大宛之属。春正月甲申,赵破奴因此战被封为浞野侯(赵破奴先为从票侯,酎金夺爵风波中丢掉了爵位,此时又重新得爵)。

这楼兰在哪里呢?二十世纪初,人们在新疆罗布泊附近,发现了楼兰古城遗址,由此可见当时的汉朝兵锋之远。实际上此战后,酒泉郡的亭障(小要塞,有烽火台的功能),就修到了玉门关。

话说匈奴自卫、霍度漠以来,远徙北方,休养士马。现在他们也没有当年的硬气了,好辞甘言,向汉朝求请和亲,因此汉派使者王乌去谈判。王乌是个比较“灵活”的人,以匈奴之礼拜见匈奴乌维单于。乌维单于的虚荣心满足了一把,于是满口答应让其太子入汉为质。王乌复命后,朝廷又派杨信出使。杨信比较硬气,不愿行匈奴礼节,乌维单于立刻翻脸不认账。之后又换成王乌,乌维单于又拍胸脯说自己要亲自入朝觐见,结果汉朝这边还真地开始给单于在长安修官邸。后来匈奴人又要求汉朝得派贵人来出使,为了表示诚意,他们先派了个匈奴的“贵人”去长安;结果可能是水土不服,这位贵人在长安病死了。没奈何,汉朝只好把一个叫路充国的临时提升到两千石官阶,说这就是我们的“贵人”,护送匈奴贵人灵柩归国。匈奴人见状,说你们汉朝杀了我们的贵人使者,还骗我们是病死的,不谈了!倒霉的“贵人”路充国也被扣了下来。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07 21:45:42 +0800 CST  
其实之前的几次反复,汉朝已经看出来这匈奴人并无诚意,只是为了拖时间,所以后来也只是派了个临时升官的倒霉孩子充数。此后,匈奴也仍然时不时侵扰边境,赵破奴与郭昌就屯驻在朔方东以备匈奴。

到此为止,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中华核心区的疆域就此形成。与汉初相比,现在的国土已经膨胀了将近一倍,为了更好地管理,五年,武帝在原来的郡县之上,又设置了“州”,将天下分为冀、幽、并、兗、徐、青、扬、荆、豫、益、凉,再加上交趾、朔方,共十三部,每州大概是如今两到三个省的大小。不过要注意的是,与传说中的大禹九州不同,此时的“州”,还不是行政区域,而是监察区域,所以它们的长官叫“刺史”,刺者,刺探也,此时的刺史,还只是用来“巡行郡国,黜陟能否,断理冤狱”的,既不管军,也不管民,专门管官。

也是在五年,长平烈侯卫青病逝。虽说这几年卫青处于半隐退的状态,但武帝压制他只是出于政治目的,其实两人的私人关系一直非常好。武帝潜意识里,未尝没有将卫青看做帝国的保险、王牌的意思,所以此时顿觉失掉左膀右臂。有感于此,武帝下了一封求贤令,这道诏书里有一句话,近年来的中国人大概是耳熟能详的——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没错,这也是汉武帝说的哟!(好吧,其实是司马相如曾经说过类似意思的话,武帝将其概括成如此。)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08 21:45:48 +0800 CST  
一百七十八、安息帝国

前几年博望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本是为了联络乌孙,夹击匈奴。乌孙当匈奴的小弟当习惯了,当时没同意,不过也派使者跟张骞来到了汉朝。乌孙使者在汉朝待了几年,亲眼见识到了汉朝的强大、匈奴的衰落,于是回国后劝乌孙昆莫(“昆莫”是王号,类似于匈奴的单于)和汉朝结盟——至少也应该先搞好关系,昆莫就开始主动与汉朝往来起来。

匈奴人听到风声后自然大怒——你乌孙不过是我养的狗,胆敢不听话,反了你了!遂扬言要教训教训乌孙。而此时,乌孙旁边的大宛、月氏两个大国都已经是大汉的“友好国家”,这种形势对乌孙显然不利。乌孙贵人们开会研究了半天,最后觉得,这和匈奴彻底撕破脸吧自然不明智,但已经得罪了匈奴,现在再认怂,恐怕匈奴也不会善罢甘休,莫不如——挟汉自重!

