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瞎扯淡】兔子的那些事(转载)

什么是“超导磁流体推进器”潜艇? 【这是一篇老文章】
(以下是笔者和万小笠博士的采访录:)


笔者问:万博士,请问什么是“超导磁流体推进器潜艇”?它和一般常规潜艇、核潜艇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答:所谓的“磁流体推进器”就是贯通海水的通道内建有一个磁场,这个磁场能对导电的海水产生电磁力作用,使之在通道内运动,若运动方向指向船艉,则反作用力便会推动船舶前进。


与传统机械转动类推进器(譬如螺旋桨、水泵喷水推进器等)相比较,磁流体推进器的不同点在于:前者使用机械动力作为推力而后者使用电磁力。正因为如此,磁流体推进器无须配备螺旋桨桨叶、齿轮传动机构和轴泵等,是一个完全静止的设备。一旦现代潜艇使用了这种推进器,便从根本上消除了因机械转动而产生的振动、噪音以及功率限制,而能在几乎绝对安静的状态下以极高的航速航行。据理论计算其航速可达150节,而这是任何机械转动类推进器不可能实现的。


笔者问:那是不是现有的任何舰艇都无法追踪和探测“磁流体推进器潜艇”?


答:是的,按目前来说或者是不远的将来,没有任何一种舰艇能有效的对付它,可以这么说;目前还没有抗衡的武器和办法。当然,时代是前进的,有矛必有盾,这是客观规律不可抗拒的。


笔者问:万博士,能谈谈“磁流体推进器潜艇”形体和内置设备以及分布状况?

答:可以,这种磁流体推进器潜艇是内置式,六连环螺旋直流体推进器为装置,将部分参照俄罗斯K级(“基洛”877-636)型艇,以及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还有法国“红宝石”核潜艇的各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也凝聚中国的设计人员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它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前卫、最具有战斗力的未来潜艇


指挥台围壳采用矩形的双轴线结构,两侧及围壳、舵内壳采用最新的高强度塑钢,它的承受力比目前的潜艇钢高出三倍以上,从理论上说,最深深度可达800―1000米。当然这只是处于实验阶段。外壳敷设无缝绝缘吸声材料。


内部设置也基本参照“弗吉尼亚”级滴水型攻击艇。试验艇内壁有武备舱、指挥舱、电池舱、发电机舱、操纵舱和磁流体推进器舱。另外装有一个球型声纳基阵,艏舱布置六具潜艇垂直发射筒,是作为战略武器的一部分。四具鱼雷发射管向两舷外偏与轴线成10?夹角,以增加发射扇面并有利于发射后的规避。


该艇可以发射鱼雷、反舰导弹、潜对空导弹、水雷之外,还可以操作无人小型潜艇(可遥控回收)进行侦察、反潜艇、干扰敌舰通讯等作战功能。也可配备一艘六人的小型的可操作型潜艇,进行深入敌后,完成一些潜艇所无法完成的任务。



指挥舱:配备最新型光电桅杆使潜望镜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操作灵活,无须上浮便可取得作息处理和作战决策,舱内有大型显示屏、作战系统、操艇系统。主要包括;光电桅杆、电子战桅杆、数据高速传输桅杆及特种任务桅杆。
居住舱:为提高航行速率,增大自持力,设计宽敞、舒适的居住舱,共80个双层铺位,40个临时铺位。


蓄电池舱:作为备用能源,磁流体推进器仍须装备一定数量的蓄电池,该舱靠近艇的中部指挥舱下层空间。


核反应堆舱:要求输出功率高,安静性能好,持久力长的特点。我们将考虑使用热离子反应堆,它能转换电能,简化舱内结构,热离子反应堆不会产生高温、高压、而且节约材料和能源。


发电机舱:该舱设置在核反应堆舱之后。装2台给磁流体推进器供电的主发电机和2台供设备及照明用的辅助发电机;在机舱后部设有消音器、甲板下设燃料油、润滑油箱、冷却海水泵以及压载水舱。


操控舱与磁流体推进器舱:操控舱内主要装有液氦制冷装置,推进器的直接或备用操纵装置,测量仪表台、柜等。在磁流体推进器舱内,安装1台六连环直流螺旋型超导磁流体推进器。磁流体通道前后端分别设有海水吸人导流管和喷出导流管,吸人口呈卵圆形在艇体外壳上“开凿”,喷管出口则穿出艇尾壳体。



笔者问:最后请教一个问题,磁流体推进器潜艇的航行状态以及它的威胁作用是什么?

答:在强大的电磁力作用下,海水旋转着向后高速运动,再经出口导流器变为平行水流后通过喷口向艇尾喷射,推动潜艇前进。由于6个螺旋型磁流体推进器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因此任意改变其中某几个推进器的推力大小,即可改变潜艇航行状态、实现左转、右转、上浮、下沉等运动姿态。


在使用中,首升降舵主要用于产生正、负升力,改变或稳定航行深度;而尾升降舵用于产生纵倾或保持已有的纵倾角。有的潜艇没有首升降舵,而改设指挥台围壳水平舵。其缘故是围壳舵比首升降舵能更好地在各方向上保持潜艇良好稳定性。为了使潜艇航行稳定,一般潜艇艇尾还设有垂直稳定翼和水平稳定翼。


目前,潜艇在概念试验阶段还存在操纵性上有不安全因素,譬如高速航行时,会产生急剧增减航速或突然改变航向、深度,极易出现纵、横摇摆及埋首现象。而发生卡舵时,潜艇则会很快超深下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操纵性问题,我们打算将磁流体推进器与舵设备同时装设在潜艇上,当潜艇静止或低速航行时,采用喷水推力操纵,而高速航行时则将舵设备与推进器混合使用,可最大限度的消除舵设备的惯性作用,保持稳定运动。同时,自动化的操纵控制技术还将使操艇人员能够象驾驶飞机一样操纵潜艇。



说到威胁力,磁流体推进潜艇对于2l世纪的潜艇设计师和建造师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这种全新的推进方式将使潜艇在战术、技术性能上发生质的飞跃。只要艇员的身体素质和艇内的生活用品允许,磁流体潜艇将拥有无限的续航力和自持力;只要艇体强度承受得住,又可在任意深度航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潜艇具有空前的的安静性和水下高速航行、高速机动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潜艇,只要目标在攻击范围之内,那么任何猎物都难逃脱“它”的手掌。

我现在手头上有一份国外舰艇专家的报告: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三十年代,磁流体推进装置将在潜艇得到实际应用。从时间和科研基础上讲,中国如果能够继续加大发展超导磁流体技术,则有可能比美国领先 10~20年,在“磁流体推进器”研究方面,中国的实验及研究成果显然比世界上的其它国家领先了一大步,中国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海上霸主。这种概念试验艇如果变为现实,那么世界的海洋将成为中国的海洋。


听完万博士对中国磁流体推进器潜艇的讲解,我激动地紧紧抓住万博士的手说:太谢谢你了!你们真了不起啊,你们才是祖国的无名英雄,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的栋梁之材。我代表广大热爱祖国的军迷朋友们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万博士说:祖国的强大要靠全体中国人民,没有人民的支持、没有党中央的关怀,我们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这都要归功于当今的和平、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宝贵时间,用好我们的每一分钱,把祖国的寄托和人民希望化作动力,为早日建成中国的“超导磁流体推进器潜艇”而努力工作。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6 17:09:19 +0800 CST  
顶起,明天继续更新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6 20:25:26 +0800 CST  
顶起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08:37:30 +0800 CST  
从坦克装甲研究者角度谈梅卡瓦:军事小说家跟记者吹出的神话(这句不是他说的)

