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秦及楚汉相争

秦始皇兼并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国家,把中国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对历史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他在施政上却又做了许多民不堪命的事情。为了巩固其统治,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为了加强北边的防务,修筑万里长城及驰道;还派出庞大的军队经营岭南等等。所有这些措施,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又给人民带来了极其沉重的负担。特别是为了满足其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宣扬他的功德及武威,筑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费财物,无法统计。
据估计,当时全国的人口约为一千多万,而服役的人超过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劳动人民承担着繁重的兵役、徭役,“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许多人在服役中被折磨致死。秦的赋税也很繁重,“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书·食货志》)。
在残酷的压榨下,百姓“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zhì,猪)之食”(《汉书·食货志》)。 为了防止百姓逃税、逃役和反抗,秦又制定了严刑苛法,“诽谤者族(灭族),偶语者弃市(死刑)”(《史记·高祖本纪》),赴役误期者斩首。一人犯罪,罚及三族。一户犯禁,邻里连坐等等,致成“赭衣(犯人穿的红色囚衣)塞路,囹圄成市”(《汉书·刑法志》)的惨状。
始皇三十七年七月(公元前210年),嬴政在出巡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北)。 丞相李斯和宦官赵高矫诏立少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胡亥继位后,赋敛益重,“力役三倍于古”(《汉书·食货志》),用法也更为苛深,致使天下困疲不堪。当时,不但壮年男子被征调,就连妇女也要服劳役。这就使得大量的劳动力长期脱离生产,造成农业生产的萎缩和破坏,也加速了人民的贫困化。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5:09:00 +0800 CST  
(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秦征发一批贫民去渔阳(今河北密云)戍边。 阳城(今河南登封)雇农陈胜和阳夏(今河南太康)贫农吴广都在被征之列,并担任了戍卒屯长【秦汉戍边军队中的小头目。《商君书·境内》记载: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
当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西寺坡)时,遇上连日大雨,道路不通,无法如期到达渔阳。按秦律法,误期当斩。陈胜和吴广就暗地里商量:“今亡(逃亡)亦死,举大计(指起义)亦死,等死(同样是死),死国可乎(拼死干一番事业如何)?”陈胜又分析时局说: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始皇长子)。扶苏以数谏故(数次劝谏皇上的缘故),上使外将兵(在外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如今有人听说他无罪而被二世杀害)。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还不知道他已死)。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有的人以为他死了),或以为亡(有的人以为他逃亡在外)。今诚(假如)以吾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同“倡”,指号召天下人起义),宜(应该)多(有)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

吴广深以为然。于是两人利用“鱼腹丹书”、“篝火鸣狐”等迷信办法,发动戍卒杀死了押送的秦尉。并鼓动大家: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假使不被杀),而戍死者固十(之)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戍卒听后尽皆拥护。于是,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史记·陈涉世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爆发了。起义军首先攻占了大泽乡,继克蕲县。
陈胜、吴广以“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为号召,由于秦的暴政,人民无以为生,反秦深得人心,起义不久,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其他“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资治通鉴·卷八·二世皇帝二年》)。反秦的烈火很快燃遍全国。
继克蕲县后,起义军兵分两路:一部由符离(今安徽宿县南蕲县集)人葛婴率领,进攻蕲县以东地区;另一部为主力,由陈胜率领,向西挺进。不到一个月,起义军连克铚(今安徽宿县西南)、酂(cuó,今河南永城西南)、苦(今河南鹿邑东)、柘(今河南柘城北)、谯(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等五县,并占领了曾为楚都的重镇陈县(今河南淮阳)。
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到攻占陈县时,已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人,步军数万人。由于形势的迅猛发展,原六国旧贵族、士大夫,隐姓埋名、窥测时机以“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之人,如张耳、陈余、田儋(dàn)之流,也乘机而起,加入了起义队伍。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5:31:18 +0800 CST  
陈、吴义军占领陈县后,陈胜召集各乡“三老”(掌管教化的乡官)和地方上的“豪杰”(有声望、势力的地主绅士大户)会商大计。这些人虽然不是来自农民阶级,但他们也都目睹、亲历了秦朝暴政,特别是看到了陈胜率领起义军短短一个月就连克数县,对他十分敬重,纷纷建议“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但张耳、陈余认为:

