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逐鹿: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开国风云

“其实没有什么。如果读《淮南子》就知道当今的我们读的老子都是晋人王弼的本子,而从顺序看,这王弼的本子是和《淮南子》暗合的。”
“这是怎么讲?怎么又与《淮南鸿烈》扯上了?”
“因为还有个本子,现在很少人看了,那就是开头不是以道经开始,而是以德经开始。”
“这从没有听说过。”拓跋珪明显有些吃惊。
“估计西汉初可能还有人看。也许正是《淮南子》出现,才彻底扭转了德经开头的本子。”
“哦。”
“这是我猜的。当初,董卓乱洛阳的时候,纵兵挖掘东汉诸帝陵寝,有乱兵就发掘出一个更古老的本子,完全是楚国文字的简本,那里面的老子的句子更少,乃是以我是上面提到的‘可以为天地母’那句开头。这就更古老了,根本没有我们现在看的什么道经和德经的区别呢。”
“如此复杂?”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09-30 22:55:13 +0800 CST  
“其实自老子一书出世,就变化不小,而最大的变化则是从老而入黄,形成所谓黄老学派。”
“这在长安的时候我们是聊过的。太学里面也有这方面的书籍。但是黄老与老子是有别呢还是一样?我一直觉着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似的。”
“刚才讲过,老子究竟是太高,而欲落地能为帝王手中利剑,那就需要法,所以,那管子,法家,后来的荀子,大体都有引法入道的意思。这在韩非子的《喻老》、《解老》中甚是鲜明。总的说这黄老学派乃是引法入道。帝王据道家之玄,又握法家之利,方可统御天下。所以我们看西汉,一方面有韩信和张良这样的黄老之人,也同时有萧何制律的伟业,而全都统一在刘邦的御座之下。汉宣帝当年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还是指自汉武帝之后,其实之前所谓黄老暗含着法家霸道。只不过对外说是黄老而已。特别是窦太后那老太婆为了管汉景帝,就让他们都读老子。其实黄老之学,何止老子呢!”
“看来当今我代国若难进中原,也得使用黄老之术。为道法是尚了。”
“若守草原,可以不用,而若南过长城,则黄老必用啊。两晋清谈,北方大族崇尚天师道,皆以老子为祖。”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1 09:47:12 +0800 CST  
拓跋珪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这其实倒是解决了大问题了。虽然眼下不必着急,但是兴邦建国,则必有所归,所谓太上治其心。”
“哈哈,真不愧是帝王,开头谈的就是这个。哈哈”卫欢被拓跋珪的真心话给逗乐了。卫欢又道:“既然我们谈完这个,那么再来谈谈我们上面提到的所谓圣王先贤所做必依时事。”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1 14:09:19 +0800 CST  
“诺。”拓跋珪一点头,淘气地冲卫欢一眨眼。
卫欢接着道:“如果无从目前看有三个有利的条件,一,中原正处在诸侯征战的混乱的局面,飞鸽传书来报,自我们离开中原,东方的慕容家和西方的秦国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了。具体什么结果现在还不清楚。这样,我们就不会遇到一个强大的对手。如果如两汉时期,那我们肯定不行的。一个大帝国对我们肯定是要分化瓦解的,而草原又打不过中原的大帝国。二,一个就是天下混战,草原和中原颇多交流,很多牧民也开始熟悉中原的农耕了,毕竟,农耕可以储存粮食,如果草原的人不熟悉农耕只知道放羊吃肉,那我们也很难办。加上自先汉以来匈奴就开始抢掠南方的粮食,而鲜卑早也进入过长城要塞,这当然也是为了粮食了。所以鲜卑人对粮食是不陌生的。第三个,就是草原目前也是混战一片,而且据我观察,这些部帅基本都是鼠目寸光,没有英雄气度,这也正是你在草原上开始实行大有为之政的时机,是你成就大有为之君、千古一帝的最好时机。你那大舅贺讷,依我看,虽然是接纳了你,但是他本人依然不是什么大有为之人,也是依然在老路子上行驶的旧马车。”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1 14:45:16 +0800 CST  