开始:能够被一发穿深350的RPG打穿首上导致瘫痪的三代坦克。。。。。。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坦克。。。。。

土鳖研究过梅卡瓦,至于说三代车初步确定方向时,国内确实有一股要求动力前置的,不过好像最早提出这个的问题的是本菜吧?否定是祝老的决断,因为那帮鼓吹动力前置的人是没有办法确保首上防护能力的。。。。。。其次土鳖自认为缺乏未来战争中的战场完全控制能力。。。。。。。。

至于说梅卡瓦的装甲,看过梅卡瓦生产线的都知道它的那破烂装甲是啥成色,模块化就有这个好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透


梅卡瓦的设计在目前的条件下就是错误的,只是因为以色列周边没有像样的坦克炮和弹,否则,吓死以色列人也不敢这么搞,就梅卡瓦的那种烂货,伊朗从土鳖这买的105都能正面贯穿其炮塔,这种坦克离开了以色列那个小圈子有什么实际意义?

捧梅卡瓦是以色列人故意蒙蔽,不拿出装甲的成分和结构,而且故意修改了一些设计数值(比如以色列对外宣传上一直夸大首上厚度等等),土鳖早些年国内有一股潮流吹捧梅卡瓦,是因为不了解没吃透,被所谓的“亲西方高技术”蒙蔽了眼睛,过了这些年,以色列所谓的“亲西方获取的高技术”被一一拆穿之后,自然就一目了然了,本来梅卡瓦就不是什么好货,实在是“梅卡瓦坦克造得好,没有以色列的广告做得好”对于现在已经把三代车技术基本吃透而且已经开始自行发展四代技术的土鳖来说,把梅卡瓦踩在脚下也是理所应当的。。。。。不过矫枉过正,是中国人的一个弱点,这个是必须承认的。。。。。。。。另:本菜从一开始就没有迷信过梅卡瓦,因为基本的装甲防护知识告诉我们,梅卡瓦的装甲外形和结构设计是不可能拥有三代坦克的防护能力的,国内当年那些吹捧梅卡瓦的人,大多数也都是对于装甲技术不甚了解的分系统设计师,做出那种行为,也是正常的。。。。。。

梅卡瓦的设计不是灵机一动而是被逼无奈,放眼世界,哪个国家的设计师愿意使用超级倾角?那么浪费车内空间的设计,不是被逼上梁山又是如何?梅卡瓦,只能说是命好,没有遇到拥有较大威力(注意是较大威力不是大威力)的坦克炮和炮弹,否则,梅卡瓦就会像T72一样,成为被摧残的典范

梅卡瓦不算是世界三代坦克,那种设计只能用在以色列,而不能用在其他地方,否则,就会成为下一个T72.。。。。。而且,即使在以色列,面对伊朗,梅卡瓦一样胆战心惊。。。。。。一个连105都要肝颤的坦克能被成为合格的三代坦克吗?一个车首能被一发RPG打穿并且瘫痪的坦克能算是合格的三代车?要是以色列没有军援,没有那种较强的战场控制能力,梅卡瓦敢这样设计?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09:53:49 +0800 CST  
别拿小国的思维和土鳖比,以色列的那种设计思路,只能用在以色列,土鳖可是放眼全世界的,用中国一个省的设计思路去比较一个泱泱大国,是不是有点。。。。。。。别说中国,连土耳其都看不上的烂货,那种拙劣的设计可见一斑。。。。。。

戈兰高地是一群猪和一群受压迫的狼打,典型的人的因素,这也扯到装备了?那怎么不看看开着夜视的猪打得没有夜视的狼屁滚尿流的时候呢?

对于破甲弹,有角度问题吗?对于二代105以上的尾翼弹,78度算大吗?额看过梅卡瓦的首上,不足120毫米,外壳是40-50的RHA,里面是纤维板,这种垃圾材料和厚度对于350以上的射流有啥作用?


倘若全部用RHA,梅卡瓦的全重会超过80吨。。。。。。

月饼的99早期型号一样比现在的MK4更厚更结实。。。。。。好歹那时候已经用了陶瓷了,比纤维板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提高抗穿不在于炮塔外面挂什么,而在于夹层里换什么。。。。。

在面对聚能装药的时候,等效厚度首选可不是钢装甲了。。。。。而随着复合装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等效比已经超过1:1了,尤其是面对聚能装药,1:2甚至1:3 1:4能达到。。。。。。。所以,等效厚度首选地已经不是RHA了

对于脱穿,现代约束型陶瓷装甲的等效能力已经超过了1:1,不过倒退25年,还是RHA的等效厚度较好。。。。。

梅卡瓦这东西确实被神话了,当年搞梅1的时候,整个西方都没有合适的复合装甲,乔巴姆那时候英国人自己还没有用上,更不可能出售,美国人也还在摸索,而以军方又要求防护第一,保护成员的生存放在第一位,这让设计者绞尽脑汁也无法满足正面的防护要求,最后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炮塔采用超级大斜面,通过倾斜钢板增加防护厚度,但是这个办法对车体正面的防护无能为力,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一改常规,把硕大的发动机搬到正面充数,这样一来,整个动力舱都可以算作“正面装甲”了..............这样一种无奈的设计居然在国内还成了一种崇拜羡慕的风气...............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09:57:19 +0800 CST  
早期的MK1用的就是匀质钢装甲,为了达到设计防护值,只好不停地增重,结果在70年代就搞出来一个重达58吨的一个怪物,MK1是典型的间隙装甲,其间隙层数居然有五层之多,车体正面也有三层甲板构成,在车体甲板的间隙中还安装了燃料箱加以利用。58吨的结果就是当时以色列周边没有坦克能打穿MK1的车体正面(这个没办法,装甲层就接近300mm.,再加上一个厚度超过1.2米的动力舱也就是发动机)换做今天的脱穿也一样够呛能打穿...............

炮塔设计成楔形是被逼无奈,以色列人一直没有好的装甲技术,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侵彻通道的距离,加大对侵彻物的消耗,所以从MK1的多层钢叠加到最新的MK4都是这个思路,所谓的合理搭配顶多就是个废物利用...........看看其他有着先进装甲技术的国家,哪个用这么大角度的楔形?楔形的弊端就是炮塔空间的极度浪费,大量设备都必须安置在车体内,降低了空间的有效利用效率.........而且所谓的弹开动能弹,放在70年代早期还有可能,从后来的尾翼稳定弹出来以后,再想弹开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倾斜的唯一作用就剩下增加消耗距离.............而且梅卡瓦所谓的载人,增加载弹,都是发动机前置的副产品,而且由于炮塔空间狭小,大量的设备被挤到车体里布置,再加上基数弹药,实际上能够用于增加装载的空间极其有限...............

