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夜话】—— 记录时代脉搏,读懂大国自信

规则-潜规则-力量规则-丛林规则(中)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潜规则的普遍性和技术防范

强者制订对自己有利的规则,并且用力量来维护规则。弱者要么遵守规则,要么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获得规则外的好处 —— 是为潜规则。

但是,使用潜规则更普遍更深入的人群,仍然是有势力的人,因为他们有这样的关系网络,也更能够支付得起代价。

严格来说,潜规则并不算规则的彻底破坏。只是通过地下交易,让规则的执行者网开一面,或者执法从宽,或者额外给点好处 —— 既上不了台面,也可能会被“反腐”、“纪检”追究后果。算是灰色经济体的一个构成成分。

所以,即使潜规则普遍存在,社会一样会照常运转。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接受潜规则并不以为黑暗,这是一种“人情练达”的成熟。当然,潜规则抬高了社会运行的成本,并且滋生腐败,所以也要压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一个社会的强者,往往是“潜规则”的受益者,要么是执行规则的人寻租获利,要么就是有资源有势力的人,通过支付代价以潜规则的方式,在社会运转体系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 这也是贫富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按照某个观点(《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在书里的看法),一个良好的可持续运行的社会,强者(富人和精英阶层)不能拿走超过50%的利益,否则就会出现日趋严重的贫富分化,同时“潜规则”和法治精神是相悖的,处理“潜规则”有法可依。

治理“潜规则”,实际上是“技防”远远强于“人防”,也就是说,用铁面无私的机器,特别是信息化机器,来执行规则,远比人更靠谱,更有效,也更不容易徇私舞弊。

人都是有弱点的,或者说人性是有弱点的,会贪婪会占便宜,会怠工会消极会有惰性,精力也是有限的,另外可能会被收买、胁迫或者被投其所好,因此规则总是难以彻底贯彻,或者贯彻的过程也并不公平。

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明普及,让很多潜规则无所遁形。比如说交警执法,记录仪、测速摄像头和号牌识别技术的普遍使用,让很多交钱了事的“潜规则”,基本都没有了存在空间。

前一阵看了一篇文章,说黑龙江省利用“大数据”进行反腐,成功地抓了几个硕鼠。其中一位,用不同的名字置办了十几套房子,但是用自己的手机支付水电费 —— 成功地把自己暴露了出来。这就是信息化大数据的威力,能够在人力难以察觉的地方,把很多见不得光的东西,暴露在阳光底下。

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在信息化社会建设方面,舍得投入如此巨大的成本,除了看得见的“数字经济”好处之外,还让整个社会的运行更加透明化,可以按照规则运行的,尽量走程序化,避免人情的因素在其中。

那么,是不是一个社会里面,规则意识越成熟,一切按照法律和规则办事,就一定是好事呢?未必!

规则体系之下的阶层固化,及“改革”需求

很多人去西方发达国家,就感觉死气沉沉,社会活力不足,虽然什么事情都讲规则,但是实际上效率很低。

因为,西方社会已经在规则体系之下,完成了阶层的固化。
比如,美国的学区房制度(我们的学区房制度也是这么学来的)。中产以上的家庭,可以买得起比较贵的房子,缴纳贵一点的房产税,子女也可以上比较好的学校;相反,贫民的子弟,很难到好的学区上学。因此,通过代际的积累,阶层就基本固化了下来。教授的子女很多可能去做科研,卡车司机的儿子仍然是卡车司机,农民的儿子仍然是农民,零售店主的后代多半还是零售店主。

这就是规则体系之下的固化。即使表面看上去人人遵守一样的规则,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最终会有人从规则里收益,有人从规则体系里受害。

从全世界的观察来看,越是讲规则的发达地区,实际上阶层已经高度锁死。比如Hong Kong,法律体系、社会体系、金融体系已经很完善,而且也是实际上评价为自由度最高的经济体,但是其贫富悬殊状况,以及阶层固化状况,仍然是非常严重的。

在这种情况下,规则其实慢慢变成了一种枷锁。程序正义替代了结果正义,这也是西方国家特别强调“程序正义”的内涵。反正我按照规则走了一遍,结果老子是不管的,大家自己作自己受。

“讲规则”并非绝对不可突破规则 —— 看看下面这个大家熟悉不过的动画,只有极少数人,才有玩“潜规则”的能力(即所谓的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比如华尔街平时讲市场,遇到灾难就讲“大而不能倒”。这事实上,以看上去公平合理的制度体系,合理合法地固化了资本势力的地位。



我曾经在“知识星球”里面写过一段话,任何一套规则体系,如果执行30年以上,一定会从上到下培养出(被收买)一堆的蛀虫。这些人善于利用规则体系,获得巨大的利益,并且结成利益共同体,只要规则不改变,组织不重新打乱重组,他们都会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攻守同盟。

因此,即使看上去非常合理、非常有效的规则体系,也需要定期进行改革,“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规则和不规则

很多规则不完善的地方,都是“冒险家”的天堂;而规则不完善的时代,也是财富快速增值的“黄金时代”。

中国人古语“穷文富武”,所谓文人一般都是比较守规矩的读书人,这些人除了极少数进入官僚体系,大部分人一生并不会积累多少财富;而武就不一样了,无论是横行乡里,或者是开疆拓土,都比较容易积累巨大的财富。—— 所以,自古而来文学作品里的有钱人,多数都有点为富不仁的倾向。

最重要的是,有胆子打破规则的,都是“狠人”,敢于去玩“富贵险中求”的把戏,而这一类的领域,因为风险大,敢玩的人少,因此利润丰厚。中国古代的商人,都是“仗剑经商”,说白了一方面商业规则要靠力量维持,而打破规则更需要武力支撑。

以美国和墨西哥作为典型,全世界对贫困阶层,其实都很残酷;规则不正规的地方,是各种霸蛮势力,各种地下力量; 规则正规的地方,已经高度固化,想要突破千难万难。美国的普通平民想要突破阶层,光教育这个环节的规则,就过滤掉95%以上的孩子;而墨西哥这种暴力社会,想要靠拼命获得一条生路,其实路子更窄,因为黑帮里冲在前面牺牲的马仔,多半都是没有势力的。

无论是讲规则,还是不讲规则,至少从北美洲到中美洲,其实对很多人来说,一辈子差不多就看到头了。

在中国,也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前一阵我写过“按闹分配”,导致守规矩的人吃亏,不守规矩的得利。这间接鼓励了社会上闹事“刁民”的膨胀。既然“性子跋扈”可以获利更多,为什么要做安分守己的老好人?好在社会舆论风气,开始扭转过来,至少互联网舆论,对这些现象不再包容。

其实在全世界,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仅仅依靠老老实实守规矩就能够平平安安活着,养活自己和家人,已经算是幸运至极了。所以,甭管是否阶层固化,守规矩讲规则的社会,还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大目标。

(未完待续......)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1-12 08:41:29 +0800 CST  
“被遗忘”的社会主义国家 —— 老挝印象(一)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龙某于上个月下旬,以旅游自由行的方式,对老挝进行7天的观察思考。观察、访谈、查阅资料对照,以及推理思考,写出下面一篇类似于考察报告的随笔与思考 —— 仅供喜欢看世界的朋友参考,日后随着在老挝的工作展开,会有更多的异域风情文章出来。

老挝是中国的友好社会主义邻邦,地理位置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其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80万(2015年),首都是万象(国际上称为永珍)。

作为对比,我国河南省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老挝国土面积的大约三分之二强。但是人口超过1亿,老挝的人口密度仅仅相当于河南的25分之一左右。

有丰富的人均资源做基础,老挝经济即使不发达,也很容易获得温饱,大量的野生动植物,也提供了很好的食物来源。由于极度不发达的工业发展状况,因此老挝的土地,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耕作,没有农药化肥,完全是有机食品,这里的蔬菜很多人本地人都是生吃的。

老挝一度是世界上“被遗忘”的国家,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声音。亚洲所有靠海的国家,都笼罩在美国海军的阴影之下。在东南亚,老挝是唯一的纯内陆国家,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入侵,但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由于“胡志明小道”部分位于老挝境内,因此美国给老挝留下了美利坚的传统礼品 —— 数亿枚航空炸弹,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量四五十年前没有引爆的炸弹。

因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老挝一度被列入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被称为“陆锁国”(被陆地封锁的国家)。但是在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以来,老挝是受益最早,受益最大的国家,老挝正在试图从“陆锁国”转型为“陆联国”。中国投资和建设,加上中国人大量进入老挝做生意,迅速地让老挝富裕了起来。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来看,老挝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灰色收入),远远比GDP反映的数字要高,是比较典型的国穷民富的国家,当然其国内的贫富差距也是相当悬殊。

—— 老挝首都万象的机动车,和人口数量相当,穷人骑摩托车,富人开汽车,汽车以日本丰田为中高端,以韩国现代为中低端,由于路况基础较差,丰田海力士皮卡占比极高,约占机动车三分之一,这种车售价超过3.5万美元,以汽车拥有量来看,万象其实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不过,即使是在中国乡镇市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五菱宝骏,在这里也是难觅踪影。国产车走向世界,仍然前路漫漫。

—— 万象物价不低,甚至比中国的内地省会城市还高。但是老挝的普通百姓家里,都有宅基地,也有耕地,因此债务压力相对比较低,反倒生活过得很放松。比较高的物价,客观上给本地人提供了还不错的收入,懂中文的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可以达到4000-5000(人民币),而比较低端的劳动力例如保安,工资也只是1000出头。但是国民幸福感很高,因为信仰小乘佛教,这里的人心态平和,很少有仇富心理。

—— 老挝是比较典型的“国穷民富”状态,国家发展外债比较严重,基础设施也大量依靠外部融资投资和援助。但是很多老百姓收入已经不低,主要原因是中国人进入这个国家以后,提供了大量的资本(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把本地原来的优质资源,利润药材、食品、水果等等,价格都拉了上去,加上旅游业连年提升,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这些现金流很多都是在小微经济体内循环,因此政府征税的比较低,导致消费比较高,但是国家的资本比较薄弱。

—— 老挝的电力、电信、基础设施,在中国的大力援助建设下,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电力充裕并且大量出口换汇,电信系统在首都实现了4G覆盖,全国有公路覆盖的地方,也实现了3G,而且资费不高。在整个自由行期间,我只花费了大约40元人民币购买了4个G流量,离开的时候仍然还没有用完,而且网络速度很快,微信聊天和视频都没有问题。

—— 老挝的道路设施,特别是首都的道路设施,已经严重跟不上汽车时代的到来。由于城市大都为低矮独栋建筑,因此道路设施改造比较困难,政府正在逐步将行政中心外迁,以缓解交通压力。这些年,在亚投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老挝正在对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但是周期很长,国家唯一的长达1400公里的国道13号公路,改造完成需要2022年以后。而正在修建的昆明-万象铁路,也要3年以后才能够竣工。机场规模比较小,类似于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小型机场。

—— 老挝的经济政策比较开放,开放程度据评估和越南相当,但是低于泰国。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多家企业投资老挝,为老挝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央企和国企集中在基础设施,包括电力和电网、电信等领域;民企集中在资源特产加工领域,特别是食品药材加工领域。还有很大一块就是批发零售,以湖南邵东人为主,五金小商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 老挝的营商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偶尔有工作人员拿小费的习惯。不过整体而言,经营环境还是很宽松的,以中国城为例,很多门店从来就没有营业执照,检查的时候稍微给点小费就过关,连开烧卤店的湖南邵东老板,都在这里做了十几年。除此之外,在老挝这个国家,做大一点的企业,还是需要良好的政府关系。这一点,和中国也是非常相似的。

—— 老挝万象的社会治安环境整体良好,在中国城晚上到处能够看到夜市,也可以看到男人女人深夜仍然自由行走,但是就全国而言,恶性案件偶有发生。本地人犯罪率相对比较低。不过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及监控系统的缺失,这里的警察破案率比较低。除此之外,大一点的商城,比如中国城,都会招聘比较多的保安,并且进行24小时巡逻。顺便说一下,老挝人喜欢喝啤酒,晚上酒后开车骑摩托车的人很多,需要特别小心。数据统计,酒后驾驶是交通事故的最主要肇因。

—— 老挝旅游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城附近已经盖了很多国人经营的宾馆。但是在首都,除了酒吧街,以及凯旋门,国家博物馆,以及几个寺庙以外,没有多少值得看的景点。来老挝旅游的,很多都到首都以外的琅勃拉邦、万荣或者其他地方。除此之外,老挝万象的地理纬度在三亚略靠南的地方,冬天气候非常舒适,温度一般在24-32度之间,加上没有工业污染,都是有机食品(老挝的食品据说是联合国免检的),属于良好的过冬旅游目的地。

—— 与周围国家相比,老挝明显地广人稀,大片大片没有开发过的国土,仍然保持原生状态,其中包括了平原地区的原始森林。整个国土面积超过90%保持自然原生态。是亚洲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动植物类产品,质量和数量,都是首屈一指。另外,可开发耕地在几千万亩以上,交通条件改善的话,对中国需要的农业产品,有很好的贸易发展空间。

—— 老挝同时通行4种货币,包括人民币、美元、老挝币和泰铢,这四种货币同时在市场上被接受,但是程度不一,个人观察,老挝本币优先,其次是美元,然后是泰铢,人民币排最后。

综合评估,老挝有潜力,有资源,未来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这里将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低端生意已经相对饱和,发展面临一个瓶颈,如果基础设施不能改善提升,其发展的节奏会慢下来。

老挝发展的隐忧,更多来自国际经济风险,老挝的经济体规模不大,很多大型项目只能依赖外资,容易受到国际上金融的风吹草动影响,其次其本国市场较小,企业只能往东盟市场和中国扩展业务。

更多异国他乡的风景,请继续关注公众号的后续报告。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1-13 08:41:07 +0800 CST  
规则-潜规则-力量规则和丛林规则(下)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一个再辉煌的王朝,一个再伟大的帝国,从其崛起到最后衰败灭亡,其实其写在宪法、国法上的条文,变化是不大的,最多就是几条修正案而已。

朱元璋亲自主持制定的《大明律》,是其一生中“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的经验总结,经过反复修改,“凡七誊稿”而成,朱元璋视其为维护朱明皇朝长治久安的法宝。甚至在明朝灭亡以后,清朝统治者取得全国政权之初,还延续着使用《大明律》。

自然而然,清王朝的法典,也是从《大明律》基础上继承而来,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制订完善,一直到乾隆五年(1740),正式更名为《大清律例》,通称《大清律》。为了保证适应时代变化,乾隆十一年定制:“条例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也就是皇帝可以加入“修正案”,以适应局势变化。

《大清律》以后虽历经修订,但主要是增减修改附律之条例,律文则变动不大。直至宣统二年(1910),辛亥革命前夜,颁行了《大清现行刑律》,才废止了《大清律》。而这部法典的真正废止,却是在1972年。香港当年被英国殖民者划走,但中英双方签署的条约中规定,香港法律中对于华人仍按照《大清律例》执行,这一规定直到1972年以后才完全废止。

法律条文,很多时候比国家的生命力还强悍。规则依旧在,山河已换人。可见规则这种东西,并不一定能够保证长治久安,更不能保证国拃千年。

非洲的利比里亚,和美国有着几乎完全一样的法律体系,连国旗的样式都差不多。这样的规则体系,并没有改变这个国家属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命运。可见,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实就是哄鬼的大坑。没有实力,光有规则,不光水土不服,简直就是毒药。

法律和规则,属于“文明世界”的东西,而真正影响历史进程的,一般都是军事的力量,这就是暴力规则。朝代更替,世间轮回,推翻旧体制,甚至种族替换,始终还是暴力的力量。

各种明规则、潜规则之上,其实是实力规则,也就是“暴力规则”在起作用。(回归“丛林法则”的本质)

吴思先生因《潜规则》这本书成名,在《潜规则》里,作者深入剖析贪官污吏的敛财伎俩、巨富商贾的坑人手段、市井小民的刁钻策略、书生才子的进身之道、盗匪恶霸的获利模式等现象 —— 是为“潜规则”。

吴思先生后来另外创作了一本书《血酬定律》,进一步抬升了“潜规则”的内涵。在《血酬定律》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血酬和暴力元规则等概述,并且指出,暴力规则是所有其他规则的“元”规则,是一切规则之母。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多数人对战争并没有什么印象,因此吴思先生所述的“暴力规则”、“血酬定律”,这些概念远远不如“潜规则”深入人心。

那些明朝官僚体系里,玩“潜规则”如鱼得水的“东林党”人;那些在清朝体系里,玩“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潜规则熟极而流的官员,最终谁也没有逃过亡国之后的大洗盘。什么法律体系,什么潜规则,都玩不过终极的暴力,打仗打输了,什么都会失去。

力量规则,最终塑造这个世界,也重新制定新的规则。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随着美国退出原来的各种国际组织,现有的国际规则体系,实际上会重新组合。这个世界会往哪个方向走?我来做一些预测,从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新的规则体系,到底会怎么样?

