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秦及楚汉相争

现试谈几点个人对于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相持阶段,战略运用上的看法。
刘邦在彭城大败后,吸取失败教训,深知汉军兵寡力弱,不敌项羽。要争取胜利,必须先采取战略防御,扼守险要,以阻遏楚军的凌厉攻势,争取时间,壮大自己,同时寻机削弱楚军。待改变劣势后,再伺机反攻。在这一战略意图指导下,其战略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正面,阻遏楚军攻势
成皋枕山带河,毗邻梁楚,屏障关中,汉军凭藉之以阻遏楚军西进,楚军亦须夺占成皋,才能越过巩、洛,直捣关中。因此,它是楚、汉两军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汉军机动兵力的轴心。汉军始终控制荥阳、成皋的优越地势,坚持正面,配合南、北两翼的发展,派彭越游军袭扰楚军后方,迫使楚军不得不分兵南下九江,北上救齐,东击睢阳,分散了兵力,减低了楚军对荥阳、成皋正面的压力,才使成皋防线得以坚持。
(二)运用谋略,策动英布归汉
楚军猛将英布拥有相当实力,占据淮南,可以西进南阳、武关,或配合项羽夹击荥阳,给汉军以很大威胁。刘邦策动英布反楚,等于折断了项羽的左臂,既解除了汉军南翼的威胁,又造成对楚军侧背的威胁,并牵制了项羽的西进。项羽分兵南击英布,减轻对荥阳、成皋的攻势,有利于汉军正面的坚持。刘邦策反英布,是非常成功的一着。
(三)调动楚军,使之疲于奔命
刘邦丢失成皋后,入关收兵,出其不意地南趋宛、叶,调动项羽率军南下求战,使正面所受压力得以减轻。又命彭越游军袭扰彭城,调动项羽回军救援,疲于奔命,汉军乘隙夺回成皋。当项羽二度占领成皋后,刘邦又以游军截断楚军粮道及后方联络。项羽为解救危急,不得不再度回军,东击睢阳,汉军趁机再次夺回成皋。项羽再转兵西进,因部队往返疲劳,未得喘息,攻势无力,已成强弩之末,难以突破汉军防御。汉军采取机动战略,屡次调动楚军,使之东奔西驰,部队疲惫。汉军则逐步由弱转强,掌握主动。
(四)争取外线,实施战略包围
汉军退守荥阳后,黄河以北的割据势力都叛汉归楚,荥阳多面受敌,汉军处境险恶。为扭转不利态势,刘邦派遣韩信率军北渡黄河,一举灭魏,拔去背上芒刺。接着,韩信乘势破代,扫清东进障碍;东出井陉,平定赵国、说降燕国,略定太行以东地区,既解除了汉军左侧威胁,又便于向楚军侧背发展。继而南下齐地,进至城阳,包抄楚军后背。汉军东进数千里,争取外线,造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这是相持期间,影响战略全局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9 11:22:51 +0800 CST  
楚军在向西进攻之时,项羽在战略运用上缺乏全局眼光,未能适应战略形势的变化,掌握战机,争取主动。其战略措施往往轻重倒置,缓急不分,多处失策,导致损兵折将,削弱了战斗力,最终丧失优势,陷入败局。
(一)专鹜正面强攻,造成顿兵挫锐
项羽以其精锐的娄烦骑兵对荥阳、成皋防线实施正面突击,企图一举突破汉军的防线,歼灭汉军,收速战速决之功,故其所追求的打击目标,亦惟一意企求指向汉军的“重心”防线而粉碎之。因而只是强打硬攻,实施内线作战,凭军事实力去“力争”。形势变化时,未能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以主宰战局,致使主力被阻遏于荥阳、成皋间,旷日持久,一筹莫展。
(二)缺乏全局眼光,忽视侧翼发展
魏王豹据河东反汉,战略形势对楚有利,项羽未能掌握这一良机,联魏夹击荥阳,或援魏直捣关中,或命魏军南下截断汉军前、后方的联络和补给,这是极大的失策。击破英布后,未乘势西取南阳,趋武关,威胁汉军的侧后方,这是没有把战役胜利发展为战略胜利,去影响战争全局,改变相持局势。
(三)忽视联合同盟,削弱反汉力量
彭城战后,陈余据赵背汉,项羽未及时与陈余结为盟好,使之为楚北藩,扼井陉之险,以阻止汉军在河北发展,在战略上已先输一着。当韩信击破魏、代,挥军东进,欲越太行南下趋楚军侧背的企图已很明显时,项羽又未及时援赵,藉以自固,而坐视赵灭,这又是一大失策。汉军灭赵后,项羽才数次遣骑兵渡河袭击汉军,反使韩信在来回救应中,把赵地巩固起来,更利于放手南下,入齐攻楚。这是项羽在战局急剧变化中,不能掌握战机,当行不行,不当行反而盲动,以致影响了全局。
(四)疏于巩固后方,以致疲于奔命
楚军两次夺占成皋,之所以未能进取巩、洛,都是因为后方不巩固,受到彭越游军袭扰,战略要地受威胁,粮道被截断,迫使项羽不得不一而回军救援彭城,再而回军东击睢阳,东奔西驰,兵力疲惫,对荥阳攻势无力,使成皋两得两失。后方问题是战略问题,项羽未统筹全局,注意巩固后方,未认真对付彭越的游军,给予歼灭性的打击,以致被游军调动,疲于奔命,影响了全局。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9 11:28:15 +0800 CST  
(八)四面楚歌


