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wangmingsong2011 2018-01-25 21:11:53
我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网文系列,讲各朝代的特务机构,没讲到唐就没了。
其实本帖时期南北也各有,希望到时候不止是提到。至少借着悬镜司的东风……
-----------------------------
@云淡心远 2018-01-26 07:33:02
这个网文的地址可以给我看看吗?
-----------------------------
@wangmingsong2011 2018-01-26 20:19:32
那个是原来一个公众号每周一推的系列文章,公众号都经过一两次他们自己变动,找不到了。
反正跟本帖有关的也就是北魏的内外侯官、南朝的典签,典签有记载的事情好像也不少来着。
-----------------------------
是的,典签的确有很多事值得写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7 15:50:28 +0800 CST  
@wangmingsong2011 2018-01-26 20:07:32
可能是理解能力略有下降,竟一度以为刘裕是未经刘牢之允许就奉司马元显之命行动了。我的问题。
蒜山之战胜了却语焉不详。也许还是有些深层原因。
京口,是北府军的老巢——可不能单纯理解为部队驻地或者指挥机关所在地。单纯的驻地,外有城防、内有军府,粮仓里有足够的粮,武库里有大量的刀剑、弓弩、箭镞、铠甲、矛戟、旗鼓。
京口还要多一样,就是这是他们真正的家乡!那就不仅是城防不弱的了。
皇城根儿......
-----------------------------
确实如此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8 07:55:34 +0800 CST  
@贰零壹贰E 2018-01-26 14:19:25
好久没来天涯了,突然记起来了两三年前看过楼主写的南北朝,就把以前的账号找回来,没想到楼主居然还在更新,赞起来
-----------------------------
好久不见,问好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8 13:58:15 +0800 CST  
@俱随风逝矣 2018-01-26 21:53:10
紧追不舍。
-----------------------------
谢谢支持,就是写得有点慢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8 16:34:54 +0800 CST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云淡心远
欢迎加入QQ群:云淡心远书友群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9 07:04:34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9 07:07:58 +0800 CST  
NO.8

就在孙恩在长江下游兴风作浪的时候,上游的殷仲堪(时任荆州刺史,治所今湖北江陵)、桓玄(时任江州刺史,治所今江西九江)、杨佺期(时任雍州刺史,治所今湖北襄阳)这三个前盟友的矛盾也激化了。

桓玄和杨佺期两人都野心勃勃,向来互不服气,之前之所以会结盟只是因为面临朝廷的压力而不得不抱团取暖而已,后来见朝廷被孙恩搅得焦头烂额无暇他顾,便都起了吞并对方的意图。

首先动手的是桓玄。

公元399年底,他率军突袭江夏(今湖北安陆),生擒杨佺期的堂弟杨孜敬。
杨佺期不甘示弱,也想出兵反击。

老好人殷仲堪极力阻止,他这才作罢。

但桓玄却并未就此罢休。

这一年荆州大水,百姓饥荒,爱民如子的殷仲堪把府库中的粮食悉数拿出来赈济灾民,一时间军粮异常紧张。

桓玄闻讯,决定乘虚而入,夺取荆州。

见桓玄来势汹汹,殷仲堪慌忙向杨佺期求救。

一开始,杨佺期不同意:江陵没粮,怎么守得住?你还是来我这里,一起共守襄阳吧。

殷仲堪当然不愿放弃江陵——那样的话,自己岂不是成了杨佺期的下属了?

于是他骗杨佺期说:最近新收了一批粮食,已经不缺粮了!

杨佺期信以为真,便亲率八千精锐,南下救援江陵。

到了江陵,他才发现自己上了殷仲堪的当。

无奈,他只好仓促对桓玄发起进攻,企图在部队饿肚子之前解决战斗。

桓玄利用其急于求成的心理,诱敌深入,设伏以待,一举将其击败,杨佺期本人也被擒斩首。

得知杨佺期败死,殷仲堪也不敢再战,慌忙弃城而逃,途中被桓玄的追兵抓获,被逼自杀。

至此,桓玄完全占有了荆、雍、江三个大州,几乎控制了东晋的大半壁江山!

