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小儿无赖—一位六O后的成长史(正在添加中)

等到多年以后,妹妹也考上大学,跟我同校同系。在乡下,一家三个孩子都能考出去,很不容易。在当时,姆妈无论走到哪里,人家都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她由衷地说,全靠邓小平,要是再早一点,靠推荐读大学,我们不是干部子弟,别说三个,一个也推荐不了;要是再迟一点,物价飞涨,上学收费,即使三个全考上了,一个也养不起。
这是姆妈的肺腑之言。一九七O年,毛主席作出决定:在工农兵中挑选优秀青年去上大学,叫做“工农兵大学生”,学制两到三年不等,直到一九七六年为止,共招了七届九十四万人。有一年,当生产队队长的隔壁邻居,经常邀请大队和公社里的干部来家喝酒,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想求他们帮助推荐高中刚毕业的儿子上工农兵大学,结果还是打了水漂。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7 09:31:31 +0800 CST  
从收到入学通知书,到正式入学,期间有两个月的空档,对我来说是一种煎熬,倒不是想马上飞往所谓的“人间天堂”,而是要没完没了地应答乡亲们“怎么还不走啊”的善意疑问。
按家乡的风俗,女儿出嫁,亲友都要赠送礼品,俗称“送嫁”。我的户口和粮油关系从老家迁出,这跟女儿出嫁类似,众亲友少不得也要送一送,表一表心意。从八月底开始,众亲友陆续前来送行,馈赠礼品,多是毛毯、被单、脸盆、罐头之类的生活用品,还少不得嘉许和勉励几句。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7 09:32:59 +0800 CST  
好不容易捱到十月二十五日,到了离家的日子。姆妈给我准备铺盖,把一席篾垫背到晒场上,摊开来,擦干净,然后铺上崭新的被面和里子,夹上雪白的棉絮,一针一线地缝好,“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姆妈缝的那床棉被,是用自己田地里种植的棉花弹的棉絮,居然重达十四斤。因为我家的老屋四面漏风,基本没有御寒和保暖的功能,在寒冬腊月里,屋外的温度是零下几度,屋里也是零下几度,所以棉被特别厚。奇怪的是,平时姆妈缝被子,都用蓝线,这次却用红线。她说,按家乡的风俗,女儿出嫁的时候要用红线缝被子,以示喜气,我离家上学,也同女儿出嫁一样,从此不再是相连宅人了,所以也要用红线。
“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之际,姆妈少不得有一番嘱咐:“手稳脚稳,天下走尽”,“梨树底下勿乘凉,菱角塘里勿洗手”,意谓做人不仅要规规矩矩,还要处处避嫌。这些话我已听过N遍,耳朵里老早起老茧了,忽然想起一个笑话:有个儿子要出远门,他的姆妈叮嘱他路上要有耐心,千万不要发火。姆妈第一次叮嘱,儿子说好的,记下了;姆妈第二次叮嘱,儿子又说好的,记下了;等到姆妈第三次叮嘱,儿子就不耐烦了:“你已经说过两遍了,我已经记下了,怎么还要说?!”姆妈说:“我才说了三遍,你就没有耐心了!”所以听到姆妈的千叮咛万叮嘱,我也有一点不耐烦,情景跟笑话里的娘囝两个差不多。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7 09:33:44 +0800 CST  
离家之时,必须随身带走户口和粮油关系迁移证,这是跳出“农”门、从农民变成居民的标志。爹满脸笑容,老早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先到大队开了证明,然后到镇政府(前一年由乡改为镇)和粮管所,顺利办好户粮关系的迁移手续。
临行之际,爹没有婆婆妈妈的叮嘱,而是一声振聋发聩的断喝:“不要以为你考上大学,变成居民,就万事大吉了。今后如果在城市里无法安身,随时可以回来,家里还有两间老屋和几亩田地,可以立脚。”因为爹生于一九三九年,一生历经战乱。一九四二年,日本鬼子沿着浙赣铁路扫荡,殃及家乡,只有四岁的他在奶奶背上逃难,躲进深山老林。一九四九年,他目睹解放军的大军从门前的大路上经过,走了三天三夜,开往定海,追击国民党残余军队。而我生于承平年代,未经战火的洗礼,不识人世的艰辛。爹的一声断喝,如醍醐灌顶,让我头脑清醒,终身受用。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7 09:34:57 +0800 CST  
十月二十五日,我踏上了离家之路。哥哥一直送我到郑家坞火车站。我随身带了两件行李,一件是爹亲手做的樟木箱,还有一件是姆妈亲手缝的铺盖,饱含着爷娘的一片心意。
“轰,轰,轰……”列车缓缓启动,驶出站台,驶离家乡。我坐在车厢里,望着窗外的景色,渐渐向后退去。我摸摸口袋里的户口和粮油关系迁移证,都在身边。从今以后,从法律上来讲,我已经不是浦江人了;而从感情上来讲,我永远是浦江人。
别了,浦江!生我养我十八年的黑色土地;
别了,浦江!朝夕相处十八年的亲朋好友;
别了,浦江!耳濡目染十八年的乡土文化;
……
作为一个离乡的游子,从此我像一只断线的风筝,越飘越远。只是不论飘得多远,冥冥之中,总有一条无形的线,相互牵挂,线的这头系着游子,那头系着家乡。
(《最喜小儿无赖—一位六O后的成长史》一书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敬请期待)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7 09:35:48 +0800 CST  
今天正式付印了。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7 17:50:43 +0800 CST  


