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

将官员将领软禁起来后,钟会和卫瓘谋议,在版诏上写了“欲杀胡烈等”人,举给卫瓘看,卫瓘不同意,两人开始互相猜疑。卫瓘上厕所时见到胡烈的故吏丘建,就让他想办法告诉城外的部队,说钟会谋反。
钟会逼迫卫瓘定议,杀还是不杀,两人争执了一个通宵,为防备对方,两人各自将刀横放在膝上。这个场面挺幽默的。
钟会的帐下督丘建本来是胡烈的部属,应该是个有才能的人,胡烈把他推荐给了司马昭。钟会伐蜀时请求让丘建随行,特别信任宠爱他。丘建要把卫瓘的消息传出去,就以照顾故主胡烈为由,请求钟会允许胡烈的一个亲兵进出,传送饮食。钟会居然答应了,不光允许胡烈的一个亲兵进出,还同意每位将领都可以照例指定一名亲兵进出。将兵可以联络,软禁事实上就失去意义了。丘建告诉胡烈说钟会已经挖好了一个大坑,准备了数千根白木棒,准备把外面的兵叫进来棒杀在坑里。胡烈给儿子胡渊写了封信让亲兵带出去,同时也给亲兵透露了这个消息,让他们照卫瓘主意办理,通知城外三军。
一夜之间,这个消息传遍全城全军。钟会部下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给钟会建议,尽快将这些官员全部杀掉。其实这也是个办法,本来钟会的亲信都已经替代了这些将领在领军,杀掉将领,士兵群龙无首,屈服的可能性远大于反抗,总好过让那些不服从的将领回来继续统领。姜维也极力主张将这些人全部杀掉,但目的不同,姜维是想让钟会杀掉那些人,然后自己再将钟会杀掉,把魏军士兵全部坑杀,恢复(蜀)汉江山。为此姜维还专门给刘禅送去了一封密函,说:“愿陛下忍耐数日之辱,我想办法让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钟会犹豫不决。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啊。
十八日中午,胡烈的部队在胡渊的带领下鸣鼓而出,其他将领的部队也不期而至,准备攻城。魏军将士家属在洛阳,平蜀后不能及时回家团聚,已是憋屈难忍,现在看见有人带头,纷纷跃跃欲试,不须监督督促。但不知道那些被关押将领的消息,也不敢盲动。钟会让卫瓘出去慰劳安抚。卫瓘刚出殿,钟会又后悔了,让人把卫瓘叫回来。卫瓘就装病说眩疾发作,天旋地转,一头栽在地上。等叫的人走后,赶紧起来走出阁门。钟会不相信卫瓘真病,又叫人来追。卫瓘跑到外廨喝了一碗浓浓的盐汤,咸得大吐不止。钟会派亲信和医者去检查,都说是真病,起不来了。钟会相信了,不再管卫瓘。等到晚上城门关闭,卫瓘发布声讨钟会的檄文,宣告各军,并倡议凌晨时分一起攻打钟会。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3 15:20:34 +0800 CST  
不好意思,本周白天要在一个没有电脑的地方工作,只有晚上比较晚的时候争取来更,非常抱歉。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6 14:35:39 +0800 CST  
@yy350414 2018-04-16 18:56:55
好吧 那我晚点再过来看
-----------------------------
哟,承蒙您翻页了,哈哈。谢谢捧场,马上更。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6 23:20:35 +0800 CST  
为不影响各位看官休息,先接着上次的更新,钟会和嵇康的故事写好后再补充上来,谢谢。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6 23:22:40 +0800 CST  
城外各军攻城时,钟会正在按计划给姜维的部队分发铠仗,亲兵来报外面有喧哗之声,好像哪里失火了。钟会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又报说有部队在攻城。钟会大吃一惊,赶紧问姜维怎么办,姜维说:“直接攻击就是。”钟会这才派人去杀被关押的牙门、郡守,被关押的这些人用几案等物件抵住大门,士兵进不去,用刀砍门也没砍破。紧急关头,城外哗变的士兵用云梯登上城楼,有士兵放火烧城楼上的屋子。登上城楼的士兵越来越多,在上面拉弓乱射,箭如雨下。被关押的牙门、郡守翻缘而出,和自己的部属会合。士兵有主,气势更盛,攻势更猛。姜维带领钟会的亲兵奋力死战,亲手杀死五、六名围攻的士兵,但寡不敌众,被乱军所杀。乱军杀死姜维,又争着来杀钟会。钟会死时年仅四十岁。混战中,将士死者数百人。
钟会没有儿子,哥哥钟毓死后,钟会收养了钟毓的四个儿子,钟邕与钟会一起在乱军中被杀;钟毅、钟峻、钟辿被抓,本当问斩。司马昭看在钟繇的份上为钟家留了后,没有杀钟峻、钟辿,恢复原样。只杀了钟毅和钟邕的儿子。
钟会出师前曾去给好友王戎道别。王戎出身于琅琊王氏,原幽州刺史王雄的孙子,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出仕为吏部郎就是钟会推荐的。钟会问王戎有什么攻灭(蜀)汉的计策。王戎说:“道家有句话叫为而不恃,成功并不难,保持成果就难了。”结果钟会真没能保持成果,大家都认为王戎有见识。王戎是晋灭吴时六路大军中的主帅之一,后面还会讲到。
