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校注与简析》(定稿完整版)

《道德经》校注与简析

敝作重点在校注,校注只对《道德经》每章几个有争议、难疏通的地方作校注,没有面面俱到。原因是《道德经》的校注本、注译本很多,不必再去重复申说别人的正确见解,此其一。想给拙著《道德经校诂及解读》中的错误进行一番纠正,并弥补不足,此其二。可以说通行本《道德经》都不是老子原著的忠实版本,这只要对一对楚简《老子》和汉帛书《老子》就能发现,但很少有人根据楚简和汉帛书去校正通行本《道德经》,使之尽量保住老子的原意。也可以说历代《道德经》注释本都或多或少存在瑕疵,有待后人去清理,以完全展现老子的真实思想。这些年来已有人在做这样的事了,但总觉还有欠缺。本人才疏学浅,也想一试,此其三。敝作中缺点错误肯定不少,望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林振功
2018、11、11日


说 明
一、《道德经校注与简析》这本小册子共八十一章,每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通行本《道德经》文本,第二部分为校注,第三部分是对通行本《道德经》校正后写下的正文,第四部分是简析或章句内容概要。
二、前几年出版的拙著《道德经校诂及解读》,已经根据楚简《老子》残本、汉帛书《老子》原文对通行本《道德经》做过一次校订,但没有全面订正,甚至为了尊重早已被大多数读者接受了的通行本《道德经》文本面貌,在拙著的正文部分还保留了通行本《道德经》文本中某些错误的地方,因此这一次再根据简本、帛书、傅奕《道德经古本篇》(主要根据前两个本子)给通行本《道德经》作校订,再写正文。
三、此次校订还兼顾文字释义和句子疏通,但对《道德经》中很多字、句不作详解,或不作注译,这是因为这些字、句别的《道德经》注本里已经注译得很清楚了,更因为本人只想让这个敝作成为一个小册子。
四、简本、帛书大量使用通假字,通行本也有用到,校注中对通假字的解读多应用双声叠韵训诂手法,这种手法不是本人的发明,而是学习古人。能了解古音韵学的或对古音韵学略有所知的,能了解训诂学的,应该不怀疑这种手法之可用。由于本人不想加大篇幅,在注释中不一一对双声叠韵字的解读作详细说明。同声、同韵的字很多,双声叠韵的字也不少,对声韵相通的字,校注里说到某字通某字,是不是说对了,读者阅读时要比较各家之说,有所存疑,不可轻从。
五、校注中对常用文言词的解释都有古代字书为本,但为了限制篇幅,少引用或不引用古人的用例以为佐证。不过,或实词或虚词大多一词多义,义项选错恐怕在所难免,读者要多看别家注本,认真甄别正误,以免误从。
六、历代注释《道德经》的版本很多,可以说没有一本做到注释完全无误,有的注释本还妄改原文,越改越不得老子要旨,这种情况的产生跟古本《道德经》多用后代不常见的异体字、通假字、虚字有很大关系。敝作在这些文字的释义上或与前人的释义有不同,释义也都有所本,都本于字书与先贤对其他典籍的注释,而不本于前人对《道德经》的错误注释。至于本人的释义是否就正确,还须读者明断并作出批判。
七、简本、帛书、通行本某些句子中的实词、虚词或少了,或多了,或不同,但不影响句意,多不作校订,仍依通行本。
八、通行本把简本或帛书里大量的异体字、通假字改成了通行字、本字或同义字,改得没错,章旨、句意不受影响,多不作校订,仍依通行本。
九、各本语序有不同,但不影响章旨,不破坏篇章结构,多不作校订,仍依通行本。
十、有些正文,或增加了通行本里所没有的句子,或删除了通行本里原有的句子,不是妄增妄删,而是有根有据,增删的理由都在校注中作了说明。
十一、正文里有增字、减字、改字,那是根据简本或帛书作的校订,只是没在校注里一一说明。
十二、引用简本或帛书里的句子,不是为了校订,简本或帛书里用的异体字、通假字,直接凭通行本写成通行字、通假字。
十三、敝作的简析、概要有的没顾及全章内容,或只对全章作片面解读,或只对几个句子的内涵作简要提示。
本人学识不够,水平有限,写《道德经校注与简析》是自不量力,出现错误还望读者指正。