楚、汉划鸿沟为界,订立和约,平分天下,罢战休兵。 高帝四年九月(公元前203年),项羽将刘太公、吕雉送归汉王,率十万楚军南绕固陵(今河南淮阳西)东归。刘邦于是也想西行回国。但张良、陈平一致认为不能纵敌,表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今释(放走)弗(不)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资治通鉴·卷十·高帝四年》)建议撕毁刚刚订立的鸿沟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追击。
刘邦遂决心利用项羽订立和约东撤时的麻痹疏忽,突然发动追击,并约韩信、彭越率军南下会师,全力歼灭楚军。高帝五年十月(公元前203年), 汉军追击楚军至固陵,但韩、彭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项羽挥军反击。为拖住楚军,等待韩、彭大军到来围歼楚军,刘邦采取坚壁自守的策略。项羽遂滞留在固陵。
由于韩、彭不肯发兵,刘邦问计于张良。张良认为:

楚兵且(即将)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陵)宜;君王(如)能与共(分)天下,可立致也【《资治通鉴·卷十一·高帝五年》】。

于是,刘邦划出睢阳(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东东阿)之地,封彭越为梁王;以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海之地,封给齐王韩信。这样,刘邦以封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十月下旬,韩信率军由城阳(今山东莒县)西进,进据彭城。彭越也率军由梁南下。
同年十一月,刘邦令刘贾南渡淮河,进围寿春(今安徽寿县)。刘贾遣人诱降了楚
九江守将大司马周殷。周殷举九江兵迎回英布,与刘贾合军北上【《史记·荆燕世家》记载:“汉五年,汉王追项籍至固陵,使刘贾南渡淮围寿春。还至,使人间招楚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佐刘贾举九江,迎武王黥布兵,皆会垓下共尉(临江王共敖子)。”】。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20 10:11:28 +0800 CST  
至此,项羽四面受敌,向彭城撤退已不可能,乃留钟离昧屯于固陵,自率军退
守陈(今河南淮阳)。汉军首先击破了钟离昧军,随后,刘邦亲率灌婴、靳歙、樊哙、蛊达、夏侯婴、周勃、柴武等部会于陈下,大破楚军,项羽率部退至城父。汉军随后追击,项羽再败于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逃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壕城集)。十二月,刘邦齐集韩信、彭越、英布、刘贾各路大军四十万合围楚军于垓下。
楚军在陈下与城父遭到两次惨败,损失巨大,此时的项羽,已是穷途末路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帝)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刘邦以齐王韩信将三十万为前军,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周勃、柴武殿后;自将中军于韩信军阵后。汉军首先发动进攻,初战不利受挫后退,以左、右翼迂回夹击楚军,韩信趁机回军反击,楚军大败,项羽被迫退回坚壁固守。《史记·项羽本纪》载: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怎么楚人这么多)!”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力量能拔山,英雄气概举世无双), 时不利兮骓不逝(时运不济,骓马不再奔驰)。骓不逝兮可奈何(骓马不再奔驰,可怎么办),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呀虞姬,怎样将你妥善安排)!”歌数阕(阕:乐曲每终了一次叫一阕。“数阕”就是几遍),美人和之(虞姬在一旁唱和)。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20 10:16:36 +0800 CST  
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八百骑突围南逃。天明时,汉军得知项羽逃走,灌婴即率五千精骑在后急追。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误了时间,被汉军追及。当他突围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时,身边仅剩二十八骑,汉军追者数千骑。项羽自忖不能脱身,乃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终于)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不是用兵错误)。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打一仗),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ì)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于是“分其骑以为四队”,“大呼驰下”,往来冲杀,再次突围而出,向南疾走,逃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乌江亭长已备船等待,并劝他回江东以图东山再起:“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感到兵败途穷,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愿渡江,他对亭长说道: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我还渡江干什么)!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纵然他们不说什么),籍独不愧于心乎(我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史记·项羽本纪》】?