钟会的功曹向雄冒险收葬了钟会。司马昭知道后,将向雄叫来责问,说:“以前王经(魏尚书,因未向司马昭举报曹髦事件而母子被杀)死了,你为他在东市哭我没怪你,(向雄曾经是王经的故吏)现在钟会明明是叛逆你又去收葬,如果我再次容忍你,王法何在!”向雄回答说:“从前那些贤明的先王掩埋别人尸骨时,难道会先算了这人的功罪后才掩埋吗?现在殿下已经将他杀了,王法程序完善,我有感于义气而收葬,也不失于教义。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以此来看,我认为可以这样做!何必让我既违背死者又违背生者地活着。殿下对枯骨也这样仇恨,扔弃山野之中,百年以后,会被奴婢辈笑话,说这难道是仁贤的人所掩埋的吗?”司马昭听了觉得有理,又高兴起来,请向雄宴饮一顿才让他回去。向雄这番话还很有点现代气息,恩典在法之上。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6 23:26:34 +0800 CST  
事情还没完呢,因为邓艾还没死。钟会进入成都到被杀就四五天时间,邓艾、邓忠父子还颠簸在押往洛阳的路上。钟会死后,权力落到卫瓘手上,卫瓘曾经参与过钟会指控邓艾谋反的事情中,现在钟会谋反,邓艾就成了被诬陷的一方,到洛阳后很可能会无罪释放官复原职,如果朝廷追究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卫瓘难辞其咎。
为摆脱诬陷邓艾的罪名,独自占有平定钟会叛乱的功劳,卫瓘派护军田续带兵追杀邓艾父子。为什么会派田续去呢?田续原来是邓艾的部下,邓艾偷袭江油时,田续不愿跟进,邓艾差点斩了他。因此田续与邓艾有私仇,卫瓘派田续时就对田续明说:“可以报江由被辱之仇。”当时杜预任镇西长史,听说这件事情后指责卫瓘说:“”伯玉(卫瓘字)太过分了。身为名士,位望已高,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这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将来能拿什么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啊?”田续在绵竹三造亭追上邓艾,天黑后动手将邓艾父子二人杀害。卫瓘真是个狠角。
邓艾在洛阳的儿子全部被杀,妻和孙子被流放西城。(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一年后,晋朝建立,邓艾被大赦,允许立后延续香火。但并没得到平反。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议郎段灼上疏为邓艾鸣冤,呼吁朝廷给邓艾平反,没得到采纳。一直到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晋武帝司马炎才下诏为邓艾正式平反,任其嫡孙邓朗为郎中。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6 23:27:13 +0800 CST  
钟会之乱,造成成都一片混乱,士兵四处抢掠,百姓死伤无数。几天后才平息下来。卫瓘按照朝廷指令,将刘禅送往洛阳。刘禅启程时,只有秘书令郤正和殿中督张通二人舍妻子不顾,单身陪护。一代帝王,沦落至此,也让人可怜,但这也可从侧面证明(蜀)汉大臣对刘禅并无牢固的君臣大义。
景元五年(公元264年)三月,刘禅到达洛阳,魏国封其为安乐县(今北京市顺义区西南)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司马昭有一次请刘禅赴宴,特地为刘禅准备了蜀中特色的歌舞表演,(如巴渝舞之类)旁边陪同的人都为此感伤,刘禅却谈笑自若。司马昭都有些看不过了,对贾充说:“人之无情,怎么能够达到这个地步啊!即使诸葛亮在,也不能辅佐他久全,何况姜维啊?”贾充说:“不这样的话,殿下怎么能够吞并他。”过了两天,司马昭问刘禅:“你思念蜀地不?”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郤正听说这件事后,赶紧请求面见刘禅,对刘禅说:“如果晋王以后再问这个问题,您应该哭泣回答说‘我的先人坟墓远在陇、蜀,没有哪一天不想啊’,说完还要把眼睛闭上。”司马昭不久还真又问了这个问题,刘禅就照郤正所教的回答,司马昭听后说:“你这些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睁开眼睛惊讶地看着司马昭说:“正是您说的那样。”旁边的人都忍不住发笑。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许多人以此指责刘禅不思故土,安于享乐。这种指责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那种环境下,刘禅要是敢于终日怀念故土,也就意味着离死不远了。司马昭那么问是有目的的,就是看刘禅还有没有思念故国恢复故国的想法,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后来的南唐后主李煜战败被俘后,整天唧唧歪歪地思念故国,老赵毫不犹豫将其杀掉就是最好的例子。不然司马昭会一天闲得无聊,经常来问刘禅这件事?刘禅在治国理政上能力不足,但并不傻。
