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世说新语》的解释和疑问

识鉴二十四
【原文】褚期生少时,谢公甚知之。恒云:“褚期生若不佳者,仆不复相士。”
【褚爽小时候,谢安对他就非常了解,常说:“褚爽以后如果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我就不再品评士人了。”】
褚爽,字弘茂,小字期生,东晋晚期名士,外戚。褚爽是大名士褚裒的孙子。前面介绍过,褚裒因为女儿成了皇后而身份高贵。到了孙子这一辈,熟悉的一幕又一次上演。褚爽的女儿褚灵媛也嫁给了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
可是这一次,褚家和司马家的联姻没能续写褚裒当年的辉煌。此时的东晋已经摇摇欲坠。先是桓温的儿子桓玄废晋安帝司马德宗,建立桓楚政权,短暂篡位。桓玄败亡后刘裕又利用迎回晋安帝复辟的功劳逐渐攫取了东晋的权力。十五年后刘裕杀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一年后刘裕逼晋恭禅位,东晋灭亡。后一年,司马德文也被刘裕杀害。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褚爽的女儿也只能是个傀儡皇后,没有享受到任何的荣华富贵,反而在心惊胆战中渡过了余生。
司马德文的被杀,还和褚爽有关,因为杀人凶手居然就是褚爽的儿子,褚灵媛的兄长褚淡之。
褚淡之因妹妹的缘故官至左卫将军、侍中。但看到刘裕崛起,晋室衰微,竟然把节操直接扔进了垃圾堆,卖主求荣,投靠刘裕。司马德文让位于刘裕后,被软禁在秣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南部)。刘裕想暗害司马德文,但是司马德文非常小心,日常只和褚灵媛相处,饮食都由褚灵媛亲手烹制,刘裕一时没机会下手。于是把这个缺德的任务派给了褚淡之。
褚淡之就带领手下来到司马德文和褚灵媛的软禁地。褚灵媛看见哥哥来了,离开司马德文生活的屋子,到客堂和褚淡之说话。褚淡之的手下则趁机潜入司马德文的屋子,用被子捂死了司马德文。司马德文的死,标志着东晋的彻底终结。
相对于子女,褚爽自己则没太多的故事。史籍里记载他少年时受到谢安的赏识,成年后风度翩翩,精通老、庄。对于当时社会名流,一概看不上眼,唯独于殷仲堪关系亲密。褚爽仅官至义兴(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常州市和无锡市南部地区)太守,年纪不大就因病去世了。回过头来看谢安对褚爽的判断,基本上也没什么大问题。
谢安所说的“相士”,可不仅仅是给青年才俊写个评语那么简单。在汉末到隋初,想步入仕途并能有个好前途,就必须有当时的社会名流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曹操不惜后者脸皮纠缠许劭给他下品评。
反过来,能给他人写评语,也是有门槛的。在一个地方没有一点名气,不是德才兼备的长者,根本就没有给别人写品评的资格。
褚爽还是个孩子就能得到谢安的青睐,想来很早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寿命不长。不过如果他活到了刘裕代晋,看到自己的儿子居然做出如此不忠不义之事,会是一个什么反应呢?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12-15 20:48:31 +0800 CST  
识鉴二十五
【原文】郗超与傅瑗周旋。瑗见其二子,并总发。超观之良久,谓瑗曰:“小者才名皆胜,然保卿家,终当在兄。”即傅亮兄弟也。
【郗超和傅瑗是多年的好朋友。傅瑗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见郗超,两个孩子还很小,梳着“总角”的发髻。郗超仔细观察这两个孩子很长时间,对傅瑗说:“小的那个将来的能力和名气都会超过哥哥,可是能让你家族延续下去的,恐怕还得是哥哥啊。”这两个小孩子就是傅迪、傅亮兄弟。】
郗超,我们已经介绍过多次,老熟人了。
傅瑗,字叔玉,一个小人物,没留下什么有趣的故事,官职也不高。如果非要说他对历史的贡献,那就是生下了傅亮。傅亮的故事可要比他多得多。
从郗超和傅亮的生卒年份来看,郗超去世时傅亮才四岁,说明这则故事发生在郗超的晚年。这时郗超已经被王坦之和谢安排挤,远不如桓温罩着他的时候那般风光无限了。傅瑗没有因为郗超的落没而疏远他,二人的友谊依然稳固,可见傅瑗是个重感情的人。傅瑗请郗超“目”一下自己两个儿子,本身就是看重郗超的意思。上一则故事我们就解释过,品评他人也得要有资格才行。
前面也讲过一个郗超预测谢玄的故事,说明郗超看人的眼光独到。这一则故事也是如此。更加神奇的是,郗超对谢玄成功的预言,那是有他曾经和谢玄是同事的经历,对谢玄有足够的了解。而这个故事里,面对两个十岁都不到的小屁孩,傅亮更是才学会走路,郗超就能把这兄弟二人的未来勾画出来,还精准预测了兄弟二人的人生,郗超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一则故事,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如果看过傅迪和傅亮兄弟的介绍,尤其是傅亮之后,你就要为郗超神准的预言而赞叹不已了!
郗超对傅迪、傅亮兄弟的预测,说了两点内容。一、傅亮人生的成就很高,远远超过傅迪。二、傅亮虽然会位高权重,但是恐怕没有好下场;而傅迪虽然没有傅亮显贵,但能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
我们来看看傅迪、傅亮兄弟真实的人生。
傅迪史书中无传,《宋书》中仅在傅亮的传里带了傅迪一句,说他字长猷,精通儒学,官至五兵尚书(早期对兵部尚书的称呼),死后追赠太常。
傅亮,字季友,东晋、刘宋时期著名大臣,宋武帝刘裕的铁杆跟班,首席秘书,重要的谋臣,为刘裕改朝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刘裕临终时任命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傅亮对于刘裕就相当于贾充对于司马昭,郗超对于桓温。可是傅亮没有贾充命好,刘裕之后,他没有遇上如同司马炎那样有仁心的君王,最后落得一个被杀的下场。
傅亮年轻时就如同郗超预言的那样,博览群书,学问深厚,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东晋末年,刘裕逐渐控制了朝政。刘裕很欣赏傅亮的才能,想拉拢他,但又不知道傅亮的心思,就把哥哥傅迪找来告诉他准备任命傅亮为东阳太守,其实就是想试探一下傅亮是不是和自己一条心。傅迪听了,根本没领会刘裕的本意,以为刘裕就是想提拔傅亮,欢天喜地回家告诉傅亮。傅亮何等聪明,一听就明白了刘裕的意图,当即骑马来到刘裕府上,对刘裕大表忠心,声称自己甘愿为刘裕鞍前马后,才不要外放去当什么东阳太守。
从此,傅亮就和刘裕搞到了一起。刘裕攻灭后秦,傅亮一路跟随,所有的文书和檄文全部由傅亮撰写,成了刘裕的铁杆心腹。后刘裕受九锡,封宋王,已经是改朝换代的节奏了。可是人臣替代君主而自立这种邪恶的事情,刘裕自己怎么好意思亲口说出来呢。
于是有一天刘裕在寿春宋王府里宴请自己的幕僚(刘裕的宋国都城在寿春),酒过三巡,刘裕发话了,说自己平定桓玄篡位,又南征北战为晋室立下功勋,还特意强调自己受九锡,封王建国一事。然后话锋一转,说自己年纪大了,盛极一时就该回避回避,要把权力还给皇帝,自己回到建康养老。
底下的幕僚们都明白按正常的套路刘裕就应该受晋室的禅让,可刘裕突然说自己要交权,半路撂挑子,大家都被弄得云里雾里,只好顺着刘裕的话对刘裕一个劲儿地夸。
宴会结束后,大家都各回各家,唯独傅亮走到半路上突然悟出了领导的意图。也是,谋朝篡位这种杀千刀的缺德事,怎么能让领导自己说出口呢?当然要由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来说咯,这样荣誉是领导的,罪过是自己的......
