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你的三观!嘿嘿,理性讲述真实的中国的近现代历史

@华氏42度 2013-05-24 19:34:06
还是不明白民主和共和有啥区别?
-----------------------------
简单的这么说吧。
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这叫民主路线。事实上要代议。
共和路线,尊重多数人。同时规范限制,保障少数人的基本权力。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4 19:56:02 +0800 CST  
@没有1999 2013-05-24 21:33:59
@华氏42度 2013-05-24 19:34:06
还是不明白民主和共和有啥区别?
-----------------------------
@曹立仁 590楼 2013-05-24 19:56:0
-----------------------------
是的,亲看出来啦。所以三观很重要。
比如要立法,再邪恶的言论,也不能抓。
小百姓们会答应么?嘿嘿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4 21:44:58 +0800 CST  
@脱轨de列车 601楼 2013-05-25 07:35:00
回复第65楼(作者: @波罗蜜多多多多 于 2013-05-16 16:50)
@非咸非淡 60楼 2013-05-16 13:08:17
把中华衰败的思想原因都怪到孔老二……
==========
盛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啊,5000多年的历史都是演绎这东西,一个思想可以强大一个民族,也可以磨灭一个民族!比如史可法联合满清干李闯,蒋不抵抗,,记得以前看春秋时代的一本书有句话:内寇不与,外敌何以拒。同样一句话认知不同 结果迥异!
-----------------------------
民族是甚摸?求科普啊,親。漢民族是啥?
哥還真不是盲目排斥一切西方概念的人哦,蛋是,1. 西洋人早拋棄民族這個垃圾啦,親。2. 要拿西洋人的民族概念來劃分,來分裂中國族群,沒問題。可是,親,至少的,您得把民族給定義清楚吧?啥是漢民族啊?親?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07:46:07 +0800 CST  
@有你小秘书 596楼 2013-05-25 00:01:41
回复第574楼(作者: @曹立仁 于 2013-05-24 16:11) @有你小秘书 2013-05-24 09:53:53   文章偏颇,水平造次。看到你那一堆洋厕所…… ==========
你知道真实是什么概念吗?真正的真实,纯粹的真实不是你我一介凡人可以理解的。历史所谓的真实,就像拿破仑说的,只是被承认了的谎言。只不过这个谎言,有时候符合利益集团就被宣扬出来,而百姓觉得自己的利益因此受到损害。但反过来,历史又真的就真实了吗?......
-----------------------------
歡迎親回來拍磚頂貼哦。
蛋是,親還是看完再說嘛,有針對性地提出質疑,這樣才好嗎。
親所問的,淪家上面都說啦。拋棄唯物主義愚昧迷信,理性地講述歷史。
沒看到淪家上面在定義名詞,動詞嗎?
不需要啥十年的啦,親,大家都不傻。都有基本的邏輯常識,缺乏的只是習慣,因為被長期忽悠,缺乏理性邏輯思考的習慣,和批判性思考的習慣。如此而已。
1. 定義明確。2. 邏輯一致。
覺得樓主啥地方瞎掰啦,跳大神啦,指出來。大家可以討論。
節,才是真正的,傳說中的“辯證法”哦,親。正,反,合。嘿嘿。
還是那一句,本文理性講述真實的歷史。如果覺得歷史的講述里,什麽地方不合理性邏輯標準,指出來。什麽歷史事實,是錯誤的,指出來。嘿嘿。
比如,洋廁所啦,洋手紙啦,洋紙啦,洋戀愛啦,洋家庭啦,當然也包括,洋唯物主義啦,洋民族主義啦,嘿嘿。要是覺得,這些腫摸都成了學西洋人的啦?可以提出來哦,親。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07:53:35 +0800 CST  
@脱轨de列车 602楼 2013-05-25 07:41:34
回复第72楼(作者: @非咸非淡 于 2013-05-16 20:53)
孔子另一个伟大之处,是在于他并不相信暴力,刑罚能够真正的把天下变好。关于统治方法的见解。孔子认为……
==========
以德????德可忽悠不可用,道德本来就是对人性的背弃,人心本私,非弄的大公无私,扯淡,还是法治靠谱!
-----------------------------
親,表醬紫啦。德是啥?親說德沒用,那也是一種道德觀念哦。
德不就是對大家的三觀中的價值觀么?是非廉恥的標準。
法治一樣離不開全社會人的價值觀標準的啦。
比如,法律制度應該不應該保護“親親相隱”?中國的法律,不僅不保護哦,而且替父親隱瞞,還是違法哦,親。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07:58:56 +0800 CST  
@没有1999 2013-05-25 07:52:56
@脱轨de列车 601楼 2013-05-25 07:35:00
回复第65楼(作者: @波罗蜜多多多多 于 2013-05-16 16:50)
@非咸非淡 60楼 2013-05-16 13:08:17
-----------------------------
应该说,民族和阶级,都是忽悠。
洋人的民族概念,有其历史的背景。会在后面说到的。简单的说,是因为宗教战争,欧洲政教合一的传统导致的。
熟悉欧洲的亲们,可以去思考。
比利时和荷兰,肿摸就俩民族啦?
奥地利和德国,肿摸就俩民族啦?嘿嘿。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08:06:06 +0800 CST  
正文:

