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虑一得之奇想录

10、愚公移山
记得课本里《愚公移山》写道:
“太行、王屋二山……”
文章开篇就说太行、王屋二山
挡住了去路
于是,愚公率子孙挑土挖山
最终,神把两座山搬走了
小时候我就一直不明白
既然不愿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内
为何他们不走到山外来生活
还非要开山挖路呢
这两座山,在哪?
愚公真的这样挖山吗
后来,慢慢接触到各种书籍
才明白
很多很多“所谓的神话”
都是先秦时期编写的
那时的人们
已经离开祖先炎黄的居住地很久很久
已经没有人知道、了解
“海内”的发展史
以及数次大迁移的目的、方向、规划等等
在数百年后
当他们突然面对《山海经》一书
面对许多不明白、不解之处
他们不知道这是他们的祖先的事迹
反而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编写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来解释《山海经》里的人物、事情。
于是有人说
“……先秦文化里,许多都是伪史”。
(我想,愚公移山或许也是这样产生的)
他们对《山海经》中的大禹治水
解释为
大禹率众以及部分“神”
开山取道
从茫茫的群山中
劈开了很多座山
从而将水引向东流
一直流到东边的大海。
而实际上
如果大禹等古人要治水
以当时的能力、生产力水平
不可能有先进的工具去开山劈石
面对4、5千米的大山
想要劈开,谈何容易
且大禹治水的范围
也不会超过“海内”的范围
(“海内”处处高山,难以翻山越岭,活动距离不可能很远)
所以
大禹在治水时
曾率众曾挖过山(为了开通堰塞湖)
大约在太行山、王屋山一带都这样挖过

我们现在来看愚公移山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
愚公,禹也。
移山的目的,不是为了行路方便
而是为了治水。

另外还有一条证据
我们可以在《山海经》北次三经中发现
其起头的第一座山叫“太行之山”
再向北、东方向不远
有一座山叫“王屋之山”
两山相距约1120里
古时的里为17米
也就是说
实际上两山相距19公里
或许
在远古的时候
这两山发生山体滑坡
形成堰塞湖
一到涝雨季节
则洪水泛滥
而先人大禹
也许在此挖过山、治过水

这也许才是愚公移山的本来面目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21 20:09:24 +0800 CST  
11、神农尝百草
据《白虎通》记载: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

据说
神农有一个水晶般的肚子
食物到了肚子里
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远古时代的人们
居住在大理地区
群山包围
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
称为“坝子”
高山阻挡了寒流
所以四季如春
高山也是天然的围墙
安全,也得到保证
天空飞鸟飞翔
水中鱼儿游动
树林中瓜果飘香
人们过着衣食无忧、自由自在的生活
没有负担、没有压力
每天早上
一声吆喝
大家一起出洞
上山打猎
晚上
扛着猎物、唱着歌
回到洞里
生一堆篝火
把猎物烤上
呼朋唤友
围着篝火
大吃一顿
好不快活

但是
好日子没有多久
在没有战争
没有疾病困扰
没有精神、生活压力的情况下
人类就只剩下吃喝玩乐
然后进行种族繁衍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
人口呈爆炸式增长
也许仅仅数百年
人口就增长了几十倍
为了生存吃饭
人们一个个都变成
“老虎捉来坐到,恶蛇捉来捆到,长龙捉来骑到”的无人敢抵抗的恶汉
这时候
“禽兽不足”了
山上的野兽绝迹了
天上的鸟类也看不见了
更不用说
见凤呈吉了
就连水中凶恶的鳄鱼
也就是雷公或者叫龙
也被人们抓捕的没剩下几只了
人们挨饿的时候到了
又过了几十年
人们饿死者不计其数
剩下来的
也面黄肌瘦、瘦骨嶙峋
原来分配食物的方法
见者有份
平均分配
后来
为了让年轻人有更好的体力出去打猎
有的年老者便自觉地离开了山洞
象老弱病残的野兽会主动离群一样
他们离开山洞
来到附近的树林中
默默的死去
用自己的肉体
来喂养和招引野兽
其中有一个人
饿的肚子只剩一层皮
好像透明一般
能看到肚子里吃进的东西
每每在树林看到他
人们就摇摇头
不知明天还能不能看见他站在人们面前
可是
第二天
人们总能看到他仍站在那里
这时
人们才注意他
原来 饥不择食的他
在吃各种各样的草类
于是
人们纷纷向他询问
啥样的草能吃
啥样的草不能吃
正是由于他的介绍
人们靠着吃草类
度过没有鱼肉吃
也没有瓜果梨桃吃的季节
一辈辈艰难的生存下来
他的名字叫农
后来
人们尊称他为神---神农

也许
这就是神农尝百草的真实故事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22 20:45:44 +0800 CST  
12、黄帝战夔牛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
东海中有流波山
入海七千里
其上有兽
状如牛,苍身而无角
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
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
其名曰夔。
黄帝得之
以其皮为鼓
橛以雷兽之骨
声闻五百里
以威天下……

我们的祖先
经历过漫长的挨饿时期
又迎来到了新的一年
也许
就是在西王母去世的那个春节的晚上
他的后人
在商量着下一步生存方法
难道就这样苦苦煎熬
难道就这样眼看着亲人一个个饿死
不如出去闯一闯
于是
大伙推举一个身强力壮的人
跟着他一起去远征
他们离开山洞很远
才在东边一条大河(或湖泊)里
发现了一只大兽
这群饿疯了的人们
在头领的带领下
向大兽发起了进攻
几经搏斗
且付出了很大的伤亡
他们终于捕获了这只大兽
“以其皮为鼓
橛以雷兽之骨
声闻五百里
以威天下……”