首先,世界格局会重新划分,而且划分的原则,肯定是按照力量划分,力量是广义的,因为除了最重要的军事力量,还有经济力量,软实力,制度力量,市场力量等等。

这个力量体系里,最重要的是军事力量。军事力量决定了势力范围。以此而言,一带一路是中国未来经营重点,不过成效最好的,还是在中国军事力量比较够得到的地方,特别是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地区。

这个力量体系里面,军事力量虽然最关键,但是力量最强者“赢家通吃”的时代已经过去。因为几个超级军事大国,具备了相互毁灭的能力,核武的相互摧毁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暴力最强者”说了算的规则。因此,美国的军事力量虽然强大,却并不能直接从中国和俄罗斯身上榨取太多利益,更不可能以“灭国”要挟。

美国的军事力量,能够榨取的利益,最多就是在盟国和全球大部分沿海地区。只要中国经济占据世界经济比例越大,美国能够获得的好处就相对越少。所以,可以预测的未来,美国和传统盟友之间的裂痕,只会越来越大。最近传出来的美国和传统列强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明这一点。而这种矛盾,只会加深,毕竟没有谁愿意等着被宰割。

经济影响力,重新制定了全世界新的游戏规则。经济力量,成为大国相争的要点,经济力量的影响力,就眼下来说,甚至对很多地方的人们,直接影响力超过了军事。这其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外青年人,开始学习汉语,比如东南亚地区。

在东南亚诸多国家,汉语学习成了热门(最近热传的柬埔寨小贩弟弟会说9门语言,其中就包括了普通话和粤语)。就我看到的情况来说,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很多年轻人都在努力学习汉语。因为学会英语也许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但是学会汉语交流,就能够很快跻身当地的小康以上收入。

中国游客在东南亚越来越多,而这些中国游客的购买力很强,成为当地旅游生意的“vip客户资源”。偏偏这些中国游客,特别是大妈大爷游客,没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英语也不会说,当地话更不会说,只有拿人民币说话。

更不要说,大量的中资企业,最喜欢雇佣能够说汉语的当地人(其中很多在中国留学过)。

这种经济驱动力带来的影响,在很多地方都在日拱一卒地进行着。当市场力量驱动人们欲望的时候,这其中对国际规则的改变,也会重新塑造这个世界。

—— “海权”规则,将会被“陆权”和“海陆并重”替代。单一海洋霸权,必将成为负担沉重而费效比不高。

—— “美元”霸权规则,将会被多元化货币替代,尤其是人民币的直接交易,会渐渐形成“美元-人民币”双轨体系。

—— “英语霸权”的规则,将会被多语种并行替代,汉语再难学,有人民币和生存压力驱动,会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学习。学会汉语,薪水可以翻倍迅速小康,以后给中国人“带路”的,会越来越多。

—— 美国一定会走“收缩”路线,至于如何收缩,至少是眼下的国际规则国际组织,看哪个哪个吃亏,哪个都不想做“冤大头”了。

......
每一次规则的改变,对很多老势力是清洗,对新势力是崛起的机会。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1-16 08:40:22 +0800 CST  

精彩内容抢先看,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1-16 08:40:52 +0800 CST  
今天在桂林街头看到这个,我出离愤怒 ......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今天是星期天,一大早我的心情很好,我甚至像一个刚上小学新鲜劲没过的孩子那样,一路小跑,特意绕了一条远路跑到工作室。

我想,假如我能坚持下去,每天零零碎碎小跑2-3公里,并且每天爬三次12层楼的话,我这中年死胖子的帽子,或许有一天会摘掉。 —— 将来有一天,人家会说这个当年坚持码字的瘦老头,当年一定是穷死了,所以才能够保持身材。

其实也许我的未来没有这么乐观,人们以后大概率会这么说:这个死胖老头,白写了那么多字,其实没挣到什么钱。按照发达国家的水准,越穷的人越容易成胖子,富人才能够保持好身材,想“老来瘦”,你那是想得美。

跑到街边,直到在某个餐厅的玻璃门上,看到了这个招牌,我的心情,忽然像掉进了腊月的黑龙江冰窟一样,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甚至感到了10万分的愤怒。要知道啊,我读书那个时代,一直在上大学以前,我都是学霸的存在,“状元”曾经是我最响亮的绰号之一。一直到很多年以后,人家都拿我当年的绰号来教育孩子,比如人们会这么安慰读书不好的孩子:“读书不好也没关系,你看我们那里,曾经出过一个高考状元,现在混得也不咋地.......天天在网上码几个字,骗粉丝的钱为生。”。

“狗状元”几个字,就像扎向老铁内心的一把锋利匕首。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正宗寒流,配合着桂林初冬雨后的冷风,从我的脑袋一直穿透到脚下,凉凉的感觉,让我觉得这家店简直是针对我的恶意。

你开你的餐厅,我走我的路,我和你无冤无仇,为何要刻意伤害我呢?我嘴里酝酿了一口口水,就想对着店家大门吐过去,顺便发出一声怒吼:“我呸!”。回头左右看看,看见了桂林文明城市的宣传招牌,又森森地忍住了。



“这是市中心啊,这样的招牌还在大肆招揽顾客,并且对我进行了辛辣无情的讽刺!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抄起电话,就想打110报警,我甚至想,如果我能够召唤无敌的城管,就可以管一管这家店。做人可以彪悍,彪悍的人生是无需解释什么,但是你不能这么嚣张啊!对人嚣张可以,揍人打人骂人骗人都没问题,赤果果对狗这么嚣张,这是网络时代啊!难道这家店就不怕被“人肉搜索”,让店老板身败名裂?

更过分的是,招牌的上方,竟然还有这么几个字,“原狗肉街老店”。我甚至联想到,这家店的老板,会不会祖传三代都干这一行了,毕竟现在大家都讲阶层固化,父亲做什么,儿子多半还会做什么,到了孙子一辈还继续做什么 —— 以后可以称为最具“工匠精神”狗肉店。在桂林这种本地居民为主的老城市,没有个30年50年以上的资质,你好意思叫“老店”......

“可是,可是,我要是报警,我能说什么呢?”我又开始犹豫了,举报这家餐厅,非法经营吗?显然不行,因为法律并没有规定不准吃狗肉。警察过来的话,多半把我当成了神经病。 —— 虽然我知道自己是深井冰,九级,无药可救的那一种。但是我还是明白一点,做人要低调,不能在大街上被人家骂神经病,万一出名了变成网红怎么办?

我拍下照片,发给了朋友圈。我希望我的朋友圈子里,大家都充满正义感,抵制桂林这座旅游城市,最起码-最起码,要抵制这样的餐厅!那句话怎么说的?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大家不吃狗肉,狗狗就不会受到伤害。这种店铺,最好就是让他门庭冷落车马稀,直接关店倒闭破产滚蛋。“非暴力不合作”,用脚投票也是一种最好的抗议。







我一直以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的朋友,一定都是正直的、善良的,有担当的,最起码最起码,他们都应该像我这样,充满了正义感。我的朋友们,一定会为我的呼吁而点赞。一定会义无反顾抵制这座旅游名城,甚至大家会集体来鄙视这个地方 —— 都来看一看,南蛮之地,名不虚传吧......我甚至想到了更野蛮的广西玉林人,他们竟然搞“荔枝狗肉节”,而且选择在夏至,简直是无法无天人畜共愤。

然而半个小时以后,我开始变得很失望,我的朋友圈里边给我留言的,竟然没有什么人说要响应号召,要抵制这类东西,甚至还有人幸灾乐祸什么的......画面的风格是这样的。

我决定,不跟网络上这帮狐朋狗友一般见识。毕竟古话说得好:道不同,不相与谋。他们竟然这么冷漠,对保护动物如此不热心,甚至还有人扬言要过来光顾这家餐厅。我还犹豫了一下,如果他们要到桂林来,要问我这家店在哪里,到底该不该给他们指路呢?

一上午在办公室,愤怒的我简直无法下笔:在这样一个全世界都爱狗的大时代里边,以狗粮为代表的宠物产业链,该是多大的一个规模啊?家家都养狗,户户养宠物,该是多好的市场循环。一只宠物,一个月开支少则几百多达几千,能够拉动GDP增长多少?

凡以GDP增加为敌的,就是与经济增长为敌,就必须是人民公敌。我在办公室,沉吟半晌。然后打开电脑搜索,我希望能搜索到什么动物保护组织,什么爱狗组织,然后给他们留言,希望他们到桂林来,管一管这个地方泛滥的吃狗肉现象。我相信,在他们的心目中,救狗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到这家狗肉店门口闹闹事,一天下来,少说也能够造几十级浮屠,绝对是功德无量.......反正杭州已经开始搞事情了,还有很多明星支持呢。



“你神经病吧!.......”.等我打通电话,告诉他们这事情的时候,我竟然收到了这样的回复。我心里想,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告诉他们我是“神经病”,难道是王大夫?现在的医生给病人保密的意识太差了。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根筋的人。我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去实践一下,哪怕碰得头破血流,哪怕人人都说我是神经病。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特意提早离开了工作室,来到了这家店的门口。我很希望看到这家店生意寥落,门可罗雀的场景。然而我失望了。这家店的生意相当的红火,而且听顾客们的口音,南腔北调的都有,甚至还有大人带着小孩前来就餐的 —— 家长们,难道你们不知道,你们一举一动,都是言传身教,影响着下一代呢?

我拦住了一对美女帅哥,我对他们两位说:“我是爱狗人士,狗是人类的朋友,请你们不要吃狗肉了,好吗?狗是狗他妈生的,人是人他妈生的,要是狗狗的妈妈,知道狗狗被吃了,一定会很伤心难过的,爱狗就不要吃狗肉了!”

一边絮絮叨叨,我忽然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这位美女竟然牵着一条狗。牵着自己心爱的狗狗,来店里吃狗肉,难道是真的爱狗吗?难道不怕给狗狗心里留下阴影吗?可是,这一对美女帅哥,用关爱精神病人的眼神看着我。然后大大方方的走进了店里,留下我独自一个人,在初冬的桂林寒风里凌乱。



“这个世界没有救了,没有救了!”我嘴里喃喃念叨道。这时候店里的老板娘朝我走了过来,我以为她会找我的麻烦,但是又不像,因为她脸上挂满了笑容,开口就充满了生意人的诱惑:“帅哥!要不要吃狗肉啊?今天优惠打折。四十五一斤,还可以打包带走。”

我赶紧摆摆手:“我不吃狗肉!不吃狗肉。”这是真话!这些年狗肉、蛇肉这些我都不吃了。倒不是自己有什么忌口,而是我很多年前相信了一个迷信的说法 —— 乱吃东西,对自己的运气不好。不过被打脸的是,这些年来我也没乱吃什么东西,可是运气也不怎么样。

“不买东西,就给老娘滚!不要挡着老娘做生意。再搞事情,我报110。”。老板娘的脸色说变就变。

“走就走!凶什么啊!”,我讪讪地说道。

这时候有人拍了我一下肩膀,我回头一看,是小区里的老邻居,认识而已,并没有太深的交情。

“来来来,兄弟。今天我请客,一起来吃狗肉啊。”他的态度很热情。

“不不不,我不喜欢。”我一边摆手,一边逃也似地,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远处传来这位邻居大嗓门的声音:“你怎么不爱狗呢?你一定没尝过,冬天里热锅狗肉的味道。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一整个下午,我都坐在办公室里面发呆。这个世界一定有问题了,不是我的问题,我爱狗而且不吃狗肉,那一定是别人的问题。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漠视狗狗的生命呢?人家美国人怎么说的啊:“对待动物的态度,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明。”怪不得人家要对我们发动毛衣战,一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比如说在大街上吃狗肉,而且连动物保护组织都不来管一下,真不像话!

像桂林这样的旅游城市,几年的时间随着高铁和飞机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的人数翻翻,居然达到了每年8000万。桂林可是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国际友人又那么多,难道就不怕“友邦惊诧”吗?



不行!我一定要发出我的声音,这座城市不够文明不爱狗,大家都不要来这里,特别是爱狗人士,万一来到这里,只有痛苦的回忆呢......玉林也就罢了,那是一个偏远的五六线城市。在杭州搞事情的那些狗奴们,你们什么时候来桂林吧,这里更需要你们的拯救!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1-19 09:04:34 +0800 CST  
机器和Ai会让人都失业吗?一面是进步,一面是套路!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前几天,看了些文章,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其中一篇的宁南山写的《机器换人与中国蓝领出路思考》,是一篇比较深度的分析文章。

另外一篇是某沙在微博上写的,机器人餐厅,甚至欧洲的机器人ji院,噱头一过,无人问津。

其实关于AI和机器人的思考,以前我也写过一篇文章。重发出来,供大家参考看看 ......




随着柯洁被谷歌的阿尔法狗完虐,围棋界对于人类棋手和计算机AI之间的PK,已经没有了争议。又一个代表人类智力巅峰的游戏,彻底被计算机颠覆。现在,棋手们只能聊以自慰:至少我们的棋手,输了棋会哭,而阿尔法狗,赢再多棋,也不会笑。

对于下棋而言,输就是输,赢就是赢,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也说明了近些年,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进步。



那么计算机AI是不是无所不能?甚至如IT业界预测那样,未来将会替代掉大部分的人力劳动,特别是脑力相关的劳动。宣传这么厉害,会不会有套路在其中?

还真的有套路!人工智能再高大上,吹得再神乎其神,终究不接地气,不接地气的东西,遇到楼主这种接地气的人,遇套路,必拆之。

【AI,实实在在的应用】

目前的计算机AI,当然无法表达情感这一类复杂而不确定的东西。不过,在诸多的智力领域,计算机AI的确显示出了强大的能力。

现在搞计算机的,特别是搞互联网的,出门不说几句AI的前途未来的话,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一时间,从中关村、华强北一直到硅谷,AI成了IT行业的热点词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甩开距离的百度,也扬言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过去,人工智能才是真正的未来。



更有威慑性爆炸性的宣传说法是,未来将会有大量的人工工作,被计算机替代。如果说以往机器替代的,只是人类的重复体力劳动,那么未来,计算机将会替代掉大部分人类智力劳动。除了一少部分具备顶级创新技能的人,大部分都会被淘汰出局,沦为失业大军。——这个地球,本来就业问题已经非常严峻,这个预言,无疑更让社会学家忧心忡忡。

举一个例子:写作这个行业,对人脑的创作性要求很高,但是现在很多稿子,都可以用计算机来生成,比如一些体育报道的通稿,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编写出来的稿件,质量超过大部分的媒体人。(不过互联网企业,现在基本没有了新闻采编权,可见技术还是干不过政治)。

我认识一个工作室的老板,主要业务是给各种淘宝店铺写宣传稿(至于做不做刷单,我不知道),其中也包括一些客服的标准回复稿——就是客服收到顾客意见和投诉以后,大量复制粘贴发给顾客的那些东西。他说现在这买卖,快做不下去了,阿里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自动生成大部分商品的宣传稿件,也能够自动生成相关的客服标准稿,还能够自动解答客户的绝大多数问题。换言之,你在天猫上的投诉,其实第一时间解答你的人,是计算机而不是人,你就是愤怒地骂人,它也不会生气,只是按照设定的模式,一板一眼地模仿人回答你。

想想,以后在网上买到假货,不开心了去投诉,你连骂的人可能都是假的。——当然,你任何时候用支付宝里面的钱,是真金白银。这可不会含糊。



我随便举一些例子,大家应该就会知道,其实人工智能,已经在展开了很多应用:
—— 停车场的号牌识别,用摄像头识别计算机号牌,并且自动计算停车费用,替代掉原来的发卡刷卡。

—— 很多高铁站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识别人脸,然后实现刷脸识别进站。《人民的名义》里,如果机场出入境安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丁义珍即使化妆过,也一样会被识别出来(其实用指纹比对就可以)。

—— 语音识别已经达到了准确率很高,普通话比较规范的,甚至达到98%以上,

—— IBM的沃森大夫,已经可以给人诊断疾病,准确率已经超越大部分的人类医生。

—— 计算机AI已经在试图解答高考数学试卷,据说满分150的考卷,计算机已经能够达到90以上。


......
AI的时代,的的确确已经来临,在诸多的领域,也在静悄悄地发生着技术革命。比如,在滴滴打车里,就使用AI技术,实现复杂的智能调度派单。

AI怎么会在这些年突飞猛进,达到了如此高的成就?而AI对人类的冲击,到底能够大到什么程度?是未来的真实场景,还是某些势力别有用心的宣传噱头?如果是噱头,背后的目的又是什么?

