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校注与简析》(定稿完整版)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1],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2]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3],无之以为用。
【校注】
[1]当其无:一定要有空间部分。当,犹必,一定。又,恰当,得当,谓留下的空间合适。其,犹有。无,名词,空间,指毂中空。 [2]凿:犹开放。 [3]有:名词,相对于无言,指车、器、室的实体部分。之:助词,用于提宾,无义。“有”是“以”的介词宾语。利:便利。
【正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简析】
本章论述有和无在作用上的关系。《道德经》中名词性的“有”和“无”是有着相对关系的两个概念:“有”指一个物体或物件的实体,“无”则指这个实体里的空间;“有”指有物(有物都始于无物,都终归无物),“无”则指无物(无物还是有物,不过这所谓的有物是指不可致诘之物)。本章说的“有”指物件的实体,“无”指物件的空间。“有”和“无”都有状和象,都各具形态,形态不同,作用就不同。车毂、陶器、墙,实体部分是有,空间部分是无,有各不同,无也各不同,因此作用也各不同。但有和无必须恰当配合,配合不恰当,有和无都要失去作用,或起不到如期的良好作用。如果只有有,而没有无,那就根本不用谈有和无有什么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本章的“无”指空间,比喻义是虚无(如第四章所谓“道冲”)。
本章说的车、器、室诸物都可以当喻体看,这些喻体所对应的本体都是道。道也是物(这个物是天体,是宇宙),与车、器、室一样,都有有和无,即都有有的部分和无的部分(道有的部分和无的部分同样惚恍),这两部分都有作用,作用关系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缺一,关系就不成立。虽然如此,但老子很强调道在无上的作用。道之为道,不离其德,道在无上的作用就是道在德上的作用。
本章还拿车、器、室说人。人心中无欲,才能致虚守静,才能怀道容物,才能为无为。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07 10:21:16 +0800 CST  
第十章校注[7]订正如下,造成阅读不便,敬请原谅。
[7]天门:指上天赋予人的各种生理机能,各种识辨能力,各种感觉器官,如耳能识声音,目能识色相,口能辨甘苦,鼻能辨香臭,心能辨得失利害。声音入耳如入门,色相入目如入门,甘苦入口如入门,香臭入鼻如入门,得失利害入心如入门,所以耳、目、口、鼻、心有“天门”之称。《庄子•天运》:“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天门开阖:犹言发挥感官作用,运用辨识能力,运用心性、神灵。为雌:意谓致虚守静,居柔处下,寡欲不争,无所强求。人天门开阖,应以“玄牝之门”(见第六章)为法,务必冲虚守分,不伤物伤身。疑“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句原在“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句前。“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三句,第一句讲人都是由形体与灵魂结合而成的,形体与灵魂一旦分离,此人虽生,也将毫无用处,第二句讲人体需要柔气,有了柔气才能长久地保持阴阳协和、心灵虚寂、天真无私的婴儿状态,第三句讲人都具有天资,发挥天资的作用必须符合柔弱、清静、处下、随顺、无为的原则,语意正前后相承。将“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句置于“爱民治国,能毋以为乎”句前,章句排序为“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毋有疵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爱民治国,能毋以为乎?”也有道理,在此不作说明。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08 08:40:27 +0800 CST  
@桃花仙寅 2019-06-08 16:18:34
楼主大人可以批量贴上来吗,静待全篇
-----------------------------
从下个星期起,一个星期多发几章吧。谢谢支持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08 16:41:00 +0800 CST  
@乙后久伴 2019-06-09 13:05:25
支持
-----------------------------
谢谢!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09 17:41:29 +0800 CST  
@卫海2019 2019-06-09 19:00:14
回复你的“广而告之”
“世界上的传世经典很少像《道德经》那样很多地方被人窜改,被人妄自增删文字,改变语序、章序”。对你说的这个话极为不赞同,如果被后人篡改,应该越来越通顺,为什么会觉得很不通顺呢?之所以不通顺,我认为是因为不得其宗旨。
我认为宗旨是“根据“道”的行为,奉劝诸侯君王以符合“道”的行为来治理国家。”
具体做法是第2章就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全文都是围绕“处无为之......
-----------------------------
“如果被后人篡改,应该越来越通顺,为什么会觉得很不通顺呢”,篡改就一定通顺吗?如第十九章简本“季子”、帛书甲本“畜兹”、乙本“孝兹”,通行本作“孝慈”,这就顺理吗?第三十一章简本“顉囗(左糸右龏)”、帛书甲本“銛袭”、乙本“銛囗(左忄右龍)”,通行本作“恬淡”,这也顺理吗?通行本第三十八章“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帛书没有这句话,您说是帛书脱句,还是通行本增句?这句话放在章节中就那么通顺吗?
您说的“全文”应指整部经书。“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整部经书的主脑吗?如果是,后人对《道德经》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议了。《道德经》的内容就那么狭隘吗?《道德经》的治国思想可以简单地归到“对人民实行‘不提倡、不标榜概念’的教化”去吗?
“如果有了‘仁’的概念,‘不仁’便会相伴而生,这是产生混乱的根源”,推理:“如果有了‘道’的概念,‘不道’便会相伴而生,这是产生混乱的根源”。可以这样推理吗?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10 00:05:41 +0800 CST  
@卫海2019 2019-06-10 09:10:46
一、古代抄书刻字不易,错字漏句不足为奇,不知你对“篡改”的定义是什么?说的不只是错字漏句吧!即使有错字漏句,只要明白主旨,全文还是能融会贯通。
二、至于你说“天地不道”,首先要看“道”是名称词还是行为词,“一朵小花”你总不能说“天地不花”吧!如果作为行为词当然是可以的。“道”的行为就是“德”,所以有“上德不德”,“道”的行为本身就是“德”,但是不讲“德”没有“德”的概念。“下德”是社会治......