于是傅亮立刻回头回到宋王府,对刘裕说派自己回建康。刘裕一听就来劲了,还问傅亮你回去准备带多少人啊?可能刘裕以为傅亮准备学成济上去直接动手。
傅亮当然没有那么野蛮。他到了建康之后,逼晋恭帝司马德文下诏征召刘裕入朝。刘裕到建康之后,改朝换代的步伐加快了。一年后,傅亮起草好禅位诏书,直接逼司马德文照抄了一份,然后对外宣布是晋恭帝心甘情愿禅让大位给刘裕,就这样完成了刘宋代晋的历史一幕。
所以,刘裕称帝的首席功臣就是傅亮。刘裕登基后,任命傅亮为中书令。
刘裕在位两年就去世了,临死任命傅亮、徐羡之、檀道济和谢晦(谢安二哥谢据的曾孙)为顾命大臣。
少帝刘义符即位,朝政落到了傅亮、徐羡之等顾命大臣手里。只一年,这四人就废刘义符,不久又把他给杀了。傅亮亲自到江陵迎接时任荆州刺史的宜都王刘义隆回建康登基,是为宋文帝。
刘义隆即位三年后,朝政稳定,刘义隆为了从顾命大臣手中收回权力,就以杀害刘义符为名,下令收押傅亮和徐羡之。结果徐羡之自杀,傅亮下廷尉,不久被杀。考虑到傅亮到江陵迎立自己有功,刘义隆饶过了傅亮的几个儿子。
看到这里,大家就能体会到郗超那毒辣的眼光了吧。真是精准到可怕的预言啊!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12-18 17:55:22 +0800 CST  
识鉴二十六
【原文】王恭随父在会稽,王大自都来拜墓,恭暂往墓下看之。二人素善,遂十余日方还。父问恭:“何故多日?”对曰:“与阿大语,蝉连不得归。”因语之曰:“恐阿大非尔友。”终乖爱好,果如其言。
【王恭跟随父亲王蕴住在会稽。】
王恭在雅量一章中介绍过了,东晋中期大名士王濛的孙子。
王蕴,王濛的次子。历史上王蕴没有他的老子(王濛)和儿子(王恭)名气大,但是因为女儿嫁给了孝武帝司马曜,王蕴成了皇帝的老丈人,身份显贵,《晋书》中把他记载在《外戚列传》中。
王蕴很早就步入官场。因为父亲王濛深受会稽王司马昱喜爱的缘故,司马昱对王蕴也是照顾有加。王蕴在地方任太守时,多有仁政,受到百姓们的爱戴。女儿成为皇后以后,朝廷加他高官,王蕴为避嫌一直推辞,后在谢安的劝说下才肯接受。
王蕴为人总体上很识大体,不想卷入朝廷之中谢安和司马曜的权力斗争,要求外放,来到会稽任会稽内史。五十五岁时病逝在会稽内史任上。
“王恭随父在会稽”,说明这则故事发生在王蕴的晚年,王蕴已经来到会稽任内史的时候。此时的王恭还没有出仕。
【王忱从都城建康来到会稽为先人扫墓,王恭就来到王忱的暂住地看望王忱。】
王忱,字元达,小字佛大,所以《世说新语》中经常称呼他为“王大”,王恭则亲切地叫他“阿大”。
王忱是东晋中期名臣王坦之的四子,和王恭是同族远亲,都是出身于太原王氏。论辈分王忱是王恭的叔叔。因为父亲和家族的缘故,王忱仕途顺畅,官至荆州刺史,成为威震一方的“方伯”。不过王忱在军事和政治上没什么可拿得出手的成绩,他的名气全部是靠他的名士做派得来的。
王忱和王恭一样,是东晋末期名士圈里的风云人物。年轻时就名满天下,学问和清谈的水平都是第一流的。身为名士,饮酒和行为放诞就是必备技能,越到王忱晚年,这两项技能就越发的“炉火纯青”了。随着王忱出镇荆州,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王忱出入不但仪仗威严,造型摆得不要不要的。喝起酒来更是没个谱,经常一醉就是一个月。喝多了更是把行为艺术推向最高境界,经常赤身裸体满大街乱窜,后面还跟着一帮同样赤身裸体的跟班。
一次王忱的岳父家里办丧事,岳父穿着丧服正在哭泣。王忱喝大了带着十几个宾客,光着身子闯到灵堂上,手拉这手绕着岳父大人走了三圈,大呼小叫地走了!这要是放到现在恐怕直接送进精神病院。
王恭和王忱年纪应该差不多,二人年轻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这时的两人都是文艺青年,共同话题很多,学识又都丰富,聊起来很投机。可是当他们步入仕途之后,官场险恶,政治斗争云诡波谲,二人身不由己地卷了进去。最后因为奸人从中下套,让这两个好朋友彼此产生了误会,最后翻脸。
其实东晋一朝好友之间从相爱到相杀的例子有好几个,有的还搞出了人命,比如王导和周顗、桓温和殷浩。王恭和王忱虽然没有闹到那一步,但是二人之间发生了一件搞笑的事情,成了当时名士圈中的大笑话。这个故事我们留到“忿狷”一章中来讲。
【这两人关系非常好,王恭就留在王忱那里十多天才回家。父亲王蕴就问王恭:“怎么停留了那么多天?”王恭回答道:“和王忱谈论学问,聊得很愉快,舍不得回来。”王蕴就说:“王忱恐怕不会是你的朋友。”后来两人的志向变得完全不同,就像王蕴曾说过的那样。】
王恭是一位忠臣,以晋室的安危为己任,对于朝廷被奸佞小人控制非常不满。王忱则就知道喝酒,纵心事外。王忱死时年纪应该不大,他的死很可能和酗酒有关。
晋孝武帝司马曜晚年,在谢安去世后,重用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结果出现了兄弟争权的一幕,朝中的大臣也分成了两派。王恭为此忧心忡忡,就找到王忱,希望王忱可以劝说司马道子收敛一点。王忱不愿意搀和到政治斗争中去,自己不去说,就让司马道子身边的宠臣袁悦之传话。谁成想袁悦之是个小人,一心想离间王恭和王忱,有一次就当着很多人的面斥责王恭搬弄是非、破坏团结。王恭遭到羞辱,误以为是王忱在陷害自己。王忱又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于是二人的友情出现了裂痕。后来二人之间又陆续发生了一些小事,把矛盾的口子越撕越大,最终二人翻脸。
知子莫若父,王蕴为人虽然没多少才干,但是对于王恭还是很了解的,知道王恭为人有很强的责任心,而王忱就是个纨绔子弟,于是可以预言王恭终将和王忱不对付。事实也证明了王蕴的判断。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12-22 18:15:49 +0800 CST  
识鉴二十七
【原文】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于酆阴。是时胤十余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胤父曰:“此儿当致高名。”后游集,恒命之。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