【AI进步的技术路径】

我学习过AI的经典教程。但是那本书没有太多实用性,很难解决实际的人工智能问题,大部分都是一些理论探讨,而且多数理论一套到复杂现实状况,马上就无法适应。

当年的PC计算机,无论是存储还是计算能力都有限,很难提供足够强大的资源。在单机上玩人工智能算法,实在是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人工智能一度陷入低谷,就是因为有限的计算资源,根本处理不了复杂的人类世界的各种事情。



人工智能的突破,主要来自大数据 + 统计(概率统计) + 云计算 + 智能学习。比如语音识别,拿麦克风输入的语音预处理以后,与云数据库里预存的成千上万条语音记录进行匹配,看看这段语音,与哪一段文字结果最接近(所以这类输入法需要网络支持)。—— 由于人类说的话,99%以上都是重复的,你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有人说过无数遍。在云平台积累了大量的语音识别(学习过程需要人工参与纠正)以后,每一段语音基本都能够找得到相关匹配,口音不太严重的话,识别率就能够达到很高。

所以,在语音识别的时候,我们如果说的是大白话,识别的正确率会很高,(各种地方方言也毫无问题)。



除了大数据 + 模式匹配,近些年人工智能领域进步最大的就是深度学习算法。这是一家英国公司DeepMind的开创性贡献,不过被美国谷歌公司买下,并且深入挖掘后,进行了商业化运作——换言之,阿尔法狗,创始者并不是谷歌,谷歌是运作的商人而已。

深度学习算法,为计算机自主学习,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径。举个例子来说,阿尔法狗完全可以搞两台,一台下赢另一台(两台计算机互为陪练),在有大量的人类棋谱参考的情况下,实现计算机的自我学习和升级。考虑到计算机24小时不间断的强大计算能力,一年时间就可能进步极大。—— 战胜柯洁的阿尔法狗,比去年战胜李世石的时候,又强大了许多,就是明证。



基于大数据计算的人工智能,为什么在中美能够迅速发展?因为这一类的AI技术,需要大量的真实的人类行为数据来学习,而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被中美瓜分殆尽。换言之,互联网网民每天上网产生的各种数据(操作习惯),都被中美的大公司存储、记录、分析、挖掘,有如此海量的数据,加上大公司有钱任性,从中深入挖掘AI潜力,自然可想而知了。

【AI冲击波,不应小瞧,不必高估】

AI的确进步很大,其在各个领域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容低估。特别是一些危险性的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安防领域的人脸识别,危险工种的火灾现场灭火。

AI代表了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是不能否认的。所以在这方面,国内的公司都不敢怠慢,都在拼命投入。在应用领域,由于中美的大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大数据系统,在应用上各有千秋,甚至某些领域中国人应用更快。

但是绝对不应该高估AI对社会就业的冲击,以及对整个社会负面影响。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实现了汽车生产线的无人装配,那么汽车行业会不会雇用更少的人呢?

实际上并不会,举个例子来讲,像柳州五菱汽车,五菱汽车的生产线的员工只有3000人左右(高度自动化生产线),但是它的设计、销售、市场、4s店,还有维修保养体系,雇用的员工累计起来,可能高达几十万人。即使这3000人,完全被AI机器人替代,也不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冲击。何况这些流水线机器人,制造、维护、保养、程序升级,也会带来很多新的就业机会。



我最近行走地方不少,一直在观察行行业业的人,每看到一个人在做工作,就想他的工作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结果发现这个世界绝大部分的工作,和人工智能AI都没有冲突关系。——换言之,就算AI再进步,人类该干活还是干活,该吃吃,该喝喝,该OOXX繁衍,日常的工作,没有多少可能被AI替代的。

菜市场里卖菜的,街头开店摆摊的,搞教育辅导的(话说有一段时间,在线教育扬言要做多大,现在也玩不转了 ),理发美容按摩的,开电影院的,写原创优质文章的(比如楼主)——总而言之,我在大街上一个店一个店看过去,看不出有多少店面,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应该倒闭。现在还活着的店面,都是被电商大潮考验过的,还活得下来,自然有其生存之道,AI又能够奈何得了它?倒是前一阵看过玩机器人噱头的餐厅,没多久就倒闭了。——谁希望在餐厅里,让机器人上菜啊?有个年轻漂亮的一点的服务员,就餐的心情都会好一些。

所以,AI的作用不应该高估。这其中有一个反面的例子,国内的百度公司,一直跟着谷歌的节奏在跑,谷歌要玩人工智能概念,它也跟着人家去玩,还特别想在无人驾驶领域突破。结果呢,自家的主业不给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拿不出拳头杀手产品,而人工智能领域,又迟迟看不到产业潮流和效益。BAT弄到现在,变成了人家AT在玩,眼看京东要起来,国内互联网快要变成ATJ了。

【AI中热潮里的金融战套路】

AI只是看上去很美,在现实应用中,也没有那么夸大其词的替代掉人工。为什么在互联网上还热炒的这么厉害?无论是中外互联网公司,对此都投入巨资,同时大肆炒作这个概念。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其中有非常强的中美金融战背景。

谷歌公司这些年,收入结构并没有明显改善,主要还是来自广告的收入。但是随着互联网入口的更加多元化,谷歌的收入来源很难持续增长。要维持住谷歌泡沫很高的股价,就必须炒作高大上的概念,比如炒作下围棋,把自己包装成AI新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其实原创的技术来自英国DeepMind,谷歌只是财大气粗买下来)。



美国股市的颜值担当,现在一为苹果,二为谷歌,维持其高股价,已经是美国金融市场的“zz正确”,因此必须热炒,必须保持他们的江湖地位——哪怕是虚的地位,一旦投资者对美国大公司都丧失信心,美国的金融溃坝的可能性极大。

另外,通过炒作AI机器人替代作用,唱衰中国制造。宣扬在AI人工智能机器人面前,中国制造的优势丧失殆尽。(还记得两年前的3D打印炒作吗?现在还有人说3D打印替代制造业的话吗?)所以,面对AI时代,中国未来大量人员失业,导致社会问题。再配合穆迪唱衰中国的那个调调,是不是似曾相识?



【题外话,AI之外人类需要什么?】

没有中国发达的道路基础设施,还有汽车的普及,滴滴公司技术再好,可能发展得起来吗?

人脸识别技术,用在安防领域固然好,但是人类现在的恐怖袭击根源在哪里?需要从根子上去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在车站这些地方,用摄像头更方便识别恐怖分子。——人工智能再强大,洗的掉欧洲的圣母心吗?或者相反,人工智能教育他们更圣母。

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专家痛心地说,美国现实中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大数据,不是人工智能,不是云计算,美国最需要的中国那样的新道路、新铁路、新机场......这么清醒的美国人,必须禁止他的声音传播——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做到了这一点,成功地用AI概念,掩盖了美国现实的真实需求。



美国更需要这个.......哈哈哈,可惜美国人认识得太晚了。

推而广之,对于这个地球上的大部分国家,最大的需求,其实是电力、通讯、交通、港口、机场这些基础设施。比如非洲蒙内铁路的开通,恐怕比在肯尼亚搞出一个什么新概念的IT公司,意义要大得多吧。——AI太高大上,给我们一些接地气的东西吧。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1-20 08:41:14 +0800 CST  
一个深井冰人的日记(2)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最近,我打算创作一个系列的短篇小说。评论的文章偶尔还会写,但是很多的题材都已经写过,很多看法和预言,也被现实认证。

写小说是一个新的尝试,为什么要写小说?原因大家也都很清楚。

通过小说的形式,记录这个时代。会有更多的人物描述,场景描写,还有心理活动,这意味着作为作家,要放弃自己原有的世界观,尽量站在小说里面角色的立场思考。其实早先时候,茶馆系列、王大夫系列、魔鬼系列,都有这个意思。

在这个系列小说里面,主角的“我”是精神分裂——深井冰九级,其世界观是充满矛盾,甚至是混乱的,我故意这样写,既有反讽的意味,也隐喻了这个时代,不少知识分子阶层的焦虑和无所适从。不要和我本人对应就好.......小说里的内容虚构,但是取材于现实生活。

“深井冰,九级,建议放弃治疗!”诊断书上,王大夫的笔迹,有力坚定;王大夫的眼神,关爱有加。王大夫于我而言,亦医亦友,不仅能够治疗皮肤病,而且还能够治疗心病。

“我需要做什么?吃药?打针?还是做点别的......”其实我想做一个正常人,像一个正常的成功男人那样,开着豪车,带着小蜜,吃着山珍海味,出入豪宅别墅,甚至被别人充满敬意称为“土豪”。

“穷病,比疯病更难医治,属于绝症,而且是社会大面积流行的绝症。你别想太多了,要是想太多,深井冰病情会加重。另外,少写点东西,理想和现实太多错乱,容易精神分裂。”王大夫挥挥手,把我打发了。

我开车回家。市区的红绿灯,车子排队好长,心想桂林这破五线城市,什么时候也堵车成这样了?正在想,一辆红色宝马跑车,加了我的塞,加塞的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

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万里天,蓝天下的桂林山水,豪车加美人,被加塞也没啥,就当免费看车展美人好了,还是山水实景版本的!何况,像我这样的无钱无权无势的中年男人,见谁都要让三分。我冲这美女微笑了一下,示意她先走,女士优先嘛!万一剐蹭了,我可赔不起。

绿灯亮了,这时候有一个老太太,推着自行车过了一半马路,估计想抢一下红灯。宝马跑车启动快,差一点就撞上去,幸好刹车及时,只是剐蹭了一下。

本来这事情,也没啥大不了的,既没有伤到人,车子也只是擦了一点点痕而已。再说了,市区堵车,这事情最好不要闹大了,红绿灯后面,这么长的车子在排队呢。开好车的人,素质应该更好才是,至少比我这种开破车的人,素质高多了吧。

宝马女摇下窗户,对着老太太就开骂:“死老婆子,想投胎跳漓江呀!闯什么红灯。”打开车门,左右看了一下车子前面,骂道:“穷鬼!这车子刮伤了,你赔得起吗?进4S店,起步5000!拿钱来。”

这太过分了!我觉得这简直是讹诈,就想上去息事宁人。此时此刻,老太太一言不发,自行车顺手推倒,就地趟下,姿势娴熟得像看了几十年AV的热爱运动撸男子。就在躺下的一瞬间,老太太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声音:“唉哟!唉哟!......”清晰悠长,情感丰富,极富穿透力和感染力,配合着脸部扭曲的痛苦表情,足可以媲美奥斯卡电影最佳女主角。

“想玩碰瓷,是不是?老娘还能怕了你?何况还有这么多人作证,我没有撞你。”这女孩子显然不是省油的灯。一边转头看着我:“等一下警察过来,你给我作证,我并没有开车撞他,是她自己找死闯红灯的。而且玩碰瓷的把戏。”

老太太并不争辩,只是把“唉哟!哎哟”的声音,发扬的更加悠长深沉,一边用眼神余光,打量着这女子和宝马车,眼睛里充满了精明和狡黠,不过在我的眼神一瞥之下,瞬间变化为可怜与哀怨,像极了那些被始乱终弃的怨妇。

一个嚣张,一个戏精,我想这出戏一定要闹大了。不过我急着回工作室码字,无心看这人间大戏。于是我说道:“事情挺小的,又没伤着人,也没怎么伤着车,不如大家各让一步,各走各的路算了。”

“你神经病呀!没看她要碰瓷讹我啊。等下警察过来,你可要给我作证,我并没有碰到她,5000块钱我也不要了。算老娘倒霉,出门遇到疯婆子,留点钱让她买棺材去。”这女孩子虽然有意和解,但是嘴上并不饶人,看来是平时跋扈惯了。

我本来想上前扶起老太婆,但是转念一想,人家可是戏精,看她刚刚倒下去的身手敏捷,没准还是个广场舞林的练家子。神经病遇到练家子戏精,酸秀才遇到老江湖,别搞成一戏未了,一戏又起。虽说神经病,智商不高,还是有那么二两的。

“警察马上就过来,你们等着警察处理吧。”我看见不远处,警察已经赶过来了。我反正也不想惹麻烦,作为一个有素质的深井冰人,不惹麻烦是基本的修养。

来了两个警察,年长的胖一点的拿着警用摄像机录像,另外一个黑瘦一点的小警察,负责处理纠纷。很显然,警察见惯了这一类事情,瞟了一眼躺在地上的老太太,“起来吧!没那么严重。”一边用手指着红绿灯上面的摄像头:“这里有摄像头,有记录的,不要耍什么赖。”

老太太“艰难”的爬起身,背靠着马路隔离栏杆坐着,白发蓬乱,眼神哀怜地看着这一切,并没有多说一句话,嘴里“哎唷!哎唷”的声音倒是轻了一点。

“你们两位都说说,这事情怎么了!”警察看着宝马美女,又看着老太太。

“是她闯红灯违章在前,撞死了就是白撞。我这车一修,少说几千起步,让她赔。”那美女眼见警察来了,瞬间嚣张。

“把你的驾照、行驶证都给我。”警察说道,脸上充满例行公事的淡然。

“你知道我爸爸是谁吗?你知道我男朋友是谁吗?”那美女更加嚣张,反问警察道。

“你爸爸是谁?这个得问你妈,我管不着。实在搞不清楚,现在还有亲子鉴定。另外,不管你男朋友是谁,我要的是驾照和行驶证,不是问你的社会关系。”警察的语气,不急不躁,不愠不怒,不卑不亢,简直就是公事公办的教科书现场版。

警察拿过驾照和行驶证,看了以后说道:“你的驾照没问题,但是车子不是你的,而且年审刚过期,记3分、200元罚款,我本来可以扣车今天就不扣了,主要是堵车太厉害,你要尽快把车辆拿去年检。否则,算是非法上路,下次就要扣车了。”

看上去这么新的车,居然年审已经过期,显然这车子保养不错,或者很少开,平时就停在车库里——深井冰人就是联想太多。

警察转过头去,对老太太说道:“你想怎么样处理?”老太太不说话,伸出右手三个指头。

“三百元!老太太找你要三百,这事情就了了,你同意不同意。”警察转头问宝马女。

“警察同志,不是三百,是三千!我这一把老骨头,摔这一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去见阎王爷。”老太太的声音,充满了祈求调调。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单单凭声音,我简直就相信了她的邪。

“你也别太过分了!”警察回头对老太太说道。“如果闯红灯,是你全责,赔偿本来就不应该有的。”

老太太不吱声,继续“哎哟!哎哟!”的哼得更大声。这时候因为交通堵塞,后面车辆喇叭声四处响起,加上围观的人群,整个交通秩序一片大乱。

警察转头对那宝马车主说道:“要不要一起到交警大队来处理?还是赔点钱现场了结?我先提醒你,按照现在的交通法,斑马线不礼让行人和机动车,你这边的责任大。再说了,未参加年检的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需要负全部或主要责任......”

那宝马车主刚刚在边上打电话,声音很低,这时候挂了电话,说道:“算我倒霉好了。你对那死老太太说,就一千元,爱要不要,想多要一分钱,去医院拿检验单来。”

警察回头看那老太太,然后说道:“看这车子擦痕,你这摔倒,多半也是装出来的,年纪一大把了,别太过分。就一千吧,以后走路小心点,现在有的有钱人,有几个钱,开辆好点的车,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下次遇到车祸,未必有这么好运气。”

老太太这才蹒跚着站起来,走到了那女孩身边,伸出了手,意思是给钱。那女孩跑到车后面,打开一个包,我瞥了一眼,一扎扎的人民币,果然是宝马香车美人挥金如土的主。拿了一小叠,恨恨地递给老太太。老太太拿了钱,手脚似乎敏捷了不少,扶起自行车,慢慢推着走了。

警察把交通疏导了一下,既然此事了了,我也开车离开,打开收音机,听到主持人在说一件事:
11月18日下午,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某公开演讲上发表了“因为女性的堕落才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的言论。此言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俞敏洪的原话是:“如果中国所有女生找男人的标准,都是这个男人必须会背唐诗宋词,那全中国的所有男人都会把唐诗宋词背得滚瓜烂熟;如果所有的女生都说中国男人就是要他赚钱,至于说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中国男人都会变成良心不好,但是赚钱很多的男人,这正是现在中国女生挑选男人的标准。”
俞敏洪说,“所以,实际上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常说在女性,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的堕落才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

我一听,就愤怒了,这不是污蔑中国女性吗?中国女性哪里堕落了?社会风气的败坏,能够怪到女性头上吗?男人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的顶梁柱,把罪过推到女性头上,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 炒高房地产的是谁?凭什么怪罪中国丈母娘!
—— 逛夜场喜欢嫖的是谁?凭什么怪失足妇女们?
—— 拜金主义是谁倡导的?凭什么怪到中国妇女头上?
.........
再说了,社会风气,都是精英阶层领导带动的,能够怪到普通人头上?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你顶层的引导了拜金主义,反过来怪底层的物欲横流?

“这些搞互联网的,搞培训的,为了吸引流量,成天说点不着调的雷人的话。真是疯了。要堕落,也是这帮人最堕落。”我自言自语道。

我又想起今天路上的小事。看看,中国女性有多伟大!年纪轻轻开宝马,面对警察毫无惧色,彪悍的人生,简直不需要开挂,比我这每天辛苦干活的中年男人,强悍不知道多少倍,人家哪里堕落了?堕落的是我们这种人,在这样的时代,贫穷才是真正的堕落。

再说了,那位老太太,甭管别的,说来就来的演技,声色并茂的奥斯卡级别动作,审时度势见好就收的进退自如,简直就是江湖教科书级别的,你换个职业演员,哪里比得上?堕落的是演艺圈,真正的演技在民间。

我想,任何人指责别人面前,不如好好审视自己。比如我,深井冰九级,知道自己病情重,甚至精神分裂,就是不想去指责别人。你有什么资格,指责比你过得好的人?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谴责;至于指责过得不好的人,那更没有必要,人家又没有指着你养活。你能够改变谁?就连拯救自己都做不到,还想去拯救谁?