以色列的这种坦克设计基础思路和别的国家的都不一样,所谓的防护好,仅仅是被命中后生存概率略高一些,付出的代价却极其惨重,至于说前后左右都能放住RPG那就是扯淡了..............没有什么坦克能做到完全防护,就梅卡瓦那个后门和车体侧后60度以内,不可能抵御住破甲威力在300mm以上的RPG的打击............动力前置是早先的设计,用发动机楞冲装甲,这也带来一个巨大的隐患,车体正面的主装甲无法做的很厚,不可能容纳下8-0年代后期出现的各种新型装甲,而且由于坡度巨大,对装甲所能采用的复合结构设计造成极大障碍..........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07:24 +0800 CST  
以色列人不是不想用好的装甲,第一是买不到好的,梅卡瓦那种结构的车根本没办法用美国的半约束贫铀装甲,更不可能用乔巴姆,这些装甲即使是以色列买也一样买不到原装正品,而出口版的水平德国人在豹2A4上面已经吃过苦头了........第二是梅卡瓦的动力前置设计导致车体正面无法安装新型复合装甲,想用用不上.................再加上以色列自身工业基础是受限的(不否认某些技术领先或者自主,但是对于整体完备的水平来说,缺陷还是极大地)搞不出满足要求的装甲,只好用笨办法来增加防护............也别说梅卡瓦适合巷战,就那个破首上,一发破甲威力在400的单兵火箭就能击穿,同时毁伤发动机导致梅卡瓦丧失动力,失去动力的坦克在巷战中是啥后果,自己回去琢磨................

梅卡瓦的车体后部作战的时候塞得慢慢的,光弹药就占了一半多,炮塔做成那样,空间小的可怜,而且梅卡瓦为了放置后效,每发弹都用水套包裹,炮塔里实际上根本储备不了几发...........不要用挑战者M1之类的炮塔空间去衡量梅卡瓦,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梅卡瓦的炮塔侧面防护、(正面60度以外的侧面)也没多高,那些地方只有匀质钢,没有什么纤维板(对比照片仔细看),能顶住破甲威力在400的RPG也算是见鬼了.............此外,梅卡瓦要是携带步兵或者基数以外的弹药,就必须把包装水套去掉,这样一来,一旦被击穿侧后,殉爆就是正常的事情了,看看LZ第一张,就是下场

说梅卡瓦是最适合巷战的坦克不准确,只能说是最适合巴勒斯坦巷战的(前提还得是对手只能用老旧的RPG7)看看几年前的真主党,用短号和陶(仿制货)打的梅卡瓦屁滚尿流,成员死伤一大片,几十辆车被毁..........这仅仅是单兵导弹的战果,要是遇到T80或者车臣那种环境,梅卡瓦的战损率和成员的伤亡率一点不比别的车差。。。。。。。。所谓的人员伤亡真实的情况要比美军的M1高出很多。。。。。。。。。。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发动机在正面起到防护作用,诚然,发动机在前面,寻常弹药是很难打穿整个动力舱,但是即使打不穿动力舱,打穿发动机上那只有100多mm的装甲还是不难的,也就是说,威力略大的弹药都能在正面一发就让梅卡瓦失去动力,被迫退出战斗,以军是靠步兵保护受损坦克以便于拖回来维修,这种战术和设计是建立在敌人无能的基础上的,换做车臣或者是阿富汗,恐怕就没有这么理想的战场情况了吧。。。。。。。

最后就是这种大倾角设计的装甲很难在改装中采用陶瓷复合装甲或者是目前已知的其他先进结构的复合装甲,陶瓷装甲可不是倾斜了就增加防护能力的东西。。。。。。。。。而目前梅卡瓦全系列所使用的都是纤维板+橡胶的叠加结构,这种东西面对90年代中后期的弹药基本上就是渣。。。。。。。。说难听点,用DM43弹药打梅4的炮塔都可以毫无阻碍的穿透。。。。。在土耳其丢了大脸的犹太人再也不敢拿着梅卡瓦去参加国际投标了。。。。。。。。。。。。而且以色列一直对土鳖向伊朗出口105弹耿耿于怀,原因何在?要是梅卡瓦真的刀枪不入还会在乎区区105弹?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07:46 +0800 CST  
在装甲上,以色列就是买不到好的,全世界,目前除了英国出售过原装的乔巴姆给美国之外,别无他例。。。。。。。也别扯什么合理设计之类,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没办法采用大角度之后的副产品,看看梅卡瓦的炮塔空间,就知道为什么车体后面留那么大一个空了。。。。。。。。。。所谓的合理设计,不过是遮羞布罢了,日本人的装甲时自己搞的,棒子的也是自己搞的,美国人别说卖,连起码的实验条件都不提供。。。。。。。。。。有些东西,老子是不会给干儿子的。。。。。想当然的话别说那么多,什么全面防护,就说正面,梅卡瓦的那个炮塔也是世界前十名里最差的。。。。

别说什么存活率,看看真主党用单兵导弹打梅卡瓦的结果,光犹太人自己承认的就几十个人,再打打折扣算算水分,梅卡瓦的神话不攻自破,别再扯什么成员存活率。。。。。

不用钢芯弹,一发RPG7就把梅卡瓦动力舱打瘫了

缩小炮塔投影是因为装甲太重,不缩小投影面积整车就80吨了。。。。。防护比重占全车分量大,还是没有先进装甲,靠钢板和纤维板堆在一起充数,占据了大量的重量。。。。。。。。结果被国内的一些人一吹就成了最注重防护的东西。。。。。。
给以军坦克兵一辆挑战者试试,保证没人再愿意用梅卡瓦。。。。。。一辆炮塔正面能被陶(还是仿制的)打穿的坦克,就不要再吹什么防护至上了。。。。。。。。。可笑的是当年国内还有一批人鼓吹土鳖三代要搞发动机前置,结果防护论证会上被5X所的曹老大一通臭骂顶回去了。。。。。土鳖国内还是有一批明白人的。。。。。。

铁链子的作用不是提前引爆战斗部,又是一个被误传了多少年的东西,挂铁链的目的是通过铁链的不稳定摆动在RPG进入的时候干扰弹体,使引信不能以正常角度碰撞从而无法起爆,即使是最老的RPG7的战斗部在提前引爆后(提前60CM)依然能打穿180mm的钢板,而梅卡瓦的炮塔后部座圈上方绝没有这个厚度,靠破坏炸高来防护RPG显然是不现实的。
以色列人为什么想停掉梅卡瓦系列的发展和装备,就是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设计将改进潜力损耗殆尽,没有机会了,一旦改变原始设计初衷,发展出来的就不是梅卡瓦而是全新的车了。。。。。


梅卡瓦只有一辆被击穿是犹太人的谣传,82年黎巴嫩之战,梅卡瓦就已经被72废了多辆,前二年打真主党,被打爆了几十辆,乘员伤亡50多人(这还是官方数据,按照犹太人打折的水平推算,实际战况要比这惨的多)所谓的防护和生存也就没人再提了。。。。。。跟着以色列自己宣布停掉梅4的改进,考虑撤销梅卡瓦。。。。。。。。

填充沙子(不能使普通沙子而要填充石英砂)能够起到破坏和阻碍射流的作用,但是对脱穿意义不大,加水基本无效,举个例子,梅卡瓦的正面装甲间隙中安装了夹层邮箱,内置的燃油对聚能战斗部的防护系数的0.58(这个系数还是将邮箱自封层和阻燃丝网计算在内),对脱穿的防护系数小于0.1(基本视作无效)...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08:04 +0800 CST  
又回到毛子上了:

苏联坦克的防护并不弱,这是近20年被西方洗脑洗掉的东西,截止到88年,苏联坦克防护依然领先,直到21世纪之后才被超越,一切建立在苏联坦克防护薄弱的基础上的理论,出发点就错了。。。。。。。。

40多吨的t80Y(加爆反)和60多吨的M1A1HA在正面防护水平上是基本持平的,在抗穿上80y甚至还要略高一些。。。。。。不是说车重了防护就一定NB

又跳到土鳖上了:

80y土鳖自己打过.........M1是土鳖三代设计应对目标之一(后来成为大改的首要目标),自然也有一个设计目标数据..............额个人认为这个数据还是很真实的.............