【车胤的父亲曾担任南平郡的功曹。南平太守王胡之为了避开司马无忌,把南平郡的郡治迁到了酆阴。那时的车胤只有十来岁,王胡之出巡,看到在车家院子里玩耍的小车胤,认为车胤与众不同,就对车胤的父亲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很大名声!”从此王胡之外出游玩,都会叫上车胤同游。车胤长大后,又受到桓温的器重。在那个名士云集的年代,车胤为人正直、心胸开阔,受到大家的好评,最后官至吏部尚书。】
车胤,字武子,东晋中期大臣,官至丹阳尹、吏部尚书。
车胤出身寒门。父亲车育,只担任过功曹、主簿这样的中级官吏。车胤小时候就酷爱读书,我国古代有两个反映贫寒子弟自幼刻苦读书的典故,一个是西汉匡衡的“凿壁偷光”,另一个是东晋车胤、孙康的“囊萤映雪”。“囊莹”说的就是车胤。车胤小时候家里穷,晚上点不起蜡烛,车胤就在夏天捉来很多萤火虫,用布袋装起来,利用萤火虫的微光照亮来读书。
车胤先后受到王胡之和桓温的赏识,再加上车胤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又能说会道,当时的士人聚会,车胤常常是聚会上的焦点。桓温就说:“聚会时车胤不在,那就一点乐子都没有!”桓温死后,谢安也很欣赏车胤。谢安无论隐居还是后来官居显位,都是士人聚会最热衷的拥趸。每当谢安组织聚会,都要等车胤来了才开席。
正是由于车胤自身的才能,让他这样一位寒门出身的士人,得以跻身于名士圈中,时常站在聚光灯下。在两晋那个注重出身的时代,车胤可以从地方属官一步步升到中央大员,都是他自身能力的体现。
谢安去世后,晋孝武帝司马曜重用弟弟司马道子,任命他为司徒、录尚书事,结果导致兄弟争权。车胤看不惯司马道子擅权,多次劝谏司马道子自重。司马道子的长子司马元显因为身份显贵,为人骄横放荡,贪赃枉法,干预朝政。车胤对其非常不满,准备向司马曜汇报司马元显的种种劣迹。结果被司马元显提前知道,逼迫车胤自杀。
王胡之,字修龄,出身大族琅琊王氏,是王导、王敦的堂兄弟王廙的次子。王胡之虽然出身豪门,但是为人颇有才干,能力较强,可惜患有风疾,才能未得施展就病死了。
司马无忌,字公寿,东晋宗室,谯王司马承的儿子。司马无忌继承了谯王的爵位,官至南郡太守,曾跟随桓温参加灭成汉政权之战,立有战功,封前将军。灭成汉后四年司马无忌去世,追赠卫将军,谥号“烈”。
王胡之和司马无忌原来是一对发小,二人从小玩到大,友情甚笃。怎么长大以后王胡之却要像躲瘟神一样躲着司马无忌呢?这是二人上一辈的恩怨造成的。
王胡之的父亲王廙是王敦一党,王敦起兵时替王敦镇守大本营荆州。而司马无忌的父亲司马承却是晋元帝司马睿那一边的。第一次王敦之乱中,司马承是湘州刺史,镇守长沙,威胁王敦的大本营荆州。王敦派部将攻打长沙,司马承兵败被俘,在被押送回建康的路上,王敦密令王廙杀死了司马承。所以司马无忌和王胡之二人有杀父之仇。然而司马承被害时司马无忌还是个幼儿,后来王敦虽然败亡,但王导还在,王家势力很大,司马无忌的母亲为了保护司马无忌不敢把真相告诉他,所以司马无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王胡之友爱了很多年。直到司马无忌长大,母亲才把王廙杀害司马承的事告诉了司马无忌。显然,得知真相后,司马无忌和王胡之那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世说新语》“仇隙”一章中还记载了两个司马无忌追杀王胡之、王耆之兄弟的搞笑故事,所以王胡之见到司马无忌都要绕着走。
南平郡是西晋初年从南郡中分割出来的,郡治在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司马无忌是南郡太守,王胡之却是南平郡太守,这两个郡就隔着一条长江,公安更是和荆州的治所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隔江相望,可想王胡之为什么要把郡治迁到酆阴去了。
酆阴到底是哪里?这关系到车胤是哪里人这一重要问题。现代地方上有争抢名人老家的爱好,车胤虽然算不上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出名的人物,但地方上有这样一位“二十四史”有传的名人,还是要争取争取的。我个人认为酆阴应该就是现在的湖南省常德市灃县。
车胤还是个孩子,王胡之就预言车胤的将来,眼光还是很准确的。识人、评判一个人的成就,就是“识鉴”的含义。“识鉴”一章中从一个孩子就能看出他将来这样的故事,我们已经遇到好几个了。王胡之喜欢带着小车胤一同游玩,这也锻炼了车胤应付这种名士集会的本领。所以后来在桓温、谢安组织的聚会上,车胤才能那样的游刃有余。
“清”、“通”是当时品评人物的常用语,这个我们在后面的“赏誉”、“品藻”两章中会经常遇到。“清”应该不是清廉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为人正直,内心光明,从不耍阴谋诡计。“通”则是心胸开阔,心无城府的意思。这两点很好的概括了车胤的为人,也是车胤最后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12-27 10:24:33 +0800 CST  
@ty_125758219 2017-12-29 12:46:47
怎么没有了啊。楼主写的很好,期待更新
-----------------------------
会继续写的,只是玩手游浪费了很多时间,更新得慢。惭愧!惭愧!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12-29 19:04:23 +0800 CST  
识鉴二十八
【原文】王忱死,西镇未定,朝贵人人有望。时殷仲堪在门下,虽居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晋孝武欲拔亲近腹心,遂以殷为荆州。事定,诏未出。王珣问殷曰:“陕西何故未有处分?”殷曰:“已有人。”王历问公卿,咸云“非”。王自计才地必应在己,复问:“非我邪?”殷曰:“亦似非。”其夜诏出用殷。王语所亲曰:“岂有黄门郎受如此任?仲堪此举乃是国之亡徵!”
