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易学二十有年,谈谈对易的心得

[9]孔颖达、朱熹也都说“律,法也。”司马贞则解之为“六律”,即乐律。称“军纪”、“军律”或“军法号令”,似乎渗透了后人的理解。谓“六律”可能比较符合上古历史风貌,凡有战事,出征之前必须举行问卜祭祀、器乐吹奏、歌舞表演等一系列仪式,预示著胜利、凯旋,以此提升人心士气。“否”即“不”,《说文解字》曰:“否,不也。”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09 21:40:00 +0800 CST  
马王堆帛书《易·师卦》中,初六爻辞即作“不臧”。“臧”义训善。”否臧“,即不善。不善,而凶险则至。《易传·象》解释说,“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军队打仗,如果没有举行必要的出征仪式,军乐不高昂、不激烈,则士气不振,上下意志难统一,多半容易打败仗。初六是师卦的第一爻,表示军队即将出发。战斗还没有打响,但凝聚意志、统一军心、鼓舞士气最重要。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09 22:43:00 +0800 CST  
问题站内短信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08:51:00 +0800 CST  
当此之时,一是师出必须有名,主义不正,没人愿意跟你卖命;[10]二是必要借助于一定的祈祷、祭拜仪式。这一爻至少可以说明,中国古人的确很聪明,在很早的部族时代就已经发现,军事战争与世道人心之间、军心士气与战争胜负之间存在著密切的关联,刚的事情柔裡做,能够并善于把金戈铁马的硬仗预先消解在载歌载舞、和风细雨的意识形态宣传之中。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09:46:00 +0800 CST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在师中”不当解为“在师之中”,而应指“在中军”、“在中师”。中军、中师一向为野战主帅所在之位。“九二”是师卦中唯一的阳爻,位居下卦,构成了诸多阴爻的基础,因而能够赢得诸多阴爻的信赖。九二爻又处下卦之中,同时具备刚毅、果敢的品格和持中不偏的德性,让这样的首领统率兵众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11:38:00 +0800 CST  
凡事都能够吉祥顺利,而不会招致过失、灾祸。“九二”又能够与至尊的“六五”遥相呼应,以阳滋阴,得到了君王的宠信,所以《易传·象》称九二爻能“承天宠”。《尔雅·释诂》解“锡”为“赐也。”[11]三命是周代诸侯国之卿的最高一级,《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婿臣”[12]。指挥作战的卿大夫因为封疆卫国之功勳卓著而能够连连受到君王的嘉奖,这实在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13:25:00 +0800 CST  
杨伯峻注:“春秋诸侯之卿,有一命、再命、三命之别,以命数多为贵。”又,“古代于卿大夫有‘三命’、‘再命’、‘一命’之别,命多则尊贵,车服亦随之华丽。据《左传》,卿大夫最高不过‘三命’。”[13]当然,君王对战果累累的卿大夫、军帅不吝奖赏,也一定有自己的深谋远虑。《易传·象》称“‘王三锡命’,怀万邦也。”显然,这裡“怀万邦”的主体是王,而不是卿大夫。《尔雅·释言》曰:“怀,来也”[14],即招来、使……来。于是,君王再三“锡命”的目的恰好就在于,要让天下的智者、勇夫统统投奔过来,凝聚人心,壮大力量,以实现自己平定万方的理想。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15:12:00 +0800 CST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三爻处于《师》下卦的最上位,阴柔失正,上无阳爻呼应,下又乘凌阳刚之九二,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责任却非常沉重,因而很容易劳而无功,兵败失利。王弼注曰:“以阴处阳,以柔乘刚,进则无应,退无所守,以此用师,或有‘舆尸’之凶。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16:55:00 +0800 CST  
[15]六三爻很难堪,位不正,容易谋略失当;而力不殆,又容易好大喜功。六三爻象,进攻缺乏援助,退守又遭遇强敌。所以,军队出征之后不久,轻则往回“运送伤患”[16],重则载尸而归。这一爻已经说明,军中统帅如果越位冒失、不自量力或不善于处置战机,后果则相当严重。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18:19:00 +0800 CST  
六四:师左次,无咎。
次,指舍、止,驻扎。周人尚右,次左则退。王弼注曰:“得位而无应。无应,不可以行;得位,则可以处。”显然,六四爻居《师卦》上卦之始位,虽然没有阳爻呼应于下卦,险阻在前,但却有自知之明,能够柔顺得正,当藕则阴,遭遇不利形势则主动撤退,据守高地,不轻举妄动,等到时机成熟则发力进攻。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19:44:00 +0800 CST  