林振功
2019、1、7日


道 经
第一章
道[1],可道[2],非常道;名[3],可名[4],非常名[5]。无名[6],天地之始[7];有名[8],万物之母[9]。故常无欲[10],以观其妙[11];常有欲,以观其徼[1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13],同谓之玄[14]。玄[15]之又玄,众妙[16]之门。
【校注】
[1]道:天道,大宇宙;常理,自然规律。 [2]道:说出。 [3]名:名称。这里指语言文字所表述的道。 [4]名:说出。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许多原因,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与客观存在有关。因为道惟恍惟惚,窈兮冥兮(见第二十一章),视之弗见,听之弗闻,搏之弗得,不可致诘(见第十四章)。二、与主观认知和表述有关。常道虽然始终是一,但一能生万,永远以万变为不变,人囿于见闻,又惑于万变,不知无常的万变是有常而不变的一的幻象,总把一当万看待,把一当万表述。道本来虚无(虚无即一),人拿有(有即万)说道,道还是那个客观真实的道吗?《庄子•齐物论》:“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三、仍与主观认知和表述有关。通过观物观象可以观道,但就万物万象无时无地不在变化来看,此时此地的万物万象绝非彼时彼地的万物万象,当人把看到的万物万象表述出来的时候,已经时过境迁,万物万象必然不再是原先的了,所以凭观物观象说出的道也就不真实。万物万象都是道的外表,道的皮毛,拿无常的外表和皮毛来说道,这个道都不是真道,常道。《庄子•知北遊》:“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言。” [6]无名:没有称谓的。这里指客观存在之道,或初始之道,未生万物之道。以名名万物,则万物各有名,“无名”可以作状语解读,解读为没有万物的时候。 [7]“天地”,帛书作“万物”。始:会意兼形声字,从女,从台,台亦声。台,古通“胎”。又,“始”、“胎”古同音,可通假。始:有女怀胎未生之义。“无名”句可译为:在没有万物的时候,道早已像要生育的女人存在着了。 [8]有名:有称谓的。这里指人主观认识之道,或已生万物之道。“有名”也可以作状语解读,解读为有了万物的时候。 [9]母:有哺乳之义,女已生为母。“有名”句可译为:在有了万物的时候,道俨然是万物的母亲。“无名”、“有名”两句,有读作“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据下文:“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无名”、“有名”似连读为胜。 [10]故:发语词,无义。欲:欲望,指想要得到的心理,有着自私目的的追求。无欲,可理解为不从主观意识出发,而本着客观真实。 [11]以:犹能。妙:帛书作“眇”,“妙”、“眇”音通。眇:指无名之道。道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窈窈冥冥,不可致诘,人不得以名,故称“眇”。 [12]以:犹只能。“以观其徼”,帛书作“以观其所噭”。所噭:指有名之道,被表述出来的道。噭,通“叫”。 [13]两者:指无名之道和有名之道,或指作为“始”之道和作为“母”之道。同出:两者同宗所以同出。同谓:同谓道。道又以一名,又先于一。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之“生”有二义:呈现出,形成了。) [14]帛书无此句,应据删。 [15]玄:玄妙。又通“镟”,谓如镟转,即作圆周运动。“玄”,为“镟”之象形字。 [16]妙:帛书作“眇”。眇:通“妙”,指宇宙万物所有的奥妙。
【正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简析】
人们所表述出来的道为什么不是常道?因为被表述出来的东西,都在随时随地不停地变化,用语言文字去追踪在变化的东西,即使此时此地捉到了事物的本质,是千真万确的,但到了彼时彼地这个事物却又变了样,也就是说我们所捉到的都是事物一时一地的幻象。如果我们不知变化中的事物“玄之又玄”的道理,将永远不能正确认知这个事物。道有常,有常是始终为一(“万物之始”,始时道起始于一。终时道又复归于一,老子没在本章里明说,却在“玄之又玄”里作了暗示),但一能生万(“万物之母”,道已成万),人们不去求一而逐万,逐万所得以名表述,这个名都不是常名。求一,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观其眇”;逐万,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观其所噭”。观其所噭,即使很用心,也难得道真。无名之道(此道是自然之“眇”)与有名之道(此道是人之“所噭”)同是道,却有不同,不同之处来自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差异,即“无欲”与“有欲”的差异。道无私欲,人也能像道那样无私欲,求道才能得真道。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06 15:26:58 +0800 CST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1],斯恶已[2];皆知善之为善[3],斯不善已[4]。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5],高下相倾[6],音声相和[7],前后相随[8]。是以圣人处无为[9]之事,行不言之教[10]。万物作焉而不辞[11],生而不有[12],为而不恃[13],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校注】
[1]知美之为美:知道了事物之所以美好的原因。此“知”是真知,但也未必是真知,因为执着于已知就不是真知,这里关系到事物变与不变的问题,以变为不变,即以无常为恒常,所知必惑。 [2]简本、帛书皆无“斯”字。应据删。恶已:事物已经变成不美好了。已,借作“矣”,犹今语气词“了”。 [3]此句简本、帛书皆作“皆知善”。后人大概见上句“皆知美之为美”,以求句式对称而妄改此句。“皆知善之为善”从根由上说,“皆知善”从现象上说,句意不同,应据简本、帛书订正。此“善”其实不善,因为事物已经变恶了,故下句云“此其不善已”。 [4]“此其”,见简本,帛书作“斯”。“其”、“斯”音通。已:借作“矣”,犹也。 [5]形:简本作“型”,帛书作“刑”,“型”、“刑”并通“形”。 [6]倾:简本作“浧”,帛书作“盈”,“浧”、“盈”、“倾”皆“形”之音借。上下句同一字,以不同字代替以示不重复,典籍中时有所见。 [7]和:犹成。音有意,声无意,声合而成音,音析而成声。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六句,帛书作“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帛书前五句句末都有“也”字,最后一句没有,这是提示前五句是并列复句,后一句不与前五句并列,而是总述前五句,与前五句构成总分复句,前分后总。“前后之相随”,是说前面五种同一个事物的两面对立关系,不是同时出现,而是不同时出现,即是在事物转化的过程中出现。“前后之相随”句后帛书有“恒也”二字,简本、通行本脱却,应据帛书增。恒:谓以上五种对立互转之无常全属于恒常之有常。道始于一又终于一,终而复始,始而复终,始终都是一;万物随道运化,都出于一入于一,不同也都要归于相同:这就是“恒”的含义所在。此句告诉世人,把无常的事物当恒常来认知,执着于偶然现象,而不明必然之理,是得不到真知的。简本、通行本脱却“恒也”二字,致使老子的万法由一、万变归一、转化中对立统一的思想得不到表现。 [9]《道德经》中“无为”一词出现八次,都不是说懈怠不作为,而是说要做到没有私心,所作所为不利己而利万物,作为不违反常道。 [10]圣人明恒常之理,因应自然,所以“无为”,“不言”。又,观道,贵在人人无欲而自悟,圣人明此理,不强迫人学道闻道,故作此言。下两句说圣人,也说道。《老子》中的圣人都可作圣明的君主看待,寄托着老子对君主的殷切希望。 [11]辞:简本作“怡”(“怡”字当作“怠”的别构看,不读yí。简本、帛书中同一字而作另一字的别构用时有所见。如简本“惕”,与“警惕”之“惕”同一字,但不是“警惕”之“惕”,而是“容易”之“易”的别构。如帛书“谷”,却要写成“浴”。“浴”,以谷有涧水会意,不是“沐浴”的“浴”字。“惕”、“浴”当通假字看也行),“辞”、“怡”并“怠”之借字。“不辞”,帛书、通行本或有作“弗始”,或有作“不始”,弗、不同义通用,“始”亦读“怠”。道周运不歇,不停地在化生万物,庇养万物,圣人遵道而为,也在不停地利益万物,所以说“弗怠”。又,“辞”、“怡”、“始”都可通“殆”。弗殆,犹言不伤害万物。“弗始”,多作如字解,谓不造作事端。 [12]帛书无此句,傅奕本、王弼皆有,疑帛书脱却。 [13]恃:简本、帛书甲本作“志”,帛书乙本作“侍”。“恃”、“侍”并“志”之音借。不志:言不以己意凌物,即不主不宰,任物自然之谓。
