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志:八百年老坛》

@陈旧梦 2016-06-08 09:59:30
小心翼翼的发表一个个人成见(不会有人拍砖吧),我观大周八百年,最佩服的不是众所周知的姜太公、武王姬发、周公旦以及后来的五霸等人,而是那个克弟禁母的郑庄公寤生,生下来就被亲妈厌弃,亲弟弟还老想干死他,真是比舜还惨(舜是后妈,寤生兄可是亲妈啊,不就早产嘛真是的),还好老爸武公还算正派有良心,让他继了位,郑国才在寤生兄的带领下达到顶峰,另外还有一个辅助寤生兄的祭仲老哥,本来老哥挺神的,比诸葛不差多......
-----------------------------
@输得浮生半日闲 2016-06-10 09:50:49
观点不一样没关系,只要不是人身攻击什么的,楼主不会计较。很多时候我也有我自己的解读(虽然有对也有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郑国本来国力就不能和传统大诸侯国齐晋比,连后来居上的楚都威胁郑国南边。能将强敌环伺的郑国发展成春秋小霸,郑庄公还是很有能力的。
-----------------------------
是滴,老农兄懂我:-)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0 09:56:44 +0800 CST  
@司马南枫叶 2016-06-08 10:12:43
如果战国都归大周的话,那三国也应该归大汉
-----------------------------
@卢江子 2016-06-08 10:43:26
秦始皇横扫六合,结束了周天子的名分,在此之前,仍是东周;曹魏独立后,魏蜀吴三足鼎立,不复有汉。任何一个朝代到末了,其实都是名存实亡的,但它在被新朝正式取代之前, 历史 仍然沿用它的名号。大周最有意思的恰恰是东周,那是中华思想、文化的大爆发期。
顺便欢迎:-)
-----------------------------
@输得浮生半日闲 2016-06-10 10:21:20
西周自立国以来,一直采取讨好各大强国的政策,尤其是秦国。秦国和周围列强经常向西周和东周征收赋税和兵源。同时,西周和东周常相互倾轧攻伐。 周赧王在位时,周天子地位已经完全徒有虚名,其土地(周天子的王畿)也被韩、赵一分为二,以洛邑之河南王城为西周,仍都洛邑,以巩附成周为东周,分别由东、西周公治理,周天子由成周迁于王城,依附于西周公。
公元前256年(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听......
-----------------------------
老农兄分析得有道理。司马炎灭魏时,三国其实只剩孙吴了,此前两年蜀已亡,魏蜀吴割据其实只有四十来年。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0 10:41:53 +0800 CST  
@陈旧梦 2016-06-10 10:23:03
@陈旧梦 2016-06-08 09:59:30
小心翼翼的发表一个个人成见(不会有人拍砖吧),我观大周八百年,最佩服的不是众所周知的姜太公、武王姬发、周公旦以及后来的五霸等人,而是那个克弟禁母的郑庄公寤生,生下来就被亲妈厌弃,亲弟弟还老想干死他,真是比舜还惨(舜是后妈,寤生兄可是亲妈啊,不就早产嘛真是的),还好老爸武公还算正派有良心,让他继了位,郑国才在寤生兄的带领下达到顶峰,另外还有一个辅...
——......
-----------------------------
写郑国,这位五朝元老自然是少不了的。伊尹式的权臣。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0 10:45:07 +0800 CST  
@juddzhuhc 2016-06-09 19:09:59
端午安康!
-----------------------------
@输得浮生半日闲 2016-06-10 10:25:08
本昨天该来顶贴的,结果喝高了。
:—)
祝楼主端午节快乐,楼主在美国有粽子吃吗?也祝楼里的朋友们端午节快乐~~···
:-)
-----------------------------
有粽子吃,我妈亲手包的,有白粽子、豆沙和肉粽,这两天天天都吃,托母亲的福。:-)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0 10:47:02 +0800 CST  
@陈旧梦 2016-06-10 10:27:20
—————————————————
@卢江子 89楼 2016-06-10 09:55:00