这一战
让很多人知道了头领叫“黄帝”
以后
他们每次出征打猎前
会敲响大鼓
声闻五百里(约现在的8.5公里)
直敲得热血沸腾
嗷嗷直叫
心中充满必胜的信心
战斗中虽有伤亡
仍无所畏惧
因为他们相信跟随黄帝
那么大的夔牛都能抓获
还有什么不可战胜呢
“黄帝阿,请赐我力量吧”
这也许就是他们的祈祷
只要跟随黄帝
敲响了大鼓
人们便充满了力量
无所畏惧
原来害怕的事情不敢做的事情
现在都能从容面对、勇于直面

这样
愿意加入黄帝打猎队伍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愿意称黄帝为他们的头领
他们也相信黄帝能赐给他们力量
在与其他山洞的人相遇
他们则称“我主黄帝”
而其他山洞的人
也不愿意与黄帝的族人相争
逐渐
黄帝的名声越来越大
直至与庞大的炎帝诸国相遇
最终
黄帝打败炎帝诸国(未灭诸国,只要求诸国承认黄帝的头领位置)
统一“海内”
建立起炎黄统一联盟
从此,也标志着父系社会的开始
人们不再以出身是否一个山洞
不以是否一个母系而划分敌我
而是以是否属于炎帝黄帝一族而划分敌我
整个海内
所有山洞的人都属于炎黄一族

后来
跟随者(跟随者相信黄帝的子孙也能赐给他们力量)
继续拥护黄帝的子孙的头领位置
黄帝的子孙
也纷纷到各处的坝子区建立一个个国
这些国的“国王”
都是或远或近的爷孙、叔侄等关系
这些“国王”再推举一人
作为联盟首领
来处理各国之间的小纠纷

此时,炎帝的子孙建立的国仍然存在
但是,属于炎帝子孙的国已经很少了
也没有什么大势力
不可能去争取联盟首领的位置
所以
在大禹治水中
“共工与帝争,怒而触不周山……”
一定不是争帝位
一定是争论某个问题
未获帝的同意
无颜面对共工国的人
所以,共工怒而触不周山
再看《山海经》
……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
相柳所抵触的是,挖掘某处,使该处成为小溪或湖泊
那么
是否可以理解为:
相柳所抵触的是
挖开共工国的拦洪坝
使共工国成为泄洪的湖泊呢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
那么
历史就很清楚了
大禹治水时把共工国当成泄洪区
共工据理力争,未果,怒而触不周山
共工国的人在相柳的领导下
继续抵触此事
被大禹给灭了国

大禹治水后
海内又逐步发展到农耕
有了稳定的粮食供给
整个海内便迅速繁荣发展起来了
大大小小的国很快布满了海内
海内各国人见面所谈
言必称“想当初,我祖炎和黄……,如何如何”
再后来
人口剧增
不得不大迁移时
人们念叨着“我祖炎和黄,请赐给我们力量吧……”
勇敢的走向了祖国各地
散布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繁衍生息
直至现在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23 20:01:20 +0800 CST  
13、古时的建国的方向的启示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
夸父国在共工国的东方
他们的血缘关系是:
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信—夸父
也就是说
共工是夸父的曾祖父
夸父建国在共工的东方
那么,夸父的其祖先应该在西
从西边开始建国
(沿山谷、河边)向东一直建到共工国
然后,共工的子孙要继续建国
只能向东发展(因为西边已经布满的国)
一直建到夸父国。
如此判断,
最西边的长股国一带
就应该是发源地了
而西王母山与长股国就在一个地区
西王母?
西边?王的母亲?
哪个王?
人类社会开始时为母系社会
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血缘关系之限定在同一母系范围内
后来发展到父系社会
才推举首领
称王或称帝
那么
西王母
是否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关键人物呢?
我们的祖先
是否是从西王母山的洞里
走向了四面八方……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24 17:24:25 +0800 CST  
14、炎黄子孙的发源地-西王母洞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西次三经》记载: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大荒西经》记载: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从《山海经》记载来看
西王母实有其人(只是人,不是神)
所居玉山的山洞(……穴处…)
“戴胜,虎齿,豹尾”当是标在(山海经)图上的形象
非本人真实面貌。

根据扶永发考证定位
西王母所居的玉山
应该是云南兰坪县河西乡玉狮村境内的玉狮山
该山上有一村
名叫玉石场
该地为当初开采玉石的场所
所以,玉狮山应为“玉石山”
也就是西王母所居的“玉山”

如果判断正确的话
此山应有山洞,西王母应住在山洞中
随后
在扶永发的建议要求下
当地人进一步打听探索
果然发现一个山洞
在玉狮村不远处的箐沟内
有一石灰岩山洞
坐东朝西,
洞口呈梯形,高2.8米,上边0.8米,下边4米
洞内
长11.3米,宽13.8米,高5.8米
洞的面积约150平方米
可容纳数百人

