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硬币暴露的良心


文摘报 2011年08月16日 星期二
< 上一期 下一期 > 往期回顾 数字报检索 返回目录
欧洲人爱读纸质书
《 文摘报 》( 2011年08月16日 07 版)
漫游了欧洲十几个国家,我特地观察了一下,抱着手机看电子书的场景在欧洲很少见,阅读传统纸质书籍的人倒是比预想的要多。
如今,电脑、手机、互联网已经快速普及,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欧洲人的读书热情。在有“最爱阅读国家”之称的英国,人们出行时虽然包里装着不少时尚电子产品,但很多人依然还会带上一本书。在乘坐地铁或飞机时,打发时间的首选方式还是读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00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过去20年里,英国人每天读书的时间仍在不断增长,每天平均读书时间从3分钟增加到了7分钟。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05年英国出版新书20万种;美国17万种。英国每550人印书一种,德国每1050人印书一种,美国每4000人印书一种。
(《生命时报》8.12 谢川陵)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4:08:03 +0800 CST  
近日,有一群互不相识的年轻人,相约“占领”北京地铁。他们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和地点排队上车,在同一车厢里,每个人掏出一本纸质书,静静读了半小时,他们说想用这一行为艺术“唤醒阅读”。

谈到地铁上阅读,他们脑中理想的样子一定是欧美地铁上书香满车的状态,如下图。再对比一下北京地铁上的“低头族”。


纽约地铁上乘客在看书

北京地铁乘客在玩手机
两图一比照,简直可以开一个国民批判大会,“你们这些人就知道玩手机,你看看人家欧美,都在看书学习”。细想想,其实图片未必能反映阅读率差距的真相。

阅读率的差距确实存在


2013年,一位印度工程师的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人们都在打电话(大声谈话),不打电话就低头发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还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和欧美国家国民阅读率是有差距的。

世界读书日《全球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为4.56本,韩国是11本左右,美国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经济水平有差距


2013年,据《经济学人》公布的数据,美国恩格尔系数最低,人均每周食品饮料消费43美元,占收入的7%;英国人均每周食品饮料消费与美国相同,占收入的9%,这两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都低于20%,属于极其富裕,中国人均每周食品饮料消费9美元,占人均收入21%,属于富足的范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收入的五分之一都用于解决吃饭问题,那么在精神粮食上的花销自然就少。

对于不舍得花钱或者没钱买书的人,借书也是一种途径。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匮乏,服务体系不完善。在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每1万人左右就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

②从小没有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应试教育下,教科书或教辅书成为必读书目,而且读这些书毫无愉悦感可言,读书变成了苦差事,人们对“看书”形成了条件反射,产生抵触情绪。不抵触的、有意思的课外书又常常成为多数老师和家长封杀的对象。也就是说,多数老师和家长鼓励为成绩而读书,即便是读点课外书也常常是抱着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一旦不用考试了,书本就成了无用的东西。

反观欧美的基础教育,建立在阅读+讨论上,而非授课+考试上。小孩从小阅读量就大,学习主要靠阅读和思考,形成了阅读兴趣和习惯。长大了业余读点轻小说是小菜一碟。(当然也有毕业后不看书的(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4:11:17 +0800 CST  
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

文如下:我在从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我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打电话(大声谈话)、低头发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和看电视。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再看看各部门领导,一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也许很多学者也不看书了。这确实让人担忧。 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三是"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四是好书越来越少。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他在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这里说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安息日",所有的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业和娱乐活动,商店、饭店、娱乐等场所都得关门停业,公共汽车要停运,就连航空公司的班机都要停飞,人们只能待在家中"安息"祈祷。但有一件事是特许的,那就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地读书。另一个国家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图书馆。匈牙利也是世界上读书风气最浓的国家,常年读书的人数达500万以上,占人口的1/4还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建国虽短,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而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可谓数不胜数,有小物件,也有尖端产品。一个区区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靠着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有空多读读书吧!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4:12:38 +0800 CST  
印度工程师孟莎美:令人忧虑 不阅读的中国人[全文]
发表于 2013-9-23 13:37:08
不久前,有消息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似乎国人不爱读书已成“共识”,到了必须要立法才能解决的地步。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也受到广泛的转载传播。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购物,或者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中国是一个有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却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
我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电话上(大声谈话),不打电话就低头写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惟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是在
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
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吵
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
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
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过于忙碌是压力所迫,并不是一种过错。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宁可慢一点,松一下……
本文作者为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 (摘自微信朋友圈)
□孟莎美
网言网语:
LXY-宁净:其实中国人还是有看书的,不过大部分成年人太忙,没有时间。老年人看书的也有,不过也都是文化底蕴丰富的。青少年也会看书呀,不过是什么类型的书就不可而知了。小孩子看书,接受力还不够,所以只会看一些童话。说实在的,现在有太多东西诱惑我们,中国人的耐心被一代又一代的消磨殆尽。
如风_5633:中国人的书都在念书的时候读完了,最少十几年,最多的二十几年,我喜欢去书店读书,很有氛围,或者是在家里读书,一本好书真的是受益匪浅,我不喜欢在等车或者其他时间读书,貌似很累眼睛。
CherLuiny:功利心,没有回报的就不做,而读书,恰恰被看为短时间没回报的。有句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
贝贝的妈妈专家:阅读是个人的爱好,而且还须分读什么类型的书。我们那一代多数喜欢读国内外名著。而且至今不忘。在iPad 看了些新一代人写的小说传记等。前看后忘记而且很多都看不下去,啰啰嗦嗦看了头痛。(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4:13:50 +0800 CST  
近日,一名美国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他说,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 全文如下: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4:15:57 +0800 CST  
1993年,孙云晓发表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年《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羊城晚报》等有影响力媒体的报道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转载或报道,引发全国对教育的大讨论。