今始(刚刚)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自己的私心)。愿将军毋王(不要称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增加)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懈怠)也【《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陈胜思考再三,拒绝了张耳、陈余的“不称王”、“立六国后”的建议,乃自立为王,号“张楚”。后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陈胜称王立国的必要性。陈县政权建立,义旗高举,“天下云会响应,赢粮(携带粮食)而景从(跟随)”,“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史记·陈涉世家》),各地人民争杀秦官吏,纷纷响应,参加义军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六国旧贵族、官吏、游士,如魏咎、周市、蔡赐、周文、朱房、胡武等,还有孔鲋(fù)为首的一些儒生。这说明建立政权起到了强大的号召作用,树立了众望所归的领导中心,扩大了起义的政治影响,更有利于组织力量,统一行动。
以张耳、陈余为代表的旧贵族分子,反对在陈县建立政权,建议立六国后人,表面说是“为秦益敌”而实质是企图利用起义军的力量,实现他们恢复旧国的政治打算。如后来陈胜派遣武臣为将军,北徇赵地,张耳、陈余唆使武臣闹分裂,自立为赵王,拒绝接受陈胜“发兵西入关”的命令,“北徇燕、代,南收河内以自广”(《资治通鉴·卷八·二世皇帝二年》),独自去扩张势力。如果明令立六国后人,把六国贵族残余分子的地位合法化,必然导致他们据地自雄,保持其既得利益,不会听从提调,共同击秦。若六国并立进而恢复到列国争雄,是开历史的倒车。所谓“为秦益敌”,实则是分散反秦力量。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5:39:00 +0800 CST  
张楚政权的建立,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反秦斗争的高潮,农民起义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势。面对日益高涨的反秦斗争形势,起义军进一步确定了“主力西征,偏师略地”的战略方针:以吴广为假(代理)王,指挥主力西攻荥阳,夺取关中门户,准备入关【陈胜派吴广西击荥阳的后续企图是否是入关,史料无明确记载,因此解说不一。综合多种史料,其后续企图应该是入关。理由是:(一)陈胜派出武臣、邓宗、周市等人都是“徇地”,独派出吴广是“西击荥阳”;(二)《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有“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及“使吴广、周文将卒百万西击秦”等语,说明“徇地”与“西击秦”的任务性质不同;(三)结合宋留攻南阳、入武关的任务来看,吴广军有入关的任务比较明确】;以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攻取赵地(今山西大部、河北西部);以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邓宗攻取九江郡(今苏北、安徽大部和江西一部地区。郡治今安徽寿县);以魏人周市攻取魏地(今河南东北部);以广陵人召平攻取广陵(今江苏扬州)。
从以上布势可以看出,起义军的打击目标非常明确:主力西攻咸阳,直接摧毁秦政治中心。此时秦军主力远在边疆,扼守长城和五岭一带;新征集的警卫咸阳的部队总共只有五万人;各郡县的武装慑于起义军的声威,各自为守,关中空虚。此时趁虚直捣秦之腹心,不但有顺利进军的有利条件,而且对灭秦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偏师略取郡县,既与主力形成策应之势,又可攻城略地,发展壮大起义军力量,还有利于瓦解秦在东方的统治体系。
荥阳是通向关中的重要通道,拿下荥阳就等于打开了通向关中的门户。但让陈胜没料到的是,吴广军久攻荥阳不下,大军西进受阻。为确保战略意图的实现,陈胜另以周文为将军,率军绕过荥阳,直取函谷关;并遣宋留率兵攻南阳,奔武关,从南面迂回咸阳。
周文军势如破竹,顺利突破函谷关,进至距秦都咸阳仅百余里的戏(今陕西临潼东)。胡亥听说起义军逼近咸阳,大惊失色。在都城空虚,调兵不及的情况下,只好依少府章邯之谋,将在骊山服役的刑徒赦免,以咸阳储存的兵器、物资编组成军,由章邯率领向起义军反扑(《资治通鉴·卷七·二世皇帝元年》)。周文军经数次苦战,接连受挫,被迫撤出函谷关。
秦王朝得到喘息的机会,一面抽调守备长城的部队增援,一面整训“刑徒”组成的军队,积极进行反攻的准备。周文军退出关中,在曹阳(今河南灵宝东北)停留两个多月。二世二年一月(公元前208年),章邯率军出关,开始反扑。 周文军再度失利,由曹阳退至渑池(今河南渑池西)。十多天后,章邯军追至渑池,起义军全面溃败,周文自刭。
章邯乘胜东进,进逼正在围攻荥阳的吴广军。吴广部将田臧因久攻不下荥阳,与吴广意见不合,私下与李归等计议:

周章(即周文)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不)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留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吴广)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很难和他商量),非诛之,事恐败(难免失败)【《史记·陈涉世家》】。

