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间

(一)我的首次徒步
自加了阿鹏同学微信,我就可以看到他在朋友圈发出的一些徒步活动信息。这次的乌龙岙、长屿岭的徒步吸引了我。但是,我是个胆小鬼,从没过徒步,也不敢贸然参加一个也许没有一个熟人的团队。在上班期间,和艳艳、雯雯、小余絮絮叨叨此事,很高兴,志同道合的,我们便一起报名参加。
毕竟首秀,有点兴奋。起了早,烧了茶水,拿出我久未动用的背包,准备了风油精、止痛膏这点小药(我总喜欢防万一),等着小余来接我。
大部队在肖村九洞桥集合。果真没有一个熟人,看看众人,貌似比较专业,不少人配有登山杖。而我们恰似春游一般,带着零食,雯雯、艳艳还穿着裙裙。我暗自庆幸我们有四人小团伙可以边聊天边徒步。
毫无经验,一开始,我们就落在后面。不过,从九洞桥到乌龙岙这一段几乎都是平地,边聊天,边走路,我们聊得欢,走得也快。一路不时有清澈见底的小溪,水流潺潺;不知名的野花遍地是,各种颜色都有,娇小也却不失美丽;高高低低的树木满眼绿,新生叶的黄绿、红绿点缀着老叶的苍绿,山也因此变得绿意斑斓。
可惜,今年的梨花开得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稀稀拉拉的。上星期来时,听村民说这星期将盛开,可是今天看到的梨花却甚少,也许是因为今年雨水太少,也许今年是所谓的梨花“少年”(温岭方言)。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情绪。拍了几朵梨花,我们便跟随组织徒步转走长屿岭。
在我的眼里,这应该算是一条深山小路了,路很狭小,仅一人可行。地上铺着不少落叶,路的两旁尽是不知名的灌木和杂草,石阶时有,时无,且长满青苔,用苔痕阶绿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上山的路,总是会让人走累的。我们原本就落在队伍后面,毫无徒步经验,又如春游一般,边走,边聊天。看到美景还要停下拍几张美照。渐渐的,我们离大部队越行越远了。
终于看见山顶了,我们便急步上去。大伙早就登顶了,无欲上将和海蜇断后等我们,太感谢他们了。
下山不累,但双脚会打颤。不过还行,刚才上山走的路不多,按海蜇的话来说,这样的行程,只能算是徒步中的高速公路了。一路下来,海蜇和我们同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她应该是个老驴友了,负责照顾我们,免得我们落伍,感激哦!
下山的路好像不时走在山涧间,所见满眼是碧绿的苔藓,我总情不自禁地会叫起来,然后采摘一些。最令人兴奋的是,我看到了一小丛野兰,毫不犹豫地采摘,放置包包,带回家。
荡荡悠悠的,终于到了山下,终于到了长屿,终于可以吃饭菜了……
不得不说,这菜还是挺合口味的,那条大鲤鱼最具特色。遗憾的是,我吃惯了海里的鱼,不懂河鱼的美。
我的徒步首秀也就在这美味中结束了。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4:46:56 +0800 CST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4:48:15 +0800 CST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4:48:56 +0800 CST  
梨花和野兰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4:50:00 +0800 CST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4:50:40 +0800 CST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4:51:39 +0800 CST  
忍把浮名换鸡仔
——小叙第二次徒步

这次的徒步是从肖溪到石桥头,我很向往。可是,艳艳考试,雯雯、小余各有各事,不能同去。独自一人,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群体中,有些羞涩,没个熟人可聊天地,也会孤单。去,还是不去?我纠结了好长时间。又想,别人可以不负如来不负卿,我理应不负人生不负春,干吗在家发愣,忙于家务呢?便决定参加从肖溪到石桥头的徒步。

早早的,起了床;好好的,烧碗面,谈不上山珍海味,但一定得吃饱,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徒步。