【王忱死后,荆州刺史一职由何人担任一直没有定下来,朝中的多位重臣都希望自己可以出任此职。当时殷仲堪在门下省任职,虽然出在很重要的职位上,但是资历尚浅、名气不大,舆论普遍认为他不适合出任一州刺史这样的地方重任。晋孝武帝想要提拔自己的亲近心腹之人,所以就任命殷仲堪为荆州刺史。】
王忱,前面有过介绍,大名士,时任荆州刺史。所以王忱一死,荆州刺史的位子就空了出来。
“西镇”,指的就是荆州。当时荆州在东晋都城建康的西面,所以称西镇。
荆州刺史一职,别看是个地方官,在东晋一朝那可是个香饽饽。一方面因为荆州地理位置重要,另一方面就是荆州一直是东晋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是东晋得以对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一个强有力的屏障,所以荆州有很强的军事力量,军队人数不但多,战斗力还很强。控制了荆州,不但处在建康的上游,还手握重兵,就有足够的政治资本,退可以自保,进可以威逼中央。这就让荆州刺史成了东晋一朝的一个不亚于中央大员的重要官职。整个东晋一朝所出的那些权臣、重臣,几乎都当过荆州刺史,比如王敦,比如桓温。这么一说就不难理解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为什么人人都想得到这个位置了。
晋孝武帝司马曜任命和自己关系好的大臣担任荆州刺史,这在现在看来似乎不是个事,身为皇帝任命一个大臣又有什么呢?但是在东晋,大部分时间里,皇帝基本就是个橡皮图章,大权大多掌握在大臣手里。如果这位大臣是个忠臣,比如庾亮、庾冰、何充、谢安等人,那么还好;如果这位大臣有私心,那麻烦就比较大了,比如王敦、桓温、刘裕。整个东晋一朝,皇权真正牢牢抓在皇帝手里的,只有孝武帝司马曜这一位,这还得要感谢谢安这位大忠臣,在看出司马曜有掌权的意思后,主动上交了权力,退到地方任扬州刺史去了。
但是司马曜总体上来说是位昏君,他在位虽然是东晋皇帝中最长的一位,但是他贪酒好色,对朝政并不上心。为了防止中央大权再度落到外人手里,司马曜重用自己唯一的亲弟弟司马道子。谁成想最后演变成兄弟俩争权这一搞笑的一幕,朝中大臣们也自然地选边站,分成了哥哥党和弟弟党。为了对抗司马道子,巩固皇权和地位,司马曜重用自己人担任了两个重要的地方官职,一位是王恭任扬州刺史,另一位就是殷仲堪任荆州刺史。
【这件事定下来之后,还未颁布诏书正式宣布。王珣就找到殷仲堪问他:“西边那件事怎么还没有决定?”】
王珣,王导的孙子,“雅量”一章中已经详细介绍过。王珣总体上是哥哥党。王珣出身琅琊王氏,是名门大族的代表人物。年轻时受到桓温的赏识和重用,桓温死后却被谢安清算。好在司马曜欣赏王珣的才华,在谢安死后重用王珣。此时王珣官任尚书左仆射,可谓是中央大员,朝中重臣。可是王珣一直遭到弟弟党的代表人物佞臣王国宝的排挤陷害,在建康过得很不开心。所以看到有机会到荆州任职,王珣就想离开建康这个是非之地,打心眼儿里王珣很想当这个荆州刺史。
王珣在这里说的“陕西”,可不是现在的陕西省,指的就是荆州。这里的“陕西”源于“周召分陕”的典故。
周武王灭商后不到两年就病死了,周成王年纪还小,就由周公辅政。可是当时周朝的统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周公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拉拢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了“三监之乱”。周公虽然平定了“三监之乱”,但为了更好地管理天下,周公以陕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为界,陕城以东由周公管理,以西由召公管理,史称“周召分陕”。由此,陕城以西就简称“陕西”或“西陕”,代表国家的西部地区。因为荆州位于东晋国土的西边,故王珣在这里说“陕西”就是指荆州,是一种非常文艺范儿的说法。
【殷仲堪答道:“已经确定人选了。”王珣就把担任要职的大臣们问了一个遍,所有的人都回答他:“不是我啊!”王珣自度论才能地位自己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就又找到殷仲堪问他:“难道会是我吗?”殷仲堪回答:“也好像不是。”当天晚上诏书公布殷仲堪任荆州刺史。王珣就对身边的熟人说:“哪里有任用黄门侍郎来担任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呢?殷仲堪的这个任命就是亡国的征兆啊!”】
这一段写得比较有趣。王珣偏偏去问殷仲堪,这让殷仲堪怎么回答呢?当然不好意思说是自己咯,于是就说的云里雾里,害得王珣先是一个一个地去问,后又美滋滋地以为会是自己。当答案揭晓后,失望至极的王珣居然诅咒起国家的命运来。
王珣为什么不去问别人偏偏去问殷仲堪?殷仲堪当时是黄门侍郎,属门下省,就是皇帝身边的低级参谋(高级参谋是侍中),是为皇帝出主意、提建议的人员,没有实权。这也可以算是中国式的三权分立。皇帝的任何决策通常都要和黄门侍郎或侍中商量,决定后交由中书省(最高长官是中书令)拟定诏书公布,最后交给尚书省(尚书令、尚书仆射、六部尚书)执行。所以皇帝商量由谁担任荆州刺史一职,殷仲堪肯定知道。再加上前面说过当时的殷仲堪虽然在名士圈里地位很高,但在官场上就是个素人,王珣怎么会想到孝武帝司马曜偏偏就看上了殷仲堪呢!
