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虑一得之奇想录

10.6.13.1.9物态
玻璃并不完全是固体
玻璃既不是晶态,也不是非晶态,也不是多晶态,也不是混合态。理论名称叫玻璃态。玻璃态在常温下的特点是:短程有序,即在数个或数十个原子范围内,原子有序排列,呈现晶体特征;长程无序,即再增加原子数量后,便成为一种无序的排列状态,其混乱程度类似于液体。在宏观上,玻璃又是一种固态的物质。
玻璃就是这样一种物质。造成玻璃这种结构的原因是:玻璃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速度太快,而结晶速度又太慢。当温度下降,结晶刚刚开始的时候,粘度就已经变得非常大,原子的移动被限制住,造成了这种结果。所以,玻璃态类似于固态的液体,物质中的原子永远都是处于结晶的过程中。
因此,玻璃中的原子位置看似固定,但是原子间依然有作用力促使它具备重新排列的趋势。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这和石蜡中的原子状态不同。所以,同样不是晶体,常温下,石蜡完全是固体,而玻璃却可以被看作是粘度极大的液体。

10.6.13.1.10揭示玻璃非固体之谜
在实验中,为了观察微观原子的真实运动情况,研究人员利用较大的胶体微粒模拟原子,并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这些粒子形成的凝胶因为构成了二十面体结构而无法形成结晶——这与20世纪50年代布里斯托尔大学的Charles Frank作出的预测相一致。这种结构解释了为什么玻璃是“玻璃”而不是液体或固体。
此次研究对于理解亚稳态材料来说是个重大的突破,它将使进一步开发金属玻璃等新材料成为可能。另外,如果能够通过操作使金属在冷却时形成玻璃一样的内部结构,将有可能大大减少金属缺陷。[3]??(科学网 梅进/编译)
(《自然—材料学》(Nature Materials),doi:10.1038/nmat2219,C. Patrick Royall,Hajime Tanaka)
玻璃表面看上去是固体,实际上并不是。5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尝试弄清玻璃的本质。英国、澳大利亚及日本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玻璃无法成为固体的原因在于玻璃冷却时所形成的特殊的原子结构。相关论文将在线发表于《自然—材料学》(Nature Materials)上。
主要研究人员、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Paddy Royall说:“一些材料在冷却时会形成结晶,其原子会以高度规则的模式进行排列,称为“晶格”(lattice)。不过玻璃在冷却时,原子拥堵在一起,几乎随机排列,妨碍了规则晶格的形成。”

10.6.13.1.10新兴技术
玻璃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功能独特的玻璃纷纷问世,兴旺了玻璃家族。
不碎
英国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发明了一种用于飞机上的打不碎玻璃,它是一种夹有碎屑黏合成透明塑料薄膜的多层玻璃。这种以聚氯酯为基础的塑料薄膜具有黏滞的半液态稠度,当有人试图打碎它时,受打击的聚氯酯薄膜会慢慢聚集在一起,并恢复自己特有的整体性。这种玻璃可用于轿车,以防盗车。
防弹
防弹玻璃是由玻璃(或有机玻璃)和优质工程塑料经特殊加工得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它通常是透明的材料,譬如PVB/聚碳酸酯纤维热塑性塑料(一般为力显树脂即lexan 树脂也叫LEXAN PC RESIN)。它具有普通玻璃的外观和传送光的行为,对小型武器的射击提供一定的保护。最厚pc板能做到136毫米厚,最大宽度达2166毫米宽,有效时间达6664天。
可钉钉玻璃
日本三菱电子仪器实验室研制成功的这种玻璃,是将硼酸玻璃粉和碳化纤维混合后加热到1000摄氏度制成。它是采用硬质合金强化的玻璃,其最大断裂应力为一般玻璃的2倍以上,无脆性弱点,钉钉和装木螺丝,不用担心破碎。
不反光玻璃
由德国SCHOTT玻璃公司开发的不反光玻璃,光线反射率仅在1%以内(一般玻璃为8%),从而解决了玻璃反光和令人目眩的头痛问题。
防盗玻璃
匈牙利一家研究所研制的这种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导线,万一盗贼将玻璃击碎时,与金属导线相连接的警报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隔音玻璃
日本一家公司从德国引进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隔音玻璃。这种玻璃是用厚达5毫米的软质树脂将两层玻璃黏合在一起,几乎可将全部杂音吸收殆尽,特别适合录音室和播音室使用。它的价格相当于普通玻璃的5倍。
空调玻璃
这是一种用双层玻璃加工制造的,可将暖气送到玻璃夹层中,通过气孔散发到室内,代替暖气片。这不仅节约能量,而且方便、隔音和防尘,到了夏天还可改为送冷气。
真空玻璃
日本平板玻璃公司开发的这种真空玻璃,是在两片厚度为3毫米的玻璃之间设有0.2毫米间隔的1/100大气压的真空层,层内有金属小圆柱支撑以防外部大气压使两片玻璃贴到一起。这种真空玻璃厚度仅6.2毫米,可直接安装在一般的窗框上。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适用于民宅和高层建筑的窗户。
智能玻璃
美国研制的这种玻璃透明度能随着视野角度变化而变化,它有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膜,其散光度、厚度、面积和形式都能由制造者自由选择,利用它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和屏蔽作用。
全息玻璃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开发的全息衍射玻璃,可将某些颜色的光线集中到选择的方位。用这种玻璃的窗户可将自然光线分解成光谱组合色,并将光线射向天花板进而反射至房间的各个角落,即使没有窗户的房间,也可以通过通风管从反射墙“得到”阳光,然后由孔眼将光线漫射到天花板上。
调温玻璃
英国一家公司研制成功被称为云胶的热变色调温玻璃,它是一种两面是塑料薄膜和中间夹着聚合物水色溶剂的合成玻璃。它在低温环境中呈透明状,吸收日光的热能,待环境温度升高后则变成不透明的白云色,并阻挡日光的热能,从而有效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生物玻璃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制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能和活性组织结合的新型生物玻璃。这种生物玻璃具有生物适应性,可用于人造骨和人造齿龈等方面。
天线玻璃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电视天线窗户玻璃,这种玻璃内层嵌有很细的天线,安装好后,室内电视机就能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画面。
薄纸玻璃
德国科学家制造出一种能用于光电子学、生物传感器、计算机显示屏和其他现代技术领域的超薄型玻璃,它的厚度仅为0.003毫米。
信息玻璃
日本德岛大学发明了一种能记录信息的玻璃。它记录信息时,先用光学显微镜将激光集中在玻璃内部的某一点上,30微微秒即完成一次照射,留下一个记录斑点,读信息时,通过激光扫描斑点来进行。这种记录信息可在常温下进行,其性能已高于大家使用的光盘。
污染变色玻璃
美国加州大气污染观测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探测污染的污染变色玻璃。这种玻璃受到污染气体污染时能改变颜色,例如当受到酸性气体污染时变成绿色、受到含胺气体污染时变成黄灰色等,用它来制作污染检测材料和标示材料将具有广泛的用途。
排二氧化碳玻璃
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开发出可透过二氧化碳的玻璃膜,将它应用在居室的玻璃窗上,可将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室外。它在不同的湿度下,透过的二氧化碳量不同,湿度越大,透过性越高。
电解雾化玻璃
电解雾化玻璃,具有耐刮、耐划,手感舒适、柔软,不带汗渍、指纹印的功能。它改变传统玻璃给人的冰冷及生硬的感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电解雾化玻璃在通电后,会自动产生表面雾化效果,瞬间改变透明度,在外部看起来就和一般白墙无异。日本透明公厕就是应用电解雾化玻璃的效果。
泡沫玻璃
保加利亚的建材专家研制成功一种泡沫玻璃,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不腐烂,吸湿性差,便于加工,也容易与其他建筑材料黏合。这种新型泡沫玻璃是在加入各种矿物成分的液体玻璃的基础上制造成功的。
自洁玻璃
日本东京大学发明了一种二氧化钛涂层玻璃,能防止污垢和水点聚积于表面,可达到自动清洗和防震的效果,可不费气力清洁玻璃窗。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5 20:16:12 +0800 CST  
10.6.13.2探讨: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75%的原因
从百度资料来看,玻璃最大的特点:玻璃既不是晶态,也不是非晶态,也不是多晶态,也不是混合态。理论名称叫玻璃态。虽然,玻璃像固体一样保持特定的外形,但是,玻璃并不完全是固体,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从微观上看,玻璃也是一种液体,玻璃可以被看作是粘度极大的液体。),无固定熔点,玻璃态物质比结晶态物质含有较高的内能。
科学家经过试验,测得,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75%。
我们前文分析了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80%的原因。那么,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75%,是否也是同样的原因呢?即玻璃分子的吸力以及间距决定了玻璃分子间的中微子最高速度75%的光速。有何证据呢?
水中由于释放中微子而产生额外的压强,均匀的向外作用在水表层的水链上,使水滴呈球形。那么,玻璃内部释放的中微子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从微观上看,玻璃也是一种液体,玻璃可以被看作是粘度极大的液体。……或许,正是由于玻璃内释放出更多的中微子,使得玻璃态物质比结晶态物质含有较高的内能,使得玻璃内部SiO2分子间不能按照固定规则组成固定立体空间结构,SiO2分子空间位置不固定,或许稍微移动或者转动,玻璃体内部接近液态状;外部由于接触空气,温度降低,更接近固态。所以,当玻璃被加热时,不会整体一起融化,会先把外部玻璃融化,其内部就随之融化了。当加热玻璃外部时,受外界温度、气压、以及具体的玻璃外部形状、厚度等等原因,外层玻璃的融化温度不固定,即玻璃无固定熔点。
或许,玻璃释放的中微子造成了“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的原因吧。
另外,就像水一样,玻璃的最大特点就是透明、透光,光线能够穿透。这其中,有何道理呢?



10.6.13.3探讨:光能够穿透水和玻璃的原因
上文我们分析到:……玻璃最大的特点:玻璃既不是晶态,也不是非晶态,也不是多晶态,也不是混合态。理论名称叫玻璃态。虽然,玻璃像固体一样保持特定的外形,但是,玻璃并不完全是固体,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从微观上看,玻璃也是一种液体,玻璃可以被看作是粘度极大的液体。)……
可见,玻璃与水一样,都可以看成一种液体。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光束的半径远远大于单个水分子或者玻璃分子的半径。相当于中微子同时从亿万个分子间穿过。中微子在前进(比如从左到右)的过程中,或许通过碰撞、共振等原因,会打破一部分水链之间的连接,释放出大量的0速中微子,中微子会把动能通过碰撞传递给0速中微子。大量的0速中微子在得到动能的同时,必然存在压强增大,体积扩张,由于水分子以及玻璃分子不是刚性连接,不可移动,强大的压力会暂时把水分子与玻璃分子分开,相当于在亿万个的水、玻璃分子间,开辟出一条条只有中微子存在的“专属区”。在这样的专属区内,大量外来的中微子可以“呼啸”着穿过,虽然其动能有所损失,但其运行方向可以保持不变,可以一直穿过水或玻璃。这就是光能够穿透水和玻璃的原因。在非专属区,中微子会碰到水、玻璃分子发生四处散射,中微子就不能穿透水或者玻璃。同理,中微子从右到左,也同样经过专属区碰撞减速后,可以安全到达。
或许,这就是水、玻璃双向透光的原因。关键是能够形成中微子通过的专用通道。


10.6.13.4推论:透明物体都能形成中微子通过的专用通道。
在上文,我们分析了水、玻璃能够双向透光的原因,关键是水、玻璃分子可以能够释放中微子,并且暂时移动形成中微子通过的专用通道。在这个专用通道里,四面八方各个方向的中微子都可以呼啸而过,虽然会有一些中微子进行多角度的碰撞后迷失方向,但是,在一束光的范围内,总有一些中微子还是能够穿透的,这就是水或者玻璃能够透光的原因。
据此推断,所有透明物体之所以能够透光,或许是透明物体中能够形成中微子通过的专用通道。
大部分透明体是液态,也有固态的透明体。这些固态的透明体或许不是非真正的固态。“真正的”固态物质按照密集堆放的方式形成稳定的状态,由于分子彼此位置相对固定,不易断裂,所以,不能大量释放中微子,也不能轻易移动,就不能形成中微子通过的专用通道,绝大部分甚至全部中微子都会被固体物质分子四处散射,不能形成稳定的通过光束,固体物质也就不透明了。另外,或许有部分固态透明体属于真正的固态,但是其空间结构比较特殊,不按照密集堆放的方式排列,其内部具有空旷、通畅的通道,所以,中微子能够通过而成为透明体。








10.6.13.5猜测:水和玻璃不能产生磁场的原因
在上文,我们分析了水、玻璃能够双向透光,即中微子能够自由、双向穿透水或者玻璃。在任何一个平面上,都存在中微子的进进出出。
我们在前文分析认为:中微子在空间的定向流动就是磁场。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即磁铁能够保证中微子一直从磁铁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在磁铁的一端,中微子只存在一个流向,要么流入,要么流出。无论多小的磁铁,必然存在N极与S极。不可能只流入不流出,也不可能只流出没有流入。
显然,水或者玻璃不能满足这个条件,它们对中微子的流向没有任何约束,中微子可以在水或者玻璃的任何一个平面上自由的流入、流出。这样,水或者玻璃不能产生磁场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6 19:48:11 +0800 CST  
10.6.13.5探讨:吐鲁番的火焰山高温的原因
10.6.13.5.1百度 新疆火焰山
新疆的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主要由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山长100多公里,最宽达10公里。海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炙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7.8度,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度以上,是名副其实“中国热极”。

