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的《陪读笔记》(连载)征求出版





陪读笔记的繁体版已经出版发行,感觉非常好。大陆版权尚未落实,嘿嘿....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32.b6RdKw&id=524346212724&ns=1&abbucket=11#detail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11-19 15:02:03 +0800 CST  

淘宝有售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11-19 15:09:17 +0800 CST  
淘宝有售......再加一图,呵呵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11-19 15:14:02 +0800 CST  
陪读笔记(102)人各有别
文/雁子
早晨,同学吃完面条先走了。女儿还在唇枪舌剑。同样一碗面,她吃需要十分钟,而同学,五分钟就够了。差异小却显,近一年的努力没有消灭它,女儿不再追逐,她承认了人各有别。
我想,我也该承认,人各有别。每个孩子的人生,目前看,基本雷同。高考之后,他们像天女的花朵,被撒向广袤的大江南北,寻找各自的土壤。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然后,进入不一样的行业与岗位,划出各自的轨迹。人生,迟早要大相径庭。
女儿后一脚也出门了。我照例一番快刀斩乱麻。之后,出门上班。陪读的最后几天,进出校园和城东路,感觉似乎有所不同。
隔壁楼的下面,好大一丛金丝桃,开满了金盏一样的花。花儿明晃晃的,后浪推着前浪。前浪的花儿,一边凋零一边用细长的花蕊牵绊枝叶,不肯撒手地纠缠着,结成一团斑斓的茧。它的边上,一棵栀子花树,突然就开满了月牙白。水泥路卡边上,一丛丛韭莲,三三两两地绽开了粉脸。小公园的石榴花,红彤彤地照了近一个月,赶早的果子像四个月的孕娘,肚腹毫不客气地往外鼓。
看,校园这端庄清雅的闺秀,在我们行将离去的时节,再憋不住,撩了撩青色的袍子,秀出艳丽的裙底来。
从城东路出去,在两座坡山的夹峙中,间以几多住户人家。这些宅院前,枇杷金黄的果子,正渐渐稀少。一人多高的南天竺,举着细白的花串儿。石榴花高,栀子花低,结着伴儿守着简朴的门楣。一丛粉红色的蔷薇,密密匝匝从墙头披挂下来,于是寻常人家便妩媚了。
记得当年刚到城东,被墙头异常绚烂的凌霄花吸引。吸引我的,还有公园、校园里绵延不绝的紫藤。这些看来家常的花卉,在我三十公里外的居住地,遍寻不见。那里的花卉,多时兴改良的“现代”品种。我曾站围墙外,天真地想,等我与左邻右舍混熟了,一定弄到它的种子或插扦的藤苗,移植到我的家去。我对古城、对城东,生出一揽子企划。
还有问政山探幽,古城寻迹,周边览胜,各大花果胜地的农家体验……。
如今想来,何其可笑。只一段生活,何须太多目的?人,一不留神,就沦为俗物。要知道啊,我获得了三年的好光阴!这三年,拿平和包容的心,掂着两地景色和风物上的差异,明白了一件事——倾尽全力,拼命消除差别,其实得不偿失。信息与物资传递的便利,已经使得世界大同,还斤斤于细微的差别,是要消泯个性之美吗?
还是容留差异吧!
就像人,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你无须把谁谁,都往同一个模子里摁。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11-25 15:23:08 +0800 CST  
陪读笔记(103)橙色五月
文/雁子
今天是五月三十日,周六。高考前,最后一个真正的周末——女儿不上晚自习。炖了一锅老鸡汤,煮了女儿爱吃的麻辣鲫鱼,权充加餐。丫头这两天的状态,逐步恢复,情绪恬淡平稳,好像做到了——“我会调整回来。”三三两两扒拉下肚,打着饱嗝,她提议走走。我们俩手牵手,从后门走出去。
