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12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李鸿章却等不到将功补过的机会了。

辽东溃败,特别是旅顺失陷,朝野一片哗然,纷纷声讨李鸿章无能,北洋淮军屡战屡败。光绪帝盛怒之下,下令摘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顶戴花翎,革职留任,以示惩戒。

在朝野纷纷指责淮军无能、提议以湘代淮的舆论背景下,1894年底,清廷决定启用湘军老将,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刘坤一为钦差大臣,负责统筹指挥山海关内外各军对日作战,湖南巡抚吴大澂及东北前线原主帅宋庆为帮办。吴大澂奉命从内地抽调数万新组建的湘军,赶赴东北前线,增援淮军等部队。

这样一来,李鸿章实际上失去了东北陆战战场的指挥权。此后登台唱主角的,已是刘坤一和吴大澂了。

至于仍在李鸿章统辖下的北洋舰队余部,此时已困在威海基地无所作为。日军决定赶尽杀绝,彻底消灭北洋海军,于1895年1月20日在山东半岛荣成湾发起登陆作战,直扑威海后路。

3万余日军从背后进攻兵力薄弱的威海,日本舰队则牢牢封锁住前方海面,港内的北洋舰队就此陷入绝境。山东巡抚李秉衡救援不力,2月中旬威海沦陷。面对日军的劝降,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以及刘步蟾、张文宣等高级将领,宁死不屈,先后自杀殉国。

曾经威震东亚的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李鸿章数十年的心血,国家巨大的军费投入,就这样付诸东流了。一夜之间,中国几乎再次沦落到有海无防的悲催境地。

海军王牌覆灭了,陆军指挥权也丢了。陆海两空,以军功发迹的李鸿章,竟以这样的耻辱性失败,悲凉地结束了军事生涯。

而接下来等待他的,却是更大的耻辱。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8 20:45:09 +0800 CST  
《走向共和》我也看过,是部很不错的历史剧。但它毕竟不等同于历史真相本身,我可以有不同的表述和观点。

对于李鸿章整个一生来说,他确实是悲剧英雄,肯定不是所谓的卖国贼。《走向共和》至少颠覆了以前那种意识形态下的道德评判,对此我还是很认同的。

但具体到甲午战争,他的误国之过,也确实难以推卸。我查阅了相关史料,得出的结论是:作为直接负责战局的统帅,李鸿章若少犯错,甲午战争完全可以是另一种结果,中国并非必败无疑。甲午惨败以及马关条约,李鸿章责无旁贷,要负主要责任,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倒是后来的辛丑条约,他责任不大,只是收拾残局签字而已。至于太后、光绪、翁同龢等人在甲午战争中的过失,并非关键因素,他们的责任是次要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历史嘛,本来就没有所谓绝对的真相。我只是提供了另一种角度和解读而已。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14:03:31 +0800 CST  
谢谢关注!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16:50:09 +0800 CST  
(124)

【城下之盟乎?】


临危受命的刘坤一、吴大澂,能否力挽狂澜?

刚开始的势头还是不错的。两人并未鲁莽行事,而是耐心等待各地援军的到来,厚集兵力后再图大举。乘此空隙,吴大澂还特意整训军队,加强练习枪炮射击,以及各种近代战术。

1895年1月底,钦差大臣刘坤一进驻山海关统筹指挥对日作战。吴大澂也率领大批湘军出关,赶赴辽河平原前线,与原先的宋庆淮军及东北练军等兄弟部队会合。

从1月17日到2月21日,清军先后四次反攻日军驻守的重镇海城。特别是第四次,在吴大澂的统一指挥下,各部清军围攻海城的总兵力高达六七万人,这是清军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兵力集结。而驻守海城的日军还不到两万人。

回过头来看,如果当初战争一开始,李鸿章就在朝鲜及辽东集结六七万甚至更多兵力,则陆上战事何至于败坏成这样?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20:06:09 +0800 CST  
(125)

眼下清军都开始反攻了,至少说明士气不错,精神可嘉。不过,海城日军兵力虽少,但战斗力强悍,火力猛,防守稳固,致使清军四次攻城均告失利。好在附近盖平方向战场上,宋庆所部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一度收复大平山一带。

2月27日,清军开始第五次进攻海城。可这一次,对手不再安于防守。日军司令部发动各部队在东北战场上全线反击,企图彻底打乱清军防线。

日军攻势凌厉,3月1日,鞍山失守,奉天门户辽阳危急。更为严重的是,3月4日至9日,作为清军后方粮草军械补给中枢的牛庄、田庄台,因防守空虚,先后被日军突袭攻占,重镇营口也告失守。