【正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简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这几句话,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第一章所说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人要知道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着,事物不停地变化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人要正确地去面对这个自然规律,并要以之作为行为的指导思想。
老子说的“无为”,可以概括地理解为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而强为,妄为。须知强为,妄为有害无益,无功可言,更无功可居。《道德经》中“无为”凡八见,此处一见。无为具体地表现在处虚、守静、居柔、处弱、抱朴、处下、无己、无欲、无知、无智、无功、无名、知雄守雌、知白守囗(“囗”里的字左黑右辱)、宁退勿进、不矜不伐、不主不宰、不竞不争等方面。总而言之,无为是“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见第八章),是遵道行德,善利万物,是为了社会和谐,天下安宁。
第一、二两章好比打开《道德经》整部经书门户的钥匙,要进入老子的思想殿堂不能没有这两把钥匙。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07 09:39:31 +0800 CST  
第三章
不尚贤[1],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2],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3]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4],使夫智者不敢为[5]也。为无为,则无不治[6]。
【校注】
[1]尚:崇尚,看重。帛书作“上”。上:以之为上。“尚”、“上”可通读。贤:形声字,从贝,本义钱财。可训贤能。[2]不见:不给人看,不炫耀。见,通“现”。可欲:指能引发人贪欲的东西,人所想要的东西。可,犹所。“可”、“所”古音近,可通用。 [3]圣人:有道者,谓有道之君。 [4]知:如字。又,借作“智”。二义兼有。 [5]不敢为:犹言不冒然而为,不妄为。“敢”,古又写作“①”(①是电脑打不出的字,左右结构,左上爪下古,右殳)、“②”(②是电脑打不出的字,左右结构,左上雪无雨,下冃;右殳)。《说文》:“①,进取也。②,籀文①。”段玉裁注:“③盖亦爪也。冃音冒。用爪用殳,冒而前也。”(③是电脑打不出的字,独体,雪无雨) [6]“使夫”二句,帛书甲本残损文字很多,乙本作“使夫智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今从乙本。
【正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简析】
“无知无欲”,是全章关键语。不求知正道而求知邪道,则智诈纷出以谋私欲,如此,天下必不治。无知无欲,先要圣人(《道德经》中的“圣人”,表达的是老子对治国者的希望)做到,民才能做到。上有所行,下有所效,人人都返朴归真,天下无不治。
老子不欺君,也不愚民。
读《道德经》前三章,要想到老子立言的主要宗旨。《道德经》既说天道,也说人道,说天道是为了说人道,老子希望人道能合乎天道。《道德经》的归旨就在人人如何观道、法道上。
有欲观道不得道真,不得道真,法道必非,所以老子希望观道者能做到“恒无欲”。“万物作而弗始也,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天道如此,因其无欲,圣人如此,也因其无欲。观道、法道,圣人给世人树立了楷模。“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者不敢,弗为而已”,不能没有楷模的作用。人人都无欲,都能正确地观道、法道,何愁天下失道,国家不治。欲是观道、法道的最大障碍,是万恶之首。前三章都或明或暗地关涉到“欲”字,足见老子想让世人尽早地知道欲的祸害,尽早地去欲。可以说《道德经》始终都在呼唤每个人去欲。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08 09:39:45 +0800 CST  
第四章
道冲[1],而用之或不盈[2]。渊[3]兮,似[4]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5]。湛[6]兮,似或[7]存。吾不知谁之子[8],象帝之先[9]。
【校注】
[1]冲:借作“盅”,虚空,虚无。道冲,不是无物。 [2]而……或……:犹今之关联词“但是(可是)……却……”。又,而:犹若,如果。或:犹则,就。不盈:意谓道就像巨大无比的器皿,永远也盛不满。又,意谓道用无尽。“盈”、“成”古音通,终了。道没有时间限制,作用不会停止。 [3]“渊”,帛书乙本与通行本同。渊:本义漩涡,回旋的水。疑“渊”为“潚”之误字。帛书甲本作“潚”。潚:本义水深而清。十四章说道:“视之弗见名曰‘微’,听之弗闻名曰‘希’,搏之弗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正合潚义。 [4]似者,若有若无之谓。 [5]“挫其锐”四句又见第五十六章,此四句与本章前后句意不相属,诸注家多疑是错舛文字,应删去。 [6]湛:通“沉”,道眇难见,似沉。“潚”、“湛”申言首句“冲”。第一章说道无名,第十四章说道不可名,第二十五章说道只可强名,这是因为道“冲”、“潚”、“湛”。“冲”、“潚”、“湛”,揭示道虚无的特点,也可以理解为描摹大宇宙的空间状态。 [7]或:好像。 [8]提宾句。“之子”是“子之”的倒言。子:通“孶”,孳生。之:指道。 [9]象:形象,引申为显像,出现。帝:天帝,是上古统治者凭自己的意愿塑造的主宰天地、人事的最高的神,代表着统治者的无上权力。
【正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潚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简析】
从空间、时间上概述道(大宇宙),揭示道体和道用的主要特征。道虚无,作用广大;道无始无终,作用无穷。
