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夜话】—— 记录时代脉搏,读懂大国自信

黄金败家与房地产败国
巨龙 龙语天下事




以前,有个懂风水命理的朋友告诉我,黄金败家。一个人家里存了太多黄金的话,往往容易家庭败落。我算是唯物主义者,对这说法也就听着一笑。对他说,你说黄金败家,送我点黄金,我保证过得好好的决不败家。

【“黄金败家”再思索】
后来读了不少书,发现很多古代社会的官员富豪,因为对前途的担忧,都在家里囤积不少黄金白银。历史上查抄的大贪官比如和珅,比如魏忠贤,家里都能查抄出一大堆的金银来。

沈万三家族是元末明初时期的江南巨富,良田万顷富可敌国。为求平安,捐了很多款给朱元璋,仍不免流放云南的命运(差点被砍头)。关于沈万三的很多传说,据历史学家考据未必真实。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以后,收拾了很多的富豪,这个是真实的。




周庄的沈万三聚宝盆雕像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杀,明朝覆亡。在最后的日子里,崇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的架子,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结果很不理想,大家都装穷,募不出什么银子,堪堪二十多万两白银。及至李闯王攻下北京城以后,对文武百官进行残酷拷掠,共得银7000多万两,让工人重新熔铸银板,后来运往西安。整整7000万两白银,如果崇祯皇帝知道文武百官有这么多的财富,把这些文武百官杀头抄家,明朝会不挺过来呢?




历史当然不能假如,有朝不过三百年,明朝当时气数已尽,任何改革都已经很难推动——参见如今的美国。但是,历史倒是有相似之处,这些年反腐查处的贪官,据报道说很多家里藏的现金,甚至高达上亿,报导说的是点钞机都烧坏了好多台——总觉得是新闻记者搞的夸张噱头,国产的点钞机质量应该没有那么不堪。

这些贪官富商,把大量的财富都沉淀在自己的家里。那么整个社会的财富都会出现流动性枯竭。特别是在古代,贵金属金银铜本来就稀有,又大量集中在这些富豪和贪官的家里,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就会出现困难。社会上正常的贸易很难进行,商业运转起来就很吃力,社会活力就会严重下降,走向快速的衰败。

另一方面,财富大量集中在私人手上。国家和政府也缺乏资金,那么必然会加重对底层老百姓的税赋,同时削减国家和军队的正常开支。积累几十年,国库空虚国防废驰,基本上国运也就快到头了。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王朝的末年,土豪地主家良田千顷,家有娇妻美妾,同时还金山银山堆积。而平民百姓,居无片瓦,耕者无田只能当佃农。遇到灾荒之年,大量的饥民流民游荡在社会上,遇到像陈胜、吴广、李闯王这样的人物,很快就是各地揭竿而起。

【“黄金败家”的再思索】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金败家”有其深刻的道理。这个黄金并不是指黄金本身,而是指那些土地、金银这些沉淀的财富,一个社会上大量的财富都沉淀下来,并且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失去了流动性,那么这个社会就进入了阶层固化的阶段,这样暮气沉沉的时代,距离改朝换代就不远了。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当一个社会发生动荡的时候,那一句所谓的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又真的能发挥作用吗?说不定还是取祸之源。乱世之中,越是富豪越是有钱人,越容易遭贼匪惦记,越会遭到杀身之祸。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二战时候的欧洲犹太人。犹太人善于经商,不少犹太人很富有,很多人都会镶一颗或几颗金牙。德国人每杀一个犹太人的时候,都会在他的身上搜刮值钱的东西,自然不会放过嘴里的金牙。《辛德勒名单》里面有一个小细节,奥斯维辛每月会有20公斤金牙。可见在乱世之中,那些黄金也没有给犹太人保命。

国民党在大陆溃败之前,整个国统区的政府大小官员,还有很多富商,都在做黄金的交易,但凡有点能力的,都在忙着把钱换成黄金硬通货,那时候金圆券已渐成废纸。蒋介石从大陆撤离的时候,还把国库里的黄金都搬到了台湾。——这么多搬到台湾的黄金, 到今天连国民党也保不住。

所以仔细想起来,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句话,其实有点靠不住。寻常百姓有少量的黄金白银,逃难路上有一点随身的硬通货,这可以理解。但是整个国家的官员富豪,都在疯狂囤积黄金,收购田地不动产,那么这个社会的财富,就会渐渐失去流动性,真的到连乱世时候,黄金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韩国人上下一心,很多人要捐出金银首饰来挽救这个国家,可是改变得了什么呢?那些大公司的股份,到最后还不是纷纷廉价变卖掉。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韩国
当然,我不反对国家储存大量的黄金,在这个国际金融乱世的时代,黄金的确是国家金融稳定的定海神针。但是我始终认为,发展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建好基础设施,提升国防水平,提高国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比囤积黄金重要的多,人民币不一定需要黄金来绑定,用中国的生产力的绑定更加合理。

【从“黄金败家” 到 “房地产败国”】
现在再说黄金古董,其实已经过时了,现代人的观念,其实是盛世房地产。因为耕地不允许买卖,大家都把房地产当成了土地,有个几套房子收租过日子,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现在的贪官和富豪,对黄金古董的兴趣已经不大,独独对房地产情有独钟,被抓获的贪官往往有很多套的房子。

再这个时代,有钱人和穷人的鸿沟就是房子,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子。类比一下的话,我们现在城市的房地产就相当于古代的耕地,如果大量的房地产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其实就相当于古代的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上,房地产收租的方式,就跟古代农民缴纳地租的方式差不多。以前叫做佃农,现在叫租户。




最近国家提出来的说法:“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回味起来,和“耕者有其田”其实有几分相通的道理。

如果地主租给佃户的租金,还算合理的话,那么问题还不是很严重。但是人心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主租给佃户的租金会越涨越高,因为佃户没有什么话语权,不种地就得饿死,或者去当流寇当土匪。同样的道理,在现代条件下,房东租给房客的租金,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会越涨越高,因为租客往往没有什么话语权。

所以在房地产价格高涨,房租越来越高的城市,就会逐渐地丧失活力,这和古代土地集中以后,地租越来越高,佃户们种地已经无法养活自己只能逃跑,效果其实是差不多的。




大量财富沉淀在“鬼城”里
无论是黄金也好,房地产也好,都属于沉淀的财富,财富沉淀下来以后,首先会失去流动性,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心理——我有这么多财富在手上,就不需要奋斗了。每个月去收租,日子就过得很好,何必去艰苦奋斗了?这会浪费社会上很多潜在的能力。——比如我要是现在有几套房子收租,我多半就不会每天码字写作。

【房地产是社会活力的杀手】
对于整个社会来讲,这些房地产财富,会加大这个社会的运行成本,让这个社会丧失活力。我前两天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北京2016年已经陷入了一个相当萧条的状况,一方面是反腐让很多灰色收入降低,消费减少。另一方面北京高企的房价,加重了整个社会的运转成本,让很多小型商业都难以生存,整个北京丧失了很多活力。

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的确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如果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那当然是很好的,就像华为,每年投入那么大的科研经费,的确需要雄厚的财富积累。然而,当一个社会的财富,大量都集中在房地产上面,反倒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负担,它对促进生产力作用不大,反而是用来剥削生产者的资源。




当某个首富随随便便说出小目标一个亿的时候,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一个亿,其实大部分都是靠收铺面租金来的,这个小目标里边的每一分钱都会作为商业成本,转嫁给商户,转嫁给劳动者,转嫁给消费者。

如果我们国家的财富,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形式沉淀下来,那么早晚我们的社会有问题。每个社会,当然允许食利者存在,但是当这些食利者已经膨胀到影响社会活力的时候,其实整个社会,就会走入暮气沉沉的阶段。食利阶层,自然没有什么上进心,你让搞房地产的转型搞科研,肯定搞不来。而劳动阶层也会对这个社会丧失信心,房地产的鸿沟,让很多奋斗变得毫无意义,你在北上广深奋斗一辈子还不够一个小房子,不如找个小地方,随便份工作混吃等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金败家和房地产败国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我去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日本当年红极一时的三洋,在日本高企的房地产泡沫中,在日本国内的卖场很难赚到钱,就把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最后还是难以为继,消失在日本的泡沫经济中。




去年冬天路过,一派萧瑟之气
在这个问题上,不要相信市场的万能调节功能,我在北京看到很多大楼宁肯空着,也不肯降价出租。因为这些房地产持有者,都有充足的财富可以支撑,他们宁肯空着,也不会降价。

我们国家已经在为过去的房地产繁荣支付代价,而且代价非常大。想起来一句名言:如果说我们从历史中学会什么,那就是我们从来没有在历史中得到教训。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28 10:00:22 +0800 CST  

精彩内容不错过,请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谢谢!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28 10:04:08 +0800 CST  
“好战必亡”的现实版! —— “新干涉主义”坑了无数国家,也坑了美国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充满智慧的中国先人,很早就用辩证法思考现实问题。比如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的就是福与祸的辩证法。比如说危机这个词,在中国人的说法里边,就是在危险中也蕴藏着机遇。

阅读中国的历史,这种辩证法的思维几乎无处不在。中国人不喜欢太极端的思维模式,主张包容并蓄,倡导不偏不倚中庸思维。而且这样的思维模式,让中国人更多了一份从容大气 —— 即使遇到很糟糕的情况,也能从中看得出向好的一面。这种精神文化上的韧劲,让中国文化得以延绵久远。

中华文明是成熟很早的文明,对于战争的思考尤其深入。正是因为打仗打得太多,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战争案例,中国很早就具有了关于各种战争类型的“大数据”。得益于大量战争的教训经验总结,中国人对战争理解极其深刻。中国人对战争的理解,更多是为了和平的目的,以武止戈(武字的字源释义)换成今天的说法,就是“能战方能止战”。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兵家的圣典,但是在国外却褒贬不一,比如在日本,很多军事思想家对这本书不以为然。日本第一部兵书《斗战经》就说:“孙子十三篇,不免惧字也。”认为《孙子兵法》中的种种智谋和韬略,如“五事七计”、“奇正虚实”、“用间”等等,都产生于对强敌的畏惧。甚至批判中国兵法,认为重视谋略不是用兵的正道,“正攻战法”才是用兵的法则。(其实日本人在侵华战争中,也采用了非常多的奸诈手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我们阅读近代的历史,我们会看到,那些穷兵黩武的国家,衰亡起来其实非常快。我们中国老祖宗有八个字的战争辩证法,那就是“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战争的成本到底有多大?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话出自战国初期田和所著的《司马法》一书。原文是这样的,“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一个国家,无论再怎么强大,如果不断进行战争也会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如果不能居安思危,陷入安逸享乐,不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很快就会出现危机。

战争的代价,到底有多大?以至于一些超级大国,都会深陷战争泥潭之中。有没有人能够通过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军事学多个跨界学科的融合,仔细计算一场大型战争的成本和收益?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美国的这些年的战争。特别是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因为这两场战争,美国在快速打败敌人推翻当地政权以后,后期的驻军和治安战让战争变成了“长期化”。这其中体现了“久战无赢家”的规律。




我的案头现在放着一本书,书名叫做《三万亿美元的战争 —— 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这本书是两位美国学者所著。一位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Joseph E.Stiglitz),另外一位是美国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琳达.J.比尔米斯 ( Linda J.Bilmes) ,比尔米斯还担任过美国商务部助理秘书长兼财政总监。

这本书写于2008年,计算的是从2003年到2008年的战争成本。实际上,如果要计算到现在,战争成本还要加倍更多。在这本书里,作者指出:政府超支部分恰是军事承包商的利润;军事承包商和石油公司才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公开的事实,但是通过两位知名的大学者说出来,这其中的分量还是够沉重的。

很巧合的是,如今美国巨额的国债,大部分都是在这个阶段积累下来的。在小布什以前的克林顿时代,美国的财政甚至是有盈余的。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以后。美国财政连年赤字,累计到了如今的天文数字。

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先给出了直接军事费用,从2001年到2008年,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支付了6450多亿美元,在2008年又申请了2000亿美元,合计是8450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三是用在了伊拉克,因为伊拉克有石油,而阿富汗几乎是不毛之地。)

但是作者的计算方法,并没有停留在直接的战争支付费用上。还包括了未来的成本,战争结束后的抚养费用,军人的医疗和伤残补贴费用,更新军事设施和武器库存的费用,撤军费用,还有国防核心预算及扩军费用的提升,再加上其中的利息成本。

通过这一套数学模型体系。作者保守的估计,这笔费用在2万亿美元以上。按照一个比较中肯的算法,这笔费用达到了3万亿美元。—— 而这仅仅是2013-2008年,以后的费用只会高不会低。

那么这些钱是怎么花掉的呢?我们来看这其中的一段文字,由此可见美国军队的奢侈:
这些美国军事基地都很大。

巴拉德/安康达营4.5英里宽、3英里长——道路可以允许两辆公共汽车并行。

阿萨德和艾泰利更大:接近20平方英里。甚至在巴格达周边,胜利自由大楼可以进行140英里的三项全能比赛。这些基地的中央是大型的、专业的军事飞机场,有10000~12000英尺的双跑道,可以容纳包括战斗机、无人机、直升机、大型运输机等多种飞机。


这些基地都是自给自足的,它们有很多设施,包括电力供给、电话系统、空调系统、医院等,有高度严密的安保措施。虽然伊拉克其他地方缺乏纯净水、电、可靠的医疗保障,但在基地里样样俱全,什么也不缺少。基地里有运动设施、便利店、快餐馆(包括汉堡王、必胜客、巴斯金·罗宾斯冰激凌外卖)、租车摊、影剧院、空调设施、卫星互联网连接、有线电视以及国际电话服务系统。

这些基地拥有加固的混凝土楼房、坚固的防卫地堡、大量的混凝土结构的兵营、庞大的内部道路系统和精密的电子系统,这些设施几乎是不会在临时基地出现的。很难准确地从国防部账户中知道修建这些基地到底花费了多少,但是上亿美元是至少的。很多工程都是由美国承包商承建的。

据2006年3月13日住宅拨款委员会的报道说,美国在伊拉克的基地的预算请求是很重要的,直接关系到永久基地的建设。议会投票以压倒性多数反对在2007年追加国防预算中的建设永久基地的专款;但是,工程还在继续,因为布什政府已经回避了这个问题。



美国的伊拉克军事基地,顺便说一下,
美国的军事基地还有170多个高尔夫球场.......

“新干涉主义”的由来

新干涉主义,这个词在冷战后出现。这些年来,美国和西方国家,以人道主义和价值观为借口,用武力或者渗透的方式,干涉别国内,以推行霸权主义。

美国所奉行的“新干涉主义”,核心意图还是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巩固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维护美元的地位。这其中包括了反恐为名的战争,也包括了形形色色的“颜色革命”。

顺便说一下,还有很多阴谋论,认为美国911事件是美国自导自演的苦肉计。因为911事件之后,美国军方和政府,利用这个事件,进行了全球的武力扩张。而这在和平时期,很难找到这样的理由,也很难为战争提供如此强大的国内凝聚力。—— 对于这个说法,我倾向于否定的态度,但是之前很多年,美国对“kongbu主义”是支持甚至扶植的态度,这一点倒是真的,本拉登和阿富汗游击队早些年都得到过美国的大力扶植。

打着人道主义等旗号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带来的却是刺痛人心的人道主义灾难,不仅多个国家局面震荡,内战不息,而且还导致了欧洲严重的难民潮(当然,美国隔着两个大洋,对难民潮天然有免疫力)。

那么,这一系列对外的干涉中,美国到底是收获大,还是得不偿失?毫无疑问,对外干涉巩固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强化了美元的国际金融地位,让美国的军工集团也收获匪浅,很多美国公司和个人,也借着机会大发战争横财,特别是战后的资源分配和工程承包,更是让一些公司和个人,赚得盆满钵满。




而在奉行“新干涉主义”的这些年来,美国连年财政赤字,国债在急剧增加,同时“去工业化”也在加速,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的投资也很少。以至于美国的企业家到了中国乘坐高铁以后,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到底哪个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归根结底,打烂一个世界,而不是建设一个新世界,蛋糕整体是变小而不是变大,虽然有的人会在军事动武、重建和资源分配上获得利益,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获得这种“脏钱”,终究不比实业和基础设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拔不出的泥潭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两位作者给出了很多的改革建议 —— 但是很令我意外的是,两位作者给出的建议,竟然只是在财务上增加审核和透明度,改变一些军事合同承包方式,对退役军人的抚恤救助进行改革,改变战争拨款的方式 ......

