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不必当真,说说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附:这就是上古道家,人道的真正含义。从前有几个人,只是从我的文章中了解到上古、人道、存神炼气这样几个词语,就自以为是的认为人道的含义就是自力修炼,不是鬼神之道就是人道,拿这些词语去四处吹嘘,公然蹭我IP,迷惑众人。以浅薄的认知,又怎么能理解真正的人道呢?然而汉字不是我家的,这几个词不是我家的,乃至人道也是道家共同的老祖宗。凭什么只有你们能走二环,我也要走二环,凭什么说你就是人道传承,我也可以是人道传承啊?所以我不能禁止人家使用,不能不让别人说话,就是告诉大家,其他的任何口称上古、远古、人道、存神炼气、古仙,均与本脉本人无关。大师们爱怎么用随便用,用的时候切勿提起在下就是了。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6 10:54:13 +0800 CST  
@玉宸道人 2018-05-16 16:24:06
啥时候爆料老子的猛料啊,等不及了……
-----------------------------
会有老子的篇章的,这么重要的人物怎么会没有料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6 21:36:55 +0800 CST  
小孩儿腮腺炎,医院看病,幸好存了一章,中午有空发上来。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7 08:30:44 +0800 CST  


看看这图,符合巫祝前辈们的气质不?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7 11:04:42 +0800 CST  
(二)真至神圣
总有一些修炼上古道家法门的修道人,没有死于无情的岁月,没有死于残酷的战争,他们通过修炼,一直活下来,攀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他们从一个普通人,修炼成更有能力的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他们的终极追求就是真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身,就包括神和形,精神和肉体。修炼精神和肉身,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人道。
后世所称修真,即是修真人,是通过道家修炼,以达到《黄帝内经》所讲的真人境界
贤人、圣人、至人、真人,《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四种不同的修道人,就是上古人道修行者们的修炼境界和人生追求。《黄帝内经》随出于战国,但其中医体系完整而繁复,不是一时一人之才可以完成的。八成是三代典藏中流传出来的典籍,而其作者们,很可能是可以内视周身,外视周天的道人、大巫们。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种修道人。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记载“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炁,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这里的上古中古都是以黄帝那个时候为判断标准,与我们所说的上古中古不同,我们且不谈,我们先看真人的真人的能力。真人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他们统领整个天地,能够掌控天地间阴阳变化,他们呼吸精炁而不是呼吸空气,他们的神魂能在天地间独立自守,他们的骨肉同质,与精神如一不相分离,所以他们怎么样呢?他们的寿命即使天地敝坏,也不会终结,这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道,而生出的能力。后世似无与真人相对应的仙道概念,或可勉强以仙道最高成就天仙相比,但天仙举形升虚,与真人所求不一,结果不同。而钟吕五品仙,神、仙两道夹杂,不是单纯的修炼概念。但无论怎么说,很显然,真人就是所有修炼法修炼境界中最高的境界了。
而至人则是至性淳和,道行完备,能够调和阴阳与四时,他们不会受到世俗的侵扰,精气精神聚集为一,神游于天地之间,通晓八方之外人所不及之地的事物,他们也是能够极大地增强自己的寿命的人。很明显至人的寿命,还会受到天地的桎梏,但是几乎可以说是与天同寿了。可以对比葛仙翁所言地仙的极致,住世不死游于名山。如吴承恩《西游记》五庄观对联曰: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几乎是对至人的忠实描摹。