假设《山海经》记载的西王母确有此人
就住在这个山洞中
那么
在远古时代
寒冷的冬季
能有这样一个山洞避寒,的确相当幸运
在母系氏族时代
只有人多势众的氏族才能占住此洞
用来避寒、储藏越冬食物、躲避其他猛兽的侵袭等等
其他人冬季只能到别处去寻找避寒处所
其结局或冻死、或饿死等等
能生存下来不多
这样
也只有这个山洞中的氏族能进一步得到繁衍流传
直至昌盛
从而最终称“王”
所谓“王”
也可能是母系氏族中老祖母指定一个很有力量的男性
让他带领大伙出去打猎、战斗
或者通过战斗
第一次统一了其他各个氏族
从而人们尊称成为“王”
由此
可以理解为何当初的黄帝
其儿子大多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不同国
因为唯独他们人多势力大
山洞里有储藏
有坚强的后盾
别的地方人愿意跟他走
这样生活有保障
这就是——“洞里有粮,遇事不慌”
当然所谓国
只不过在“海内”
寻找另外一个“坝子”
盖上几座草房子
就叫某某国
一般以建国者的名字命名国名

如此
王的“母亲”
也就是“王母”了
而第一位王
应该是“炎”或“黄”吧
而“王母”
也很可能是“海内”大部分人的祖先
能获得绝大多数人的尊敬

后来
人们即便离开了山洞
来到了坝中
建造草屋
建立以父系血缘为主的父系社会
却依然没忘记他们的共同祖先
——“西王母”
也许
过年纪念的老祖母(详看春节的来历)
就是西王母
每逢春节这个时候
炎黄的后人
一齐带着物品
进入这个“梯”型洞口
把食物供奉在西王母生前坐过的位置前
这一习俗
一直流传到现在

也许就是“西王母”的真正面目
也许
从这个普普通通的山洞
走出了数十亿的华夏民族---炎黄子孙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24 17:26:55 +0800 CST  
15、春节是为了纪念西王母

在遥远的古代
在北斗七星刚刚指向正东方的一天晚上
(不知古代哪一年春节正好在春分的那天
也许这一天就是农历开始的第一天)
山洞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祖母级人物
或许就是西王母
耐不住长期的饥寒交迫
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她的后人
痛哭流涕 捶头顿足
“看啊,勺柄已经指向东方了”
“天气已经开始变暖,万物开始生发,有吃的了”
“只要在熬过这一宿,我们就会有吃的了!!!”
“她就不会死了”
“……….”
于是
他们约定以后每年春节活动的程序、计划
让捕鱼的来年多捕一条鱼
让打猎的来年多抓一只鹿
采果子的来年多采一筐果
并在这一天晚上
把这些好东西都奉献在逝去的老祖母灵前
在这天晚上
所有的家人都必须到场
都不睡觉
与老祖母一同熬过关键的一夜
一同祈祷平安渡过最后的饥寒
一同迎接万物生发的春天
同时
在第二天
晚辈要一起出洞去
看望其他洞中的长辈
是否平安
是否缺衣少粮
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
后来
春节的形式、内容
都发生细微的变化
但是
其主要活动内容
没有改变
一直流传到今天

那么
为什么其他民族没有这个节日
原因或许有这么几条:
最初的迁移出去的一部分民族
不知道这个节日;
非西王母后人的民族不继承这个传统;
由于其他原因
迁移到其他地区的民族未保留住这个传统

这或许是春节只在中国范围流传的原因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25 20:48:40 +0800 CST  
16、夸父追日的由来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
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
后土生信
信生夸父
夸父不量力
欲追日景(“影”的本字)
逮之于禺谷
将饮河而不足也
将走大泽
未至
死于此。

由此文可见
夸父乃一个人
追的是“日影”
最后,“逮之于禺谷”
(在禺谷追上了“日影”)
考虑喝水仍感不足
(这是热的,不足以降体温)
于是,“将走大泽”
(到大泽去,不是去喝水,是去洗澡)
结果,还未到达大泽
就死了。

看来
一切都很明显
夸父追的“日影”
那么,他追的“日影”到底是啥?
我们知道
所谓的影
在光照耀下,形成的
日影,应该是太阳照耀下,形成的
如果很小的物体
形成的日影
也必定不长,
并且影子的移动也很慢
很快就追上
只有很高大的物体
比如高山
在早晨,太阳以稍高于水平线的角度照耀
会形成很长的阴影
并且影子顶部会以很快的速度运行
(假设影子的长度100公里
在早上到中午6小时内
其山顶点轨迹假设为1/4个椭圆(应为螺旋线吧)
那么,其山顶部的影子移动的最初速度为
2*3.14*影子长度/4/6(近似计算)
大约为26.2公里/小时
并且越靠近中午
太阳越高
影子长度越短
移动速度也越来越慢
在远古的某一天早上
以善跑者自居的夸父
看到
山顶的影子以很快的速度从自己身边掠过
于是
夸父的好奇心上来了
他要追一下影子
看看影子到底跑的多快
一直到中午
当影子的速度变慢时
夸父终于追上了影子
但是
他自己也身心疲惫
终于倒下了
假设没有神话色彩
在远古时期
有一个人追赶了日影
那么
首先 判断人的速度
以马拉松的世界纪录(2:03)来看
马拉松的平均速度21.1KM/H
夸父的速度大体也应该在20 KM/H左右
其次 判断山的方位
最初山顶影子的速度应该大于21.1/KM/H
由此判断,山的影子长度大约100公里左右
也就是说,此山应在东南方100公里左右的地方
第三 “禺谷”以及“邓林”的方位
夸父应向东偏南跑
“禺谷” 以及“邓林”应在东偏南方
如果
我们能判断出“禺谷” 以及“邓林”在夸父居住的东偏南方
则是否可以断定
夸父追的一定是日影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26 18:21:21 +0800 CST  
17、夸父追日的验证
先看海外北经
其中记载
无肠之国在深目东……
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
夸父与日逐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国在聂耳东……。邓林在其东……