所有的改革建议,没有一条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 改变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反思干涉他国内政的“不义战争”的不该,而是怎么花更少的钱,还能够把事情办好。

也就是说,这两位学者希望以美国军队内部改革的方式,提升战争的费效比。而回避了最重要的问题 —— 那就是美国不应该投入这些战争。

因此,这本书看到了问题,但是并没有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当然,以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战争只要没有伤亡几万人以上,撤军是不太可能的,再理性的反思也不行。也就是说,即使是看到了泥潭,但是有人在泥潭里“浑水摸鱼”,美国也很难自己走出这个泥潭。




这些军车和物资,基本到期都直接报废,不会拉回去,
因为运输成本更高。

因为,战争造就了一个很强大的利益集团。那些在战争中获利的人,不仅获得了财富,更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可以让这些“反战”的思考完全闭嘴。我想这两位作者,即使心目中明白,也不可能把“停止战争”这样的想法写出来。

既然如此,那美国就只能在这样的财务泥潭里,越挣扎越陷进去。而在这本书出版后的8年,正好是奥巴马任期。每年美国的财政赤字都是一万多亿美元。8年任期,国债记录翻倍。 —— 由此,也可见这本书作者计算模型,有一定的精确性。

特朗普显然很清楚问题所在,他是商人出身,财务问题自然容易看透,他在就职演说中,也提到了海外的战争:“......几十年来,我们以牺牲美国工业为代价,发展外国工业。以消耗美国军队为代价,援助外国军队。以破坏美国边境为代价,保护着外国边境.......我们在海外花倾尽所有,而我们的基础设施却年久失修,陈腐破败。我们助他国致富,而我国的财富,力量和信心已经渐渐消逝在地平线上。”

只可惜,就算是特朗普,也不敢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相反,他还要加大军费,以安抚美国军人,支持他的变革想法。

以此而言,我并不看好特朗普能够扭转美国的国运。就算是“毛衣战”能够征收的些许关税,根本无法填满战争带来的无底黑洞。再一次证明,“好战必亡”的这四个字的真谛。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30 08:48:21 +0800 CST  
没有拿错的剧本!只有改变了的时代 —— 随笔评论三则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这几年,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真是过足了看大戏的瘾。国际上的各种舆论场上,各种奇葩言论,画风突变,让人目不暇接。于是大家都调侃说,这都是拿错剧本了。

其实剧本并没有拿错,只是时代变了,实力此消彼长,原来的那一套说辞不灵光了。

今天的三个小随笔评论,隐约预示了时代的三个变化。
—— 第一个评论,针对的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美国该如何赢得与中国之战》。说起这位弗里德曼,也是一位很有知名度的的学者,他早些年曾经写过一本书《世界是平的》,鼓吹全球化的美好未来。在最近的这篇文章里,他表示中国虽然实力越来越强大,但是仍然认为美国可以用“价值观”来赢得与中国的较量。嗯。老子信了你的邪!

—— 第二个评论是关于腾讯的未来转型升级,除了传统的内容和连接,腾讯下一步还要升级为产业互联网。应该说这是腾讯成立20年之后,再一次升级出发。因为腾讯公司是一家生态链很长的公司,腾讯的一举一动,无疑会牵动着无数人的事业。

—— 第三个评论是关于房地产的,在这次秋季的会议上,万科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如果一个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大佬巨头,都要喊着“活下去”的口号,那么房地产行业是不是要变天了?到底会怎么变,变成什么样?

价值观取胜!逗谁玩呢?
舆论战,在西方人的体系的一部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给“双重标准”洗地,双重标准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对方忽悠成圣人标准,对自己执行贱人标准并且理直气壮。

当然,世事难料,遇到对方眼睛毒辣,能够一眼看穿,这舆论战其实效果就打了折扣。还有更多的,比如忽悠不成反被“套路”,甚至还有的没有把别人忽悠进去,反倒把自己给忽悠瘸了。

这么些年读书和思考,我认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凡是互联网捧红的名人,多半都会代表某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发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名人基本自带“坑”的属性,只要时间一长,他们的理论体系,都会在现实中暴露出巨大的问题。

托马斯·弗里德曼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学者。早些年,这位学者是全球化的吹鼓手。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出版之前,已经是美国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奠定了他作为趋势大师的地位。




《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出版于21世纪初。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组织,沉闷许久的这个世界贸易组织,仿佛池塘里来了一头巨龙。跨国资本也找到了一个新的巨大市场和巨大的世界工厂,从中国加入WTO,一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以前,全球化时代迎来了烈火烹油的黄金时代。弗里德曼敏感的抓住了那个时代的变迁特征,在书里边,形象的描绘了由于中国和印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循环,带来的时代的重大变化,并且给出了未来的预测。 —— 大体的意思是,美国领导的全球化时代,是美好的,大家的全球化分工,人人有饭吃。

21世纪初期,中国刚刚加入WTO的时候,产业链层次还是比较低的,干的都是世界上的脏活、累活,低价值的活。因此美国得已占据比较优越产业高端地位。因此弗里德曼这本书恰逢其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和很长一段时间的趋势。更代表了美国精英的思维,只要在美国主导下的产业分工,别人做低端低收入,美国人做高端高收入,全球化也是好事。

然而时间到了今天,包括弗里德曼在内的很多美国精英都很清楚,美国的实力和中国相比,已经不具备压倒性优势,除了金融、科技、军事几个领域还在吃老本,一般的产业根本就丧失了竞争力。当年美国精英们设想的“理想全球化”,并没有按照美国的剧本走。

那么今天的美国凭什么和中国较量?我们来看看这个文章的几个截图。




承认中国要崛起了



嗯,人工智能(AI)的概念,一定要凑趣一下的。这年头,作为一个学者,不说几句互联网热词,你好意思出门打招呼?



看了文章的这个几个片段,是不是很有意思啊?一方面,美国的精英们终于承认,在实力上美国对中国的压倒性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用实力来压服中国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

实力不够还有软实力,这就是嘴炮们的力量,驴倒了架子不能倒。在美国实力凶猛的时候,美国什么时候天天把价值观挂在嘴上?

实际上《纽约时报》,在意识形态上对中国是极端不友好。甚至我都认为,纽约时报是美国舆论界的反华急先锋,因为很多攻击中国的舆论,常常从这里发端。这样的一份报纸,发出这样的文章。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精英阶层的一种深层次的焦虑,他们已经知道在实力上想再压倒中国已经是不可能,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精神胜利法了。

想象未来有一天,中美打交道的时候,美国人嘴里不停的叨叨:想当年老子可比你们富裕多了风光多了。一如当年的阿Q,“我祖上比你阔多了”总是挂在嘴上。

价值观取胜,就问你中国人,怕还是不怕??

腾讯转型再出发,中国的互联网迎来升级换代

腾讯在20岁生日之际,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方案:既保持深耕垂直领域的优势和特点,保留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小马哥发言表示:此次主动革新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升级,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上半场腾讯通过连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下半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助力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新型连接生态。

腾讯近些年的每一次变革,甚至包括微信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制造出巨大的新产业链。因此,从事互联网相关行业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思考一下,在未来的腾讯的升级转型中,可以做什么?可以赚到什么钱。




我这些年一直关注互联网科技的变革。并且一直认为,微信实际上是一个中国版本的互联网操作系统,具备了构建产业链生态的能力。而腾讯此次升级转型,全面拥抱下一个互联网时代,无疑极具眼光。

当互联网从社交、内容、金融,再一次扩展到“产业互联网”。我个人认为,产业的规模还会扩大几倍乃至十倍。在PC时代升级到互联网时代的时候,微信这样的移动端产品,终于把中国的乡村、老人这些边沿的人群,拉入了互联网时代。

我自己也很喜欢“产业互联网”这个概念,这也意味着互联网的价值最大化。几乎可以在任何产业领域,都能够找到应用的场景。比起“AI”要淘汰劳动者的概念,我更希望产业互联网是服务者,是新产业形态的创造者。而不是制造人们焦虑感的“淘汰”这个那个职业。

至于发展的具体技术趋势是什么?我的个人看法,是微信作为操作系统的功能会继续强化,会在未来再升级,拓展更多的应用场合,把自己升级成为5G时代的连接操作系统。(比如民宿的扫码和面部识别入住)

时代变了,剧本也要跟着变。IT人的下一个黄金时代,也许就在前面招手了。


房地产?“活下去”是噱头还是残酷现实?

万科2018秋季例会本是一次内部会议,然而流出的会议现场照片,尤其是赫然出现的红底白字标语——“活下去”,似乎像极了一个行业的宣言书。

有人解读成,“房地产已死,有事烧纸!”。有人解读成,“房地产要死,准备料理后事!”当然更多的人,会理解成“房地产寒冬将至。”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会上也进行了战略检讨,他认为房地产行业转折已经到来,“收敛”和“聚焦”是应对转折点和不确定情况的最好办法。

一头是开始叫苦,甚至喊出“活下去”悲壮口号的房地产巨头,另一头,是被高房价压得苦不堪言的各个阶层,特别是新入城市的白领阶层,大城市难以留下,小城市和故乡,却再也回不去。




如果是中国式焦虑有10分,房地产至少可以占8分。房地产市场需要变革,这是很多人的共识。问题在于,如何变革?在什么时候变革?谁也没有答案。国外有经验也有教训,比如德国做得比较好的房地产制度。也有教训,比如日本和美国、香港这些地方比较失败的房地产泡沫。

但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因为坏的榜样,往往有短期的利益。而好的模式,往往要放弃眼前利益。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有做的很彻底很成功的,比如商鞅变法,管仲变法,比如雍正变法,也有很多做得虎头蛇尾的,比如王安石变法,还有一些人亡政息的,比如张居正变法。王安石变法,就是摇摆不定最后失败的例子。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 —— 是不是有几分房地产调控的影子,房地产火爆,就调控冷却一下;房地产冷清了,就出台点政策和办法,让市场重新活跃起来。

如果中国的房地产,不经历一次全国性的深度变革,不经历一次两次非常痛苦的调整,改革是不可能深入的。毕竟执行房地产改革政策的,基本都是各地的地方政府。而土地财政,是很多地方政府的钱袋子。—— 改革的决心,并没有利益的诱惑来得大。

当然,局部的改革是有的。比如:允许单位和企业建房子了,房地商对于中国楼市的绝对垄断,开了一条缝隙。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给员工盖了房子,内部价只要8000元一平米,比外面同地段的便宜了好多,新员工工作2-3年也能够卖。而格力也宣布了要给员工盖房子。

但是这些局部的改革,并不具备全国的样本经验。毕竟几家大公司,并不能够代表中国的整体。起码富士康这样的公司,也自己盖房子分给员工或者低价卖给员工,我认为才算稍微彻底一些。—— 然而并没有。富士康的员工,和华为的员工,对于地方政府的价值,当然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对于中国房地产的未来。我仍然坚持这样的看法,资源支撑房价。没有资源的地方,比如众多三四线城市,房价长期一定不看好。而有资源的一线城市,还有省会,房价即使有调整,短期也很难大幅下调。




至于万科的“活下去”的叫声,我更觉得是一种要挟。板子还没落下去,哭声已经震天响。“爱哭的孩子给糖吃”,你都要说“活下去”,那我们这些辛辛苦苦挣点小钱的P民?该怎么说? 难道我们该说“笑着活下去”?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01 09:03:02 +0800 CST  
历史潜规则——“鸟尽弓藏”与“养寇自重”
巨龙 龙语天下事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智慧太多。为了让后人能够传承,很多智慧常常用最简练最传神的几个字来表达。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简化成两句成语,“鸟尽弓藏”和“兔死狗烹”,就是形容功臣良将在天下太平以后的命运。因为不再需要打仗,这些功臣手握重兵,很可能就“功高震主”。如果再加上为人不知收敛,随便被主上找点把柄,立刻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其实放在现代的公司身上,这句话也相当真实。在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一心只为了公司生存,尚能团结一致,及至公司做大做强,到了躺着也可以凭着股份吃好喝好的时候,创始人之间的各种矛盾自然就会暴露出来。其中很多元老级的员工,难免遭遇“鸟尽弓藏”的命运。当然,往往到这个时候,老板和员工,各有各的一套说法。

【“伴君如伴虎”,功臣难善终】
先来说说中国古代,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很多帝皇都有诛杀功臣的记录。

先来说中国最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商鞅,他推行的变法,让秦国实力迅速提升,可谓开创秦国新纪元的一代名臣。在秦穆公活着的时候,君臣关系尚能和谐,及至新君登基,商鞅的声望,显然对秦惠公非常不利。既然“天无二日”,等着商鞅的命运,当然是毫无悬念的死亡。加上商鞅变法当年得罪“公族”权贵太多,因此用上了极残酷的车裂来行刑。后来秦国历代君王,仍然沿革商鞅变法的一整套体系制度。可见秦国人从上到下,还是非常认可商鞅的变法措施。车裂商鞅也开了一个恶例,自此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改革家,很多都不得善终,或者留下身后骂名。

大概是看透秦国君王的刻薄寡恩。嬴政时期的名将王翦,在秦灭六国一统华夏的进程中,功劳巨大,在灭楚最终一战的时候,他率秦国六十万大军出征,秦始皇亲自送行到灞上。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王翦说:“替大王带兵,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捞点家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过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军队调光委托给我,我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免得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从个人角度来看,王翦的明哲保身是明智的,在灭六国一统天下以后,就及时交出兵权告老还乡,史书上没有再记载他本人更多后续之事——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而且王翦一再嘱咐自己的子孙不要再投军,大概是有一些不好的预感,他的孙子王离作为秦国的末世将军,最终被项羽所杀,那是后话了。

司马迁对王翦却有着另外一种评价,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言外之意,王翦从个人角度看是人生赢家(对比前辈白起将军),但是站在国家和历史高度,未免格局太小。

此后的中国千年历史,一遍遍地重复着当年的这些老故事,仅以出身比较典型的汉高祖和明太祖为例:
—— 汉高祖刘邦诛杀的功臣,其中就有韩信、彭越、英布几位开国元老,萧何也屡遭猜忌。不过,谋士张良却树立了另外一种典范,“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 论及诛杀功臣,明太祖朱元璋可谓登峰造极,登上皇位后,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除了汤和以外,几乎全部都被杀了。徐达、李善长、刘基(刘伯温)、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等人无一能幸免。

所以,虽然历史上读书人都热衷于功名,都想去当官,生意人积累了财富以后,也多数都愿意让子弟读书谋仕途。但是中国历史文学里,关于张良、陶朱公这一类能够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人物,一向给予很高的评价。

【“朋党为奸”和“养寇自重”】
不过,中国人极善于总结历史教训,功成身退毕竟不甘心,当年九死一生博取功名,在人生巅峰时刻,为了避免主上猜忌,担心“功高震主”,就此急流勇退,未免过于消极。

按照人类的性格和心理学,能够功成名就的人,往往有很强的权力掌控欲望。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淡迫明志”,本质上是两种分裂的人格,一般人是绝难做到的。

为了对抗君主的集权,官僚阶层逐渐形成了两套的自保体系,一为抱团取暖,也就是搞组织,典型的就是把持明朝官僚体系和话语权的东林党,还有一套体系,就是“养寇自重”,就是故意留着敌人,把敌人控制在合适的规模,以此保住自己的地位,无论是揽权,或者是找朝廷要银子,都会理直气壮。

朋党的例子,就以东林党为典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句,就和东林书院有关。到了明朝末年,东林党人把持着国内的官僚体系,同时和大地主富商阶层沆瀣一气,掌控着国家主要的经济命脉,还操控着社会的主要舆论,制定和执行国家的政策,最终架空了明王朝的皇权(说来讽刺,明太祖诛杀功臣最力)。逼得皇帝不得不用特务组织(东厂、西厂、锦衣卫等)来对付组织化的官僚体系。—— 推荐看最近的电影《绣春刀》,里面对此有所反映。

无疑,朋党之争会大幅度削弱国家内部的团结。形成巨大的权力内耗,加上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期带来的天灾,最终成为压倒明王朝的组合力量。

相对于文官集团,统治者对于武官的猜疑更重,毕竟武将手握兵权,要是造反起来,可比“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文官利索多了。中国古语云:“将者,王者之器也。有外忙内忧,则为神器,不可不用;天享太平,则如忌器,不可不除。”也就是说,在帝皇眼中,只要天下太平,猛将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中国历史上,镇守疆域的封疆大吏,玩“养寇自重”这一套把戏的数不胜数。可以说,甚至成了边防将军们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明朝末年尤甚,镇守辽东的大军,和女真人就玩起“养寇自重”这套把戏,用于东北方向防御的“辽饷”年年增加,成为明王朝财政的极大负担,最后又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最后玩脱了,一不小心还玩出了努尔哈赤这种掘墓人角色来。要知道,即使在明朝万历年间,中国的军队还在朝鲜半岛击败丰臣秀吉统帅的日本军队(让日本人后来几百年都绝了登上大陆的念想)。以这样的军队实力,长期作战灭不了人口数量绝对劣势的女真人?很显然,有人不想放弃防护辽东带来的巨大利益。

【美国社会的新游戏】
现代国家的治理方式 ,当然和古代的封建帝皇统治模式不同。更不会诛杀功臣,毕竟已经没有了皇帝。不过现代社会,古代人玩的那一套东西,依旧有很多变种出来,现在,就以美国为例,说明问题:
—— 美国CIA和FBI故意放纵毒贩,不仅自己捞钱,还捞反毒品经费。

—— 美国一面在全球反恐,一面在全球制造更多的kb分子,借此浑水摸鱼,插入全世界的热点区域。

—— 美国的种族zong jiao委员会,故意纵容美国少数族裔的信仰问题,以此制造麻烦,凸显这个委员会的重要性,因此获得更多经费,获得更多地位。

—— 美国边疆州区,有的人故意睁眼闭眼,放任一些势力的发展,以此获得美国联邦政府和白宫拨出更多的“wei 稳 费”。

—— 美国基层官员,故意错误执行白宫政策,制造老百姓与美国总统的矛盾,把社会矛盾的源头,指向美国高层领导干部。比如,最近美国严查环保,美国的基层工作人员,就故意扩大化,制造美国的“去工业化”,关掉了很多美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小工厂。以此制造失业,要挟特朗普总统。

—— 西方国家一边要打击塔利班,但是暗地里又勾搭做交易,甚至向塔利班支付保护费。形成军-fei一家的阿富汗和谐局面。

—— 至于美国众议院、参议院,和媒体勾结一气,排挤特朗普总统,害得总统只能在“推特”上发文,才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史称“推特治国”。算得上是现代的党争典范。

......
有人说,美国的衰败,简直就是明朝的穿越版本。因为利益集团,非常善于利用历史的“潜规则”,为自己的小团体服务,抗拒一切的变革,任何不符合他们利益的治国方略,要么很难执行下去,要么故意带歪。