-----------------------------
“即使有错字漏句,只要明白主旨,全文还是能融会贯通,”在下悟性很低,遇到这样问题就全蒙了,以后要向您多多请教。建议您花一点时间对照一下《老子》不同版本。我说“窜改”,不是“篡改”。
我没说“天地不道”。看来您不想理解“如果有了‘道’的概念,‘不道’便会相伴而生,这是产生混乱的根源”这话的意思。建议多找几个《老子》不同版本,看看各注家怎么解读、分析第三十八章那句话。以后在下会发此章校注,这里就不多说了,请原谅。
申明一下,我没有完全否定您说的“宗旨是奉劝统治者以‘道’的行为来治理国家、天下,具体方法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是想说不要这样太高度概括《道德经》的内容。要知道《道德经》的主旨是什么,查查资料,或自己再花一小点功夫读经就得。建议辛苦一点,多找一些相关资料,这比在下写给您要好得多,因为您可以自己从中找到金子,而我给的是沙子。
向您学习,致敬。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10 12:42:04 +0800 CST  
@卫海2019 2019-06-10 13:41:56
你说的多个版本,各家注解,也是学习了的,只是不知道哪一个版本,哪一家的注解,不然这文言文我就读不懂。打心底对前人和同辈也是充满尊敬的。
但还是要说,如果不明宗旨,就会生出很多解释,注解字词会按常理咬文嚼字、强拉硬拽,尽管如此也不能自圆其说。
至于你说高度概括,我想这不是我能概括的,因为老子第2章就开始说了什么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文章的结尾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您反复强调“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老子》中的关键意义和作用,这不能不引起在下深思,这句话的确很重要,您的建议没错,得放宽心思去试着理解,谢谢您的点拨。
在下对道知之甚少,对《老子》懂得不多,如有言应作咿呀之语听。在下贴《道德经校注及简析》,本意是向大家求教的,您反而求教于在下,这让在下有些惊慌失措,又希望通过讨论获得指点。
各人有各人的读书方法,方法好,读书成效事半功倍。在下读过《老子》的几个版本、注本,还有很多注本我没读过,历代注《老子》的书太多了,很遗憾在下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读。读一本书自己去发现此书的宗旨好呢,还是别人告知的好?在下觉得前者好。多读几个版本、注本,做个比较,取长补短有何不可?人家说得好的地方我吸取,不好的地方我想想为什么不好,于己有何不好?这都是个人读书方法的问题,在下的读书方法也许您觉得有问题,请指点。
您客气了,在下很想听您的声音。在下孤陋寡闻,说话直率,有不对的地方请批评。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10 16:26:27 +0800 CST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1],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2]。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3],故去彼取此[4]。
【校注】
[1]爽:败坏,伤害。 [2]“五色”五句语序,帛书与通行本不同,按句末用字排列,是:“盲”、“狂”、“妨”、“爽”、“聋”。 [3]帛书“圣人”下有“之治也”三字,应据增。治:指修身,也指治国。 [4]彼:指为目。此:指为腹。
【正文】
五色令人之目盲,五音令人之耳聋,五味令人之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之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简析】
内圣外王之道,历代君王多不愿为,即使愿为也为不成,因为他们不能没有声色犬马、驰骋畋猎的生活,他们内心欲望满满,还要满上加满。
“为腹”、“为目”是围绕欲来说的,为目必然纵欲,为腹方能去欲。“去彼取此”是说修身,修身首要在去欲。
老子反复说到欲的祸害,但听的人却少而又少。
为腹不为目,关乎人的生活态度、欲望与追求,当人以平静之心过平静的生活的时候,自然玄览无染,心性明达没有障碍,天门开阖能够为雌,处世、治国生而毋有,为而毋恃,长而毋宰(详第十章)。当社会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不断地满足着人的欲望的时候,明智的人应该好自为之。过分为目,必然害人害己,破坏社会,破坏自然。追求无度,付出的代价不可低估。
唯善摄身者(详第五十章)能为腹不为目。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10 17:10:10 +0800 CST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1],贵大患若身[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3],及吾无身[4],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5],若可寄天下[6];爱以身[7]为天下,若可托天下[8]。
【校注】
[1]若:副词,犹则,就要。惊:通“警”,警惕。 [2]贵大患若身:犹言要保重自己就应该特别注意防范大患来临。贵,如字,重视。若,动词,犹及。贵,读“畏”,畏惧,引申作担心解亦通。又,视蒙前省主语“宠辱”,句意谓:得宠、受辱都会招来大患,宠和辱都会给人带来大祸难。贵,通“馈”,吃饭,引申为招致。字或借作“遗”,留下,给予。若,同前训。或作表示对象的介词用,相当于于。本句二解,似应取后一解。 [3]为:因为。有身:犹言心中有我,心存一己。有,有无之有。又,犹言为一己谋私利。有,犹为。 [4]及:犹若,如果。无身:犹言无我。《庄子•逍遥遊》:“至人无己。”又,犹言不谋私利。前人读本章,有将“有身”理解为有形骸,“无身”理解为没有臭皮囊,不要躯壳,如此理解与下文“贵以身”、“爱以身”大相龃龉。而且老子并不恶身轻生,他虽然说过万物都要归根复命的话,但没有教人放弃身体,放弃生命。 [5]贵:如字。以:犹其,代词,自己的。 [6]若:犹则,就。托:举起,引申为承担。 [7]爱以身:谓爱惜自己,含爱己以及人之意。 [8]“若可寄天下”、“若可托天下”两句,简本、帛书“可”后都有“以”字,“下”后都有“矣”字,“托”(简本、帛书都用假借字)字在前一句,“寄”(简本用假借字)字在后一句,疑通行本“寄”、“托”二字误倒,应据简本、帛书订正。“若可以托天下矣”句,应视为省主语“吾”。托天下:谓(自己就能)承担起天下重任。懂贵身的人,才懂怎么治理天下能够避免给自己引来祸难,才能够更好地治理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句,应视为省主语“天下人”。寄天下:谓(天下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治理。天下人会认为爱身者,才有可能兼爱人,让他来治理天下放心。
【正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简析】
有人得宠、受辱都不警惕;有人受辱警惕,得宠不警惕。得宠警惕的人少而又少,历史上大祸临头惨遭不幸的多属这类人。为什么许多人得宠、受辱都不警惕,原因就在“吾有身”上。一心为己,重则祸国殃民,轻则自戕。贵身爱身,只有“无身”的人才能做到;爱民治国,也只有“无身”的人才能做到。
老子希望世人勤修道,多积德,善摄身,使自己不入死地(详第五十章),能够回到婴儿(详第十章),实现长生久视(详第五十九章)。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一样珍惜生命,《庄子•养生主》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便是明证。真正得道有德的人都贵身爱身,希望与道共始终。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10 17:18:29 +0800 CST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此三者不可致诘[2],故混而为一[3]。其上不皦,其下不昧[4],绳绳兮不可名[5],复归于无物[6]。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7]。执古之道[8],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9],是谓道纪[10]。