10.6.13.5.2从无电的角度来看:吐鲁番的火焰山高温的原因
新疆的火焰山主要由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而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的主要成分是SiO2。
上文我们分析到,玻璃(SiO2)能够释放出中微子,这些中微子一方面在SiO2分子间循环,还有一部分会释放到大气中,大量的砂石会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在没有其它物质吸收的情况下,中微子会被顺利的释放到地面空气中。当正午时,烈日当空,这些中微子会迅速从周边中微子获得接近光得火焰山周边空气压力增加,同时温度上升。而地表处,正是大量中微子集中向大气释放的处所,中微子数量多,必然要向空气中扩散,必然推动空气分子以更高的速度向外运动,空气分子的相互碰撞摩擦,使得地表附近的空气分子平均运动速度提高,所以,地表的温度会格外高。
或许,这就是,火焰山高温的原因吧


10.6.13.6探讨:乌龟在沙滩内产卵孵化的原因

我们知道,卵孵化需要保持一定的恒温。
乌龟在沙滩内产卵并且成功孵化出小乌龟,说明沙滩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温度的恒定。
那么,沙滩上如何能够保持比较恒定的温度呢?
沙滩中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也就是说,砂可以看成是一粒粒的玻璃碎片。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存在中微子进入砂子中,砂子内能够产生0速中微子,这些0速中微子不断从周边的中微子中吸收能量,从而把砂子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波动范围。特别是一定深度下的砂层,受气温影响程度降低,依靠自身释放的0速中微子源源不断的吸收能量,可以将沙层的温度保持恒定。我们可以实际测量一下,沙滩下(比如砂下0.5米处)的24小时温度曲线图,看看其温度保持在多少度左右。
或许,这就是乌龟在沙滩内产卵孵化的原因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7 20:28:53 +0800 CST  

10.7土,提供充沛能量的温床
在上文,我们分析了玻璃(其成分SIO2)的一些特点,比如可以释放能量(中微子),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温等等。
那么,具有SIO2成分的土,我们称之为大地母亲的土地,又有那些特点呢?
10.7.1百度 : 土
土是尚未固结成岩的松、软堆积物。主要为第四纪时的产物。土与岩石的根本区别是土不具有刚性的联结,物理状态多变,力学强度低等。土由各类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成。土位于地壳的表层,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主要地质环境。土与岩石一起是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方言中有土坷垃的别称。
中文名 土
造字法 象形
词性 名词;形容词;动词
拼音 tǔ
10.7.1.1基本信息
〈1 〉土
土由岩石经历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以及剥蚀、搬运、沉积作用交错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生成的各类沉积物。土的固相主要是由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多种矿物颗粒构成的,对有些土来讲除矿物颗粒外还含有有机质。
土的固体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矿物成分及组成情况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2 〉稳定土基层
指的是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结合料与土、砂砾或其它集料,经拌和、摊铺,压实而成的路面基层。
〈3 〉石灰稳定土
将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掺人各种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经拌合、压实及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称为石灰稳定土。它包括石灰土、石灰稳定砂砾土、石灰碎石土等。石灰稳定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水性。广泛用作建筑物的基础、地面的垫层及道路的路面基层。
〈4 〉土壤(英语:soil)是一种自然体,由数层不同厚度的土层(soil horizon)所构成,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土壤和母质的差异主要是表现在形态特征或物理、化学、矿物等性质。在工程方面土壤被认为是表岩屑(regolith)或是松动的岩石物质。这种解释严格来说(或者以环境科学的角度来说)并不正确:土壤是由母质(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所形成的,其特性与母质不尽相同。土壤经由各种风化作用和生物的活动产生的矿物和有机物混合组成,存在着固体、气体和液体等状态。疏松的土壤微粒组合起来,形成充满间隙的土壤,而在这些孔隙中则含有溶解溶液(液体)和空气(气体) 。因此土壤通常被视为有三种状态 。大部分土壤的密度为1~2 g/cm。地球上大多数的土壤,生成时间多晚于更新世,只有很少的土壤成分的生成年代早于第三纪。
成土作用是由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过程对土壤母质(岩石)的综合效应。基岩风化产生的母质就是土壤形成的来源。土壤的形成涉及到土壤剖面中的边界层或地面层,它们因为母质的增加,损失,改变和易位构成土壤。风化后自岩石中而来的矿物质经由许多作用交互影响,从而生成次生矿物及其他在水中溶解度不同的化合物,这些成分会随着水或者生物活动而被带到其他地方。 土壤内部物质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改变,从而形成各种土壤独特的外观。在温暖地区频繁大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尽管很少有有机物质,植物仍然很快就生长在玄武岩上。植物为了在贫乏的岩石上存活,开始用特殊的营养方式维生,例如溶解鸟粪。发展中的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独自或联合,很快逐步分解了多孔熔岩并积累了有机质。但即使如此,主要的孔破碎熔岩在这个植物根上成长将可被视为土壤。土母质、地区性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物势和时间这5个典型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及演变方式,并且对土壤“生命”循环的进行方式产生影响。
母质
构成土壤的原材料叫做母质。它包括:风化的原始基层岩;次要的从其他地点运来的辅助材料,如崩积层和冲积层;沈淀物已存在 ,但在其它方式混合或改变-旧土壤形成,包括泥炭或高山腐殖质的有机物;人为的材料,如垃圾填埋场或矿物废料。 少量土壤直接地底岩破裂形成。这些土壤通常被称为“残积土”,并与他们的母质有大致相同的化学性质。大部分土壤源于通过风力、水力和重力被运到其他地点的材料产生。其中一些材料可能移动了数英里或只有几英尺。风吹材料称为黄土,覆盖在北美洲中西部地区和亚洲中部以及其他地点。在南北纬度,冰碛物是许多土壤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大山附近形成,是冰川冰移动的地面的产物。冰可以把岩石和大石头打破成较小的碎片,也可以整理材料成不同尺寸。随着冰川的冰融化,融化的水也移动和整理材料并排序、整理和从他们原始位置改变距离。土壤侧面更深的区域可能有与他们沈淀的水、冰块或风相对不变的材料。
土壤一般分成六层:O层是枯枝落叶层,A层是腐殖质层。E层是淋溶层。以上三层为表土层。B层是淀积层。C层是风化层。R层是岩石层。以上三层为心土层。
土壤来自岩石、无机物、有机物,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有机物构成。地球表面形成 1厘米厚的土壤,约需要 300 年或更长时间。
“资源”是对人类可以利用而言的,因此,土壤资源是指在一定科学技术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壤。土壤的形成与保护确保生物的生存。
土壤的形成极大地依赖于气候和土壤的不同气候带县显示与众不同的特点。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风化和浸出。风动作沙子和其它粒子,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几乎没有植被。的类型和数量的降水影响,土壤形成的影响的运动离子和粒子通过土壤,协助发展不同土壤剖面。季节性和每日温度波动影响的效力,水风化母岩的物质和影响土动力学,冻融是一种情感的机制,打破了岩石和其他综合材料。温度和降水率影响的生物活性,化学反应速率和类型的植被覆盖。
土壤的形成激发的依靠气候,不同气候带的土壤也显示了有特色的特征以及养分。温度和水分影响到了风化和沥滤程度。风可以移动沙子和其他碎粒,特别在很少有植物覆盖的干燥地区。降水的类型和数量通过土壤影响离子和粒子的移动而影响土壤形成,协助了发展不同土壤剖面。季节和日常温度波动在 母基岩物质和影响土壤动力、冰冻和融化时风化影响水的效力是一个打破岩石和其他结实物质的作用结构。温度和降水率影响生物活动、化学反应速率和其他植物被覆的种类。
生物因素
植物、动物、真菌、细菌与人类会影响土壤的形成。动物与微生物混合土壤并形成洞穴与孔隙,使得水汽与气体能够在土壤内移动。同样的,植物的根系会在土壤中形成通道。其中植物的主根(taproot)能够深入土壤数米,穿透许多不同土壤层,将土壤剖面中深层土壤之养分带至上层土壤。植物的细根会再浅层土壤展开,部分的根很容易腐烂,腐烂后的残留于土壤中的植体会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微生物,其包括了真菌与细菌,可以帮助土壤储存养分并会影响植物的根与土壤中养分化学交换。人类的活动亦会影响土壤的形成,包括借由移除土壤的植被使得土壤被冲蚀,混合不同土壤层,使得被翻搅至上层为风化的土层开始风化,并重新开始土壤的形成过程。
植被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影响土壤的形成,其可以避免雨水冲刷土壤表面防止表面径流(surface runoff)。植物也可以遮蔽下方土壤,使土壤保持较低温度与降低蒸发散量进而保留更多的水分。植物也会借由蒸散作用(transpiration)来加速土壤水分的散失。植物也可以和成新的化学物质,借此来打破或者形成土壤颗粒。植物的类型与数量是由气候、地形、土壤特性与生物因子来决定。土壤因子包含了密度、深度、化学组成、酸碱度(pH)、温度与湿度,这些因子都会大幅的影响植物的类型与其生长的地点。死亡后的植物、落叶与茎在土壤中,而微生物会分解这些有机物质使其与土壤上层混合,这样的过程亦是土壤形成过程的一部份。
时间是上述所有形成条件中必须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变化特征依赖于其他的形成因素,土壤的形成需要时间,并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影响。土壤是不断在变化的。例如,最近的洪水沉积物因为有没有足够的时间作用,便难以形成土壤。而表面物质被覆盖,并且形成土壤的过程将一再循环。长时间所造成的变化及其影响使得土壤层的形成,也意味着简单的土壤组成是罕见的。虽然土壤能够长时间稳定,但最终生命周期的土壤,是脆弱且易受侵蚀的。尽管土壤退化和倒退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土壤周期皆是长时间且肥沃的。
土壤形成因素影响其存在的土壤中,即使“稳定”的情况是持久的,有些是数百万年。土壤表面物质被吹走或冲走。增加、减少和取代,土壤经常受到新的条件。不管是缓慢或快速的变化,取决于气候、地貌状况,和生物因素
土层的命名基于土层材料的组成,这些材料反映出了土壤形成的特殊进程的持续时间。使用字母的短手记号和数字他们标记。他们对颜色、大小、质地、结构、浓度、根的数量、pH值、空隙、边界特征和是否有小瘤或凝固物描述和分类。任何土壤侧面层没有大部分的层隐藏在下面,土壤可能有几个或许多层。
暴露的母质层有利于决定生产最初的土壤适合植物生长。有机残留物的积聚物下生长,积累的有机层叫做森林地被物。生物有机体移植和打破有机材料,使其他植物和动物可以生活在有用的营养物中,并且足够的时间之后,一个出众的有机表层形式连同腐殖质叫做A层。

10.7.1.2土壤分类
为了了解不同土壤之间的关系以及它的特定用途,所以把土壤分类。第一个土壤分类系统是俄罗斯科学家Dokuchaev在1880年左右开发的。它被美国和欧洲研究者修改并且开发这个系统通常使用到了1960年代。它基于土壤的特别形态取决于他们的材料和母质的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不同的分类系统开始出现,他们侧重于土壤形态而不是他们的材料和母质。自那时以来,分类系统又经历了进一步的修改。
通俗分类法
黑土- 富含腐植质的土
黄土 - 一般常见的土
红土- 富含氧化铁的土

