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周易》悟心学――最新六十四卦爻辞注解

九二:舆脱辐。

释繇辞:车厢脱离了车轮就无法前进,君子当守中。

释文字:(1)舆,帛书本中所有的“舆”字均写作“车”。二字通,但在此处应以舆为是。《说文》曰:“舆,车舆也”,舆是特指车厢而言,是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体。
(2)脱,通行本作“说”,二字通。
(3)辐,帛书本作“緮”,亦作“輹”,三字通,此处当以“辐”为是。辐,车轮之辐条。

赏析:车舆是方形的,车轮是圆形的,有如天圆地方,圆者喻天道之刚,方者喻地道之柔,因此“舆脱辐”是比喻阴柔脱离了阳刚。这个比喻乃是告诫人们,一味柔顺却没有阳刚是万万不能的,就像方形的车子离开了圆形的轮子就寸步难行。帛书易传云“万物之义,不刚则不能动,不动则无功,恒动而弗中则(亡),此刚之失也。不柔则不静,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动则沈,此柔之失也。……是故柔而不狂,然后文而能胜也;刚而不折,然后武而能安也”。只有刚柔兼济,守中调和,车子才能开得又快又稳。二爻在中,作者暗示要守中庸之道。
楼主 二呀呀  发布于 2018-04-21 09:04:05 +0800 CST  


九三:良马逐逐,利艰贞;闲舆之卫,利有攸往。

释繇辞:骏马拉着车儿飞奔疾行,固守中道方可无虞;要会熟练地驾御和防护车舆,方可能利于前进。

释文字:(1)良马逐逐,通行本作“良马逐”,《释文》曰:“逐,郑本作逐逐,云:‘两马走也。’姚云:‘逐逐,疾并驱之貌’”。《颐》卦亦有“其欲逐逐”之语,故当以“逐逐”为是。
(2)艰贞,坚守中正之道。艰还有艰难困苦之意,作者暗示在艰苦环境中坚守。
(3)闲舆之卫,通行本作“曰闲舆卫”。帛书易传《昭力》曰: “易曰:‘闲舆之卫,利有攸往’,若舆且可以闲然卫之,况以德乎?’”闲,娴熟之意。卫,护卫也。

赏析:作者再次用了很妙的比喻:拉车的是“良马”,与安静柔顺,行走缓慢的“牝马”相反,良马奔走迅疾,其欲逐逐,就象人身上的阳刚之气。而这匹良马所拉的“舆”,在上句已经说过是阴气之喻。阳卫外,阴守内,“闲舆之卫”就是比喻外在的阳气要保护好内在的阴气,就好像骏马在飞驰的同时要注意车舆的安稳,否则就会导致“舆脱辐”。“舆脱辐”的比喻在《大畜》和《小畜》卦中都出现过,皆是比喻阴阳失衡,不能中和之意。
楼主 二呀呀  发布于 2018-04-21 09:26:52 +0800 CST  
四:童牛之牿,元吉。

释繇辞:小牛犊关到牛栏里。君子守仁,可成善性。

释文字:(1)童牛,《释文》谓之“无角牛也”,此处引申为牛犊。
(2)牿,牛栏。《说文》曰:“牿,牛马牢也。”
(3)元,仁也。说详前文。
(4)吉,善也。

赏析:在《无妄》卦中我们已经知道,作者以牛喻物,“物”与“心”的对立是先秦的重要命题。牛为大物,则“童牛”可以视为还处在萌芽阶段的“物”;仁为四德之始,则可以视为萌芽阶段的“心”。“童牛之牿”是指在物欲的萌芽阶段就把它约束起来,“元吉”是指在人心的萌芽阶段就要培养其善端。
作者在卦辞里说“不家食”,呼应此处的“牿”,童牛这样的牲畜,和童蒙一样不是真正的主人,不应该饲养在家中而应该关在牛栏内。
楼主 二呀呀  发布于 2018-04-21 11:00:46 +0800 CST  
六五:豮豕之互,吉。

释繇辞:物欲有如凶猛的公猪,要把它淫根断掉,再给它獠牙套上防止伤人的横木,君子如此,可保善性不失。

释文字:(1)豮,阉割过的猪。《释文》曰:“豕去势曰豮”。
(2)互,通行本作牙,二字形近易讹,文献中多错,此处当以“互”为是。“互”字与前面繇辞中的“辐”、“逐”、“牿”三字皆押韵,牙字不押。《周官 牛人》曰:“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郑众曰:“互谓楅衡之属。”所谓楅衡,就是古代拴在牛角上防止牛顶人的横木,本句中“互”的作用当是用来防止猪的獠牙伤人的。