到肖溪,看到了好几张熟悉的面孔,看着他们和善的笑容,那份拘谨也随之烟消云散。言谈中,认识了一老师,没想到她居然以前在箬山教过书,沾亲带故的,可算是老同事了。感慨万分啊,地球还真小,兜兜转转的,一步迈出去,尽是熟人朋友。

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开始走的是一段溪边小路,看着小溪清清,欢快奔流,觉得很美,心情也很愉快。这也许是我独有的小溪情结,因为老家箬山几乎没有一条小溪。

昨夜下了雨,山格外潮湿,路也是湿答答的,空气异常清新,山色空蒙,满眼新绿。

山不高,林也不深,走的人少了,山也就高了,林也就深了,草也就更茂密了,路也更显狭窄了,名副其实为羊肠小道。好在从小走惯了路,爬惯了台阶,能如履平地地在礁石飞奔,所以,只要不是急行军,这样的路还是小菜一碟。

走得不急,也能赶得上部队。便走走停停,拍拍照片。沿路,看不尽的是山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都有。它们开得那么烂漫,那么热烈,那么高兴,那么随性,完全不因没人欣赏而影响绽放。我的鼻子不时能闻到或浓或淡的山野香气,可就是找不到香气从何而来。都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像这山花,像这野香,那么随性绽放,随性散发,何况不是一种大隐呢?既如此,那么人生何须归隐,心隐自然隐。

路确也够窄的,窄得仅让一人可行走,路的两旁尽是高过于人的不知名的草、树;路也真够隐秘的,只有走到近处,你才能看到不足50厘米宽的山道在你脚下蜿蜒。

前进,不停前进。杂乱的野草、荆棘、灌木会不时阻挡前进的路。好在易走路多于难走路,好在队友中不乏资深驴友,他带来镰刀,为我们开辟道路,大伙相互搭一把,相互拉一手,我们很快就到了石桥头乱岩景区。

用我们群主的话来讲,乱岩之于石桥头,就像石夫人之于温岭,西湖之于杭州。顾名思义,乱岩,就由一些乱石无章勾搭而成一个小景点。其中最有负盛名应该是黄龙洞了。据说该洞直达城南。洞的左侧岩石上刻满了各种字体的“福”字。洞由几块大岩石相叠而成,口大内小,不知深浅。但谁都不曾往里走。

乱岩的不少岩石上都长满了苔藓,同一块岩石的苔藓种类也不同,形状各异。有的苔藓中夹杂着一小簇一小簇可爱的小肉肉;有的苔藓仿佛开花了,花比针屁股略大,银白色的小喇叭,让人怜惜不已;有的苔藓中杂生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藤蔓,宛若一个大盆景。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乱岩,我们到了石桥头中学。石桥头中学颇具特色,陈列室里整齐陈列着不少越剧道具和奖牌,我没想到这所学校居然是温岭市越剧教育基地。

离开中学,我们到了行程的最后一站,石桥头的老台门。蒋老师的家就在这里,我们受到了他们一家的盛情招待,一人一枚他家的农家土鸡蛋。纯人工,没有任何饲料的蛋真的很好吃,香香的,韧韧的。来到他家后院,边吃着鸡蛋,边参观他家鸡舍狗窝,边和他的妈妈聊天。

原来,老人家退休后,就养了一群鸡。平日都用卷心菜、玉米、谷糠喂养,下的蛋也是自家吃,吃不完,送些给朋友。今春,老母鸡赖孵,还孵出了18只小鸡。狗妈妈也生一窝狗仔,但只留下一只,让狗妈妈过过妈妈瘾。门前特意留一块空地,栽种了一棵橙树,再种些时令小蔬菜,基本够一家一年四季食用。