【校注】
[1]“夷”,有本作“几”。疑“夷”是“几”之音借。“几”与“微”义近。帛书“夷”、“微”二字互换。“微”就“视之不见”而言,“夷”就“搏之不得”而言。“微”犹第一章所谓“眇”;“夷”言手触摸上去平滑没有感觉,如同接触不到,就像抚摸叶片里的细胞和镜子中的东西(镜子中的东西再近,再大,再明显,也触碰不到)。通行本两字误倒,应据帛书订正。微:有微茫杳渺义,也有幽隐义,还有极细义。物大不见其形,无法围度,可称之为“微”,物细不见其状,无法测量,也可称之为“微”。道既无大不包,又无微不入。道无论巨细,都具有微、希、夷三个特征。本章说无大不包之道。 [2]致诘:犹言询问,究问,探究到底。“致诘”,帛书作“至计”。“至计”,可当“致诘”读,亦可如字读。不可至计:意谓用尽数字完全无法表达道这几个方面的特征。 [3]今译:微、希、夷三个特征本来就交集于一物。此言意思是说道确实是一种物,但有形而看不见,有声而听不到,有体而摸不着。故,借作“固”。通行本“混”字凡三见,而简本、帛书各以不同字为之。本章“混”字,帛书甲本作“①”(序号表示电脑打不出的文字,内外结构,内束外囗),乙本作“②”(左右结构,左糸右君)。①,从囗从束,②,从糸君声,疑并读“稇”,“稇”今“捆”字。第十五章“混”字,简本作“③”(左右结构,左土右屯),帛书甲、乙本并作“④”(左右结构,左氵右春)。“③”应是“浑”之借字;“④”应是“溷”之别构,俗写成“混”。第二十五章“混”字,简本作“蟲”,帛书甲、乙本并作“昆”。简本之“蟲”很可能是“⑤”(两虫并)之讹字,“⑤”即通行字“昆”(详第二十五章注),“昆”可当“混”字读,但未必就当“混”字解。通行本如此窜改简本、帛书等传世经文文字,把不同篇章里原本各不相同的同音、近音字改成同一个字,恐多少有失老子述道的本意。“视之”句或可翻译成:宇宙中有些东西,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手触摸没感觉,一般人无法从这三面去探索这些东西,宇宙原本就是由这些东西构成的。 [4]两句互文见意。大道圆转不止息,上转而为下,下转而为上,上下轮替,上下皆不皦、不昧。不皦、不昧:犹言道体边缘(或整个道体)窈兮冥兮(见第二十一章),不明也不暗,若有也若无。“皦”,帛书甲本作“⑥”(左右结构,左亻右收),乙本作“谬”。“昧”,帛书甲、乙本并作“忽”。“⑥”即通行字“攸”。攸、谬:并借作同声部之“幽”、“窅”、“窈”、“寥”,形容虚空无际,渺茫恍惚。忽:古音通“昧”,谓窈冥惚恍,与幽、寥义近。“其上不寥,其下不忽”,是摹状道体的轮廓。道既以“物”称,必有体有轮廓,有状有象,实实在在,但对于常人来说,道却“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成了“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之物,这实在是由于常人观察了解道的能力极其有限。 [5]“绳”,读“黾”音,古与“冥”双声叠韵。绳绳:通“冥冥”,谓昏暗不明。帛书作“寻寻”,“寻寻”与“冥冥”声韵靠近,亦应读“冥冥”。“寻寻”,或读“潜潜”,或读“黮黮”,或读“暗暗”。古文“寻”写成“⑦”(左右结构,左彡右尋),读“彡”音,与“潜”、“黮”、“暗”同声部。“潜潜”、“黮黮”、“暗暗”,与“冥冥”义近,可训隐隐约约。帛书之“寻寻”,通行本之“绳绳”,或即第六章之“绵绵”,犹言生生不息,作用无穷。又,意谓连续不停地旋转。“寻寻”、“绳绳”、“绵绵”古音近。“名”,帛书甲本同,乙本作“命”。“名”、“命”义同,因两字可通假。但不当通假字看,“名”可解释为给道命名,给道作描述,“命”可解释为告诉人们道是什么,道怎样,此又义不同。 [6]说道无物,既因为其大至极又因为其小至极而若存若亡。道不可名,原因有二:一、道视之弗见、听之弗闻、搏之弗得;二、道出于无,又复归于无。无是道作为物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道不可致诘(至计)的根本原因。 [7]道无生无死,无始无终,其小如无,其大也如无,小年、小知、智力有限的常人怎么能看得见道运转的起点、终点? [8]“古”,帛书作“今”,可从。道:指今人所知道、掌握的常理,常法,自然法则(属有名之道)。此“道”为狭义之道,可作广义之道理解。广义之道,是古之道也是今之道,是今之道也是古之道,包括无名、有名之道。 [9]道无始无终,无古无今,永远是一,万物随道运化,出于一亦入于一,永远如此,所以人能知现今之道,也就能知古始之道,能了解现今万物是怎么个情况,也就能了解古时万物是怎么个情况。以:相当于今之连词“来”。御:通“迓”,犹相迎,引申为面对,观察,了解。“御”、“迓”古双声叠韵。有:指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无不有道,无道则无宇宙万物,无宇宙万物则无法见道。“御”、“有”可作别解。御:读如字,谓治理。有:读“域”(古作“或”),指疆域,地方,国家。“有”、“域”古同音。“始”后可以不句断,也可以句断。句断不句断,下句“是谓道纪”表意有所不同。 [10]“是谓道纪”当独立句读,可译为:这就是我所能表述的道的概况。是,这,指以上所说的事情。谓,借作“为”,判断词,是。纪,指丝头,头绪,引申为要领,概要。“是谓道纪”不当独立句读,可译为:在古今变化之中有道所体现出来的永恒不变的规律。谓,借作“为”,动词,犹有。纪,规律。“是谓道纪”不当独立句读,又可译为:这样就能得知古往今来确实都有道存在,以便遵道而行。谓,借作“为”,副词,犹则,就能。道,通“守”。古“道”、“守”同声部。守纪,言遵守自然规律。“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与第五十二章“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语意很相近。“以”当用来解释,“纪”训条理并引申为联系、系统,“执今”句很有可能是在谈得道者游心道境的经验和感悟,相当于说:常人很难认知大道,得道之人就不一样,他不仅能了悟大道,还能掌握他现在所知道的大道的运作规律,用以探索当下时空里的宇宙万物,从而洞察到遥远时空里的宇宙万物。这种人求知所通彻明了的可以说是大道的整个系统,宇宙的整个情况。“执今之道”、“能知古始”之人就像《庄子•则阳》中说的冉相氏那样,能够“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从通行本,“执今之道”作“执古之道”,全句可句读成“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以”与“能”通用,能愿动词,能够,可以。是:犹则,就。谓:犹以,可以。全句可译为:能够掌握古始之道,就可以治理好国家;能够不断地去求知古始之道以完善治理方法,就可以处处顺从天理。
【正文】
视之弗见名曰“微”,听之弗闻名曰“希”,搏之弗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①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兮,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简析】
对照简本、帛书、通行本,不难发现,《道德经》有许多文字被人窜改后,经义发生了改变。如第十九章有句话,简本作“民复季子”,帛书甲本改成了“民复畜兹”,乙本改成了“民复孝兹”,通行本则改成了“民复孝慈”, “季子”、“孝慈”,意思可相差太远了。本章有句话,原本很可能是写成“其上不攸,其下不忽”,但通行本却写成了“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解经者按“皦”、“昧”本字解释经文,能不能解读出原来的经义呢?读过《道德经》简本、帛书、傅奕本等版本的人,应该敢肯定,我们所见到的版本都不是前人凭可靠的原本、传世本抄写的,而是前人根据自己的记忆默写下来的(这默写下来的本子传到后人手上就成了范本)。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知道的《道德经》比较早的本子简本、帛书,一个句子或一个章节的书写,同音字、近音字那么多,文字出入那么大,足以证明前人默写经文是依声写字,只求同音,不求同字,这等于有意无意间窜改了经文。窜改经文的情况不止上面说的一种,还有不解经文而随意易字的情况。如第二十九章有句话,帛书甲本作“或炅或囗”(“囗”表示缺字),乙本把“炅”改成了“热”,通行本把“炅”改成了“嘘”。通行本此章的“执古之道”,帛书可是写成“执今之道”的。窜改经文给我们解读《道德经》带来了很大障碍。我们误解《道德经》,理解不出老子的本意,多是由于前人窜改经文的文字造成的。