于是,他们“矫王令”杀害了吴广。陈胜因大敌当前,无可奈何,只好以田臧为上将。田臧即留李归率一部兵力监视荥阳,“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兵败被杀。章邯随即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史记·陈涉世家》),李归战死。
章邯解荥阳之围后,分兵南下,相继击破邓说和伍蓬两军,进逼陈县。胡亥又以司马欣、董翳率军出关增援章邯。此时,陈县只剩下西郊的张贺部。十一月,陈胜亲率起义军与秦军展开激战,张贺战死,陈县已不能守。十二月,陈胜退走汝阴(今安徽阜阳),想回原起义地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走到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时,被其车夫庄贾杀害【《史记·陈涉世家》载: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
南阳的宋留听说陈胜已死,就率军向新蔡撤退。途中遇上秦军,他丧失战斗意志,率军降秦,后来落得个被车裂咸阳的可耻下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高潮,暂时低落下来。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5:46:15 +0800 CST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能于短时期内发展壮大,动摇秦王朝的统治,是由于他们反秦政治目标明确,在策略运用上也较为灵活,在军事战略上,西击秦的方针也符合当时的形势,因而使起义军形成过一时的战略优势和主动。但起义终遭致挫败,究其原因,在于政治、军事经验不足,战略运用和行动也有不少的错误:
一、西征军没有一个长远的战略
首先,吴广顿兵坚城是战略失误。西击秦的吴广军原为主力,被阻于荥阳,长期顿兵坚城,无所作为,这正是秦军所希望的,也是起义军战略上严重的失误。陈胜及时改命周文向关中进军,弥补了这一错误。但当周文军发展顺利及之后遭遇挫败之时,吴广仍顿兵荥阳,不予支援,加深了这一错误。如果这时他能采取较为积极的行动,起义军进军咸阳尚有可能,至少可保存一定实力与秦军周旋下去。吴广始终止步于已失去战略价值的荥阳城下,使起义军整个战略形势被动,是起义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说明主力战略运用的得失,关系到整个战争的胜败。
其次,周文停军于戏,致使功败垂成。周文军不顾险阻,远离根据地,长途奔袭咸阳,行动果敢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但越过函谷关后,突然在戏停止了前进。这一行动失去战机,是起义军由胜转败的关键。所有的史料都没有说明周文停军于戏的明确原因,但加以分析,不外乎是因为长期作战想略作休整,再继续进军;或者是因为迫近了咸阳,怕秦军防守坚固,想等待援军再并力进攻。无论哪一种原因,都是战略上的最大失策,功败垂成,令人惋惜。因为:
1.周文当时的兵力已远远超过秦军数倍,若乘势而进,更收骊山刑徒,兵力就绝对优势,攻破咸阳完全有可能。
2.函谷关为关中唯一的险阻,秦军尚不能坚守且毫无兵力增援,足以说明关中确实空虚。继续挺进,正可乘虚蹈隙,反之,会给秦军以编组军队、进行反扑的时间。
3.周文虽是孤军作战,但如一鼓作气攻下咸阳,或围攻咸阳,战略形势就会迥然不同,不仅便于号召全国反秦力量,有些势力更会主动来增援,就有可能完成起义军一举灭秦的战略方针。及至秦军组织反扑,怀有割据之心的赵、魏观望不前,吴广仍顿兵荥阳,周文孤军奋战,前后失据,安得不一败再败。关键性的战略行动错误,导致战争全局的挫败。周文的教训是值得研究的。
再次,宋留未完成迂回关中的任务。宋留军于七月从陈县出发,曾攻下南阳,但之后毫无发展,直至十二月,仍停留在南阳附近,未能按照陈胜的企图进入武关,迂回咸阳。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5:54:50 +0800 CST  
二、起义军只号召反秦,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
陈胜在陈县建立政权后,只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如何巩固政权的措施,这就难以号召和团结各地纷起响应的反秦力量,使他们有共同遵守的纲领去打击秦。因为“诛暴秦”只是革命的第一目标。打倒敌人后,下一步自己如何办,要有一套政治主张。陈县政权建立后,对如何巩固政权也未采取适应形势的措施,这就难以发挥政权的力量来长期持久地支持各地反秦斗争。敌人一反扑,起义军就无后继力量去挫败反扑,巩固已取得的胜利。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5:56:24 +0800 CST  
三、没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
因为起义的大好形势来的太快,加入起义队伍的人一涌而入,各怀二心,自立为王,没有一个团结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驾驭不了这种形势的。如武臣率三千人,于七月经白马津(今河南滑县东)北渡黄河,攻下三十余城,队伍扩大到数万人。八月,进入邯郸。张耳、陈余怀恨陈胜未给兵权,不能实现其割据的愿望,趁机怂恿武臣自立为王。武臣经不起诱惑,便自立为赵王。陈胜为了顾全大局,采纳了上柱国(最高武官)房君(蔡赐)的建议,遣人祝贺,并催促他尽早发兵入关,协助周文。张耳、陈余又挑唆武臣说:

王(指武臣)王赵,非楚(指陈胜)意,特以计贺王。楚已灭秦,必加兵于赵。愿王毋西兵(不要向西进兵),(应)北徇燕(今河北北部)、代(今山西北部),南收河内(黄河以北的豫北、冀南地区)以自广(扩大势力)。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必不敢制赵;不胜秦,必重赵【《资治通鉴·卷七·二世皇帝元年》】。