随后,他上疏朝廷,要求中央承认。

司马元显此时正忙于对付孙恩,当然不可能得罪他,只能答应了他的请求。

不过,桓玄对此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占领建康,取东晋而代之!

他时刻都在厉兵秣马,准备东进。

听说孙恩军进逼建康,他主动上表,请求率军勤王。

司马元显知道他用心不善,连忙下诏阻止,加上孙恩败走,桓玄没有了进军的借口,这才停止了行动。

乳沟,只要想挤,总是能挤出来的;借口,只要想找,总是能找得到的。

没过多久,桓玄再次出手了——他给朝廷上书,矛头直指执政的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大惊,连忙找自己的亲信谋士张法顺商量。

张法顺献计说:桓玄拿下荆州的时间还不长,当地的人心尚未完全归附。如果我们先下手为强,以刘牢之为先锋,殿下亲率大军继进,定能一举荡平桓玄!

司马元显表示同意,当即派张法顺前往京口,与刘牢之商议。

但刘牢之对此却并不积极,一直在含糊其辞:我也没把握,到底行不行?……要不,来点汇仁肾宝?……不好意思,走神了……

显然,他内心对此是有顾虑的——除了桓玄兵力强大、不好对付外,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如果平定了桓玄,自己就有功高震主之忧,必不为司马元显所容。

刘牢之不是戏精,张法顺却是人精。

刘牢之的所思所想当然逃不过张法顺锐利的眼睛。

回到建康后,张法顺马上就找到了司马元显:刘牢之这个人不可靠,必须尽早除掉,否则会坏我们的大事!

司马元显拒绝了。

他对自己的控制力有着黔之驴般的自信——古人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自己这个劳心的智者怎么可能治不住刘牢之这个劳力的粗人!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9 07:11:22 +0800 CST  


桓玄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9 07:12:24 +0800 CST  
@江东一户侯 2018-01-28 23:43:15
现在的镇江人叫它小蒜山
-----------------------------
江东兄是镇江人?
受教了。另,好久不见。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9 08:15:28 +0800 CST  
@Ridiculogical 2018-01-29 09:22:44
在殷仲堪面前,宋襄公也要甘拜下风。
-----------------------------
殷仲堪是当时的名士,有不少故事。
比如:
移棺安葬
殷仲堪还是百姓时,有一次在丹徒县,忽然梦到一个人。这个人说自己是上虞人,已经死亡,棺材漂流在江水中,明天就要漂流到这里。您有救助别人的仁爱之心,怎么能眼看着我在江水中漂流呢?如果您把我安葬在高处干燥的地方,那么您的恩情就铭刻在我的枯骨里。殷仲堪第二天就与几个人一起来到江边察看,果然看到一口棺材,随着江水漂流下来,漂流到殷仲堪所坐的地方。殷仲堪叫人把棺材打捞上来,棺材题额上所写的与梦中所说的完全一样。殷仲堪立即把棺材移到高冈上安葬,用酒饭进行祭祀。这天夜里,殷仲堪又梦见这个人前来向他谢恩。

贤贤易色
有一次桓玄去拜访殷仲堪,殷仲堪正在侍妾的房里睡午觉,殷仲堪手下的人谢绝给他通报。桓玄后来谈起此事,殷仲堪说:“我从来不睡午觉。如果有这样的事,难道就不能以敬贤之心代替好色之心吗。”

受任刺史
王忱去世,荆州刺史一职未有诏命由谁替补,而此一重要官职亦受众人关注。当时殷仲堪虽管机要,但资历和名望都小,人们大约都认为不会由他当上。不过其实晋孝武帝就已经属意殷仲堪,只是未写好诏书。而尚书左仆射王珣当时亦关注,于是问殷仲堪究意那人是谁,但无论是问王珣自己还是朝中各公卿都只收到殷仲堪否定的回应。及至诏命一出,王珣就和亲信说:“哪有黄门郎受此重任!仲堪受命任荆州,乃是亡国的征兆。”