苟不苟同无所谓,但是要知道80y对土鳖的刺激有多大.................至于说国外媒体更不要轻信............我们见过的谎言还少吗?本菜好歹也拆见过80装甲里的金属管,对于那种东西多少有点较为直观的认识...........

至于说80y的刺激有多大,整个三代计划都受到影响............既然说到这了,就说一点,土鳖在某年某月对某型车全面开打,结果五轮过后,某型车基本无恙,某些人士的眼镜摔碎不少...........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08:22 +0800 CST  
接《转点关于坦克的干货 》 转自飞扬军事

土鳖在装甲上的创意比毛子更搞...............连借鉴都算不上................现在的99已经很能鄙视一下T90了,就是96A也可以轻松地鄙视大改之后的72B..................

在90年代末期之前,我们是落后于毛子的,但是我们的基础很好,这就看出来一个大国,尤其是有着完备工业体系国家的优势所在,可能对某些东西暂时不明白,但是只要有人一点拨,很快就能开出一片花来,装甲就是这样,尽自前几十年的浑浑噩噩,但是一经旁人指点,迅速的烧起了燎原之火..............
终于回到梅卡瓦了:

1.以色列尽管有一定的先进军事工业能力,但是受到国家整体限制,尚缺乏完善的基础工业,尤其在材料工业上,一直是依靠美国的,但是在装甲上,目前在国际市场能够买到的大多都是AL203和氧化硅玻璃纤维之类的复合装甲,没有哪个国家会出售先进的装甲和工艺,这么多年过来,除了英国人将乔巴姆完整的卖给美国以外,在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而尽管美国和以色列关系很好,但是在装甲上,也不会将贫铀甲给以色列
2.看看梅4的巨大楔形就知道,这个坦克依然没有采用陶瓷装甲,必须依靠增加侵彻通道长度来提高对侵彻物的消耗。反观其他国家的三代,没有再采用如此大楔形的炮塔,原因就是较好的解决了装甲的问题,无需如此浪费炮塔空间的设计。
3.关于梅卡瓦车体的问题,现在为了应对大长径比的脱穿,车体正面也必须预留绝大的空间用以安装复合装甲,而梅卡瓦的设计很难预留超过200mm的厚度,而这个厚度远不够安装复合材料的。这是推论,而梅卡瓦参加过土耳其的测试和谈判,根据北方某单位所掌握的信息,当时以色列人一直在防护水平上支吾,始终在强调整体防护和成员安全性,却一直不给出防护的实际数值,直到最后被另一个投标
公司拆穿(这个属于商业斗争了,在这里不做评论)
4.关于改进潜力问题,梅卡瓦的原始设计对改进形成了极大地阻碍,倘若某天以色列的到了较为先进的陶瓷装甲(或者像棒子的K1那种氧化铝陶瓷),就必须开始对梅卡瓦进行超级手术,改变炮塔形状,甚至改变发动机布局..........尽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防护系数,但是这么改过之后,也就不叫梅卡瓦了..............
5.梅卡瓦至今还没有采用陶瓷复合结构,炮塔没有,车体也没有,炮塔从纯钢改进成添加了纤维板和特种橡胶的夹层,车体据我所了解的,还没有添加复合夹层,主要是在正面布置了夹层油箱,在梅4的改进上车体正面添加了某种泡沫材料
综上所述,梅卡瓦是一种设计合理(仅限于犹太人思维和环境的)在没有好的装甲技术的前提下,为乘员提供了尽可能安全的坦克,也通过巧妙地工程设计弥补了防护技术的缺陷,这是我国设计人员要学习的,但是在我们已经拥有了先进复合装甲技术的今天,梅卡瓦的设计思想和大部分技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落后了,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巧妙地技巧和一些设计思维的闪光点,作为中国的军迷,我们现在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尤其是99大改定型之后)小小的轻视一眼梅卡瓦..............
陶瓷材料不是倾斜放置就能提高防御能力的,相反倾斜角度过大的话,就需要在陶瓷的背面加强结构强度(这样就要付出极大地重量代价)防止在遭到侵彻后出现应力扩散裂痕...............

187b那种炮塔实际上是受到整体重量的限制,尽可能的提高正向两侧的防护角度,减少侧甲所需要的厚度以及重量,但是缺陷就是空间受到一定损失..............99的炮塔设计的较为均衡,没有重量的限制,较好的综合了各种性能............(这就又回到土鳖了)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08:57 +0800 CST  
然后又提一下毛子:

80y的正面LOS厚度接近600,按照防护系数1.0计算,也足够了,加上重型爆反的效果,600应该是很正常的.............

T84用的是187A炮塔,在基础设计上和T90的一样,区别在于夹层数量的多少和布置方式。90的正面是三层预制模块,84是三层钢两层非金属,不是预置形式的。
早期的64陶瓷球并不是约束型,而是非约束型,如何区别约束非约束就是看防护原理,比如这个陶瓷球阵列,通过聚亚安酯的固定使陶瓷球对侵彻物形成强制消耗,而约束型陶瓷装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回爆原理”,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直到80年代才出现约束型陶瓷装甲................
然后是上面的一些原理解释:

反装甲弹药的目的是穿透装甲并利用侵彻中产生的碎片,高温金属,残留担心和剩余射流对车内的人员,设备,弹药等进行杀伤和破坏,尤其是引起二次效应,至于你说的对装甲的破坏来说,通常认为,射流对复合装甲的整体结构破坏能力要弱于弹芯,主要是弹芯所携带的巨大动能以及穿透时的能量传递可能会导致装甲的结构性破坏.........理论是这么认为的,实际中究竟会发生什么其他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对于约束型陶瓷装甲来说,由于陶瓷本身的约束体就是应力结构,所以,不再需要特意加强整体结构强度,大体上说厚度系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比如T80y的管状约束陶瓷装甲,就不再适合用这个理论分析了.........