圣人之能,天人合一,圣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天地间最中和的位置,他们能够根据天地间八风变化而保养自身,他们生活在世俗之间,能适当的把握自己的嗜好,不会让自己产生愤怒、怨恨之类的情绪。他们在世间的行为不脱离世俗,也不着奇装异服,他们的举动也不会惊世骇俗。他们不会让自己的形体和思想为世事而劳碌,只要打发自己愉悦自得就好。他们的身体不会像常人一样衰老,精神也不会逐渐的消散,他们的寿命,也可以达到几百岁,超越了天年限制。这个圣人,差不多就和后世所称的人仙差不多。但是是真正的人仙,而不是什么大周天。好多人就是觉得大周天就算人仙了,其实也就是刚摸到先天境界的大门。更别说他们那个大周天,只是后天搬弄气血罢了。倒是贤人,跟先天境界相仿佛。
贤人遵从天地间的法则,根据日月运行、星辰位置,来顺从阴阳和四时变化,想要追随上古真人那样合于道的运行。他们的寿命,也可以大大地延长,但是还是会有终结于天年的限制。可知贤人的寿命,大概就在120岁左右,虽然成就先天境界,但仍不能摆脱人类天年的桎梏。
这就是上古人道的境界。但与我人道一脉传承有所差别。或许是我的先辈们觉得贤人算不上真正的修炼成就,没有超出常人的范畴,就删去了贤人,而在至人和圣人之间塞进了一个神人。或许是依照《庄子》逍遥游中,真人无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修炼体系而确立。
神人,约相当于普通的长生住世的地仙。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这是先天炼形到了极致,血化白膏,成就圣人之后,身体纯白,没有血色。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这是身体自给自足不假外求。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地仙御物、一步千里的本事。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是以虚神干涉现实,是地仙形神抱一无离境界的初步体现。
真至神圣,令人神往之!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7 12:00:13 +0800 CST  
@kamgkamg 2018-05-17 12:23:38
那 是否有生命/人类起源的说法流下来?
-----------------------------
没有,你就当人是奔儿的一声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7 12:25:56 +0800 CST  
@蓝光OK 2018-05-17 19:45:22
学生前来捧场 知道的越多越感觉 人道 二字的厚重
-----------------------------
但不需要成为包袱,人道不人道的,自己的修炼最重要。杨朱说,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7 20:43:52 +0800 CST  
从前有一位道家大佬,是玩无间道的祖宗,猜猜他是谁?我是卓伪,咱们周五见!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7 22:38:50 +0800 CST  
(三)老子之道
上古之道,至老子为之一变。
老子继承了上古道家的遗产,但老子之道,不是上古道家之道。
先说说老子这个人。《史记》中对于老子生平的描述基本上一言难尽。古人称氏不称姓老聃,聃是老子的氏,老子是姬姓聃氏,其祖先季载,姬姓周氏,季是行字,载是名字。如果大家不明白,那就比方刘二奎,二是行字,奎是名字。季载是文王周昌之子,武王发之弟,也是周公旦的弟弟。后来周公旦执政时,将季载封地聃国,就以封国聃为氏,称为季聃或聃季,其后人称季聃或聃季一族。但到老子时,聃国已经被灭,空有聃族。
老子著书立说,传道受业,成一家言,为子学家,所以被世人尊称为子。
至于老这个字,难说所从何来,有人说是因老子出生在夏都老丘故地,所以又以老为氏。有人说是因老子年高德劭而称老,也有人说是因老子担任周景王司空,位列三公而称老。不管哪一种,总是敬称。
然而老聃的名字究竟是什么,却和老子的许多事迹一样,在历史中被隐藏了。至于李耳,只是季聃二字削去一半的半字蔑称。
不过无所谓,老子究竟叫什么并不重要,不过是个代号而已。
