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南宋  那段被神剧写滥的历史 长篇连载

岳飞之死,大约也是如此的。
在整个案件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都极力否认,岳家军曾阴谋让岳飞重回岳家军;更极力否认,岳飞曾参与过这种行动。
问题是,在此过程中,人们为了过关,似乎都有意无意的承认,岳飞曾犯过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

最经典的就是,岳飞曾类比赵匡胤,总而言之,我三十岁就当了节度使,翻开我朝历史,好像也就我朝武皇帝三十岁就当了节度使。总而言之,我岳飞是最棒的。
这件事,是张宪说的。张宪说这种事的本意,大约是希望避重就轻让岳飞过关。[注13]
以张宪和岳飞的关系,他出面说,岳飞曾说过种话,谁能说这是有人栽赃陷害岳飞呢?

再经典一些的,岳飞曾吹牛逼说,自己随便派两个将领,就能吊打韩家军、张家军。总而言之,我们岳家军那是最棒的。
这件事,是董先说的。董先说这种本事的本意,大约也是希望避重就轻的让岳飞过关。[注14]
以董先和岳飞的关系,他出面说,岳飞曾说过种话,谁能说这是有人栽赃陷害岳飞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4 10:19:20 +0800 CST  
从理论上,这都不是什么大罪,而且任何话都有它特定的语境。在特定的语境中,一个人说几句这种大话来,实在不是什么大事。

问题上,这种事端到桌面上,硬要上纲上线,那就是大事了。

岳飞拿自己和赵匡胤类比,岳飞这是想干什么?
岳飞说自己随便派两个将领,就能吊打张家军、韩家军,岳飞这又是想干什么?

到了此时,再把岳飞淮西之战时,拥兵逗留的事翻出来,岳飞阴谋夺回军权的事,似乎都不用提了。因为,仅这些辅助的罪行,就足以法办岳飞了。
事实上,仅一个救援淮西时拥兵逗留,就是按律当“斩”了。[注15]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4 10:19:47 +0800 CST  
事实上,淮西之战时,岳飞拥兵逗留一事,即使是事实,只要不是上纲上线,它也就是失职的事。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上,岳飞在主观上,也不存在希望宋军大败的企图。
这种事,上纲上线自然是死罪,问题是,从情理上,它显然不构成死罪。因为,如果这都是罪,张浚弄出富平大败、淮西兵变,哪能活到孝宗北伐呢?

从这层意义上,大宋政府翻出岳飞各种大逆不道的言论,或是岳飞在淮西之战时不服从指挥,只是为了证明,从岳飞一惯狂妄不服管教的表现,就算岳飞没有参与张宪、岳云的阴谋,他也脱不了关系。

从这层意义上,“莫须有”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韩世忠问秦桧:岳飞伙同张宪阴谋夺回兵权,真有证据吗?
秦桧回答道:从岳飞一惯狂妄不驯的表现去看,就算他没有参与相关阴谋,也脱不了关系的。换而言之,有没有岳飞参与相关阴谋的证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他参与了。[注16]

从当时的语境看,莫须有的意思,应该是不需要有。

事实上,岳飞被杀时,罗列出来的罪行,主要是说岳飞如何的狂妄和不听号令。相对而言,岳飞阴谋夺回兵权,只是放到最后提了一句。
这本身就证明,秦桧当时就是实话实说。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4 10:21:16 +0800 CST  
类似的罪行,一方面是给岳飞罗织罪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认清形势,因为相关的罪行,大都是岳家军将领给供出来的。

许多时候,大家的发言,只是为了表明态度。许多时候,大家的态度比语言更重要。
大家都出来揭发你的过错,意味着大家都支持打击你。至少大家不敢、不会维护你。
大家都表示沉默,意味着大家都不支持打击你。但是,这也表明,大家并不会积极站出来支持你。
大家都为你辩护,意味着大家都支持你,更愿意站出来积极支持你。

在打击岳飞的时候,秦桧的态度不用说了,因为是他领衔打击岳飞的。
张俊亲自出来审理张宪,[注17]意味着张俊是积极支持打击岳飞的;当然了,张俊的下属依然尊重张俊的地位,意味着张俊所代表的军区,并不反对打击岳飞。
而杨沂忠出来监斩岳飞,也意味着杨沂忠并不反对打击岳飞。