这样的生活真让人羡慕!我们总为我们的生计劳碌着,奔波着,甚至不知道停下脚来歇一歇。如果能像蒋妈妈那样,无须种豆南山,忍了浮名,行随心意,种菜养鸡,自然春暖花开。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4:54:30 +0800 CST  
沿途所见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5:00:49 +0800 CST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5:01:27 +0800 CST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5:02:13 +0800 CST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5:03:06 +0800 CST  
靓丽的背影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5:05:06 +0800 CST  
(三)走遍温岭之箬山行
对我来讲,今天的行走不能算是徒步,充其量,只能算是行走箬山的带路人。非要自诩一番,那就很不要脸地自以为是走遍温岭之箬山行的导游。
从小,我就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上学的路,从来不规规矩矩走康庄大道,非得自己挖空心思另辟蹊径,从人家屋后、小弄、排水沟等不是路的道曲曲折折走到学校。所以,至今,我几乎对箬山的每一条路,每一个弄,每一口井,甚至路口的石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带着一大波人走箬山只是一碟小小菜而已。
九点前,我就到桂岙隧道等他们。来得有点早,就去附近的学校去看看。
由于开凿隧道,学校已被拆迁,围墙边的雷锋塑像尚在,水井依旧,两棵樱桃树却不见踪影。十多年过去了,还有什么不会变呢?校门口曾经的小店老板还认得出我,我也能叫得出他的名字,虽然彼此年轻不再,但相识没变。岁月流逝,不想流逝的,无论我怎样挽留也不曾留下,希望流逝的,我要摒弃也会死死占据我的脑海。人世间的行走,我不知道我曾留下过什么,更不知道还会留下什么,劳碌捕风啊!
先走打爿岙的老街。老街有家做索面的店,也曾有药铺,还有省级保护建筑碉楼。外婆家就在这儿,对这儿的井只记得清,可惜,那些古井被填埋的一口都没有了。
出了打爿岙,转向里箬,里箬的陈和隆旧宅名声在外,大部队在此逗留玩赏的时间也较长。行走间,辗转了东山、东湖、东海、小箬、胜海这些村落。沿途的省、市级保护建筑或各种古井均没落下一个。遗憾的只是觉得匆匆行走,走马观花,没有让群友尽兴看足。
虽然这次的行走没有几年前我独自漫走的那种随性、自在和悠然、惬意。是啊,徒步和漫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人的漫步和众人的行军怎么会相同呢?更何况人的兴趣、观点、目的不同,或许你是为喜欢、仰慕箬山而行,或许你为行走而行走,或许你是为美食而行走,或许你只是为热闹而行走,没有关系,只要我们觉得快乐就不枉此行。
不管如何,为你们今天的到来我高兴,你们是客,我是箬山人,你们的满意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5:11:20 +0800 CST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5:19:36 +0800 CST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5:20:59 +0800 CST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5-31 15:22:06 +0800 CST  
南京映像
(一)
对于六朝粉都,我不是特别喜欢。虽然,这座美丽的城市有着辉宏悠久的历史,但是,这座都城历经太多次的屠城。从梁武帝时的候景叛乱,到北宋建炎四年的金兵火烧屠城,到洪秀全、曾国蕃的轮番屠杀,再到37年日寇惨绝人寰的30万人口、四十多天的大屠杀。感觉,这儿每一寸土,每一寸地,都粘附着南京黎民百姓的冤魂,心情也就格外凝重。