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谥为思。(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儿子刘恂继承爵位。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6 23:31:52 +0800 CST  
刘禅在位四十二年,几乎看不到他自己治国理政的理念和主张,如果说前期诸葛亮太过强势,刘禅又年纪太小,没有自己的主张还可以理解,中后期仍然如此,蒋琬、费祎、姜维相继执政,谁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蒋琬、费祎停止北伐,修养生息,他同意。姜维穷兵黩武,弄得蜀中百姓贫不聊生,他也不制止。姜维后期行为引起朝中反对,诸葛瞻、樊建、黄皓这些正邪两方的人都难得地在一起合作,共同对付姜维,其中也没有看到刘禅的所作所为。刘备、诸葛亮生前都培养刘禅学法家,就是希望他能实行法家强硬的治国方式,可是终其一生也看不到他在这方面的突出表现。在下个人认为他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不问政事,只知享乐。也许这是他心理和行为模式定型的青春期时,因为诸葛亮的原因而无所事事,才形成了这种习惯。能够找到他的一个恶习就是好色。诸葛亮在时就和刘琰的妻子暧昧不清,吓得(蜀)汉大臣的母亲、妻女都不敢进宫。也是在这段时间,刘禅要在民间广选妃嫔,被董允制止。诸葛亮死后怎样,没有记载,但可以推测他并没有改变这一恶习,史书上没有记载刘禅有其他爱好,那么黄皓是拿什么来迷惑刘禅的呢?他不贪权,都是放权给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不贪钱,没有为自己加征赋税,大肆搜刮民财的行为;不贪玩,出宫远行的记载就只有一次;不贪住,没有大兴土木修筑宫室,就只能是贪色了。
刘禅就是个没主见的人,陈寿对他的评价是“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闇之后”,这个评价应该来自于晋朝李密。晋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张华问李密:“安乐公(指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密说:“次于齐桓公。”这个评价挺高的,张华觉得奇怪,就问其中缘故,李密说:“齐桓公得到管仲成就霸业,重用竖刁而死不得葬。安乐公用诸葛亮可以抵抗魏国,任用黄皓就亡国,这就是他和齐桓公成败一样的道理。”没主见,耳根软,就是懦弱。不过这样的人有个好处,就是不乱杀人。兄弟不和,不杀。鲁王刘永厌恶黄皓,黄皓挑拨离间,致使刘禅十几年不和刘永见面,但刘禅始终没杀他,也没流放他,只是不闻不问而已。大臣不和,不杀。姜维与黄皓水火不容,刘禅也只是两边解劝。这样懦弱的皇帝,灭亡是早晚的事情。他能够执政四十二年,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和吴国的联盟;二是魏国一直没把(蜀)汉作为主要的对手;三是自魏延以来正确运用蜀道天险防御魏国的方式。如果不是姜维穷兵黩武,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改变汉中防御方式,说不定刘禅还可以当一辈子皇帝呢。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6 23:32:33 +0800 CST  
刘禅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是顶住压力,不给诸葛亮立庙。诸葛亮死后,朝廷和民间都有为诸葛亮立庙的呼声,但刘禅一直没同意。为什么呢?很简单,按当时礼制,皇帝只能为祖先立庙,诸葛亮作为臣子,没资格享受立庙的待遇,最多只能配享。比如刘禅为刘备立庙,可以把诸葛亮立在旁边,和刘备一起享受祭祀。如果刘禅同意为诸葛亮在成都立庙,就会出现法统上的混乱,刘禅以什么名义去给诸葛亮祭祀呢?更为严重的是诸葛亮没资格立庙而又为其立庙,诸葛亮就有僭越之罪,就成了乱臣贼子。这样的话,既不利于刘备、刘禅一脉相承的法统延续,也不利于诸葛亮的忠臣形象。刘禅坚持不立庙的做法是很聪明的。诸葛亮是荆襄集团的核心人物,维护诸葛亮的形象就是维护荆襄集团的利益,否定诸葛亮就是否定荆襄集团的合法性,终刘禅一生都没有说过诸葛亮一句坏话,安汉将军李邈在诸葛亮死后上疏诋毁诸葛亮,不爱杀人的刘禅毫不犹豫地将其诛杀,原因就在这里。不排除这种维护中也有自私的成分,一旦为诸葛亮立庙,将诸葛亮提升到帝王的档次,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诸葛亮可是有儿子的,刘禅不会没想到这点。