10.7.1.2.1美国分类法
这是土壤分类的最高级别。以后缀“sol”结束。在美国分类法中,这十二个排列是:
淋余土(Alfisol) - 淋余土与极育土相较,系属高盐基森林土。成土过程的标志,为有层状结晶格子黏粒移位,盐基不过分缺乏,常见之层序组合为具有一淡色或黑癠披被层覆盖在一黏聚层之上。气候环境多属温暖,且在植物生长季节常有3个月以上能供给中性植物有效水分。典型的淋余土中之有机物穿透浅,有显著的黏粒聚积,黏粒聚积层次可厚可薄,而与整个盐基饱和度皆属中等偏高,且整个剖面变化不大。
灰烬土 (Andisols)- 灰烬土是指土壤剖面中有60%以上的厚度具有火山灰土壤性质(Andic soil properties)的土壤,通常在火山爆发后生成。灰烬土的主要特性为:(1)容积比重很低,一般为小于900公斤/立方米。(2)无定形物质很多,草酸可萃取铁铝含量多(一般大于2%)。(3)对磷酸具有强吸附力。因此灰烬土通常很轻,为强酸性土壤,施磷肥效果低。主要分布于阳明山国家公园的大部分地区,土体表面30~50cm大部分为黑色物质,中间为由安山岩风化的物质,大多呈黄棕色,底层为安山岩。
旱境土 (Aridisol) - 旱境土所共有之独具性质,为一年中有很长时期缺乏有效水分以供中性植物生长,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之土壤化育层,表土层不受腐植质之污染,而使颜色呈显著加深,与缺乏深宽罅隙。在土壤温度温暖之程度足够植物生长之大多数时间内,缺乏有效水分,与在土壤温度高于8°C时,从不会含有效水分可连续供植物生长长达90天。旱境土为干旱地区之主要土壤,地表处仅有少量有机碳聚积,常有大量之碳酸盐类与黏粒聚积。
新成土(Entisol) - 主要为在土壤中缺乏由重要成土过程中任何一组所遗留下来之标志能成为区分特征,亦可无附属特性。故新成土共有之独具性质为系矿物质土壤物质并缺乏明显的土壤化育层次,可发生于任何气候下。缺乏化育层的理由,可能为顽固的母质;硬而缓慢溶解岩石;缺乏足够的时间可供化育层的形成与在坡地上侵蚀速度超过土壤化育层的形成。一般言之,新成土黏粒缺乏位移情形,有机物少量聚积。
冰冻土 (Gelisols)- 冰冻土之独具性质为生成于永远冻结地带(permafrost zone),其定义为土壤表层下100cm为永冻状态,或是在表层100cm内含有永冻物质(Gelic materials)而200cm以下处于永冻状态。
有机质土(Histosol) - 有机质土所独具性质为在上部80cm内含有甚高之有机物,一般有机物厚度在80cm内,有一半以上土层至少含有20~30%,或富含有机物之层次系停落在岩石上或岩石之粗碎块上。此类土壤皆为由于在水中聚积,且多少曾进行分解之植物残体所组成,但亦有若干系由森林落叶枯枝或藓苔植物在过湿环境下与可以自由排水情形下生成。
弱育土 (Inceptisol) - 弱育土独具之性质为在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或有连续3个月以上时间是温暖季节期间,土壤含有水分可有效于植物生长,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曾受改变或稍具位移性质(除碳酸盐类或无定形硅酸外)集中现象之土壤化育层次。质地细于壤质细砂土,含有若干可风化性矿物,黏粒成份具有中至高能量之阳离子保持力。弱育土除在较干环境外,几乎在任何环境下皆可生成,土层常较浅,且多数位于相当年轻之地表面。
黑沃土(Mollisol) - 黑沃土所独具之性质为有一暗棕至黑色之披被层(Mollic epipedon),构成A与B化育层总厚之1/3或以上,或其厚度大于25cm,具有明显构造,或当干时呈软的构造,在A1化育层与B化育层中其可萃取阳离子以钙占优势,占优势之结晶性黏土矿物具有中或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若土壤在50cm内有深宽罅隙,则在此深度以内,若干化育层中黏粒含量为<30%。该土壤为地球上最肥沃的土壤。
氧化土(Oxisol) - 氧化土之独具性质为除石英外,大多数矿物皆受极度风化而成为高岭土与游离氧化物,黏粒部份仅具有甚低活性,为壤质或黏质质地。氧化物土为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系地表有长期间之安定处之特征性土壤,发育形成时必在湿润气候下。典型的氧化物土之有机碳含量高、阳离子交换能量低与黏粒含量随深度而减少。
淋淀土 (Spodosol]) - 淋淀土至少在上部层序中,由支配性成土程序位移腐植质与铝,或腐植质铝与铁作为无定形物质而造成之标致。淋淀土所独具之性质为一具高阳离子交换能量之黑色或带红色之无定形物质聚积的B化育层,即所谓的淋淀层(Spodic horizon)。在多数未经扰动的土壤,均有一灰白层覆盖于B层之上。淋淀土所具有之附属特性为湿润或温湿,壤质或砂质质地,有高的pH依赖交换能量及盐基含量很少。
极育土 (Ultisol) - 极育土与淋余土相比较,极育土属低盐基森林土,经强烈淋溶作用之标致,极育土共有之独具性质为有一黏聚层,盐基贮藏量低,特别在较低之化育层中是如此,年平均土温度均高于8°C。极育土一般黏粒含量有先随深度之增加而增加,然后再降低之趋势。阳离子交换容量大多数为中至低等,随深度而递减之盐基饱和百分率系反射于植物之盐基循环或肥料之施用。极育土分布地区温暖而有水分供给,故施肥可成高生产地。
膨转土(Vertisol) - 此类土壤为具有规则性之土壤混搅或骚动作用及有阻止其诊断或鉴别层次发育之成土过程的标致。又因为有土壤物质之移动作用,故其诊断或鉴别性质有很多附属性质,例如当土壤干时,总体密度甚高,当湿润时导水度甚低,当土壤湿润后再干燥,土表有相当起伏与由于有罅隙,可使土壤甚速干燥。膨转土共有之独具性质为黏粒含量高,随水分含量变化,体积有显著改变,在若干季节中有深宽罅隙,有断面擦痕,几轧地形,与楔形构造之粒团和水平层次呈某角度之倾斜。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8 20:01:01 +0800 CST  
10.7.2种子
土地,是中国人的命根子。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在苍茫的大地上,郁郁葱葱生长着无数的植物。正是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滋养了地球上数以亿计的生物。可以这么说,只有拥有一块土地,才有安身立命的可能。多少人,为了土地而打的头破血流,无数次战争的起源,都与争夺土地有关。
那么,为什么土地能够生长的植物呢?种子为啥能从地里钻出来呢?
10.7.2.1百度:种子
种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胚珠得到母体的保护,并像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植物能够代替蕨类植物取得优势地位。以上为植物学意义种子,而非生产上的种子,生产上的种子不仅包括前面的植物学种子,还包括植物可用作繁殖的器官和人造种子.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体系,对延续物种起着重要作用。种子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粮、油、棉外,一些药用(如杏仁)、调味(如胡椒)、饮料(如咖啡、可可)都来自种子。植物、大树、花草也是种子繁殖而来。许多种子能进行食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中文学名 种子
别称 seed
界 植物界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世界各地
本质 种子植物的繁殖体
外观 种皮、胚和胚乳
特征 体内有维管组织
10.7.2.2形态特征
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因种类不同而异。椰子的种子很大,油菜、芝麻的种子较小,而烟草、马齿苋、兰科植物的种子则更小。蚕豆、菜豆为肾脏形,豌豆、龙眼为圆球状;花生为椭圆形;瓜类的种子多为扁圆形。颜色以褐色和黑色较多,但也有其他颜色,例如豆类种子就有黑、红、绿、黄、白等色。种子表面有的光滑发亮、也有的暗淡或粗糙。造成表面粗糙的原因是由于表面有穴、沟、网纹、条纹、突起、棱脊等雕纹的结果。有些还可看到种子成熟后自珠柄上脱落留下的斑痕枣种脐和珠孔。有的种子还具有翅、冠毛、刺、芒和毛等附属物,这些都有助于种子的传播。种子体积的大小差异很大,一个带着内果皮的椰子种子,可以达几千克重,而药用植物马齿苋种子的千粒重只有0.13克,寄生的高等植物列当种子更小,千粒重仅在0.0029-0.0049克之间。
种子大小的差异悬殊,各有其生物学上的意义。例如椰子的种子很大,每株结实数量有限,由于种子极易萌发,种子内又富含液体胚乳,营养充足,这样就可得到“重点保证”。而那些体积极小的种子,则以多取胜,虽然它们只有占总数很少的种子能够萌发,但仍可产生大量后代。许多一年生杂草植物,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大量繁殖的。
10.7.2.3寿命
种子成熟离开母体后仍是生活的,但各类植物种子的寿命有很大差异。其寿命的长短除与遗传特性和发育是否健壮有关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植物种子寿命很短,如巴西橡胶的种子生活仅一周左右,而莲的种子寿命很长,生活长达数百年以至千年。种子寿命的延长对优良农作物的种子保存有着重要意义,也就是可以利用贮存条件延长种子寿命。
实验证实,低温、低湿,黑暗以及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为理想的贮存条件。例如小麦种子在常温条件下只能贮存2-3年,而在-1°C,相对湿度30%,种子含水量4-7%,可贮存13年,而在-10°C。相对湿度30%,种子含水量4-7%,可贮存35年。许多国家利用低温、干燥、空调技术贮存优良种子,使良种保存工作由种植为主转为贮存为主,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保证了良种质量。
10.7.2.4休眠现象
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休眠。休眠的种子处在新陈代谢十分缓慢而近于不活动的状态。种子休眠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植物种子休眠期很长,需要数周乃至数月或数年,也有一些植物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很快萌发,不需经过一个休眠时期,只有处在环境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才进入休眠状态。
种子休眠是,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是调节种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具有休眠特性的农作物种子在高温多雨地区可防止穗发芽;某些沙漠植物的种子可以休眠状态度过干旱季节,以待合适的萌发条件。
10.7.2.5结构
一般植物的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3个部分组成。种皮是种子的“铠甲”,起着保护种子的作用。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和叶。胚乳是种子集中养料的地方,不同植物的胚乳中所含养分 各不相同。
10.7.2.6发芽率技术
在花木繁殖过程中,如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处理技术非常关键,这一步做不好将严重影响幼苗的出土率,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下面就是花木种子处理技术要点。
1)晒种:如果种子是自己收集的,那么在播种前一定要进行晒种处理(但绝不能暴晒),晒种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的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发芽率是指种子发芽的比例,发芽势是指单位时间内发芽的比例。如果是市场上购买回的花木种子可以省去这一步,因为种子公司肯定会做这一步处理的。
2)浸种:浸种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种子较早发芽,同时杀死一些虫卵和病毒。从专业角度考虑,对于种子外壳较硬的花木种子,还需要激素进行浸种,如薰衣草、仙客来等。而其他的,则不一定要进行激素浸种。浸种时间视使用激素说明为准。推荐使用专家级‘赤霉素’催苗。
3)催芽:这一步最为关键,家庭建议用透明的玻璃杯进行,用一层纸巾浸湿铺在杯底,将种子均匀放于纸巾上面,然后再放一层浸湿的纸巾。然后用塑料纸将杯口封住。然后静待发芽。(发芽时间不等,从2到15天视种子萌芽期而定)
4)催芽过程注意事项
温度:注意保持温度在适宜的温度
湿度:在出芽之前务必保持纸巾湿润,即保持种子发芽湿度。
其他:种子发芽后尽早移植,以免伤害根系。
10.7.2.7传播方式
种子有多种传播方式,如:自体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鸟类传播、哺乳动物传播、昆虫传播等。最主要是昆虫传播(虫媒花)、风力传播(风媒花)
1)自体传播
所谓的自体传播,就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果实或种子本身具有重量,成熟后,果实 或种子会因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地面,例如毛柿及大叶山榄;而有些蒴果及角果,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例如乌心石。自体传播种子的散布距离有限,但部份自体传播的种子,在掉落地面后,会有二次传播的现象发生,鸟类、蚂蚁、哺乳动物都是可能的二次传播者。
2)风力传播
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絮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具有羽毛状附属物的种子大多为草本植物,例如菊科的黄鹌菜,木本植物则有柳树及木棉等。另外有些细小的种子,它的表面积与重量的相对比例较大,种子因此能够随风飘散,像兰科的种子。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
3)水传播
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蜡质不沾水(如睡莲)、果皮含有气室、比重较水低,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传播。此类种子的种皮常具有丰厚的纤维质,可防止种子因浸泡、吸水而腐烂或下沉,海滨植物,如棋盘脚、莲叶桐及榄仁,就具有典型靠水传播的种子。
4)鸟传播
鸟类传播的种子,大部份都是肉质的果实,例如浆果、核果及隐花果。鸟类啄食樟科植物的种子后将种子吐出。果实被采食后,种子经过消化道后随意排泄。靠鸟类传播种子的植物是比较先进的一群,因鸟类传播种子的距离是所有方式中最远的。
5)蚂蚁传播
蚂蚁在种子传播上,通常扮演二次传播者的角色。有些鸟类摄食、传播种子,但并没有全部消耗掉所有的养份,掉在地上的种子,其表面上还有残存的一些养分可供蚂蚁摄食,这个时候蚂蚁就成了二手传播者。上述现象亦发生在自体传播或哺乳动物传播之种子。
6)哺乳动物传播
哺乳动物的传播,大部份都是属於一些中、大型的肉质果或乾果。一般而言,哺乳动物的体型比较大,食物的需要量大,故会选择一些大型的果实。譬如说:猕猴喜爱摄食毛柿及芭蕉的果实,也帮助这些植物进行传播。种子成熟时大部分会自动掉落植物的附近,其生长的空间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它们就会利用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种子传播到较远的地方,而传播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利用风力来传播:
有些种子或果子会长毛,风一吹就会飘到较远的地方,例如蒲公英、黑板树、昭和草....等。
2.利用动物来传播:
若走在草丛中,会有许多植物的种子或果实粘在衣服或裤子上,或粘在其他动物的身上,或者是动物的食物上例如鬼针草、雀榕、车前草.....等。
3.利用弹力来传播:
若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果实就会裂开,用果皮反卷的弹力将种子弹出,例如非洲凤仙、羊蹄甲、洋紫荆.....等。
10.7.2.8其它相关
10.7.2.8.1储存技巧
储存保管好药材种子,是确保来年丰收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多年的经验表明,中药材种子除了常规储存方法外,药农和其他种子管理人员还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储存技巧,以确保药种发芽率,为下季药材生产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把好水分关。贮藏前选择晴天反复晾晒,使含油类多的药种水分控制在8%~9%,一般的药种水分控制在12%~13%。
二是把好纯度关。药材良种要单收、单打、单晒、单独储存。晾晒时要单场晾晒,不要与其他品种同晒一场,以防混杂。结合晾晒,彻底清除其中的茎、叶、杂草、泥沙及秕籽、虫破籽、霉变籽等杂物。贮存库房间应常规消毒,严防药种受到污染。贮存时标上标签,标明种子名称、重量、纯度、入库时间等。
三把好存放关。药种储存量大时,要选择清洁、干燥、隔热、通风、防潮条件好的专库储存。药种入库前,将库内其他种子、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用10%石灰水消毒,用农药杀灭库内害虫和老鼠。药种存放要远离火炉,也不能在粉坊、油坊等场所存放,可在存放其他粮食品种、棉花种子、农具等物的库房内设专位存放。药种用麻袋包装。不要将种子与碳酸铵、尿素等氨态氮肥或农药混存一室。
四是把好温度关。药种不宜暴晒过度,切忌在水泥地面和铁板上晒种。晾晒过的种子,在傍晚降温后入库。贮存药种的仓库温度保持在20℃以下,散装种子应在种子中间插放通风草把。
五是把好湿度关。药种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地面上用砖头或圆木等垫高50厘米以上,将成药种的容器依次放上。不能把种袋直接放在地面上,并要远离墙壁30厘米,避免潮湿。种子贮藏过程中应经常晾晒,适时通风换气。
六是把好防鼠防虫关。贮存的种子如数量不大,可选用水泥缸、瓷缸贮藏。贮存期间,定期检查。如发现害虫,每200千克种用磷化铝1片,用布包好,放入种袋内,密封7天即可。也可用菊酯类杀虫剂喷雾,或在种子装袋时每袋放入1~2粒磷化铝颗粒。
七是把好管理关。储存期间重点检查温度和湿度。入库初期,每周检查1次,中期每10天检查1次,后期每20天检查1次。发现种子吸潮或温度过高时,及时通风防湿散湿。如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出库晾晒,达到含水量标准时再入库。整个储存期间注意防火。
如果无库房条件,种子于室外露天存放,地面围好塑料布,用绳子绑结实,压住四角,防止雨雪淋湿及大风吹坏。
10.7.2.8.2主要价值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环境不断恶化、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中对于单产高、抗性好的种子需求越来越明显,种子的市场竞争优势将决定着未来农业竞争的主动权。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常年用种量在125亿公斤以上,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我国蔬菜常年用种量约4万多吨,而商品化率约为60%,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意味着我国蔬菜种子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蔬菜市场研究全面细致的描绘了中国蔬菜种子市场的现状,并对中国蔬菜种子市场后期发展方向进行了专业预测分析。根据《中国种子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分析,中国蔬菜种业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各蔬菜种植区细分市场,即华南区、长江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和黄淮海与环渤海区蔬菜种植种类、品种及重点省份主栽品种的深入分析;
2)中国蔬菜种子主要类别细分市场,即番茄(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大白菜、萝卜、甘蓝(圆白菜)、西甜瓜和甜糯玉米等种子市场分析及对其主导公司进行深入研究;
3)国内外蔬菜种子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主导产品的介绍;
4)中国蔬菜种子进出口情况分析;
5)中国蔬菜种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0.7.2.8.3行业分析
种子居于农业生产链条的最上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中国耕地保有量人均不足1.4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粮食的增产增收,成为确保国家粮食供给安全的根本途径。粮食生产离不开种子,种子行业处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种子行业具有巨大、稳定的市场需求。分析认为,中国种业市场潜在市场容量约为900 亿元。从产品结构来看,水稻种子约占总体市场规模的21%,玉米种子占33%,蔬菜种子占31%,棉花种子占8%,油菜种子占3%,瓜果及其它种子占 4%。
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促进民族种业发展的文件,不断增强新品种的开发能力,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种子企业达200多家,在国内主板、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有9家,新三板挂牌种业企业21家,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
自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种业市场全面放开,涌现出一批有品牌号召力和知名度的龙头企业。2015年,前50强种子企业年研发投入达13亿元,国产新品种在竞争中得到迅速成长,种植的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全部为自主选育品种,其中玉米种植的自主选育品种占85%以上,京科968、隆平206等国产玉米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遏制了国外品种快速增长的势头,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国内种子行业的竞争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据统计,全国现有持证经营企业8000多家,注册资本500万元 -3000万元之间的企业3000多家,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80多家。二是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种子产品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同一种类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很强,为争夺市场资源,各大种子企业都在全力拓展销售网络,种子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三是行业集中度正在提高,具有强大研发优势、丰富运营经验和品牌知名度的种业企业将有机会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成为业内领先企业。
2011年8月底新修订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出台,其最大看点是大幅提高当前种子行业进入门槛,其中申请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及其亲本种子经营许可证,注册资本须不少于3000万元,固定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从事种子进口业务的公司申请种子经营许可证,注册资本须不少于3000 万元,固定资产不少1000万元;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以上的公司,固定资产不少于5000万元。
在这轮行业洗牌过程中,行业龙头公司既有望受益于部分小企业让出的市场份额,实现业绩的增厚,更有望受益于低价并购部分相对优秀的中小型企业所带来的研发体系、品种储备、净利润增长方面的综合收益。另一方面,已满足上述新设立门槛的大企业之间,谁的整合速度快、获得有效并购标的越多,就能获取新市场竞争格局下的先发优势,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中国作物种植面积基数庞大,种子市场的总体需求规模较大;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成本集中在农药、化肥以及税负方面,种子成本相对偏低,随着科教兴农日益迫切,出于降低农业生产综合成本的考虑,农民对优质种子的需求明显上升;中国主要农作物种粮价比与商品化率与国际市场存在很大差距,意味着中国种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种业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推动作用,2011年,中国种业的年销售额将达到600亿元,平均销售毛利率超过 40%。
中国种子市场巨大的潜力一直吸引着国际种业公司。随着种子市场的大门在逐渐开放,世界种业巨头积极在中国种业“排兵布阵”。跨国种业公司的进入,一方面可以为中国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同时也给中国国内的种子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必将进一步促进种子行业的优胜劣汰和行业整合的步伐。
随着种子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种子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种子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种子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种子行业中的翘楚。
10.7.2.8.4全球现状
全球种子市场总价值量约500多亿美元,其中60%是商业种,约300多亿美元,与全球农化产品商业价值量相当;40%是自留种,约 200亿美元左右。
总用种量(包括自留种)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基本稳定在1200亿公斤以内,主要集中在亚洲和独联体国家,分别为384亿公斤和 373亿公斤,各占总用种量的32.3%和31.4%,其次是欧洲和美洲。
用种主要集中在小麦和块茎、球根类作物,分别为350亿公斤和333亿公斤,分别占29.5%和28%;其次是水稻,为130亿公斤,占11%;大麦111亿公斤,占9.4%;玉米用种量为68亿公斤,占5.7%.发达国家种子商品率较高,一般在60%以上,且基本上由私人种子公司提供;发展中国家不到20%的商业种由私人种子部门提供,80%以上由公共种子部门提供或为自留种。
全球70%以上的商业种集中在20多个国家,其中美国排在第一位,为57亿美元,占19%;中国排在第二位,为30亿美元,占10%.世界种子贸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其中美国最高,其次是荷兰、法国,中国排第19位。
10.6.11.8.5冬季种子存储
冬季,种子大多需要储存起来,储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的生产。因此,要做好防护措施,让种子保持清洁干燥。
因为种子的含水量过高,在冬季潮湿的环境中很可能造成霉变,所以在储存前要将种子晒干,控制好种子本身所含的水分。一般来说,禾谷类作物种子的含水量为12%-13%,油料作物种子的含水量为8%-9%。玉米、花生、大豆等含淀粉和油脂较多的种子更容易发生霉变,需要特别注意。
在种子储存前,要将种子彻底清洁,去除作物茎叶、杂草、砂子、土粒等杂物;不少作物的种子和一般粮食不易区分,不注意会造成种、粮混杂,造成浪费和减产,在留种早期就要分开放置。
储存种子时,需要注意不能同农药化肥等同放,这样会造成种子危害;不能放置在熟料带里,种子会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有机酸等杀死种胚或种子霉变,让种子无法发芽;不能放置在烟熏处,这样会降低种子活性,降低种子发芽率。
储存种子的室内温度最好在10℃左右,隔段时间将种子摊开或用手搅动。因为温度过高,种子的呼吸作用较为旺盛,会消耗自身储存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发芽率。
另外,害虫以及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会吃掉种子,或是污染种子,使种子变质,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消灭它们或防止它们吃掉种子。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8 20:02:21 +0800 CST  
10.7.3猜想:种子的力量来自中微子
曾经小学的课文里有一篇文章《种子的力量》,文章写到: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非常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为了深入研究头盖骨的结构特征,曾经用尽了各种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但都没有成功。后来有个人,受了种子被压在石块下面而顽强钻出石块的小草的启发,解决了这个难题。植物种子的力量既然这么大,可不可以用它来剖开头盖骨呢?他认为这是可能的,于是他就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头盖骨里(有疑问?怎样把种子放进去的?或许用钻头钻眼?),配合了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发芽后的种子,就产生了足够的力量,它竟然钻到头盖骨几乎密不可分的缝隙里,使劲地往出钻,往出长。这样,一切机械力量所不能做到的将骨骼自然结合分开的事情,小小的种子办到了。它不仅把人的头盖骨分开了,而且解剖得脉络清楚,从而解决了人们研究头盖骨的一大难题。
……石块下面的小草,为了要生长,它不管上面的石头有多么重,也不管石块与石块中间的缝隙怎么窄,总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挺出地面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向地面透,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至于树种的力量就更大了,它能把阻止它生长的小石头掀翻! 一颗种子可能发出来的“力”,简直超越一切。……
在现实中,我们都看到了种子的确具有如此的能量,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种子的力量来自哪里?
我们在《10.6.13.3从无电的角度来看:乌龟在沙滩内产卵孵化的原因》中分析到:……乌龟在沙滩内产卵并且成功孵化出小乌龟,说明沙滩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温度的恒定……。在对于水的分析中,我们分析道水中能够产生大量中微子。我们可以推断:含有大量SIO2湿润的土中,能够提供充沛的具有一定能量的中微子。或许,正是这些源源不断的中微子,为种子的发育、乌龟卵的发育提供了可能。
那么,中微子在种子的发芽、胚胎的发育过程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呢?