再先看大荒北经
其中记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逮之于禺谷。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由记录可见
夸父死在成都载天这座山附近
邓林也在这旁边
并且邓林在夸父国东
也就是说
夸父向东行走
最后在邓林倒下

而太阳由东升起
向西落山
如果追太阳
应该向西行走而不是向东
看来他追的不是太阳
而是山的影子
因为山顶的影子会在地面由西向东移动

那么
我们来完整的假设一下这个事件
在远古的时候某一天早上
在成都载天居住的夸父
看到山的影子从身旁飘过
或许好胜
或许与别人打赌
以善跑者自居的夸父
踏上了追逐之路
太阳从东向西
山的影子从西向东
所以
夸父向东追逐
也许到了中午
夸父赶上了影子
附近禺谷当地的人可以给他作证
或许大家纷纷让他喝点水
并告诉他
向北不远有大泽
可以到那游泳降温
也许是夸父听从劝告
继续向北走去
向大泽走去
但是
可能由于中暑或突发心脏病
他倒在去往大泽的路上
这也许就是真实的夸父追日的故事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27 18:43:00 +0800 CST  
18、夸父追日的后续
夸父倒下了
但是
这个故事
也让很多人记住了夸父
很多人指点着在眼前飘过的山影
说 这就是夸父追逐的山影
同时
必然也有很多人
再次踏上追逐之路
结果
人们发现
山的影子长度以及移动速度
在冬天和春天相差很大
通过一年年的观测
人们发现
每年大约6月22日
影子最长
大约12月22日
影子最短
这也许就是“长至夏至短到冬”的来历
于是
祖先们就开始用测量影子的方法来定时节
并与晚上北斗七星的观测相比较
发现两者高度一致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且误差小
毕竟
北斗七星高高的挂在天上
目测其指向角度
会有很大的误差
而测量影子长度这个方法
主要记录下每天影子的最大长度就行
根据长度
可以清楚地看到
最长的影子—冬至
最短的影子—夏至
中间的影子---春分、秋分
可以细分12条横线值
则为24节气(每年一个往返,每个横线值重复1次)
每天影子能达到的最长值
即其所在的水平横线值
代表着当日的节气
看看古代测量日影的仪器---圭
“圭”字,不正是一条条平行横线吗
那么
是否可以判断出
最上边的横线值一定代表冬至

再看看古埃及金字塔
其南面与北面
分别有一通道
白天
太阳光通过通道进入塔内
会在塔内留下非常明显的日影
夜晚
可以通过通道看到北斗七星的指向
这种设计的目的
是否为复活的法老指明季节与方向呢
另外
英国的古代巨石阵遗址
应该也是用来测量日影的
还有
记得古罗马的一个圆形建筑
四周全是窗
据考证也是用来测量日影的
还有
印第安人、玛雅文化等
都有巨型建筑
用来测量日影来定节气

这种原始的方法为:
即太阳光以一定的方位和角度
穿过通道
进入黑暗的室内
照到物体上
形成很明显的影子
根据影子的长度
来判断节气

这是原始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会发现除了在正午的时间测量日影外
在每个时辰都可以分别测量日影
这样
会把季节更替的时间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

所以
世界各地才会出现很多的测量方式
比如巨石阵、多窗的建筑、或者高出丛林的巨型建筑

在很远古的时候
地球上各地的居民
竟然不约而同
都会这种很原始的方法进行测量
要知道
他们彼此相距十万八千里呢
炎黄子孙是因为夸父追日
发现了日影与节气之间的关系
其他各地的人
怎样发现了日影与节气之间的关系呢
他们与炎黄子孙
有怎样的联系呢
假设有联系
是否是同一科技下的传承与变化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28 20:51:56 +0800 CST  
19、八卦的由来
在遥远的古代
有专门负责记录北斗七星的星官
每天晚上
观测北斗七星的指向
并向众人宣布春夏秋冬的来临
后来人们制造了打磨精细的金属物品
用一把金属勺子代表北斗七星
用一个金属圆盘代表固定的大地
(这就是罗盘)
勺子柄的指向依然对应的北斗七星的指向
勺子在圆盘上转一周
表示一年中,北斗七星在天空的运动轨迹
圆盘共分8个方位
每个方位又分为3个小段
共计24个小段(即24节气)
为了让大家都知道24节气
知道每个节气中:
1、 星相(此节气,北斗七星指向以及与太阳等相互位置)
2、 天象(此节气,风霜雪雨特点等)
3、 农耕(此节气,播种还是收获)
4、 物产(此节气中,无非东山核桃熟了、还是西山的桃子该摘了)
5、 建议的活动(此节气建议该干啥以及不适宜干啥,所以,后来也用来占卜吉凶)
于是
每日安排大家的分工劳动时
都按照八卦上的提示
或上南山打猎
或下北海捞鱼
或在洞避风躲雨
这也许就是周易八卦的最初来由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29 20:59:41 +0800 CST  
@人隐江湖 53楼 2013-11-29 21:32:14
不看文章内荣也知道,楼主是个人才
-----------------------------
呵呵。
大都是猜想,不知是否正确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30 17:53:55 +0800 CST  
20、指南针的由来
在遥远的古代
有专门负责记录北斗七星的星官
每天晚上
观测记录北斗七星的指向
用木棍在圆形的石块上转一点
来表示当日北斗七星的指向
后来
人们制造了打磨精细的金属物品
用一把金属勺子代表北斗七星
用一个金属圆盘代表固定的大地
(这就是罗盘)
勺子柄的每天指向依然与北斗七星的指向相对应
有一天
星官的孩子好动
把勺子位置移动了
可是咋也想不起来原来的指向
于是,就随便乱转勺子
多次转动中
他突然发现每次勺子停下来后
勺柄总是指向南方
于是,指南针被发明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1-30 17:58:02 +0800 CST  
@墨国使者 56楼 2013-11-30 18:40:19
马克。。我喜欢看这样的帖子。
-----------------------------
呵呵
欢迎欢迎。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2-01 18:57:50 +0800 CST  
21、火药的发明