“冲”既有空间义,又有虚无义。“虚无”可指无物存在,也可指有物存在而似无物存在。“道冲”作道虚无理解,“冲”应取“虚无”的后一义。为了进一步了解道“冲(虚无)”的特征,须把第二十五章与本章联系起来解读。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本章说:“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可见永不消亡的道是最原始的存在,这种存在早已是“有物混成”。然而这种存在虽然“有物混成”,却若有若无,即表现为“冲”,表现为有物而“潚兮”、“湛兮”,有物而似无物。那么,这种混成之物到底是什么物?这种物,用道学上的单音节名词来表达就是“无”(这里所说的“无”不是动词,不是副词,也不是一般人所常理解的空间意义上的名词)。那么,“无”这种物到底又是什么物?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中有象兮;恍兮惚兮,中有物兮。窈兮冥兮,中有精兮;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是对这个“无”说的。为什么把这种物说成“无”,因为它“视之弗见”、“听之弗闻”、“搏之弗得”、“不可致诘”(见第十四章)。这种被道家说成“无”的物,就是今人所说的构成宏观世界的微观世界,精神世界。“冲”即“无”,这个“无”可不是真空,不是没有东西。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14 07:20:02 +0800 CST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2]!虚而不屈[3],动而愈出[4]。多言数穷[5],不如守中[6]。
【校注】
[1]假设复句。是说天地如果不仁,就会把万物当刍狗;圣人如果不仁,就会把百姓当刍狗。刍狗,用草束成的形似狗的祭祀品,祭祀完后,被人扔在路上任人践踏,由人当柴草烧。《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注:“齐戒”之“齐”通“斋”。“箧衍”之“衍”通“奁”。)这个复句有被理解为天地、圣人不施仁恩,任万物自生自灭。以上文字为一层,以下文字为另一层,本章上下两层文意不相属,疑“天地”句是别章错舛于此。简本无“天地”句。 [2]橐籥:风箱。乎:简本作“与”,当句末语气词“欤”用。“橐籥”,帛书同通行本,简本作“①雚”(①是电脑打不出的字,内外结构,内乇外囗)。帛书、通行本“橐”是假借字,简本“①”(从囗,乇声。“囗”像风箱形,“乇”古音同“橐”)应是本字。帛书、通行本“籥”应是简本“雚”之形误。雚,音同“管”,古无“棍”字,管犹今之所谓棍子,一头连接着鼓风叶,一头连接着鼓风手柄,人通过推拉手柄能使风箱生风。 [3]虚:言风箱中空。屈(jué):竭,尽。不屈:谓不断地鼓风,风就不停地从风箱里出来。 [4]愈:帛书作“俞”,“愈”、“俞”并通“逾”,出来。 [5]言:帛书作“闻”,疑后人因不解“闻”字之义而妄改。闻:疑通“②”(②是电脑打不出的字,左右结构,左扌右圂)、“勉”、“勤”。“闻”与“②”、“勉”古音近同,与“勤”同声部。②:用手推。勉、勤义同,谓勤于推拉鼓风手柄。数穷:言会使风箱鼓不出风。数,借作“促”,促使。 [6]守中:帛书作“守于中”,犹言守其虚,即处静无为。于,犹其,指道。中,第四章写成“冲”,借作“盅”,不指儒家之中庸。简本无“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句,疑脱却。
【正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雚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简析】
道虚,不是真空,不是彻底的无,如果是,就不会说“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守于中”,即致虚守静(见第十六章),无为而无以为(见第三十八章)。老子说无为,不是消极不作为,而是更好地做到有作为。怎样才能更好地有作为?应该学道。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18 08:27:22 +0800 CST  
@wuliaosny 2019-04-19 13:47:18
支持
-----------------------------
谢谢支持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19 19:21:30 +0800 CST  
第六章
谷神不死[1],是谓玄牝[2]。玄牝之门[3],是谓天地根[4]。绵绵[5]若存,用之不勤[6]。
【校注】
[1]谷神:指道。“谷”读“道”,“谷”、“道”古同声部。道虚空,若存若亡,不主不宰,看似无心而精神不灭,看似无意识而依法实行果报,微妙神通,无为而无不为,故以“道神”称。道有神,是因道有德。第二十一章说,道“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精、真、信就是道作为神的体现(这种体现常不为世人所知)。道神无始无终,无生无死。 [2]玄牝:即第一章所谓“万物之始”、“万物之母”。用“玄牝”比喻道,表现出道幽隐而柔弱的特点。 [3]门似女阴。 [4]草木无根不生。 [5]绵绵:形容周运不歇。又,形容柔弱。道虚无,存在物能以虚无称的都具有柔弱的特点。 [6]勤:穷尽。“勤”可读“穷”,“勤”、“穷”一声之转。联系第四十章来解读本章,有助于对本章的深入理解。
【正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简析】
“不死”,说明道无始无终;“玄”,表现道若有若无;道为万物之始母,故称“牝”。牝,有柔弱的意思。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详第七十六章),长生,才会发挥无穷的作用。
老子给世人展现的到底是什么道?道到底还有哪些根本不为人知的方面?要看本章到底讲了什么。我们有必要讨论这一章中的几个关键词。“神”应该怎么理解?“神”是指无所不能的作为,不可以指意识、精神、灵魂吗?道是否只是物质世界,不是精神世界?“玄牝”应该怎么解读?为什么要在“牝”上加个“玄”字?加了个“玄”字,“牝”字的意思有没有改变?“根”是指物质上的根,还是指精神上的根?不理解清楚这些名词的概念内涵,我们就无法知道道的真面目。老子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呢?把老子的身分搞明白了,对以上所提到的一些名词就会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就能把老子所说的道看得真实些。
自古“神”就有神灵的意思,老子说道有德,德是精神,是心性,我们说人有自性,自性就是心性(人的心性是道赋予的。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心性产生意识,也产生神灵。我们读《道德经》不难发现道有心性,道有心性,难道就不能把道当神灵来看吗?“玄牝”是否可以理解为灵魂、精神一类的东西呢?“牝”字除了用于本章,还用于第五十五、六十一章,这两章的“牝”字意思与柔相关,而都有雌义,指母性之物,指可见之实体。本章的“牝”字也有母性之义,但不指实体,因为“牝”上多了个“玄”字。玄,训微妙,灵妙,神妙,幽微不明。牝,可训阴户,空谷(《大戴礼•易本命》:“丘陵为牡,溪谷为牝”)。“玄牝”含虚空、空灵、神秘义,用以指母性之物,此物应是不可见之虚体。正因为此物的虚体不可见,才以“绵绵”(“绵绵”可读“囗囗”或“冥冥”)形容。这不可见之虚体,能不能跟精神、灵魂、神灵搭上关系呢?如果能,“谷神”、“玄牝”就是指向道神而言,本章就是把道当神灵来描述。老子告诉我们道有德,有意识,有精神,它不仅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而且这精神还是天地之根,即精神可以产生物质,先有精神而后才有物质。现代科学可以观察到非常非常细小的物质夸克,再细小的物质是什么?叫什么?当物质小到“无”的时候,这“无”是不是可称为“意识”、“精神”? 意识、精神也属于物质,已经有很多人这么说。
“谷神不死”,是说道神灵永在,精神不灭,提示本章要从神这一方面来述道。
以上对本章另作的解读,仅供读者参考,希望能引起思考和批判。
——————————————————
注:囗是电脑打不出的字,左右结构,左冥右黽)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22 11:51:43 +0800 CST  
作者:一路如风Lv 6 时间:2019-04-22 16:27:58
道:天道,大宇宙;常理,自然规律。