而王贵亲自把岳飞的检举信递给张俊,本身就证明,王贵不会坚决支持岳飞。王贵的态度是非常可怕的。因为王贵是岳家军的二号人物。

而岳家军的一些高级将领,出来承认岳飞犯过一些小小不言的、似是而非的、却绝不能上纲上线的错误。本身就证明,这些人不会坚决支持岳飞的。

既然如此,你说谁还能救了岳飞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4 10:22:43 +0800 CST  
[注1]:初,张浚在相位,以诸大将久握重兵难制,欲渐取其兵属督府,而以儒臣将之。会淮西军叛,浚坐谪去。赵鼎继相,王庶在枢府,复议用偏裨以分其势,张俊觉之,然亦终不能夺其柄。

[注2]:时朝廷以诸将权重,欲抚循偏裨以分其势,张俊觉之,谓行府钱粮官、右通直郎、新监行在榷货务刘时曰:“君为我言于子尚:易置偏裨,似未宜遽;先处己可也,不知身在朝廷之上能几日。”庶闻之曰:“为我言于张十:不论安与未安,但一日行一日事耳。”俊不悦。

[注3]:癸未,张俊、岳飞至楚州,俊居于城外,中军统制王胜引甲军而来。或告俊曰:“王胜有害枢使意。”俊亦惧,问之:“何故擐甲?”胜曰:“枢使来点军,不敢不贯甲耳。”俊乃命卸甲,然后见之。

[注4]:时俊与秦桧意合,故力赞议和,且觉朝廷欲罢兵权,即首解所统兵。帝从其请,复召范同入对,命林待聘草诏书奖谕,略曰:“李、郭在唐俱称名将,有大功于王室;然光弼负不释位之衅,陷于嫌隙;而子仪闻命就道,以勋名福禄自终。是则功臣去就趋舍之际,是非利害之端,岂不较然着明?”意盖有所指也。

[注5]:右谏议大夫万俟禼既劾飞罪,未报。御史中丞何铸、殿中侍御史罗汝楫复交疏论之,......禼章四上,又录其副示之。

[注6]:殿中侍御史常同入对,论:“浚五年在外,误国非一。用李允文、王以宁、傅雱诸人,为荆湖害;以曲端、赵哲之良将,皆不得其死。以至擅造度牒,铸印记,赐赦减降,出给封赠、磨勘绫纸之类,皆有不臣之迹。及被召,尽掠公私之财,选精兵自卫出蜀。虽膏斧钺,不足以谢宗庙。若蚤正典刑,示天下不复用,则陕右之地,不劳师而自复矣。”

[注7]:邈言:“俊据清河坊以应谶兆,占承天寺以为宅基,大男杨存中握兵于行在,小男田师中拥兵于上流,他日变生,祸不可测。”

[注8]:先是右司谏陈公辅言:“...臣闻濠梁之急,俊遣杨沂中往援,遂破贼兵,此功固不可掩。刘光世不守庐州,而濠梁戍兵辄便抽回,如涡口要地,更无人防守,若非沂中兵至,淮西焉可保哉!光世岂得无罪!此昭然无可疑者。.....”

[注9]:九月,癸卯,鄂州前军副都统制王俊,诣都统制王贵,诬告副都统制张宪谋据襄阳为变。先是秦桧欲害宪以及岳飞,乃言宪有异图,佯称金人侵略上流,冀朝廷还岳飞复掌兵,而己为之副。

[注10]“朕尝闻卿奏,称王贵、张宪、徐庆数立战效,深可倚办。方今正赖将佐竭力奋死,助卿报国,以济事功,理宜先有以旌赏之。”

“将本军人马,权暂令统制官王贵、张宪主管”

[注11]俊道:向日范将军(按指范琼)被罪,朝廷赐死,俊与范将军从微相随,俊元是雄威副都头,转至正使,皆是范将军兼系右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心怀忠义,到今朝廷何曾赐罪?