食物的短缺,生活卫生习惯和医疗条件的局限,造成了,清国的时候,小百姓的寿命其实是很低的。关于18世纪时,清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估计没有人可以说的准确。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保存下来的当时的户籍资料,了解到一些。
在沈阳郊外,当年有个村子,叫“道义”,这名字起的,还挺有文化的,嘿嘿。
道义村在1792年出生了968个男婴儿,我们可以追踪他们的生命轨迹。户籍资料显示,当年出生的男婴儿里,三分之一的男婴儿,在第一年夭折,剩下的一半,没有活到二十岁,也夭折了。整个村的平均寿命,是32岁,其中有4%的人,活过了65岁。
这个户籍资料里还有几点是很有趣的,或者说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首先,产妇们的年龄构成,比较不合伙常理,87个婴儿的母亲年龄是在15-19岁之间,而生育的明显高峰出现20-24岁(226个)和25-29(255个),从女性的生理生育条件来看,这一点显然不太正常。对这个异常现象,存在可能的解释只有两点,一,当时的人有意识地在刚成家,经济状况不成熟的时候,采取有效的避孕手段。二,有的新生婴儿,被处理掉了,只有87个男婴儿被报上了户籍。
第二,成年男女比例来说,女人比男人稍微要多些。但是,有20%的男人,是终身没有媳妇的。而所有的适婚女人,要么是有丈夫的,要么是丧夫的寡妇。我们可以从此推理出来,有条件的男人,拥有不只一个一个妻子,或者说妾。而有20%的男人,则是一辈子都娶不起一个媳妇的,他们组织不起自己的家庭,自然也就不是“小户”啦,而是赤贫阶层。
清国时的小百姓,其实那是相当的迷信的啦。真正和小百姓生活接触的多的,那其实真还不是佛教。佛教是要有庙的,有庙必需是要有专业人士营运的,那就是和尚这些职业化人士啦。这导致了,首先,庙的成本高。要维持一个庙的运作,那至少的,这庙得有一定的庙产,土地。所以佛教寺庙并不普及。其次的,职业人士,接触的,当然主要是“施主”啦。一个泥腿子,拿的出多少香火钱?咱真没有指责和尚们嫌贫爱富啊,但是不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交流的语言层次来说,常去和尚庙的,那还真不是小百姓。
真正遍布清国乡间的,是道教为主,融合了佛教,儒学,和民间迷信的民间道教。龙王爷啦,土地爷啦,关二爷啦,一口枯井啦,一棵参天古树啦,当然也会当地民间流传的大人物,还可能会据说在当地常显神通的各种精灵鬼怪哦。村口上,搭个小庙,就可以啦。再简单的,树里面立个佛龛位,外面搭上些护篷,就可以啦,倍儿亲民。经济实惠,小百姓们都说好。嘿嘿。
真正日常和乡村小百姓接触多的宗教人士,其实是各地游走的道士为主。看病啦,赶鬼驱邪啦,这些都算道士们的专业。
上面说过,士绅阶层,负责管理和教化小百姓,正三观。除此之外,小百姓接受三观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那就是看大戏。评话说书,那主要是在城镇里。去乡下,为小百姓科普历史知识,正三观的,其实是各个戏班。
有钱人家有大喜事啦,那会花钱请个戏班来,和乡亲们同乐,那才显得排场体面嘛。
另一方面,就是各种宗教场合啦。乡亲们靠天吃饭啦,那当然得孝敬各路神仙,求个风调雨顺。由大户挑头,村里各家人凑份子,请戏班来,唱大戏给龙王老爷听,龙王老爷高兴了,今年就降雨啦。出钱的乡亲们,跟在旁边蹭个戏看,龙王老爷,土地公公,应该也不会生气的啦,嘿嘿。
为俺们草根小百姓服务的各戏班,那当然是下里巴人啦。表演的内容好玩,而且教育的三观,也很好哦,要忠诚啦,要有孝心啦,还有常见的,要知恩图报啦,忘恩负义不得好报啦。。。这些观念,就这么得到推广教育啦。
所以明清兴起的戏班,那真就是俺们下里巴人的娱乐活动。演唱的方法朴素而热闹,演出的内容,小百姓听的懂的,而且喜闻乐见的三观教育,真没什么少儿不宜不健康的内容哦,嘿嘿。
清国的士人们,要么去青楼玩风雅啦,那叫“名士风流”,真要听戏,那就是昆曲那些个,依依呀呀的唱戏。而且内容很不健康哦,常有的是小尼姑思春啦,书生翻墙和小姐私通啦,那些个的。所以五四的时候批判孔教,表面上的道貌岸然,一肚子的男盗女娼,那其实还真有他们的道理哦。东方人士人的审美情趣,其实是暧昧的,就是那么遮遮掩掩的意淫。
京剧这些下里巴人的玩意儿被拔高,并且到最后,融入了昆曲的许多元素的题材,是清国的事情。满人普遍文化层次低嘛,你懂的,嘿嘿,审美情趣,那当然就这样啦。比如慈禧太后,她受的教育,和一个村妇,其实还真就差不多。另一方面哦,满人的祖制,不可以嫖娼的。当初祖制严格啊,一般满人也不敢太放肆。那么就改玩表演艺术家吧,捧戏子。同性恋在中国传统里,其实一直存在,是上层人士的一个玩意,那叫“癖”。后面的,不解释啦,嘿嘿。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08:50:15 +0800 CST  
週末都沒人氣啊。。。。