第五十六章,很多文字简本、帛书、通行本各不同,有句话简本写成“和丌光,⑧丌⑨,⑩丌○11,解丌纷,是胃玄同”(⑧,内外结构,内同外辶。⑨,左右结构,左上幺下言右斤。⑩,左右结构,左畜右刂。○11,上下结构,上尔下并两貝),其中“⑨”字、“⑩”字又有人将其写成“○12”(上下结构,上心下夊)、“○13”(左右结构,左上幺下田右刂);帛书甲本写成“和其光,同其○14,坐其阅,解其纷,是胃玄同”(○14,上下结构,上軫下土);乙本写成“和其光,同其尘,锉其兑,而解其纷,是胃玄同”;通行本则写成“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秦朝以前各诸侯国书不同文,秦朝施行统一文字,但到了汉代还有文字书写不统一,以后的人把不通行的文字改成通行文字,是好事,但不该搞错,搞错就变成坏事。
通行本这一章的“混”字,帛书甲本作“①”,字不同,意思差别还不大,置之不论无妨,但帛书甲本的“攸”与通行本的“皦”,帛书甲本的“忽”与通行本的“昧”,字不同,意思可有很大不同,就不能没有话说。“攸”与“谬”、“幽”、“窅”、“窈”、“寥”古同声部,与“皦”古音近,“攸”应当什么字解读?“忽”与“微”、“ ○15”(“穆”字去“禾)、“曶”、“昧”古双声叠韵,与“杳”、“渺”古音近,与“昏”、“溷”一声之转,“忽”又应当什么字解读?把帛书甲本的“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当“其上不寥,其下不忽”读(“忽”与“微”、“渺”、“杳”、“溷”义近同,所以这里就用“忽”本字)和当“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读,句意殊远,可靠不到一起,该选哪一种读法?今选“其上不寥,其下不忽”的读法作如下解读:
本章第一句从“视之”到“为一”,讲道不可致诘,因为它“视之弗见”,“听之弗闻”,“搏之弗得”。道如此不可视、听、搏,莫非没有物状,没有物象?完全属于虚无缥缈、漫无边际的无物状态?第二句“一者,其上不寥,其下不忽”回答这个问题,肯定道是一个物,有实体,有边际,有状有象,一点都不含糊。然而它又像无物,像无物又像有物,为什么?第三、四句说得很清楚,因为在人的感觉里它幽隐,它惚恍,幽隐、惚恍得让人不可名状。
“其上不寥,其下不忽”,是说道虽然大到无边无际,并非真的无边无际,道体与其他天体一样,都有边际。当我们不是把道当作无微不入的“无”来说而是把道当作无大不包的“有”来说的时候,道不可能没有明确的边际。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从光亮的角度描述道,“其上不寥,其下不忽”,则从体貌的角度描述道,句子文字不同,表意不同。
本章“执今之道”确实无误,不是作“执古之道”,“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句话,显然把距离遥远的今古直接对接起来,强调通今就能知古,于是就有如下比较明确的含意:得道之人可以缩短时空距离,无古无今,无远无近,宇宙之大对他来说并不大;他能够打通时空界隔,来往于各种世界;他甚至能够与道息息相通,心心相印,了解宇宙万物如了解自己掌中之物。这句话还有一层言外之意:道是可知的,不可知是因为常人被自己的智慧蒙蔽,有所知障,囿于见闻。
本章从两个角度述道,一个是物象,一个是规律。道在物象上总体表现为惚恍,在规律上一直是永恒不变的。道作为物象若有若无,作为规律也若有若无,但无并非没有,并非不存在。
道有体,体有用,体有物象,用有规律,这规律表现在道之德上。所以第二十一章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本章分两层:从开头到“不见其后”为第一层,剩下文字是第二层。第一层描述道体,道体老子用“一”表示,这个“一”即第二十一章所说的“道之为物”之“物”,亦即第二十五章所说的“有物混(昆)成”之“物”。这个物有形体,却视之弗见,搏之弗得;会发出声音,却听之弗闻。有些人认为道没有形体,没有声音,那是凭自己的感觉作想。我们要知道常人的感觉功能是极其有限的,用感觉判断事物是不切实际的。老子说道体有“微”、“希”、“夷”的特点,就是从常人的感觉角度来说的,并不是说道真的没有形体,没有声音。第二层揭示道体的作用规律。常人无法探究道体,又怎么能把握道体的作用规律?老子告诉人们,那就得观今追古,从能看到了解到的万物的现象和本质中理出规律来。老子还告诉人们,道的作用规律古今不变,知今也就能知古,这规律有着永恒性。
在本章里,老子对世人下了个忠告:别因自己视之弗见,听之弗闻,搏之弗得,就以为道子虚乌有,道确实无始无终地存在着,世人必须尊道从道。
读“视之弗见名曰‘微’,听之弗闻名曰‘希’,搏之弗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①而为一”这句话,我们不禁要提问,宇宙之奥妙,别人靠视、听、搏都无法了解,老子怎么会知道得一清二楚?这后人难以企及的智慧、悟性、能力、见识从哪里得来?答案也许只有一个,从修为中得来。有一次,孔子求教于老子回来,对着学生盛赞老子是龙。人能成龙,就不再是一般的人。老子是得道的圣人,他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见第四十七章)我们不得道,信不信他说的话?他又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见第四十一章)世上中士、下士太多了!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11 08:58:07 +0800 CST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1],微妙玄通[2],深不可识[3]。夫唯不可识[4],故强为之容[5]:豫兮若冬涉川[6],犹兮若畏四邻[7],俨兮其若客[8],涣兮其若冰释[9],敦兮其若朴[10],旷兮其若谷[11],混兮其若浊[12]。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13]。保此道者不欲盈[14]。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15]。
【校注】
[1]“道”,帛书乙本同,甲本全句残缺,简本作“士”。为士:犹言处世,行事。士,借作“事”。 [2]简本“微妙”上有“必”字。微妙:深藏不露,不张扬,不纵恣。微,幽隐。妙,借作“眇”。玄通:深通事理,明达世情。 [3]第十章:“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此古之善为士者之所效法。以上文字总领全章。 [4]简本无此句,疑是后人所增。 [5]容:帛书同,简本作“颂”。“颂”、“容”古通作,犹今言摹状,描述。下文表现有道者是怎样做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 [6]“豫”,简本作“夜”,帛书甲、乙本并作“与”。“豫”、“夜”、“与”古同音,疑都借作同声部的“遽”、“迕”、“遌”、“逆”等字,谓处境窘迫,不顺。若冬涉川:谓如履薄冰,小心谨慎。 [7]犹:或通“遊”,悠游,谓处境顺适。与“遽”反义。或通“守”,谓守持自性。“邻”,简本、帛书乙本并作“① ”,帛书甲本残缺。“邻”,应视为“① ”之假借字。① ,从吅,文声,当以吅取义。吅,借作“讙”、“喧”。又,疑“① ”即通行字“吝”字。《说文》:“吝,恨也。”“四”,疑借作“呬(xì)”。《集韵》:“呬,众声也。”呬 ①(吝):犹言众人怒骂。“犹兮”句谓,处顺境(或要守道保德),还应谨言慎行,如同害怕众人指责、愤恨而严格律己。 [8]“俨”,帛书乙本作“严”,甲本缺,简本作“敢”。“俨”、“敢”与“严”音通。严:尊敬,尊重(别人)。若客:谓如同客人恭敬主人。 [9]“涣兮其若冰释”,帛书作“涣兮其若淩泽”,疑帛书、通行本都有误。“涣”,简本作“ ②”。② ,以“见”取义,以“袁”或“逺”为声。“涣”当读“ ②”。“ ②”,应是“睘(瞏)”的别体字。睘(今读qióng):本义谓惊视,引申为孤独,谨慎。字可通“茕”。帛书妄增“淩”字,通行本改“淩”为“冰”,简本无“淩”字。“释”,帛书作“泽”,简本原字形似“悞”,有写成“怿”。“怿”、“泽”、“释”古与“悞”叠韵,所以帛书以“泽”易“悞”,即以“泽”作“悞”的假借字。