挑2到现在还在用平板夹层的陶瓷装甲,防护确实很低,仅仅比玻璃纤维的T72强点...................不过换句话说,玻璃纤维抗穿也不是饭桶,土鳖80年代做了太多的实验,不同编织形式的纤维组成对穿甲弹防护也不尽同,比如土鳖国产的玻璃纤维布
,防护系数也很高的,绝不是某些砖家嘴里的不堪一击..............
约束,半约束,非约束,是装甲结构的叫法,同时也是机理的叫法,约束和非约束详尽的东西在NAAS86/87/88上都讲过,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楚,在这里只说一下半约束,半约束是介于约束和非约束之间的一种形式,对陶瓷或者其他非架构材料进行紧固但是并不对个体材料进行完全约束,这是一种强制消耗的手段,通过对夹层材料的紧固使其在面对侵彻物时减少动作范围,对侵彻物进行强制对抗消耗,通常用于改进或者增强原有的非约束结构,但是增强之后,受到动作幅度下降的影响,装甲对抗射流的能力要有所下降,但是可以增强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通常的半约束手段有聚酯,纤维网包裹,泡沫材料灌充等........半约束通常都用于改进或者加强,不用于新建车辆的建造,目前用于新建车辆的仅有使用了聚酯陶瓷加强结构的美洲狮的最高级别防护车辆。更广义的讲。美帝额M1在逐年的改进中也使用高强纤维材料对原来的陶瓷夹层进行了紧固,尽管是出于对结构强度的提高,但是无形中也增加了对消耗材料的紧固,也算是半约束加强的一种形式吧..........
重型爆反抗击穿甲弹的原理是靠提拉/下切动作,即当弹芯穿透抛板的同时引爆弹药,抛板在炸药的推动下快速的移动,这样就对穿过抛板已经“吊”在里面的弹芯有一个提拉/下切(通常重型爆反都有两块以上的抛板)的动作,弹芯此时具有巨大的径向动能,受到侧面的猛烈撞击(炸药爆速都在数千之多)会导致弹芯自身应力不均,穿甲能力降低,而多抛板的结构会对弹芯形成多次的打击,虽然很难切断现在的高硬度杆体,但是会造成杆体的应力强度损伤和降低,在穿透主装甲的时候容易被复合装甲毁伤,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不能单一的依靠爆反进行动能弹的防护,也没有哪款爆反能够单独的防护动能弹,而是要和主装甲配合,在设计上也要针对主装甲的结构有选择的设计爆反的工作原理.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09:12 +0800 CST  
整点土鳖的

第一部分,当年的悲催岁月

85III的主装甲很悲剧(不是一般的杯具,而是相当的杯具)。。。。。。说出来怕无数精英骂额。。。。。。
比如M111,当时被吹得神乎其神,土鳖千辛万苦买回来了测试以后发现,这东西还不如正在研制即将定型的100新弹,而苏制坦克的防护则是土鳖国内较为震惊的,整个80年代以T72首上为目标的设计值基本上是个非常低的数值,很多设计者都是一头冷汗,幸亏当时没有和苏联发生冲突,否则可能出现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而90年代对T80Y的测试甚至影响了土鳖自己的三代车的原始设计,可见其的性能并不是所谓的不堪一击,要知道土鳖当时火力最强的89-120面对80y的碳化硅炮塔都十分勉强,只有这种震撼才能让设计人员大幅修改了三代车的设计初衷。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能亲眼目睹真相,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事情最后的结果来看起因,这样得出的结论是要比道听途说来的更为准确。前面说的M111就是最好的例子,苏军测试了M111以后仅仅给首上扣了一层25毫米的钢板就解决了问题对于炮塔则没有改动,这说明什么?呵呵,说明M111也只能在中等距离威胁一下车体而已。这是个典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拿出来一起研究一
其实土鳖的120以550的深度都不能保证完全穿透80y的炮塔,可见BM42并不是很多人嘴里的"废柴”,72BU(就是铸造版90)的防护本就好于80,这个是正常的

至于说80y的刺激有多大,整个三代计划都受到影响............既然说到这了,就说一点,土鳖在某年某月对某型车全面开打,结果五轮过后,某型车基本无恙,某些人士的眼镜摔碎不少...........
K1坦克虽然是美国设计,但是由于是缩小版本,存在非常大的问题,首先就是一味的追求缩小体积,导致车内空间严重不足,在使用105炮的时候已经是非常拥挤,换装了120以后更为悲剧,以至于不得不大幅减少备弹数量来缓解空间不足的问题,倘若要更换L55级别的火炮,恐怕炮塔空间很难容纳下全新的反后座和新的火炮部件。其次是设备的升级同样需要更大的空间,M1A2升级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空间,以其巨大的体积计算尚且有些吃紧,何况K1这个小家伙
土鳖的99在改型时为了应对各种设备的增加不得不改进了炮塔后部的结构(例如,仅电力设备就比原有系统增加了XX个蓄电池组),焊接了一个超长的尾箱,同时在车内增加了两个体积不小的设备舱,K1的内部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对其进行所谓的“数字化改进”和“升级火力”都是非常难以进行的,而动力舱,K1当年在选择动力时,就进行了有名的“减缸降效”的活动,升级动力。。。。要打一个问号。。。。。。最后就是防护,这是K1致命的软肋,原有的设计就是仅能够抵御2000米得115弹的打击,因此,装甲厚度已经到了极限,而无法通过增加厚度来进一步提高防御力,所以,棒子搞K2其实实在是无奈之举,K1设计的时候就和鬼子的90一样,没有预留(或者说没办法预留)足够的升级潜力空间,另起炉灶也就不奇怪了。。。。。
棒子的一贯德行。。。宁可穷的吃泡菜,也要面子上好看。。。。。结果就是,面子也没好看,泡菜都快穷的吃不上了。。。。。

棒子的坦克部队在前线作战,后面要跟着:美国人的电子设备保障分队,火力保障分队,弹药补给分队,装甲模块修复保障分队;德国人的动力维护保障分队,火力分队,弹药补给分队(K2专用),然后要跟着法国人的装弹机保障分队,以色列人的灭火抑爆系统保障分队。。。。。。。。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09:49 +0800 CST  
对泥轰的吐槽:

日本至今不能生产高性能炮钢,所使用的坦克炮神官毛坯和内膛加工均是由德国工厂进行生产,这个车所用的依然是沿袭了90坦克的L44坦克炮,没有任何突出之处,而在弹药方面,日本更是技术匮乏,至今依然在组装和使用德国DM23和33,从历年国际武器交易信息看,没有进口新型弹药的合同,所以说这个炮的穿深依然是500级别的,这个深度,面对周边国家的三代车,说它打不动说错了吗?
其次,日本虽然没有公开其装甲技术,但是其整体水平还停留在非约束状况,日本也承认90式坦克的防护仅仅是位列世界中流水准。日本在本世纪初提出要研制以钛合金和碳纤维为基础的约束陶瓷装甲技术,而这项技术在十五年前就已经在苏联和东亚某过开始应用,按照目前国际装甲水平的发展判断,以40吨车重想抵御穿深在600以上的脱穿的打击,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些东西,即使没有官方资料,但是我们是能够得出结论的,说这个车防不住,也没有说错什么吧。。。。。。
觉得没深度?那就深入一点,看这个车的首上(日10式)沿用了欧式设计,靠78度跳弹进行防护,车体主要是首下迎弹,首下设计的角度较为靠近垂直,加之负重轮的位置判断,首下应该是非复式结构。这个位置的中弹概率为10%左右(具体的我以前讲过统计数据,这里不重复)而近乎垂直的结构决定除非采用大厚度非约束结构的硬质芯板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这个和苏制坦克大多采用22度首上的装甲结构原理一样,本菜也多次讲过,可以回去翻以前的帖子)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巨大的重量
以所谓的模块化设计是不能替代主装甲防护的,车体装甲更是如此。说完了车体,看看炮塔。楔形前端,想必是空心结构,和豹2那个罩子一样,要是实心结构,那就成了大倾角结构,而这个结构是不能采用目前的复合装甲结构的(这个问题更是讲了无数遍)所谓的模块化,都是在主装甲外面挂上形形色色的附加件,称之为模块化。。。。。靠这个去顶大口径脱穿?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
看看炮长镜到炮塔前部的距离,就算鬼子搞成了钛合金约束陶瓷装甲,有了1.0的系数,这个厚度才多少?相比现在三代坦克动辄600的厚度,别说日本的装甲技术逆天,也别说火星,更别说日本在装甲技术上落后世界水平N年,就这么个烂货,还有人吹捧?