武臣遂不听调度,不肯派兵入关,却派部将韩广略取燕地,派李良略取常山(郡治在今河北正定),派张黡(yǎn)攻上党(郡治今山西长子), 忙于自己扩地割据,不配合起义军的灭秦作战。
周市则在攻占了魏地后,擅自立旧贵族魏咎为魏王,实际脱离了陈胜而独立。葛婴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立襄疆为王,后闻陈胜称王,就杀襄疆还报,表示悔过,陈胜却又杀了葛婴。这些分裂活动,造成割据,就谈不上统一指挥与协调动作了。武臣、周市之独立,陈胜之杀葛婴,极大的削弱了反秦力量。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6:02:13 +0800 CST  
四、没有把各地的反秦势力联合起来。
当时南方有英布和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令吴芮起兵,约三千人。项梁和项羽叔侄杀会稽郡守殷通起于吴(今江苏吴县),得各县兵约八千人。东面有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东),有三千人;东阳(今安徽天长县西北)百姓杀县令,立陈婴,发展到两万人。北面有彭越起兵于巨野泽(今山东巨野北)。各地起义军蓬勃发展,形势非常有利。可惜陈胜缺乏这方面的谋略,没有把这些新起的反秦势力组织起来。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6:03:13 +0800 CST  
五、陈胜个人缺乏领袖的才干。
起义初期的大好形势使陈胜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对秦估计不足,也没有看到起义军的弱点,在军事方面没有后续准备。不仅如此,在尔后周文退出关中时,陈胜对于新的形势又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重新研究、制定战略,主动地去指导战争的进行,而是坐守陈县,因此指挥上就多失机宜,无所作为。加之,他又以苛察为忠,听信朱房、胡武的谗言,轻率地杀了一些有功的部属,影响了内部团结。胜利的时候还可以维持,一遇挫折就上下离心,难以挽回危局了。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6:04:25 +0800 CST  
陈胜从谋划起义,到称王立国,再到兵败被害,前后只有短暂的六个月时间,但它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腐朽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千百次的农民起义指出了道路,树立了榜样。“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史记·陈涉世家》)。这充分说明了陈胜、吴广首倡起义的功绩。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于芒砀山主峰西南。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派三十户丁役守护陈胜墓,并按王侯待遇年年杀牲祭祀。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6:05:05 +0800 CST  
@napron 2016-10-10 15:32:25
不想再看翻译了
-----------------------------
本来就是让你有选择性的看,没人强迫你看。但是作为我,在分析之前,需要讲清楚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另外,我才写了一个开头,你认为我有多少翻译的成份?有些东西我若不注释明白,你也未必能懂。要谦虚,即便你很了解这段历史,也没有必要这样张扬。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0 16:12:28 +0800 CST  
(二)破釜沉舟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没有推翻秦王朝的统治,但在其影响下,各地义军风起云涌,并不断发展壮大。趁机而起的齐(都城在今山东临淄,下同)、赵(今河北邯郸)、魏(今河南开封)、燕(今北京大兴)等旧势力,虽然畏惧秦军强大,拥兵观望,各据一方,但表面上也还打着反秦的旗号。
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春, 原来奉陈胜之命略取广陵(今江苏扬州)的召平,听说陈胜兵败、秦军东来的消息,就渡江到会稽(郡治今江苏吴县),以陈胜的名义加封会稽起义的项梁为楚上柱国(最高军事长官),并向他建议:“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史记·项羽本纪》)项梁接受了他的意见,同其侄项羽引八千江东子弟兵渡江北上,在东阳(今安徽天长县西北)汇合了陈婴的起义军两万多人,进至盱眙(今江苏盱眙)。时英布、吕臣、蒲将军等都率军前来相会。起义军力量日益壮大,进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古邳镇)时,已发展到七万多人。
此时,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北)割据的秦嘉企图阻挠项梁军北上。项梁进军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击杀秦嘉,编并了他的部队,进一步壮大了力量。其后,章邯率秦军到达栗县(今河南夏邑),项梁同章邯作战不利,便暂时回师薛(今山东滕县东南)。这时项梁才得知陈胜确实已死,就召集各路别将来薛县共议大事。原在沛县起义的刘邦也来到薛县,接受项梁的指挥。此时项梁军发展到十余万人。
为了便于号召,项梁采纳谋士范增的建议,于是年六月拥立前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建都盱眙,仍称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至此,秦末农民起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1 09:54:17 +0800 CST  
章邯在栗县挫败楚军后,企图乘胜消灭魏、齐、赵等国割据势力,便回军夜袭临济(今河南封丘东)破魏,魏王咎自杀。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 章邯攻齐之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项梁率军往救,与田荣、龙且(jū)大破秦军。章邯败走濮阳(今河南濮阳南),环水自守。
项梁又以项羽、刘邦攻占城阳(今山东菏泽东北)。八月,项羽、刘邦引军攻定陶,不克,西进至雍丘(今河南杞县),大败秦军,杀三川郡守李由(荥阳解围后至此),切断了章邯与洛阳间的联络。项梁亲率主力再攻定陶,大败秦军。
项梁数败秦军后,产生了骄傲情绪,对形势缺乏正确分析,低估了秦军的力量,放松了警惕。九月,章邯在得到充分的补充后,夜袭定陶,大破楚军,项梁战死。农民起义又一次遭到严重挫败。
项羽、刘邦在陈留听说项梁败死,为避免被秦军各个击破,就主动东撤,退保彭城。吕臣驻军于彭城东,项羽军于西,刘邦军于砀,结成犄角之势。楚怀王也自盱眙迁到彭城,对起义军进行整顿,将吕臣同项羽两部合并,由自己亲自统率,驻砀的部队由刘邦率领。
章邯在大败项梁后,对形势产生了错觉,认为楚之名将(项梁)已死,“楚地兵不足忧”(《史记·项羽本纪》),决定舍楚击赵,率秦军北上攻赵,楚军因而得到了休整的机会。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1 10:25:27 +0800 CST  
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闰九月,秦军攻赵,大破赵军,章邯乘胜进占邯郸。 赵王歇和张耳退守巨鹿(今河北鸡泽北),赵将陈余收得常山(郡治今河北正定)兵数万人,军于巨鹿城北。章邯遣王离(王翦孙,王贲子)围巨鹿,自己军于巨鹿以南的棘原,并修筑甬道(两侧有墙的运粮通道)以补给王离。长城军兵多粮足,急攻巨鹿。赵王歇在危急之下,几次遣人向彭城求救。
秦军主力远在河北围攻巨鹿,顿兵坚城,表面上气焰嚣张,实则屡战疲惫,而关中空虚无备;六国旧势力虽拥兵割据,但对秦军也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摆在楚怀王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策定击秦战略和选择执行的人。齐王派在楚军的使者高陵君显建议怀王重用宋义,他说:

宋义论武信君(项梁)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资治通鉴·卷八·二世皇帝二年》】。

楚怀王乃召宋义计议军事,非常欣赏。于是任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准备北上救赵,其他诸将皆由宋义调遣,号为“卿子冠军”(卿子为尊称,冠军即在诸军之上)。至于入关中的任务,诸将因畏秦兵强盛,没有人认为先入关是有利的。独项羽怨恨项梁之死,愿同刘邦西入关。楚怀王诸老将都说:

项羽为人,慓悍猾贼,尝(曾经)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凡是)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年长德高的人),扶义(以仁义为号召)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无侵暴,宜可下。项羽不可遣,独沛公(刘邦)素宽大长者,可遣【《资治通鉴·卷八·二世皇帝二年》】。

怀王根据众人的意见,决定派遣刘邦“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以伐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资治通鉴·卷八·二世皇帝二年》)。
从楚怀王的决策来看,他的战略是:以主力北上救赵,寻求秦军主力决战;以一部西向入关,直捣咸阳。这是符合当时客观情况的。章邯顿兵坚城,已经陷于被动,起义军以主力救赵,内外夹击,有击破秦军的可能。同时,章邯既以全力围攻巨鹿,如不以主力救赵,不但巨鹿之围难解,赵国且有灭亡之危。赵亡,章邯再乘胜转用兵力南下,起义军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趁虚入关的企图也就难以实现了。刘邦率万人西图关中,兵力诚然较少,但有北上救赵的义军牵制秦军主力,可利用当时反秦的大好形势,“扶义而西”,“收陈王、项梁散卒”,以政治配合军事,入关是可能成功的。由此可见,北上救赵和趁虚入关,是起义军在战争全局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而以击歼秦军主力为重点。两方面义军互相配合、呼应,可使秦顾此失彼,应付不暇,收一举灭秦之功。
有人认为,楚怀王以主力北上救赵,是以起义军的主力去对秦军的主力,在战略运用上值得研究。不如以一部北上救赵,牵制秦军主力,而以主力急趋关中,避实而击虚,攻其所必救,这是孙膑“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的策略。趁秦王朝精兵外调、关中空虚之际,直捣秦都咸阳,必然迫使围攻巨鹿的章邯释赵而回救,或以王离一部围赵而以主力回救。待章邯回军时,乘其长途跋涉,士卒疲惫,中途予以截击,定能大胜。这个方案似乎可行,但毕竟未经实践检验,实难断定其必胜。《孙子》曰:“兵者诡道也。”老那么重复“围魏救赵”的方法,胜负也难知,必须审时度势。
楚怀王在选将用人上值得商榷。(一)他轻信高陵君显的吹捧,认为宋义是知兵之将,因而擢为上将军,统领义军诸将。北上救赵时,宋义与项羽在谋略上的争论,实践证明并不真正知兵。他论“武信君必败”不过是不幸而言中罢了。(二)项氏叔侄起兵会稽,渡江西击秦,八千子弟兵皆项氏归属。项梁战死后,楚怀王不从项氏归属中选将统御其众,而独拔宋义于众人之中,使膺北上救赵的重任,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想抑制项氏势力。但宋义威不足以服众,又“不恤士卒而徇其私”(《史记·项羽本纪》),实是难以御众。(三)楚怀王乃项氏叔侄所拥立。项梁战死后,他想抑制项氏势力,自树党羽。他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王之”,却独遣刘邦入关而不遣项羽。又只任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屈居宋义之下,造成起义军内部矛盾,将帅不和。在大敌当前之际,楚怀王不考虑实际情况,不顾大局,过早地抑制项氏势力,是为不智。苏子瞻评论楚怀王,还认为他“是天下之贤主”(《古文观止·苏洵·范增论》),从军事斗争的观点来看,我是不能苟同其论断的。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1 10:39:42 +0800 CST  
二世三年十月(秦以十月为岁首,此十月即西历公元前208年末), 宋义率军北上救赵。他害怕与秦军决战,不敢渡河,到达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后,即停止前进,一连逗留了四十六天。项羽建议立即进兵河北:

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史记·项羽本纪》】。

宋义想保存实力,乘秦、赵相斗,坐收渔利。他说: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疲),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破)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史记·项羽本纪》】。

还洋洋自得吹嘘道:“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史记·项羽本纪》)并通令全军:“猛如虎,狠(违逆)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倔强不听指挥)者,皆斩之!”(《史记·项羽本纪》)这显然是针对项羽而言,想以权力压服项羽。
宋义不但不进兵,反而亲到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大张宴席,送其子出使齐国为相,以图日后割据。时天寒大雨,军中缺粮,士卒忍饥受冻;巨鹿又十分危急,反秦力量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项羽再次力谏: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shū),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利用)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建立)之赵,其势必举(破)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哪有什么疲敝可乘) 【《史记·项羽本纪》】!

