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被恶作剧了千年,读者也被戏弄了千年,你们将见证它重现天日。

上面那个太极图,交叉线形成沙漏装的对应倒金子塔。越靠近塔尖越致真,也越小。越靠近塔低越宽泛,也越远。中心点就是本源之处。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11 14:57:57 +0800 CST  
第一篇(原第25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第一篇的最后一句要修正一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里面的“法”字应该是规则、法则的意思。
人受限约束于大地的规则中,地又可以理解为物质界,地又受限于天,天可以理解为非物质界,也就是有的对立面无。
天又受限于道,道是包含有无的大道。道受限于自己的运行规则。
这里“反”的意思是返回。当一种力量发出后,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会无限延伸,那么远到什么程度,远到返回到原点,从0、1开始往后发展,什么时候再回到0就是远的目的地。远的目的地是没有目的地,永远也无法返回到0.数字可以无限大。
“而人居其一”的一是四大中排位第一,人在中心,地在人外,天在地外。人是天地道体的核心。可以在道体中,同时反向的也在道体外。
就像一颗种子,虽然种子长大后变成了比种子大的枝干,但这些枝干也在种子之中。是从种子里长出来的。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13 22:26:28 +0800 CST  
等空了再回复,太忙了一刻没停过。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14 16:19:17 +0800 CST  
修行的文字中常出现婴儿这个词,道德经中也出现好几次。婴儿的真实含义是如同婴儿般的心,就如白纸一样,没有被后天观念意识所染浊,也就是佛经所写的没有分别心。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15 21:27:55 +0800 CST  
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很难做到。所以成道的人很少。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15 21:29:36 +0800 CST  
人为什么居其一,为首?因为只有人能感知到一切。人可以听到声音,可以看到东西,可以体会到一切。所以人才是道体的核心。人在道在,道在人在。人和道是一体。无论从有无混沌开始人一直都在,只不过存在形式不同而已。
天地都存在于道中,亦存在于人中。人的神性或者叫灵性化身肉体简称为人。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智慧可以觉知道体,而动物只能觉知物体。所以人之所以为人,动物之所以为动物。当动物突破觉知有了智慧同样可以转化成人。而人如果降低自身智慧不能觉知道体也会转化成动物。
这是因灵性的高低转化机制所分配。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1 00:23:25 +0800 CST  
《罗织经》
阅人卷第一
《人之情多矫,世之俗多伪,岂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耻其匿怨而友人也。》
这一段说: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一般表面都是做作出来的。因为要与人交际,俗就是礼仪风俗社会交际的缘故,所以表面之情都是很假的。孔子说:『甜言蜜语、和颜悦色、毕恭毕敬,左丘明觉得羞耻,我也觉得很羞耻。』羞耻是因为明明心中幽怨还要装作很友好的虚伪行径。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1 21:25:29 +0800 CST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这一段说:人的欲望很大,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事情成功了便享受功劳,事情失败了便推托责任,除了圣人没人可以做到不自私,这就是人的本性使然。
必须要承认一点人性是自私的。所以自私对于人而言很正常。一些怨气往往来自于对别人太过期望无私,对自己又太自私。这样的人普遍都存在。一般人如果一个人在抱怨另一个人的时候,都会说那个人怎么自私怎么只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不帮忙我一下。从自己角度来讲别人是自私的,但从对方角度来讲你也是自私的,凭什么你处处想到要我给你帮助,而你自己却不自己去动手呢。
所以承认人人自私你会活的很宽容。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1 21:25:40 +0800 CST  
《多欲则贪,尚私则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惩,吏之惧祸,或以敛行;但有机变,孰难料也。》