——想知道,天道和常理为什么是一样的?常理和大宇宙又为什么是同样的一个东西?

觉得只有明确了上述两个问题,才可以在同一个语境中统一用同一个词语指称这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指物也指自然之法,这个物即大宇宙,这个法即常理。道本身不是常理,但道的运作有其常理。
先生是我师,提醒我要把第一章注解[1]改为:在整部《道德经》中,道指天道,大宇宙,也指常理,自然规律。非常感谢!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22 18:46:19 +0800 CST  
@巨叶舞 2019-04-23 16:25:45
支持 @廖兮寂
-----------------------------
谢谢!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23 18:15:15 +0800 CST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1],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2]而身先,外其身[3]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4]。
【校注】
[1]不自生:宾语“自”前置。 [2]后其身:犹第八、二十二、八十一章所谓“不争”。 [3]外其身:犹第十三章所谓“无身”。 [4]私:指“身先”、“身存”。圣人身先、身存不利己而利人。圣人本无私,而言“成其私”,是凭常人的心理说圣人,是方便说法。
【正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概要】
本章讲无为的作用。无为不是无作为,而是无以为(无以为,详第三十八章注)。《道德经》很多篇章从不同角度讲到无为的作为。
老子反复强调去欲。老子也很强调谦让,甚至对敌人都谦让(其实,老子眼里没敌人)。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28 18:46:09 +0800 CST  
@廖兮寂 2019-04-22 18:46:19
作者:一路如风Lv 6 时间:2019-04-22 16:27:58
道:天道,大宇宙;常理,自然规律。
——想知道,天道和常理为什么是一样的?常理和大宇宙又为什么是同样的一个东西?
觉得只有明确了上述两个问题,才可以在同一个语境中统一用同一个词语指称这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指物也指自然之法,这个物即大宇宙,这个法即常理。道本身不是常理,但道的运作有其常理。
先生是......
-----------------------------
@一路如风 2019-04-29 09:20:09
仍然不明白,为什么自然规律就是常理?
万有引力导致地球上的东西都会自然地往地心掉,那么,当我站在悬崖边上时,是不是只有顺其自然往下跳才算是遵循恒常持之的准则——常理?
-----------------------------
万有引力告诉人站在悬崖边往下跳就会坠入谷底(这就是理),但没有要人往下跳,人要掂量掂量要不要往下跳。自然规律告诉人一年四季的顺序是春夏秋冬(这就是理),人一定要把春夏秋冬倒着运行,那就试试吧。老子告诉世人违背天理会导致早亡,有人偏偏要违背,老子又能怎么样?天道有法,人道也有法,法须有常,法须有理。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29 10:19:24 +0800 CST  
@廖兮寂 2019-04-22 18:46:19
作者:一路如风Lv 6 时间:2019-04-22 16:27:58
道:天道,大宇宙;常理,自然规律。
——想知道,天道和常理为什么是一样的?常理和大宇宙又为什么是同样的一个东西?
觉得只有明确了上述两个问题,才可以在同一个语境中统一用同一个词语指称这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指物也指自然之法,这个物即大宇宙,这个法即常理。道本身不是常理,但道的运作有其常理。
先生是......
-----------------------------
@一路如风 2019-04-29 09:20:09
仍然不明白,为什么自然规律就是常理?
万有引力导致地球上的东西都会自然地往地心掉,那么,当我站在悬崖边上时,是不是只有顺其自然往下跳才算是遵循恒常持之的准则——常理?
-----------------------------
@廖兮寂 2019-04-29 10:19:24
万有引力告诉人站在悬崖边往下跳就会坠入谷底(这就是理),但没有要人往下跳,人要掂量掂量要不要往下跳。自然规律告诉人一年四季的顺序是春夏秋冬(这就是理),人一定要把春夏秋冬倒着运行,那就试试吧。老子告诉世人违背天理会导致早亡,有人偏偏要违背,老子又能怎么样?天道有法,人道也有法,法须有常,法须有理。
-----------------------------
@一路如风 2019-04-29 10:55:12
还是不明白哦。
觉得问题的原因在于:常理,亦即须恒常持之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应然表述;而自然规律,亦即关于事态演变的常规性的表述,通常都是一种实然表述。前者说行为或事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后者则只告诉人某行为或某事态实际上是什么样的。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只怕会越来越乱哦。
-----------------------------
在下注释第一章时,说道指天道、大宇宙、自然规律、常理,即道在不同语境里分别有这些意思,并没有把这些内涵混为一谈。您说的有道理,我们的理解没有冲突。读《道德经》全部,还会发现道的内涵不止这些,都混为一谈,必定会产生误解。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29 14:39:18 +0800 CST  
一路如风君,您好!
是我表述不严谨,第一章注1应修正为——在整部《道德经》中,“道”常常被用来指天道,大宇宙,自然规律,常理等。
您的意见很宝贵,还请多多指教。非常感谢!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4-29 14:52:32 +0800 CST  
左重汉先生:您好。
下面引您的解读: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译> 从谷变秧、长禾、生穗生生不息又循环反复神奇的奥秘,用形象比喻如同玄妙神奇的雌性生殖器。
“谷神”有多种解读,您的解读,我不敢妄加评议。列一列下面的文字请您参考,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1、通行本第六章“谷神不死”之“谷”,汉帛书甲、乙本并作“浴”。楚残简第六章全毁。
2、通行本第十五章“旷兮其若谷”之“谷”,汉帛书甲、乙本并作“浴”。楚残简无此句。
3、通行本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之“谷”,汉帛书甲、乙本并作“浴”。楚残简第二十八章全毁。
4、通行本第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之“谷”,楚残简、汉帛书甲、乙本都作“浴”。
5、通行本第三十九章:“谷得一以盈……谷无以盈,将恐竭”,前一“谷”汉帛书甲、乙本并作“浴”,后一“谷”汉帛书甲本作“浴”,汉帛书乙本同通行本。楚残简第三十九章全毁。
6、通行本第四十一章“上德若谷”之“谷”,汉帛书甲本同通行本,楚残简、汉帛书乙本并作“浴”。
7、通行本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之“谷”,楚残简、汉帛书甲、乙本都作“浴”。
——以上“谷”、“浴”通,“浴”不是“沐浴”之是“浴”,而是“谷”的异体字。谷:从半水从口会意。浴:从水从谷会意。第四章说“道冲”,冲有空义,故第六章称道为“谷神”。