他指责宋义道:

国兵(我军)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同“扫”,集中)境内(兵卒粮饷)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史记·项羽本纪》】!

激于义愤,项羽趁早晨进帐参见之机,斩杀了宋义,并号令军中:“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诸将皆慑服。于是共推项羽为假(代理)上将军,并使军追及宋义之子杀之。项羽诛杀卿子冠军,名扬楚国,威震诸侯。十一月,楚怀王以项羽为上将军,率军救赵。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1 10:49:46 +0800 CST  
此时秦军倚仗兵多粮足,日夜猛攻巨鹿,巨鹿危在旦夕。救赵的各路诸侯大军云集巨鹿城外:陈余率数万人在城北;张耳之子张敖率万余人及燕将臧荼、齐相田都也先后引兵至巨鹿,均在陈余附近扎下十几座营垒。但都畏惧秦军,互相观望,谁也不敢出战。
十二月,项羽率楚军进至漳水南岸,与秦军隔河相峙。他先以英布、蒲将军率两万人为前锋,渡过漳水切断秦军运粮的甬道,分割章邯与王离两军。随后项羽亲率主力渡河,并破釜沉舟,只带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楚军以迅雷之势直扑巨鹿,包围了王离的长城军,九战九捷,杀秦将苏角,俘王离,大破秦军。《史记·项羽本纪》生动地描写了巨鹿之战的激烈场面: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zèng),烧庐舍(军营),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秦将名)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营垒),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项羽大破秦军后,召见诸侯将领。诸将“入辕门(军营大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解巨鹿之围后,乘胜进至横漳水南岸,与章邯驻扎于巨鹿以南棘原(今河北平乡县)的部队形成对峙。陈余写信给章邯,指出白起、蒙恬很有功劳,但都遭到杀害,秦“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劝章邯与诸侯联合,共同击秦,分地为王。这时,由于巨鹿战败,胡亥遣使责问章邯。丞相赵高也因战争失败,怕受牵连,想拿章邯来作替罪羊。
章邯获悉这个消息害怕了,秘密派人向项羽求和。和约未成,章邯就率军后撤。项羽以蒲将军率一部昼夜渡过三户津(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兼程追击,切断了章邯主力的退路。项羽率军猛攻,再破秦军于汙(wū)水(漳水支流,今临漳附近)上。
章邯迭遭失败,既无援军,又怕遭胡亥与赵高的杀害,再次派人乞降。项羽也因军粮不足,便允其所请。二世三年七月(公元前207年),章邯率秦军二十余万人, 在汙水南岸的殷墟(今河南安阳西)向项羽投降。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留置于楚军中。
巨鹿之战,秦军主力被歼,秦王朝已濒于崩溃。项羽以秦降将司马欣为上将军,率秦军为前锋,渡黄河向关中挺进。与此同时,刘邦则已逼近武关。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1 10:58:05 +0800 CST  
巨鹿之战是灭秦战争中具有决定性的一场大战,基本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决定了秦王朝覆灭的命运,为刘邦入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战前,宋义主张坐山观虎斗,是愚蠢而消极的,会坐致秦军强大,是坐等秦军各个击破。秦强赵弱,秦军攻赵,如虎搏兔,何来两虎相斗,一伤一敝。“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宋义之“先斗秦赵”、“我乘其敝”的主张是立足于看,置同盟军的危亡于不顾,不但破坏了联合抗秦的战略,对楚军自己也是不利的。秦军如破赵,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诸侯援赵部队的瓦解和秦军力量的增长。章邯势必集中全力把矛头指向起义军以行决战,那时不但无敝可承,起义军且有被击破的危险。
项羽洞察全局,主张采取积极进攻的行动,迅速渡河北上救赵,乘秦军顿兵坚城,士卒疲惫之时,“楚击其外,赵应其内”。事实证明,这是破秦救赵的上策。起义军的战略是以主力救赵,进攻秦军主力;以一部入关,直取咸阳,南、北两路相互呼应。而全局之安危,成败之关键,则是在巨鹿。如果不“急引兵渡河”合力击秦,则章邯以强大的兵力攻新立之赵国,诚如项羽所言,“其势必举赵”。这样,整个局势将发生不利于起义军的严重变化。所以救赵是关系到反秦力量的团结与分裂的问题,是关系到反秦成败的问题。
巨鹿之战的胜利固然是起义军英勇敢战的结果,但也是和项羽出色的战场指挥分不开的。当时秦军以重兵围巨鹿,兵势强盛,诸侯军救赵者十余壁,莫敢纵兵。项羽虽全军渡河增援当阳君、蒲将军,但仍是以寡击众。他以破釜沉舟之计激励士气,每人只带三日粮,以示必死,无有还心,充分表现了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楚军渡河后,先以一部兵力分割章邯与王离军,使围城的秦军陷于孤立,造成楚军的局部优势。然后阻绝章邯甬道,断绝王离军粮食,予以各个击破。以后又命蒲将军南下三户津,切断章邯军退路,形成前后夹击,对迫降章邯起了重大作用。从巨鹿之战全过程可以看出,项羽很善于运用分割、迂回战术。此外,楚军在渡过漳水之后,不顾疲劳,九战九捷,说明项羽能利用军队的锐气,长于乘胜连续作战;敢于实施远程追击,作战以求全胜。
秦军的失败,除政治腐朽、不得人心的因素外,主要是章邯在主观指导上的错误。他对当时形势缺乏正确地分析,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对新生力量的内在坚强因素更不理解。在击败项梁后,便以为“楚地兵不足忧”,错误地确定“舍楚击赵”的方针,转战河北,给了起义军以整顿、发展、壮大的机会,并顿兵坚城,陷于两面受敌的不利态势。这都是秦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1 11:16:03 +0800 CST  
(三)——入咸阳