校门外的右边,是一片拆迁后的瓦砾。为学校改扩建做的准备。数年以后,我们回访,学校将规划考究、布局科学,一切锃新瓦亮。不再是现今朴拙的样子。好在,有一点可以放心,那些古老的构筑物,一定会完好保护。就像门外这一幢老宅,它单门独院,孑然立于瓦砾。
老宅围墙的一边,被凌霄花藤严严实实地覆盖。徽州的粉墙黛瓦,在岁月的笔墨下,更加厚重古意。碧色连绵的花藤,给了老宅盎然生机,却仍是低调的。除非,橙红的凌宵花华丽登场,似一座不动声色的老窑,突然捧出青花釉里红,华采,古艳。
第一次见此花,就在这城东。高一开学的秋天,它开得熙熙攘攘,绵延地迎风颤动,使静止的屋舍也动荡起来。于是在我心里,凌宵花是秋天的。
最近见到花藤,我总馋馋地望,然后痴痴地想,等不及了,等不及了。
我们走出校门。远远地,又向那墙头望去。一个橙红的小喇叭,对着天空鼓腮帮。“看哪,凌宵花开了!居然开了!”我惊讶又兴奋地叫起来。定睛再看,这喇叭的周围,结满了大大小小的花骨朵。瞧这架式,我便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它会像鞭炮,接二连三地炸开。再往后,它就是火焰,成片成片地燃烧。
枇杷就不同了。已经逢了盛世,大批量上市了。
三潭枇杷,五月上旬就陆续上市。那时的路边,偶尔见着一篮两篮,便像今天见到凌宵花一样兴奋。馋得不行,急急买回来吃,味道且甜且酸,还没完全入味。但我们知道,这枇杷,同样是四季精华的缩写,于是尝起来,仍是欢喜。
女儿没有时间亲自剥皮。每次,便由我来代劳。用小瓷碗盛着,递到案前。她思考的间隙,两指一夹,便一颗入口。有时,我也想着,侍候到嘴边,是中国家长最招人鄙薄的地方。代剥枇杷,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升级版。可又一想,枇杷是本地最著名的佳果,集合四季雨露,错过了,等于错过四季。于是没出息地,一犯再犯。
常常的,等她把那几个枇杷吃掉,我这个馋猫,已经把自己喂饱了。
其他水果,我们连着吃两天,便会歇歇。唯有这枇杷,百吃不厌。不间断地,一天天,一碗碗,就把枇杷吃进了鲜甜。这个时候,枇杷就在古城唱起了大戏。大街上,随处可见一筐筐橙色的果子,像婴儿,长着细白的绒毛,煞是诱人。几个枇杷集市,更是连绵地排开了阵式,买卖甚是欢畅。仿佛整个古城,都泡在橙色的汁液里。
五月的朋友圈,好友们在“三潭”采摘枇杷、选购枇杷的图片,就像枇杷果,一浪接一浪地唱起主角。我没去那个火热的现场,而是安心于生活圈。城东路边,每天都能看到,那几棵不大的枇杷树上,果子澄明地挂着,作为五月的招幡。
我和女儿,走在这橙色的五月。属于枇杷的五月。殷实又华采的五月。
记得陪读的第一个五月。突然某天,也是这样的黄昏,一位好友从天而降。将我带过练江大桥,来到一个枇杷市场。“就知道,不带你来,你便摸不着门径。”他说。那时枇杷刚刚上市。由此发端,后来我便陆陆续续,发现了另外的枇杷集市。
枇杷一次又一次熟透了,不速之客再也没来。于是没有新的惊喜。只好乐天知命,把五月交给枇杷。吃着吃着,就想起那个黄昏,橙色的黄昏。
其实,枇杷会一直供到端午。也就是说,六月的大半,随处可见枇杷的橙。而六月,橙色的凌宵花也开了。它会一直把橙色,开进深深的秋季。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12-08 12:43:31 +0800 CST  
陪读笔记(103)橙色五月
文/雁子
今天是五月三十日,周六。高考前,最后一个真正的周末——女儿不上晚自习。炖了一锅老鸡汤,煮了女儿爱吃的麻辣鲫鱼,权充加餐。丫头这两天的状态,逐步恢复,情绪恬淡平稳,好像做到了——“我会调整回来。”三三两两扒拉下肚,打着饱嗝,她提议走走。我们俩手牵手,从后门走出去。
校门外的右边,是一片拆迁后的瓦砾。为学校改扩建做的准备。数年以后,我们回访,学校将规划考究、布局科学,一切锃新瓦亮。不再是现今朴拙的样子。好在,有一点可以放心,那些古老的构筑物,一定会完好保护。就像门外这一幢老宅,它单门独院,孑然立于瓦砾。