《中国教育报》和《读者》杂志的报道
2011年,由于日本大地震,孙云晓1994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重新被网友翻出,引发讨论。网友根据新闻报道,认为日本青年在地震中的表现远不如中国青年,因此认定孙云晓当年有鼓吹日本青少年,贬低中国青少年之嫌。此后孙云晓的博客和微博不断遭到网友围攻和谩骂,某些论坛以“鞭尸”等为题将20多年前的争议内容再度掀起,有些网友甚至质疑夏令营活动本身的真实性。
对此孙云晓先生不得不暂时关闭微博,删除相关人身攻击言论后,才重新开博。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30:32 +0800 CST  
《夏令营中的较量》曾引发全国持久的教育大讨论。10多年来,中央各部委和150多个城市邀请他做上千场报告,引起强烈的反响.
1.1991年8月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蒋风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第458页至461页专门评价孙云晓的少年报告文学;
2.11993年9月26日马来西亚《新通报》发表特约记者爱薇的整版报道《条条小路通世界---访中国少年报告文学作家孙云晓》;
3 1996年8月7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童心"不老》;
4.1997年7月30日,《光明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要重视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
5.1998年10月《光明日报》第二次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孙云晓:我要改变……》;
6.1998年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分数应当成为学生的隐私》;
7.1998年6月江西教育出版社《弹出漩涡里的歌--百位名人与中小学生对话》一书中,有孙云晓本人写的《我的文学之路》;
8.1998年6月2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对孙云晓做专题介绍;
9.1998年10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蒋风、韩进着的《中国儿童文学史》,第630页至632页专门评价孙云晓的少年儿童报告文学;
10.2000年第3期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月刊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素质教育立国之本》;
11.2000年第11期《中华英才》杂志发表介绍孙云晓的长篇专访;
12.2001年第6期《新周刊》杂志发表介绍孙云晓评价80年代生人的文章《"他们是最优秀的一代"》;
13.2001年3月12日《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介绍孙云晓的文章《说真话的方式》;
14. 2001年4月20日,《生活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与孩子一起成长》;
15.2001年6月4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发表访问孙云晓的文章《对孩子我们了解多少》。
16.2001年11月8日《光明日报》第三次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题为《道德建设从培养儿童良好习惯抓起--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
17.2002年第3期《环球》杂志发表对孙云晓的采访记,题为《性要怎么说》。同年第5期《新华文摘》转载。
18.2002年4月4日,《南方周末》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谁教育信息时代的孩子》;
19.2002年4月18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对孙云晓父女的教育访谈节目;
20.2002年第6期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发表孙云晓等人谈话文章,题为《为孩子改造成人本身--关于青少年成长道路的探讨》;
21.2002年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孩子为什么越来越难懂》;
22.2002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23.2004年1月26日《联合早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走向社会》;
24.2004年3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作品的评介《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引发性教育思考》;
25. 2004年7月8日《南方都市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让偶像崇拜更丰富更健康》;
26.2004年9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对孙云晓讲演的评介《成功教育从习惯培养开始》;
27. 2004年9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作品评介《谁来关心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
28.2004年10月29日《深圳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学会发现儿童》;
29.2004年11月2日《深圳商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终身受益》(附图);
30.2004年11月2日《深圳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独生子女教育要“以群治独”》(附图);
31. 2004年11月2日《晶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阅读拓展人生的宽度》(附图);
32.2004年12月13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青少年教育,路该怎么走》;
33. 2005年6月3日《现代教育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学会对孩子说“不”》;
34.2005年1月5日《北京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孩子直呼父母姓名是时尚吗?》;
35.2005年1月10日《长沙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介绍《原来孩子应该这样教》;
36.2005年7月27日<<光明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夏令营---不应是学校生活的翻版》;
37.2005年8月28日<<北京晨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教育自己》;
38.2005年9月21日<<中华读书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的教育梦想》;
39.2005年9月26日<<新安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家长要勇于说“不”》;
40.2005年11月7日深圳<<晶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负责》;
41.2005年12月15日<<羊城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应试教育是犯罪机器》;
42.2006年1月1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父爱缺失是一种家庭隐患》;
43.2006年1月《中国新书》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44.2006年1月1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成功标签制造童年恐慌》;
45.2006年1月19日《新京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要为孩子补上人格完善课》;