从古代一直到近代
人们一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
任何东西都是由5种元素组成
只不过不同物质这5种元素的组成比例不同
真金不怕火炼
把物质中的非金元素炼化
那么该物质剩下的就是金子
任何东西都可以这样炼
当然,最好选用包含金子元素多的东西(比如铅)
这也是炼金术的理论基础

要把非金元素炼化
需要高温高热
越高越好
从木头、煤
一直到焦炭
后来发现
在焦炭中加入芒硝等东西
火会更猛
随着焦炭、芒硝比例的改变
火更猛并且有光、有响声
终于,有一天
一个人把比例调到以前从未试验的数据
点燃以后
“轰”的一声
人炸飞了
火药发明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2-01 18:59:32 +0800 CST  
22、泸沽湖的走婚
摩梭族,这个素有“女儿国”之称的民族,这里仍保留母系社会制度,摩梭族的一切都有女性支配。摩梭族有一种独特的婚姻方式——走婚,走婚在摩挲语中叫“色色”,意为“走来走去”,它形象地表现出走婚是一种夜合晨离的婚姻关系:男女双方不结婚,只在晚上男子到女人家居住,白天仍在各自家中生活劳动。一到夜晚,男子会用独特的暗号叩开女子的房门。在摩梭族眼中,男人女人各住自家,天下男子到处有,东方“女儿国”的女子任我求。在性事方面女方占主要地位,女子一旦不再为男子开门,走婚关系就结束了。
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阿夏”是泸沽湖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彼此又称“夏波”“阿夏”一般一个男子或女子只有一个“阿夏”,只有在感情不合的时候,才会断绝关系,这时才能再找一个“阿夏”。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阿夏”。
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乱伦。
走婚的男女,维系关系的要素是爱情,没有经济联系,一旦发生感情转淡或发现性格不合,随时可以切断关系,因此感情自由度较婚姻关系更纯粹,但也因此而使得男女关系较为平等,不似其他民族的婚姻关系中牵系极为复杂的经济社会网络。
摩梭人走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阿注”定居婚;一种叫“阿夏”异居婚。不管那种婚俗都得举行一个古老的仪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
在女方家举行这个仪式,时间一般在半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们也不参加。这个礼仪是由男方家请一证人把求婚者领到女方家,当然是男女青年早已有了感情了,不存在媒妁之言,母舅之命。他(她)们的母亲及舅舅人也了解和默认后才举行,男方家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把带来的礼品按规矩放在火塘上方锅桩的平台上及经堂里的神台上,向祖宗行礼,向锅桩行礼,再向长辈及妈妈、舅舅、姐姐行礼,然后接受长辈们及姐妹们的祝福。送去的礼品按尊长、老少各有一份。你的心上人“阿夏”必须按摩梭人装饰,从头到脚精心打扮。男方会得到女方精心用摩梭麻布亲手织成有摩梭特色的花腰带。女方家决不会向男方家摊派钱物。她们认为男女相爱是平等的,比什么都重要,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当证人向“阿夏”的母亲、舅舅们交待完后,从此男女双方就公开化了,“阿夏走婚”不请客,不操办,这种古老的风俗又俭朴、又省事,整个仪式一个小时即可完成。
阿注定居婚
现在来讲“阿注”定居婚。摩梭男女青年通过“走婚”仪式后或从男女双方家搬出居住在一起,或男方到女方家居住,也有女方到男家家居住的,但后两者并不多见,他们长年相守、生活在一起,抚养着下一代。这种定居婚为“阿注”定居婚。
“阿夏走婚”:每当夜幕悄悄降临后,这个家庭中成年男人们就出去了,他们当中有各位舅舅、哥哥、弟弟,各奔东西南北,去自己的“阿夏”家。对方的姐妹们在家中等候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到来。她们晚间特别忙,当家长的母亲更是双肩重担,既要打点舅舅和兄弟出门又要照料家中老母和姐妹与小孩们,还要接待自己的“阿注”(丈夫)来幽会。
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夜间生活,你若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规矩。对于那些外面敲门的男人,或者客人,年老的舅舅们是决不会去开门的,也不问是谁,主妇也不予理睬。除非你在门外吆喝几声,说明你是外来的客人,家中老人或小孩才会给你开门。家中成年姐妹众多,但来幽会的“阿注”也多,各有各的幽会暗号和传情方式,如果不是自己的“阿注”就不会让他进自己的闺房,姑娘的闺门一定要对好暗号她才会轻轻打开,大木摞平房母屋里住着年老妇女与儿童,她们一概不管院中之事。
在她们这里,不存在“第三者”,也不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规矩,更不存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男人、女人各住各的家,你不靠我养,我不靠你活,天下男子到处有,东方“女儿国”的女子任我求。在性事方面女方占主要地位,有了这些实感人们恍然大悟,为什么摩梭人根本不存在离婚、寡妇、子女无人抚养、财产继承、流浪儿等等社会问题,他们有自己的性爱观念与道德标准。
摩梭少男、少女们在这“母系”大家庭中由祖母、母亲、舅舅、姐姐们精心照管渐渐拉扯长大,他(她)们具有集体主义思想和互敬互爱的美德。孩子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大家庭的意识和尊老爱幼的教育,服从母亲和长辈,按先长后幼分配食物和其他东西,不干缺德事,这些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给孩子们打上了深深的印记。近几年,虽受外界影响,但摩俊人的社会相对于外界是比较安定的。
摩梭人至今都保存着古老的“共耕分食”的形式。这种生产劳动过程给男女青年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爱情也就在这种土壤中产生了。他们团结互助、淳朴、宽厚、热情大方的美德,蔚然成风,真挚动人,令人羡慕不已。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2-02 20:02:20 +0800 CST  
23、夏波”与“阿夏”的来历