美国人没有太长的历史,自然不懂得这些规则。讽刺美国之余,难道我们也不懂历史,解决不了历史留下的一些“潜规则”吗?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02 09:38:03 +0800 CST  
洛阳关林庙前的相逢一笑
巨龙 龙语天下事
说实在的,我属于比较死硬派的唯物主义者,即使偶尔信信鬼神,往往也持续不了几天。

至于我对宗教的看法,可以引用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当人类的第一个骗子,遇到第一个傻子的时候,宗教就产生了。”其他内容不多写,要查水表找美国那位文豪查去,此话是他的原话。本人表示每个字都认识,但是一串字联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

因此我每到一地,喜欢览风光,品美食,读历史,看人文,就是不怎么去拜庙。即使去拜庙,往往极少叩头,上次在南阳医圣祠,那可是难得地用真心实意去叩头,而且没有给香火钱。医圣值得我一拜,至于香火钱,想来医圣活着的时候,都不会贪钱,如今更不敢用阿堵之物亵渎他了。

至于有时候参观什么庙,真要叩头再捐什么香火钱,多半也是求财求平安——相当于贿赂菩萨,自己都觉得更像是一笔买卖。

在洛阳路过关林市场(这个市场后面再写),本地的朋友建议我去关林庙去看看,说这是世界三大关帝庙之一,历史也非常久远,值得一看。(龙语天下事)
洛阳的关林庙,最早修建于东汉末年,重修于明朝万历年间(1592),既然要阅读洛阳这座千年古城,这么重要的一个历史景点,走过路过自然不能错过。

关于洛阳关林庙的来历。建安24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阳战役,水淹七军;后来却被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斩首。然后关羽首级被送到洛阳曹操处,曹操和关羽虽然分属不同阵营,然而两人交情却非同小可,曹操以王侯之礼厚葬了关羽(用沉香木做身体躯干),然后在墓葬之地,建了一座庙祭祀。

千年以后,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洛阳因为水陆交通的优势,就在关羽墓葬地周围,竟然从庙会开始,逐渐发展成了一个远近知名的超级大市场。
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够知名的了吧?不过义乌市场的老师,是洛阳的关林市场。关林市场起步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为止四百多年了。——题外话,以后继续扯。

在关羽死后,因为小说家,百姓,还有皇帝,把他的地位越提越高,因此关羽逐渐升到“帝”的位置,很多供奉关公的庙,就叫作关帝庙。

洛阳的这座庙,历代帝皇都有加封,到了康熙年间,直接就加封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关林庙就此而来。

以我唯物主义方式读历史,即使看《三国演义》,看演义中的关羽,其历史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呀。刘备品德再高,也不过是一方割据军阀(虽然打着皇叔称谓,常常联想起那些冒充国军将领后人的片子)。而关羽不过是一个军阀手下的几员大将之一,既没有统一全国的武功,连守土护国的职责都没有做好,大意丢了荆州,让蜀国从此失去东进北伐的根据地。

所以嘛,客观地说,关羽即使作为三国名将,其含金量也是不够高的。其一生遭遇,多有坎坷,至于捉放曹、夜读春秋、温酒斩华雄这些故事,其实都是活在演义里,经不起认真追究细节和推敲。

关羽死后,他的地位之所以越推越高,主要的原因还是封建社会需要一个精神偶像,这个偶像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知名度要足够高,经历要足够波折精彩——没有故事的人,不好包装。
身上要闪耀着道德光环,特别是封建时代需要的“忠、义、勇”精神。
有人格魅力,接地气,形象佳。(龙语天下事)
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或者各个宗教派别,各方面都能够认可。
……
身首异处的悲剧英雄关羽,就赶上了历史“造神运动”,并且成了主角。他的桃园结义有始有终,他对待兄嫂有仗义有距离,他就算身陷敌营依然忠诚故主,他在关键时刻顾念旧情放过曹操……

在封建时代,“忠义”的人格,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历来中央王朝,往往都会担心地方藩王“尾大不掉”,实际上,地方势力一旦坐大,往往就容易造反。从王莽篡权,到安史之乱,到李渊起兵,一直到后来的平西王吴三桂二次造反——总而言之,中央政府既需要地方藩王镇守一方,又不得不随时防范这些封疆大吏。

每个皇帝,都希望手下的官员,拥有关羽这样的“忠义”人格,苏武北海牧羊的故事虽然很够忠诚,可惜年代太久远,而且发生在异域,不好作为样板。关羽可是扎扎实实镇守过一方,又是大家熟悉可以学习的人物,自然而然,神话主角就落在了他头上。

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义气”也是封建时代男人之间的优秀品质。人和人之间,团队内部之间,都需要讲“义气”,讲“诚信”,这种精神信仰的需求,也需要一个具体的偶像来支撑。

桃园三结义的生死不渝,无疑代表着男人之间感情的最高境界。(相比之下,美国的《断背山》不仅很Low,而且很恶心)。因此,这份结义之情,成为后世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作为三主角之一的关羽,自然就很容易被老百姓接受。

至于佛、道、儒,自然也乐得顺水推舟,给自己添加一个人人喜欢的偶像,于是关羽在书本里被捧红,道教或者佛教的寺庙,到处都有他的香火。人们甚至把关 装成了财神爷,做生意的都期望他保佑,发上大财。

以完全的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看关羽,他身后的那些荣誉,与其说是他用一生德行挣来的,不如说是整个社会用千年时间包装出来的。

我之前也是抱着这种态度,对这种古代造神运动搞出来的偶像,相当没有感觉,对于唯物主义者看来,这是很唯心的,应该为时代抛弃的。

但是今天,站在关帝庙前,我改变了看法,即使和关羽有关的“神化”,是完全的唯心主义,它仍然具备历史和现实价值。

下午我一个人在关林庙里慢慢晃荡,一群群老头老太,引发了我的兴趣,听他们说话口音,像是台湾人,还有香港人。我问起导游(话说楼主每到一处,基本都请导游讲解),是不是这里海外游客很多。(龙语天下事)

导游妹子告诉我,每逢清明节或者初一十五,各地来这里上香跪拜的人,那简直就是人山人海。至于海外华人,每年都有很多人组团而来,老年人尤其多。

也就是说,关帝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其实他是一种精神纽带,联系着全世界的华人。至于关云长本人,在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大家都不会认真追究。

我自己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不能要求别人一定也是唯物主义者。香港人、台湾人、还有漂在世界的华人华侨,他们很多人甚至连母语都已经说不好,但是对于中华文化,始终却还有根的联系。——而拜关帝,无论是求财求平安,或者用于社团结拜(黑社会也拜关公),在这一点上,大家有了共同的精神信仰和认同。

在很多华人群体中,尤其是对中国深度疏远的人群,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信念,中国梦,也许对他们来说,实在不能理解(很多人也未必有智商理解)。“拜关公”却能够以一种最简单的仪式,跨越各种意识形态的桎梏牢笼,在每一派华人中,都有相当崇高的地位。(龙语天下事)

那些年,由于我们的疏忽。“绿色和平组织”在西部地区,建设了世界密度最高的QZS。其中的后果,就不详细展开谈了。而“拜关帝庙”却以类似于宗教风俗方式,顽强地延续了下来。
我当时就在想,要是新疆那些都是关帝庙,哪里会有多少麻烦?

即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关林庙受到的破坏也很小。张学良驻兵关林庙的时候,还对关帝陵做了一些修缮工作。在文革“破四旧”期间,关林庙遭遇到的破坏也不大。导游告诉我,进来关帝庙的第一道门,修建于乾隆年间,而第二道门,修建于明朝的万历年间。朝代更替,并不影响这位“武圣人”的精神信仰地位。

为了逃避战乱,从洛阳迁移出去的客家人,不仅给西南、华南、东南地区,带去了中原的文化,一同带出去,还有拜关公的习俗,成为文化之根。

这么想来,其实关帝还是值得我去拜拜的。不为他的历史真实,而是在他身上演义出来的忠义,还有海内外华人共同的精神纽带。就算是为了统一战线,这其中包含着深厚历史人文情怀,足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向心力。

既然值得我拜,我就不免俗了,吝啬啬的楼主,肉疼疼地掏了钱,恭敬敬地上了一炷香,结实实地扣了几个响头。正好那一群操着台湾口音的老年旅游团,也在烧香叩头,彼此对视一眼,给对方一个友善的微笑。(龙语天下事)

无论这帮老头老太太,是支持国民党,还是支持民进党,主张统一或者台独(绿营分子在大陆玩的也不少)。这一刻,就在关帝庙面前,这些似乎都显得有点渺小。忽然想起一句话: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03 08:51:14 +0800 CST  
全世界最后的优质资产
巨龙 龙语天下事



你知道现在全世界内行的财经人士眼中,最优质的资产在哪里吗?
一定不会有人告诉你,这些最优质的资产,就在中国,就是国资委旗下的一百多家央企。
为什么不是IBM,不是微软,不是谷歌,不是苹果,不是埃克斯美孚,不是德国大众奔驰宝马,不是日本丰田日产,不是英国的劳斯莱斯?为什么不是这些耳熟能详的西方知名企业?




为什么说,最优质的资产,恰恰是被全球媒体广泛指责,被贴上低效率、垄断、腐败、不思进取等等各种标签的中国国企?

答案很简单,有人在骂的东西,一定是想得到,却又得不到的东西。且听我一一道来。


(1)西方明星企业的坑
企业的本质是赚钱,强调社会责任,强调员工福利,强调公益事业,这当然很伟大,但其实都是赚钱以外的副业。

如果企业不赚钱了,走向衰败,甚至要翘辫子,那么再伟大的理想,也挡不住现实残酷。
我们都说,资本控制了世界,其实也不尽然,这些年,西方那些高大上的明星企业,也坑了无数的投资者。




不多说,上数据,有数据有真相:
诺基亚,市值从最高2500亿美元,到现在仅有百亿美元(手机业务基本剥离,只有电信业务)。

思科公司,市值从最高的4030亿美元,降到1400多亿美元;

IBM公司,堪称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公司,1967年,IBM的市值曾达到1923亿美元巅峰(按照通货膨胀率折算,相当于现在1.3万亿美元市值),当时全美国GDP仅为8300亿美元。如今的IBM,市值在2000亿美元上下徘徊。——当然,如果算历年的分红,IBM仍然是一家非常优质的公司。

微软公司,1999年市值曾经高达6000多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8000亿美元以上),如今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市值堪堪站稳4000亿美元。

苹果公司,由于iphone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中国业务的萎缩,市值从最高时候的7500亿美元,已经掉回到了5000多亿美元。跌去了两千多亿美元。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今天,由于iPhone7的平庸面世,苹果的股价再次暴跌。

高科技公司如此,传统企业呢?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通用电气,市值最高的时候,达到580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7500亿美元),而现在市值是2700多亿美元。
更不要说通用汽车这种破产重组的公司了。多少债权人,想上吊怕都是买不起绳子。


美国的企业如此坑爹。那么日本的企业呢?德国、英国、法国的企业呢?应该说,与美国的这些市值上天的公司相比,欧洲公司的市值,从来就没有达到如此高的高度,没有爬那么高,摔得就没有那么重。不过欧洲的顶级企业,经常遭遇美国暗算,比如BP被罚的几百亿美元,大众汽车被罚的200多亿美元。

日本就更惨烈,上个世纪80-90年代,被美国人用广场协议的金融刀子,恶狠狠地宰割了一刀,日经指数也坑了很多日本的投资者(日经指数最高达到4万,低谷时候只有8000左右)。




总而言之,即使是西方那些最高大上最光鲜的明星企业,经历泡沫化洗礼之后,无数的投资者一样惨烈中招。
以后要是有什么人,拿西方股市来骂中国股市,批评中国股市如何坑人,拿上面的那些数据,告诉他们,西方人金融市场的坑,一点都不小。我就不拿08年金融海啸来说事了。

(2)那些投资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资本
80年代进入中国的时候,德国大众并没有现在的江湖地位,而是和法国雷诺标致、意大利菲亚特差不太多的规模。

如今,大众已经要问鼎世界第一的宝座。只因为30多年前,大众做对了一件事——投资中国。

巴菲特只告诉你,他投资了麦当劳、可口可乐这些优质的美国公司,他不会告诉你,麦当劳在中国有超过2000家餐厅。巴菲特在2008年抛售中国石油股票,已经赚了720%。巴菲特投资的比亚迪,按照市值计算,已经赚了将近7倍。



我们最优质的企业,并没有放在A股上市,而是放在了美国纳斯达克,还有香港股市。这些最优质的企业,包括了你知道的几乎所有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比如BAT和各大门户网站,优质的国企还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等。

中国这些优质企业,为海外的这些投资人,带来了多少回报呢?腾讯市值已经超过了2500亿美元。腾讯一家公司的市值,都快赶上了整个香港的全年GDP(大约3000亿美元)。

几个样本似乎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是拿中国的优质企业,和美国的优质企业对比,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片面性。

全球企业家,现在都很清楚这句话的分量,“只要在中国做到第一,就不难做到世界第一”。
通用汽车,早已经甩开膀子,在中国疯狂投资,想夺回世界第一的宝座,只能在中国市场和大众死磕,舍此之外,没有别的任何捷径。

章家墩同志,已经连续很多年预言中国崩溃。但是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情形:全世界众多的大公司,都把中国市场看做了救命稻草。

(3)世界有多少廉价的钱
现在世界上的钱有多廉价?

在西方国家,利率基本为零,日本已经有很多年维持着零利率。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办法从银行拿到贷款,贷款的利率也是非常之低。

除了超低的利息,还有接连不断的QE。QE是什么?量化宽松,简单地说,就是不断开动印钞机。


支撑美国股市高位的钱,除了驱赶全世界各路的资金,主要的钱,都来自美联储。各大公司,从美联储那里获取超低息的贷款,然后用来购买自己的股票,让金融市场保持高位,不至于崩盘。




美国的股市,已经屡创历史新高。而2015年,世界五百强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减少了11%以上。实体经济来个跌停板,金融市场来了个历史新高,原因无他,就是廉价的海量资金,在托着美国高高在上的股市。


除了美国,欧洲、日本都有大量的廉价的钱,所谓廉价,并不是说这些钱没有购买力,而是利率很低,贷款条件非常宽松。


这么多的钱,可不会只呆在本国国内。他们要流到全球去,投资-融资-参股-并购,都是他们想干的事。


这几年,中国合资汽车的厂家,都在疯狂追加投资,既然用钱的代价低,那就不用白不用。

而流入中国的热钱,炒股炒楼风险越来越大,而且政策随时都可以发生变化,就算赚到钱,想脱身并不那么容易。

怎么办?钱总是要找出路,这一回,所有的钱,都盯上了中国的国企资产。


(4)中国央企是全世界最后的优质资产
世界五百强,中国有一百多家,而且几乎都是央企,民企只有华为、联想这一类的少数几家。2015年的世界五百强,整体来个跌停的时候,中国进入500强榜单的企业,只有不到1%的负增长——在这个比烂的时代,中国是最不烂的。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中国的100多家央企,大部分都是绝佳的投资对象。

企业竞争力,这些央企,基本都是优胜劣汰留下了的中国精华企业。企业竞争力和世界同行相比,毫不逊色,很多方面甚至更胜一筹。

成长性,虽然已经告别高成长时代,但是这些央企很多具有垄断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向前发展,这些央企仍然具备很大的成长空间。

稳定性,中国的央企,多半都是行业巨头,即使遭遇比较严峻的危机,为了经济的稳定性,国家也会出手拯救。这就等于这些央企,天生就多了几条命。投资这些企业,风险可以降低不少。

回报率,这不是问题。中国企业这些年,对境外的投资者,还是很慷慨的。
把中国放倒,然后瓜分这几十万亿的优质资产,并不那么容易。中国不是毛熊,早就看穿了这些套路,当然,毛熊有前车之鉴,也是一个以身说法的好老师。(明天教师节,熊猫向毛熊这位好老师,献上一枝花哦!)