老宅围墙的一边,被凌霄花藤严严实实地覆盖。徽州的粉墙黛瓦,在岁月的笔墨下,更加厚重古意。碧色连绵的花藤,给了老宅盎然生机,却仍是低调的。除非,橙红的凌宵花华丽登场,似一座不动声色的老窑,突然捧出青花釉里红,华采,古艳。
第一次见此花,就在这城东。高一开学的秋天,它开得熙熙攘攘,绵延地迎风颤动,使静止的屋舍也动荡起来。于是在我心里,凌宵花是秋天的。
最近见到花藤,我总馋馋地望,然后痴痴地想,等不及了,等不及了。
我们走出校门。远远地,又向那墙头望去。一个橙红的小喇叭,对着天空鼓腮帮。“看哪,凌宵花开了!居然开了!”我惊讶又兴奋地叫起来。定睛再看,这喇叭的周围,结满了大大小小的花骨朵。瞧这架式,我便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它会像鞭炮,接二连三地炸开。再往后,它就是火焰,成片成片地燃烧。
枇杷就不同了。已经逢了盛世,大批量上市了。
三潭枇杷,五月上旬就陆续上市。那时的路边,偶尔见着一篮两篮,便像今天见到凌宵花一样兴奋。馋得不行,急急买回来吃,味道且甜且酸,还没完全入味。但我们知道,这枇杷,同样是四季精华的缩写,于是尝起来,仍是欢喜。
女儿没有时间亲自剥皮。每次,便由我来代劳。用小瓷碗盛着,递到案前。她思考的间隙,两指一夹,便一颗入口。有时,我也想着,侍候到嘴边,是中国家长最招人鄙薄的地方。代剥枇杷,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升级版。可又一想,枇杷是本地最著名的佳果,集合四季雨露,错过了,等于错过四季。于是没出息地,一犯再犯。
常常的,等她把那几个枇杷吃掉,我这个馋猫,已经把自己喂饱了。
其他水果,我们连着吃两天,便会歇歇。唯有这枇杷,百吃不厌。不间断地,一天天,一碗碗,就把枇杷吃进了鲜甜。这个时候,枇杷就在古城唱起了大戏。大街上,随处可见一筐筐橙色的果子,像婴儿,长着细白的绒毛,煞是诱人。几个枇杷集市,更是连绵地排开了阵式,买卖甚是欢畅。仿佛整个古城,都泡在橙色的汁液里。
五月的朋友圈,好友们在“三潭”采摘枇杷、选购枇杷的图片,就像枇杷果,一浪接一浪地唱起主角。我没去那个火热的现场,而是安心于生活圈。城东路边,每天都能看到,那几棵不大的枇杷树上,果子澄明地挂着,作为五月的招幡。
我和女儿,走在这橙色的五月。属于枇杷的五月。殷实又华采的五月。
记得陪读的第一个五月。突然某天,也是这样的黄昏,一位好友从天而降。将我带过练江大桥,来到一个枇杷市场。“就知道,不带你来,你便摸不着门径。”他说。那时枇杷刚刚上市。由此发端,后来我便陆陆续续,发现了另外的枇杷集市。
枇杷一次又一次熟透了,不速之客再也没来。于是没有新的惊喜。只好乐天知命,把五月交给枇杷。吃着吃着,就想起那个黄昏,橙色的黄昏。
其实,枇杷会一直供到端午。也就是说,六月的大半,随处可见枇杷的橙。而六月,橙色的凌宵花也开了。它会一直把橙色,开进深深的秋季。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12-08 12:44:29 +0800 CST  
@王孔凤 2015-12-22 23:05:42
继续前进,好妈妈
-----------------------------
感谢鼓励!祝安好!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12-28 14:48:15 +0800 CST  
@鹭城春霖 2015-12-23 16:38:09
可赞天下慈母心。
陪读岁月艰辛,然而换来孩子金榜题名,多少艰难都不算什么。
再次 感动 :伟大的母爱。
-----------------------------
感谢支持!祝新年快乐!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12-31 08:45:32 +0800 CST  
陪读笔记(104)废墟
文/雁子