虽然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王珣最后的话是一句气话,但是很不幸地被他言中了。
当时桓温的儿子桓玄已经长大。桓玄当然知道自己的老子当年曾经做过些什么,估计从小就被教育要以父亲桓温为榜样,把桓温未尽的事业(谋朝篡位)进行到底。桓温封南郡公,桓玄此时没有官职,袭爵,闲居在荆州的治所江陵(也是南郡的治所,今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可以说是桓家的天下。桓温、桓豁、桓冲兄弟三人先后任荆州刺史,门生故吏遍布荆州各地,所以桓玄要想干大事,荆州是最理想的根据地。
王忱任荆州刺史时,为人气场强大,对待桓玄不怒自威,让桓玄不敢造次。
可殷仲堪来了以后,采取主动放下身段和桓玄交朋友的做法,企图用友情制衡桓玄。可是哪里知道桓玄吃硬不吃软,孝武帝死后,桓玄利用殷仲堪的软弱无能,打败了殷仲堪并逼死了他,将荆州占为己有。后兵向建康,废黜司马道子父子,又逼晋安帝把皇位禅让给他,做到了他老子桓温都没做到的事情。
但是桓玄只当了一百多天的皇帝,就被刘裕起兵推翻。结果桓玄的短暂篡位成就了刘裕,让原本只是一个军事将领的刘裕借灭桓玄的大功逐渐控制了东晋的政权,最后毒死晋安帝,又逼晋恭帝禅让,建立了刘宋政权。
就这样,殷仲堪任荆州刺史这一胡蝶煽动的翅膀,最后酿成的风暴就是东晋的灭亡!王珣脱口而出的一句气话,最终应验了。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1-02 20:24:49 +0800 CST  
@ty_125758219 2018-01-03 19:56:36
楼主如何评价刘裕,他与其他大一统的开国皇帝相比差在哪里呢?
-----------------------------
ty兄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啊!我在天涯的另一个帖子写的就是人物,目前的题目写完就来写刘裕好了。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1-03 23:42:18 +0800 CST  
@ty_125758219 2018-01-05 02:54:31
深夜顶帖,喜欢楼主分析的魏晋时代
-----------------------------
ty兄凌晨3点还在看,而我却抱着IPAD在打游戏,惭愧惭愧!赶快扔掉平板,认真写作。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1-05 21:42:24 +0800 CST  
赏誉第一
【原文】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
【陈蕃曾感慨道:“周乘这个人啊,真是治理国家的大才。要是把他比作宝剑,那一定是‘干将’这样的名剑。”】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人,东汉晚期桓帝、灵帝时名臣。官至太尉、太傅、录尚书事。
陈蕃少年时即胸有大志,十岁时就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成年后为人嫉恶如仇,一生都在和朝中的佞臣、宦官作斗争,对于皇帝的不当做法,陈蕃也毫不畏惧地犯上直谏,因此多次被贬官。陈蕃认为隐士避世是不顾大义的行为,所以一生起起落落,但始终没有改变他维持正义、反对邪恶的一身正气。因为陈蕃名气很大,被贬官后不久就又能复职,而且官职还越贬越高。
桓帝死后,灵帝即位,桓帝皇后窦氏为太后。当年桓帝立皇后的时候,本打算立自己喜爱的田贵人,但是陈蕃坚持窦氏出身名门,而田氏出身低微,坚决要求桓帝立窦氏。桓帝拗不过陈蕃,只能答应。所以桓帝刚死的时候,窦太后很感激陈蕃,任命他为太傅,和自己的父亲大将军窦武一同辅政。
东汉末年宦官干政非常严重,陈蕃就和窦武密谋诛杀宦官,结果谋事不密。宦官们知道陈蕃和窦武的计划后,提前动手,先矫诏杀了窦武。陈蕃听说后,不顾七十多岁的高龄,带领门生属下八十多人,手提佩剑杀入皇宫,但在宦官控制的禁军的围攻下被俘。看守他的小宦官们对陈蕃又踢又踩,骂他:“死老鬼,看你还能削减我们的人员,剥夺我们的收入吗?”当晚就被杀害了。
陈蕃虽然死了,但是他的高风亮节深受魏晋时期士人们的尊崇。《世说新语》第一章“德行”的第一篇故事,说的就是陈蕃。可见陈蕃在当时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后汉书-陈蕃传》中高度评价陈蕃,说从桓、灵时期开始,汉朝乱而不亡,前后将近一百年时间,都是因为有一批以陈蕃为首的忠义之士拼死守卫的缘故。
周乘,字子居。汝南安城人,和陈蕃是老乡。周乘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要比陈蕃差远了,官至太山太守、交州刺史。周乘在太山时多有惠政,为人清正廉洁,受到世人的赞赏。后调任交州刺史,到任后即上奏,说“要为圣朝扫清一方”。交州境内的那些不法官僚们一听,吓得称病辞官的太守、县令就有四十多人。
从陈蕃、周乘二人的言论来看,二人的性格接近,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那种人。在东汉末年昏暗的政治环境里面,他们可以坚持读书人的信仰,不同流合污,陈蕃最后还付出了生命。也正因为这样的壮举,他们的美名得以流传后世,让后人可以知道他们的事迹,并以之为榜样。青史留名,应该是读书人最高的追求了吧。
陈蕃把周乘比作干将,足见对周乘的欣赏。“干将”、“莫邪”是春秋时期就流传的一则关于铸剑和复仇的传说,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编写的《列士传》和《孝子传》,故事鲜活生动,这里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1-06 20:30:19 +0800 CST  
赏誉第二
【原文】世目李元礼:谡谡如松下劲风。
【世人评价李膺:如同穿梭于松林之中,发出“谡谡”般声响那样遒劲有力的疾风。】
李膺,字元礼,东汉晚期名臣。李膺和上一则故事当中的陈蕃是同一时代的人,二人在当时都有很高的名声。同时二人在政治上的态度也基本相同,都反对宦官干政。结果这二人的结局也一模一样,最后都被宦官集团迫害致死。
李膺步入仕途很早,年纪轻轻就被举孝廉,这等于是通过了汉朝公务员资格审查。当时的大学者胡广看中了李膺,任命他为属官。这为李膺的仕途铺平了道路。李膺任青州刺史期间,对待下属非常严厉,以至于青州境内的太守、县令一听说李膺要来任刺史,纷纷辞官走人,畏惧他到了如此地步。当时陈蕃也在青州任县令,只有陈蕃为官清廉,没有离职。
从后来陈蕃高度评价周乘,却无视名气、官职都远高于周乘的李膺来看,二人的私交似乎不咋地,估计可能与当时二人曾为上下级期间多有矛盾有关。李膺对下属严厉,而陈蕃敢于犯上,可想二人绝对不对付。
正因为李膺为官多为人所诟病,所以他的官职也始终起起伏伏。后鲜卑、羌族等少数民族游牧部落多次侵犯汉朝边境,李膺受命受边,多次亲自上阵。少数民族畏惧他,再也不敢前来扰乱,边境恢复了宁静,这也给李膺带来了极大的声望。
李膺多次被贬官归乡期间,开门收徒,年轻的读书人都以能拜李膺门下为荣,称能进入李膺府邸的为“登龙门”。
后李膺升任首都洛阳市市长一职的河南尹,又转司隶校尉。当时宦官当道,亲属在地方多有欺压百姓,贪赃枉法的行为。李膺到任后,不惧宦官集团的淫威,先惩办了大宦官张让的弟弟。以至于宫中的大小宦官都不敢出宫玩乐。汉桓帝发现后还很奇怪,就问原因,小宦官们跪在地上哭着说:“我们都害怕李校尉啊!”