第一次到南京,是29年前的事了。那时,随着爸爸的船,从海上出发,过上海,沿长江逆流而至南京。至今还记得船穿过南京大桥的情形:远远地看,长江江面甚是辽阔,大桥飞架长江两岸,显得那么长,那么高。根本看不清桥头堡的塑像。船渐渐驶近,根本就看不全桥身了,只见几个巨大的桥墩,船就从桥墩间过去了。
船在南京停留了4、5天,我只到岸上游玩了一天。那一天,我跟着爸爸参观了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和无梁殿。我惊叹于中山陵的规模宏大和庄严肃穆,那个时候中国不是积贫积弱吗?我想不通哪来那么多的财力物力来营建这么宏伟的陵墓!明孝陵给我的映像只剩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封土堆和长长墓道两侧的石人、石马。无梁殿的映像最深刻,也最简单,就是一座屋顶没有任何椽梁的拱形大殿,我被古人的高超精妙的建筑才艺折服。
后来,曾有几次去南京的机会,但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就因为心里的那一点点疙瘩,那一点点的不喜欢。但我却从来拒绝没有向人推荐南京,那里有十里秦淮,那里有总统府,那里有石头城墙……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6-02 12:14:22 +0800 CST  
南京映像(二)
假期,我对儿子说,你没去过南京,我带你去看看这座石头城。
其实,儿已成年,与其说我带他,不如说他带我。百度地图、乘坐地铁、购买门票都无需我操劳,乐得做无脑人让儿子带我到景点。
我们先登明城墙,从玄武门上城墙。很庆幸,这儿是城郊,登城墙的人很少,和儿子两人漫步在城墙上,可以随意看,随意地聊,随意走,随意拍照。
缓步走在城墙上。城墙外,绿如翡翠的玄武湖水平如镜,湖面微微几道波痕,那是游船轻轻滑过的痕迹。湖岸,杨柳依依,远处,山色苍郁朦胧。偶尔,有几阵从玄武湖上吹来的轻柔的和风,让人倍感舒服。脚踩着斑驳坑洼的墙砖,手抚着墙砖上浮突的文字,总会令人浮想联翩。
“儿子,朱元璋把城墙修得再牢固,朱棣把长城再坚固,也抵不过陈圆圆红颜一笑,多有意思啊!历史总爱和人这么开玩笑。”
走到建国门附近,看见了好几门大炮,过去细瞧瞧,还有几门居然是红夷大炮。我乐了,说不定其中有当年施琅用来收复台湾的大炮。
“康熙大帝不修长城,好学洋术,却偏偏挑选了个乾隆这个比夜郎还夜郎的孙子继当皇位,奇葩似的不准洋人这的、那的,却被鸦片和洋枪洋炮轰开了国门。”
在鸡鸣寺下了城墙,我们去了大屠杀纪念馆。远远地,就可以看见灰白色的船形建筑,一座黑色女性雕塑突兀在前。进入馆内,方看清知是主题雕塑《国破家亡》首塑《母子》。看着雕像下的文字“被杀害的儿子永不再生,被活埋的丈夫永不再生,悲苦留给了被恶魔强暴了的母亲,苍天啊……”不由人悄然泪下。和儿子慢慢地走过一座座雕塑,默默地看着雕塑,心情说不出的沉重。再看到去万人坑沿途石块上刻屠杀点和冰冷的被害人数字,还有黑色十字架上记录着的3000000,当亲眼目睹万人坑内的累累白骨,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揪住而无法跳动,继而无法呼吸……
心里只是默念着勿忘国耻!刻骨铭心地勿忘国耻!
第二天,我们去了总统府。
总统府人山人海,门口排队无序,算是见证国庆出行的抬头只见天,低头只见脚,放眼看去一片人头黑压压的情景。总统府没有什么特别映象,就不再长篇累牍了。
两天的行程脚累得够呛的,第三天就不再出行了。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6-02 12:18:28 +0800 CST  
南京映像(三)
周末,有事,和家人一起又来到了南京。他去做他的事,我就去南京博物院。
我总觉得,一个城市,应该有一座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不应只给我们普及一些知识,更应该让参观者有记住些该记住的东西。就像我在十六年前带儿子去上海博物馆看到的一个黑陶一样,那黑陶简洁却无比高雅的造型给我留下了永久的难以磨灭的印象。