1、通行本第十五章:“保此道者不欲盈”之“欲”,楚残简写成“谷”,又有写成“穀”,汉帛书甲、乙本并同通行本。
2、通行本第三十章“不以兵强于天下”,汉帛书甲、乙本同通行本,楚残简“不”下有“穀”字。
3、通行本第四十六章“咎莫憯于欲得”之“欲”,汉帛书甲本同通行本,楚残简作“谷”,汉帛书乙本缺。
4、通行本第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之“欲不欲”,楚残简甲组写成“谷不谷”,又有写成“谷不穀”,楚残简乙组、汉帛书甲、乙本皆同通行本。
5、通行本第五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楚残简作“我谷不穀而民自朴”,汉帛书乙本作“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汉帛书甲本句残。
——以上“谷”、“穀”并通“欲”。古“谷”、“穀”、“欲”同声部,可通假。“欲不欲”,有理解为我欲众人之所不欲,如众人不欲处弱而我欲处之,众人不欲处静而我欲处之,众人不欲处下而我欲处之,众人不欲守道而我欲守之。疑“欲不欲”可作别解,“欲不欲”或即第三十七章所谓“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人的欲望会不断萌生,须要不断地去除,这样才能使自己无欲。不,犹无。

1、通行本第二十四章:“故有道者不处”,汉帛书甲、乙本“道”并作“欲”。楚残简第二十四章全毁。
2、通行本第五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楚残简作“我谷不穀而民自朴”,汉帛书乙本作“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汉帛书甲本句残。
——以上“谷”、“穀”、“欲”通“道”。古“谷”、“穀”、“欲”、“道”同声部,可通假。道不道:谓我遵从众人所不愿遵从之道。“道不道”之“道”作动词解,又通“蹈”。“谷不穀”、“欲不欲”,可读“道不道”,第六章“谷神”,也可读“道神”。