(泥轰坦克炮)没有核心技术,性能的提高就要依赖于莱茵,而没有好弹,炮性能再提高,也打不出好成绩,在坦克火力方面,世界五大流氓还是比较垄断的。。。。。。
弹药就更不说了,连炮钢都搞不定的,弹芯就更没戏了,再加上其他基础行业的支持,除非全面发展否则根本搞不定。。。韩国就是例子,至今120炮弹还停留在组装阶段。。。。。
就DM23那个破蛋,别说炮塔,连99的车体都打不穿,在复合装甲时代,吨位重就是牛的基础和资本
另:有些东西,虽然我们不一定有详尽的技术资料,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推测和分析出其技术水平,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是一定的,就像我们知道了一辆车的重量,体积,油箱容积等等参数以后,就能推测出该车的航程,油耗等。装甲设计是有技术规律可循的,例如无数网友不感冒的99的首上22度大倾角,其实不是工业设计师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装甲结构,看10的炮塔,本菜讲过多次,真要是实心楔形结构,只能说这个车的防护很垃圾,因为其倾角决定了其芯层的硬度不能超过面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的导致防护效果严重降低。这就是一般性设计原理,不懂得,回家去看书学习,不要在这里怪言怪语,把技术贴搅成无意义的口水贴
一般精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炮管即宣布报废,我的数据比较老,这些年有什么发展不太清楚,前些年是德国的寿命较高,精度下降值较为平均,美国的初期下降值很低,但是打到一定程度会突然下降的厉害,土鳖和毛子的寿命相比欧洲要低一些,具体原因不好说,感觉可能是工艺的差距吧,个人观点。记得L44的极限可以打700发穿甲弹,但是我表示怀疑,个人认为一般打到400-500发精度就很差了,大致如此,有问题我们随时交流

哦,忘了,线膛炮比滑膛要低得多。。。。。。牛牛的120要是打全装药脱穿,200多发就开始有明显的精度下降,这是先天条件决定的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10:26 +0800 CST  
其实吧,就花动机而言兔子也没那么不堪,有点其实我觉得有点不公平的,兔子家的花动机其实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很小的侧面,冰山一角其实很难下结论。特别是花动机建模,兔子其实是很强的。
兔子家的花动机其实一直以来受制于设计,材料的瓶颈。设计而言。只能说这个东西世界上没几个国家能弄出来,这个论调大家估计也都听过,世界上只有鹰牛熊兔能自己造军用猥琐,毛和鸡只能说一半对一半吧。但是大家鄙视兔子的原因呢,在于和熊家将将望其项背而已。和鹰酱嘛。。。

但是有点大家必须要注意的
兔子是怎么搞起来花动机的
老牛牛老猫咪那没的说,硬碰硬自己钻研出来的,当年的猫咪还是老虎呢,当年的牛牛还不酱油呢。。。若干小时的风洞,各种叶片设计支撑结构不是吹粗来的。。。实话实说,真正实现实用性突破的的,除了汉斯还真没人敢。
然后呢,大家都懂,鹰家和毛熊把汉斯猫结结实实的暴打了一顿,然后该抢走的都抢走了。鹰家主要抢走了科技人员和实验数据,毛熊主要抢走了设计资料和工业设备。这,两家流氓的猥琐事业就此起步。
所以我只能说,就我学到的而言,兔子的花动机山寨也好,拼接也罢,跟别人的路子都完全不同,这是一条新路子。没人帮你,没试验资料给你,没先进设计送你。一步步都是兔子们含着泪水咬着牙关走出来的。
个中辛苦有人听 为谁辛苦为谁甜,,,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10:56 +0800 CST  
这也算吐槽吧,真的。
当站在枫叶国的学校面前才知道
当一只兔子是多么的不容易。
花动机,花动机
别人的花动机固然先进
但是兔子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只是为了追赶。
明的,暗的。汗水,泪水
因为我们的天空,因为我们要保护千千万万兔子的安全


现在低声下气去偷,忍辱负重山寨
只是为了每一只兔子都能生活在种花家,这么简单 而已
其实我不觉得低声下气只为了去枫叶国学花动机有什么不值得
这应该是一只兔子该做的事


言归正传
最近在做的是花动机建模,就来说说这个吧
其实,很负责任地说
兔子的花动机计算机建模绝对是仅次于鹰酱的
当然了
也不排除毛熊一般不喜欢建模的因素。。。。。。。。。
毛熊嘛,“建模是神马,多麻烦!风扇一转喷上油点上火不就能灰了么!搞那么复杂干嘛!”
当然了,我们不跟毛熊那种违反自然规律的逆天货色一般见识,咱还是跟鹰酱比比靠谱。。。。。。。。。。。。。。
兔子→_→“我特么也要学你用火药吹涡轮么。。。。。。你用200小时就报废不心疼,跟你能比么那都是小钱钱亲!”
兔子的空动设计和花动机建模已经迅速接近世界领先水平了,但是只能说,我们的材料设计还跟别人差的很远。
兔子的创新能力是一大短板。这个不能说种花家兔子不行,只能说兔子家的行业活力不行。其实从西方的民用WS就能看粗来,别人的最厉害的不一定是材料,更不一定是建模,而是设计和加工。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17:06 +0800 CST  
兔子家要说不牛逼
那是不可能的,两弹一星,从无到有,那是大家都看得到的,直观感受的,但是兔子家的花动机确很多不为人所知。
就说建模,兔子家的花动机建模负责人讲就是兔子自己一步一步搞起来的。
没有借鉴,更没有抄袭。建模方法跟国外完全不一样。因此,建模方向也不同。

但是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兔子建模的效果明明已经达到了鹰酱的标准,超过了毛熊的模拟极限。
但是,坑爹的一幕粗线了
兔子怀揣着最完备的理论,最精细的建模,最逆天的设计
然后TMD就是做不粗来

至于为什么做不粗来
好吧。。。我还是不吐槽了。。。。。。
因为槽点,,,你特么就不会见过这么烂俗的槽点。。。
******的加工,*******的精度,*********工业水平,**********的工业基础,*********的材料科学,*********的材料结构,**********达不到目标设计强度要求,*********考虑到加工问题,*******方案无法采用

且不说兔子的花动机
兔子的灰姬设计已经达到了世界上很先进的水平,兔子的气动研究已经绝对不比鹰牛熊鸡任何一家差(注意哈亲,我说的是研究水平,研究水平不代表研制能力,例如不超过3张A4纸的讲解你就能知道27姬的基本设计特点,但是很明显世界上却没几个国家能设计出那种达到人类极限的东西。。。。。)
但就北航而言,灰姬设计的大师就有不少大师,我就有幸认识不少,但是那些个大师设计粗来的天顶星物件往往被来自材料和加工的结构大师告知:亲,乃好牛笔啊~这设计简直***了,一方面气动***,同时,效率***,而且喘振裕度***,简直是完美的设计,如果哪一天我们做的粗来的话,一定不可限量,嗯,不可限量啊!好了,说点正事啊,下班以后南门茶馆三缺一啊。。。(以上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17:35 +0800 CST  
【转载】娱乐的《米帝和土鳖不得不说的故事》