“悞”,通行字作“误”。误,此谓生怕犯错误。悞,又有疑惑、迟疑义,引申为多加思考,含戒躁义。本章从“豫兮”到“若浊”,都是对“微眇”两字作发挥,帛书作“涣兮其若淩泽”,通行本作“涣兮其若冰释”,都与“微眇”之意无涉,应据简本修正。睘兮其若悞:犹言在孤独无依、犹疑不定时,要小心行事,就好像害怕自己稍有不慎而犯下大错误。或理解为在孤独无依、犹疑不定时,要小心行事,就好像犯了错误,心怀戒惧。 [10]“敦”,简本作“屯”。“敦”、“屯”并借作“纯”。“屯朴”、“敦朴”即“纯朴”。未染色的丝为纯,未加工的木为朴。本句分开两字为用。 [11]简本无此句,疑是后人所增。 [12]“混”,简本作“③ ”,帛书作“④ ”。③ 、④ :并借作“混”、“浑”。③ 浊、④ 浊、混浊:即今言“浑浊”。本句分开两字为用。“豫兮”至此数句可看做对第十章“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的深入阐发。“豫兮”数句都扣“微眇”来写。 [13]“孰能”句,简本作“竺能浊以束者,⑤⑥ 清;竺能⑦ 以迬者,⑤⑥ 生”(“束”,有写成“⑧ ”,也有写成“朿”、“⑨ ”),帛书甲本作“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乙本作“浊而静之,徐清;女以重之,徐生”。通行本“安”是误字。帛书脱却“竺能”、“⑤ ”;改“束”为“情”,为“静”;改“⑥ ”为“余”,为“徐”;改“⑦ ”为“女”;改“迬”为“重”。简本“竺”是“孰”之借字,“束(⑧ )”是“涑(sōu)”之借字。《说文》:“涑,澣也。”澣,通行字作“浣”,谓洗净衣服上的污垢,故“涑”有“瀞”义,帛书则代之以“情”、“静”。也许“束(⑧ )”应作“朿(⑨ )”,“朿(⑨ )”为“情”、“静”之音借,“朿(⑨ )”与“情”、“静”一声之转。简本“⑤ ”疑是“醬”(简化字作“酱”)之异构,当读“将”;“ ⑥ ”是“舍”之别体。简本“舍”、帛书甲本“余”,皆“徐”之借字,“舍”、“余”、“徐”古同声部,音近。简本“⑦ ”疑是“⑩ ”之别体。“⑦ ”以倒人处于广下会意,“⑩ ”以倒夫(夫,即人)处于厂下会意,故疑“⑦ ”、“ ⑩ ”二字同文。“⑦ ”、“ ⑩ ”,从构字上看,广、厂之下不能立人,是形容居所或危房逼仄,引申之有处于险境而心存惕励义。帛书则以“女”代“⑦ ”,即代“⑩ ”。“ ⑩ ”,既以“屰”会意,也以“屰”为声,“屰”、“女”古同音。又,简本“⑦ ”、帛书“女”可当“逆”的通假字看,含义同上说。又疑“⑦ ”是“仄”之本字,帛书误作“女”(“仄”、“女”,今音、古音皆不同)。简本“迬”是“往”之别体,异读若“动”,又与“动”义同。“动”,繁体作“動”,古文作“○11 ”。《说文》:“動,作也。”动之义谓起身行走。帛书则以“重”代“動”,代“往”。“束”通“涑”,“涑”字义同“瀞”,“瀞”通行字作“净”;“束”或当“朿(⑨ )”看,“朿(⑨ )”为“净”之借字;“⑦ ”通行字作“斥”,或借作“逆”,或是“仄”本字;“者”、“之”古通用。简本此言用通行文字来表达,应是:“孰能浊以涑(净)者(之),将徐清;孰能斥(逆、仄)以往者(之),将徐生”,句意谓:谁能在浑浊的环境里不断地洗去思想上的污垢,不再有世俗沾染,谁就能使自己的心灵渐渐清净,而明达事理;谁能在艰险的环境里守道慎行,不妄为亏德,谁就能慢慢地走向生路,性命得以长保。“浊以涑(净)者(之),将徐清”,可联系第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做进一步理解。“孰能”两句扣“玄通”来写。表现有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止于此。以下文字议论,总结,向世人提出希望。 [14]“盈”,简本作“呈”。呈:炫耀。又借作“盈”,自满。简本“呈”上有“○12 ”字,音义不详。“○12 ”,或从立从尚,或从立尚声。有学者以为“○12 ”是“尚”的繁构。疑“○12 ”是“ ○13”的别体(立、止之义都与足有关)。《说文》:“ ○13,歫也。” ○13(今读chēng):犹抵拒,引申为桀骜,趾高气昂,与人作对。 呈:犹言张狂。 盈:意谓骄傲自满。 [15]简本无“夫唯”句,帛书句子不完整,补上缺字,似应作“夫唯不欲○12 呈,是以能蔽而不成”。通行本的“新成”应从帛书乙本作“不成”。不成:言不早亡。成,终了,结束。“不成”作此解,疑“夫唯”句乃帛书妄增。又,不成:谓不张扬,不炫示。成,假为“呈”、“逞”。“不成”作此解,照应首句“深不可识”。“不成”作此解,疑简本脱却“夫唯”句。
【正文】
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为之颂: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① ,严兮其若客,涣兮其若悞,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 以迬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12 呈。夫唯不欲○12 呈,是以能蔽而不成。
【简析】
本章讲善为士者如何要求自己。古代做大事的人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好像有神通?就在于能谨小慎微,不冒失,不逞能,不妄为;能和光同尘,谦恭下人,虚怀容物;能守朴葆真,深藏自己,不入死地。
“深不可识”是全章要旨。“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存在因果关系,“深不可识”是修行达到的境界,是因,“微妙玄通”是行为达到的功力,是果,有怎样的修行才有怎样的功力,功力来自修行。
世人要悟道,得道,获得永生,除了坚持不懈地潜心修行,没有别的法门。
上文圆圈里的序号代电脑打不出的字,注于下:
①:上下结构,上吅,下文。
②:左右结构,左上袁下止,右見。
③:左右结构,左土,右屯。
④:左右结构,左氵,右春。
⑤:左右结构,左爿,右酉。
⑥:上下结构,上余,下口。
⑦:内外结构,内匕,外广。
⑧:上下结构,上宀,下束。
⑨:上下结构,上宀,下朿。
⑩:内外结构,内屰,外厂。
○11:内外结构,内重,外辶。
○12:左右结构,左立,右尚。
○13:上下结构,上尚,下止。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19 07:42:42 +0800 CST  
欢迎大家光临指导,谢谢!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23 05:19:26 +0800 CST  
@何前孚爱9 2019-06-23 15:15:45
-  【道德经的宗旨是什么?】  楼主大人可以批量贴上来吗,静待全篇
-----------------------------
谢谢鼓励!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24 11:30:20 +0800 CST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1]。万物并作,吾以观复[2]。夫物芸芸[3],各复归其根[4]。归根曰静[5],静曰复命[6],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7],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8]。
【校注】
[1]“极”,简本作“亘”。“亘”即“ ①”字,“亘”行而“ ①”废。《说文》:“ ①,竟也。亘,古文 。”极、亘义同,犹至终,从始到终。又,亘,借作“恒”,犹长久。“静”,简本作“中”,“中”借作“盅”,中空,内心清静、无欲无求之谓。帛书甲本作“情”,“静”、“情”并通假“清”,犹清虚,与“盅”义近。此句言:修虚寂无为之道,应持之以恒,始终坚定不移。为什么要“致虚极,守静笃”?下文说明原因。观道为了悟道,这是老子对世人的希望,是《道德经》的要旨所在。 [2]“吾”,简本作“居”。作“居”义长。居:犹静坐。第四十七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吾”、“居”义别,宜从简本作“居”。 [3]简本作“天道员员”。天道周行,终而复始,故曰“员员”。员:借作“圆”,犹圆运。 [4]各:指万物。根:与第六章之“根”同义,指能生成万物的最原始物质(或精神)。“根”,简本作“堇”,“堇”通“根”,“堇”、“根”古音近。又借作“勤”,勤含尽义。万物归根,形有尽而质不灭,质不灭,万物才能不断地轮回化生,故下文云“复命曰常”。 [5]静:清静。字或通“净”,清澈,引申为虚无。虚无不是无物。 [6]复命: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又,指生命轮回。命有性义。一说在天曰命,在人曰性。一说性者天生之质,命者人所禀受。《尚氏学》将《易经•乾彖》“各正性命”之“性命”作精神解。 [7]全:如字,周全,谓德泽万物,无所不及。又,与“缘”同声部,可通假,可训顺,谓顺物自然,不主不宰。 [8]能容,能公,能全(缘),能天,就能合道,能与道合,才能超脱生死。“没身不殆”,可理解为终生不罹祸难。第三十章:“不道早已。”