轻云蔽日
顾恺之擅长画人像,一次找来殷仲堪想画他,但殷仲堪因有一只眼瞎了,自以形恶拒绝。顾恺之则称会为他画好眼晴,将会“如轻云之蔽日”

咄咄逼人
一次桓玄与殷仲堪谈话,期间与顾恺之一起开玩笑的作断句,其后又说些令人害怕的断句,如“百岁老翁攀枯枝”等。当时殷仲堪有一参军在坐,插口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仲堪以其影射自己瞎了一眼,故说:“咄咄逼人!”

本性质朴
殷仲堪就任荆州刺史以后,正遇上水灾歉收,吃饭通常只用五碗盘,除外没有其他荤菜;饭粒掉在盘里或坐席上,他就马上捡起来吃了。这样做,虽然是想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也是因为他的本性质朴。他常常告诫子侄们说:“不要因为我担任一个州的长官,就认为我把平素的生活习惯抛弃了,现在我的这种习惯并没有变。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做了官就丢掉做人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我的话!”

未违仁德
殷仲堪将要到荆州就任刺史之职时,东亭侯王珣问他:“德行完备称为德,不害别人叫做仁。现在你要去治理中部地区,处在有生杀大权的职位上,这和你原来的操守恐怕违背了吧?”殷仲堪回答说:“帝舜时的法官皋陶制订了刑法,不算不贤德;孔子担任了司寇的职责,也不算不仁爱。”

怅然自失
殷仲堪一有点见解,就写成一篇赋,是束皙那种游戏文章一类的。殷仲堪自认为很有才华,告诉王恭说:“我刚见到一篇新作,很值得看一看。”说着便从手中套子里拿出文章来。王恭一面读,殷仲堪一面得意地笑个不停。王恭看完后,既不笑,也不说文章好坏,只是拿个如意压着它罢了。殷仲堪很失望,心里觉得丢了点什么。

为人节俭
殷仲堪为人节俭,每次吃饭,饭粒掉落席子上,都自己捡起来吃掉。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9 11:05:10 +0800 CST  
@江东一户侯 2018-01-28 23:54:58
当时对京口的评语是“穷山恶水,泼妇刁民”,想对付刁民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
-----------------------------
那个时候京口北方流民多啊,民风剽悍是肯定的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9 11:31:14 +0800 CST  
@王朝七夜 2018-01-29 12:51:32
终于更了,还是不过瘾啊!这刘牢之倒是和三国时的吕布有点像啊!
-----------------------------
刘牢之一人三反,这点确实有点像吕布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29 18:43:35 +0800 CST  
@ty_张朋飞1 2018-01-30 10:45:06
快点更新呀
-----------------------------
明天上午继续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30 11:18:04 +0800 CST  
@装修小工头 2018-01-29 19:48:41
写的好,赞一个!
-----------------------------
多谢老朋友夸奖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30 14:46:11 +0800 CST  
@麟禾 2018-01-30 20:26:18
赞一个
-----------------------------
谢谢支持,欢迎常来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30 21:31:20 +0800 CST  
@麟禾 2018-01-30 20:27:09
楼主有没有写五代十国这段历史的计划。
-----------------------------
暂时还没有,只能等先把这个南北朝的帖子写完再说了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30 21:32:03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31 07:09:55 +0800 CST  
NO.9

一切还是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

公元402年正月初一,东晋朝廷正式下诏,历数桓玄的罪状,同时任命司马元显为征讨大都督,刘牢之为前锋,出兵讨伐桓玄。

大战在即,张法顺又对司马元显旧话重提:刘牢之反复无常,不可不防。冠军将军桓谦(桓冲之子)虽然人在建康,但毕竟是桓家人,也必须尽早除去。我看不如命刘牢之杀掉桓谦,以验证其忠心。如果他不肯这么做,那我们就送他上西天!

司马元显还是不同意:没有刘牢之,我们用谁去和桓玄相抗衡呢?更何况,临阵诛杀大将,会动摇军心的!