樓主要打滾撒嬌啦。。。。

今天頂帖參與的親們,要是不超過十個,淪家,淪家不更新樂啦。

同一個人頂貼十次不算哦。咱們要正三觀,就不能玩賴,嘿嘿。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08:52:08 +0800 CST  
@没有 1999 2013-05-25 07:52:56
@脱轨de列车 601楼 2013-05-25 07:35:00
回复第65楼(作者: @波罗蜜多多多多 于 2013-05-16 16:50)
@非咸非淡 60楼 2013-05-16 13:08:17
-----------------------------
@曹立仁 609楼 2013-05-25 08:06:06
应该说,民族和阶级,都是忽悠。
洋人的民族概念,有其历史的背景。会在后面说到的。简单的说,是因为宗教战争,欧洲政教合一的传统导致的。
熟悉欧洲的亲们,可以去思考。
比利时和荷兰,肿摸就俩民族啦?
奥地利和德国,肿摸就俩民族啦?嘿嘿。
-----------------------------
@没有1999 611楼 2013-05-25 08:15:46
是中国的民族和阶级,都是忽悠。
-----------------------------
不是的哦。不僅僅是中國哦,親。
民族,階級,都是社會學的概念。
先入為主地,用這個眼光去看社會,那是有問題滴。不僅看不清,而且會看出問題哦。人為地製造分裂,甚至是仇恨。
這裡不多說歐洲歷史啦,其實拿唯物主義那一套講歐洲歷史,一樣是講不通的啦。階級,是唯物主義的東西哦,親。走粗海關,沒多少人會用這一套講歷史啦。
至於民族,無宗教,則無所謂民族。歐洲人已經到所謂的后宗教時代,當然也就不扯民族啦。
米國當初建國,就是政教分離的制度,允許宗教自由,自然也就不扯民族。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09:00:28 +0800 CST  
@非咸非淡 2013-05-25 11:45:57
受不了楼主的各种八卦体词汇的虐。想把文章写的轻松有趣,不是用一堆八卦体词汇能堆砌出来的,口语化的行文也不是啊、哦、啦……,这么写反而很影响阅读。楼主小心自拆招牌哦。
-----------------------------
这不装嫩么?亲
装嫩有错么?
别逼哥喔,真逼急乐,哥改用英文喷,嘿嘿。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11:53:33 +0800 CST  
@有你小秘书 2013-05-25 11:56:08
回复第605楼(作者:@曹立仁 于 2013-05-25 07:53)   @有你小秘书 596楼 2013-05-25 00:01:41   回复第574楼(作者: …… ==========
你可能康德的理性三部
-----------------------------
别康德啦,亲。
不因人而废言喔,这是基本的,常见的逻辑荒谬嘛。
这人啥态度?这人啥动机?这人啥立场?这人啥学位?
说啦,觉得那里有不对的,有针对性的提出来。
这可真的是理性思维的常识喔。
理性思考的习惯,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还真的是教育所不培训的。
有针对性的,指出来,观点方面的错误,或者历史陈述方面的错误。这是你要改进的。
俺要改进的,或许是要提高改善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习惯。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12:06:20 +0800 CST  
@Noman5288 618楼 2013-05-25 11:57:37
民族,有认同感就是一个民族,没用就不是.就这么简单吧.感觉中国为什么走向这么集权,和地理位置关系大,处在人类文明边缘地带,外部压力小,不象地中海远岸,文明太多,难集权.
-----------------------------
還是那個問題:1. 請定義民族。2. 請定義漢民族。