我们再看看老子的大致经历。老子是聃季一族继承人,世袭周室司空一职,是周景王的司空,位列三公。周景王变法未成,死前嘱托孺子王大夫(相当于太子太傅)宾起扶持变法派庶子王子朝继位,周景王死后,王族单氏发动政变刺杀宾起扶持太子姬猛上台,老子被罢免司空,担任征藏史。同年王子朝率景王旧臣发动政变,驱逐姬猛,夺回王位。晋候保护姬猛逃出都城,姬猛当年病死,谥周悼王,晋侯拥立王子匄为王,即是历史上的周敬王。朝与匄各自为王,人称西王、东王。五年后,晋候帮助东王击败西王,王子朝仓促间率领近臣,携带王室礼器、典籍投奔楚国,积极准备依靠楚国复位,老子作为前王室重臣以及王室典籍管理人也随王子朝奔楚。然而楚国自身内乱,自顾不暇,于是王子朝一行止于南阳。又十年,王子朝被周王匄派遣刺客杀死,老子无所依靠,归还王室典籍,辞官回到郑国境内的封地中牟。第二年,在洛邑仍然拥有庞大势力的王子朝余党因不服周王匄刺杀王子朝,联合郑国,讨伐周王匄,周王匄出逃晋国。晋国一方面帮助周王匄攻打王子朝余党,一方面命令鲁国攻打郑国。第三年,也就是西元503年,晋国大获全胜,郑国被迫与齐国结盟对抗晋国。老子虽然已经辞官,但显然受到了此次事件的连累,于是离开封地,出函谷关,西游于秦。这是我根据各种历史记载和研究结果拼凑出的最可能接近事实的一种可能了。
那么,问题来了,你说这些蛋事与老子变革道家思想有什么关系?没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就是觉得,作为周景王的智囊、王子朝的拥护者,经历了这么多事件还没有被杀死,老子能活这么久真是不容易啊!改革之事不出头,传位之事不站队,侍奉一王不叛变,远离名利不热衷,是老子的智慧,是不为天下先,是急流勇退,是圣人无死地。做得好大事,最后跑路了。
其实重点在这里。先看聃季家族世袭的职务——司空,司空是做什么的呢?浚水动土、城邑营造、手工匠造,礼仪祭祀。相当于后世工部尚书兼礼部尚书。再看老子被免职后担任的职务——征藏史。负责征集、收藏、管理典籍,以及编修历代王朝历史的史官,是一个清贵的官儿。在三代那个时候,知识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典籍和礼器一样,是国之重宝,天命正统的象征。而祭祀与典籍官员,都是由巫祝担任的,是巫祝阶层的保留势力范围。所以很明显,老子是世袭家传的大巫、大祭,是巫祝的领袖。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周王室日益衰落,从天子至于大臣,都在积极寻求一条出路,周景王变法就是一个例子。而向典籍中寻求帮助,寻找上古道家治国的智慧,也不失为一条可以探索的道路。
其实人道比巫道衰落的更早更彻底。固然巫祝阶层在周时与世俗贵族分享权力,已经不像在夏商那样大权独揽,但仍然保留了相当大的势力范围,周天子代天巡狩,是名义上的教主。而人道修行人,在华夏人类建国立鼎,自身力量在大自然及蛮夷面前占据优势时,就逐渐主动或被排挤退出政权中心,慢慢消失在历史舞台了。依照道家一向以修炼为先的思维来看,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大概他们没有想到,或者是想到了也不会在乎,在失去了权利的支持和诱惑之后,人道的传承变得艰难起来。艰难到在夏朝时期还能有些蛛丝马迹,而经历夏商周之后,连老战友巫祝后人,也几乎只能去各种典籍中寻找他们的身影了。
老子的道,和上古人道的道是不同的。是从道和天道的角度,去描述宇宙的诞生、天地的运行、万物的出现、人类的修炼、国家的治理。也就是巫祝们会有时间想这些问题,修道人的立场一向是很明确的,万事都从我的角度去考虑,推而及我家、我族、我邦、我类。所以老子,是以一个巫祝的思维方式,来阐述对道家的理解。这就是可见于文字的、最早的巫道合流。巫道合流,自老子始。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老子心目中的理想国度,是一个修炼为主的道国。老子所赞同的国家形式,是周制天子封国分封制的完美版。老子提出的无为治世思想,是以古喻今,非常符合周室当时情况的对策。以周室当时的情况,居于群狼之间,唯一能保护自己的是名分,和名存实亡的分封制度。在自己没有成为天下共主的把握之前,谁也不愿意最先翻牌,明目张胆的去消灭天下共主,谁先翻盘,谁最容易被打死。所以周室这时,是大动猝死、小动快死、不动等死,基本上就是个死,就看是死得难看一点,还是死得有尊严一点。而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或许是能让周室死的最舒服的办法了。
老子所讲的修炼原则,基本上取自于上古道家的修法。
老子巫祝思维角度的道家世界观,极大地补充了道家思想。但这个世界观,若以上古道家的宗旨作为主导,那就堪称完美了。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8 11:21:27 +0800 CST  
