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趣史


没有爆竹、饺子,没有红红火火的春联,中国人过春节还有年味吗?
对联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文学形式,由于它本身具有的欣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
追溯对联的渊源,最早出现的是春联,而春联又是由桃符演化而来的。对此,《淮南子》一书中是这样记载的:东海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株大桃树,蟠曲纵横三千里,树下有鬼门,由“神萘”与“郁垒”二神把守,鬼怪见而畏之,不敢做恶。自此每年除夕,人们便以桃木悬于门户以压邪,这个习俗从周代一直延续下来。所谓桃符,就是在两块深红色的桃木板上书写“神萘”、“郁垒”二神或画出二神图像,悬之于门上,意在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后来随着骈文和诗词歌赋的出现,桃符的内容也在更新,产生了两句对偶的“桃符诗句”,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春联的雏形了。以后每到春节前夕,人们总是要用新桃符替换下旧桃符。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实际上说的就是用新春联替换旧春联。春联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终于成为我们今天见到的诸如名胜联、题赠联、挽联等各种对联。
对联究竟产生于什么年代,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但是有一种普遍的传统的说法,就是认为五代后蜀主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最早的一副春联。《宋史.西蜀孟氏世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记述这件事的:后蜀学士辛寅逊除夕受孟昶之命撰写春联,联成后孟昶认为不工,就自题了这副春联,时间是宋乾德二年,即公元964年除夕。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在孟昶之前就已经有对联出现了,并举了一个例子加以证明。相传某年除夕之夜,大书法家王羲之写下了“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的春联叫儿子贴在门上。可是不久这副对联就被爱好王羲之书法的人给揭走了。于是他又写了一副“莺啼北里;燕语南郊|”,刚刚贴上也被揭走了。无奈之下,王羲之灵机一动,第三次贴出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次没有人揭了。第二天一清早,他在每边后面加上三个字,便成为这样一副春联:“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总算保留下这副对联。当然这个传说可能是后人的虚构,不足为信,但确实在孟昶之前就产生了对联,如南北朝时刘孝绰的“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就要比孟昶的对联早约400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越来越紧密相连,如1912年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很有现实意义的春联:
时势险艰哉!英助藏,俄侵蒙,日眈德瞵,仍值四方多难之秋;愿同胞、众志成城,恢复中华土宇;
民国建立矣!徽号易,正朔改,政通人和,恰当一元启始之春;看大地、群情激奋,光明锦绣河山。
此联意在警示人们,民国虽然建立了,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的,此后30多年间,旧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抗战结束,内战又起。国民党政府为挽救败局,于1948年8月宣布币制改革,用金圆券代替旧法币,但不到半年就失败了。1949年是己丑年,广州出现了这样一副春联:
金圆,今完,完了晦气归旧岁;
己丑,已有,有些希望接新春。
联中表达了人们对旧政权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期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神州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上下到处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有感于此,著名数学家、诗人苏步青教授撰写了一副春联,发表在1984年2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正是:
春满九州,大庆欣逢卅五载;
人迎四化,小康定看二千年。


楼主 滨城老王  发布于 2018-02-12 21:38:37 +0800 CST  

楼主:滨城老王

字数:1381

发表时间:2018-02-13 05:38:3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6 16:42:48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