今天的网站首页,就有《铁路巨亏70亿》的消息。开出来的药方,当然还是私有化。——关于铁路私有化,我之前写过文章批驳。

可见,这些资本已经等不及了。一边要策划舆论,忽悠中国人走上俄罗斯和苏联的老路;另一方面,退而求其次,谋求参股加入这些优质的国企,让中国的企业,给他们这些资本良好回报。

为什么改革越来越难?因为境内外的各种利益集团,已经不满足于手上的利益,他们所谋者更大,想要的是中国最优质的那些资产。瓜分不成,能占点股份也是好的,何况只要渗透进去,还可以慢慢蚕食扩大地盘。

如此强大的资本,已经把控了互联网的舆论导向。他们的黑手,已经静悄悄地伸进了共和国的家底。这一次,他们有机会成功吗?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07 08:52:39 +0800 CST  
谁来为“庞氏骗局”买单? —— 深度再读传销模式!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广西是全国著名的传销重灾区。国家定出2018年传销重点整治城市里,名单如下:廊坊、北海、南宁、南京、武汉、长沙、南昌、贵阳、合肥、西安、桂林市。

十二个城市,广西占据了三个,实在是不太光彩。尤其是桂林,风景甲天下的旅游名城,大好的甲天下山水,搞成这个样子。—— 正所谓“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我再仔细分析了一下,除了郑州和石家庄、昆明、成都、重庆,几个省会级的城市赫然在列,南宁、武汉、长沙、南昌、贵阳、合肥、西安是典型的中部省会城市,搞传销这种歪门邪道似乎有点“物以类聚”,而南京算起来是发达地区江苏的省会了,真不该掺乎到这个名单里。不过考虑到江苏人心目中,很多时候并没有真的那么看重南京 —— 甚至有“徽京”一说,南京不幸在名单里归档到合肥一类,似乎也不算很冤。

回到桂林这个城市上来说,除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天然风光,很多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真的做得真的不好,以至于很多游客到了桂林,想花钱都找不到地方。按照数字统计,游客在桂林的消费,几乎是全国著名旅游景点最低的。人均消费只有一千多。作为对比,云南旅游人均消费都过三千。—— 桂林还真是一个适合穷游的地方。

久居桂林,最受不了的是桂林的低效率。什么事,在这里都是无比的慢。一座天桥常常要修3-5个月,一座商场建筑搞好了,甚至能够拖到个5年8年都不能投入运营。时间在这里感觉就像静止了一样。—— 也许,在全中国高歌猛进的时代,这种静止本身就是一种风景线。人们出来旅游,不就是寻找另一种生活节奏吗?慢节奏的桂林,也许符合人们这种心理预期。

在经济学里,低效率其实是一种更高的成本。高效率,快速配套,即使表面看上去代价都比较大,但是实际上是一种更低的成本。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北京上海那么高的房价,那么高的人力成本,但是企业的竞争力仍然强很多。

经济运行的低效率,并不会阻止人们对财富的渴望。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乃至于小村小镇,大家都在拼命地追求财富。如果财富不能通过正当的劳动创造方式获得,那么势必会走上歪门邪道。而传销还有黄赌毒,无疑是“捞偏门”的常见法子。

身处桂林,我耳濡目染不少和传销有关的人和事,加上和国际国内很多事情联系在一起,对于传销有很多新的思考。

去工业化大背景下的传销崛起
在我小的时候,桂林其实是有不少工业的。早年有橡胶产业,食品产业,医药产业,有电子产业,甚至还有过汽车产业(韩国大宇客车)......如今就留下了一点服务业,旅游还有房地产。

在柳州的重工业二次崛起之前,在我很小的时候,桂林的工业名气其实并不小。80年代的时候,我家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是“芦笛牌”的黑白电视机,质量相当好,用了十几年才被彩电替代。

但是,搞工业是有污染的。中国只有一个桂林,这样的历史风景名城,真的需要环境保护。于是,桂林必须去工业化。橡胶厂自然是首批关闭的,早年的大型橡胶厂,足以让那一条教科书上的漓江变成臭水沟。至于电子产业,更无法与广东珠三角的产业链竞争,也差不多先后步了去工业化的后尘。

一个地方,一旦去了工业化,但是名气还在的话,就会用名气转型做服务业。一般的服务业比如旅游业利润,显然满足不了财富野心。在一个去了工业化的地方,本地购买力也上不去,房地产也缺乏长期的增长基础,于是传销和庞氏骗局自然会大行其道。

只有一个桂林如此吗?非也!凡是去工业化的地方,或者工业不太发达,还有一点名气和资源的地方,很自然就会走上这条路。这也是为什么传销城市名单里有那么多的省会城市。但是工业比较发达的省会和大城市,不会位列其中。

不过,全世界玩传销最厉害的,玩的最高明的,自然不是桂林这种末流三四线城市。即以传销更高层面的P2P互联网金融来看,上海深圳和南京、杭州,这些地方玩的金额,波及的层面,以及社会负面影响,其实远比桂林这种人拉人的底层次传销更高。

全世界的庞氏骗局,玩得最嗨的,当然还是美国人玩的金融传销。中国所有的传销包括P2P金融,加起来都不如美帝的一个零头。

美国的金融传销,其实是和去工业化几乎是同步发生,一起膨胀的。在苏联解体以前,华尔街和美国产业,整体而言还真的富有资本主义时代正能量—— 信用、严谨、产业精神。和生物学的进化原理相似,没有了天敌,物种就会退化堕落。

梳理这二十来年华尔街和美国的金融欺诈,有一条完整的庞氏骗局路线图。从安然、世界通讯公司、互联网泡沫、前纳斯达克主席的“麦道夫骗局”、次贷危机、数字货币区块链(没错,包括比特币在内),马斯克的系列公司(有实体部分,更多的是泡沫和庞氏骗局),还有道琼斯指数,一次比一次玩得大,借助于互联网时代的美国话语权,坑越挖越深,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绑架程度,也越来越深。

到了今天,很多事情明明大家知道是泡沫,就是庞氏骗局,也只能拼命维持,指望让时间来解决。中国的房地产,美国的股市,都是“大而不能倒”的样板工程。

看着这些全球化的泡沫,正在引爆或者即将引爆的各种庞氏骗局,都有着浓浓的“后工业时代”或者是“去工业化时代”的味道,上升期的国家都是相似的——勤劳、进步、效率和公平兼顾,而衰败的场景又是各有不同又有几分相似 —— 战败、奢靡、堕落、骗局、急剧拉大的贫富差距.......

而庞氏骗局出现得越多,越能够体现经济体中的“去实向虚”的指标。实体经济的衰败,和虚拟经济的蓬勃发展,就像是互为因果的一对鬼魅,始终如影随形。

谁来为“庞氏骗局”买单?
能够玩庞氏骗局的,都是强者,要么是力量的强者,要么是名气上的强者,要么是财富上、权力上、资源上的强者,尼日利亚人也行骗,但是玩几次就玩不下去了,毕竟非洲的工业经济基础摆在那里。

所以,能够玩得起庞氏骗局的,或者说“始作俑者”,既然是强者,非但不必还债,还可以从中受益匪浅,灾难都转移给弱者。这也是为什么这种“游戏”,为何如此盛行 —— 因为已经演化成了“剪羊毛”的重要手段。

我总结了一下,美国的各种庞氏骗局,最终受害者,其中大量包括了日本、沙特、韩国的受害者。比如比特币,虽然发起者来自美国,算力最强大者来自中国,但是成交量很大的,却是在韩国日本。甚至“中本聪”这个日本式名字,就是为背锅而来的。

如果马斯克在南非玩电动车概念,不光融不到资金,自己多少资金都会砸死在里面。说到底,还是美国的光环,硅谷的大佬们的捧场,让马斯克成了神话。说实在的,马斯克确实有本事,电动车也并非完全是骗局。但是美国的去工业化,让美国的生产能力大打折扣,居然排满了订单生产满足不了,真是产能不够,骗局来凑(或者另有隐情,技术不够先进,卖出去越多,麻烦越多,这种可能性也很大,毕竟他的电池技术,对于火灾实在太成问题)。

现在全球的大部分庞氏骗局,都是按照“强者设局,弱者买单”路线进行。这也算是“马太效应”的一种机制 —— 即越富有的,越强大,越能够从弱者身上搜刮财富。

换言之,只要找得到最终买单的受害者,庞氏骗局就会一直玩下去。一个泡沫破灭,另一个泡沫会起来。俗称割韭菜,只要有新韭菜长起来,世界总不会缺乏收割的镰刀。

美国的庞氏骗局,可以转嫁给全世界,也会转移给美国的普通人;中国的大部分骗局,因为还没有多少在国外割韭菜的能力,绝大多数转给普通人。即使是P2P这样的骗局里,早先加入的强者,其实多数是赚到的,即使是跑路,也是他们比别人跑得快。

所以,记得这两句话:
—— 庞氏骗局(以及各种包装出来的变种),之前和以后,在中美两国会特别多出现。美国收割全世界的韭菜,中国收割国内的韭菜。

—— 作为普通人,只要入局,基本上就只有做韭菜的命。成为赢家的概率,几乎为0。那些“成功的故事”都是托儿。

不贪为赢,不赌为赢,不想割韭菜就不会做韭菜
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非常庞大,成长率肯定会降低下来。“钱生钱”的速度,也会降低下来。

因此,想要避免卷入“庞氏骗局”,只需要记得不贪为赢,不赌为赢,不想割韭菜就不会做韭菜。道理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面对诱惑的时候,尤其是难以保持住自己的定力。

这个内容就不展开了,想要和我讨论更多细节,请在后台给我留言。特别是各种花样百出的新传销模式,都可以说出来讨论。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08 08:00:30 +0800 CST  

精彩内容不错过,请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谢谢!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08 08:06:25 +0800 CST  
“盛世”再无《刘三姐》!但是仍然期待一点“理想主义”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刘三姐》拍摄于1960年代,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根据广西僮族(即壮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顺便说一下,在拍摄电影之前,已经有了舞台剧。电影是根据舞台剧改变而成,故事框架在此前已经完成。

所以,我们看到的电影《刘三姐》,其实是中国最早的本土版的音乐风光片。电影的主演黄婉秋,演出的时候只有17岁,现在已经七十几高龄,改革开放以后经商下海,乃是桂林刘三姐集团的董事长。因为出演刘三姐,她的人生经历了无数的高潮、低潮和跌宕起伏。




桂林西边桃花江边上的刘三姐大观园,也是刘三姐集团名下资产。但是名气和影响力,远不如阳朔的实景山水演出 —— 《印象刘三姐》。

《印象刘三姐》是张艺谋编导的山水实景演出,乃是张艺谋“印象”系列鼻祖之作,开创了中国旅游实景演出的先河,作为广西旅游的名片,《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带动阳朔当地的GDP增长5%以上。作为一个年赚亿元的实景演出,堪称中国最赚钱的文旅项目。(但是《印象刘三姐》这个最赚钱项目早两年却破产重整,可见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那是另外一段故事,以后在知识星球给大家说一下!)

顺便扯远一点,名扬天下的张艺谋大导演,其实是广西电影制片厂的职工,陈凯歌早年也是发迹于广西电影制片厂,曾担任广西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郭宝昌,乃是这二位的提携恩人,后来郭拍摄《大宅门》时候,两位都心甘情愿在里面演了配角,其中张艺谋还演了太监李莲英。老谋子甚至一度还是广西电影制片厂的挂名厂长!前两年还申请了单位的集资房。他的早期的成名作品,包括《黄土地》、《一个也不能少》等等,也都是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

看样子,广西虽然经济不发达,也不是文化沙漠,这些年经济发展跟不上,文化产业又彻底资本化,因此影响力渐渐削弱。类似情况的,还有长影(长春电影集团)、西影(西安电影公司)、潇湘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等等,当年辉煌一时,后来实力不济渐渐衰败。特别是互联网影业崛起以后,既没有流量、又没有好的IP、人才流失、资金不济、院线资源又没有,于是渐渐凋零。地方电影公司的衰败,影视人才集中在北京,更多的互联网资本加入,也伴随着中国电影越来越不接地气。




“印象系列”,最能够体现老谋子色彩和场面艺术

言归正传,以广西桂林山水为实景的电影《刘三姐》,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典之作,但凡上了年纪的,都会哼上几曲电影里的曲子,包括《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这些比赛里也会经常老歌新唱,广泛传播于大江南北,让经典在一代代人心目中流传下去。

《刘三姐》为何是经典?

当年《刘三姐》上映后,以惊人的影响力风靡了全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包括整个的华人世界,堪称是新中国建国以后的经典文艺作品。先后在香港公映过三次,一次比一次票房高。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春节,在香港第三次公映时,票房达到400万港币,算是那个时代的奇迹,也算是改革开放的文化开路。

后来的很多香港电影,包括周星驰的喜剧电影,还有李连杰的功夫电影,里面就有很多致敬《刘三姐》的调子。

当年这部电影在香港上映的时候,电影院里甚至还有盲人,不为看影,就是听电影也很过瘾。这部电影以及它的片段早些年,也在广播电台经常播出。——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电脑也在后台播放。




这部电影,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隔阂,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年龄和阶层,这样的文艺作品,当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受限于当时的电影拍摄技术手段,这部电影的画面并不算华丽。但是演员演技好,背景的桂林山水优美,最重要的是歌曲优美,歌词朗朗上口,久看不厌。

—— 淳朴接地气,讲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电影的主角,既不是王侯将相,也不是神仙鬼怪,而是普通的劳动者。穷人和财主的阶级矛盾和斗争,乃是电影里的斗争主线。除了斗争的主线外,歌颂劳动(《采茶歌》)、歌颂爱情(《世上哪有树缠藤》)、歌颂生活(处处体现)...... 有很强的生活代入感。

—— 爱憎分明,劳动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压迫与反抗构成了电影的主线,而这种对抗很多通过山歌的应答来体现,对不劳而获的控诉、对腐儒的嘲讽(和秀才对歌)、斗争的勇气和智慧,都通过山歌的歌词体现了出来。

—— 作为音乐电影,电影里的山歌歌词,堪称整部电影的灵魂。既有诗的哲理韵味,又有浓烈的感情,而且通俗易懂接地气(全部歌词没有一个生僻字),所有的歌词更接近日常口语。歌词犀利而且充满趣味性,比喻生动有趣,很多句子单独摘出来,都堪称“金句”。歌词的作者乔羽,乃是中国“词界泰斗”,《我的祖国》电影主题曲的词作者,“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也是他创作的“金句”。




电影里的歌词,在这篇文章里就不再点评,实在是太多经典。质朴文字,讲述中国故事,这部电影堪称教科书。读书写作的孩子,看看这部电影,也可以有不少写作的心得。

这样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电影,我家里的老人也拿来教孩子,比如这几句:哎.....
什么结子高又高? 什么结子半中腰?
什么结子成双对?什么结子棒棒敲?
哎.....
高粱结子高又高,玉米结子半中腰,
豆角结子成双对,芝麻熟了棒棒敲。”
......
孩子也学得朗朗上口。可见山歌也算是老少咸宜了。

盛世再无“刘三姐”

每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必然有其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刘三姐》诞生于共和国建国早期,阶级斗争的弦仍然很紧。早期的“理想主义”,淳朴的劳动,本真的爱情,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勇敢团结的斗争精神,都是当时精神风貌的写照。

如今的时代变了,早就告别了“阶级斗争”为纲,阶层分化,阶级斗争,这些东西更不必提了。中国已经告别了“农耕时代”,进入了“工商时代”,发财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梦想,文化领域更进入了互联网和资本主导的时代。

如今当然算是“盛世”,阶层分化阶层固化当然存在,但是在主流的ys形态里,肯定是调和而不会强化这种矛盾对立。没有了这种对立和斗争的基础,再高明的剧本艺术家,也写不出这样的剧本。没有这种斗争做基础,再华丽的词藻也不过是粉饰太平,再精美的“金句”也难逃无病呻吟。

少了淳朴真挚的情感,再多的山盟海誓也不过是虚伪的陈词滥调。这世间爱情歌曲多得很,又有几首歌能够超越这段歌词:“ 连就连, 我俩结交订百年, 哪个九十七岁死, 奈何桥上等三年......”




至于歌颂劳动,更是想都不要想。在一个诚实劳动远不如资本所得的时代,有几个人真的以劳动为荣?我们一路长大听到的关于劳动的歌曲,无论是采茶曲、采菱曲或者是渔舟唱晚、《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都是诞生于以前的时代。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中国的影视,价值观的变化,自然都倾向了精英。大家都来王侯将相,超人英雄,商界精英,豪门恩怨,才子佳人,神仙鬼怪......至于普通人,常常成了抖音里的各种脑残小剧角色,西方恶搞短视频里面的路人...奶头乐大行其道,大家娱乐就好。

不过也没办法,《刘三姐》也只能属于那个时代。现在,你总不能拍一部电影,让“房奴”们和房产商“对歌”互相痛骂吧?就算你拍得出来,你播得出去吗?谁给你排片?谁会给你推广?一部好评极高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反映普通老百姓的劳作生活,后来整个团队一样难逃解散的命运.......

世间再无刘三姐,帮闲秀才满人间

刘三姐活在今天,会选择什么?她会选择阿牛哥吗?就算她喜欢,她的母亲会答应吗,阿牛哥买得起房吗?电影里,刘三姐严词拒绝了莫怀仁的屡次收买。现在漂亮又多才多艺的女孩子,又有谁抵得住现实的诱惑?

倒是电影里的那些看起来满腹经纶的秀才,电影里是财主请来的对歌手,现实中很多变成了资本的吹鼓手,变成了西方经济学的代言人,成了了西方豢养的网络上各路形形色色的人物.......




充满了现代诱惑力的“印象刘三姐”海报

这么联想,其实是没有必要,而且很败兴。经典就是经典,就让它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诵里,现实不管变得怎么样,至少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文艺的“理想主义时代”,歌颂辛勤劳动,赞美纯真爱情,勇于斗争充满智慧,为普通人而歌,为生活而唱。

不管一条河流的下游,变得多么肮脏和不堪入目,至少回溯到上游,我们看得到绿水青山,看得到一汪清泉。人世间的美好,即使在已经消逝的梦里,也是一份精神的寄托,这就是我们至今仍然喜欢《刘三姐》这部经典电影的原因。

惟愿中国电影人,多一点理想主义,拍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来......虽然是一个奢侈的愿望,还是希望看到这样的作品。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08 08:28:17 +0800 CST  
走自己的路,骑自己的驴,赶自己的集,让别人说去吧!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如果你不掌握舆论主动权,而且心里又比较弱势的话,那么你做什么都会被批判,而且别人一批判,你要是特别在乎,就会很痛苦,甚至很纠结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俗话说人言可畏,这是一个大家都听说过很多次的故事:
父子俩牵着毛驴进城赶集。父亲骑驴,儿子牵着驴走。一位过路人看见这爷俩儿,便说道:“这个当爹的狠心呐,自己骑驴,让儿子在地上走。”父亲听得这话,从驴背上下来,让儿子骑到驴上,然后自己牵着驴走。

没走多远,又来了一位过路人,说道:“当儿子的真不孝顺,老爹年纪大了,自己却优哉地骑着驴,让老爹跟着走。”儿子心中惭愧,于是让父亲上驴,父子二人共同骑驴往前走。

走了不远,一个老太婆见了父子俩共骑一头驴,便说:“这爷俩的心真够狠,一头瘦驴,两个人的重量压上去,怎么能禁得住?可怜的驴呀!”父子二人一听也是,干脆谁也不骑了,牵着驴子走。

没走几步又碰到一个老头,指着他们爷俩儿说:“这爷俩,一对蠢货,放着驴子不骑,却愿意走路。”父子二人一听此言,呆在路上,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后来父子俩还抬着这驴子赶集去了。(够荒诞的吧?)