[注12]:鄂州军统制张宪谋为乱,都统制王贵执之,送于枢密行府。

[注13]:夷考一时之事,岂特如前数者而已哉。(足宅)踏两军之诬,以威胁董先而成之;比并建节之诬,以狱逼张宪而成之。
[注14]:既又谓先臣指张宪而曰,似张家人,张太尉尔将一万人去践踏了。指董先而曰,似韩家人,董太尉不消得一万人去践踏了。

[注15]:及敌侵淮西,前后受亲札十三次,不即策应,为拥兵逗留,当斩;

[注16]:飞在狱,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注17]:于是飞以众证,坐尝自言己与太祖以三十岁除节度使,为指斥乘舆,情理切害,及敌侵淮西,前后受亲札十三次,不即策应,为拥兵逗留,当斩;阆州观察使、御前前军统制权副都统制张宪,坐收飞、云书,谋以襄阳叛,当绞;飞长子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醴泉观云,坐与宪书,称“可与得心腹兵官商议”,为传报朝廷机密事,当追一官,罚金。诏飞赐死,命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杨沂中莅其刑,诛宪、云于都市。

待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4 10:23:40 +0800 CST  
淮西之战,早已争论滥了。因为争论滥了,所以翻出来的资料实在太多了,各种解释也太多。
因为我不是专攻宋史,而且对淮西之战也没有花大量时间研究,所以对这段历史的掌握,恐怕真比不上bisu_2012、二更桥头、王无敌于天下等网友。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我在写淮西之战时,整体的构思就是和一下稀泥。

就我理解,岳飞没有及时救援淮西,肯定有着众多客观原因。否则,我们实在无法解释岳飞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
如果说,这就是因为岳飞不敢和金军打仗,也把岳飞说得太不堪了。因为,张、韩、杨、刘都敢跑到指定战场,就是岳飞不敢,这未免矫枉过正了。
如果说,这是因为岳飞主观上希望促成宋军大败,似乎也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客观原因(比如,帝国政府在战略上的举棋不定),岳飞应该会及时赶赴指战场的。当然了,如果岳飞真有传说中那样神,也绝不会因为类似的原因,而一直不能到达指定战场。
从这层意义上,宋军大败是宋军整体战斗力弱于金军的结果。因为宋军整体战斗力弱于金军,所以宋军无论从大本营,还是从具体的将帅,都存在举棋不定的态度。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诸军合围的计划,最后变成了张俊、杨沂军孤军深入。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4 10:38:06 +0800 CST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第九节 岳家军的称号

许多人在说到岳飞之死时,常常提到岳家军的称号。总而言之,一支政府军却用大帅的姓氏冠名,这本身就有军阀的倾向。
其实呢,将领是不是军阀,主要表现在,将领在自己辖区内,是不是拥有行政、司法、经济、人事的权力。

一个将领,如果在自己辖区内拥有了上述权力,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管人们怎么称呼他的军队,他也是军阀。
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就算这个将领永远忠于皇帝,这个将领的小弟也不干啊!

反过来说,一个将领在自己辖区内,上面有高级文职官员管束,旁边有政委、参谋长制约,辖区内的行政、司法、经济、人事权力都由文官系统负责,这支军队就算称为某家军,它也是标准的政府军啊。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想抓某个将领、随便让人拿着圣旨过去,就能实现。

只要我们知道这个基本道理,自然就会知道,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的称呼,并没有任何违禁的地方,因为这只是一种称呼罢了,甚至而言之,基于管理的需要,赵构都会给他们亲自题写类似的军旗。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0:12 +0800 CST  
刘、张、韩、岳、吴,严格的说,都是标准的政府军,因为刘、张、韩、岳、吴都是军事主管,只是因为特殊原因,皇帝让他们同时兼任政委,并允许他们适当参与行政、司法、经济领域。但是总的来说,他们主要是军事主管。从这层意义上,他们距军阀的距离还远的很。

在这种背景下,刘家军、岳家军、张家军、韩家军的称呼,只是有助于提升将士的荣誉感。
军队的这种荣誉感,与全军将士的现实利益,息息相关;更会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果大家都觉得岳家军是王牌,刘家军是战五渣。
那帝国最好的装备,将给谁配战呢?在后勤不是很充足时,会优先给谁提供呢?肯定是给岳家军。
这意味着,岳家军将会吃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

当然了,现在有各种辅助性的脏活、累活,帝国政府把它交给谁呢?肯定是交给刘家军啊。因为帝国王牌军队,主要任务就是打硬仗、打胜仗,怎么可能让他们浪费精力、时间干这种辅助性的脏活、累活呢?
这意味着,岳家军永远干着最符合军人荣誉的工作。