“春风又绿江南岸”,不觉在未知的生命存量中,又减去了一年。窗外的杨柳,钻出了鹅黄的嫩芽;桌上的书稿,发出了淡淡的墨香。思前想后,悲欣交集,不禁滢滢欲泪了。
这是悲伤的泪水,感念这些年来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写作却不幸英年早逝的老同学周沧桑。
记得是在去年九月十六日,你在“@浦江新闻趣事”上为我即将出版的新书《六零后记忆》进行市场预热:“剃头匠、补碗匠、露天电影、有线广播、摸螺蛳、玩泥巴、放风筝…… 大量珍贵老照片首次呈现,讲述六零后童年趣味生活,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引人潸然泪下…… 旅杭邑人王向阳新著《六零后记忆》已经付梓,十月上架。封面、部分插图先睹为快。”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9 08:47:43 +0800 CST  
十月九日,你兴冲冲地告诉我:“每天在微博上发一张插图,把一批人的胃口吊起来了。很多人追着问哪里可买《六零后记忆》,我说,浦江首发在东方书店,具体时间未定。”当我说已经有一位网友来咨询买书事宜时,你得意地说:“我的软广告还是有点效果的。”
去年一年,你为《六零后记忆》的诞生,忙前忙后,不亦乐乎,几乎变成了第二作者。我每写好一篇文章,都要传给你看,请你帮我补充材料、修改差错、润饰词句,甚至帮我捉了许多错别字。
记得有一篇《池水?井水?泉水》,初稿写得不够详尽。你家里有一口井,门口有一口井,从小在井边长大,对井有很深的感情,就提笔给我写了一段《关于井水的一点回忆》,帮我补充信息。其中有一篇《老行当》,你看了以后帮我加了一段修理镰刀的文字,就是《“利杀戟”》。你从小对捉蜜蜂很在行,帮我在《森林乐园》一文里作了传神的描述。你还提议我补写一篇家乡的童谣,为此把以前搜集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浙江歌谣》(第一集)传给我,作为参考,并说:“其实是浦江歌谣,但有的浦江话不精准,可以唤起一些记忆。”在老家,《月亮弯弯照明堂(即“晒场”)》这首童谣家喻户晓,唱起来朗朗上口,但真要用文字记录下来,却犯了难,有些地方只知其音,不知其义。为此,我俩从字音和字义两个方面,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推敲,终于有了比较圆融的解释。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9 08:48:39 +0800 CST  
有关家乡的民俗,你不仅知道得比我多,对民俗的感情也深。我每每遇到疑难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来问你,总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此,你曾自豪地说:“我是很土很土的浦江人,所以对浦江的风物还是有些感情的。”就这样,你补充一段,我改写一段,譬如刻饼粿印、煮鱼冻、做火笼饼,一段一段,就是这样不断补充、改写出来的。
有时候,我们也有争论。譬如有一篇《鸡毛换糖》,你建议改成《鸡毛兑糖》,因为从语音上来说,是“兑”而不是“换”,从语义上来说,虽然两者皆通,可“兑”比“换”有古意,也能体现家乡文化的底蕴。我怕外地的读者看不懂,一直坚持用“换”。最后,你还是说服了我,采纳了你的建议。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9 08:49:40 +0800 CST  