把这故事里的父子俩换成中国,把这些指手画脚的路人换成西方媒体。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国人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讨不了他们的好。发展慢了要崩溃,发展猛了是威胁,中美关系好了要搞全盘西化,中美关系僵了一片唱衰,无论中国人怎么样,都讨好不了西方人。

其实对这父子俩来说,毛驴是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和这些路人有毛关系?想骑驴还是爱走路,自己来决定,人累了骑驴,驴累了就一起走路,一切按照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

同样是骑驴,还有一首儿歌是这么唱的: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你看,骑自己的驴,走自己的路,摔了一跤也没什么啊!大不了爬起来继续赶路或者继续骑驴,下一程小心一点就是。

这帮不怀好意的路人,无论说什么,其实都没安好心。除了因为自己走路没驴可骑,酸葡萄心理占据大半。还有更多心怀恶意的路人,心里想这父子俩最好干脆原地不动,或者纠结死去好了,把驴让给他们骑,或者干脆让他们把驴杀了瓜分驴肉,这样路人们皆大欢喜。


当然,现实的国际环境和骑驴去赶集是不一样。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除了舆论武器,还有国际上的事务主动权。回到这个故事里边,美国当了这路人,看你骑驴的姿势不顺眼,除了嘴上说说,还可以多种办法收拾你:比如在集市上,你骑驴姿势不对,美国人不准你做买卖(封锁制裁);甚至,在路上以骑驴姿势不对为由,操家伙上去对这父子俩胖揍一顿,打趴在地,顺手牵驴宰驴吃驴肉(比如伊拉克)。




美国人说,萨达姆,你骑驴的姿势不对....

所以置换一下现实,这骑驴去赶集也不是那么简单。如果父子两孔武有力,又比较能打架,路人多半也就说说而已,还真的没有人敢动手。但是如果父子俩比较孱弱,驴子背的货物又值钱的话,恐怕走不到集市,就要一路被收不少保护费,能不能保得住命还两说。

在毛衣战的背景下,我们来设想一下,中国就是这一对父子,赶集就是全球贸易。那么情况是怎么样呢?首先,这对父子在路人眼中,确实没有太多话语权,虽然父子俩也会辩解,但是这一群心怀恶意的路人(西方媒体),自然不会传达这父子俩辩解的话。

不过对这父子俩下手,这帮路人也是不敢。不要说这父子俩手上拿着几把大杀器。这家人在这地界,也是出名的很能打,以前和这一群路人也对殴过,这些年家里买卖做得多了,这才是一副和气生财的面孔。

那么这帮路人,有没有本事在集市上收拾这父子俩?比如,在集市上搞封锁,搞垄断,搞欺行霸市,找碴子不让这对父子在集市上做买卖。

这条路也行不通!因为在集市里,这父子俩的货最多、货最全,很多还都没有替代品,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家人人口多,消费力强,整个集市里,做货物买卖最大的就是这家人。

对于这帮习惯了指手画脚、动手动脚的路人来说,这就比较尴尬了!打又不敢打,禁止做买卖也不行,自己还指着这家人多买点自己的东西呢。只好在嘴巴上多下功夫,变着花样指责一下这父子二人:



—— 比如说,指责这父子俩走的路不对,非要说还有一条更好的路(其实尽是坑),希望这父子俩半路掉到坑里去。他们玩这一套,可谓熟极而流,以前就有大户人家,被他们指的路,带到坑里去了,跌个半死,至今还一路蹒跚。

—— 比如说在路上玩一点碰瓷的伎俩,赶一辆老牛破车,在这家人门口的南海池塘,给这父子俩碰碰瓷。

—— 比如在路上大造舆论,说这父子俩有威胁,叫一路上的人家,不要和这父子俩做生意,还造谣说跟这父子俩做交易,很快就背一身的债务。

—— 比如挑动父子俩的家庭矛盾。说大儿子干活辛苦,跑前跑后的,要多分一点钱,家里其他兄弟姐妹,都是拖油瓶,最好是把大家庭给分了,分成七八个小家庭,互相竞争互相打架。

—— 比如,拼命制造舆论,打击这父子俩的信心,比如说你们家拿到集市上的东西,都是假货、山寨货或劣质货,运到集市上,也是当地摊货来卖。

—— 再不济,也可以忽点悠,说这父子俩的品味不行,衣服不行,驴架子不行,一路上给这父子俩推销点东西。
......



这么多路,到处都是陷阱......

对于心理上不强势的人来说,做人确实是件很难受的事,想要讨好谁,结果是谁也讨不了好。如果都顺着西方舆论的意,做人难,做中国人更难!在这帮货的心目中,你居然有毛驴可以牵,还带着货去赶集,而不是让他们到你家里去抢东西,这本身就是原罪,天大的原罪!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中国人还不如心理上强势一点!中国人不比别的赶集人。中国人一不怕路上被抢,又不怕被碰瓷,别人怎么说由他们说去。走好自己的路,不要被别人指路到坑里面去;少听别人的忽悠,骑驴还是走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一路上广交朋友,无论是指手画脚的路人还是别的什么人家,少吵架多做买卖,闷声发大财;在集市上也不要怕被别人封锁了,有的东西别人不卖了,回家自力更生自己做去;在集市上发现自己有点东西技不如人,回家组织人赶紧攻关,争取下一次赶集,又有新的好东西出来......

至于话语权的东西,也可以慢慢争取。先做好自己家里人的团结,把自己家里的生活搞好,路上、集市上别人怎么忽悠咱管不着,回到家里,还得自己说了算,别人的意见听听就好。

外面的话语权,也可以一点一滴争取,到集市上去买个喇叭,走到哪里叫卖到哪里宣传到哪里;集市上的主导权,也可以一点点争取,慢慢参与市场交易规则的制定;叫家里人多磨磨刀,下次出来赶集,带上更粗更大的打狗棒......




不管怎么样,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却有着延绵千年的集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人的地方就有贸易,就会有集市,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说闲话,有人给你指路带坑里,觊觎你随时想打劫你。江湖之大,唯强者能生存;天下路多,自己要走合适自己的路。彪悍的人生,从来不需要对别人过多解释,自己过得好,就胜过千言万语。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09 08:31:34 +0800 CST  
如何看待精英阶层的移民行为
巨龙 龙语天下事

换个角度看精英阶层移民美国,我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有一个问题,让所有“正能量”作者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你口口声声说美国这不好那不好,为什么中国有钱阶层,明星,官员子女,都喜欢移民美国?”
这个问题如此尖锐,又难以回答,往往会成为“五美分”们的手里王牌。
我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美国每年接纳移民一百多万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全世界的顶级人才,还有各种财富,都往美国汇聚。欧亚大陆越动荡,越显得美国安全,更能吸引人才和资金。——这也是美国人为什么看不得欧亚大陆的安宁,不惜一切代价,要在欧亚大陆四处点火。

美国的移民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移民,另一类是投资移民,(还有一些就是所谓异端人士,因为非主流不多说),每年大概有一百多万合法移民进入美国。
实际上,从绝对数字而言,中国人移民到美国的总数并不是很高,占中国人口比例也更少。——印度人移民美国的才多呢,而且出去一个,往往亲戚朋友一大堆都想方设法带过去。




美国是一个移民构成的国家,号称民族大熔炉,各种肤色、各种文化、各种信仰的人,让美国的人口结构异常丰富。这也是美国引以为豪的“多元化”文化的基础。

为什么要移民美国,冲着好日子过去的呗,“美国梦”就是最大的理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的高处是美国,钱的低洼地也是美国。所以,这些人要移民,当然要向往美国去,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所以,这个问题的第一部分回答,必须是肯定的,移民美国情有可原,何况很多来路不正的钱,放在国内的话,反腐风暴之下,恐怕不光要吐出来,牢笼之灾怕也是躲不过的。就算暂时没有东窗事发,始终日子总是过得忐忑。



美国梦,移民之梦

但是(按照语言学的定律,但是以前,都是废话),我要说这些流往美国的钱,最终会变成美国的“祸水”,财富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全世界财富之水,涌向美国的时候,它的负面影响,会远远超过它的正面价值。

论及搞金融,当然是英美最厉害,美国因为其军事科技实力,金融玩的泡沫更大。对全球的资金,吸引力更大,所以各路资金,都纷纷汇聚美国。

美国聚集了全世界的各种钱,而且不管什么颜色的钱,黑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灰色的…..,美国人都容纳,这些钱除了来自企业家,还有很多来自贪官、黑社会、毒贩、无良商人等等。

这么多钱集中在美国,他们会带来美国的繁荣吗?答案是,他们会给美国带来表面的繁荣,同时他们给美国带来一个经济后果——泡沫化。



美国的金融大泡沫

这些钱,几乎都不会拿去投资做生产,做研发,做建设,大部分都投入了股市、期货、黄金、房地产这些市场。

为什么这些钱不投入生产?因为这些钱,大部分都不是生产来的。你让毒贩们弄到钱,然后去开餐厅?觉得可能吗?

你让那些贪污来的钱,去制造生活日用品,可能吗?就算他们想,他们也没有任何生产管理经验啊。

你让那些明星赚来的钱,投资高科技实业,以他们的眼光见识,恐怕是不敢碰的。不过,投资房地产,他们可是热衷得很。

你让黑社会搞色情弄来的钱,挪到美国以后,除了搞点服务业老本行,他们还会做什么?



美国被拉高的房价

所以,这么多钱涌入了美国,给美国带来的“好处”就是:
1. 房价持续上涨。特别是核心地区的房地产,据统计,今年中国大陆已经有几百亿美元涌入美国,投资房地产。美国房价的高涨,可想而知。高房价的后果,恐怕地球人都会知道。

2. 金融炒作,让美国金融市场始终在高位运行,泡沫化严重。一旦实体经济的利润,无法支撑如此高的股价,掉下来的结果,那酸爽,不敢信。——比如最近苹果销量不景气,股票大跌,不得不把巴菲特请出来买股票镇场子。

3. 高端消费产业和服务业,这些有钱人去往美国,自然要过好日子,于是配套产生的各种高端服务,在美国就会持续繁荣。比如游艇、比如邮轮、比如各种会所,各种高尔夫球场,总而言之,对于有钱阶层,美国简直就是享乐天堂。

4. 给美国发动金融战,提供炮弹。这么多钱要“洗白”,自然催生了一条产业链,包括会计师、律师、风险投资等等,一条龙的产业链。充足的金钱流动性,让美国轻松对外发起“金融战”——美国血洗世界金融市场的案例太多,不再一一枚举。

所以,美国的金融服务业异常发达,美国的会计产业也异常发达,服务业也非常发达,当然相关的律师产业,连带着也繁荣异常。甚至连私人保镖行业,也变得很发达。
受伤的是什么呢?是美国的制造业,还有美国的普通公民。

为什么制造业会受伤,金融产业的发达,必然会拉高生活生产的成本,必然会让一般的制造业无利可图。

举个例子,你认为在北京十万元一个平米的房价之下,就算工人工资压到3000以下(话说这样的工资,这么高的房价,可能持续吗),北京城还能够活得下服装厂吗?

同样道理,美国那么多的钱,那么高的制造业成本,一般的制造业,如何活得下去?



美国去工业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反正美国有钱,日用品买就是了。这就是美国现在发生的情形,美国的确很有钱,但是日用品的制造工业,几乎全部完了。——沃尔玛70%以上的产品,都是Made in China。
没有了一般的制造业,接下来的就是大规模的失业。毕竟美国律师多如狗,也只能容纳一百多万律师。其他的高端服务业,什么游艇、私人飞机这些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人口,始终都是有限的。

美国能够容纳最多人口的,就剩下了低端服务业,比如餐厅、园丁、服务员等等,由于这些工作待遇不高,毕竟谁都可以做,社会失业人口又这么多。

这就带来第二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美国社会的贫富严重分化。前一阵笔者还发过一组图片,反映美国底层劳工发起的争取15美元时薪的运动。



美国争取15美元时薪的游行
目前美国麦当劳的时薪大致在8美元左右,而且很多都是小时工,随时面临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冲击。这份工资,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接近于生存的底线。

这些普通的劳动者,面对美国的泡沫楼价,内心几乎都是绝望的。——通过打工获得一套住房,注定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更为严重的是,那些去往美国的有钱人,他们并没有为美国创造太多的税收。通过海外离岸公司,他们的钱大多数都放在那些避税天堂,逃避了美国税务系统的监管。不仅有钱人如此,美国的大公司,海外收入也都存在海外。

也就是说,即使这些人跑去了美国,他们大部分的钱,也游离在美国税务系统监管之外。



美国有钱人海外避税

这些年,美国出台了很多税收政策,要求美国公民海外收入照章申报纳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国的法律体系,漏洞多的是,自然有高明的会计师律师,想方设法为这些高端人群服务。

总结起来,这些有钱人充分享受了美国的金融保护,享受了美国高端优质的生活服务,而又竭力避开给美国的缴税。他们拉高了美国的经济泡沫,同时让美国的实业制造业难以生存,另外给美国埋下了巨大的社会冲突的种子。

失业加剧 + 贫富差距 + 拥枪自由,想想有多大的社会动荡因子吧。



2015年,美国弗格森骚乱

所以,站在楼主的角度。楼主对这些“高端人士”移民美国,楼主表示喜闻乐见并且幸灾乐祸。

不管这些人带去多少钱,制造业他们带不走,很多企业的生产只能留在国内,所以算起来,就业还在国内,税收也在国内。多余的钱,拿去美国买房,拿去“祸害”美国人,喜闻乐见之。总比炒高国内的房价,危害小一点。

在楼主看来,这些人给美国带去的是泡沫,留在国内的是实业。某种程度上,就是“祸水引向美国”。

就算说严重一些,这些人去往美国,如果放弃国内的事业,留下的空缺,国内的企业家分分钟立刻补上。说句狠点的话,马云要是把钱带离中国,把淘宝关了,估计腾讯京东连夜都能笑醒。

有的人虽然有钱,走了就走了,机会给走不掉的普通人,岂不是更好?那些官员的孩子走了,以后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当公务员的机会岂不是更多?



中国政府的“猎狐行动”

按照楼主接触到的一些材料。那些仓促卷款逃往国外的,下场往往很惨。不管再多的钱,脱离了国家的保护,立刻就变成了待宰羔羊。美国的情报机关,黑社会,各路律师,互相勾搭,用不了多少时间,这些来路不正的钱,都会被他们洗劫一空。——很多贪官被引渡回来的时候,往往已经一文不名,甚至要去做最底层的苦工来维生。

所以,开篇提出来的问题,现在楼主可以说出明确的答案。

欢迎这些名人高官把孩子送往美国,感谢他们腾出更多的机会,让中国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看到更多希望,喜闻乐见看到他们对美国去工业化做出的巨大贡献,祝福他们在美国一步步加剧的社会动荡中平平安安(真心话,毕竟都是中国人,希望他们都过得好)。

想去美国,去呗!美利坚欢迎你,楼主也拍手称快。既然出去了,就安心做好美利坚公民。最让楼主最看不起的,其实是这一类人:已经跑出去拿到了绿卡,还成天泡在国内,成天指责中国人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美国既然那么好,你跑来中国赚钱算怎么回事呀?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10 08:43:43 +0800 CST  
旧文重发 —— “美国例外论”的反思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昨天
这是一篇写于两年前的旧文,因为这两天在整理资料写《中美四十年》。想起这篇文章,心理不由得感慨:国运有盛有衰,哪里有什么国家,能够特殊的例外呢?

建立在美国霸权体系的舆论话语权,把美国捧成了天堂,然而现实总会揭穿一切的谎言。

这篇旧文,发于《中美四十年》系列文章之前,也算是一个小的引子。




所有的国家,都有一整套的理论体系,证明自己国家民族的优秀。

中国有延续千年的历史,祖先的辉煌,以及传承下来的经验教训,既是财富,也是激励。——以至于现在中国从上到下,对世界第一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无论哪个领域,只要不是世界第一,不仅GZ们拿来抨击,连业内人士也恨不得发愤图强,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去。

据说每次要修一座大桥,主管的领导都要问问,还有什么世界纪录可以打破,实在不行,装上最多的路灯也算。——中国人对世界第一的情结,可见一斑。



中国对“世界第一”有着非同寻常的情结

现在涉及争端,中国就喜欢一句话砸出去:“自古以来……”。对于地球上唯一连续存活下来的文明来说,这句话仿佛一个睿智长者训斥无知顽童:“你还嫩着呢……别和我唧唧歪歪。”(文化自信就是这样的)

美国立国至今,不过两百多年,没有“自古以来”的历史可以显摆。大多数美国人往上数祖宗,数不上几代就出国。中国人骂人狠点,可以往上问候对方“十八代祖宗”,这骂人技术,美国人可用不上。

人家美国人,人精也多呀,历史靠不上,那就整点别的。“美国梦”是其一,美国梦太个人化,太物质化,作为国家民族优越论还不够,于是“美国例外论”华丽丽滴出台。



上帝保佑美国的旗帜

什么叫做美国例外论?简单地说,美国是上帝保佑的地方,是人类的希望,别的国家没法比。

美国人最爱说的口头禅:“上帝保佑美国”。还有奥巴马说的“美国还要再领导世界一百年”。以及林肯说过的:“我希望美国成为人类最终的希望……”无一不是这种美国优越论的翻版。



美国海军军官学院打出的“上帝保佑美国”字样

American Exceptionalism,中国大陆的翻译是“美国例外主义”,台湾人经常翻译成“美国卓异主义”、“美国优越主义”。从翻译的字眼,可以看得出,中国大陆人骨子里并不认同,台湾香港人很喜欢往高端吹捧。

1831年,美国的思想家亚历西斯•托克维里杜撰出这个词句。这位思想家,通过国家起源、文教背景、历史进展、民主体制、以及国家政策和宗教体制,论述了美国的优越性和独一无二性,反正结论就是这样: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发达国家,和美国都没有可比性,美国有超越整个地球的优等素质,是上帝眷顾的地方。

关于美国例外主义,最核心的思想是:美国以及美国人,在世界上地位独特;美国为人类提供机会与希望,美国注重人权和自由,美国有民主制度,美国保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

“美国例外论”给了美国人这样的信念: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爱好和平、崇尚自由、尊重人权、施行法治。(我呸呸呸.....)