孙云晓
46.2006年4月15日《人物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在岁月中剥掉层层的壳》;
47.2006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专家纵论中学生素质教育》;
48.2006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春游,孩子心中的春天》;
49.2006年5月16日《钱江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和《尊重孩子的未成熟状态》两个版(附图);
50.2006年5月29日《信息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做好父母要有好方法》(附图);
51.2006年6月5日《信息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好父母应具备五种元素》(附图);
52.2006年6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传统教育流行语:从习惯到批判》;
53.2006年7月4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摔手机反映管理缺乏学生权益意识》;
54.2006年7月24日《海峡都市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
55.2006年8月1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父母无为乃大为》;
56.2006年8月2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孩子复杂就复杂在看了大量成人的东西》;
57.2006年9月26日《生命时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如何回答孩子的为什么》;
58.2006年12月25日河北省《廊房日报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同时发表孙云晓的长篇讲演实录<<和谐家庭与和谐成长>>;
59.2007年1月7日黑龙江省《生活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父教缺位会让孩子人格缺“钙”》;
60.2007年1月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
61.2007年1月9日《生命时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中国孩子和父母关系最僵》;
62.2007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同时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农民工子女,七成感到生活幸福》;
63.2007年3月1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家庭教育不能只有医生没有护士》;
64.2007年4月3日《光明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关于追星族家庭悲剧的社会思考》;
65.2007年4月3日《钱江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报道《孙云晓忠告天下父母》;
66.2007年5月19日《羊城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报道《先有“问题”家庭才有“问题”孩子》;
67.2007年5月22日《羊城晚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报道《良好关系胜过反复教育》;
68.2007年6月27日《中国教师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报道《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69.2007年第8\9期合刊《时代教育》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访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70.2007年9月10日《云南广播电视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报道《好孩子就是与好习惯相伴的孩子》及《孙云晓答家长问》;
71.2007年10月17日《安徽商报》发表对孙云晓讲座的整版报道《孩子没有朋友糟过考试不及格》;同日《安徽市场报》和《江淮晨报》也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报道,题目分别是《今天的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和《“加钙”教育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72.2007年11月1日《温州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报道《“菜鸟”如何教育“老鸟”---孙云晓讲座实录》;
73.2007年11月15日《工人日报》科教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惩罚,使孩子在体验中承担责任》;
74.2008年3月26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别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75.2008年4月19日《现代教育报》启蒙专刊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专访《老师的老师学生的学生》;
76.2008年5月29日《文艺报》文学批评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少年报告文学是成长得支撑性力量》;
77.2008年5月31日《中国经济导报》社会版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捍卫童年》;
78.2008年11期《中国教师》半月刊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儿童的名字是明天更是今天》;
79.2008年6月《现代职业安全》月刊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职场现象背后的童年征兆》;
80.2008年6月16日《深圳晚报》阅读周刊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如何“缝合”孩子的伤口》;
81.2008年8月31日《新京报》12版和13版发表对孙云晓等人的长篇访谈《如果赖宁还活着》;
82.2009年3月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两会特刊基础教育反思与建议专辑,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从80后的职场状况看我国的基础教育”价值独特》,该刊详细介绍了研究的发现与建议;
83.2009年3月2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
84.2009年4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后续报道《民调显示60.7%网友认同中国父教缺失》;