也许有人会说了,这意味着岳家军会处于高风险的问题。如果是这样,大家也未必会争当岳家军。说这种话的,肯定缺乏基本的军事常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有各种只需要牺牲将士的消耗战,政府会把相关任务交给谁呢?自然是交给刘家军啊。因为,战五渣的军队,大量减员,政府不会多心疼,如果王牌师大量减员,政府肯定会心疼死的。
这意味着,岳家军的危险、牺牲,有可能还低于刘家军。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1:05 +0800 CST  
上面的利益关系,就足以让大家都争当岳家军的一员,而不想当刘家军的一员。
更主要的是,这还意味着,你在岳家军容易立功,容易取得升迁的机会,在刘家军里,这种机会相对就会很小。

在这种背景下,当兵的,一听自己将会成为岳家军的一员,自然会感到自豪;一听自己会成为刘家军的一员,自然会感觉到有些沮丧。

面对此情此景,你说刘家军的老大,会甘心一直这样吗?刘家军的金牌小弟,会甘心刘家军,一直处于这种地位吗?

因为,人家岳家军,装备用最好的,后勤永远充分保证,政府永远让他们养精蓄锐,只有在关键时候才让他们出场;而且一说立功,都是岳家军的;每次升迁的指标,大多都放到岳家军。
我们刘家军,装备用最差的,后勤也是最差的;关键是,没事就让我们干各种辅助性的军事任务、甚至是干各种杂活;更有甚者,经常就是充当炮灰。说到立功,自然与我们无缘;每年大量升迁指标,到了我们刘家军,就没有几个了。

刘、张、韩、岳几大军头常常矛盾重重无可调和,主要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这不是刘、张、韩、岳几大军头胸怀不够,而是他们一味退缩,就无法向自己的小弟交待。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1:44 +0800 CST  
当然了,许多时候,刘家军也不能抱怨皇帝不公平。因为,战五渣想与王牌相比,这本身就叫瞎攀比。
一切是显然的,你们想享受王牌军的待遇,你们就好好打仗啊。用事实证明,岳家军能干的事,我们刘家军也能干到,甚至可以做的更好。否则,打仗的时候,你怎么不和岳家军攀比?就是在享受待遇时,才会想到和岳家军攀比?

当然了,成为王牌的军队,也不要以为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了。如果后来,你打的仗,越来越战五渣,待遇也会下来的。
一切是显然的,旁边的友军都在盯着你,如果你打的仗越来越差劲,大家自然会抱怨皇帝不公平了。

到时,大家自然会说了,他们有着王牌军的战斗力,享受王牌军的待遇,我们自然无话可说。问题是,他们就是战五渣的战斗力,凭什么也享受王牌军的待遇?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战斗力比他们强多了,凭什么我们的待遇不如他们?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2:30 +0800 CST  
当统帅部在指挥军队时,进入这种模式。奖惩模式就算有模有样了。在这种模式下,各个军队为了整体的荣誉(利益),都会积极奋战的。

战斗力强了,脏活累活就不用干了;甚至纯粹炮灰性质的牺牲工作,也不用干了;因为好钢用在刀刃上,帝国政府只会在最关键的时间、地点需要你。而且,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政府会像最珍贵财富一样保护你们。

从这层意义上,岳家军、张家军、韩家军的名号,就是激发各军荣誉心的最好方法。更主要的是,如果外界舆论,都认为某某军是王牌,某某军是战王渣,那帝国政府在做类似的利益分配、调拨时,就相对比较容易了。因为,你可千万不要说皇帝偏心,你没事多问问,你们军队的战斗力,为什么会这样差劲。

在这种氛围下。各支军队,自然都是争当王牌,谁也不想戴上战五渣的帽子。
总而言之,大家都是习惯性的高呼,我们最棒的,我们是王牌;甚至有意无意的还会说,某某军只是战五渣,凭什么和我们享受一样的待遇。问题是,这不是拿嘴就能喊出来的。而是靠战场上见分晓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3:27 +0800 CST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你代表岳家军出战,最后打出了战五渣的仗,关键是,人们在说岳家不配称王牌时,就拿你说事。就算岳老大愿意原谅你,岳家军上上下下,也不愿意原谅你啊。因为,岳家军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总而言之,我们岳家军是最棒的,怎么会出你这种战五渣呢?
当一枝军队进入这种氛围时,你打出战五渣的仗,不要说主帅会严惩你,就是主帅愿意原谅你,你自杀的心肯定也有。
因为,全军上上肯定就是一种声音。总而言之,岳家军的脸都让你丢尽了,你也算个男人,脑袋掉了,不就碗大个疤,你为了活命,就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老子要活到你这种份上,早寻块豆腐撞死了。

因为,你的表现这样差,影响的绝不是你自己的形象、利益,而是整个某家军的形象、利益。你说大家会怎么对待你?