五月的最后一天,周日,晴。女儿上学。我利用休假,整理出一批物资——衣鞋、药物及其他,像南归的燕子,回家,重新垒巢。
前一个月,陆陆续续搬回的衣服被褥,还粗糙地塞着。与原住民一起,把衣橱挤成煮熟的棕子,眼看就要爆开。返家的途中,我告诉自己,今天,必须下力气、下决心了!
两个女人在外生活了三年。新置办的家什,已经用成了旧物。不断积聚、更新的衣裤鞋袜,堆成了小山。运回一半,与原先遗置的财产一合拢,就深深体会,什么叫殷实的家底!殷实到,被絮塞不进壁橱,衣服抽不出一件,鞋子放不进储物间。
满满的,一切都满满的。
赶到家。大包小包拎进客厅,就俨然物资中转站了。新主子进门,旧人只好哭着离开。我捋起衣袖,开始清理门户。
首先,拿女儿的衣橱开刀。那里,塞着她N年前的小衣。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如今小棉袄长大,橱里的小棉袄、小毛衣统统失宠,扔进丢弃的口袋。抽屉里,小手帕小裤头,看起来萌萌的可爱,却是咱家老牌的废墟。显然,多年以前,就该清理了。
然而,我留了一批,看起来质地优良的冬衣。打包,塞进楼上的旧衣橱。那衣橱,专为废墟而设,是堂而皇之的时光收容所。里面,还有我当年的嫁衣。婚姻都成了废墟,我不明白,留它何用?然而不思量,留着,是种习惯。
女儿的衣橱腾空了。把她搬回的衣物,按季节排序,一一请进去。把原先挤占我的地盘,清退出来。
再审视自己的衣橱。三五年没碰过的,已是大多数。然质地不错,耗资也不菲,款式简洁经典,耐得起品味。我咬咬牙,说服自己——暂时留着吧!于是上窜下跳,左塞右摁,挪出一小块地皮,塞进新请回来的主子。都说新人旧人济济一堂,迟早要出乱子。可我,又变回懦弱的好好先生,挤在夹板里。
关上橱门。我知道,里面,仍是满满的废墟。
最近一年,咱娘儿俩,偶染小恙,三三两两领回的药物,积了一大袋子。带是带回来了,有何用处尚未可知。但是不扔!似乎扔了便会生病,管叫你立即悔青肠子。家里的药屉,满是早年的陈货,各色药品琳琅可喜,什么维生素抗生素,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外加跌打损伤的克星,像秦始皇的兵马俑,齐齐地杵在坑中。
有效期!有了这,我再也不用优柔寡断。无一例外,期限全止于去年,甚至前年。原来这兵马俑,全是不能打战的!嘲讽之余,心突然一阵疼。花了多少冤枉钱呀!衣鞋好歹穿过,药品密封包装,都还崭崭新。又阿Q地安慰自己,没吃这些药,说明咱不是药罐子。心下,才舒坦回来。
把始皇帝的老部队,一股脑儿扫出去。为新战队腾出道场。默默祈祷,这支新部队,最好也别打战吧。
不打战,这些药,就是废墟。
玄关的鞋柜,因为狭小,早年既视如弊屣。把里面的皮鞋棉鞋拖鞋,全部掏出来,连同纷纷扬扬的灰尘,统统扫进垃圾袋。彻底光复一片失地,我有些扬眉吐气,把带回的新宠,像菩萨一样,供进去。
待起身,客厅堆满了废墟。五颜六色的废墟。当初请进家时,那么光鲜亮丽,活色生香,如今都枯了、旧了、丑了。我又纠结又畅快地,丢弃它们。
我知道,我的房间、楼上,还有储物间,仍是满满的废墟。有些习惯了相守,有些是不敢糟践。我的爱惜心,常常在面对废墟时,觉醒过来。
于是我们返家,仍然要面对废墟。
也许,生活就是一个废墟场。我们不断制造废墟,时刻与废墟为伍。有时,我们茫然了,困乏了,心情沮丧,发现,自己才是最大的废墟。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2-04 10:16:26 +0800 CST  
陪读笔记(105)都是好的
文/雁子