黄泉认母属于喜剧结尾,西人叫HAPPY ENDING。寤生兄还是爱他母亲的,也显示了这位霸主的温情。:-)
—————————————————
个人觉得黄泉认母桥段很富有戏剧性,真假难辨,极有可能是美化姬难产的讹传。
-----------------------------

也许不是美化。因为郑庄公不受圣人待见,孔夫子削春秋第一个削的就是这位老兄。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0 10:50:38 +0800 CST  
@陈旧梦 2016-06-10 10:28:32
没事就来顶一顶
-----------------------------
@输得浮生半日闲 2016-06-10 10:42:04
我们一起顶! :-)
-----------------------------
谢两位兄弟!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0 10:52:38 +0800 CST  
鞠陶在庆阳和当地人相处融洽,戎狄人不拿他当外人,干脆把他当狄人看待,鞠陶不乐意了,心说你们才是狄人,你们一家都是狄人。鞠陶并没有把心里的一丝惆怅表现出来,仍然像白求恩一样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全心全意地指导当地人的农业生产,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戎狄的贴心人,总之鞠陶的声望极高,他的声望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资产。
鞠陶死后,他被周后人尊为“周老王”,他和父亲不窋、儿子公刘合称“三王”或“三圣”。周后来从甘肃迁往山西豳(或邠、彬,豳和邠同音,念彬)州,即现在的陕西彬县(旬邑县西南),西周最后的王周携王(周幽王之子)就在那里被晋文侯杀死。为了表示喝水不忘挖井人,周人把庆阳取名北豳,以为纪念周老王曾经的功业。
鞠陶的儿子叫公刘,“公刘”据《尚书大传》解析:“公,爵;刘,名也。”,据此公刘是周室第一个公爵,我对此颇为怀疑。祖乙和盘庚朝,公刘的七世孙高圉(yǔ)和亚圉父子才是侯爵(邠侯),难道周家在殷商时爵位被下调了?倘若果真如此,祖乙和盘庚这两大德高望重的商王真是傻到家了,得罪人也不能这么没有技术含量吧?(八)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0 12:15:53 +0800 CST  
@魔珒校尉 2016-06-10 17:04:39
[d:花]
-----------------------------
周末愉快!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1 05:15:31 +0800 CST  
@yzlx120 2016-06-10 21:59:35
我来了,看完我走了
-----------------------------
回见:-)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1 05:17:08 +0800 CST  
公刘是《诗经》里少数获得“头版头条”待遇的人物,《大雅•公刘》篇把公刘夸得直追文王、武王,反正盖过了他父亲和爷爷的风头。《公刘》里六次吟唱“忠厚的公刘啊”(“笃公刘”),公刘实在太牛了,好像没有他不会的:他居安思危(“匪居匪康”),划分田界,科学种田大丰收(“乃积乃仓”);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用弓箭、盾戈、斧钺(yuè,斧子装上柄就是钺)武装自己(“弓矢斯张;干戈戚扬”);公刘治军也很有一套,他根据山势、水流等地形来构筑军营,部队执勤分三班倒制(“其军三单”),算得上科学治军;他还勘探地形搞建筑,可不是一般的盖房子,而是建立一座新城,而且是都城!其全能直追五帝之一大舜。公刘先生的打扮很潮,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土豪:身佩美玉宝石,刀鞘倒是玉做的。(“维玉及瑶,鞞琫容刀”,鞞bǐng,琫běng,都是指刀鞘或其上的装饰。)
《周本纪》没说公刘建立军队、构筑城池,主要表彰他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的伟大成就,还说公刘带领族人沿漆水、沮水南下,渡渭水,伐木取材,大概是为了造房子用(“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沮水”也许是错误的,“漆、沮”应该是来自《诗经》里的“自土沮漆”,“沮”并非指水名,而是徂(cú)的通假字,意为“前往”)。公刘天生是个做领袖的料,他的做派很像电影里解放军首长爱干的事,给不想留下的人发放盘缠,对于留下的人供给足够的生活所需,为行军打仗的士兵配备充足的粮饷。这么一来,大伙儿都愿意团结在公刘周围,于是人口大增。