这一段说:人有欲望就贪心,自私就会不公,罪从此便产生了。老百姓害怕受惩罚,官吏恐遭祸患,因此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但如果贪心超越了恐惧,那么人的行为谁都无法预料了。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1 21:48:55 +0800 CST  
《为害常因不察,致祸归于不忍。桓公溺臣,身死实哀;夫差存越,终丧其吴。亲无过父子,然广逆恒有;恩莫逾君臣,则莽奸弗绝。是以人心多诈,不可视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终无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此道不修,夫庸为智者乎?》
这一段说:人们无辜受害常常是因为没有觉察出周围的人事真实情况以及与自身的关联性,人们惹出祸患是因为自己没有忍耐压制各种欲望。比如齐桓公于溺臣的故事,看不清臣子对齐桓公的真情假意,失守于自己的欲望,死的很悲哀。
夫差有兼并越国的欲望,最终导致其吴国的灭亡。
亲密不过父子,但儿子违逆父母是常有的事。
恩德不过君臣,但以莽奸回报恩人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人心多狡诈,不能看其表面的作为。世间的事多寡情,为善的人得到回报的很少。很少有人会认为你有功。
信任别人不如信任自己,一旦有需要防备的人,就不要存有侥幸。
这一门道理不修,怎么能成为智者呢?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1 21:49:16 +0800 CST  
今天先更这些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1 21:51:23 +0800 CST  
事上卷第二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背德,祸必兴焉。》
这一段说:为上者疑心重,为下者惧怕心多。
“德”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 chì)形符号,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就是“德”。
上位者注视下臣下,臣下眼神惧怕回避,祸事便由此产生了。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2 16:41:55 +0800 CST  
《上者骄,安其心以顺。上者懮,去其患以忠。顺不避媚,忠不忌曲,虽为人诟亦不可少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于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窥上意,愚者固持己见,福祸相异,咸于此耳。》
这一段说:上位者骄傲,自高自大时,随顺他的骄傲之心可使其心安。上位者有忧虑时,帮助其排除忧患可以体现下位者的忠心。
随顺不避讳献媚,表忠心不忌讳邪僻、不正派的方法,
虽然会遭人诋毁也不能不做。上位能给你的,自然可以再拿回去,生死都控制在上位者的手上,怎么能违背他们呢?因此有智慧的人擅长窥探上位者的心意,愚蠢的人只坚持自己的己见。因此他们福祸不同,都是源于这个原因。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2 16:42:16 +0800 CST  
《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周公尚畏焉,况他人乎?》
这一段说:上位者从来不会喜欢比自己能力强的下属。做臣下的要戒除有妄念不臣不服之心。臣下强大必然会被上位者除去,不服从上位者的也会被剔除。周公姬旦尚且惧怕这些,何况是其它人呢?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2 16:42:32 +0800 CST  
《上无不智,臣无至贤。功归上,罪归己。戒惕弗弃,智勇弗显。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诚如是也,非徒上宠,而又宠无衰矣。》
这一段说:上者没有不聪明的,意思是上位者永远拥有智慧的头衔。为臣为下者不能比上者贤。也就是永远不要在自己为下者头上按上贤明的头衔。
功劳永远是上司的,罪过永远是自己的。戒备警惕之心不要丢失,智能勇力不要显露。为上者哪怕是至亲的人也要全然忍住了。上者放纵做恶事,也不要去谴责。
如果真的做到这样,不仅仅会受宠,而且不会衰败。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2 16:42:48 +0800 CST  
治下卷第三
《甘居人下者鲜。御之失谋,非犯,则篡耳。》
这一段说:人没有无缘无故就甘居人下的。如果没有驾驭臣下的能力,臣下要么以下犯上,要么谋权篡位。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3 11:03:44 +0800 CST  
《上无威,下生乱。威成于礼,恃以刑,失之纵。私勿与人,谋必辟。幸非一人,专固害。机心信隐,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畏也。》
这一段说:上位者如果没有受人敬畏的气魄和威严,臣下就不会驯服,顺从。敬畏要从典章制度和道德来规范,规范制度的实效性要依靠刑罚,不能落实制度如空头文字,必然会乱象丛生,没有约束力。
私人自己的想法不能直接告诉别人,想要谋划达到什么目的必须要于三卿一长(三卿一长曰辟)共同出谋划策。
宠信不要固定在一个人的身上,专一定会害人害己。
.心思、计谋和言合于意的一定要隐藏起来,与人接洽来往不能亲密,这样手下的臣子下属由此才能感知上位者的威严而生敬畏。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3 11:04:54 +0800 CST  
《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下有所求,其心必进,迁之宜缓,速则满矣。上有所欲,其神若亲,礼下勿辞,拒者无助矣。》
这一段说:臣下依附上位者是为了能成就他们的志向,上位者依仗臣子是为了名副其实。臣下想要从上位者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他的心必然会积极上进,提升他应该慢慢的来,太快满足臣下他们就会珍惜和用心了。
上位者要依靠臣下去达成自己的愿望,他对臣下的神态要亲切,以礼相待下属不要计较,拒绝臣下者就会得不到臣下的助力。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3 11:05:07 +0800 CST  
吃饭去了,还有一段下午再更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3 11:06:35 +0800 CST  
《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人有所惧,以惧迫之无不纳。纔可用者,非大害而隐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诛。赏勿吝,以坠其志。罚适时,以警其心。恩威同施,纔德相较,苟无功,得无天耶?》
这一段说:人有喜好的东西,用喜好的东西引诱他没有收伏不了的。人有惧怕的东西,用惧怕的东西逼迫他没有不降服的。 有才能可以使用的人,只要没有大的害处就要对其容忍克制。其人不能被驯服,不能对其驾驭的,虽然能担当大任也不能留存。赏赐不要吝惜,用此牵住他们的欲望为己所用。惩罚要适当也要及时,以此起到警戒作用。恩惠和惩罚一起施行,才能与品德互相权衡,如果这样做还没有成效,莫非这就是天意吧?
楼主 拨开云雾见清天  发布于 2018-05-23 16:10:07 +0800 CST  

楼主:拨开云雾见清天

字数:383

发表时间:2018-04-04 17:36: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0 05:00:47 +0800 CST

评论数:7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