金国军队能拥有如狼如虎的战斗力,主要就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而宋军后来渐渐也能与金军野战,就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5:50 +0800 CST  
事实上,不只是皇帝这样对待大军头;大军头也这样对待小军头。总而言之,军人都得为自己的军旗荣誉负责;军旗上有多少荣誉,大家能享受的利益就有多大。

作为刘、张、韩、岳那样的大军头,必须得为自己军旗的荣誉而战;他们手下的小军头,也必须得为自己的军旗荣誉而战。

你千万不要以为,你的军旗上印有战五渣的污点,只会影响你的利益,那将会影响整个军、整个师、整个团、整个连的利益。你敢不为自己的军旗荣誉而战,就算你的上司会原谅你,你的战友、小弟也不会原谅你。

一切是显然的,一支军队能打大仗,敢打大仗,这个军的成员才能受到人们尊敬,才能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才不用干种脏活、累活、甚至是炮灰性质的工作,才会拥有更多的升迁机会。而与此相伴随的荣誉,就更大了。

一支军队享受着这种待遇,突然因为某个人、某个连、某个团的失败表现,让他们这种待遇可能消失,你说全军上下能原谅他?我想,如果他不痛哭流涕的希望大家原谅他,希望大家再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大家生吃他的心也有。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6:20 +0800 CST  
军队进入这种氛围时,战斗力那是最惊人的。因为,许多时候,将士还没有进入战场就有拼死作战的心。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王牌(军也罢、师也罢、团也罢、连也罢),只因为干了一次战五渣的事,将要失去王牌地位时。你内心,肯定会憋着一股劲,总而言之,下次有大仗、硬仗,一定会要用我们,我们会用事实证明,我们是最棒的。

如果需要打大仗、硬仗时,老大把相关任务交给另一个将领时,你肯定会求老大把这个机会留给你们。如果老大不愿意给你机会,只是告诉你,你太让他失望了,你自杀的心,肯定也有。因为,这真比杀你也难受啊。
一切是显然的,面对此情此景,你怎么回去和自己的小弟交待呢?因为,你们作为王牌的荣誉、待遇,有可能就会因此渐渐远去。王牌地位的消失,再想夺回来,那可就难了。因为这意味着最好的装备、最好的待遇,以后不会优先你们了,你们以后只能在比较劣势的条件下往回夺王牌了。

如果在你的一再请求、甚至哀求下,老大终于答应把这个机会留给你。你率小弟走上战场时,恐怕就是抱着,就算死了,也一定要洗尽自己军旗上的污点。一切是显然的,如果你再打出战五渣的仗,就算老大不杀你,你也没脸再活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6:57 +0800 CST  
军队愿意为荣誉而战时,将可能产生的战斗力,那是惊人的。
当然了,如何让军人把荣誉感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那就比较复杂。而让军人喜欢以某家军(某某师、某某团)自居时,显然是一种塑造军人荣誉感的重要方法。

北宋末年,军队是标准的战五渣,就是因为军人已没有了所谓的荣誉感。所以,还没有走上战场,想的就是如何活命;在这种背景下,常常自己吓自己,都会突然发生溃败。
这种军队,遇到强敌时,自然只能让人家吊打了。

我上面所说的内容,自然是非常简单的,在实际操作上,它是非常复杂。
因为,这需要皇帝、统帅能做到赏罚分明;失去这种基础,什么方法也只是纸上谈兵。

一旦赏罚分明,你可以选择当战五渣,但是战五渣的待遇、荣誉是非常差的;关键是,他也不会真正远离危险,甚至还会常常干一些炮灰性质的工作。
而你成了王牌,王牌的待遇、荣誉都是让人羡慕的、甚至是嫉妒;而且皇帝也好、统帅也好,肯定会非常珍惜他们,因为好钢用在刀刃上,皇帝绝不会轻易乱用他们。对此,大家也别不服,你想得到这一切,你也去争做王牌。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8:19 +0800 CST  
当然了,类似的操作,表面上很简单,实际上它是很难的。尤其是和平时代,它是难以操作的。

因为,和平时期没有太激烈的竞争,你把各种待遇划分的太明显,难免会惹得太多口水。因为,一些军队的待遇远远优于其它部分,凭啥啊?更主要的是,和平时代,各级将领,在这种划分时,容易产生腐败。因为,谁是王牌,谁是战五渣,谁说了算?