“行师之法,欲右背高,故左次之。”[17]按照上古兵法,佈阵的地形原则是,左前方要低,便于随时出击,还可产生加速度;右后方要高,背后有靠山,防御据点厚实,而不会腹部受敌。所以,《易传·象》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兵法是无数代人战争经验的总结,只要统帅根据当下的敌我力量对比和地理条件,按常规佈阵,基本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20:44:00 +0800 CST  
六四爻强调军事首领必须具备审时度势的决断力,不可违背常规用兵。能攻能守,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迂回战、诱敌战、欲擒故纵战、放弃部分土地和城池、建立敌后根据地、保存自我实力、不做无谓的牺牲,甚至必要的妥协、迫不得已的投降,都符合最基本的作战规律,未曾不是一种确保最终胜利的智慧与策略。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21:57:00 +0800 CST  
“长子帅师”与“小人勿用”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田”之义,训为狩猎,《周易·彖卦》六四爻辞曰:“田获三品”。“有”,当解为“取”。“禽”,《说文》谓“走兽总名”,这裡则指猎获物、敌军俘虏。“执”指抓获、捕获,《说文》:“执,捕罪人也。”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0 23:22:00 +0800 CST  
易经是中国群经之首,所以的文化都是起源易经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1 08:41:00 +0800 CST  
“言”有两解,一是同“讯”,意即审讯、拷问;二是句末语气助词,无实指。《周易·比卦》之初六的爻辞曰:“有孚,比之”,对待俘虏的政策应该是儘量安抚、努力亲近,既要吃好喝好,又要攻其心防,改造他们。[18]《师卦》六五爻辞看似在描述郊野狩猎,实际上在议论战事。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1 09:12:00 +0800 CST  
上古时代,田猎就是军事演习,许多善战将士的武技都是在狩猎活动中练就的,先以飞禽走兽为靶子,然后再以敌方活人为靶子。出师征战,流血牺牲,能够打败敌人,而且还能俘获活口,当然不是一件坏事!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1 09:43:00 +0800 CST  
“长子”,即丈人、长者,或指九二爻。“弟”同第,次也,故“弟子”即次子,无德小子之谓也,或指六三爻。《吕氏春秋·原乱》说:“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19]。王弼注曰:“柔非军帅,阴非刚武,故不躬行,必以授也。授不得正,则众不从”[20]。六五以阴柔而居尊位,战略决策和用帅得当是王者之本分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1 10:44:00 +0800 CST  
切不可事必躬亲,更不可越级统兵、横加干涉。优秀的帝王一般都能够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且还能够放水养鱼,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给予前线统帅一定的自由空间,儘量不予指手画脚。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1 12:00:00 +0800 CST  
六五之爻象中,阴居阳位,失正不当,所以封帅、点将难免不能胜任,而给部族、家国的利益带来严重损害。六五乃“假设之辞”[21],正、反两方面设戒,警示王者必须明察臣僚,任人以正,“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同一支队伍,交由不同人统帅,结果则有天壤之别。长子因为能够“德长于人”,所以能够决战千里,凯旋而归。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1 17:41:00 +0800 CST  
次子因为“德劣于物”,最终只能损兵折将,狼狈还师。身为作战统帅,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就是深得兵众的信赖与信服。《晋》卦六三之爻辞曰:“众允,悔亡”。王弼注:“处非其位,悔也。志在上行,与众同信,顺而丽明,故得‘悔亡’也。”[22]身处劣势,遭遇困难,但因为主帅能够信服士卒,所以可以凝聚上下、同心同德,最终,趋吉避凶,化险为夷。《晋》之初六、六二爻,“二阴皆欲上进,三处地较近,故二阴从之以进。”六三因为“居非其位,本当有悔”,但又因为它能够“以其得众,故悔可亡。”
楼主 不惑之力  发布于 2016-07-11 20:06:00 +0800 CST  

楼主:不惑之力

字数:11995

发表时间:2016-06-28 17:46:0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4 15:19:05 +0800 CST

评论数:10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