美国人总认为他们的国家比其他国家好得多。——由此得来的推论,美国人做什么都是对的。



美国的伟人

高大上的思想包装,掩盖着美国的劣质斑斑:
—— 美国人的土地,并不是上帝赐给的,而是从土著印第安人手里夺来的。至于印第安人,美国人已经送他们见上帝去了。

—— 美国是现代史上最具有扩张主义色彩的一个大国。从刚开始只有东海岸的13块小殖民地,最终将版图扩大到北美西海岸。

—— 美国立国以来打了无数场仗,其中大部分都是美国挑起。除了一战二战捡果实一般的后期参与以外,美国的战争难说正义。而且越到现代,美国打仗就专门欺负弱小,比如伊拉克,阿富汗这些国家。

—— 二战以后,美国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盘剥,变得更加隐蔽,更倾向于使用金融手段和经济方法。一次次的金融危机背后,都能够看到美国人贪婪的嘴脸。
……
可以这么说,美国人做这一切的时候,心理上毫无道德阴影。因为美国是上帝保佑的国家,一切的行动,都是替天行道。美国发动的战争是为了输出民主自由,美国发动金融战,那是你自己金融体系有问题,咎由自取怨不得美国人。

可见,“God Bless American”加上美国例外论(美国人可是拿来当美国优越论),已经成了美国人精神上的高地。在这股子精神激励下,美国人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美国人的确都有自大的资本。
——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世界大国强国中,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的优越地缘政治环境。坐拥两个大洋,周围没有一个强敌,欧亚大陆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还可以隔岸观火发战争财,大家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再出来瓜分战果。

—— 美国有广袤肥沃的可耕地。地理位置和中国大致相当,四季分明,适宜发展大农业,可以养活众多的人口。

—— 美国没有历史,是移民构成的国家,因此没有什么盘根错节的老贵族,人人平等的观念有基础(其实也就是白人阶层的平等),在建国后很长时间,普通人上升的空间很大。

—— 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上升阶段,最大程度刺激了人类本能的创造力。美国涌现了大批优秀的企业。

—— 美国是人才的高地,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因为追求梦想,因为逃避战乱,带着聪明头脑,带着娴熟技能,有的还带着大把金钱,纷纷投奔美国。



繁荣而强大的美国,曾经是蓝星的唯一
在美国建国的两百多年历史中,美国几乎一直在走上坡路。在近代史上,与欧亚大陆血与火相连的国家相比,美国当然有足够的优越感,美国例外论在这个极端不断自我强化,“God Bless American”越来越深入美国人心。

美国电影里,充满了美国人的优越感

但是(我为什么又说但是,美国人该厌恶我说但是),国家有国家的命运,人有人的命运。中国人说,人有三衰六旺,其实国家何尝不是如此?

在“美国例外论”的自大思想引领下,美国人玩得越来越过分,变成了对外唯我独尊推行霸权,内部利益集团尾大不掉,美国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那些支撑美国强盛的要素,在一点点地减弱。

走到这一步,即使是上帝他老人家,也不会再把好运气赐给美国。“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中学课文《过秦论》中,贾谊对秦朝灭亡原因的总结。这句话用来说美国国运,实在恰当不过。

美国的国运,转折点在911。实际上,911也不是凭空来的,而是美国的中东政策培养出来的。戏剧性的情节是,本.拉登也是美国人一手扶植栽培起来的鹰犬。



美国911的废墟

在911发生的时候,美国人很多人一下子全懵了。无数的美国人,嘴里喃喃说道“难道上帝抛弃了我们,难道上帝以后不再保佑美利坚?”

世道已然如此,还抱着那一套自大优越的思想体系,不懂得反思自己,只是把所有的怒火,化作弹药往中东倾斜。

时至今日,美国从来没有从道德上审视自己,当然也从来不会反思自己有什么过错,美国优越论的思想一直在延续。美国仍然在给全世界挖坑,不仅坑俄罗斯中国,坑发展中国家,连法德英日这些昔日盟友也不忌口,对内也不断挖坑,自己人也不放过。



美国国内抗议示威不断

走到现在这个境地,实际上支撑美国的也只剩下军事了,“美国例外论”实际上已经破产。只要美国继续走向衰败,不光以前的对手,就连美国的盟友,都恨不得扑上前去,把美国撕咬得粉碎。美国从地球例外,已经变成了地球人心目中的“蓝星恶棍”。

从美国例外论,到美国的蒸蒸日上崛起,到美国现在败象丛生。和中国古代的王朝兴衰何其相似?

现在网络上出现了另外一种论调,那就是“中国例外论”。从中国的历史,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现在的巨大成就等等诸多方面,论述中国的优越和例外。

对此,楼主并不赞同。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家,这些年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一样面临巨大的发展问题:诸如贫富差距、社会公平、城乡发展、未富先老、国家尚未统一、意识形态…….
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历史上王朝鼎盛时期,往往以“天朝”自居。实际上,危机往往都是发生在目空一切的鼎盛时期。



乾隆皇帝
1793年清乾隆帝复信英王,在信里写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就是当时“天朝上国”的心态。这心态,和“美国例外论”,何其相似?

此后不到5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坠入黑暗的近代史。

在历史面前,保持一份谦卑和尊重,而不是盲目的自大和唯我独尊,这才是理性的态度。

一方面要有道路自信,不盲目崇拜西方,不要被别人带到沟里;另一方面,也要时刻自省反思,更不能贪婪无厌,纵容利益集团的膨胀,更不能妄自尊大四处树敌。

即使中国登顶世界之巅,也永远不要狂妄自大。历史从来就没有例外,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走到倒行逆施的那一步,历史规律算账的日子就不远了。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11 08:30:24 +0800 CST  
中美关系四十年(一) —— 从1949 - 1978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建国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时期的开始阶段,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建设经验,是新生的共和国对外开放的理性选择。

对外学习归学习,从建国开始,主席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中国拒绝做任何大国的附庸。对此,主席那老一辈的革命家有清醒认识:“虽然在我们的斗争过程中,有时曾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不是靠观音菩萨来救命,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克服困难。”

如果新中国从建国一开始就投靠西方国家,或者是完全投靠苏联。那么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势必会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并且在国际斗争中会成为牺牲品。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虽然都是站在胜利者联盟的一方,但是作为战胜国,并没有享受到应有成果,反而继续成为列强瓜分的牺牲品。


毛主席在建国前夕,就在《别了,司徒雷登》揭露了美国试图控制中国的图谋:“......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完成美国的’国际责任’,实现’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

对于美国意图在新中国“开新店,捞一把”的想法,毛主席的态度异常坚决,绝不食美国的“嗟来之食”,同样在《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文章里,毛主席指出:“美国有很多钱,可惜只愿意送给极端腐败的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和将来据说很愿意送些给它在中国的第五纵队,但是不愿意送给一般的书生气十足的不识抬举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当然更加不愿意送给gcd。送是可以的,要有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跟我走。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二战后各国的历史,特别是美国操控他国内政的种种行径,验证了主席富有远见的深刻洞察力。时至今日,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外交和对外援助,一直伴随着苛刻的附加条件,特别是政治条件。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纠集众多盟国介入。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新成立一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不及全身心投入建设,就不得不卷入这一场“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常常被视为伟大的立国之战,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经过抗美援朝战争,百年沉沦的中国,人民重新收获了信心,也在全世界世界树立了威望。但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对新中国也充满了敌意。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里获得了尊重。也迎来了建国之后第一波的工业开放合作成果。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实际建成150个),这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

156工程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部门经济基础。以这些项目为核心,以900余个大中型项目配套为重点,初步建起了工业经济体系。

1950年代任中央财委主任与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的陈云,是这样评价156工程:“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百五十六项,那确实是援助,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

此后中苏双方出现严重分歧,出于民族长远利益的考虑,中国方面显示出不向苏联压力屈服的态度。

1965年中国提前还清了对苏欠款,随后又还清了国内公债,“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成为国内宣传中自豪的话语。中国在国际债务中严守信用,改革开放以后,还成为国外愿意对华大量投资原因之一,也显示了中国人的志气。

中苏交恶之后,中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同时被美苏两大阵营封锁。在此期间,中国gcd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 团结全党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先后完成了“两弹一星”、“三线建设”等伟大工程,同时广泛结交第三世界国家朋友,在外交上力争打破美苏封锁。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第1976次全体会议通过了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而这份提案,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发起,又称为两阿提案。

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一件标志性的大事。这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承认。

1972年,尼克松总统秘密访华,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 —— 记得这个时间顺序,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在前,尼克松访华在后。

从1949-1978年的三十年,经过艰苦的一代人积累,中国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却是一个工业、农业、国防、外交、社会制度、教育科研体系完整的国家,并且完成了土地改革、公有制基础建设,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

要是仔细算账,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已经接近完成一个现代国家的“原始积累”,我列出来主要有十条之多:

1. 现代国家的构建,强大的动员能力,已经具备全国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政令体系,以及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由于公有制和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觉性,中国社会的整体动员能力极其强大。

2.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优势。文化、医疗的建设,文盲率已经大幅度下降,国民的体力、文化素质已经明显上升。数量上的优势,更不必说。这种海量的勤劳的优秀素质劳动人口,为改革开放以后,承接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了人力基础。同时,海量人口形成的市场,为日后中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顺便说一下,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

3. 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特别是重工业,除此之外,还通过“大三线”的建设,提升了抗打击的能力。能够确保在核战争等极端的条件下,仍然能够顽强生存,从而能够有效抵制帝国主义的入侵。

4. 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工程,为后来数十年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5. 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建立了基础的铁路、公路和航运。虽然与现在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实现了疆域内的交通体系。

6. 国防安全能力,一支能够打胜仗的军队,加上两弹一星的镇国重器,确保了国家的安全。后续的现代化进程,不至于被战争再中断。

7. 外交方面,虽然被美苏封锁。但是和西方诸多国家,都已经建交。同时,通过“农村包围城市”,在第三世界,也团结了广大的中小国家。

8. 建立了制度红利,包括公有制,特别是土地改革完成。为日后改革开放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资源。想想看,如今土地私有化的国家,有几个能够搞大规模建设?没有了土地公有制,如何能够避免踏入“中等收入陷阱”?

9、树立了“大国信心”,无论是战场的胜利,还是艰苦奋斗过程中培养的自力更生精神。这种精神支柱,虽然在改革开放后侵袭了不少,但是作为精神红利,为后来抵抗“全盘西化”提供了牢固的防波堤,让改革开放的早期,在西方和中国巨大的物质差距面前,不至于全面精神坍塌。

10、经过长期的斗争和被封锁,中国GCD具备了强大的斗争能力,也有丰富的斗争技巧和策略,不会天真更不会轻易被忽悠,不至于在改开以后跳入西方挖好的陷阱。中国人懂得“能屈能伸”的斗争策略,在实力不济的时候,“韬光养晦”也度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危险时期。

所以,总结起来,两个30年,当然不能互相否定。之前的三十年,就像水库蓄水,建设了大坝,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和势能,在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以后。这一群数量上达到10亿级的中国人,既吃苦耐劳,又善于学习模仿,更充满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此后四十年,如同老虎下山,又好似狼群征战。凡有市场的地方,必有Made in China烙印。

再次强调一点,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并非一无所有,中国在当时已经完成了一个现代强大国家所需的基石。(未完待续 ......)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12 06:59:18 +0800 CST  

精彩内容不错过,请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谢谢!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12 07:01:00 +0800 CST  
新中国是如何摆脱双重毒品?—— 读《中国共产党禁烟禁毒史》
巨龙 龙语天下事



前一阵子我去了陕北延安,并且写下了南泥湾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同。一起回顾中国共产党最艰难的来时路,无论是对于我自己,还是读者,都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关于延安和鸦片的一些谣言】
在去延安之前,我做了一些历史功课,特别是把《毛选》在那一段时期的主要著作重读了一遍,其中当然也包括光耀千秋的《论持久战》。但是真的站在延安的土地上,还是有和读书完全不同的感受。陕北地理条件之偏僻,气候环境之恶劣,不到现场是无法体会的。实际上,这些年因为扶贫的工作力度,陕北地区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文章发表之后,有人在后台给我留言。拿出网上传说的一些证据,一直喋喋不休地重复八路军在陕北种植鸦片的谣言。并且直截了当地说,南泥湾当初就是毁灭了陕北唯一的原始森林,造成了很大的生态破坏,另外TG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我给他辩驳了几句,留下几句话:“失败者没有资格谴责胜利者,无论怎样造谣抹黑,无论怎样捧国民党,都改变不了其一路失败的历史。”顺手就将其拉黑。

实际上,这一段谣言,我听到不止一次,网上也看过不少,不少还传的绘声绘色,但是所有的根据,都是一些非常碎片的个人只言片语,或者一些日记,既缺少真人亲历,更缺少图片佐证,传播者自以为掌握历史真相,而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往往也听得津津有味。

相反,很多真实记录TG反毒禁毒的资料和文档,这些人都视而不见。为了了解近代中国的毒品历史,以及新中国的禁烟禁毒历史,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还买了这本《中国共产党禁烟禁毒史》。这本书在学术上相对比较权威。首先,这本书足够严谨,因为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革命时期,为了突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克服根据地的困难,也向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低头,利用了鸦片的药用功能和硬通货(货币功能)。



也就是说,中国官方从来没有否认过鸦片相关的历史,这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所做的研究,所以也代表了官方对于这一段历史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旧中国,鸦片和宗教的双重毒品】
即使在清末民国时期,要摧毁一个中国这样的大国,任何激烈的军事杀伐,都会导致强烈的反抗,并且在中国陷入泥潭。因此,帝国主义列强选择了另外两条持久的路线,那就是毒品和宗教。

我始终认为,除了军事上的侵略,列强为了逐步肢解中国,实际上在两条线路上对中国输入毒品,一条路线是鸦片为主的毒品,毒害中国人的身体;另外一条路线,就是传教,毒害中国人的心灵,希望把中国改造成另外一个印度,把中国人变成待宰羔羊,在精神上放弃抵抗,把今生的绝望麻醉自己,寄希望于来生转世。这两类毒品结合在一起,在近代给中国制造了深重的灾难。

我曾经和一位学者交流过“同治回乱”的问题,他说同治回乱实际上幕后还有国外势力插手,主要是俄国人,关于这一段历史,太多的语焉不详,也不是这篇文章讨论主题,只是因为上一期写到南泥湾,这里顺便提一下。

鸦片给中国制造了深重的灾难。鸦片最早是国外输入,但是后来在中国水银泻地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由此导致了中国成为近代世界上的头号“鸦片帝国”——早期的最大鸦片输入国,最大的鸦片消费国,以及最大的鸦片生产国家。鸦片还让中国沦为“东亚病夫”,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是官吏还是平民,无论是军队还是贼匪,都脱离不了鸦片的影响。

在旧中国的很长历史中,鸦片还有货币的功能,道理也很简单,需求稳定,轻便容易携带。而各个地方的军阀,也是推动鸦片种植的最强推手,因为种植鸦片比种植粮食更容易收税,在交易环节,都有军阀在参与(电影《让子弹飞》里面,黄四郎就是给督军跑腿的一员)。

出身于这样的乱世,鸦片的种植也遍及中国,无论是哪个组织,还是哪个政党,都不可能和鸦片彻底绝缘。TG成立之初,一直面对生死存亡问题,当然也要面对现实,也要向现实低头。即使力主禁烟,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实事求是的历史态度。

在这本书里,记录了在长征途中,途径云南、贵州、四川几个省份的情形,这里是鸦片的有名产区,吸食风气也是非常之盛。在生死危难之际,在突破金沙江的时候,红军雇佣了27名船夫,除了支付佣金,如果民工需要鸦片,也用鸦片支付工钱。—— 历史就是历史,没有什么好否认的。

另外,在TG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缺医少药,鸦片作为一种药物,在疗伤治病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在整个TG的发展历史中,一直在旗帜鲜明地反毒品。在建国以后,短短数年就肃清了延祸中华民族百年的毒品种植。

【抗日战争也是“第三次鸦片战争”】
作为一个邪恶而且凶残的国家,日本人紧随英国之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毒品输入国。日本人有一个看法:“只要中国有40%的吸毒者,那么它必将永远是日本的附属国。”

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人加大了在台湾和东北地区的毒品输入,并且形成军方、财阀、商人、浪人、朝鲜人的毒品销售金字塔,还研发出来很多新型的化学毒品。毒品的贸易,为日本人的“以战养战”提供了更多的经费支持。在占领中国半壁江山之后,更是强迫沦陷区种植鸦片,日本人收购以后再加工,向中国军民大肆贩卖,除了以此牟利,还进一步消耗中国的抵抗意志,是为“鸦片战略”。

在日本统治下的沦陷区,鸦片种植面积超过千万亩。并且各大城市烟馆林立,吸毒人口众多,日本人以此牟取了巨大的利润。为了加速毒品传播,日本人还贩卖海洛因这一类的烈性毒品。

因此,抗日战争,实际上也伴随着毒品的战争。严格地算,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鸦片战争”。

顺便提一下,现在全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费国是美国,而美国也形成了CIA、毒贩、黑社会、金融洗钱集团等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美国吸毒人口接近总人口的10%。按照比例计算,和抗战时期沦陷区已经比较接近。不过美国的吸毒人口中,黑人和拉丁裔占据比重很大,似乎有意用于“垃圾人口”清理,这是题外话了。

【TG的历史,就是一部禁毒史】
面对旧中国的双重毒品。(物质上的毒品和各种传教),TG的成长历史,既是一部斗争史,是一部用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顽强的禁毒史,时至今日,历史仍然在继续。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反毒品的斗争,仍然十分严峻。

无论是早期发起的农民运动,还是在陕甘宁边区,还是后来的全国土改,以至于建国以后的禁烟禁毒运动,TG对危及中国全社会的毒品,都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并且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利用一切的时机,运用一切的手段,开展禁毒运动。

同时,在治理毒品,改造国民思想的过程中,TG积累了大量的社会治理经验,也培养了一大批思想意志坚定的干部队伍。因此,在建国之后,这些人才很快就担当了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任。

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在土改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人用分到的土地种植罂粟,除了铲除掉,还会回收土地。这也是为什么经过土改的地区,很快就恢复了生产的能力,国民健康也得到快速恢复。为后来全国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物质和人力的保障。

我前几日横穿大别山,试图在原来的地方,重温当初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当开车穿行在崇山峻岭的大别山区,我理解了这支大军顽强的生命力。要在敌人的胸膛插入一把尖刀,长时间在山野之中生存下来,还要准备随时打仗,这需要一支多么优秀的军队? 别的不说,我从薄刀锋(湖北罗田一座4A景区的山峰),从山顶走下来,就花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要千里转战大别山,这是一支多强悍的军队?