赏析:“豕”在古代文化中有贪婪之象,《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云:“实有豕心,贪惏无餍。” 孔颖达疏:“豕心,言其心似猪,贪而无耻也。”那么,“豮”过的豕比喻根除了物欲,君子无欲则刚,这还不够,还要给这豕的头上加上“互”,防止其獠牙伤人。物欲凶猛,君子养心当寡欲,慎加防卫,所谓“闲舆之卫,利有攸往”也。
楼主 二呀呀  发布于 2018-04-21 11:19:42 +0800 CST  
上九:何天之瞿,亨。

释繇辞:君子一言一行都要心怀对上天的敬畏,守礼才能亨通。

释文字:(1)何,通荷,意为背负、负荷。《诗经 长发》有云“何天之龙”,又有“何天之休”,“何”字均作“负荷”解。上卦艮,有负荷之象。
(2)瞿,通懼,惧也。通行本作“衢”,帛书本作“瞿”,皆互通。上互震卦,有震恐畏惧之象,故曰瞿。
(3)亨,亨通,四德中对应“礼”。作者一语双关,谓守礼畏天才能亨通。前文说“元”,仁也,此处说“亨”,礼也,先仁后礼,次序井然。君子必先心中有仁,然后言行有礼也。

赏析: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上爻居全卦最高,离天最近,能够对上天心怀畏惧,安能不亨。心无敬畏之人,最易恃强妄动,作者一针见血。
楼主 二呀呀  发布于 2018-04-21 20:39:24 +0800 CST  
第27卦:《颐》

释卦序:《周易》第27卦,名曰“颐”。27是3的3次方,与3进制有关。汉代扬雄模仿《周易》的2进制作《太玄经》,便采用了3进制,全书共九九八十一首,其中仿照《颐》卦而作的《养》恰恰就放在第81首,排序名为“三方三州三部三家”,表示3的4次方。27再乘以3就是81,27也是《周易》64卦中序数最能代表3进制的数字,可见扬雄所排卦序,领会到了《周易》作者的深意。
3进制与古人“天3地4”的术数有关,《淮南子 天文训》曰“古之为度量,轻重生乎天道。黄钟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广二尺七寸”,《宋书·律历志上》亦云“黄钟之律长九寸,物以三生,三三九,三九二十七,故幅长二尺七寸,古之制也。”
《易本命》云“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颐》的卦辞中有“虎视眈眈”之语,句中“虎”字不是来自卦象而是来自卦序中的27之数。
楼主 二呀呀  发布于 2018-04-26 07:12:37 +0800 CST  

释卦名:《颐》,颌也,俗称下巴。本卦之象,有如一张大口,露出了上颌和下颌上的两排牙和牙床,故本卦名曰“颌”。人在吃喝时,上颌不动而下颌动,而《颐》卦之象,上卦艮为不动,下卦震为动,亦极吻合,甚妙。《大象传》曰:“《颐》,君子以节饮食,慎言语”,正是因为不论是“饮食”还是“言语”都要靠着人的“颐”来完成。

释文字:(1)颐,《释名》曰:“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古亦作“宧”,说见下。

赏析:《序卦传》中说:“《颐》者,养也”,《彖传》也说“《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连续说了很多个“养”字,那么,“颐”跟“养”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原来,“颐”字又通“宧”,作者一语双关。《说文》曰:“宧,养也,室之东北隅,食所居”,《尔雅 释宫》也说:“室东北隅谓之宧”,可见“宧”是居室的东北角,也是饮食之处。李巡曰:“东北,阳气始起,育养万物,故曰‘宧’”。我们从《颐》卦的卦象中也可以看出来,上卦艮,正是东北之卦,下卦震为生,有阳气一元复始之象,卦象与“宧”的字意极其吻合。
楼主 二呀呀  发布于 2018-04-26 15:26:29 +0800 CST  

卦辞: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释卦辞:守正则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释文字:(1)观颐,观我朵颐也,详见第一句爻辞。
(2)口实,即口食。《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马瑞辰云:“就之言求也……以就口食,犹《易·颐》‘自求口实’。”