但是,后来又立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诸葛亮死后,百姓怀念,私下进行祭祀活动,沿袭成俗,规模越来越大,“百姓巷祭,戎夷野祀”。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与诸葛亮关系密切的襄阳望族子弟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同上表请求为诸葛亮立庙,理由是:一、诸葛亮德高望重,功勋卓著,应该为其立庙;二、“百姓巷祭,戎夷野祀”,不是“存德念功,述追在昔”的正确方式。习隆、向充等人也知道不能把诸葛亮的庙立在成都,就提出了个折中方案,建议立在诸葛亮墓地所在的沔阳,并且规定只能到庙里祭祀,不能私自举行祭祀活动。各位看官还记得曹操任济南相时禁绝当地祭祀汉城阳景王刘章时的事情吧?曹操花九牛二虎之力,不惜得罪权贵才禁绝。(蜀)汉国内如果形成大面积、大规模的私自祭祀诸葛亮的活动,势必带来社会混乱和动荡,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这就不是一个大臣是否僭越违制的问题,而是涉及社稷安危的社会问题。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刘禅才答应了。不过已经没什么用了,因为就在这一年,(蜀)汉亡国了。
(蜀)汉亡国的原因很多,政治上奸佞当道,朝纲混乱;军事上妄自尊大,擅改汉中防御策略;经济上全为军事服务,民不聊生,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最终归结到刘禅身上。现在有些人在为刘禅鸣不平,这除了标新立异博眼球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刘禅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6 23:33:22 +0800 CST  
吴(蜀)汉联盟一直维持到(蜀)汉灭亡,这期间两国来使不断,联系交往十分频繁,彼此了解也十分透彻,在(蜀)汉灭亡前、魏伐吴时、(蜀)汉灭亡后这三个阶段,吴国朝臣都有评论,有三条评价很有价值,值得注意:
一条是(蜀)汉亡国前,时为吴国五官中郎将的薛珝(薛综之子)为买马出使(蜀)汉,回国后孙休向他询问(蜀)汉的情况,薛珝回答说:“主上暗弱而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臣下明哲保身以求免罪。进入朝廷听不到任何正直的言论,经过野外看见百姓都是满脸菜色。我听说燕雀安巢在楼堂上,母子都觉得安乐,楼堂都快垮塌了,燕雀还安之若素,不知道灾祸很快就会降临。(蜀)汉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一条是魏伐(蜀)汉时,吴国有人与时任屯骑校尉的张悌(孙皓时为丞相)探讨这事,认为司马昭会失败,张悌却不这么认为,反驳说:“不是这样的。曹操尽管功盖华夏,威震四海,崇尚权术,征伐无度,百姓害怕他的严厉,但不感怀他的德行。曹丕、曹睿继承,想要依靠残忍暴虐维系他们的政权,在内兴建宫室,在外害怕雄豪,东西边境不停被侵扰,没有一年是安宁的。曹魏失去民心已经很久了。司马懿父子重权在握,屡建奇功,废除繁重的苛捐杂税,施恩于民,百姓归服于他们也已经很久了。所以淮南三叛也不能动摇他们的根基,曹髦遇刺,国内也没有受到惊动。司马家族摧毁强敌如摧枯拉朽,荡平叛贼易如反掌,任贤用能,各尽其心,如果不是智勇超群,谁能够像这样啊?他们的威武得以张扬,治政之根本得以巩固,百姓之心得以归服,野心得以确立啊。如今(蜀)汉,阉宦专朝,国无政令,穷兵黩武,兵民疲弊。一心只想渔利于外,而不修缮守备之器。这是强弱不同啊。谋略高人一筹,趁危而攻伐,大概可以取胜的。如果不能取得胜利,没有过错也没有功绩,最终也没有退守北方之忧,全军覆灭之虑,为什么不可以呢?古时楚国的剑利而秦昭王惧怕,秦国重用孟明而晉国人忧虑,魏国得志,是我国之大患啊。”
一条是(蜀)汉亡国后,吴国左丞相陆凯在给孙皓的上疏中所说:“汉末三家鼎立,曹失纲纪,晋国夺取了他的政权。益州地理险要,兵多精强,如果闭门固守,可保万世,但刘禅国策乖错,赏罚失所,国君放纵于奢侈,民力在没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却已经枯竭,因此受到晋国征伐,君臣都成为俘虏。”
同时代的旁观者,应该是比后人看得更清楚吧。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6 23:35:04 +0800 CST  
第四十四章 魏国灭亡
各位看官看到这个章节标题会不会觉得有点突兀,(蜀)汉灭了不是该讲吴国灭亡了吗,怎么是魏国灭亡?还真是魏国先灭亡。三国中吴国是最后灭亡的一国,只是由于魏国灭亡是禅让,没有大开大合的战争,政权平稳交接,晋国和平替代魏国,所以没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五月,曹奂下诏赋予司马昭一系列等同于皇帝的特权,可以像天子一样在冠冕上悬挂十二个玉串,可以树天子旌旗,出入设警戒,清道路,乘坐金根车,驾六匹马,备不同季节的五种副车,出行时以旄头云罕旗作引导,乐舞用八佾,设钟架,四面悬挂乐器。司马昭的地位已经超过曹奂的父亲燕王曹宇。同时晋升司马昭的家人,晋王王妃晋为王后,世子晋为太子,王女王孙爵位称号都按皇帝的礼仪。晋国设置御史大夫、侍中、常侍、尚书、中领军、卫将军官。一套与魏国并行的军政机构逐渐建立,这和曹操当魏王后设立魏国时几乎一模一样。
司马昭之心眼见就要实现,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司马昭竟于八月初九那天死在朝堂上了,终年五十五岁。
该由谁来继承司马昭呢?司马懿死后,是长子司马师继承。司马师死后却是司马昭继承,是兄终弟及。司马昭死了,该谁来继承呢?