我的基本看法就是,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TG的野战军,基本上每个人都是特种部队士兵的素质。——体力或者装备,不如现代的特种部队。但是,顽强的战斗意志,恐怕是任何一支现代军队都无法相比的。即使是美国传得神乎其神的三角洲特种部队,放到1947年的大别山,一对一PK,他们都未必能够搞得过这支军队。所以,国民党输掉内战,没有任何偶然性,从军队素质看,国民党一方的失败是必然的。

50年代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以顽强意志,直接PK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可见经过长期的战争洗礼,经过长期的禁毒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长出来的新一代中国人,不仅有健康的体魄,更有顽强无比的精神风貌。——经过毒品和宗教双重脱毒以后,中国人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时至今日,各种类型的毒品,还在卷土重来。既有物质上的毒品,也有精神上的毒品。好在中国对近代史教训深刻,一直执行世界上最严厉的反毒法律,实在是国之大幸。至于那些喜欢作死的西方国家,甚至还搞毒品合法化的国家,坐等他们重演大清末年的历史吧。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15 08:08:45 +0800 CST  
中美关系四十年(二) —— 1980年代,一个躁动时代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历史是一条绵延流淌的河流,上游和下游总是延续的。以这种观点来看,全世界所有的大事,特别是发生在大国之间的事件,都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1972年尼克松访华。整个西方世界,开始对中国进行了有限的“松绑”。前面一章,我们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三十年积累的“大国”基础。这一章的开头,再补充中美建交之前的几个重大事件,作为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的铺垫。

治国如治家,立国和立身道理差不多相通的。俗话说狗眼看人低,人穷的时候,特别会遭遇各种找上门来的恶人。如果不能及时回击,很快就会被人看出软弱可欺,恶人就会得寸进尺,最终让你毫无立身之地。

毛主席曾经说过:“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如果不能恢复到这种地位,下文就是失败。”

从1972年往前回溯10年以前,西南边的阿三某国搞事,而且自居不结盟运动首领,渐渐有坐大之势,而当时“中华民国”在联合国虽然贵为五常,实则国际地位江湖日下,坐大的阿三自然有觊觎“五常”宝座的野心。在1962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阿三受到了来自北方某国的隆重礼物 —— 一记响亮的耳光。从此,“有声有色”的大国“五常”梦想,终于随恒河奔流印度洋不复归,尼赫鲁也郁郁而终。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两年以后,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中苏关系从恶化到破裂,中苏同盟解体,与此同时,中国摒弃“一边倒”外交方针,同第三世界建立广泛联系。

回顾这一段历史,每两年左右,恰好是一个重大节点的刻度。中国从三年自然灾害度过来以后,揍阿三、爆原子弹、爆氢弹、中苏交恶、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一连套的腾挪,犹如武林高手沉稳出招,美苏挤压下的艰难生存空间,就这样一点点舒展开来了。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以后,中美虽然暂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是发达国家对中国开始“松绑”。1970年代初,中国向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1973年1月,国家计委(后来的发改委)向国务院建议,3至5年内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通称“四三方案”,之后又追加了一批项目,计划总额51.4亿美元。这是中国继19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很重要的是化肥......)

历史有时候想起来很有趣,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工业引进,是来自苏联,前提条件是我们和美国在半岛上开片;而第二次的大规模技术引进,来自美国和西方国家,时间恰好是中苏交恶中美走近以后。可见,尊严都是有代价的,而能打仗打胜仗,才有资格获得尊严获得生存权和发展权。

到了1970年代末,任何国际战略家都明白,这样的一个中国,已经度过了建国初期最艰苦的“原始积累期”。无论是民心,还是国家精神,社会动员能力,还是工农业基础,都已经具备了大国的基础。美国的布热津斯基,就是主张和中国合作遏制苏联的一派。

如果说,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1,财富就是后面的0;对于中国来说,前面的30年,就是积累了一个1,后面改革开放的成长,就是不断在后面加0。这就是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认的最重要意义。

很多人喜欢拿印度的经济发展指标,评论说印度已经达到了中国2005年的水准。其实,论及综合能力,以及相对的国际地位,印度远不如1978年的中国。那时候的中国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已经有了大国的基础,也有了大国的精气神,远非今日的印度可比。

躁动的1980年代和中美“蜜月期”
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的人,对于改革开放对中国普通人带来的变化,其实不太容易有切肤之感。就像现在一些80后写手,拼命写文诋毁286,借着捧186,以此博取流量,文章自然很有蛊惑性,但是并不客观。

中国正式搞改革开放,和中美建交是差不多同一时间。喜欢放马后炮攻击那个时代的人,总认为中美建交谈判,中方吃亏太多,尤其是留了台湾的尾巴。又喜欢抨击80年代买办思想复活,每每拿“运10”大飞机下马来说事。实际上,中国即使发展到了今天的水准,台海问题仍然需要仔细掂量,想想40年前,中国有多少实力。

事实的真相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距离发达国家的距离非常遥远。我们是依靠人海战术建立起来的工农业体系,按照经济效率计算,无论是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外观设计,管理水平,都与西方国家相距遥远。连彩色电视机这一类的家电都要进口。

就算是中国人后来引以为豪的“基建狂魔”,在那个时代,都是效率不高,这里是一个小例子:
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离,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系与世界完全脱轨。中国独有的经济体系有着诸多弊端,不仅是产品、技术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运行效率、企业经济指标上,也远远落在了后面。1984年,鲁布革电站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将引水隧洞工程实行国际招标。日本大成公司中标后只派来36名管理和技术骨干,从中国雇了424名劳务工人,施工效率却相当于中国同类工程的2 -2.5倍,完工时间比合同规定提前了5个月。

至于煤矿、炼油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中国1988年才有第一条高速公路)....有的指标上中国远远落后于国外,有的基础设施压根儿国内都不具备。一直到90年代以前,中国安装一部电话,都要缴纳几千元排队。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派出了一大批的出国考察团,走出国门归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邓小平也在1978年多次出访,先后到了七个国家。他的亲身感受是:“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参观日本新干线的时候说的)

整个80年代,广东借着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地位,建立了几个特区(厦门也是特区)。给整个国家当起了试验田,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借着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加上侨乡的亲情关系投资。广东在整个1980年代,堪称高歌猛进。加上当时港台文化尚处于巅峰时期,来自香港的影视和歌曲,充斥了整个八十年代的记忆。

在整个的1980年代,中美关系属于“蜜月期”。中国一边埋头搞建设,搞改革,一头还在南部边境打仗,顺便消耗苏联的国力;在西部的阿富汗,苏联人占领了地盘,却陷入了泥潭,中美心照不宣地坑着老大哥。在中东,两伊战争如火如荼,给中国军工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只要老大哥还健在,中美关系始终还是一条战线。

中美关系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倒退。原因是随着苏联走向衰弱,特别是戈尔巴乔夫喝下了西方的“迷魂汤”以后,开始进入西方的套路,中国对于西方的利用价值开始变小,美国要准备“过河拆桥”。

1980年代,中美关系的“另一面”
除了表面上的“蜜月期”,实际上在1980年代,中美关系桌子底下,也是暗潮汹涌。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获得美国的“松绑”,就需要付出代价,有的代价是“投名状”,比如军事上的,实际上在国际外交上,中国也缴纳了沉重的“投名状”,暂时放弃了一些对第三世界的“朋友”的支持,也不再输出革命,而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只要不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统统统统都是赞成票,或者是“弃权票”(极少对美国和西方投出反对票)。

更多的代价,是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这个就不细说了。

实际上,在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经济上的关系。美国的投资,在中国占比一直都不高,而且美国只对占领中国市场有兴趣,稍微高技术一些的技术,都不愿意引入中国,或者凭借先进产品牟取暴利,

总结1980年代,各国和中国的关系:
—— 日本的精明,在中美关系松绑的前提下,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日元贷款,当然条件是采用日本的技术设备,不过都是日本淘汰的落后一代以上的技术,以电视机为例,当时引进了很多日本的显像管生产线。

—— 德国的远见,中德合资的大众汽车公司,是在那个时代德国人最有远见的投资,在投资中国的时候,德国大众的规模和菲亚特、标致雪铁龙相当,但是在三十多年以后,大众凭借中国南北市场占有率,获得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地位。

—— 港台的轻工业转移,港台投资,大陆加工,行销全球,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模式。时至今日,这种模式仍然在出口贸易中,占据很大的比例。服装鞋帽,玩具手工等等.....

—— 重点说说中美,美国主要输入中国的,并不是技术类产品,更没有多少基础设施,美国人最喜欢打着“美国文化”,“美式生活”方式,输入美国的消费品,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柯达胶卷、P&G宝洁日化、波音飞机、肯德基、麦当劳、还有后来的星巴克,对于提升中国社会进步,发展中国科技,美国既没有丝毫兴趣,反而是处处设防。当然,后来有所改观,那是因为其它国家在中国赚到了大笔的钱。比如通用汽车后来到1990年代中后期才进入中国,那个时代,大众汽车就凭捷达桑塔纳就已经横行中国十几年.......

很明显,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天开始,美国就时刻准备渗透,搞“和平演变”,对于中国人真正需要的先进科技,特别是制造业的科技,中国人从美国那里得到的并不多。来自日本、德国、欧洲、甚至包括港台地区,这些地方的设备、管理、技术等等,占据了更高的比例。

整个80年代,中国不断地引进各种设备和生产线,由于中国市场的规模,但是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并没有跟上,导致患上了“依赖症”,不停地靠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这在1990年代初期,遇到了巨大的发展阻力。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10多年之后,中美关系转冷,中国遇到了第一个大坎,整个1990年代,我们都很难 。。。。。 (未完待续......)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16 08:10:26 +0800 CST  
中美关系四十年(一) —— 从1949 - 1978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建国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时期的开始阶段,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建设经验,是新生的共和国对外开放的理性选择。

对外学习归学习,从建国开始,主席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中国拒绝做任何大国的附庸。对此,主席那老一辈的革命家有清醒认识:“虽然在我们的斗争过程中,有时曾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不是靠观音菩萨来救命,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克服困难。”

如果新中国从建国一开始就投靠西方国家,或者是完全投靠苏联。那么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势必会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并且在国际斗争中会成为牺牲品。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虽然都是站在胜利者联盟的一方,但是作为战胜国,并没有享受到应有成果,反而继续成为列强瓜分的牺牲品。


毛主席在建国前夕,就在《别了,司徒雷登》揭露了美国试图控制中国的图谋:“......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完成美国的’国际责任’,实现’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

对于美国意图在新中国“开新店,捞一把”的想法,毛主席的态度异常坚决,绝不食美国的“嗟来之食”,同样在《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文章里,毛主席指出:“美国有很多钱,可惜只愿意送给极端腐败的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和将来据说很愿意送些给它在中国的第五纵队,但是不愿意送给一般的书生气十足的不识抬举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当然更加不愿意送给gcd。送是可以的,要有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跟我走。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二战后各国的历史,特别是美国操控他国内政的种种行径,验证了主席富有远见的深刻洞察力。时至今日,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外交和对外援助,一直伴随着苛刻的附加条件,特别是政治条件。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纠集众多盟国介入。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新成立一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不及全身心投入建设,就不得不卷入这一场“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常常被视为伟大的立国之战,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经过抗美援朝战争,百年沉沦的中国,人民重新收获了信心,也在全世界世界树立了威望。但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对新中国也充满了敌意。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里获得了尊重。也迎来了建国之后第一波的工业开放合作成果。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实际建成150个),这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

156工程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部门经济基础。以这些项目为核心,以900余个大中型项目配套为重点,初步建起了工业经济体系。

1950年代任中央财委主任与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的陈云,是这样评价156工程:“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百五十六项,那确实是援助,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

此后中苏双方出现严重分歧,出于民族长远利益的考虑,中国方面显示出不向苏联压力屈服的态度。

1965年中国提前还清了对苏欠款,随后又还清了国内公债,“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成为国内宣传中自豪的话语。中国在国际债务中严守信用,改革开放以后,还成为国外愿意对华大量投资原因之一,也显示了中国人的志气。

中苏交恶之后,中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同时被美苏两大阵营封锁。在此期间,中国gcd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 团结全党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先后完成了“两弹一星”、“三线建设”等伟大工程,同时广泛结交第三世界国家朋友,在外交上力争打破美苏封锁。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第1976次全体会议通过了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而这份提案,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发起,又称为两阿提案。

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一件标志性的大事。这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承认。

1972年,尼克松总统秘密访华,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 —— 记得这个时间顺序,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在前,尼克松访华在后。

从1949-1978年的三十年,经过艰苦的一代人积累,中国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却是一个工业、农业、国防、外交、社会制度、教育科研体系完整的国家,并且完成了土地改革、公有制基础建设,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

要是仔细算账,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已经接近完成一个现代国家的“原始积累”,我列出来主要有十条之多:

1.  现代国家的构建,强大的动员能力,已经具备全国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政令体系,以及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由于公有制和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觉性,中国社会的整体动员能力极其强大。

2.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优势。文化、医疗的建设,文盲率已经大幅度下降,国民的体力、文化素质已经明显上升。数量上的优势,更不必说。这种海量的勤劳的优秀素质劳动人口,为改革开放以后,承接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了人力基础。同时,海量人口形成的市场,为日后中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顺便说一下,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

3. 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特别是重工业,除此之外,还通过“大三线”的建设,提升了抗打击的能力。能够确保在核战争等极端的条件下,仍然能够顽强生存,从而能够有效抵制帝国主义的入侵。

4. 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工程,为后来数十年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5. 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建立了基础的铁路、公路和航运。虽然与现在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实现了疆域内的交通体系。

6. 国防安全能力,一支能够打胜仗的军队,加上两弹一星的镇国重器,确保了国家的安全。后续的现代化进程,不至于被战争再中断。

7. 外交方面,虽然被美苏封锁。但是和西方诸多国家,都已经建交。同时,通过“农村包围城市”,在第三世界,也团结了广大的中小国家。

8. 建立了制度红利,包括公有制,特别是土地改革完成。为日后改革开放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资源。想想看,如今土地私有化的国家,有几个能够搞大规模建设?没有了土地公有制,如何能够避免踏入“中等收入陷阱”?