清军全线败退,整个东北战局再次恶化。无奈之下,吴大澂、宋庆只好率部撤往锦州一带驻守。3月15日,清廷下令撤去吴大澂的军事职务,回京待罪。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20:08:46 +0800 CST  
(126)

此次失败,一方面是因为吴大澂指挥失误,一意强攻坚城,致使日军突袭后方粮草重地得手;而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兵力集结得不够。

这一次,清军集结了近7万人,虽然五次强攻海城不克,但中日两军的力量对比明显开始发生变化。中国陆军的兵力优势,正在逐渐抵消日本陆军的战斗力优势。清军如果继续抽调更多兵力前来增援,胜利的天平一定会逐渐倒向中国。

清军虽然再一次全线败退,但主力尚存,辽阳、奉天、锦州、山海关等军事重镇仍在我方手里。老帅刘坤一也及时调整了战略对策:整顿军队,厚集兵力,严为守御,避敌锋芒,意在拖垮日军。日本国小兵乏,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困难,久战必疲。

前方主帅斗志犹在,战事尚可为,而后方京城里的清廷,却早就准备妥协屈服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20:11:32 +0800 CST  
(127)

1月底,特使张荫桓、邵友濂首度赴日本议和,却当即被日方以清廷授权不足、官职威望不够而驱回。2月下旬,当前线清军还在全力反攻海城、浴血拼杀时,清廷急召李鸿章进京,开复先前的革职留任处分,并打算命其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

其实,一直主战的光绪帝并不甘心屈服求和。可是开战以来,清军节节败退,渤海门户旅顺、威海先后沦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气焰嚣张的日军,扬言要一举攻占北京。这可让清廷上下慌了神。

已经退居幕后数年的慈禧太后,本想在颐和园颐养天年,此时终于沉不住气了,开始出来干预朝廷决策,打算妥协求和,不少主和派大臣也跟着附和。而光绪帝以及翁同龢等主战派大臣,虽然不甘心屈服,但也对战局丧失了信心,心慌意乱,不知如何应对。一时间,战和双方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21:44:52 +0800 CST  
(128)

朝廷中枢战和犹疑,作为国家栋梁之臣,李鸿章此时更应该和刘坤一同心协力,肩负起主心骨的责任,稳住年迈的太后和年轻的皇帝:

不要慌,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日军离京城还远着呢,再说京津地区也有重兵镇守。况且,日军劳师远征,久战必然力竭。到时候战局肯定会好转,再去议和也未迟。若此时就急忙屈服求和,手里一点筹码都没有,肯定会挨宰,少不了赔款割地。

可惜,久经沙场的李鸿章,此时也被先前的一连串失败击溃了信心,锐意尽失,血性全无。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他没有刘坤一那样的战略眼光,更没有当年左宗棠抬棺入疆的胆略和血性。

因此,对于屈服求和,李鸿章并不反对。他只是担心日本勒索太甚,自己若东渡日本负责议和,日后肯定会背负卖国骂名。本想婉拒,奈何自己一直负责对日外交,无法推辞。3月5日,李鸿章奉命离京,赴日议和。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21:47:28 +0800 CST  
(129)

1895年3月20日,日本马关(今下关市),春帆楼。

决定中国命运的马关谈判正式开始。中方全权大臣是李鸿章,其他代表有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参议),以及秘书伍廷芳等人。日方全权大臣则是李鸿章的老对手,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其他代表有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等人。

前几轮,双方就停战问题谈判。日方要求中国必须先将山海关、大沽、天津三地交由日军占领,作为质地,方可停战议和。这可都是京城门户,日军若不战而得,京城可真就不保了,中方当然不答应。

刚开谈没几天,3月24日,李鸿章在回驻地的路上,被一名狂热的日本浪人开枪行刺,脸颊中弹,险些丧命,国际舆论纷纷谴责日本。伊藤博文担心引起列强干涉,情况变复杂,于是赶紧答应先停战,以稳住李鸿章。72岁高龄的老臣,血洒异国,半条老命换来停战,确实令人同情。