是啊,如今他唯一能倚仗的武装力量,就是刘牢之和他麾下的北府军了。这个时候杀刘牢之,相当于在海上把自己乘坐的船凿沉——根本就是自杀!

他只能怀着忐忑的心,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同样心情不安的,还有桓玄。

原本他以为东晋朝廷在孙恩之乱后处境困难,绝对没有余力远征,万万没想到司马元显居然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出手!

桓玄慌了,打算收缩兵力,退守江陵。

长史卞范之劝谏他说:明公您威震天下,司马元显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而且早已失尽人心,如果您能率大军兵临建康,他们马上就会土崩瓦解!

桓玄这才改变了主意,亲率大军,顺流东下。

不过,他心里还是没有底,七上八下的——仿佛超速70%以上却不知有没有被拍到的人,在等着是否有违章通知一样。

直到过了寻阳(今江西九江),依然没有见到朝廷讨伐军队的影子,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果然不出卞范之所料!

之后桓玄继续进军,一路势如破竹。

当然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抵抗——只不过是挠痒痒级别的。

豫州(治所今安徽和县)刺史司马尚之派部将杨秋前去阻击,没想到杨秋却在阵前投降了桓玄,司马尚之的部队军心大乱,竟然不战自溃,他本人也在逃亡途中被桓玄军俘获。

一切比桓玄战前最乐观的预计还要乐观——这哪里是出征啊,比出游还轻松!

与春风得意的桓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对手司马元显。

养于温室之内、从来没有经历过风霜的花朵,即使曾经开得很艳丽,遇到真正严寒的天气就枯萎了;生于深宫之中、从来都是顺风顺水的年轻人司马元显,即使曾经显得很牛叉,遇到真正严峻的形势就怂包了——他虽然早就对外宣布要西征,却一直逗留在建康附近,未敢前进一步!

他只是不停地借酒浇愁,让酒精来麻痹自己;只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刘牢之身上,焦急地期盼着刘牢之能快点出手——就像一个过了日子大姨妈还没来的女人,焦急地期盼着大姨妈的到来一样。

那么,刘牢之在干什么呢?

他此时正率北府军主力驻军于溧洲(今江苏南京以西长江中的一个沙洲),却始终按兵不动。

刘裕心急如焚,多次劝他火速发兵西进,与桓玄决战。

但刘牢之却置若罔闻。

他之所以如此淡定,是因为几天前的一次会面。

那次来的是他的族舅何穆。

何穆是带着桓玄的使命来的,他对刘牢之说:自古以来,人臣有震主之威、建不赏之功者,谁有过好下场?白起、韩信,侍奉的都是明主,尚且难以善终,何况你的上司是个凶暴狂妄的小屁孩!很明显,继续为元显效力,无论是获胜还是失败,刘公你都很难保全自己了。要想长保荣华富贵,不如改投桓公!……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31 07:14:35 +0800 CST  
@Ridiculogical 2018-01-31 08:35:04
有点不太明白张法顺的提议的可操作性:刘牢之远在北府兵的军营中,怎么让他杀在建康的桓谦?又怎么在他可能抗命之后杀了他?
-----------------------------
是啊,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张法顺这个主意确实不太现实。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31 10:10:50 +0800 CST  
@wangmingsong2011 2018-01-31 11:43:47
张计策空中楼阁而已。刘牢之此时手握重兵,身在军中,杀不掉的。张以为朝廷(司马元显)之前威权甚重能做到而已。
应该说是看不清局势本质的惯性思维:王恭敢搞事,被下属杀了;谢玄很本事,老实交权了;北府军精兵换了多少帅了——显然把元显当武则天,刘牢之当程务挺了。
-----------------------------
是的,的确如此。
当时实际上刘牢之已经是东晋最大的实力派了。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18-01-31 14:25:18 +0800 CST  

楼主:云淡心远

字数:451800

发表时间:2018-01-12 16:16: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14 18:35:14 +0800 CST

评论数:109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