于是乌孙人就请求和亲,元封六年,武帝刘彻就把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封为公主,嫁到乌孙——和亲这种苦差事皇帝们一般是不会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去的,所以这些侄女侄孙女之类的就倒霉催了。

刘细君嫁过去后,昆莫也不敢怠慢,以其为右夫人——这是因为还有个左夫人,乃是匈奴的公主。这便是两头下注,两家都不得罪,也算是弱国经典的生存之道了。

不过其时昆莫已经七老八十了,对这个青春少女大概是没什么想法的;但他也不能说让别人来当新郎,要不岂不是看不起天朝上国!所以这就很尴尬。刘细君住不惯乌孙的帐篷,自己盖了套房子,一年也就和昆莫相聚一两回,昆莫倒也没什么不悦的——可见确实是没什么想法。刘细君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唯一能交流的丈夫又是个老头,代沟太大,而且语言还不通,就很苦。武帝知道后,每两年派人送去中国的物件,也算是稍微补偿补偿,差可告慰吧!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11 21:56:17 +0800 CST  
昆莫自认时日无多,就按照乌孙风俗,想在自己死后让刘细君改嫁给自己的继承者,也就是他的孙子岑娶(“岑娶”是官名)。刘细君一听就炸毛了,东西吃不惯、说话听不懂还能忍,这嫁了爷爷又嫁孙子,此举与禽兽何异!乌孙的这种风俗,其实就是原始社会的做派,它背后隐含的逻辑,一是不能“浪费”能够生育的女性,二是不能让女性跑到别家——因为女子不光是代表她自己一个人,背后还有她的家族,所以不能失去其家族的支持。刘细君来自先进文明,社会习俗早已脱离了这个阶段,所以当然无法接受。
刘细君这回不愿再受摆布,上书武帝要求拒绝。但武帝何许人也?那可是个心黑手狠的主!所以武帝命刘细君“从其国俗”,原因也很简单——“欲与乌孙共灭胡”。结果倒霉的刘细君,在昆莫死后只好嫁给了岑娶。岑娶继位后,改王号为“昆弥”。

自古和亲之女子,其遭遇大抵如此。

汉朝与乌孙建立了和亲关系,如此看来,此时的汉朝与西域的联系日益紧密。实际上,当时的汉使已经越过了葱岭,和安息帝国搭上了线。这安息可有来历。安息又名帕提亚,当年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干掉了中西亚的霸主波斯帝国;后来亚历山大暴崩,其帝国四分五裂,中西亚这边便分出了塞琉古帝国;再后来塞琉古疲于和同出亚历山大帝国的几家争斗,安息人趁机崛起,大大挤压了塞琉古的地盘,挣下好大一份家业。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11 21:56:42 +0800 CST  
安息人很喜欢汉朝的丝绸,同时也转卖到欧洲;同时汉朝也从安息那里搞来了香料,也就是有名的安息香。同时安息的礼物中还有鸵鸟蛋——这还是汉人第一次见到这么稀奇的玩意,所以直白地称其为——大鸟卵!跟安息使者团一块来的,还有安息旁边一堆小国的使者,这可让中国人开了眼了——看来西边也并不是传说中的“穷荒之地”嘛!

人一多,武帝的虚荣心又膨胀了,对这些使者们不要钱似地撒钱赏赐,还整出酒池肉林来夸耀。不过这些都是皇帝陛下的一时兴起,乍看骇人听闻,其实真要算起来花费也没想象中的大。其实汉朝在这些交流中搞来不少好东西,比如来自大宛的葡萄,可以酿酒;还有苜蓿,是养马的好饲料。所以总体来看,这种交流还是大有赚头的。

不过虽然交流日益频繁,但西域诸国其实还是挺怕匈奴的,在他们的国家,匈奴使者的接待规格仍然高于汉使。

至于匈奴,元封六年,他们的老大又死了,继位的乃是乌维单于的儿子乌师庐。这哥们年纪轻轻,国中人称“儿单于”。——但若以为儿单于就好欺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12 21:42:33 +0800 CST  
一百七十九、征大宛

写到现在,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但凡我提到时间的场合,都不是以中国人熟悉的“春正月”作为一岁之首,而是“冬十月”。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有所谓“三正”之说。夏朝用“夏正”,以正月为岁首;商朝用“殷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朝用“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朝统一天下后,为了显示其高贵冷艳,于是特立独行地以十月为岁首。汉朝建立后仍因循秦历,用了一百多年。

然而历法这种东西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需要不断修正。因为不论是地球绕太阳一圈,还是月亮绕地球一圈,花的时间都不是整数,所以纪年、纪月必然有误差,虽然很小,但时间长了以后积少成多也很可观,因此古代不论中外,每隔个几百年都要修正一下历法。此时的汉朝也到了该修的时候了,几位专业人士——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太史令司马迁——就提议修订历法。虽说这几位都是技术官员,但还是会来事的,知道武帝刘彻早就想改正朔,就投其所好,提议在修正历法的时候干脆也改改正朔得了。

于是在武帝太初元年夏五月,开始制定新历法,以年号命名为《太初历》。这一历法改用正月为岁首,这一习惯此后基本没有变动,一直用到现在。除了颁布《太初历》,也终于正式宣布改大汉为“土德”,用色尚黄,数字用五——也就是朝中大臣都换上黄马甲,所有的官印都要统一为五个字。“改正朔”这件从武帝的爷爷起就在念叨的事,到此时终于完成了。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02-13 21:47:06 +0800 CST  

楼主:剑魔烨煌

字数:694684

发表时间:2016-10-10 03: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21:43:00 +0800 CST

评论数:1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