学校筹备考场,提前两天离校。今天,成为高中的最后一天。女儿特地穿上了白色班服。
这件班服,除了毕业典礼上隆重出镜,还和同学们,用自拍杆,留下了各种搞怪的影像。那天之后,我再次见到,它已经面目全非。
整件衣服,签满了老师和同学的名字,还有激励和祝福语。密密麻麻,纷杂,零乱。
纯白的T恤啊,成了活生生的纪念册。我惋惜地叹,好端端一件衣服,再上不了身!我立刻在心里,批判自己的庸俗。它的纪念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
然而女儿,穿上它上学去了。没在意个人形象。我想,我又狭隘了。
她说:“要分别了,得穿它才行。给大家留个深刻的印象。”
下午我去接她。她把长发中分,低低地扎了两根扫帚。见我惊诧,她解释:“他们喜欢。最后一天了,满足他们!”她说,这是一个漫画形象——大脸妹的发型。显然,与平时的调侃或绰号有关。她完全可以很淑女,然而她不管,百无禁忌去迎合。
我不禁想,这是怎样一群,亲密无间的孩子?
回家路上,她自拍了呆萌的形象,发到QQ,写上离别感言。一边不自觉地叹息,缓缓地说:“就这样分开了。真舍不得……”
我听了心内一紧。这孩子,又伤感了。大大咧咧、心浮气旺的她,害怕别离。毕业典礼以来,她一边紧张复习,一边抗拒不良情绪,一边,还沉浸于这感伤。假如没有“高考”这座大山镇着,今天分别的情绪,一定又难以扼制。
不想这情绪漫延。我打趣道:“你记不记得,刚分到这个班时,你怎么说的?”
“怎么说的?”她有口无心地问。
高二文理分班。因为留恋高一的老同学,常常一下课就往那边跑,很不安心。传到我耳里,自然要与她辗转地探讨一番。“那时你说,高一的同学,感情最好!最团结!并且,再也不会有哪个班,能像你们。”我从大脑里,原封不动地,调出她当年的名言。
她扑哧一声。顿了顿:“当时,确实是这感觉。”
“记得我怎么劝你的?我说,只要你融入,你新班级同学,也都是好同学。你当时说不可能。”我说。当时,虽然分班,却离得不远,所以她能频频回顾,显得很“管不住自己的脚”。自然对新班级,缺乏感受。
早在初中毕业,她已懂得离别的感伤。毕业会上,她那篇一气呵成的离别感言,催下了全班同学的眼泪。自己,哭成个泪人。
“是啊,都是好的。可惜那时不懂得。”她已然承认,现在这个班级,两年的相濡以沫,如今也无法超越。
“‘都是好的’,这多好!纯真的同学关系,非常珍稀!你说是不是?”我不禁感慨。
“怎么说?”女儿也许吃惊,我为啥还不释怀。
“知道吗,你们的单纯、友爱、善良和坦荡,是成人世界稀缺的。但愿以后走上社会,你们能一直保持,保持‘孩子一样的天真’。”我由衷地说。
都是好的。
所以每次分离,都会用力感伤。