孙云晓
85.2009年4月14日《文汇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我们的孩子可能表现更糟》;
86.2009年4月25日《深圳特区报》发表关于孙云晓与谭天弘对话的长篇报道《16年后中国教育的隐患更加严重》;
87.2009年4月28日第527期中国科学院《科学新生活》3个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父亲你哪里去了》和《我要做个好父亲》;
88.2009年5月8日《解放日报》解放周末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专访《仅有母爱是不够的》;
89.2009年5月上旬刊《教育》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教育改革不要成为一纸空文》;
90.2009年5月23日《解放日报》观点版发表对孙云晓的头条长篇专访《“富二代”教育:一门关于成长的幸福学》;
91.2009年6月2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警惕青少年“情感荒漠化”》,同时转发孙云晓博客文章《忘不掉的才是素质》;
92.2009年7月号《中国质量万里行》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不能任奥数产业膨胀》;
93.2009年8月13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版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孙云晓:受媒体不良报道影响的青少年更容易犯罪》;
94.2009年8月17日《人民日报》文化版介绍孙云晓在科普作家会议上的发言,题为《中国儿童想象力太差》;
95.2009年8月26日《光明日报》发表新中国60年学者对话之二即对朱永新、朱小蔓、孙云晓的长篇专访《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
96.2009年9月21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对孙云晓等人访谈的整版报道即新中国60年教育纪事之12《赖宁精神,历久弥新》;
97.2009年9月25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对孙云晓等人访谈的整版报道即新中国60年教育纪事之14《“较量”背后的时代反思》;
98.2009年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头条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别让模式化作文成为集体失语的工具》;
99.2010年1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访谈,题为《男孩节节败退是一场教育危机》;
100.2010年1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访谈,题为《孙云晓:男孩正在成为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101.2010年2月27日《广州日报》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访谈,题为《四大危机逼男孩日益女性化》;
102.2010年3月11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发表对孙云晓访谈题为《“男孩危机”需要全社会反思》,同时两个整版评价《拯救男孩》,主题文章为《“男孩危机”背后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如何帮助男孩度过危机》,该报送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代表;
103.2010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孙云晓:以爱的旗号逼幼儿学知识比三聚氰胺还要毒》;
104.2010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头条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孩子该早上学还是晚上学》;
105.2010年6月23日《北京日报》教育专刊头条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现行教育让男孩变“弱势”?》;
106.2010年6月26日《三秦都市报》新观察版发表对孙云晓的整版专访《男孩危机促使我写《拯救男孩》》;6月24日新观察版发表整版文章《危机中 拿什么拯救我们的男孩》。
107.2010年11月中国社科学院《今日中国论坛》发表对孙云晓的长篇专访《莫为教育遮望眼》(记者王川);

孙云晓
108.2010年12月11日《中国经济导报》6版头条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
109.2011年1月10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孙云晓:爱孩子要敢于说不》;
110.2011年2月12日《新京报》两个版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详细分析“虎妈现象”;
111.2011年4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爱》;
112.2011年4月27日《人民政协报》发表对孙云晓的专访《孙云晓:失败的家庭教育害死了药家鑫》;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33:01 +0800 CST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

点评:这段文字已经被天涯8烂了。以下是百度百科对这段文字的评论:古代骑兵部队一日的奔袭不过百余里、红军飞夺泸定桥日夜兼程也就一百六十里=80公里、现代美军机械化推进一日也只有上百公里就被称为奇迹。而文中的日本小孩一天徒步100公里! 军人负重行军标准是1/4体重,特种部队标准是1/4体重,而文中的日本小孩负重1/2体重!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34:33 +0800 CST  
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点评:当年读到这里我们是多么羞愧,日本家长是多么会教育孩子啊!我们的家长是多么骄纵孩子啊!今天看来这篇文章里的日本家长太愚蠢了,原来生病不用去医院,而是靠“鼓励”就能战胜病魔。(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35:00 +0800 CST  
剩余1条
60.06埋红包2评论只看TA
平般
2014-11-26 15:46
9楼
@wumaoshafen 2014-11-26 15:28:16

从小就是看这个长大的。

还真是有亲切感。

如此强壮、独立、坚强、勇敢的日本民族依然在美国人的羽翼下,靠着若有若无的协议维护自身安全。

虚弱、无力、胆小、随时在崩溃并一直在崩溃的中国,顽强的独立活跃在国际舞台,逐渐打出了一片天地。

-----------------------------

小时候看到这么高大上的日本孩子,真的有无法超越的感觉,长大后,某一次非常不高大上的我偷偷看爱情动作片的时候,猛然醒悟,MB这些动作片不就是那些孩子拍的吗?

悼亡者ABC 2016-04-24 16:12
哈哈
djykaka 2017-02-03 21:09
据说拍爱情动作片很辛苦的,要连续9小时不断地CUT,没有夏令营的体魄,一般人还真的干不了。
剩余3条
48.37埋红包1评论只看TA(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37:22 +0800 CST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39:54 +0800 CST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40:16 +0800 CST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41:39 +0800 CST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42:17 +0800 CST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42:55 +0800 CST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43:46 +0800 CST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44:42 +0800 CST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45:31 +0800 CST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46:09 +0800 CST  

楼主 大国情怀  发布于 2019-07-20 17:46:46 +0800 CST  

楼主:大国情怀

字数:146720

发表时间:2019-07-17 16:54:5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0-12 06:24:35 +0800 CST

评论数:149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