我们看看泸沽湖摩梭族的走婚
“阿夏”是泸沽湖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彼此又称“夏波”、“阿夏”。
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摩梭少男、少女们在这“母系”大家庭中由祖母、母亲、舅舅、姐姐们精心照管渐渐拉扯长大。

据说摩梭族的走婚与蒙古人有关。
但是,蒙古人进驻四川,可以征服当地政府,却很难改变当地习俗。更何况,以后,蒙古人退路被断,被困在四川,只能偃旗息鼓,潜入各山寨之中,更不可能改变当地的习俗了。所以,大多数为男子的蒙古军队,要么无法自我繁衍,彻底灭绝;要么,遵从当地风俗,逐步被同化。
所以,摩梭族走婚的原因与蒙古人无关,
最多,由于蒙古人的加入,走婚的形式稍微有所变化。
那么,这种走婚,从远古时期起,到底怎样形成的呢
母系社会,是不是一直存在这样的婚姻方式呢

《庄子?天下篇》载:“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尚书》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四天,便出发治水,儿子夏启呱呱堕地,他没有见过一面。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史记》中所载,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因大禹治水有功,帝舜封大禹为“夏伯”
“夏”,开创了历代王朝建国国名来由的先例

大禹治水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忘我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竞至于形容憔悴,大腿上没剩下多少肉,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大禹,就是这样一位茹苦救世的圣人。

在这种情况下,大禹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三过其门而不入,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最有可能,当时存在母系社会的特点。大禹与涂山氏之女一见钟情,只经几次缠绵,但未有女方嫁到男方的习俗,尔后,大禹踏上该地区的治水之路,不久涂山氏之女发现自己怀孕,仍呆在母系家族中。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历经沙场风雨,可能已将昔日的情人忘之脑后(所以,大禹未主动联系,且三过涂山氏家族门口而不入)。而治水的时候,衣食不保,居无定所,且翻山越岭行走困难,涂山氏之女也无法找到大禹。
直至大禹治水基本成功,被封为夏伯,有了固定住所,涂山氏之女才联系上大禹。
大禹这时才想起往日的缠绵,然后,正式隆重拜访涂山氏。
人们奔走相告望穿秋眼的涂山氏之女:
“你的禹来了”,“你的夏禹来了”, “你的夏伯(波)来了”, “你的阿夏来了”,……
从此,“阿夏”、“夏波”就成了固定意义的称呼了
而这种婚姻方式,上行下效,同时,也的确适应男方无负担的外出活动,慢慢的,就成为一种习俗。

这,也许就是走婚的来历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2-03 17:08:40 +0800 CST  
远古的思考---45、走婚的启示