其实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按照儒学主张和当时惯例,直接立嫡长子司马炎就是了。问题出在司马昭自身,因为他是以兄终弟及的方式从哥哥司马师手里继承的权力,由此产生了一个心结,认为应该将权力交还给司马师一脉。从这点上看,司马昭还比较厚道,比宋太宗赵光义要好。赵光义烛影斧声夺了赵匡胤的权后压根就没想过要还给赵匡胤一支。但天道好还,南宋时皇权又阴差阳错地回到了赵匡胤一支,也是异数。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7 22:57:00 +0800 CST  
司马师死时为什么把权力传给了弟弟司马昭呢?是没办法,因为儿子太小,才十岁。司马师不是没儿子吗?是,没有亲生儿子,是过继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司马昭是要把权力交给司马攸。也许会有看官觉得,这不还是司马昭的儿子吗?有什么关系。错了,司马攸过继后就真不是司马昭的儿子,只能是司马昭的侄子,司马昭由父亲变成了叔父。这点在宗法体制里十分重要,关系到身份、地位、财产的继承,关系到大宗、小宗的宗法地位。宗法社会里是不能乱认祖宗的,司马攸家的后代认祖归宗追溯到这一代祖宗时是认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
司马昭一直有这种归还权力的想法,经常在公开场合上说:“这是景王(指司马师)的天下,我是不会参与其事的。”在升任晋王要立世子时,司马昭的意思就是要立司马攸。
比较一下司马攸和司马炎在立世子前的情况:
司马攸,字大猷,小字桃符,司马昭次子。幼年时就十分聪明,成年后性格温和,亲近贤才,乐于助人;爱读经籍,能写文章,尤其擅长写作书信,为当时楷模,名望和才能都远超司马炎。
六岁时就随祖父司马懿征讨淮南王凌之叛,获封长乐亭侯。司马师死时,司马攸年仅十岁,在葬礼上悲伤不已,哀动左右,受到称赞。对司马师夫人,也是司马攸名义上的母亲羊徽瑜也十分孝顺,专门辟出一个宅第侍奉。司马师舞阳侯的爵位也由司马攸继承。后来司马攸又历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治军恩威并施。
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长子。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中护军、假节,中抚军,新昌乡侯。
两人各有优势,司马攸名望、才能、爵位超过司马炎。军中履历也与司马炎不相上下。司马炎最大的优势是司马昭长子;其次是从其履历上看,一直跟随父亲在朝廷任职,与朝中大臣接触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条件和机会比司马攸多,特别是一直执掌中军,说明其深得司马昭的信任。
司马炎还有一个让现代人看来是滑稽可笑的优势,就是体貌特征——手长过膝,长发拖地。想想刘备的垂手过膝,孙权的长上短下,就知道这些特征在当时有多重要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7 22:57:37 +0800 CST  
但是决定权是在司马昭手里,而司马昭有“还政”的心结,司马攸又是个优秀人才,因此,司马炎要想成为世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还得去努力争取。
司马昭的厚道造成了司马炎的烦恼,本来以嫡长子身份继承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事情,却因为父亲的一念之想变成水中月镜中花,确实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没办法啊,还是得去争。在司马炎被最终立为世子的过程中,有四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是羊琇。羊琇,字稚舒,泰山南城(今山东省新泰市)人。是名门望族泰山羊氏子弟,父亲羊耽,官至太常;母亲辛宪英,是卫尉辛毗之女。羊琇和司马攸有亲戚关系,司马师的夫人羊徽瑜,也就是司马攸宗法意义上的母亲,是羊琇的堂姐,但羊琇却没帮司马攸。
羊琇少年时出任郡上计吏,后为镇西将军钟会的参军事,跟随钟会伐蜀。钟会谋反时羊琇也是反对者之一,因此被赐爵为关内侯。羊琇少年求学时和司马炎是同门子弟,关系亲密,每次吃饭时都把案几连在一起,同坐一席。有次羊琇和司马炎开玩笑说:“如果你今后富贵了受到重用的话,我要担任中领军、中护军各十年。”司马炎也笑着答应了。但因为司马攸的原因,司马炎不一定能够顺利接班,羊琇就经常悄悄地给司马炎出主意,想办法,对树立司马炎的形象起了很大的作用。
羊琇是个有谋略会算计的人,为了帮助司马炎上位,就认真观察司马昭执政中的好的和不好的地方,私下揣摩司马昭关心的和可能会询问的事情和问题,预先做好准备,写好方略,让司马炎牢记在心。后来司马昭问司马炎对时务的看法和对问题的处理办法时,司马炎就照羊琇预先准备好的答案回答,无不正确,让司马昭十分满意,有了改立司马炎的想法。(杨修帮曹植的翻版)
司马炎富贵后,确实也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任抚军将军后,将羊琇召为抚军参军。即晋王位后提拔羊琇为左卫将军,封甘露亭侯。禅代建立晋后,升羊琇为中护军,加散骑常侍,典禁兵,参预机密,在职十三年,极受宠待。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7 22:59:32 +0800 CST  
羊琇也是个奢侈放纵的人,丝毫不比何曾差,家里连温酒器具都以珍贵的林木炭捣成碎屑压制成兽形,洛阳豪贵争相仿效。冬天喝热酒,羊琇温酒不是用火炉或者热水这些通常使用的加温工具和方法,而是用人,让人贴身抱着酒瓮,不断地换人,用人体温度来保温,时人称为“抱瓮酿”。羊琇又特别喜欢聚会宴饮,夜以继日,中外客人、五服以内的亲戚共聚一堂,而且无男女之别,这种有违礼制、伦常、风俗的行为,广受人非议。