也正是由于李膺刚直不阿的性格,使他卷入了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事件——两次“党锢之祸”。党锢之祸的本质是士大夫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的爆发,结果两次都是宦官集团取得了全面最终的胜利,士大夫官僚集团损失惨重,多位著名的大臣如陈蕃、窦武、李膺等人先后被杀,他们的门生故吏或被杀,或被贬官为民永不录用。因士大夫官僚结为朋党共同对付宦官,所以把他们成为“党人”。党人们反对宦官集团干预朝政,反对宦官的亲属们利用宦官的地位横行地方、为害乡里,士大夫官僚出于大义同宦官们做斗争,后世多称颂他们而贬低宦官。“党锢之祸”让东汉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最终引发黄巾军起义,这才让宦官集团停止了对士大夫官僚集团的迫害。但是此时的东汉社会已经千疮百孔,这为东汉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两次“党锢之祸”中,李膺可谓都是主角。第一次“党锢之祸”,因宦官张成之子为非作歹被李膺处死而引发,第二次“党锢之祸”,以李膺、范滂等名士的入狱被杀而结束。范滂的母亲甚至在和范滂诀别时,说出了“儿今日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的名言,足见李膺在当时的士大夫圈子里崇高的地位。
李膺一身正气,慷慨赴死,成了后来文人士大夫们的优秀榜样。把他比作在艰难的世道中,穿行于恶势力之间的疾风,形象而中肯。
“目”,是评价、评定、下评语的意思。东汉至魏晋年间品评人物,常用“目”这个词。唐宋以后,科举制度日益完备,读书人步入仕途有了新的途径,不再需要社会贤达给下评语了,古文中“目”的这种用法也渐渐消失。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1-10 16:46:57 +0800 CST  
@天缘飞飞 2018-01-12 08:43:41
从成人角度评价李膺,其实就是道德高尚,能力低下,在二级分化下成为一部分人的标杆,反而于事无补不说,激化矛盾,让事态扩大从而不可收拾。
-----------------------------
古代中国大量存在天缘飞飞兄所说的问题,古人首先看人的品德,其次才看才干。品德占九成,才干占一成。有德行就掩盖了其他所有的问题。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1-14 10:27:55 +0800 CST  
@ty_125758219 2018-01-15 12:06:59
日常顶帖
-----------------------------
谢谢!谢谢!我也有些懒惰,写得有点慢。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1-16 23:55:54 +0800 CST  
赏誉第三
【原文】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见许子政弱冠之时,叹曰:“若许子政者,有干国之器。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
【谢甄见到许虔、许劭兄弟,说:“平舆这个地方的河水里隐藏着两条龙啊!”当他见到刚成年的许虔时,不禁赞叹道:“许虔这个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啊。言行端正、忠诚正直,可以和陈蕃相比。惩罚坏人、清退官场中品行不端的人,又有范滂的风范。”】
谢甄,字子微。许虔,字子政。许劭,字子将。许虔和许劭是兄弟。这三个人只有许劭在历史上还有点小名气,其他二人只能算是东汉末年汝南地区的地方名人。
汝南,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这个名字很有历史文化气息,不知道现代为什么不继续沿用,却用了“驻马店”这个莫名其妙的名字。
魏晋时期有位名叫周斐的文人,把东汉末年汝南地区一些比较有名的地方名人的逸事,编成一部书,名为《汝南先贤传》。这本书的叙事结构直接影响了《世说新语》,都是以小故事的形式记叙了那些人物的言行,其中有不少内容被《后汉书》和《世说新语》引用。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够看得这些人物的名字。
地方名人之间,有一些相互吹捧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这一则故事,谢甄说许虔和许劭是两条龙,这明显言过其实了。《汝南先贤传》里说谢甄有识人的本领,看人的眼光,就连当时的大名士郭泰郭林宗都不如他。从这句话里我们多少能感受的到,那个时代相互吹捧就是一种潮流,一种风气。整个《世说新语》“赏誉”篇里,都散发着这种浓浓的吹捧气息。
许虔,史籍中无传,《后汉书》里仅在许劭的传里提了他一句。《汝南先贤传》里说许虔一直很看好弟弟许劭,在许劭还未成年的时候,许虔就一直声称自己不如许劭。许虔三十五岁时就病死了,所以没有表现出谢甄评价的那种“干国之器”来。
许劭,名气要比他哥哥许虔大得多,这一点许虔还真没看走眼。成年后的许劭有学识,有操守,成了名震一方的大名士。在那个年代,名士的身份就等于拥有了操纵舆论的话语权,许劭在每个月的初一会选定题目对当时的士人进行点评,一时间许劭的这个“月旦评”成了文化界的盛事,带动起一股品评人物之风。被许劭点过赞的人,身价立马飙升。许劭点评最有名的,就是曹操了,这个我们在“识鉴”一章中介绍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就是许劭给曹操下的评定。现在看来许劭多少还蹭了一点曹操的热度。
许劭生活的年代,正好赶上了东汉末期、三国前期的那个军阀混战的混乱时期。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后,朝中的太尉杨彪征召许劭为属官。许劭认为朝中奸人当道(这个奸人难道会是曹操?),没有去许昌,反而带着全家南下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属常州)投奔扬州刺史刘繇。后孙策掠地江东,打败了刘繇。许劭建议刘繇去豫章避难。在去豫章的途中,许劭病逝。从许劭不去投曹操而选择的刘繇,就能看出许劭的政治眼光和政治能力,不咋地。
许劭的月旦评,的确给了一些青年才俊一条得以快速晋升的渠道,但是后人也有不少批评许劭月旦评的声音。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和著名的炼丹家葛洪就认为许劭利用自己的话语权,肆意抬高自己人,贬损异己,是典型的结党营私行为,根本不值得称道。
不论后世对许劭的评价如何,许劭所倡导的品评人物,成了东汉末年和魏晋年间各级政府选拔官吏的一条重要参考,是科举成为古代中国读书人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之前,官员选拔制度的一项有益的补充。就这一点来讲,许劭还是有点历史贡献的。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1-21 11:23:33 +0800 CST  
赏誉第四
【原文】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公孙度评价邴原:他就好比是飞翔在云中的白鹤,那些用来抓燕子、麻雀的网是不能网得住他的。】