尤其是新书的封面装帧和版式设计,更是仰仗你的专长。你虽然不是学美术出生,但出生在花匠世家,从小对美术有直观的感悟。你说:“可以用一些农村略微残破的马头墙、泥墙、矮房以及牧童、野树之类。你写的农村生活,还是要有些生活的元素。”寥寥数语,体现了你在美术设计方面的真知灼见。你还给封面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构思:“左上部,一个古老的马头墙昂然向天,向右延伸出一段斑驳的旧墙;下部是一段生机盎然的溪流,有流水有绿树,形成强烈的对比。马头墙或者木雕的元素,也可以用到内页做点缀。”正是你我一次一次地切磋,跟设计人员一次一次地沟通,才让新书的装帧设计逐步跟内容契合。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你还提醒我:“要多配些相关的图片。现在是快读时代,图片能很快激起共鸣。”“文字是你的个人记忆,有了老照片,就成了时代的共同记忆了。”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9 08:52:15 +0800 CST  
我知道,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可总想拜现代医学之赐,若非绝症,余生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光阴,并相约退休以后一起回老家,办一家民间婺剧团,编一本浦江方言词典,言犹在耳,谁知你竟走得如此匆匆!去年十月十七日,你在江西九江突遇车祸,遽尔去世,没有留下片言只语。而在预先规划的行程中,过几天你就要来杭州的,我期待相逢于西子湖畔。十天之后,当我拿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著《六零后记忆》的时候,已经天人永诀,欲哭无泪,此恨绵绵,无有绝期。
记得早在去年九月三十日,你劝我一鼓作气,再写一本乡土散文的姐妹篇。去年以来,因为有你生前在QQ里的鞭策,身后在冥冥中的护佑,我见缝插针,兀兀穷年,匆匆草成《最喜小儿无赖 一位六〇后的成长史》一书。恰逢清明,思念故人,我把它作为心香一瓣,敬献于你的灵前。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9 08:58:31 +0800 CST  
这也是感恩的泪水。感谢这些年来在身后默默关爱我的亲朋好友:
感谢陆建强先生的鞭策。三年前,是你勉励我做好本职工作,重拾文艺专长。三年来,我按照“五加二”的节奏,工作日一心一意干工作,双休日孜孜不倦爬格子,先后出版了《戏剧的钟摆》、《六零后记忆》和这本《最喜小儿无赖 一位六〇后的成长史》,劈出了“程咬金的三斧头”。
感谢责任编辑徐婵女士和文字编辑卢川女士的引领。作为编辑,你以专业的标准、敬业的精神,来要求我这个业余的作者,摒弃闭门造车,从事开门写作,心中供奉读者,虽未立雪,堪为我师。
感谢郑志法先生的指导。我在家时短,离家日长,对青少年时代的经历有些模糊,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知之甚少,作为长辈,你义无反顾地为我校改,补我不足,匡我不逮。此外,王胜利、王森林、王东晓、徐成校、郑一泓等家乡的许多亲友,也为该书的付梓呕心沥血,多有赐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才过不惑,倏忽又将知天命,百年一瞬,来日无几。我只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为生命中割舍不断的草根情结——家乡的传统文化竭尽绵力,以告慰逝者,报效桑梓。