我打开手机,微信上王大夫给我留了一段话:“不要带着太多情感去创作,这个世界,并不是谁能够改变的.......”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1-21 08:36:26 +0800 CST  
王大夫访谈录之 —— 龙哥新征程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王大夫,这两天下笔苦闷,提起笔不知从何写起,尖锐的很可能进小黑屋,平淡的又不甘心。于是带了一点土特产,就去看望王大夫。

10月底的桂林,艳阳高照,秋高气爽,空气还隐隐约约飘着几丝桂花的香味,那是一些生命力比较顽强的老桂花树,尚存一些没有开败的花儿。

来到王大夫的诊所,照例他忙乎着招呼几个病人, 我在楼上泡了一壶茶等他。等他忙完,上到楼来已近正午时分。看到我手里拿的一些东西,笑道:“龙老弟,你是出了远门?到哪里去了?看你气色不错,脸都晒黑了,是去海边了吗?”

我苦笑一声说道:“哪里啊,去了国外一趟,一个很不出名的国家,甚至很多学识渊博的人,都不知道的一个国家。”

王大夫来了兴致:“到底是哪里?让我猜一下,你给点提示。”

我说道:“这个国家,地处东南亚,又不靠海。”

王大夫皱眉说道:“东南亚不靠海的国家,只有老挝一个。难道你去了那里?这个国家放在东南亚一票国家里边,确实没有什么存在感。”

我对王大夫说道:“这个国家紧挨着中国云南,算是中国邻国,虽然听起来毫无存在感,却很有意思。一带一路最早响应,也是最早受益的国家。”。

王大夫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说道:“今天这茶,你泡得很醇,是哪里的茶叶?难道是从老挝带回来的?”

我笑笑说道:“你品尝一下,感觉如何,给点意见!”

王大夫点点头道:“这茶叶非常醇厚,香味不浓,回味却是悠长,果然是好茶。”

王大夫半生中医,对药材品位极有研究,对茶叶优劣一品便知。看王大夫对茶叶评价很好,我不由得微微一笑。

王大夫看看我,说道:“你脸泛红光,气色不错,看来此次度假,收获不错。不过最近更新文章不勤,是不是遇到了点麻烦?”

我点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媒体写作这碗饭,怕是不好长久端下去了。”

王大夫同情地看了我一眼:“是不是题材枯竭,感觉江郎才尽?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创作的灵感还会回来的,你也没有多大岁数,正是创作黄金时期,不必沮丧。”

我摇摇头,说道:“不是写的问题,是这个问题。”顺手比划了一个“咔嚓”的动作,意思是如今写作禁忌太多,很多敏感的东西,没法写。

王大夫点点头,说道:“其实你早该想到有这么一天的。人心似铁非似铁,官法如炉真如炉。哪个正常的大国家,都不会让自媒体做影响力太大。严厉监管那是常态,早些年成长初期,放任野蛮生长,并非常态。”

我表示理解,对王大夫说道:“本以为靠一支笔,可以长久写下去。自由发挥,不必受拘束,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做点无伤大雅的广告,两个公众号,外加一个知识星球,怎么也能够衣食无忧。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在舒适区待了两年而已。”

王大夫看了我拿来的另外一点东西,说道:“这是蜂蜜吗?怎么整得如此难看?”

我对王大夫说道:“这是老挝森林里的野生蜂蜜,不过我信不过他们卖的瓶装蜂蜜,于是干脆连蜂巢带蜜一起买下,这样就很难掺假。”

王大夫哈哈一笑:“难道老挝本地人,也学会了造假?果然是利字当头,人性经不起考验啊。”

我也哈哈一笑,说道:“在那边做生意的中国同胞太多,难免鱼龙混杂,国内的不好习气,也都会带过去的。”

王大夫点点头,说道:“老挝这个国家,以前是世界最穷国家,因祸得福,还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东西,以后这种东西很难得,也有价值,千万不要毁了。”

我叹了一口气,说道:“老挝的原始森林,也正在被摧毁,大面积砍伐然后送到家具厂,变成红木家具到处出口。”

王大夫靠在红木沙发上,说道:“红木家具是好东西啊,现如今中国有钱了,这类家具也大量进口,需求不小倒是真的。”

王大夫想了想,对我说道:“你这跑到老挝那边,意欲何为?难道是想做点贸易?”

我欲言又止,想了想,说道:“眼下媒体这碗饭,看起来朝不保夕,且不说江郎才尽,光三天两头提心吊胆,下笔束手束脚,是该早点谋条生计。”

王大夫点点头:“打算做点什么呢?难不成要跑到老挝去?须知转行不易,转一行赔三年。你可要三思而行。上有老,下有小,凡事要小心。”

这番话是实情,我喝了一口茶,说道:“老挝我倒也有一些渊源,否则世界之大,我也不会独独跑那边找机会。何况我媒体的事情,并未放弃,只是打算更新量减少一点,腾出点精力来做点别的事情。”

王大夫点点头,说道:“这样也不错,算是骑马找驴,守住根基,再谋出路。你打算做点什么呢?”

既然是和王大夫聊天,我也没有打算隐瞒他,说道:“大概是各种事情都会做一点,在那边做一个工作室,商务接待,小型贸易,估计还要学会当地口语,这样也可以写作当地的题材。”

王大夫听我这么一说,有点吃惊:“你所谋不小,这是要重新创业的架势了。资本金需要不少,穷家富路,你写媒体的这些收入,怕是顶不住这开支。”

我对王大夫说道:“钱是问题,不过一时半会还顶得住,最关键的是,要立住根基,异国他乡,从头开始,怕是万事不易。”

王大夫狡黠地一笑,说道:“我差点信了你的邪!以你这几年做事之谨慎,去往老挝,绝非一时冲动,一定是另有玄机。起码是有备而为。”

我点点头,说道:“此间因果,自然不是空穴来风。说实在的,一年以前,我对这个国家也几乎是一无所知。只是这大半年,因为一个事情的缘分,对这个国家略有了解而已。”

王大夫说道:“你此行万象,有何收获?有何打算?”


我望着窗外,想了一会,说道:“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以来,众多媒体人引以为热点,中美博弈题材,言必提及一带一路,然而鲜少有一线的接地气的题材,官媒文章一律都是大工程开工竣工,具体细节不多,故事更少。”

王大夫:“你的意思是,你想到一带一路亲身实践?一边做事,还一边写作,顺便谋生?”

我点点头,表示决心已定。

王大夫看着我,说道:“这一带一路之上,多数都是国企央企,在海外成团结队而行,不仅安全有保障,而且也不担心经济压力问题。你在体制之外,江湖凶险,想过没有?”

我说道:“这个倒不必担心,老挝首都万象,人口不过八十万,已经有十多万湖南人。中国人哪里都是,不必太过担忧。”

王大夫一字一顿地告诉我:“不要以为中国人多,就是完全安全,想过没有?这些年,海外坑中国人的,其实最多的就是中国人。”

我默然,知道他说的是事实。

王大夫又抿了一口茶,说道:“不过你也算是老江湖了,并非百无一用的书生,为人处世,也不是小孩。我也就不劝你了,只是提醒你,出门创业,小心谨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王大夫絮絮叨叨,平时很少说这么多话,我知道他是为我好。于是说道:“我既然是有备而去,自然会小心行事。再说了,老挝乃是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状况也是不错的,这个国家,在全世界默默无闻,说明他的确是非很少。”

王大夫听我说得有理,补充道:“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这个国家,既然如此低调,从不上新闻热榜,说明此地并非国际争夺战略要点,或者中国势力已经能够确保其安宁。”

一时沉默,王大夫拿起纸张,写了几个字,递给我,我打开一看:灵芝 药材 蜂蜜 茶叶 有机食品 ...... 王大夫对我说道:“既然这个国家基本没有工业,农业也是处于原生态的状态,估计这些东西的贸易,大有可为,你媒体如此众多的读者,可以考虑从这方面的贸易开始做。”

我正有此意,说道:“这次回来带回来的样品,你给鉴定一下优劣,我要多跑几次,把货源和质量稳定好,确保货源-物流都没有问题了,再开展业务。”

王大夫点点头说道:“生意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只要确保东西的质量好,不用担心没有回头客,我这一年都可以买你那边的不少东西。”

王大夫又想了想,说道:“一边做媒体,一边经商,其实也有好处,只要你的东西好,做生意有诚信,客户资源也会多。好自为之吧。”

告别王大夫,走出小诊所,深感前路任重道远,不过也充满了斗志,毕竟这是新的征程。想了又想,给保险公司打了一个电话(以下省略n多字)......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1-23 08:54:04 +0800 CST  
来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哀嚎 —— 评《纽约时报》的“中国规则“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前两天,看了《时报》的“中国规则”系列文章。观察者网,也做出了援引和评论。这个系列文章,实在有点深度,一反美国媒体一黑到底的风格,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 —— 当然,偏见是不可避免的,美国优越感也是不可避免的。



和以往西方媒体评论中国的调调不同,这一次时报媒体,拿出了很高的专业素质,以及那么一点点的“实事求是”精神。对于中国的报导,西方媒体最缺乏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这个系列值得我评论一下。

出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并没有原文大段摘抄纽约时报的内容,而是做了一些摘要(蓝色字体部分),部分给出评论(红色字体部门)。

时报的“中国规则”系列报道,试图从全景视角看待中国,并尝试回答一个问题:中国是如何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发展为超级大国,并抛弃西方理论而制定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他们不喜欢西方那一套。所以制定了自己的版本。

—— 不是不喜欢,而是不适应,而且西方的规则体系,坑太多,坑太大。连西方人自己都玩残了。中国人历来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西方从来没有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崛起经验。因此,西方制度和规则,拿来中国水土不服,自然需要改造改良。是谓“中国特色” - 这是中国话,洋鬼子是不懂的,或者懂了也装糊涂。

西方曾认为中国将在经济繁荣的助推下实现mz,否则会陷入动荡。但中国在拥抱改革的同时摒弃“西方式mz”......实现了惊人的转型。


—— 我们要“mz”,是要“为人民服务”,不是那种选举的噱头,我们要的是本质,要的不是一套形式主义。西方人玩这东西,都把自己玩残了,还要给中国搞这一套东西,果然是落水鬼想拉人下水,然后自己投胎转世么?

中国经济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发展了如此之长的时间,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忘记,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强国的转型,曾经看上去那么遥不可及,这其中又有多少次腾跃是临时起意的、孤注一掷的想法。

—— 中国的发展,实际上充满了“深谋远虑”,很多事可以跨越几十年规划来执行,从来不因为政府换届的人事更替而“因人废事”,反观美国,一朝天子一朝令,政策朝发夕改,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以至于很多发达国家,都在吃老本。

中国不再担忧如何赶上西方对手。如今他们想知道的是该如何领先。在如今的北京,想得更多的已经不是如何赶上西方,而是如何超过——以及如何在一个与美国对抗的新时代做到这一点。

—— 实话实说,中国并没有完全把谁当做对手,而是把“复兴”作为目标,什么叫“复兴”,就是重新回到中国应有的历史地位之上。大国的敌人,都在内部,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不过敢不敢斗争,敢不敢“刮骨疗伤”而已。

现在,中国在很多数字上居世界之首:房产主、互联网用户、大学毕业生,以及(按某种算法)亿万富翁。极端贫困人口已经下降到1%以下。这个与世隔绝、贫困落后的国家,已逐渐发展为苏联解体以来美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中国的成功如此惊人,它改变了整个世界......中国前进的步伐也许才刚刚开始,这个新超级大国不仅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而且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遥遥领先的最大经济体。

至于中国领导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不存在简单的解释。他们有远见和运气,有技巧和强烈的决心,但也许最重要的是恐惧——毛的接班人有一种他们从未摆脱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在苏联解体后加剧了........今天,中国拥有世界上唯一一些能与美国媲美雄心和触及范围的互联网企业。



—— 没错,美国有的,中国都要有,全世界有的,中国都要有。中国人时时刻刻都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既来自历史的“落后就要挨打”的刻骨教训,也有“技不如人”被封锁的现实教训。再说了,中国人这么多,每个行业都充满了竞争,大多数人都要“居安思危”。
至于雄心壮志,很多时候也是来自伟大的敌人。既然别人要把我们当对手,我们就一定会做一个合格的对手。

从某些方面看,中国社会比美国更平等......社会并不完美,但穷人也有了同富人竞争的资源.......他们希望将这个国家的人才和科技能力引向一个更高远的目标:营造一种可以产生世界领先企业的创新驱动经济。。。。。。。从某些方面看,中国科技公司受到的束缚比美国公司少。。。。。。。不久前,中国科技公司最出名的地方还是对硅谷的抄袭。...... 但灵感的流动现在是双向的。美国社交媒体管理者从腾讯和今日头条那里借鉴把用户粘在他们手机上的最新诀窍。

中国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史无前例的规模制造出更精良的商品,将这个国家变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今,中国有一个更远大的计划,而这个计划需要通过试图颠覆传统经济秩序、创造一个能制定贸易规则的全球大国来实现。

—— 终于不再把中国称为“山寨大国”了。创新从模仿开始,能够超越才是王道。至于说“中国梦”,起码比美国梦更靠谱了。至于规则,恰如我前几天写的那样,只有力量可以指定规则,也只有力量可以改变规则。中国成长到了今天,当然也要改变世界的规则。

经济学课本为发展中国家列出了一个常规路径。首先,他们生产鞋子,然后是钢材。接着,他们转移到汽车、计算机和手机。最终,最为先进的经济体会处理半导体和自动化方面的生产。随着他们爬上生产阶梯,他们一路上会抛下一些较为廉价的商品。......这是美国、日本和韩国走过的路径。

中国正在试图通过包揽一切的方式,推翻经济学定律......2016年,中国将生产转移到了更昂贵的商品上,例如手机和计算机,同时也生产更多较为廉价的商品。......中国知道自己存在问题。该国正在电动汽车、半导体和移动技术方面大力投资,而是一个重要行业政策的一部分。

—— 没错,中国人就是高端要跟进,低端也不放弃。全产业链,全档次产品,全球不同阶层,都能够选择中国制造。

中国设想建立一个庞大的全球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网络,这将重塑金融和地缘政治关系,并促使世界其他地区向北京靠拢。
这是现代版的马歇尔计划......我们发现了112个有中国出资项目的国家。大多数项目属于“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计划,但北京的行动远不仅限于这个范畴......中国需要朋友。桥可以走人走车,也可以入心。
—— 没错,基础设施,全世界都要依靠中国融资支持、建造、运行,“基建狂魔”岂是浪得虚名的?
......
嗯,我把这篇文章,大概取名为《老帝国的哀嚎》。主要观点来自西方人,觉得比较好玩,特意点评以后发出来,以飨读者,如果觉得满意,请不吝支持。如何支持?你懂的......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1-25 09:27:32 +0800 CST  
老挝记行(流水账和感想.......)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第二次来到老挝,而且还带了朋友一起过来。少了第一次的新奇和兴奋,多了点淡定和从容。陌生感褪去,以平常心来看待一路风景。

乘坐飞机从桂林飞昆明,晚上在机场附近的宾馆过夜,第二天一大早乘坐四川航空昆明-万象的每日航班。昆明机场非常巨大,应该是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型枢纽机场,特别是从北方去往东南亚的游客,很多都会在这里转机。由此也培养了一条新的商业链,在昆明长水机场附近,至少有几百家中小型宾馆,专门为这一类隔日转机的旅客服务,由此还产生了吃住购物的一条龙服务。规模似乎比我隔夜停留过的北京首都机场、郑州新郑机场还要大得多。

心下不由得感慨,一个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居然可以带动这么多的产业链,让这么多的人端上饭碗。

和伙伴在昆明汇合以后,一大早就起来,赶四川航空的昆明-万象每日例行航班(每天差不多同一时间点,还有一趟东航的航班来往昆明-万象)。出国之前我已经委托旅行社弄好签证盖章,朋友走的是落地签。如果准备走落地签通道,在机场办理乘机手续的时候,会查看确认返程的机票。推荐大家出来定川航的往返航班,折扣率比较好。从昆明-万象往返,合计才1300多元。

四川航空公司在国内并不算多大的航空公司。但是川航有一个特点,就是在食品方面,很舍得下功夫。熊猫的logo加上航空美食,很浓郁的四川文化形象展示。从昆明去往老挝的航班,虽然只有不到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时间。航班还是提供了一种味道浓郁的“川式”汉堡做早餐。

虽然是国际航班,但是飞机上几乎全是中国人。我初步估算了一下,航班满座率大概是90%多点,只有两个白人面孔,3-4个东南亚人。其余的,都是操着各地口音的中国人。

我旁边坐的是一位干瘦老头。上飞机的时候,带着一个中国经典款的提包—— 三色条纹布的蛇皮袋。航空餐吃过以后,空姐开始给每位顾客发放入境登记表。入境登记表只有英文和老挝文字,很显然把老头难住了,于是找我求助。

这种事情,自然能够帮就帮一下了。于是我拿过老头的护照,一项项填写。大爷生于1958年,来自湖南娄底,今年已经60岁了,居然签的是商务签证——一年期的工作签证。看他的护照,是刚刚办理下来的,也就是到了60岁,第一次出国,就准备去老挝开始新的事业。

填完入境表格。签字一栏我当然不能代劳,于是告诉大爷,要他在那一栏签字。然后大爷用含糊不清的湘西湖南话告诉我,他不识字。让我帮他签名。

好生猛的湖南大爷!不要说外语,连普通话都说不圆。居然单枪匹马,闯荡异国他乡。湖南人果然是天不怕地不怕。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我再仔细打听了一下,原来大爷是有亲戚在这边,包了一个水库养鱼。找他过来,帮看看场地,顺便喂喂鱼。给他开了一年四万的薪水,还包吃包住。