公孙度,字升济,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公孙度因乡党徐荣的引荐,被短暂掌权的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后中原地区陷入军阀混战,公孙度趁机割据辽东,成了一个土皇帝。公孙度统治辽东期间,对内整肃法纪,对外接连击败高句丽、乌桓等势力,统治的范围很广,包括现在辽宁省南部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北部地区。
相比于中原地区的混乱,公孙度治下的辽东和平宁静。公孙度又礼贤下士,中原地区的不少士人都前来投奔,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管宁和邴原。还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竟然是后来投到孙策帐下的大将太史慈。
公孙度家族在辽东的统治延续了三代,直到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因反叛魏国,被司马懿带兵剿灭。
邴原,字根矩,东汉末年名士。
邴原是个孤儿,家里很穷,但是邴原好学上进。小时候没有钱上学,邴原就在学堂外,看着那些能进学堂的孩子们哭泣。教书先生问他为什么哭,邴原说:“我羡慕那些进学堂的孩子,一有父母疼爱,二能上学读书。我是个孤儿,所以伤心流泪。”教书先生被邴原的精神感动,破例免费教他读书。
成年后的邴原成了地方名人,学问深厚。当时黄巾军起义波及到邴原的家乡北海郡(大致相当于今山东省潍坊市辖区),邴原就和管宁等人渡海来到辽东生活。在辽东,邴原受到公孙度的礼遇。但是邴原看出公孙度割据的野心,并没有为他服务,只是在乡间教书种地。
后曹操统一北方,邴原就回到了老家,后被曹操提拔为官,官至五官中郎长史。曹操南征孙权时,邴原跟随前往,却在途中病逝。
公孙度对邴原的评价,表面上看仅仅是对他的赞赏,其实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邴原在辽东受到公孙度的优待,但是却不肯为他服务,这当然不是公孙度所想要的。后来邴原想回老家,公孙度自然不想这么便宜了邴原,不肯放他走,还安排很多自己人住到邴原生活的村子里去看住他。
为了走人,邴原想出一计。邴原先是假装和村子里的人商量,说把村子搬迁到靠近城市的地方,让那些看住他的人降低了戒心。接着邴原找了一天请村子里的人都来喝酒,把那些公孙度的人都给灌醉了。邴原有一条捕鱼的大船,于是邴原趁着那些人喝得不省人事,带上家人上船就走。
邴原都走了好几天,公孙度才得知邴原逃走的消息。公孙度的手下都提议立刻去追,公孙度知道就算追回来也没什么意义了,于是就说了故事里的那句话。
这样一解释,我们就能体会出,公孙度的这句话其实是个双关语。一方面是在说就让邴原离去吧,没必要去抓他了。另一方面是公孙度的自嘲,像邴原这样的高人,那里看得上他公孙度,愿意留下来为他效力呢!
从公孙度的话里,我们能察觉到公孙度内心的无奈。
相比于上一则故事里的许劭,邴原的政治觉悟就要高得多。同样都是为了躲避战乱,邴原和许劭都选择离开家乡。但邴原知道地方割据势力不会长久,等到家乡恢复了社会秩序就立刻返回,投奔明主。而许劭却看不到这一点,跟着刘繇颠沛流离,最后还死在了逃难的路上。从这一点来说,邴原就高出许劭好几个档次。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1-25 11:01:57 +0800 CST  
@感化节度使 2018-02-04 23:14:35
不错,催更
-----------------------------
感谢!感谢!就是事太多,写得慢了。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2-05 18:47:02 +0800 CST  
@ty_125758219 2018-02-06 23:05:04
顶帖
-----------------------------
多谢多谢!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2-07 18:46:23 +0800 CST  
赏誉第六
【原文】王濬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向二童如何?”钟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王戎、裴楷二人小时候一同去拜访钟会,不久二人就告辞离开。一位客人就问钟会:“刚才那两个孩子怎么样啊?”钟会说:“裴楷心无邪念、为人豪爽,王戎言行简约、善于抓住要领。再过二十年,这两人中必有一位会官至吏部尚书,希望到了那个时候,天下的人才都能得到重用,没有遗漏。”】
这则故事其实就是上一则故事的另一个说法。刘义庆编《世说新语》的时候,距离钟会、王戎、裴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百七、八十年,很多故事经过口口相传,早就变了味儿,说法上也产生一些出入。《世说新语》喜欢把这种同一个内容不同表达方式都记录下来,这样的情况时不时都能遇上。
钟会生活的年代,正是司马氏家族逐渐控制曹魏政权的时期,社会总体比较安定。他对裴楷和王戎的判断,也应该是基于一个太平盛世之下,这二人所应有的表现。可是万万想不到的是,等到裴楷和王戎在政坛有所表现的时候,却赶上了西晋中后期那个动乱的年代。裴楷和王戎为了在乱世中生存,虽然不像张翰张季鹰那样甩手走人,但为了能活下去,节操什么的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样的表现,愧对钟会对他们“二贤”的评价。
相比裴楷的尸位素餐,对政治不站队、不表态而言,王戎的表现就更恶劣了。东晋初年史学家王隐曾编写过一部《晋书》,主要叙述的是西晋的历史。这部《晋书》里就记载,王戎任吏部尚书时,没有在寒门人士中选拔一人,所推举的都是豪门大族的子弟;官场中徒有虚名、毫无能力的人,他也没有清退一个;人事中的一些误会矛盾,他从来不去排解;官场中的混账之徒,他从没有惩办过一人。完全就是一个和稀泥的好好先生,一心维护豪门大族利益,为了极力和他们搞好关系,不惜拿手里掌握的国家资源来做交易。
可见,钟会的希望彻底落了空。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2-10 00:38:02 +0800 CST  
赏誉第七
【原文】谚曰:“后来领袖有裴秀。”
【当时社会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未来的领袖之士中,一定会有裴秀。】
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在“赏誉”一章之中是个普遍现象。并且很多这样的所谓“赏誉”,都有夸大的成分。这一则故事就很典型。裴秀虽然也算得上是魏晋时期的名臣,但要论“领袖”一说,后来的裴秀只能说是勉强达到了那样的高度。
裴秀,西晋初期名臣,官至尚书令、司空。出身河东大族裴氏,和前面多次提到过的裴楷是叔伯兄弟。河东郡,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辖区。
裴秀年少好学,八岁就能写文章,十多岁时就长得仪态不凡,品行优良。裴秀的叔叔裴徽(裴楷的父亲)是乡里的名人,经常有客人来拜访。客人在裴徽家里见到过裴秀的,离开后没有不夸赞他,以至于当时就了故事里的这句话,“后进领袖有裴秀”。
裴秀的生母身份低贱,估计是裴家的使唤丫头,裴秀父亲的正室夫人宣氏经常把裴秀的母亲当佣人使唤,来客人的时候都让裴秀的母亲给客人端菜。而客人见到裴秀的母亲,无不起身离席,以示尊敬。裴秀的母亲于是感慨地说:“我出身如此卑微,大家能这样对我,都是因为我那儿子的缘故啊。”宣氏听说后,再也不敢随意使唤裴秀的母亲了。