可同情归同情,李鸿章此后的谈判策略失误,不亚于他之前的战争决策失误,着实令人气愤。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21:50:51 +0800 CST  
@xwx203 2011-12-29 21:59:53
左中堂不够格,无法与曾国藩和李鸿章相提并论,也比不上郭嵩焘。
-----------------------------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这是有公论的,我看过相关史料传记后,也认同这一点。当然你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百家争鸣嘛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22:39:21 +0800 CST  
@xwx203 2011-12-29 22:03:50
大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王朝,是中国文明的巅峰之作。遇到3000未有之大变局,只能说明机遇不好。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时,失败的不是大清朝,而是中国文明。这个国家习惯找个替罪羊,凡是都是如此。
-----------------------------
看来你是个清粉。这很正常,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立场和见解。孤立地看数千年中华帝国的历史,清朝也许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最好的王朝:皇权稳固,鲜见宦官外戚干政,皇帝大多很勤政,也有所谓的百余年康乾盛世。

但面对西方文明的崛起和冲击,满清政权的保守和僵化同样很恐怖,这跟中华文明无关。你说我习惯找替罪羊,那你还不是怪机遇不好?其实,历史留给了清朝足够的时间来改革应变。

文明是应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促进的,中华文明也一直在进化,只是在满清入关后,进化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这些是我的看法。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22:51:44 +0800 CST  
@xwx203 2011-12-29 22:15:55
此贴水平太差。楼主被洗脑太深,无法还原历史。
-----------------------------
人的思想受成长环境的束缚。楼主明显没有摆脱洗脑的束缚。以论带史痕迹明显,且这个论也是颠倒黑白的论调。

楼主只能骗骗不懂历史的小青年

------------------------------------

最好不要动不动说别人被洗脑,颠倒黑白。你怎么就知道,自己没被另一种观念洗脑?你凭什么说,自己就是白的 ,对的,别人说的就是黑的,错的?不谈历史,从逻辑上讲,这种做法是很要不得的。

如果你 不赞同别人的观点,完全可以摆论据,摆史实,表达自己的观点。万不可随意给别人定性下结论。

在这里,我欢迎任何人来进行礼貌、友好、温和、理性的辩论。这样才会碰撞观点,互相促进嘛

我不敢说自己很懂历史,只是很喜欢历史而已,也从未小视和欺骗天涯煮酒上的各位朋友。我帖子的水平自有公论。也许水平不高,但我一直坚守自由独立思考的习惯,写作态度认真,耐心查阅求证,从不敢胡编乱造,故意误导大家。纵使水平太差,也是我能力有限,但态度绝没问题,希望各位同样喜爱历史的朋友,能体谅一二。

最后说一句个人对历史的看法:所谓还原历史真相,这是个伪命题。所有的历史,都是后人记载和表述的。我们只能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但我不相信,谁能真正还原历史。

除非时光倒流,我们穿越回去。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23:12:38 +0800 CST  
至于以论代史,只能说本文议论较多,这也算是我的写史风格。我只是想多向大家表达一下自己的一家之言,这不算什么错吧,我不强求任何人赞同我的观点,同时也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表达自己的观点,说不定我还会受到启发,从而修正自己的某些观点呢

阅读历史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受别人的影响,也不断修正过自己的观点,这是很自然的事儿。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29 23:24:22 +0800 CST  
谢谢支持!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30 11:21:11 +0800 CST  
(130)

4月1日,日本首次抛出了议和条件,可谓狮子大开口:

要求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实为日本吞并朝鲜的第一步);赔款3亿两库平银;割让整个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开放十多处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等等。

想到过狠,没想到这么狠。

如此刻毒的条件,令病床上的李鸿章大呼苛刻。他与随员们逐条研究后,写了洋洋数千字的说帖,企图说服日方让步,不要心太黑。

关于割地问题,李鸿章写到:国家所有之地,皆列代相传数千年无价之基业,一旦令其割弃,其臣民势必饮恨含冤,日思报复。

这话柔中带刚,虽是讲理,但多少还带点狠劲和血性。可这根本吓不倒伊藤博文:报复?你们中国都衰落成这样了,拿什么报复?恐怕有心无力吧。

还有赔偿3亿巨款等苛刻条款,李鸿章也是据理力争,一一驳斥。可对于这些说帖辩词,伊藤和陆奥除了认为文辞不错外,根本不屑一顾。

指望强盗讲理,李中堂,您还没睡醒吧?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30 11:40:04 +0800 CST  
(131)

日方条件通过电报传回国内后,光绪帝也是目瞪口呆。只不过,此刻他已心无斗志,只想着快点达成和议,于是于4月9日提出中方的修正案:最多赔款一亿两;只答应割让澎湖列岛,以及辽东地区的安东、宽甸、凤凰城、岫岩四地(都紧挨着朝鲜,面积还不小,大家可以查查地图)。