王向阳写于杭州京杭大运河畔
二O一二年清明节

(《最喜小儿无赖—一位六O后的成长史》一书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敬请期待)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19 08:59:32 +0800 CST  
农村的赤诚儿子
———评王向阳《最喜小儿无赖》
陈金根

在政治封闭、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精神生活单调而且千篇一律的那个特殊年代,即上世纪60至80年代,当大人们为养家糊口辛苦胶着于田地的时候,小子们却闹着穷开心。他们的生活是现在的孩子所无法想象的,也是现在的孩子无法企及的。他们在物质生活上的紧缺和匮乏,足以让现在的孩子油然而生幸福感,然而他们的深入大自然、深入自然界的事物,深入大自然的腹部,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入各个阶层人们的刻度,却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所不敢想象和攀比的。这些孩子在童年时代和青少年时代所经历的事物对他们人生的影响,是刻骨铭心因而是深远的,这种从人生之初就投入其中的熔炉生活,让他们的漫长人生道路始终带着深深的烙印,仿佛胎记。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20 08:02:29 +0800 CST  
一个无赖小儿,对农村生活的赤裸介入,直接构成乡村生活,是乡村生活的执行者,又是乡村生活的实施者,让我们惊叹那时生活之丰富,他的履历让现在的同龄人脸面丢尽。他多像一个恶贯满盈的土匪,轻巧游离,游刃有余,与一个特定的时代周旋于一个个山洞。从一年到头在田畈搞偷食,到弄“推牌九”的赌博游戏,从学地雷战挖坑陷拖拉机,从百草园玩弹麻雀到听新闻等等,在文化生活贫乏的特定时代,他们却创造了丰富的生活。在连电视机、电灯都没有的时代,生活索然寡味吗?从书中我们知道,那时候孩子的生活要比现在那些成天只知道做作业求学业的孩子丰富得多;他们切入生活的程度,他们对社会生活本身的体验,着实比现在的学生与孩子要深要广。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20 08:04:00 +0800 CST  
王向阳的散文近作《最喜小儿无赖》,揭秘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农村生活,而最有看头是改革开放之前的那段岁月的叙述,那一段尘封的往事,因为我们认为岁月往事,就像一具古董,越是古老,就越发凝结岁月的价值,就越发散发出岁月的深沉光泽。
书中涉及的事情千头万绪,笼括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它吸引读者的地方,在于书中精彩片段纷呈。说他们精彩,主要是因为它细致入微,符合实情,饶有趣味,比如书中叙述童年捉蜜蜂的情景:“等蜜蜂停下来采蜜的时候,从背部轻轻地捉住,因为蜜蜂的尾刺会弯过来蜇人,所以预先要用唾液把衣角弄湿,让蜜蜂的尾部凑上去,尾刺就会去蜇衣角,这时再将尾刺去掉。”对书中所叙述的故事的真实性,我曾一度有过疑惑:你作为过来人,已过不惑之年的人,回忆并记述童年生活,是否有大人的情绪作祟或者不符客观情况,但当我读了《放牛娃见闻录》中村民宰牛的这段文字之后,我的疑虑顿消:“牛通灵性,一旦预感末日来临,两眼血红,不停流泪,却不挣扎。这时,我们一帮围观的小孩子,连忙将双手放在身后,意思是没有空,不能救你。”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20 08:04:58 +0800 CST  
对这些孩子的客观描述,的确让我对作者的细致观察和冷静描述佩服不已,这些描述把孩子的天真无邪与这个年龄段的遇事所表现的童趣披露无遗。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不得不让我对文章众多的描述的真实性表示信服。再如《 断奶之痛》中所叙:“我默默地看着妇女们的紧张劳动,沉醉其中,不知不觉快近正午。这时,一位正在扇谷的妇女神秘兮兮地对另一位说:“这个‘小郎’(即‘小孩’)是‘木佬’(即‘傻瓜’),从早上坐到现在。”我闻言一脸尴尬,讪讪地走了,心里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句“经典”的评语。”
这些精彩片段让人忍俊不禁,或者它已经切入了事物的原生态,实在让人拍案叫绝。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20 08:06:38 +0800 CST  