遂将马送与亭长,令从骑皆下马步战,独杀汉军数百人,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年三十一。
汉军歼灭垓下的楚军后,悉平楚地,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高帝五年二月(公元前202年)甲午日(初三),刘邦于汜水北岸称帝,建都洛阳,并置长安县,筑新城。 同年五月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20 10:21:14 +0800 CST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项羽在战略运筹上的得失,已分段进行了评述,现就影响楚汉战争全局的五个战略性问题再作对比论述。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看法,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管窥一见,一得之愚,提供研究参考。
(一)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
刘邦、项羽入关,虽结束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而衰败残破的局面还未改变。人民愿望统一而厌恶割据,希望局势稳定而能安居乐业。谁的政治主张能符合人民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刘邦从入关时起,就注意稳定社会和安抚农民,发展生产,减缓苛税。又采取为秦民所欢迎的“约法三章”、“除秦苛法”、“大赦罪人”、“秋毫无犯”、询问“民间疾苦”等措施。他致力于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这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趋势,在客观上也就符合人民的愿望。他“反项羽之道”行事,获得百姓的拥护,这是他胜利的根本原因。
项羽醉心于分封,扶持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他裂土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中,六国后裔多达十余人。他杀韩王信后再立郑昌,打败田荣后再立田假,更使割据混乱的局面有所扩大,违背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反历史潮流倒行逆施。项羽行为残暴,“所过无不残灭”,先在新安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入关后,“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略其宝货、妇女而东”;攻占齐国后,“烧夷城廓居室,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孺”。这些烧杀掳掠的暴行,引起百姓的极度仇恨。这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20 10:24:57 +0800 CST  
(二)争取同盟壮大自己、孤立敌人的策略
项羽分封十八个诸侯王,让其据地自雄,他们的向背,对楚、汉的胜败影响很大。因此争取这些割据势力的亲附以孤立对手,在战略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刘邦兵寡力弱,为了战胜对手,始终贯彻着联合诸侯以制敌的方针,以对付兵多力强的项羽。他借口项羽杀怀王是“大逆无道”,加强政治宣传,“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这就争取了诸侯的亲附,共同对楚。他联合陈余,招抚彭越;说降燕国,趁英布同项羽之间有猜忌,争取英布背楚归汉。
项羽自恃有强大武力以威慑诸侯,而诸侯不亲附。他缺乏政治眼光,不注意争取同盟,使以困锁刘邦的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都背楚归汉。在项羽北上击齐、彭城失守、成皋大战时,各诸侯王都袖手旁观,不予支援。彭城战后,陈余、魏王豹等人背汉,出现了有利于楚的形势,他也不能利用。诸侯附汉,亲信背楚,使他陷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境地。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20 10:27:07 +0800 CST  
(三)人才是建业之本
刘邦注意“招致贤能”,选择人才,用其所长,不存个人恩怨,不分亲疏内外。萧何、曹参是小吏,张良是破落贵族,灌婴是布贩,周勃是吹鼓手,但都是当时的俊杰,刘邦都予以重用。他从褊稗校尉中拜韩信为大将,排除非议而重用陈平。弱汉能击灭强楚,同他们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刘邦在统一天下而置庆功酒时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刘邦具有统帅才能,善于将将,善于用人,这是项羽所不及的。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史记·高祖本纪》)。韩信、陈平皆当世豪杰,闲置不予重用,不得已而投奔刘邦。其余将相如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等被谗,范增愤而出走,周殷守九江时趁机降汉,其他人消沉自保,不愿为项羽出力。项羽不能用人,招致众叛亲离,领导核心分裂,军心士气因之涣散。刘邦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这是对项羽极为切实的评价。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20 10:29:27 +0800 CST  
(四)后方巩固为战略运用的重要条件
后方巩固,补给充足,做到供应不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战争的胜败。刘邦一直重视后方工作,使社会安定,人民能安居乐业,以便征调租赋、丁壮支援前线。在汉中时,他即令萧何收巴蜀租赋以供军用;还定三秦和进略中原后,仍注意后方的建设,并发展农业生产;成皋大战时,在荥阳修筑甬道通黄河,与漕运连接,便于运输补给,也便于取敖仓之粮以供军用,并及时赶回关中整顿后方,运粮运兵支援前线。