果然出国闯荡,还是亲带亲,友带友,老乡带老乡。说中国人内耗内斗,但是中国人更多会互相照顾,有机会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湖南人在老挝能够扎下如此深厚的根基,这种同乡之间的抱团意识,乡情亲情都是有力的纽带。

我知道老挝人因为资源丰富,本国人都喜欢吃天然食品,听大爷的意思,他们在那边养殖的是罗非鱼和草鱼。老挝本国市场规模不大,应该没有多少销路。这些鱼,还得卖回中国来。

大爷说是他的弟弟,在这边已经十多年了。不出我所料,水库养鱼,主要是卖给中国。不过,因为这边的水质没有污染。因此鱼的质量特别好,都是卖给高档酒店和餐厅。

在老挝的湖南人,做什么行业的都有。农业自然也不例外,租赁水库养鱼,倒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只不过,60岁的农村大爷出国打工,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现在中国已经老龄化,很多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还是需要一直工作到老。

老头说他反正在老家就一个人(细节就没有打听)。自己亲戚家的生意,过来帮帮忙,钱多钱少不看那么重。一年几万元,也有事情做,就这样就挺不错的了。

在机场出口,我帮钟大爷指引了一下怎么出境。他的亲戚会来机场接他。而我要等一下排队落地签的朋友,大爷跟我挥挥手告别。虽然以后几乎不可能再见面(谁知道呢?老挝二十多万中国人,也许圈子不大。),还是希望大爷能够在异国他乡,有一个充实的晚年生活。

朋友的落地签花了一点时间,出来大约十多分钟。老挝这个国家,2017年的其他国家入境旅游人数下降了7%。只有中国人来老挝的人数,还在持续增长。中国人支撑了老挝很大的一块旅游收入来源。按照某个说法,中国人的到来,让这里本地人的收入快速提升的同时,也拉高了物价,而西方人之前愿意来穷国旅游,原生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西方也有很多穷人,出来旅游的预算很有限。

这从万象瓦岱机场的航班,就可以看出来,每天其实飞不了多少航班,除了和东南亚的国家航班以外,大部分都是中国往来的航班。从昆明、长沙、广州、南宁、常州(有点奇怪,估计是江浙商人需求不小)的航班都有,而且还比较密集。

想起来,这像极了一个小幽默:老挝的道路,大部分都是中国修建的,跑的却大部分是日本车还有韩国车;老挝的瓦岱国际机场,是日本人援建的,但是来往航班上,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老挝的发展,已经彻底和中国经济快车绑上了。中国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还有巨大的客源。老挝的基础设施,包括卫星、铁路、公路、电信、电站、电网,以及很多建筑工程,都是中国人在做。

老挝曾经被很多国家控制过,被泰国占领过,被法国殖民过,越南人试图吞并这个小国家,美国人在这里扔下数亿枚航空炸弹。由于国力所限,老挝也抗争过,还和泰国打过仗夺回领土(首都就是夺回来的),更多的时候,不得不接受命运安排。

很多国家都觊觎过这里,但是从来没有给这里带来过发展和繁荣。这里一度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只有中国人来了以后,真正地把繁荣带到了这里。

并不奢求别人对此感恩戴德,更不必有什么大国的优越感。这样的双赢的合作,大国和小国之间良性发展,于两国和人民,都是好事。中国是一个资源不足的国家,和老挝这种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国家,恰好形成了很好的优势互补。相比于某些大国全球掠夺剪羊毛的行径,这也许代表了人类更光明的一面。

(接下来,讲述老挝的新朋友,还有野味市场,以及明天要去的万荣........尽量用流水账和感想的笔法,这是纪实文字,无需太多修饰。)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03 10:22:09 +0800 CST  
一路行走,一路吃吃看看 —— 老挝行记(流水账与感受)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今天要在万荣景区浪一天,虽然我经常出门在外,但是很少在景区浪一整天。更奇妙的是,我的手机在这里居然没有了数据信号,但是仍然可以打通电话,信号退回到2G时代。(在首都一直在用的随身4 G wifi,在这里因为运营商覆盖率的问题,居然不好用),这就意味着我今天有大半天的时间,要真的离开互联网。稍微脱离一下实时在线的微信和各种手机客户端。


这有点像一个小隐喻 —— 这里相对于基础设施覆盖率极高的中国,仍然停留了很多原生态的东西。

所以一大早就爬起来,赶紧把欠下的“文债”还一下。前面说过,我这次的老挝之行,尽量用流水账记录和感受的方式。于写作而言,这样的文字多少有点平淡,但是纪实作品,应该尽量记录真实,平实才是王道。

此次行动,是带团旅游,人多了,和单枪匹马第一次来就不一样。胆子就大了一点,可以深入老挝首都以外的地方。虽然我不算是怂人,但是异国他乡,安全第一的原则会牢记。

同行的伙伴们对我推荐老挝的热带水果,赞不绝口。很快就进入了每天2-3杯的“高消费”状态,芒果汁、橙汁、咖啡、菠萝汁、木瓜汁、椰子汁变着花样喝,甚至还吃了烤芭蕉(相当于普通香蕉的一半长度,而且一咬下去都是籽,太阳晒半干,然后炭火烧烤吃)、烤红薯。朋友直言,光这每天吃的放心有机食品,这老挝的旅游卖点就很够了。

但是在老挝的饮食相当清淡,油水比较少,更多食物本味,而没有农药化肥弄出来的食品,往往并不肥大,因此脂肪会不足 —— 比如,这里的鸡,品种是传统的本地品种,长了很多年的公鸡也就是两斤多点的样子,而且相当生猛,仿佛斗鸡。

在老挝吃东西消化比较快,简单地说,就是吃多少都容易感觉到饿。如果水果占比比较大的话,即使晚上吃撑,第二天早上起来,仍然有饥肠辘辘的感觉。

顺便说一下老挝的啤酒,老挝啤酒评价为亚洲最好的啤酒,美国嘉士伯和老挝国企合资生产,用的是欧洲工艺,主粮原料来自本地的茉莉香有机大米。度数偏高,味道略苦,中国人觉得和国内啤酒相比,口味个人看法不一,但是都公认这里的啤酒,闻起来很醇厚,绝无国内啤酒大家常常吐槽的潲水味。

老挝的啤酒是纯有机酿造的,因此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喝了不发胖。老挝人热爱本国产的啤酒,虽然价格不低,相对于国产普通啤酒翻倍,男女老少都爱喝,所有的店面随时随地都买得到,比国内买烟都方便。但是老挝很少有胖子,啤酒肚几乎找不到。

在老挝的餐厅喝啤酒,本地人都要加冰块一起喝,一来是热带地区,冰爽的感觉确实诱人;二来可以稍微冲淡一点啤酒的浓度(据说这里啤酒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当于国产啤酒的2-3倍)。我在国内极少喝酒,入乡随俗,况且人多就容易有喝酒的气氛。一瓶下去,微醉的感觉,第二天却不会头疼。 —— 估计回国以后,国产啤酒更难提起兴趣了,所谓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絮絮叨叨扯了这么多,接着讲一路风景。昨天一大早,从万象出发赶来老挝的另一个著名景点 —— 万荣。万荣号称“小桂林”,而我恰好从桂林而来。可谓渊源不浅。

在中国城找了中国出租车司机(后面单独讲这个群体),让他送我们到汽车北站坐车前往万荣。司机是贵州遵义人,一路上我用假冒的贵州话和他扯淡(桂林话很容易仿真四川话、云南话和贵州话),毕竟出租车司机是“百事通”。了解老挝风土人情,找这些“老司机”绝对不会错。到了车站,出租车司机怕我们不懂买票,特地停好车,帮我们安排好上车。

万象北部长途汽车站,很小也有点破,大致相当于十多年前没有修葺好的国内县城长途汽车站。所谓安排上车,就是找个“拉客仔”问好价格,然后带到车上。

本来还担心这么破的汽车站,估计车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大概是我们十多年前那种乡镇公共汽车,或者是我们老家那种一辆车可以超载十人以上的五菱宏光之类的面包车。上车以后,才发现是一辆档次相当不错的中型丰田小巴,能够坐十几个人,竟然略有点别克GL商务车的味道。从万象到万荣,人均40元,还真的不贵。

车子从万象出发,前往万荣走的是老挝的唯一国道干线 —— 13号公路,第一次深入老挝首都以外的国境,自然充满好奇。说起老挝这条13号公路,仍然和中国有极深的渊源。当年抗美援越战争,著名的后勤补给线“胡志明小道”,就有一部分在老挝境内,为了更好支持战争,在老挝政府和人民支持下,中国在老挝境内修建了这条长达1400公里“战备”公路,此后在和平年代,这条公路成了老挝的经济生命线和维系国家的纽带。

修建13号公路,中国人和老挝人都付出了很大的牺牲。美国在这里扔下了数亿枚航空炸弹,至今仍然有很多没有爆炸。成为老挝发展的一个不小障碍,今年俄罗斯还派了排爆小组过来,美国今年也假惺惺地援助了一些钱用于排除炸弹。(对冲中国一带一路的影响力)。

13号公路保养得并不算好,不少地方有坑坑洼洼。算下来,平均时速大概是40多公里,一路很多地方相当颠簸。我算是身体比较好的,平时很少晕车。这一次不到200公里四个多小时的行程,还是觉得相当辛苦。而且旱季时节,很少下雨,公路飘起的灰尘,让一路的植被都覆盖厚厚尘土,视觉效果极差。倒是公路外面连绵不断的青山,基本都被原始森林植被覆盖,村庄和人口往往都集中在道路不远处。一路的蓝天白云,让我感慨这个国家人均资源之丰富,老天真的是很眷顾这里的人们。

从万象到万荣,一路的耕地都撂荒着。这里种植水稻,往往只种植一季,气候可以支持种植2-3季。但是老挝人均土地多,种植一季已经够吃,剩下时间撂荒涵养地力。不种水稻的时间段,地里通常是放牛的,而牛粪用来种植作物,是天然的有机优质肥料,没有农药化肥,就是我们以前说的“农家肥”。

沿路看过去,老挝13号公路两侧并不贫困,起码并不比中国中西部的乡村差多少。很多新修建的独栋房子,而且基本进入了机动车时代。每家每户都停着汽车,至少是摩托车。沿路上偶尔有成群结队的自行车,那是学生放学上学。这里的学生很好认,学生制服上浅下深,对比度很高。

中国-老挝的铁路(泛亚铁路第一段,昆明-万象),就顺着13号公路的平行线。因此,沿路到处都可以看到中-老两个文字的标牌,中国的影响力可谓无处不在,即使在远离首都很远的地方,都能够看到中餐馆的标识。修建这条铁路的拆迁补偿,让很多老挝本地人都发了财,铁路工地又雇佣了很多本地人,中国人给出的工资相当高。(按照观察者网的一个报导,中国和老挝政府签订的人力成本是1500美元一个月,政府拿走40%的税,个人月收入可以达到6000元人民币。在公务员明面上工资普遍不足2000的老挝,中国提供了很多高薪职位。)

上午九点多出发,到了万荣居然差不多下午两点。一路有点晕车,大家都没吃什么东西,住下来以后洗洗休息一下,就前往万荣小城,找东西祭一下五脏庙。

万荣的中国人比例并不算高,西方人倒是到处都是。而最大的游客来源,居然是从韩国而来。韩国人在这里的烙印,比中国人还深。万荣这个地方,和万象相比,更加充满了异国情调,按照旅游攻略,这里看哪国的文字,就是哪国公民的“根据地”。

欲知万荣一路风景 ........ 敬请期待下回分解。(下次有图文,本次赶稿匆忙,来不及编辑文字.......)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03 10:23:14 +0800 CST  
One Day in Vang viang(万荣一日),我留下了很多情!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续前作.......)
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万荣(Vang viang,本地发音极其古怪)。

带着团,人多胆子大,事先没有在网上订客栈。知道万荣物价高不过万象,好歹是从首都过来的,带了钱还能够怕啥?再说了这么多中国人在这里开店,还能够找不到住的地方?

到了万荣,才发现中国人真不多。最多的是韩国人,一眼都能够看得出的气质,而且成群结队,夹杂着各种“思密达”的尾音;再有就是欧美人,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有,很多人明显是穷游 —— 比如一瓶啤酒不点菜能够店里喝上2个小时,比如几个洋妞坐小餐厅一人就点了一根香蕉,比如在青年旅馆住那种廉价大房间 ......

万荣小镇不大,主要就是两条街道,加上几个互相串联的胡同。找客栈花了点功夫,没有找到太合适的,就地在一家 vv guesthouse落脚,因为看到了几个中文 —— 今日有房。

仗着学了半个多月的老挝语,外加七手八脚的比划,我顺利解决了住宿问题。甚至第二天的旅游项目,都提前安排好了。

宾馆不大,房间也小,但是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合理的楼层布局,让每个房间都光线充足,干净清爽。价格也不高,相当于120元可以是单人床,也可以是双人间。

说实在的,国内的宾馆房子设计,过于标准化,而且基本都走方方正正的实用化路线,在人性化方面做得并不够。我住过很多四星级五星级的酒店,地段也很好,环境设施也很宏大,但是在人性化细节处理方面,反倒做得并不到位。

安顿下来休息一会,就像所有无所事事有大把时间的游客一样,我们出去大街上晃荡。离开了首都,虽然是旅游区,价格也落差了20%左右。而且中国人占比并不高,所以商业化的气氛,并不是很浓。

回到宾馆,在楼下休息区见到一位中国年轻人,打过招呼问起来才知道是这家宾馆的老板,来自福建,接手这个宾馆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从他嘴里得知很多信息 —— 最重要的信息是,这个地方2-3年以后,将会成为中国人的天下。因为中国-老挝高铁在这里有一站,而且最大的一块地皮,原来的旧飞机场,已经被中国人买下,准备搞成商业-旅游-购物-餐饮的综合mall。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土地价格,已经被中国人拉高到万元以上一个平米,堪比中国内地的二线三线城市。中国人精明透顶,铁路开通的利好,早就有人提早布局到位。

除了未来在这里大展手脚的中国人,现在的游客主角无疑是韩国人,之所以他们蜂拥到这里来游玩,除了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冬季里明媚的阳光,相对低廉的价格以外,主要是韩国有2期综艺节目在这里录制,在韩国打响了知名度。韩国在老挝有相当大的买卖,主要集中在汽车、商务车等方面,一部分汇不走的钱,要在当地消费掉。—— 至于韩国的旅行社、航空公司、购物点,套路都被韩国自己人包圆了。

在万荣的饮食和万象类似,只不过更多西方风格 —— 毕竟这里的欧美客人也不少。我当时就想,一个中国人占比不高的东南亚景点,算是一件稀罕事。这次游玩的项目,一定有一点不同于“中国式套路”。

万荣的主打项目是玩水 —— 洞穴暗河探险、漂流、高空索道、还有树上跳水项目,大半和水有关。说实在的,万荣被称为“小桂林”有点言过其实,毕竟这里的山还是太平庸,毫无桂林的秀美和奇特,河流也是故乡小河态势,没有那种两岸青山映碧波的意境。

但是万荣旅游一日,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 真正的国际化,一起同行除了我们,还有两个法国小妞分别来自巴黎和里昂(英语沟通的)、一个长得很中国模样的越南php码农(英语沟通的)、一个泰国帅哥和几位泰国小妹(居然还是英语沟通的)。可怜我学了半个月的老挝语,和导游小哥沟通,还得英语......

—— 真心不贵,每个人200元,一天6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很尽兴,让人玩得开心,除了开车带到远近距离十几公里外各个景点,还准备了中午一顿很好吃的午餐。

—— 没有过度商业化,无论是旅游环境,还是居民生活,都保持着自己原有差不多的状态。景区里也没有太多商业化太重的东西,一切以游玩为中心,购物在晚上的夜市,旅游过程中完全没有。因此,每个游玩项目和景点,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 最重要的是旅游的原生态,基础设施并不好,比起国内桂林至少落后十几20年,也并没有修建什么专门的步行道、自行车道,但是环境的原生态保持得很好,划艇漂流长达5公里,河流不算湍急,但是有着那种原始河流的活力和干净,水里的鱼也很多。更夸张的是,河岸边不光有吃草的牛,竟然还有家养的猪,跑到河边来喝水觅食,这样原生态的环境,在国内几乎不太可能找得到了,包括阳朔的遇龙河一带,都因为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早已没了乡村田园的味道。

晚上回到宾馆,我们吃饭邀请了宾馆年轻的王老板,还有一位刚认识不久的东北兄弟(从云南来老挝找旅游行业的机会)。王老板地方熟悉当仁不让做了“带路党”,带我们去的火锅店并不在镇子中心位置,而是在中国人买下的那块飞机场故地的另一头,一般只有本地人和老挝人去消费,其他国家的旅游人士极少光顾。

一边吃火锅,一边看外面大广场,在举行一场大型婚礼宴席。后来一位好事的同伴数了一下,足足摆了150桌 —— 老挝人结婚,和中国差不多,摆酒收红包,150桌来宾估计得过千,很多都是开车过来的,车子停满了广场,不过和中国的司仪主持不同,这里居然请来了乐队现场表演。热闹喜庆和吃喝收钱是相似的,只是操作的手法细节不同。

能够在老挝万荣这个小镇,摆酒150桌。我对大伙说道,这家结婚的面子排场这么大,应该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 大家表示赞同,那位从琅勃拉邦一路过来的东北朋友,说在琅勃拉邦也见到两场同时的婚礼 —— 一场估计摆酒至少几十桌,另外一场估计也就是三五桌。结婚也能够充分体现阶层和人脉,这倒是和中国很像。

吃过饭还早,朋友们要拉我去酒吧,当地最有名的sakura酒吧(樱花酒吧)。我不太喜欢那种地方,总觉得灯红酒绿而且嘈杂,夜场里面鱼龙混杂,和我好静的纯洁风格不匹配。

但是朋友好心提醒我,既然涉足文旅,很多东西总是要了解一下的。就算不做文旅,写作真实的东西,怎么一点都不去了解一下呢?