10.7.3.1中微子向外的压强形成了植物的脉搏
我们在《10.6.9猜测:植物的脉搏》了解到植物的脉搏:……每逢晴天丽日,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时,植物的树干就开始收缩,一直延续到夕阳西下。到了夜间,树干停止收缩,开始膨胀,并且会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晨。植物这种日细夜粗的搏动,每天周而复始,但每一次搏动,膨胀总略大于收缩。于是,树干就这样逐渐增粗长大了……。
植物脉搏的根本原因,或许是更多的水中能够产生额外多的中微子,这些中微子能够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植物细胞膨胀,即树干增粗。增粗的树干可以容纳更多的物质,包括光合作用的产物。当膨胀增大的植物细胞逐步被光合作用的产物填充后,细胞就不能收缩回原来的尺寸,只能保持增大后的尺寸,植物的树干就逐渐增粗长大了。

10.7.3.2中微子向外的压强导致了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
我们在《10.6.6从无电的角度来看:水结冰后体积增大1.25倍的原因》分析道:……在正常情况下,再密集的水链也不能阻挡住中微子经过水表层向大气泄漏,所以,水表层的水链就像一个四处漏气的气球表面。因为水内部随时随地的补充新的中微子,这种补充与泄漏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使得水滴一直保持球形。
随着温度的降低,(……温度升高到3.98℃(101kPa)时水分子多以(H2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2O)3的缔合分子存在;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水分子从单个分子存在向2个分子的缔合分子(H2O)2转变,再向3个分子的缔合分子(H2O)3转变,再向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变化。越来越多的水分子变成缔合分子,就意味着四处撒气的水表层得到不断的粘合,撒气处所越来越小。很显然,当水中的中微子不能顺利的向四周泄漏时,它们在水中就会形成更大的气压,会把水的体积向外膨胀,一直到与外界大气压力和中微子产生向外的压力相平衡时,才会停止膨胀。
这时,水的体积已经膨胀了25%。同时。随着温度的下降,水逐步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而这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各个水分子通过相互吸合作用应该组成一个立体结构,这样的立体结构使得水分子位置基本固定,不能随意活动。这样,冰的体积就不能再变化,维持膨胀后的体积。
或许,这就是冰的体积会变大的原因吧。
其关键就是逐步增加的缔合水分子进一步阻挡了中微子的泄漏,水中逐步增加的中微子产生了更大的压强,推动水的体积的增大,在体积扩大的过程中,使得更多的水分子可以自由移动,自由运动的水分子通过吸力,按六方晶系的规则排列起来。这样,水分子位置基本固定,不能随意大范围活动,当温度下降时,水分子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小,甚至再也不能活动,最终形成了冰。……


10.7.3.3中微子向外的压强形成了化石演化的密闭空间
我们在《10.6.7猜测:骨骼产生的中微子的向外压强提供了化石演化的空间》分析道:……如果存在这么一个向外的力,那么,这个力显然不是来自外部,只能来自生物体骨骼本身。动物的骨骼充满了大量有机物,蛋白质、脂肪、糖分等等,这些大分子有机物分子结构在高温下被打破,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形成一定的压强,均匀作用在紧贴在骨骼上的熔浆上,形成一定的向外的压力,一方面阻止熔浆进一步向内压缩,另一方面,也把骨骼的外形反印在熔浆上。向外的中微子压力与向内的熔浆压力达到平衡状态,熔浆不再向内压缩,密闭空间形成。熔浆本身成分为SIO2,也能够释放中微子(下面再谈),这样,就相当于在这个密闭空间的外面围了层层“布”,阻止了骨骼产生的中微子向外泄漏的速度,使得这个平衡过程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熔浆慢慢冷却,密闭空间正式成型。


10.7.3.4推论:中微子的作用:开疆扩土
从上文的分析可见,从植物的脉搏到水结冰体积增大,再到化石的形成,都离不开中微子向外的推动作用。在微观环境下,中微子的作用就是不断向外,开疆扩土。