2015年6月4日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3-04 16:02:04 +0800 CST  

@一予倾心 2016-03-04 16:23:41
很深刻的思考
-----------------------------
感谢用心阅读!祝一切安好!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3-10 14:23:47 +0800 CST  
@LoveyDovey静 2016-02-22 17:36:14
@雁子2015 写的不错,持续关注中
-----------------------------
感谢支持,春安!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3-15 08:33:08 +0800 CST  
@绿草地的孩子们 2016-03-08 13:02:16
又更新了呢!终于要到高考那天了!春天的阳光懒懒的,看到“都是好的”,心里暖洋洋的:)
-----------------------------
谢谢支持!愿快乐!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3-16 14:28:21 +0800 CST  
@绿草地的孩子们 2016-03-15 09:35:29
在淘宝购买的实体书已收到,繁体字的排版与书中古徽州的脉脉余韵相得益彰,春日窗下捧读,实乃赏心乐事。感谢楼主!
-----------------------------
十分感谢您的支持!愿能产生共鸣,多交流!祝一切顺利!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3-21 16:27:43 +0800 CST  
@拾梦河 2016-03-15 10:31:51
特别喜欢楼主的文字和心境。文笔细腻生动,将陪读生活的喜乐、不易娓娓道来,如徽州三月的风光,温婉动人,沁人心脾。
-----------------------------
感谢留言。多交流……。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3-23 13:26:12 +0800 CST  
陪读笔记(106)此时无声胜有声
文/雁子
往年高考,我只是社会热心人士。
这个时候,女儿通常被放假,为高三学长腾地。我呢,被社会舆论牵着,跟风关注,投入维护秩序的大讨论。或者,人云亦云地,指摘高考的种种弊端。显然,高考,招人爱又惹人怨。高考期间出门,都谨慎地避着,美其名曰“给高考学子让路”。是啊,莘莘学子,十年寒窗,一朝应试,期望进入理想大学,从此学业仕途,功成名就,展开辉煌人生,有着不容忽视的神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我们的民族情结呀!读书和应试,受到瞩目,仿佛顺理成章。
当自己遭遇高考,日子一天一天临近。女儿一心只在学业,在题海中沉沦与挣扎,与意志周旋斗争。我则满是关注和心疼,沉湎于陪读的最后时光,一分一秒地掐着。当社会上高考话题,再次热起来,我们反倒成了局外人。
原来所有热点,都属于旁观者。旁观者不在局中,反而有诸多想象和猜测,最终把一件寻常的事,推到难以置信的高度。我甚至怀疑,高考孩子无法遏制的紧张与恐惧,除了来自难上加难的试卷,还与从小到大的外部感受有关。
于是我们淡淡的。对社会关注,一笑置之。
但是今天,考前最后一天,去看考场的路上,听到广播里倡议高考期间“无声胜有声”时,心头猛然一热。关键时刻,一颗坚硬的、以为无需抚慰的心,蓦地融化了。
“看,大家都在关心我们。”我忍不住对女儿说。
“是啊,都这么热心。等自己高考了,才知道,其实没什么特别。” 她说。看来母女俩,所见略同。
“有人关心,还是挺温暖的。”
女儿很淡定:“我告诉自己,不就是高考吗,得有平常心。比如今天上午,楼下人家放歌,好大声。我只惊讶他们自己,怎么受得了。”
这歌声,我没察觉。想必忙于弄餐。然而她话一转:“其实,你动静也不小。早上切菜,声音哒哒哒的,很响。”说完,眇我一眼。
“怎么,我吵到你啦?”有些不好意思,原以为自己不粗鲁,不用特别谨慎呢。
她轻描淡写地:“反正,我不介意。那时已经醒了。再说,不就是个高考吗,不至于。”
我偷捏一把汗,幸亏人家没有怪罪。看来,平常心,太重要啦。
然而平淡的现实,往往会出现一些曲折或跌宕。看似不重要的外界宣传,当你不在意,天道冥冥,却能让你见识,什么才是不可或缺。
这是高考前夜。我嘱咐女儿,按时睡觉,以保证应试状态。进入卧室,却发现楼下的排档,一阵阵天人之语荡上来,清晰、高朗,如在檐下。硬着头皮躺下去,枕着高谈阔论,我们辗转反侧,怎么也无法入眠。
午夜的城市,空旷,万籁俱寂。一点声响,如脱缰的野马,毫无章法地奔突。我心里想着,别说高考,就是寻常日子,也扛不住啊。沉默了很久。女儿与我商量:“不如,我们报个警吧?”听语气,多权衡之后的无奈。
于是,我拿起了电话。厚着脸子,说明家有考生,请求援助……。
楼下,很快响起了劝告的声音。
世界归于寂静。看着女儿沉沉睡去,我终于感激——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2015年6月6日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4-06 08:19:00 +0800 CST  
陪读笔记(107)妈,我走了
文/雁子