60年一甲子,回顾六十年来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我开始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是中国唯一值得感谢的国家,没有美国,就没有中国国力的强大。回顾中国发展的历史,就不得不说TG是怎么发家的!日本战败以后,美国支持哔政府打内战!美元,武器,军事观察员,一股脑的塞给国军。可令人惊讶的是,曾经的泥腿子共军,一支手拿汉阳造,腰别边区手榴弹,只敢打游击,甚至被耻笑为游而不击的军队,后来竟然头戴美式钢盔,手持美式冲锋枪,屁股下面坐着美式吉普车,和哔打起了兵团大战!难怪当时的美国被戏称为“运输大队长”,他给钱,给武器,拿国军当陪练,硬是把TG训练成了“陆上之王”,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陆军强大起来了,可还有空军呢,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刚建国时候那二十几架的飞机,怎么能保卫国家领土啊!况且陆军的装备还是万国牌,维护保养很麻烦,而且TG自己又不会造,放着几年就锈坏了!不行啊,这得想办法!可自己一个人武装起TG来吃不消,于是就打起了苏联的主意,这哥们人傻钱多,不利用一把说不过去!于是,美国在联合国出主意,我们打朝鲜吧,苏联肯定得上当!果然,苏联上了美国鬼子的当,大把大把得给TG武器,整整50个师的苏式重型武器给了TG,不但武装陆军,而且把自己最先进的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给了TG!美国一看TG有了飞机了,又亲自上阵训练TG的飞行员,飞行小时上千的王牌飞行员亲自给TG飞行员当教官,要说TG刚学会开飞机的菜鸟能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打死我都不信,人家那是调教徒弟呢!一夜之间,TG的空军变成了世界王牌空军,这个跨越可不是一般的大。美国的师父确实很了得!朝鲜战争以后,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军事强国,美国和TG一起耍了苏联一把,最后两个虚伪的家伙假惺惺的签了个停战协议不玩了,划了条三八线一人一半!妈的,这不是小孩过家家么?难怪志愿军优待美军俘虏,心里明白着呢!
老毛子心里那个气啊,可吃了个哑巴亏说不出来!从那以后,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最后老毛子越想越窝火,干脆撕毁了友好同盟协议,在中国北部屯兵百万,准备讨个公道!美国一看这可不行,你欺负我小弟那还了得!不玩则已,玩就玩把大的,我把老毛子整解体得了!为了中国这个小弟,美国下了血本,把老毛子玩死解体了,最后还不过瘾,让俄罗斯先“休克”一下,伤了元气,沦落为二流国家,从此不再威胁中国!这个大礼够大吧?
TG终于成为了军事强国,不过军事思想上还不行,八几年和小小的越南打了一仗还死了那么多人!好歹是自己教出来的徒弟,仗打成这样师傅眼瞅着也丢脸!好吧,美国师傅不得不自己亲自出马教教徒弟!让中情局搞了个假情报,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亲自出兵打起了教学战,全程直播给TG看,看得国防大学的张教授大呼“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 !要说美国打伊拉克为了石油打死我是不相信的,那是教学战!打完以后伊拉克最大的油田也分给了TG,师傅厚道啊!
从那以后,TG卧薪尝胆,认真的搞起来信息化作战,协同作战,远程精确火力打击,机动作战,特种作战,这些都是伊拉克教学战争的成果,军事实力呼呼的涨!美国师傅还担心TG学东西偷懒,让台湾不断抽打TG好让TG不松懈,不是伊拉克战争,不是台海危机,TG哪里能成长的这么快,军事科技和军事理论都突飞猛进,眼看着就能达到师傅的水平了!
眼下TG各个科目中,最薄弱的就是海军了!美国师傅也着急啊,所以不断让中国南海周围的小喽啰挑衅,逼着中国练海军,造航母,力争徒弟不偏科,这师傅当得真称职!
六十年过去了,美国不断的帮助中国,锤炼中国!终于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美国为了帮助中国强大,教好中国这个徒弟,耗尽了自己的国力,终于使国家陷入了金融危机之中!   明年的教师节,我要为这个伟大的国家亲手做一个教师节贺卡,上写“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以纪念这个伟大的国家!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17:50 +0800 CST  
分析一下钓岛的模式

JZCAT:

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 这句话长期被证明是极其正确的.因为飞机已经变成了一个导弹载体平台,你舰艇再好的雷达,但地球是曲线的,超低空突入的战机到现在都极难发现.你再好的防空系统,但战机的速度是极快的.只要有一丝机会命中一枚反舰导弹.几十亿的军舰几百上千人就玩完.而战机就算损失不过几千万,一个飞行员. 我用得着和你舰对舰嘛? 所以鹰家二战后疯狂发展航母,并以航母为海军主力. 毛熊家因为战略思想和各种原因限制了航母发展而以核潜艇为核心的海军,也从来不会排斥航母.对航母的执着绝不低于鹰家. 这足以证明制空权对海战的重要性!

想象一下,一个航母战斗群在离你的舰队八百公里之外,派出舰载机在飞行500公里后,在300公里外发射反舰导弹. 而你没有飞机掩护的舰队除了拦截导弹还能做什么? 舰艇对于飞机的尴尬就在这里.被动挨打. 如果距离再近一些,在电磁给力C4I的指挥之下,飞机甚至能围绕你的舰队防空圈从不同方向同时发动进攻.

所以说现代战争是不会发生舰对舰的大海战,脚盆对兔子的尴尬也在这里,兔子是不会傻到丢了优势去和脚盆玩舰对舰对轰的.毕竟兔子海军有个兵种叫海军航空兵.有超过300架的现代化飞机.定位是"作为海军的重要打击力量"! 脚盆最大的地缘悲剧是离兔子太近了,路基飞机足以覆盖冲突区域.而脚盆空军又和兔子差距越来越远.
你不同意? 脚盆家只有不超过55架的F15能打中距弹,F2到10年只有大约8架能打中距弹.其余在以每年2-4架的速度改装.这是什么概念呢? 除了这60架战机,其他战机只能在20-40公里范围内去狗斗. 而兔子家11年的数据保守估计已经超过600架能发射中距弹(不算J8系),这些飞机可以在80公里之外发射空空导弹然后脱离.
并且,这些仅仅是武器的数量质量对比.但是最重要的人的因素的呢? 很多人说,脚盆空自训练时间很长,和兔子差不多.又和美军演戏过,有大量预警机使用经验.素质经验肯定比兔子好.

但是,说这话的都忽略了很多东西.要知道在军事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飞行小时已经不能完全的代表训练情况了. 而是你的飞行科目才是主要的,而飞行科目又和各国空军的战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战略才有目的性的训练.比如兔子要求空军现在要能攻防兼备,攻就是你得打出去啊,可是敌国也有空军啊,所以我们得练大机群作战,大机群超低空突防,大机群夜航纵深打击脱离.必须大机群才有优势嘛.