王向阳的这本书,在让我们体会散文的娓娓道来的同时,更让我们觉得这俨然是一本浦江民俗生活和风物的百科全书,是浦江民间文化现象的大杂烩。它揽尽浦江一带古色古香、地地道道的农村老百姓生活和土菜土食。我们似乎回到了那个年代,唤回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独有芳香和温馨气息。比如说,在盛夏夜晚在明堂上听唱新闻“自从盘古分天地,先有‘新闻’后有戏”;听老婆婆出谜题“七七四十九,蜈蚣去买酒。去过桥顶走,来过桥下游”来猜谜语;到洞房里“讨果子”看“新孺人”;做恶梦被“压猫”(感到极度窘迫);在清明节日吃“清明粿”,冬至日吃“擂头粿”或麻糍,在盛夏吃“麦叶”,类似这些,不一而足。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20 08:07:58 +0800 CST  
当人们所描写的这种生活的的取材来自社会最地层的,最靠近乡村的最卑微的分子时候,这种展示所体现的震撼力才是最为强大的。本书的写作风格是款款叙来,白描或者冷静叙述,文字生动多有戏谑,多有调皮,但是我认定王向阳的文字还是明显有指向的。我认定他是属于读懂“畜生眼中的泪水”的人,表现出一个优秀文人的一种悲悯情怀。畜生,是最卑微的最弱势的,所以它的表现也是最真纯的,它的情感浓度也是最醇厚的。他在《民办教师》中记述残疾的林老师:“他被学校辞退后,接过妻子的小本生意,在邻村的樟桥头汽车停靠站摆小摊。那几年,我正在县城念高中。每次从家里回校,都要在樟桥头汽车停靠站候车,但见顾客寥寥,生意清淡,他独自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发呆,留下一个弯曲而孤独的身影……” 他在《门口有个讨饭佬》中记述一个八十来岁的老妇人乞丐:“后来,我再也没有看到这个讨饭的老太婆。据说,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她孤独地冻死在冰冷的牛栏屋里,给她送终的没有一个人,只有两头牛。”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20 08:08:43 +0800 CST  
本书的一个价值特征是它体现了对浦江方言的传承,它荟萃了比较丰富的浦江乡间俚语。王向阳对浦江话的整理和记录,非常考究,他对浦江本土方言的整理和大胆挖掘是卓有成效的,完全可以当作地方文化部门对方言文化的存档资料保存下来。这种卓有成效的工作,得益于王向阳比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我们认为,要给方言定位和斟酌字眼,首先要考虑音,然后要考虑词义,古典文献专业毕业的王向阳咬文嚼字,字斟字酌,应该说的确为浦江话的传承作出了贡献,比如说白醭冬瓜、苦麻、九头芥、油冬菜、苎麻、跌骰子 、麻痘、扭痧筋、小囡、勃勃勃(撒尿)、酒卤糟、兜泥鳅、新孺人、凑双介、田后磡、 三荒春头、“害人家一千,自己划到八百”等等,不一而足。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20 08:10:31 +0800 CST  
作为王向阳的一个六零后的同乡,对他的书中所记之事,我当年也是身体力行,所以感同身受,感觉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王向阳的心路历程。
几年前,我在浦江论坛创办“婺剧春秋”,并时常登陆浙江最大的婺剧论坛“潮鸣论坛”,我们的主要宗旨就是宣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浦江乱弹。当时王向阳是潮鸣论坛的主笔,他对传统文化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观点散发真知灼见,观点新颖而且合理,不拘泥但稳妥,经得起推敲,他文思敏捷,戏曲理论水平比高,完全可以说是他在一直引领着潮鸣婺剧论坛,我们都比较尊重他。所以比较有往来,后来经我邀请也一直光顾家乡的浦江论坛,声援家乡传承浦江乱弹的事业。今天读了这本书,我也完全理解为什么向阳对传统戏曲如此情有独钟,如此钟情于草根文艺了。原来从他的经历,从他丰富的土生土长在浦江乡村的经历,乡村文艺已经给他留下烙印,他的血液中沉淀着农村生活的原真元素。向阳也多次跟我讲起,要将传统文化玩到底。我已经完全明白了他对传统文化拳拳眷眷情意的由来。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20 08:12:30 +0800 CST  

楼主:王向阳196862

字数:179835

发表时间:2012-10-23 02: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3 19:11:16 +0800 CST

评论数:44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