昨天下午,我们看考场。
考场外,整条道路都成了汽车的海洋。人们穿行期间,熙熙攘攘的。高考的盛大,不言而喻。女儿一边往里走,一边深呼吸,眉头,慢慢拧了起来。
“往年,围观别人高考。没想到今天,自己成了主角。”检查了自己的桌椅,听完试播的英语听力,一边出考场,我们的主角,一边发出了感言,还有长吁短叹。
箭在弦上。我不知如何开导,只好说:“你做了充分准备,不要担心。”
我也一样,习惯于旁观。多年来,热衷参与各种讨论,说作为家长,该如何如何。如今想来,都是嚼舌头根子。当情绪被她牵着,很多时候,是黔驴技穷的。
同学发来祝愿,让她放下包袱,考出理想成绩。她很欣慰,然而内心,仍是一拨接一拨的紧张。压力,分分钟就要爆表。
“妈,真的好紧张!万一发挥不好怎么办?”傍晚,我在煮饭,她特地跑上楼来。
“你看,天空中的絮状云,真不错。还有,去看看我们的花吧。”我跟她嬉皮笑脸。
哪知她果断地:“妈,你别打岔。真的,不行,想哭!”
我走过去,看着她:“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你能行,你一直在努力!要有信心。”
“不想三年的努力白费!不想!不想!”她身子一歪,坐在了楼梯上。眼泪止不住,掉下来。
都说努力增加信心,然而这时,却成了负担。我只能说:“你知道你努力了,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还要紧张?” 我索性也坐下:“你用三年,把枪杆子擦得雪亮,把足够的子弹推上膛。只要抠动扳机,瞄准,射击!”我看着她,一个被高考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孩子。
“但我真的担心。担心一切努力,因为一场考试,付诸东流。”她说。
“成绩和大学录取有关,却不会让你的努力,真的付诸东流。况且你能行!记不记得,你的同学怎么说的——你可以的。班主任也一直看好你——说你没问题!妈妈眼里,你一直清楚,你很棒!为什么反而害怕?你不需要害怕!”我目睹她的变化和一切努力。关心则乱,她只是想取得该有的成绩。
“妈妈也说过,我从小就好强!我不想平庸,我要考出好成绩。可是,我太焦虑了。”显然束手无策了。焦虑,首先摧毁信心。
我更担心她的承受能力:“好强是很好,但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只有内心强大,才配去好强。匹配,很重要。”其实,我完全没有把握,她听了会不会更加烦躁或沮丧。
然而,她受到提示。说一道提纲上,写了一个女孩面对截肢时的强大。使我想起,古城那位残疾女子。自然而然,我们聊了起来。我跟她描述了心目中,那个优雅的形象,由衷地发出钦佩。女儿,也被她吸引了。“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她不会那么高贵!那是种让我们自惭形秽的高贵。”我握着女儿的手说。
不知不觉,她表情柔和起来,擦去泪水。一边站起身,说:“好。我想我该去看书了。”
她镇定了。待她再次从书房出来,告诉我:“我现在,非常平静。”接到老师电话,交流了十几分钟后,她幸福地说:“看,我的老师记得我!真好,我的斗志又回来了。”
高考前夜,小宇宙绝地重生,终于又充满了能量。
今天早上,她心境坦然,气定神闲。再次穿上,那件满是涂鸦的白色班服。
考场门口,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国考的庞大场面,我们终于真正见识。进场时间一到,她轻轻说了句:“妈,我走了。”就朝涌动的人群走去。
我看见她的背影,汇入汹涌的人流,迈过考场大门,拐弯,消失。一股不明的浪潮,涌上心头。“妈,我走了”,一句轻描淡写的道别,由多少汗水和泪水历练而成。
她终于,走进了考场,这个万众瞩目的考场。
因为这场考试,她离开母校。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从此各自天涯。通过这场考试,她也将离我而去,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奔向前程。这场考试,更似楚河汉界,把少年的人生,划得泾渭分明。前头,是成长的喜与痛。后面,是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沧海桑田。
看到这背影,我才明白,含辛茹苦十八年,创造了一个,毅然汇入茫茫人海的背影。还有那句 “妈,我走了”,将被重复无数次。
藉由这个背影,我三年的陪读生活,结束了。
2015年6月7日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4-25 15:48:14 +0800 CST  
@容若11 2016-04-23 10:24:23
雁子,为什么不更新了
-----------------------------
更新有些慢,呵呵。谢谢关注,祝安!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4-29 08:38:51 +0800 CST  
陪读笔记(代序)一起长大
余昧