“是的,这三点确实是我拓跋部族重整河山的有利之处。”
“这样,我们未来的代国的路线就出来了,建设帝国,这是我们的目的。但是以农耕开始,在适当地方发展农耕,以后逐步扩大。这就可以积攒粮草,解决当今北方寒冷干旱带来的缺少粮食的窘迫之境,从而收拢民心。同时,这也就剥夺了那些部帅的权利,让这些部帅不再能与草原之主相抗衡了。”拓跋珪接着叙述道。
“不如此,你草原何以得到重生?不如此,我们何以一统天下?”卫欢也兴奋起来。
“好!帝国,农耕,部帅削权,引法入道,这就是我新代国的章程大法。就是我的底线。纲举目张。这大纲出来,往后就好办了。接下来就该再细致谋划下农耕的事情了。这应当是我们今年开年做的第一件大事了。我这就回后殿去跟母后通个气,看看我母后的反应。”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1 20:07:29 +0800 CST  
说完,拓跋珪兴冲冲来到后帐他母亲贺太后那里.他施完礼道:“我刚从卫欢那里出来,聊了聊,很有些收获。想跟母亲说说。看看行得通不。”
“都说些什么?”贺太后并没有抬眼看拓跋珪,而是依然在低头缝补着一件衣服。身边的侍女万儿在安静地用手搓着羊毛线。
“我们打算我代国要想真正的在草原立住足,就要从事农耕。让草原从牛羊遍地转变到庄稼遍地,让祖辈放牧的人成为农民,将代国改造成以农立国的新代国。然后南进长城,开创盛世帝国。”
贺太后知道这该来的早晚得来。而自己对代国如何走其实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明显感到拓跋珪这个话里是一股完全新的内容。她,只知道平衡的重要,但是未来如何走,却没有把握。
“当年你祖父昭成帝其实就有这个打算。你跟你祖父一样都是从中原呆了很长时间之后回到了草原。他是从筑城开始的,但是当把这个想法告诉你祖奶奶的时候,你祖奶奶就说:‘在草原上不筑城,就是为了敌人来了我们打不过的时候,我们可以跑。如果你筑城,那你就跑不了啊。’我看这种地也是如此,你把庄稼种到地里面,但是敌人来了怎么办?那还不容易?给你割走了就完事,实在不行,一把火,这一年就白干了,而且得饿死。不象我放牧,我可以赶着牛羊走,只要有牛羊我就饿不死,只要我饿不死,我就可以跟敌人斗,就有咬死你的机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1 21:09:39 +0800 CST  
“是的,儿子牢记。这巩固王位的第一步,我们也想好了,效法当年祖父的办法,将各部落的酋长的儿子叫到我盛乐来充当贴身侍卫。抓住他们。”
“这个法子好。从这些人的口中可以随时知道这些不在我们眼前的部落在干什么。好。”
“那儿子就去了。”
“去吧。我知道你们商量的是大事。但是万事开头难这第一脚怎么踢出来,也是重要的。遇事多与王公大臣商量,切不可自己乱拿主意。坐稳王位比什么都重要。好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1 23:15:26 +0800 CST  
一些天后,从各部落选出的来充当代王侍卫的部落的小王子们就来到拓跋珪的身边。在王宫太极殿前的广场上,拓跋珪看到这些一个个舔胸叠肚,凶神恶煞般的部落酋长的孩子们。一个个笔直的站在自己的面前,不禁有些好笑。但是很快忍住了。威严,他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威严。但是他知道让这些野惯了的家伙们逐渐适应王宫侍卫的身份,首先是得给他们洗洗脑袋,否则都是一些一言不合,就可以拿出刀子来的家伙,虽然也许自己却成为人家的刀下鬼。
“从今天起,你们就要成为我的侍卫了。”拓跋珪站在台阶上,开始训话。他说:“这是我代国的传统,是王室对各部的信任,能从众多候选者选出你们来王宫,是你们莫大的荣耀。”
下面静悄悄的,这样的场面话,显然没有触动他们。因为他们在等着更重要的话。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拓跋珪居然没有在说什么,而是提出了问题。他问道:“各位谁能说说你们都是什么?”
这一下将大家给问愣了,不知道怎么答复。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2 07:50:11 +0800 CST  
看着下面各个面面相觑的样子,拓跋珪很悠闲的样子,在台阶上慢慢来回走了几步,然后慢慢说道:“随便回答。怎么说都行。”