1、通行本第三十九章:“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汉帛书甲、乙本“穀”并作“囗”(“囗”代电脑打不出的字。“囗”是“穀”的省声字,省去“殳”)。 楚残简第三十九章全毁
2、通行本第四十二章:“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汉帛书甲、乙本“穀”并作“囗”(“囗”代电脑打不出的字。“囗”是“穀”的省声字,省去“殳”)。楚残简第四十二章全毁。
——以上“谷”、“穀”通,可训善,福。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5-02 19:04:07 +0800 CST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1],处众人之所恶[2],故几于道。居善地[3],心善渊[4],与善仁,言善信[5],正[6]善治,事善能,动善时[7]。夫唯不争,故无尤。
【校注】
[1]“不争”,帛书甲本作“有静”,乙本以“有争”为之。“有静”、“有争”并读“又静”。又静:犹言水又能不以欲动,清静无为。《庄子•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又:“人莫鑑于流水而鑑于止水。”“又静”含“不争”之义,较“不争”义胜。第十六章:“致虚,极也;守静,笃也。” [2]道可左可右,可前可后,可上可下,可贵可贱,不择地而处,无所不居。《庄子•知北遊》还说: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人心地清静,不怕身处恶劣环境。能在恶劣环境里修道保真,更见修道功夫,更见得道者守道不移。第十五章:“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详第十五章校注)第七十八章:“圣人之言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 [3]居善地:意谓无论何地,皆能善处之。善,善于(处)。“居善地”,照应上文“处众人之所恶”。 [4]“渊”,帛书乙本同通行本,甲本作“潚”,作“潚”义胜。潚:清静。“心善潚”,照应上文“有静”。 [5]“与善仁,言善信”,帛书甲本作“予善信”,乙本作“予善天,言善信”。疑甲本有脱字。“予善天”,可用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作注。“予善天”,通行本作“与善仁”,不害章意。“予”、“与”音通。“善天”、“善仁”义近同。“与善仁”,照应上文“善利万物”。“言善信”,必须做到希言自然(见第二十三章)。 [6]正:通“政”。 [7]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只有无为不争者能做到。
【正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简析】
本章总分写法,分三层:“上善若水”为第一层,是总起;从“水善利”至“几于道矣”为第二层,写水有三种善(把水拟人化);余下文字为第三层,写人应以水为鑑,以水为法,要具备“七善”,即七种美德。本章写水写人,两层的脉络联系在“静”与“不争”上,“静”与“不争”是全章要旨所归。
第一、二两层可并为一层。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5-04 14:31:29 +0800 CST  
第九章
持而盈之[1],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校注】
[1]持而盈之:持物而欲满握之谓,犹言不断获取,以求满足。持,抓住,抓取。 [2]揣:读“抟”,结聚,聚敛。“揣”、“抟”古双声叠韵字。“锐”,简本作“群”,帛书甲本缺,乙本作“允”,别本或有作“梲”,或有作“捝”。疑后人将乙本的“允”字误当“兑”字,再误作“锐”、“梲”、“捝”。“群”、“允”同声部,并通“囷、“囤”,本义粮仓,引申义囤积财物。揣而囷之:谓聚积财物而囤之。通行本可能是根据第五十八章“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之言改本章,将原本的“揣而群之,不可长保”改成了“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正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群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简析】
联系第二章读,会加深对本章的理解。
日徂月往,秋去冬来,不是人力所能阻挡;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不是人为所能扭转,知此而无为,有益而无害。得必有失,满必有损,壮极则老,盛极则衰,知此而有为,防患未然,避免不利的情况早日发生,又有何咎?功遂身退,是大有为。老子说无为,并非都不为,老子希望世人无为能合天道,有为也能合天道。合天道的有为是为无为。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未无未”,可作参照读。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5-12 17:01:45 +0800 CST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1],能无[2]离乎?专气[3]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4],能无疵乎[5]?爱民治国,能无为乎[6]?天门开阖,能为雌乎[7]?明白四达,能无知乎[8]?生之畜之[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10],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1]。
【校注】
[1]载:帛书作“戴”,“载”、“戴”叠韵,“戴”当为“载”之借字。“载”、“营魄”作何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楚辞•远游》:“载营魄以登霞兮”,王逸注:“抱我灵魂而上升也。”载:车载之载,引申为抱。营魄:灵魂。疑本章之“载”可读“在”。《尔雅》:“在,察也。”在:犹自省,省察。营魄:指形体与魂魄。《说文》:“营,帀居也。从宫,荧省声。”营,当从二囗(像居所相连)从萦(省糸),又萦省声,所以可训帀居。形体为魂魄帀居之处。“营”或直接就当“形”字用。“载(在)”字统领全章前六句,即下文“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爱民治国”、“天门开阖”、“明白四达”句前都省略了“载(在)”字。“载(在)……,能……”,是说修德行道之人都要时时反省自己是否能够达到本章中所提到的六项要求。 [2]“无”,帛书作“毋”,下同。“无”、“毋”音通。 [3]专:借作“抟”。抟气:使气聚不散。万念俱息,情无所系,心不外营,才能抟气致柔。 [4]玄览:帛书作“玄蓝”,“览”、“蓝”并“鑑”之音借。玄鑑:指心镜。自性不蒙疵,如镜自明。 [5]帛书乙本“疵”上有“有”字。道有德,即有自性,人禀受道之德而生,也有自性。道的自性以虚无为本,本质清虚;人有道,不失德,自性必然明澈透亮,一无所染。自性无染,也就无执;无执,也就无染。但很多很多人从母体里出来,已有所染,再加上以后的种种因缘造作,所染就会越来越多,因此须要不断涤除。 [6]“能无为乎”,帛书乙本作“能毋以知乎”,甲本全句残缺。乙本“知”可通“智”。第六十五章:“以智治国,国之贼也。”今仍从通行本作“为”,而于“为”字上增“以”字。“毋以为”,即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之“无以为”,言所作所为无私己目的。以:表目的介词,犹为,为了。疑“爱民治国,能毋以为乎”句原在“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句后,帛书、通行本皆误倒,应挪后,好与下句“生之畜之”接榫。 [7]天门:指上天赋予人的各种生理机能,各种识辨能力,各种感觉器官,如耳能识声音,目能识色相,口能辨甘苦,鼻能辨香臭,心能辨得失利害。声音入耳如入门,色相入目如入门,甘苦入口如入门,香臭入鼻如入门,得失利害入心如入门,所以耳、目、口、鼻、心有“天门”之称。《庄子•天运》:“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天门开阖:犹言发挥感官作用,运用辨识能力,运用心性、神灵。为雌:意谓致虚守静,居柔处下,寡欲不争,无所强求。人天门开阖,应以“玄牝之门”(见第六章)为法,务必冲虚守分,不伤物伤身。疑“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句原在“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句前。“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三句,第一句讲人都是由形体与灵魂结合而成的,形体与灵魂一旦分离,此人虽生,也将毫无用处,第二句讲人体需要柔气,有了柔气才能长久地保持阴阳协和、心灵虚寂、天真无私的婴儿状态,第三句讲人都具有天资,发挥天资的作用必须符合柔弱、清静、处下、随顺、无为的原则,语意正前后相承。 [8]“能无知乎”,帛书乙本作“能毋以知乎”,甲本全句残缺。可据乙本增“以”字。以:介词,表方式、方法,犹用。知:通“智”。又,如字,指非道之知。《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可帮助理解这句话。人不求知正道,而求知邪道,岂能不殆?第八十一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不知正道,可谓“殆而已矣”。知识往往会成为求知的蔽障,使人昏聩困惑。“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承“涤除玄览,能毋有疵乎”说,语顺意畅。本章语序错乱,也许是由于写经者凭自己的记忆默写,或是凭前人的默写本子抄写,或是凭流传下来的散简断牍抄写,没有发现与原著不合造成。今传世《道德经》都有或多或少的地方与原著不合。 [9]生之:使万物生存,使万物成活。畜之:畜养万物。又,以仁德感化万物,使之也具有仁德。此句与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句意相关相近而又有所不同。 [10]不恃:犹言不自恃有功。恃,如字。又,不以己意强加于物。恃,通“志”。帛书无“为而不恃”四字。 [11]能按以上说的修为才具足玄德。成就了玄德,不可自满,不可一劳永逸。
【正文】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涤除玄览,能毋有疵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爱民治国,能毋以为乎?生之,畜之,生而毋有,为而毋恃,长而毋宰也。是谓玄德。
【简析】
地球人的生命为什么会以“营魄抱一”的结构存在?这大概跟“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见第五十一章。之,指各种存在物,存在于各种世界的物,形形色色的无生之物和有生之物,包括可见、可触的和不可见、不可触的)有关。道所生的地球人(道生之),都要由道中的物质构成形体(物形之),由道中的德性化生魂魄(德畜之),由道提供特定的生存环境(势成之)。也就是说,自从获得生命,地球人活在地球上,形体和魂魄必须结合在一起,分离就意味着往生,就意味着失去自我修为和为无为的能力。
本章重要意旨落在“玄德”上,“玄德”一词又见于第五十一、六十五章,三章中的“玄德”都可以解释为崇高的美德。德,指心性,心灵,精神。通读《道德经》,应该知道《道德经》中的“德”内涵可不这么简单而明确。德,还可指意识,性质,品质,功能,能量,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气(如元气,阴阳之气),一种至柔至弱的东西,一种被称之为“无”的东西,也许它还相当于当今科学家说的暗物质、暗能量、量子,也许它还可指灵魂、魂魄,或产生灵魂、魂魄的非常神秘的东西。《道德经》中的“德”有许多不同的涵义,是不是明确地暗示德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它不仅会无中生有,还会不停地转变,如性质可能会转变为能量,能量可能会转变为暗物质,暗物质可能会转变为灵魂,灵魂可能会产生崇高的精神,精神可能会化为无所不克的力量,可能会发出明亮的华光。“德”这种东西完全有可能是所有物质的“根”,是维持宇宙秩序的“法”,会引起物与物相互感应。这种种可能,谁敢肯定不可能?
对于地球人来说,灵魂比形体重要,形体必须服务于灵魂,所以灵魂要有高质量。
人不能没有德,没有德也就没有灵魂,或者说人不能没有灵魂,没有灵魂也就没有德。德美灵魂才美,德善灵魂才善,或者说灵魂美德才美,灵魂善德才善。道家提倡修身,修身就是修道,修道就是修德,修德就是修灵魂,能修好灵魂,并让好灵魂常驻于形体,才有长作为,才有好作为,才可称得上有玄德。
有人说《道德经》是讲内圣外王之道,从本章看,更能明显看出。
做到内圣,要勤于内修,不断返光内照,完善自性。自性完善,美德具足,外王才能使天下同道同德,才能实现国泰民安的大同气象。
第四章说道冲、潚、湛,概而言之,即说道之体虚空清净,虚空清净其实是道之德的体现。第六章说道是玄牝,第三十七章说道无为,第五十一章说道对待万物不有、不恃、不宰,无不就道之德来说。《道德经》说道之体怎样,目的在于说道之德怎样,说道之德怎样,目的在于说人之德应该怎样。我们不难发现老子在本章里所显露出来的写作《道德经》的目的。总之,整部《道德经》说的是如何做到人与道合一。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01 06:57:57 +0800 CST  
作者:卫海20192Lv 3 时间:2019-06-03 15:18:57
请帮忙以圣人胸怀看一下“《道德经》卫海注解 2500年来以此法解读不少 但注解出来是第一份“,标题是唬人的,本人没那么嚣张。望指证谬误,不胜感激!
——————————————————————————————————
拜读了先生大作的其中几篇,觉得先生对《道德经》的理解有独到之处,值得我学习。由于大作篇幅很长,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不好用片言只语讨论,容以后作具体一些的切磋,以便我取长补短。
“道”是可以说的,(但我所说的“道”)并非人们通常说的那个“道”;“道”的名称也可以给出一个定义,(但我所定义的)并非人们通常的那种定义。——这个注释令我耳目一新。
学习了。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03 17:29:13 +0800 CST  
作者:报酬121Lv 4 时间:2019-06-06 18:40:28
三十二、大概你是没体验过那种被水呛到流出眼泪,被辣椒辣到嗓子的感觉,所以你不懂无能为力的难过
黑名单 | 举报 | 收藏 | 25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往事知多少sdLv 4 时间:2019-06-06 18:56:04
三十四、无论今天发生多么糟糕的事,都不应该感到悲伤。一辈子不长。每晚睡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二位光临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06 20:07:53 +0800 CST  
广而告之
鄙人班门弄斧,所以就有了《道德经校注及简析》这个小本子。
这个小本子的初稿有一部分从2018年10月开始以廖兮寂的虚名在学术中国天涯论坛上发帖,又以雨后天的虚名在手机微信上分享。全书今已基本定稿,将无保留地发送给大家。这样做,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也许可以这么说,世界上的传世经典很少像《道德经》那样很多地方被人窜改,被人妄自增删文字,改变语序、章序;也很少像《道德经》那样被人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爱当什么学说来看就当什么学说来看。不同时代的人解读《道德经》,《道德经》就有了不同时代的气息,就有了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精神。有些人解读《道德经》会以自己的独有理解为正解、为真解去否定、攻击别人的理解,即使他的理解不正不真,也不以为自己的理解有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以上情况?原因可能很多。这些原因就让感兴趣的人去理论吧,意义未必全没有。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老子的思想学说远远地超越了老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而且一直站在每个新时代的前沿。《道德经》犹如先知先觉的大圣人说的预言,有些人看不到预言被印证,就持种种怀疑态度,对预言作猜测,作曲解,甚至要毁谤,看到预言被印证,就以早知道预言中的奥秘自许有知见,感到自豪。《道德经》是一部奇书,能够增知益智,可以提高修养,指导行为,成就美德。这部奇书,我们应该怎么读?怎么摆正态度读?怎么读而行之?读《道德经》贵在实践。
谨以鄙人对《道德经》的解读全部奉献于世人面前,来向世人讨教,以资世人批评。本解读不是什么正解、真解,若蒙读者错爱因而有所可取,人人尽可取为己有以享他人,不论片言只语,还是全部解读,都不必说明出处。如果这个小本子值得您看好,要用自己姓名出版卖钱以为私利,或出版扬善以利众生,那也都行,但鄙人有个要求:不要擅自修改这个小本子,即使您的修改很有价值,也要让鄙人同意。

林振功
2019年6月6日
楼主 廖兮寂  发布于 2019-06-07 10:11:37 +0800 CST  

楼主:廖兮寂

字数:50461

发表时间:2019-04-06 23:26:5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7 10:12:50 +0800 CST

评论数:1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