羊琇为人傲慢,杜预被任命为镇南将军时,朝中人士都去庆贺,为表示亲近,大家都把案几连在一起坐。羊琇与裴楷后来,看到这情景,羊琇大为不满,说:“杜元凯(杜预字元凯)又是用连榻的方式招待客人啊?”说完拂袖而去。古人宴饮是一人一榻,连榻而坐是为了表示亲近亲切,好友之间可以这样做,但以此用于非好友则为失礼,有不尊重之意。
羊琇还目无法纪,经常做出一些违法事情。但羊琇喜欢结交和荐举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只要是他荐举的人就会真诚相待,绝无二心。对穷困的人,毫不吝啬地施财振恤。选任人才时也不论资排辈,而是以合乎自己标准的人居先,因此他手下的将士都愿意以死效力。
羊琇的奢华、违礼、违法的行为也不断地受到弹劾,曾经弹劾过何曾的司隶校尉刘毅也弹劾羊琇,并认为应该重处。司马炎当然不会重处羊琇,只是将他官职免了,以侯的身份白衣担任领护军之职。没过多久就官复原职。
羊琇帮助司马炎争世子之位是政治行为,并没有因此而对司马炎的对手司马攸加以迫害,同样也维护司马攸做人臣的正当权益。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时任齐王的司马攸遭人诬陷,司马炎下诏任命司马攸为大司马、假节、都督青州诸军事,回齐国。这实际上是将司马攸赶出京城。羊琇极力劝谏司马炎不要这样做,司马炎不听。羊琇得知构陷齐王出镇的人是皇后杨芷的从父、原尚书令、卫将军杨珧,(除了杨珧外还有光禄大夫、仪同三司、中书监、侍中荀勖和侍中冯紞)便与北军中侯成粲合谋谋杀杨珧,事情败露后被贬为太仆。羊琇因失宠而愤怨发病,以病重为由请辞。司马炎拜其为特进,加散骑常侍。羊琇辞职回家当天去世。司马炎亲自下诏哀悼,追赠其为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赐东园秘器,朝服一件,钱三十万,布百匹。追谥为“威”。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7 23:00:13 +0800 CST  
一个是何曾(何夔之子)坚决反对立司马攸为世子,极力主张立司马炎,理由是:“中抚军(指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头发拖地,手臂过膝,这不是做人臣的相貌”。上面说过,司马炎的才能是比不过司马攸的,体貌特征才是重点。
何曾,原名瑞谏,又名谏,字颖考,曹魏太仆何夔之子。少年成名,好学博闻。何夔、何曾父子与曹丕、曹睿父子颇有渊源。曹丕任太子时,何夔是太子少傅、太傅。曹睿任平原侯时,何曾就跟随曹睿,任平原侯文学。曹睿继位后,何曾因为是旧人,得到曹睿信任,很快升任散骑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何曾对曹睿是忠心耿耿的,司马懿征辽东公孙渊时,何曾还提醒曹睿派监军或副将一起去,以防意外。曹睿死后,曹爽、司马懿争权,何曾看不清今后形势的发展,在司马懿称病不朝韬光养晦期间,何曾也称病引退,观望形势,等待结果。司马懿杀曹爽后,何曾立即倒向司马懿,入朝为官。曹髦时,何曾由司隶校尉升任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假节。临行前,司马昭让司马炎、司马攸去送行。送走何曾好,司马炎又去拜访何曾次子何劭。何曾事先曾训诫过何劭,说:“客人(指司马炎)一定会拜访你,你事先要做好周密准备。”何劭和司马炎是发小,有总角之好,没在意父亲的话,不戴冠不束带,留司马炎呆了很久。这是年轻人之间的友谊,司马炎并没什么抱怨,何曾却为此严厉地训斥了何劭。
何曾不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官员,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政绩,说得出来的大概有弹劾作威作福的校事尹模;指责步兵校尉阮籍居丧不孝;让主簿程咸上书要求修改刑法,赦免出嫁的妇女,救过毌丘俭儿媳荀氏和女儿毌丘芝的命等,真正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个人生活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事情:
一、夫妻关系。何曾没有声色嬖幸之好,年老以后,每年和妻子相见二三次,每次相见都穿上正式的衣服,戴上冠冕,相敬如宾。自己南面而坐,妻子则北面而坐,互相对拜二次以后上酒,对饮完毕就结束,(感觉就像举行个仪式)各自回到各自的居室,当时的人对此大为赞赏。
奢侈的生活。何曾极力追求和享受奢侈豪华的生活,家庭设施、车辆装饰,服装配饰都绮丽到极点。讲究美食,厨房烹调出的佳肴超过诸侯王。对美食挑剔的程度达到每次朝堂宴饮时,从来不吃宫廷膳食官做的菜,只吃自己家里做的饭菜。每天的饭钱上万,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有朝臣弹劾何曾奢侈无度,司马炎也因为他是重臣而不加以责问。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7 23:01:57 +0800 CST  
这两天实在太累,难以保证能够及时更新,如有耽误,请各位看官海涵。谢谢。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7 23:03:31 +0800 CST  
@ty_阿铭850 2017-07-12 17:02:44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笮融。在三国争战史上其人只是个不起眼的过客,但在中国佛教史上,其人却是大大的有名。
笮融,丹阳豪强,纠集数百人投奔徐州陶谦。陶谦任其为下邳相,负责运送广陵、下邳和彭城三郡的粮食。笮融却将三郡的粮食物资全部霸占为己有。因其信佛,就在下邳修寺建塔,用铜铸造佛像,黄金涂身,身穿锦绣,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全部用来课读佛经,让本地和周边地区的佛教信前来受道,凡是......
-----------------------------
@zealot81 2018-04-18 11:24:13
顶楼主一下,但是请问,前十三章在哪里?帖子叫啥名字?