有的自然说是大王的侍卫。有的说这是屁话,大王说了让我们干侍卫,怎么还问这个问题?肯定不是这个答案。有的更聪明,一听“侍卫”这个答案是不大对,便道是大王的奴隶。听到这个话,拓跋珪问道:“何以是孤王我的奴隶?”
那孩子答道:“全草原都是大王的,我们当然是大王的奴隶。唯大王的命令所行。”
拓跋珪微笑,点点头。但是没有答话。
又有的说,我们是大王的刀剑,鹰犬,狼,等等不一而足。
等了一会,看看已经没有人说了,拓跋珪道:“大家说的未尝不对。但是,这却不是我所知道的。”
“啊?!”下面这些侍卫们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2 09:56:42 +0800 CST  
拓跋珪幽幽地说道:“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传说古时候在我们草原和中原相间的位置,就是长城边上,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长城那边去买好吃的。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当时天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决定帮助下他们。”
下面有个人插话道:“一定是天神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哈哈哈哈。”拓跋珪哈哈大笑,道:“并非如此。而是派了很多天神来帮助这个老头生孩子。”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2 10:31:02 +0800 CST  
“哦。”下面的人还是懵懂一片。
也有多少明白点的,私下说道:“九十多了,还能生吗?”
拓跋珪不管九十多的老头是否还能生,只是清了清嗓子,接着忽悠了。
“这个老头就是我们的祖先。而我们都是天神的后代,只不过我是天帝的后代,而你们则是天神的后代。懂了吗?”
众人恍然大悟,一齐跪倒,高声道:“多谢大王点播教诲。”
“你们是神的后代,才能跟我去征战沙场,去搬走横在我草原和中原之间的大山。这山是无形的山,这无形大山比有形的大山更难搬走,为了这无形的山,我鲜卑人已经费了好几代人的力气了。我希望你们跟我一起能够在我们手里将这无形的通往长城内的大山搬走。你们有没有这个决心?”
“有!”
不再是奴隶、鹰犬,而是神的儿子,这是大王亲口所说的。下面这些侍卫们从感情上开始接近这个新的草原之王了。因为他们感到了大王对他们的尊重。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2 11:44:15 +0800 CST  
几天以后,草原诸部就已经知道了,拓跋珪现在正在犯愁拿什么给他的臣民吃饱肚子了。据说有了种粮食的思路。也有的说这还不确定。因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拓跋珪带着这帮子在草原混大的侍卫们去遥远的居延河附近打猎,居然什么都没有打到。金子般的阳光洒在了玉带般蜿蜒在草原和沙漠的中间的居延河,除了一些破败的小茅屋,和用野兽一样目光盯着这帮草原年轻贵族子弟的土人以外,什么也没有。大侍卫叫莫题,他是代国人,父亲也是做生意的,曾经就是代国的侍卫,这次是以庾合辰的名义再次回到王宫给新大王来做侍卫。他,在拓跋珪当上代王的时候曾经说过“三岁的小牛犊子也想拉大车”的话。这话传到拓跋珪耳朵,他哈哈一笑,不置可否。就是这个莫题想去哪些土人哪里抢点吃的。被拓跋珪禁止了。拓跋珪道:“他们肯定有些吃的,但是如果我们掘地三尺,那么他们会怎么办?岂不是就没有吃的了?这居延河地理位置重要,北方紧挨着贺兰部大本营,西去可以通到西域,当年中原的王朝曾经在这里屯兵,防卫长城南边的长安。这些人时代在此,我们不可造次。”
“大王深谋远虑,说的极是。可是大家饿着肚子,怎么办?”莫题问道。
“这,其实是我想给各位侍卫们出的一道题,我代国该怎么才能填饱肚子?是靠抢我们自己人吗?”
楼主 溪山龙树  发布于 2016-10-02 12:58:05 +0800 CST  

楼主:溪山龙树

字数:310002

发表时间:2016-01-05 20: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2 18:15:10 +0800 CST

评论数:10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