@逝殃墨香 2018-05-18 18:07:37
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以巫祝思维偏重于阐释道是什么,怎么才能合于道、行于道。而上古人道偏重于道为我用,道是什么跟我无关,只管修炼,完全的实用主义。
-----------------------------
是啊,道是什么,到如何演化宇宙,道如何作用于万物,巫祝才会去想这些事情。巫祝思维的道有点像基础物理,人用的道用不到的,都在道的范畴。而人道有点像应用物理,我用到的,才去研究学习,才认为是道。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8 19:19:37 +0800 CST  
@火影风之翼 2018-05-18 11:34:16
老子原来是大巫啊
-----------------------------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8 21:12:28 +0800 CST  
@天年一百二 2018-05-17 22:42:56
@倚剑天外 :本土豪赏1张 催更 (100赏金)聊表敬意,楼主快更新吧!【 我也要打赏 】
-----------------------------
因为涉及到历史和道家理论,不能顺口胡说,本人才疏学浅,需要查阅资料、构思,看怎样表达出来方便让大家理解,所以每一章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写来也要几个小时吧,所以也就是每天保持一章的速度了。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9 09:32:04 +0800 CST  
尴尬了老铁们,今天带孩子来看爷爷奶奶,这边电脑用不了,今天更不了了,明天晚上更两章。今天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跟帖问。我看看一会儿分享点别的。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9 11:45:41 +0800 CST  
这样吧,分享三个小玩意儿,武术里面的玩意儿,不过有些东西是不能乱说的,所以就说三个笨点的法子吧。
单腿蹲起、打窗纸、挨揍。单腿蹲起是练整劲的,打窗纸不破是练暗劲的,挨揍避重就轻,和推手一样是化劲种子雏形。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9 12:10:07 +0800 CST  
@ty_逝青
2018-05-19 16:45
先生可以略微的说说丹法吗
-----------------------------------------------
丹法这个话题有点大,等说到仙的部分会有丹法的专题,不过不会讲太深,毕竟一则我在丹法方面虽然有些了解,但不成体系,属于半吊子。二则这种东西要去拜师入门学习。但是你们有什么疑惑可以问,点到为止。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9 17:33:41 +0800 CST  
给大家分享一句话吧。
《庄子·达生》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通达命运真相的人,不去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东西。
修道之人尤其要知道这一点。
与大家共勉!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9 21:30:16 +0800 CST  
2009年秋天,得到了老师的传承,2010年秋,在北京的事业不死不活,于是萌生了退意。我终究不是个创业型人才。
汉宫春—慢慢秋光
远径云微,更天高几许,清肃商扬。
谁将玉盘结露,金掌凝霜。
白头堆雪,待几番、对镜仓惶。
犹借此、朱颜未老,共君一醉何妨。
翠色青青欲折,向梧桐叶底,细细风凉。
唯时岁华摇动,慢慢秋光。
偷移暗送,渐转寰、日影斜窗。
谁要问、人间一霎,浮生与梦孰长。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19 22:34:46 +0800 CST  
生死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但深恐时光虚度而我道不成,所以看到多年前这首词,还是感叹一声。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20 07:21:31 +0800 CST  
@飞飞飞飞机2017 2018-05-20 11:45
赶紧更新??