-----------------------------
谢谢捧场。原名叫“全三国述评——一个大坑,不知何时能填平”,也在天涯煮酒里,因那个账号的问题,改在这里了。这个帖子下面的“相关推荐”栏里的第一个就是。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9 01:24:34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8-04-18 11:30:35
楼主辛苦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9 01:25:41 +0800 CST  
今天只能更新经云门门下先生指点的钟会和嵇康的补充介绍,非常抱歉。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9 01:27:30 +0800 CST  
钟会与嵇康的故事
三国时期有两个卧龙,一个是诸葛亮,这个尽人皆知,另一个呢?估计许多人不知道,就是嵇康。
嵇康,字叔夜,其先祖本来姓奚,是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因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其住家附近有座山叫嵇山,就以山为姓。
嵇康早年丧父,有奇才,豪迈旷达。身高七尺八寸,(约一米八)工于文章词句,风度翩翩,但外表却像土木形骸,从来不修边幅,时人认为这是神采非凡,天质自然。嵇康为人恬静少欲,能够包容、隐匿朋友的缺点过错,宽宏大量,简洁明快。自学成才,博览群书,无不精通。喜好弹琴咏诗,自我陶醉。成年后喜好老庄,经常修炼道家之术,讲求养生服食之道,其所著《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著。
嵇康的父亲嵇昭,字子远,因为和曹操是同郡老乡,估计很早就追随曹操,后来官至治书侍御史。嵇康娶沛穆王曹林的女儿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故称嵇中散。(曹林的母亲就是关羽一门心思想得到的秦谊禄之妻杜夫人)嵇康能娶宗室女为妻,除了本人自身条件外,应该和其父亲的经历和地位有关。
嵇康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懂养生,会弹琴,工草书,善丹青,诗文具佳,与当时的名士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齐名。因这七人经常聚集在嵇康居住的山阳县(今河南省辉县、修武县一带)竹林之内肆意喝酒,佯狂骂世,故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一群生活兴趣相投、性情相投的人,最重要的是学术思想基本一致,都热衷于玄学,是玄学的代表人物。
玄学是兴起于魏晋时期的一股学术思潮,所谓玄,即老子《道德经》中所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道教在哲学上的一个用语。魏晋玄学以《老子》《庄子》《周易》称为“三玄”,加以研究阐释,主要以《老子》为主。起于夏侯玄、何晏、王弼等正始名士,成于竹林七贤,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竹林七贤的政治倾向和态度并不相同。嵇康﹑阮籍﹑刘伶、向秀不与司马氏合作(;向秀是在嵇康死后被迫出仕的)阮籍在晋时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王戎则投靠司马氏,成为司马氏信任的重臣。司马昭征钟会时,将监视集中在邺城的曹氏诸侯的重任交给山涛。司马炎平吴时,王戎为六路大军中的一路统帅。
嵇康有个特殊的爱好,喜欢冶炼打铁,锻造器具,向秀也喜欢,二人就经常在庭院柳树下打铁,相对欣然,傍若无人。钟会和嵇康年龄相差一岁,也喜欢玄学,曾经邀约了几个名士俊才去拜访过嵇康。钟会深得司马昭信任,又是知名公子,讲究排场,去时乘坐豪车,身穿丝绸,宾客随从如云。嵇康正和向秀在柳树下打铁,既不停手,也不施礼,丝毫也没有理会钟会。钟会等了一阵,见无人理睬,深觉无趣,正打算要走,嵇康突然问了他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见嵇康理睬自己了,很是高兴,赶忙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答完以为嵇康还会和他说话,谁知嵇康又不理睬他了。钟会觉得很没面子,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嵇康受友人连累,卷入了一桩家庭伦理案子里,这本来和嵇康没多大关系,却因为钟会公报私仇而送命。
这件案子的案情是这样的,兖州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市)人吕昭(字子展,魏明帝曹睿时为镇北将军领冀州。桓范就是因为耻在他之下才称病拒不出任冀州牧)有两个儿子,哥哥叫吕巽,(一作逊)弟弟叫吕安,(庶出)兄弟二人和嵇康的关系都很好。(嵇康、向秀、吕安的住处相隔很近,故经常来往)吕安特别崇拜嵇康,有“每一相思,千里命驾”的美谈,留下相思命驾的成语典故。
吕安的妻子是个美女,吕巽见色起意,竟然不顾伦理将弟媳奸污。吕安非常愤怒,打算控告兄长,遣送媳妇,专门去征求嵇康的意见。嵇康为吕家门第清誉着想,劝吕安家丑不外扬,压下了此事。同时也与吕巽交谈沟通,吕巽也当面答应以后不会因为吕安要告发他的事情而对吕安进行打击报复。
谁知吕巽做贼心虚,害怕受到指控,居然恶人先告状,诬告吕安不守孝道,殴打母亲。吕安因此下狱。嵇康为此不平,赶往衙门为吕安鸣冤,被连带下狱。还有种说法是吕安被判流放边陲,不服,在自我辩护时引出曾就此事咨询过嵇康,嵇康为此受到牵连。在下以为是一回事,吕安辩护中会提到嵇康,而嵇康听说此事后也一定会去为吕安作证、鸣冤,因为是自己制止了吕安要告兄遣妇的打算,内心有愧。在嵇康《与吕长悌绝交书》中说得很明白,“今都(吕安小名阿都)获罪,吾为负之。吾之负都,由足下(指吕巽,字长悌)之负吾也。”