9、树立了“大国信心”,无论是战场的胜利,还是艰苦奋斗过程中培养的自力更生精神。这种精神支柱,虽然在改革开放后侵袭了不少,但是作为精神红利,为后来抵抗“全盘西化”提供了牢固的防波堤,让改革开放的早期,在西方和中国巨大的物质差距面前,不至于全面精神坍塌。

10、经过长期的斗争和被封锁,中国GCD具备了强大的斗争能力,也有丰富的斗争技巧和策略,不会天真更不会轻易被忽悠,不至于在改开以后跳入西方挖好的陷阱。中国人懂得“能屈能伸”的斗争策略,在实力不济的时候,“韬光养晦”也度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危险时期。

所以,总结起来,两个30年,当然不能互相否定。之前的三十年,就像水库蓄水,建设了大坝,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和势能,在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以后。这一群数量上达到10亿级的中国人,既吃苦耐劳,又善于学习模仿,更充满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此后四十年,如同老虎下山,又好似狼群征战。凡有市场的地方,必有Made in China烙印。

再次强调一点,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并非一无所有,中国在当时已经完成了一个现代强大国家所需的基石。(未完待续 ......)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17 08:02:20 +0800 CST  
中美关系四十年(二) —— 1980年代,一个躁动时代
原创: 巨龙


历史是一条绵延流淌的河流,上游和下游总是延续的。以这种观点来看,全世界所有的大事,特别是发生在大国之间的事件,都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1972年尼克松访华。整个西方世界,开始对中国进行了有限的“松绑”。前面一章,我们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三十年积累的“大国”基础。这一章的开头,再补充中美建交之前的几个重大事件,作为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的铺垫。

治国如治家,立国和立身道理差不多相通的。俗话说狗眼看人低,人穷的时候,特别会遭遇各种找上门来的恶人。如果不能及时回击,很快就会被人看出软弱可欺,恶人就会得寸进尺,最终让你毫无立身之地。

毛主席曾经说过:“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如果不能恢复到这种地位,下文就是失败。”

从1972年往前回溯10年以前,西南边的阿三某国搞事,而且自居不结盟运动首领,渐渐有坐大之势,而当时“中华民国”在联合国虽然贵为五常,实则国际地位江湖日下,坐大的阿三自然有觊觎“五常”宝座的野心。在1962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阿三受到了来自北方某国的隆重礼物 —— 一记响亮的耳光。从此,“有声有色”的大国“五常”梦想,终于随恒河奔流印度洋不复归,尼赫鲁也郁郁而终。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两年以后,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中苏关系从恶化到破裂,中苏同盟解体,与此同时,中国摒弃“一边倒”外交方针,同第三世界建立广泛联系。

回顾这一段历史,每两年左右,恰好是一个重大节点的刻度。中国从三年自然灾害度过来以后,揍阿三、爆原子弹、爆氢弹、中苏交恶、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一连套的腾挪,犹如武林高手沉稳出招,美苏挤压下的艰难生存空间,就这样一点点舒展开来了。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以后,中美虽然暂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是发达国家对中国开始“松绑”。1970年代初,中国向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1973年1月,国家计委(后来的发改委)向国务院建议,3至5年内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通称“四三方案”,之后又追加了一批项目,计划总额51.4亿美元。这是中国继19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很重要的是化肥......)

历史有时候想起来很有趣,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工业引进,是来自苏联,前提条件是我们和美国在半岛上开片;而第二次的大规模技术引进,来自美国和西方国家,时间恰好是中苏交恶中美走近以后。可见,尊严都是有代价的,而能打仗打胜仗,才有资格获得尊严获得生存权和发展权。

到了1970年代末,任何国际战略家都明白,这样的一个中国,已经度过了建国初期最艰苦的“原始积累期”。无论是民心,还是国家精神,社会动员能力,还是工农业基础,都已经具备了大国的基础。美国的布热津斯基,就是主张和中国合作遏制苏联的一派。

如果说,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1,财富就是后面的0;对于中国来说,前面的30年,就是积累了一个1,后面改革开放的成长,就是不断在后面加0。这就是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认的最重要意义。

很多人喜欢拿印度的经济发展指标,评论说印度已经达到了中国2005年的水准。其实,论及综合能力,以及相对的国际地位,印度远不如1978年的中国。那时候的中国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已经有了大国的基础,也有了大国的精气神,远非今日的印度可比。

躁动的1980年代和中美“蜜月期”
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的人,对于改革开放对中国普通人带来的变化,其实不太容易有切肤之感。就像现在一些80后写手,拼命写文诋毁286,借着捧186,以此博取流量,文章自然很有蛊惑性,但是并不客观。

中国正式搞改革开放,和中美建交是差不多同一时间。喜欢放马后炮攻击那个时代的人,总认为中美建交谈判,中方吃亏太多,尤其是留了台湾的尾巴。又喜欢抨击80年代买办思想复活,每每拿“运10”大飞机下马来说事。实际上,中国即使发展到了今天的水准,台海问题仍然需要仔细掂量,想想40年前,中国有多少实力。

事实的真相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距离发达国家的距离非常遥远。我们是依靠人海战术建立起来的工农业体系,按照经济效率计算,无论是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外观设计,管理水平,都与西方国家相距遥远。连彩色电视机这一类的家电都要进口。

就算是中国人后来引以为豪的“基建狂魔”,在那个时代,都是效率不高,这里是一个小例子:
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离,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系与世界完全脱轨。中国独有的经济体系有着诸多弊端,不仅是产品、技术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运行效率、企业经济指标上,也远远落在了后面。1984年,鲁布革电站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将引水隧洞工程实行国际招标。日本大成公司中标后只派来36名管理和技术骨干,从中国雇了424名劳务工人,施工效率却相当于中国同类工程的2 -2.5倍,完工时间比合同规定提前了5个月。

至于煤矿、炼油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中国1988年才有第一条高速公路)....有的指标上中国远远落后于国外,有的基础设施压根儿国内都不具备。一直到90年代以前,中国安装一部电话,都要缴纳几千元排队。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派出了一大批的出国考察团,走出国门归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邓小平也在1978年多次出访,先后到了七个国家。他的亲身感受是:“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参观日本新干线的时候说的)

整个80年代,广东借着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地位,建立了几个特区(厦门也是特区)。给整个国家当起了试验田,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借着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加上侨乡的亲情关系投资。广东在整个1980年代,堪称高歌猛进。加上当时港台文化尚处于巅峰时期,来自香港的影视和歌曲,充斥了整个八十年代的记忆。

在整个的1980年代,中美关系属于“蜜月期”。中国一边埋头搞建设,搞改革,一头还在南部边境打仗,顺便消耗苏联的国力;在西部的阿富汗,苏联人占领了地盘,却陷入了泥潭,中美心照不宣地坑着老大哥。在中东,两伊战争如火如荼,给中国军工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只要老大哥还健在,中美关系始终还是一条战线。

中美关系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倒退。原因是随着苏联走向衰弱,特别是戈尔巴乔夫喝下了西方的“迷魂汤”以后,开始进入西方的套路,中国对于西方的利用价值开始变小,美国要准备“过河拆桥”。

1980年代,中美关系的“另一面”
除了表面上的“蜜月期”,实际上在1980年代,中美关系桌子底下,也是暗潮汹涌。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获得美国的“松绑”,就需要付出代价,有的代价是“投名状”,比如军事上的,实际上在国际外交上,中国也缴纳了沉重的“投名状”,暂时放弃了一些对第三世界的“朋友”的支持,也不再输出革命,而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只要不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统统统统都是赞成票,或者是“弃权票”(极少对美国和西方投出反对票)。

更多的代价,是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这个就不细说了。

实际上,在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经济上的关系。美国的投资,在中国占比一直都不高,而且美国只对占领中国市场有兴趣,稍微高技术一些的技术,都不愿意引入中国,或者凭借先进产品牟取暴利,

总结1980年代,各国和中国的关系:
—— 日本的精明,在中美关系松绑的前提下,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日元贷款,当然条件是采用日本的技术设备,不过都是日本淘汰的落后一代以上的技术,以电视机为例,当时引进了很多日本的显像管生产线。

—— 德国的远见,中德合资的大众汽车公司,是在那个时代德国人最有远见的投资,在投资中国的时候,德国大众的规模和菲亚特、标致雪铁龙相当,但是在三十多年以后,大众凭借中国南北市场占有率,获得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地位。

—— 港台的轻工业转移,港台投资,大陆加工,行销全球,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模式。时至今日,这种模式仍然在出口贸易中,占据很大的比例。服装鞋帽,玩具手工等等.....

—— 重点说说中美,美国主要输入中国的,并不是技术类产品,更没有多少基础设施,美国人最喜欢打着“美国文化”,“美式生活”方式,输入美国的消费品,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柯达胶卷、P&G宝洁日化、波音飞机、肯德基、麦当劳、还有后来的星巴克,对于提升中国社会进步,发展中国科技,美国既没有丝毫兴趣,反而是处处设防。当然,后来有所改观,那是因为其它国家在中国赚到了大笔的钱。比如通用汽车后来到1990年代中后期才进入中国,那个时代,大众汽车就凭捷达桑塔纳就已经横行中国十几年.......

很明显,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天开始,美国就时刻准备渗透,搞“和平演变”,对于中国人真正需要的先进科技,特别是制造业的科技,中国人从美国那里得到的并不多。来自日本、德国、欧洲、甚至包括港台地区,这些地方的设备、管理、技术等等,占据了更高的比例。

整个80年代,中国不断地引进各种设备和生产线,由于中国市场的规模,但是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并没有跟上,导致患上了“依赖症”,不停地靠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这在1990年代初期,遇到了巨大的发展阻力。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10多年之后,中美关系转冷,中国遇到了第一个大坎,整个1990年代,我们都很难 。。。。。 (未完待续......)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17 08:02:46 +0800 CST  
谁比谁更蠢? —— 东西方的“巨婴”对比
巨龙 龙语天下事





什么是巨婴?就是年龄已经长大,但是心理上并没有断奶,行为上高度以自我为中心,既不懂得社会规则,也不通人情世故,缺乏独立性,缺乏责任感,这样的群体,都可以称为“巨婴”。

《巨婴国》是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书,出版于2016年12月。作者是一位心理学家。在书里,作者指出,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 —— 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和所有贬低中国人形象,打击中国人自信心的作品一样,这本书出版以后,受到舆论界的追捧。据说一群大V包括罗胖,对此书评价很高,比如罗振yu这么评价的:四个字:震惊,振奋。震惊在于,对照自身和周围,武志红老师笔下的“巨婴”竟然无处不在;振奋在于,“巨婴”和“巨婴国”的概念竟如此精确地揭开了国人心理和当今社会种种现象的面纱。



对于一些智商挺高阅历不浅的人来说,指责别人是“巨婴”,难免瞬间滋生出一股“智商优越感”来。比如这些亲西方,看不起中国人的大V们,甚至包括很多“正能量”圈子的人士,遇到一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现象,也喜欢套这个词。“巨婴”这个词,很快就成为媒体界流行的一个词汇,每每有一些中国人群体,行为上表现得不得体,或者是做了一些丢人的事,这个大帽子就扣将上去。

无疑,这本书堪比当年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对整个社会人群的打击面,未免太宽了一些,所以这本书的命运很简单,出版以后不久被咔嚓掉了。

为什么很多人成年以后,仍然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因为现在的物质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不那么容易挨饿,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很多从小都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除了读书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做,父母包办一切,长大以后自然不容易成熟、独立、有担当。



按照这位心理学家的分析,我觉得中国的确存在很广泛的“巨婴”现象。我把这些人分了一下类:
—— 从小被溺爱过度,长大了没有独立意识,没有责任感的成年人。

—— 社会环境纵容过度,骄横跋扈,毫无规则意识的一群人。

—— 常识不全,被各种挖坑舆论带歪,主动缴纳“智商税”的群体,特别是“崇洋媚外”最终付出沉重代价的一群人。

【长不大的“孩子” & 竞争激烈的社会】
所谓的“啃老族”不就是“巨婴”的一种类型吗?成年以后,不好好工作养家养孩子,连自己都养不活,还得找父母伸手。

以前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此衍生出一句话“千金难买少年穷”,意思是一个人从小生活在艰苦的环境里,能够锻炼意志。其实这句话的局限性是很大的,富家子弟成才的概率并不低,而穷人家孩子早早扛起生活重担,往往都是生活所迫,对生活的磨难多一些忍耐(甚至是麻木),谈不上心智比其他人更成熟。 —— 比如我们看到鲁迅小说里,那些伸长脖子围观杀头的中国人。

但是不管怎么样,成年人首先都是要独立的,要承担责任。在古代农业社会的普通人家,十几岁的孩子就要成家,三四十岁就要当爷爷,几岁大的孩子,要么帮家里干活,要么带弟弟妹妹,确实没有成长为“巨婴”的物质基础。真要养得起“巨婴”的,只有一些大户人家,非富即贵才养得起纨绔子弟。当然,教训也是残酷的,“富不过三代”就是纨绔子弟最常见的反噬。

虽然中国父母溺爱子女相当普遍,但是独生子女占比很高的80后,90后,一代人并没有成为“废柴”,照样挑起了社会责任的大梁。虽然在父母面前,很多人仿佛还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是放到中国社会上看,中国并不是“巨婴”之国,也不可能是“巨婴国”

原因无他,中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人才众多,因此竞争激烈,从入学开始一直到工作,到事业,到职位,激烈竞争无处不在。脱离了父母庇护,每个人瞬间就会被甩到高速运转的社会竞争洪流当中。



在单位里,没有人在乎你是不是独生子女,不会在乎你是父母掌心的宝贝;在职场上,别人加班你不加班,还想耍大牌,对不起滚蛋,没有人会惯你的脾气;出门在外打拼,只认实力,大家都一样,小镇青年,农村打工仔,城市新一代,谁都不会轻松。

所以,说中国存在一大批长不大的“巨婴”,这说法不算错。但是中国社会竞争激烈,变化极快,年轻人的推动力非常强 —— 所以,中国并不是一个“巨婴”国家,而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国家。无论是哪一代人,放在全世界都是最勤奋的群体。

【被体制纵容坏的一群人】
中国除了家庭环境造就的很多“巨婴”,还有一波社会惯坏了的“巨婴”。

春节期间,某原谅色组织几个成员,在宝岛吃了一顿好吃的。谁知道,不知道感谢还好,还把店主痛殴了一顿,大概他们以为宝岛已经回归,执行的是中国大陆的shao民政策。作为原谅色大爷,吃了一点好吃的,必须找回场子,让店老板知道,作为一等公民的厉害。

谁知道,宝岛上的警察,竟然没有好好学习“两勺一筷”政策,竟然把他们给拘了,给拘了,给拘了.......这原谅色大爷哪里受过这等气?于是此事传到大陆。又一顶“巨婴”的帽子给扣上了 —— 真的以为哪里都像大陆政府、大陆警察这么好欺负?大陆以外地方的警察,说打人是真的打人,不要说打人,直接用枪都没啥好稀奇的。

这就牵涉到了社会上的另一群比较典型的“巨婴”团体 —— 平时在大陆颐指气使跋扈惯了,天老爷第二他第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宁”的帽子戴着,警察政府都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惹了事还得处处让着他们。

一个社会怎么会培养出这种“巨婴”群体?那都是惯出来的毛病。在大陆跋扈也就罢了,关起门来窝里横就是,毕竟有四等Han民受着。一出去,没人惯了这脾气,立刻就显现出“巨婴”的狂妄无知。



那些跑到境外还和国外警察对殴的,外交部明明发出警告还要到危险地区旅游的,明知道“野游”危险还执意冒险的“驴友”,和某些原谅色大爷差不多,大概都是我们社会惯坏的群体。我行我素惯了,出了事情就找政府麻烦;政府要是不让步,不出力支援,回过头就开骂,以“纳税人”身份发表各种怪论传播。

其实,要消除这一类的“巨婴”也很简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的人喜欢作死,就得让他付出点代价,长点记性,毛病都是惯出来的。最近传出一则旅游有关的信息,如果不在规定区域旅游,遇到险情请求救助需要支付费用 —— 政府又不是你爹娘,要负责管你到底。

培养遵守规则的社会公民,避免社会出现一大堆没有规则意识的“巨婴”,总需要严格执法才是。比如酒驾,罚得狠了,我看到现在的司机,基本上在这个问题上,都非常规矩了。

【缴纳智商税的“巨婴”们】
这个就比较广了。从传销洗脑,到各种骗局,从忽悠买美元,到忽悠投资理财,忽悠出国,忽悠信教........

反正互联网上的热点,不能说100%都是坑,99%以上骗人缴纳“智商税”,那是一定的了。

这年头,骗子真多,又有那么多掌控舆论的,也不能怪普通人看不透。多少高级知识分子,不也是崇洋媚外得很吗?

没有民族自信心,“逆向民族主义”就盛行,国外的什么都是好的,阿拉伯、阿三甚至非洲的男人,都有一群女青年去倒追。

不能不说,这才是我们社会最大的“巨婴”族。而这些“巨婴”,很多人最终都付出了沉重的人生代价。归根结底,舆论导向实在是培育这些“巨婴”的凶手。



这个话题就不展开了,反正互联网每天都在热闹着,一拨又一拨的人,在持续缴纳着各种“智商税”。

不过,舆论界很少把这一类被人洗脑崇洋媚外的人,归类为“巨婴”。毕竟这是买卖,要忽悠更多的人。

【东西方巨婴,谁更蠢?】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才有“巨婴”现象。西方的“巨婴”现象,和中国式“巨婴”不守规则、自私自利、责任感缺失相比,西方的“巨婴”现象,更严重,更作死,更愚蠢,纯得跟白纸一样 (蠢得跟白痴一样)。

由于西方社会的阶层固化,因此在教育上也采用了“精英制”。普通人能够受到的教育,其实连常识都少。加上“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宣传,“民主选举”的忽悠,“奶头乐”的轰炸灌输,形成了西方民众的“无限自大”、“白左盛行”、“圣母当道”等现象。



—— 中国的“巨婴”再不负责任,也不会一天到晚“罢工”,不靠双手劳动去创造财富,就靠“闹”去争取福利。

—— 中国的“巨婴”再愚蠢,也不至于拿着电风扇去逆着台风吹,以为这样可以对抗自然界的力量。

—— 中国的“巨婴”再被忽悠,也不会欢迎一群群难民、移民来到自己的家园。

.......
所以算起来,中国其实是比西方更成熟更理性的社会体系,虽然毛病不少,多少还有点底线。看看被西方价值观忽悠的,不仅有很多HK、乌克兰、中国呆湾的年轻人,连西方国家自己,都能够把自己国民忽悠瘸了。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10-18 08:10:39 +0800 CST  

楼主:巨龙驰骋天下

字数:365450

发表时间:2018-08-09 17:26:4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19 08:33:35 +0800 CST

评论数:2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