想想我们人多,去酒吧也不会有什么事 —— 真是想多了,除了喝啤酒,听音乐,看别人扭扭,或者自己胡乱扭扭,真的啥事都没有。王老板告诉我,这里的政府机构和警察局,都非常注重保护游客,所有的消费东西都是明码标价,当然地摊可以讲价,他在那里呆了那么久,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事情 —— 倒是和当地的“潜规则”勾兑,还是不少的。

万荣晚上的Sakura酒吧热闹非凡,我仔细看了一下, 大概80%以上都是韩国人。中国人有几波,大家相视一笑基本就能够认出来,还能够碰一下杯子。倒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中国人和韩国人互不说话,一来语言不通,二来看着彼此别扭,只好相互无视。

我不太喜欢这种嘈杂氛围,呆了十几分钟就回去宾馆。第二天要赶回万象,休息要充足.......

以下图片,部分来自网上,来自手机随手拍摄,万荣一日,我留下很多情......




万荣小镇,镇前面的空地,原来是飞机场,将会成为中国人的一个购物中心.....



卡丁车?出租给游客自己开的



老挝土地资源丰富,所以有机农业,禁止农药化肥,而且抛荒休耕



tou拍的,装作自拍,装腔作势,然后镜头干了私活.....



修建中的高铁,这里很多东西都会发生改变,不过还是喜欢原生态



中国-老挝合资的万荣水泥厂



早上看到的热气球,我不敢玩这东西,,美其名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穴暗河探险,坐在轮胎上,拉着绳子进洞......



南宋河漂流,长达5公里多,河水很干净,而且有活力。



树上跳水,大众化的扑腾



老挝婚礼,摆酒150桌,显然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晚上的sakura酒吧, 韩国人为主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03 10:26:16 +0800 CST  
随笔 —— 在人性方面,其实我们都一样.......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2018年12月4日,老挝万象是大晴天,气温24-33度;昆明是晴天,气温十几度。两个地方相距不远,飞机飞行的时间,不过一小时十五分钟。

做为一位自由作者,我算是高度自律的人,因为媒体的管制,加上自己的工作忙碌。现在慢慢节奏改成了隔日更新,不管码多少字,今天得交一份作业。 —— 一个人一旦对自己放松,就越放越松,“懒癌”一旦开始扩散,自媒体的饭碗,就端不下去了,人不能放任自己的堕落。

一大早从万象回国,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在昆明长水机场,等着转机回去桂林。一天时间,要经历三个不同类型的城市,还有三种天气,从热带地区到春城昆明,再到冬日的桂林,心情也旋即切换。

有时候半梦半醒之间,我常常要迷惑地想一下,现在是身在何处?在异国他乡和国内不同城市穿梭,最大的区别对我而言,已经不是饮食差异、风土人情、习俗语言,而是工作的节奏,还有由此调动的情绪。

越了解老挝,越觉得这个国家的普通人,和中国人其实差不多。一样婚丧嫁娶,一样养儿育女,一样要挣钱过生活,没有多少宗教和饮食上的禁忌,甚至潜规则的玩法,也是大同小异。中国人日常生活里有的东西,大部分在这里都有,毕竟工业品的贸易实在方便,老挝的用品大量靠进口,很多是来自中国制造。相反,这里的有机食品资源一类的东西,反倒是中国缺少的。

在老挝,苗族(和国内苗族一个体系)可是第二大人口的民族,而且长相非常中国化,丢在中国人群里,几乎无法分辨。本地的主体民族老龙族,劳动阶层会晒黑一些,非体力劳动者其实皮肤也白皙,很多妹子以中国人的审美来看,也算得上相当漂亮。有时候甚至都想,要不是近代史中国被西方列强打得太凶狠,中南半岛的很多地方多半也要“自古以来”。

老挝是一个慢节奏的国家,主要信仰小乘佛教,人少地多,人均资源丰富,无饥馑之虞,无冬衣之需,算得上是某种意义的小国寡民。我一直在想,老挝国民的幸福感,是不是就很高呢?毕竟知足常乐。答案恐怕不尽然,和老挝人接触多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物价高、收入低、贫富悬殊、互相攀比的风气的抱怨,由此产生的焦虑感,其实也在逐步地蔓延。—— 当然,老挝人一般都有土地,房子都是独栋的,大多数人没有房贷负担,很多人都乐于有钱就花,似乎并没有那么焦虑。但是我的看法,经过了有钱花的开心日子,没有钱花的日子,肯定是有痛苦和煎熬的,毕竟“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这是人性,我不相信有什么人能够例外。

我也不信,骑摩托车的,就不向往开小汽车的;开小汽车的,就不向往开豪车的。人可以佛性,但是人的本性,并不是“佛性”就能够完全掩盖的。现代商业文明,就非常善于通过媒体传播“消费主义”,这种诱惑力巨大的东西,恐怕不是哪个群体能够抵挡的。

更何况,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未来更好呢?而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通过教育而上进,对社会而言,比造反成本要低得多,也正面得多。而教育既要付出精力,也要付出金钱,就算自己佛性,对子女的未来,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佛性的吧?这里的很多女孩子,都愿意嫁给中国人,这也是另外一种改变命运的途径。(以后再细说。)

实际上,从我一路看来,老挝人也在积极地想方设法挣钱,人家也不笨,做贸易买卖不同于高科技,不需要太多的积累,只需要有自己的资源就可以,实在不行还可以给中国人打工。中国人在老挝,已经形成了各行各业的食物链,围绕这条食物链,也有大量的老挝本地人加入其中,其中也有很多相当优秀的年轻人。

我在老挝发物流回国的时候,操办填单的是一个老挝妹子,普通话流利,人也白皙漂亮,一打听居然是在上海留学回来的,算是见过大世面的,而且英语水平也不错,如果不打听,还真的以为是中国人。双外语的年轻妹子,打工的收入其实不低。

顺便说一下,不要小看物流这个行业,特别是国际物流快递。其实是在中国人参与的老挝各个行当里,这是暴利行业,我个人甚至认为不亚于赌场,必须有很强的关系才能够做下去。因为国际快递物流,同时还要完成海关通关和缴纳关税(还有一些特殊的货源,比如禁止出口的野生灵芝,偏偏中国人就爱买)。和海关人员的关系,恐怕不是普通人能够摆平的。

同样是打工,有的能够拿到几千,有的做保洁服务员,一个月就是一千多点,我就不相信,老挝人之间就不比较?一比较起来,心态会怎么样?就算不仇富,也多多少少有压力和动力,起码这里有很多小孩,在父母的监督之下,很早就开始学中文了。而精英阶层,更是把子女送到国际学校,很早就同时学习英文和中文。

我甚至在吃饭的时候,我听到餐厅的“驻场歌手”,既会唱英文经典,比如“yesterday once more”、“Hotel California”,也唱“我们不一样”、“求佛”等等中文歌(似乎用拼音唱的),当然还有本地歌曲和泰国语歌曲。倒是日本歌曲和韩国歌曲,还没有听到。因为韩国日本的旅游者,都喜欢去本国人开的饭店。老挝本地饭店的常客,通常是中国人、老挝人,还有一些“穷吃”比例比较高的白人。

顾客就是上帝,让顾客开心,就可以有更多回头客,也会让顾客花钱更多—— 老挝人的生意经,可一点不比中国人差。听朋友介绍说,这几年老挝很多当年做大排档起家的餐厅,都在湄公河岸做成了大型音乐餐厅。环境很好,菜品也大大丰富起来,而消费水平也赶上了国内二线以上城市。

甚至很多老挝本地人,也学会了各种“套路”。上次和一个温州老板聊起了,他说他自己在这边做了这么多年生意,感觉现在越来越要提高警惕,尤其是没有长期合作的本地人。老挝人也学会了“以次充好”、造假掺假(水平还不太高)的一些伎俩,至于委托办事收钱而没有下文的,更是常见。

现代商业社会负面东西的传播,速度其实并不比正面的东西慢。商业诚信需要很长时间积累,但是“一锤子”买卖,蒙一个是一个的套路,恐怕这个锅,中国人是逃不掉的了。老挝人很多也是和中国人有样学样学来的。

所以,不要天然地以为,信佛的老挝人,幸福感高高的老挝人,淳朴不玩套路的老挝人。我们的国家不一样,大国的抱负和小国的苟且不一样。但是在普通人的层面,人一过百,形形色色,很多东西是共通的。正面的精明、上进心,负面的坑人、焦虑感,哪个群体都不可能免疫。用一类标签来说明一个国家成千上万的人,本身就是想当然耳。

是的,国家的伟大是不同的,但是于普通人而言,生活的很多地方却也是相似的,或许在没有战争的背景下,人性才是普通人更加共同的语言。比如,语言不通的人,也并不妨碍干OOXX的事,就是人性相通的明证。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06 09:21:54 +0800 CST  
魔鬼夜访巨龙先生 —— 世界如果没了底线,也不再有规则......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我坐在工作室里边,魔鬼就在我的对面。

自从我逐渐减少时政评论热点题材以后,魔鬼已经消失了很久。作为深井冰九级患者而言,有心魔,自然就有魔鬼;心魔少了,魔鬼自然就不会出现。

我不想多说话,就静静的看着电脑屏幕。有魔鬼,今天这个题材一定会非同寻常。

魔鬼开了腔:“巨龙先生,听说你刚刚从国外回来,还是一个穷的不起眼的小国家。”

“没错,老挝这个国家确实不起眼,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并没有想象那么穷。人口那么少,还有那么多原生态的资源,山清水秀,怎么能算是穷呢?”

“可是按照GDP计算,这个国家曾经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经济也在东盟垫底。”魔鬼冷冷说道。

“GDP能说明一切吗?GDP包括资源的价值吗?能说清楚社会分配的问题吗?香港的人均GDP,要比老挝这个国家要高得多。可是比比住房,很多香港人住的什么地方,老挝人住在什么地方?GDP比得出来吗?”我最近对经济学又有了新的一些思考,顺嘴就说出来了。

“好好好!不和你争论。难道你认为,老挝的社会要比香港更好?”魔鬼凝视着我,就像看着一个和时代落伍的不可思议的人。

“至少,对于很多平民百姓来说是如此。吃得起饭,住得起房,养得起娃,国家佛系与世无争,而且这几年经济发展也很快。”我实话实说。

“那么多精英人士,都去欧美发展寻找机会,再不济也到新加坡,你的选择让人不解。”魔鬼反问我。

“其实没什么,人各有志,对吧!再说欧美国家也不是什么天堂,看看法国现在闹出来的乱子,你再看看这个,华为某高管在加拿大.....”我手指着屏幕的一条新闻。

“这事情有多严重?想听听你的看法!”魔鬼盯着我。

“很严重。比很多人的想象还要严重得多。”我缓缓的回答道。

“怎么会呢?如果很严重的话,网上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消息?”魔鬼反问我。

“你知道,我为什么最近停止写时政题材?因为自媒体对热点和时政评论,现在管控很严格。尤其涉及到中美的题材。我甚至要在写作之外准备转型。”我说道。

“但是华为这个事情,互联网上是热点。而且这个题材允许大家来讨论。很多公众号作者,都写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想听听你的看法。”魔鬼说道。

“让自媒体如此热烈的参与讨论,且事关中美双方,这个事情放在舆论严管的大背景之下,本身就透露着不寻常。”我的嗅觉一向灵敏,尤其是对一些非同寻常的前兆。

“你的意思是,这个事情成为热点,舆论并没有管控,本身就已经说明问题很严重。”魔鬼问我。

“一件事,如果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了消息才是好消息呀。总而言之,好事情往往并不需要舆论热炒,现在这个情形,正好相反。也许已经差不多解决,但是要利用这个事情做教材。”我幽幽地说道。

“你的意思,这件事,某种程度上,是要借助于‘人民的力量’了,或者拿来教育‘人民’,少一点对美国的幻想。”魔鬼揭穿了我的潜台词。

“上一次中美之间的矛盾中,用到很广泛的“人民力量”,是在1999年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我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很多往事历历在目。

“你觉得这个事情能坏到哪里去呢?”魔鬼反问我。

“我不知道事情后续的发展。如果当事人有个三长两短,这事情就很难预测;如果不出事,双方冷处置以后,只能尽量降低其影响。”我回答道。

“会不会有人不希望中美关系转好?”魔鬼问道。

“of course。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内部有很多人,不希望中美关系变好。每当中美关系有一点缓和迹象的时候,往往会出很多幺蛾子。”我说道。

我想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关系,要缓和一点的时候,都会有一股幺蛾子力量闹出事情来。”

“你的意思他们是同一帮子人吗?”魔鬼看来是想追究到底。

“有时候是,有时候并不是。中美关系和美俄关系是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也不完全一样。”我回到道。

“难道这不会是美国政府本来的意思。加拿大也是应美国的要求把人扣留下来的。”魔鬼说出来疑点。

“有这个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毕竟中美现在还没有到完全撕破脸的程度,彼此经济捆绑还是很深的。”我就是这么分析的。

“你的意思是,中美之间现在还是有底线,还是要讲一点规则的?”魔鬼问我道。

我叹了一口气:“希望如此吧!如果没有了底线,大家都不再讲规则,那么我们需要面对一个可怕的世界。”

“你说说,到底有多可怕?”魔鬼系甚至想把我最阴暗的想法跑出来。

“我前一阵,写了一个系列文章,关于规则-潜规则-力量规则-暴力元规则......现实世界,其实要复杂得多。还有一种状态就是没底线,没规则。”

“什么叫做没底线?没规则,难道不是只剩下暴力规则吗?”魔鬼似乎很熟悉我的那个系列文章。

“规则和秩序会重构,在这个过程中,新旧力量会产生冲突。”

“你的意思是?对于中美而言,修昔底德陷阱是不可避免的。”魔鬼今天似乎有很多问题要问。

“我不知道修昔底德陷阱是否可以避免。但是我知道中国人退无可退,很多事情是不可能让步的。”我说道。

“为什么不可能让步?那么多国家,顺从着美国不也活得挺好的吗?比如日本、韩国、德国等等....”魔鬼很久没有和我说话,似乎想把网络上的各种命题倾倒给我。

“我们可不可以,不讨论这一类白痴的问题。”我不想和魔鬼在胡搅蛮缠扯得太远。

“那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先生认为,真的进入无规则时代,美国难道不会赢吗?毕竟美国有着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在全世界各地驻军。”魔鬼反问我。

“在‘超限战’的时代,如果没有规则。大家都没有了底线,比的可不只是军事的力量,还有经济的力量,有人的力量,还有制度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不怕死的精神......”

“你期盼这样的时代到来吗?”魔鬼反问我。

“人都会爱好和平,但是不应该惧怕斗争。我的感觉,世界秩序的重构过程,不可避免要出一些动荡,有很多人要付出牺牲。”我说道。

“这个动荡的程度有多大?”魔鬼想听听我的“预言”,毕竟我预测过很多事情,有一定的准确度。

“越妥协,动荡越大,敌人试探过以后,会得寸进尺;斗争越坚决,反倒事情不会那么严重。”我回答道。

“依你的意思,华为此事,可以善了?”魔鬼看来是想测试我的预测能力。

“此事发生已经有了几天,前几天媒体都没有报导,今天才爆出来,我觉得其实是接近了尾声,会有一个相对圆满的结果。既然敢公开出来,说明局面可控。只不过此事开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对美国的负面影响,远大于中国。”我缓缓说道。

“为什么对美国的负面影响更大?”魔鬼反问我。

“因为,美国并不能给精英阶层以安全感......而财富会留向安全更好的洼地。美国作的越多,国运就会越走下坡加速度。”我回答道。

魔鬼盯着我桌子上的一本书《老挝语速成》,很惊讶地问道:“你居然学这种小语种?有意义吗?”