10.7.3.5猜测:种子的力量来自中微子
通过百度我们知道:种子的理想的贮存条件为低温、低湿,黑暗以及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例如小麦种子在常温条件下只能贮存2-3年,而在-1°C,相对湿度30%,种子含水量4-7%,可贮存13年,而在-10°C。相对湿度30%,种子含水量4-7%,可贮存35年。许多国家利用低温、干燥、空调技术贮存优良种子,使良种保存工作由种植为主转为贮存为主,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保证了良种质量。
另外,种子还具有休眠状态。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休眠。休眠的种子处在新陈代谢十分缓慢而近于不活动的状态。种子休眠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植物种子休眠期很长,需要数周乃至数月或数年,也有一些植物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很快萌发,不需经过一个休眠时期,只有处在环境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才进入休眠状态。
种子休眠是,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是调节种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具有休眠特性的农作物种子在高温多雨地区可防止穗发芽;某些沙漠植物的种子可以休眠状态度过干旱季节,以待合适的萌发条件。
……
通过百度资料,可见,种子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是不会生根发芽的。
这是直观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就像化学反应需要启动能量一样,种子的发育也离不开能量的支持。而这些看不见的能量,就是中微子能量。在没有中微子能量支持的情况下,种子只能按兵不动。
当种子被埋到土中,含有大量SIO2湿润的土中,能够提供充沛的具有一定能量的中微子。对于种子来说,当源源不断的中微子能量在其周边环绕,就会诱发了种子的缓慢发育。当种子形成毛毛根后,种子的变化将日新月异。因为,植物的根部深深埋入土中,牢牢抓住土壤颗粒,不断汲取水分。更多的水分会释放更多的中微子,造成了植物细胞的膨胀,这种膨胀压力非常大,它能把阻止它生长的石头掀翻!膨胀力的大小可以参考《10.6.4从无电的角度来看:水难被压缩的原因》。另外,还有直观的实例,比如冬天里水管内部有水,结冰后可能把水管胀裂。
或许,种子的力量来自水产生的中微子向外的压强。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9 19:53:48 +0800 CST  
10.7.4猜测:种子的发育与光合作用属于同一道理:捕捉中微子生成有机物

我们在《10.3.10光合作用的思考(九)---光合作用的最大特点:捕捉中微子》分析到:……光合作用的过程:打破原来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形成单独的原子,这些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最终形成了大分子葡萄糖。在形成葡萄糖分子过程中,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重新相互靠近,就像两块磁铁相互靠近一样,会在原子间形成中微子的聚集体。而这些中微子聚集体的吸收能量的潜能,就是将来葡萄糖释放的能量。
或许,可以这样形容:绿色植物就像一张大网,用来捕捉、固定空气中的自由态中微子。……
可以看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来捕捉、固定空气中的自由态中微子,从而不断长大。而种子的发芽、发育,也是一个不断长大的过程,那么,它是否也是通过捕捉、固定空气中的自由态中微子而不断长大的呢?也就是说,植物从生根、发芽、到长大,整个生长的全过程,实际上都是一个道理。
客观上分析,就像水里能够释放大量中微子一样,土的成分包含SIO2,也可以释放出中微子。土中的SIO2以及水分子,释放出大量中微子,不仅可以提供化学反应的启动能量,而且,在一定的土层深度下,还能够提供一个保持恒定温度的环境。土中这些充沛的中微子,就为植物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没有充足的光照的情况下,植物的种子依然可以吸收土中充沛的中微子,首先进行促进根部细胞分裂的生根过程。当种子形成毛毛根后,种子的变化将日新月异。因为,植物的根部深深埋入土中,牢牢抓住土壤颗粒,不断汲取水分。更多的水分会释放更多的中微子,造成了植物细胞的膨胀。此时,不论植物的杆、还是根,除了薄薄的一层外皮,里面绝大部分都是由单一的水组成,而水是不易被压缩的,所以,小小的土石颗粒是难以阻挡“水”的左右方向以及向上的“扩张”。结果,植物细芽就冲破层层土石颗粒的阻挡而“破土而出”,最终成为大地上的一株植物。
随着见到了阳光,植物开始光合作用,并用光合作用的产物不断来填充植物细胞内的空间,植物的根、杆、叶也就不断的“实质”化,那些嫩根、嫩芽也从近似透明状态转变成正常的状态,植物就开始了真正的快速的生长过程。
或许,种子的发育与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确属于同一道理吧,都属于捕捉中微子转化为身体细胞内部的有机物的过程。只不过,一个是在“黑暗”中捕捉,一个是在阳光下捕捉。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9 19:57:29 +0800 CST  
10.7.5猜测:“人体肉身不腐”的原因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有许多得道高僧坐化后,尸体百年不腐,皮肤依然有光泽,有弹性。老百姓们纷纷顶礼膜拜,连叹“神奇”!
那么,为何会出现着“肉身不腐”这种现象呢?
根据上文《10.7.3.6猜测:种子的发育与光合作用属于同一道理》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看出中微子在植物的整个发育、生长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促进根部细胞分裂的生根过程,到利用光合作用进行快速生长,都离不开中微子的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无意识、非主动的对中微子进行捕捉,并把这些中微子固定在新生产葡萄糖的分子间、原子间。由于不断的产生新的葡萄糖等新合成的物质,植物得以不断的生长,不断的长大。并且,这种光合作用是无意识的、非主动的,只要存在合适的条件,光合作用就开始工作,永不停息。
同理,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否也是这个道理呢?
动物细胞内存在着类似于叶绿体一样的线粒体。线粒体的主要作用是对葡萄糖等有机物进行分解,释放能量,供动物使用。线粒体有着类似叶绿体的结构,那么,线粒体能否像叶绿体一样,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对中微子进行捕捉呢?
特别是在动物生长期,细胞经过分列后,用来填充、填满新细胞内的物质是否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呢?
假如,线粒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那么,线粒体就像一个“双向开关”。即能分解葡萄糖,也能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在动物需要能量时,线粒体以分解葡萄糖为主,释放出中微子,促使肌肉细胞的扩张,产生相应的运动。随后,细胞内中微子会泄漏掉,肌肉细胞缩回原状。人体反反复复的运动,使得细胞一直呈高压强状态,不断向体外泄漏中微子。产生动物所需要的能量;当动物不需要能量时,且中微子数量充沛时,线粒体转换成光合作用状态,就开始默默的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填充细胞,促使动物生长、长大。处于母体内的十个月的婴儿,其体内细胞的线粒体的工作状态就是典型的“光合作用”的状态。
自从哇哇坠地,人们就开始主动的东张西望,利欲熏心,追逐声色犬马,不断的运动,需要不断的能量供应。线粒体也长期处于分解葡萄糖的状态,逐步弱化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的功能。
世间有一些得道高僧,放弃了许多的欲望,不去追逐声色犬马。他们往往选择一处安静之所,天天打坐、静坐,身如枯木,心如止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体内细胞的线粒体又恢复了光合作用的功能。他们如同植物一样,不需要吃东西来获得能量,通过线粒体的光合作用也能够自给自足。或许,这就是人类辟谷现象。久而久之,他们的线粒体的功能也发生变化,主动分解葡萄糖的作用弱化,而非主动、无意识的光合作用得到强化。换句话说,他们的细胞变成了“植物细胞”。只要存在合适的条件,无意识的、非主动的,光合作用就开始工作,永不停息。即便大脑停止运转,心脏停止跳动,肺停止呼吸,只要体外存在充沛的中微子以及合适的光照,身体细胞依然能够独自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保持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恒定”,从而长期保持躯体细胞具有活力,这就是“肉身不腐”。
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分解葡萄糖的能力弱化,人体其他器官逐步丧失能量供应,将不可避免的逐步走向死亡。比如心脏失去能量停止跳动;血液不能循环,大脑因缺氧而死亡等等。此时,这个人从本质上来看已经死亡,操控躯体的器官与肉体之间的联系已经不复存在,已经完全丧失运动能力。操控躯体的大脑已经彻底失效,唯有残存的肉体依然虚度春秋,长生不死。
这时,虽然存在一具“不死”的躯体,但是,已经没有东西(器官)能够主动的、有意识的操控它了。牺牲了一生,主动剥离“动的本能”,丧失对躯体的主动性操控,换来了“永生”的躯体,这个代价是否太大了呢?即便将来这个“永生”的躯体可以重新被控制(比如换脑手术),但是,只要返回人类的主动运动、生活状态,“永生”的躯体也将不可避免的老化。
或许,这就是“人体肉身不腐”的原因吧。就其本质来说,只不过自断生路,甘愿做人生舞台的旁观者而已,不足道哉。但是,人类中这少部分人,勇于改变人生,敢于放弃,历经磨难,大胆进行尝试,探索脱离苦难之路,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探索行为还是值得欣赏的。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0 19:50:08 +0800 CST  
10.8.2猜测: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百度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资料:……由于金属的电子倾向脱离,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带正价电,但当温度越高时,因为受到了原子核的热震荡阻碍,电阻将会变大。金属分子之间的连结是金属键,因此随意更换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连结,这也是金属伸展性良好的原因。
在固态金属导体内,有很多可移动的自由电子。虽然这些电子并不束缚於任何特定原子,但都束缚於金属的晶格内;甚至于在没有外电场作用下,因为热能,这些电子仍旧会随机地移动。但是,在导体内,平均净电流是零。挑选导线内部任意截面,在任意时间间隔内,从截面一边移到另一边的电子数目,等于反方向移过截面的数目。
因为金属导体内有很多可移动的自由电子,所以,金属导电性良好。同时,移动的自由电子可以传导热能,所以,金属导热性良好。……
从百度资料来看,金属导体内的自由电子是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原因;金属分子间的金属键是伸展性良好的原因。
我们认为世上本无电,那么,从无电的角度来看,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或许主要因为金属间的中微子聚集体造成。
1)导电性 我们认为中微子在空间的定向流动形成磁场,在导体间定向流动形成电流。那么,金属的导电性就很容易理解了,那就是金属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对中微子的定向流动起到了支撑和补充的作用。金属原子间遍布这中微子聚集体,定向流动的中微子碰撞到中微子聚集体的一侧,可以同时从中微子聚集体的另一侧弹出一个中微子,继续运行到下一个中微子聚集体。这样,保证了中微子在定向流动的过程中损失最小化,中微子持续传递变得可能。由此可见,我们所谓电线能够导电,高高的高压线内传送的是中微子的定向流动。当用电端的电器使用电时,实际上是接收中微子,这些远方到来的中微子能够激发钨丝发光,能够使电热丝发热,能够产生磁场使电机转动做功。
2)导热性 导体导热其本质也是传递了中微子的振动能量。当加热时,快速振动、运动的中微子群引发第一个中微子聚集体整体振动加强,并通过传递不断引发下一个中微子聚集体的整体振动,最终,全部的中微子聚集体连同金属原子都振动加强。这就是导体的导热。
3)延展性 由于金属原子间的吸力较大,所以在金属原子间可以形成比较大的中微子聚集体。这些中微子聚集体能够基本无损的传递中微子的动能,保全中微子较高的动能产生的压强、压力,来抵抗金属原子间的吸力,防止金属原子吸合到一起。正是由于这些中微子聚集体,使得金属原子彼此不能轻易地吸合到一起,只能无语的“隔空相望”。此时,一旦有外力碾压金属原子,使其彼此分开,金属原子的吸力将产生巨大回缩的作用,防止其它金属原子的远离,这就是金属不易折断的原因;当有外力压缩、挤压,使一个金属原子挤入另外两个金属原子之间时,会在靠近的两两金属原子间马上形成新的中微子聚集体,同时起到防止金属原子彼此无限靠近的作用。外力消除时,被动形成的中微子聚集体不可能主动克服金属原子的吸力把金属原子大幅度向外推离。所以,一旦外力消除,金属的形变将立即停止。这样,碾压过程中,随时能够保证金属原子的处于平衡状态,金属的固态形状得以随时保持。最终,金属原子大小、形态以及周边的中微子聚集体没有变化,因此被碾压后其体积基本不变。如果金属块高度发生变低,那么,其长度或者宽度将变大。这就是金属的延展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1 20:10:52 +0800 CST  