當年的歐洲可以很好定義哦。
信新教的,叫荷蘭民族。
信天主教的,叫比利時民族。
信猶太教的,叫猶太民族。
嘿嘿。
而米國一開國就政教分離,所以從一開國,就不知道啥叫民族。
如果要說民族就是“國族”,中華民族,就是“米國民族”那樣的概念,可以哦。蛋是,就別扯民族。因為那是在人為的,腔調,灌輸民族這個概念,造成族群對立,和國家的分裂。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12:10:50 +0800 CST  
@Noman5288 618楼 2013-05-25 11:57:37
民族,有认同感就是一个民族,没用就不是.就这么简单吧.感觉中国为什么走向这么集权,和地理位置关系大,处在人类文明边缘地带,外部压力小,不象地中海远岸,文明太多,难集权.
-----------------------------
認同感?認同些什麽?
如果是認同“敬拜祖宗”那些的舊中國傳統,那麼,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認同的,可完全相反哦。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12:12:26 +0800 CST  
@有点烦678 622楼 2013-05-25 12:23:26
回复548楼,不同意你的最后一句,设么叫异族征服中原?那时还没有这个概念吧?再说戎族的祖先也是三皇五帝里的人啊,同源何来异族之说?不要自卑自虐啊!那时好像还没有族群的观念吧,不要拿现在套以前
-----------------------------
當然就是“異族征服中原”啊。怎麼沒這概念啊?概念明確哦。
狄夷入中國,則中國之。
自卑自虐,正是中國歷史教育的問題,這不正在毀這個三觀么。
教育灌輸的都是偽史。
是非廉恥觀,也都扭曲啦。
被征服,怎麼就恥辱啦?
日耳曼諸蠻族,征服英格蘭,建立七國。
再日後,諾曼人的威廉公爵,征服英國。
都是異族入侵征服。英國人怎麼不覺得恥辱?
會覺得恥辱,那是因為廉恥標準錯樂。
進而去歪曲,編造歷史,那才是自卑嘛。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12:46:57 +0800 CST  
@有你小秘书 2013-05-25 13:02:43
回复第619楼(作者:@曹立仁 于 2013-05-25 12:06)   @有你小秘书 2013-05-25 11:56:08   回复第605楼(作者:@曹立仁 于 2…… ==========
你不懂我的意思啊
-----------------------------
对不起喔,真没细看。
简单说,你的世界观认识论,是被灌输定型啦。要作的,就是毁三观嘛。
如何作?就是具体的指出来,你觉得啥地方不对,嘿嘿。有针对性的讨论,进而你才可能意识到问题。俺也可能意识到错误,嘿嘿。
这就叫正反合。
别康德啊,你要真的有哲学逻辑的培训,应该很容易就能看的懂,唯物主义是愚昧迷信,是啥意思。
简单说,马克思关于劳动和人的定义,都是愚民逻辑,嘿嘿,整一个跳大神嘛。
而你的世界观认识论都在那个套路里,这要说起来,扯远啦,亲。
还是那句话,能学着理性思考么?
有针对性地,对俺述说的历史,进行质疑和批判。
科普哲学,那可真不是俺打算在这里干的,嘿嘿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13:12:53 +0800 CST  
@非咸非淡 2013-05-25 13:05:34
回复第616楼(作者:@曹立仁 于 2013-05-25 11:53)
@非咸非淡 2013-05-25 11:45:57
受不了楼主的各种八卦体词汇的虐。想把文章……
==========
真无法理
-----------------------------
嗷,觉得俺逻辑都不工整啦。。。
哥自诩大学问,这个打击大啦。。。
有点儿被毁三观的感脚,嘿嘿
回头琢磨琢磨,怎么装嫩又不毁逻辑,嘿嘿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13:15:27 +0800 CST  
正文:

我们上面说过,事实在管理基层的,是当地的士绅阶层,士绅老爷们,当然有所谓的土豪劣绅,不讲理欺压小百姓的个别现象。但是,毕竟是有着儒家思想的教育灌输,他们主观上还是有着基本的是非廉耻观念的约束。客观上,清国的基层社会,和以前一样,是个宗亲社会。大家基本都是世代的同宗而出,毕竟有这方面的顾忌和考虑。而不同宗亲之间,也会有着牵制。要乡里人都认为“德高望重”,才能服众吗。更况且,还有官府的约束。
官府和士绅,两股互相制约的势力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任何一方,都不至于太过的肆无忌惮。所以在太平年间,没有兵荒马乱,社会秩序破裂的话,小百姓,倒也真不应该算上“水深火热”之中。
还有一个许多人的误区,认为中国的广大农民保守固执守旧。事实上,广大农民,可以说愚昧,因为缺乏教化,缺乏见识,但是他们倒真不保守固执。反而是经过比较系统的教育灌输的,脑子里已经形成系统化的思维习惯和价值标准的士人们,才是真正保守守旧的。除非其中的一小部分人,能够真正的有勇气,理性地去看待思考新概念,新事物,并对自己已形成的观念体系进行反思。这样的人,比较是少数,是所谓的“洞察”者。
而广大农民,本无所谓教化,你要跟他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祖宗之法是什摸?农民缺乏的,只是接触的机会,被启蒙,被教化的机会。我们在后面会看到,最初接受西方思想,西方事物的,那还真就是这些农民更容易的多。他们没有固化的思维包袱,看到洋玩意好,那就喜欢啦。看到洋学堂免费,那就送娃去上学吧。听到洋教士说的道理,听着有道理哦,比菩萨灵哦,那就信洋教吧。也包括洪秀全这些,落第秀才,底层边缘文人。基本而言,越接近社会底层,传统教育的包袱越轻,思维没有被固化,越容易接受新的概念。
明清的士农工商社会划分,虽然把工匠和商人排在底层,但是事实上,主要生活在城镇里的工商阶层的日子,整体而言,还是比亿万农民要好的。各行业的工匠手艺人,经营着制鞋啦,打金饰啦,作家具啦各种小买卖。一般也都是学徒制度,学徒跟着师傅学习到出师了,就可以自立门户,开始自己的小买卖。各行业都自发形成各自的行会,一方面对内定行规,仲裁排解同行之间的纠纷,当然如果有官府摊派的事项,也负责向行会里的成员们收取款项。另一方面,也代表整个行会,和官府交涉,争取维护行业的利益。
商人们的范围就广啦,从在走村串巷的小商贩,到百万身家的大商人,都属于商人。他们一样也有各自的商会,基本职能和工匠们的行会大致相同。此外,在治安不好的长途商路上,商人们还会组织起商团武装,保障商队的安全。
行会和商会,也是民间娱乐的主要组织者。和乡下一样,到了重要的宗教节日啦,传统的民间节日啦,各行业的守护神仙的纪念日啦,那些的,行会和商会,也就会张罗组织庆典和各种娱乐。
但是1800年前的清国商人阶层,不要说和欧洲中世纪作比较,就算和日本和印度的商人相比,力量都弱的多,从来没有形成过自己相对独立的势力。所谓的“商人自治”城市,更是从来没有在明清两朝出现过。
传统中国历史教育的所谓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说法,那真的是非常牵强附会。
首先,中国自从封建制度废除之后,皇权独大,而且越来越大。根本没有形成契约精神的传统,缺乏权力保障的商人们,如何可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富可敌国的沈万三?又如何?富到可敌国了,皇帝就该收拾啦,嘿嘿。
其次,重本抑末的国策和社会制度,决定了,有钱的商人,也希望能够通过买地成为地主,进而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考取功名,一改门风,光宗耀祖。这种社会价值观下,如何可能有什么资本主义发展?
其实在欧洲也是一样的啊。中世纪天主教独大的时代,有钱人过天国比骆驼过针眼还难。这是社会价值观,在当时,作买卖的,那不就是犹太人么?犹太人是当时的贱民,只能作贱业啊。高富帅们,要么作猛男,作骑士,建功立业,成为封建贵族,成为信仰的守护者。要么进教会,成为信仰的宣导者。怎么可能去作买卖嘛?
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是新教伦理的产物,荷兰英国北欧这些新教地区,以积累财富为荣的价值观,导致了资本主义,股份制度公司的兴起和发展。
上面大致介绍了1800年前的清国社会概况,接下来,说说当时的地下社会。
清国的地下社会,两大类,民间宗教,还有民间会党。咱们先说说民间会党势力。
清国的民间会党,主要两条线,南北漕运一条线,东西长江一条线。沿着这两条线扩散蔓延。
会党的真正欺压,是运输行业。还是那句话,清国是重本末的,运输行业的这些流动人口,船民啦,搬运工啦,和商人那些一样,那都是被制度和社会观念所歧视的。有钱的商人,可以巴结官府,那处境当然好的多。可是底层的搬运工,船民呢?被老板欺压,被官府压制,还被小百姓给鄙视,渐渐的,就形成了抱团互助,对抗欺压的社团。在那个法制不健全的时代,那就是最原始的工会啦。
沿着运河,从事漕运的船民走卒们,有着他们自己的“青帮”。青帮的创始人,传说是三个结义兄弟,其中一个还有秀才的功名哦。他们信奉当时的一个民间宗教,叫罗教。雍正年间,三兄弟揭皇榜,替朝廷解决漕运问题,创立青帮。青帮的创始人,有宗教背景,而且还真可能有秀才的功名哦,因为整个青帮的谱系传承明晰,辈分清楚。
这是运河一线。沿长江一线呢,那就多元化啦,有各种区域型的社党。19世纪后期,形成比较大的规模。
后来所谓“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说的就是这个。
后来革命党发动群众啊,找到清帮,和各地的帮会,开始科普啦,亲,反清复明哦,倍儿有面子哦,家国大义哦。那革命党有文化啊,三言两语的,社党领袖们就有觉悟啦。嗯嗯,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反清复明了,俺作大元帅哦。然后就开始山寨历史啦,青帮都被搞成反清复明的啦,嘿嘿。长江沿线的哥老会那些的,都被扯上天地会洪帮啦,都是有着反清复明光荣传统的啦。其实那些都是后人的附会。这些所谓的洪门分支,后世编造的谱系,都相互对不上,那只能来一句“洪门一大片”啦。这段历史,到孙中山黄兴发动革命的时候,会再细说。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14:18:10 +0800 CST  
@戟蒙 2013-05-25 19:16:04