这个案子很狗血,嵇康为此获罪有些莫名其妙,该是一个什么罪名呢?还真不知道,反正嵇康被抓捕入狱。推测应该是官方认定吕安不孝,嵇康为吕安辩解作证是作伪证。古代不孝是很大的罪名,嵇康有助纣为虐之罪。
仅就这个案子来说,无论嵇康牵连多深,都罪不至死。主犯吕安也只是流放之罪,没有从犯反而是死刑之理,可是后来为什么二人都被杀了呢?这就和钟会有关。钟会当时是司隶校尉,此案在他的管辖范围内,而钟会和吕巽的关系非常好,钟会一箭双雕,既袒护了吕巽,又打击报复了嵇康。
嵇康是名人,娶的又是宗室之女,司马昭也不敢轻易处置,就召集朝会廷议。钟会在朝会上振振有词地公开指责嵇康,说:“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而(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昔太公诛华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嵇)康,无以清洁王道。”暗地里则向司马昭进谗言,说:“嵇康是卧龙,不能让他飞起。明公不要忧虑天下,只忧虑嵇康就好。”钟会玩的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之计,将一桩家庭伦理案件偷换上升成危害国家,威胁执政者司马昭统治的政治案件。
钟会是明里暗里都要取嵇康性命才罢休啊。嵇康与司马昭也有过节,司马昭为大将军时辟召他为幕府属官,他不从,特地跑到河东郡去躲避。嵇康拒绝接受山涛的举荐,接替山涛出任尚书吏部郎,司马昭听说后也十分愤怒。司马昭本来就宠信钟会,再加上对嵇康的成见,就同意杀嵇康、吕安二人。其实吕安这时已经不重要,二人的主从关系此时颠倒过来了。
嵇康被判死刑后,数千太学生自发向朝廷请愿,请求免去嵇康死刑。当时的名人雅士也纷纷到狱中探望关心嵇康,呆在狱中不走,朝廷派人劝喻后才离开。临刑时,亲朋好友纷纷到刑场与嵇康泣别,嵇康面不改色,谈笑自若,看太阳影子知道离行刑还有点时间,就问哥哥嵇喜:“带琴了吗?”嵇喜说:“带了”,将琴递给嵇康。嵇康调琴理弦,从容抚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曲终后,嵇康缓缓而言,说:“从前袁孝尼(袁准,袁涣四子,与袁绍同族不同宗,属陈郡袁氏)曾经跟我学过 《广陵散》,我每每吝惜而没全部教给他,《广陵散》从此绝矣!”
嵇康死时年仅四十岁,海内士人,莫不痛惜。司马昭不久后也深感遗憾,追悔莫及。
因嵇康扫了自己的面子而对嵇康毫不留情,痛下杀手,钟会心胸之狭隘,可见一斑。
澄清两个和嵇康有关的误解。
一、与山涛的关系。
山涛是竹林七贤中最年长者,是竹林七贤聚会的组织者和人事核心,阮籍、嵇康、向秀等人都是山涛发现的。但山涛是个政治投机者,与阮籍、嵇康、向秀等人的政治见解不同。山涛曾经担任过选部官员,(尚书吏部郎)离任时举荐嵇康接替,嵇康不愿,专门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称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不能出仕。
许多人以此认为嵇康从此与山涛绝交,老死不相往来,其实不是这样的,这封绝交书里所说的绝交,是拒绝山涛的举荐,是政治上的绝交,而不是断绝个人友谊的交往。嵇康临死前,将儿女托付给了山涛,对儿子嵇绍说:“山涛还在,你不会孤单的。”这个行为充分证明了嵇康对山涛人品的了解,对山涛的信任,对山涛的敬重,也充分证明二人的交情从来没有断绝过。
嵇康死后,山涛也确实不负所托,将嵇绍举荐给晋武帝司马炎。由于在司马炎与司马攸的夺嫡之争中,山涛坚决支持司马炎,司马炎被立为世子后还专门登门拜谢,称帝后对山涛信任有加,因此,对山涛的举荐,司马炎欣然接受。也许是山涛对嵇绍的评价很高,或者是司马炎要表示对山涛的信任和恩宠,山涛本来是举荐嵇绍任秘书郎,司马炎慷慨地加任为秘书丞。
嵇绍由此走上仕途,白痴皇帝晋惠帝期间,高居侍中之职,曾经在八王之乱中以身护卫晋惠帝,被作乱的成都王司马颖的士兵所杀,血溅帝衣。事后,侍从要浣洗御衣,晋惠帝不准洗,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有人以此为例说明晋惠帝还知道感激怀念,不是完全的白痴。
二、《广陵散》是否失传。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曲调激昂的古琴叙事曲,产生于东汉后期,讲述的是战国四大侠客之一的聂政刺韩王的故事。
现存最早的《广陵散》曲谱见于明代朱权于1425年编印的《神奇秘谱》中,其中有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分段小标题,专家学者以此推断为《广陵散》,但这个和嵇康所弹奏的是否相同,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说是吧,不知道是怎样流传下来的,为什么晋以后就没有弹奏《广陵散》的记载?曲谱本身也和晋朝时有差别,晋朝是四十五拍,曲谱是四十一拍。说不是吧,曲谱的标题内容确实又是聂政刺韩王。
在下以为,《广陵散》本来是民间流传的一首琴曲,并非嵇康一人会弹,流传下来的可能性很大,但由于琴师个人风格和师从不一,流传时间又那么长,流传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的可能性也很大,应该说泛指的《广陵散》没有失传,特指嵇康弹奏的《广陵散》失传了。
另外有史籍记载,嵇康临刑前弹奏的不是《广陵散》,而是另外一首叫《太平引》的曲子,所以失传的是《太平引》,而不是《广陵散》。这就更是个说不清楚的事情了,存疑吧。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4-19 01:27:49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90748

发表时间:2017-07-12 01:27: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20:09:29 +0800 CST

评论数:3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