但这些东西简单吗? 全球一只手数得出来!以前信息不发达,机群的指挥只能靠地面雷达塔台,如果远离地面雷达,那么只能靠飞行员自己去分配火力靠个人能力组织配合战斗.但有了预警机和C4I之后,大机群空战突防成为了现实.数十架飞机能在C4I的组织下变成一个整体,可以分配不同任务,精确的分配不同火力油量,使几十架飞机都能做出战术协同.但是就算预警机制导通道也不过有二十个通道左右.这么多战机分别从哪些机场起飞,哪些飞机带什么弹,主要执行什么任务.准时在哪个空域**.哪个小队在哪进行空中加油,哪个小队油量较少优先发射,又优先打击哪个方向的目标.哪些飞机开雷达哪些飞机不开.什么飞机又在什么机场降落. 这极其考验一个郭嘉空军指挥调度,后勤补给空域管理和通讯能力.简单来说指管通勤侦查能力全部面临考验! 这需要一个非常非常专业的团队,才能组织起一场大机群战役.

兔子的这些训练不用多说了,每年新闻见报不下10次.今年更是,一百多架去抢金头盔.
可脚盆的战略是什么? 配合美军作战,本土防御.既然是配合,本土防御,脚盆就很少会有这样的训练,因为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你任何大动作都很难瞒过卫星,远程雷达,情报部门. 这是什么概念呢? 代表脚盆无法应付大机群空战或打击.有预警机又怎么样? 指挥官想过怎么分配指挥数十架飞机作战么? 地勤受得了嘛?

所以综合上述,水面舰艇是飞机的菜.联合作战已经不是新闻.反舰防空是海航重点任务.水面舰艇在大型战争中的任务越来越向打扫战场和对陆巡航导弹载体靠拢了. 如果有航妈编队,其余水面舰艇不过是再为航妈提供一层防空圈,和作为远程对陆平台使用!

写了那么多,对上脚盆会是什么情况不需要多说了吧? 去对比海军舰艇本身就和作战模式相差太远,意义真心不大. 兔子的格言从来都是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难不成有海航还需要你去舰对舰?

兔子家的小舰是拿来巡逻的,大中型舰艇是拿来欺负别人家小舰的.飞机的目标才是别人的大舰.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这个规则绝不会被推翻. 就算只是微小的冲突,海军舰艇来了.那么海航一定在背后不远了.除非确实飞不到. 丧心病狂的兔子对火力的执着是亲们想象不到的.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26:09 +0800 CST  
还在看的多顶顶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0:26:30 +0800 CST  
转载:

当我们找到了俄试飞院的展台时,在那里值班的正是试飞院的顾问莫斯克维捷列夫上将。上将对林虎将军早就熟识并且非常尊重,立即起身并紧紧握住林虎将军的手说:“我聆听您的指示。”林虎将军向他说明了科沃丘尔邀请飞行的原委,上将立即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回答说:“OK!这事包在我身上,我来安排。科沃丘尔也曾多次向我说过此事,我看绝对没问题。”林虎将军听后非常高兴地对我说:“这次如能飞上这种战机,可就还了我飞行生涯中一个渴望已久的心愿,将为我30年的飞行事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天晚些时候,俄罗斯试飞院的院长助理舒莱波夫就告知我说:“林虎将军的飞行计划已安排好,是在后天(即8月23日)下午4:30左右飞,但请你们后天下午三点前到试飞院办公大楼门口,那里有人等你们。”我们听后真是喜出望外!同时也心照不宣地保持低调,不主动对外张扬。
在确知己获得这次珍贵的飞行机会后,林虎将军便开始做精心准备。他对该型战机非常了解,但仍抓紧时间利用简单的资料再熟悉一下座舱设备。此外他还节制进食以减轻直肠的负担,这是因为他从小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负过重伤,直肠留下了残疾。为保证在第三天的高机动高过载飞行中身体不出意外,确保这次飞行能圆满成功,在飞行前的两天里,他几乎不吃东西,水也喝得很少。我为此非常担心,因为我知道,飞行很消耗体力,不吃东西营养跟不上。我一直问他想吃点什么,他说最好有绿豆稀饭。可是辽阔的俄罗斯根本没有绿豆稀饭,俄罗斯人也根本不吃绿豆稀饭。终于,我们在住处附近的一家俄式餐厅里找到了红菜汤,汤本身是鸡汤熬成的,汤里还有土豆泥、牛肉末、蔬菜等,我想这下营养就多了。眼看林虎将军把一碗热腾腾的汤喝下后,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不然他哪有体力去飞行呀。
飞行那天,即1997年8月23日,天空晴朗,我们提前到达了指定的地点,那里已经有两位漂亮的俄罗斯姑娘站着等候我们了。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抗荷飞行服和飞行头盔交给了林虎将军。在更衣室里,林虎将军换上了抗荷飞行服,戴好飞行头盔。当将军走出来时,我眼前豁然一亮,看到一位英俊的飞行员!当时在场的人都说,这套服装就好像是为林虎将军专门定制的,很合身。一切手续办妥后,我们与科沃丘尔一起乘车来到苏-30飞机旁。地勤人员向科沃丘尔报告说,一切准备就绪,可以登机。科沃丘尔让林虎将军进到飞机座舱里,并简单向他介绍了飞机的座舱情况和几个应急按钮和手柄。林虎将军对苏-27飞机有过多年的精心研究,他对苏-27的气动特性、座舱设置、操纵系统等非常熟悉,而苏-30的座舱设置与苏-27的几乎一样,因此,眼前的一切对他一点也不陌生。林虎将军是个非常认真和细心的飞行员,他在座舱里对主要仪表又进行了仔细检查。当他从座舱下来后,科沃丘尔把这次的飞行科目单交给了他并作了简单说明,林虎将军点头表示明白。经过与林虎将军几个回合的交流,科沃丘尔清楚地意识到,林虎将军对当前的飞机很了解,他又是位非常有经验的老飞行员,于是科沃丘尔当即建议,林虎将军坐前舱主驾位置,自己坐进了后座舱。约16时50分,发动机起动。几分钟后飞机缓缓而平稳地滑向主跑道。又过了数分钟,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一架威武的苏-30战机滑出跑道,迅速抬头、拉起,像一支利箭直插蓝天。
当时机场上的我们转眼间就看到由林虎将军驾驶的苏-30在上空做特技飞行动作了:翻筋斗、半筋斗翻转、横滚、超低空通过机场、大坡度低空急转弯,最后还做出了令世人叫绝的飞机攻角接近120度的“眼镜蛇”动作,并且过了一会儿又做了一次。这是当今世界上难度最大的特技飞行动作!飞机在空中龙腾虎跃了20多分钟,最后以一个斜刺里急速俯冲改平的漂亮动作平稳着陆。在场的观众都高兴地鼓掌欢呼:“乌拉!”
科沃丘尔从战机上下来后告诉我说:“林虎将军真是个天才的飞行员,他对飞机很有灵感和悟性,从一开始他就对驾驶杆操纵得非常到位,我只是在第一次做‘眼镜蛇’动作时稍微帮了一点,第二次所有动作都是林虎将军自己单独完成的,太棒了!真伟大!”听到世界上最顶级的飞行员对林虎将军如此高的评价,我作为他的陪同是多么高兴和自豪啊!
楼主 日照大神是我儿  发布于 2017-02-17 11:16:24 +0800 CST  

楼主:日照大神是我儿

字数:3389892

发表时间:2013-07-07 21:3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26 17:43:49 +0800 CST

评论数:1368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