在摩梭族的走婚形式下,她们这里男女性爱关系与经济关系牵连不大,结合是自由的,不以谋生为目的两厢情愿的。这种婚姻关系不受家长、亲族的干预、强迫,也不太注重对方的门第、身份和地位。选择上较为注重家族,看重对方的人品、才干、外貌等,在结交女方的意愿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一般以女方的爱憎采取舍。关系的建立较为自由,而且以感情为主要基础。在劳动中、在转山、转海等节日中、在日常生活和相互帮助的交往中或因对方勤劳诚实的品格产生了爱慕,或因对方俏丽的容貌.活泼的性格感染了自己......,便可向对方表示自己愿意结交的心愿。
一般一个男子或女子只有一个“阿夏”,只有在感情不合的时候,才会断绝关系,这时才能再找一个“阿夏”。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阿夏”。
离异更是无瓜无葛,不会发生任何纠纷。男女双方都有主动权,社会、家庭不干预,即使发生纠纷,双方母亲、舅舅们也会妥善处理。
双方结交过程中,如发现对方移情别恋,品性不端或与之情感不合等原因导致关系疏远感情破裂时,男方请人捎个口信或干脆对女方说一声“我不来了”或长期不走访女方;女方也可直接告诉男方不要再走访她家,一旦不再为男子开门,他们之间走婚的关系就结束了。
因为不涉及财产的划分、子女的归属等利益问题。离异也很难引起争执和纠纷。双方皆可处之泰然,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甚至能保持良好的一般朋友的关系。因此也就容易导致离而复合。
离异也不会危及谁的生存,经济再富裕也不会为彼此结合稳固构筑可靠的基础。摩梭“阿夏”走婚的相互结合、离散,其原因是感情为前导。因此,有的摩梭人成年后,男女双方感情不合,在无孩子前更换“阿夏”、“阿注”是常的事,而有了孩子后,就不可轻易更换了。
摩梭少男、少女们在这“母系”大家庭中由祖母、母亲、舅舅、姐姐们精心照管渐渐拉扯长大,他(她)们具有集体主义思想和互敬互爱的美德。孩子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大家庭的意识和尊老爱幼的教育,服从母亲和长辈,按先长后幼分配食物和其他东西,不干缺德事,这些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给孩子们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摩梭人至今都保存着古老的“共耕分食”的形式。这种生产劳动过程给男女青年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爱情也就在这种土壤中产生了。他们团结互助、淳朴、宽厚、热情大方的美德,蔚然成风,真挚动人,令人羡慕不已。
可以试想一下,在远古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候,人们必须报团才能生存下去。社会分工要求男子外出打猎等户外活动,则孩子就只有由母亲或母系其他人员照顾。这样,人人出力,各有职责,每一个人对团体都有作用。集体主义思想和互敬互爱的美德使得种族长久的生存下去。
而在粮食、食物没有剩余或少量剩余的情况下,公有方式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如果垄断,只让一人吃饱,其他人饿死,其结果是,这一个人由于身单力孤无法围猎、农耕获得足够的食物,最终也得饿死。所以,古老的“共耕分食”的形式也是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
在这种“共耕分食”、 互敬互爱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在从事生产,或与生产有关的活动,人人平等,公平享受,此时,能够互相吸引男女双方的,一定是对方的人品、才干、外貌等。而这种只看重人本身的选择,从客观上,必然造成男女双方的强强结合。
强强结合,有利于优生优育,会给我们的民族带来多个英雄人物,他们会站在历史的浪尖上,带领我们向着遥远的光明不断前进。
现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使用各种机械,人们可以独立生活。那种人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状态也不再存在,“共耕分食”所带来的公平、平等也不见踪迹。人人生活在庞大的人流之中,向前看,人员无数,向后看,无边无沿,似乎再也找不到那种大范围的人人平等的感觉,没有那种无紧迫感、压力感的放松、悠闲的心情,为户口、就业、医疗、上学而发愁,生存压力与日俱增。而很多人为了躲避劳动,享受物质刺激,出卖身体者大有人在,为五斗米折腰者遍地都是。老夫少妻、丑男俊女种种不和谐的搭配随处可见。也许,这没啥大惊小怪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这些情况对于种族自身的发展及其不利的。如果孕育不出杰出的人才,人们只加强造粪功能,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复存在。
人类文明发展了几千年,仍不能满足温饱的要求,这并不可怕,只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不会费很大力气的。但是,不能主动、有序地采用对人类社会发展、对于种族发展有利的方式,这才是可怕的!

可以分析走婚的特点
走婚的优点在于:
首先、社会分工明确、“共耕分食”式的社会保障全覆盖、社会结构非常稳定
在外者能够全力拼搏猎物,毫无半点后顾之忧,在内者专心照顾老人孩子,不必为食物担忧。
其次、强强结合有利于种族的进化;
第三、不存在离婚、寡妇、子女无人抚养、财产继承、流浪儿等等社会问题;

走婚的缺点在于:
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社会发展进步缓慢
我们能找到一种具有走婚的优点,且克服其不足的一种模式吗
比如在实行城镇化的过程中
以自家人、亲戚、朋友等为基础
组成小范围的一个群体
居住在一起
这个小群体内
由于存在血缘、朋友关系
彼此互相照顾应该成为可能

同样,城市中
在掌握大量公租房的情况下
是否能引导市民积极调换住房
达到组成一个个 “自立”的小群体呢
达到孩子有人照顾、接送
老人有人陪伴
如此,就极大的解决了养老问题

年轻者外出当兵、求学、就职、研究
则无后顾之忧
也容易出成绩或科研成果
年老者也不在孤单
可以安享晚年

如此,社会应该比较稳定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2-04 20:39:01 +0800 CST  
@大道非至简 63楼 2013-12-04 21:53:12
回复,第33楼(作者: @半卷素书看天下 于 2013-11-11 20:30)
看看泸沽湖的美丽
LZ,费那那么大劲,全错了.
这个地图是上西左南右北,你把它左旋90度是符合现代地图的上北下南了.
上面黄河,右上渤海,最下长江,很易分辨啊,你还能跑火车跑云南去了?赶快上中学进修地理去!
再看看古代九州图的西北角上的半圆形的山
==========

-----------------------------
呵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看
应该是有不同的结论的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2-05 18:16:47 +0800 CST  
25、母系社会以及走婚的解体

母系氏族社会存在的条件是:离开集体,个体无法存活。
随着农耕的普及
食物大增
人口也大增
于是,各“国”则会不断的外迁人口
这些外迁人口
有的跟随炎和黄的子孙
寻找新的坝子,建立新的国

也有一些
由于各种原因
不能成立国
只能三三两两散居各个山谷中
他们也会打探各个“国王”或有德行之人的情况
会逐步聚集在有德行之人周围
从技能上进行学习
从品德上进行模仿
这样,会慢慢形成一个大的居住区
正如帝舜所居之地
一年成聚(村落)
两年成邑
三年成都
在这种新型的居住区
人们彼此之间也不全是母系血缘关系
人们的自立意识也很强
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
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灵活性
不断的向外开拓
发现并耕种更多更富饶的土地
从而获得更多的粮食
也能哺育更多的人口
而众多的人口也是更大的生产能力
所以,他们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成几何等级爆发
而母系氏族在不断的走出去开拓的时候
都会在有利的地形或富饶的土地上占地盘
这样,一块地方可能驻扎着好几个氏族
虽然一开始相距很远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
居住地不断扩大
相邻的氏族居住地就会连成一片
会形成不同氏族、不同居民相互交错混居
这种混杂居住状态的也越来越大
最终融合成一个大的居住区