【正文】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居以观其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简析】
大道周运,要终而复始;万物生死,要辗转轮回;宇宙中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重组更新。这是常理,是自然规律,谁也左右不得,改变不了。观万物也是观道,观道是为了知常理,知常理者不违背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而动可谓致虚守静。致虚守静不是看空一切,消极不为,而是遵道而行,为不失德。要做到遵道而行,为不失德,必须清空自己心中的私欲,把虚位让给大道和万物。
能顺天应物,没身不殆。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为全章关键句。
按校注解读,本章分两层。这里再对本章结构作不同分析。“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为第一层,说观道前要自我扫清内心障碍,即去欲使内心清静;从“万物”至“其根”为第二层,说观道要看到归根复命现象;从“归根”到章末为第三层,说通过观道要让自己明了常理,懂如何作为,以保没身不殆。
通行本“致虚极,守静笃”,简本“致虚,亘也;守中,笃也”,语意没有太大不同。虚、中者,无之谓。道虚空,为道所生之万物来自虚空又返于虚空。道虚空,无形无象,冥冥漠漠,不可视、听、搏;万物虚空,有形有象而不久住,无所可得,有都要回到无里去。万物有形有象,无不是虚妄。万物空无自性更虚妄,而空无自性中又有自性(到底是共性)存焉。自性存于何处?存于一。道为一,为真,万物都应守一,守真。守一、守真即守道。本章要人观复,就是要人观察万物缘起于一又复归于一,透过无常看到有常,去妄以保真。知常保真,方能致虚极,守静笃,寂然无为,行为合道。
一,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什么?是宇宙的原始,是混元之气,是不可致诘的物质或精神,是产生万物又使万物存在、转化的东西,是万物所玄同而不可或缺的究竟的东西。
注:
①是电脑打不出的字,左右结构,左木右恒。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24 11:35:25 +0800 CST  
插个曲

《道德经》第一、十六章新解

第一章
《道德经》第一章根据出土汉帛书整理,应该写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很多种通行本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怎么解读这一章?老子是先知先觉的大圣人,他所写的经书,见识、思想跟不上他的后人很难解读得到位。古人见识、思想受时代局限,对《道德经》的解读不可能超前。即便打破了这个局限,也不敢做超前的解读,因为怕不符经义,引来非议。解读经典,既要明达作者的本意,又要取信于读者,不可无据妄言,不可牵强附会注疏,不可胡乱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作者让作者当自己的代言人,因为读者要反对,不接受。现代科学研究给人带来了新知识、新思想,是否可以帮助我们解读《道德经》呢?如果有人从新解读《道德经》,会不会被读者指责为臆说呢?这里冒昧做一个尝试,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先看“玄”是什么意思。《道德经》第一章的“玄”有没有可能是指某一种物质,如今人说的原子、夸克、弦之类,或细到几乎等于无或就等于无的东西?还有没有可能兼指大到至极宛若不存在的物体?这几乎等于无或就等于无的东西,大到至极宛若不存在的物体,常人都无法看到,所以上文把要说的观其玄的意思说成了“观其眇”。“玄”,原是名词,可活用为动词。“玄之又玄,众眇之门”,是说某种精微之极的物质或巨大无伦的物体在不停地运动,化生出万类万象。这里的“眇”有二义:一是玄所生成之物还很细,不明显,故称“眇”;一是当“妙”读,谓玄所生成之物虽然已有形有象,大而可观,但变化莫测,很是无常,难睹其真,让人觉得非常奥妙。本章的“玄”,不是《说文》里讲的“幽远”的意思,不是苏辙讲的“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的意思,不止郭沫若所单纯讲的道运如镟之转的意思(郭沫若把“玄”当“镟”读。“玄”的篆书就是“镟”的象形字)。本章的“玄”做名词用,似与第二十一章的“中有精兮,其精甚真”的“精”义近同,又与第十六章的“天道员员”(见出土楚简本)的“天道”同义。转动词用,是指玄这种物质(精神也是物质)或物体能生生不息。
由于“玄”、“又”可作不同解释,“玄之又玄”多解。如理解为:“玄” (一种极细小的物质)又会不断地分化出许许多多的“玄”,“玄”这种东西(巨大至极的物体)如镟在不停地转动,“玄”很玄妙很玄妙。“玄”可当形容词,谓玄妙,奥妙;也可当动词,谓旋转,运转;也可当名词。“玄”作为名词,无论指无大不包的物体,还是指无微不入的物质,它所指的都属于终极存在物。
老子所发现的宇宙的终极存在物,得怎么命名呢?命名为“道”,为“玄”?就这样命名吧,这“道”和“玄”就不再是常用词的意思,而有了新的意义。随着个人智慧的提高,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人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在描述、讨论事物上往往旧词新用,这给别人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别人不解或误解,不止是旧词新用的问题,还有表述者表述不真的问题。表述不真,问题很大。“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应该可以作以上解读。
被老子命名为“道”和“玄”的终极存在物,原本无名,后来有了名。物无名,因为还未被人们认知;物有名,因为已被人们认知(名反映人们对客观之物的主观认知)。客观之物成了主观之物,无名成了有名,有名的主观之物,是对无名的客观之物的反映,这正所谓“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往究竟里说,有名之物终归无名,无名者何?玄也,道也。老子没有直接把“玄”当“道”的又名,但看第六章“玄牝”之说,以“玄”为“道”,应无不可。无论玄或道有没有被人们认知,有没有被人命名、陈述,它都一如既往地运转着,不停地起着化生的作用,此正所谓“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道玄,无所不在,无处不容,观之则眇,可谓小矣;道为众眇之门,万物无不出入于其间,可谓大矣。不管道小道大,对于常人来说,它都非常“眇”。那么眇的道怎么观?要用心观,还是要用眼观?《道德经》第四十七章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读过此章的人应该知道,要用心观。用心观,就得去欲尽净,有欲,玄览蒙疵(详第十章),就无法观了,此正所谓“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所噭”(“噭”通“叫”),就“有名”言。名都会有色相,名不副实,色相更无半点是真,观有名之道必然难见真实的无名之道。人心清净,就不著名相,人心不著名相,无名之道自然就显现在心中。所以圣人观道,不是观外,而是观内,就观自己的心,观无欲无念的心。人心原本具足道性,道性不染不失,道再玄再眇,也了然于心。