10.8.3猜测:中子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该元素是否成为金属元素
我们在上文分析到:金属之所以称之为金属,主要因为金属具有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我们在前文分析道,由于原子间存在吸力,导致原子间存在中微子聚集体。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那么,为何金属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具有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而其他非金属物质原子间由于彼此之间存在吸力,必然也存在中微子聚集体,为何它们却不具备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呢?
或许,原子是否属于金属原子,取决于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的形状以及大小,而中微子聚集体的形状与大小取决于原子间的吸力。而影响原子间的吸力的因素除了原子的分子量的大小,还取决于组成原子的中子的空间结构。
其它固态物质,虽然原子也可能呈规则的排列,由于各种原因,所以其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较差。比如原子间的吸力不足,该物质易折断;由于吸力不足导致原子间形成的中微子聚集体较小,受外力压缩、挤压时,易发生原子彼此迅速直接靠近,或许会发生类“核聚变”引起的“大爆炸”;同时,由于中微子聚集体较小,彼此之间联系不太“紧密”,因此,中微子的传递就不顺畅,中微子易分散、流失,其导电性、导热性就差。这些原子组成的固态物质,就不能称之为金属物质。
我们在《10.4.3.4推演某些原子的空间结构模型图》分析道:……猜测:每一种元素都有同样的物质---中子组成,只不过中子数量、中子空间结构不同。不同数量的中子组成了各种不同的、唯一的空间结构,这些不同的、唯一的空间结构就是不同的原子。具有相同数量中子的原子,空间结构可能不同,也应该属于不同原子。
这些中子像堆积木一样堆成一个个空间结构。这些空间结构中,必定存在结构稳定、结实牢固的形状。也必定存在不稳定、中子易脱离或易吸合的形状。……
……在这些稳定空间结构中,共有26种。这些稳定的空间结构往往对外表现出来的是弱磁性……
或许,元素是否成为金属元素的确是由中子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2 19:55:04 +0800 CST  
10.8.4猜测: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延展性的证明-低温条件下金属变脆
我们知道,在低温条件下,金属会变脆。使用液氮喷雾,可使金属迅速降到-100度以下,一敲就碎。生活中,在冬天,我们常见有水管冻裂,除了水变成冰体积膨胀外,还有低温下水管也变脆的原因。
那么,为何低温条件下金属变脆?
前文我们分析了,金属原子间由于引力作用,会像磁铁一样形成中微子聚集体。中微子聚集体是速度降低了的中微子,相对于其它以光速运行的中微子来说,这些低速中微子起到拦截、阻挡作用,从而形成事实上的“一堵墙”。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越来越多的中微子速度会变慢,中微子聚集体变大,同时,由于其它中微子速度也快速变慢,对周边原子产生的压强必然降低,其在原子间产生的排斥作用将必然降低。
没有了中微子动能产生的排斥作用,金属原子会在吸力作用下吸合到一起吗?
我们假设随着温度的下降,原子间的吸力大小基本不变(实际上,吸力应该会随温度下降而下降,这个话题以后再谈。)。那么,随着温度的下降,原子间排斥力可能接近为0,则原子必然会产生向内坍塌的趋势。就像一座房屋,如果支柱不复存在,那么,稍微一点点外力作用,房屋必然会坍塌。此时,如有外力敲击,使金属原子向内移动,没有高速中微子的排斥作用,金属原子必然会在敲击点处向内凹陷,很容易与其周围的金属原子脱离,就产生了金属断裂。似乎不用使用太多的劲,金属就断裂了,金属似乎变得很脆。
再考虑到低温情况下,金属原子间的吸力会减少。在外力敲击下,一方面金属原子下方没有中微子聚集体的支撑作用力,另一方面,周边金属原子彼此间的吸力变小,敲击点处的金属原子脱离周围其它金属原子的“束缚”向下凹陷,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可见,低温条件下,没有中微子动能产生的排斥作用,金属将变得很容易压缩到一起,同时,金属原子彼此间吸力减少,相当于一个原子更容易靠近另一个原子,而这个原子周边的其它原子也不“挽留”它的离去,结果,这些原子很容易脱离,造成原子与原子间的断裂,即金属断裂成碎片状。
当存在中微子聚集体时,一个金属原子要想远离其它周边的金属原子,需要迅速移动,但是,周边的中微子聚集体会起“弹性”支撑作用,移动的位移越大,支撑作用就越强(就像磁铁越靠近,排斥力越大一样。),同时,周边原子的强大吸力也使得该原子不能轻易脱离,这样,单个或局部金属原子瞬间远离变得不太可能,可能发生原子的整体移动。因此,金属不会轻易断裂。在强大的外力挤压作用下,也只会使得金属块发生整体变化,其形状变长、变宽。
或许,低温条件下金属变脆,能够证明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延展性。 或许,低温条件下金属变脆,也能够证明原子间的吸力会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2 19:56:45 +0800 CST  
10.8.5猜测: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延展性的证明-稼脆反应
百度:金属镓,熔点29.8度。在手中,这种金属就能够融化。由于其本身原子间的吸力较大,因此,大部分物质不能浸润金属镓,小量的金属镓常常保持圆球形状。像水结冰膨胀一样,液态镓转化为固态时,膨胀率为3.1%。
金属镓有一个很出名的特点:稼脆反应。把液态金属镓涂在细长或者薄薄的金属铝制品表面,在金属镓与金属铝外表都没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可以瞬间使得金属铝变得很脆,很容易一击而碎。
那么,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我们在上文中分析到: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延展性,中微子聚集体的排斥作用使得金属具有柔性。低温条件下,中微子聚集体的排斥作用降低,金属就变得很脆。金属稼在常温条件下,能够把金属铝变得很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从道理上来分析,金属铝变脆,那么,这意味着金属铝内的中微子聚集体的排斥作用在常温条件下被削弱了。很有可能发生了铝金属的中微子聚集体的流散、消失。那么,金属镓如何把金属铝中的中微子聚集体削弱的呢?
我们知道,固态金属,比如铁,从固态到液态,需要吸收大量的能量,使固态的金属原子的振动幅度加大,最终,金属原子能够彼此脱离,自由移动,形成流动的液态。在这个过程中,金属原子彼此相对远离,就会释放了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中微子迅速吸收能量,使得液态金属颜色 “火红”。因为液态金属铁的温度较高,会不断的向周边气体等辐射能量,使自身能量逐步减少,温度不断降低,最终,液态的金属温度会缓慢下降,冷却到最后,又变成固态的铁块了。如果能够周边能够一直保持高温的环境,液态铁的能量将不会散失,将一直保持液态。此时,就像水分子一直保持着聚散离合一样,液态的铁原子也在上演着同样的聚散离合的节目,有的铁原子聚合到一起,也有铁原子分离开,总体上,保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聚合的铁原子会捕捉、固定一部分中微子,分离开的铁原子会释放0速自由态的中微子,这些0速中微子能够吸收能量。
同样,金属镓在液态状态,也是一个动态的平衡。镓原子也存在聚散离合的情形。由于其熔点很低,仅仅29.8度左右。因此,常温下,可以保持液态稼长期存在。此时,或许由于温度较低,金属镓还不能“发光发热”。此时,时时刻刻存在镓原子的聚散离合。其中,分离开的镓原子释放出自由态的0速中微子,这些中微子需要从周边吸收其它中微子的能量。由于金属铝是有良好的导热性,很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一方面:金属铝原子间的中微子的能量被迅速的传递给那些0速中微子,其自身速度降低。这意味着金属铝内的中微子遇到铝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时,反弹后的速度将变得更低,也就是其产生的压强变低,即中微子聚集体的排斥作用减弱;另一方面:镓原子释放出自由态的0速中微子在同周边空气、金属铝中的中微子碰撞后,迅速获得动能,必然要向四周扩散,其中一部分也会冲向金属铝内,对铝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进行冲击,破坏了中微子聚集体的平衡状态。就像一阵风,刮走了地面厚厚的积雪,这会使得中微子聚集体不仅位置变动,总体也会变薄便弱。这时,中微子聚集体的排斥作用就大大减弱。当金属铝的中微子聚集体的排斥作用减弱时,遇到外力,金属铝变得很脆就是必然结果了。在这两个影响因素中,第二个方面的影响更大一些吧。
或许,从这个现象能够看出金属原子间中微子聚集体的存在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金属镓只对金属铝具有稼脆反应,对其它金属则没有这种反应,或许是因为金属铝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较小,容易被“吹走”吧。这也是金属铝比较软的原因吧,那么,对于其它较软的金属,会不会存在稼脆反应呢?或者存在不明显的稼脆反应呢?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试验数据来验证一下。使用几种较软的细长金属制品(比如,最软的金属:铯等),测量其受力(抗压)极限。然后涂上液态镓后,再测量其受力(抗压)极限,如果试验数据果真变小,那么,是否可以验证“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延展性” 这个结论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2 19:58:53 +0800 CST  

10.8.6猜测: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延展性的证明-“和稀泥”的启示

延展性,很大程度上是指物体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可以改变其形状。
我们知道,干硬的泥土是不能改变形状的,稍微用力,泥土就碎裂呈细粉状。当我们用水把泥土调和起来,成为一团稀泥,就可以随便改变形状。在这个过程中,泥土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就是加入水。
那么,为何加入水后,泥土就可以改变形状,就具备了可塑性?
我们在《10.6.10.2从无电的角度来看:溶解的本质也是一种化学反应》分析道:……常温下,水分子是以(H20)2或者(H20)3缔合水分子形式存在的。这说明水分子之间的吸力还是比较大的,它能够依靠吸力形成一条条水链,并通过这条长长的水链来传递远方的拉力。同时,水分子也能够与其他物质相互吸引,在微观层面上,水分子可以凭借较小的个头,挤进其他物质分子间,多个水分子对该物质分子的吸力或许大于该物质分子间的吸力,这样,多个水分子就可以俘获并簇拥着一个物质分子而去,使该物质不断的减少,最终全部该物质的全部分子都消失水分子的汪洋大海中,这就是溶解过程吧。……
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链状结构起到了决定作用。这个作用也同样适用于“和稀泥”。由于水分子进入泥土分子中,通过水分子链把原来“分离”状态的泥土分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泥巴团被外力挤压、拉伸而改变形状时,可以引起水分子链中水分子的个数变化,但是,不会改变水分子链对两端泥土分子的吸力,这样,泥土团依然可以保持为一个整体。
在微观层面下,中微子聚集体就起到了类似水分子的作用:联系并支撑着相邻的金属原子。金属受到挤压、拉伸而发生形状改变时,中微子聚集体的形状、大小与数量是变化的,但其联系、支撑作用不变,金属还能够保持为一个整体。
我们折断铁丝时,可以对铁丝上的某一处反复弯曲、折叠,这一部位会慢慢发热,最终折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反复挤压、拉升这部分的铁原子,造成原子、以及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的动能增加。原子振动加强振幅增大,易离开平衡的位置造成断裂;中微子聚集体动能增加不易被束缚而流失,减少了对原子的联系、支撑作用,使得铁原子的位移不再逆转,逐步脱离群体、走向断裂,铁丝变得更脆更易折断。
或许,这能够说明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延展性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3 20:17:26 +0800 CST  
10.8.7猜测:远离太阳的星际尘埃、陨石不能形成行星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水,泥土可以变成泥土团,甚至可以形成泥土堆、泥土山、组成星球。但是,这都是在存在水的条件下才能有可能实现。
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的远近直接决定了周边温度高低。过近则温度太高,水呈气态存在;过远温度太低,水以固态存在。只有很小的距离范围,能够保证水以液态存在。而地球距离太阳的数值,正好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液态水。这些水,把空气中的尘埃、地表的泥土等等“紧密”的联系起来,组成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而在遥远的小行星带附近,存在大量的太空碎片。这些碎片据说有可能是一个行星或者太空陨石破裂形成的。而更远的一些行星,有一种说法是它们是早期的太阳系中的星际尘埃或陨石形成的。这种说法的理论依据是:尘埃经过化学反应,逐步粘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天体,新的天体、陨石通过撞击形成更大的结构,当新天体直径达到800公里以上时,就具备足够大的吸力,能够主动吸引公转轨道周边的物质,快速增长,最终形成行星。
我们对于这种说法持怀疑的态度。因为,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没有讲清楚:
1)尘埃经过怎样的化学反应才能聚到一起。
2)天体足够大时,怎样形成足够的吸力。
我们在《10.8.4猜测: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延展性的证明-低温条件下金属变脆》中分析道:……或许,低温条件下金属变脆,能够证明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延展性。 或许,低温条件下金属变脆,也能够证明原子间的吸力会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
据此,我们认为在遥远的地方,大部分物质都保持固体,也没有液态的水。只要保持干燥状态,再细微的粉末,也粘不到一起,也不具备像地球南北极的积雪累积呈厚厚的过压冰层那样的重力条件。这些粉末应该呈“浮萍”状态,到处漂流,四处流浪。就像空气中的尘埃,在大气层的对流层内往返起伏,永不停息。因为没有一个较大的重力作用,把他们集中到一个方向运动。
较大的陨石只会慢慢分解细化呈粉末状,或者碰撞后破裂成更多的小块,不会再次抱团融为更大的一块。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低温条件下,遥远的星际尘埃或陨石很难主动聚集到一起,更不能形成行星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3 20:18:41 +0800 CST  

10.8.8猜测: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颜色
百度资料:金属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大部分呈银白色。中国在1958年,将铁、铬、锰列入黑色金属,并将铁、铬、锰以外的64种金属列入有色金属。这64种有色金属包括:铝、镁、钾、钠、钙、锶、钡、铜、铅、锌、锡、钴、镍、锑、汞、镉、铋、金、银、铂、钌、铑、钯、锇、铱、铍、锂、铷、铯、钛、锆、铪、钒、铌、钽、钨、钼、镓、铟、铊、锗、铼、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硅、硼、硒、碲、砷、钍。
有色金属中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之一。现代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领域不可缺少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我们知道,大部分金属的原子都以体心立方、面心立方、以及密排六方等晶体结构存在。那么,为何金属会呈黑、银白色、以及黄色等等种种颜色呢?
或许,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决定了金属的颜色。
我们知道,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其反射光的颜色。当物体不反射可见光,或者反射出来的是非可见光时,物体就呈黑色。
我们前文曾假设:光的载体是中微子。各种颜色的光的本质区别是中微子的不同频率的振动。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可以解释金属为何具有不同的颜色。
黑色的金属,意味着反射回来的中微子的振动频率不在可见光的频率内。很大的可能为反射回来的中微子不再具有振动频率,只具有速度。那么,在何种情况下,大量具有一定振动频率的中微子,一头扎进原子间的空间,会出现泥牛入海,波澜不惊的情形呢?就像在浩瀚的大海中,一粒小石头掀不起大风浪,一滴墨水也不能把河水染黑一样,当中微子聚集体足够厚实,射入的可见光,也就是具有某种频率的一定数量的中微子,在“浓雾”中经过数次碰撞、反弹,只能被迅速“同化”,从而失去特有的振动频率。这样,反射回去的中微子,就不再具备振动,只有速度。我们就看到的就是黑色物体。
大部分金属,或许,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不够“厚实”,射入的中微子经过1次、2次的碰撞,就被反射回来,所以这些中微子不能被“同化”,一部分中微子还保留原来的振动频率,反射回来的多种频率的振动即各种颜色的光再次合成“白光”,所以,大部分金属呈银白色。
还有其他颜色的金属,比如黄金、铜等金属,或许是各种不同频率的中微子进行碰撞,进行着振动频率的混合、整合,最终,大部分中微子几乎都具有相同的振动频率(也就是平均频率),或许就是黄色的光所代表的振动频率,这些中微子被反射回来,我们就看到黄色的金属。
那么,真相果真如此吗?中微子是光的载体吗?光的颜色由中微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吗?中微子的振动频率可以改变吗?
请继续看下一章节内容。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3 20:19:47 +0800 CST  

10.9火-光是什么?