古代和现代差异最大的一个地方是对于人口的态度。现在我们觉得众多的人口对于地球乃是不能承受之重,古时候人口则是财富。但我们不要以为古代提倡人本主义,事实上那时的普通人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机器人,完全作为工具和生产力来使用,没什么“人权”的。(九)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1 08:32:44 +0800 CST  
@陈旧梦 2016-06-11 09:04:38
来了,别沉,顶上去!
-----------------------------
陈兄好。正在看骑士和勇士比赛。:)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1 09:20:39 +0800 CST  
@魔珒校尉 2016-06-11 09:59:09
[d:赞]
-----------------------------
“摸金”校尉的金手指:-))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1 10:18:20 +0800 CST  
@魔珒校尉 2016-06-11 13:46:36
@卢江子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校尉赏金,祝你摸到更多金:-))
再谢!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2 06:55:47 +0800 CST  
@yzlx120 2016-06-12 06:43:47
顶一个,看好勇士夺冠,预测下总比分
-----------------------------
希望能打到第七场。估计下一场骑士就缴枪了。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2 06:57:01 +0800 CST  
有了人,公刘就可以雄心勃勃或者说野心勃勃地建立军队,人多了,还得建立新城以纳百姓,这便是《大雅•公刘》里所说的,不过司马迁似乎对此持保留意见。孟子给齐宣王上德育课时,说“公刘好货”,意思并非“公刘是个好东西”,“好货”意为爱财。爱财不是缺点,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刘取财有道是毫无疑问的,他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有钱大家一起花”,这便是孟子教育齐宣王所说的:“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司马迁虽然绝口不提公刘建党、建军、建国的功勋,但仍然说周的兴起自公刘始,所以诗人用诗歌赞美他,史太公所说的诗歌其实就是《大雅•公刘》。《史记》前四卷经常欲语还休,含糊其辞,首长的秘书们应该好好读《史记》,谁要是从《五帝本纪》里能够分清五帝中的黄帝、颛顼(zhuān xū)、喾算是好本事,笔者就分不出来。寥以欣慰的是,孔圣人也未必分得清,他和弟子宰我的RAP里,关于黄帝的颂词可以套用到任何一个帝身上,基本都属于“言之有理,查无实据”。
公刘去世后,他的儿子庆节把都城建立在豳。从这里我们不难判断,公刘所建立的都城就是豳,庆节不可能把他老子辛辛苦苦建立城池丢下另起炉灶。问题在于,公刘为什么突然率领部族从已经扎根三代(从不窋算起)的甘肃庆阳迁移到陕西彬县?《大雅•公刘》注释里说此诗记录公刘从邰迁往豳是错误的,邰是公刘的故乡,也在陕西,就是现在的武功县西南,那儿离公刘祖辈的故乡有邰不远。
公刘离开甘肃肯定不是因为思乡,而是因为和义渠之戎闹矛盾了,否则很难想象他抛下历经三世(以上)经营的家族企业,除非他有创业强迫症。(十)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2 09:45:56 +0800 CST  
在一百赏金的巨大鼓舞下,待会再追加一段:-))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2 10:21:44 +0800 CST  
义渠在甘肃庆阳西南(今甘肃宁县),属于西戎的一支,所以又被称为“义渠之戎”。季历的先人从不窋到公刘一直生活在庆阳,他们个个都是袁隆平式的农业专家,到公刘这辈,姬家这个外来户已经成了庆阳的头号大富户。人人都愿意做大富豪,可是在弱肉强食的乱世,大富豪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富豪如果不想被劫富,就必须有足够强的武装力量,否则富豪便是肉票的同义词。
公刘很富有,也有看家护院的,可那些家丁在患了红眼病而且非常彪悍的义渠戎人面前形同肉丁,公刘不想被撕票,只得丢下辛辛苦苦攒下的产业,从甘肃逃亡到他们祖先的故乡陕西。只是当时旧梦已破,回到故乡的公刘双手空空,面对一片荒芜的土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那时公刘默默地叹息:“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有意思的是,公刘的那次逃亡,对于姬家是个重要的转折点:被打痛的公刘开始组建军队,从挨宰的土豪变成宰人的军阀。这证明了圣人们所说的“以德服人”纯属扯淡,否则公刘需要的不是军队,而是留在庆阳给戎人上德育课。