如果玄指物,它很可能或者应该是一种虚无的存在,是道运动的能量来源,是道生长万物的根,是道的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德(《道德经》中数次出现“玄德”一词,词义详第十、五十一、六十五诸章),它充斥着整个宇宙,无微不入,无大不包,永远不灭。“玄之又玄,众眇之门”的话里就有这层含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前面已经做过解读,句子还有另一层意思。道,无论无名有名,并无分别,道就一个道,就客观那个道(“客观”是方便说,不说才客观,没有被说出才客观),人把它分为无名之道和有名之道,一就成了二,成了人主观的两种东西。道有二,是人的认知错误。认知会产生所知障,人有求知欲,欲越强就越难在求道上获得真知。何以然?因为欲起色相,生出障蔽。为什么所道之道非恒道,所名之名非恒名?问题就出在人的有欲求知上。老子述道,被述之道都成了有名之道,但闻道而想得道的人必须从中悟出无名之道来。其实,闻道很难得道,闻的作用只能启蒙,得道还要靠自己无欲无念的心去悟。道玄,玄者虚空,玄者运化多变,语言难以形容,难以追踪。道不可道,不可名,老子道之名之,所道所名皆出于方便说,悟不悟则在人。
老子行文很严谨,言简义丰。
本章先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第二个“道”训说),既然恒道不可道,自然承之曰“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第二个“名”训命名、陈述)。恒道无名,可道之道有名,所以就紧接着说“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道何以“无名”?这是从“始”的角度说。“始”,本义女未生,用来表示原始的东西,终极存在物,即道。道,人不能直接观察,不可得而知,当然不被人命名。道何以“有名”?这是从“母”的角度说。“母”,谓未生之女已成人母,也用来表示道,还表示道生成了万物。人通过观察万物可以间接知道,道当然就被人命了名。无名者,眇也,无所见而不可名之之谓也;有名者,所噭也,有所见而可名之之谓也。因为物不得见,人就不会受外物的影响起心动念;因为物得以见,人就会受外物的影响起心动念。欲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起心动念是欲在起作用。所噭之物,眼观可得,但有欲蒙蔽,所得必不真;称眇之物,须心观而得,但无欲才得得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既承接前句,又照应首句。“两者同出,异名同谓”,顺势对上文作一小结。无名之道和有名之道,究竟就一个道,原始于玄,究竟于玄,本来无分别,分别是出于人为,是人心在作怪,是欲知在造妄,所以,第五十六章说:“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昏,除其畛,解其分,是谓玄同”。老子贵玄同。老子为什么贵玄同?因为道始于一又终于一,始终是一,人能不分别,才能真正悟出玄中妙理,与道合一。或道或玄指物质也好,指精神也好(精神其实也是物质),指无微不入的东西也好,指无大不包的形体也好,它绝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人要了解它的奥妙,必须跟上它的运动,去不断探索它的变化规律(即化生规律),不可有任何偏执。首句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就跟人的偏执有关。“玄之又玄,众眇之门”,有上述含意,而不仅仅作用于与首句呼应,总结全章。
整部《道德经》,从前到后,内容都与去欲相关涉,老子希望人人都能去欲,保持心地虚寂。心地虚寂,好容道。观道其实就是观心。
当今的科学家通过对人的感官功能的研究发现,人主要靠视觉从外界获得信息,而所获得的信息全是虚假的,但老子却得知,人获得信息主要靠自性,真实的信息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不知老子的学说什么时候能够得到科学的证明,人们所谓的科学讲究的是实证。
能不能把道家学说称为科学呢?如果能,这可是一门很古老而又很超前的科学。《道德经》里的见解和思想永远不落后。

附言:
《道德经》有许多篇章是韵文,第一章押韵情况如下:
道,可道①也,非恒道②也;名,可名③也,非恒名④也。无名,万物之始⑤也;有名,万物之母⑥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⑦;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⑧。两者同出⑨,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11,众眇之门○12。
①道、②道:《段玉裁说文解字》韵归第三部。
③名、④名:《段玉裁说文解字》韵归第十一部。
⑤始、⑥母:《段玉裁说文解字》韵归第一部。
⑦眇、⑧噭:《段玉裁说文解字》韵归第二部。
⑨出、⑩谓:《段玉裁说文解字》韵归第十五部。
○11玄、○12门:《段玉裁说文解字》韵归第十二、十三部,近音押韵。
本章应据汉帛书断句。章中“也”字都有句读作用。

2019年6月20日一稿
2019年6月21日二稿

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根据出土楚简本整理,以通行文字书写,应是:“至虚,亙也;兽中,笃也。万勿方作,居以观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堇。”第十六章,通行本还有下文,楚简本就这么几句,没有下文。
文字注释:
至虚:到底虚空,完全一无所有。道学上说“无”、“虚空”、“虚无”、“无有”,都是方便说,“无”、“虚空”、“虚无”、“无有”,都表示一种终极存在。亙:从舟从二,二表示两岸,本义舟行自此岸到达彼岸,往而复返,引申义竟,终极,到了极限。兽:读“守”,守在一个地方,行不逾规矩。中:一读本字,中间;一读“盅”,中空。勿:读“物”,指宇宙中的一切存在。方:义同并。作:运动。居:坐,静坐。天道:宇宙。员员:读“圆圆”,或读“运运”,周而复始地运转。堇:读“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又归一,一就是根。
全章解读:
第十六章是作者观察宇宙的记录,是对宇宙整体的描述。“至虚,亙也;兽中,笃也”,是写宇宙中心。宇宙中心没有任何东西可见,虚无到了极点。这个中心点是一个大空洞,一直处在宇宙的正中位置,在不停地工作,不停地玄之又玄(详《道德经》第一章注),不停地维持着整个宇宙的一贯秩序,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转移,使它改变,使它服从,它永远坚守着原来就有的恒常状态。“万勿方作,居以观复也”,是写宇宙中充满万物(包括许许多多小宇宙),散布在宇宙中心点外面的万物都在宇宙中心点的作用下运动,最终都要进入这个中心点,即进入大空洞。“天道员员,各复其堇”,是写宇宙旋转不歇,周而复始,始于一又终于一地往返。中心点是宇宙旋转所围绕的轴心,宇宙的旋转是自由自在地自转(宇宙就像一个陶钧,庄子称之为天钧)。宇宙是个独立体(详《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其外没有别的天体。万物都随宇宙自转而转化,生而灭,灭而生,生又再灭,灭又再生。大空洞生生不止,既是万物的入死处,又是万物的出生地。大空洞是不是空无一物?不是,但人们却看不到物。这里隐藏着万物生灭的奥秘。宇宙最奥秘的地方就是这转动不息的大空洞,《道德经》第一章的“玄”可用来指它。
读本章,能不能把宇宙的整体理解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大空洞呢?能这样理解,即把整个宇宙看成一个唯一独存的大空洞,也就是说这个大空洞里装着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从无里来又回到无里去,但也可以说所有的东西都无来也无去,因为它们始终都在这个大空洞里。大空洞永远存在,永远那样,不变,变的是大空洞里的东西,比如银河系、恒星、地球、人,它们诞生了,成长了,死亡了,又化生了,有又化为虚无了。作这样理解,“至虚,亙也;兽中,笃也”,应该是说宇宙究竟虚无,永恒虚无,无始无终地虚无,宇宙守常,守的就是这个虚无之常。
宇宙整体属于宏观世界,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大到无法限量。本章所展现的宇宙情景,老子是怎么得来的?是“居以观”得来!他说得很肯定。第四十七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重申了他“居以观”的说法。我们已经近视得厉害,千万别大跌眼镜!