身为国家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国宝级的文物很多,不知自己能看到什么。然而好运总是相伴,多年前,我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了来自罗马帝国的青铜器和石雕。今天,我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看到来自古埃及的木乃伊和西汉的玉棺、金缕玉衣。
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还依附在尸体上,只要尸体保留完整,生命就可以复活,所以他们不惜一切把自己制造成木乃伊。而中国人则视死如生,认为人死后会在另一世界,死后的一切应该如生前一样。他们把生前的一切都照搬到自己的陵墓里,尤其是汉代王侯贵族的陵墓,不是凿山为陵,就是掘竖穴建黄肠题凑,以大量的玉器或玉衣陪葬,让尸身不腐,期盼在另一世界依旧过奢华生活。正是他们这样,今天,我们才能有幸见到木乃伊和金缕玉衣啊!
来自古埃及文物还真不少,有被层层亚麻紧裹的女吟唱者的木乃伊,有精美的萌萌的猫的木乃伊,有华丽丽的木乃伊棺盖、面具,还有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的半身石像。历经千年,艳后的石像依然高雅、端庄。女王高挺的鼻梁,削尖的下巴,美丽的大眼睛,无不彰显她的优雅的魅力,不管她是以才华还是美貌迷倒凯撒大帝和安东尼。我想那句“若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长一吋,或短一吋,或许世界就会改变。”的话虽有点夸张,但却足以见证克利奥帕特拉美貌和智慧。
来自汉朝的文物更多,最引人注目的是金缕玉衣和玉棺了。多次在《探索发现》中见过金缕玉衣,但正真的玉衣摆在你的眼前时,我彻底的呆住了,我真不知该怎么形容它,就站在那儿看了好长时间,从头看到脚,从脚看到头,从左看到右,从右看到左。有点无法想象,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样把玉石制成一件有两千多片玉片的玉衣的,那穿玉片的金丝比现代用高科技手段拉出的金丝还要细。
玉棺是修复后首次展出,是江都王王妃的内棺。黑底的漆,棺内外镶嵌着很多玉片、玉璧,这些玉石组成菱形图案,菱形花瓣,使玉棺显得格外的高贵、精美。
特展馆内还陈列着不少大云山汉墓(江都王刘非陵墓)出土的文物,有镇馆宝贝金兽,有金饼,还有各种玉器、水晶等大件或小件饰品。其中结构最精巧的应该是那个银质小带钩,小带钩出自一座王妃的陪葬陵,榫卯结构,可拆成两爿。拆开后,可见其中一爿上刻有“长毋相忘”四字。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啊!这位王妃多么有幸啊,能得到江都王的宠爱,赠予“长毋相忘”这样的带钩,其浪漫,其时潮,其深情,就是我们现代人也唯恐不及。
特展馆内还特设雨花石、佛像、青花瓷等专题展览。
出了特展馆,就去历史馆。历史馆陈列着从石器时代到清朝的许多许多文物,有江都王墓出土的铜祖,有清朝的寿字青花,有明徐渭的《杂花图卷》……这些都是往日我在《探索发现》、《国宝档案》见到的国宝,如今能真真切切地看到,我说不出有多兴奋。
博物院还有数字馆、艺术馆、民国馆、非遗馆,这些馆无不吸引人,只可惜时间仓促,脚又走痛,只好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一日行博物院,闭上眼,脑子里还满满是件件绝妙精伦的文物。当年,南京人过的是怎样烂漫诗意的生活呢?或许,那应该是昆剧那般缠绵婉转,柔漫悠远吧!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是怎样的城市呢?那应该是雨花石那般瑰丽璀璨,钟灵毓秀吧!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6-02 12:20:57 +0800 CST  
南京映像(三)
周末,有事,和家人一起又来到了南京。他去做他的事,我就去南京博物院。
我总觉得,一个城市,应该有一座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不应只给我们普及一些知识,更应该让参观者有记住些该记住的东西。就像我在十六年前带儿子去上海博物馆看到的一个黑陶一样,那黑陶简洁却无比高雅的造型给我留下了永久的难以磨灭的印象。