赏析:作者此处引用了诗经,《大雅 ·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说文》:“嶷,小儿有知也。本作‘㘈’ ”, 毛亨传云:“嶷, 识也。 ”原句旨在说明周的始祖后稷很小时候就很聪明,自己会觅食吃饱肚子。“岐嶷”一词也就从此表示小孩聪明,又写作“歧颐”,如《春秋元命包》云:“后稷歧颐自求,是谓好农”,同样也是用了诗经里面这个后稷的典故。
作者在爻辞里面引用诗经,突出的是“自求”二字,上卦艮为自我,又为求,故曰“自求”。君子自求多福,落脚点还是在自己身上。
楼主 二呀呀  发布于 2018-04-27 22:37:37 +0800 CST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释繇辞:放着你的灵龟养气法不练,却跑来看我叩齿养生。舍本逐末,实为不智。

释文字:(1)朵,《释文》曰:“朵,动也”。
(2)颐,下巴。“朵颐”是下巴一动一动的样子,此处引申为上下叩齿。

赏析:繇辞中说到了“灵龟”,众所周知,龟之所以灵,主要还是其长寿,因此古人视为善于养生的神物。灵龟养生,主要是靠食气、行气之法,《云笈七签》云:“长生之道,在于行气,灵龟所以长存,服气故也。”因此后世多用“灵龟”等名目来给行气导引之术命名。叩齿(朵颐)也同样是众所周知的养生方法,此不赘述。作者在繇辞中以“灵龟”来比喻养气之术,以“朵颐”来比喻叩齿。通常在道家的练气之法中,“朵颐”叩齿只是行气中的一个步骤,所以作者说“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其实是呼应卦辞中的“观颐,自求口实”,意思说人人自有长生药,观颐于他人,不如岐嶷自求也。
楼主 二呀呀  发布于 2018-04-27 22:39:52 +0800 CST  
六二:颠颐,拂经于北。洍,征凶。

释繇辞:叩齿完毕后,轻轻敲击背上的经络以行气。气机如果运行凝滞,勉强继续会有危险。

释文字:(1)颠颐,颠是颠簸,上下跳动之意,颐是人的牙床,“颠颐”就是上下牙床一动一动,引申为上下叩齿。“叩齿”是道家中最普遍的养生之法,一般于行气前后均要叩齿三十六通。
(2)拂,拍击,徐锴曰:“拂,击而过之也”,意思是一拍即过,速度快,不停留。古人行气,常以手轻叩经脉以助行气,名为“导引”或“道引”。作者用字极妙。
(3)经,经脉。此处特指人背上的督脉。
(4)北,通行本作“丘”,帛书本及楚简本皆作“北”,“丘”与“北”古文字形相近易讹,当以“北”为是。“北”与“背”同。背上是督脉等主要经络所经之处,故曰“拂经于背(北)”
(5)洍,通行本作“颐”,楚简本作“洍”,均互通。“洍”即“汜”,《说文》曰:“汜,穷渎也”,《尔雅 释丘》云:“穷渎,汜”,疏云“困穷不通之水渎名汜也”。在本句中,“汜”字用来形容气流运行“困穷不通”,停滞不前的样子,如《释名》又云:“汜,止也”。作者惯用一语多关,“颐”字的“宧”“嶷”“洍”几种含义皆被运用在《颐》卦中。
(6)征凶,征,远行,此处引申为前进,继续进行会有凶险。“征凶”一词在《周易》中屡见,含义有不同,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赏析:《庄子 养生主》里曾经说过:“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里的“缘督以为经”就是古代导引行气养生的方法,王夫之在《庄子解》中便说:“身后之中脉曰督,督者居静,而不倚于左右,有脉之位,而无形质也。”督脉从人体背后沿脊椎正中线上行至头部,因此繇辞里说“拂经于背”。为什么“洍,征凶”呢?王夫之在解释“缘督以为经”的时候就说过:“以清微纤妙之气循虚而行,止于所不可行,而行自顺,以适得其中”,庄子更是用庖丁解牛的比喻,来阐述了真气当“循虚而行”,顺其自然的道理。一旦遇到阻滞,强行前进会有凶险,故曰“征凶”。
二爻居中处正,有如督脉居人体之中,故作者曰“经”,言简而意深。
楼主 二呀呀  发布于 2018-04-28 07:28:37 +0800 CST  

楼主:二呀呀

字数:1497

发表时间:2017-12-08 09:35:2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13 18:04:10 +0800 CST

评论数:46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