我们看不懂老子,也看不懂《道德经》,凡眼有什么办法呢?所以质疑很重要,但质疑未必就能解疑,但质疑不无好处。
我们读不懂《道德经》,我们期待科学家对宇宙的解密。

2019年6月25日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25 18:30:05 +0800 CST  
作者:无地自容2297Lv 2 时间:2019-06-27 17:25:27
-  支持  @廖兮寂2019-04-2218:46:19
作者:小派循Lv 1 时间:2019-06-28 06:36:02
-  支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大家支持!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28 10:28:05 +0800 CST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1];其次,亲而誉之[2];其次,畏之[3];其次,侮之[4]。信不足焉[5],有不信焉[6]。悠兮其贵言[7],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校注】
[1]太上:最好的,表示次第。下知有之:谓百姓只知道有君王的存在。君王能以虚寂自处,必须具备圣人之德。第二十二章说,圣人牧天下,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争。君王实行民主,百姓虽然“下知有之”,却能与上同心同德。 [2]誉:赞誉,称颂。第三十九章:“至数誉无誉”。下亲而誉之,昏君所喜。 [3]下畏之,暴君所乐。 [4]侮,轻则不敬,重则反抗。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下侮之,亡君之悲。 [5]“焉”,简本、帛书乙本并作“安”,帛书甲本作“案”,应属下句读。“焉”、“安”、“案”同音通假。 [6]简本、帛书无句末“焉”字,应据删。“焉有不信”句意谓:在上位者不取信于百姓,于是百姓才不信任他。又,意谓:在上位者狡诈虚伪,于是百姓也就不诚实了。焉,于是。 [7]悠兮:犹言高啊,好啊。悠,通“休”,美善。言:指言教,强制性的教育。又,指统治者制定的法律条文。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道家崇尚无为、希言、任自然。
【正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简析】
老子把百姓对国君的态度分为四个等级。最后一等,国君都不想要。前三等,有的国君很想要第三等,以为百姓畏惧他,他就可以大胆地作威作福,可以高枕无忧;有的国君很想要第二等,以为百姓给他歌功颂德,他就可以伟大起来,可以崇高起来,永享国祚。第一等一般国君不会要,那实在有些寂寞。百姓畏君不是好事,畏到不畏就一步之遥,百姓一旦不畏君就会侮君,所以第七十二章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有句名言“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载舟之水平静无声,覆舟之水汹涌作响,百姓心里有君而不歌颂没有什么不好,心里无君而歌颂有加,祸至不远。
国君要达到“太上”一级,就得贵言;就得让百姓有人生自由和自主权利;就得使百姓安居乐业,同享利益而以为“我自然”。“太上”一级的国君配得上老子所说的“圣人”的称号。
老子希望天下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希望国君真诚对待百姓,不对百姓灌输言教,不对百姓三令五申,指手画脚;也希望国君能够致虚守静,不居功,不图名。
国家民主,是老子的理想。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28 10:40:44 +0800 CST  
谢谢大家支持、鼓励!请大家多批评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7-03 16:37:34 +0800 CST  
第十八章
大道废[1],有仁义[2];智慧出,有大伪[3];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4]昏乱,有忠臣[5]。
【校注】
[1]“大”上简本有“古”字,帛书有“故”字。“古”、“故”音通。故:发语词,无义。 [2]“有”上简本、帛书乙本有“安”字,帛书甲本有“案”字。“安”、“案”音通。下文通行本皆脱“有”上“安(案)”字,应据简本、帛书增。 [3]帛书也有此句,简本无。有无此句,对本章“安”、“有”二字的释义有影响。有此句,三个“安”字都要解释为于是,三个“有”字都要解释为有没有的有、出现。无此句,三个“安”字都可训何,作哪里、怎么解释;三个“有”字都可作使动词用,解释为使之具有,使之做到。疑此句为后人妄增,或是注语被后人写进正文。天下无道,人人失德,推行仁义,就会催生智诈邪伪,“智慧出,安有大伪”正好给“大道废,安有仁义”作注解,而且本章“大道”、“六亲”、“国家”都是物名,只有“智慧”不是,“智慧”句与上下句关联不紧,应据简本删。 [4]家:古代卿大夫的采邑。 [5]“忠臣”,简本作“正臣”,帛书作“贞臣”。“正”、“贞”音通。
【正文】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贞臣。
【简析】
舍本求末,多为多害。废弃大道,再怎么倡导仁义、孝慈、正直都劳而无功,不仅起不了安定国家的作用,还会引起国家混乱。本章强调了守道行道对于治国治家的重要性。
到了大道废,再来推行仁义;到了六亲不和,再来提倡孝慈;到了国家昏乱,再来鼓励做贞臣:都为时已晚了。知如何为,才能实现无为而治。
要进一步正确而深入地理解本章的意旨,还应结合第六十四章来读。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7-03 16:43:56 +0800 CST  
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1],民利百倍;绝仁弃义[2],民复孝慈[3];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4],以为文不足[5],故令有所属[6]:见素抱朴[7],少私寡欲。
【校注】
[1]帛书同通行本。简本作“ ①智弃 ”。“ ①”,以刀断幺(“幺”,“糸”之形省)会意,古“绝”字。“ ②”,从下从又(“又”,古“右”字),有学者当“偏”字读,大多学者当“辩”字读。通行本《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偏将军”,简本作“ 将军”,可证“ ②”字是“偏”字的别体。“绝圣弃智”,应据简本订正,写成“绝智弃偏”,或“绝智弃辩”。《道德经》中反复以“圣人”称行道之人,圣也者,明道达理、道德高尚之谓,而非智诈之谓,老子一定不绝圣。偏:偏私,谋私利。又,通“谝(pián)”,花言巧语。辩:如字。又,通“辨”。“ ②”作“偏”、“谝”读义胜。 [2]简本作“ ① ③弃 ④”。“ ③”,“伪(僞)”的别体字或通假字。“ ④”,“诈”的别体字或通假字。“ ④”以“且”为声,“诈”以“乍”为声,“且”、“乍”古音同。有本将“ ④”写成“慮(虑)”,是把“ ④”中之“且”看成了“田”。“绝仁弃义”,应据简本订正为“绝伪弃诈”。通读《道德经》,应知老子是个大仁人,何至于绝仁?有人对《道德经》第五、三十八章作了误解,还以为老子绝仁。老子不绝仁,也未必要将义斩尽杀绝,不信,请认真读第三十八章。 [3]“孝慈”,简本作“季子”。“季子”,即“稚子”,“季”、“稚”古音近。“稚子”,即第十章所谓“婴儿”,第五十五章所谓“赤子”。帛书甲本误写成了“畜兹”,“畜兹”古音读“孝慈”(帛书甲本把“季”错当成了“孝”,把“子”错当成了“慈”,又以“畜兹”代“孝慈”读音),帛书乙本直接写成“孝慈”。民复季子:谓百姓回归纯真,个个朴素,如同婴儿心地清净无染。帛书、通行本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上下言语不相承,应据简本订正为“绝伪弃诈,民复季子”。简本“绝伪”句在“绝巧”句下,“绝智”三句语意层递,“绝伪”句应据简本下移。 [4]“三者”,简本、帛书皆作“三言”。三言:指以上说的三件事。 [5]“文”,简本作“吏”。古“史”、“吏”、“使”、“事”同字,此“吏”作“事”读,谓从事。帛书和通行本作“文”,“文”应是“吏”、“事”之残形误字。“此三言”句意谓:以上所说的三件事,即使都能做到,也还不够。 [6]“属”,简本作“豆”。“豆”与“属”古音近,与“主”古同声部,疑“属”、“豆”都要当“主”字读。有所主:犹言关键是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7]见素抱朴:犹言做到朴素纯真,行动无伪,表里一致。见,通“现”。
【正文】
绝智弃 ,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季子。此三言也,以为事不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简析】
老子要弃利,弃的是私己之利,贪得之心。
本章讲“三绝”、“三弃”,的好处。“三绝”、“三弃”不能只在口头上说说,而要落实到行动,要落实到行动,必须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本章归旨。
本章主题与“绝圣”、“绝仁”、“弃义”无关。从后往前看本章思路:能“少私寡欲”,才能“见素抱朴”,能“见素抱朴”,才能“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诈”,即人先要去私欲,没有了私欲,而后才能坚守真朴,既已坚守住了真朴,就不会为了图私利而智诈巧伪,坑蒙拐骗。在这条思路上,“圣”、“仁”、“义”都无法插足。读经文,不辨“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妄改文字,可谓玄鉴蒙疵之甚。
——————————————
注:
①:合体字,由刀、幺组成。取义用刀把丝砍断,或即古“断”字。
②:上下结构,上下下又。
③:上下结构,上爲下心。
④:上中下结构,上虍中且下心。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7-09 15:45:48 +0800 CST  

楼主:廖兮寂

字数:50461

发表时间:2019-04-06 23:26:5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7 10:12:50 +0800 CST

评论数:1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