但是进入全面战争时期。谁是王牌、谁是战五渣,随时会得到检验。因为,让你执行任务,一执行一个战五渣,就算皇帝说你是王牌也没有用啊。
人家军队,以劣势的装备,经常打出优秀的战绩,你说人家是杂牌,人家就杂牌了?人家一再立功,你不给人家王牌的待遇,这何以服众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9:14 +0800 CST  
皇帝默认人们以将领的姓氏冠名自己军队时,一方面是为了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另一方面,恐怕也是为了让这各大军区难以实现私人的合作。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刘、张、韩、岳的私人非常差劲。甚至而言,岳飞一度想和张俊、韩世忠搞好关系。但是,在下面小弟的一片反对声中,只能作罢了。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之间的矛盾源于什么呢?自然是争做王牌。我前面分析了,谁能当王牌,绝不是主帅私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军队的事情。这意味着,整个军队在分配装备、后勤、作战任务时,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在这种背景下,不是这几大军头,一心要争功、争地位,而是他们不争功、不争地位,下面的小弟也会不服气。

待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16 19:29:55 +0800 CST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第十节 宋金第二次和议

说起宋金和议,我们必须得说到一个人,那就是王伦。

整个宋金和谈,几乎就是王伦一个人往来磋商的。

在主战派眼中,王伦自然也是一个汉奸,而且非常该死。[注1]因为,在整个宋金议和的过程中,王伦一直是具体负责谈判的中间人。

问题是,王伦是怎么死的呢?显然是面对金国屠刀,不屈而死的。

王伦做为大宋的使者,在宋金和议后,被扣留在金国,金国希望他在金国任职。王伦的答复非常简单,那就是,我是使者,不会在金国任职的。于是王伦被杀了。[注2]

如果抛开主战派各种云遮雾罩的、上纲上线的评论。王伦显然是大宋的忠臣啊。
现在的问题是,王伦为什么一心促成宋金和谈呢?

如果说他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或是已被金国收买,他为什么会拒绝金国的官职而死呢?

从这层意义上,很多时候,和战只是大家战略观点的不同。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20 20:24:01 +0800 CST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主和派是贪生怕死的,是贪图享受的。
问题是,处于赵构、秦桧的位置上,如果真能打败金国,就算因此死三十万、五十万、一百万、二百万人,能轮得死他们?甚至而言,就算为了战争,需要耗尽江南财富,难道真能少了他们喝玩乐的东西?
更主要的是,作为主战派,不论是对还是错,首先要承受漫天风雨般的责骂;更需要承受人人皆曰可杀的压力。如果一个政客只为自己着想,他何苦做这种选择呢?

对此,只要看一下大明帝国末期,皇帝想找一个人出来主持和谈,根本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就可以知道了。因为,主持和议的人,在关键时候,肯定会说,这是皇帝让我这样做的!因为,主持和议的人,根本不敢、也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

我这样说,无意认为,主和比主战更光荣、更勇敢。我只是想说,一个人的历史人物,一个政治人物的是是非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主战主和可以说清楚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20 20:25:16 +0800 CST  
宋金和议的结果,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并不是某个人一拍脑袋弄出来的。
在黄天荡、富平之战后,宋金就一直以秦岭淮河对恃着;在此过程中,谁也无法真正突破这条线。
要知道,在宋金和和议时,双方已在秦岭淮河对恃了十年之久。

宋金第一次和议,金军主动退出中原、关中,于是宋金开始在黄河一线对恃了。但是严格的说,在此其间,宋金依然是在秦岭淮河一线对恃着。因为,在金军主动退出中原、关中,宋军也没敢大举深入中原、关中。
当然了,随着金军再度进入中原、关中,宋金很快再次回到秦岭淮河一线对恃。

这本身就证明,宋金以秦岭淮河为界,是双方打出来的。
第一、双方以秦岭淮河对恃十多年,谁也无法打破这条线。
第二、后来金国、宋国都试图打破这条分界线,但是都无奈退了回去了。对此,只要看一下完颜亮南侵、孝宗北伐、韩宰相北伐就可以知道了。

单就这层意义上,宋金和议以秦岭淮河为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7-02-20 20:26:22 +0800 CST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838

发表时间:2016-06-23 16: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22 10:33:29 +0800 CST

评论数:257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