10.9.1百度:火
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温度很高,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火焰分为焰心、中焰和外焰,温度由内到外依次升高,蓝色的火焰温度最高。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火失控时,常常称作失火或火灾,危害非常大,森林火灾尤其如此。
火的可见部分称作焰,可以随着粒子的振动而有着不同的形状,在温度足够高时能以等离子(第四态,类似气体)的形式出现。
火的本质是能量与电子跃迁的表现方式。 火焰大多存在於气体状态或高能离子状态,燃烧化学反应的两个要角--燃料分子和氧化物(通常是氧气)分子,藉著质量输送而相互碰撞,假如碰撞的动能够大,超过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便可促成燃烧化学反应的进行。
简单来说火(着火)是一种现象而非一种物质,与水不同。根据质能守恒定律,火并没有使被燃烧物消失,只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了其分子形态。
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次实践。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10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迹。人类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人工取火发明以后,原始人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促进了人类的体制和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
10.9.1.1原始人类对火的使用
控制火提供热、光是人类早期伟大的成就之一。早期的人类从自然界产生的火源中保留火种。后来学会使用钻木取火或者敲击燧石的方式来主动获得火。学会用火使人类能够移民到气候较冷的地区定居。火被用于烹饪较易消化的熟食、照明、提供温暖、驱赶野兽、热处理材料、等等。考古学研究显示人类在一百万年前就能有控制地用火。近东人类于79万年前就能自己生火。但使用火的技能约到四十万年前才普及。
10.9.1.2近代人类对火的使用
燃烧木材是最早生火的方式。树木自古提供人类需要的很多能源,故称柴或柴火。不同的树木造就不同的柴火。《调鼎集•火》列举各种木柴烹煮:“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茅柴火:炊者饮食,主明目解毒。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浊。糠火:砻糠火煮饮食,支地灶,可架二锅,南方人多用之,其费较柴火省半。惜春时糠内入虫,有伤物命。”
到了现代,人类利用火力发电,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燃料产生电力。
10.9.1.3原始火种
人类最初与动物一样,对火是害怕的。后来,逐渐发现了火的好处--被烧烤过的兽肉味道更鲜美,于是便主动地利用火。火的使用,首先使人类形成和推广熟食生活。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使人类随时都可以吃到熟食,减少疾病,促进大脑的发育和体制的进化。而熟食的推广,还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使人类最终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还给人类带来了温暖,从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使人不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并能够在寒冷的地区生活。
10.9.1.4火与社会生产
火是原始人狩猎的重要手段之一。用火驱赶、围歼野兽,行之有效,提高了狩猎生产能力。焚草为肥,促进野草生长,自然为后起的游牧部落所继承。最初的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就是依靠火来进行的。至于原始的手工业,更是离不开火的作用。弓箭、木矛都要经过火烤矫正器身。以后的制陶、冶炼等。

10.9.1.5火和古代传统文化
当火的烟雾分散到天空时,火和燃烧常用于宗教仪式和象征。一般至少有两种意义:第一,火和水都代表洁净、消毒,比方说在没有消毒药水的情况下,用来挑刺的针必须先过火以免伤口感染;《圣经•以赛亚书》6章5-7节中,撒拉弗在异象中用火剪从坛上取下红炭来洁净以赛亚嘴唇不洁之罪。第二,燃烧代表将东西寄往灵界,比方说中国民间信仰常常为祖先烧冥钱(或称纸钱,广东称之为阴司纸)、纸车子、纸房子等,希望死者在阴间不致缺乏;道教的疏文在仪式近末尾时会被焚烧,以上达天庭;佛教的密宗有火供(或称护摩法),通过燃烧供品来供养佛菩萨、火神等。
古代人们理解大自然,尝试为自然现象分类、总结时往往认为火是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元素。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物质是由空气、水、泥土和火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组成的。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一。五行相生相克,其中木生火、火生土、水克火、火克金。

10.9.1.6从古至今的火
火是饮食烹饪的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饮食文化。在能够熟练使用火之前,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如《韩非子》中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但在人类能够熟练使用火进行后,人类的饮食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按中国传说来讲,钻燧取火的燧人氏是最早能够使用火的中国古代先民。考古学家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的时间,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
燧人氏作钻燧取火后,其钻木工具称燧,后人又发明利用金属向太阳取火,于是又有“木燧”和“阳燧”之分。《淮南子》记:“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阳燧,金也。日高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余,有顷,焦吹之则得火。”《古今注》:“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景倒,向日生火。”
在汉以前,用阳燧取火,称作“明火”,用木燧取火,称作“国火”。按《周礼》中《大祝》、《大司寇》的说法,阳燧取之于日,近于天也,故占卜与祭祀时用之。木燧取之于五木,近于人也,故烹饪用之。汉以后,人们发现用金属与石相击,也可摩擦得火,于是,简单的铁片就可成为阳燧。人们一出门,一般腰间都左佩阳燧,右佩木燧,以随时取火用。另备有艾加上硝水制成的火绒,当摩擦得到火星掉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发烛”接引得火。所谓的“发烛”,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状,长五、六寸,用硫磺浸泡过,遇火就燃。
当火变得可以控制后,古人马上注意到了火候对于烹饪的重要。
古文中首次谈及火候对于烹饪的重要的是《吕氏春秋•本味篇》。其中伊尹这样告诉商汤:“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放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味,酸而不酷,成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这段话翻成现代文的大意是:味道的根本,水占第一位。依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和水木火这三材来施行烹调。鼎中九次沸腾就会有九种变化,这要靠火来探制调节。有时用武火,有时用文火,清除腥、臊、膻味,关键在掌握火候。只有掌握了用火的规律,才能转臭为香。调味必用甜酸苦辛咸这五味,但放调料的先后和用料多少,它们的组合是很微妙的。鼎中的变化,也是精妙而细微,无法形容,就是心里有数也难以说得清楚。就像骑在马上射箭一样,要把烹技练到得心应手。如阴阳之自然化合,如四时之自然变换,烹饪之技才能做到烹久而不败,熟而不烂,甜而不过,酸而不浓烈,成而不涩嘴,辛而不刺激,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腻口。
袁枚后来在《随园食单》中,专门有一节关于火候的论述。他认为,烹饪食物,关键是掌握火候。煎炒必须用旺火,火力不足,炒出来的东西就会疲软;煨煮则必须用温火,火猛了,煨成的食品就会干瘪,要收汤的食品,应该先用旺火,再用温火。如果心急而一直用旺火,食物就会外焦而里不熟。他认为,腰子、鸡蛋这类,越煮越嫩;鲜鱼、蚶蛤这类,则稍多煮就会不嫩。猪肉熟了就要起锅,这样,颜色红润,起锅稍迟就会变黑。做鱼要是起锅晚了,则活肉都会变死。烹饪时,开锅盖的次数多了,做出的菜就会多沫而少香。如果火灭以后再烧,则菜就会走油而失味。袁枚说,传闻道人必须经过九次循环转变才能炼成真丹,儒家则以既不做过头,又要功夫到家为准。厨师要正确掌握了火候,谨慎操作,才算基本掌握了烹调。掌握了烹调的厨师,做出来的鱼,应该临吃时还是色白如玉,肉凝而不散,这种肉是活肉。要是色白如粉、松而不粘者,就是死肉。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一直在使用火这方面不断创新,深入。
古人认为,火有新火、旧火之分,温酒炙肉做菜用的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麻荄(gāi)火 (麻荄火:用麻根燃烧的火),气味各自不同,清代的《调鼎集•火》中,就列举种种火配以种种食物烹制:“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茅柴火:炊者饮食,主明日解毒。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浊。糠火:砻糠火煮饮食,支地灶,可架二锅,南方人多用之,其费较柴火省半。惜春时糠内人虫,有伤物命。”
而元代的贾铭在《饮食须知》中,却告知:“宜用阳燧火珠,承日取太阳真火,其次贴钻槐取火为良。”他认为,“其戛金击石(即用铁器击火石生火),钻燧八木之火皆不可用。八木者:松木难瘥(瘥:疫病,意思是:用松木之火,得病难愈),柏火伤神多汗,桑火伤肌肉,柘火伤气脉,枣火伤内吐血,桔火伤营卫经络,榆火伤骨失志,竹火伤筋损目也。”
顾炎武也反对用石取火,认为用火石取火会影响寿命。
但他认为,应按四时五行之变取木之火。他说:“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素问》黄帝言: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周礼》:季春出火贵其新者,少火之义也。今日一切取之于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寿自减,有之来矣。”
古人称火为“阳之精”。《后五行志》:“火者,阳之精也,火性炎。”《河图•汴光篇》:“阳精散而分布为火。”古人把人称为五行之一,认为它有气而无质,可以生杀万物,神妙无穷。古人认为,独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它都只有一。所谓的二者,是指火有阴火和阳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天火、地火、人火三种,认为天火有四种,地火有五种,人火有三种。“天之阳火有二;太阳,真火;星精,飞火。天之阴火有二:龙火(称龙口有火),雷火。地之阳火有三;钻木之火,击石之火,戛金之火。地之阴火有二:石油之火(古人称油贮存到一定数量会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称江湖河海,夜动有火)。人之阳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肠的所谓离火),人之阴火有二,命门相火(谓起于北海,称坎火,游行三焦寄位肝胆),三昧之火(纯阳,干火)。”总共阳火六种,阴火也六种,共十二种。
古代中国取火的工具,一直非常落后。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使用原始的“发烛”,到唐宋年间,发展出以松木制成比较精致的“发烛”。《委巷丛谈》:“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硫磺涂其锐,名曰‘发烛’。”宋代以后,又称“火寸”。《清异录•器具》:“夜中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松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即神之;呼‘引火奴”。今遂有贷者,易名‘火寸’”而且据说南宋时,就有专造“火寸”的作坊。
17世纪时,法国化学家波义耳用粘有硫磺的细木棒与涂磷的粗纸摩擦而起火,产生了火柴的雏形。然后在18世纪,威尼斯出现像敲鼓木槌一样的巨型火柴。因价高,常出现几人合买一根的情况,而且使用时必须有一瓶硫酸。1830年,出现用白磷制成的小巧的摩擦火柴。日本人因此而早时称火柴为“磷寸”。但是白磷有剧毒且不安全。所幸,25年后,瑞典的伦塔斯脱姆发现了红磷,它更安全且无毒,然后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批安全火柴。火柴从1880年起进入中国,由英国人理查在上海开办了第一个火柴经营处。1890年,瑞典人在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个火柴厂“瑞商洋行”。中国第一种生产的火柴的商标印有慈禧半身像,据说出中国第一盒火柴时正值慈禧六十大寿。因为火柴是从国外引进的,中国人就称之为“洋火”。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4 19:51:58 +0800 CST  
10.9.1.7名人与火
古今中外,曾发生过不少名人与火的趣事:史载,孔子曾三次亲临火灾现场,三次的态度鲜明地表现出了孔子正确的消防观:
向救火者鞠躬:一次鲁国的养马场发生火灾,孔子闻讯赶到现场时火已扑灭,满身泥水的救火人员正在外撤,孔子就站在马场门口向这些人一一鞠躬致谢。
救火要赏罚严明:一次,鲁国国都附近山林失火,迅速向国都方面蔓延。鲁哀公急忙率领孔子等部属前往扑救,但是到现场后却发现有人不救火,却去追逐火场中的野兽。鲁哀公问其故,孔子说,主要原因是赏罚不明。鲁哀公便下令:凡见火不救者以放火罪论处,救火有功者奖,结果大火很快被扑灭。
先问人员伤未伤:鲁国一马棚失火,孔子到火场后,没有问马的损伤情况,而是先问烧着喂马人没有。此事使百姓很受感动。

墨子组织消防队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年轻时,曾以一个平民的身份组织300人的义勇军保卫宋城,抵御外来入侵者以火攻城,还提出了城门上涂泥防火、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盘、城门楼上设储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皇帝指挥救火
《东华录》载:“二月丙子,正阳门外居民火,上御正阳门楼,遣内臣侍卫扑救之。”这里说的“上”指的是康熙皇帝。此事发生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十一日。康熙对火灾历来很重视,史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二月二十三日夜,西苑五龙亭、光明殿失火,次日黎明,康熙亲自到现场视察火情。由于康熙重视防火,因此,在他执政的61年间,故宫只发生过一起火灾。

慈禧害怕电影
光绪三十年(1904),慈禧太后70寿诞时,英国驻华公使晋献给她一部电影放映机和几部影片,一次放映时突然着火,片子及电影放映机被烧毁。火势快,火焰猛,使慈禧太后大惊,于是她特颁一道谕旨:紫禁城里不准放电影。