“对我的未来而言,也许比我熟悉的英语有用,毕竟这个世界未来,并不完全是美国说了算。英语也并不会是唯一。”我最后说道。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07 09:51:26 +0800 CST  
推动历史前行的人民力量 —— 来自一带一路的观察思考(上)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句话太厚重,放在当今时代,精英们掌控话语权的背景之下,很多人每天被信息输入的,其实都是各类精英(特别是互联网界的精英),还有各种演艺圈艺人刷屏的信息,加上一些国内外大事,还有就是国内的各种奇葩事。 —— 很少有人会想起这段话。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想到了很多东 当年写过《论持久战》,在这部光照千秋的伟大作品中,主席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伟大论断,这是人民战争理论的精神核心。

毕竟不是战争年代了,在和平年代,在当今时代,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各种小视频里,普通人常常被塑造(或者自我塑造)成了低俗、搞笑、无下限博眼球;在影视里边,要么是无名之辈,要么就是被等着英雄来搭救的路人甲。

我最近看到了不少电影,对中国普通人的塑造,虽然丑化的成分略微少了一些,但是仍然是无足轻重的路人角色。在电影《毒液》里边,中国大妈在弗朗西斯科开超市,遇到持枪的劫匪,只能无可奈何的被抢,等着超级英雄去拯救;在《我不是药神》,一群生病的中国人,只是等待“救世主”的男主角来拯救,自己面对法律体系和国外巨头的压榨,无力反抗只能默默等死(其实小范围搞点走私东西,并不困难,死都不怕,还怕走私坐牢??)。

其实这种文化由来已久,比如说中国的武侠片里边,以店小二为代表的各种普通人,扮演的往往都被坏人殴打被大侠拯救的桥段。 —— 当然美国的西部片,还有美国的超级英雄片,通常也是如此。

凡是老百姓喜欢的,比如《凤凰传奇》、比如阿宝,这一类文艺作品,常常就会被精英们鄙视为下里巴人,鄙视为农民工作品,鄙视为不入流。我们的精英阶层,可以接受香港、台湾那种口水歌,那种无病呻吟的陈词滥调,可以热捧美国的“乡村音乐”,但是对中国的大众文艺爱好比如广场舞,往往投以鄙视眼神。

也许是出身军人的缘故,我喜欢很多的老歌,比如说像《我的祖国》,我也喜欢新中国建国初期,那种战天斗地一往无前精神的歌曲,比如《铁道兵志在四方》。只可惜,现在很难找到这一类精气神的歌曲。

在影视作品中的种种桥段,种种现实流行文化,潜移默化表达的是这样子的潜台词:“作为普通人,不要站出来,不要去反对规则,循规蹈矩老老实实过日子就可以。想出名,自轻自贱自嘲给别人看就好。想要洗去身上的土气,就要向精英阶层学习,越洋气逼格越高。如果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就幻想让英雄人物来拯救吧。 —— 这种英雄人物,既可能是一个超级英雄,当然也可能是某一个类似于包青天的好官。”

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阶层,总是把自己地位包装的很高,比如说中国古话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孔夫子自己就很轻视劳动者,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劳动也就罢了,还各种挑剔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孟老夫子虽然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是他实际上也主张:“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就现代社会而言,同样也是这种套路,比如记者圈子里,还把自己封了“无冕之王”的帽子。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这个圈子里,好人有良知的,常常遭遇排挤,其实败类比例相当高。

在这样的时代,普通人注定要淹没在精英的话语权统治里吗?我们看到的信息,大都是精英阶层提供或传播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更是通过技术手段,引导着焦点的转移 —— 现在还有这样的说法,大数据比你还懂得你自己。

可是当我走出国门,接触到越来越多闯荡世界的中国人,特别是那些没有太高文化,没有去欧美发展的中国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看到了无尽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无处不在的中国式套路),看到了延绵不绝的坚韧,看到了来自中国草根民众一往无前洪流一般的力量。

相反,在最近华为加拿大事件中。中国很多精英阶层(特别是IT界)的集体噤声,让我想起了主席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论断。主席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乃是“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100多年了,还是如此,从来没有变过。那些从美元体系里面致富的买办资产阶级也就罢了,那么多生于中国从中国发财的资产阶级,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半句话。 —— 不是软弱又是什么?

当然这句话有点一棒子打死一船人的意思,打击面太大。其实有很多爱国的民营资本家,但是并没有掌握话语权,说出来的声音也无人传播 —— 权且把他们归类到我们普通民众一类。

如果中国的未来就靠一群“软骨头”的精英,恐怕中国并不会有什么光明的未来。真正支撑中国未来的,是那些埋头科研的、辛苦种地的、留着汗水搞建设的、训练场上苦练杀敌本领的......人群。

这些日子,我渐渐走出了国门,认识了越来越多在“一带一路”闯荡的中国人,接触多了以后,虽然对其中的“狡诈”有很多保留的警惕,但是整体而言,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

当我们这些媒体人,津津乐道讨论“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中国制造走遍全球”、“基建狂魔”、“中国影响力”、“货币互换”、“珍珠链”......这些高大上话题的时候,我们热衷于宏观局面高谈阔论,和美国对比高大上的军事装备,比航母四代机,比超高速导弹,比高科技领域的突破......仿佛每个人都是描绘“隆中对”蓝图的卧龙先生。

走出去,回头看,我才真正认知到了这一点,时至今日,推动中国历史巨轮前行的,仍然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民众,他们也许面目模糊,在精英控制的媒体体系里,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他们从事的工作五花八门,很多小生意看上去极其平淡,并没有多少“逼格”,他们的收入或略高或偏低......总而言之,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高大上。与一带一路之上那些“央企-国企”大手笔相比,他们更像是自然界每日忙忙碌碌的蚂蚁。

正是这些“蚂蚁雄兵”,构成了洪流一般的力量,遍布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默默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悄无声息地把“中国制造”、“中国文化”、“中国网络”、“人民币”......带到了各国人民的手上。

帝国主义太强大,我们的内部太多的亲西方精英,而蚂蚁雄兵的“人民战争”,才让敌人狗咬刺猬 —— 无处下嘴。上千万的中国人在海外经商,你能够抓住谁的把柄?你又能够对付谁?

—— 在俄罗斯,凡是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身影。虽然不时传出俄罗斯军警、黑社会、地痞敲诈勒索中国人的信息,但是中俄每年的贸易额,还是在节节上升。

—— 在非洲,南非有25万中国人,安哥拉有20多万中国人,尼日利亚有十多万中国人,苏丹、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都有超过5万以上的中国人。整个非洲,超过100万中国人,远远超过当年英帝国鼎盛时期。

—— 在东南亚的不知名小国家老挝,有将近20万中国人经商工作,光湖南人就超过十万。

—— 在南美洲,一个很多从来没有听过名字的国家“苏里南”,一个国家只有几十万人,十分之一的人口,就是中国人。
......
只有走出去,才知道这些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除了少数入籍他国,大多数其实仍然是中国国籍,“出国即爱国”,在海外更能够感受到中国大国地位提升带来的自豪感。

下一节,我将围绕“人民币国际化”、“微信国际化”、“交易去美元化”几个案例......仔细说几个“人民战争”的重大战果。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17 09:39:14 +0800 CST  
推动历史前行的人民力量 —— 来自一带一路的观察思考(下)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这么多年,我接触过很多牢骚满腹的“精英”。不光在互联网上,在现实中间也比比皆是。

其实他们很多人都是中国发展的受益者,属于改革开放的“赢家”,他们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和消费能力,其实不亚于很多西方的所谓的“中产阶级”。

有个朋友跟我这样形容中国的媒体人和精英分子,现在中国的现状是:左派的有立场,有一点理想主义,但是没有资源,财富很少;而右派往往有财富有资源,但是常常是屁股坐歪的。

其实想想,改革开放40年,我们一直是按照西方的规则体系去接轨,我们很多民族资本家的财富,也是来自于美元体系 —— 要么作为他们的代理人,要么做他们的打工仔,华为和任老板这样的,在他们看来反倒像是“异类”。

所以也不难理解,我们很大部分的精英阶层,包括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西方制度心向往之,甚至把幻想中所有人世间的美好,都安到了这些西方国家的头上。加上西方的媒体话语权,其实我们都在被动或主动,给这些国家加上了“强者光环”。

即使是西方国家在显而易见地走下坡路,很多人仍然选择性无视。不碰个大面积的头破血流,不埋葬一大群的精英阶层,这些人是不会醒悟的。—— 总结历史,一个帝国倒下去的时候,的确很多不识时务者,跟着其殉葬(当然谈不上忠诚)。

王阳明曾经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西方规则”特别是“美国规则”,毫无疑问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心中贼”,就像一道道无形的精神枷锁一样,通过教育和舆论系统,不断的在人群中强化。

—— 比如教育系统里边英语的地位,不管有用没用,凡是想晋升一个阶层,英语是必备的基础。英语考不好,其他学科再好,也都会被严重的拖下去后腿(即使是中国古典文学专业也是如此。)。

—— 比如“洋人优先”,最近ofo共享单车押金退款困难,网络上传播了一个段子,听起来不像笑话:一位中国用户,假装自己是美国加州的留学生,中文不太好,但是喜欢来事,要求ofo退押金,结果不仅火速退还了押金,而且还收到了一封英文道歉信。

—— 比如说洋品牌的“光环”。 同样的东西,贴上了洋人的品牌,身价就会暴增。以至于在中国制造遍布全球的时候,中国品牌并没有获得多少溢价空间,很多品牌一直在低端拼价格。

—— 比如说动辄给中国人贴上各种标签,诸如“素质差”,没有“工匠精神”,没有诚信度,喜欢搞潜规则......但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外国人的身上,常常标签就反了过来。这种责己从严待人从宽,实在已经超越了“谦虚”的范畴,倒像是自轻自贱。

......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明规则到潜意识里,构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包括诸多精英阶层)的“软骨病”的传承。

如果仅仅接触中国这些主流的“精英阶层”,听着他们的言论并且引以为真的话,我真的不觉得中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 一个国家,如果只活在别人的规则体系里边,只活在别人的舆论体系里边,无论干多少活,难逃打工仔的命。

只有在一群群的普通的劳动者民众里,还有那些不畏惧西方体系和规则,勇于斗争、勇于突破藩篱的中国人中,我看得到中国的希望。那些不信邪,埋头干,即使有牢骚也不停下手中活,既然西方体系常常眷顾不到这些人,那就和国家一起奋斗创造美好明天。

在北京我认识一位银行的高管,他是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自己就说,当年那些同班同学中的精英分子,都去了美国和西方,把机会留给了他们这些“二流学生”,他甚至自嘲说,有什么办法呢?西方人又不肯收留我们。—— 实际上以他现在收入、地位以及财富积累,他已经远超过绝大部分当年出国的那些同学。

在一带一路,我看到了很多文化并不高的中国人。他们英语并不好,甚至连28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我甚至在飞机上见到签自己名字都不会的出国务工的老农民)。正因为不懂英语,他们受西方话语权的影响很弱,他们只会固执地用微信而不会是WhatApp(FB的移动聊天软件);他们不懂得西方的规则,所以他们常常用务实主义的态度,创造自己的规则;他们很多人出身不高,对精致生活(zhuangbility)并不在意,所以西方的那些品牌光环,也很难照耀到他们的内心,他们消费更看重性价比。—— 在国内,他们是国产制造品牌的原始积累之源;到了国外,他们是把中国品牌带到全球的“蚂蚁雄兵”。

中国古话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是明代诗人曹学佺的著名对联,意思是:讲义气的多半是从事卑贱职业的普通民众,而有知识的人,却往往做出违背良心、背弃情义的事情。(对照现实,我觉得古人简直有穿越性,或者自古以来人性如此?)

我总结起来,西方规则体系,无非这几套东西 —— 美元代表的金融霸权;航母代表的军事霸权;网络舆论代表的话语霸权(即美元流量);工业革命以来积累的科技霸权;以及这些所有东西综合起来,西方人头上的“强者光环”,或者说品牌效应。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蚂蚁雄兵”普通商人,正在每天挥舞千千万万的锄头,日拱一卒地挖掘这些西方的“墙角”。

—— 一带一路上,很多经商的中国人,压根儿不那么看重美元,因为出国换汇有限制,回国以后,钱也要换成人民币来花,他们不打算去西方定居,更不会去欧美买房子,更没有囤积美元的动力,货币就是交换的媒介。

在一带一路之上,我看到的这些普通经商的中国人,美元要、人民币也收、当地货币也欢迎,只要等价交换能够买得到东西,拿着钱可以雇佣人,对所有的货币一视同仁毫无歧视,货币回归最基础的交换媒介功能。

顺便说一声,龙某在东南亚浪荡,甚至还做国际倒爷(正规海关纳税),一分钱美元都没有兑换过,没有任何不便。在当地经商的中国人,每个人心中大致有一个汇率账本,结账的时候按照当天的国际汇率结算,绝对童叟无欺。

更加生猛的,人民币国际化技术手段,乃是来自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位温州的老板得意洋洋的告诉我,对于海外经商的他们来说,这是最伟大的金融发明 —— 每个中国人只需要拿着手机,就是随身的银行柜台,大部分资金都在国内流转,根本就不需要和当地的金融机构打交道,最重要的金融利益,也没有流出中国(国外无法获得足量的沉淀资金,也无法发放贷款促进社会建设发展,也避免了中国人的钱在海外积累的金融风险,这个以后分析)。

试想如果没有这些遍布海外的草根中国商人,在美元根深蒂固体系之下,中国精英们又分外热衷囤积美元洗出国外,“人民币”如何能够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如何引领“中国制造”走出去?在那些被美元体系“歧视”的国家地区,没有美元又如何实现贸易发展?

—— 这里顺便说一下,“微信”的国际化。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网络影响力,确实非常强大。在我前面提到的每个中国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个到两个微信,没有微信或者支付宝,很多时候就无法收款,微信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网络银行”。

每一个和中国打交道或者有生意往来的人,开始是不得不用上微信,然后渐渐喜欢上微信。而无所不包的微信,又普及了更多的内容给他们,还间接的推动了其他内容的推广。

中国的手机(华为、小米、或者天音,加上一堆华强北机),逐渐把三星挤出市场,把苹果挤压在高端。而中国的手机里边,往往都会捆绑大量的应用软件。这些应用软件,会带来大量的“中国流量”。

“人民战争”的力量,就像是大自然界最顽强最原始的生命力,只要有土壤有雨露,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可以想见,在未来的5g时代,随着“中国流量”的崛起。中国人的声音会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的形象也会传播到世界每一个地方。

在没有技术“代差”的条件下,数量就是质量。主席身后留给中国最伟大的红利 —— 十几亿中国人,在中国制造中国科技积累到现阶段以后,终于焕发出了排山倒海的改造世界的力量。毛主席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 以这句话作为整个系列文章的总结。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17 09:40:13 +0800 CST  

精彩内容抢先看,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17 09:41:32 +0800 CST  
谁是国产手机崛起的“带头大哥”?没错,华为撑起了“专利保护伞”!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知识产权,一直是发达国家阻碍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护城河。想要获得发达国家的市场,你就得必须遵守西方的规则,而知识产权,恰恰是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以来积累的拦路高山,后来者你很难绕开这个知识产权的陷阱。

即使到今天,美国指责中国,最大的矛头之一,仍然是指向知识产权领域。

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在其所在领域,每年都投入海量的资金搞科研,除了一部分科研成果用于实际生产,更多的是在产业周围挖了很多专利陷阱 —— 就算你打擦边球,都会碰到他的专利陷阱。

比如说苹果公司,连圆弧四边形,都申请成了专利 —— 别人的logo或者外形,用这种形状,都可能遭遇官司。三星公司,就曾经因为外形吃过苹果公司的官司。

专利还成为把对手扔下悬崖的“无影脚” —— 比如当年HTC的智能手机,在美国曾经一度销售火爆。苹果公司就是通过知识产权官司,让HTC在美国禁售。然后HTC一路走下坡路,最后基本都在市场消失。

美国的高通公司,因为是CDMA和3G通讯的专利主要持有者,对整个通信行业吃到敲骨吸髓,被大家称为“专利流氓”。 —— 实际上,中国在3G时代给美国缴纳的专利费,是非常巨大的一笔巨款。高通公司一半以上的营业额,都是在中国完成的,其中很多都是纯知识产权的收费。

可想而知,中国手机的崛起之路有多难。除了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常常要被国外厂商卡脖子乱涨价,光是知识产权这个坑,都很难跳得过去。 —— 人家积累几十年上百年的专利,而且成了标准,你怎么做都很难绕得过去。独辟蹊径,在标准化的时代,更是难以行得通......

华为的崛起,以及其通信领域积累的海量专利,以及华为自身的巨大产业化能力,为中国手机的崛起,占领了一大片知识产权的阵地。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在通讯领域,渐渐有了机会和国际巨头平起平坐进行知识产权交换—— 未来的5G更是如此。

因为华为,中国获得了在这个行业巨大的专利保护伞。通过国家的意志,以及“保护伞”合理“共享”的机制。不仅华为在这个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掩护了其他国产厂商的崛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华为是中国手机产业崛起的“带头大哥”。没有“带头大哥”顶着西方国家专利的巨大压力,其他厂商的全部知识产权积累,也根本无法应对这些国际巨头。

很多人都关注到了华为的崛起,以及与西方世界不可调和的是是非非冲突。这里我特别说一下,作为一家研发投入非常高的科技公司,华为公司拥有了非常多的专利,而且有非常多的基础核心专利。华为的专利累积到现在,国际上的电信设备巨头,不得不跟他进行交叉专利授权,连苹果公司也不得不给华为缴纳专利税。

华为甚至和三星在美国打过知识产权官司。(当年“萨德”的时候,不过此事后来报导甚少。)

但是在国内和国际上,华为从来没有起诉过小米、vivo和OPPO——作为拥有众多通信基础专利的公司,华为有能力也有资格这么干,即使不在国内干,也可以在国外干。要知道。华为和中兴以前在海外干过不少架的。

像小米、蓝绿兄弟这些公司产品要卖到国外,需要给国外的巨头缴纳相当巨大的专利费。小米在印度就被爱立信告状过,后来在印度销售的每一台手机,都准备了一定的专利费。—— 但是华为对这些国内的友商,一直持非常包容的态度。(当然也有高通的二次交叉授权有一定关系。)

当然,华为不起诉这些国产厂商,有国家的意志在里边,更重要的是,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手机“群狼”崛起 —— 一方面保证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大家集体崛起,形成了中国巨大的手机产业链,构建了这个产业的“中国力量"。每一家中国手机公司,线上线下都有不同的打法,由此构成了中国手机集群公司。

试想一下,如果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再下降一点,或者是到了5G时代。全世界智能手机的战争,很大一块竟然变成了中国人的“内战” —— 肉都烂在中国的这口大锅里,由此带来的“中国流量”,将会是多么巨大的改变世界格局的力量?