身为国家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国宝级的文物很多,不知自己能看到什么。然而好运总是相伴,多年前,我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了来自罗马帝国的青铜器和石雕。今天,我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看到来自古埃及的木乃伊和西汉的玉棺、金缕玉衣。
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还依附在尸体上,只要尸体保留完整,生命就可以复活,所以他们不惜一切把自己制造成木乃伊。而中国人则视死如生,认为人死后会在另一世界,死后的一切应该如生前一样。他们把生前的一切都照搬到自己的陵墓里,尤其是汉代王侯贵族的陵墓,不是凿山为陵,就是掘竖穴建黄肠题凑,以大量的玉器或玉衣陪葬,让尸身不腐,期盼在另一世界依旧过奢华生活。正是他们这样,今天,我们才能有幸见到木乃伊和金缕玉衣啊!
来自古埃及文物还真不少,有被层层亚麻紧裹的女吟唱者的木乃伊,有精美的萌萌的猫的木乃伊,有华丽丽的木乃伊棺盖、面具,还有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的半身石像。历经千年,艳后的石像依然高雅、端庄。女王高挺的鼻梁,削尖的下巴,美丽的大眼睛,无不彰显她的优雅的魅力,不管她是以才华还是美貌迷倒凯撒大帝和安东尼。我想那句“若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长一吋,或短一吋,或许世界就会改变。”的话虽有点夸张,但却足以见证克利奥帕特拉美貌和智慧。
来自汉朝的文物更多,最引人注目的是金缕玉衣和玉棺了。多次在《探索发现》中见过金缕玉衣,但正真的玉衣摆在你的眼前时,我彻底的呆住了,我真不知该怎么形容它,就站在那儿看了好长时间,从头看到脚,从脚看到头,从左看到右,从右看到左。有点无法想象,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样把玉石制成一件有两千多片玉片的玉衣的,那穿玉片的金丝比现代用高科技手段拉出的金丝还要细。
玉棺是修复后首次展出,是江都王王妃的内棺。黑底的漆,棺内外镶嵌着很多玉片、玉璧,这些玉石组成菱形图案,菱形花瓣,使玉棺显得格外的高贵、精美。
特展馆内还陈列着不少大云山汉墓(江都王刘非陵墓)出土的文物,有镇馆宝贝金兽,有金饼,还有各种玉器、水晶等大件或小件饰品。其中结构最精巧的应该是那个银质小带钩,小带钩出自一座王妃的陪葬陵,榫卯结构,可拆成两爿。拆开后,可见其中一爿上刻有“长毋相忘”四字。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啊!这位王妃多么有幸啊,能得到江都王的宠爱,赠予“长毋相忘”这样的带钩,其浪漫,其时潮,其深情,就是我们现代人也唯恐不及。
特展馆内还特设雨花石、佛像、青花瓷等专题展览。
出了特展馆,就去历史馆。历史馆陈列着从石器时代到清朝的许多许多文物,有江都王墓出土的铜祖,有清朝的寿字青花,有明徐渭的《杂花图卷》……这些都是往日我在《探索发现》、《国宝档案》见到的国宝,如今能真真切切地看到,我说不出有多兴奋。
博物院还有数字馆、艺术馆、民国馆、非遗馆,这些馆无不吸引人,只可惜时间仓促,脚又走痛,只好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一日行博物院,闭上眼,脑子里还满满是件件绝妙精伦的文物。当年,南京人过的是怎样烂漫诗意的生活呢?或许,那应该是昆剧那般缠绵婉转,柔漫悠远吧!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是怎样的城市呢?那应该是雨花石那般瑰丽璀璨,钟灵毓秀吧!
楼主 蓉爱荣爱墨  发布于 2017-06-02 12:21:30 +0800 CST  

楼主:蓉爱荣爱墨

字数:50919

发表时间:2017-05-31 22:46:5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28 18:44:33 +0800 CST

评论数:17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