裴秀成年后,已经闻名乡里。渡辽将军毌丘俭(就是那个曾扫平高句丽,捣毁丸都山城的曹魏名将,后因反叛司马氏,兵败被杀。)和裴秀是老乡,就向当时的大将军曹爽推荐裴秀,曹爽征召裴秀做了属官。
然而这一次毌丘俭是好心办坏事。后来的事情大家都耳熟能详,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被司马懿掀翻在地,不久被杀。裴秀也因为站错了队被削职为民,差一点一生的前途都毁了。
之所以说是“差一点”,是因为裴秀迅速和曹爽切割,改换了门庭,投入司马氏的怀抱。很快裴秀就被重新启用为“廷尉正”,接着给司马昭做了司马,成了司马昭身边的红人。《晋书》里记载,“军国之政,多见信纳。”平心而论,裴秀这样做,有点不厚道。
裴秀还对西晋的建立做了一个重大贡献,那就是他影响了司马昭的立储。司马昭原本不太喜欢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而是喜欢司马炎的亲弟弟司马攸。司马炎担心弟弟抢了自己的位子,也知道裴秀能在司马昭跟前说上话,就故意在裴秀面前摆造型,话里话外暗示自己应该是接班人。
裴秀很上路子,就找个机会对司马昭说:“中抚军(司马炎时任中抚军将军)气度不凡,绝不是给他人做臣子的相貌。”就这样坚定了司马昭立司马炎为继承人的决心。司马炎在司马昭死后继承了晋王的王位,立刻投桃报李,任命裴秀为尚书令,西晋建立后又提拔为司空,令裴秀位列三公。
裴秀在政治上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对当时的官职、爵位重新规划,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官职、爵位制度,并被曹魏政权采纳。西晋建立后,也得以沿用。
裴秀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堪称“领袖”的大手笔,就是他主持编绘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中国地图”,名为《禹贡地域图》。全图共十八幅,第一次详细描绘了中国的山川地理地形。不但如此,裴秀还对地图的编绘提出了六条准则,分别是分率(分辨率)、准望(相对位置)、道里(相对距离)、高下(海拔高度)、方邪(方位)、迂直(可能是指道路的实际走向)。这六条准则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地图学对地图绘制的要求了。可惜的是,这副地图没能流传下来。
裴秀还是统一中国的坚定支持者。裴秀曾写了一篇奏折,详细阐述平定东吴的策略,可惜奏折还未写完,裴秀就去世了。
裴秀的死完全就是一场事故。魏晋以来士大夫阶层中流行何晏发明的服食寒食散,但是吃了寒食散后必须饮热酒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裴秀不知道是怎么了的,一次吃了寒食散后竟然喝了冷酒,不久就去世了。可能是嗑药磕多了中毒而死,死时年仅四十八岁。
裴秀还有一个出名的,就是他的次子裴頠,后来也成长为西晋年间的大名士、名臣。裴頠我们在“雅量”一章中有过介绍。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2-21 18:21:04 +0800 CST  
@xuyihong007 2018-02-21 19:53:15
怎么没有第五啊?
-----------------------------
多谢xuyihong007兄提醒。我记得我贴过,天涯现在容易掉帖子,我再贴一遍。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2-25 12:53:36 +0800 CST  
赏誉第五
【原文】钟士季目王安丰:阿戎了了解人意。谓裴公之谈,经日不竭。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
【钟会评价王戎:王戎善解人意。谈到与裴楷谈论义理,谈上一整天都津津有味。吏部郎的职位有空缺,司马昭让钟会推荐人才,钟会说:“裴楷心无邪念、为人豪爽,王戎言行简约、善于抓住要领,他们二人都是合适的人选。”于是司马昭提拔了裴楷。】
钟会,字士季,三国末期著名人物,曹魏政权太傅钟繇最小的儿子。
“雅量”一章中我们提到过钟会,他是以恶毒陷害嵇康并导致其被杀的小人嘴脸出现。但实际上真心想杀害嵇康的人是司马昭,钟会不过是替他背锅而已。
钟会原本是个文艺小青年。对魏晋时期开始流行的玄学造诣很深,年纪轻轻就写出了一部关于玄学的名篇《四本论》,受到世人的肯定。
政治上钟会是司马氏家族的铁杆跟班,说得难听点就是一条走狗。钟会本人颇有谋略,在司马师突然病死后帮助司马昭稳固了位置,后又在司马昭平定诸葛诞叛乱中出奇计策反了东吴派来援助诸葛诞的援军统帅全怿,为最终镇压了诸葛诞立下大功。
钟会最大的一件功劳莫过于灭蜀国。虽然说直接导致刘禅投降的是邓艾,但毕竟钟会是此次攻打蜀国的魏军统帅,并且如果没有钟会在剑阁牵制住了姜维,邓艾的偷袭也不会那么容易得手。
灭蜀后钟会的野心膨胀起来,在姜维的撺掇之下,竟然想割据益州自立,还妄想东进和司马昭争夺天下。然而钟会反叛司马昭的举动没有得到他带来的军队的支持,最终引发中低级军官煽动士兵哗变,钟会和姜维等人都在哗变中被杀。钟会死时年仅四十岁。
钟会身为魏臣却极力为司马氏家族出谋划策,身为司马氏家臣最后还想反叛司马昭,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叛臣之举,所以历史上对钟会的评价很低。
当然钟会本身才能还是有的,他对王戎和裴楷的判断也很准确,尤其评价裴楷“清通”。后来裴楷的为人就像钟会的评价那样,豪放得也有点过头了,《晋书》中记载裴楷和达官贵戚相处融洽,上人家家里玩的时候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看到什么好东西随手就往自己怀里划拉,拿回家后也不珍惜,随手又送给其他人。
王戎,字濬冲。因受封安丰侯,所以多称呼他为“王安丰”。王戎从小就是一个神童,这点在“雅量”中也有介绍。但是王戎能轻易地步入仕途,钟会的推荐起了很大作用。当时王戎和阮籍、嵇康等人过从甚密,这点肯定让司马昭不快。虽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名气,但他们在政治上和司马氏家族不合作,放到现在就是一个典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集团”。所以这则故事的最后,司马昭用的是裴楷而不是王戎,我想多少和这一点有很大关系。
王戎是“竹林七贤”中最早投入司马氏政治势力怀抱的人物,以至于把王戎引入“竹林之游”这个小圈子的阮籍,也以半开玩笑半嘲讽的口气称王戎是“俗人”。
最终,王戎是彻底堕落成了一个俗人,这一点实在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和“赏誉”一章中太多的溢美之词相比,这则故事是为数不多的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故事之一。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8-02-25 12:55:47 +0800 CST  

楼主:caniforget999

字数:527

发表时间:2017-05-27 02:35:4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04 03:44:43 +0800 CST

评论数:2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