再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华为的专利保护伞(1.是华为不起诉 2.是其他厂商比如高通芯片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不起诉!)。那么我们其他的国产手机,特别是知识产权并没有太深厚积累的厂商,要立足生存下来有多困难!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华为也是国产手机崛起的“带头大哥”,而且是“厚德载物”的大哥,以其巨大的臂膀,默默地为其他中国手机厂商,抵挡着知识产权的风暴 ....... 当我们去买其他国内其他品牌手机的时候,甚至买苹果手机的时候,或者听到一些对华为不太友好的声音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一个行业,有这样的一个“带头大哥”,对于国家来说,该是多么幸运的事!

我倒是希望,中国的其他行业,走出越来越多的“带头大哥”,能够和国际巨头平起平坐以至于超越之,一个或者几个巨头带动整个行业占领世界。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18 12:22:51 +0800 CST  
帝国的道路与宿命 —— 文明的外延与内卷(上)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王朝兴替规律 —— 即所谓的历史周期律。明清思想家黄宗羲,观察思考中国历朝历代的税费改革,提出了如下的观点: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后世所说的“黄宗羲定律”,乃是历史学家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也可以大致理解为历史周期律 —— 到了王朝的末年,社会di层的民众越来越不堪重负,社会上形成大量的流民,在某个导火索之下,揭竿而起推翻旧秩序,然后重建新秩序 ——如此周而复始。

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主席提出这个问题。黄炎培先生问毛主席,中国GCD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主席很肯定地回答说:行,这就是mingzu.....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

2003年3月6日,时任总li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参加湖北省人大代表讨论时郑重表示:“gcd人一定能够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2005年,中国宣布全国废除农业税。2006年1月1日起,在我国征收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取消。

取消农业税,当然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但是是否就是一劳永逸了呢?恐怕谁也不敢打包票。纵观全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实行了农业补贴,用工业反哺农业乃是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常态,西方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远远超过我国。

但是从最近的法国“黄马甲”运动中,我们仍然看得出西方国家内部阶层固化、贫富差距巨大的矛盾重重。—— 在后工业时代,即使是以高福利著称的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仍然难免深陷泥潭之中,这其中自然有美国捣鬼的外因,但是其内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至于美国,我们甚至看到了更多的明朝末年的影子 —— 党争不断、互相拆台、贫富差距、贪得无厌的精英、负担转嫁给中产以下阶层、国家和普通百姓负债累累.......

帝国的兴起和衰败,虽然每一次情形都不尽然相同,但是其中总是有一些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却又惊人地相似。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他的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很多文明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最终被历史淘汰出局。

汤因比的研究,应该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延绵至今的中华文明—— 有沉沦,也有再生,更有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最终顽强地延续下来。

这个系列文章,我打算写成上中下三个章节。夹杂着一些对“一带一路”的观察思考。我不确定这个文章能不能顺利写完,原因不说大家也都是很清楚。

资本主义文明的“扩张”与“内卷”

这一部分的内容,我就简单写一下。稍微了解一下世界近代史,都知道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发达国家殖民历史,这是常识。

西方国家常常宣传他们的“制度优势”,但是对于其充满“原罪”的原始积累,往往都避而不谈,甚至“引以为豪” —— 比如英美国家的“海盗”文化崇拜。

实际上,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欧洲到美洲,每一个帝国的兴起,都伴随着疯狂的对外殖民史 —— 对外发动战争,掠夺人口和资源,占领市场。

这些帝国的国运盛衰,和殖民地的扩张-收缩,完全联系在一起,由此也构成了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国家扩张历史 —— 新的帝国崛起后,通过战争打败老帝国,获得霸主地位。而老帝国一旦战争失败,就不得不进行收缩,进而向内坍塌一蹶不振(看看俄罗斯不断被压缩的地缘空间)。

为什么要进行扩张?保守一点行不行?不行,这是工业革命带来的致命命题 —— 由于引进机器进行大生产,生产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由此带来了大量的剩余劳动人口、大量的过剩产能,同时需要大量的资源,也需要更大规模的市场。

那么这些过剩的产能,用于提升本国的国民福利行不行啊?答案仍然是不行。每一个工业国家,都需要在全球获得资源(资源产业也是工业的一部分),这需要占领殖民地或者是通过贸易获得;其次,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资本家会拿走大多数的利益(实现财富积累,同时也要提升人均生产率获得竞争力),普通劳动人民并没有太强的消费能力。

过量的生产力与过低的消费能力(即生产相对过剩),构成了资本世界的核心矛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或者是对资本主义整个体系来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往往有巨大的破坏力,最终常常是通过战争来解决。 —— 资本主义文明一旦扩张停止或者收缩,必然会产生内卷效应反噬自身。恰如中国封建王朝末期,陷入巨大的内耗而衰落。

因此,对外战争和瓜分全球殖民地,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每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上升期,其实都伴随着“殖民史”,帝国的闪闪皇冠,乃是无数的殖民地国家奴隶鲜血染红。

总结历史,先进的生产力文明(不一定代表正义性)一旦失去了扩张,就必然会发生“内卷”,陷入内耗而逐渐衰落,也就是汤因比所谓的“文明自杀” —— 越精致的文明,陷入内耗而变得软弱无能以后,反倒抵不过野蛮者的入侵,这在很多欧洲国家的“lv化”过程可以看出来。

扩张时期的“做大蛋糕” & 内卷时期的“自相残杀”
秦历经数百年,自商鞅变法以后,多代秦国国君励精图治,终于成就海内统一大业。

然而仅仅不过一代人的时间,数百年的基业就彻底毁掉。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战斗力何以下滑到连“平叛”都无能为力,甚至被项羽坑杀降卒 —— 简直就是从狼变成绵羊?最高统治阶层的内讧,以及整个国家失去了扩张目标,是整个帝国堕落的核心因子。

在扩张时期,秦帝国上下齐心,也有足够的扩张“蛋糕”分享,秦国军功制也保证了分蛋糕的“相对公平”,而严厉的秦国法律,也确保秦国内部不容易产生太大的内卷“内耗”—— 这种虎狼式的外延进攻,让秦国具有巨大的国内战争动员能力,但是统一六国以后,和平年代来临,对外扩张停止,原来的敌人消失,再也拿不出战争红利来分给这些“虎狼之师”,而文官阶层开始勾心斗角,扶植自己的势力,力图捞到更多的利益。

从上下齐心对外扩张做大蛋糕,走到“内卷”勾心斗角最终灭亡,一代人不到的时间,正所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同样的例子,我们可以看看冷战后的美国,失去了苏联这一巨大的对手以后,美国的精英阶层得意洋洋地认为“历史已经终结”。不仅放心大胆地“去工业化”搞金融IT,而且精英阶层越发贪婪毫无底线。仅仅不到一代人的时间,现在已经是百病丛生。

实际上,美国并没有停止对外扩张的步伐,一直保持咄咄逼人的全球进攻态势,甚至在冷战结束以后,还发动了很多场战争。然而,这种扩张属于没有质量的扩张 —— 付出的代价太大,而收获的东西并不多,更无力阻止另一个对手的崛起。

如果美国向内收缩 —— 回归北美搞孤立主义,未来会不会变得更好?答案是否定的,历史早就告诉我们,一个帝国向内收缩,必然会产生坍塌效应。从“扩张”到“内卷”,可以分的蛋糕越来越小,而精英阶层拿走的比例越来越高,势必导致整个社会阶层更加剧烈的对立 —— 从“黄马甲”、“占领华尔街”、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

综观美国当今的种种奇葩之事,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的歇斯底里,除了部分归结于总统特朗普的个人性格(其实他在国内有相当高支持率),其实也表明美国失去了外延扩张的能力,力量不断“内卷”—— 简单地说,就是薅不了外部的羊毛,只能加大对内的盘剥,对内薅更多的羊毛。

所以,未来美国作为“财富避风港”的定位,是非常可疑的,一个力量不断“内卷”的老帝国,吃相会越来越难看,一开始是中产阶级,接着是全球盟友和贸易伙伴,最终会吞噬到美国精英阶层 —— 特别是那些移民美国的“精英”阶层。

“内卷”效应是可怕的,这就相当于蛊盅游戏,当蛊盅里的食物没有了的时候,这些毒物会相互撕咬,最终蛊盅里只留下最强的那只毒物 —— 而这些毒物自相残杀的过程,实际上是很可怕的,这就是一个力量“内卷”的实例....... (未完待续....)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20 13:19:59 +0800 CST  
帝国的道路与宿命 —— 文明的外延与内卷(中)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这个话题,确实有点大。感谢朋友们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很多朋友也在后台留了言,补充了一些观点。

华夏文明的外延和内卷
很多朋友说我们的文明是“内敛”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是证据案例之一,就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要比后来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启的时候要先进得多。如此先进的航海技术,并没有像西方人那样出去侵略占领殖民地,而是传播文明的种子。

我们现在宣传的“调门”,也是宣传我们是爱好和平,不追求扩张和霸权。但是回顾华夏文明的历史,黄帝时代华夏民族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山西陕西以及河南一带。如果华夏文明一直是内敛的,那么我们脚下这广阔的土地,是充话费赠送的吗?

从西安出发,向中国陆地的每个方向,极限距离大概都是2000多公里,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大一统的出发点,2000多年,历经反复,文明的扩充极限,就是2000公里多点 —— 每年1公里左右。
当然,我们可以扩展一点说,在近代晚清历史,中国屡打败仗,除了被迫割地赔款,深受华夏文明影响的周边,也纷纷“去中国化” —— 记录越南,朝鲜-韩国历史的文字都是汉字,日本的文字也有很多的汉字影响。华夏文明的实际影响力,历史上鼎盛时期,还要大得多。

总结起来,说华夏文明内敛,这并不完全贴切。实际上农耕时代,华夏文明的影响力到了大陆极限 —— 东至大海,西至沙漠高山,北至冰天雪原,南至热带瘴地。只是到了大航海的时代,农耕文明以土地为本,统治者对于海洋以外的世界不再有野心而已 —— 或者评估过,代价太大,而所得太小,不值得出海远征。

从哲学上来说:一个帝国无论多么强大,都是有它的力量极限,美国这一阵子要从叙利亚撤军,我们认为也是到了帝国力量的极限,硬撑下去流血不止必死无疑。

拥有如此广阔的土地,在农耕时代,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既不需要全世界去找原料,更不需要全世界去找市场。相反,外来的Hu人、zh...ong-??-j-iao,甚至还会成为巨大祸害之源。惨痛的历史教训面前,统治者理性的选择,当然是在一个巨大的疆域内维持内部秩序。

如果不是工业文明强行叩开这片古老土地,中国仍然会在自己的历史周期律里面震荡。而这其中的历史周期律,也都是围绕着帝国的盛衰,伴随着文明的扩张和内卷 —— 农耕文明时代,土地是有限的,土地的出产是有限的,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和资源不断集中,最终矛盾会积累到内战深渊,不得不推倒重来。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眼下中国已经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国家,除了一些顶级的科技产品,中国的很多产能,一家就比全世界其他地方加起来还多。所以,我们同样需要全世界的资源,同样需要全世界的市场。

华夏文明的内敛型,应该反过来说,在农耕时代,没有一个国家有如此辽阔的疆土;而在当今的工业时代,我们照样能够在全世界打上“中国制造”的标签。我们只是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一百多年里,被列强打得不得不退缩而已。

华夏文明的每一次内卷(退缩),有来自外部的原因,也有来自内部的原因,更多是两者并发 —— 例如明清更替,例如清亡和帝国列强入侵。而每一次文明的“内卷”,都意味着秩序的丧失,也意味着巨大的伤害 —— 甚至会走到亡国灭种的边缘。(大家可以想得更多.......)

现实中国的局部“内卷”

谈文明太宏观,我们可以结合现实,局部行业、局部地区、特定的时间段来看看“内卷效应”。

近些年,各种P2P集资,各种高利贷(套路贷)层出不穷。可以理解为随着房租人力成本的高涨,实体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惨烈,越来越难以赚到钱。资本的扩张,走到了极限。到了这个阶段,资本就要暴露出吃人的本性。

这几十年来,中国每隔几年都会有一波财富增长的焦点,也一批批的制造了先富起来的人群。而各行各业随着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可增长空间越来越小的时候,经济势必会从原来的“扩张”转入“内卷” —— 或者换一个更通行的说法,当增量没有的时候,就转入残酷存量博弈。

一个国家,当经济从实体经济转向金融赌博,实际上就意味着资本开始“内卷”,从服务实体经济转向为“钱生钱”(钱吃钱)的游戏。如果资本开始内卷,而不加限制管控的话,用不了多少年,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就会垮塌。

在一个行业的存量博弈阶段 —— 就是不再有增长,大家只能在一个碗里抢饭吃,每个行业往往只能活下三到五家巨头。所以一个行业进入洗牌阶段以后,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玩家都会被淘汰出局。淘汰的过程,会非常的痛苦和残酷。这里说一下金立手机破产的事,说董事长赌博输了,其实就是一个托词而已。一家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手机公司,在残酷的全球竞争中,破产倒闭是早晚的事情,只不过有的人提早看到了结局,最后玩了一把大的,把钱卷走了。

同样的例子,我们可以看看互联网。从1998年开始,中国互联网连续增长了将近20年。一直到近几年,随着可挖掘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到了极限,竞争也越来越惨烈。到了“共享单车”,更是变成了一种金融游戏的玩法 —— 用用户的押金,去做资本“钱生钱”的游戏,而当用户需要退还押金的时候,“挤兑效应”就出来了 —— 互联网告别高速增长了以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残酷。

也就是说“内卷效应”可以发生在具体的每一个行业。从大家齐头并进,共谋发展,到最后互相残杀,转折的时间点,就看增长空间是否消失殆尽。

“内卷效应”还可以表现在各个行业大量的造假和欺诈,表现在各种形形色色的“庞氏骗局”越来越多,PPT讲故事骗钱的案例也变得普遍。比如,从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崛起和泡沫覆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种“内卷效应”有多厉害。

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基于私有化的市场体制,在整个社会经济没有成长空间,进入“内卷效应”期以后,基本无力应对。基本的套路,都是通过借债搞福利,把问题不断延后。这导致问题积累越来越多,不能够治本,“内卷效应”会愈演愈烈(后面会继续深入写。)

即使在中国,为了消除“内卷效应”的负面作用,每年都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并且不断进行改革深化。

供给侧改革与“做大蛋糕”

当一个行业或者整个经济体,没有增量走向饱和的时候。势必会发生自相残杀的内卷效应 —— 或者说是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

在纯粹的市场调节机制之下,这种内卷效应非常残酷的。如果很多个行业同时发生内卷效应,那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经济体系卡顿,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 往往都是通过战争最后来解决。

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体系,高度依赖于战争机器,因为起家于掠夺,盛衰于战争因果,在“内卷效应”到极致的时候必须依靠战争,因此对战争具有高度的“路径依赖”。英美国家代表的“海洋霸权”体系,尤其如此。

美国人一直在提中美“修昔底德陷阱”,其实也代表了这种看法 —— 既然霸权主义靠军事力量维持,而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那么你死我活的斗争就不可避免。最近美国通讯领域全面围堵中国企业,可以理解为这种思维在经济领域的行动。

实际上,中国除了增强军事准备,强调“能战方能止战”,防止对手急了掀桌子。中国也一直在避免走上过度“内卷”的境地,供给侧改革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读懂“供给侧”改革的含义。经过这几年,我渐渐理解了这几年改革进程的很多东西:
—— 去掉无效产能,避免“劣币淘汰良币”,最典型的就是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整个产业去掉了很多低端产能,避免了无谓的价格战内耗。但是这种改革,必须要有全国一盘大棋局,光是安置如此众多的产业工人,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整个社会的产能蛋糕,也为未来储备更多的发展基础。

—— 加大科研投入,特别是攻克科技短板,形成进口替代,这部分相当于当年割让给国外的蛋糕,端回到国内来。

—— 加大扶贫力度,让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均衡,也是做大了消费领域的蛋糕。也避免外部势力挑动的“内卷”加剧.....

...... 实际上,如果西方国家能够有效进行“供给侧”改革,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并且提高社会平等,很多危机完全是可控的,不至于愈演愈烈。但是,西方社会的运行机制,这样的改革,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很难进展下去。这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沿着不同路径演进的真实情景........

(下一集写:未来的展望 ...... 未完待续 ........)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2-22 12:55:32 +0800 CST  

楼主:巨龙驰骋天下

字数:365450

发表时间:2018-08-09 17:26:4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19 08:33:35 +0800 CST

评论数:2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