孙中山与火结缘
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创立了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为了保密,成立大会的地址选在了“华人消防所”,这个救火救生的群众团体十分安全,保证了成立大会的顺利召开;1912年的一天,安徽都督柏文蔚得知装载大量鸦片的一艘英国商船在安徽省安庆县长江水域行驶,下令将该船查扣。英国驻安徽的领事说中国警察侵犯了英国在华商人的正当权益,提出“抗议”,要求中方在24小时内放行,交还全部货物,并向英方赔礼道歉。同时,在长江游弋的英国炮舰,将炮口对准安庆城。就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孙中山来安徽视察路过安庆,安徽都督柏文蔚登上孙中山的座舰“江赛”号,请示孙中山此事如何处置。孙中山闻听此事拍案而起:“非给英国鸦片贩子以沉重打击不可!”次日,孙中山在“江赛”号甲板上向前来欢迎的群众激昂陈词,历数了林则徐禁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罪行,面对英军的炮口,果断下令:“将缴获的所有鸦片,悉数烧毁!”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4 19:52:59 +0800 CST  
10.9.2火焰
10.9.2.1基本释义
火焰正确地说是一种状态或现象,是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氧化反应时释放光和热量的现象。
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火焰温度由内向外依次增高。
火焰并非都是高温等离子态,在低温下也可以产生火焰。
10.9.2.2详细介绍
火焰中心(或起始平面)到火焰外焰边界的范围内是气态可燃物或者是汽化了的可燃物,它们正在和助燃物发生剧烈或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在气态分子结合的过程中释放出不同频率的能量波,因而在介质中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例如,在空气中刚刚点燃的火柴,其火焰内部就是火柴头上的氯酸钾分解放出的硫,在高温下离解成为气态硫分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剧烈反应而放出光。外焰反应剧烈,故温度高。
火焰是能量的梯度场。伴随燃烧的过程,其残留物可以反射可见光,与能量密度无关。
火焰可以理解成混合了气体的固体小颗粒,因为是混合体,单纯的说成固体或者气体都不合理的.因为固体小颗粒跟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受到高温或者其它的影响),所以可以以光的方式释放能量
在物质变为气态以后,如果从外界继续得到能量,到一定程度后,它的粒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裂为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即原子或分子发生了电离。电离使带电粒子浓度超过一定数量(通常大约需千分之一以上)后,气体的行为虽然仍与平常的流体相似,但中性粒子的作用开始退居到次要地位,带电粒子的作用成为主导的,整个物质表现出一系列新的性质。像这样部分或完全电离的气体,其中自由电子和正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量相等,而整体又呈电中性,行为受电磁场影响,称为“等离子体”。因为物质的固、液、气态都属于“聚集态”,所以从聚集态的顺序来说,也常常把“等离子态”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等离子体现象并不少见。光彩夺目的霓虹灯,电焊时耀眼的火花,闪电、火焰等,都是等离子体发光现象的表现;地球大气上层的电离层就是等离子体形成的;跟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太阳也是一个大的等离子体球。在我们的地球上,物质的等离子态算是特殊的,但在整个宇宙中,按质量估计,90%以上的物质处于等离子态,像地球这样“冷”的固体倒是罕见的。
等离子体服从气体遵循的规律,但与常态气体相比,还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它是电和热的良导体;粒子在无规则的热运动之外还产生某些类型的“集体”运动。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电磁作用,有时也使等离子体本身像液体一样,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凝集成具有清晰边界的各种形状。因此,在研究等离子体的有关问题时,常把它看成能传导电流、可以流动的连续介质,也就是把它当作导电流体。这种导电流体的行为和运动,可以用磁场加以影响或控制,也称它为“磁流体”。
蜡烛的泪状火焰是热量造成空气流上升所致。空气流在蜡烛火焰周围平稳流动,并将它聚拢成一点。本生灯的火焰形状是由空气流和燃气流共同控制的。如果本生灯在点燃之前,燃气没有同空气混合,灯的火焰就会是紊乱的,看上去像一条黄色的带子在微风中舞动。如果空气事先同燃气混合,那么火焰的温度要高得多,形状也规则得多,是带点蓝色的圆锥形。无论何种方式,火焰的形状同重力有关,尤其是这样一个事实: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低,因此会向上升。在失重状态下,这种“对流”的效应就不再发挥作用了,火焰的形状更像球形。
火是物质分子分裂后重组到低能分子中分离、碰撞、结合时释放的能量。火内粒子是高速运动的--高温高压就是这个目的。雷击能电离,那么高速碰撞一定也能电离,不然效果不可能一样。可以认为火是电离了的气体--等离子气体。这就是为什么雷击的尸体都有烧伤的症状。
综上所述,火焰内部其实就是不停被激发而游动的气态分子。它们正在寻找“伙伴”进行反应并放出光和能量。而所放出的光,让我们看到了火焰。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4 19:53:50 +0800 CST  

10.9.3横波与纵波的猜测:自然界中或许只有纵波
我们先来看看横波与纵波,这是重新认识“光是什么”的一个基石。
10.9.3.1百度:横波与纵波
10.9.3.1.1 波
波就是振动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振动的传播是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用波速V表征。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波速V不变(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所以波速V是一个不变的量。介质分子并没有随着波的传播而迁移,介质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是热运动,其平均速度为零。
研究振动和波,假定所有的介质分子都是静止的。它们每一个个体的运动,只是简谐振动。作简谐振动的质点的运动速度,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如果振动方程是x=Asinωt,则速度是v=ωAcosωt,即振动方程的导函数,时间t变化,振速v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10.9.3.1.2横波与纵波
当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时,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做P波,又叫做纵波。这种波的特点就是在介质中传播时,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另一种叫做S波,又叫横波。这种波的特点就是在介质中传播时,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垂直。
横波也称“凹凸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横波的特点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在横波中突起的部分为波峰,凹下部分叫波谷。波长通常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电磁波、光波都是横波。
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在纵波中波长是指相邻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如敲锣时,锣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就是平行的,声波是纵波。一个可以穿过整个地球的主要的(压缩的)地震波,命名原因是它是在地震期间到达地震仪驻地的第一波。
固体有切变弹性,所以在固体中能传播横波,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可以传播。液体表面形成的水波是由于重力和表面张力作用而形成的,表面每个质点振动的方向又不和波的传播方向保持垂直,严格说,在水表面的水波并不属于横波的范畴,因为水波与地震波都是既有横波又有纵波的复杂类型的机械波。

10.9.3.2水波到底属于横波还是纵波?
纵波,即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如声波,这很好理解。因为当敲击锣时,水平方向振动、起伏的锣面对空气分子进行撞击,使得空气分子沿着水平方向直飞出去,这样,空气分子的振动方向与空气分子运行方向即传播方向平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横波呢?
现在,我们仔细的来分析一下,水波到底属于横波还是纵波。
从百度资料来看:……在水表面的水波并不属于横波的范畴,因为水波与地震波都是既有横波又有纵波的复杂类型的机械波。……
我们来看,水波是如何产生的。
当我们把一块石头投到水中,水波就从石头入水点向四周水平传递。振动源处很明显是垂直方向,而传播方向是水平方向,于是,人们把水波称之为横波。
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里面还存在问题。
我们现在知道,正常情况下,水分子不是单个存在的,大多是2个水分子组成的缔合水分子,也有人称水分子为链状,即多个水分子由于吸在一起而组成的断断续续的长链状。
当石头落入水中,不是敲击一个水分子,而是带动一条长长的水链运动。水链的头部先是被拉扯着向下运动,碰撞到地底时又被垂直反弹向上时,这相当于上下抖动一根绳子,整条绳子必然随之抖动,画出比较规则的正弦曲线。这就是水波的形成原理。水波只不过是成千上万条水链同时抖动而已。
那么,水波属于横波还是纵波呢?
从水波的形成原理来看,水波是成千上万条水链同时抖动,每一条水链又有很多水分子,所有的水分子在微观世界中都在紧紧跟随前面的的水分子运动,这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追随动作,应该是明显的纵波。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把水链捋平,单方向向前拉动水链的头部。这时,所有的水分子都在同步一步一趋地进行水平向前运动。此时,水分子传递运动的方式呈纵波传播;当在水平方向前后双向扯动水链时,如果水链是刚性结构,那么,整条水链就像一条棍子,在做水平前后运动。这样,也是纵波传播。但是,水链不是刚性结构,当水链头部运动方向由向前改为向后时,在第一个水分子和第二个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水分子就要被压缩。由于水分子不易被压缩,水分子间的距离不会改变,那么,在强大向后作用力下,必然会造成第二个乃至后续的水分子被陆陆续续挤到上方即运动方向的垂直方向,似乎水分子在垂直方向振动。这就造成了我们看到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横波。
同理,石头激起水波时,先引起水链头部在做垂直方向向下运动,一部分水分子就离开了水平方向,相当于水链缩短了、减少了一部分。这时,远方的水分子必然在水链的扯动下,水平向振动源运动,来填补这个空缺。水链头部遇到下层水分子的反弹向上运动时,就带动一部分水分子升到最高点,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这时,就会与后续而来的向上运行的水分子进行仰头相撞。由于水分子不易压缩,只能压着水链向后运动,会与后续水平方向而来的水分子对撞,结果,有一部分水分子被挤压离开水平方向,来到垂直方向,形成一个水波的波峰,不过,这个波峰高度一定低于第一个波峰高度。同样道理,第二个波峰也会下降,与后续的水分子相撞,形成第三个更低的波峰。就这样,形成了逐步传向远方的水波。看起来,它的振动方向是垂直的,传播方向是水平的。
客观来看,如果水链是类刚性结构或者类似于单独自由态的空气分子,那么,水波的振动方向就应在水平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就像被鼓面撞击的空气分子一样。但是由于水分子不易压缩,组成水链的水分子在水平方向不能进行大幅的自由振动,在一维的线上拥挤的大量水分子被迫开辟“第二战场”,来到垂直方向,它们可以在垂直方向保持小幅度的振动。其实,这种波形只是纵波传播过程受阻造成的一种现象。与理论上的横波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因为在垂直方向来看,水分子是垂直运动的,它的振动方向(虽然很弱,因为水分子很难被压缩。)也是垂直的。这时,应该还是属于纵波。
在宏观世界中,我们看到了震源的上下振动,也看到了水波的水平移动,就认为这不是纵波,是横波。这实际上是照猫画虎,没有真正看到水波传播的本质。在微观世界中,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水波传播的本质应该是一种纵波。

10.9.3.3水波是纵波的启发
人们一开始发现水波是一种振动,是一种波时,但是,振动源是石头从上到下投入水中产生的,振动源的振动方向是上下方向,而水波是水平方向向四周传递的,这与“敲锣打鼓时,锣鼓的振动方向与声波的传播方向就是平行的,声波是纵波。”不同,于是人们人为的把这种波定义为横波,以区别纵波。
这种做法,本也无可厚非,无伤大雅,但是,当后代的人们拿着这个本不是很正确的标尺,来斤斤计较来划分类别时,往往会把同一类的东西或者事物生生分成两类,从此,再也不能形成这类事物完整的认识。

10.9.3.4猜测:自然界主动产生的只有纵波
我们把声波称为纵波。因为其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相同。
在现实中,不仅仅只有载有声波的空气分子在运动,比如水平运动,还有其他无声波负载的空气分子在运动,比如垂直运动。当它们进行碰撞时,空气分子的水平运动一定会被改变,可能变成水平偏上45度,而声波的振动方向为水平不变。此时的声波还算是纵波吗?
假设碰撞后的振动一直保持与运动方向相同,比如变成水平偏上45度。那么,就是说,撞击后的振动代替原来的振动,那么,这个振动所代表的声波还是原来的声波吗?应该是空气分子碰撞产生的新的声波吧。
由于空气分子之间撞击所产生的振动应该很远远低于锣鼓对空气分子产生的振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经过与空气分子的多次碰撞,载有声波的空气分子可能会传向四面八方了,但是,载有声波的空气分子的振动受到的影响很小,此时空气分子的振动方向大体保持水平,而其运动方向即传播方向则可能是东西南北方向,那么,声波还是纵波吗?
可见,振动波在刚产生时是纵波。一离开振动源,则马上就不是纯纵波了。现实中,基本不存在理论上的纵波。大部分存在的纵波只是接近理想状态。如果我们把运动方向与振动方向相同或者平行的波称为纵波,那么,现实中所谓的纵波只能叫做类纵波。这些类纵波的运动方向与振动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比如15度。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如果运动方向与振动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比如15度,可以称为类纵波。那么,25度的夹角是否属于类纵波?35度,45度呢?甚至90度呢?而到了90度,人们就称之为横波。那么,纵波与横波的分界线是多少度?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横波与纵波只是理论上的定义区分,在现实中,自发主动产生的只能是纵波,即振动源把经过振动源的粒子碰撞后,产生振动,并沿振动方向把粒子推向外方、远方。这些粒子在漫长的运行途中,会被其它粒子以各种方向相碰撞,粒子的运动方向将变得不可预测,而粒子的振动方向也会或多或少发生改变。运动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只是其中的一个并不特殊的“特例”而已。所谓的横波,只是纵波中一个并不特殊的“特例”。
如果自然界只有纵波,那么,对于光到底是纵波还是横波的争论就可以不考虑了。光,从本质上来说,在中微子被撞击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的那一时刻起,就是纵波。随着中微子在空间中的传播,其运动方向与振动方向已经很难保持一致了,基本上在地表空间表现出各向同性的特点。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4 19:55:13 +0800 CST  
春节将至,祝大伙节日幸福平安快乐!
节日后,酒足饭饱,让我们继续探索之路。
用我们的探索努力,来慢慢接近光的真相。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15 07:36:23 +0800 CST  

楼主:半卷素书看天下

字数:1038503

发表时间:2013-11-01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9 14:33:12 +0800 CST

评论数:9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