姬家从公刘时开始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公刘是后稷的四代孙(不考虑断代层),商代子姓从契到上甲微历经八代才有军队,后稷的后人因为“匪居匪康”的忧患意识才建立起私家军队。草创军队的公刘只是力求自保,还没有能力杀回庆阳报仇,不过他不用遗憾,多年之后他的后人将连本带利替他讨回公道。
公刘之后,《周本纪》一语带过此后的八代,除了“死”和“立”以外没有记录,照录如下备格:“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世本》作”伪榆“)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这八个人里有两个“公”字头的人物,按《尚书大传》的说法公非叫“非”,公叔祖类叫“叔祖类”,他们都是公爵,“公爵”“非”去世了,儿子高圉“降格”成了侯爵;侯爵亚圉死了,他儿子“叔祖类”“升格”成了“公爵”? 历代商王在考验后稷后人的心理承受力吗?(十一)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2 12:13:12 +0800 CST  
@yzlx120 2016-06-12 21:29:48
我只来顶,并没有钱
-----------------------------
Y兄哪里话?灰常谢谢你的支持!
再次一并致谢陈兄、东坡兄和校尉!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3 02:34:04 +0800 CST  
@yzlx120 2016-06-12 21:29:48
我只来顶,并没有钱
-----------------------------
呵呵,这歌盘庚原唱,被费翔学去了:-))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3 06:20:23 +0800 CST  
在这只闻其名的八人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圉。他不是个默默无名的人,祖乙十五年他便因为其农业上的成就受到祖乙的特别表彰。虽然史册里没有多少高圉的事迹记载,但显然他是个特别的人。周成王七年冬,特别为高圉建了祠庙,并不是每个祖先都能享受如此殊荣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特别。
公叔祖类的儿子便是鼎鼎大名的“古公亶(dǎn)父“,不过《周本纪》称“公亶父”为“古公亶父”颇有疑问,“古”有“想当年的”意思,与古文里常见的一个字“初”接近。 《诗经•大雅•绵》里的“古公亶父”被司马迁当成了一个名字,“古公亶父”翻译成白话文应当是“话说公亶父当年”。公亶父被周武王追尊为周太王。姬发认为大周“王气”始于公亶父,所以加封其为太王。姬发做了王,想封谁封谁,想怎么封就怎么封,只是他说“王气始于公亶父”让人不免产生疑问。“周老王” 鞠陶于“王气”无关吗?“三王”都没有聚起“王气”吗?特别是公刘,建军队,立豳州都城,“王气”难道不是始于公刘吗?
姬发封公亶父为太王其实有是根据的。据《竹书纪年》载,商王武乙在位第三年,“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岐邑地处周原,所以有叫“歧周”或者“周”,于是乎“定国号为周,粗皆国家雏形”。故此姬发认为公亶父乃王气肇始,并非心血来潮的随口一说,这也说明了《竹书》在史料方面的可靠。
接下来我们要问公亶父为什么从豳州迁往崎周?公刘费了那么大劲营建豳州,此后八代均在此修生养息,酝酿“王气”,公亶父搬家必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公亶父做邠侯时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复修后稷、公刘之业”,后稷之业是农业,公刘之业则是军事,公亶父生产和武装两手抓,对待人民像春天般温暖,所谓“积德行义”,豳地人民都无限爱戴公亶父(“国人皆戴之”),可公亶父却一点高兴不起来,因为国际形势很严峻:“薰育戎狄攻之”。(十二)
楼主 卢江子  发布于 2016-06-13 09:03:44 +0800 CST  

楼主:卢江子

字数:1086866

发表时间:2016-06-04 19: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07 08:28:38 +0800 CST

评论数:72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