没有长不大的孩子,只有不成熟的父母。
我们传统的家庭观,以严父慈母的结构为理想。遵崇儒家观念,致力于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以光耀门楣。传统中,父母永远是对的,如果父母错了,也要逆来顺受。传统家庭观,没有考虑孩子人格与思想的独立。
曾经我很执着,认为只要尽力,没有教育不成材的。而现在,经过十八年的沉浮,我却坚决相信,父母,其实是跟孩子一起长大。
当父母的,有所谓深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于是,自信的我们,自视权威与强大,指点江山,颐指气使。所有的起点,都源于自己重活一遍的需要。想过吗?我们生养的这个孩子,他聪明,善良,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他,只是他自己。
只有把陈旧的识见清空,才能和他们一起成长。假以时日,他长成健全的成人,我们才可能是成熟的父母。
高中三年,女儿脱胎换骨。眼界和心识迅速打开,面对问题日渐沉着。我们开放式的探讨,可以将问题化解于无形。甚至还没成为问题时,答案已经了然于胸。我们在生活的琐碎里,共同梳理清晰的脉络,两个思想的碰撞和叠加,效果显著,不单是一加一的关系。
这时回首当年。她年少,我年轻。我终日乾乾,以肤浅的理想,把世俗的教条奉为圭臬,一心扑在她身上。她成了我这条流水线上,一个初试产品。这个产品不堪忍受,暴躁地对抗,顽愚地自保。在我看来,却是油盐不进了。
一个共同的情感指归,我们以“家”来命名。那时的家,承载了太多“家”以外的涵义,是她的枷锁,也是我的羁绊。当我把目光挪开,试着探究家外的世界,并进行一些阅读时,她才开始轻装上阵,对我减少了防备。当我用新的见识与她交流,语言和面目不再令人生厌,慢慢得到了她的尊重。她喜欢上我这个新的老牌家长了。
她既不早慧,也不迟钝。我相信绝大多数孩子和她一样。
而她日渐成熟的性情,她更准确的表达,更诚恳坦率的姿态,一直在影响我的思维和态度。她活泛又简单的想法,往往为我拨开迷雾,让我不至于过早僵化与腐朽。
简言之,当她快速成长,我才深受恩惠,迅速成熟起来。
我是这样感激,陪读的岁月。

2015年6月余昧于黄山



注:余昧,雁子笔名。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5-04 09:12:19 +0800 CST  

@乌云乌云快走开88 2016-06-01 14:56:05
一口气看完了,虽然还没有这么大的孩子,却能体会父母陪读时的付出和心境。雁子写的很真实,写的是高中的紧张,但语言是缓缓的,像一杯清茶,沁人心脾
-----------------------------
谢乌云支持。今天又是一年高考时,愿所有考生金榜题名!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6-06-07 08:37:40 +0800 CST  

楼主:雁子2015

字数:988

发表时间:2015-01-19 23: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07 19:06:09 +0800 CST

评论数:5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