----------------------------------
要下午四五点钟吧
预告一下,下面还有的道家章节
庄子之道 道与鬼神 道与生死 道家修炼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20 12:12:07 +0800 CST  
(四)庄子之道
庄子就是这么做的。
老子不是道思想的创造者,也不是春秋时期唯一的道家诸子。说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不代表没有其他道家,只是其他道家都被代表了。就像我们现在提到在线支付,就是说微信、支付宝,其他什么Applepay呀、Y支付啊,那是啥!我们说上古两家巫祝、人道,也是这个意思。
出于不同派系的道家思想,在当时各有不同的认识和主张。春秋时期,老子同时代或更早的的道家流派有管仲、老莱子、杨朱等,晚一些的有列子、王诩、庄子、韩非、等等。在修身方面,各个道家流派的主张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区别都在于治政方略。然而道家处世,讲的是与世推移不滞于物,就算儒家、法家都可以说是道家的变异流派,道不行则行之以礼,礼不行则行之以法,时事不同,治国又哪有一定之规呢?
这其中对巫道融合有了极大推动的是庄子。庄子这个人,身份是个谜。我们不知道他的父母亲族,也不知道他的老师是谁,但是他却能受到当时只有大贵族才能受到的精英教育,学富五车,对各种典籍如数家珍。它本身只是宋国蒙地的一个漆园小吏,却可以引来王侯将相与之交游,且轻王侯、傲公卿,悠然自得的做着他的小吏。传言庄氏出于楚庄王,或者可信。
庄子可以说是基本上接受了老子的道家思想框架。但是从逍遥游一篇就可以看出,庄子是上古人道的传承,而在齐物论一篇中,庄子甚至辨析了老子之道与上古人道的不同。没错,庄子就是那个以上古人道的态度统合老子道家世界观的人
《周易大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道是无形之理,而器是有形之物,这其实就是继承了老子的道德观。对上古人道而言,无论形而上的道理形而下的物体,都是为我所用的器用。而老子之道就是以道为义,把道中的无为润物者称之为道,将道中的可知可感者称之为德。道生之,而德畜之。譬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就是他的德,让它又臭又硬的无形之手就是道。
庄子接受了这个设定。不然你们以为齐物论是在讲啥,讲物我齐生死一?齐物论讲了两个问题,一是物性不同道性无别,这就是老子的道与德,是老子的视角;二是看待事物具有角度性和视角的局限性。那么再看看第一课逍遥游看待事物的角度?庄子,就是以上古人道看待道的角度来结合老子的道德观视角,既突破了原有的局限,又保留了自己的立场,堪称完美!如果说张陵立教,是以巫教为主,百家为辅,道德经为指引的巫道合流。那庄子的逍遥道家,就是以上古道家为主,融合巫祝视角的,在道家修炼和老子思想上最完善的巫道合流。
逍遥游,是庄子内七篇的总纲,其他六篇都是对逍遥游一篇的解释和扩展。而外篇杂篇,也许有庄子写的,也许是庄子的弟子,或者还有附会的,但基本都是对内七篇的理解和补充。
逍遥游写了什么?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还要加上一个隐藏的彩蛋——真人无待。这就是人道修炼,一步一步通达逍遥的道路。而齐物论就是从道性无别及视角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真人无待。养生主则言保身全生无为而为,是修成真至神圣的基础条件。人间世进一步阐述了修道人行于世间保全性命的道理。德充符讲万德有别皆合乎道,是在人心的层面讲齐物之理。德充符—道宗师,大宗师反过来讲与道而言万物无别,天人合一师从大道。应帝王讲治国行道皆需无为而为。总而言之,就是从各个方面,都要达到逍遥无待的真人境界。
庄子的精神,内七篇已经毕备了。
下一篇我们讲讲,道家对于鬼神的态度。
楼主 倚剑天外  发布于 2018-05-20 16:59:48 +0800 CST  

楼主:倚剑天外

字数:68014

发表时间:2018-05-08 18:04: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2-13 03:38:43 +0800 CST

评论数:106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