刘邦,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里”相当于现在的村)人,姓刘,字季,为泗水亭长(秦代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史记·高祖本纪》称其“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豁达豪放)。常有大度……好酒及色。常从王媪(ǎo)、武负(通“妇”)贳(shì,赊欠)酒”。
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人吕公与沛县县令交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沛县安了家。吕公喜欢给人相面,看到刘邦的相貌,非常敬重他,就将女儿吕雉许配给了他。后来刘邦为泗水亭押送徒役去骊山,结果有很多徒役半道逃跑了,他估计进退都是死,便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其中有十余人愿跟着他,于是躲进了芒山、砀山一带的深山湖泽间(《史记·高祖本纪》)。
陈胜、吴广起事后,许多郡县杀官吏纷纷响应,沛县县令非常惊恐,也想响应陈胜。于是狱椽曹参、主吏萧何劝沛县令将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沛县令觉得有理,派樊哙去叫刘邦回来。这时,刘邦已经有一百人多了,便带人往回赶(《史记·高祖本纪》)。
然而沛县令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于是他命令据守城池,并捉拿萧何和曹参。二人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将书信绑在箭上射入城中,鼓动城中百姓起来杀掉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沛县百姓本就不满秦朝的苛政,便一起杀掉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并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
刘邦召集了两三千人后,攻取了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丰邑等地。不料守卫丰邑的部下雍齿在魏将周市的蛊惑下,以城降了魏国。刘邦得知消息大怒,率兵攻丰邑,不克。他听说项梁在薛(今山东滕县东南),便跑去了薛县见项梁。项梁给了刘邦五千人,五大夫级的将领十人,助他夺回了丰邑。自此,刘邦归附于项氏部下。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2 08:35:34 +0800 CST  
二世二年闰九月(公元前208年), 章邯北上击赵,形势发生了有利于起义军的变化,楚怀王遂定下以项羽率主力救赵,刘邦率一部西向入关的战略决策。当时秦军主力远在河北,黄河以南的秦军除保障其后方联络线外,没有较大的机动部队。但开封、荥阳、洛阳、函谷关、南阳、武关等重镇和关隘,都有重兵防守。刘邦所指挥的部队不过万人,虽有一定的战斗锻炼,但西入关中,如探虎穴,困难仍是很大的。
刘邦受命后,采取边进军、边发展的策略,积极准备,扩大队伍。他编并了栗县刚武侯的四千多人,并联合魏将皇欣、武蒲,声势渐大【注:刚武侯,东汉应劭著《汉书集解音义》曰:“楚怀王将也。”又曰:“功臣表云棘蒲刚侯陈武。武,一姓柴。‘刚武侯’宜为‘刚侯武’,魏将也。”西晋臣瓒著《汉书集解音义》曰:“功臣表柴武以将军起薛,别救东阿,至霸上,入汉中,非怀王将也,又非魏将也,例未称谥。”唐颜师古著《汉书注》曰:“史失其名姓,唯识其爵号,不知谁也,不当改为‘刚侯武’。应氏以为怀王将,又云魏将,无据矣。”】。
二世三年二月(公元前207年), 刘邦趁巨鹿决战之机,由砀率军北上,联合彭越进攻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遭到顿挫后,折而向西。经过高阳(今河南杞县西)时,采纳了郦食其(食其:音yì jī)的建议, 袭取了屯粮甚多的陈留,得到了充分的补给,并收编了郦商(郦食其弟)的部队四千人。
三月,刘邦率同郦商进攻开封受挫,绕道西进,败秦将杨熊于曲遇(今河南中牟)。杨熊退入荥阳,后被胡亥斩首。刘邦继续西进,攻占了颖川(今河南禹县,郡治阳翟),并夺取了轘辕(今河南偃师东南)险道。 这时,赵国的别将司马卬(áng)想渡过黄河,进入函谷关。刘邦又北至平阴(今河南孟津北),封锁了黄河渡口。在洛阳以东与秦军作战不利,折向南采取大迂回,出轘辕险道,进迫南阳,准备由武关进入关中。此时,张良率韩军加入了刘邦队伍。
六月,刘邦在犨(chōu,今河南鲁山东南)东大败南阳郡守吕齮。吕齮退守宛城,刘邦准备越宛城西进。张良谏议说:

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史记·高祖本纪》】。

于是刘邦连夜偃旗息鼓,绕道还军,黎明时包围了宛城,迫降了吕齮。七月,刘邦继续西进,发展很顺利,在丹水(今河南淅川县西南)接受了高武侯鳃、襄侯王陵的投降。又东攻胡阳(今河南唐河南),西克郦(今河南内乡东北)、析(今河南内乡西北)两城,肃清了南阳地区的秦军。
八月,刘邦攻破武关。这时,秦军在关东的主力章邯、王离已被项羽歼灭。章邯的倒戈给了摇摇欲坠的秦王朝一个沉重的打击,胡亥寝食难安,他派使者质问赵高。赵高知道胡亥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与不满,遂同其弟赵成和女婿咸阳令阎乐,逼杀了胡亥,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准备重整旗鼓,进行反扑。九月,子婴诛杀了赵高,并派兵防守峣关(今陕西蓝田西),企图阻止起义军西进。
峣关前据峣岭,后枕蒉(kuì)山,地形险要, 是武关以西靠近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张良认为不宜强攻,建议麻痹秦军,松懈其斗志。他说:

秦兵尚强,未可轻。愿先遣人益张旗帜于山上为疑兵,使郦食其、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以利诱之)【《资治通鉴·卷八·二世皇帝三年》】。

刘邦依计而行,秦军果然愿意联合反秦,疏于戒备。刘邦乘隙率军绕过峣关,翻越蒉山,大败秦军于蓝田(今陕西西安东南)。这一战粉碎了秦王朝的最后抵抗,决定了它灭亡的命运。刘邦乘胜逼近咸阳。
汉高帝元年十月(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进至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 秦王子婴无力抵抗,只好“素车白马(白车白马,用于凶丧的车马),系颈以组(绳子), 封皇帝玺符节,在轵(zhī)道(今陕西西安北)迎降。 秦王朝一统天下后十五年的残暴统治,终于在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中土崩瓦解了。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2 09:12:35 +0800 CST  
刘邦以较少的兵力由砀西进,仅用七个月的时间,便攻入武关,进逼咸阳,摧毁了秦的统治中心。这一方面是由于他能高举反秦的旗帜“扶义而西”,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另一方面是项羽北上救赵,牵制并全歼了秦军主力,为他西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刘邦的战略运用和战役指导也很成功。
刘邦的西向入关和项羽的北上击秦是灭秦战略双环的有机联系,息息相关。项羽救赵在击实,为刘邦的趁虚创造条件,而刘邦的趁虚能顺利发展也影响到项羽战略任务的完成。趁虚则要求行动坚决、积极、迅速、抓紧战机。刘邦的行动无论从战略还是战役上都贯彻和体现了这一点。他发现洛阳、荥阳、开封都有秦军防守,坚城难攻如果留之不顾,有受前后夹攻的危险;攻下再进,又有顿兵坚城、贻误战机的可能。因而毅然避开函谷关,向南作战略大迂回,这是最大的趁虚。既甩开了坚城,又出秦军之无备或少备。在战役上每遇坚城,能取则取,不能取则绕道而行,绝不受坚城牵制,争取了时间。
刘邦出兵时,兵力仅万余人,如果等兵力扩大后再进军,有失去战机的可能;如果不壮大队伍,又难以完成西行入关的战略任务,因而他采取边进军、边发展的策略。在扩大队伍的手段上,刘邦表现得很灵活,就是军事、政治手段并用。能打败的,就以兵力取之;能招降的,就诱降之;能联合的,就采取联合的办法接纳之。这样,既不影响进军速度,又不过多消耗兵力,还扩大了实力。实力扩大又促进了进军速度,体现了进军和发展的一致性。
刘邦虽然希望迅速入关,但不是一味冒进,而是注意稳中求快,置自己于不败之地。他发现司马卬企图南渡黄河利用义军声势西入关中扩张势力时,不惜北攻平阴,塞住黄河渡口。在越过南阳西进时,采纳张良的建议,回军迫降吕齮,继又扫荡南阳地区的秦军,都是快中求稳的行动。而且,刘邦很讲究政策和策略,优待俘虏,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注意政治影响,注意宣传,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因而也受到百姓的拥戴,进军顺利。
楼主 小克TY  发布于 2016-10-12 09:28:00 +0800 CST  

楼主:小克TY

字数:46674

发表时间:2016-10-10 23:0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1-16 16:12:44 +0800 CST

评论数: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