是不是信奉儒教的是汉族?还是道教?
楼主写的很好,理性思维,批判性思考,这是独立自由的前提。
———————————————
这个应该问写教科书的吧?俺是不承认所谓民族的,俺还不承认阶级。除非有人能定义清楚,嘿嘿。
如果信奉儒学的是汉族,麻烦大啦,那么今天的中国大陆人,绝大多数不是汉族?
哥白尼的伟大,在于他跳出了以地球为中心看宇宙的传统视角,他以太阳为中心,反过来看地球,看宇宙,看到一个新世界。
教育灌输的民族视角,其实是真的很麻烦的。古代的中国,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中国古人是世俗政治,国家不是神权统治,道并行而不不悖。儒学是主流,包容各种。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20:54:08 +0800 CST  
@Noman5288 2013-05-25 20:52:25
回复第621楼(作者:@曹立仁 于 2013-05-25 12:12)   @Noman5288 618楼 2013-05-25 11:57:37   民族,有认同感就是一…… ==========比如说:一个同事
-----------------------------
请注意我的问题,汉民族是什么?你说有认同感。我再问,认同些什么?
你举的例子,是说她不愿意作中国人,对中国这个国家没有认同感。
再有,生养她的是她的父母。
地球人类,有那个国家生的?难道不是父母生的?
孩子难道不是父母养的?
那个孩子是国家养育大的?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21:01:47 +0800 CST  
@有点烦678 2013-05-25 17:13:53
回复楼主,你说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这是春秋时的说法。商周之交好像还没有这个观念吧,再说周的先祖好像是黄帝的农官叫后稷,所以说周人是正经的炎黄族裔!
-----------------------------
炎黄子孙是晚清民国才有的说法,亲。
周的人,自己不讳言自己是异族,亲。上面已经有解释说明。周灭商,是异族入侵征服中原。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5-25 21:04:45 +0800 CST  

楼主:曹立仁

字数:3879316

发表时间:2013-05-14 19: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09 21:28:16 +0800 CST

评论数:1128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