这时,人多力量大便显示出重大作用
人多意味着势力、力量
意味着可以占有更多的土地、财富
人们在进行走婚时
特别是那些散居家庭(无国的平民)
对人的所属争夺也进入白热化
自己的儿子为何要在母系家中、别人家中呢
将来自己的土地谁来种呢
儿子要回来
女儿也要回来
后来干脆把妻子娶回家来以延续香火
当然,母系方不答应
于是,财力雄厚的男方用丰厚的彩礼将妻子娶回来

另外
由于有了国家机器
也就有了很多的机构
比如天文历法、民事裁决、守卫军队等等
造成大量脱离生产的人员
这些人掌握或拥有财富或食物
能够脱离母系氏族,独立生存
也能把众多的女性吸引到他们周围
建立以男人为中心的家庭

这样,维系母系氏族的基础条件发生改变
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脱离集体
母系氏族的成年女性减少,人口增长逐步减慢
也使得该氏族也不得不拿出彩礼
为众多男性,娶进妻子
从此,嫁女娶妻成为婚姻主流
母系氏族社会逐步形成了以男方为家庭中心的父系氏族社会
同时也意味着走婚的终结

可见
如果不能将每个个体纳入整个体系
游离于体系外的个体
会迸发出十足的干劲
并慢慢壮大
最终会造成整个体系的解体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2-05 18:23:29 +0800 CST  
26、禅让制

据说
在远古时代
曾流行禅让制
帝尧退位给舜
帝舜又退位给禹
这就是人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
在这之前是怎样传承下来的呢
据记载
黄帝的谱系:
黄帝(正妃)---玄器(大儿)-----极 ---高辛(帝喾)---后稷 (周朝 武王发之祖)
少昊 ---契 (商朝 成汤之祖)
---尧 帝尧
---挚 帝挚(因不善,崩)

黄帝(正妃)---昌意(小儿)---韩流---颛顼---舜(颛顼的五代孙,平民)
---禹(颛顼的孙子)夏朝之祖
据记载帝位传递顺序:
黄帝---少昊---颛顼---高辛---挚---尧---舜---禹
从记载来看,帝位一直在黄帝正妃的大儿子与二儿子的后代之间来回传递。
即黄帝---大儿子---小儿子---大儿子---大儿子---大儿子---小儿子---小儿子---小儿子---大儿子---大儿子
玄器 颛顼 高辛 挚 尧 舜 禹 夏朝 商朝 周朝
可以看出
从黄帝开始
黄帝---少昊---颛顼---高辛
黄帝后代的两支一直轮流坐庄
这有啥说法吗
也许
自从黄帝带领人们大战夔牛后
整个海内人心归顺
在黄帝的带领下
老虎捉来坐到
恶蛇捉来捆到
长龙捉来骑到
人们将更凶猛的怪兽一一抓获
获得了更多的食物
这时
山洞里的“老祖母”级人物发话了
以后出去打猎的头领
就由黄帝这一支人担任吧
在黄帝的两个儿子之间轮流担任
你们都要听他的
可以判断分析
黄帝的正妃以及他的两个儿子也在此山洞
而黄帝其他地区的23个儿子
却不能提出异议
因为他们不在这个洞内
(是否可以认为,黄帝应为母系、父系社会的过渡人物)
于是
在少昊做头领时
颛顼在年龄很小时就开始辅助少昊
可能是
一方面辅助
一方面学习
等颛顼做头领时
高辛也是在年龄很小时就开始辅助颛顼
如果没有约定
为何要从另一支人选取辅助之人呢
从自己的后代中挑选不行吗

到了高辛(帝喾)
“老祖母”和黄帝都远在天国享福
口口相传的约定人们也不愿记清楚
做首领的巨大好处
也让人们不舍得放弃帝位
于是
帝喾便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挚
而挚由于“不善”,“崩”了
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兄弟---尧
此时,另一支人不愿意了
“皇帝轮流坐,啥时到我家”
没办法
尧只好说“你们选一个有德行的人吧,可以接我的班”
于是按约定
从小儿子那一支中推举了舜
在舜帝期间
大禹通过治水
积攒了大量人气、实力
特别是对共工国的灭绝
让人们知道了对抗帝位、对抗强者的下场
在舜退位时
大禹便众望所归的登上帝位
大禹退位时
也舍不得将帝位交出
于是
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为保卫帝位
大禹的儿子启打败了反对者
登上了帝位
至此
“老祖母”的口头约定被正式取消
而另一支的人们(黄帝的大儿子)
则一直愤愤不平
迫于帝位拥有的武力
也不敢随便来夺帝位
于是
他们一直在等
一直在找机会
终于等到了夏桀残暴失去民心
成汤高举大旗,推翻夏朝,建立商朝
从此后
炎黄子孙再无约束
人人都是炎和黄的后裔
个个都流淌着炎和黄的鲜血
个个都有炎和黄赐予的力量
试问天下,谁主沉浮
那只有
强者为王
败者为寇
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于是
一场席卷长城内外、贯穿几千年的血雨腥风
在神州大地拉开了序幕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3-12-06 20:15:21 +0800 CST  

楼主:半卷素书看天下

字数:1038503

发表时间:2013-11-01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9 14:33:12 +0800 CST

评论数:9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