他派萧何镇守关中,立法令、设县邑,清理户口,加强治理,使社会安定,便于调兵运粮,漕运前方,使之“兵盛食多”。同时,刘邦还注意就地补充,减轻由后方的远程输送,把占领地区改为郡县,直接控制,便于利用人力物力,收魏、赵降卒补充荥阳。因而汉军无后顾之忧,与楚军持久,兵员军粮不感匮乏。
项羽不重视后方的建设和巩固工作。与汉军相持荥阳时,因后方不巩固,粮道被截断,使前方补给发生困难。他不注意政治策略,攻下齐地因暴行引起齐民反抗,使占领地区的人力物力不能利用。事实证明,兵员粮食不能有利支援战争,是楚军无力西进和尔后兵少粮尽,败退东撤的原因。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20 10:31:23 +0800 CST  
(五)善于运筹,才能决胜
运用计谋,善于斗智,才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杜预说:“以计代战一当万。”(《晋书·列传第四·杜预》)计谋要同军事力量配合,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才易于实现。但是“智不备于一人,谋必参诸群士”(《兵经百篇·谋字》),要集思广益。刘邦重视智谋,也善于采纳他人的献策。他以韩信之策,抓住项羽、章邯的致命弱点,乘隙进攻而夺占关中;他用张良之策,以韩信、彭越、英布独当一面,合力消灭楚军;采纳袁生献策,率兵趋宛、叶,调动项羽南下,解除成皋之危;采纳陈平之策,离间楚军内部,分裂其领导核心。刘邦还能虚心纳谏,如纳张良之谏,立即停止“复立六国后世”,避免了一场危机;听从张良、陈平的劝阻,趁项羽东撤的机会,立即进行追击,获得最后胜利。
项羽逞匹夫之勇,刚愎自用,不纳良谋。他拒绝韩生建议,不控制“阻山带河”的关中,以致轻易失守;固执于先破齐而后击汉的成见,遂失彭城;集重兵攻荥阳,不以计谋配合军事,全凭蛮力,恃勇斗狠,以致旷日持久,顿兵挫锐,最后败退东撤。
项羽在战场指挥上颇负盛名,不愧为一员叱咤风云的勇将,旌旗所向,敌军披靡。他具有一定的将兵用众的“将才”,但他不具备统帅三军将将用士的“帅才”,更不是创业开国的“命世之主”。他取得了许多战役上的胜利,如破田荣于齐地,败刘邦于彭城,打垮英布,击败彭越,两次突破成皋等等,但他战略失策,全盘皆输,“七十二战,战无不胜”,忽闻楚歌,一败涂地。他自知兵败途穷,难以得脱,在垓下“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只得徒呼“奈若何”了。
“屠龙霸业输刘季,华表千年语夕阳”,这是后人在乌江霸王墓前留下的凭吊诗章。项羽“输”在哪里呢?司马迁评论项羽失败的原因时,说他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争,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实属智者之论。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20 10:36:12 +0800 CST  
@作怪的孩子竿 2017-09-08 18:44:23
支持ing 谢谢您的辛苦发帖
-----------------------------
谢谢支持!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7-09-08 23:25:09 +0800 CST  
@napron 2016-10-10 15:32:25
不想再看翻译了
-----------------------------
@小克TY 2016-10-10 16:12:28
本来就是让你有选择性的看,没人强迫你看。但是作为我,在分析之前,需要讲清楚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另外,我才写了一个开头,你认为我有多少翻译的成份?有些东西我若不注释明白,你也未必能懂。要谦虚,即便你很了解这段历史,也没有必要这样张扬。
-----------------------------
@napron 2016-10-15 10:23:02
我不觉得我看的秦汉资料比你少。我不想砸你场,我原话的意思只是不想再看翻译,期待你不要直接翻译,仅此而已。只是我本人愿望而已,没有指挥或指责你的意思。
-----------------------------
@小克TY 2016-10-15 10:37:23
那我希望你看完全文后,来发表意见,如果确实是致命错误,我会虚心接受。我的目的并不是要科普某段历史,但在讲述之前,有必要简略地介绍一下事件的前因后果。
-----------------------------
@napron 2016-10-15 10:41:28
对灭秦过程及结果你翻译完了吧?也评论完了吧?还是你之后还有什么补充?以免我说话了你又不开心。弱弱问一句楼主你是初中政治老师么?
-----------------------------
@小克TY 2016-10-15 10:48:02
别小看你的初中老师,你不是一个好学生。
-----------------------------
@napron 2016-10-15 11:26:03
我没小看我的初中老师,那个阶段的学生,确实更好接受这样简单的道理 - 赢了就是民心所向,输了就各种错误.
我一会整理一下,会略略跟你讨论一下.我保证,不为反驳而反驳.
我现在先问一句,你说你不是直接翻译,能我跟略微说说
1.你跟史书的记载哪里有出入?
2.根据史书记载你考证出什么?(证明什么?推翻什么?)
3.就我所看,你只有初中历史书政治书般评价为什么输,为什么赢. 动不动就"腐朽""错误""动摇""民心......
-----------------------------
你的辩驳呢?我从前年等到今年,你整理完了么?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8-01-16 00:35:29 +0800 CST  

楼主:小克TY

字数:46674

发表时间:2016-10-10 23:0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1-16 16:12:44 +0800 CST

评论数: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