按说,光绪帝提出的这个议和方案已经相当“卖国”了。要知道,几十年前的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为求撤军,中国向英法总共赔款不到1800万两,只割让九龙弹丸之地给英国。

可气焰嚣张的日本,看来是想吃定中国了。他们只答应赔款减至2亿两(先故意要价高,再假装打个折),以及通商口岸数量等细枝末上节稍作让步,至于割地,则丝毫不让步。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30 11:44:17 +0800 CST  
(132)

4月10日,伤势稍愈的李鸿章重新来到会场,开始与伊藤博文继续博弈。此后几天,他的谈判策略还是一如既往的低级:苦口婆心,据理力争——

一开始是讲理,无效。

于是改为乞求,甚至是哀求:割地太多,再让点……不行?那就赔款再少点,就让五千万……还不行?那就让二千万怎么样……一点都不让?太狠了吧……如此口紧手辣,将来必当记及……

李鸿章越懦弱,伊藤博文就越嚣张。他不仅毫不让步,而且已经对这种讨价还价不耐烦了,直接下了最后通牒:此为最后条件,三日内必须答复。如若不签字,即刻下令增兵中国,重新开战。

也许,很多人会同情李鸿章此时的无奈和悲情。但堂堂大国之相,竟如此不明世故,毫无尊严与血性,以致国格尽失,怎能不让倭国轻视我中华?想必此时,伊藤博文看着李鸿章这个样子,心里不禁冷笑:中华无人矣……

其实,这种勒索型谈判,从来都是论势不论理。李鸿章根本就没明白,此刻据理力争,乃至乞求哀求,完全是枉费口舌,除了丢尽尊严国格外,不会有任何效果。那么,对于李鸿章来说,“势”从何而来呢?

也许有人会说,李鸿章他何尝不想把桌子一拍,霸气十足:小子诶,别欺人太甚!把爷逼急了,接着再战便是!你们尽管放马过来,中国奉陪到底!只可惜面对这城下之盟,他不得不屈服了。

难道真是城下之盟吗?未必。

其实,李鸿章原本是可以这样冲冠一怒的。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30 11:50:39 +0800 CST  
多谢支持!下面接着更新。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30 14:49:40 +0800 CST  
(133)

光绪帝接到最后通牒后,愤懑难当。而日本的蛮横要求,此前也通过种种渠道传播开来,举国哗然。在山海关督战的钦差大臣刘坤一、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山东巡抚李秉衡、台湾巡抚唐景崧等各省督抚大员,纷纷电奏朝廷,表示坚决不接受日本的苛刻条件。京城内,内阁、六部、总理衙门、翰林院、国子监数百名京官也联名上书,反对签约。

特别是身为前方主帅的刘坤一,他的意见和看法是最理性、最中肯的。4、5月间,他先后数次上奏朝廷,坚决反对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

辽、台并失,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倭若得辽、台,如附两翼,中国必有噬脐之祸。辽、台与倭本国联成一气,日益强盛,将来即求援西洋各大国,亦无能制其死命。是此和议一成,惟任倭为所欲为,贻患无穷,何堪设想……

如畏倭攻京城,不得已而出此下策,则关、津、畿辅均宿重兵,岂不可一战?……是故宜战不宜和……倭奴远道来寇,主客之形,彼劳我逸……在我止须坚忍苦战,否则高垒深沟,严为守御,倭寇悬师远斗,何能久留,力尽势穷,彼将自为转圜之计……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30 14:53:54 +0800 CST  
(134)

刘坤一不仅分析了割让辽、台的严重后果,更难得的是,他还提出了以持久战拖垮日军的宝贵建议。没错,伟大的持久战思想在那时就产生了!50年后,中国就是凭借持久战拖垮了日本。

如果光绪帝和李鸿章能采纳刘坤一的意见,就完全可以不理会日本的最后通牒,转而全力做好打持久战的各项准备。

此时的日本,虽然已开展明治维新近三十年,但尚处于崛起初期,兵力、财力、物力等综合国力还没那么强大。这次甲午战争,日本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勒紧肚子在打仗。打到现在,虽然连战连捷,但也几乎快到其兵力、财力的极限了。战争消耗如此巨大,实际上日本已坚持不了多久了。

反观中国,虽然节节败退,丢城失地,但毕竟有大国的优势,兵多地广,相比日本更经得起持久战。再说中国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即使京城真的一时守不住,仍然可以迁都再战。实际上,当时就有不少大臣上书拒和,哪怕迁都,也要跟日本死磕到底。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12-30 15:07:13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